对于俞寒的创作水平,业内已经有了一个共同的认知:
鬼才!
他虽未创作出太多的歌曲,但单凭把励志这个小分类的推向巅峰的成就,就足以让他终生受益。
倘若以后还有人再创作励志类歌曲,首先便会想到俞寒在好声音时唱的这三首歌。
而当《爱情转移》这首歌出来之后,每个人才真正明白。
似乎俞寒能驾驭各种类型的歌曲,在他的歌中好像有一种魔力,不由得就会使人沦陷其中。
乐坛鬼才之名,怕是当之无愧了。
良久,有人在网络上发了一个帖子,获得大量好评。
《长跑七年,爱情转移。》
就在昨天,我结束了长达七年的爱情拉锯战,两个人终究没有走到最后。
坐在沙发上,听着电话那头的哭泣声,我没有多说什么。
因为我们都知道,时间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心与心之间的距离。
大学四年,工作三年,就算是累成狗,每天回来都会和她打电话。尽管如此,我却从未感到心安,仿佛有一道透明玻璃档在我们之间,我们看得见彼此的喜怒哀乐,却又被这道玻璃给阻断。
到现在我好像才明白了。
我们,似乎真的回不到大学那个美好的时光里了。
本以为,我们会顺顺利利的结婚生子,这辈子都不分开。可在大学毕业前,她拉着我的手说:“我想回老家发展。”
我忽然间才发现,我们本就不是一个地方的人,她有她的家乡,我有我的故土,我们再这么离开,也终究会回到那个生你养你的地方。
强忍着不适,还是约定道:“那就先回去吧,反正每隔一段时间我就去看你。”
她抱住我,没有说话,我却能感受到她似乎正在抽泣,十分内疚。
有些好笑,华夏才多大,最远坐飞机也半天就到了,何必这样子。
那个时候,天真相信爱情似乎能度过各种磨难。
很快,我便正式进入社会工作,薪酬还算不错,大概每隔一个星期我就能去她的城市一趟,偶尔她也会来我这里。
但后来,各种事情越来越多,我们不得不削减时间,改为一个月见面一次。
我们每天都在数着日子,盼望着每个月仅有一次的约会能够快点到来,尽管很短,但依旧感觉很快乐,彼此之间都很满足。
这个时候,大学毕业后还不满一年。
再后来,由于工作上的不顺利,和各式各样的琐事,在大学期间都没吵过几次的我们,现在一周要吵个好几次。
我们都清楚地明白好像哪里有些不一样了。
每个人都会抱怨为什么对方不曾理解自己,这样到最后受伤的也只是自己罢了。
我们的交流越来越少,彼此间也越来越陌生。
直到一个月前,她隐约有向我提出分手的意思,我没有正面回答,有些默然。
我已经快分不清这是到底是爱情,还是我不甘愿就这样输给命运的不妥协了,所以,我选择默然。
事情也不是靠沉默便能得到解决的,我们用了四年的时间塑造了一个巨大的爱心,却在三年之后分崩离析。
当正式分手的那刻,我很想哭,却又不哭出来。
我宁愿相信这是一场噩梦,回首间就能回到当初校园里漫步的青涩模样。
还在为作业而烦恼,还在为她现在做什么而烦恼,还在为她生日该送些什么烦恼,还在为所有不切实际的梦而烦恼。
我辗转反侧,却难以入睡,拿起手机看还在列表的电话号码,却迟迟不敢点下去。
看着车水马龙的钢铁城市,才明白,华夏真的很大,大到连两个相爱的人可能终其一生也不能在见一面;华夏也真的很小,小到连两个准备彼此相守一生的人也容不下。
今天晚上,我只是照例把电视打开,喝着啤酒,只是不想让自己显得那么孤独。
当我听见《爱情转移》的时候,疯了一样拿出手机,打了过去。
而她只是告诉我了一句:“回不去了。”
这一句彻底将我打回了原形,我一口气喝光了一瓶啤酒,哭的泪流满面。
原来,我只是看上去那么坚强。
当我写下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似乎又想起了,初识她时,扎着马尾的青涩模样,对着我笑着说了一句:“你好哇。”
可是,爱情一如流水,停滞再久,终究会转移流向大海。
帖子以楼主的亲身经历为引,加上《爱情转移》的热度,一下便火了起来。
感同身受下,不少人写下了自己感想,也有人劝楼主重新振作精神,毕竟生活还要过下去。
总而言之,《爱情转移》这首歌是真的火了起来,俞寒不唱这种情歌则已,一唱情歌就感人至深,催人泪下。
照这个样子看下去,等这一期的《华夏好声音》过去,《爱情转移》怕是又要进行一次惊世骇俗的打榜行动。
胜负明显已经分出来了,这两首歌基本上没有什么可比性。
此情此景下,《爱情转移》宣布完胜。
多多少少又为陈丽娟这个可伶人感到可惜,碰上了俞寒这个变态,哭都没法找地方哭去。
“《爱情转移》我听哭了,你们呢?”
“鬼才无疑,用浅白的文字道出爱情的真谛。”
“我还是想笑,当《爱情来了》碰上《爱情转移》。”
“荡气回肠是为了最美的平凡,这词是真的好,神仙填词。”
当俞寒表演完成之后,节目瞬间切入了广告时间,还露出一些花絮,观众们的不可思议,导师们大吃一惊的表情。
这一瞬间,所有人陷入了一个奇怪的问题,现场,究竟发生了些什么?
难道是投票结果显示的是俞寒输了?那也太坑了,这么好听都不能赢,节目组怕不是有黑幕。
“那个x大的告诉我下现场发生了些什么事。”
“我他妈的好着急啊,不会是俞寒输了吧。”
“要是输了,不多说什么,好声音一生黑。”
“关键时候给你整个广告,这也太有排面了吧,好声音什么时候也学会这一套了。”
无论如何,好声音这波做法又让收视率稳住了,在节目收尾阶段还有着上涨的趋势,这其中是大半部分是一群想凑热闹的人贡献的。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