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枪杆子1949 > 第 70 章
    手榴弹环挂在手指上,向北突,又向东chā,再向南奔五指山。速战、猛打、猛冲,杀开一条血路,俘虏也不抓,可伤员不能丢呀。来接应我们的琼纵,把伤员全包了。卫生员全是女的,背着、抬着伤员跑。

    琼纵一大特色是女兵多,卫生员、炊事员和各种勤务人员全是女的,战斗连队也有不少。子弹飞,pào弹zhà,不管不顾,救护伤员,不慌不忙,个子不高,想象不出哪来那么大的力气。打了那么多年仗,qiāng林弹雨中,从未贝过那么多女兵。

    登陆时伤亡,突围时伤亡,没有琼纵救护、抬送.那伤亡得多大呀!

    登陆了,上岸了,心里有底了,见到琼纵就更有底了。

    张仲先老人说:

    我登陆时鞋丢了,还有不少人把鞋给老乡了,琼纵给我们发鞋。生橡胶做的,红了巴叽的,被树枝挂住一神老长,橡皮筋似的,一扎就透,沾水溜滑。那琼纵也舍不得穿哪,什么都先紧着我们。琼纵苦呀,少说有113光脚的,女兵也一样光脚行军打仗。

    海南岛老百姓好啊,给我们送粮食、地瓜,还有好多菜,连猫狗都抱来了,小牛也牵来了,让你杀了吃。猫狗是黎族高贵的食物礼品,咱们哪知道呀。猫狗不能吃,小牛更不能杀,他们就拿刀自己杀,我们坚决阻拦。说话也听不懂,明白你不要了,就不高兴了,真是把心掏给你了。

    第二批偷渡部队上岛后,琼纵把自己的菜金省下一半给我们,还让我们吃大米,他们吃红薯。我们不干,他们说毛主席派你们来帮助解放我们的家乡,怎么能让你们挨饿呀?都是共产党的队伍,也有个主客之分呀。

    见到琼纵,见到老百姓,就到家了。

    海南岛23年红旗不倒,能创造出这样的局面,不易呀!一是信念,共产党人的信念;二是有个好领导,冯白驹了不起;三是有群众基础—老百姓穷得穿不上裤子,能不向着共产党、造guó mín dǎng的反吗?

    年过半百的冯白驹,中等个头,面目消瘦.头发花白,一口广东普通话,语声温和,一派儒将风度,一种骨子里的刚硬。

    海南岛解放后,路过琼山县,冯白驹请刘振华去他家吃饭。房子让guó mín dǎng全烧了,在房框子里搭的棚子。席间,他告诉刘振华,20多年来,他有两个“错误”。一是1933年斗争最艰苦时,上级领导让他去泰国,他没去;二是他曾判断大军不来,琼纵也能解放海南岛。琼纵有近两万人,guó mín dǎng只有万把人,没想到大陆上的残兵败将跑来那么多。

    1937年八九月间,琼崖特委派代表与guó mín dǎng当局谈判合作抗日,陷入僵局。为及时掌握情况,指导谈判,冯白驹和妻子曾惠予来到塔市乡,被guó mín dǎng逮捕。为了劝降,审i仙寸把冯白驹读中学时的老师、校长都请来了。冯白驹大义凛然,申明只要当局停止内战,红军愿意接受改编,共同抗日,但我们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

    一些地区的工人、学生示威yóu xing,海外琼侨、港澳琼胞也纷纷写信,或者发表谈话,谴责guó mín dǎng当局破坏团结抗日。周恩来、叶剑英也分别与guó mín dǎngjiāo涉,要求无条件释放冯白驹。迫于压力,guó mín dǎng琼崖当局先释放了曾惠予,12月又不得不释放了冯白驹。

    四、大医医国“四野名将录”之十一

    本军奉命参加琼崖登陆作战,这是一个很光荣的任务,却又是一个断鲜的问题。由于缺乏经脸和知识,必须很大努力做调查研究及战前演习,现在初步想到以下问题:

    一、登陆季节与登陆.饭的选择:(一)北风、浪小、多雾的季节,则有利我者多;(二)登陆.氛应是宽正面,有重点的突击,选择敌未设防或离设防位置较远,或敌外围薄弱之处,甚至就是有浅滩之一般海岸亦可。海南岛公路,环岛一线修筑,纵贯者不多,又幸近海岸线,易为我切断,使敌军各据.饭的相互机动支援不易实现。

    二、航进战斗队形的组成:(一)加大横宽,还是增强纵深?一般地说应该是加大横宽,齐头并进。好处是:同时展开多数火器与兵力,互相策应方使;侧面姐,防敌舰袭扰之甲标减少。(二)突击队(船)的编组,应斌予独立战斗能力,能攻能守,既能对付陆上,又能对付海上敌舰之拦队为原则,因此,工、pào不能少。(三)侧其掩护船队,主要是防敌舰袭扰,应以平shèpào为主,有必要的中等口径pào,一般是一船一pào为好,适合火器分散、火力集中的原则。还要调查了解敌舰的种类、xìng能及其活动圈大小等情况,以便对其作战。根据以上情况组织船队。

    三、登陆作战的战术与技术问题:(一)抢占登陆点,应是夜袭动作。抢上岸后“先宽后深”,巩固立脚点(滩头阵地);破坏公路,修筑歼战工事,防敌反击;档住、抓住敌人不放,掩护主力登陆;分一部分兵力于正、侧三面扼守,准备机动反击。(二)主力到达后,除留一部分兵力掩护侧宾外,全部寻敌攻歼之。(三)岛上我游击队的内外配合问题,应考虑徉动、迷惑、柑制敌人的方法及直接接应我登陆部队的时机、地点。还有对敌空、敌舰和对敌探照灯、水雷的处理,时向导、联络信号的准备,以及计算渡海人数、每人装备之武器弹yào种类与重黄和所需船数。

    这是12月16日,40军还在开进雷州半岛途中,12兵团参谋长兼40军副军长解方就在日记中写下的几段文字。

    林彪是12月10日,下令40军和43军准备攻琼的。而在3天前,解方就对韩先楚说,两广战役已经结束,中国大陆已无大仗可打,只剩下个海南岛还未解放,应趁敌立足未稳时攻取。渡海作战是个新课题,我们没有经验,应尽早补上这一课。

    当即让侦察科在南宁街头书摊上,买些介绍海南岛风土人情的书籍,还有当地的《潮汐表》,连清朝海军提督的《航海手册》也买了回来。

    12月31日,40军刚在雷州半岛集结完毕,解方就拟定了(渡海作战准备工作指示),指出收集和管好船只、船工和领航人员,是当前最主要的工作。渡海工具,主要靠民船。军事训练要根据渡过海面实行敌前登陆的要求,争取一次渡过全军主力,一夜完成登陆,整个过程均须战斗。要从演习中熟悉船的xìng能,即什么风向、风速,船由何地到何地需要多少时间,以此为据编组战斗序列。从演习中了解气象情况,潮水起落时间,起落中对船只航行有何利害。从演习中达到多数人不晕船,部分人能撑船,并以此选定指挥作战的干部,作战力量力求精干。从演习中确定渡海船只的战斗队形,大体区分为突击船、警戒搜索船、指挥联络船和救护船。

    1950年4月11日,在4O军团以上干部会上,解方作了据说是关于渡海作战的最后一次报告,题目是《几个战术思想问题》,主要内容为:一、起渡必须“等风等流,就风就流”。二、船队队形一定要“探在一起,不要走散了”。三、坚决打击敌舰,“叫敌舰怕我们,我们不能怕敌舰”。四、“宽正面,多箭头,重点突破”。五、“连续作战,勇猛发展”。

    一位听过解方作报告的老人,谈到听解方讲战术、讲训练,用了个似乎不雅的比喻:就像老牛进了白菜地.口口不带闲着的,那才解馋解渴呢。

    40军的老人都说,那时解方讲得最多的话,就是“到海上去,到船上去”。

    还说,凡是渡海作战该讲到的事情他都讲到了,因为该去的地方他都去过了,该知道的东西他都知道了,面面俱到,又重点突出,简明扼要。

    海流:每十三天一大变,每天两小变。海峡两面的水,每天对流一次;每十三天的开始为新流,最后三天为尾流,故每十三天中的前十天对杭海有利,后三天不利。这个变化是每十三天一个周期,周而复始有固定规律,只每天递错一小时。

    海潮:是随看海流而变化,尾流三天的潮水也小。每月:1日一日潮大;5日一12日潮小;13日一18日潮大;19日一26日潮小;27日一30日潮大。

    风向:旧历11月18日至11月22日(阳历2月6日至2月10日)五天的风向情况:18日l时至24时,东北风;19日1时至12时,东北风;12时至24时,东风;20日1时至15时,东风;15时至24时,东北风;21日l时至24时,东北风;22日l时至24时,东北风。

    当“海南第一楼”里的薛岳,被“金门大捷”鼓舞着,轻蔑地视琼州海峡对面的对手“出山是虎,下海是虫”时,这个来自松辽平原的精力过人、精明过人的兵团参谋长兼副军长,就在雷州半岛苦涩的海风中,从这些枯燥的数据里,觅得了渡海作战、直捣天涯的最佳时机。

    3月5日,当第一批偷渡部队驶离雷州半岛时,夺取涸洲岛的战斗也要打响。解方要去北海指挥夺岛战斗。水路比旱路远,单船在海上也不安全,可他偏偏走海路。他要抓紧任何机会亲近大海,和大海jiāo朋友,求得海战的科学与缜密。

    到4月20日谷雨,只有3个多月时间,共产党建军史上从未有过的这场大海练,只能算作个速成班。连速成中学都不算,只能算作速成识字班、扫盲班,却必须拿到即将开始的渡海作战的全部大学文凭。不然,就只有望洋兴叹,葬身大海。

    古人说:“边域之胜负,地方千里,制在一贤。”

    提起海南岛战役,许多老人说是“两贤”:一个韩先楚,一个解方,韩的决心,解的谋略。

    有人说,没有解方具体cāo作的那些方案、数据,韩先楚的决合也不会那么硬。

    解方是吉林东丰县人,其父为东丰县第二号大地主,有两房妻子,解方为头房所生。自小后妈把持解家大权,解方和母亲,还有nǎinǎi,就备受欺凌。可小妈的儿子十几岁就抽大烟,解方从私塾到小学、师范,全是拔尖生,也就使父亲不得不刮目相看。每次离家,都要偷偷多给些钱,他就把钱放到亲戚家,再转jiāo给母亲和nǎinǎi。

    在家像个小大人,到学校就变了个人。奉天三中是东北有名的贵族学校,学生皆为高官、富豪子弟,解方的家庭算是最贫寒、无势力的“土包子”之类.却是人人瞩目的品学兼优的全能型高才生。门门都在98分以上,数理化和英语、日语尤好,语文全省统考也是第三名。小提琴拉得好,唱戏是青衣,男中音更是令人倾倒。又是篮球、网球校队主力,足球右前锋,200米俪栏全校冠军。

    张学良、张学铭、荣臻(东北边防军总参谋长),都曾想把自己的妹妹或是小姨子嫁给他,他都拒绝了。张家不但不怪罪他,反而更敬重他,认为这个人不同凡响。

    保送到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考试第一。联队长冈村宁次认为他对日态度强硬,将其降为第三名。其实,解方一向都属深藏不露之人,只是素质太好,而不能不引人注目。不过,这位后来的侵华日军司令,也确实有几分眼力。

    “九一八”事变不久,日本又策动“天津事变”,以天津驻屯军为骨干,依托日租界,驱使汉jiān便衣队举行bào dòng,占领一些警察所,在建筑物上悬挂日本国旗。当时以解方为首的贾陶、孙铭九、苏冠南,都是20出头,都是天津保安队教官。解方立即组织反击,战至拂晓,将敌人赶回日租界。第二天,在日军pào火和装甲车掩护下,便衣队又发起进攻。解方待敌进至20多米时,命令大家一齐投出手榴弹,然后步qiāng、机qiāng齐放。白天打,晚上谈判;晚上打,白天谈判。能cāo英日两种语言的解方,就真刀真qiāng、唇qiāng舌剑地轮番上阵。如此打打谈谈近一个月,日寇什么便宜没得到,不得不罢手。

    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16期毕业生,以天津驻屯军高级参谋身份出现在天津的沈阳日本特务机关长土肥原贤二.评说“天津事变”时,说他有两个“没想到”:没想到学生打老师打得这么狠,没想到天津保安队能做这样的抵抗。

    解方闻知后,就传过话去:“中国不是印度、朝鲜,天津也不是北大营。”

    从八路军到解放军,解方的任职,基本上除了参谋长,就是副职。而他参与组织和指挥的那些战斗、战役,有熟知内情的老人说,一些仗打得好,就是解方的一个建议,一个方案。

    有人曾经说过,就这仗没听参谋长的,这仗就打成了这个样子。听到的人赶紧去找解方,解方赶紧采取补救措施。

    他无疑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最好的参谋长之一了。不然,在朝鲜和美国人打仗,能让他去当参谋长吗?

    彭老总对这位参谋长非常满意,常说他是“诸葛亮”,“我的诸葛亮”。

    而解方1941年到延安后,任中央军委情报部3局局长,当然因为他懂日语、英语。可他出任板门店谈判代表、首席代表,就不仅因此了。美国军事史家赫尔姆斯,在《韩战中的美国陆军》中评价解方,说他“足智多谋”,“思维敏捷、严密,无懈可击”,“令人生畏”,“是最难对付的人”。

    1955年,解方被授予少将军衔。

    据说,最后审定时,有当年在北方局工作的人,说他是旧军人出身,背景挺复杂。

    彭德怀听说了,火了,说我也周日军人出身,蒯巾中有几个不是旧军人出身?

    离休前为40军作训处长的吕效荣老人,当年是4O军作战参谋。“文化大革命”中,听说解方从秦城监狱放出来了,买车票去北京看老首长,正巧碰见解方在院子里散步。解方眼睛一亮,点点头,又摇摇头,转身走了。吕效荣瞅着老首长的背影,心如刀绞。

    和解方打过jiāo道的人,无论上级、下级,还是同级,难得有说他个“不”字的。这不但是因为他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