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咏絮才女蔡文姬最新章节!

    第四十一集

    第1场日,内(人物:文姬,侍琴,彩英,媚儿)

    场景:文姬侍琴几人住的帐内

    道具:陈设照旧,胡笳,大饼

    1镜:文姬颓丧的走回到自己的帐内,掀开帐帘,侍琴躺在睡塌上,彩英和媚儿围坐在一旁。

    彩英媚儿:(回头看着文姬,起身喊道)文姬?

    文姬:(朝两人笑了笑,忙走过来,边对妹姬说道)侍琴,你好些了吗?

    妹姬:(点点头,道)文姬姐姐,侍琴没事,别担心。

    文姬微笑着点点头,低着头。

    彩英:(对文姬说道)文姬,你怎么眼睛红红的?是不是哭过了?

    媚儿:(在另一边安慰道)是啊,文姬,刚一进来我就发现了,你是不是有什么事啊?能跟我们说吗?

    文姬:(抬头看了看三人,勉强自己微笑道)我没事,就是觉得心里很空洞,像是失去了什么东西一样。

    侍琴:(无力的慢慢坐起拉着文姬的手道)文姬姐姐,你别哭。不管你失去了什么,我们都在。

    彩英:(拉着文姬另一只手,道)是啊,文姬,(一手抚去文姬眼角的泪边说道)我们都是相伴彼此的人,看到你伤心难过,我们都很担心你。

    媚儿在一旁点着头。

    文姬:(微笑着答道)谢谢你们。有你们真好。(边揽着大家的肩)

    媚儿:(突然反应道)对了,文姬,(边拿出五个大饼包着,递给文姬,边说道)这里是兰荣娘交代我们带给您的干粮(大饼)。听说是左贤王即将大婚,这是今日给左部俘虏发放的一点物资,今日还解除了我们身上的劳役。还听说婚后连续一整月我们都可以吃到大米饭呢。

    文姬:(接过大饼,看着,边自言道)左贤王?怎么走到哪都是说着他的事?

    彩英:(答道)左贤王是匈奴左部权位最高的人,他成亲当然是大事了。听说左贤王还是一个威猛高大,内心却无比柔情的男子。我若能有此夫君,此生就算回不到大汉,也心满意足了。

    文姬:(低头无奈笑着,将手中的大饼递给彩英,道)这个你们分着吃吧。我想出去走走,寻找一些新的音律,以后弹奏给向我们这样被俘虏过来不能归国的士兵们听。

    媚儿:(忙站起拿起胡笳走到文姬身旁,将胡笳递给文姬道)文姬,你去吧。我知道你每次心里堵得慌的时候,唯有乐曲才能让你内心的涟漪平静。

    文姬:(站起接过胡笳,道)谢谢你媚儿。

    文姬转身缓缓走出。

    第2场日,外(人物:文姬)

    场景:高高的山谷中

    道具:胡笳

    1镜:文姬手持胡笳,独自一人来到山谷大石上,步履缓慢。

    文姬边走着,心里念着: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人生天地间,忽如客行远。承钰,今生我还能回到大汉与你相聚吗?

    文姬缓慢的停下脚步,深深呼吸着,念到:出户独彷徨,愁思当谁告?我若对董郎有情?又何须对着这荒凉的大漠问情

    文姬似有所思,低头继续念到:大漠问情?我想知道的是谁的情呢?若卫大哥活着,一切都不会演变成后来这样,更不会发展到现在这样。可是人活着,总是不会想到自己未来需要经历面对的是什么样的生活。每年被俘虏的人成千上万,人人都有自己的思乡情绪,至少我还在活着,活着就会有希望。对,活着就会有希望。

    文姬微笑着,看了看手中的胡笳,闭着眼,打开双手,深呼吸着,微风吹拂着文姬的脸盘,文姬的脑海里又浮现出一首曲子。文姬缓缓睁开双眼,将胡笳送到嘴边开始吹奏着。

    心里默念着一首歌:《大漠问情》

    借一丝秋风清逸独惆怅

    披一裳淡雅素衣空悲伤

    与君多年恩与义情深重

    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人生天地间忽如客行远

    哀思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谁告

    多少痴心多少梦

    朗朗白日将逝去漫漫黑夜接踵来

    大漠山漪叠叠又重重

    仰望孤城久久叹息漠北的长夜

    繁盛花时今不再只余花谢使人哀

    落花不解伊人哭谁又怜惜伊人情

    同是断肠人不知心伤几许

    同是断肠人不知心伤几许

    文姬吹完这首曲子,眼泪流出。看着远方,心里默念道:你相信永恒,坚守你心中的信念,上天就一定不会辜负你的期望。蔡文姬,匈奴不属于你,回到大汉才是你活下去的目标。无论如何,你都不能成为左贤王的阏氏,大汉才是你的根。

    第3场日,外(人物:凌苏,兰吉尔,去卑,呼延治,士兵若干)

    场景:荒地路中

    道具:士兵兵器若干,马匹若干,马车,大箱小箱彩礼

    1镜:时隔多日,在大营的路途百里开外,去卑和呼延治骑着马带领着大队人马抬着许多大箱小箱送亲队伍气势如虹的行走在路上,凌苏的马车在队伍的中间。

    2镜:马车上,凌苏穿着匈奴新娘装,唇红齿白,微笑着。兰吉尔坐在一旁给凌苏整理着衣角。凌苏脑海里想起父亲呼延治临行前对自己的话语。

    3镜:呼延治在帐内对凌苏说道:“凌苏,你将嫁到左部,成为左贤王的阏氏。为父有几句话要叮嘱你,作为一个左部首领,甚至是未来单于的女人,首要学会的是大度。若将来刘豹心系别的女子,你断然不可跟他闹,且要支持他纳妃。如此他才会对你心存感激,你们的夫妻关系才会长远。豹儿从小受汉人文学熏陶,是一个重情义但内心又很谨慎的人。你对他投其所好便能和他有共同的追求,也更需顺着他的心意让他做自己的事。如此你便可牢牢抓住他的心了。”凌苏答道:“爹爹请放心,爹爹的话凌苏都记住了”。)

    (画面闪回)。

    4镜:凌苏深呼吸着,心情喜悦,面露微笑。心里默念道:我终于和虎头哥哥成亲了,终于盼来了这一天。虎头哥哥,凌苏长大了,嫁给你后再也不用和你分离了。凌苏此刻好开心。但愿能与虎头哥哥携手白头到老。

    凌苏微笑着。

    5镜:队伍最前列,呼延治和去卑聊着天。

    呼延治:(边走着,边对去卑说道)呼延治感谢右贤王前来护送小女去左部。

    去卑:(看了看呼延治,笑着道)谷蠡王跟去卑客套什么?我与凌苏虽不能成为夫妻,但她在本王心中可是有地位的,她与我大哥成亲,本王当然会护送她,将她亲手交给我大哥。这样本王也算是心安了。

    呼延治:(叹气道)去卑啊,我知道,你怨我将你和凌苏拆散了,将她许配给了左贤王。。。

    去卑:(手作势,打断道)谷蠡王想多了,我刘去卑并没有这么小心眼。从小凌苏也只是将我当做自己的哥哥,她爱的是我大哥,本王岂会强人所难呢?(看着呼延治,道)这真不怨你。

    呼延治:(边往前坐在马背上行礼道)那呼延治就感谢右贤王一番成全美意了。今日得您大恩,他日,我呼延氏族必定为右贤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去卑:(看着呼延治答道)好了,你我都是匈奴王室宗亲,我们效忠的都是匈奴国。去卑并无私心想你们呼延氏族为我所用。(看了看前面,道)马上就到左部了,你我不必在这个时候谈论这些。今日是凌苏和我哥的大喜之日,他们才是主角。

    呼延治微笑点点头。队伍慢慢的前行着。

    第4场日,外(人物:刘豹,乌察苏,万骑长5.6,千骑长5.6,士兵若干,去卑,呼延治,凌苏,送亲队伍若干)

    场景:左部大营入口

    道具:士兵佩刀,马车,迎亲队伍和彩礼马车,马匹若干

    1镜:左部终迎来大喜之日,在大帐前,两个万骑长和两个千骑长率领士兵列队百米开外迎接。

    刘豹穿着匈奴新郎服,旁边站着乌察苏,精神抖擞的站在帐外等候。刘豹神情僵硬,似有忧心。

    乌察苏:(站在一旁看了看刘豹的神情,走近到耳旁小声说道)今日怎么说都是您和呼延氏联姻大喜,单于和右贤王还有各宗族贵亲都在,您可不能一直这样板着脸举行婚礼啊。

    刘豹:(无奈深呼吸,低头道)联姻大喜!呵,这大喜也不知道究竟算谁的大喜。什么宗族贵亲?什么左贤王?全都是狗屁。我们总是为了顾全大局,不惜违背自己的心去做自己不愿做的事,总不顾自己的感受却偏偏要装作活得好好的给别人看。自己最爱的人却只能撒手放行。你说,我当这个左贤王有什么意义?

    乌察苏:(轻摇摇头,道)看来这个文姬姑娘将左贤王您害的不浅啊。属下跟随您多年,从未见您如此失魂落魄过。还是人一旦触碰到情情爱爱,就会变得不再有自我了?

    刘豹:(失落的低头,又抬头看着远方,道)本王真是中情毒太深了。自与文姬表明心迹后,心里就一直在担忧着她,想着她。无心再做其他事。

    2镜:刘豹说完话,送亲队伍缓缓靠近。

    乌察苏:(看着前方,小声道)无论如何,今日单于和各族贵亲都在,文姬姑娘的事以后可行处理。但眼下,您必须好好配合将婚礼举办完。

    刘豹:(看着前方,答道)本王会的。

    3镜:乌察苏和刘豹往前走着迎接队伍。去卑和呼延治坐在马背上,临近之际,看到刘豹过来迎接,队伍停下,去卑和呼延治走下马。

    去卑:(开心走到刘豹面前,笑着行礼道)刘去卑参见左贤王。

    刘豹:(笑着拍打着去卑的肩膀,道)你小子少跟哥哥来这套。

    去卑:(站直笑着道)哥哥,恭喜你。弟弟可是刻意从乌桓赶回来参加你的婚礼的。

    刘豹微笑着。

    呼延治:(对刘豹行礼道)呼延治参加左贤王。

    刘豹:(走近呼延治身旁,微笑道)本王和呼延郡主成亲后,左谷蠡王今后就是本王的岳丈了,何须再对豹儿行此大礼呢?

    呼延治:(看了看刘豹,行礼道)左贤王身份尊贵,呼延治仍旧是左右贤王的下属部落,尊卑有别,礼数必然不可少。

    去卑:(插话道)好了好了,怎么聊着聊着总是聊到无关紧要的事上去了。凌苏还在马车上坐着呢,哥哥,你是不是应该先将她给扶下来去给我们的单于叔父行礼啊?

    呼延治:(忙应和答道)对对对,可别让单于久等了。

    刘豹看着去卑和呼延治,无奈走向凌苏马车。

    4镜:刘豹缓慢提着步伐,走上马车站在凌苏面前,缓缓拉开马车帘,凌苏坐在里头紧张不已。透过头饰看清刘豹的脸。

    刘豹:(伸出手,微笑道)郡主,请下马车吧。

    凌苏开心的将手放在刘豹的手上,缓缓走出,俩人站在马车上,居高临下的望着远方。

    所有士兵:(行礼道)恭贺左贤王大喜,恭贺呼延郡主大喜。恭贺左贤王大喜,恭贺呼延郡主大喜。

    凌苏站在马车上开心的望着刘豹,望着士兵,笑着。

    第5场日,内(人物:刘豹,凌苏,呼厨泉,去卑,呼延治,其他宗亲)

    场景:左贤王议政大殿

    道具:大块羊肉羊腿,碗具,酒具,酒壶,矮桌,坐垫,陈设道具

    1镜:刘豹牵举着凌苏的手,两人走进大帐内,呼厨泉坐在上方,去卑和呼延治坐在左右两旁,往下左右两边的四个座位坐着的是其他宗亲,两旁也站满了人。呼厨泉开心的看着两人笑着。

    刘豹凌苏走到中央,开始给呼厨泉行跪拜大礼,两旁宗亲围望。两人行完礼后站起。

    呼厨泉:(笑着说道)豹儿,今日是你和呼延郡主成亲的大喜之日,望你俩今后能和平共处,共建左部繁荣。凌苏,望你能成为豹儿的贤内助,成为左部受人拥戴的阏氏。

    刘豹微笑的与凌苏对视着。

    凌苏:(站着行礼道)凌苏谨记单于教诲,辅佐左贤王,善待左部族人,必定不负单于和族人期望。

    呼厨泉:(笑着道)好。(看着呼延治,道)左谷蠡王果真是生了一个资质聪颖又能担起大统的豪放女子啊。(举杯,道)来,让我们一同道贺左贤王和呼延郡主新婚大喜,左部昌荣永驻。

    呼厨泉边说着,去卑开心的微笑着边起身端了两杯酒给刘豹和凌苏,去卑又回去坐下。

    所有宗亲:(举起杯,道)恭贺左贤王新婚大喜,左部昌荣永驻。

    奴婢端上两杯酒给刘豹和凌苏,两人举杯,与大家一饮而尽。

    第6场夜,外,内(人物:文姬,彩英,媚儿,侍琴,兰荣娘)

    场景:文姬侍琴几人居住的帐内

    道具:陈设照旧

    1镜:帐外的大草地上,族人们围绕着火把尽情的欢舞着。

    2镜:帐内柱子上挂着一盏油灯,一点微弱的光,桌上,文姬在竹简上刻录着词赋,这时彩英媚儿妹姬三人开心的走近。文姬抬头看着三人。

    妹姬:(笑着道)文姬姐姐,你怎么还一个人坐在这里啊?

    文姬:(微笑着道)我不在这里那应该在哪里?

    彩英:(蹲下身在文姬身旁,说道)今日是左贤王和呼延郡主大喜,兰荣娘解除所有内府俘虏劳役三日,现在大伙正在左贤王大帐后地参加族舞狂欢呢。

    媚儿:(开心应和道)对啊,最重要的是我们做了俘虏那么多年,总算是能开怀大吃一次了。不用生吃那些有膻味的羊肉了。

    文姬:(微笑着,坐着道)你们怎么还没去看他们跳族舞呢?

    妹姬:我们来叫文姬姐姐一起去看啊。

    文姬:(放下手中的笔,对大家说道)你们三个去看吧,我不喜欢太吵闹了。我就想一个人在这里写写词赋,温习温习书籍。

    彩英:(和媚儿妹姬三人对视着,又看着文姬,道)诶,每次你都是这样,抱着书本就不想放开。那我们就去了。

    文姬:(微笑道)恩,快去吧。

    三人缓慢走出,回头看了看文姬,文姬仍旧微笑着。三人也微笑着,扭头离开。

    3镜:文姬愁心的将头收回,看着身旁堆积的书籍和琴,文姬伸手去触摸。边自言道:“为何此刻看着你送给我的这些古书我的心里如此的落寞?”

    4镜:帐外,兰荣娘出现,看着侍琴三人离去的背影,兰荣娘缓缓走到帐内,掀开帐帘走进。

    兰荣娘:(看了看哀伤的文姬,喊道)文姬。

    文姬:(忙站起,眼眶泛红,苦笑答道)兰荣娘,你怎么会来这里?不用去参加左贤王的婚宴吗?

    兰荣娘:(看着文姬的眼睛,道)过来看看你,怎么一个人在这里眼睛又红红的了?

    文姬:(继续苦笑着道)没,没什么。

    兰荣娘:(挪动着步伐,看了看堆积的书籍和琴,道)兰荣娘懂你的失落。我也知道左贤王已经和你表明了自己的心意。他也一直深爱着你,可是却不得不娶别的女人。(看着文姬,道)今日左贤王大婚,你的心里过多或少会有一点点失落。文姬啊,难得左贤王对你一片真心,若你不能回到大汉去,你始终是要有个归宿和依靠,你嫁左贤王又有什么不好的呢?

    文姬:(摇摇头,坚定说道)文姬不否认这么多年得到虎头哥的帮助而被他有所感动。不管文姬回不回到大汉,文姬的心里始终不愿辜负在大汉等我的人。我相信他没有变心,一直在等我,所以,文姬不能违背良心,为了贪图安稳华贵的生活而抹去那个人在我心中的过往。

    兰荣娘:你说的那个人虽然我没有见过,你对他如此有信心,但文姬你可否想过,你若回不去你们就等于是天人永相隔了。你们何苦执着于遥远而又触碰不到的幸福呢?匈奴和中原每年都有商队往来,你大可修书一封让左贤王交给商队的人带到中原,告诉那个在等你的人可不必再等你,他去找他的归宿,你留在匈奴嫁给左贤王,岂不是两全其美?

    文姬:(微笑着看着兰荣娘,道)兰荣娘不了解他,我记得他曾将自己比作是胡狼,一生只爱一次,只爱一人。所以,我亦相信他还在等我,若我让左贤王修书回大汉告诉他我要留在匈奴和左贤王成亲,那会多伤他的心啊。

    兰荣娘:但若你为了不伤他的心,而耽误了自己一生,这多遗憾呐。那你告诉兰荣娘,在你心里,你更爱谁多一点?

    文姬:爱谁多一点?(微笑着道)这个问题文姬没有想过。虎头哥一直待我不薄,人也非常可靠,那一番告白之话确实有震撼到我。而董郎,在我离开之时他身上还存有一些稚嫩的孩童之气,但他对我用情至深,他不知我还活着,更不知我到了哪里,或许也在痴痴的傻等吧。所以,文姬就算在匈奴孤苦一生,也不能负他。

    兰荣娘:(看着文姬,感叹道)好一个重情义的贞洁烈女。罢了,既然你有你的难言之隐,兰荣娘也不再劝你了。文姬,但愿你最后能找到你的归属,兰荣娘还是不希望上天让你这么好的孩子孤苦一生。

    文姬:(走近握着兰荣娘的手,微笑道)多谢兰荣娘。

    第7场夜,外(人物:士兵若干,族人若干,侍琴,彩英,媚儿,刘豹,凌苏,去卑,乌嚓苏)

    场景:左贤王大帐后的大草地上,摆放着长长的食品区。

    道具:火堆,各种食物,酒水

    1镜:在大帐后的一片空地上,军士们和左部贵族妇孺们开始举行着盛大的舞会庆祝着左部大喜。大家手牵手围着空地在跳舞,尽情的在欢歌载舞。

    一旁则生火挂着许多整羊在烧烤着。摆放着许多酒坛和酒碗。

    军士们和所有奴婢俘虏妇孺们就在这种活跃的气氛下欢庆着。

    2镜:侍琴和彩英媚儿三人手拉着手来到食品区看着眼前的食品。三人聊着。

    侍琴:(笑着说道)哇,这么多好吃的。这大概是我被俘虏到匈奴第一次这么开心。(指着烤羊肉那边,道)你们看那边,有这么多美食可以随意吃,我真是太高兴了。

    彩英:(边跳着边微笑回答道)这或许也是每一个被俘虏过来的人最开心的一天。没有沉重的劳役,还可以尽情的欢跳着他们的族舞。

    媚儿:(边跳着忙答道)最重要的是这一阵子都有许多好吃的可以吃,还被解除身上的劳役,我真是太开心了。

    侍琴:(边跳着说道)我希望左贤王能每年娶一个王妃,这样我们就能每年享受一次这样的待遇了。

    媚儿:找你这么说,那我希望左贤王月月娶一个王妃进来。

    彩英:(忙收起笑容,看着妹姬激动答道)侍琴,媚儿,你们别胡说八道。真是口无遮拦,这让今日成亲的王妃听到我们就惨了。

    侍琴:(傻笑着回答道)哈哈,童言无忌,童言无忌。

    三人开心的在舞群中快乐的释放着。

    3镜:左贤王大帐前,刘豹凌苏站在中间,去卑和乌察苏站在两旁。身后士兵守卫着。四人看着前方远处族人们在快乐的欢舞着。

    去卑:(望着前方微笑着道)哥,你这左部真是一团和气啊。士兵和王室妇孺还有俘虏都在一起欢庆跳着族舞了。

    刘豹:(微笑着道)左部每逢其他佳节之时,族人们也会这样在一起欢庆着。他们大多对俘虏都没有歧视。

    去卑:(继续说道)幸好我们的单于叔叔已经启程回中部了,否则他看到这一幕一定又会念叨哥了。他一定会说俘虏就是俘虏,是最没有人格和人权的下等人。(看了看刘豹,道)也只有大哥你会如此善待俘虏了。

    刘豹:所谓贵族宗亲,都只是自以为而已,人哪有什么贵贱之分?上回你们右部地动,救你们右部一族人的还是一个俘虏呢。

    去卑:(好奇问道)哪个俘虏有这么大本事能预测地动呢?我还真得好好感谢下他。

    刘豹低头一笑。

    凌苏:(看了看三人,笑着说道)虎头哥哥,去卑,要不我们也一起跟他们去跳舞吧。

    刘豹:(指着自己的鼻子,不解问道)我们?这不太合适吧?

    去卑:(看了看大家,笑着道)我到觉得没什么不合适的。反正你左贤王是出了名的贤王,去跟你的族人一起跳个舞有什么不合适的?而且很快我就要走了,还得带兵赶去乌桓支援赫连禅,也不能留在左部了。现在何不趁此机会一起释放释放内心的不悦呢?

    刘豹看了看一旁的乌察苏。

    乌察苏:(忙说道)左贤王,您别看着我,属下只会在您身边保护您的安全,不会跳舞。

    刘豹低着头不语。

    凌苏去卑:(对视了一下,一人一边拉着刘豹的手臂往前冲着边开心喊道)走咯。

    4镜:刘豹毫无防备的被拖着走到族人群舞中。大家见到刘豹来到,忙松开手行礼道:“左贤王,阏氏。”

    刘豹:(和凌苏对视着,对族人说道)各位不必拘礼。今日是本王和呼延郡主成亲大喜,望你们能尽情的吃喝,纵情的玩乐,不用在意本王是否在此。

    所有人欢呼雀跃。继续手拉着手开始跳着舞。

    5镜:去卑看了看刘豹和凌苏,三人也拉着手凌苏站中间,和族人们一起跳着舞。

    6镜:刘豹的眼睛四处张望,忽然看到妹姬彩英媚儿三人在人群外跳着舞,刘豹心里默念着:这三个人不是和文姬住在一个帐内的俘虏吗?怎么没有看到文姬呢?也不知道她怎么样了?

    刘豹忧心的边跳着舞边低着头。

    凌苏:(看着刘豹,问道)虎头哥哥,你怎么了?

    刘豹:(微笑摇摇头,道)没事。

    去卑:(边跳着边说道)哥,不管你心里有什么,今晚就当陪弟弟尽情的玩乐,不许再想其他的了。

    刘豹:(笑着道)好。

    刘豹去卑凌苏三人就这样沉浸在众人的喜悦中。乌察苏则手持长剑站在一旁看着他们跳着。

    夜幕降下,左部的欢庆之夜缓缓沉寂下来,直至安宁。

    第8场日,外(人物:士兵一万,去卑,刘豹,乌察苏)

    场景:宽阔的点兵场,一个高高的点兵台

    道具:士兵佩刀,搭建的点兵台,马匹若干

    1镜:点兵场附近,士兵手持兵器,排着整齐的队伍,整装待发。去卑和刘豹乌察苏站在点兵台上,威武雄姿看着台下士兵。万骑长5.6和千骑长5.6驾着马站在下方。还有六名头领驾马站在下方。

    刘豹:(对下方士兵喊道)左部的勇士们,你们即将跟随右贤王征战乌桓,为国建功。望你们都能平安归来。

    台下的士兵高举手中的武器,喊道:吼,吼,吼。

    乌察苏走下台,做着手势,示意士兵分散离开,士兵们跟着前面的头领纷纷开始列队撤离。

    2镜:刘豹和去卑在上面看着士兵们撤离。随后,两人边走边聊着。

    去卑:(走着,缓缓说道)哥,这次是迫不得已才跟你借兵。。。

    刘豹:(立即打断道)这是什么话?难不成你和单于在外出征问本王借兵本王还会不借吗?去卑,大哥想知道的是,现在中原是什么形势了?

    去卑:(走着,缓缓说道)现在的中原再也不是先前的那一盘散沙了。之前我被召去中原助汉天子东归,那时的兖州牧曹操将汉天子迎接回许昌后,独揽朝政大权,后位列大司空。这个曹操可不是往年的董卓吕布和郭汜李傕了,他迎回天子后,以天子名义征战四方,此人用兵如神,也知人善用,手下的军师团,以郭嘉,贾翊,荀彧为首,个个料事如神,连连挫败敌军。之前和袁绍十万大军展开的官渡之战,听说过吧?两万人,两万人歼灭了袁绍的十万士兵。

    刘豹:这大司空曹操真是中原臣民之福啊。

    去卑:是啊,这个曹操不仅仅打战靠谱,还命人还开办屯田,解除了百姓和士兵多年甚至是往后许多年的粮草问题。曹军势如破竹,不仅仅是灭了中原内分割土地的诸侯,军队更是长驱直入打到了辽东等地,鲜卑和乌桓已向汉天子臣服。而我们南匈奴表面一直是臣服于汉室,现如今,曹军若要攻打匈奴,我们也只有臣服于他了。或许不久后,曹操便会下达命令让单于入朝进贡,朝拜汉天子。

    刘豹:(笑了笑,道)呵,朝拜汉天子?我看是朝拜曹操他自己吧!他这么有能耐,怎么不自己当皇帝呢?

    去卑:(继续走着,缓缓说道)明眼人都看的出他曹操是有此野心,他若真要自己当皇帝,谁又能跟他说一个“不”字呢?单于已经决定了,若曹军真要进攻匈奴,他就会入朝中原会见曹操,向他臣服。

    刘豹:(边走着边说道)那你怎么想?

    去卑:(苦笑着,道)我刘去卑从来不知道投降两个字怎么写,若要进攻匈奴,本王就跟他打。以我们匈奴人精于骑射的本领,未必会抵挡不住曹军。可我们的单于叔父不想和大汉为敌,也不想牺牲那么多人的性命,你说我能忤逆他的话吗?

    3镜:俩人走到了军士队伍前,十个头领骑着马,一士兵牵着马在等候。

    刘豹:(停下脚步,对去卑说道)当年父亲将单于之位传给叔父,就是觉得我俩少不更事,易冲动。我想我能理解单于的想法。去卑,自大秦开始,攻打匈奴的大将就没有断过。而每一场战争,死伤最多的永远都是我们的士兵。我们的衰落不在于我们战斗的能力,而是他们中原地大物博,人口繁多,本就盖过了匈奴。一条游动在池中的鱼怎会壮大到能吞下这个池呢?

    去卑:(深呼吸着道)大哥的话去卑明白。去卑跟哥借兵只是以防万一,本王不会拿整个匈奴国士兵的性命来对抗曹军的。哥,去卑要走了。哥哥保重。

    刘豹:(拍了拍去卑的肩,道)哥哥等着你回来。保重。

    去卑微笑着,走开。走上马,回头看了看刘豹,乌察苏走回到刘豹身旁。去卑骑马走开,士兵跟着缓缓离开。

    4镜:刘豹目送着去卑和士兵离开,走后,和乌察苏开始往内走。俩人边走边聊着

    乌察苏:(走在旁边,边问道)左贤王这么急匆匆的是要赶去哪?

    刘豹:(边急忙走着边答道)我得去找文姬。

    乌察苏:(边走着边继续问道)您才刚和呼延郡主成亲,现在就是去找文姬姑娘这不合适吧?

    刘豹:(停下脚步等着乌察苏,重语气道)为了他们每一个人,本王已经和凌苏成了亲,难道本王还要为了顾全他们的感受连看都不看文姬了吗?

    乌察苏:(看了看刘豹的表情,低头答道)属下陪同左贤王一起去。

    刘豹也看着乌察苏,无奈转身继续往前走着。

    第9场日,外(人物:文姬,侍琴,彩英,媚儿,士兵多名,百骑长1.2,刘豹,乌察苏)

    场景:文姬居住的帐前一片空地上

    道具:胡笳

    1镜:漠北地萧条无比。

    文姬站在帐外的空地上吹着胡笳,微风瑟瑟,吹佛着文姬的秀发。一首及其悲伤的曲子,《胡笳十八拍》的初成曲。

    文姬吹着胡笳,帐内的侍琴和彩英媚儿三人走出,缓缓走到文姬身后,安静的坐下倾听着。文姬继续吹奏着。

    2镜:有百骑长1.2带领多个士兵走过,都停下脚步,竖着耳朵听着,缓缓跟着曲子声音走着,来到文姬身后,也静静的坐着倾听,慢慢的士兵越来越多。

    3镜:侍琴和几个士兵听着听着,就流泪了。

    4镜:文姬停下吹奏,大家不断的拍着手。

    文姬缓缓回头,看到后面这么多人,文姬微笑着看着大家,慢慢走近坐下。

    百骑长1:(摸了摸眼角的泪,坐着边说道)文姬姑娘,每次听到你吹胡笳我都特别想念家乡和亲人,你的胡笳吹得太好听了,太感人了。

    旁边的士兵应和着:“是啊,是啊。”

    文姬:(笑着道)其实我也就是在胡乱吹奏着,连辞都没有写好的。

    百骑长2:不,文姬姑娘,你这绝不是胡乱的吹奏,但凡懂音律的人,或是思乡的人,都会觉得你吹奏的是世间最美妙的乐曲。

    百骑长1:(忙插话道)对啊,你可能都不知道,你在我们左部的营中,还有那些贵族妇孺中,几乎没有人不知道你的大名,而且个个士兵都对你仰慕垂青,个个对你赞赏有加。

    百骑长2:不仅仅如此,许多右部族人知道你助左贤王造就候风地动仪,拯救了他们整个部族的人,左部的族人多想来见见你的庐山真面目啊。

    5镜:此时刘豹和乌察苏已经站在了帐篷附近看着大伙在聊天。

    乌察苏:(站在刘豹身旁,看着前方的景象,道)曾无人问津的俘虏居住地,现在几乎都被一些族人和巡营士兵占据了。他们为的都是文姬姑娘吗?

    刘豹看了一眼乌察苏,继续望着前方。

    6镜:文姬被士兵夸赞的羞涩的低着头。

    文姬:(笑着低头答道)谢谢你们对文姬的赞赏。

    百骑长1:(忙答道)是我们要谢谢你教我们学习汉字,教我们读书和做人的道理。你就是天神派到匈奴来教化我们的仙女。

    文姬忍不住一笑。

    侍琴:(看着文姬,小声对文姬说道)文姬姐姐,你好了不起啊。你看现在在这里他们对你都敬佩的不得了。

    百骑长2:(对文姬问道)文姬姑娘,在下最近在观阅你们汉人写的《吕氏春秋》,里面有句话不太懂,书中说“齐用苏秦而天下知其亡”,我问边身旁所有人,都不知道苏秦是谁。您能跟我们说说苏秦究竟是何人吗?

    刘豹站在不远处看着文姬,深情的看着。

    文姬:(站起缓缓道来)苏秦是战国时期最负盛名的纵横家,谋略家。师从鬼谷子,学游说术多年,辞别师父下山求取功名。苏秦回到洛阳老家,变卖家产,然后来开始周游列国,向各国国君阐述自己的政治主张,望能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政治抱负。但当时没有一个国君赏识他,无奈之下只能又回到洛阳。然而所有邻里亲人见到他如此落魄都不给他好脸色,此后苏秦更加苦心攻读,用“头悬梁,锥刺股”来提醒自己读书。一年后,他看清了当时的政治形势,开始第二次周游列国,这一次他终于说服了当时的齐,楚,燕,赵,韩,魏六国合纵抗秦,还成为六国的丞相,使得秦国十五年不敢出函谷关。

    大家认真的听着。

    百骑长2:(惊叹道)这个苏秦真是太厉害了,做六国的丞相那得多威风啊?

    文姬:(微笑着继续道)其实在中原历史上,这种拥有大智慧的圣人还有许多。比如苏秦的师父鬼谷子,他就是被后世誉为纵横家的始祖。还有苏秦曾拜读《太公阴符》影响其一生的著作,西周姜太公姜尚,都是极具大智之人。

    侍琴:(忙搭讪道)我知道还有文姬姐姐常说的那些儒家道家学派的圣人。

    百骑长1:(坐在一旁说道)你们中原真是盛产大智之人啊。

    文姬:(笑了笑,回答道)每个人的学识和智慧都是来自于后天不断的学习跟努力。孟子曾说“大丈夫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是对沉潜以待的深刻解读。人沉潜的日子相当于长长的助跑线,能够让你飞的更高更远。然而每个人的成功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静下心来日积月累的积蓄力量,才能在机遇到来的时候乘势而起。处逆境,当做潜龙,一朝时机成熟,便是飞龙在天。

    士兵们听得激昂四起。

    7镜:站在不远处的刘豹更是听得无法再按捺住自己激动的心情,刘豹边拍手边不自觉的走了出来。

    刘豹:(边拍手边笑着道)说的好。

    士兵们回头看到刘豹和乌察苏走过来,急忙起身站起行礼。

    所有士兵:(惊慌行礼道)参见左贤王。

    侍琴彩英媚儿三人和文姬对视着,看了看刘豹,也急忙低头行礼道:参见左贤王。

    文姬:(看了看刘豹,无奈行礼道)参见左贤王。

    刘豹:(看了看大家,微笑着,道)你们不必如此拘礼,别因为本王的道来就扰乱了你们的兴致。

    百骑长1:(对刘豹说道)左贤王,文姬姑娘实在是太了不起了,无论问她什么,或是在书籍中遇到什么不解的地方,她都能答出来替我们解除疑惑,还能鼓励我们潜心修学。属下们真是太佩服他了。

    刘豹:(看了看士兵,慢慢走到文姬眼前,看着文姬,然后对士兵说道)你们说像文姬姑娘这般有才学的女子,是否应该永久解除劳役让她成为左部的教书先生呢?

    士兵们开心的对视着,乌察苏也诧异着,侍琴三人更是笑着手臂抓在一起。

    百骑长1:(微笑答道)左贤王英明神武啊。像文姬姑娘这般善良又聚才华的女子,实在是不该被劳役所压制。若让她教书育人,肯定是左部族人之福啊。

    文姬:(慌忙对大家说道)文姬承蒙大家拥戴,愧不敢当。(看了看刘豹,继续道)望左贤王收回成命,文姬愿永生背负劳役在匈奴老死。

    百骑长2:(对文姬说道)文姬姑娘是天上仙女下凡,貌美心美,你若愧不敢当,那还有谁能当。

    刘豹:(看着百骑长说话开心的笑着,道)说的好。文姬姑娘,既然大家都尊崇你,那本王就在此宣布,从今以后,你不再是匈奴的俘虏。本王赐你匈奴贵族姓氏,丘林氏,入住东部贵族大帐,设立东部太学堂,命丘林氏为太学堂掌事。这相当于你们中原四品官,不参与政事。教人礼学和中原儒家学术。

    文姬看着刘豹,欲说话又被打断。

    刘豹:(微笑着道)丘林掌事,这是命令。不许再拒绝了。

    百骑长1.2和士兵们开心的看着文姬。文姬不自在的看了看众人。

    刘豹:(对乌察苏说道)左大都尉。

    乌察苏:(行礼道)属下在。

    刘豹:本王命你即日起修建太学大帐。

    乌察苏:(行礼道)属下领命。

    刘豹:(微笑着看了看文姬,对大家说道)丘林掌事掌管太学大帐一切事物,太学堂不设限任何人就学,但凡是在太学堂就学者,一律都得听教于丘林掌事。

    大家开心的对望着,激动着。

    百骑长1念到:“真是有福了,以后就可以跟丘林掌事学习诗词歌赋。”

    文姬仍旧忧心的看着刘豹。

    刘豹:(走近文姬身旁,对文姬说道)丘林掌事,以后你就是左部受人敬仰的太学教书先生了。你是匈奴第二个跟綦母兰荣一样,受到如此待遇的俘虏,以后就和她平起平坐,再也不用受劳役之苦了。只要太学大帐建好,你立即可入住。

    文姬看着刘豹真挚的眼神,低头谢恩道:“丘林氏谢过左贤王。”

    刘豹微笑着。侍琴彩英媚儿三人难掩心情激动,笑着。

    士兵们也开心的笑着。

    乌察苏看着文姬心里念道:文姬姑娘竟能让左贤王破先例为她设立中原的太学堂教学。想必左贤王是不会放弃对文姬姑娘的眷恋了。文姬,若以后这就是你的保护伞,乌察苏真心的替你感到欣慰。

    第10场日,外(人物:乌察苏,建工若干,百骑长1.2,兰吉尔,族人若干)

    场景:正在搭建太学大帐的空地上

    道具:大帐,士兵佩刀

    1镜:空地上,士兵和建工立即开始了建太学堂的事。

    士兵们在地上钉着支架,周围也偶尔围绕了一些丫族人在观望着。乌察苏带兵走过来巡视。

    乌察苏:(边对士兵说着边走着道)你们可要用点心了。这可是你们这些好学之人以后要常来的地方。地基一定要牢固,结实。

    百骑长1:(回头说道)大都尉请放心,属下们一定在最短的时间内建立起最牢固的太学大帐出来。

    乌察苏:(微笑道)好。尽快建好本都尉也好尽早交差。

    士兵们纷纷劳作着。乌察苏走动着巡视着。

    2镜:百骑长2手持一张图纸跑过来。

    百骑长2:(边将图纸给他看边对乌察苏说道)大都尉,丘林掌事之前来跟我们说她不愿住到贵族宗亲的大帐内去,(指着图纸上继续说道)她说在太学大帐的后方加建一个帐篷供她居住便可。属下想请示大都尉我们是否能加建?

    乌察苏:(抬头看着在建造的帐篷,想了想,道)丘林掌事原本就不是匈奴人,让她住到贵族大帐内去也确实不太合适。就按她说的办吧。

    百骑长2:(拿着图纸行礼道)是。(转身离开)

    3镜:乌察苏四周观望着,兰吉尔站在不远处也观望着。乌察苏看到兰吉尔,思索了一下,乌察苏迈动着脚步,离开。一旁百骑长1.2站在一起聊着。

    百骑长2:(对百骑长1问道)诶,你说,这位丘林掌事是挺有才气的,但在匈奴建造中原太学堂可还是先例啊。你说左贤王是不是对那美若天仙的丘林掌事有什么想法啊?只是见她是个俘虏,又不好直接纳为王妃,所以才赐给了她一个贵族姓氏。

    这时一兰吉尔站在一旁听到了这句话。

    百骑长1:(看了看兰吉尔,对士兵乙说道)别瞎说。兴许左贤王和我们一样,都是欣赏丘林掌事的才华呢?干活干活。

    百骑长1.2继续忙碌着。

    兰吉尔则站在一旁思索着,然后迈开步伐走着离开。

    第11场日,内(人物:兰吉尔,凌苏)

    场景:阏氏寝帐

    道具:,矮凳,矮桌,铜镜,头饰,卧榻

    1镜:兰吉尔走进帐内,凌苏正坐在铜镜前给自己的发上增加头饰。看到兰吉尔走进,忙回头。

    凌苏:(笑着对兰吉尔说道)兰吉尔,你看虎头哥哥赐给我的头饰好看吗?我带着它虎头哥哥会喜欢吗?

    兰吉尔:(焦急的走近拉着凌苏的手臂道)诶哟,我的祖宗,现在您还有心情在这挑选头饰。您对外面的事真是一点也不操心了。

    凌苏:(看了看兰吉尔,天真答道)操心?虎头哥哥说我嫁到左部什么都不用管,还说我想干嘛就干嘛。那我还有什么好操心的?

    兰吉尔:(焦虑答道)那阏氏可知道左贤王命人在建造太学堂之事?

    凌苏:(天真疑惑道)太学堂?什么是太学堂?

    兰吉尔:(看着凌苏,无奈答道)奴婢也不知该如何跟您解说,听他们说中原的太学门是汉人设立专门用来学习书教的地方。您知道左贤王从小喜爱汉学文化,所以现在就在左部办立了太学堂,建立太学大帐。而这个太学堂的掌事就是从中原掳劫过来的俘虏,左贤王赐姓丘林氏。听说丘林掌事是一个及才学美貌于一身的奇女子,在左部极受尊崇。刚刚奴婢还在外头听到大家议论左贤王对这位丘林掌事情有独钟呢。

    凌苏:(看着兰吉尔说道)你说虎头哥哥喜欢这位丘林掌事?

    兰吉尔:(点头道)嗯,(又摇头道)不不不,不是奴婢说的,是奴婢听说的。

    凌苏:(挪动着步伐,自言道)爹爹预言的真是太准了。虎头哥哥这么快就喜欢上别人了。(天真说道)不行,我得赶紧去让虎头哥哥纳这个丘林掌事为妃,恩,就这么办。(欲走出大帐)

    兰吉尔:(忙挡在凌苏前面不解说道)我的呼延阏氏,您是不是疯了?您怎么还去让左贤王纳她为妃呢?这样您以后如何在左贤王身旁立足啊?

    凌苏:(微笑着天真说道)这你就不知道了吧?虎头哥哥若是喜欢上别人了,作为阏氏的我就必须要大度的接受和成全他,这样虎头哥哥才会铭记我对他的好,才会一直待我如初,甚至更好。

    兰吉尔:(疑惑着,继续追问道)那,那您要和其她女人分享自己的丈夫,您又这么爱左贤王,您的心不会痛吗?

    凌苏:分享总比失去好啊。跟你说了你也不会懂的。(开心的说道)我要去找虎头哥哥了。(立即离开)

    兰吉尔:(站在原地看着凌苏离去的背影自言道)您不说兰吉尔就更不懂了。世间还有比你更傻的阏氏吗?

    第12场日,内(人物:刘豹,乌察苏,凌苏,兰吉尔)

    场景:左贤王议政大帐

    道具:陈设照旧,胡笳

    1镜:刘豹坐在上座刻录着书简,乌察苏急急忙忙走进来。

    乌察苏:(行礼道)左贤王。

    刘豹:(放下竹简看着乌察苏,道)大都尉?怎么没在那里监工跑本王这里来了?

    乌察苏:(低头说道)属下特来禀报左贤王,文姬姑娘不愿入住贵族大帐,要求在太学堂加建一个帐篷供给居住。属下已经应允了。

    刘豹:(轻点点头道)这些事你自己看着办就好了,不必跟本王汇报。

    乌察苏:(行礼,继续道)还有一事,属下不知当问不当问?

    刘豹:(看着乌察苏,边走下来边说道)你问吧。

    乌察苏:(看着刘豹,说道)属下在建立太学堂的地方看到了阏氏的贴身奴婢兰吉尔。不知左贤王可否有跟阏氏报备此事呢?

    刘豹:(起身,走动着,缓缓说道)凌苏自与本王成亲以来,就不叹世事。大都尉觉得此事有必要跟阏氏说吗?

    乌察苏:(看了看刘豹,难为情的说道)属下认为,建造太学堂之事说不说不打紧,但左贤王做这件事恐怕是想永久留住文姬姑娘吧?若是如此,将来您和文姬姑娘成其美眷之事就必须要阏氏应允才行啊。

    刘豹:(笑了笑,道)好像本王的心思全都被你看出来了。

    乌察苏:(摇摇头,道)是您做得太明显了,也太到位了。办立太学堂,赐姓,这还不够明确吗?恐怕也就您身边那位天真又单纯的阏氏不知道而已。

    2镜:刘豹刚想说话,凌苏和兰吉尔突然走进来。

    凌苏:(边走进边微笑着说道)你们又在说阏氏什么坏话呢?

    乌察苏:(微笑着行礼,道)属下哪敢当着左贤王的面说您的坏话呀?阏氏如此贤德又何来坏话可说?

    刘豹微笑着。

    凌苏:(走近挽着刘豹的手臂,微笑着道)虎头哥哥,你说你是不是喜欢丘林掌事?

    刘豹和乌察苏尴尬的对视着,刘豹难以启齿。

    凌苏:(天真的继续说道)如果是的话你就赶快纳她为妃吧。

    刘豹和乌察苏又惊讶的对视着。

    刘豹:(回头尴尬笑着和凌苏说道)凌苏,你,你刚在说什么呢?

    凌苏:(天真的回答道)兰吉尔说大家都在传言此事啊。所以凌苏特意来问虎头哥哥到底是不是真心喜欢她,如果是的话虎头哥哥就娶她吧。

    刘豹:(再次和乌察苏对视着,好奇,不解继续答道)等等,凌苏,本王还没弄明白状况,你是要本王纳丘林掌事为妃?本王是不是听错了?

    凌苏:(朝刘豹微笑着,道)你没听错。凌苏怎会和虎头哥哥开这种玩笑呢?

    乌察苏:(走上前说道)阏氏的意思是肯接纳左贤王纳妃?

    凌苏:(天真的点点头,说道)恩。我是愿意接纳。(看着刘豹说道)只要是虎头哥哥喜欢的,凌苏也会喜欢的。若虎头哥哥娶了丘林掌事,凌苏会将她当做自己的妹妹来照顾的。

    刘豹:(开心的和乌察苏对视着,激动的拉着凌苏的手,开心说道)凌苏,你说的都是真的吗?

    凌苏:(微笑着道)当然是真的。凌苏只希望虎头哥哥能做一个快乐的漠北之王。凌苏才不会像其他女子那样说其长,道其短的来烦自己的丈夫。

    刘豹:(激动的将凌苏搂紧在怀中,道)谢谢你,凌苏。真没想到你会如此大度。(紧紧的搂着凌苏)

    乌察苏和兰吉尔对视着,离开大帐内。

    凌苏:(依偎在刘豹的怀里,道)凌苏只希望虎头哥哥有了新人之后不要忘了凌苏这个旧人才好。

    刘豹:(缓缓推开凌苏,看着凌苏,亲切说道)傻丫头,虎头哥哥永远都不可能忘掉呼延凌苏。(摸了摸凌苏的头,凌苏微笑着,继续道)而且丘林掌事不是妹妹,她年龄应该比你大。(揽着凌苏的肩,边走到上座边说道)来。

    3镜:刘豹拉着凌苏走到上座坐下,凌苏抱着刘豹的脖子坐在刘豹的腿上。

    刘豹:(继续道)凌苏不是一直很喜欢曲乐和乐器吗?现在虎头哥哥可给你找到了一个好老师哦。

    凌苏:(开心的答道)是吗?在哪里啊?

    刘豹:(坐着搂着凌苏的腰,道)就在不久后的太学大帐内啊,这个老师就是丘林掌事。她可是精通诗词歌赋和各种乐器的奇人。以后你也可以在太学大帐里跟丘林掌事学习吹胡笳。

    凌苏:原来丘林掌事这么厉害啊?难怪能迷住虎头哥哥。听你这么一说,凌苏都迫不及待的想去见见她了。

    刘豹:等太学堂建好后,你立即就可以见到她了。但愿你能好好和她相处,好好待她。

    凌苏:(天真的抚摸着刘豹的脸,说道)虎头哥哥就放心吧。凌苏不仅仅会好好待她,还会劝她和虎头哥哥在一起,这样我们三人就可以幸福的在一起了。

    刘豹:谢谢你,凌苏。

    刘豹感动的看着凌苏,抚摸着凌苏的脸颊,凌苏一脸羞涩的低着头,刘豹亲吻着凌苏的唇。

    第13场日,外(人物:万骑长5.6,千骑长5.6,步兵若干,乌察苏,随从若干)

    场景:左部大帐的入口,左贤王大帐内

    道具:马匹若干,士兵佩刀

    1镜:荒漠地外,万骑长5.6和千骑长5.6带领一批数万人的队伍行走在路途中。(镜头右方显示三个月后)。

    2镜:乌察苏带领一批士兵在入口等候着。

    对面,万骑长和千骑长四人驾马带领一万士兵归来。队伍中有上千头战马,和上千车粮草。万骑长四人靠近,勒马,下马。

    万骑长千骑长四人:(行礼道)左大都尉。

    乌察苏:(微笑道)都安然归来就好。走,去见左贤王。

    四人点头。

    3镜:左部议政大殿内,乌察苏带领四人走进大帐,刘豹坐在上座,见四人到来,开心微笑着和,忙走下。

    五人:(行礼道)参见左贤王。

    刘豹:你四人都好好的回来了,真是太好了。

    万骑长5:多谢左贤王担心兄弟们,我们总算是不单于和负左贤王所望,右贤王带领五万士兵仅用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就将乌桓人赶离匈奴边境,并且活捉乌桓首领,换回了三千战马,还有一千车粮草。

    刘豹:去卑真是好样的。乌桓受如此重创,应该会消停了。

    万骑长6:左贤王,右贤王和赫连禅说了,为答谢您上回在地动中让右部族人未损丝毫,这次从乌桓带回的战利品一半都交给您。赫连禅还说,您大婚他未赶来,回右部处理好军务和安顿好族人后便会亲自前来道贺。

    刘豹笑着。

    刘豹:本王知道了。你们辛苦了,先回去休息吧。

    四人:(行礼道)是

    第14场日,内(人物:文姬,彩英,媚儿,侍琴,百骑长1.2)

    场景:文姬侍琴四人居住的帐内

    道具:陈设照旧,白色服装。

    1镜:文姬四人在破旧的帐内整理着竹简书籍。这时百骑长1.2手捧着两套衣服走进。文姬四人赶忙站起。

    百骑长1:(微笑着对文姬说道)丘林掌事,这是左贤王特命人给你制作的官服。

    文姬接过士兵甲手中的衣服,百骑长2又将衣服放在文姬手中,文姬看着衣服抿嘴露出笑颜。

    百骑长2:(对文姬说道)丘林掌事,左贤王知道您是汉人,喜好白色。所以官服也是用上等的白绸按照汉人的服装制作的。

    文姬:(微笑着回答道)有劳二位了。

    百骑长1:(继续对文姬说道)太学大帐已经搭建好,内堂也已布置完整,丘林掌事若收拾完了随时可叫人将您的东西送过去。

    文姬墩身谢礼,道:“麻烦诸位了。”

    百骑长1.2:(行礼道)告辞。(转身离开。)

    文姬走到卧榻边蹲下,将衣物放在卧榻上。看着衣服,抚摸着。

    彩英:(蹲在文姬身旁,说道)真好。文姬,以后你再也不用背负沉重的劳役了。还能做自己喜欢的事。

    媚儿:(蹲下拉着文姬的手,亲和说道)对啊,文姬,姐妹们真心的祝福你。

    文姬:(站起看着媚儿和彩英,将侍琴也拉过来,道)若非身不由己,文姬岂愿弃离各位姐妹去做什么太学堂掌事。

    侍琴:(忙说道)不不不,文姬姐姐,我们都希望你去,可以不用在这里继续受苦。你应该离开这里的。

    彩英:是啊,文姬,你是我们俘虏中最有出息的人,你是我们汉人的骄傲。只要你能在那里过得比现在好,我们都会祝福你的。

    文姬:(拉住三人的手,泪眼盈眶,低头,道)你们放心,但凡有机会,文姬一定会求左贤王开恩,将你们接到身边一起共学,也不让你们再受苦。

    媚儿:(泪眼盈眶,道)文姬,那我们就等着你来接我们走。

    文姬流下眼泪,四人抱在一团。

    第15场日,外至内(人物:文姬,綦母兰荣,刘豹,乌察苏,士兵若干,其他族人学生若干,小孩多名)

    场景:宽敞的太学大帐内

    道具:矮桌30张,坐垫30块,书简无数,各种乐器

    1镜:太学大帐内,摆放着三十张书桌。两旁摆放着简易书架,书架上摆放着各类书籍和竹简和各种乐器。里头有多名女奴清扫着。

    最上座,摆放着琴座和七弦琴,一支胡笳,桌上另一边还摆放着竹简。一个女奴擦拭着琴。

    2镜:这时,文姬从帐帘外走进。文姬穿着白绸的汉人着装,秀发也放了下来,淡淡的妆容,似仙女下凡。

    3镜:屋内的女奴都看着文姬,惊叹着文姬的容颜。

    女奴们:(行礼道)参见丘林掌事。

    文姬:(微笑着对大家说道)大家请不必多礼。

    奴婢女奴:(低头说道)丘林掌事,婢子们是兰荣娘派来打扫太学大帐的,以后有什么事您尽管吩咐我们做便是。

    文姬:(微笑着道)有劳大家了。

    女奴甲:(微笑着道)那奴婢们就忙去了。丘林掌事请自便。

    文姬微笑着,奴婢们转身继续擦拭着桌面。

    4镜:文姬转身走向上座,走到琴座旁,抚摸着琴弦。

    文姬又走到书架旁,边抚摸着书简边心里默念道:真是想不到,我现在竟能坐拥太学大帐,能教学他人,还能做自己最喜欢的事,这不正是曾经毓卿和我许诺过跟承钰大婚后的生活那?可是我现在却独自享受了这一切,只是欠左贤王的却越来越多了。)

    文姬移动着步伐。

    5镜:这时綦母兰荣走进。

    兰荣娘:(站在门口微笑喊道)文姬。

    文姬:(回头看到綦母兰荣,笑着走近迎接,拉住綦母兰荣的手,道)兰荣娘。

    兰荣娘微笑着,其他女奴也纷纷走过来。

    女奴们:(低头道)兰荣娘。

    兰荣娘:(对女奴们说道)打扫完了就出去吧。

    女奴们:是。(列队走出。)

    兰荣娘:(拉住文姬的手,打量着文姬,边说道)果真是大汉奇女子,真是太美了。你这身打扮,兰荣娘都快认不出你了。

    文姬:(微笑低头道)多谢兰荣娘夸赞。

    兰荣娘:(微笑着,说道)文姬,恭喜你,终于熬出头了。兰荣娘一直都知道你的命运会有转折,而且是会变得更好。

    文姬:(微笑着,忧愁道)文姬被掳劫到匈奴,一直静候岁月的变迁。也一直都是和侍琴彩英和媚儿三姐妹相伴,如今我却要抛下她们自己在这里做掌事。文姬的心中甚是忧慌和愧疚啊。

    兰荣娘:你现在的处境像极了兰荣娘当年。当年我也是抛下了一同被俘虏来的同行姐妹,自己应承诏命做了□□掌事。然而我们不同的是现在你的姐妹都很理解你,可当年的她们,却一直深深的怨着我。这大概就是你比兰荣娘珍贵的地方吧。

    文姬:文姬怕的不是她们怨我,而是相伴多年,早已成为彼此的亲人,文姬的内心实在是舍不得她们受苦受欺凌。

    兰荣娘:(微笑着安抚道)这不还有兰荣娘嘛。你且放心在这里当你的太学掌事,至于侍琴她们,兰荣娘会看在你的面子上善待她们的。

    文姬:(拉住兰荣娘的手,激动说道)文姬真不知该如何感谢兰荣娘了。

    兰荣娘微笑着。

    6镜:这时刘豹和乌察苏带着十几名士兵和孩子走进。

    綦母兰荣文姬:(行礼道)参见左贤王。

    刘豹一直盯着文姬看,似乎从未见过如此美丽的女子,刘豹呆呆的看着文姬。

    兰荣娘则看了看刘豹和文姬,文姬不自在的低着头。

    乌察苏:(走近刘豹身旁轻声提醒道)左贤王,大家都在等着呢。

    刘豹:(回神看了看乌察苏,走上,道)丘林掌事,今日是太学大帐建成的第一日,他们都是慕名前来求学之人。来到这里求学之人不管是宗亲贵族还是高官将士,都是你的学生,都以你为尊。(对下面的人说道)你们还不快给丘林掌事行礼。

    士兵孩子:(齐行礼道)学生见过丘林掌事。

    文姬:(看着大家,道)众位无需多礼。(弯腰低头回礼道)请起。我丘林氏承蒙诸位厚爱,从一个受人歧视的俘虏成为了现在的丘林掌事,全仰仗各位对我的厚爱。今后我一定尽心所授毕生所学于众位。

    众人拍手,微笑。

    文姬看着大家的笑容和掌声,嘴角上扬微笑着。

    孩子甲:丘林掌事是我在漠北见到过的最美最奇的女子。望老师您今后能带领大家学习礼仪,学习书乐,将我们左部打造出一个和谐又有礼仪的文明之绑。

    刘豹:(答道)说的好。这正是本王办立太学堂之初衷。望丘林掌事能不吝赐教。教化众人。

    文姬墩身谢礼。

    刘豹看着文姬的眼睛心里默念道:文姬,看到现在的你就像看到多年前在中原时见到的你,如此美丽动人。但愿这是你喜欢你一切。但愿你能永久留在匈奴。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