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咏絮才女蔡文姬最新章节!

    第四十集

    第1场日,内(人物:毓卿(蒙面),守卫)

    场景:长廊处

    道具:守卫佩剑

    毓卿蒙着脸走在一处长廊,一路都有守卫守护着。步伐缓慢沉重,毓卿一路思索着。

    毓卿边走着边思索着:以主公的深谋远虑,将二小姐召来许都,势必是要将她献给陛下,但以主公的疑心和猜忌,定会认为董祀会对二小姐有所企图。我亦相信董祀对琰儿的那份情不会戛然而止,可曹节看董祀那眼神和笑颜,分明是对董祀情有独钟了。而主公似乎也已经察觉到二小姐对董祀的情意,将乐儿留在那里想必也是要询问他俩的事,这董祀岂不是在玩火自焚吗?)

    第2场日,内(人物:董祀,曹节,毓卿)

    场景:司空府后花园

    道具:树,花,假山

    1镜:董祀和曹节走在后花园里,边走着边聊着。

    曹节:(边走着边对董祀说道),刚刚和父亲在一起议事的那位白发军师就是你的义兄吗?

    董祀:(走在旁边微笑边回答道)义兄?(无奈笑道)对,我和周近都是她带来一起投靠主公的。她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对于行军打仗,她永远都能运筹帷幄。这些年她可帮你爹打了不少胜战。而且,她还特别重情义。无论是对我们哪一个,她都将我们当自己家人一样佑护。

    曹节:(边走着,轻点头道)那他可真是个神人了。

    董祀:(笑着回答道)还有更神的你们永远都猜不到。

    曹节:(停下脚步回头问道)这话怎么说?

    董祀:(停下脚步看了看曹节,微笑着,继续往前走着,道)没什么,总之她比你们想象中更神奇就对了。

    曹节:(边走在董祀后方继续说道)父亲要我好好感谢你这个大恩人,你所想我怎么感谢你呢?

    董祀:(边走着答道)感谢就不必了。我又不是有所图才救你,明天我就回屯田都尉府了。以后大家见面少之又少,所以,你好好的在司空府当好你的二小姐,不必记着我救过你这事了。

    曹节颓丧停下脚步,眼泪朦胧,站在原地。

    董祀:(停下脚步,回头看了看曹节,往回走对曹节说道)你怎么了?怎么哭了?

    曹节:(泪流下,抹去眼角的泪,看着董祀道)承钰,我知道你心里爱着你的文姬,难道你对我就没有一丝留恋吗?为什么那么急着撇开我?

    董祀:(焦急答道)我,我不是这个意思。我的意思是我在屯田都尉府当职,几乎不会来司空府,更没有时间陪你玩,我,我。。。

    曹节心痛的看着董祀,顷刻间搂住董祀的脖子,吻住了董祀的唇,董祀吓得瞪大眼睛,董祀反应过来后,忙将曹节推开。

    2镜:而毓卿正巧路过站在一旁将这一幕看在眼里。毓卿也瞪大了双眼。

    董祀:(抹了抹嘴唇,看着四周曹节,对曹节说道)你疯了?

    曹节:(哭泣道)我是疯了,见到你的那刻我就已经疯了。我明明知道你心里爱着一个不存在的人,我还是像疯了一样的对你做了男女之间的事。听到你要走,要我不要记挂着你,我的心就这样莫名其妙的痛着。

    董祀:(看了看曹节,说道)她不是不存在的人,她一直在我心里,占据了我整颗心,她会回来,我也会等她。所以,二小姐,董祀有负你一番错爱。

    曹节:(心碎哭泣道)如果她一辈子都回不来呢?

    董祀:(立即有力答道)那我等她一辈子。

    曹节看着董祀的眼睛和他一副对文姬不死心的决心,曹节泪流满面。

    董祀:(看了看曹节,道)请二小姐收回自己的心,董祀希望你过得快乐。(作揖道)告辞。

    董祀转身离开。曹节泪流满面的看着董祀离去的背影。

    一旁毓卿正眉头深锁的望着:(心里台词:这一切果然和我猜想的一样,若主公看到这一幕,董祀恐怕就性命不保了。)

    第3场夜,内(人物:曹操,毓卿,董祀)

    场景:书房内

    道具:书籍,矮桌,油灯

    屋内被油灯照亮。曹操站在一屋内,背朝门口,毓卿站在旁边,董祀奉召走进来。毓卿揪心的望着董祀,董祀看了看毓卿。

    董祀:(拱手行礼道)董祀参见主公,不知主公召见所为何事?

    曹操:(回头怒斥道)哼,董祀,你好大的胆子,竟敢擅自离开屯田跑来司空府。

    董祀:(惊慌失措下跪,拱手道)主公请明鉴,董祀并非玩忽职守,只是当时在鄢陵县救下二小姐,又找不到人护送,董祀无奈之下才擅自来到司空府,(叩首,道)请主公见谅。

    曹操:(望着董祀,看了看毓卿,道)念你救下节儿有功,就不对你加以责罚,你听着,以后没有诏令不许擅自离开屯田都尉府。

    董祀:(看着曹操的眼睛,低头不服气答道)属下领命。

    曹操:(看着董祀的神情,道)你是否心有不甘啊?

    董祀:(低头道)董祀不敢。

    曹操:(对董祀指责道)哼,本司空看你就是心有不甘,你起来说话。(董祀站起,望了望董祀,继续道)你心里想什么本司空都知道。一些不该发生的事本司空也已知晓。董祀,望你心中能存有一丝羞愧之心,不要招惹节儿,节儿年幼无知,一身清白可不能毁在你手中了。

    董祀:(拱手强辩道)董祀对二小姐只有主仆的忠心和对朋友的情谊,并无做什么越轨之事。

    曹操:(手指着董祀,说道)你的心有不甘就在这。你是想告诉本司空,你对节儿没有男女之前,反而是她在无理取闹的纠缠着你是吗?

    董祀气愤的低着头,看了看毓卿

    曹操:(继续说道)你别望着军师,今日本司空当着军师的面跟你说这些,就是想让你知道,不管是节儿纠缠着你还是你纠缠着节儿,你们都不可能有任何交集。

    董祀:(负气拱手道)请主公放心,董祀以后再也不会来司空府见二小姐。

    曹操:好。那你就连夜启程回屯田都尉府去吧。

    董祀:(拱手道)诺。(望了望毓卿,转身离开。)

    曹操:(对毓卿说道)我知道你有话对你的义弟说,你去吧。

    毓卿拱手转身离去。

    第4场夜,外(人物:董祀,毓卿(蒙面))

    场景:司空府大门前街道

    道具:马匹,佩剑

    司空府大门前,董祀刚爬上马,欲离开,毓卿蒙着面走出。

    毓卿:(走到董祀旁边,说道)承钰,我送送你吧。

    董祀看了看毓卿,走下马,牵着马,俩人并肩往前走着。

    毓卿:(边走着边说道)主公的话你都听明白了吗?

    董祀:(答道)当然听明白了。只是主公多虑了,董祀对节儿并非他想的那样。

    毓卿:(念到)节儿?你都能直呼二小姐的闺名,难怪主公会那么震怒了。

    董祀欲说话,又不知该说什么,又继续前行着。

    毓卿:(走着,边说道)主公将我叫到一起,跟我说了你和二小姐之事。你山林救主,二小姐溪河生情,还有在火堆前彻夜相依相谈,加上今日主公没有看到的花林之吻。

    董祀:(停下脚步气急解释道)什么溪河生情相依相谈的,怎么一些情理之中发生的事到了第二个第三个人口中就被渲染得如此多生情感了?那些在我心里都比不上文姬在我心里的一角。难道连毓卿姐姐你也不相信我对文姬的一片神情了吗?

    毓卿:(看着董祀,取下面纱,缓缓道)承钰,事情不在于我们相不相信你。主公的提醒是让你知道,你只能在他手下办事,不能阻碍他的大业。(继续前行着,道)主公的心思很明了,他将曹节接到自己身边培养,待她再长大一些必定会要做一场政治交易。而曹节的婚姻就是这场交易的牺牲品。所以,主公怎会容忍她和别的男子有染而坏了她的名声呢?

    董祀:(边走着边点点头,道)我明白了。原来节儿是要被主公拿来献给陛下的人。这么说起来,节儿还真是挺可怜的。

    毓卿:(停下脚步对董祀郑重说道)曹节若心无所爱,她嫁给陛下就不会可怜,指不定将来还会成为一国之母,倘若你让她对你动了心而又寻求不到结果,那才可怜。我跟你说这些,可不是让你去同情她的。承钰,你若想保命,你必须远离司空府,远离曹节,否则指不定哪一天琰儿回来了,你却被主公给杀了。

    董祀:(看着毓卿,点点头)我知道了。(回头看了看司空府,说道)若不是救下了二小姐,我还真不愿回到司空府来。俗话说伴君如伴虎,主公虽位列司空,权位却比陛下还重,一惹到他不高兴了立马就能翻脸杀头。(看着毓卿,继续道)难为毓卿姐姐你为了实现我们的目标还能在主公手下当职。

    毓卿:(微笑着道)我深知主公脾性,只要我不触怒他让他对我起什么疑心,专心替他打战出谋划策,他自然不会要杀我。

    董祀:难怪毓卿姐姐当时只要主公封你的军师祭酒,没有兵权主公就会认为你永远不会成为他的祸患。毓卿姐姐真是聪颖至极啊。

    毓卿:(微笑着,道)好了,该交代给你的都已交代好了。看着你和小近现在在屯田上做出的功绩,我深感欣慰。等琰儿回来,你也能有官职能让她看到你的努力了。你好好赶路吧,到了屯田跟周近说一声,穆愁很好,无需挂念。

    董祀:(拱手道)毓卿姐姐请放心,我和周近一定都会好好在那里做出一番功绩来的。承钰告辞了。

    毓卿点点头。

    董祀上马,回头微笑着看了一眼毓卿,驾马而去。毓卿站在原地看着董祀离去的背影。

    第5场日,外(人物:穆贤,陈氏兄弟)

    场景:穆家庄境地,庄外路中

    道具:马三匹,佩剑

    1镜:穆贤和陈氏兄弟骑着马来到穆家庄境地内,一块卑上写着:“穆家庄”。穆贤和随从骑着马直奔到穆家庄。

    2镜:到达后,看守打开大门,穆贤和陈氏兄弟骑着马跑进。

    穆家庄看守欢呼雀跃,边跑边大喊道:“庄主回来了,庄主回来了”

    第6场日,内(人物:穆贤,看守,袁清漓)

    场景:账簿屋内

    道具:竹简,笔墨砚,矮桌

    1镜:穆贤换了一袭衣装,坐在屋内座上,周边摆满竹简和账簿,穆贤坐下后翻阅着眼下的竹简。

    这时袁清漓抱着一堆账簿走进来。见到穆贤后,忙走近将竹简放下。

    袁清漓:(站兴奋喊道道)庄主。(拱手道)清漓参见庄主。

    穆贤:(微笑道)清漓。坐。

    袁清漓:(将账簿抱起走上前将账簿放在穆贤眼前,坐在前面,道)庄主,您回来怎么也没人通报我一声?见到庄主回到穆家庄清漓真是太开心了。

    穆贤:通报什么?我这不是坐在你面前了吗?

    袁清漓:(微笑着,继续道)这些是近几年十三州盐粮仓进出所有的账目,请庄主过目。

    穆贤:(望着账簿,对袁清漓事说道)不用看了,穆家庄这么多年交给你打理也没出过什么纰漏,你的能力我信得过。

    袁清漓:(作揖道)谢庄主。庄主,这么多年,你一直跑到匈奴去,文姬姑姑有消息了吗?

    穆贤:(轻摇摇头,道)这些年我一直跟着商队进入到匈奴的各个部族寻找,到现在也毫无进展。不过我不会放弃的。

    袁清漓:(看了看穆贤,点点头道)那属下就不再过问了。庄主,有些事需要跟你禀报。多年前少主发现长安聚贤分堂的齐南是匈奴细作,在仙湖将齐南诛灭。属下后来便收回了长安聚贤分堂的据点。

    穆贤:(答道)做的好。如今献帝已迁回许都,我们大可以不必在那里设立分堂了。

    袁清漓:(点点头道)您走之前要我们留意少主的行踪,现在属下就跟您报备一下少主的事迹。少主现在是大司空曹操的军师,深得曹操的信任。但少主将身份隐藏得很好,从来都是蒙面示人,不会有人知道曹操身边的蒙面军师就是穆家庄的少主。按照您的吩咐,每逢他们出征,穆家庄都拿出了万担粮草支援曹军。至于您和少主的两个义弟周近和董祀,目前在许县和枣祗一同被曹操封为屯田都尉,开办屯田制。他们每个人都还好好的。

    穆贤:(点点头,道)屯田制?有意思!清漓,既然他们在开办屯田,你派人送两千担种稻谷给他们,还有,不管少主提出什么需求,穆家庄都要不惜一切代价应允。

    袁清漓:庄主,您多年前也是这么叮嘱属下,可是很奇怪,自你走后,少主从未来过穆家庄,更没有对穆家庄提出过任何需求。

    穆贤听了管事的话,呆滞着,疑惑着,沉默着。

    袁清漓:(喊着穆贤,道)庄主,庄主。

    穆贤:(反应过来,道)我知道了,你先下去吧。我暂时不会离开许昌了,有事以后慢慢再说。那两千担种稻米不用经允少主和司空府了,直接送到屯田都尉府去吧。

    袁清漓:(站起拱手道)属下领命。

    第7场日,外(人物:穆贤,陈氏兄弟)

    场景:楼阁

    道具:祠堂灵位,香烛

    1镜:穆贤在一楼阁上祭拜着穆老庄主和灵虚道人的灵位,一旁陈氏兄弟其中一人点燃三根香烛递给穆贤,穆贤下跪对灵位三鞠躬。陈氏兄弟其中一人将香烛插上香炉。

    穆贤:(对着灵位说道)爹,大伯,贤儿回来了。多谢你们庇佑我和毓卿都好好活着。大伯,穆云哥也还活着。只是他不能回到大汉,不能来穆家庄祭拜您。但终究会有一天,我一定会带穆云哥前来看望您的。

    穆贤突然低头□□着:“穆云哥?”

    2镜:穆贤慢慢来到外头,走向站在楼阁往下看,呆呆的望着远方,心里嘀咕着:当年赫连禅将文姬掳走,他明明是右贤王刘去卑的部下,若需将俘虏发配顶多也是发配到单于管制的中部,可为什么这么多年我在匈奴寻遍单于东部和右部,都未能查到文姬的下落呢?找不到文姬,我又拿什么去见毓卿呢?毓卿啊毓卿,难道你真的要和穆家庄划清界限吗?这么多年不见,你还好吗?你知不知道我从未放弃过寻找文姬?你知不知道这么多年我一直都在想着你?

    穆贤一脸忧愁,眉头深锁,望向天空,内心悲悯自言道:苍天啊,难道我与毓卿就只能这样永远不再相见了吗?(挪动步伐)或许我可以去匈奴东部找到穆云哥,让穆云哥去打听一下是否有文姬的下落。可穆云哥是左贤王的部下,文姬怎可能会流落到左部呢?管不了那么多了,只要有一丝希望找到文姬,不管多少赎金我都要将她带回来,我一定要将毓卿接回身边,再也不要让她在外东征西讨了。

    穆贤目光坚定的望着远处。

    第8场夜,外(人物:右部族人)

    场景:辽阔的草原上

    道具:大帐无数,灯火

    1镜:漠北一望无际的草原上,只见地面开始出现裂缝,裂缝到处可见,延伸的越来越远。

    有山头的地方,只见山开始摇晃,开始崩塌。

    2镜:在右部族人的大帐营前,族人们都开始走出帐内,走到帐前,余震震慑道族人们退居的百里之地。族人们站在大帐前,感受着轻微的地晃,望着前方。

    族人甲:(大喊道)真的出现地动了!

    族人乙:是啊,幸好我们听了左贤王和乌察大都尉的号令退居到百里之地,否则我们右部族人就都要葬身在这次地动中了。

    族人丙:这左贤王真是太神了,竟能预测地动的发生。

    族人甲:我听说左贤王是请了一个汉人和几个融铁师铸铜造了一个汉人研制的地动仪出来,这个帮左贤王精准描绘出地动仪草图的汉人还是个女子,所以左贤王才能预先知道,帮助我们撤离的。

    族人丁:这个汉人真是太了不起了,我们右部族人都得感谢她啊。

    其他族人:是啊,是啊。真是天神派给我们匈奴的福星啊。

    第9场日,外(人物:文姬,侍琴,彩英,媚儿,其他女奴多名,綦母兰荣)

    场景:山外水井边

    道具:水木桶

    1镜:次日,在水井旁小道上,彩英和媚儿侍琴三人和五六名其他女奴手提着一桶水走着,文姬则提着一个空桶迎面而来。彩英和媚儿妹姬三人看到文姬后,等前面的女奴都走远了,放慢脚步,放下手中的桶,文姬对三人微笑着。

    侍琴:(兼顾四周,放下桶走到文姬身旁,道)文姬姐姐。

    文姬:(微笑着抚摸着妹姬的后脑勺,道)怎么了?侍琴。

    彩英和媚儿放下桶走过来。

    彩英:(温和对文姬说道)文姬,你总是跑那么快干嘛?我们提一次水回到内府你都赶得上我们两趟了了,又不会付你工钱,你那么拼命做什么?

    媚儿:(抖动着手臂,道)对啊,我每天提着手都酸死了,你却好,还故意提那么多次。

    文姬:(微笑道)你们不都手酸手痛吗?我多跑几次你们就可以少跑几次了。

    侍琴:可是我们不希望你那么累。文姬姐姐,你就慢一点和我们一起吧。

    文姬:(微笑着,继续温和对妹姬说道)好了,文姬姐姐不累,你们快去吧,不然让兰荣娘看到我们在这里偷懒又得说我们了。

    侍琴三人依依不舍的走向桶旁,提起水桶开始慢慢的行走着。文姬面带微笑的看着三人,挥了挥手,转身向前走着。

    2镜:文姬来到水井旁,刚要弯腰下去打水,这是綦母兰荣出现在后头。

    兰荣娘:(缓缓走近文姬身旁到)蔡文姬。

    文姬:(回头,忙放下手中的桶,紧张低头道)兰荣娘。我,我没有偷懒,我是。。。

    兰荣娘:(微笑着,看着文姬,道)你那么慌张做什么?我当然知道你没有偷懒。像你这么蠢的人,怎么懂得偷懒呢?

    文姬慢慢的抬起头,看着綦母兰荣。

    兰荣娘:(对文姬说道)提着你的桶跟我走吧。别打水了。

    文姬:(疑惑的站在原地,道)不打水了?兰荣娘,这是为何?

    兰荣娘:(轻摇摇头,看了一眼文姬。走近拿起文姬的桶,边往前走着,道)兰荣娘不让你那么辛苦你还不知道领情了?

    文姬:(跟在后面慢慢走着,道)可是水缸没有装满,其他姐妹们还在继续提着水,我怎么能休息呢?

    兰荣娘:(停下脚步,看着文姬,道)文姬啊,你是不是一直觉得兰荣娘对你很苛刻?

    文姬:(猛摇摇头,道)不,文姬从不曾这么想过。(接过兰荣娘手中的桶,道)而且文姬知道,这些年,兰荣娘一直对文姬很宽容,很照顾。

    兰荣娘:(继续往前走着,道)说实话,兰荣娘在左部□□当了这么多年掌事,还是头一回见到像你这么单纯善良的孩子。多年如一日,你的纯情和高贵的灵魂就是你的天性本质。我知道你已经跑了四十趟了,灶台那有十个大缸要装水,每个大缸大概二十桶水就能装满,而她们每一个人偷的偷懒,躲的躲起,能少跑一趟就少跑一趟,我也知晓你这样做只是想减轻她们身上的劳役,最开始我记得你一个人挑满十缸水,整日整夜的劳作,累到无法站立。后来我将你们几个姐妹分到了一起,现在又调配了六个人提水,你一个人都装满了两缸水,可她们一人一缸都还没有装满,兰荣娘不是瞎子。这么多年,无论是做什么劳役,你都无怨的做着。(停下脚步,道)所以,现在我不让你去做劳役了。你回你自己的帐内看你的书去吧。

    文姬心有所忧的看了看兰荣娘。

    兰荣娘:这是命令,不许违抗。

    文姬:(墩身行礼道)文姬多谢兰荣娘。

    兰荣娘:(微笑着,继续往前走着,道)看到现在的你,就让我想起很多年前刚刚被掳劫到匈奴的自己。

    文姬:(边走着边追问道)兰荣娘您也是俘虏吗?难道您也汉人?

    兰荣娘:(缓慢走着边答道)对,我也是俘虏,但我不是汉人,我是鲜卑族人。到匈奴已有三十多年。同我一起被掳劫来的至今恐怕没有活着的了。刚被掳劫来,受尽一切屈辱,鞭刑,缛节我们几乎人人都经历过。但是我却依旧活了下来,还是唯一一个当上□□掌事的俘虏。当你为了救我被鹰雕灼伤的时候,兰荣娘就已经被你给俘虏了。所以,后来我再也不想为难你,可是你这个傻丫头,偏偏什么事都要冲上去揽着。不把自己累死就不罢休。(侧脸看了看文姬,继续道)文姬,听兰荣娘的一句劝,以后善待别人的同时也要好好的善待自己,明白吗?

    文姬:(看着兰荣娘的眼睛,点头道)文姬明白。(走上前拉住兰荣娘的手,道)兰荣娘,谢谢你跟文姬说这些。现在感觉自己在这里又多了一个亲人。看到兰荣娘就有看到自己母亲的错觉了。

    兰荣娘:(笑着拍了拍文姬的手,道)兰荣娘也好想有你这样一个有才华又善良又温顺的女儿啊。

    文姬微笑着。

    兰荣娘:(看着文姬,捋了捋文姬额头的碎发,道)孩子,你额头饱满,是个有福之人,不管多艰难,你一定要挺下去。兰荣娘相信你一定能回到自己的国家,和你的亲人团聚的。

    文姬:(感动流泪,抱着兰荣娘,附在兰荣娘肩膀上道)能不能回去一切顺其自然,但是文姬一定会好好的活着。尤其是文姬得到了兰荣娘的眷顾,更加有信心往下走了。

    兰荣娘:(拍拍文姬的后背,微笑着道)傻孩子。兰荣娘以后一定会尽力护着你的,不为别的,就为留住漠北最后一缕高贵的灵魂。

    文姬:(慢慢放开兰荣娘,抹去眼角的泪,道)文姬也一定会将兰荣娘当成自己的母亲一样来孝顺的。

    兰荣娘朝文姬微笑着。文姬感动无比。

    第10场日,内(人物:刘豹,乌察苏,凌苏)

    场景:左贤王大帐

    道具:陈设照旧,七弦琴

    刘豹和凌苏在帐内坐着,观摩着七弦琴。刘豹随意拨弄了一根琴弦。

    凌苏:虎头哥哥,这就是你要找的七弦琴吗?

    刘豹:(微笑道)对啊,这可是虎头哥哥托商队花了好长时间才买到的琴。

    凌苏:我们匈奴也有许多乐器啊,这七弦琴有什么独特之处呢?

    刘豹:琴不是最独特的琴,但能弹奏它的人一定很独特。

    刘豹话音刚落,乌察苏急忙走近边焦急喊道

    乌察苏:左贤王,左贤王。

    刘豹:(抬头看着乌察苏,道)怎么了?

    乌察苏:您还没听说吗?

    刘豹:(好奇站起道)听说什么?

    凌苏也站起。

    乌察苏:属下刚从西部回来,您可知?昨夜四更,西部真的发生强烈地动,我左部东南边也受到一点损害。右部族人没有一个人伤亡,他们都对您和那个助您造成地动仪的汉人充满了崇敬之情啊。

    刘豹:(兴奋的和凌苏对视着,感慨道)这真是太不可思议了,她竟然在一夜间救下了那么多族人。

    凌苏:虎头哥,你们说的那个汉人那个他是谁啊?谁这么厉害助你造成了地动仪啊?

    刘豹:就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以后再跟你说。不过这都得感谢凌苏你提醒本王要勘测地质得去找汉人询问。

    凌苏:我那就是随口一说,其实我并不懂地动仪,只是听说过汉人好像早就研制出这么一个东西来。

    刘豹:,没想到你随意一句话竟然挽救了那么多生命。

    凌苏微笑着。

    第11场日,内(人物:文姬,綦母兰荣,百骑长1.2,巡逻士兵多名)

    场景:文姬侍琴住的帐内

    道具:陈设照旧

    文姬的住的帐内,破旧不堪,四个简单的地铺床位,柱子中间摆放一个破旧的矮桌,再无其他。唯独墙角一旁,摆放着许多竹简书本和一床刘豹送的毛皮和一只胡笳。

    綦母兰荣走进帐内,环顾着文姬的住处,文姬跟在后头走进。

    兰荣娘:(边打量着边说道)匈奴人待俘虏果真也是百年如一日啊。如此破旧不堪,怎么住人呢?

    文姬:(拉着兰荣娘的手臂扶到地铺上坐着边说道)能遮风挡雨又有姐妹陪伴,文姬已经很满足了。

    兰荣苦笑着轻摇摇头。

    兰荣娘:(发现铺上的胡笳,拿起看着说道)胡笳?你还会吹这种乐器?

    ,文姬:(坐在兰荣娘对面,说道)文姬在大汉的时候,自幼袭承父亲衣钵,对音律乐器,诗歌辞赋和书法就有独特的爱好。当一位好友赠送这支胡笳给我的时候,我摸索了一日便吹出曲子来了。

    兰荣娘:(看着文姬,惊讶说道)文姬真是让兰荣娘刮目相看啊。那我可否听你吹奏一曲呢?

    文姬:(微笑着道)当然可以。

    文姬接过胡笳,拿着胡笳开始吹奏着《悲秋》曲。

    2镜:文姬吹奏的胡笳声传到了帐外,百骑长1.2和几个巡逻的士兵听到后开始停住脚步。

    百骑长1:(闭着眼闻听着,又睁开眼四周环顾着道)这是哪里传来的胡笳声?真好听这曲子。

    百骑长2:(四周环顾着答道)是啊,我从没有听过这么哀怨还这么好听的胡笳声。

    3镜:巡逻其他帐篷的士兵也走近竖起耳朵在听着,巡营的士兵们纷纷顺着胡笳声慢慢的走到了文姬的帐篷外倾听着。

    4镜:文姬淡然的在帐内吹奏着,兰荣娘听得泪眼盈眶。

    帐篷外不远处,刘豹高兴的手持七弦琴,用布裹着,刘豹开心的走着,忽然停下了脚步,刘豹倾听着胡笳声,自言道:“这个时候难道文姬在帐内吹胡笳?(笑了笑,道)正好,本想偷偷将琴放到她的帐内,现在还可以见到她了。”

    5镜:刘豹转过一个帐篷来到文姬帐篷外,发现许多士兵都在闭着眼听着胡笳声,享受着此刻的美声。

    刘豹站在帐篷外许久,士兵都不曾发现自己。这时胡笳声停下来。士兵睁开眼。相互说着:“真好听,太好听了。”“我都想哭了”。

    6镜:帐内。

    兰荣娘:(抚去眼泪,道)这真是我在匈奴听过的最感人的胡笳声。每逢祭天或是贵族里有什么喜事,那些乐师吹奏的胡笳曲音都不及文姬今日所奏,兰荣娘对你真是佩服至极啊。

    文姬:(微笑道)兰荣娘过奖了。

    7镜:帐外。一士兵突然发现刘豹站在身后。

    百骑长1.2:(忙行礼道)左贤王。

    其他士兵立即站好行礼,道:“参见左贤王。”

    刘豹:(对士兵说道)曲子已经听完了,该干什么去就干什么去吧。

    百骑长和所有士兵:(行礼道)是。

    士兵们离开。

    8镜:刘豹整了整自己的衣襟,拉开帐帘,低头走进

    刘豹:(边走进边说道)文姬,我终于给你找到七弦琴了。

    綦母兰荣一看到刘豹,正好刘豹抬头与刘豹四目相对,綦母兰荣赶忙站起了。

    兰荣娘:(惊呆的喊道)左。。。

    刘豹立即对兰荣娘使眼色,兰荣娘忙低头不再说话。心里念道:文姬的胡笳该不会是左贤王送的吧?

    文姬:(看着刘豹微笑道)虎头哥,你来了。

    刘豹:(担忧的看了看綦母兰荣,边将琴递给文姬边说道)是啊,你看,我终于托人在中原找到七弦琴了。

    文姬接过七弦琴,开心的将布拆开,文姬一手抱着琴一手抚摸着。

    文姬:(边说道)真没想到,这辈子我还能弹上它。(看着刘豹道)虎头哥,谢谢你。

    刘豹:(笑着道)你喜欢就好。(看了看綦母兰荣,继续道)文姬,我还有要事在身,就先走了,你好好的抚琴。

    文姬:(低头送别)虎头哥请慢走。

    刘豹微笑着,再次看了一眼兰荣娘,走出帐内。

    兰荣娘:(对文姬说道)文姬啊,我也该走了,你好好休息吧。(立即转身离开走出)

    文姬站在原地还来不及开口说话。

    第12场日,外(人物:刘豹,綦母兰荣)

    场景:营地帐外

    道具:无

    兰荣娘走在帐外的行径上,四周找寻,往前走着。刘豹出现在后方。

    刘豹:(喊道)兰荣娘。

    綦母兰荣停下脚步,回头看着,走近刘豹眼前。

    綦母兰荣:(行礼道)綦母兰荣参见左贤王。

    刘豹:兰荣娘不必多礼。刚刚在里面多谢你没有拆穿本王。

    兰荣娘:(惶恐道)綦母兰荣不敢。

    刘豹:兰荣娘,本王想托你以后好好照顾蔡文姬,不知兰荣娘可否愿意啊?

    兰荣娘:(低头答道)左贤王就算不说,綦母兰荣也会呵护文姬的。她是个很特别的俘虏,也是个乖巧善良又可怜的孩子。受了那么多年的奴役之苦,綦母兰荣心疼文姬,自然会好好照顾她。

    刘豹:(微笑着道)有你这句话本王就放心了。还有,你不许告诉她本王的身份,本王担心她一时接受不了,认为本王在愚弄她。

    兰荣娘:(低头道)左贤王请放心,您既隐瞒您的身份,奴婢自然不会多嘴说什么。

    刘豹:(微笑道)那就好。你忙你的去吧。

    兰荣娘:(行礼道)綦母兰荣告退。(转身离开)

    刘豹看着兰荣娘离去的背影,自己也离开。

    第13场日,内(人物:刘豹,乌察苏)

    场景:左贤王大帐内

    道具:陈设照旧

    刘豹无精打采的回到帐内,在帐内座榻半躺着发着呆,又不时的露出微笑。

    乌察苏走进帐内,刘豹丝毫未察觉。乌察苏缓缓靠近,刘豹任旧在呆呆的笑着。

    乌察苏:(看着刘豹的笑容,凑近微笑道)左贤王,您是灭了鲜卑还是活捉了乌桓首领了?怎么一个劲的在发笑呢?

    刘豹:(忙坐好,整了整自己的仪容,道)你怎么进来都不吭声啊?

    乌察苏:(无奈道)属下以往是怎么进您大帐的刚刚就是怎么进来的。并非是属下不吭声,而是属下吭声了您完全不知道啊。不知左贤王您有什么事这么开心呐?莫非是那文姬姑娘收到了您送的七弦琴对您投怀送抱了?

    刘豹:(尴尬的看了看乌察苏,道)别胡说八道了,本王是那种伪君子吗?

    乌察苏:(看了看刘豹,道)原来不是啊。亏得属下满世界的找你,结果您在这里一个人傻笑。左贤王,呼延郡主在左部呆了这么久了,这名不正言不顺的,属下刚从中部听到消息,呼延治可是亲自去到中部跟单于商议您和呼延郡主的婚事了,单于回应说,左贤王是匈奴单于继位之人,婚事是首要的事,单于就直接将婚事定在了下月月初,时间紧迫啊。

    刘豹:(无奈站起道)本王知道,本王也没想逃避什么。反正我们左右贤王的婚姻都受制于单于和贵族间的牵绊。凌苏对我刘豹一片真情,我自然不会辜负她。

    乌察苏:(缓慢问道)那,文姬姑娘,您还打算对她一直隐瞒自己的身份吗?您若是喜欢她,大可将她纳为侧室王妃啊。

    刘豹:(对乌察苏说道)我刘豹不喜欢勉强的感情,我喜欢文姬,可文姬在这里时时想着的是回到大汉,所以我不想让她成为了我的王妃而不得不留下,除非有一天她愿意为本王而留下,不再想回大汉,我再娶她。

    乌察苏:(点点头,道)我明白了。(微笑着,道)就像很多年前,左贤王对属下也是如此大义。让我心甘情愿留在匈奴为您办事。左贤王这般柔情必定能感动文姬姑娘的。属下愿您和您心爱的女子能有一个圆满的结局。

    刘豹:(拍了拍乌察苏的肩,微笑道)谢谢你,本王的左大都尉。

    第14场夜,外(人物:乌察苏,文姬,媚儿,彩英,侍琴,千骑长5.6,士兵若干)

    场景:文姬侍琴几人居住的帐外

    道具:七弦琴,矮桌,垫子

    1镜:夜幕刚刚落下,在一片空旷地上,点着火把,士兵账外站岗。

    乌察苏走来,见到媚儿彩英侍琴搬的搬琴,搬的搬矮桌,和垫子,乌察苏有些疑惑,朝这边走来,正巧文姬从大帐内走出。乌察苏忙迎上去。

    乌察苏:文姬姑娘。

    文姬:(微笑着低头道)左大都尉。

    这时侍琴媚儿和彩英三人走来。

    媚儿:哇,是我们最亲切的左大都尉亲自来了。

    乌察苏:(无奈笑了笑,道)好了,别拿本都尉打趣了。文姬,你可知道上回你助虎头铸造的地动仪,拯救了右部所有族人的性命吗?

    文姬:是吗?

    乌察苏:恩,由于你的肯定,我当晚就带兵去右部开始帮助他们撤离,前些日子西部果真出现地裂山崩的地动,可这次竟然没有一个人伤亡,时间的充裕,连物资都转移了。文姬,你真是太了不起了。

    彩英:文姬,原来你还做了那么伟大的事啊。

    文姬:只是碰巧吧。

    乌察苏:若是说碰巧,还不如说这是天意。不过右部族人真的是很感激那个铸造地动仪的汉人。

    文姬:族人都没有伤亡那就太好了。

    乌察苏点点头。看了看前方的琴

    乌察苏:你这是要弹奏七弦琴吗?

    侍琴:(开心的说道)是啊,我们终于盼来这一天能亲眼见到文姬姐姐抚琴了,。

    乌察苏:那本都尉今日真是有耳福了。我现在心情大好啊。

    媚儿:(开心道)媚儿也是。

    彩英:(看了看大家,微笑着说道)难得的机会能拥有此刻的欢乐。被俘虏过来这么多年每日除了服奴役外,就再也没有别的乐趣可言了。

    文姬:(左右手拉着大家的手,缓缓说道)我们都来自大汉,能在这遥远的漠北相遇实属不易,这也是上天赐给我们的一场缘分。我也很感谢上天能让我在这遇到你们,也很庆幸,我们都还坚强的活着。

    乌察苏看着四人,不禁心酸的低着头。

    媚儿:(伤心低头说道)可惜小茹已经。。。她若是没有离开我们该多好。

    文姬:(微笑着抚着媚儿的后脑勺,对三人说道)我知道你很想念小茹,我们也是,只是逝者已逝,活着的人却还要继续努力活着。我相信小茹能看到我们的。

    大家热泪盈眶,轻轻的点着头。

    侍琴:(眨了眨眼睛,抹去眼角的泪,微笑道)好了,各位姐姐都不伤心了。今晚我们是要听文姬姐姐奏琴,文姬姐姐,你快点开始吧。

    文姬微笑着点点头,起身走向琴座,缓缓坐下,文姬看着琴弦,眼泛泪光,手指在琴弦上挪动。

    2镜:文姬仿佛看到董祀的身影,文姬回想董祀的身影,董祀的笑颜。回想着毓卿的身影,毓卿的笑颜。文姬开始弹奏着《我在春天等你》的曲子,脑海里却全是和他们的回忆。

    文姬边弹奏着,站岗的士兵都被这充满新意的琴声给吸引了过来,周边路过千骑长5.6百骑长1.2带领一列巡逻的士兵也被琴声吸引着停下了脚步,大家站的站着,坐的坐着,围在文姬身后身前欣赏着听着琴声。

    文姬弹完琴后,侍琴三人和乌察苏及围观的士兵忙拍手叫好。文姬看到大家如此拍手又喜悦,站起身朝大家鞠躬微笑着。

    千骑长5:(缓缓走近文姬身旁,道)早听闻在左部有一个奇特的俘虏,能让乌察大都尉亲自送来书籍,用自己的身体替凶恶的綦母兰荣挡住鹰雕的啄食,不仅仅曲艺精湛,才华盖世,还有一颗虔诚待人的心,说的大概就是你吧?

    乌察苏微笑着低着头。

    文姬:(墩身低头答道)文姬只是一名俘虏,并无什么奇特之处。千骑长过奖了。

    百骑长1:(走近说道)我敢肯定,上回在帐内传出的吹胡笳之人必定也是你。

    侍琴:(站起走近说道)你们说的没错,吹胡笳的就是文姬姐姐。她会的可多了,她能背写出上千集古书,书法更是一流,恐怕你们整个匈奴都找不到一个人能跟文姬姐姐比。

    百骑长2:(笑着道)上千集古书?别吹牛了。

    士兵们取笑大笑着。文姬只好也微笑着。

    千骑长6:(对士兵吼道)够了,你们都不许再笑了。(看着文姬,道)我相信这位文姬姑娘有她说的那么厉害。你们嘲笑,文姬姑娘却淡然处之不为自己辩驳,光是这份不显露的从容都不是我们能做到的。

    百骑长1:我也相信文姬姑娘有此才华。我喜欢大汉的音律,但我这辈子从来没有听过这么好听的琴声和胡笳声。我是深深的被文姬姑娘给震撼住了。

    几个士兵:(站在一旁起哄道)我也是,我也是,从来没有听过这么哀怨还这么好听的曲子。听着总想起自己心里那个不能相见的人。

    文姬:(朝大家微笑道)多谢各位的赞赏,文姬受之有愧。

    千骑长5:(看着文姬,道)文姬姑娘,在下能否央求你今后能多多在此抚琴吹胡笳给士兵们聆听呢?

    文姬好奇的看着千骑长。

    千骑长5:(继续说道)在下知道文姬姑娘是一个俘虏,也深知姑娘在这异国他乡所有的哀怨。其实姑娘有所不知,(手示向身边的士兵道)在这里的士兵并非人人都是匈奴人,也有很多士兵是战场上的俘虏,被虏获后想活着却不得不为匈奴军效命。当他们听到姑娘的琴声,便会想起自己的国家,自己的家乡和亲人。姑娘的乐曲中总带有一种思亲浓厚的情感,大家听后也愈发思念自己的亲人。(行礼道)望姑娘能答应在下的这个请求,让那些想家的士兵们的情感能有所寄托。

    文姬看了看身边的士兵,士兵们都望着文姬。

    文姬:(微笑着对千骑长说道)这算是什么请求?文姬乐意为大家抚琴寄思,文姬更是一个喜好曲乐之人,还能让大家高兴文姬乐意之极。

    千骑长5.6:(笑着道)好,谢谢你,文姬姑娘。

    士兵们:(高兴的笑着,议论着,道)多谢文姬姑娘的成全。

    文姬和千骑长和侍琴三人对视笑着。

    乌察苏崇拜的看着文姬,心里默念的:“难怪左贤王会对她如此着迷,这样独特的女子,真是世间少有啊。”

    第15场日,外(人物:刘豹,百骑长1.2,士兵,乌察苏,裁缝)

    场景:左贤王大帐内外

    道具:士兵佩刀,帐内陈设照旧,裁缝工具箱

    1镜:刘豹坐在帐内看着兵书,忽听见帐外士兵叽叽喳喳在议论着。

    士兵甲:(对乙丙说道)诶,听说昨夜有一俘虏抚着他们中原的琴,弹奏出美妙又感人的乐曲,你们都听到了吗?

    百骑长1:(笑颜答道)当然听到了,昨夜里我们跟着我们营的千骑长巡视时经过那里,那个俘虏叫蔡文姬,不仅人美若天仙,而且还一身才艺,真是让人叹服啊。

    百骑长2:(答道)可不是嘛。我上回还听到她吹奏胡笳,我都被感动的哭了。想想她们刚被分来左部的时候,我真的是瞧不上这些俘虏,整日只想对她们打骂,可这些年接触多了,发现这个文姬姑娘是真值得让人尊重,被掳劫过来多年,一直默默的求生,教我们写汉字,学习汉人的文化,还跟我们分享汉人那些了不起的将军的事迹,她待每一个人都是那么和善,连□□最凶恶的綦母兰荣都被她感动的不让她做奴役了。

    士兵甲:(对百骑长2说道)难怪你小子现在越来越有礼数,还那么会说汉人的话。

    百骑长1:(对士兵甲说道)我们左部有许多的士兵族人都在跟她学认汉字呢。文姬姑娘也从没有瞧不起我们这种下等兵,一直细心的教我们。我们千骑长还跟文姬姑娘商议着要她以后多多在那里抚琴供我们欣赏呢。真可惜你没见识过。

    士兵甲:(激动道)是吗?她还会弹奏吗?下回你们可一定记得叫上我前去聆听啊。

    百骑长2:好。

    2镜:帐内,刘豹听着士兵们的议论,自言道:“他们在说文姬。看来文姬用自己的善良和才艺几年时间内已经征服了这片土地上的人了”。

    刘豹欣喜着,放下手中的书简,慢慢起身欲走出帐外。

    3镜:帐外,乌察苏带着两个裁缝(提着工具箱)走近,听到两个百骑长哥士兵在聊着天。

    百骑长1.2:(忙行礼道)大都尉。

    乌察苏:(看了看三人,道)聊得很起劲啊,在说什么呢?

    百骑长1:(行礼道)属下们在聊昨夜女俘虏奏琴之事。

    乌察苏:(眼神游离,继续道)好了,当值之时不要再聚众聊天了。

    百骑长1.2:(行礼道)是,大都尉。

    4镜:乌察苏和两裁缝走进帐内,正巧刘豹往外走出。

    乌察苏:(行礼道)左贤王。您这是要出去吗?

    刘豹看了看三人。

    乌察苏:属下今日大清早已经将呼延郡主送回了她爹身边。

    刘豹:(对乌察苏说道)那你这时候过来有事吗?

    乌察苏:(无奈笑了笑道)左贤王,您这过些日子就要和呼延郡主大婚,您倒是一点也不着急啊,亏得属下为您忙前忙后的。

    刘豹:(惭愧笑着道)啊,那就辛苦大都尉了。(欲往外走)

    乌察苏:(立马拉住刘豹的手臂,道)您这是要去哪里啊?属下将给您量制大婚礼服的人都带来了,您还往外跑啊?

    刘豹:(回头看着乌察苏,笑着道)大都尉何须如此紧张?随意一点便是。

    乌察苏:(走到刘豹面前,拦住刘豹,道)您可以随意,可属下毕竟是您大婚的监办人,这若是出一点点差错,您的右贤王弟弟和单于都会责问属下的。

    刘豹:(无奈的看着乌察苏,将两手臂伸直,仰头无奈道)量吧量吧,动作快一点。

    乌察苏对两个裁缝使眼色示意两人开始量刘豹的身形。两裁缝领悟后,放下手中的工具箱,拿出尺线开始给刘豹比量着。

    乌察苏:(边打量着边对两裁缝说道)量精准一点,不要出现任何问题了。

    裁缝甲:(看了乌察苏答道)大都尉请放心,一定不会出现任何问题的。

    两个裁缝量着刘豹的手长和身长。

    刘豹:(看了看乌察苏的神情,笑着道)大都尉,你别那么焦躁嘛,成个亲能出什么问题啊?你且宽心便是最好。

    乌察苏:(双手放身后,缓缓道)诶,您是不知道去卑和单于有多紧张您的婚礼。自从定了事以来,属下就没停歇过,幸好右贤王助汉天子东归还未归国,又一直忙于和周边邻国的领土纷争的战事,否则您这大婚就要被他办得像单于娶亲那么隆重了,那整个东部都不得安宁了。

    刘豹顿悟着。

    裁缝甲:(收起尺线,行礼道)左贤王,大都尉,已经量完了,那我等就先退下了。

    乌察苏:(答道)去吧。

    裁缝离开,乌察苏看了看两人离去的背影。

    刘豹:(皱眉问道)你说去卑在和周边邻国打战?本王怎么不知道?

    乌察苏:(挪动着步伐,道)您这个弟弟向来喜欢独往独行,您又即将大婚,他怎会告诉您这些事呢?但属下相信,右贤王不跟您说是因为不想你分心。

    刘豹:(走动着,边说道)本王都好久没有见过去卑了,但愿他能在大婚前赶回来。

    乌察苏:这点您还是不必担心,右贤王就是吃了败战也会赶回来参加您和呼延郡主的婚宴的。

    刘豹微笑着,又担忧的低着头走着。

    乌察苏:(看着刘豹失落的表情,道)左贤王还是有所担忧?

    刘豹回头看着乌察苏,摇摇头。

    乌察苏:属下明白了,您是在顾虑文姬姑娘?

    刘豹:(走动着,低头道)刚刚本王差点就去找她了,好在大都尉来的及时,拦住了本王。现在才发觉,本王根本就不应该去找她。更不知道该如何开口跟她道明这一切。

    乌察苏:左贤王对文姬姑娘隐瞒了自己的身份这么多年,以她的个性,恐怕很难接受啊。

    刘豹:这也是本王所担心的。原本只想和她能好好的说上话才隐瞒了自己的身份,哪知道一瞒这么多年就过去了,现在本王要和呼延郡主成亲,心里却如此牵挂她,真想不顾一切跟她表明自己的心境,可以光明正大的保护她。

    乌察苏:不,左贤王,属下觉得眼下还不是时候,若呼延郡主还没进门,您就要纳一个俘虏做王妃,您这样做必定会伤到郡主的心,这恐怕会引起呼延治的不满。若到了这一步还是挑起了各个贵族间的纷争,那您和右贤王所有的退让就都付诸东流了。

    刘豹:(深叹了口气,无奈道)你说的这些本王都知道。所以这么多年,本王眼看着文姬受苦受累,遭人欺压,本王都只能看着,什么都帮不了她。

    乌察苏:(微笑道)那左贤王现在可以放心了。文姬姑娘深受族人们的爱戴,綦母兰荣也将她当自己人那样护着,从不给她分配重力劳役,即便是有,也会有许多士兵帮助她,刚刚属下在帐外一路走过,到处听士兵们谈论这个大汉奇女子。而且很多士兵都在跟她学习汉人的文化,她教大家认识汉字,给大家讲述大汉的英雄事迹。更有许多士兵被她的琴艺给打动。所以她现在的日子并没有那么难过了。

    刘豹:可本王的日子不好过。一个令自己心动的女子,本王却不能娶她,还不能光明正大的去看她。你说,本王该怎么办?

    乌察苏:左贤王暂时还是先忍忍吧。等时机成熟,您和文姬姑娘一定会在一起的。

    刘豹:(苦笑道)那一天恐怕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了。

    乌察苏:(安抚道)只要文姬姑娘没有离开这里,好好的活着,这一天很快就会到来的。

    刘豹:(挪动步伐思虑着,自言道)不行,本王一定要在大婚前和她坦白这一切。否则以后让她从别处知道她认识的虎头是左贤王,她一定会觉得本王在愚弄她。

    乌察苏:左贤王可以跟她坦白您的身份,但您可一定不能现在纳她为妃啊。

    刘豹:(无奈笑着道)大都尉多虑了,就算本王肯封她为阏氏,她也未必会答应啊。若她愿意,就算要本王去与所有人为敌,我也会不惜一切代价娶她。

    乌察苏看着刘豹坚定的眼神。

    第16场日,外(人物:文姬,媚儿,彩英,其他女奴若干,百骑长1.2,士兵看守多名,綦母兰荣)

    场景:洗衣服的小河流边

    道具:大竹筐,衣物,士兵佩刀

    ,1镜:溪河边,许多奴婢排成一列在洗着衣物,一人身旁一个大背篓,只有文姬身旁放着两个大背篓。百骑长1.2和几名士兵拿着武器在巡守着。百骑长二人用崇敬的眼神看着文姬这边。

    文姬和媚儿彩英也蹲在溪河边劳作着。

    2镜:女奴三五成群的洗完开始缓缓离去,文姬抬头看了看大家慢慢的离开,又低头开始洗着,女奴们都已洗完离开。最后剩下彩英和媚儿两个。

    彩英:(和媚儿背着背篓走到文姬身旁,道)文姬,你还没有洗完吗?

    文姬:(抬起头微笑道)恩,不过很快就会洗完了。

    媚儿:(欲放下背上的背篓,边说道)我们来帮你。

    文姬:(忙站起走到两人身旁阻止,立即说道)不用不用,你们快点回□□去晾衣物吧,否则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完成你们又会受罚的。

    彩英:(拉着文姬的手,亲切说道)你总是害怕连累我们不让我们帮你,可你却总是冒着受罚的危险去帮助每一个人。文姬,你就让我们帮帮你吧。

    文姬:(拉着奴婢的手郑重说道)你们的心意文姬心领了,可这真的不是闹着玩的,若你们因为我而受到严罚,那我真是罪该万死了。听我的,赶紧离开这里吧。我很快就会回来的。

    媚儿:(看了看文姬,无奈低头道)好吧,那我们先走了,你一定要快点回来。

    文姬微笑着点点头,媚儿和彩英离开,两人无奈的回头看了看文姬,继续走着。

    巡守的士兵也跟着离开,剩下百骑长1.2继续看守着文姬。文姬又蹲下身开始洗着衣物。

    3镜:远处,綦母兰荣看着在忙碌的文姬,自言道:“这个傻孩子,面前又摆了两个大竹筐,不知道又在替谁干活?”

    綦母兰荣看了看文姬,边往前走着,心里念道:左贤王即将迎娶呼延郡主,这是整个左部的大喜事,若文姬知道这事会怎样呢?可左贤王一直隐瞒着自己的身份,文姬显然不知左贤王对自己的一片情深。看来这事有点复杂了。

    4镜:兰荣娘走到溪河边文姬附近,士兵看守行礼道:“兰荣娘”。

    兰荣娘朝百骑长二人微笑着,又看着文姬。文姬赶忙起身迎接。

    文姬:(低头道)兰荣娘。

    兰荣娘:(走动着看着两个大背篓,边问道)你这又是在帮谁分担劳役呢?

    文姬:(慌忙解释道)兰荣娘,求求您开恩,文姬并非是在替谁分担劳役,只是今早上侍琴身体极为不适,为了不让她受罚,文姬只能将她的活揽下来。

    兰荣娘:(走回边看着文姬,边说道)兰荣娘没想责罚你。你的事做完了吗?

    文姬:(微笑道)谢谢兰荣娘。文姬很快就完成了。

    兰荣娘:那好,我在这等你,你去吧。

    文姬:(微笑着心悦的答道)是。

    5镜:兰荣娘站着溪河边遥望远方,两哥百骑长在一旁看守着。

    6镜:一会后,文姬洗完将背篓背在身上,两百骑长看到后,忙跑过来。

    百骑长1:(边接过文姬手上和背上的背篓边说道)文姬姑娘,交给我们吧。

    文姬:这怎敢劳烦您二位?

    百骑长2:(边将背篓背身上,边微笑答道)我俩留下来就是等你洗完替你扛着它们回去的。

    文姬欲说话,綦母兰荣走过来。

    兰荣娘:(对文姬说道)文姬,就让他们帮你吧,你值得大家帮你。

    百骑长1:(微笑说道)兰荣娘说的对,文姬姑娘值得我们这样对您。我们先将衣物给您搬回□□了。

    文姬:(墩身低头道)那有劳二位了。

    士兵微笑着离开。

    7镜:綦母兰荣和文姬沿途走在路中。

    文姬:(边走着边问道)兰荣娘今日怎有空来找文姬?

    兰荣娘:(边走着边答道)我是特意来找你的。

    文姬:(好奇道)特意?(笑着问道)难道兰荣娘是想念文姬了?

    兰荣娘:(看了一眼文姬,无奈答道)对,兰荣娘一个时辰不见你就会想念你。文姬啊,你可知左部即迎来一场盛大的喜事,左贤王将迎娶右部谷蠡王呼延治的女儿呼延郡主。

    文姬:(疑惑道)左贤王?呼延郡主?文姬只是一个俘虏,他们成亲与我等有关联吗?

    兰荣娘:(停下脚步对文姬道)左贤王他是。。。(看着文姬,欲言又止)

    文姬:(微笑着答道)我知道左贤王是左部的首领,也是继任单于的人,可文姬身份卑微,实则与左贤王扯不上任何干系啊。

    兰荣娘:(无奈看着文姬,继续往前走着,边说道)哎,罢了。或许是我多虑了。只是文姬啊,兰荣娘想劝诫你,无论受到什么挫败和欺骗,你一定不要伤心难过知道吗?

    文姬:(跟在一旁欣然点点头边挽着兰荣娘手臂边说道)恩,文姬明白。兰荣娘请放心,不管受到什么挫折文姬都一定会从容面对的,文姬孑然一身,更不会有人欺骗我了。

    兰荣娘:(看着文姬,边走着边说道)怕就怕你这个傻丫头早已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对别人用情太深,结果却伤了自己啊。

    文姬边走着边低头笑着。

    兰荣娘:(问道)你笑什么?

    文姬:(微笑答道)文姬是觉得自己很幸福。在这陌生的土地上,能得到兰荣娘的关爱和疼惜,这是我莫大的殊荣。文姬笑的是,当我们刚开始相识的时候,文姬总是惹得兰荣娘责罚自己,文姬做梦都不会想到有一天您竟会成为我在这里的亲人。

    兰荣娘:兰荣娘也没有想到,开始最不入眼的人到头来竟成为自己最放心不下的人。一颗真心放在一个懂得珍惜的人身上往往总是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兰荣娘亦相信上天注定的一场场相识,一场场缘分都是它特意的安排。否则人一辈子,多么的孤寂啊。

    文姬和兰荣娘一直往前走着。

    第17场日,外(人物:刘豹,乌察苏)

    场景:大帐外的一角

    道具:陈设照旧

    刘豹在帐外忧愁焦急的等候着,这时乌察苏走过来。

    刘豹:(看到乌察苏后忙走向前问道)总算回来了,怎么样?

    乌察苏:(行礼道)属下已经查探到了,文姬姑娘和綦母兰荣刚回到□□在晾晒衣物。属下特意叮嘱綦母兰荣让其他奴隶都到别处做劳役了,左贤王这刻去找她最合适不过了。

    刘豹:(面情喜悦,道)那我们走吧。(欲往前走着)

    乌察苏:(拦住刘豹去路,难为情道)等会,左贤王,属下就不过去了。属下愿您心想事成。

    刘豹点点头,大步往前跑着。

    乌察苏看着刘豹离去的背影,念道:“这漠北大地,只有你才能给她保护,我又何足挂齿呢?”

    乌察苏失落的走出。

    第18场日,外(人物:文姬,刘豹)

    场景:□□晾晒衣物的空地

    道具:竹竿,衣物,大石

    1镜:一片空地上,搭建着许多晾衣的竹竿,晾晒着许多衣物,文姬独自一人在晾晒着衣物。

    2镜:此时刘豹穿着一身贵族的衣服出现在文姬的身后,刘豹看着文姬晾晒衣物的背影,停下了脚步。

    刘豹:(鼓起勇气,喊道)文姬。

    文姬:(回头一看,微笑道)虎头哥?

    刘豹:(走上前,到文姬身前,微笑道)文姬,许久未见,你还好吗?

    文姬:(微笑道)多谢虎头哥关心,文姬一切都好。倒是你,这些日子都没有见到你,不知虎头哥在忙何事呢?

    刘豹:(忧心看着文姬,缓缓答道)我,我要成亲了,所以。。。

    文姬:(笑着,继续说道)成亲?这是好事啊,恭喜虎头哥了。

    刘豹:(无奈苦笑道)恭喜我?呵。成亲是迫不得已。(缓慢走近拉着文姬的手,道)文姬,难道你不知道,在虎头哥心里,最想娶的人是你吗?

    文姬:(慌忙将手抽回,惊恐说道)虎头哥,文姬在这只是最下等的俘虏,不配与您婚配,请虎头哥自重。

    刘豹:(伤心看着文姬,答道)自重?文姬,难道这么多年,你对我一点感情都没有吗?

    文姬:(泪眼朦胧看着刘豹,道)文姬对虎头哥心存敬仰,从虎头哥衣着来看,文姬知晓你必定是匈奴王室贵族宗亲,文姬对你不敢有其他,请虎头哥见谅。

    刘豹:(激动的走近拉住文姬的手臂,看着文姬的眼睛,道)文姬,你听着,今日我来找你就是向你坦白我的身份,我不想再有过多的曲折让你我之间存有误解。也许你难以接受,但是请相信我对你的一片赤诚。(松开文姬,焦虑道)我,本名不叫刘虎头,我,我是左部的首领,左贤王刘豹。(看着文姬差异的表情,继续道)也许你不记得,曾在中原的一家客栈内,你我就见过一次,当时我很惊叹你的容颜,完全被你吸引住,此后,你便深深的印入我的脑中,当你在右部出现的时候,我一眼就将你认了出来,后来我去你们俘虏下榻的帐篷内看到你和一起被俘虏过来的人手握着手相依而眠,我知晓你已将她们视为同伴和亲人,从而将你和她们一起带回了左部,让你们能在一起不会觉得孤苦伶仃。

    文姬:(流下泪,低头道)难怪今日兰荣娘跟我说了一些莫名其妙的话。(看着刘豹,继续道)原来你就是匈奴的左贤王。你是否觉得这般愚弄文姬很开心?你为何要如此作弄文姬?

    刘豹:(急忙解释道)你始终还是觉得我在愚弄你。文姬,打从你第一天开始来到这里,我刘豹心心念念的全是你。我对你隐瞒我的身份实在是因为迫不得已。我是左贤王,我若不隐藏我的身份,我根本就不可能到□□来见你,若一开始你就知道我是左贤王,你更加不会跟我聊那么多关于你的事。甚至对我只有拘礼。你们中原有句话叫做“举头三尺有神明,”(竖起三根手指,道)我刘豹对着天神,对着自己心爱的女子发誓,我心里若对你蔡文姬存有一丝愚弄之心,我将不得好死。

    文姬:(擦了擦眼角的泪,看着刘豹,道)我现在该跟你行礼称呼你一声左贤王还是应该继续把你当做是自己在异乡的一个好朋友当做是虎头哥呢?(望着哑口无言的刘豹,继续道)我本以为,自己活在这个地狱般的牢笼里,不会有复杂的情感,没想到,我竟还是为你流下了眼泪。(挪动着步伐往前走道)这些年,你所为我做的,文姬都记在心里,可我却无以为报。

    刘豹:(激动走到文姬面前,道)我不要你报答我什么,我向你表明我的心迹和身份,并非是想你介于我的身份而对我屈服什么。文姬,我爱你。因为我爱你才会呵护你,才会想亲自来跟你坦白这一切。若非出于对你的尊重,我何须自己亲口来对你说?文姬,我刘豹是一个敢作敢为的人,不管我要和谁成亲,让我真正动之以情的却只有你。我不会因为我要娶贵族亲王的女儿就放弃自己心头所爱。不知文姬你可愿意做我的王妃?

    文姬:(看着刘豹,低头道)文姬身份卑微,有负左贤王错爱,望左贤王好好待自己的新婚之妻。

    刘豹:(气愤抓着文姬手臂,道)别叫我左贤王。在你面前,我只是虎头,一个为你甘愿屈尊降贵只为跟你说几句话的人。如若你因此而抹去我们的过往,我宁愿我不是什么左贤王,只是你的虎头哥。

    文姬心痛的看着刘豹,流着泪。刘豹将文姬近,亲吻着文姬的唇。

    文姬挣脱开刘豹的身体,流着泪。

    刘豹:(慌乱的上前安抚道)对不起文姬。是我失礼了。你若现在不愿嫁于我,我也不会勉强你。在我刘豹一生中,从没有遇到过一个女子能如此牵动着自己的心。我给你时间,你好好冷静下,我会一直等你,从此以后,我也会不顾一切光明正大的保护你,再也不会有人敢欺负你。(慢慢拉住文姬的手,温柔说道)若你的心里是放不下你在中原的那个他,我也给你时间,毕竟在这里,只有我才能陪伴你,保护你。

    文姬低头流泪不语,刘豹心碎的亲吻着文姬的额头。放开文姬的手,刘豹离开。

    文姬伤心无力的坐下在一颗大石上,泪流满面。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