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平却摆摆手“不敢劳您大驾, 我现在别无所求, 只求您赶紧对完账册,我好上任去。”
苏珞见他油盐不进, 心中不觉有些憋气,忍了半天才没有发作,冷声道“孙兄,如果此事处理不好, 闹到皇上那里, 你我可都逃不了干系,孰轻孰重, 还望孙兄思量。”
说完也不再理他,唤来巡检使吩咐道“你组织人马,以县城为中心, 分八个方向去搜索, 不管是什么尸体,全部就地焚烧, 深度掩埋,不要留下痕迹, 看见老鼠之类,能打死的全部打死,就地掩埋,务必将全县搜索仔细, 不要有什么遗漏”巡检使领命, 当即退下叫人去了。
苏珞又环顾了一下四周“县丞何在”
旁边一人道“大人, 您刚刚吩咐清点库银,县丞大人带着人去仓库了。”
苏珞略微皱眉“清点库银何须他亲自动手”
那人陪笑道“县丞大人事必躬亲,很是尽责。”
苏珞打量了他一眼“你是何人”
那人拱了拱手“回禀大人,下官姓李名民,是本县主簿。”
苏珞闻言,便拱了拱手“本县初来乍到,对县中人事不甚熟悉,还请见谅。”
李民受宠若惊,连忙回礼道“不敢当不敢当,大人有什么事情需要下官效劳,尽管吩咐便是。”
苏珞道“现在洪水刚退,县中事务繁重,恐怕需要忙些日子,李主簿怕是要多费些心。”
李民点头应道“应该的应该的,大人尽管吩咐。”
苏珞便道“昨日我进城时,看到门外灾民受伤、生病者颇多,若是不及早治疗,只怕又要枉送了性命,李主簿对县城内的情况比我熟悉,还请你带些人手,将各个药房的大夫请来衙门,我有事情安排。”
李主簿立即应了一声“是下官这就去办。”
苏珞送走李主簿,又唤来典史,问道“如今县衙大约有多少青壮衙役”
典史回道“若单单只算正式衙役,也不过就是百十来个,但若是算上每个人手下的“白役”,大约能有一两千人。”
苏珞一顿,感觉自己真是有些孤陋寡闻了,他还以为县衙中的衙役撑死也就几十个人,如今听说竟然有一两千人,心中便有了定论,当下吩咐典史道“你先抽调400人,分守四个城门,等一会大夫出城,就随去维护秩序,如果有哄抢、伤人的事件发生,便护送大夫回城,务必保证大夫的安全。”
典史连忙应了一声,也退下了。
这时县丞已经跟着阿奈回来了,阿奈看见苏珞,一个箭步冲上前来“公子,库银已经清点完毕,总计白银五千三百两。”
苏珞皱眉“这么少”
县丞连忙上前一步“大人有所不知,之前大江决堤,修堵缺口就耗去了不少,能剩下这些,已经算是不错了”
苏珞问道“你就是县丞”
县丞立刻回道“正是,下官姓杨名越,是本县县丞。”
苏珞点了点头,正要说话,却听门子来报“大人,各大粮铺的掌柜的已经到了,正在衙门外等候。”
苏珞连忙做了个请的姿势“快快将人请至前厅用茶”说着亲自迎了出去,县丞和阿奈连忙跟在他的身后。
粮铺掌柜共有四位,苏珞将人迎至前厅,分宾主落座,便向四位掌柜拱了拱手“现在是玉沙县生死关头,本县请各位来,实在是无奈之举,还望各位施以援手啊。”
四位掌柜对苏珞的想法心知肚明,口中连道不敢,却谁也没有接过话茬,厅内一时静默下来,只剩下喝茶的声音。
苏珞便道“我请各位掌柜过来,各位掌柜应该心里有所猜测吧”
四位掌柜互相对视一眼,最后一位姓钱的掌柜回道“我等心中略有猜测,大人是否是想让我们捐些粮米出来实不相瞒,洪水封城两月有余,我们也是囊中羞涩,实在是拿不出米来了。”
苏珞心知此事不可能那么顺利,听那人说完,便笑了一下,作势饮茶,不再言语,其他三个掌柜正等着他说话,见他全然没有开口的意思,不禁有些纳闷,他不开口,自己等人也不愿松口,难不成就这么干坐着得,就这么坐着吧,看谁熬得过谁厅内一时又静默下来,气氛不禁有些尴尬。
苏珞心中想着对策,面上却是滴水不漏,一举一动安然自若,显得格外胸有成竹,倒是让那四位掌柜心中有些打鼓起来。
一盏茶过,李主簿派人回话,说是大夫请来了,苏珞连忙起身,一脸笑容的迎了出去,倒是让那四位掌柜面面相觑起来。
来的大夫共有六人,苏珞也亲自迎进前厅,命人看茶后便又坐了下来“诸位有礼,本县请诸位来,实是有一事相求,想来李主簿应该与你们说过,城外受伤、生病的灾民众多,还望各位施以援手,轮流到城外给他们医治,药草等物不用操心,自有官府库房来出,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大夫们也有些迟疑“这灾民那么多,万一暴动起来,我等恐怕压制不住啊。”
苏珞闻言,立刻笑道“诸位放心,这件事我已经考虑到了,四个城门分别派100人把手,出城之后,他们自会护你们周全,我也会让他们事先做好警示,如果遇到闹事的,可以就地逮捕,那个城门外的众人也会连坐,不再给他们医治,诸位看如何”
大夫们闻言,不禁纷纷点头“大人考虑的周全,我等义不容辞,定会为玉沙县尽一份绵薄之力。”
苏珞感激的站起身,冲六位大夫拱手行了一礼,道“我代玉沙县的灾民们谢谢诸位了,等灾情一过,我定会请示皇上,派人刻功德碑立于各个城门外,供后世诸人瞻仰,让整个玉沙县的百姓,世世代代都不忘诸位的恩情。”
那几个大夫没想到还有这等好事,全部激动的站了起来“大、大人,此话当真”
“嗨,老刘,你看你这问的,大人怎么可能会骗我们。”
苏珞笑道“自然当真,不仅是你们,凡是有功之人,皆有同等待遇,立大功的人,可以单独立碑刻传,记入玉沙县先贤录”
此话一出,那些粮铺掌柜也坐不住了“这、这可是大好事啊”
每个时代都有重名的人,许多人奋斗一生,为的也不过是载入史册、光耀后世,除了正统的史书,还有一些名人轶事的册子,先贤录便是其中比较官方的一种,每个县都会修先贤录,能够被记入先贤录的人,全部都是于国于民有大功的人,大多都是贤臣能将或者于地方有大贡献的大儒之类,至今还没有记入普通百姓的先例,先贤录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可以说是遥不可及的梦,所以苏珞这话一出,几个人的激动便可想而知了。
那些大夫也不过是怀着一片医者仁心才答应了这件事,如今听说有机会记入先贤录,那感觉就跟天上掉馅饼一般,一个个干劲十足,恨不得立刻跑到城门外去,当下话也来不及多说,直接告辞,准备出城去了。
等大夫们一走,那些粮铺掌柜的便有些坐不住了,奈何之前将话说的太死,一时没太好意思开口,四个人推囊了半天,那位姓钱的掌柜又站了出来,拱手道“大人,这嘿嘿,您看,我们要是出点粮食什么的,也能上先贤录吗”
苏珞慢条斯理的饮了一口茶,缓缓道“先贤录的名额只有一个,最后论功来定,诸位若是做的贡献足够,谁都是有可能的。”
钱掌柜不禁又问“那怎么论功呢”
苏珞便道“每个人做的事情,我自会令人记录下来,到时候再让灾民们推举出最感激的人,按照票数多少排名,我再另县衙众人做个评审,获得票数最多的人为最优。”
钱掌柜不禁皱了皱眉“我们要是捐钱捐粮,那些灾民也不知道啊”
苏珞笑道“那就要看诸位掌柜想想该如何做才能让灾民们记住你们了。就算没得第一,我也会在城门外立功德碑,有功的人,总是会让后人记住的。”
诸位掌柜对视一眼,心中都有些犯嘀咕“你那个功德碑,哪有先贤录重要”
钱掌柜又拱了拱手“请问大人今日请我们来,是有什么吩咐,玉沙县遭遇大难,我们也不能坐视不理,就算是再困难,也总该略尽绵薄之力,聊慰我们这一片为民之心啊。”
其余掌柜连忙应道“是啊是啊我们其实早就想捐点粮食了,就是怕做了这个出头鸟,惹人埋怨。”
“嗨,谁说不是呢,我们还真是想到一块去了,哈哈哈”
苏珞咳嗽了一声,众掌柜渐渐停下,将目光转向他,苏珞道“我本来请诸位来,是想要买些粮食,但是既然诸位说了要捐,那就看看诸位能捐多少吧,不够的我再来买,不过这买粮,可就不算功德了。”
掌柜们一愣,心中叫苦不迭,你说我们多什么嘴,要是不提捐粮这一茬,搞不好买粮也算功德了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