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黎原回忆录3099 > 第 28 章
    归顺,接受和平改编,宣告北平和平解放。

    北平解放后,四十七军没有进城,奉命开到河北固安整训,并负责改编傅作义部第二六二、二六七师的任务。3月初,傅部两个师开到固安接受改编。第二六二师是傅作义部主力,而二六七师则是蒋介石的嫡系。由于改编部队此时还全部佩带武器,他们在撤出北平之前,分别选拔了大批谍报、特务及政工人员改头换面调整职务,企图破坏和平改编。为此,上级要求我们既要对傅部表示欢迎,又要提高警惕。为了顺利改编傅作义部,四十七军从全军中抽调连以上干部400余人,分配到这两个师,按团的建制进行改编。

    为了保证顺利、安全地改编,我们首先在这两个师中清查guó mín dǎng特务。该部军官中有许多人暗中搞破坏,我们大都将他们遣送出去。当时对起义部队的改编政策很宽大。军官如果愿意参加解放军,主官一般改为副职继续留任;不愿参加解放军,还可以领取3个月的军饷回家。我们团就来了一位guó mín dǎng军的团长任副团长,工作了两个月,最后还是离开了部队。因为解放军的管理制度、训练方法与guó mín dǎng军队完全不同。即使他们愿意留下,一般也不容易开展工作。营以上军官大都脱离了解放军,我们先后送走了约3000人。连排级干部还是留下了许多,士兵中凡年轻、家庭成分好的总共留下5000多人,编入我军,原部队番号取消。经一个多月的艰苦工作,我们顺利完成了上级jiāo给的任务。

    对傅作义部26万人的和平改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史上的一大创举。在很短时间内,顺利地将反动军队中的官兵改造成革命队伍里的一员,这完全靠的是共产党的正确政策和人民军队的政治优势。他们中的许多人经过努力学习和思想改造,在此后的南下作战和抗美援朝战争中都表现不错,有很多人还提拔为营、连职干部。

    固安整训期间,除了对傅作义起义部队进行改编外,我们还在全军开展政治思想教育。

    经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长江以北地区已基本解放,革命形势发展迅速。但是部分干部战士的思想跟不上革命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特别是在家乡已经解放的基层干部中,一些人想回家。我们军就有个别基层干部,抗战时期参加革命,离家五六年,甚至八九年,从没有回过家,现在革命胜利了,更想回乡安家。当时部队规定,家属来探亲可以,但不允许干部战士回家探亲。但也有个别干部寻找种种借口想转业到地方工作,不愿留在战斗部队。例如我们团有个营长,是家里的独子,准备结婚。固安整训期间他因病住院,出院后就要求留在后方工作,不愿回作战部队。我的一个警卫员也偷偷跑回东北老家,参加地方工作。团里的管理股长是三八式干部,作战勇敢,部队到固安后他请假回家,没有再跟部队一同南下。战士中思想不稳定的主要是东北籍战士,他们认为:我们既解放了东北,又解放了华北,已为革命做出了贡献,现在应该允许回家。特别是基层干部的思想对稳定部队最为重要,我们团就有七八十人在这一时期脱离部队回家。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在全团进行形势教育,批评一部分人的和平幻想和半途而废思想。通过组织新战士诉苦、挖根,组织老战士查忘本思想,正确认识了个人与革命的关系,进一步提高战士的阶级觉悟,激发阶级仇恨,树立将革命进行到底,彻底推翻guó mín dǎng反动统治,解放全中国的信心。 1949年3月初,党中央在西柏坡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4月,上级要求师以上干部进北平学习七届二中全会精神,同时还组织我们团营职干部进北平城参观了三天。记得大约是4月中旬,我们从固安乘大汽车出发,两个小时就到了北平城。我们大都是从农村出来的,从未到过皇城,帝王古都,大家身临其境,自然是兴奋异常。我们参观了故宫、天坛、颐和园、长城等名胜古迹。短短三天的北平之行,开阔了我们的文化视野,丰富了我们的历史知识。过去,对我们这些农家子弟来讲,进皇宫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只是在儿时听说书先生绘声绘色地讲过,现在我们亲自走进了紫禁城,亲眼看到了当年皇帝居住生活过的地方,确实收获不小,也有着不少难以言表的感想。我们在北平看到的文物古迹,保护得都非常好。早在围困北平之时,党中央就下达了非常严格的命令,不仅明确要求保护好城内的故宫、天坛等文物古迹,对城外的古建筑也都一一指明,严令即使在战斗中也必须保护好文物,不许破坏。这一点在战争年代是非常不易做到的。我军基层干部、战士大都是农民出身,完全不懂什么叫文化遗产和保护文物的价值何在。为此,上级不仅颁布了严格的纪律,还进行细致耐心的教育。北平的和平解放和我军的严格纪律,才得以将古都北平的文物古迹、历史建筑完整地、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这是中国共产党为保护中国传统文化、建筑、艺术遗产所做出的一大不可估量的历史贡献。

    ?   我们在北平住了三天,旅馆紧靠着有名的长安大戏院。当时,北平的一切文化生活照旧,每天晚上长安大戏院的戏照常上演,我们天天都去看戏。记得第一天晚上看的就是四大名旦之一的荀慧生演的《红娘》。当时一般的干部大都不知道荀慧生、尚小云的大名,名气最大的就是梅兰芳。在北平参观期间,有两件事给我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

    一是我深深感受到广大北平市民对共产党、解放军发自肺腑的热爱之情。当时在北平最流行、唱得最响亮的歌曲就是“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近半个世纪以来,北平市民见过的兵实在是太多了,从世纪之初的八国联军进北京,到北洋时期走马灯一般的各路军阀如皖系的段祺瑞、奉系的张作霖,还有张勋复辟时的辫子兵,无论是哪一支军队进北平,都给老百姓带来无穷的祸害;这以后北平又经历了八年之久的日伪军残暴统治;老百姓好不容易熬到了抗战胜利,迎来的则是“劫收”的guó mín dǎng军队和横冲直撞的美军吉普车。北平城的老百姓从来没有见过像解放军这样一支纪律严明的军队。解放军进城后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秋毫无犯。有些部队一时解决不了住宿,就露宿街头。许多部队还同驻地附近的单位、学校一起开联欢会,宣传革命的胜利,帮助广大市民解决实际生活困难。人民军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北平老百姓的心,同老百姓真正做到了军民鱼水情。

    另一个深刻印象就是对北平城的接收工作。党中央在接收北平时规定,对原有的社会制度不动,保持原有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对一些清朝王公贵族、反动官僚政客的私人财产也都予以保护,照旧允许他们按旧方式生活。这样做,对稳定、团结旧政权的人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赢得了各阶层人民的拥护和信任,甚至是一些过去反对我们党的上层人士,也逐渐转变了他们对共产党最初的态度。北平解放后,广大市民安居乐业,不仅原有的文化生活照旧,商业、服务业也都迅速恢复,王府井、大栅栏一带很快就再现了往日的繁华景象。

    在北平参观时,有一件事令我很惊讶:北平城里的小偷在我们参观游览时,偷走了个别干部随身带的怀表、照相机、派克钢笔等物品。我们向公安机关报案后,谁也不再想着能找回被偷物品。当时北平公安机关还留用了许多旧政权的警察,他们同北平的黑社会仍保持着一定的联系。事后经他们的努力,居然将全部被窃物品原封不动地找了回来。这在解放区也是很难做到的。由此可见在城市接收工作中,北平是做得相当成功的,几乎是原封不动地将整个城市接收下来。回顾我个人的成长经历,1938年投奔延安参加革命,迎来了我人生的第一个春天。在延安,我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了自己,明确了今后的人生道路;1949年在北平,我又迎来个人生命中的第二个春天。记得1946年我们刚刚在松花江北站稳脚根、上级对我们进行形势教育时曾说,争取五年解放全中国。当时我们感到革命的任务还很艰巨、困难,谁也没有想到解放战争会进展得如此之快,更没有想到我们四野是最先进北平的。作为四野的一名基层指挥员,我们从松花江一路打到北平城,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着自己的人生理想,真正做到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我在延安学习的新民主主义理论,通过这三年来的亲身实践即将全面实现,彻底消灭guó mín dǎng反动派指日可待。所以说这是我人生的第二个春天,我经历了如此伟大的胜利,更坚定了我解放全中国的决心。最后还有一段chā曲值得一记。北平解放前,上级布置攻打北平时,分配我团的攻击目标是北平城南的大红门、小红门一线。事情真是凑巧,当时负责守卫这一地区的是guó mín dǎng十三军的一个团,团长崔中洲是我黄埔同期、同队、同宿舍的同学。当时谁也不知道彼此正在北平城外对阵。北平解放后,崔中洲在改编中选择回家,事后又南下上海,再次投奔guó mín dǎng军队,任师参谋长。不久,在解放上海的战役中被我军俘虏,经教育后释放。当时他的妻室都在北平,他就回到北平做买卖。

    1954年工商业改造时,他参加公私合营。“十年动乱”中被扫地出门,遣送回东北榆树县老家,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才落实政策回到北京。1988年,北京黄埔军校同学会成立,我被选为副会长。一天,黄埔同学刘景林(时为河北省政协委员)来北京出席全国政协会议,来家里小坐。闲谈之中,他谈起崔中洲也在北京。我马上找到崔中洲,邀他一起参加黄埔同学会。后来我们经常见面,一起谈论军校的同学和往事,我们还联名给台湾的同学写信,邀请他们回大陆来相聚。一次偶然谈起平津战役,才知道他当时防守大、小红门一线。我们两人一个在城里,一个在城外,同窗同学差一点就真qiāng实弹地打了起来。

    3、向江南进军,参加宜当战役

    1949年3月平津战役结束后不久,东北野战军在休整期间根据中央军委命令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司令员林彪、政委罗荣桓,下辖13个军,总兵力约88万人。一个月后,四野在原有第十二、十三两个兵团基础上,成立了第十四、十五兵团,每个兵团辖三个军。我军隶属于第十三兵团,程子华任司令员、萧华任政委。

    在组建四个兵团的同时,上级对各军军政主官作了部分调整。原四十七军军长梁兴初调任三十八军军长,原三十八军副军长兼参谋长曹里怀调任四十七军军长,政委仍由周赤萍担任。曹里怀是我进入东北时的老领导。我的老首长、一四○师师长刘转连升任四十八军副军长,师长由四十七军副参谋长刘子云接任。人民解放军经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大量歼灭guó mín dǎng军的有生力量,已将战线推向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了配合渡江作战,钳制白崇禧集团,中央军委令四野十二兵团萧劲光部的两个军组成先遣兵团于3月初先行南下,攻取信阳,威胁武汉,配合第二、三野战军夺取南京。4月20日,以张治中为代表的guó mín dǎng和谈代表团在北平与我党进行谈判,达成初步协议,但南京政府却拒绝了我方提出的和平条件,和谈破裂。21日,第二、三野战军发起了渡江战役。23日解放南京。

    在渡江战役发起前一周左右,我们四十七军奉命从河北固安出发,沿平汉路南下,向河南进军。此时,四野先遣兵团四十三军已先后解放了郑州、信阳、南阳等地区,河南境内仅安阳、新乡尚被guó mín dǎng军占据。为此,四野命令十三兵团司令员程子华指挥第四十二、四十七军,会同华北军区第七十军发起安新战役。围歼安阳的任务由四十二军执行,攻克新乡由四十七军和七十军负责。5月初,四十二军首先向安阳敌军发起进攻,战斗不到两天,全歼安阳守军。驻守新乡的guó mín dǎng第四十军军长李辰熙与我军pào兵参谋长冉影系姑表兄弟。在大军南下前,冉影即受命先行化装潜入新乡与其联系。当四十七军和七十军完成对新乡的包围后,谈判也于此时开始。守敌在我四面包围之下无路可逃,被迫接受我军和平改编。新乡解放,为大军南下打开了通道。其间,我师一度奉命驻防卫辉。我对卫辉县很有感情。中学毕业后我到开封报考军校时,还投考了卫辉师专。该校当年是河南的名校,在全省都很有名。我旧地重游,很是留恋。新乡解放后,我军继续沿平汉路以西向湖北进军。部队连续行军数十天,行程1500余公里,于6月初到达长江北岸的襄阳,准备渡江作战。

    过去我们行军都是急行军,有明确的敌人目标和战斗任务,要求部队随时能够投入战斗。这次长距离行军,因沿途都已解放,途中几乎没有大的敌情,没有战斗任务,是旅次行军。每天部队行军约30多公里,路线事先都有专人安排好,派人打前站,行军组织安排周到,物质保障充分,地方政府食宿安排得也都很周到,每天下午三四点就能到达驻地休息。在近一个月的行军途中,正如毛主席所说的,解放军就是一支工作队、宣传队。我们途经的地区都是新解放区,部队官兵不仅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还向沿途百姓宣传革命。团里有一个20余人的文工团、一个篮球队。每天一到驻地,我们都主动联络当地学校,和群众一起开联欢会、演出。当时正是夏收季节,战士们还常常帮驻地百姓收割、运输粮食。广大官兵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