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华夏圣帝大舜742 > 第 9 章
    前面出现了一缕灯光。他便向那有灯的地方走了过去。

    走到近前,影影雾雾看见不远处的雷泽岸边停靠着一条渔船,那缕亮光是船仓放shè出来的。于是,他就径直向鱼船走了过去。

    到了跟前以后,看不到船上的人影,虞舜便大声喊道:

    “船上有人吗?”

    “谁呀?”船舱里边有人应声。紧接着,从船舱里走出来一个年轻人,稽首问道:

    “来者何人?有何贵干?”

    舜稽首道:

    “我姓虞,名重华,家就住在山上边。被父母逐出家门,没有去处,胡跑乱走,并无目的。今晚可否在你这儿歇息一下?”

    那人忙上前接住行李,就把舜往船仓里边拉。边拉边说:

    “请进,请进,到仓里歇会儿再说。”

    “很幸运能见到你呀!你的名气很大,我早就听说过了,真的是久闻大名,如雷贯耳。你家里的情况,我也略知一二。这方园数十里的人都经常肯议论你们家的事。都在夸赞你呢!我也早就知道你是个有学问的贤人,是个大孝之人”那个船家边走边不停地说。

    舜的心里非常内疚,歉意地说道:“重华何德何能,敢让人夸赞!不孝之人,被父母逐出了家门,还有什么颜面!这样的人怎能算是贤者!”

    二人说着说着,就已经进到了船仓里边。

    “快坐!快坐!一路肯定走累了!”船家非常热情地让着座。

    坐定以后,那人一边给虞舜倒了一钵热水,一边自我介绍道:

    “我叫灵甫,也读过几年书,这两年在此捕鱼为生。久仰重华兄大名,今日相见,非常幸运!”说着,就为虞舜铺被。灵甫边铺被边说道:

    “今晚咱们俩就挤在一起,好好地聊聊!”

    灵甫那十二分的热情,让舜有点不知所措。受到如此优厚的招待,他的心里已是十分的感激了。很是能说会道的舜,此刻却不知道如何用语言表达,只是连说了几声谢谢。

    深秋的夜晚寒意很浓,为了不让客人冻着,灵甫已将被褥铺好,拉着舜钻进了被窝。

    那灵甫今晚很兴奋,因他时常听说虞舜是个大孝之人,品xìng极好,邻里敬仰,且才学很高,满腹经纶。今日相见,怎肯错过?两人往被窝里一钻便开始聊天。农耕,渔猎、天文、地理、人lún、道德、治国、齐民,没有不涉及的,一下子竟聊到了天亮。

    一个晚上的聊天,使那灵甫不得不益发敬佩虞舜的才华。在聊天的过程中,虞舜也深感灵甫不是一般的人,两人都有点相见恨晚之感。

    次日天亮,虞舜就想要离开,他不愿意过多的打扰被人。没想到灵甫竟恼了,不悦地说道:“你看不起我吗?怎么马上就要走呀?你现在到哪里去?没有合适地方嘛!”

    舜心里是那么想的,可又不能说,在灵甫的接连追问下,竟一时无法对答。

    看到舜窘迫、尴尬的样子,灵甫缓和了一下语气接着说道:“你眼下也没有去处,就在这儿和我一块打鱼,亦自有乐趣。”

    “承蒙灵甫兄收留,那就住在你这里吧。”虞舜充满感激地说道。

    主人的一片盛情,使虞舜非常感动,于是,他便在这里住了下来。从此以后,二人就一起住在船上,一边打鱼谋生,一边谈天说地,相处十分投机。

    第十二回  化解斗殴 [本章字数:2166 最新更新时间:2013-02-24 10:22:48.0]

    ----------------------------------------------------

    第十二回  化解斗殴

    舜原本是出来走走,暂避一时,等父亲的怒气消了,就回去尽自己的一份孝心,并没有想在这里一直呆下去。可就在这儿住的这段日子里,他几乎天天都会看到渔人们为争夺有利的场所或琐碎小事,经常吵嘴打架,结仇流血。他就改变了自己的想法,在这里多住一段时间,用礼让的道理来教化这些冥顽的船户,让大家能知礼懂事,能和睦相处,避免结仇流血。

    开始的时候,那些渔人根本就不听他的。一个外地的农人,这些渔人根本就不把他放在眼里,对他的规劝很不在乎。但他却没有气馁,只要遇到斗殴,他总是要出面劝导,对舜的做法灵甫非常赞赏,他们两个经常一起调解邻里纠纷,制止打架斗殴。

    这天,他们两个的收获很小,没有打到多少鱼。

    早上出去的有点晚,当他们起航的时候,停靠在岸边的渔船已经没有一只了。灵甫说道:“今天咱们到南边去,这几天一直在北边弄,到南边看看运气。”

    “好吧!”舜一边应声,一边跳到船上。

    这两个人很有意思,他们打鱼和别人不一样,一边打鱼还要一边聊天,悠悠然划着小船向南dàng去。

    当他们的小船晃dàng到到独头山下面的时候,看到前面两条渔船在对仗。

    “前面那两条船在干什么?”舜没有见过这种场景,就问灵甫道。

    “在打架。”灵甫回答道。

    “自己打自己的鱼,为什么打架?”舜不解地问道。

    “这种事情时常发生。雷泽一带的船户都是没有文化的愚民,不懂道理,也不讲道理,但他们把自己的利益看得很重,丝毫不受侵犯。不管是谁,只要侵害了自己的利益,就绝不相让。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动辄就拳脚相加,打架斗殴的事是经常发生的。”灵甫解说道。

    “咱们近前看看。”舜建议道。

    “好吧!”灵甫把船直接划向对仗的两条小船。

    只见一个虎背熊腰的大汉抡起船桨打向对面船只渔夫的头。那渔夫虽说比对面渔夫瘦小一点,但身材敏捷,手脚利落。偏过头就躲过了飞来的船桨。他抄起渔叉捅了过去。

    舜哪见过这种场面,这是要出人命的!于是急忙大声喊道:“不要再打了!有话不能好好说吗?”

    谁听他的?!

    两条小船上的人理也没理他,继续在哪里打斗着。

    打斗是相当激烈的,舜从来没有见过这种场面,眼看着虎背熊腰的那个人被渔叉刺中面部,鲜红的鲜血顺着脸颊流了下来。

    这个火bào脾气的汉子哪能服气?他不顾自己脸上的伤疼,将船桨横扫过去。

    刺中了对方的脸部,瘦小汉子有点得意,他抽回渔叉在晃dàng的船上还未站稳,那带着风的船桨已经扫到了他的腿上,咕咚一下倒在了船上。

    小船剧烈的晃dàng着,那个虎背熊腰的汉子抓住有利时机,抄着船桨向对面小船扑了过去!

    看来真的要出人命了!灵甫快速划桨,将自己的船从两条打斗的船只中间chā了过去,豁开了那两条小船。颠簸的船身让虎背熊腰的汉子失去了平衡,一个踉跄倒在了船上。舜大声说道:

    “你们不要再打了,再打就会出人命的。有什么话坐下来说说,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打架的两方面都受了伤,他们也都知道再打下去肯定没有好结果,不是船翻物沉就是你死他伤,见有人强力劝架,虽然心里都不服气,虽然手中的家伙还都没有放下,但还是都住了手。

    雷泽一带的船户缺乏教化,不通情理,豪爽、蛮勇,弱ròu强食。有了纠纷,吵架很少,三言两语,话不投机就拳脚相加。因为不通情理,几乎没有人劝架,突然间冒出来两个劝架的人,还觉有点稀奇。舜看到斗殴双方停住了手脚,赶紧说道:

    “有话好说,有话好说!”

    “你们打架为了什么?”灵甫紧接着问道。

    “老子正在这里打鱼,他他妈的就把船划了过来,和我相争。”虎背熊腰大声喊道。

    “你他妈的废话!老子把鱼从那边?(qūn. 聚拢)了过来,你他妈的却来抢捞,老子岂能容你!”瘦小汉子反唇相讥,大声吼道。

    “雷泽里的鱼很多,谁能将鱼捕完?一天下来,谁不捞他几十斤?你们两个为了这般小事大打出手,值当吗?如果我们今天不拦住你们,肯定都要受到重伤,或许连船也划不回去。受了重伤,几天不能下湖,要耽误多少时光,少捕捞多少鱼虾?这还是轻的,如果哪个出手重了,把哪一个打死了,死的一方父母谁来抚养?妻儿谁来养育?活的那方能安宁吗?他的兄弟儿子不来复仇吗?你以后还想安宁地打鱼养家?你们好好想想吧!”舜是何等之人,说服人的口才太强了!一阵子教化让那两个打架的愚人目瞪口呆:是呀!真的是这样呀!如果今天不是灵甫和这个客人阻拦,还真的说不定会出人命的。可这些道理他们长这么大在哪听过?!因为没有教养,在他们的思维中全是弱ròu强食的动物本能,表现出来的全是愚昧、争夺、暴力。突然遇到高人的点拨,混沌的心中顿时豁然开亮。这场已经bào发的战争就这样被及时制止了。

    此次以后,舜一遇到船户之间的争抢打斗,总要前去化导、调解。聪慧一点的人一点就亮,矛盾很快化解。愚钝一点的人,听不进去劝导,矛盾很难消除。每遇到这总情况,舜总是非常有耐心。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他凭着忠信、诚心、恭敬和口才,通过耐心地劝导、化解,船户们对他还真是服了!到了后来,船户们一有纠纷,就来找他调和。有好几次剑拔弩张的群殴都被他化解了。经过虞舜不懈的努力,雷泽畔的渔人们开始懂道理了,他们知道了互敬、礼让,更知道因为一件小事而打得头破血流,双方都划算不来。这一带的风气一下子好了起来。

    在雷泽与渔人相处期间,虞舜的威信越来越高,渔人们把他如神般敬重。在以后的日子里,他简直成了雷泽畔的头目人了。

    那灵甫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发现这个虞舜不仅是个品xìng极高、心肠极善之人,且有承平庶政之才,有拨乱靖变之能,心里益发敬佩。

    第十二回  凤凰咀聚贤 [本章字数:5497 最新更新时间:2013-02-24 10:22:32.0]

    ----------------------------------------------------

    第十二回  凤凰咀聚贤

    这天,虞舜因调解两户渔人的纠纷,没有和灵甫一块去打鱼。晚上灵甫回来告诉仲华:

    “今天我见到了一位贤人,你没有去,实在是太可惜了!”

    “你今天去了哪里?遇见了哪一位贤人?

    “我今天跑的比较远,一直划到最南边的凤凰咀下面。船到凤凰咀后,我将船靠到岸边,上岸去了女娲祠,顺便祭祀了一下女娲娘娘。在女娲祠我遇到了一位贤人,这个人名字叫皋陶,我和他聊了一会儿,发现他学识渊博,德行很高,心里很佩服他。”

    “太可惜了!今天没有去,竟耽搁了好事。要么这样,咱们明天再到那边去打鱼,顺便让我也结识一下。”只要是贤人,虞舜肯定不会放过结识的机会。虞舜觉得今天没有出去很惋惜,央求道。

    “我就知道你要去的,已经准备明天带你一块再去一趟。”灵甫接过话茬说道。

    其实这是灵甫早已预料到的。他告诉舜时,就知道他非去不可,就准备明天再带他去。次日一早,灵甫便将船划上,载着舜去了凤凰咀。

    由于船往南行是顺水,不多久就到了凤凰咀的下边。灵甫将船靠到岸边,和舜一块下船登岸,径直向女娲祠而去。

    女娲祠外,凤凰咀的高处,一个伟岸的身躯独自站在那里,极目远眺。他眺望着浩瀚的山海,眺望着渭水、洛水流入山海形成的漩流,在那里深深地思索着。

    自从帝尧走了以后,这些年来,皋陶就一直在师傅那里学习,前些日子,他接到了帝尧的召书,辞别了母亲,离开了师傅,怀抱济世大志,独身前往帝都,以展他那径天纬地之壮志。途中,他结识了两拨贤人,一拨是高辛氏的八个才子:人称八元的伯奋、仲戡(kan)、叔献、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狸。(《左传?文公十八年》,“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伯奋、仲戡、叔献、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狸。忠肃恭懿,宣慈惠和,天下之民谓之八元”;“帝鸿氏有不才子,谓之浑敦”。)因为他们忠肃、恭懿、宣慈、惠和,世济其美,所以,天下之人称他们叫做“八元”。一拨是帝颛顼的八个才子,人称八恺的苍舒、?(tui)凯、??(tao.yan)、大临、?(pang)降、庭坚、仲容。“恺”,和也。”因他们个个齐圣、广渊、明允、笃诚,世得其利,所以,天下之人叫他们“八恺”。(《旧唐书?韦凑传》:“八凯、五臣,良佐也”。苍舒、??、??、大临、?降、庭坚、仲容、叔达,即垂、益、禹、皋陶之lún,庭坚则皋陶之字,其齐圣广渊,明允笃诚,天下之民谓之八恺。八恺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称号为姓氏者,称恺氏。在古代,“恺”与“凯”二字通假,因以有“凯”代“恺”为姓氏者,改称凯氏。凯(恺)氏后裔子孙,有因改朝换代的时候遭到祸灭九族之难,满门被抄斩时逃出五个兄弟,五个兄弟在逃难中约定以后分别姓东、南、西、北、岂,五姓是一家,见面是兄弟,以后的子孙只准念书,不准当官。此后遂有岂氏。)

    皋陶和这些贤人很是投机,结为好友。当他们在一起议论贤达时,大家异口同声地赞美历山农夫重华,都认为他是当今最有名的孝子和贤达。皋陶觉得,如此大孝大贤,不去向他学习实在太可惜,于是就提出了建议:“咱们约个时间到历山去拜访大孝子重华,这样的贤人如果不去见他实在太可惜。”“八元”、“八凯”都很赞同,就约定了日期到历山相会。

    “八元”“八恺” 一些事务需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