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大国之魂 > 第 45 章
    国防部长、行政院长。去台后,曾出任蒋介石“总统府”的战略顾问委员会计划主席。何应钦原是蒋介石的宠臣,但因其曾偏袒桂系,尤其是在西安事变发生后,意图主持武力进攻西安,yù在讨伐中置蒋于死地,自己取而代之,而逐渐大权旁落,但仍保持相当地位。去台后,开始深居简出,不闻政事,“闭门思过”。于1987年10月20日死于台北,时年98岁。

    第六号战犯

    顾祝同:心思谁知

    顾祝同1893~1987,字墨山,江苏涟水人。曾任guó mín dǎng陆军总司令、参谋总长、西南行政长官。去台后,任代“国防部长”等职。由于对蒋介石忠贞不贰,顾祝同一生官运不衰,在台湾被圈定为替蒋经国保驾护航的“辅国大臣”,曾多次提拔、指导蒋经国。他晚年身体很好,散步养花,生活规律。1973年5月,82岁的顾祝同还与何应钦一起,兴致勃勃地访问了金门与澎湖诸岛。他在参观金门pào台时,手举高倍望远镜,对着大陆方向,凝视了足有十几分钟,方才还谈笑风生的顾祝同,一下子变得沉默寡言。l987年1月17日,顾祝同在台北病逝,终年95岁。

    第七号战犯

    陈果夫:潦倒而死

    陈果夫1892~1951,浙江吴兴人。原名祖焘,字果夫。曾与其弟陈立夫一起把持guó mín dǎng党务,组织CC系,长期与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同为官僚资产阶级的代表,合称四大家族。去台后,蒋介石为了改组guó mín dǎng,并给蒋经国扫清政治道路,“二陈”即被开刀,重权尽失。陈果夫久有肺病,又历来清廉,在陈立夫去美国后,家庭经济发生危机,无钱治疗加重的肺结核,导致病情难于控制。后虽得蒋介石特批5000银元接济,但已对病情无济于事。于l951年8月28日死去,终年只有60岁。陈果夫生前,曾希望死后能回到故乡浙江吴兴。他写过一首《故乡》诗,字里行间寄托着他浓浓的乡情。

    第八号战犯

    陈立夫:期盼统一

    陈立夫1900~2001,浙江吴兴人。曾任guó mín dǎng中央组织部部长、中央政治委员会秘书长,与其兄陈果夫同为CC系的首领。1949年12月去台湾,1950年,蒋介石“改造”guó mín dǎng,整肃CC系,陈知大势已去,写信给蒋请求出国,离开了台湾,在美国办了一个小型养鸡场。与其妻过起了清苦恬淡的田园生活。1967年,陈立夫偕夫人返台定居,但除读书自娱,就是推动中医之学,不过问政治。晚年陈立夫积极提倡“中国文化统一中国”,并提出对大陆经援方案,期望为统一事业做出贡献,被评为“fǎn gòng老人要做联共先锋”,曾震动台湾朝野。2001年2月8日,新华社发布新闻:“陈立夫先生今晚在台中病逝,享年101岁。”

    第九号战犯

    孔祥熙:客死异域

    孔祥熙1880~1967,guó mín dǎng四大家族代表之一,山西省太谷县人。曾任国民政府财政部部长、行政院院长、中央银行总裁、中国银行总裁等职。1948年赴美为guó mín dǎng政权寻求贷款,随即定居美国。在美国,孔祥熙貌似当寓公,实则替蒋介石做着暗中牵线的角色,被美国人称为“院外援华集团的神经中枢”。1960年10月,美国进行总统大选,孔祥熙受guó mín dǎng当局指使,暗中向尼克松提供竞选费用的内幕曝光。1967年8月15日,孔祥熙死于纽约一家医院,时年87岁。《纽约时报》引述他的一位前下属所说:“他是一个精打细算的人,但他不是具有政治家风度的理财家。”9月3日,台北举行了孔祥熙追悼会,蒋介石亲撰《孔庸之先生事略》,对孔给予了很高评价。

    第十号战犯

    宋子文:因噎而亡

    宋子文1894~1971,原籍广东文昌。曾任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外jiāo部长、行政院长等职。1949年,宋先赴法国,后定居美国。虽作为皇亲国戚,但蒋宋并不始终和善,宋在美国越来越具有独立xìng,一直在建设自己的独立王国,结识并在经济上照顾着各种势力的人物,还曾被指从加拿大向中国内地走私qiāng支,这一切引起了guó mín dǎng当局的不满与警觉,但也对他无可奈何。1963年,宋曾接受蒋介石邀请,访问台湾。蒋仍指望借助宋对华盛顿施展影响,但无果。1971年4月24日晚,在美国旧金山的一个小型宴会上,传出一条消息:前guó mín dǎng政要宋子文,因误吞鸡骨被鲠死,终年77岁。

    第十一号战犯

    张群:百年老人

    张群1889~1991,号岳军。四川华阳人。曾任guó mín dǎng中央党部秘书长、行政院院长等职。1949年去台湾,任“总统府”资政、“总统府”秘书长等职。因他与日本关系密切,奉蒋之命,频繁往来台北、东京之间,广泛结jiāo日本朝野上层右派,鼓吹“台日全面合作,共同积极fǎn gòng”。但历史潮流不可阻挡,1971年7月,张群最后一次访日,试图阻止中日建jiāo,以失败告终。晚年的张群闲来无事,便著书立说,谈修养,说喝酒,论爱情,并宣称:“人生七十才开始,六十几岁还在摇篮中。”还与张学良、张大千、王新衡一起轮流做东,参加 “三张一王转转会”。1991年12月14日,张群在台北病逝,终年102岁。

    第十二号战犯

    翁文灏:回归大陆

    翁文灏1889~1971,字咏霓,浙江鄞县人。曾任guó mín dǎng行政院副院长、院长,总统府秘书长等职。1951年回国。曾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第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等职。翁文灏原是一位爱国地质学家,因感于蒋介石知遇之恩而步入政坛,成为蒋的高级幕僚,直至行政院长之职。在他对guó mín dǎng彻底失望后,决定“弃暗投明”。1951年,他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成为第一位海外归来的guó mín dǎng高级人士。l971年1月27日,翁文灏怀着对国家和民族前途的忧患离开了人世。

    第十三号战犯

    孙科:虎父犬子

    孙科1891~1973,广东香山今中山市人,字哲生。孙中山之子。曾任考试、行政、立法院院长等职。1949年去美国,以种菜为生。1964年由美国至台湾,任“总统府”高级咨议、考试院院长,但只是木雕泥塑偶像。他一生节俭清廉,在这点上没有给自己的先父留下污点。1973年9月20日,孙科在台北逝世。举行葬礼之时,宋美龄出面瞻仰其遗容,亦算是对孙家的一个jiāo待和礼遇。

    第十四号战犯

    吴铁城:晚年受辱

    吴铁城1888~1953,原籍广东香山,生于江西九江。曾任上海市长兼淞沪警备司令、guó mín dǎng中央海外部部长、guó mín dǎng中央秘书长等职。1949年底,吴铁城逃到香港,后到台湾,次年3月,蒋介石复任“总统”,吴被任命为“总统府”资政。1953年,吴因好友王世杰撤职查办之事,自恃劳苦功高,与蒋当面顶撞,蒋原就对吴曾支持李宗仁怀恨在心,故当面责骂,并将其赶出了大门。吴年近古稀,受此 “大辱”,当夜连服三枚安眠yào。次日,家人发现这位“党国铁老”已长眠不起。

    第十五号战犯

    王云五:在商言利

    王云五1888~l979,广东中山县人。曾任国民政府经济部长、财政部长等职。到台后,先后担任考试院、行政院副院长等职。后淡出政坛,将精力投入其热衷的文化事业。曾被聘为政治大学政治研究所专职教授,培养了众多研究生和博士生,在台湾有“博士之父”的誉称。但他本人既无什么学历,也无文凭。后于1969年获韩国建国大学名誉法学博士学位,了却其一大缺憾。1979年8月14日,病逝于台北,终年92岁。

    第十六号战犯

    戴季陶:油尽灯枯

    戴季陶1890~1949,名传贤,字季陶,号天仇。原籍浙江吴兴,生于四川广汉。曾任guó mín dǎng中执委常委兼宣传部长、国民政府委员和考试院院长、国史馆馆长。是guó mín dǎng内fǎn gòng理论权威,被称为:“fǎn gòng最早,决心最大,办法最彻底。”随着guó mín dǎng统治的崩溃,戴季陶也同蒋家王朝一样,最终避免不了被历史抛弃的命运。1949年2月11日,曾嘲笑陈布雷自杀行为的戴季陶,在广州面对窗外连日大作的风雨,大生悲恸凄惨之感,吞食了大量安眠yào,匆匆在他乡结束了生命,他是43人中第一个死去的人,距名单公布不到2个月。

    第十七号战犯

    吴鼎昌:病死香港

    吴鼎昌1884~1950,原籍浙江吴兴,生于四川绥定,字达铃。曾主持《大公报》,任社长,后投*蒋介石,从此摇身变为guó mín dǎng的鹰犬,使《大公报》的立场从“不党、不卖、不私、不盲”变成为guó mín dǎng张目,鼓吹fǎn gòng的工具。后任总统府秘书长,成为蒋介石的高级幕僚。他曾出主意邀请máo zé dōng到重庆谈判,结果弄巧成拙。1950年8月23日病逝于香港,享年67岁。

    第十八号战犯

    熊式辉:一介草民

    熊式辉1893~1974,江西安义人。字天翼。曾任淞沪警备司令、江浙皖三省“剿匪”总指挥、江西省政府主席等职。抗日战争胜利后,熊式辉受命负责 “接收”东北,败于解放军,他本人也从此失宠于蒋介石,退任虚职。guó mín dǎng逃离大陆时,熊式辉由于蒋对他的冷落而举家迁往香港。l954年7月,熊式辉到台湾,但不为陈诚所容,连蒋介石的面也未能见上。最终完全沦落成一介草民,后又迁回香港。1974年1月21日病故,终年81岁。

    第十九号战犯

    张厉生:终遭遗弃

    张厉生1900~1971,字少武。河北乐亭人。曾任guó mín dǎng中央执行委员、中央组织部长、行政院秘书长、内政部长等职。1949年去台湾后,历任行政院副院长、guó mín dǎng中央执行委员会秘书长、驻日“大使”等职。在台期间,他与陈诚配合,共同经营台湾,政绩突出,一度深得蒋介石垂青。不久,出任“驻日本国大使”。在日本与台湾关系疏远后,蒋归咎于张厉生“工作不力”,从此不再任用。他不禁心情黯淡,身体也每况愈下。张厉生虽多年官高位显,但清廉自律,一心于 “党国事业”,最终晚景凄凉。1971年4月21日,病逝于台北家中,享年72岁。

    第二十号战犯

    朱家骅:苦守学术

    朱家骅1893~1963,字骝先,浙江吴兴人。历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长、jiāo通部长、浙江省主席,1940年任中央研究院代理院长。去台湾前,时任中央研究院代理院长与教育部长的朱家骅负责将故宫、中央博物院的文物及书籍运往台湾,为中央研究院迁台做准备,同时收容国内各地有名望的教授,成为中央研究院在台发展的基础。他为在台重振中央研究院煞费苦心,最后却于1957年不得不黯然告退,让位于对中央研究院无尺寸之功、由蒋介石圈定的王世杰。1963年1月2日,朱家骅在台北病逝,终年71岁。蒋介石亲临吊唁,特赠“怆怀勋硕”挽额。

    第二十一号战犯

    王世杰:凄然北望

    王世杰1891~1981,湖北崇阳人,字雪艇。曾任武汉大学校长、guó mín dǎng中宣部长、外jiāo部长等职,在台湾曾任“总统府”秘书长,“中央”评议委员, “总统府”资政研究院院长等职。去台后不久,多次批评政治黑暗,特务横行及蒋氏父子专制统治的王世杰因涉及“吴国桢案”被革职查办。6年后复出,任“中央研究院”院长。晚年的王世杰经常独坐在花园中低吟苏东坡的《西江月》:“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思乡之情溢于言表。1981年4月,王世杰病亡于台北,享年90岁。

    第二十二号战犯

    顾维钧:外jiāo奇才

    顾维钧1888~1985,字少川,江苏嘉定今上海嘉定人。在任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团成员期间,为争取山东问题的解决,代表中国据理直言,赢得了极高的声望。曾任中国出席华盛顿会议代表,国民政府驻法国、英国、美国等国大使,参加起草联合国宪章,并代表中国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guó mín dǎng逃台后,曾任海牙国际法庭法官、国际法院副院长、台湾guó mín dǎng当局“总统府”资政等职。退休后定居美国。晚年的顾维钧身居美国几十年,但始终未入美国籍,并对祖国的和平统一抱有坚定而执著的信念。1985年11月,即将迎来97岁华诞的顾维钧仙逝于纽约寓所之中。

    第二十三号战犯

    宋美龄:世纪老人

    宋美龄1897~2003,原籍广东文昌,生于上海。1927年12月与蒋介石结婚,任蒋介石的秘书与英文翻译。1936年西安事变后,赴西安谈判,为事件的和平解决与随后的国共合作抗日起到了不可小视的作用,也大大增强了她在guó mín dǎng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增加了蒋介石对她的信任和倚重,此后多次赴美为蒋争取援助。到台湾后,由于蒋介石有意扶持蒋经国,其“第一夫人”的位置日益礼仪化。蒋介石去世后,宋美龄逐渐淡出台湾政坛,赴美长期休养。晚年仍关注着台湾的政局,反对台独。2003年10月23日,这个跨越了三个世纪的中国著名女xìng在美国纽约逝世,终年106岁,她也是43人中最后一位离去的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