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大国之魂 > 第 30 章
    山林无语,战云逼近。战争将以严厉无情的法则检验每一个军人,并决定他们的命运和未来。

    朗克普边境。

    师部宿营地,孙立人伫立帐外,仰望星空,黑黝黝的群山和神秘的暗夜使他对于即将打响的缅甸之战感到忧心忡忡。

    孙立人对自己同样信心不足。

    在西点军校,教官常常引用克劳塞维茨的一句名言:“常胜之军,须先战胜自己;常败之军,须先打败敌人。”换句话说,中国士兵倘不能重新获得信心,便永无胜利可言。

    按照总指挥部作战意图,他率领新三十八师在前,廖耀湘新二十二师随后跟进。预计他将在新背洋、达罗与日军主力打一场关键xìng的恶仗。他的任务是只许打胜,不许失败,否则,在他们身后还有一支八万人的筑路大军将失去屏护,而盟军代号为“人猿泰山”的庞大战略计划也将因此夭折。

    根据情报,塔奈河谷当面之敌为日军赫赫有名的“九州兵团”精锐第十八师团。它的前身为著名的“米久留师团”,师团官兵全部由北九州矿工组成,作战凶猛,纪律严明。这支部队在中国战场曾创造过赫赫“战绩”,其中最著名的“卢沟桥事变”就是由该师团发动的。该师团还参加了上海淞沪会战、杭州湾登陆、南京大屠杀、武汉会战、广州战役等,多次获得日本天皇奖赏。在一九四二年新加坡战役中,该师团以三万兵力俘获八万英军,震动英lún三岛。连丘吉尔首相也不得不承认: “这的确是个了不起的奇迹。”

    面对这样的强敌,难怪一向自信的孙立人也心有余悸。

    远处亮起两道雪亮的车灯。一阵汽车马达由远而近,戛然刹住。“哈罗,孙将军。”车门开处,史迪威敏捷地跳下车来。

    史迪威还是中国官兵熟悉的那番模样:作战服、卡宾qiāng,不佩戴任何军衔标志,亲自驾驶一辆敞篷吉普到处颠簸。唯一的变化是,那顶老式战斗帽换成了钢盔。史迪威从不带卫兵,喜欢自己开车,独往独来,这种癖好给日本人造成了可乘之机。他们后来多次试图伏击这位美国总司令,只是由于运气不佳yīn差阳错才没有得逞。这次史迪威还带来了孙立人熟悉的另一位美国将军,参谋长托马斯?赫恩少将。

    孙立人微微感到局促不安。

    同美国将军相比,他的装束服饰未免显得过分华丽,黄呢将军制服,高腰马靴,少将银星闪闪发亮。中国军官更看重在部下面前保持身份和尊严,孙立人也不例外。好在史迪威不介意这些。他亲热地拍拍孙立人肩头,招呼他进帐篷去。

    “孙,我给你带来了一件礼物,但是你得替我保密。”史迪威点燃烟斗,朝参谋长愉快地眨眨眼睛,cāo一口流利的中国话说。

    后者从公事包里取出一份文件,递给孙立人。

    这是一份由史迪威签名同时呈报华盛顿和重庆政府的报告副本。报告请求立即从中国空运三至五个师到印度,将中国驻印军扩编为两个军,以确保“人猿泰山”战略计划的实行。报告提及一个敏感的条件,即军长人选必须由史迪威总指挥提名。

    孙立人先是惊愕一瞬,然后马上意识到美国人把机密透露给自己的意图。在驻印军乃至国内,孙立人虽然以亲美派著称,但他毕竟是中国军人。中国军人就不得不受制于中国的国情,受制于中国的政治和党派之争,因此他不得不对许多事情有所顾忌。

    “老头子会同意吗?”他飞快地权衡一下利弊,试探地问。

    赫恩少将会意一笑。他那双锐利的目光透过眼镜片完全洞悉这个中国师长的内心活动。中国人谁不惧怕老头子呢?

    “你放心,孙。”他宽宏大量地拍拍孙立人,胸有成竹地说,“你们委员长不是也离不开我们美国的飞机大pào吗?那个罗卓英,我们不要他,他不就是得滚蛋吗?我希望你明白我的意思。”

    孙立人低头不语。

    史迪威吐一口浓烟,爽朗地笑起来。“孙将军,我一直认为你是一名优秀的指挥官。我们已经合作过多次,但是这次我需要得到你的完全配合。你必须绝对服从我,不得违抗命令,贻误战机,你将得到的报酬是取得我的中将军长的提名。”

    不言而喻,这是一种道地美国式的jiāo换,也是一种英国式的赌博。史迪威不信任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军官,罗卓英就是一例。罗就任驻印军副总指挥不到三个月就被不光彩地撵走了。但是史迪威破例赏识孙立人,这不仅因为孙立人毕业于西点军校和智勇超群,还因为孙立人对美国有一种超出血缘之外的亲近感。大战迫在眉睫,史迪威之所以做出如此非常之举,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取得中国指挥官对他的绝对服从,从而避免上次远征军四分五裂的悲剧。

    “士为知己者死。”孙立人脑子里突然冒出这句古训。如果说郁郁不得志一直使孙立人心灰意冷的话,那么一旦机遇就在眼前,他怎么能不为之砰然心动呢?在国内,他受到众多嫡系排挤;在印度,廖耀湘又是他的主要竞争对手。廖是杜聿明的亲信,黄埔嫡系,他的师部有热线电台同重庆联系。要是在国内,他能指望超过廖耀湘得到中将军长提名么?

    在中国,从政要有靠山,有势力,有大人物做后台;在军队亦如此。现在,美国人的势力越来越强大,连老头子也得让史迪威三分,他为什么不抓住时机押上它一宝呢?

    如果说人生原本是场赌博,一场意义特殊的赌博,官场何尝不是如此呢?

    “Your  Majesty(阁下),”孙立人站起来,毕恭毕敬地回答,“I  am  very  grateful  to  your  for  your  trust.(我非常感谢您的信任。)I  swear  I  must  do  according  to  what  you  said.(我发誓我一定找您的话去做。)”

    “很好,孙将军,我需要你。我相信我们能比以前合作得更有成效。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这里还有什么麻烦需要我替你解决吗?”史迪威也站起来说,他显然对谈话结果感到满意。

    孙立人张张嘴,转念一想,yù言又止。他不想给这位美国大叔留下过于贪婪的印象。但是这瞬间的表情还是被史迪威注意到了。

    “Oh,”美国大叔高声叫起来,“你这个贪心鬼!你又要提‘155’的事吧?不过,托马斯,你看怎么样???????OK,说定了,给你一个营。我想你们那些中国记者又该在报纸上攻击我冷落了那位法国朋友。”

    “法国朋友”是美国人对廖耀湘的戏称。廖毕业于黄埔第六期,后留学法国陆军军事学院,能讲一口漂亮法语。在驻印军中,孙师长得到的装备常常比廖师长又多又好,因此不少中国随军记者对此愤愤不平,抱怨美国人厚孙薄廖。“155”是美国制造的最新式榴弹pào,配属总指挥部,中国指挥官都对这种威力强大的远shè程大pào馋涎yù滴。现在史迪威把它慷慨地给了孙立人,这其中不仅含有奖励的意味,更可以视作一种新的友谊和合作关系的开端。

    “孙将军,我要你牢牢记住,你的任务是必须打垮敌人。我随时都跟在你的身后。请不要忘记,你身后还有一支八万人的筑路大军,他们需要得到你的坚强屏护。”史迪威语重心长,再三叮嘱。

    孙立人啪地敬了一个军礼。他以立正姿势,目送吉普车远去。两盏闪烁的汽车尾灯很快转过弯,消失在漆黑的峡谷深处不见了。坑坑洼洼的山间公路上,有一支部队正在夜行军,黑暗中不时传来骡马嘶鸣和qiāng支钢盔碰撞的金属响声。

    孙立人沉浸在一种前所未有的亢奋和轻松的精神状态中。他深深吸进一口清冷潮湿的空气,把目光投向遥远的夜空。星光闪烁,山影朦胧,暗夜虽然深邃,却少了些yīn霾,多了些光亮与希望。不管怎么说,他已经投下赌注,成败得失,在此一举。

    “副官!”他看看夜光表,已经凌晨一点。“马上叫醒副师长参谋长,还有机要处长,带上作战地图上指挥部见我。”

    早在第一次缅甸战役失败的当年十月,史迪威就制订了一个收复缅甸的战略计划,军方给这项计划取名代号为“人猿泰山”。“人猿泰山”原是一部三十年代风靡美国的传奇电影,讲述一个被黑猩猩抢走的小男孩如何在原始森林里长大,并成为一个英雄的故事。这个代号意味着未来在缅甸进行的将是异常艰苦而漫长的原始丛林战争。

    “人猿泰山”包括两个规模宏大的战略设想:

    一、X军(驻印军)以收复缅甸北部为目的,与Y军(中国远征军)收复怒江西岸的战争同时进行。最终全面收复缅甸。

    二、随着X军推进,届时将有一支庞大的筑路兵团将一条柏油公路从印度的利多(Ledo)一直修到缅甸的密支那,最后接上中国境内的滇缅公路。该公路全长七百英里,途径许多高山大壑和原始森林。同时还将铺设一条大口径输油管道从印度加尔各答直到中国昆明,预计总长度为两千英里。

    “人猿泰山”计划的实现将打破日本对中国的全面封锁,把中国大后方同世界反法西斯阵营紧紧连接在一起。制定这个计划的着眼点出于对战争还将持续五年以上这一基本战略估计。

    罗斯福总统亲自批准了这个计划。

    一九四二年雨季过后,美国陆军工兵部队便陆续从本土抵达印度。这个部队包括两个(后增至五个)机械化工兵团和一个黑人工兵营,另外从兰姆伽调来两个中国工兵团协助。工程开始后,英国当局提供了大约三万名印度民工参加施工。年底,筑路大军分段将公路从印度萨地亚向西缓缓推进,日进度约为四分之三英里。工程总指挥惠尔勒少将,副总指挥阿鲁斯密准将,两位将军都是美国最优秀的公路工程师,他们亲自参加了设计并指挥部队施工。印缅边境亘横着重重叠叠的喜马拉雅山脉和野人山,山大林密,沟壑纵横,且有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筑路大军花了半年时间才把公路修到利多边境。

    一九四三年雨季到来了。暴雨和洪水冲毁道路房屋,冲走施工材料和机器。各种热带蚊虫、蚂蟥和丛林疾病也乘隙而入,日益严重地威胁人们的生命。从利多进入缅甸,担任掩护的前哨部队几乎天天都同日军发生战斗,敌人还时常派出敢死队穿过原始丛林,袭击没有武装的筑路队伍,致使人们整天提心吊胆。一种畏难和死亡的气息迅速在人群中蔓延开来。民工大量开小差,生病和装病的士兵迅速增多,上工的人数明显减少。

    工程进度几乎陷于停顿。五月至八月,公路总共往前推进了七英里。

    打仗和筑路都是艰难的事业,而将打仗和筑路同时进行更是需要付出沉重的代价,它将极大地考验人们的意志、信念和献身精神。作为这场战争的总指挥官史迪威决心不屈不挠地把这项工程进行下去。他派人在边境竖起一块巨大的标语牌,牌上刷着一行醒目的油漆大字:

    “WELCOME  TO  BURMA!”

    (欢迎来缅甸!)

    THIS  ROAD  LEADS  TO  TOKYO!

    (这条道路通往东京!)”

    2

    缅甸。新背洋。

    新背洋是缅北群山夹峙中一块小小的山谷平坝,呈长条状,距边境约七十公里。清澈的塔奈河好像一道护城壕从平坝边缘缓缓流过。新背洋扼胡康河谷出口,为驻印军入缅必经之地,由日军增派第十八师团第一一四联队驻守。

    十月二十日上午十一时,前哨战在新背洋以西无名高地展开。新三十八师搜索连行进途中与日军一个大队猝然遭遇,双方立即抢占有利地形,并同时向对方开火shè击。

    按照以往的战场经验,日军一个大队(营)的战斗力往往相当于或超过中国军的一个团。河南战役,日军曾创下一个机动大队击溃汤伯恩一个师的惊人纪录。因此战斗一开始,日军并没有把区区一个连中国兵放在眼里。他们还是按照老一套战术,依仗人多,三面包抄,连连向中国军占据的无名高地发动猛攻。

    但是这次他们没能如愿以偿。

    搜索连是新三十八师的开路先锋,全连兵员三百余人,配备迫击pào十二门,反坦克pào三门,轻重机qiāng二十五挺。士兵清一色M4汤姆式冲锋qiāng。战斗一打响,该连即沉着应战,将敌人放入shè程内,充分发挥火力优势予以杀伤。当日本士兵端着三八大盖气势汹汹扑上来的时候,冰雹般的迫击pào弹便劈头盖脸地砸下来,暴雨般的机qiāng子弹始终构成一道道密不透风的火墙,把气焰嚣张的日本人打得晕头转向,好像割禾一样纷纷栽倒在地。轮到中国军反冲锋时,头戴钢盔的中国士兵更是个个争先,勇不可挡。他们充分发挥了自动武器近战的长处,把密集的子弹泼水般扫向敌人。尽管日本士兵受过严格的shè击、刺杀和ròu搏训练,且战斗意志极为顽强,但是他们手中的老式步qiāng毕竟敌不过自动武器的威力,中国人不待靠近就把他们打得血ròu飞溅,浑身都是窟窿。

    激战持续到中午,日军渐渐不支。

    下午,另一连中国士兵及时赶到,两路一齐夹击,日军仓皇败退,丢弃两百多具尸体和许多qiāng支弹yào。

    前哨战初战告捷,中国驻印军首次创造对日军以少胜多的奇迹。

    十一月一日,新三十八师一一二团先遣营,沿塔奈河谷西岸向新背洋迂回,行至加拉苏高地附近遭到日军伏击,损失一个连。日军以两个步兵大队的优势兵力包围了剩余的中国军,试图一举予以全歼。一一二团第二营紧急赶来增援,日军亦增援一个大队,双方就在加拉苏四周山头展开激烈战斗。

    面对强敌的中国军队沉着应战,再次显示出令日本人目瞪口呆的战场优势和良好素质。

    战斗开始,处境被动的第一营虽然受了损失,但是剩下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