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让煎汤凉着,一边烧水给虞舜浸洗全身。
女英让舜把汤yào服下,用热汤再浸了一会儿。虞舜果然慢慢地醒来了。二帝女这才算是放下了心。她们把舜从木盆中扶起,擦干了身上的水珠,然后将他扶到炕上,给他穿上衣服。
此时舜已经完全清醒,他边穿衣边问:
“何以至此?”
两个媳fù,你一言,我一语地叙述了昨日之情形。舜叹了一口气说道:
“唉!真得喝醉了!三弟之酒甚佳,他们又尽力劝我,真是喝得太多了。”
舜酒醒以后,二帝女让他在炕上休息。然后,赶忙去朝见父母。进门以后,娥皇便将舜酒醉不醒,不能朝见的情况告知父母,请他们原谅!瞽叟俩口子啥也没说,也就这样过去了。
就在舜的身体刚刚复原的时侯,忽然接到帝尧的命令,令舜将二女、九子带上,即刻到平阳。要授他官职,让他在朝里做事。
第二十六回 平阳赴任 [本章字数:2862 最新更新时间:2013-03-03 06:32:25.0]
----------------------------------------------------
第二十六回 平阳赴任
舜接到命令之后,赶紧到父母房里向父母说明情况,并向父母告辞。那瞽叟听了心里很是高兴,一则儿子要到帝都去当官,毕竟是荣宗耀祖的大好事,二是省得婆娘整日里在家里生事,让他不得安生。便对舜说道:“那你就去吧,到那里好好做事,不要让我cāo心。”
虞舜连连应声,便同两个妻子向父母磕头。
那姚婆子则满脸不悦,她的心里很不服气:没有想到自己费了那么多年心机,压制舜,扶助象,可一直都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她一心想毁掉舜的孝名,所采取的办法就是不给舜说媳fù,遇到说媒的就乱说一个借口推脱,采取了种种手段让舜娶不到媳fù,无妻就无后,无后便是对长辈没有尽到后辈的责任,是为最大的不孝。但自己失败了,舜不但娶到了妻子,而且还是两个;她不准舜到庠舍去读书识字,尽心供自己的亲生儿念书,以祈让自己的亲生儿子能有出息,各方面都能压过舜。可自己的亲儿子总是那么顽劣,那么没有出息,而舜还是出人头地了。姚婆子的肠子都能气黄了,但无可奈何!此时,她站在那里一声不吭,该说什么呢!
向父母告辞之后,舜便安置了家里的稼穑之事,收拾好行囊,带着两个妻子和九个帝子离开了历山。
舜到了平阳之后,按照帝尧的命令,接替了后稷的教化之职。
在远古时期,教化是当时朝政的一项最重要的任务之一。那个时候的统治集团,最主要任务只有三条,一是为庶民提供一个好的生存环境(渔猎、农耕),二是教化百姓从愚昧走向文明,不断推进人类社会的进步;三是调解纠纷,惩戒犯罪,为庶民创造安居乐业的生存环境。因为舜以孝闻名天下, “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上人皆让居;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所以,帝尧就将教化重任jiāo付于这位大孝、大贤之人。舜任教化之后,推举了伯奋、仲堪、叔献、季仲、伯虎、仲熊、季狸等逸群之材参于了管理教化之事。
教化的主要任务是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教人向好,教人为善,在全社会形成一种良好的风气。为了搞好教化,虞舜采取了一系列得力措施,他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划分为五个类型:即君臣关系,父子关系,夫妻关系,长幼关系和朋友关系。要求在君臣之间,要讲一个“义”字。君要体恤和爱护臣子,臣子要尊重和拥戴君王。君臣协力,为天下庶民谋利;父子之间,要体现一个“亲”字。父要慈,子要孝,只有父慈子孝,这个“亲”字才能充分体现。母子之间,也是这样;夫妻之间,应体现一个“爱”字。丈夫应和气,妻子应柔顺,一和一顺,相亲相爱,夫妻才能白头到老,家庭才能幸福美满;兄弟之间,要讲一个“序”字,兄长应友善,弟弟应恭敬。兄弟有多有少,应以长幼为序。相互友爱 ,相互体谅;朋友之间,要讲求一个“信”字。朋友之道,在于jiāo往,jiāo际之时,最重言而有信。如果假心假意,言而无信,就没有朋友可做了。(《尚书?舜典》:“慎为五典,五典克从,”“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常之教。”)
大政方针已定,虞舜边用心地宣扬这五种lún理。这五种lún理很快就为人民所乐为,全国上下的风气很快发生了大的变化。
后来,舜又受帝尧之命任天官彖宰之职,管理的是朝中的百官人事。代理彖宰之后,对百官既严格管理,又无微不至地关爱体贴,把那百官臣工管理得井井有条。百官心悦诚服地服从他的管理和调迁,大家都能各司其职,做好本份事务。期间,他不断地将那些有济世大才的人举荐给帝尧。举八恺,使其主后土,举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左传?文公十八年》:“舜臣尧,举八恺,使主后土,以揆百事,莫不时序,地平天成。”季文子说,高阳氏有才子八人,号称八恺,高辛氏有才子八人,号称八元。这十六族世世有声名,尧不能举用。舜举用八恺,使主管后土,地平天成;举用八元,使主管教化。五教: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内平外成。)在总理百官期间,举贤任能,因材使用,便整个朝庭人才济济,朝中事务无一耽误。
为了观察舜各方面的能力,帝尧又让他但任上傧之官(接待四方宾客)。但任上傧之官期间,他大量的接待了来自四方各地的诸侯:
东方九夷(东方沿海九种部落或民族的名称。制云:“东方曰夷”夷者,柢也,言仁而好生,万物柢地而出。《竹书纪年》和《后汉书?东夷传》:九夷为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之地的诸侯们从东边来了,舜在东门外接待了他们。东夷的诸侯们早已知晓虞舜的德名,但他们却故意以傲慢的态度轻慢舜的接待。虞舜面对挑衅,礼节上恭敬和蔼,待诸侯为上宾,接风洗尘,热情周到。对他们提出的非礼要求,又严辞回绝,凛然不可侵犯。帝王的风范始终体现在言谈举止之中。使这些诸侯国的头领们顿生敬仰之心。
西方六戌之地的诸侯们来了,虞舜在西门之外热情地招呼他们。西戌的这些诸侯们想考考虞舜对天下之事到底能知多少。于是,他们以西戌之礼节和虞舜jiāo往,虞舜顺应自然,礼节周到。他们以西戌的民风民俗考问虞舜,舜事事皆能对答如流。
南方的八蛮之国来了,他到南门之外迎候。南侯们以粗俗野蛮的态度对虞舜。舜不卑不亢,以柔制劣。对南侯们的接待即有分寸,又周到无微。使他们深感内心愧疚。仅在接待期间,就把这些人训服得俯首恭顺,不敢有丝毫的轻慢。
北方五狄之地的诸侯们来了,舜在北门之外恭侯。一番客套之后,北狄诸侯以北方的地理山川、地情庶俗来为难虞舜。虞舜胸有成竹,有问必答,使他们自愧弗如。
从此以后,诸侯国君们都不敢怠慢虞舜,有的一些国君见到虞舜,常露自卑之颜。越是这样,虞舜越谦虚,越热情。使远道而来的诸侯们感觉到了帝都的威严,帝都的温暖。(《史记。五帝本纪》:“舜宾于四门,四门穆穆。”)
那一时期,天灾地难频繁,洪水肆虐,几乎就没有停息过。北高南低的自然特点,使北方的水害经常危及到中冀及下游一带。为早日能平治水患,帝尧又派舜到孟门、壶口一带巡察水情,帮助制定治水方略。舜受命以后,立即起程,晓行夜宿,奔赴灾区。
当时正值炎夏,雨多湿重,天气焖热。虞舜一行整日汗流夹背,蒸热难受。到了吕梁一带,进入山林,气侯凉了许多。吕梁山大,林密坡陡,他们吃力地在山林里跋涉。
突然间yīn云密布,山林里顿时一片灰暗。时值傍晚,却已伸手不见五指。狂风把山林刮得“呜!呜!”吼叫,如猛兽狂吼一般。紧接着雷声滚滚,电光闪闪。
面对突然变化的异常天气,虞舜镇定自如,走在前面,率众前行。
走了一段以后,天更黑,路更难走。舜对大家说道:“大家紧跟着我,手拉着手,不要走散了。”
大雨倾盆,虞舜以他特有的智慧和敏捷的辩析能力,用他长期劳动锻炼出来的良好体质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把大家带出了密林,察看清了水患的原因,这是朝中大臣们所没有人能做到的。大家都很佩服。
在巡察中,虞舜发现,北部地带由于地震引起了地形变化,从北面而来的一股大水,由北而南,直泄中原。给冀地诸多的水患又增加了水量。实是水害之根源。
巡察完毕,返回帝都以后,舜即把巡察情况奏报帝尧。建议立机饬要臣前往,采取非常措施,从孟门、壶口一带开始根治,尽快把从北边流下来的这股大水治住。
虞舜复命以后,帝尧对虞舜在暴风雷雨中镇定自如的毅力、勇气和才能非常佩服,并根据舜的建议在大臣中重新寻觅有治水特常之人,立即前往孟门一带根治水患。
第二十七回 帝尧退位 [本章字数:2379 最新更新时间:2013-03-03 15:58:00.0]
----------------------------------------------------
第二十七回 帝尧退位
帝尧在位的几十年里,正遇到地球地壳的变动,天灾地难接踵而来。先是十日并出,万民罹难。大羿shè日,九日坠落以后,高温聚降,气侯顿冷。不一会儿yīn云四起,竟下起了大雨。倾刻间沟壑皆盈,平地变成了泽沼。大热之后,聚然大冷。许多房屋已焚,不少百姓无处栖身。伤风感冒加上瘟疫传染,疾病者甚众!帝尧焦急万分,急遣巫咸配制草yào,四散分发,紧急抢救。然而,那些fù孺病老终因体力不支,死亡者不计其数。真是满目狼籍,空前浩劫!面对劫难,帝尧心急如焚,率领群臣经过数月努力,总算是控制住了疫情。
人常说,福无双全,祸不单行。这话一点也不假!人们还没有从灾难里爬出来,忽然间地动山摇,全国到处山摇地震,火山不断喷发。这真像世界的末日来临了!这场劫难不亚于十日当空。大地震以后,地面上发生了巨大变化。“高岸为谷,深壑为陵。”沧海桑田,面目全非!帝尧心中非常痛苦、烦恼。旧烦未了,新愁又临。 孟门山(今山西省吉县西)发了洪水。周围农田尽被淹没 ,百姓房屋瞬间dàng尽,不少人淹死于洪水之中。”紧接又是“梁山之上,大水冲下,冲毁了农田房屋,水害之程度同孟门一般。”没过几天, “龙门山壶口一带大水冲下,淹没农田,冲走人畜。”面对这突如其来,接连不断的洪水灾害,帝尧君臣束手无策。愁肠末解,又不断传来恶讯 :全国各地暴雨不断。雍州发了大水,大陆泽一带发了大水,徐州发了大水,豫州发水了……帝尧接到各处水灾的奏报以后,忧危之至!尤其是那汾河之水,水势有增无减,直逼山海,涨溢的无法收拾。大灾面前帝尧亲自去巡视,亲率群臣治水。为平水患,在四岳的推举下使孔壬治水。孔壬jiān佞,弄虚作假,延误时机,水患仍在肆虐。帝尧将孔壬削职为庶民,在四方诸侯领袖的推举下,又任用最擅长治水的鲧出任崇伯,治理水患。粗暴跋扈,刚愎自负的鲧,早起晚归,顶风冒雨,励精图治九年。筑成了数百里的九仞之城,总算将那滔滔洪水阻挡住了。但因方略错误,堵塞了黄河的一条重要支流??共水,使得黄河无法从北向的支流泄洪,导致河水改道,泛滥成灾。由于鲧的治水方略的彻底失败,滔滔洪水不仅给百姓带来了空前的灾难,死者不计其数,活的流离失所。而且大坝决堤的洪水实属罕见,就连帝都平阳都浸在了洪水之中。帝尧面对滔滔洪水,看着水中漂流的尸体,深深地自责自己误用庸人,误国误民。并派四朝老臣祝融率?铿等人诛杀崇伯鲧。
帝尧打发走祝融、?铿以后,甚觉乏困。于是就退朝回到寝宫休息。可他翻来复去,就是睡不着。在位几十年了,为了国家,为了拯民于水患之中,黎明即起,日夜cāo劳,没有过过一天舒坦的日子。现在老了,突然觉得浑身乏困,不想动弹。时值大灾之年,治水任务非常繁重,甚觉力不从心。心焦气躁,在床上翻来复去睡不着觉。
“哎!老了,老了!应该把帝位让出去了!”躺在床上不停翻身的帝尧反复自语着。此刻,他又想到了禅位于舜的事。自言自语地说了一句:“是时候了!舜担当帝任完全有条件了。”此刻的帝尧想得很多,本来帝位是应该传给帝子丹朱的,可丹朱不肖,顽劣好讼,虽经多次教育,但都没有改变的迹象。既然如此,就决不能把天下大任托付于他!为了天下庶民,帝位传人一定要选择贤能。前些年,他曾在众臣中寻觅一个贤德有才之人来继承帝位,但一直没有一个合适的人选。后来,他又到天下各地去寻觅,也曾经找过曹、许等人,但都很令他失望。舜的出现,终于使他心里的这块石头落了地。为了慎重起见,避免许由事件的发生,他对舜进行了多次的培养和考验。为了观察舜的德能,他让娥、英二女下嫁于他,观察他的治家。看出了他是一个极善之人,极孝之人。节俭勤劳,治家有方。让九个帝子随他耕田,观察他的处人、处世。看出了他友好邻里,温、良、恭、俭、让,邻人皆服;为了考察他治国济民之能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