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如果,这世间有一种让我最不愿记起的回忆,重回北京必然首当其冲。
扬州清平,身处其中感觉不到匆忙胶着,虽停留一天不到,但它符合了几近所有我对他的幻想。
许是习惯了这样的闲谈与安静祥和,当我抵达北京,感触到的,见识到的,是让我错乱慌张的一幕。长安街的威严城墙依旧耀眼。整洁的柏油路上干净如洗。我将在这样的地方开启了我剩余的所有人生。
无来由的心中有些慌乱与惶恐。
一种名为‘面子’或者叫做‘不甘心’的情感驱使着我不回头,走下去,哪怕将来面对的后果,承担不起。
我终究,是留在了这里,没有人胁迫,没有人诱惑。
我用三天的时间来消化这一路走来的种种见闻,来消磨一年时间积累的矫情。然后用一周的时间去书写,回忆那一路走来的感悟。
抵达北京时,又是一个十月。暂居朋友合租屋中,当一切尘埃落定,便开始思索到底何去何从。定居北京的美梦从未有过,但至少我需要在这里生存下去。而生存本身,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帝都京华,居之不易。亘古以来便如是!
我试图希望重拾上一个十月期间所得到的机会,进入一家星级酒店一步步做起,然而,并未成功。
面试过很多家,拒绝过很多家,也被很多家拒绝过。近半月时间一直奔波在求职于面试的路上,然而要么自己失望,要么别人失望。
这样的失败我并不意外。
一则,我并未有一个让人认可的履历;二来,四处漂泊的人难免不会再将来某一天再次离职远去。他们不需要这样一个不安定的因素。三则,帝都荣耀满地,与其找一个不怎么专业的外地本科,不如直接招聘刚毕业大学生。更容易管理,也更有希望。
无奈之后,只能将目光投向他处,一个偶然机会认识一位站编辑。便频频投递,希冀可以借助读书、阅历谋求一份职业。
然而,大多被拒绝。一流主站需要从事经验,二流三流需要广阔圈子与人脉。无论哪一条我都不符合。
在失败中,我沉闷走过了整整一月,依旧没有找到工作和一条出路。
而这样的现状延续了一月有余。我从旅途归来仅有的一丝慰藉被无情打散。
三月之后,勉强找到了一分工作——一家餐厅当领班。许是老板看到了我潜在的用处,故而愿意任用。无论如何,我都感激不尽的。
当一切安顿,步入正轨,我的思绪开始活络,曾经压在日记底部的小说大纲以及在电脑深处的未完毕的稿件再一次重回视线。我几近用所有的时间来重塑当初情怀与架构。每天上班都在思索如何去处理一个人的生死,如何去解释他的一言一行。
或者说,我将它从一个业余变成了生活主流。
也许我自己都不知道,这才是我真正想要做的事情。
但当我满心欢喜将完稿之后的正文与大纲以及想法投稿之后,收到的却是让我难以面对的惨状,几近十余家网站,没有一家愿意签约。
我开始对自己信奉的坚持产生了动摇。
划掉了所有曾经部署,划掉了原来厚重的剧情,开始重新架构。然而,命运何其相似。一月之后,当我把十万正文发给编辑之后,得到的是同样的回复。
那是一段让我记忆深刻的岁月。我似乎看到的是一个世界的崩塌。而原因,是我自己的不够完美和与这世界的不契合。
也许,我错了,也许,我需要一份坚持下去完善下去的力量。
我选择了第三条,浏览关注一度占据榜首位置的网文,去关注他们的手法与剧情区别。强迫自己去接受,去学习。然而,却无功而返。
无论我如何更改,改不掉自己笔下犹如瘟疫一般去不掉的习性。投稿的正文版本一路从一加到十。我收获到数之不尽的拒绝。
曾有那么一刻,我真的很想放弃,真的想要离开北京,离开这个让我感到绝望的城市。
2018年春。我终于停笔。
我做不了别人,便成不了别人,也许注定得不到如别人那般的成功与耀眼。在某一个黑夜之中自饮自酌,第二天辞职离去,申请了一张信用卡加上自己的积蓄报名了一家网络学习公司。
在那里,开始了为期半年的编程学习。
已经忘记为什么要这么做,为什么宁愿永无止境面对一台冰冷的机器也不愿再与任何一人交流交往。
很难想象,当年的那时,到底经历过一场怎样的绝望与挣扎,在那苦痛的废墟上亲手建立一个将自己永远封固的铁笼。
我已经很久,很久,记不起当初那股热血的感觉。那股冲动与悸动。每每想起那一年里所有的变动,都会回忆起2016年我在苏州公交上与他的对话。
那年的我,认为钱财是我们之间主要的原因,如今看来,似乎大错特错,本末倒置了。甚至对与错都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在于,我们对于彼此的对待和事情的处理。
他不愿放下对子女的掌控,而我不愿放下那时认为的‘自由’。
三年之后,我被公司外派,前往欧洲一家分公司。曾称兄道弟的好友皆已成家立业,单杰定居深圳,沈坚定居cd,李信定居西安,因为工作原因跟随项目在全国各地奋斗,郭晓峰如愿以偿在北京立足。昕灿祖籍福州并未变更。一切都很圆满。
我如同一个人间蒸发的影子,消失在了所有人的视线之中,临行前我重新买了一部手机,那陪我度过许久的6s永远停留在了收藏盒的深处。
当然,在离开之前我寄给了他一张卡,每三个月我都会在卡上打一笔钱。这是我的责任,是生命与之俱来的责任。2018年春节,是我与他之间的最后一次见面。
一直记得,他话少了很多,一直都在沉默。面对我,面对所有人,都是如此。
那一年我26,于村中人,家中人而言,早该成家,这成为了几近所有的心病。除了我自己。
…………
曾无数此梦想,踏出国门身处境外会是一种怎样的感触,那里有着与有生之年接触完全不同的文化,习俗,风情。所有的一切都充斥着挑战与新奇。
我错了。
三年之后,我看到年幼女儿在一堆玩具中玩腻一个果断扔掉选择另一个的乐此不疲,恍然觉悟,这与当初的我,何其相似。
思念,故土,就如同酒窖中的白酒佳酿,时间越长,越是浓烈。犹如烈火一般焚烧在心间,炙热而且强悍,犹如百爪挠心挥之不去。
我看到不同的天空,看到不同的美景,看到不一样的思虑与方式。看到不一样的人。却看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那时候,我理解了在我书中曾描写的一种存在——游荡在世间不愿坠入轮回的幽魂。
因为牵绊,因为希冀,因为渴望,所以,他们不愿离去。即便承受万千苦痛,即便虽是都有可能烟消云散,但它们依然在徘徊,在追逐。
四年之后,我已三十有六,虽算不上什么大富大贵,倒也不至于流落街头。十年时光匆匆走过,我留给大洋彼岸遥远故土的讯息,唯有那张卡上定时的一笔汇款,证明着我依旧活着。
除此之外,再无任何。
这一年,当我亲手将女儿送进学校,看着她背影的这一刻,终于体会到了当年苏州公交车上那句话的残忍。
他不是圣人,我也不是。
在踌躇,与不安中踏上了归程。我并不知道等我回到那无数次梦中出现的故土。会有一副怎样的景象在等候。正如当年当我手握离开的机票,一样不知道自己将会走向何种未来。
…………
很多年后,我终于明白,离开,便是永久。当我选择了离去,将永远无法归来。正如我当年离开的决绝。正如我当年奋不顾身的冷血,正如我当年亲手打造的无人可近的牢笼。
我将一生都伴随着冰冷在忏悔之中度过。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