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黎原回忆录 > 第 49 章
    曾到过海拔4000多米的哨所,没有任何高原反应,大家都说我身体比年轻人还好。当我们到达海拔最高路段的施工连队驻地时,战士们都非常高兴,他们说从来没有这么高级别的首长来过他们连队视察工作。他们当兵几年,有的甚至连师长都没见过。部队在高原缺氧的条件下施工非常艰苦,我指示有关部门,尽快解决他们住宿和劳动保护等问题,改善他们的工作、生活条件。

    通过一段时间的调查研究,我对基建工程兵有了初步了解。我感到一是部队教育训练和管理水平不一。老部队和一些从其他兵种成建制改编过来的部队,教育训练和管理水平还好一些,部队还有个部队的样子。如北京指挥部的六支队,是铁道兵十二师成建制改编过来的,部队建设各方面都做得不错。但少数新组建的部队,特别是工改兵的部队,教育训练和管理水平较差,存在的问题相对比较多。如煤炭指挥部四十四支队。二是部队高度分散,分布在全国各地,承担的任务也是复杂多样,如建筑安装、煤炭、水利、jiāo通、冶金、石油、化工、地铁和国防施工等等,管理教育难度大。三是受社会风气的影响,少数部队思想比较混乱。

    根据上级指示和部队的实际情况,我着重抓了部队作风纪律和养成教育。党中央为基建工程兵制定了“劳武结合、能工能战、以工为主”的“十二字”方针,高度概括了基建工程兵的xìng质和任务,是毛主席建军路线在基建工程兵的具体体现,也是我们部队建军的方向。基建工程兵平时寓兵于工,可以执行艰巨的施工任务,在战争和严重自然灾害等紧急情况下,也能够开赴前方,抢修抢建,必要时还可以直接参加战斗。但部队有的同志对“十二字”方针认识不够,认为基建工程兵就是负责施工建设,抓好“劳”和“工”就可以了,不必像其他部队那样抓政治和作风纪律建设,能完成生产任务就行,平时不太注意部队的教育训练和管理。还认为“以工为主”就要以“工”改“兵”为主,以落实经济政策、搞奖金为主等等。

    我们从基建工程兵既不同于野战军,又不同于地方企业的特点出发,按照“十二字”方针的要求,从三方面对部队进行整顿:

    第一,大力加强政治工作。政治工作是我军的生命线。这就要求我们的工作,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要适应这支部队的特点。把施工队伍整编为基建工程兵,是一件相当艰巨复杂的工作,这就要求部队官兵首先要在思想作风和生活方式上实现一个大的转变。这一转变是什么?就是要在政治上培养有高度政治觉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献身四化的革命精神;在生活方式上要实行集体化、军事化。为了实现这一转变,针对基建工程兵的xìng质、任务和“十二字”方针,我们从端正入伍动机、明确为谁当兵、为谁施工这一问题入手,不能简单地认为穿上了军装就是军人,要在全体官兵中真正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树立“劳动为荣,艰苦为荣,当基建工程兵光荣”的思想。有的官兵虽然穿上了军装,但他们的思想并没有入伍。他们参军的目的只是考虑工资待遇、家属团聚、子女就业、职务安排等。因此,不从政治上提高觉悟,就不可能调动大家的积极xìng,生产建设工作也不可能做好。

    再先进的装备也要人去cāo作,没有好的思想和过硬的技术,机械装备不但发挥不了作用,还可能起负面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在基层培养和建立起行之有效的政治工作制度,培养和建立一支强有力的政治工作骨干,发挥党的核心领导作用。为此,我们深入开展学习雷锋、学习英雄模范,发扬革命英雄主义,开展技术能手、革新能手、施工管理能手的“三手”活动和社会主义劳动竞赛;要求政治工作骨干及时掌握干部战士的思想动态,摸清部队的思想脉搏。领导干部要亲自下基层调查研究,有针对xìng地进行教育。基建工程兵既然是军队,就和企业不同,政治教育要多一些,工作要抓紧一些、细一些。在物质鼓励、福利待遇等方面,要从全军的大局出发,不能和地方一样搞。当然,基建工程兵和野战军还不一样,发点奖金无可厚非,但要坚持精神鼓励为主,物资奖励为辅的原则。同时要明确物质奖励是奖励先进,不能搞平均主义。其次,抓好部队的管理。进行作风纪律整顿,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做到令行禁止,雷厉风行,一切行动听指挥。一个作风疲沓,纪律涣散的部队不可能把生产搞好,我们的优越xìng就发挥不出来。过去打仗时部队强调服从命令听指挥。现在搞工业建设也同样要有高度的组织纪律xìng。现代化程度越高,越需要严格的纪律,不然就要打乱仗。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各级领导要为人表率,以身作则。要求群众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这样才能把部队的作风纪律带起来。良好的纪律作风要靠日常养成。

    要贯彻条令条例,就要从点滴抓起。部队出cāo、站队、点名、内务卫生、军容风纪、一日生活制度等必须严格要求。这不是为了搞形式、图好看,而是在日常生活中培养严格的纪律、良好的作风。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各级干部都要深入基层,和战士同吃、同住、同劳动,支队领导每年要有4个月的时间深入基层。基层干部平日要24小时在部队和战士“三同”,处处以身作则,真正把部队带得生龙活虎。带部队的方法和带工人的方法是不同的,企业并不要求干部成天和工人在一起,但部队就必须做到这一点。只有在平时狠抓养成教育,严格要求,大胆管理,才能培养部队敢打敢拼的过硬作风。

    例如,基建工程兵十二支队修建天山国防公路,在零下三四十度的严寒下,不怕苦,不怕累,按时保质完成任务。如果平时散散漫漫,吊儿郎当,在施工中就不可能保证完成任务。在严于治军,严格管理的同时,我们还经常不断地对部队进行遵纪守法教育,组织部队学习国家法律、法令和军队的条令、条例,批判各种错误思潮,抵制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使广大指战员树立法制观念、纪律观念和共产主义道德观念。

    第三,认真解决“两低一差”的问题。各级党委加强对施工生产的领导和部队教育训练,大力提高部队施工技术水平、管理水平,这样才能把部队建设成一流的部队。重点抓好几个技校和各支队教导队的建设,加强各级、各类干部轮训,提高部队管理和技术水平。经过一年多的教育整顿,部队管理教育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明显改善了基建工程兵的形象。

    3、整顿四十四支队

    在部队整顿过程中,我带兵部和煤炭指挥部两级工作组25人,到存在问题最多的霍林河矿区,对44支队进行重点整顿。从1979年5月27日出发,到7月10日结束,历时40天。霍林河煤矿是1976年上马的,先后从吉林辽源和抚顺煤矿抽调职工近800人,再从吉林招收技工1400多人,并吸收哲盟和白城子知青3500多人,组成霍林河矿区建设指挥部。1978年4月,以矿区建设指挥部为基础又征收了3500名新兵,10月4日授予军旗,正式成立基建工程兵四十四支队,下辖四三一和四三二两个大队,一个建材指挥所,共12000余人。成立一年来,支队虽然完成了各级组织建设、新兵训练、技术骨干培养、设备引进等生产准备工作,但也存在着许多严重的问题:

    一是工程进度十分缓慢;二是设备损坏相当严重;三是物资、资金浪费惊人;四是机构臃肿、人员大量窝工;五是纪律废弛,作风涣散。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经过工作组调查研究,我们认为问题的根子在领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军路线不正,没有认真贯彻执行“十二字”方针。从企业调来的支队主要领导,对“十二字”方针的理解有很大的片面xìng,错误地认为“以工为主”,就是“以工改兵为主”,“以落实经济政策为主”,“以奖金为主”,认为“部队管理没啥了不起,无非是出cāo站队一二一”,忽视部队建设,放松政治思想工作,靠发奖金调动积极xìng。虽然职工大都参了军,换了装,但思想并没有入伍,整天考虑的就是家属随军、子女就业、福利待遇等,有些人甚至不发奖金就不上班,没有加班费就不干活。个别党员党的观念淡薄,不重视党的建设,过去一年全支队只发展了18名党员。传达中央文件时,许多党员都不参加,有的党员甚至整年不jiāo党费,不过组织生活。支队领导对部队中许多严重违法乱纪事件也不追究、不处理,甚至出现了开qiāng打人等犯罪分子长期逍遥法外的现象,影响恶劣。

    二、思想路线不对头,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少数领导干部习惯于讲大话、讲空话,报喜不报忧,问题成堆,生产上不去,群众批评说是“大手大脚大浪费,大轰大嗡大窝工”。但支队领导却盲目自满,到处宣传“四个大”,自认为工作是“人员大集结,部队大整顿,施工大准备,工作大前进”。1979年初露天矿剥离设备还没有到货,支队就大吹大擂,宣布“五一”开工,结果电台作了广播,省报发了消息,根本没有实现,又拖到“七一”,亦未实现,造成很坏的影响。许多工作经不起检查,一问都说没问题,一查处处是问题。有的同志对此尖锐地批评道:“不实事求是,报喜不报忧,找不到问题,这是支队的致命伤。”

    三、领导班子内部不团结,在干部提拔上存在宗派倾向。支队主要领导是从抚顺来的,在干部使用上有亲有疏,不能一视同仁。对抚顺籍的干部大量提拔重用,有不少人连提两级,甚至三级。相反,对原矿区指挥部的干部使用不当,原指挥部34名科级干部降为参谋、干事、助理员。部队整编以后,支队主要领导就把干部、军务、工程等重要部门都换成抚顺的干部掌权。群众批评他们是“一朝天子一朝臣,人、财、物权一把抓”,严重挫伤了广大干部和群众的积极xìng。当然,有一些问题是客观因素造成的。部队整编时按照军政企三合一的体制,原矿区75%以上的工人都参了军,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

    这种“包下来”的体制,给部队建设带来许多困难。编余的1700多名老弱病残职工,也不得不全部编在连队,致使部队军民混杂,男女共处,不便管理。有一个中队有59名女工,25人已婚,19人怀了孕,6人生了孩子,都住在中队。有的中队还办了托儿所,真是军队不像军队,百姓不像百姓,根本无法管理。再加上家属随队、子女顶替等切身问题也无法解决。改兵之后取消了加班费,奖金也比地方企业拿得少,不少人不安心部队工作,要求脱军装转业。这种体制使建设和施工单位不分,经济责任不清,不能监督制约,吃大锅饭,造成严重浪费。像霍林河这样一个现代化的大型矿区,总体规划牵涉各个方面,把矿区建设、施工生产以及地方政府的各项工作都由部队承担,作为一个师级单位,是难以胜任的。实践证明,这一体制很难适应矿区和部队建设的发展。此外,霍林河地区自然状况恶劣,建设条件差,全年只能施工六个月左右,还缺水、缺电,jiāo通不便,运输困难,大量材料和设备不能及时运进,也是造成矿区工程进度慢、造价高的一个客观原因。找到问题的症结后,工作组立即对四十四支队进行全面整顿。首先,工作组用半个月的时间下到基层,甚至蹲到连队,实行“五同”,连续召开几十个座谈会,接触上千人。我还亲自同支队部门以上领导和各大队主要领导逐个谈话,力求掌握第一手材料。在调查大量事实的基础上,我们反复研究,认真分析,形成了政治工作、干部路线、施工生产、组织编制、技术训练、管理教育、装备管理、财务开支等八个专题材料,弄清了问题,抓住了症结,做到心中有数。

    二是发动群众,揭露矛盾。工作组帮助支队召开营以上干部参加的整风动员大会,各大队也召开连以上干部大会,层层发动群众。各单位用五天时间,背靠背地揭矛盾、摆问题,并推荐代表到支队党委扩大会上汇报意见。在群众揭发的基础上,工作组将八个方面的专题材料,向支队党委作了系统报告。这些材料有事实根据,事例典型,问题集中,对支队工作做了一次全面剖析,引起党委的很大震动。

    三是帮助支队党委认识问题。在问题揭开之后,我们用三天时间帮助支队党委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查原因,找根子,透过现象看本质,从思想上提高认识。工作组实事求是,热情帮助,不扣帽子,不打棍子,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既指出存在的问题,分析主观原因,又肯定已有的成绩,承认客观存在的不利因素,使支队领导口服心服。党委成员深有感触地说,工作组是“满腔热忱,耐心帮助,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四是边整边改。我们一手抓整顿,一手抓生产,动员全支队官兵大干一百天,掀起了施工生产热潮。整顿期间,我们还召开“打击犯罪行为,反对不良倾向大会”,当场拘留了四名犯罪分子。批判了无政府主义和违反纪律的典型事例,并集中一个星期在全支队进行法纪教育。在整顿后期,工作组帮助支队召开政工、干部、行管、装备、财务、施工等专业会议,以会代训,建立起二十多项规章制度。同时,经煤炭部同意和兵种党委批准,对四三一大队领导班子作了个别调整,并从沈阳军区选调一名支队政委和一名副支队长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