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平六年六月十六晴
那夜和她告别之后我就去了码头,老爷子抱怨我太慢,我就把遇到的事给他简单讲了一遍,他怕夜长梦多,让我找了条船,我们连夜就动了身。
不知道是不是这船家的技术不好,船晃悠得厉害,两天下来我只觉得天旋地转,直到今天早上上了岸,我还缓不过来。
找了个小摊简单吃了点东西,看到了不少逃难的人,打听了一下才知道,前几天朝廷派了人来平乱,可是这叛将骁勇,又占着雄关要塞,久攻不下。
在船上我被晃得难受,所以一直没提账本的事,此时看到如此情景,想起老爷子曾说那账本就和这场战事有关,就跟他提起来。
老爷子就把自己对这件事的看法好好跟我讲了讲。
他说,白璧瑕所在的一岁院虽然是江湖门派,但是这一代掌门燕然和皇族还能扯上点亲戚关系,所以跟朝廷走得很近,春雨堂堂主霁云,也就是白璧瑕所说的那个师兄更是太尉的幕僚,所以这次找寻账本没准就是朝中人的意思。
他还打听过,陆家被抄家是在这场叛乱发生之前,应该是朝廷得到了什么陆家与人勾结意图谋反的消息,不过寻这账本是陆家被满门抄斩之后的事,那之前得到的消息应该也不是什么实质的证据。
老爷子说:皇帝今年也才二十多岁,冲动急躁,准是听了什么人的怂恿,实在受不了这世受皇恩的陆家做出如此忤逆之事,以至于还没弄清全部事实就下旨将陆家满门抄斩。
陆家一出事,江州的徐世奇就反了,照理说这事基本就清楚了。不过看样子,朝中有人在皇帝下旨杀人之前从陆家那得到了有关这个账本的情报,知道这事绝不是一个徐世奇这么简单。可是既然皇帝插手处理了此事,账本的事就不能大肆声张,不能由朝廷出面,否则不是说皇帝武断吗?于是一岁院就接下了这个差事。
我说:但是这人得到的情报也不全,比如他就不知道暗语的事。
老爷子说:他知不知道暗语我不清楚,反正一岁院的人不知道。我偷听他们交谈那天,翁老二提过光拿到账本没用,还说要想知道其中玄机,要到翁家庄详谈,白璧瑕一口就答应下来。后来在翁家庄,从白璧瑕的话里也能听出来,不仅他,就连交代他办事的春雨堂堂主霁云也不知道暗语。白璧瑕一为了救徒弟,二为了证实一些事才犯险去了翁家庄。
我想起最后白璧瑕要翁老二跟他讲几句实话的事,就说:他觉得这事有人在后面搞鬼,他想知道这人是谁。
老爷子说:不错,这个幕后主使先是托翁家庄与一岁院抢夺账本,后又借暗语引白璧瑕去翁家庄。
我问:他这么做有什么目的?
老爷子说:白璧瑕说过,你在翁家庄也听别人提过,翁老二和某个大人物有一些关系。
我想了想,说:承国公?
老爷子说:对,从翁家庄掺和进这件事开始,承国公就有了重大的嫌疑,幕后主使应该就是想要发到这个目的。
我又问:可是如果账本和暗语真被一岁院抢走了,那真相大白,承国公也就洗脱嫌疑了啊。
老爷子嘿嘿一笑,说:你怎么知道承国公是清白的?
我说:难道承国公真的想谋反?
老爷子说:那就不得而知了,一切都只是我的猜测。
我又想了想,说:那这个幕后主使不是傻吗?
老爷子点点头,说:你脑子转得倒挺快,看上去这幕后主使确实有点傻。如果账本本来就对承国公不利,而他也是为了让承国公背上谋反的嫌疑,那他大可以直接把账本和暗语交出去。
我说:对啊,大费周章,自找麻烦。
老爷子说:可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他不得不做个样子呢?他想达到目的,又不能太明显,所以他就找到某个人和一岁院为这事闹出点动静,让人以为他是为了帮承国公洗脱嫌疑做出了努力,而翁家庄在奉化也是一方势力,找他合情合理。
我越听越糊涂,说:会有这样的人?
老爷子说:听闻承国公的二公子少有才名,足智多谋。
我听完倒吸一口冷气,只觉得这种事闻所未闻,居然会有儿子想让自己老子跟谋反扯上关系。
老爷子看我的模样,劝我不要再多想,他说:你知道吗?老头子在江湖上混了这么多年,得出来一个经验,那就是江湖人千万别沾朝堂之事,否则没有好结果。就像这件事,要不是白璧瑕毁了账本,翁老二知道暗语的事,那还不会成为众矢之的?翁家庄以后到底会不会出事,还得看老天爷给不给他面子了。
我听完很郁闷,就说:那你为什么还要把我往这事里扯,你自己不也插了一脚吗?
老爷子笑笑,说:都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老头子天性好奇,碰上事就想弄个明白,但是最后我发现这事麻烦,不还是收手了吗?而你嘛,你自始至终不都是为了那个女娃娃吗?难不成你后悔了?
我想了想,说:那倒也没有。
老爷子赶紧说:重情!老头子没看错你。
我心想又被带进沟里了,本来想兴师问罪,又被化解于无形了。
我就问他:咱们接下来怎么走?
老爷子指了指远处的群山,说:咱们进山,大概还要走两三天路程,不过山路崎岖,树林还茂密,用不了马,得自己翻过去。
我苦笑一下,跟老爷子走这一路可真让我长了见识了。人生第一次骑马,第一次连续坐两天的船,这下又要翻山越岭往深山野林里钻。
我们买了些干粮,也不停歇,就进山了。
路上无聊,就开始瞎聊,老爷子又提起她的事,问我:进展得怎么样了?
我想起前几天的事,还是很尴尬,就说:能有什么进展,救人救错了,还差点打起来,最大的收获就是知道了她叫什么名字。
老爷子想了想,说:你还是没见她长什么样子?
我说:对啊,几次见面都是蒙着面。
老爷子凑近,说:我说句话你别不爱听,这女娃娃不会是长得太丑没脸见人吧?
要说不在乎她的外貌那是假的,我也是个俗人。但现在想这事没什么用啊,白费心力。我就转移话题,突然想起在白马寺,觉清说过的那个奇怪的规矩,就问:白马寺有个奇怪的规矩,您知道吗?
老爷子也挺识趣,不再继续刚才的话题,说:什么怪规矩?
我说:就是那个搬东西必须要寺里的人自己搬,不让雇劳力的规矩。
老爷子就笑起来,说:你说这个啊,当然知道了,这事还和三止有关系呢。
他看我疑惑,就说:三止就是逆僧的法号。
我点点头,然后催他快讲。
老爷子就说:我不是说过吗?三止和三妙原来都是体质虚弱,不适合习武,后来三止悟通奇功,三妙却一直是老样子。再后来三止被逐出师门,三妙因为精通佛法,被派到了白马寺担任住持。
我心想老爷子说过三止是因为行事无矩,惹了很多麻烦,才被称作“逆僧”,就问:三止不会去找白马寺的麻烦了吧。
老爷子说:还真被你猜着了,三止到了白马寺,正好遇到寺里的和尚指挥着脚夫运货,他就过去叫嚷,说堂堂白马寺,连运个货的力气都没,还得让别人帮忙,然后自己抬上所有剩下的货往寺里闯。寺里的人知道他是来捣乱的,出手阻止,结果他一手举物,一手制敌,打得人家毫无还手之力。
我明白过来,说:不会吧,就因为三止闹了这么一回,三妙就定了这么个怪规矩?
老爷子说:没错,你觉得三妙有些小孩子气是不是?这也不怪他,他这人虽然佛法也算高深,但终究有一块心病,就是不能习武,因为一直执着于此,他也未能继承惠仁大师的衣钵。
我就问:那惠仁大师的三个得意弟子能继承他衣钵的就只剩下一个了。
老爷子点点头,说:嗯,他法号三法,现在正是皇觉寺的住持,大业朝的国师。
我心想其实三止之所以跑去白马寺闹,也是因为他心有不甘吧,可是他为什么不去皇觉寺找麻烦呢?说到底他还是对他师父的惩罚不服吧,想不明白。
一直往深山里走,黄昏时分,老爷子指着远处的一座山峰让我看,那座山在群山里最为高耸,夕阳撒下余晖,在峰顶铺了一层霞光。老爷子说,三止给这山起名栖霞山,他就住在山脚下。
我心想,这曾经的逆僧如今变成了个什么样的人呢?他那个徒弟又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呢?着实令人好奇。
————————————
《护卫冯河的工作日记》
庆平六年六月十六
魏冲霄大晚上跑来,和殿下谈了许久,希望没什么事。殿下近几日太操劳了,可别再让他费心了。
(本章完)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