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雪松三部曲之鼎业 > 正文 32
    为支持姐姐结婚,乐国盛搬去住职工单身宿舍,把北屋的西房让给姐姐c姐夫做新房。七九年初结婚,到八零年过完春节后的雨水节气那天,国红生下一个男婴。凑巧的是,也在同一天,乐长乐c温莉蓉的儿媳妇于瑞兰也诞下了一个女婴。

    于瑞兰是北城钢铁公司主管基建的副经理于大贵的女儿,和乐长乐c温莉蓉的儿子乐志强同在北城钢铁公司中小型轧钢厂工作。于瑞兰是线材车间技术员,乐志强是线材车间一轧钢工段丙班班长,他表弟乐国盛是班里的一名工人。

    线材车间是北城钢铁公司最“牛气”的单位,因为公司最主要的终端产品——盘条钢c螺纹钢就出自这个车间;轧钢工是线材车间最“牛气”的岗位,因为盘条钢c螺纹钢就是由他们操纵设备生产出来的;一轧钢工段是轧钢工岗位中最最“牛气”的岗位,因为该工段设备落后,是半手工化操作,最能体现出轧钢工的本事。

    一轧钢工段的设备堪称“老态龙钟”,它学名儿叫“半连续式线材轧机”,是从城里拆迁过来的。

    在西直门外西临西直门北街c东距北护城河二里地的地方有个形成于清代的村落,因只最初有五c六户人家,故称为“小庄”。后来发展到住户近百,多为菜农c小商贩,但村名依然未变。三八年,日寇占用村南土地建设“淡路制铁所”,主要设备有一座13米长小加热炉架250毫米轧机c五架230毫米轧机,分别用200马力c250马力电动机带动,日产小圆钢c马掌钢3至4吨。这是北平第一家轧钢企业。四五年日本投降c国民党接收后,将厂子拍卖给私人经营。五三年春,由市建筑材料公司接管,实行公私合营,定名为“西外轧钢厂”。

    合营后,西外轧钢厂不断扩大,到六零年,由过去一个车间c几十个人发展为三个轧钢车间个机修车间个焊条拔丝车间c十个科室,全厂29台轧机千二百多人。其中,二c三车间是五九年建成投产的新车间,厂房面积分别近四千平方米,装配当时全国一流的“半连续式线材轧机”设备,轧钢流水线由加热炉和开坯c毛轧c精轧三大机组组成。该厂主要产品线材(又称盘条)应用广泛,以前主要依靠进口,所以,上级对该厂十分重视,如谢观澜前来视察时就提出“一根盘条一口井,一根盘条一间房”支援农村和城市建设的要求。

    经不懈努力,西外轧钢厂生产节节上升,六零年年产62 万吨,比五六年年产8877吨翻了几番;六四年年产135万吨,突破上级提出的年产10万吨指标,品种也由只产一般钢材,发展为可产优质线材c合金钢材c弹簧钢材c铆罗钢材c工具钢材c铜包钢材c舰艇用材等,焊线钢材还获得国家银牌奖。六十年代初,全国仅上海c天津c沈阳c北京四家能轧线材的轧钢厂,共年产80万吨。西外轧钢厂线材占全国总产量五分之一,被称为“市冶金行业‘一只鸡的一条鸡大腿儿’”。

    西外轧钢厂使用北城钢铁公司生产的初轧坯,七十年代初,为节省坯料运费c降低成本,上级将该厂二车间成建制划拨给北城钢铁公司,迁建在中小型轧钢厂东侧。到七十年代末,这条运转二十年的“半连续式线材轧机”生产线已相当落伍,早该进行改造。但出于与二高炉同样的原因,改造之议遥遥无期。

    设备越落后,就越凸显出操作工人“手艺”的价值。

    轧钢车间是一座面积近4000平米的长方形高大厂房,由东往西分为坯料区c加热炉区c粗轧机机组区c中轧机机组区c精轧机机组区c成品区。坯料区堆放待轧钢坯,加热炉将横截面积90乘90毫米c100公斤重的钢坯加热至1200—1250度后,经自动辊道传输到粗轧机组,由工人用大撬杠喂入7道轧孔,将方坯轧制成圆钢。圆钢经由自动辊道来到横列式中轧机组区域,这里便是乐志强“大展拳脚”的天地。

    只见他头戴柳条安全帽,颈围毛巾防止钢屑溅入,身穿特制防火工作服,足蹬轮胎厚底皮靴,手戴帆布厚手套,拿着把大号长柄管钳,俨然一位雄赳赳c气昂昂的“轧钢斗士”。

    中轧机组是三列横列式轧机,由三台电动机和十架三辊轧机组成,分别是:一号电动机带动1架c2架轧机为第一列,二号电动机带动3架c4架c5架轧机为第二列,三号电动机带动6架c7架c8架c9架c10架轧机为第三列。乐志强的岗位在第一列与第二列之间,这个岗位要同时照顾三架轧机,而其它岗位只需照顾两架轧机。

    从粗轧机组蹒跚而来的热圆坯如同一条周身通红的蟒蛇,先钻入1架轧机下c中轧辊之间的轧孔,站在1架轧机后的乐志强早就严阵以待,单等“火蛇”全部出孔c自动辊道变为逆向的一瞬间,挥动大管钳衔住“蛇尾”,借着辊道转动的力量用劲儿一悠,就把“蛇尾”准确喂入1架轧机中c上轧辊之间的轧孔中,于是“蛇尾”变“蛇头”,进行第二次轧制。这个动作说来容易,其实是时机稍纵即逝c间不容发,要求做到“三准”。头一准是管钳夹料部位要准,准了才有利于喂钢,没夹准想改可没有时间;第二准是悠料时机要准,早了辊道没有逆动助力,悠不起来;晚了辊道带着“火蛇”撞向轧辊,造成事故;第三准是喂钢分寸要准,做到不偏不倚c不冲不泄,令“火蛇”舒服地入孔;如果力道不准,不是憋钢就是“耍龙”。

    “火蛇”全部退出1架轧机后,再次“蛇头”朝前奔2架轧机而来,而乐志强已等在2架轧机身后,把上述动作重复一遍。这时,“巨蟒”已变成一条“长蛇”。“长蛇”继续前进,乐志强钳住“蛇头”将它送入3架轧机。自此,这条“火蛇”便一路向前,依次通过后面各架轧机,奔向精轧机组,最后,成为一根3846米长的线材(打捆后即为盘条)。

    在此过程中,中轧机区域另有七名工人与乐志强一同工作,他们都穿戴齐整c手握大管钳,各司其职。“火蛇体温”超过千度,在轧机间游走,散发着灼人热浪。穿戴厚实严密的工人如同进了桑拿室c烘烤间,个个满面通红c人人大汗淋漓。区域两边各有一台大功率风扇不停吹风送凉,也难解工作现场的高温酷热。工人一班活儿干下来要流几斤汗,如果工作服不洗直接晾干,就能像胄甲一样戳立在地上。市民百姓夏天都爱喝甜滋滋的北冰洋冰镇汽水儿,但在钢铁企业的各个高温岗位上,为补充身体盐分的大量流失,工人喝的都是钢铁企业自制的“盐汽水儿”。炼铁c炼钢c轧钢各厂都建有盐汽水站,工人们拿着作为劳保福利的汽水票,带着暖水瓶c饭盒子就可以去打盐汽水儿。

    所以,轧钢生产场面就像一场大型“舞龙会”,如果在厂房一角的天车制高点架上台摄影机,就可以拍摄到非常壮观的场景:加热炉c粗轧机组c中轧机组c精轧机组是四个不同的“舞龙”区域,一根根闪着金黄色光芒的小方坯被加热炉“张口吐出”,行走到粗轧机组变成一条条“火蟒”,穿行过中轧机组后又变成一条条“火蛇”,再经过精轧机组后成为一捆捆暗红色的“火线”。红坯c“火蟒”c“火蛇”c“火线”,这些红光闪闪的钢材在车间里不停地行进c游动,构成一条活力四射的火的“河流”。

    但这只是生产一切正常时的状况,而更体现轧钢工“手艺”和“身价”的,则是停机时的调整。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