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队长说:“魏金花不是提纪静雯吗?那你说说她的条件吧?”
魏金花便说道:“不用我说,大家都看到了,她白天要到生产队干活,家里还有孩子,还养着猪鸡,可她晚上从来也没耽误,而且是上课学习最刻苦的一个。大家还记得她的‘识字我会写’吧?……”
有不知道的忙问:“什么‘识字我会写’,我怎么没听说过。”
魏金花笑着说:“那让她老公崔怀武说说是怎么回事?”
崔怀武不好意思说。
魏金花又说:“还不好意思说,那是什么丢人的事?那是光荣的事!你不说,我说,头些日子,崔怀武有事要回家一趟,和纪静雯要钥匙,她竟听成“识字”,就说:‘识字我会写。’,崔怀武说:‘我要钥匙,你真学魔症了。’这纪静雯才明白是老公给她要钥匙。崔怀武,是不是有这事?不是我瞎编吧?”
崔怀武说:“她都学魔症了,你们可别选她,再选上她,说不上更魔症到什么程度呢!”
胡国栋也说:“纪静雯是学习是有点儿着迷了,今天打荞麦,别人都闲聊,她还嘟囔‘杈子’怎样写呢!不过,话说回来,她原来一个字都不识,现在可是比谁都学得好。要干成一件事,没有点着迷精神是不行的。”
魏金花又说:“你们还没去她家看看呢!夜校号召每家把厨房里的用具都贴上纸签,可她家不但厨房用具,凡是屋里能贴的都贴上纸签了。什么门上、窗户上、墙上、连被垛都夹上纸条了,连灶坑都贴上了,旮旮旯旯都贴满了。你们说,她这种学习精神不值得大家学习吗?”
大家便纷纷喊:“纪静雯算一个!”
程队长说:“那好,同意的请举手!”
“哗——”的一声,都举起了手。
程队长说:“那纪静雯当选,全体通过了。”
韩文义说道:“我提一个行不行?”
程队长说:“行。你虽不是夜校的学员,但你天天参加,对夜校熟悉,你提吧。”
韩文义说:“我提程凤荣。为什么提她呢?因为,原来我竟给她读书听,她原来就是蚂螂不叫蚂螂——就听听(蜻蜓),现在那书上的字认不少,囫囵半片地还能往下顺了。再这样学几个月,自己就能读书了。她现在不但晚上学,白天只要有时间也学,夜校教那些字不但都能学会,还余外学了不少字呢。她这样认真学习,我看也能算是个先进,所以我提她。”
大家又议论起来,有的说:“她病病殃殃的,记忆力不算很好,可夜校学的字她都能记住,而且还都会写,是很有毅力。”有的说:“就是,我们没病没灾的,还赶不上她呢。”……
程队长也说:“大家说得对,她精神受到打击以来,从没有一天开心过。是最近学文化,让她从痛苦中走了出来,人也精神了,心情也开朗了,我替我妹妹感谢夜校给她带来的变化。她学习也非常用功,下决心要自己学会读书呢!大家提她,我也同意,她学习方面也算是个榜样。”
大家一致同意,也举手通过了。接着又提出了刘清云,虽有人提出异议,说他是“书迷”,但大多数人都说他是扫盲里年龄最大的,“迷瞪”是他有病,并不是不乐意学习。他有“迷瞪”病,还能坚持学会每天的字,也算很用功了。最后大家也都同意他为先进。接着又提出了唐桂兰,她学习虽没有先提出的那几位那么刻苦,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也通过了。接下来,就再没有人提了,看来学习积极的都提出来了。程队长便说:“如果没有提的了,那我们今天的学习先进者就是:魏金花、纪静雯、程凤荣、刘清云、唐桂兰。大家鼓掌通过。”
大家热烈地鼓起掌来。
先进者很顺利地选出来了,程队长又说道:“咱们夜校学习标兵选出来了,我还想提两个人,他们不是扫盲对象,不在我们评选的范围,但他们为夜校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所以,也应该给予奖励,就算是特别奖吧。我提出来,看大家有什么意见?”他停了停,才接着说下去,“一个是韩文义。他不是扫盲对象,但大家也看到了,他每天必到,而且是当了小老师,帮助不会的学员学文化。按理说,扫盲也没他什么事,在家歇歇多好,可他默默无闻地为大家做贡献,这精神值得大家学习。那么肉也不能埋饭碗里吃了,该奖励的就应该奖励……”
他没说完,魏金花就说:“队长这一提议好,小义子别看嘴儿没个正经的,实际却不言不语地为大家做贡献。他天天晚上帮着高老师辅导学不会的社员,不嫌累不嫌烦,很有耐心,应该给予奖励。”
程凤荣也说:“他白天一有时间就去辅导我,我学这些字,有他很大的功劳。”
大家也说,别看他表面没个正形,可做什么事都是一把好手。都一致同意给他奖励。
高志远也在心中默默地想:群众的眼睛真是雪亮的,谁做得好,都不会埋没的。他对大家也充满的感激。
程队长又说:“那韩文义这个也算通过了。还有一个人,也不在咱们扫盲对象内,按理说他不用再扫盲了,就可以享享清福了。可是,他偏不,也要和年轻人一样学习……”
不等他说完,大家都纷纷说:“说的是潘木匠大叔吧?”
程队长高兴地说道:“对了,就是潘木匠大叔。他五、六十岁了,还和我们年轻人一样学文化,这种不服老的精神,给我们做了榜样。我看从潘木匠大叔来学习后,再也没有人说自己年龄大了,记不住了。如果我们队的老年人也像潘木匠大叔一样学文化,那我们队可就真正成了文化村了。所以,我提议也给潘木匠大叔以特别奖。大家说同意不同意?”
崔怀武说:“你那是什么给潘木匠大叔奖励,你那分明是打我们脸呢!”
有的又接着说:“打就打吧,谁让我们不好好学来呢!”
又有的说:“有潘木匠大叔比着,我们不好好学也得好好学了。同意潘木匠大叔当标兵,比着我们一起进步。”
潘木匠高声说:“别选我,我不是扫盲的学员,这是评先进学员大会,我不多吃多占。我学两个字,也是为了自己,还是多选几个学员吧。”
程队长说:“行了,大叔,你就别谦虚了,你不服老的学习精神是值得大家学习的,选你也是应该的。”
大家也一致同意,评先进会胜利结束。可就要散会时,魏金花忽然说:“我还有个提议,耽误大家几分钟,听听我这提议行不行?我觉得水流千里归大海,我们夜校能取得今天这样的好成绩,最大的功劳是高老师。是他教得好,大家才有学习的积极性,那么,我们以前也上夜校,怎么就没学着什么东西呢?这高老师才教两个月,就取得这么大的成绩,不是老师的功劳吗?”
胡国栋立即说:“这个提议好!俗话说兵怂怂一个,将怂怂一窝,没有高老师教,我们就不会取得这样的成绩。同意这个提议,给高老师特别奖。”
韩文义也说:“你们就看着高老师天天想尽办法教大家学习,你们没看到他背后下了多少功夫呢!就说给大家编课本,那可不是个轻易就能干的活!高老师是白天想黑天想,得把那些字编到一起儿,还得合辙押韵,那可是个费脑子的活!可他没叫一声苦没叫一声累,这才叫默默无闻地为大家做无私的奉献呢!”
纪静雯也说:“原来我也想学会字,也下功夫学来,可就是学不会。你说先学那字,一个字和一个字一点联系没有,数黑瞎子掰玉米——掰一个丢一个,越学越没了信心。现在,你说学了新的,还复习着旧的,越学越多,这不都是老师教得好啊!要说我们能学会字,这功劳那功劳,最大的功劳应该归高老师。我们谁都不应该得奖励,高老师也应该得奖励。”
大家还要争着说,高志远忙说:“谢谢大家对我的肯定。可是,话说回来,我再怎么教,如果大家不是那样用功的学,也学不会啊!说‘外因是条件,内因才是根据’,夜校能取得成绩,完全是大家刻苦学习取得的。所以,这功劳还是应该归大家。今晚上的会是从学员中评先进树榜样,我是老师,好好教大家是应该,不应该评我,评我,我也不能接受。”
程队长笑着说:“这事啊,我看就得看大家的意见了,你为大家勤勤恳恳地工作,大家从心里感激你,所以才评你。我看这事也别争了,征求大家的意见吧,大家同意不同意给高老师奖励?”
大家异口同声地喊:“同意!”
程队长说:“那就少数服从多数吧,那我们特别奖就是三个人。”
会议结束了,高志远本想评评先进学员,趁热打铁,把夜校的学习热情再提高一步,可万万没想到“引火烧身”,烧到自己头上来。回家的路上,韩文义倒是很高兴地向高志远说:“我长这么大,这是大年五更吃饺子——头一回当先进,做梦似的,我怎么还当了先进了呢?这得沾你的光了。你不教夜校,我也当不了先进……”
高志远忙说:“你这可说错了,不是你沾我的光,而是自从我当上了夜校老师,拖累你帮我做了不少活。就说晚上上课,你要不帮我,我一个人都辅导不过来。你每天在家看看书歇歇多好,非得帮我去受累,我应该感谢你才对。”
“你是为了谁啊?你是为了大家,我学你帮大家做点儿事,是应该的。”他想了想又说,“你别说,群众的眼睛真是雪亮的,谁做得好谁做得孬,一眼就分得清。就说那魏金花吧,平时咋咋呼呼的,说我没个正形,我俩搁蒜臼子捣捣,是一个滋味,她也没个正形。可是到了节骨眼上,说的话都句句在理。”
高志远也笑着说:“你这句话算说对了,你俩啊,别看好说好闹的,心地都很善良真诚,做事都很认真勤快,大家都很服你俩。”
韩文义又高兴地说:“兄弟,还有件好事告诉你呢,黎巧芝给我回信了。”
“什么时间?”
“今天不打荞麦吗,休息时,我看她回家了,我就紧追上她,问她看我信了吗?有什么感觉?她什么话也没说,只说,你在这等着,就回家了。不大一会儿,她又出来了,把一封信悄悄塞到我手里,又回去了。”说着,他从兜里掏出信来,递给高志远,说,“你看看吧。”
高志远忙挡回去,说:“她给你的信,我怎么能看呢?”
“你怎么不能看?我有什么事还瞒你?”
“这不是瞒不瞒的问题,这是对人尊重不尊重的问题,要是巧芝知道把她写给你的信给我看了,还不得恼你一辈子!她给你写的信,谁也不能给看!”
“那有什么啊,她也说想我,看来她心里也有我,我打算再给她回信。”他看了看高志远,“你再帮我写封回信吧。“
高志远立即说:“这信可不能回回找我替你写,没有老找人替写情书的理。她都给你回信了,说想你了,你有什么心里话要向她说,就可以写了。你又不是不会写,什么事到你嘴里,都是一套一套的,这信还能难倒你!”
“那我写,你给我看看总可以吧?”
“情书情书,就是两人之间感情的传递,不应让别人掺合。”
“我和你是别人吗?你没听人说吗,咱俩好的是一个人。”说完,哈哈笑了起来。
他俩说着话,到了韩文义家,就分手了。
高志远却陷入了沉思:韩文义给黎巧芝的信,有回信了,他给刘月芬的信怎样了呢?他给她夹在书里,她不会看不到吧?会不会被别人发现?她为什么不给他回信呢?可又一想,她一是在家写信可能不方便,再是写了又如何给他呢?他也没有韩文义的胆量,时不时地就跟在黎巧芝的后面,她即便是写了信,也发不出来啊?……他又想能找个什么机会,让他与她单独接触,问问她信的事呢?他又想念割地的那些日子,那时为什么就不敢给她写信呢?如果那时写,不随时都可以收到她的信吗?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啊……
晚上到了家,他照常写日记。现在写日记,不用再坐在炕上盘着腿了,而是可以坐在地上的凳子上,像学生一样读书写字了。这得感谢潘木匠大叔,他把木料送到潘木匠铺,没用几天,潘木匠大叔就说桌子凳做好了,让他搬回来。他到那一看,简直惊呆了:他本来想钉在一起就行了,没想到潘木匠大叔是卯是卯榫是榫,严实合缝,而且打磨得光滑细腻,漂亮极了。他感动得都不知向潘木匠大叔说什么好了。
潘木匠大叔去笑呵呵地说:“你为大家学文化下那么大辛苦,我给你好好做做桌子凳子,也是应该的。”
从使用上这桌子凳子后,他又有回到学校的感觉,晚上学习多长时间,腿再也不痛不麻了,他从心里感谢潘木匠大叔。
第二天,程队长对他说,会计已把奖品买回来了,晚上要召开全体社员大会,进行发奖。
高志远说:“不用开全体社员大会吧?就是奖励先进学员,就在夜校发奖就行。”
程队长严肃地说:“不行,扫盲是生产队的政治任务,我们已取得很大成绩,一定要大造声势,乘胜前进,争取更大的成绩!”
高志远听着他冠冕堂皇的一大套官话,心里不觉暗自好笑:人们都说他好大喜功,喜欢自吹自擂,果然如此。
程队长又接着说:“晚上开会的议程,让胡国栋主持,你做先进学员的事迹介绍,你最熟悉了,介绍清楚了,特别奖,我介绍,再安排两个先进代表和社员代表发言。”
高志远听他说得这么郑重,就说:“我看不用特意安排先进代表和社员代表发言,因为,刻意安排,就得提前告诉他们准备,他们要是随便说,还有说的,要是让他们特意准备,一拘束,反而说不好了。”
程队长采用了高志远的建议,就说:“那就自由发言,随便说。”
晚上刚吃完饭,就听胡国栋在全村南北地喊起来:“晚上开全体社员大会,每个社员都必须参加,马上到夜校开会去!”
高志远已提前到了夜校,用小学校的彩色粉笔在黑板上写上“奖励学习先进者大会”几个大字,边边角角上,简单地勾勒出彩带大花的图案。虽很简单,但却显得很喜庆,很红火。
社员们很长时间没开会了,不知有什么事,所以来得很齐。本来就不宽绰的教室,被挤得满满的。大家看着黑板上的字,互相交头接耳的说着,人人的脸上都漾满了喜悦。
胡国栋看人来得差不多了,就大声地说:“我们现在开会了。会议的内容在黑板上写着呢,是奖励在夜校学习先进的学员,他们是谁呢?怎么先进的?下面就由高老师给大家介绍,大家欢迎了。”
社员们热烈地鼓起掌来。
高志远走上讲台,向大家介绍起来。这些先进学员,对他来说是了如指掌,成竹在胸,他如数家珍和大家像唠家常一样,娓娓道来。既没有做报告的官样文章,也没有冠冕堂皇的辞藻,都是土话实话,让社员们既惊奇又觉得亲切。社员们都专注地听着,没有一个说闲话的声音。
黎巧芝和刘月芬也来了,就坐在前排,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高志远不时地看刘月芬一眼,刘月芬那渴望的正紧紧盯着他眼神让他心里一颤,那是他期盼的眼神,那是传递心声的眼神,那是不用说话,也能令人明白的眼神。
高志远详细地介绍的几位先进学员的先进事迹,说得都是实事,没一点儿虚夸,说得大家都心服口服。
他介绍完后,程队长站起来说:“先进学员由高老师介绍了,我下面还要介绍三位特别奖的获得者。一名是韩文义,他不是扫盲的对象,可他天天来夜校,帮助不识字的学员讲啊,记啊,成了咱们夜校的二老师,对扫盲工作帮助很大,所以,被评为特别奖。他的先进事迹也告诉我们有文化的年青人,要向他学习。你有文化了,不要忘记还有没有文化的人,你也要尽你所能帮助他们,这是一个青年人的义务和责任。如我们有的小年青的,父母在扫盲,你就应该在家里尽量帮助他们,让他们多认字,争取尽早扫除文盲。如果你父母已扫除文盲了,也欢迎你到夜校来,当小先生,帮助不识字的扫除文盲。韩文义作为一个年青人,做到了这一点,所以,给予他特别奖是应该的。还有一个人,也不是扫盲对象,他已五十多岁了,早超过了扫盲年龄,可他天天坚持到夜校学习,像小学生一样写啊记啊,也有决心和大家一样扫除文盲,他就是潘木匠大叔。大家说说,他这么大岁数了,就应该享享清福了,可他人老心不老,老当益壮,还和年轻人一样比着学文化,不应该受到奖励吗?我们队的老年人,如果都像他似的,那我们队不真成了名副其实的文化村了吗?还有一位,是最该受到奖励的,那就是教夜校的高老师。这不用我说,大家都清楚,高老师为我们夜校下了多少功夫,付出多少辛苦啊!不说他每天晚上都精心备课,想尽办法让学员们学得有兴趣学得快记得牢,也不说他为教好夜校费尽了多少心思,就但说他编课本,得付出多少心血啊!那得考虑好该学哪些字,而且还得有系统,还得编成顺口溜,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正因为他下这样的辛苦,才使我们夜校取得了这么好的成绩,所以,他是最应该得到奖励的。我们今天除了奖励五名先进学员外,还有三名特别奖。下面就让我们鼓掌通过!”
大家热烈地鼓起掌来。
胡国栋又接着说:“那下面,就由程队长给获奖的模范颁奖。我喊到谁的名字,谁就上台来领奖来。”接着,他便喊道,“魏金花。”
魏金花站起来,高兴地说:“我领奖,那可是赚着了!你们想,学文化是为了自己识字,是为了自己方便,好好学是应该的,还给奖励,这不是赚着了吗?要说这个奖奖给高老师是最应该的,他是为大家服务,无私奉献,我得奖,心里都愧得慌!”
有的开玩笑说:“那你别领了,把你那份奖给高老师吧。”
她也笑着说:“我也这样想呢。”
她笑着上台领了奖。接着叫到纪静雯的名字,纪静雯却不好意思上台,跟前的人推着她,说:“领奖是好事,怎么还腼腆起来了。”
大家也使劲地鼓起掌来。纪静雯只得硬着头皮,上台领了奖。
接着又叫到程凤荣的名字。程凤荣站起来,一边往台上走,一边说:“我没想到我还能学会识字,这都是高老师教得好,我要谢谢高老师。”她领了奖,又向大伙说,“我绝不虚拿这个奖,我有决心一定扫除文盲,争取能读书看报。”
大家听她那发自肺腑的真诚的话语,都热烈地鼓起掌来。
接下来叫到刘清云,唐桂兰,韩文义,都依次领了奖。当叫到潘玉贵时,潘木匠乐呵呵地说:“我到夜校学着字解着闷还受着奖,这好事上哪找去!我希望我们老年人都来夜校学习学习,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他高兴地领了奖。
最后叫到高志远,大家更热烈地鼓起掌来,高志远领了奖,掌声还经久不息,从掌声中证明了大家对高志远的尊重和敬佩!
颁奖大会圆满结束,这是给夜校过去工作的一次总结,也是新的更大飞跃的开始,夜校将会借着这股强劲的东风,更好地开展下去。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