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平正在写东西。他写一段,觉得不满意,划掉。又写一段,又觉得不满意,再划掉。年青人,好象就是这样吧,思路能转得很快,但也因为转得快,就有可能未能深入。所以有时倒回头来再想想,便就否认了刚才的东西。或也是因为人生的阅历还不够多,对人世间的感悟还浅,但又想有够份量的表现出来。所以总会让他产生现实和理想的距离感,愿望和所能的高低差。完美和达致完美,可是要有过程,有付出,要添充欠缺,要开阔眼界,要经历挫折,要担当失败。当下,他总觉得思绪不能调动出来,卡在了一个关口上,但又有一种隐隐约约的冲动,在召唤着他。
学校要出墙报,对于他们来说,这肯定是高中阶段的最后一次了。他们来到了一个转折点,欣赏自己吧,给自己一个鼓劲吧,给自己一次掌声吧。这时候,是要留下一点什么。虽然这时很忙,但这让他们还是决心在忙乱的高考准备中,抽出时间纪念一下,表达一下。
划掉了几张纸,这几张纸又被揉成了团,揉成团后又被打开展平,比对其中的字句,试图变动层次组合,看能否有不同的感觉。又尝试变换原来的思路,跳出原先的框架,以便构思恰当的意境。但总是难遂所愿,没有理想的进展,他觉得要换换心境。
他来到母亲身边,看着妈妈在翻教材,她不时在本子上记下一些。
“妈,你的字真秀丽。”他看着当老师的老妈笔尖下流淌出来的字。对照自己,因为写的少,因为心急,他写的字确实不够流利端庄,看到妈妈的字,便发出由衷的感叹。
“我也觉得还看得过去,可我认为离秀丽还有不少的距离。都做得差不多了,是不是?这时不能怕重复和枯燥,熟能生巧就是这样来的。”妈妈是过来人,从学生到老师,从教初中到教高中,读书是一读再读,考试是千考万考。“妈的字能基本上拿得出手,就是写呀写这样练出来的。不写不行,当老师就是要不停笔地写,不怕重复地写,结果,字就能有点样子。这是一个道理。”
“天道酬勤,进一步就是有志者事竟成。”他在为老妈拿结论,也是为自己作表示。“但是有时候会冒出枯燥乏味感觉,会怀疑这么无聊地算来算去,是不是真的有用。一方面是觉得要努力,一方面又怀疑努力是否值得。似乎这些无聊的努力有点像是为考大学而考大学。”
“人的某些能力,人的工作态度,就是在这些过程中提高和形成的。没有人能说我以后我做什么现在就学什么,不做什就不学什么。一类会做的题做多了感觉很无聊,一个很难的题终于做出来感觉很欣喜,是不是。但是,难题得到解决的欣喜,是不断经历前面简单无聊后的结果。同样,有了认真做好简单重复工作的良好心态,就能养成做好每一件事的习惯,不管它是难还是易。凡是工作,都要好好做。”妈妈后面的一句话,是为了现在就提醒他,以后不做学生做职业了,也会出现这些问题。
“老妈你讲得对。有格言:战胜自己是最困难的。可以想象了,都要用到战胜这个词,就是讲要有毅力,要有决心,甚至要有所放弃。”唐平似乎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认识。
“你觉得现在要不要去战胜它?”妈妈亲切提示。
“那当然要!可是……嘿嘿。”这是言不由衷加一些耍赖。
“小时候看见电视上出现鬼影,你就快快藏在爸爸妈妈的背后,说‘有鬼’,你还记不记得?”
“我不会这么无用的,你不要把我说得这么无能。”
“一边怕,一边还要不时探出一个眼睛来瞄一瞄。看见又有鬼,就惊恐地收眼,看见没鬼,就放心把头伸出来。”
“决没有的事,我的国际形象哪有那样不堪入目!给你一形容,我就要被定义到小丑那份上了。”他已隐约想起小时的事。
“基本事实不容否定,形象是不是这样可以商量。有一点和现在却有异曲同工之妙:那时是又怕又好,现在也是心里想要做好却又不愿去动手。”
“不是的,正在写一段文字,不够顺手。我休息一下,看能不能转一转,换一换,沾一沾老妈的智慧之光,等下就去。妈,如果我讲出一件事来,你会不会有失落感。”
“好呀,就让阿仔为阿妈寻找一下失落这种感觉吧。”
“我们班的同学都不太喜欢生物,我也不喜欢。你教生物,会不会产生纠正一下这些人的想法?很多同学都宁愿牺牲生物,在数理化等其它课上多花时间,挽回损失,觉得这样更合算。我也知道不对,可是更多的同学认为这样可以取得更高的总分,因此,这在实际上大家愿意这样做。”
“有的人认为花时间在数理化上合算,但我也知道有很大一批人觉得生物更能替他拿到好分数,宁愿在生物上用功。你还没帮到我的忙,我现在的感觉是,可能是有误解,造成以讹传讹,或是我们生物老师要多做一些工作,存在不少仍须努力的各方各面。”
“晚自修时,物理老师身边围了很多学生,像众星捧月一样;生物老师身边就很少,不知门庭冷落这样的词会不会太过负面一点。”
“这有一点点,刚开始有这样的灰色心理。后来我想:这是不是有点不对路!以后就调整过来了。我想,同学们了解了,懂了,就没有问题要找我。唐平,我讲(给)你听,上课时我看到同学们都很认真听,我就感觉良好,没有失落。”
“如果你来教我生物,我就想看到很多人围着你问这问那,这是不是有点奇怪。”
“这时,我就要好好问问自己,上课效果是不是比较差。生物和数学物理在学习方法上不很相同,一个侧重记忆,一个侧重理解。这时我就要想,应该怎样才能让学生们把它记牢,把它贯通。儿子觉得妈妈就是很重要的,希望对别人也是很重要的,我不反对,我很高兴。可我不希望你有这样一种心理:父母能干我就脸上有光,否则就影响我的形象。这可不时髦,不是流行趋势。”
“唔,是不时髦。”他点头:“我不知道我的心里,是不是有这种不好的潜意识,最好不要有。要靠自己,重要的是自己要努力,不断自我提升。”
“多多少少,人总是会有一些不易察觉的盲区盲点,这是正常的。不然为什么讲要活到老学到老。”
“……”
“你爸讲今天回来,后来打回电话,要迟一点。问到你的复习情况,我就讲:‘他努力着,还好。如果你不放心,回来煮餐好菜,炖煲靓汤,就可以锦上添花。’他不信,我讲,不信你可以回来试试吗。他就讲,怕是你把饭烧焦了,把菜做咸了,引起公愤——看看你爸,不相信我的手势,对他自己做的饭菜无上自豪,都不知什么时候开始的,会这样感觉良好。”
“这恐怕不尽是爸爸的疑心重,他调的味道合我的口味,我不是讲你煮的不好吃,说不定很多人会觉得你的手势好,只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的选择。”唐平觉得这方面要给父亲说句公道话,但又不能太过了,要有一点平衡。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