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查理醒来之后,到宾馆大厅,在一个靠窗的桌边坐下,斑驳的太阳光透过外面的椰子树叶投在玻璃杯上,折射出五彩的光束,查理轻轻拨了一下杯子,伴随杯子里清水的晃动,折射出如精灵般跳动的炫目五彩光影。
一个白人女服务员走到查理身旁,白皙的脸上有点雀斑,但不明显。她说的是英式英文,有点生涩,发音也不是很准确,查理费了半天劲终于点了一份早餐,一杯咖啡。最后买了一份今天一早印刷的电影节场刊和一些其它各类报纸。
查理喝了一口咖啡,然后顺手拿起电影节的场刊翻了翻,场刊有十位著名影评人评分,4个打5分。3个打4分,2个打3分,1个打1分,场刊评分39分,在所有短片中排名第二。
后面一页是影评,“故事一开头,便让将人置于诡异的氛围之中,暗沉的色调,上半身的男人身后模糊的剪影,如幽灵一样漂浮在男人身后的老妇人,故事一开始就将人带入诡异的氛围,这一切似乎预示着这个男人正处于危险之中电影最后的结局无疑是开放式的,直到电影快要结束,我们都在为男主是否失去生命而担心,并试图从前面找到线索,最后当镜头对准镜子边框上面的浮雕,伴随着钢琴的声音,电影戛然而止,最后一刻我感受到了导演要表达的对人类自身命运的悲悯,这部电影绝非是单纯意义上的一则道德寓言。”——著名影评人希斯·蒂妮
美国最著名和权威的电影杂志,《综艺》这样评价,“《调音师》那开放性的结尾,很容易让观众对主人公是否被杀而产生无限的探求冲动,阿德里安参加钢琴大赛是因为想要成功,当他失败后,大脑启动了防御机制,他妄图通过假装盲人逃避,并通过假装盲人获得成就感,通过假装盲人获取经济利益不是阿德里安最重要的追求,而通过一次次成功欺骗他人,从而获得成功的快感才是阿德里安需要的,直到电影将要结束,直到有可能是阿德里安的生命的最后一刻,阿德里安仍旧选择自欺,所以上帝说自欺是一种罪,而影片结局镜框上的宗教纹路无疑暗示了这一点。”
最后查理拿起了一张法国本地的报纸。一个名叫法国南部都市报的评论映入眼帘。
“《调音师》的导演野心很大,所见的故事却很小,导演设下的伏笔众多,却有卖弄技巧之嫌,德国作曲家舒曼的《诗人之恋》中的钢琴曲优美轻柔,但导演却用在了女主可能行凶的的场景中,稍显突兀,总之这是一部格局很小却想讲大道理的电影,全篇不知所云,为了设置悬念而生搬硬套得电影,听说作者刚刚毕业,可能他的大学专业评分都是c,很明显他需要到大学再次重修,个人评价这部影片还不合格,建议观众不要观看。”——埃尔顿一约翰
“法克,这人脑子绝对有病。”查理暗骂了一声,有点愤怒,这是挑衅,这评价看似很有道理却言之无物,最后更是有人身攻击的倾向。
最后查理深呼了一口气,平复了一下心情,收起报纸,准备去观看王家卫导演的影片《花样年华》,英文名字昨天才确定下来了叫,《 the 一一d f一r l一ve》,这么晚才确定电影片名,恐怕也是戛纳国际电影节自举办以来独一份了。
临近展映厅,就见几位记者快速向查理这边聚拢过来,这些记者怎么都想吃了春药一样,一副欲求不满的表情。查理有点惊奇,自从来了戛纳自己就是一个小透明。
因为从世界各地来戛纳的明星实在太多了,像好莱坞巨星汤姆·汉克斯,海伦·亨特,凯瑟琳·泽塔一琼斯等,还有法国本地的法兰西玫瑰苏菲·玛索等等,只有昨天在展映《调音师》的时候,查理才被媒体记者关注了一下,还是多亏了姜文和这届戛纳评委会主席吕克贝松的到来,不然不会有这么多媒体关注查理和他的电影。
“请问查理先生,你对埃尔顿一约翰怎么看?”一个白人女记者用极快的语速抢先问道。
“埃尔顿一约翰是谁?”查理脑袋有点蒙。显然查理已经忘记了早上看过的报纸,实际上对于这种乱吠他的人,查理一向忘得很快,毕竟自己又没损失,记住这种人的丑恶嘴脸反而更加恶心人。
下面的记者一片哗然,特别是那些话筒上明显带有法文的媒体。
“我可以理解你在侮辱埃尔顿一约翰吗?”一个白人中年男记者高声问道。
查理看着那个长相有点刻薄的白人中年记者,一脸茫然。“这个埃尔顿一约翰很有名吗?”
记者们都冒出兴奋的目光,好像集体糕潮了,刚刚那个白人中年男记者叫嚷道“埃尔顿一约翰是法国著名影评人”
“所以我就该认识他?”查理立刻打断那个中年男记者,其他国家的记者都在心里点点头,因为他们大多数也不认识这个埃尔顿一约翰。
“埃尔顿一约翰给了你的电影《调音师》差评,所以你要侮辱他。”中年男记者立刻反驳道。
查理终于明白了这个埃尔顿一约翰恐怕就是早上在大厅看到的那一份法国报纸,上面的一个法国评论员了,这个埃尔顿一约翰给差评也就算了,差评理由实在是很业余。而且查理觉得这人明显是瞧不上他,在看看这个中年男子那一服老残粉的模样,查理觉得应该反击一下。
“哦,我想起了,但不得不说,埃尔顿一约翰在电影方面很业余。”查理刚说完,下面的记者就一片哗然。
这下查理明显感到可能捅了马蜂窝,不过查理不在乎。
那个中年记者脸更是憋的通红,好像随时要爆炸一样。
“埃尔顿一约翰说你的大学专业评分都是c,你需要到大学再次重修。对此你怎么看。”
“我能有什么看法?强者不需要在乎弱者的看法。”
记者们又开始兴奋了。
等下面稍稍平静下来,那个中年记者挑衅道“你这么自负,是一部可怜的电影短片给你的底气吗?”
记者们一下子安静了下来,有几位法国记者还幸灾乐祸的看着查理,想看看查理回怎么回答,查理感到氛围一下变得非常压抑。
然而查理没理这位记者的挑衅和那些幸灾乐祸的目光,用咏叹的语调感叹道,“深窥自己的心,而后发觉一切的奇迹在你自己,所以自信来自于我心。”
记者们被查理的话惊呆了,查理享受的看着记者们惊呆了的表情,表示带你们装逼带你飞。
那位中年记者一副不服的表情,尖声质问道“所以你就可以无视一位电影前辈给你得中肯建议。”
查理暗骂,屁得中肯建议,他要当我电影前辈我答应了吗,一部电影都没拍过,只会在媒体上胡乱哔哔。
查理在心里暗骂,却看都不看哪位中年记者一眼,头微微抬起一副不为世俗力量所压迫的表情坚定道,“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查理用余光瞥了中年记者一眼,那个记者被气得青筋暴起,但却说不出一句话,估计有点被查理的这一波骚操作给打蒙了。
那些记者看到那个中年记者被查理k一了,立刻就有人接着发问道,“你的第一部电影《调音师》在引发争议的同时,获得了评论界的众多赞誉,对此你怎么看。”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查理表示要继续骚下去。
众记者都有些无语了,你还能再牛逼下去吗,地球已经不能阻止你了。
最后,一位美国记者问道“查理你能解释一下《调音师》的结局吗?”
“想象,是发现的本质,结局的谜底,就在观众的思想之中。”查理表示要有始有终。
底下的记者都被查理打败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半天没人提问,查理暗骂这些记者草包,我还没有怎么用力,你们就都倒下了。
随着记者们三三两两离开,而查理则慢悠悠地向《花样年华》的展映厅走去,老远查理就看到一位中年男子,越是走进越是感受到浓浓的装逼气质,好吧,墨镜王就是这么个性,墨镜从不离身。
“你好,我是王查理。”
墨镜王愣了一下,然后淡淡的点了点头,“欢迎!”
查理败退,我擦,无形装逼最为致命。
尽管如此,查理却没有任何不满,这位性格就是这样,艺术气质比较浓,比较沉默和低调。
最厉害的是这位经常电影剧本都没写好,就去忽悠拉投资,说有谁谁谁参演,比如有一次他告诉投资商,“我这电影有张国荣c林青霞c梁家辉c张曼玉。”
投资商一看这电影都是天王天后参演,一线大腕都只能演个配角,根本不用担心票房,妥妥的赚钱。结果这部电影生生拍了两年,而电影拍出来独孤求败,横扫各大奖项,但观众都表示看不懂,自然票房惨淡,投资商亏惨了,气得直想跳楼。
这不有一次直接把人气得住院,王家卫在执导电影《阿飞正传》之前,脑海里仅有一个构想,一边拍一边写剧本,结果才拍完上集就耗费了三千多万,导致下集没有资金拍摄,无奈之下,投资人邓光荣只能再筹钱给他拍完该电影。
结果电影上映后票房扑街,上映十多天仅有九百多万,眼见到几千万打了水漂,焦虑的邓光荣直接病倒住院,同时因为亏损严重,导致公司倒闭,被迫提前退出娱乐圈。邓光荣可是有黑道背景的,没有砍了墨镜王也是他走了狗屎运。
要知道,拍摄《阿飞正传》时候,正是香港在解放前治安状况最不好的一段时间,他这样拍电影,没有被别人沉海也是一个奇迹,只能说这位是香港电影界的一朵奇葩。不过墨镜王恐怕是香港迄今为止艺术成就最高的导演,这也是很多明星就算拍他的电影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都愿意的原因。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