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当年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设想已实现,但是他老人家的意思并不是让另一部分人穷下去。人的能力、智力、胆略都是有一定差距的,那些凭着官商勾结致富的毕竟是少数,大部分创业者都是凭着自己的辛劳、汗水和努力工作而致富的。我们社会应给创业者们更多的尊重,以更宽容的心态来对待他们。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著名管理专家王育琨先生在他的一篇文章中说得很精辟:“一个开杂货铺的小老板,能够解决两个人的就业问题,能够给邻里的生活带来便利,就功德无量。一个创建了商业帝国的人,他解决了几万人的就业并为民众创造福利,对他们苛求太甚,很欠妥当。”
有一次,我去新华联集团讲“精细化管理”的课程,傅军董事长就说:“如果只是为了积累个人财富,我早就不干了。”我想:他之所以每天辛辛苦苦工作十几个小时,这后边支撑他的是一种事业心和一份社会责任感。
傅军的话代表了很多企业家的心声。在中央电视台2007年1月20日晚“2006CCTV中国年度经济人物”颁奖典礼上,我听到提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责任”。当我们在强调企业家应尽更多的社会责任时,我们的社会也应更加关心他们,以更宽容的心态对待他们。
这里我提出几点建议:
第一,各级政府部门为企业提供更为宽松的环境。
政府部门作为社会管理者有责任和能力为企业提供更为细致的服务,并把具体措施落实到位。政府部门为鼓励民营经济发展、鼓励下岗职工创业、鼓励大学生自行创业解决就业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花了很大心血,但是是否落实到位了呢?
2005年2月25日,国务院正式颁布了《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俗称《非公36条》),这个文件是新中国成立五十多年来第一个系统支持各级私营企业的一个文件,令创业者们倍感鼓舞。
值得各级管理部门关注的是:
《非公36条》公布一年以后,全国工商联做了一次调查,调查显示:民企对中国非公经济发展前景信心指数较2005年下降了36%,“非常有信心”的比重降低了近35%。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非公36条》本应是为民营企业创造平等的市场准入条件和更自由的商业环境,但是有多少落实到位了呢?又有多少条制定出了相关的实施细则呢?
在与民营企业的接触中,发现民营企业发展有大量困惑的问题,但是他们谈得最多的两点是:税务负担过重;过多的政府管制。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张维迎教授(是我非常敬重的一位经济学家,因为他敢讲真话。我在外面讲课时,也总是申明自己的一个观点“宁讲错话,不讲假话”)2006年的两篇文章很值得一读,一篇是《理xìng思考中国改革》,另一篇是《让商业活动更自由》,这里引用他的一段话:“如果我们的政策法规能给商业活动更多的自由,哪怕是达到中等偏上的水平,更多的人将会从事创业和创新活动,我们的经济增长将更具可持续xìng,更多的人将找到工作机会和收入来源,我们的政府会更廉洁,我们的社会将更和谐!”
第二,媒体与企业更为良xìng地互动。
对中国企业而言,有“成也媒体,败也媒体”之称。现代社会资讯如此发达,企业的一件事一经报道就可能会被无限放大,所以希望传媒界人士能深入一线,关心企业深层次的问题,为企业家减压,报道企业真实的问题,而不要盲目的只追踪热点问题。
第三,提倡阳光心态,培育市场良xìng竞争的环境,不可以让“仇富”的心理蔓延。
市场竞争要公平、合理,形成良xìng循环,企业才能发展壮大,经济才能不断增长。如果竞争中全是潜规则、暗cāo作,企业不能生存发展,经济衰退,人们的生活水平得不到提高,整个社会的发展将受到影响。特别是一些人的“仇富”心理会给企业家们带来很大的压力,如果社会中那些最有创造力、最富活力的人被压垮了,对社会、对老百姓也会是一种损失。
三、时代需要宽容精神(4)
在建设和谐社会的道路上,我们更需要宽容的精神,这样才能让社会空气更湿润,让每个人活得更滋润。
企业要努力保持社会的空气湿润,形成一个和谐社会,不然空气太干燥了就容易着火,真的着火了企业就容易受到大的冲击。
联想控股有限公司总裁柳传志
四、落实要到位关键看结果(1)
我的家乡江西九江湖口县,地处鄱阳湖入长江口。那是一个只有27万人口(至2005年6月),美丽而不富裕的小县。
我在18岁以前一直是在湖口县的乡下长大的,那时候的穷苦日子可能是现在的孩子,尤其是城里长大的孩子无法理解的。我在许多次讲座及答记者问中都说过一句话:“给我多少钱我也不愿回到18岁以前生活过的农村去生活,因为那里太苦了。但是,给我多少钱我也不会换那18年乡下生活的经历,因为它让我了解农村的清苦,让我永远不会忘记自己是一个农民的孩子。”
我在18岁那年走出湖口上大学了,学的是中文,以后做了六年的教师,两年副厅级干部的秘书。29岁那年响应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的号召“下海”去了深圳。从公司的业务员做起,一直做到高级职业经理人。15年的职业生涯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我始终以农民的儿子自居。
家乡的农民勤劳而朴实,是他们养育了我,给了我无比宝贵的精神财富。现在我的环境有了改善,同时,希望他们也能过上好日子。
改革开放二十九年来,不仅是城市,农村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我总认为农民的劳动与他们的所得不相符。农村环境的变化与时代的变化相比还是没有同步,尤其是我们出国考察看到了日本、德国、美国的农村后,深感震惊。我们现在的大城市从硬件上与发达国家差距已不大了,可是我们的绝大部分农村与他们比起来至少还有几十年的差距。
中国的现代化关键在于农村的现代化,如果没有农村的现代化,中国的现代化一定是虚的。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自十六大以来,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党和政府的工作重心。在200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是一个顺应时代的英明决策。也提出了“20字”新农村的建设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作为一位农民的孩子,我对农村一直有深厚的感情,并时刻关注着农村的发展;作为一名管理实践者和理论研究者,我更关心的是中央提出的那么多、那么好的惠民政策能否落实到位,得到结果。
2007年1月初,在北京参加一个培训研讨会,我的同事吴宏彪先生给我讲了他亲身经历的一次扶贫工作。吴宏彪说:“1999年,我参加了贵州省机关党建扶贫工作队,去贫困的毕节地区驻乡帮村。其中有一项任务是捐助贫困党员或村民作为扶贫对象,我们每人准备捐助帮助5户,每户捐500元。当我们刚到村里时,不熟悉情况,村支书便带领我们去了解贫困户。当我们走进第一家时,看到的是这家的大瓦房,走进屋里往厨房一看,挂着几十块腊ròu,这在当地是富裕的标志。我感到这并不像贫困户,后来一问,知道这家是村支书的亲戚。我找到村支书,表示这户不能捐助,并要求带我去看真正的贫困户。村支书只好带我去了村边的一户人家,我看到这一家的房子一边墙倒了,用玉米秆堵上挡风,大冬天小男孩依然穿着单衣,luǒ着脚,冻得直发抖,看了让人心里很难受。于是,我把500元钱jiāo到这家女主人手里,作为一年的扶贫费用。”听到这个真实的故事,我深刻感到中央出台了那么多好的扶贫政策的及时xìng和必要xìng。但能否落实到位,给那些真正需要扶贫的家庭,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关键在于基层干部,从管理的角度来说,就是执行力不打折扣。
早在1997年10月,在全国农村基层组织电视电话会议上,胡锦涛同志就明确提出过乡镇党委建设的“六好”目标要求:
(1)选配一个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公正廉洁、团结合作、战斗力强的好班子、能力强的乡镇党委书记。
(2)建设一支精干高效、素质优良、群众拥护的好乡镇干部队伍。
四、落实要到位关键看结果(2)
(3)选准一条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经济、共同致富的好路子。
(4)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管理和监督的好制度。
(5)保持一种密切联系群众、艰苦奋斗、实事求是的好作风。
(6)形成一个坚持两手抓、两手硬,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好的工作格局。
如果党的基层干部、基层党委都按胡锦涛同志十年前提出的“六好”要求去做,不走样,不变形,不搞形式主义,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一定能够顺利实现。包括我的家乡湖口在内的广大农民一定能更好地享受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
2007年的十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贾春旺的工作报告中有这样一个涉及新农村建设的内容:“2006年,检察机关立案侦查贪污、挪用国家支农资金、征地补偿金和扶贫、救灾、救济等款物的农村基层组织人员3873人。”一些被寄予厚望的扶贫干部,频频利用手中的权利蚕食扶贫款;有的国家级贫困县的小小乡长,配置的公车竞然是进口“皇冠”;有的人打着“扶贫”的旗号办实体、搞项目,神不知鬼不觉地将扶贫款揣进了自己的腰包。由于中央的政策在执行中出现偏差,落实不到位,基层干部和农民的矛盾也越来越多。要解决这些矛盾,就要切实地贯彻中央的新农村政策,让农民真实地感受到国家的惠民政策带来的实惠。
在2007年3月16日刚刚结束“两会”这一天,我从中央电视台看到了这样一组激动人心的数据:3917万亿元: 2007年,中央财政安排“三农”资金3917亿元,比去年增加520亿元。
2235亿元:全国财政安排农村义务教育经费2235亿元,比去年增加395亿元。
3200万人:加快农村安全饮水设施建设,今年再解决3200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
15亿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今年全免,农村15亿名中小学生家庭普遍减负。
144亿元: 2007年,中央财政将安排扶贫支出144亿元,比上年增加7亿元。
30亿元:中央财政安排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支出30亿元,在全国范围建立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8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将扩大到全国80%以上县(市、区),中央财政安排补助资金101亿元,比去年增加58亿元。这么大的财政投入,这么多的惠民政策,我想最主要的是让这些钱花到最需要的农民身上。干部要深入实际、了解民意、知晓民情。这就需要健全民主决策工作机制、削减村干部的权力、建立有效的监察制度、确保党的各项惠民政策在基层不变味。最实质的还是那句话:落实要到位,关键看结果。
认真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将责任制延伸到村级党组织,真正做到责任到位,任务到人,使县(市)、乡(镇)、村层层有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真正抓落实、抓到位的良好局面。
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副书记何勇
问答录:对话汪中求(1)
问题1:您觉得该如何将细节管理引入政府管理中去?
答:我给一些地方政府讲课时,我建议他们把企业管理的理念引入政府管理中去。市长是一座城市的CEO,他需要把城市的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优化、提升,这和企业管理有很多相通之处。我还建议政府实行报表制度,用数据来考核。公务员也要进行职业化训练。同时,政府管理要有时间成本概念,领导讲话不要讲“正确的废话和空话”,这只是在浪费政府体系的时间。温总理讲:开短会,讲短话,开解决问题的会,讲有实际内容的话。求真务实,落在实处,把细节处理好,办人民群众的“小”事。
(根据《深圳晶报》采访整理)问题2:我们国家现在经济高速发展,国际社会对此有赞誉有批评,您是怎么看的呢?
答:这事实上是个经济学的问题,或者是个政治xìng的问题,我一般都回避政治的问题,但是作为一个经济学的问题,我想围绕你说的问题谈几个我所知道的状况。
第一,中国现在经济高速增长,不是所有的人都欢迎的。一些国家对中国的这种高速增长抱着深刻的担忧,西方现在有一个理论,叫做黄祸,就是黄种人的灾祸。认为中国高速增长之后,一旦达到了日本那样的经济实力,中国人一定会称霸的。尤其是发达国家和快速发展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抱着一种偏见,用我的话来讲就是妒忌。
第二,中国在高速增长的同时,带来了很大的破坏和浪费,第一个是对环境的破坏,第二个是对能源的浪费,第三个是对人xìng的破坏。
2006年重庆的干旱,很多科学家分析,是跟水利建设不恰当有关系。当然这个我不懂。但是我们可以隐隐约约地感觉到,自然界有些东西总是相连的,我们在高速增长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