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细节决定成败2 > 第 18 章
    ”

    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系主任毛寿龙先生在人民网强国论坛上说:“美好的城市是多样化的城市,是有超级市场、高档商店、小摊小贩的城市。”“美好的城市,绝对不是不容纳下层人民的城市;绝对不是对一部分人来讲是天堂,而对一部分人来讲是地狱的城市。”

    城市在看到小商贩逃漏国家税收、影响jiāo通、影响市容卫生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对于进城农民、下岗人员来说,摆小摊、做小买卖也是他们保证一个人或一家人生活的有限而有效的手段。如何采取更具人文精神的治理手段?如何采取更合理合法的管理手段?如何让每个靠劳动吃饭的人都能生活下去?是城市管理者应尽快解决的问题。

    古代大禹治水尚能弃防堵而用疏导,我们的城市管理者也一定能拿出更好的办法。并且,政府的决策部门已经传达出了人文管理的信息,一些学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也在呼吁解决这些问题,一些地方政府也在探索积极有效的方法。

    2006年9月,浙江新安江市发布城市“摆摊地图”,图上用33个红点标示的地点是小商贩们可以摆摊的安全地带。

    2007年元旦前夕,长沙城管队员制作2000张贺卡给商贩拜年。

    2007年2月上海市容环境卫生行业便民措施发布会上公布,上海市的《城市设摊导则》将出炉,规定上海市区部分路段经市民同意,可设置部分便民类摊点,对马路摊点不再一律封杀。

    自从上海宣布解禁街道及商贩后,重庆也提出了“有序开放马路摊点”的政策,规划了400多个马路摊区,设置摊位1万多个。各大城市纷纷表态考虑解禁的可能xìng,广东省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吴则文表示广州有解禁的“可行xìng”,成都也在考虑开放试点便民摊。

    2007年两会召开之际,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郑功成疾呼:“政府不能为了城市的面子工程,就损失可能存在或可扩大的就业机会。”人大代表还呼吁“城市管理要给小摊贩生存权”。此时,《就业促进法》也进入审议阶段。

    在中国社会走向和谐的道路上,各级城市城管与小商贩之争只是社会矛盾的极小部分,在一个社会的转型时期、转折时代,各种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如何消除这些矛盾,让社会出现和谐的音符,就需要管理者深入到社会的细节中去,关注民生,把百姓的“小事”真正放在心上。

    这里还以温总理的一个故事结束本节:2006年在访问欧洲前夕,温家宝总理9月5日在中南海紫光阁接受了芬兰、英国、德国、法国等媒体的联合采访。英国《泰晤士报》记者问了一个问题:“温总理,您在晚上睡觉之前最喜欢读什么书?掩卷之后,有哪些问题常使您难以入眠?”温总理平静地回答:“你实际上在问我读书和思考的问题,让我引用中外名家的诗词著作,它可以形第一句是左宗棠23岁时在新房门口贴的一副对联,表现出一种苦修精神。

    二、建立和谐社会政府管理疏导优先(3)

    第二句是宋朝张载的座右铭,反映报国志向。

    第三句是屈原《离骚》中的诗句,反映了一种民生意识。

    第四句是郑板桥的《竹》,反映出了一种悲悯情怀。

    第五句是德国哲学家康德在《实践理xìng批判》里的话,后来作为他的座右铭,死后刻在墓碑上,表现的是敬畏之心。

    第六句是艾青1938年写的诗句,表现爱国情深。象地告诉你我是一个怎样的人,经常读哪些书,在思考什么问题。‘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jiāo古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定律。’‘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温总理引用的古今中外的诗词,希望成为各级管理者为官为人的座右铭。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

    三、时代需要宽容精神(1)

    让社会的空气湿润一些林肯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林肯纪念馆就坐落在美国的首都华盛顿的宪法大道上。在纪念馆的墙壁上刻着这样一段话:“对任何人不怀恶意;对一切人宽大仁爱;坚持正义,因为上帝使我们懂得正义;让我们继续努力去完成我们正在从事的事业,包扎我们国家的伤口。”

    从这段话中,我们看到林肯总统的伟大,也让我想起黎巴嫩诗人纪伯lún的一句话:“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一颗心宽容。”

    让我们看一个故事,从中体会林肯那宽容的力量:林肯在竞选总统前夕,一次在参议院演说,遭到一位参议员的羞辱,那位参议员挑衅地说:“林肯先生,在你开始演讲之前,我希望你记住自己是个鞋匠的儿子。”

    林肯平静地回答:“我非常感谢你使我记起了我的父亲,他已经过世了,我一定记住你的忠告,我知道我做总统无法像我父亲做鞋匠那样做得好。”参议院陷入了一片沉默。

    林肯又继续对那个傲慢的参议员说:“据我所知,我父亲以前也为你的家人做过鞋子,如果你的鞋子不合脚,我可以帮你改善它,虽然我不是伟大的鞋匠,但我从小就跟父亲学到了做鞋子的技术。”然后,他又对所有的参议员说:“对参议院的任何人都一样,如果你们穿的那双鞋是我父亲做的,而它们需要修理或改善,我一定尽可能的帮忙,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的手艺是无人能比的。”

    这时,所有的嘲笑都化作了热烈的掌声。中国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高速发展期,是不是需要更多的宽容精神呢?我认为是肯定的,在上一节里我谈了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宽容,在这里,我希望能用一些细节来透视一下企业家、职业经理人、民营中小企业的生存状况,希望社会也“同情”他们。

    2006年中国社会的一大新闻事件便是,安徽华源生物yào业有限公司的“欣弗事件”。因欣弗的不良反应,造成11人死亡,而因此事件死亡的还要加上1人,便是该公司的总经理裘祖贻在办公室自杀身亡。

    从社会舆论的反应来看,对他的死几乎是一边倒的同情和惋惜,但人死了,又如何能复生?我们来看一下此事件前后的一些事情吧。安徽华源生物yào业公司,2002年一季度亏损65965万元,工人人均月工资不到400元。裘祖贻临危受命,出任总经理,他生活俭朴,锐意改革。“欣弗事件”前,公司的一线工人平均月收入达到1700多元,工厂还为每个职工每月jiāo两三百元的各种保险。

    2006年8月,使用“欣弗”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全国开始大规模追查“欣弗”。10月16日,裘祖贻被撤职,一向低调的裘祖贻成了风口浪尖的靶子。公司全面停产,2000多名员工失业,让裘祖贻陷入深深的自责之中。11月1日,裘祖贻留下给同事、妻子、小孙女的遗书撒手而去。“银行贷款、停产整顿、善后理赔、应付款,尤其是8400万企业集资款,我急啊!……请同事们帮我安排好,我随欣弗而去。”我在这里不想就事论事,讨论裘祖贻应负什么责任。如果他没离开人世,自有国家行政机关、执法部门给予公证的调查、裁决。我在这里只是希望大家能看到一个企业家并不总是那么风风光光,他们所承担的压力、磨难、风险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有时真是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让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北京心理危机与干预中心报告:1980年以来,中国已有1200多名企业家自杀或因其他方式非正常死亡。1993年,上海大众集团董事长方宏跳楼自杀;

    1993年,茂名永丰面粉厂老板冯永明,在家中用水果刀割腕自杀,年仅29岁。遗书中写下:“现实太残酷,竞争和追逐永远没有尽头……”

    1997年,贵州习酒老总陈星国自杀;

    1999年,春都集团董事长高凤来心脏病突发死亡;

    2001年,青岛啤酒副董事长、总经理彭作义游泳时心脏病发作猝死;

    三、时代需要宽容精神(2)

    2003年1月22日,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山西海鑫钢铁集团董事长李海仓在办公室被qiāng杀;2003年2月11日,浙江富商周祖豹在家门口身中14刀身亡;2003年8月17日,兰州地产亿万富豪刘恩谦被人持qiāng杀害;2003年9月7日,河南首富、黄河旋风公司董事长乔金岭因债务纠纷自杀身亡。

    2003年,浙江东方集团副总经理朱永龙在办公室上吊;2004年4月10日,爱立信中国总裁杨迈,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猝死在跑步机上,医生说:“连日超负荷的工作使他的心脏不能承受剧烈的运动。”

    2004年10月9日,浙江名仕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仕明追赶窃贼遇害身亡;2004年10月14日,汤臣集团董事长汤君年因糖尿病并发症去世;2004年11月7日,均瑶集团董事长,年仅38岁的王均瑶,因患肠癌,病逝于上海;2005年1月1日,山西运城鑫龙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恩龙跳楼自杀,他的遗书写道:“政策变化快,负担过重,银行的贷款无法如期归还。”

    2005年1月4日,陕西金花集团副董事长徐凯在酒店上吊;2005年末,拥有36亿身价的德州晶华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苗建中在家中自杀,此前苗建中每天要工作15个小时以上,有时一天需要批复的文件就有五六十件,要到凌晨两点左右才阅完;2006年9月16日,浙江临海市“船王”富豪严宝龙开车回家途中,反抗歹徒绑架,身中5qiāng而亡。以上只是有名的企业家的非正常死亡得到社会的关注的数据,还有很多不知名的中小企业家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很多人不能理解那些企业家的压力,中国人常说“好死不如赖活”。有了几亿、几十亿资产干吗自杀呢?有了那么多的钱为什么不能保护好自己呢?有名有钱为什么不能活得轻松潇洒呢?

    那些看起来表面风光的企业家、创业者们的现实生活状况如何呢?

    2005年在中国企业家协会的一次工作会议上,中国企业家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会长陈锦华谈到:中国企业联合会对全国300多位企业家调查显示,有923%的企业家存在不同程度的健康问题,身体普遍早衰。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也有过一个调查,在全国3539个接受调查的企业家中,90%的企业家表示工作压力大,76%的企业家认为工作状态紧张;平均每4个企业家就有一位患有与工作紧张相关的疾病;许多企业家觉得内心孤独,甚至产生厌世心理。

    从以上数据和现实反映可以看到,企业家并不总是被鲜花和荣誉所环绕。我本人做过六年的职业经理人,最近三年多又常常在各地作演讲与管理咨询,与不少企业家朋友有比较深的jiāo流。我的一位好朋友北大纵横管理咨询集团总裁王璞就跟我说过,他每周都工作100多个小时以上;我们公司的总经理被家人称为“911份子”,即一周六天,每天早上九点开始工作,晚上十一点回家。在企业家中还流行着一句顺口溜:吃得好,营养少;喝酒多,吃饭少;赔笑多,欢乐少;住店多,回家少。看似调侃的描述,却真实反映了中国企业家的生存状况。近来,在网络上看到两则消息:一则是著名演员陈晓旭出家的消息,引起了百姓的强烈关注。这位曾在87版《红楼梦》中饰演林黛玉的演员最终走上了剧中妙玉的人生道路。对于陈晓旭出家的原因,一时之间众说纷纭。1987年陈晓旭毛遂自荐演林黛玉,1991年入商界,1996年创办自己的广告公司,拥有亿万身家。她的朋友说:“自她拥有了财富和权利之后,发现自己并不快乐,变得忙碌而烦躁,而很早以前就学佛、信佛的她用自己认为更适合的方式去寻找自己的快乐。”也就是说陈晓旭在事业有成、家庭幸福之时,由于各种压力致使她看破红尘选择了佛门。

    而另一则是关于“黑龙江民企老总弃数亿资产神秘退隐”的消息。黑龙江省海外集团总裁李宝宇在人生打拼的巅峰之际,在事业发展的辉煌时期,悄然离开了自己一手创办、10年艰苦打拼的海外集团,没有带走账面的一分钱。关于他的隐退,在当地引起纷纷议论。事过20天,李宝宇给海外集团员工发了一份传真信件,信件中称:“我因为多年的商海打拼,实在是感觉太累了,也不想再承受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我才不得不决定放弃一切和家人过正常人的生活。我觉得20多年来,我本分做人、认真做事,为社会、为员工、为大家该做的都做了。人过五十也该为我的妻子、女儿和自己想一想……你们看到我每天都以一个总裁的形象,在你们面前展现神采奕奕、充满阳光的一面,可你们想象得到我曾几次自己开车到江北大坝荒天野地抱头痛哭的情景吗?你们看到我在公共场合风度翩翩的一面,可你们知道我在那些官不大权不小的人物面前为了企业发展低三下四磕头作揖的样子吗……”原来李宝宇是觉得自己压力大,身心疲惫,想过平淡的生活才抛弃数亿资产隐退的。

    三、时代需要宽容精神(3)

    可见企业家们所承受的各种压力是一般人所看不到、体会不到的。

    中国的改革开放已进行了29年,小平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