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雪松三部曲之创生 > 《雪松三部曲之创生》正文 78
    次日,苏颖带果兰到郝廷魁家拜访。

    去之前,苏颖给郝总工打电话说明缘由,郝廷魁马上说:“技术材料都有,你带她来吧。”

    原来,自八月二十一日“全民大炼钢铁”动员令发出后,郝廷魁心里头就多了件事儿,他觉得炼钢炼铁有相当技术难度,不是随便就能干得好的。如果不掌握有关知识便贸然操作,一是产品质量难以保证,空耗资财;二是人身安全亦存在很大风险。所以,那天晚上组织完制定小转炉炼钢车间建设方案的技术设计会后,虽然到家已近凌晨一点,但他并未就寝,而是在书架前翻找起来。

    不一会儿,田郁兰披着外衣从寝室出来,睡眼惺忪地问道:“……这么晚,还不休息呀?”

    “嗷,找两份儿急用的资料。”他答道。

    她走进厨房,待了片刻端出碗儿银耳红枣莲子羹,说道:“先喝碗儿银耳汤吧,去去火。”

    “好,你快去休息吧。”

    “嗯,你也别太晚了。”她说。

    “好,我知道。”

    郁兰回屋不久,他就找到了所需资料,这是一本四一年重庆出版的、用发黄的粗糙土纸印刷的《钢铁汇报》,其中《四川土法炼铁》、《四川土法炼钢》两篇论文是他所撰写,文中详细记录了小高炉、小平炉构造特点、生产方法等。当年为抗日,他在四川搞过土法炼钢,现在,这些资料正好发挥作用。

    次日,他把资料拿到厂办公室,让打字员刻印出二百份儿,装入公文包,放在他那辆带斗摩托车里,一有机会就开展“技术支援”。

    他并不像目前大多数北城钢铁厂职工那样,一有时间就往工地跑。因年龄较大,天鸿不让他到工地上去劳作,并对他说:“郝总啊,您的任务不在当前,而在未来,您要超前思考、超前筹划,要比北城钢铁厂所有职工都超前,包括我在内!”

    天鸿让他超前思考、筹划的主要是新工艺、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除了最重要、最紧迫的氧气顶吹转炉炼钢工艺之外,还有高炉喷吹燃料助燃法、连续铸钢工艺、矮胖型高炉工艺、顶燃式热风炉技术等。为此,他经常驾驶摩托进城去中科院理化矿冶研究所,与薄岚枫等人商讨、计议,而薄岚枫亦将北城钢铁厂作为最重要的实验基地,不时前来指导。

    八月二十一日后,郝廷魁在往返城里与北城钢铁厂的路上,开始愈来愈多地看到一座座矗立起来的土高炉。他朝一座土高炉开过去,停住车近前察看究竟。只见大约两人来高的土高炉一侧堆着铁锅、铁铲、铁锁等“废铜烂铁”,看来是由于缺乏铁矿石,拿这些权当原料的。

    炉子另一侧码放着一叠炼好的铸铁块儿,他看了一眼便摇了摇头,不禁脱口而出道:“……这铁,不行啊!”

    炼铁的人们见这位长者开着辆摩托车,神态儒雅睿智,就知道来者不同寻常,连忙问道:“老同志,您说说,这铁怎么个不行啊?”

    “这是很典型的‘海绵铁’,是由于冶炼温度不够高,原料得不到充分脱氧还原,造成炼出的铁水杂质很多。你们看,凝固后的铁块儿质地酥松,还有很多气孔,是没有使用价值的废品。”廷魁解释说。

    一位负责的人听了忙说:“哎呦老同志,一看您就是位行家!这建一座土高炉得一万多块钱,还又耗电又烧煤的,要是炼不出好铁来,那得多拗淘人哪!——您快给出出主意吧!”

    “你们等等啊。”廷魁说罢先围着炉子看了一圈儿,然后到摩托车斗里取来材料。

    “……炉子得改进一下。”他说:“这里是有关的材料,你们先看看,同时把炉子停下冷却。我现在进城办事儿,下午再过来和你们一起改造炉子。”

    就这样,郝廷魁给他工作路途中所能接触到的那些土高炉、小平炉当起了“义务技术顾问”,以他的扎实理论素养和丰富实践经验,使这些设施生产出了合格产品。当然,这样落后的设施生产效率、经济效益十分低下,但这却是他无能为力予以改变的。

    果兰从郝总工那里得到了技术资料,原本还想从北城钢铁厂请位技术人员回去做指导,但天鸿觉得千里迢迢派人去不方便,便给在山西故县铁厂当领导的一位老战友打电话求援,对方一口答应下来,同意由他们派人去张五儿、果兰所在的农业社作指导。

    本来,日夜在炼钢车间工地“连轴转”的天鸿没机会见建设一面,自二十三日施工全面铺开后,他就没离开过现场。一间简易工棚就是他的办公室兼卧室,各部门有事随时向他汇报、请示;福利科组织食堂把锅灶搭到工地起火做饭;医院抽调医护人员成立小分队,送医送药到现场;主要施工队伍昼夜不回家,倒班吃住在工地。

    这天,天鸿接到郝廷魁电话,说薄岚枫所长过来了,有重要事情商量,他马上带薄所长到工地来。天鸿因工地嘈杂纷乱,不是商议战略宜的地方,这才离开工地回到厂办公楼。

    原来,薄岚枫想在北城钢铁厂黑色冶金试验厂项目中增加一项内容——小方坯连铸机,类似项目苏联冶金业亦尚在探索中,我国投入实用还有较长距离,所以,他拿不准北城钢铁厂领导层是否愿意现在就搞这项试验。

    天鸿问:“郝总工,您的意见呢?”

    郝廷魁说:“五五年八月,我和薄所长跟冶金部谢助理去苏联等国考察时,在新土拉厂参观了这种工艺的试验,当时叫‘连沦试验’,连沦机是单流立式的,地面下有很深的工作坑,浇注的钢种是普碳钢方坯。这一工艺优势巨大,它省去了模铸钢坯和初轧开坯两个大的生产环节,等于消除了炼钢系统的一个车间、轧钢系统的一座工厂,节能和经济效益非常显著。

    但连铸工艺技术难度很大,虽然19世纪中叶英国冶金学家贝塞麦就提出这一设想,但直到一九三三年,德国人s容汉斯发明结晶器振动装置这一核心部件后,才使连铸的工业应用成为可能。五零年,第一台连铸机才在德国建成,直到现在,包括苏联在内,这项技术都还很不成熟。

    但正因为如此,我认为我们才应该早介入、早研究、早试验,积累经验和数据,突破技术难点,争取早日掌握这项工艺。”

    “郝总工说得完全正确!”薄岚枫兴奋地赞同道:“可以这样说:氧气顶吹转炉炼钢技术和连续铸钢技术是现代炼钢工艺的两条腿,如果我们只研究前者而不研究后者,那么将来,中国的炼钢厂就个个都会成为‘瘸子’!”

    “嗯,二位说得很有道理!”天鸿点头道。

    “只是,不知道资金方面有没有问题?”廷魁看着天鸿道。

    “这个不成问题!”天鸿把握十足地说:“这次职工提出的第三批合理化建议又挤出了两千三百多万元资金。——这‘大包干’的潜力呀,真不知道到底有多大!哈哈哈……”他开怀大笑起来。

    另两个人也被他的喜悦感染得绽开笑颜。

    “……那就没有什么问题了。”廷魁说。

    “好,‘善事宜速’,这件事一定要尽快落实!”天鸿道。

    这时,廷魁提起苏颖带果兰去找过他的事儿,因厂办公楼里家很近,天鸿顺道儿回家见了果兰、建设一面,并替果兰解决了请技术员的问题,就赶回工地去了。

    他走出家门时又返回去一趟,把自己使用多年的战利品——登喜路井木铱金钢笔送给了建设。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