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先生又换了童公子的装束前往秦府拜谒。堂前只有思文披麻戴孝。童然代为上过香之后,思文迎着两位进了后院。
秦湘坐在屋内正在饮茶,见两位熟人进来,起身道:“二位来的早。”
“童然和娘子有同乡之谊。该来的。”童浩看了童然一眼,说道:“听思文说,长老准备择日便给娘子下葬,不等七七了?”
“还有好些事要处理,屋子里摆着灵堂总不是事儿。不过,思文说要给娘子守孝三年。”秦湘说话缓慢。“眼下,童公子的人情就是当务之急。”虽然得知此“童公子”非彼“童公子”,秦湘觉得毕竟得人恩果,还是得回馈一二。“与公子结识,是为了生意。一直将公子拒之门外,不是做买卖的风格。今天敢问,为何公子一定要清阳观玄易子的性命?”
“百花堂何时做生意还问买家秘辛起来?这般传出去会坏了规矩。”童然一贯地先于童浩开口。
秦湘瞥了他一眼,看着童浩继续说道:“这玄易子的性命我直言不讳,不管童家出多少银两都是买不到的。事实上,这笔单子虽然常年挂在孟州分舵,事实上已经是死单。接手此单的杀手无非是想一杀成名——清阳观最年轻的首字长老。再也没有比这更大的噱头了。公子,要出钱,也是为了沽名钓誉?此话之做朋友间的闲言。公子不回也可。”
“长老既然问起,也没什么不能说的。之前在清阳观遴选掌门中暴毙的悟熙,是在下伯父。我要玄易子的性命可还有什么问题?”言语间杀气毕现。
童然听闻都不由地咽了咽口水。
“好。既然是公子的伯父,那也就是洒家的伯父。玄易子的命,秦湘一定替公子取来。这边,我就亲自去趟上个买家处,将此事料理。公子静候佳音。”秦湘拱手道。
自秦府出来,童然打了一个哆嗦,眼巴巴地看着童浩。
童浩手持折扇敲了那小书童一下,“这是什么表情?”
“看不出来先生很有一套。以后我得掂量掂量,您话里的真假才行。”童然口气中竟是敬佩之情。
童浩被他逗笑了。“能不能好好说话?”
“现在玄易子的性命在我们手里了。那接下来呢?”
“自然是跟着秦长老去上家走走。”童浩说的轻巧。
童然快走几步,跟上,“还要往外跑?”
这话好在没让果实听见,不然非吓得下巴掉地不可:还有他小师妹嫌弃溜达的时候?
“这不是本就商量好的吗?”
“是是是。那春种是不去了?”
玄易子眼色暗了一下。“姐姐和姐夫会回去的。”
相较春种,玄易子更怕面对封山的清阳观。八个月的时间,伏虎山上已经成为世外之地。
果然自然知道玄易子黯然的原由,只将话题扯开。“唉……回去不知道该怎么跟厨娘说。昨夜才答应她试新菜呢……”
“让她今晚都做了,我陪你一起试试。”
果然看着玄易子这张被人皮面具矫饰过的脸:果然是二皮脸,现在说话越来越不像一个正经道士了……
此番出行最终没有启程。
传来消息,颍州柏家惨遭灭门。
早些时候,借由秦娘子的便利,童家主仆就获知:当年在百花堂重金买命的人是颍州柏家。本来要与秦湘出行的计划,因为惨剧的发生而不了了之。
“灭门这样的恶行是谁人做的?”果然出离愤怒。
“江湖恩怨,竟然没有一丝风闻……”玄易子挑着烛火。“武林怕是有场腥风血雨。”
果然叹了口气,“江湖素不太平。但是最近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一点。邵家庄家主,邵盟主也一直迟迟未曾反应。武林已经准备召开武林大会,另选盟主了。”
“邵家的子侄大多出仕经商,已经不是江湖人。邵家庄上下,只有你大师伯林大侠打理。你大伯母身体抱恙,他们夫妻情深,便绊着林大侠手脚。盟主的地位早就有名无实。”玄易子三言两语挑破邵家庄的现状。
果然想起林少卿,那怪异的感觉就又浮上心间。“既然颍州之行搁置。我们不妨去趟宝陵……”
“宝陵?”这个地名在玄易子的记忆深处,没有想到会以这样的方式出现。
“你我初见的地方。你抢了人家当地一个村子的阵眼,被一群农夫用铁锹围在路上。”
“为何想到去那里?”
“邵家的幺子邵乘明的家业就置在宝陵。宝陵原来就只有宝陵村,后来慢慢发展成为城市。当地官衙便沿用宝陵的名字,未做更改。明舅舅的妻子便是当地有名的名媛小姐。婚后,明舅舅也便把家业置办在宝陵。虽说,邵家的舅舅们因为资质,多不过问武林之事。可是,明舅舅仗义疏财,在武林虽不以武功问鼎,却累计了不少好人缘,是位仁义之士。如今想来,宝陵村有这么歹毒的阵眼。明舅舅在当地却不过问,真是怪哉。”果然把邵家上下想了一个边。比起大师伯的高深莫测,明舅舅对于果然而言便不是什么难题。特别是知道,五翎殿还与其交好。果然便有恃无恐起来。
“邵公子倒不是不过问,而是这本就是宝陵村的秘闻。他不知道也属事情。”
玄易子如此解释倒引来果然更深地疑惑:“那你又是如何得知的?说来奇怪,之前听百花堂的杀手所言,你在并州云游。宝陵与并州相距甚远,怎么会突然折道宝陵?我后来看过你的钵册,我们相遇那一日,也就是你到宝陵的日子。你是直接杀去了宝陵村,并不是路过偶然得知少女蛊一事。对不对?”
“对。”玄易子直言不讳。
“蹊跷。当地的明舅舅不晓得的事情,你千里之外就得探知?”果然眉头深锁。
玄易子据实以告,“我自中毒之后,便痴迷于制毒解毒之道。云游之时也会探听一些毒物的消息。在并州的时候结识了一个小乞丐,他本是宝陵村人,但是父母双亡,就出来以乞讨为生。按照乞儿的说法,以前大约是四五年才用进祀一个女童,带他记事的时候已经是一年一个了,等到他离开宝陵村的时候,月余就要送一个。我估计少女蛊将成,便紧赶慢赶的赶到宝陵村。”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