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曾经德隆 > 第 43 章
    以理解,这是客观经济规律;

    4.希望尽早看到德隆的重组cāo作方案,也希望你们把对政府的要求说得更具体一些。

    南京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是2002年与德隆合作实施重组的,一直由李强负责其jiāo易,但因为中国信托业的改革,所有信托投资公司都要按《信托法》和《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进行整顿后,重新验发营业执照和信托经营许可证。德隆对其控股后,仍由原公司总经理张晓明担任总经理,德隆派李强担任董事长,并将名称改为“大江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

    由于德隆系的入主,地方政府,银监部门在审核上格外严格,整整运作了两年,还没有拿到许可证,这也与重组方的德隆背景有关系。

    按照我和张晓明的约定,张晓明在会上坦诚地汇报了南京国投的全部经营情况和财务数据,其中与德隆系有关联的jiāo易行为涉及18亿人民币,这18亿人民币有可能成为风险。

    市政府秘书长听完汇报后,非常严谨地表达了政府的态度:

    第一,南京国投的重组,政府一直十分关注,至今德隆还欠1.4亿的jiāo易金额未支付。市委、市政府对此安排非常担忧,这对南京的金融秩序和金融环境都有影响。我们不希望看到产生社会不安定问题。对南京国投的债权债务结构,还要做更细的分析;德隆与国投在股权上,要揭示出实际的控制关系(当时德隆系用了其他公司的名义代德隆持有南京国投的股份,当时德隆在金融机构收购中几乎都用这种方式)。

    第二,希望德隆能够成功地创造出重组模式,不出现大的问题。对你们及时、主动来配合南京的工作表示好感,希望不仅仅是是好的态度,更要有好的行动。

    第三,对目前的重组形势,不容乐观。对于重组南京国投,应该有比较完整、可行的方案。

    第四,当重新考虑参与重组的组织。参与人员的责任、权利、义务要分清楚。

    陈副书记最后总结说:“南京国投的重组在激烈竞争中选择德隆就是看中了德隆的高水平运营能力和德隆的诚意,到现在我们也没有认为是错误选择。市政府一直支持、关注、促进,希望德隆进入南京国投给我们带来金融上的创新和人才。总体来讲是顺利的。只有两件事没完成,一是银监局的执照,二是1.4亿的股本金还没收到。

    “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出现的德隆的状况,我们已经关注了。希望德隆能够挺住。如果弄不好,对双方都很不利。损失最大的还是南京,包括:南京市的形象;南京金融资源的损失;资产、资金方面的损失;社会稳定方面的损失。

    “对于目前的状况,我们感到责任很重大,压力也很大。政府的几点意见是:1.对重新重组,要专门研究,要有详细的cāo作方案,要在重组过程中提供动力,减少阻力;2.要如实反映近两年产业的债权债务总量,并进行分析;3.请德隆要明确尝付手段、计划、时间节点,要具体;4.你们所提出的意见,是代表德隆的意见,股东的意见。派来参与重组的人员不能随意变动。

    “在德隆困难的时候,我们可以理解,也愿意和德隆一起,共同渡过难关,走出困境。德隆派的人,要书面授权,坚守岗位,履行职责,团结一致,减少损失。”

    我们对南京市及各级领导的态度非常感动。他们并没有因为一个民营企业发生危机而产生轻视情绪,也没有对我们造成的这些责任多加指责,而是理xìng地分析问题,共同想办法解决危机。

    由于当时德隆过于庞大、复杂,而且已经是一个跨国民营企业。资产、业务涉及中国十几个省市和海外多个国家。如果我们各地方政府能够像南京一样,德隆系的结果不会是这样。因为德隆系而造成的社会损失也会小得多。

    第七章 溃败之途(8)

    在南京工作了几天之后,我们带着一个较好的结果回到了上海,希望能够把这个结果尽快向领导汇报,得到一个答复后,立即返回到南京,组织对南京国投的重组。同时,我还在路上就不停地给一些机构联系,邀请他们来考虑参与南京国投的重组。

    正在我兴致勃勃地考虑南京国投的重组方案之时,一个熟悉的电话打到我的手机上。这是唐万新身边最密切的助手来的电话,一个浓重而低沉的新疆普通话从手机传到我耳朵里:“世渝,这个周末你在不在上海?”我感到一定有什么重要事情,我的心里一阵紧张。

    “周末要你参加一个会。时间,地点,到时会有人通知你。”我猜想一定是和唐万新有什么关系。

    星期六上午,也就是5月15日,在焦急等待的我,终于收到了一个电话,来电显示上是“杨利”的名字。我知道肯定是我期盼的那个电话。

    杨利在电话上告诉我:“晚上七点,在联洋社区十号别墅开会。”

    我知道肯定是唐万新安排的。一定是有什么结果了。我心里既紧张又兴奋。

    我本人就住在联洋社区。这是浦东非常大的一个高尚住宅小区,高层楼房不多,几乎都是6层楼的住宅。联洋别墅在哪里,平时还真没注意。

    我早就吃过了晚饭,紧张地开着车来到这里。天下着雨,正是上海的梅雨季节。所以,安静而人烟稀少的联洋社区就更显得神秘了。

    我到十号别墅时,天色已经比较暗了。我四周环视了一下,没有发现有人跟着我或者注视我,像在搞地下工作一样地走进了十号别墅。里面没有几个人,他们在进门处放了一张纸,让来者签名。我签上名字后,找了个位子坐下来。

    陆陆续续来了一些开会的人,几乎是清一色的德隆元老。进来的人每个人都掩饰着自己的真实的内心世界。表面都装得若无其事,相互之间寒暄完了之后,都沉默不语,都在静静地等待着。在那个结果出来之前,谁都不愿意对今天和今天之前的所有事情表示什么观点。或许因为谁也不知道谈论些什么,相互之间也不去问对方这些天在干什么。原因也很简单,这段时间每个人干的事情可能都是秘密,都只能在知道这些秘密的人群中jiāo流。

    7点过了大约15分钟,门口一阵嘈杂的脚步声响起,感觉是一群人走了进来。为首的,便是轻松而诡异地微笑着的唐万新。

    所有的人全部站了起来,赶上前去和唐万新握手。我的眼泪涌到了眼眶,我拼命地抑制住自己,和唐万新握手时,他说了声:“辛苦了!”

    看起来唐万新气色很好,一个月没见到他了,真不知道他这些天都在哪里,怎么过的。此时看到他,心里完全感觉是在无边无际的沙漠里迷失了方向的时候,突然看到了远处的灯光,看到了生命的希望。虽然只有一个月没见,但这一个月里,在中国经济漩涡里一直处于中心和焦点的德隆系,犹如经历了十年的煎熬。看着他轻松应对的自信模样,我对德隆的绝地反弹又有了信心。

    他环顾了一下四周的与会者,大约有二十来个人。有产业上的,也有金融上的,但主要是金融上的。也有些高层人员没有在场,如王宏、郑荣新等。

    他先用开玩笑的口吻给大家说:“对不起了,全中国的公安都在抓我,但并不是公安部的指令,全部是地方政府和一些债权人找来的,没办法,在北京把全部资料jiāo给中央后,我就只有躲起来,等他们的消息,看中央是什么态度,是要我们死,还是要我们活。半个月过去了,他们还是传出消息来,要德隆活下去,既然是这样,我们就再来活一次吧。”

    因为会议的保密xìng,几乎所有的人都没有带笔记本。谁也没有作这样的规定,这样的限制。除了担任会议记录的沈巍以外,没有一个人作记录。但是,在这样的特殊背景下,这样的氛围里,唐万新讲的字字句句,永远都不会忘记。

    他停顿了一下,也没问一下这段时间大家的工作情况,便开始了他的一番演讲。

    “德隆十多年前从借来的400块钱起家开始做生意,已经起起落落好几回了。我们用400元钱挣到了400多万,从正的400多万变成负的400多万;后来又从负的400多万变成了正的2000多万;从正的2000多万又变成了负的4000多万;后来又挣到了4个亿,40亿。这次,我们可能变成了负的400亿。

    第七章 溃败之途(9)

    “欠债还钱,这是天经地义的。我不会退缩,应该去承担这个责任。当年做生意赔钱以后,我就上门找债权人一个一个去说,请他们相信我,相信我们能够还钱。我平均每半个月就去拜访他们一次,最后我们挣了钱,还清了债,也在市场上树立了良好的信誉。这样债权人会永远都相信你。

    “以目前德隆的情况,要用简单的方式来清偿债务,我们一辈子也还不清。叫我们赤手空拳去还债是不可能的。毕竟我们有足够大的cāo作平台,用资产重组,用动态的方式来还债,我们用10年时间总也能还清的。

    “我们可以在政府的主导下、监管下来经营,给债权人签协议,我相信中国的资本市场不可能老是这个样子。资本市场形势好转了,我们就可以清偿债务了,到时我们还可以买回来,自己经营。

    “今天通知来的这些人是我们经历这次危机之后,没有对德隆丧失信心,愿意继续合作的人。我们就算是过去的德隆已经结束,现在由这些人组成新的德隆。

    “我从今天开始,宣布我们新德隆的诞生。唐万里继续负责组织危机公关,我负责德隆的全面自救和重组。我们成立两个偿债小组。由王世渝以总裁助理的身份,担任一个小组的组长,刘勇任另一个小组组长。王世渝负责2000万以上额度的客户,刘勇负责2000万以下额度的客户。董事会明天就下决议,把文件发下去,办公室尽快将2000万以上的客户名单jiāo给王世渝。大客户的偿还思路都是用投资银行方式进行偿还,偿还资金的来源由我负责,你们就是负责方案设计和谈判。

    “现在上面的情况呢,对我们越来越不利,国务院开始听下面的汇报。这个时候,凡是和德隆有关系的监管机构、地方政府汇报上去的东西肯定是负面的,都想和德隆划清界限。所以,我们的重组环境不会太好。”

    世界经济史上,不知道发生过多少起企业危机重组事件,由于国与国不同,制度与制度不同,文化背景的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企业危机产生的方式也不同。当然,危机重组的方式更加不同。

    在中国这么一个特殊时代,特殊的经济制度下,企业危机重组也有他的特殊xìng,但总的来说,我们开展市场经济的时间太短,我们对企业危机重组的指导思想、价值判断、重组方式都有严重的问题,都缺乏机制和方法。作为中国迄今为止最大的民营企业bào发企业危机,不论是政府还是企业内部,以及债权人、监管机构,都是没有遇见过的,这是一个巨大的突发事件,就像去年的“非典”。用唐万新后来的话说:他怎么也不会相信,德隆是这样的结果,他曾经一再相信,德隆不会垮。他自己可以、愿意去承担任何责任,但企业不应该是这个结果。

    在我所知道的危机企业重组案例里,中国的企业危机重组我最欣赏的是当年广国投的重组。不论是王岐山的指挥若定,还是聘请高盛的举措都让人赏心悦目而成为经典。

    所以这个时候,唐万新相信德隆是不会垮的。即使自己无力拯救,政府也不应该让他垮掉。因而,这个时候的唐万新,对德隆的重组,自救,仍然是雄心勃勃的。

    第二天,我就开始思考我所负责的偿债小组工作计划。对于偿还债务,我从来没有经历过。我骨子里深受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一生中最怕的是向人借钱,我的信用卡里一定是有钱才会去消费的。不论银行给我多大的信用额度,我都不会去透支一分钱。我欠了人家的钱随时都很紧张,我连人都怕见。没想到昨天在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的情况下,突然临危受命,成了偿债组组长。这么重大的一件事情突入其来的压在头上,超过了我以往任何一个时候的任何心理预期。我自然彻夜难眠了,我曾派我的团队到重庆协助德恒证券营业部做债权人的工作,他们回来向我描述过他们惊心动魄的一幕。他们被债权人围在办公室,身边几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表情冷酷地“侍候”着他们,寸步不离。连上洗手间都跟着,一不小心就可能遭致大打出手,拳脚相向。最后只有依靠“110”才得以脱身。

    这个时候,所有的焦点都集中在债权人和德隆之间。德隆的债务和一般企业的债务有一个很大的区别是:德隆系的巨大的非正常xìng债务,也就是后来成为德隆、友联主要罪名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是一般企业所没有的。

    第七章 溃败之途(10)

    一个正常经营的企业以他的正常的负债形式,不管是以融资形式的债务还是jiāo易来往形式的各种应付款。只要没有弄虚作假,违法违规,都可以称之为正常债务。即使出现破产或者各种原因导致的企业清算,都可以心平气和地进行债务重组和清偿。但德隆系的这类正常负债反而不多,最大的问题就是通过德隆系旗下若干金融机构产生的委托理财以及担保、互保形成的债务,这些债务涉及面广,既有法人,也有自然人;既有经营xìng、盈利xìng质的机构债权人,又有非经营xìng、非营利xìng的机构债权人,数量特别巨大,可称中国民营企业之最。这些债权债务的法律边界还不太清楚,已承诺保底收益而取得的融资,如果债还不上了,这就是大问题了。行为可能触犯法律,结果又无法清偿,这就是最严重的事态。债权人怎么可能心平气和与你协商债务重组呢?只有一个道理可讲:那就是你什么时候还钱。

    这就是我最难以面对的。我还好,面对的都是大客户,钱多的反而会理xìng。最头疼的是小客户。小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