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特拉法尔加战役 > 第 4 章
    又不照原定的计划,不以敌方中央前段为目标,而改向其前卫的中央冲去;后者则向敌人后卫部分的前段进攻。

    为什么纳尔逊又调换方向的原因,似乎是他看到敌人转变方向时,突然得出一个结论,认为维lún纽夫准备逃入卡迪兹。在上午十一点四十分之前不久时,他向科林伍德发出信号说:“我的意图是越过或通过敌线,以阻止敌人进入卡迪兹。”换句话说,就是挡住他们的退路。接着在上午十一时四十八分时,他又发出其著名的通令:“英格兰要求每个人恪尽职守。”

    这个信号发出时,科林伍德已经接近敌人的后段,因为时间早已过了十一点三十分。维lún纽夫已经发出“开火!”的命令,接着在下午十二点十五分时,又发出“各舰各自为战”的信号。上午十一时四十五分,“圣安娜”号后面的“弗高克斯”号发shè第一pào,这是以“王权号”为目标的,此时双方相隔尚在四分之一哩以外。此时,双方好像是一致行动一样,都升起他们的国旗。在法英两国的船上,鼓乐齐鸣,士兵举qiāng敬礼。

    于是会战展开,这又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科林伍德的攻击,纳尔逊的攻击和杜马罗尔的反攻失败。以下就按顺这个次序叙述:

    当“弗高克斯号”向“王权”号开pào时,科林伍德的船团向左行进,每船之间的间隔约为两“链”(约四分之一哩),成为一个不规则的斜线,因为敌线的弯曲,所以双方几乎是平行的。在“弗高克斯”号开火后五到十分钟,王权号仍继续保持航向不变,接着“圣安娜”号又向它开了一pào。于是它靠近并钻入敌军战线,在“圣安娜”之后,“弗高克斯”之前。当他面对“圣安娜”号的船尾时,就从左舷向它连发两pào,使它受到巨大损失。接着他又对“弗高克斯”发shè右舷火pào,此后又驶近“圣安娜”的右后段,再次向它shè击。

    科林伍德不久发现他周围都是敌船,经过四十分钟的猛击之后,“王权”号已变成了一个无法控制的空船壳。不久就由“欧亚拉斯”号拖曳行驶了。下午两点二十分时,“圣安娜”号已经完全丧失了战斗力,乘员死亡104人,伤236人,开始下旗投降。于是布莱克-吴德上校过船去,把重伤垂危的阿尔发将军,运到“欧亚拉斯”号上面来。在“王权”号作战后八分钟时,“贝里岛”号也从弗高克斯的后面,切入了敌线,并且也和“王权”号一样,它立即为几艘敌船所包围。因为它的船桅损毁了,有一段时间连一pào都发shè不出来。虽然如此,它却把军旗钉在后桅杆上,继续战斗。后来它由三艘英舰救出。在“贝里岛”之后约一刻钟,“战神”号也投入战火,以后其他每一艘英国军舰,也都是这样分别切入敌人,向首尾两端的敌船用侧舷pào火猛击。其结果是每艘敌船都受到了连续的集中火力。

    在科林伍德的后方各船中,“无畏”号加入作战时,已经在“王权”号后一个小时了,最后一艘船是“亲王号”直到下午三时才开始有作战的机会。

    当这个下风纵队的战斗结束后,科林伍德也已经完全胜利了。与他jiāo战的一共有十五艘法西两国的战舰,其中十艘被俘,zhà沉一艘----“阿基利斯”号,只有四艘逃去,其中有一艘为格拉维拉的旗舰“奥地利亲王号”,上面载着垂死的格拉维拉将军。

    在科林伍德纵队开始作战后二十五分钟,纳尔逊也投入了战斗。和前者不同,它始终保持着不规则的鱼贯形队形。依照“胜利”号上军士长托马斯·阿特金森私人的日记,它是继续平行着敌人的前卫行驶。依照他的记载:“在十一点五十分(实际上为下午十二时十分),敌人开始向我们shè击;在十二点过四分时(实际上为下午十二点二十四分)我们的左舷pào开始向敌人的前卫shè击。”从北到南,杜马罗尔率领着五艘领先的船只,可能是从“海王星”号起,到“德格-特洛茵”为止。依照杜马罗尔的记载,纳尔逊领导着三艘“三层甲板”战舰,向他的前卫中央挺进,于下午十二时十五分开始与它jiāo战。经过四十分钟的pào战之后,纳尔逊向右旋转。

    单以纳尔逊的三艘战舰而论,其pào击的时间比杜马罗尔所说的还要短,因为当法舰“恐怖”号开火之后,“胜利”和“勇敢”就开始向右旋转。纳尔逊是在寻找维lún纽夫的旗舰,因为他的主要愿望就是与它接舷战斗。虽然“胜利”号上的一切望远镜都在搜寻法军总司令的旗帜,但结果还是一无所获。于是“胜利”号只好向前攻击“三叉戟”号,假定维lún纽夫可能是在这艘最大的敌舰上。(注:纳尔逊相信法军指挥官是狄克里斯。)根据“斯巴达人”号舰长的记载,当胜利号在下午十二点五十七分向“三叉戟”号前进时,发现在该舰后面的一艘法国“两层甲板”船的前桅上,挂着总司令的将旗----即“布森陶尔”号。“胜利”号冒着pào火,不久就钻到“布森陶尔”号的后方,用船头上的短pào----六十八磅pào----和侧弦火pào,向“布森陶尔”号的舱窗中猛shè,使它遭到极大的损毁。其次,当英舰“海王星”和“征服者”接近“布森陶尔”号之后,“胜利”号遂向右转,与法舰“敬畏”号接舷,该舰由鲁卡斯指挥。两舰立即纠缠在一起,双方的乘员都准备跃上对方的甲板,但是法国人的企图却为英方火力所制止,杀伤人数颇多。差不多又过了一个小时,两艘船还是绞在一起,当纳尔逊正在后甲板与舰长哈迪一同指挥时,从“敬畏”号的船桅上突然shè来一颗子弹。子弹击穿他左肩的肩章,透进了胸部,嵌在他的脊椎骨上。他一下子扑倒在船面上,他在爬起来后说:“他们终于把我解决了。哈迪……我的背脊骨已经被shè穿了。”他被抬入船舱,到下午四点三十分钟,在知道了会战已经胜利的消息之后,才安心死去。

    当“胜利”号正与“敬畏”号jiāo战时,“勇敢”号驶向前去,向“三叉戟”号开pào,接着又向“海王星”号和“敬畏”号shè击。不久以后,“弗高克斯”号在“贝里岛”号jiāo战之后,又转过来协助“敬畏”号,于是又为“勇敢号”所抓住。在解决了这两艘敌舰之后,“勇敢”号又用其前pào痛击“三叉戟号”达半小时之久。

    在“胜利”号突袭敌线十分钟之后,英舰“海王星”号先向“布森陶尔”号shè击,然后进攻“三叉戟”号,一个半小时之后,其乘员战死245人,负伤173人,这艘巨型的四层甲板船遂开始下旗投降。对于在这艘船上的景象,英舰“海王星”号上的船员巴德柯克曾有如下描写,足以说明十九世纪初叶的海战情形。他说:“我踏上这艘大船去收容俘虏,其死伤人员数字在三四百之间,满处都是血ròu,后甲板上堆满了伤兵,有的没有脚,有的没有手。”

    “不列颠”号接着也跟上来了,后面就是“列维坦”号和“征服者”号。后面的两舰夹击“布森陶尔”号,下午两点五分,维lún纽夫落下了他的将旗。在他船上的景象,“征服者”号上的陆战队上尉阿特切里曾经记载说:“到处都是死尸,景象非常凄惨。死伤总数在四百人以上,多数都是没有头的。”

    在“胜利”号开始作战后四十分钟“阿贾克斯”号才开始作战,而“阿伽门农”号还要更迟。“非洲”号是一艘六十四门pào的船,也是双方最小的一艘战舰,所遭遇的情形也不平凡。在十月二十到二十一日的夜里,它与全部舰队丧失了连络,在拂晓时位置在舰队北面,相距已有数哩远。在发现舰队位置之后,它立即向“胜利”号前进,在“王权”开始发动战斗之际,他已经到达敌方前卫的shè程内。依照它的日志,在十点四十分时,它开始与敌方最前面的一艘船jiāo战,然后穿过整个前卫,每经过一艘敌船都向其shè击,最后又协助“海王星”号攻击“三叉戟”号,并与“勇猛”号jiāo战。

    “猎户座”号也是独立行动的。因为它的舰长,科灵顿看到敌方中央部分的兵力比较强大,所以他单独向南行驶以协助“王权”号。以后他又回北边来协助“胜利”号。当维lún纽夫下旗投降时,纳尔逊纵队中的最后两艘船,“弥诺陶洛斯”号和“斯巴达人”号都还不曾参加战斗。

    现在再叙述杜马罗尔的反攻----这不过是个勉强的命名。

    当下午十二时三十分,纳尔逊钻入联军中心之后,维lún纽夫发出了一个通令,要所有尚未参加作战的船只,都一律自动投入战斗。杜马罗尔对此并无反应,此后维lún纽夫即再没有注意他,半小时以后,杜马罗尔仍继续向北航行,结果就使前卫与中央之间产生了一个空洞。此时他仍没有发挥主动精神,反而等待维lún纽夫的命令。虽然如此,维lún纽夫又不立即回答,直到下午一点五十分,他才命令杜马罗尔赶来协助正受着强烈压制的中央部分。

    风力是如此的微弱,杜马罗尔要想转变方向是相当的困难,他本应使其整个支队集中在一起,以便可以作一次全力打击,可是他却把兵力又分为两部分。(注:可能是在转向时丧失了连络,也可能是有五艘船不听命令。)他的行动是如此迟缓,直到下午三点十五分到三十分之间,“胜利”号上的哈迪舰长才看见杜马罗尔的十艘船中,有五艘是逐渐向北行驶了。于是他立即发出信号,通知纳尔逊纵队中的各船准备迎敌。

    哈迪所看见的五艘船是“英雄”号,“勇猛”号,“圣奥古斯丁”号,“圣弗兰西斯科”号和“拉约”号。当他发出信号之后,它们就与英舰“征服者”,“阿贾克斯”,“阿伽门农”和“列维坦”等发生了遭遇战。不久之后,“圣奥古斯丁”号即下旗投降,“英雄”号摆脱了战斗,逃往卡迪兹。

    “圣弗兰西斯科”号和“拉约”号也企图逃走,前者船破沉没,后者于10月23日向“列维坦”号投降。“勇猛”号由恩维内特指挥,首先受到“非洲”号的英勇攻击,以后又受到“阿贾克斯”,“阿伽门农”和“猎户座”三船的夹攻,经过一番苦战后,才向科灵顿舰长投降。

    此时,杜马罗尔的另外五艘船也调转了航向,“恐怖”号和其他两艘船都是靠小船拖曳,才转过头来的。现在也向南驶来,由“恐怖”号领先,跟随其后的是“蝎子”号、“布兰科”号、“德格-特洛茵”号和“海王星”。它们首先向“征服者”号开火,然后向前进,一路用侧舷pào火shè击“胜利”,“勇敢”和“王权”等船。不久,英方尚未参加过战斗的“弥诺陶洛斯”号和“斯巴乐特”号也立即赶上,切断了“海王星号”,迫使它投降。此时,其余四艘法舰都向南逃逸失踪了。11月4日,才为斯特拉汉爵士的支队所捕获。

    下午四点三十分钟,会战已经接近尾声。维lún纽夫的三十三艘战舰中,有九艘逃向卡迪兹,四艘逃向直布罗陀海峡方面,其余二十艘之中,七艘完全丧失了战斗力,十二艘为敌人所俘,一艘正在起火燃烧。夜幕将垂时,风暴大作,一连就是四天,多数负伤的船只都自动沉没,包括所有的英军战利品在内,只有四艘例外,可是在整个会战和风暴之中,英国却未损失一艘船。死伤的数字有各种不同的估计。依照1805年11月27日和12月3日《lún敦公报》的记载,英方的损失为死449人,伤1,214人。埃塞尔在“特拉法尔加的敌军”一书中所估计的法西两国的损失是这样:法军阵亡和溺毙共3,373人,伤1,155人;西军死1,022人,伤1,383人,被俘约三四千人。因为法军被俘人数至少应与西军的相等,所以联军全部损失总数可能应该是官兵共14,000人。这个数字虽然很高,可是如果与雷班多一战的数字作一下比较,似乎还是很少。

    在这次会战中,双方的人员都英勇,虽然法西两军的英勇在最初阶段是要打折扣的,可是其顽强程度却不亚于英军。同时,若与以后的会战作一个对比,则最值得追忆的是双方都具有古代侠士之风,彼此都很有礼貌。举个例子说,在被俘之后,鲁卡斯(“敬畏”号的舰长)在lún敦社会中获得了大家的尊敬。而维lún纽夫将军和马肯迪上校也获准参加纳尔逊的丧礼。尽管已经发生了革命,战争却仍然还是绅士阶级的职业。

    10月27日,科林伍德派拉佩诺狄尔中尉指挥的小船“比克勒”号回国报捷。11月4日,拉佩诺狄尔到了法尔茅斯,在那里只停留了半小时,就出发去lún敦。他一路换了十九次马,于11月6日清晨一时赶到英国海军部。几分钟之后,海军部长接见了他。一见面他所说的第一句话是:“报告,我们获得了一次伟大的胜利,但是却失去了纳尔逊勋爵!”(注:拿破仑对于纳尔逊也是推崇备至,他命令在每艘法国军舰上,都悬挂纳尔逊的画像。)

    纳尔逊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代名将,主要的就是他能够摆脱当时平行战斗序列理论的束缚,虽然他并不是采取这种作法的第一人,可是他却比前人更能认识到这种理论的基础是一种纯粹防御xìng的观念。依照这个理论,一个由战舰所组成的横线,可以发出优势的火力,如果敌人成鱼贯纵队来犯,其结果将无异于自杀,可是纳尔逊却看出了这个理论的漏洞,他知道由于当时的火pàoshè程极为有限,而且命中率也不高,所以被敌人横线集中火力所击毁的危险,事实上只限于最后几百码的接近距离之内。此外,他也认识到一旦双方发生接触之后,决定xìng的因素是优势的shè击术,而不是数量优势和横线队形。在shè击术方面,英国人比对方高明得多,不仅shè击的命中率较高,而且shè速也快了一倍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