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似乎无可避免的具有关连。不管维lún纽夫已经到那里去了,他却已经比纳尔逊早了一个月,所以一个比较合理而谨慎的假定就是认为法兰西舰队是在进行诱敌行动,以引诱英国海军离开海峡地区。而且当这支诱敌舰队已经在西方和南方失踪时,不久就可能掉转头来,向最后和具有决定xìng的目标进发。所以当维lún纽夫已经失踪很久之后,再向西印度群岛进发,这实在相当冒险。从全面战略的观点来看,纳尔逊应该向布列斯特前进。在这种捉摸不定危机四伏的情形中,这似乎最安全的办法。”
格林菲尔上校也指出根据另一个理由,纳尔逊也应该与杰维斯会合在一起。英国海军部在5月10日,应该已经接到他在4月19日发出的通信。该部队对于维lún纽夫的行动真象必已早有所知,所以应该自有安排,对维lún纽夫进行追击。在这种环境下,如果纳尔逊也向西印度进发,那么追击的就不只一个支队而有两个支队了。事实上也的确几乎如此。当海军部从奥德(4月30日)和间谍方面得知维lún纽夫已向西印度群岛进发的消息,海军部长巴尔汉勋爵立即命令科林伍德中将,率领11艘战列舰出发追击。当科林伍德已在追击途中时,仅仅是出于偶然,他才知道纳尔逊早已在追击中。如果这个偶然事件没有发生,那么就会有21艘战舰去参加这个“追逐野鹅”的行动。(注:在直布罗陀,纳尔逊曾经派贝克顿爵士去掩护克莱奇将军通过马耳他。其次,海军部命令贝克顿增强在维罗尔的卡尔德。5月17日,贝克顿驶向北方,10天后他接近芬尼斯特里,与科林伍德相遇,后者告诉他纳尔逊已经率领10艘战舰,早已在追击之中。)
6月4日,在迅速航行之后,纳尔逊进入了巴尔巴多斯,柯齐拉尼少将在那里率领两艘战舰加入进来。在那里他获得了一个错误的情报,说有人看到法国舰队在圣路西亚的上风方面出现,结果他错过了他的敌人。5月14日,维lún纽夫到达马丁尼克时,发现梅塞斯已经返回罗彻福特,而坎特曼还没有到达。后者仍被封锁在布列斯特港中,拿破仑已经不想拖延下去,已于4月29日,派马哥农少将率领两艘战舰,把一个命令送给维lún纽夫,命令他在西印度群岛停留35天,如果坎特曼还是不能与他会合,就驶往维罗尔,接出封锁在那里的15艘船,接着再救出困在布列斯特港中的21艘船,最后集中兵力进入英吉利海峡,出现在布鲁日的前方。
马哥农于6月4日到达,在6月7日又接获了纳尔逊已到西印度群岛的消息。这个消息使维lún纽夫的神经大为紧张,于是竟不顾新命令,于6月10日匆匆返回欧洲。两天之后,纳尔逊到了安提瓜,他猜到维lún纽夫正在返回欧洲的途中,不是到卡迪兹就是土lún,更加可靠的是后者,因为他在这时曾经写信说:“他们可能幻想以为可以直达埃及,而不受到任何的阻碍。”----所以他决定返回直布罗陀。(注:拿破仑似乎十分明了纳尔逊的固执想法。4月20日他写信给狄克里斯说:“纳尔逊可能又会向埃及作第二次的航行。”23日,他又命令在荷兰报纸上发表法军一万人在埃及登陆的消息以欺骗纳尔逊。)出发之前,纳尔逊派了比时斯华尔兹上校指挥的寇里克斯号双桅船去通知海军部说他已经回来了----这艘船在回国途中,于6月14日看见法国舰队正沿地中海航向以北行进。这就适足以证明维lún纽夫是驶往比斯开湾,而并不是象纳尔逊料想的那样向直布罗陀海峡前进。7月7日,寇里克斯达到了朴茨茅斯,而7月19日,纳尔逊也在直布罗陀海峡抛锚。
7月18日在斯巴特角岸边时,纳尔逊曾与科林伍德通信,后者正在担负封锁卡迪兹的任务,他给与纳尔逊的回信,足以使对方认清当前的战略情况。科林伍德的见解是:他相信拿破仑的目的在于爱尔兰,维lún纽夫的舰队现在会首先接出维罗尔支队,绕着比斯开湾走,再救出罗彻福特的兵力,于是就有可能集中34艘舰船,出现于乌桑特前方,在那里可能再加入20多艘船只。他补充说:“当法国政府眼睛盯着大目标时,就决不会再留心细微末节。他们逃向西印度是为了躲避我方海军,这是他们行动的最大障碍。这个夏天一定会有大事发生”。
7月20日,纳尔逊在直布罗陀上岸,这是自从1803年6月16日以来第一次。在同一天他写信给巴尔汉勋爵说,除非俄国的巡洋舰能够代替现在正从地中海北部撤出的科林伍德的兵力,否则法国人就可以随心所yù地运送陆军前往沙西尼亚、西西里、莫里亚或埃及。为了这个任务,他一再要求增派巡洋舰和单桅船前来。从他列举的地名上,就可以发现他虽然已收到7月18日科林伍德的来信,纳尔逊还是没有改变其旧有观念。8月3日,纳尔逊才奉命驶往乌桑特以与杰维斯会合在一起。
正当此时,又发生了重大的政治事件,足以使拿破仑的计划受到巨大影响。1804年5月12日,皮特再度执政,他的主要思想就是建立另一个同盟。他的计划一部分是以1804年杜莫里兹的《论英格兰的防御》一文为根据。同盟的构成预定为英格兰、俄罗斯、奥地利、瑞典和纳普尔斯。经过一年谈判,1805年4月11日,英俄两国签订了一个条约,接着在8月9日,俄奥两国之间又签定了另一个条约。他们也曾征求普鲁士参加,但遭到拒绝。这些条约规定俄国应出兵18万,奥国30.5万,瑞典1.2万。英国对于每10万兵额,每年支付辅助费120万镑,但总兵力以40万为限,用来对法西两国作战。
当寇里克斯号到达朴茨茅斯之后,比特斯华尔兹上校前往lún敦,并于8月9日向巴尔汉勋爵报告。后者立即认识到了比特斯华尔兹报告的重要xìng,于是立即通知杰维斯,要他命令斯特尔林少将解除罗彻福特的封锁,去增援在维罗尔港外的卡尔德爵士。此外,杰维斯也应命令卡尔德,一旦获得了增援之后就应该立即向华尼斯特里角进行,从那里再向西巡航,在六七天之间行走三四十里格的距离。因此,到1805年7月,拿破仑的战略目标已经完成了一大半。除了布列斯特与卡迪兹以外,所有其他的法西两国的港口都已经解除了封锁。
维lún纽夫于7月2日已经通过了阿左里斯海,7月22日在浓雾之中,接近芬尼斯特里。如果浓雾不散,那么他可以驶过卡尔德的十五艘船只而不被发现,于是就可以与在布列斯特的坎特曼会合了。但是正午时候,雾幕升起了,卡尔德的一艘前哨巡洋舰报告发现了法国舰队。下午五时,双方进行了一次并非决定xìng的jiāo战,有两舰法国军舰下旗投降。虽然7月23日双方舰队仍在接触中,但并未再战,次日卡尔德向北进发去会合杰维斯,维lún纽夫也张着满帆向维哥湾前进,于7月28日到达。从那里再驶向维罗尔,并于8月1日到达。
这一战的精神作用是具有决定xìng的,因为维lún纽夫对自己的舰队缺乏信念,已经禁不住溢于言表。八月六日他写道:“在浓雾之中,因为我方舰长对于战斗和舰队战术完全缺乏经验,除了跟随着前面的船只以外别无良策。在这里我们已经成为欧洲的笑料。”这次战斗使他的感觉有些麻痹。
在维罗尔,维lún纽夫收到了拿破仑在7月16日发出的通信,命令他解除维罗尔的封锁,然后再采取下述行动,以使法军成为多佛尔海峡的主人----或是与罗彻福特和布列斯特两个支队会合在一起,或是只与两者之一会合在一起。随后这支舰队速向爱尔兰和苏格兰行驶,以便与在提克斯尔的荷兰支队会合。如果因为会战或其他原因,维lún纽夫不能完成他的任务,则无论如何都不许进入维罗尔港,而应驶往卡迪兹。
因为信托的是维lún纽夫这样一个人,所以这个最后指示,对拿破仑来说才是一个极其严重的失误。卡迪兹距离布列斯特最远,所以这也正是维lún纽夫心中所最想去的目的地,既然不准许进入维罗尔,他就把三艘已损毁的船只留在那里,而改向柯鲁拉前进,在那里他得到十四艘战舰的增援。
当斯特林为了增援卡尔德而从罗彻福特撤走时,7月17日,代替梅塞斯的阿里曼德少将也就从罗彻福特港口中溜了出来,于8月13日与维lún纽夫会合在一起。可是因为狄克里斯并未将此事通知维lún纽夫,不免铸成大错,终于导致大败。
那一天维lún纽夫出海航行,当他看见一些巡洋舰时,误认为那是英国人,于是立即改向南方行驶以躲避他们。实际上,这是属于阿里曼德支队的舰只,并正在寻找维lún纽夫的部队。如果维lún纽夫能与阿里曼德会合在一起,那么他的兵力可以增加到34艘战舰,如果再继续向北而不是向南航行,那么也许就会jiāo上好运。因为在8月16日那天,杰维斯已经把他的35艘战舰分为两部分,派卡尔德率领18艘船前往维罗尔。所以维lún纽夫如果能依照命令向北行驶,如果再能侥幸躲过卡尔德,那么布列斯特的封锁真有可能被解除。
对此,拿破仑曾经这样感叹道:“维lún纽夫丧失的机会实在太大了!如果直向布列斯特前进,他可能避过卡尔德的支队,从而打击杰维斯的舰队,他的30艘战舰就会击败英军的20艘战舰,从而获得一个决定xìng的优势。”从理论上来说,这种批评固然是对的,不过实际上却很有疑问,因为杰维斯所保留的兵力,有10艘“三层甲板”战舰,按照当时的计算,一艘“三层甲板”船在战斗价值方面可以相当于两艘“双层甲板”船。
维lún纽夫继续南行,于8月20日进入卡迪兹,封锁这个港口的是科林伍德,一共只有3艘战舰。8月22日,贝克顿爵士率领四艘战舰前来增援;8月30日,卡尔德又带了18艘战舰赶到。8月3日,拿破仑到达布鲁日。时间已经很迫切,因为已有许多征候表示在他的后方正在形成一个同盟。奥国正在瓦lún提亚和提罗尔集中部队;根据报告纳普尔斯也在大量召集民兵。8月13日,当拿破仑听到维lún纽夫已经与卡尔德jiāo战时,他立即向维lún纽夫表示祝贺,并命令他与阿里曼德立即会合,扫dàng前进途中的一切障碍,把法西两国舰只混合编组起来,再向海峡进发。同时他在写给狄克里斯的信中却埋怨维lún纽夫的行动过于迟缓。8月22日他又写信给坎特曼说,维lún纽夫已在与他会合的途中,在他到达之后,就不能迟误一天,立即向海峡进发,以求一雪六个世纪以来的耻辱。同一天他也写信给维lún纽夫,并把该信寄往布列斯特:“赶紧扬帆,不要浪费一分钟。当我的舰队集中进入海峡时,英格兰就是我们的了。我们已经准备就绪,并已上船。只要有四十八小时,一切就都结束了。”
次日,拿破仑仍然不知道维lún纽夫已经到了卡迪兹,他写信给塔里兰德说:“当我对欧洲的情况越深入研究,就越感到有采取一个决定xìng步骤的必要。”他又说:“如果维lún纽夫和他的三十四艘船,能遵照我的指示,与布列斯特支队会合起来进入海峡,那么时间还来得及,我仍然可以成为英格兰的主人。否则,我就要拔起我在布鲁日的营幕,改向维也纳进发了。”最后直到8月26日,他才下了决心,命令他的参谋长贝提尔准备把在布鲁日的兵力向奥国移动。8月31日,他写信给杜洛克说:“军队已全部处于运动之中,到9月27日,我一切都可准备就绪了。我把‘意大利军团’jiāo给马塞拉,奥国非常傲慢无礼,正在加紧准备之中。我的支队已经进入卡迪兹。请保守秘密,这只是告诉你一个人的。请尽量搜集多瑙河、美因河和波希米亚等地的地图,并让我知道奥俄两国陆军的组织情形。”9月2日他离开了布鲁日,于是“英格兰军团”变成了“大军团”,不是横渡海峡而是开始准备渡过莱茵河了。
前面已经说过,纳尔逊已于8月3日向北往乌桑特航行,8月15日,当他到达该处向杰维斯的将旗致敬之后,得到命令要他乘胜利号旗舰往朴兹茅斯,他于8月18日在那里投锚。在英格兰,他的时间消磨在lún敦与默顿之间,9月2日,巡洋舰“欧亚拉斯”的舰长布莱克-吴德带来一个消息,说维lún纽夫已经进入卡迪兹,于是纳尔逊的短假遂告结束。9月5日,他把他的行李送往朴茨茅斯;9月14日,他本人也上了船。第二天,“胜利”号由欧亚拉斯伴送,一同扬帆出发。9月28日,他与科林伍德会合,并接管全部舰队的指挥权。
第二天是他四十七岁生日,在给一个不知名友人的信件中,他曾经这样写道:“当我接管这个舰队时所受到的热烈欢迎,是我毕生不能忘记的。军官到船上来欢迎我的归来,在热烈的气氛中几乎忘记了我的总司令身份。”纳尔逊把他的舰长们集合起来,把他的会战计划解释给他们听,这是他在默顿时拟定的,通常被称为“秘密备忘录”。在没有说明这个计划之前,最好先回顾他的前一个计划,就是他在前往西印度途中构想出来的,因为在这两个计划中,前者可以更清楚的显示出纳尔逊与当时其他的海军将领的不同之处。
第一个计划的要点就是一个“接近的和决定xìng的会战”,这是纳尔逊的一贯目标。在这种会战中,部将们不应等待信号,而根据他们自己的主动精神来采取行动,为了使他们在这种行动中不至于使整个会战秩序发生混乱,他们对于总司令的攻击“模式”必须要有充分认识。纳尔逊并不是以战斗为手段,以求达到执行一个计划的目的;反之,他是用计划为手段,以求达到执行一个战斗的目的。这二者之间是大有区别的。这个备忘录的特点不在于其攻击的“模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