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宫。”句意亦同。
宋玉《高唐赋》云:“昔楚襄王与玉游于云梦之台,望高唐之观,其上独有
云气。王曰:‘此何气也?’玉对曰:‘昔先王尝梦见一fù人曰:妾巫山之女也,
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王因幸之。’”又《神女赋》云:“襄王使玉赋高唐之
事,其夜五寝,梦与神女遇。”详其所赋,则神女初幸于怀,再幸于襄,其诬蔑
亦甚矣。流传未泯,凡此山之片云滴雨,皆受可疑之谤,神果有知,则亦必抱长
愤于沈冥恍惚之间也。于有诗云:“何山无朝云,彼云亦悠扬。何山无暮雨,
彼雨亦苍茫。宋玉恃才者,凭虚构高唐。自重文赋名,荒yín归楚襄。峨峨十峰,
永作妖鬼乡。”或可以泄此愤之万一也。
常建《吊王将军墓》云:“嫖姚北伐时,深入强千里。战余落日黄,军败鼓
声死。尝闻汉飞将,可夺单于垒。今与山鬼邻,残兵哭辽水。”哀之至矣。第二
联尤妙。祖咏有《夕次辅田店》诗,亦与前格相类,诗云:“前路入郑郊,向经
百余里。马烦时yù歇,客归程未已。落日桑柘yīn,遥村烟火起。西还不遑宿,中
夜渡京水。”秀整而韵不缓,且曲尽旅行之意。咏又有“风帘摇竹影,秋雨带虫
声”。又“远树低苍垒,孤山出草城”。亦钱郎之亚也。
“既老又不全,始得离边城。一枝假枯木,步步向南行。去时日一百,来时
一月程。常恐道路旁,掩弃狐兔茔。所愿死乡里,到日不愿生。闻此哀怨词,念
念不忍听。惜无异人术,倏忽具尔形。”右赵微明《回军跛者》之诗,只读起句,
不必看题目,亦必知为此诗矣。所谓“去时日一百,来时一月程”,则前月行军
之速,今日被疾而归,曲见于此。又“所愿死乡里,到日不愿生”,百世之下,
诵之犹惨然,其时可知也。结句用事尤着题,且有不尽之哀。卢纶《逢病军人》
诗云:“行多有病住无粮,万里还乡未到乡。蓬鬓哀吟古城下,不堪秋气入金疮
。”驱驾虽未及前,而凄苦之意,殆无以过,起句亦盖。
刘沧《咸阳》云:“渭水故都秦二世,咸阳秋草汉诸陵。”唐彦谦《蒲津河
亭》云:“烟横博望乘槎水,日上文五避雨陵。”论句法则刘不及唐,然序怀感
之意,得讽兴之体,则刘诗胜。若崔曙《登望仙台》云:“三晋云山皆北向,二
陵风雨自东来。”思优柔而语益健矣。刘沧下联云:“天空绝塞闻边雁,叶尽孤
村见夜灯。”视许浑“高树有风闻夜磬,远山无月见秋灯”,尤为工妥。王荆公
“已无船舫犹闻笛,远有楼台只见灯”之句,必自此联出也。
刘湾《云南行》云:“妻行求死夫,父行求死子。”且丧乱之世,妻倚夫而
苟生,父恃子而送死者,今皆先其身而夭,则鳏寡孤独,失其所矣。但词伤于直。
潘安仁《关中》诗云:“肝脑涂地,白骨jiāo衢。夫行妻寡,父出子孤。”亦欠包
涵之工。
潘安仁《悼亡》云:“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悲有余而意无尽。江文
通拟之云:“明月入绮窗,仿佛想蕙质。”工于述者也。白乐天用之云:“手携
稚子夜归院,月冷房空不见人。”又任彦升《哭人》云:“宁知安歌日,非君撤
瑟辰。”白乐天亦用之云:“当君白首同归日,是我青山独往时。”
白乐天《杨柳枝》云:“陶令门前四五树,亚夫营里百千条。何以东都正二
月,黄金枝映洛阳桥。”刘禹锡云:“金谷园中莺乱啼,铜驼陌上好风吹。城东
桃李须臾尽,争似垂杨无限时。”张祜云;“凝碧池边敛翠眉,景阳楼下绾青丝。
那胜妃子朝元阁,玉手和烟弄一枝。”薛能云:“和风烟树九重城,夹路春yīn十
万营。惟向边头不堪望,一株憔悴少人行。”三诗皆仿白,独薛能一首变为凄楚
耳。李商隐亦有二绝,立意颇新。其词云:“暂凭尊酒送无?,莫损愁眉与细腰。
人世死前唯有别,春风争拟惜长条。”“含烟惹雾每依依万绪千条拂落晖。为报
行人休尽折,半留相送半迎归。”
商隐别有《柳枝词》,味共序,柳枝乃商隐从昆让山邻家之女,因悦商隐《
燕台诗》,遂通其约,且以后三日为期。会友人盗商隐卧装先去,不果留,嗣后
竟为他人所有。诗中所谓“嘉瓜引蔓长,碧玉冰寒浆。东陵虽五色,不忍值牙香
”,非不忍也,不果也。若“玉作弹棋局,中心亦不平”,又“如何湖上望,只
是见鸳鸯”,亦惜其不终遇之意。
商隐诗:“斗鸡回玉勒,融麝暖金。玳瑁明珠阁,琉璃冰酒缸。”七言云:
“不收金弹抛林外,却惜银床在井头。采树转灯珠错落,绣檀回枕玉雕锼。”金
玉采绣,排比成句,乃知号“至宝丹”者,不独王禹玉也。
刘长卿有《湘中纪行》十诗,《花石潭》有云:“水色淡如空,山光复相映
。”《浮石濑》云:“秋色照萧湘,月明闻dàng桨。”《横龙渡》云:“乱声沙上
石,倒影云中树。”皆胜语也。他如“天光映波动,月影随江流”,又“入夜翠
微里,千峰明一灯”,又“潮气和楚云,夕阳映江树”,又“卷帘高楼上,万里
看日落”,词妙气逸,如生马不为疆络所掣,读之使人飘飘然有凭虚御风之意。
谓其思锐才窄者,不亦诬矣。
刘长卿《王昭君歌》云:“自矜骄艳色,不顾丹青人。那知粉绘能相负,却
使容华翻■吴身。上马辞君嫁骄虏,玉颜对君啼不语。北风雁急浮云秋,万里独
见黄河流。纤腰不复汉宫宠,双蛾长向胡天愁。琵琶弦中苦调多,萧萧羌笛声相
和。谁怜一曲传乐府,能使千秋伤绮罗。”《铜雀台》尾句云:“春风不逐君王
去,草色年年旧宫路。宫中歌舞已浮云,空指行人来往处。”皆反覆包蓄,得古
风体。他如:“朔风萧萧动枯草,旌猎猎榆关道。汉月何曾照客愁,胡笳只解
催人老。”又:“横笛能留孤客愁,绿波澹澹如不流。商声寥亮羽声苦,江天寂
历江枫秋。”如此等作,尤不可以五言掩其美。
郑谷《鹧鸪》诗云:“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不用钩格磔
等字,而鹧鸪之意自见,善咏物者也。人惟传其《海棠》一联耳。又有句云:
“潮来无别浦,木落见他山。”李洞有“楼高惊雨阔,木落觉城空”,非不佳,
但“惊”“觉”两字失于有意,不若谷诗之自在。然谷他作,多卑弱无气。
张祜《公子》诗云:“红粉美人擎酒劝,锦衣年少臂鹰随。”公子之富贵可
知已。顾况云:“双镫悬金缕鹘飞,长衫刺雪生犀束。”不过形容其车马衣服之
盛耳。然末句云:“入门不肯自升堂,美人扶踏金阶月。”气象不侔矣。雍陶云:
“金鞭留当谁家酒,拂柳穿花信马归。”公子岂空囊而出耶?若改“留”字为
“戏”字,犹可也。
唐人咏太和公主还宫诗极多,惟李频一联最佳,词云:“禁花半老曾攀树,
宫女多非旧识人。”其他五言如“河声入峡急,地势出关低”,“秋尽虫声急,
夜深山雨重”,可与十才子并驱。
李赞皇《桂花曲》云:“仙女侍,董双成,桂殿夜凉吹玉笙。曲终却从仙官
去,万户千门空月明。”钱起云:“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虽词约而深,
不出前意也。赞皇诗,人少知之,而钱以此名世,亦可见幸不幸耳。
“马上相逢久,人中yù认难。”“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乍见翻疑
梦,相悲各问年。”皆唐人会故人之诗也。久别倏逢之意,宛然在目,想而味之,
情融神会,殆如直述。前辈谓唐人行旅聚散之作,最能感动人意,信非虚语。戴
叔lún亦有“岁月不可问,山川何处来”,意稍露而气益畅,无愧于前也。
诗用生字,自是一病。苟yù用之,要使一句之意,尽于此字上见工,方为稳
帖。如唐人“走月逆行云”,“芙蓉抱香死”,“笠卸晚峰yīn”,“秋雨慢琴弦
”,“松凉夏健人”,“逆”字“抱”字“卸”字“慢”字“健”字,皆生字也,
自下得不觉。
戎昱诗云:“远客归去来,在家贫亦好。”乐天云:“始知为客苦,不及在
家贫。”唐僧善生云:“纵然为客乐,争似在家贫。”皆本古诗“客行虽云乐,
不如早旋归”。太折亦有“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唐僧澹jiāo《写真》诗云:“图形期自见,自见却伤神。已是梦中梦,更逢身
外身。水花凝幻质,墨采聚空尘。堪笑予兼尔,俱为未了人。”或称其了死生,
齐物我。予谓此诗谓之不着题,不可也。若论见识,则譬犹盲者之捕蝉耳,求其
声尚不可得,况其形乎?清尚《哭僧》诗云:“水流元在海,月落不离天。”斯
可以言悟。
张乔多有好绝句,《河湟旧卒》云:“少年随将讨河湟,白首清时返故乡。
十万汉家零落尽,独吹边曲向残阳。”《渔父》云:“首戴圆荷发不梳,叶舟为
宅水为居。沙头聚看人如市,钓得澄江一尺鱼。”不独“城锁东风十五桥”之句
也。又:“兄弟江南身塞北,雁飞犹自半年余。夜来因得还乡梦,起读前秋转海
书。”亦籍牧之亚。
“情新因意胜,意胜逐情新。”上官仪诗也。王驾有“雨前初见花间蕊,雨
后全无叶底花”,脱胎工矣。人以为此格自驾始,非也。或又谓为荆公所作,亦
非也。
“鸽坠霜毛落定僧”,“寒将发定衣”,“坐石鸟疑死”,又“萤入定僧衣
”,非衲子亲历此境,不能道也。若“万里八九月,一身西北风”,“七千里外
一家住,十二峰前独自行”,行脚之作也。上联则沈期“五湖三亩宅,万里一
归人”,下联则柳子厚“一十年前南渡客,四千里外北归人”。
“ 枫根支酒瓮,鹤虱落琴床。”贯休诗也。“鹤虱”两字,未有人用。又
“童子念经深竹里,猕猴拾虱夕阳中”,亦生。
唐僧诗,除皎然灵彻三两辈外,余者率皆衰败不可救,盖气宇不宏而见闻不
广也。今择其稍胜者数联于后。清塞云:“丛桑山店迥,孤烛海船深。”“寒扉
关雨气,风叶隐钟音。”“饥鼠缘危壁,寒狸出坏坟。”齐己云:“只有照壁月,
更无吹叶风。”(《听泉》)“湘水泻秋碧,古风吹太清。”(《听琴》)贯休
云:“好山行恐尽,流水语相随。”“壑风吹磬断,杉露滴花开。”子兰云:
“疏钟摇雨脚,积水浸云容。”怀浦云:“月没栖禽动,霜晴冻叶飞。”亦足以
见其清苦之致。
景文,亦良士也,掇拾古人前后歌诗句语,评品颇当,汇而成帙,名之曰《
对床夜语》。缅想金玉良友,清宵霏屑,悠然不碍日出事,非筹夜者之一奇观乎?
则其为人脱略无滞留,诚得张弛之宜也。若曰供长日展玩,岂其宜哉?用是敢翻
梓不废。时正德十六年八月十五日太学生江yīn陈沐新之识。
景文号yào庄,钱塘人,南宋太学生,尝与高菊间姜白石诸人游。咸淳丙寅,
同叶李萧规等上书底贾似道,似道以泥金饰斋扁事罪之,分窜琼州。其行诣卓然,
殆陈东欧阳澈之流,非如江湖诗人,仅以风雅自命而已。所着《夜语》一编,词
约理胜,深得说诗之旨。景定间,南康冯去非为之序,谆谆以名节相勉,景文卒
亦不负其言,斯可谓之知己矣。历岁浸久,渐泯其传,杭人鲜有能举其姓氏者。
予因取家塾旧钞,正以前明活字印本,梓而行之。盖亦惟其人,不徒以其言也。
景文当元世祖时,程钜夫奉诏求贤,与赵孟?同荐于朝,授江浙儒学提举,不赴,
后以子拱为无锡教授,遂即邑之茅场里居焉。故其行事,略见于《无锡流寓志》。
近钱唐厉孝廉鹗笺《绝妙好词》,则云以程钜夫荐,擢江浙儒学提举,转长兴丞,
有《yào庄废稿》。当别有所据。予所见林[C160]斋集中《题范蟾文诗稿》一律云:
“研玩新编比碎金,知君风月满清襟。才高yù进竿头步,兴到还磨盾鼻吟。字有
三千何日奏,稿留五七已年深。汉廷shè策无苏李,千载《河梁》是正音。”范盖
以武资请解,故有竿头盾鼻一联云。
乾隆壬辰十月十日,古歙鲍廷博识于知不足斋
----------------------------------------------------------------
小说下载尽在http://www.biqugedu.com--【夜神】整理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
访问小说分享者(仙女味)的书库,阅读更多TA分享的书籍!
地址:http://www.biqugedu.com/u?id=23970
也可以百度搜索或者访问www.biqugedu.com
-------------------------------------------------------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