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保国听到杨帆的声音,不禁喜出望外。
工人们哆嗦着站起身,相互搀扶着鱼贯走出小黑屋。太阳光很强烈,他们出来时不自觉的闭上双眼,他们步履蹒跚c衣衫褴褛c遍体鳞伤。有的人目光呆滞,有人满眼泪光,那是重生的喜悦。但几乎所有人从黑屋子出来后都找人们要吃要喝。
“快,快找点水来,找点吃的来,小宝快死了。”马保国抱出了小宝,虽然小宝体重轻,但是他已饿得头晕眼花,四肢无力,此时的小宝在手中好像重逾千金。杨帆赶紧接过来,抱出院子,来到急救车旁边。小宝出现了典型的急性脱水症状,医生见情况不妙,赶紧挂上吊瓶,给他补充体液。
专案组没有料到会出现这种场景,一班工人获得解救第一件事竟是要吃要喝,也没有料到工人里竟然有这么多未成年人和残障人氏,更暗自庆幸来得及时,要晚来两天,这群人有多少能生还真是难以预料。到时候这种群死群伤的事件真得让他们这一级领导班子吃不了兜着走。政府工作人员赶紧派人出去买来矿泉水c老面馍和窝窝头。许多人因为吃得着急忙慌的而噎得直翻白眼。他们往肚里猛灌了好几瓶水,才感觉到生命渐渐又回到了身体里。
媒体记者试图走进小黑屋进行实地探查,但刚走到门口,一股难闻的恶臭便扑鼻而来,令他肚里翻江倒海,酸水倒灌,差点就吐出来。这几年来,这帮人吃喝拉撒全在这间黑屋里完成,每天干完活,满身汗臭却不能洗个舒服的澡。人人身上都有一层厚厚的泥垢。再加上屋子没有窗户不通风,屋子里的味道能好闻?真难以想象这些人竟然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一呆就是数年。
“无法无天c天理难容,这是奴役!这种事情怎么能发生在现代的中国?你们要对这件事负责”专案组一位领导没有控制住自己的脾气,对黑砖窑所在镇村一级领导发了火。
由于是杨帆的出逃才让这个黑砖窑浮出水面,记者们想采访杨帆,都被他找借口搪塞和婉拒了,他不想泄露自已的踪迹。人们也没有想到,这个让人交口称赞的孤胆英雄其实是一个在逃嫌犯。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没有人会想到,在今天的中国竟然还存在着这样的一个人间炼狱。针对这个事件,公安c检查院c法院特事特办,一路绿灯。在立案c侦查c送检c公诉阶段都遵循着专案组:从快c从严c从重这六字方针的要求。经过公安深挖,终于查明:这是由张广胜c张广利兄弟二人领导的带有黑社会性质的奴役劳工行为。他们非法使用拘禁c暴力等手段强迫近三十名工人每天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且从不支付报酬。后来经二人手下检举揭发。二人在两年前还曾指使手下将一名试图逃跑的工人殴打致死。警方通过知情人提供的线索,在土山包脚下10米深处,起获人体骸骨一具。这具骸骨的主人不知姓名c不知年龄c不知籍贯。只是成为了警方档案里的一个编号个dna数据c和一本厚厚的卷宗。
最终这个团伙成员,主犯张广胜判处死刑c张广利判处无期徒刑,张广利手下大小头目刑期八到十年不等,只有那个检举揭发的打手因有立功表现且涉罪不深,轻判为三年。并且将这个团伙没收来的财产,依法优先发放工人们被克扣的工资。闻风而逃的三位打手还有诱骗杨帆等人的王姐他们一伙也被警方追逃。不久后也都到案,受到了应有的惩罚。而因张广胜一案受到调查的官员也众多,各自受到了法律的严惩。黑砖窑的案子圆满侦破,当然这都是后话。
让杨帆意料不到的是,正是他揭开的这个黑幕,引发了记者关于类似事的深挖和对于走失或拐骗未成年孩子的关注。在他们的持续报道下,几年后一场震惊中国的黑砖窑窝案成功告破,解救了更多像他们一样的被奴役的工人们。
魏小宝当时被急救车送到县人民医院,因为他重度营养不良合并急性脱水,在医院救治了十多天才脱离生命危险。其他人身上都有这样那样的外伤,也或多或少有各种各样的病症。当天解救出来后,众人被紧急抽调过来的急救车拉到了医院。为了庆祝新生,等小宝康复后,众人拍下了一张合影。小宝被众人簇拥在中间,他开心的笑着,灿烂得如同花朵。
当天,在政府的安排下,他们吃了一顿庆祝劫后余生的饭。
“杨帆,谢谢你,没有你,我们,我们”马保国哽咽了,他比杨帆大三岁,此时却更像个孩子。
“帆哥,要不是你,我恐怕死了也会埋在那堆黄土的下面。”魏小宝哭了,流下了感激的泪水。
“是呀,杨帆,真是太谢谢你了。”众人附和着。
杨帆摆着手,谦让着,让他们不要太客气。因为他生性低调,太不适应这种如众星捧月的氛围。
有政府领导走进来致词,来人大约五十岁的年纪,中等身材,国字脸,戴着副金边眼镜,穿着身中山装,显得仪表堂堂。他的语调抑扬顿挫,掷地有声。
大家放下碗筷,聚精会神,侧耳倾听。
“各位受苦了,是我们政府工作没有做好,我代表政府对大家表示最深的歉意。”说完,只见领导弯下腰,深深的鞠了个躬,他直起身接着说:“现在坏人都被抓了,请你们相信,他们一定会受到法律的严惩,并且我们也会抓紧追逃的工作,不让一个坏人逍遥法外。”
饭厅内响起热烈的掌声。
“大家放心,政府一定会努力做好后续的工作。不会让大家流血c流汗又流泪,我们会尽力为大家安排法律援助,让律师协助你们提起民事诉讼。争取给大家一个合理满意的补偿”
众人再次鼓掌,这时只见领导端起一只酒杯举起来,左右转动了一圈,给众人示了个意,说道:“让我们端起酒杯,为庆祝你们历经磨难c劫后重生,大家干了这一杯,预祝你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只见他停顿了一下,走道杨帆身边,杨帆连忙端起酒杯站起身,工作人员微笑着和他碰了一下,然后拍着杨帆的肩膀继续说:“愿你们的人生道路就像他的名字一样,鸿图大展c扬帆起航帆风顺!干杯。”
众人起身,共同举杯,一饮而尽。
领导走后,一众人等兴高采烈的频频推杯换盏,喝了个一醉方休。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就在不久前,他们还是阶下囚,而现在却成了座上宾。他们大部们人都是青少年,刚出来时,在媒体的镜头下,他们目光躲闪c畏手畏尾c战战兢兢。在医院的浴室里,他们第一次痛痛快快的洗了个澡,据说那天医院的洗澡间污水横流,在他们脚下汇成了一条臭水沟。今天为了照相,他们也都理了发,脱下病号服,换上了政府送过来的新衣服。此刻,他们才恢复了这个年纪该有的风貌:他们神采奕奕c精神抖擞c容光焕发c活力十足。
杨帆在这几个月里一直在盘算着如何逃走,除了干活不怎么与人交流。他天性孤傲c言语很少,所以几个月来除了魏小宝和马保国,大部分人连名字他都不知道。杨帆偶尔能跟马保国和魏小宝聊几句,每天有十五六个小时繁重的劳动,晚上一回去,大家能累得倒头就睡,大部分人都被磨灭了希望,只有马保国和魏小宝因为心中还有念想就找他聊几句,不过也是往往没一会,他俩就鼾声雷动,在这一群人中,就他俩勉强能算作是杨帆的朋友。
因为杨帆和马保国平时劳动中总是帮小宝,所以在小宝心里,总当他们两人是大哥。特别是这次住院,多亏他俩跑前跑后,照顾有加,他心里充满着感动。
杨帆的背伤拆了线,马保国说像条大蜈蚣趴在他背上。除了做扩胸动作会隐隐作痛外,伤口再没有什么不适的感觉。腿上被狗咬过的伤口也早就愈合,现在行动起来迅速且畅快了许多。
拿到补偿金后,多数人都返回了原籍。部分残障人式因说不清名姓c地址的统一由民政部门处置。杨帆从警局拿回了他那只破背包,意外的是连同他的身份证也一并发还。原来警察在砖窑办公室搜查时发现的,总共有二十多张,杨帆正是其中之一。马保国和小宝很不理解为什么杨帆会那么珍视那只破背包,当初杨帆每晚睡觉都会把包抱在怀里,在逃路时还不忘跑进黑屋来带上。连警察当时调查取证都认为没有什么价值,差点扔了。杨帆从包里取出那只铁盒,打开来看,小手枪还在,还是原来那个样。而照片因为泡过水,原本只是泛黄,现在却有些斑驳了。自己的倒没什么损坏,母亲还剩大半个笑脸,而父亲仅仅只能看出轮廓来,杨帆心里充满着遗憾。他讲了照片背后的故,马保国和小宝终于明白杨帆为什么那么珍视了,其实他是珍视铁盒里的宝贝而已。
杨帆拿到补偿金,有了一定的积蓄,于是重新买了包,把铁盒装进了新包里。在和马保国c小宝一起逛街时又新买了几件换洗的衣服。他把原来的衣服鞋子连同背包一起扔了,算是和过去作了一个正式的告别。
这几个月发生的事情让他产生巨大的改变,如果以前他还只是个孩子,现在他已迅速成长。他坚毅c果敢,勇于担当又善于思考。这让马保国钦佩不已,特别是杨帆那强大的战斗力令他折服。他虽然较杨帆年长,但他竟不自觉的唯杨帆马首是瞻,魏小宝就更不必说了。当政府工作为员询问他们的意愿时,他俩竟不自觉的看向杨帆。
杨帆实在是不知道要去往哪里,天下之大,何处容身?最近几天他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回家乡吗?不能回去,回去还不知道是怎样的结果。可又能往哪里去?转念一想,天下之大,何处不能容身?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决定走在路上,就义无反顾的走下去,即使撞了南墙也绝不回头。
他想了想,决定首先帮着小宝寻找他的父母,然后再慢慢考虑去往哪里。
魏小宝很高兴能有杨帆做伴,这边的派出所前期已联系了他所说的hn警方。但当地警方却回复没有小孩遭遇拐骗,因为魏小宝没有身份证,所以也不知道他所说的真假,照他所说被拐时快十二岁了,那他应该对于家乡应该是有记忆的,但他所说的家乡民警竟说查无此人。这相互矛盾的说法颇令人费解。
既然杨帆愿意陪着小宝找寻家人,政府工作人员自然十分支持。不仅为他们买好了到hn的车票,还把驻hn办事处的电话告诉了他们,叫他们有困难就去寻求帮助。马保国本来是想回家乡的,去兰州的火车票都买好了。但考虑再三最后又去火车站把票退了,买了同车次去hn的票。
马保国跟家里人报了平安,家里人已经有快两年的时间没有他的消息,接到儿子的电话时,他的父母喜极而泣,他们千叮咛万嘱咐让他早点回去,说他奶奶眼睛都快哭瞎了。马保国家里兄弟姐妹五个,他是老四。上面两个哥哥一个姐姐,下面有一个妹妹。家乡是gs省ln市,那是gs经济最不发达的城市,马保国所在的村子是陇南最贫穷落后的村子,老家的人面朝黄土背朝天在地里刨食,却依然解决不了温饱。年轻人纷纷外出寻找出路。女孩子基本上都外嫁了,留在家里的年轻人很难娶上得媳妇。马保国的大哥已经结婚了,当时以他家的条件是没有女孩子愿意嫁过去的。在马保国父母的强烈要求下,把马保国他姐许给了一户跟他家情况差不多的人家,把那家人里的女孩子换过来给大哥做了媳妇。二哥今年也有二十好几,同样没有女孩子看上他。父母就把目光盯在了妹妹身上,妹妹当时还在上初一,她学习不错,按她的成绩考高中c甚至考大学都不成问题。可她哪有选择的余地,父母为了他哥哥的幸福,注定要她作出牺牲。他们甚至把换媳妇的人家都选好了,就等着妹妹初中毕业就摆酒。他的父母也是没有办法了,家里穷得叮当响,哪里出得起女方家里提出的彩礼钱。古有易子而食,今有易女而嫁。当地这几年有儿子的人家为了娶媳妇恐怕脑袋都削尖了。父母在电话里没有提到妹妹的情况,问他们也没有说。马保国两年不在家,恐怕生米已经煮成了熟饭。
杨帆听马保国这么一说,直怪他不该退票。说道:“你怎么说也得回家里看一看,另外也要劝父母不要绑架你妹妹的前途做你哥哥婚姻的筹码。”
“可我想跟着你,真的,我觉得跟着你我能够混出点出息。”马保国说出他心中的想法。
“你可以回去先看看,再过来找我和小宝呀,反正你有小宝家的地址。”
“可是,万一到时候找不到你了怎么办?中国那么大,谁知道你会去哪里?”
“可你也不能这样置你妹妹而不顾吧?”
想到妹妹,马保国有些犹豫了,因为跟妹妹年龄相彷,从小玩到大,所以感情挺好,他也不同意父母这样子做,可这两年身处牢笼,有心而无力。当初他听说这里干活工资高也是想多挣点钱,好帮妹妹摆脱命运。
“你们别争了,我看要不这样,反正我父母一时半会找不到。不如我们都陪马哥去他家帮忙劝劝”
“我看这样也成,就这么定了。”杨帆听马保国一说,很担心她妹妹的命运,因为他想起了妹妹高菲,虽然家里条件不太好,可还是努力的希望她能好好念书,有舅舅的帮衬,将来肯定能有个好前程。可马保有国她妹妹学习好,父母却非要逼着她在小小的年纪就嫁人。他也替她着急起来,彷佛是自己的妹妹一样。
事不宜迟,他们退了去hn票,转而又买了当天去gs的票。
他们打点行装,结伴同行。
(本章完)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