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灵台月 > 正文 十三,《宇解》
    已过卯时。

    将军庙广场中安静下来。

    商队早早就出发了,昨晚受了白雾的惊吓,护卫和商旅都只想着快点赶路出谷。

    胡三刀没跟商队一起走。

    昨夜亥时之前白雾方才散去,比历年来出现过的时间要长上许多,足有一个多时辰。

    雾散后青云道人曾施术追踪,虽然发现些痕迹,最后却并无所得。

    胡三刀还派了人去请将军府的金丹高手勘察,不料那景阳真人接了将军府金令,外出未归。留守的两个助手只推说过两天来查。

    其实谷中一年内总要迷失十几人。奈何商人逐利,便如六月时,有人爱游泳祛暑热一般,虽多有溺亡之事,却也没几人惧之而远水。

    这等因雾迷失的事情已成惯例,原本商队只需到郡中官府报备即可,将军府高手自会处理。

    两洲间皆信是鬼神之事,故也不会影响马队信誉,失踪者的家人一般也不会大肆吵闹。

    只是这次走失的人里多了个月儿!那可是秀娘的心头肉!

    天明车队启程时,那辆载人马车毫无动静,胡三刀上前相劝,秀娘只是说:“我再等上一会儿。”

    秀娘为人端庄娴静,这两三年因夫君亡故,须得自己在外奔波,却一直颇为注意言行举止,极少抛头露面。

    这时却将车帘掀开,头上的纱帘笠子也再未戴着,双眼红肿,语气虽然平静如昔,却透出一股空洞麻木的死意。

    胡三刀便叫之前曾被派去请人的那个黑瘦汉子领着车队先行。

    那黑瘦汉子名叫田林,是胡三刀原先军中的同袍,亦是胡三刀在商队中的副手,据说是书香门弟出身,为人颇为精干。

    阴雾虽无规律,却也从不曾在三天内连续出现过,前路再走一天便能出将军谷,到得前面青竹郡城便无事了,那江洲是平原地带,并无山贼猛兽。

    胡三刀留下来陪着妇人,等一线缥缈的希望。

    青云道人竟也不走,说是前路已然太平,自个儿想在山间慢行两日悟悟道,却又骑在马上停着不动。

    胡三刀知他应是也想等一等那个少年。

    历年都极少有雾中走失后仍生还者。近百年将军府的记录中,一旦在雾中迷失,百人中有九十几人都是渺然无踪,仅有两三人或能幸免!

    胡三刀正准备去车侧再劝劝妇人,却见那青云道长突然间眼睛一亮,偏转头看向将军庙后的山间。

    车上的妇人似有感应一般,提着裙子就下了车辕,坐在马车侧边地上那个双眼通红的老仆忙挣起来扶住,几人都随着道人目光向山间看去。

    少顷。

    山间转出来一个白衣少年郎,少年郎背上背着个小姑娘。

    道人仰首向天,下巴那一缕白须微微颤动。

    妇人浑然忘却了庄重矜持,双手提了裙角挣开老仆就往那边跑。

    广场边缘青石残破不平,妇人几次踉跄欲倒。

    发须泛白的老仆走了几步,似是想跟上去搀扶自家夫人,却双脚一软,就此蹲踞下去,抱头低声呜咽。

    小姑娘从少年背后挣下地来,忘了学娘亲提着裙角的淑女样子,张开双手就往前跑。

    快到娘亲跟前时,后脚被山间草根绊住,叭的跌到了草地上。

    妇人几乎是扑了过去,双膝跪地拉起小姑娘,狠狠地抱入怀中。

    历劫重逢。

    幸何如之。

    ——

    马车重又启程。

    胡三刀在前领路,目光沉稳。

    老仆坐在车辕上驾车,犹自泛着血丝的眼睛神气充足,浑不似一夜未眠的样子。

    车厢中声音一直不绝,多是小女孩在叽叽喳喳,间或可以听到“丁哥哥”“桂花糕”之类的声音。

    马匹和行囊都在,就是不见了那枚被拍弯的符箭。

    丁宁跟青云道长落在车后并骑而行。

    少年眉清目秀,温和可亲,虽在旅中,全无半点风尘之色。

    青云道人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一直挣扎到中午几人停下来歇息打尖时。

    道人把丁宁拉到了道旁稍远处的树荫间坐下。

    “行万里路增广见闻是好事,就要趁年少多出去看看。”道人语气稍有点不连贯,似是在考虑如何表达。

    “贫道年轻时也曾游历天下,撞见了一番机缘,这才有了如今的修为。”道人停了停,见少年不说话,只好自个儿接着往下说:

    “贫道当年在湖洲有幸得遇风尘异人,那异人一眼便相中贫道根骨清奇——”道人又顿了顿,瞟一眼少年神情。

    “那异人说贫道根骨清奇,是炼气修真的好材料!”

    道人抬头直视丁宁双目,丁宁眨了眨眼。

    “罢了罢了!便宜你小子了!”青云道人决定不再试探,伸手从怀中掏摸出一个巴掌大小c薄薄的长方形油布包递给少年。

    “这是异人当年赠给我的秘典,贫道苦研多年,终于参破了个中奥妙,方能炼气有成!”道人捻了捻胡须。

    “你拿去先参悟几年,日后若是有何疑难不解,可来这条道上寻找为——嗯——贫道!”

    丁宁端正神情,拿着油布包站起来向道人深深施了一礼。

    并非单止为了赠书之德。不说炼气期散修手中是否真有秘典,丁宁自己是大宗门弟子,门中多有可直达元神的大道宝典,本不须外求,丁宁也不可能改投师门,——但这青云道人确实是一片怜才爱护之心,值得礼敬。

    施礼后丁宁坐下将油布包拆开来。

    里面是一本泛黄的小册子,巴掌大小,小半寸厚薄,封面上两个横着写就的篆文:宇解。

    少年极轻微的扯了扯嘴角。

    当今书写格式是竖书成文,这横着写的书名倒是少见。

    翻开看了一遍,里面言语却颇为深奥难解。书中总计分为两篇:一篇名为宇数算,一篇为宇盾。

    第一篇是术数推算的秘术;第二篇看名字似是一门防御法术,篇中却又多是讲的测算架构之类。少年常以聪慧自傲,一时竟也摸不着头脑,——莫非是“遁”而非“盾”?

    丁宁有过目不忘之能,那书虽晦涩难解,文字倒也能记得牢靠,于是复将书包好放入怀中。

    长者赐,不敢辞。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