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古书奇谭 > 正文 《孟子》:朱元璋半部《孟子》治天下
    听说过半部《论语》治天下,但你听说过半部《孟子》治天下吗?还真有其事。

    被压迫的农民忍无可忍,起来反抗腐朽的君主统治,这种大逆不道的行为在封建统治阶级那里是零容忍的,是必须镇压和扑灭的。但《孟子》却有一个惊世骇俗的观点:农民完全可以推翻君主暴政。这是公开鼓吹“革命无罪,造反有理”,把农民起义合理化合法化了。更令人称奇的是,这样的言论,居然被一位推翻了旧皇帝,自己坐上了新皇帝有的农民起义领袖看不顺眼,觉得太“革命”,打算将其从儒家经典中剔除,遭到反对后就删掉了这部书的一半。《孟子》是怎样的一部经典?那位皇帝又是谁?

    先看看《孟子》是怎么鼓吹“革命无罪,造反有理”的。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孟子的政治论,是以仁政为内容的王道,其本质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他把“亲亲”c“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孟子一方面严格区分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阶级地位,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并且模仿周制拟定了一套从天子到庶人的等级制度;另一方面,又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比作父母对子女的关系,主张统治者应该像父母一样关心人民的疾苦,人民应该像对待父母一样去亲近c服侍统治者。孟子认为,这是一种最理想的政治,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反之,如果不顾人民死活,推行虐政,将会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民贼,被人民推翻。这是仁政得以贯彻的根本保证或曰制约机制。仁政的具体内容很广泛,包括经济c政治c教育以及统一天下的途径等,其中贯穿着一条民本思想的线索。这种思想是从春秋时期重民轻神的思想发展而来的。

    仁,据孟子解释,就是“人心”。怎样才算是仁呢?根据《孟子》一书可以概括为:第一c亲民。孟子主张统治者要“与百姓同之”,“与民同乐”。第二c用贤良。“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滕文公上》)“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公孙丑》上)“贤者在位,能者在职;明其政刑。”第三c尊人权。孟子公开宣扬“民为贵”c“君为轻”的口号,提倡在一定的范围调和统治者和劳动人民的关系。第四c同情心。要求统治者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推恩办法来治民。认为这样做便能得到人民的欢迎和拥护,从而达到“无敌于天下”。第五c杀无道之者,也是仁,而且是最大的仁。孟子要求对一切残民以逞的暴君污吏进行严正的谴责,力图把现实的社会发展到“保民而王”的政治轨道上来。孟子的这些主张在不同的时代,被不同的统治者不同程度地实践过,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比如曹操的唯才是举令,汉武帝的推恩令,唐太宗在“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理论指导下开创贞观之治等。

    总而言之,《孟子》归根到底,是更好地为维护封建统治服务的,是自成系统的,从“仁”到“仁政”,是对孔子“仁”的学说的进一步完善。他主张建立仁政的统治秩序,乱自下作,做盗跖,固然不行;乱自上作,做暴君,也不可以。很多开明的皇帝是很理解孟子的,但也不排除个别理论修养低的皇帝对孟子的片言只语感到不爽,要除之而后快。

    这位皇帝就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明朝那些事儿近来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不是没有原因的,因为,这个王朝确实很奇葩。下面我们就来八一八朱元璋与《孟子》的那些事儿。

    洪武五年的一天,朱元璋坐在便殿读《孟子》。

    和所有皇帝一样,朱元璋也提倡孔孟之道,但是说实话,由于军政繁杂,对于《论语》c《孟子》这些经典,他并没有系统研读。如今天下已定,他也有兴致来阅读一下原典。不读不知道,一读吓一跳。读着读着,朱元璋眉头越皱越紧。终于,把书一摔,大声说:“使此老在今日,宁得免焉?”那意思是说,这老头要是在今天,还能让他活吗?

    原来朱元璋读到了几句让他心惊肉跳的话:“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也就是说,与老百姓和国家相比,国君最不重要,排第三,他还一直以为自己是老子天下第一呢,卧槽,居然是小三!太失落了!“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就是说,国君对大臣礼貌,大臣也对国君尊敬。若国君视大臣如粪土,则大臣也视国君如无物。这是主张君主要行“王道”,推行“仁政”,而不要行“霸道”,即用暴力统治人民,推行“暴政”。这其实是孟子对孔子“君君臣臣”观点的进一步发扬和阐明。君主行王道是君主的义务,是应该做的。做不到的就应该被推翻。这不是应该正中农民起义出身的朱元璋的下怀吗?这不是说他的起义是合理的吗?

    但这居然让朱元璋如坐针毡冷汗直流寝食难安大发雷霆,他立刻召见文臣,宣布即日起“罢免孟子配享孔庙”,将孟子的牌位撤出孔庙,取消他在孔庙里和孔子一起吃冷猪肉的资格。理由是孟子的不少言论“非臣子所宜言”。就是说,他要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再来一次“罢孟”,对儒家思想精加工,进行一番符合自己心意的“改造”。孔孟之道是中华立邦之本,此令一下,举朝眼镜掉了一地。这就跟基督教国家里要把耶稣驱逐出教堂一样惊世骇俗。大臣们纷纷上奏反对,他们认为皇帝一定是昏了头,他跟孟子应该是知己才对呀。然而朱元璋则宣布朕意已决,谁也不许再说,“有谏者以不敬论,且命金吾射之”。谁来提反对意见,我就让宫殿侍卫拿弓箭将其射成刺猬。

    大家立马静下来了,谁都知道刺猬不好当。可孔孟在中国被崇拜千年,毕竟会有几根铁杆粉丝屹立不倒。所谓“时穷节乃现”,刑部尚书钱唐就坚持要进宫为孟子求情,临行带着一口棺材——死谏标配。

    朱元璋一听钱唐为这事而来,果然就命令金吾侍卫将他在殿前万箭穿身。一声令下,钱唐肩臂之上各中两箭,鲜血直流,不过仍一边大喊“臣为亚圣死,死有余荣”,一边冒着箭雨楞往里闯。真应了老子“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那句话,朱元璋被震撼和感动了:纯爷们儿!叫他进来说话。钱唐身中数箭,跪在皇帝面前,痛陈孟子之不可废,说孟子已被天下尊奉千年,一旦废绝,不但中国震动,四夷也会惊愕,会怀疑中国还是那个尊奉圣人之道的天朝上国吗?

    朱元璋想想也是这么回事。钱唐舍命闯关,也让他见识了孟子在读书人心目中的分量。于是命人把钱唐送到太医院好好治疗,不久又恢复了孟子配享孔庙的资格。

    待遇是给他恢复了,可朱元璋还是觉得这本书有毒,不能听任《孟子》里的大量毒素流传下去。

    一计不成,又生一计。朱元璋眼珠都转酸了,终于想出一个好办法,那就是罢孟不成,咱来个“删孟”(动不了孟子这个人,可以动《孟子》这本书!给《孟子》消毒,做个手术),把那些不顺眼的“反动文字”都删了不就一k了?说干就干,他指示手下大臣,嘁吃咔嚓一顿砍,共砍掉孟子原文85条,只剩下100多条,编了一本《孟子节文》。完了又专门规定,科举考试不得以被删的条文命题!于是,删节版的《孟子》诞生了。这样朱元璋才睡了几晚好觉。这就是朱皇帝版的半部《孟子》治天下。不过,可能天下考生要欢呼雀跃,减负了!少背半本《孟子》!

    那么,删节的85条里都有些什么内容,让朱元璋这样深恶痛绝呢?

    第一类当然是那些“民贵君轻”的主张,大臣可以不尊重皇帝的字句。这种删节虽有些可笑,但从帝王的心理出发,倒也可以理解。

    可也有一些删节,就不太好理解了。比如“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这一揭示统治规律的名言,朱元璋也无法容忍,连同“五亩之宅”之类的话一起删掉了。这是我们现在高中课本里还在学的内容(见《孟子·滕文公上》)。

    另外,许多主张皇帝必须施行“仁政”的条文,居然也被删去了。比如这句话:“是以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还有一类更奇怪的,就是孟子批评商纣王的话,也都被删除了。比如:

    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c兽之走圹也。总体意思就是“得民心者得天下”。

    还有与民同乐的内容: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汤誓曰:“时日害(曷)丧,予及女(汝)偕亡。”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

    这些已经让大臣们瞠目结舌了,但事情还远不止于此。

    在删孟前,这位凤阳朱皇帝还做过一些臣下感到匪夷所思的事儿。最典型的就是“颂元”。

    在推翻元朝驱除鞑虏之际,中原汉人皆欢欣鼓舞,扬眉吐气,强烈要求朱元璋彻底清算元朝统治者的旧账。可朱元璋却并没有这样做,甚至反其道而行之,让人一头雾水一脸懵逼。元顺帝仓皇北逃后,明军俘获了皇子买的里八剌。大臣们要求在南京举行“献俘”典礼,以庆祝胜利。朱元璋却拒不同意,理由是这是对前皇子的侮辱。他说:“虽古有献俘之礼,不忍加之。”大臣们相视而嘻,不忍?在进军大都之时,他又要求军队不得危害元朝皇亲贵族:“元之宗戚,咸俾保全。”对俘获的元朝贵族也一概予以尊礼,封很高的爵位,让汉族人继续对他们行礼如仪。甚至在推翻元朝之后,大臣们纷纷献上“捷奏”之章,批判元代皇帝无道,颂扬洪武皇的雄武,也让朱元璋很不满意,因为奏章里面有贬低元朝君主的词汇。朱元璋对宰相说:“元主中国百年,朕与卿等父母皆赖其生养,奈何为此浮薄之言?亟改之。”一幕幕,一出出,都让手下大臣感到百思不解,真是帝王心,海底针。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对中原汉人来说,推翻了蒙古人的统治,是拨开云雾,重见青天,大多数汉人都不承认蒙古人统治的正统地位。但朱元璋却承认蒙古人的统治是“正统”,还从各个角度,竭尽全力玩命为元朝的正统性辩护。在即位告天文中,他这样说:“惟我中国人民之君,自宋运告终。帝命真人于沙漠,入中国为天下主,其君父子及孙百有余年,今运亦终。”也就是说,元朝的统治是受命于天,光明正大,理所当然。值得注意的是,他不但将元灭南宋后的几十年视为正统,且将元c宋并存的十几年亦视为元的正统。

    不止于从天理的角度承认元朝的合法性,朱元璋还从个人感情角度,表达对元朝统治的感恩戴德之情:“元虽夷狄,入主中国,百年之内生齿浩繁,家给人足,朕之祖父亦预享其太平。”这似乎就更不好理解了。在大元帝国的统治下,他父亲朱五四到处迁徙,终于落得饥饿而死,朱元璋也没过一天好日子。按理,他应该对大元怀有刻骨仇恨才对,怎么居然歌功颂德感激涕零起来?

    其实,批判孟子和歌颂蒙古人是一脉相承的,这两件事贯穿着同一个意图:让大明政权千秋万代永世不倒。

    朱元璋初登皇位,内心有点没底:中国人向来重视门第,讲究出身,自古以来,岂有乞丐而为天子?他认为许多人虽然畏服于他的刀剑,对于他这个人却相当瞧不起。(这人是个相当敏感的人,因为当过和尚,连秃c亮之类的词都觉得刺耳,不准说,成了他的讳。)

    所以,朱元璋要大力提倡“天命论”,就是“天命无常,有德者居之”,说白了,就是成王败寇。只要一个人打得了天下,那就证明他拥有天命,别管什么出身c什么手段。天下那么多富贵人c读书人c有根脚人,谁也没当上皇帝,偏偏他一个当过和尚的乞丐当上了,这不正说明他有“天命”之助吗?可是这样一来,朱元璋就不得不承认蒙古人统治的合乎天命。因为他们曾经拥有过天下。真是一个谎言要用千万谎言来圆。

    他在《谕齐鲁河洛燕蓟秦晋民人檄》中说:“自古帝王临御天下,中国居内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国,未闻以夷狄居中国治天下者也。自宋祚倾移,元以北狄入主中国,四海内外罔不臣服。此岂人力,实乃天授。”

    朱元璋必须视元朝为正统,因为这是上天的意志。所以他承认元朝直接受命于天,接续了三皇五帝的正统,“正名定统,肇自三皇,继以五帝,曰三皇曰两汉曰唐宋曰元,受命代兴,或禅或继,功相比,德相侔”。这些话不禁让大明朝的朝堂上眼镜掉了一地。

    与“天命观”相配合的是“恩德论”。

    快要登上帝位之际,朱元璋遇到了一个理论难题:怎么看待农民起义?

    肯定农民起义吗?似乎当然应该肯定,因为他和他的追随者都是起义者。

    但是,且慢。如果肯定起义无罪,那么再有后来者效仿他起兵反对他怎么办?如果允许长江后浪推前浪,那么他这前浪岂不要被拍在沙滩上?事实上,在新王朝还没正式建立之时,他就已经开始忙着四处镇压自己根据地内的农民起义了。

    推翻旧王朝时,他当然可以大喊造反有理,革命无罪。但是,成了新王朝的统治者,他就必须让老百姓认识到,不许造反,更不能起义。这个弯可不太好转。所以,他要大力打造“朱氏恩德论”。

    在朱元璋以前,中国人认为“有德者有天命”,而无德者就失去了“天命”。天下无道,人民就可以起来推翻它。而朱元璋要打造的“朱氏恩德论”却是:因为你身处的王朝对你有恩,所以不管它有道无道,你都不应该带头起来背叛这个王朝。

    朱元璋说,一个人有了天命,也就从上天那获得了天下的所有权,其他所有人,都是“寄居者”。——他是史上最大的圈地者,一句话,全天下都是他的了。这与孟子的“民贵君轻“当然格格不入。

    所以,朱元璋说,开国皇帝对天下百姓来说有两大恩德:一是开创了太平,使天下人不再相互残杀,可以保全性命;二是既然天下土地都是皇帝家的,那么所有的粮食就都是在皇帝家族的土地上长出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天下人都是皇帝一个人养活的,每个人都应该对皇帝感恩戴德。

    不要以为这是玩笑,此乃中国历代统治者的真实想法,只不过朱元璋表达得最透彻。

    从这个理论出发,朱元璋认为,元朝皇帝虽然统治低能,但毕竟也建立了一套法律,安设了几名官员,比天下大乱还是要好。所以朱元璋说:“元祖宗功德在人。”在给元世祖的祭文中,他更这样颂扬元朝的统治:“惟神昔自朔土来主中国,治安之盛,生养之繁功,被人民者矣。”他朱元璋虽然生不逢时,没赶上元朝统治秩序良好的时候,几十年吃不饱穿不暖,但毕竟也算是吃了人家蒙古皇帝的,喝了人家大元天子的,怎么能忘恩负义不予承认?更何况,他的祖父和父亲,在元朝,毕竟是吃过饱饭的:“如予父母生于元初定天下之时,彼时法度严明,使愚顽畏威怀德,强不凌弱,众不暴寡,在民则父父子子夫夫妇妇,各安其生,惠莫大焉!”“朕本农家,乐生于有元之世!”

    所以洪武四年,朱元璋居然命人在北平给元世祖盖了庙。洪武六年,又在南京建历代帝王庙,把元世祖和汉高祖c唐高祖c宋太祖都供在一起,还把元朝开国功臣木华黎等四人牌位也供在边上,他自己恭恭敬敬前去行跪拜大礼。

    在内心深处,朱元璋对元朝当然充满愤怒,但对于他这样级别的政治家来说,考虑问题不能从个人恩怨,而要从天下大局出发。进一步说,不能从正义与否而要从“实用”与否的角度考虑。他如此礼敬元朝,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给天下百姓作个示范,让他们也礼敬新朝,告诉他们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短。

    既然承认皇帝是天下所有人的大恩人,那么即使一时统治得不好,偶有雷霆雨露,那也都是天恩,大家永远不能起叛逆之心。这就是朱元璋建立天命恩德论的最终落脚点。

    理论构建到这儿,朱元璋发现遇到了一点难题:他本人就是大元王朝的推翻者。他食元朝之毛,践元朝之土,世受元朝雨露之恩,却起兵打倒了大元,这怎么解释?

    虽然谁握住了刀把子谁就有了话语权,但要把这个道理讲圆满,也实在太考验人的智商了。

    朱元璋开始是这样编的:他当初参加起义,只是为了吃饭活命,并不是为了推翻元朝。他不断强调自己加入起义军实在是迫不得已,是人生的一大污点。他说自己加入起义军是“昔者朕被妖人(红巾军)逼起山野。”(《与元臣秃鲁书》)他又说:“朕本淮右布衣,暴兵(红巾军)忽至,误入其中。”(《洪武实录》卷37)在《皇陵碑》中又说:“元纲不振乎彼世祖之法,豪杰(起义领袖)何有乎仁良(也没什么好东西)。”他宁肯抹黑自己,也不能给臣民作坏的榜样。其实他抹黑的是农民起义。

    后来他又进一步解释:“盗贼奸起,群雄角逐,窃据州郡。朕不得已起兵,当是时,天下已非元氏有矣。朕取天下于群雄之手,不在元氏之手。”也就是说,元朝的灭亡跟他没什么关系。他参加起义,不是为了推翻旧王朝,也不是为了当皇帝,而是因为实在不忍心看人民遭受痛苦,要救万民于水火。天下取自群雄,而非元朝之手。真是好口才!巧舌如簧啊!

    这两种解释似乎还不圆满。编写《大诰》时,朱元璋又发明了“殿兴有福”理论。他天才地将起义者分为“首乱”者和“殿兴”者两部分。首乱者,就是带头造反的那一批人,而殿兴者,就是他这样半路参加起义的人。《御制大诰三编·造言好乱第十三》中,朱元璋说:“元政不纲,天将更其运祚,而愚民好作乱者兴焉。”就是说,因为天下无道,所以愚民作乱。朱元璋认为,带头做乱者都是忘恩负义c胆大妄为之徒,注定没有好下场。因为这些人引起了战乱,造成了流血,老天爷讨厌这样的人。

    这就是所谓的“殃归首乱”。

    朱元璋还举大量例子论证他的观点:历代大型农民起义中,最早揭竿而起的那批人,确实多数都做了后人的铺路石:“秦之陈胜c吴广,汉之黄巾,隋之杨玄感,僧向海明,唐之王仙芝,宋之王则等辈,皆系造言倡乱首者,比天福民,斯等之辈,若烟消火灭矣。何故?盖天之道好还,凡为首倡乱者,致干戈横作,物命损伤者既多,比其成事也,天不与首乱者,殃归首乱,福在殿兴。”至于那些后来才参加起义的人,就没什么责任了。因为动乱的大火已经烧起来了,他们再加把火,是为了使火灾早点结束,早点还大家以太平。所以“福在殿兴”。乖乖,朱皇帝是个写论文的好手啊,有观点有史实啊!

    其实这一说法充满矛盾。既然天下无道,“天将更其运祚”,被推翻是必然的,总得有第一个起来反对它的。站在“首乱”者的尸体上取得成功后,却又这样大言不惭地辱骂他们,实在是忘恩负义,端碗吃饭,放下筷子骂娘。绞尽脑汁,朱元璋的理论其实是要落脚于天下无道,为了生存,反抗也是可以理解的,但万万不要第一个揭竿而起。

    说他狡猾也可以,说他愚蠢也可以,说他阴险也可以,说他坦率也可以,反正理论构建至此,朱元璋图穷匕见:不论怎么说,你们可千万不要造我大明的反。否则,枪打出头鸟!

    说到这,我们就理解他为什么讨厌孟子了。他编的这一套,跟孟子的仁政系统处处抵牾,简直是势同水火。

    他删掉有恒产者有恒心的理论——有恒产当然有恒心,但无恒产也必须有恒心。也就是说,在朱元璋的统治之下,你纵然沦为赤贫,走投无路,也不得起造反之心。

    他删掉帝王必须仁慈——对帝王不得有任何要求,什么样的帝王百姓都应该服从。

    他不许批评商纣王——并不是朱元璋喜欢商纣王,要像郭沫若先生那样为商纣王翻案,而是因为他主张,即使皇帝如同商纣王一样荒淫无道,臣下也不应该批评,更不应该推翻。

    历代皇帝可能也有人和朱元璋一样,读了孟子感觉不舒服,不过还从来没有人想到可以阉割孟子。因为孟子是儒学体系的核心,正如黄仁宇所言:“从个人说辩的能力和长久的功效两方面看,孟子在传统政治上的地位要超过孔子。”

    朱元璋不一样。对于他这样赤手空拳开天辟地的人来说,没有什么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真正至高无上的是他自己,世间一切,包括所谓真理,都要为他服务。朱元璋相信孔孟之道,是因为他以为孔孟之道可以巩固他的统治。如果不利于他的统治,那就要改造它。对别人来讲骇人听闻的大逆不道,对他来说却完全符合逻辑。

    朱元璋删孟或许还有一个重要而直接的原因。那就是他亲眼见过自己的老对手张士诚吃过《孟子》这部书的亏。这张士诚也是元末农民起义领袖之一。他到处招贤纳士,附庸风雅,有的儒生利用他目不识丁,想方设法对他进行侮辱。张士诚其实原名张九四,起兵后,自感名字拿不出手,儒生建议他改名士诚,他自以为很好,其实这话本出自《孟子》:“士,诚小人也。”眼见得自己的对手被《孟子》完美地虐了一回(其实是吃了不读书没文化的亏)的朱元璋不但不感到高兴,反而对《孟子》很是忌惮,生怕自己哪一天也着了它的道,伤了自己的尊严和体面。所以把《孟子》看成一个坑,及至后来研读之后发现《孟子》思想那样“革命”就更动了铲除的心。

    言而总之,无论是颂元还是删孟,其实都是与他当上皇帝后的起义恐惧症有关。这跟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是一个思路,也是曹操名言的生动注脚:宁教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这样卑鄙阴暗的心理岂可与孟轲的浩然之气相提并论?

    令朱元璋未曾料及的是,他的这本《孟子节文》,并没有长久流传下去,甚至到他的儿孙接班当皇帝后,也不怎么强力提倡了。后来,也就渐渐湮没无闻了,刘继兴考证,现在国家图书馆里,还收藏有这本书,那自然是珍本孤本,鲜有人读。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这就是历史的辩证法,任何倒行逆施,都挡不住滚滚向前的历史潮流。哪怕你是权倾天下的皇帝,也只能落得“徒增后人笑耳”。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