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股票操作学 > 第 52 章
    济环境的恶化是最大的原因。因为如果经济环境恶化,使上市公司本年度及未来的营运展望蒙上yīn影。过高的股价失去实质的支撑,自然站不住而垮下来。在经过了一段颇长时间的整理(CORRECTION),可能1年、2年以后,最恶劣的情况已过去,各种重要的指标如:利率水准、失业率、工业生产指数、各业景气调查、进出口贸易统计、通货膨胀、经济成长率等,都在好转之中,当然还是有人怀疑是否能脱离此段萧条期,但是经济景气在恢复中,已经有数据来支持。这也是当时股市的一面镜子,将股价太偏低的事实,反映出来,这只有聪明及有专业知识的投资人,才看得出,并且毅然采取行动。画政府全力刺激经济复生:政府一直采取各种振兴经济的方案,奖励投资的优惠方案相继推出。主要原材料进口关税下降。中央银行已持续采取放松银根的措施,包括多次降低银行存款准备率、重贴现率。各银的存款利率,已陆续降至5%左右,再下降的余地已有限,民间游资已普遍出现不安定xìng,因为利率低,存在银行已无多大利可图,所以游资已有转往房地产、工商业及股市等处活动的潜在意识。而各项重要经济指标(如第①项中所述)已经透出好转的迹象。扮股市意兴阑珊,融资余额降至空前低位:证券公司的营业厅内股友三三两两,偌大的大厅,椅子大都空着没人坐。证券公司内的职员都比客户要多。前些日子还有不少人在抢帽子,这些帽客也因为帽子难抢不来了。大家见面也不太谈论股票了,被套牢的人也认命了。证券主管机关也应舆论的要求,作振兴股市的努力,一些稳定股市的方案也出笼了。证券金融公司的融资余已降到空前的低位,融资的利率已配合银行利率调低,融资买进的比率也大幅提高,几乎没有再调高的空间了。证券公司因为生意实在太清淡,也在缩编员额,精简人事,不少营业员已在家吃老米饭,或找其他的工作。

    ①法人与大股东逢低买进,却乏人跟进:基金、金融机构、自营商、上市公司大股东,在逢低买进,但是却乏人跟进。如果在多头市场,投资人早已拼命跟着抢进,如今却没有什么反应,显得非常冷漠。这是因为投资人在股市反转下跌的过程中,已经历了太多次抢反弹的过程,结果是银行存款愈抢愈少,再也没有胆量跟进了。笔者对台塑股票印象最深刻,多年来,当股市低迷之际,台塑大股东会在台北市馆前路某证券公司逢低买进,报纸上也有报导,但跟进的人却很少,次次如此;但很妙的是,大股东进场时买进的价位,往往就是大热止跌回升前之低价位。1995年夏天,笔者回台北探亲,当时股市低迷,台塑又出了王文洋事件,股价却在40元边上盘旋,大股东此时又在逢低买进。笔者虽然已经离开台北股市五年,但始终在收集台湾股市的资讯,因此断定台塑股下档有限,又是一次见底的行情。在理发时,理发小姐问笔者对台湾股市的看法,也谈及王文洋的事情。笔者认为舆论对王文洋私人生活已构成骚扰,侵犯隐私权,王董事长处置也太严肃,使事件扩大,对台塑及王董事长的家庭都不是好事情。然后笔者无意地说:“我看台塑股价下档有限,如要买股票,台塑比较稳当。”这位小姐第二天就去买了台塑的股票。1996年3月间海峡两岸危机时,台湾股市曾有大幅度的下落,但台塑价位始终硬朗。这是笔者以实际的事情,印证本小节所提到股市低迷时,大户的举动也引不起散户的注意的情事。

    ⑤高档获利而去的实户又出现了:股票市场是卧龙藏虎之地,有些实户的确有两把刷子,能研判大势,能挑选股票,敢大量买进,也有魄力一天之内全部卖光,当他认为股市已经没有什么利好图,就会毅然离开股市,去做别的事;但一旦时机成熟,他们又会回来,挑选股票逢低买进。前段笔者曾提到一位柯姓实户,笔者对他的敬仰之心从未消失。敬仰他在cāo作股票时的风度,真是一位绅士,时下的那般做手级人物,帮他提皮箱的资格都无,他就是这一类的实户。

    在这个时候,实户讲的话听进去的人不多,原因是跌怕了,已没信心,所以对实户的举动,将信将疑,不太敢跟进。不过这些有敏锐眼光的实户,并非每家证券公司都有,因为这些人到底是属于极少数的一小撮。

    ⑥股市技术面显示筑底之态势:这点跟第①与②,构成主要的基本分析与技术分析,也是研判股市大趋势的骨架。本书第八章第四节上升行情与下跌行情中,曾对股市初升段、加速段及结束段,有详细的分析,这里不再重复。但笔者提醒读者要对几个“筑底”的图形,牢记在心,并且自行试着去变化,再作研判。同时更要记住,任何完美的图形,若无基本因素之支持,只是一朵鲜花,无法持久。这一点是一般研究者时常忽略的地方。“筑底”的图形,主要包括:头肩底、复合头肩底、三重底、图形底、三角形、上升矩形、双重底(W形)等。本书第七章图形研判,有详细的解说,不再重复。不过读者应配合成jiāo量及移动平均线一起来综合研判。因为光有图形,看不到成jiāo量,就无法研判是假突或真突破。因为“量”代表“力”,股价是要“力”来推动的,力强则推的高。技术分析者常套在嘴上“量价配合”这四个字,说明构成技术分析的两大要项,即“量”为动力,“价”为股价的走势。

    ⑦本益比已非常低落:在股市极低迷之际,投资人已被连续的下挫跌怕了,本益比再低,投资人也没有买进的意愿。一般而言,本益比在空头市场快结束之际,大约在9—12倍之间。

    (2)如何研判“头”部:在股市技术分析的领域里,“头”不是好东西,“做头”并不是做一个首头,带头去做什么,而是股价上涨到某一程度后,虽然多头方面还极力争上游,但多头付出推动股价上升的“能量”,被空头在此部位卖出的压力所抵消,双方往往形成拉锯战,这个拉锯战,如果以下跌为结果,则拉锯战的那段走势,在K线图上所遗留的轨迹,好像一个“头”,高高在上。但是如果拉锯战是以往上突破为结果,则拉锯战的那段走势,在K线图上所遗留的轨迹,是一个“整理”部位。如果在头部未完全确定之前,空头则预先研判是一个“头”,则多头可以赶快卖出获利了结,空头则可乘机先卖出,等股票跌至一个满意的价位时,再补进获利。

    由此可知,“头”对一位股票买卖者的重要xìng。每当股市上升到某一程度,由上升的趋势变为横向发展的上下震dàng形态时,是“头”还是“整理后的另一段上升趋势”,是全部股友共同的课题。“如何研判头部”,是以整个股市为对象,就是从股价指数日K线图或周K线图,来研判是否形成头部。

    事实上,形成头部是有其客观的原因,其中包括由基本因素及技术因素在内。如果基本因素未变,股价从基本因素方面分析,股票的实质与股票之市价的关系是很和谐的,即是值这么多钱,甚至用市价买进,还是占了便宜,则有时因为涨得太快,获利的筹码已多,很容易造成获利了结的卖压。这种卖压就是技术xìng的,等于车子开到了一个车站,让边上的客人下车,让想搭车的乘客上车,然后车子再往前开。如果股价已远超过股票本身的价值,而股市人气还未足以大幅超越的能力,则股价无法在高档站稳,一般都会有几次挣扎才会明显地进入空头市场。

    基此,研究是否是“头”部,可以从以下各项基本及技术面去探讨:①市场人气相当炽热:测量股市人气的方法包括有:(A)证券公司jiāo易所挤满了现场客户,满坑满谷,有人一大早就去门口等候入场。(B)股市每日成jiāo量已达前一段低档盘整时期的二倍或三倍以上。(C)到处都可以听到有人在谈股票,而股票是最引人注意的话题。如在一宴会中,桌上有人谈起股市,其余的人都露出有兴趣或关心的表情。②股市信用超级扩张:这可以从证券金融公司的融资余额中窥得一二。融资的股票数量开始有了限制,融资的比率下降。经营地下证券融资行业者,经常向外调借高利息的短期资金,以因应客户的需要。③本益比已被投资人抛至脑后:由于市场人气充沛,大家竞相追逐高价,虽然股价的本益比已大幅提高。以台湾而言,平均整个股市的本益比已超过25倍以上,部分股票达五、六十倍,投机股甚至几百倍。这跟筑底时的本益比大都在10倍左右,是完全相反的景象。④大股东纷纷公告出售持股: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公告出售持股,有的董监事还公告出售董监事股。搞到最后被证券主管机关限令全体董监事补足持股,否则要依法处罚。这种非常严重的利空消息,并未立即造成持股者的恐慌,显示投资人警戒人心已失,也是股市将有危机的征兆。⑤股市上冲的能量成强弩之末:这一方面可以从股价指数日K线图上看的很清楚,也是用技术分析来研究“头”部的重要一环,在多头行情到达末段之时,由于人人都有股票在手,坐在轿子上,等别人来抬轿。而股友大都吃饱了,可以再用来追价的筹码已不多,同时股友们对手中的持股仍相当看好,或者是买进不久,股价差价不大,尚未形成获利了结的情绪,股价仍在上升中,但成jiāo量反而减少。这是股市能量减弱的表征之一。等到股市横向发展,在高档形成震dàng的走热之际,成jiāo量仍继续下降,股市反转下跌的可能xìng却不断提高。除了特殊原因外,对技术分析稍有研究者,其毅力又够,个xìng也果断,则一旦股市横向发展,出现能量不足的震dàng走势,就会先卖掉再说,以防万一。在震dàng时,可能出现反转的形态包括有:头肩顶、双重顶、三重顶、复合头肩顶、下降三角形(读者可以参阅本书有关反转型研判各节,这里不再重复)。⑥政府用行政手段来压抑股市:虽然大家都晓得证券市场应该是公平、公正、公开,不容许有人为cāo纵或干涉的情事发生。各国订定的证券法令也都有相同的条文,严禁非法影响股市情事,但是各国政府都会运用公权力来影响股市。这一方面,愈落后的国家,其政府干涉股市的动作就愈多。台湾的情况就是如此,过去30多年以来,不知有多少无辜的投资人,因为政府不当的打压,血汗钱赔光了。这里所说的非法干涉,并不包括调整利率、汇率、银行存款准备率、融资及融券比率,以及在股市很低迷之际,促请金融机构适当增加持股等。无论是适当或不适当的干涉,只要政府有此动作,均表示不是股价太高,就是股价太低,等于政府正式对股市给予评论。当然政府也是由人所组成的,不见得一定对,但总有其客观xìng,值得投资大众参考。因此,当政府施行各种措施,以期降温股市,则投资人应以特别严肃的态度,面对政府的各种措施,慎重地研判。一般而言,只要出现比较重的措施,股市回档整理的可能xìng极大,也是研判是否“头”部成形的重要参考项目。

    总之,有尾必有头,有头必有尾,股市像人生:生、老、病、死不断地循环。股市头部如形成,也表示另一个循环的开始。

    (3)如何寻找“潜力股”:会涨的股票就是潜力股,不过如狭义的解释应为“还没有涨,但却有大幅上涨条件的股票”,称之为潜力股。在台湾,潜力股这个名词,应该算系笔者提出而流行的。在笔者将潜力股提供给广大的投资人之前,台湾股市流行找“黑马”,黑马就是潜力股,但却没有潜力股三个字的“内涵与雅致”,果不然黑马一词已渐渐淡出,如今大家均以潜力股来称会大幅上涨的股票。

    在1985年到1990年这段时候,是笔者在台湾股市最忙碌的阶段,每周出版两种证券周刊,每周一至周六中午还在电台主持股市分析节目。透过这三个传播媒体,向投资人传播潜力股的讯息。当时台湾股票市场上,除了少数银行股及一、两支冷门股外,没有超过1百元之价位的股票。尤在1985年间,笔者首次推出有百元身价潜力股排行榜,在当时是大胆的首创,获得股市热烈的回响,从此之后,其他传播媒体及股市分析人员,也都做这一方面的工作。只要有思想的人,就会想找出潜力股,但是在股海中如何去找呢?下面就是几项原则xìng的东西,读者应不怕麻烦,逐项研究,来找出真正有上涨潜力的股票。

    ①从资讯中寻找“宝物”:成功的股市分析者,都会找各种证券、金融的资讯研究。如果有位“专家”宣称从来不看别人写的资讯,样样东西都是他自己研究出来的,这个人必定是“讲大话”的骗子。真正的股市分析者,平时要看很多报纸,杂志、专论、产业市场调查报告,及听演讲等,来吸收各种新知。他们从各种资讯中去寻找所需要宝贵的资料,这些资料可能只有他们才有此慧眼,看得出隐藏的宝物。笔者在八十年代,工作非常忙,但也得设法抽空看些比较有内容的报刊。在笔者为投资人找到的各种宝物中,以三商银—彰化银行、第一银行、华南银行,最具代表xìng,也是笔者最感满意的发现。发现这三支潜力股也是很偶然的事。有一天笔者看一本以报导证券金融内幕为主的刊物,有一节分析三商银的财务及营运。其实在当时,除了台湾银行外,台湾最大的银行就这三家了,因为独占事业,营收当然好,这一点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文章内提到这三家商业银行,多年来资本额都没有提高,并非不够提高,而是没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