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看罢西游不成精 > 第 9 章
    家的面儿猛抬头给了这呆子一顿臭骂:"你这个孽畜!我们出家人,岂以富贵动心,美色留意,成个什么道理!"这话恐怕更主要的是说给旁边姓贾的fù人和她的三个女儿珍珍、爱爱和怜怜听的,这脸子也是甩给这母女四人看的。当然,当时唐僧并不知道,这个姓"贾"的原来就是假的,莫家的珍珍、爱爱和怜怜也都是假的"真、爱、怜"。

    如果说在"四圣试禅心"这一回里唐僧的经历多少还带有一些轻松幽默的话,那么蝎子精的软玉温香、肌香肤腻则是赤luǒluǒ的色yù挑逗,真刀真qiāng啊!面对蝎子精变成的美色唐僧表现得如"死灰槁木,咬定牙关,声也不透"。还有那个托塔天王的干女儿、金鼻白毛老鼠精变的小阿妹,她对于唐僧也表现出了千般娇态、万种风情。尽管唐僧执行孙悟空的计策为了骗妖精吃那个红桃儿而和金毛老鼠小阿妹有言语方面的往来,但确是"危急存亡之时万分出于无奈,其实内无所yù",唐僧心里这时是一腔子恼怒。而那个要把唐僧招为驸马的小玉兔儿就更郁闷了,瞎忙活了好几年竟然连一次亲密接触唐僧的机会都没得到。被唐僧撅得最干脆的还数荆棘岭上那位什么"雨润红姿娇且嫩"的能酸人一大跟头的杏妖,唐僧索xìng"咄的一声吆喝,跳起身来就走"。不比不知道吧,所以说唐长老对女王确实是动心喽!

    这一点在电视剧《西游记》里表现得更为直白,记得那里头唐僧说过半句话:"来世,若有缘……"一层窗户纸,竟被点透了。本来嘛,如果唐僧是一块只会念经而没有丝毫感情的石头,又怎么能表现出丰富的亲情和友情,又怎么可能念念不忘东土大唐他的故乡呢?然而,唐僧最终依了悟空的"假亲脱网"之计,竟然以欺骗的手段深深伤害了真心爱他的女王!一向慈悲的圣僧怎么变得这么狠呢?且看,当孙悟空劝唐僧"你在这里也好,自古道:'千里姻缘一线牵'"的时候,唐僧怎么回答?"徒弟,我们在这里贪图富贵,谁去西天取经呢?却不让我大唐君王望穿双眼了吗?"答案出来了。

    什么叫"唐僧"?"唐"代表一个片土地,"僧"意味着一个信徒,加在一起便成了"唐僧"这个名字跟着这位ròu眼凡胎的和尚走了十万八千里,流传了千年。原来,是取经的大业已经和这位三藏法师融为一体,是跟随他千年的东土大唐让多情的女王枉费了这场神思!尽管唐僧慈悲,但爱情不可以施舍。真是遗憾!

    对唐僧来说,这段和女王的情缘算得上是一段幸福经历。幸福是不可多得的,就像美一样不可多得。大多数人从来就没有遇到过幸福,就只好拿快乐来糊弄自己,就像很多人不懂得美,就只好拿漂亮来糊弄自己一样。唐僧很幸运,他遇到了幸福,尽管仅仅瞬间即逝。瞬间和永恒又有什么区别呢?

    然而,作为身负取经重任的大唐圣僧,这份刹那间淡淡的幸福却只能化作一丝愁苦,一滴留不下痕迹的朝露。世上最痛苦的事情之一就是和你爱的人坐在一起,但却不能拥有。和女王坐在一起的唐僧是何等的痛苦!问世间,情为何物?

    "陛下请回,让贫僧取经去吧!"圣僧身披锦?袈裟踏上了西去的路。百转愁肠,圣僧神伤,女王心碎。女儿国让唐僧经历了人生最大的痛苦:坐在她身旁,却永远都不能拥有她。不然怎么叫做一场劫难呢?其实女王同样的痛苦,或许是前生千万次的回眸换来和心上人的相遇,然而仅仅是擦肩而过。看来对于女王来讲,爱上一个人就只能意味着容忍他的雄心壮志了。没办法,爱了吗?那就是意味着要付出。那就彼此成全了吧!成全了对方的心愿,也就是在成全自己。

    谁说《西游记》不言情?我看唐僧是情圣!

    至情至圣,故而至诚至爱,所以唐僧才依了悟空,使出了"假亲脱网"的计策,用出世的心来了却了一段世间情缘。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毕竟鱼与熊掌是不可以兼得的。不知女王可有怨恨?自古爱情就未必有完美的结局,甚至有时候付出真情注定就不会有好的结果。那就姑且把女儿国这一劫称为幸福的劫难罢!

    女儿国的故事很言情,这里的圣僧有人xìng。其实,中国人自古就是很言情的。不是吗?打开两千多年前的儒家经典《诗经》,开篇两句写的就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不是吗?中国的三大爱情故事哪一个逊色于法国人的浪漫呢?诉说人与神之爱的"牛郎织女"伴随着两颗星永存于浩瀚的宇宙;倾诉人与人之爱的"梁祝故事"百转柔肠传为千古绝唱;表现人与妖之爱的"白蛇传"吸引多少痴男怨女流连忘返在泪水汇集成的西子湖畔。人与神,人与人,人与妖,看来只要在三界之内,情爱的结局就未必完满。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是很懂爱情的。遗憾的是,不知从哪朝哪代,出现了那么一帮豢养小老婆的伪道学家,偏说正人君子都应该是没有感情的石头。以至于现在那些正在哼哼"有个佳人,在水一方"的小妹们还以为这是琼瑶原创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情与yù可是两回事,尽管二者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但并不构成直接的因果。这一点在《西游记》里表述得很清楚。唐僧与女王就是纯粹的人xìng情感,所以尽管女王造成了这一劫难,但她是以人的形象出现的。而紧接着女儿国故事之后的琵琶蝎子精对唐僧的勾引就是纯粹的兽xìng色yù,所以蝎子精是以妖的形态出现的。伪道学家们只知色yù而不知情感,怕是他们的体内原本就有蝎子精的基因?对于今天生活在滚滚红尘中的俗人,有情也好,有yù也罢,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只是不要忘了情多了伤神,yù多了伤身。芸芸众生好好把握才是。

    爱情是幸福的,但有时也是一场劫难。

    -------------------------

    败也悟空,成也悟空

    -------------------------

    读《西游记》的人有一个共同的疑问,那就是取经路上孙行者的本事好像比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逊色多啦!大闹天宫的时候,天上那么多有名有姓的神仙都拿齐天大圣没什么辙。可自从这猴子多了个别名"孙行者"以后好像一下儿就变了。取经刚一开始的时候这个孙行者还偶尔从耳朵里掏出绣花针来试吧试吧,打死个白骨精什么的。可是,随着离灵山的距离越来越近,这猴头也变得越来越懒,除了请各路神仙这一手儿能耐见长,其他的功夫好像都荒废了。一路走到天竺国,干脆连小小的玉兔这种根本和齐天大圣不能相提并论的小淘气包儿都要大老远的去把太yīn星君搬出来。真不知道这猴头当初大闹天宫的本事都跑到哪里去了?

    别看取经路上热热闹闹地打打杀杀,可是据不完全统计,真正由孙行者独立完成的降妖项目其实仅仅五六项:尽人皆知的白骨精,平顶山的金角、银角二位大王,车迟国里虎力、鹿力、羊力三位郁闷的大仙,驼罗庄里不知从哪儿来的红鳞大蟒,隐雾山的豹子精,外带打死两群劫道的小毛贼,也就如此了。而孙行者求助于各路神仙出马帮忙降伏妖精的事竟多达二十几回,他所拜访到的神仙更是五花八门。取经项目CEO观音菩萨自不必说,至高无上的如来佛祖也没少讨扰,像什么灵吉菩萨、文殊菩萨、寿星老头儿、太乙救苦天尊、四海龙王、五大神龙、小张太子乃至曾经的敌人二郎神等等都骚扰了一个遍。东西南北各路神圣几乎没有这猴头求不到的,就连退出江湖隐居深山多年的毗蓝婆老太太也被猴头挖掘出来了。更有甚者,那个曾经让齐天大圣很看不上眼儿的天界最高领导人玉皇大帝,他也没少麻烦了。整个西天取经的过程,简直就像是孙行者到处求神仙的过程。要说当初齐天大圣眼睛里也没谁呀!可怎么一叫了孙行者就变得跟三孙子似的得谁求谁呢?真是让人有点儿摸不着头脑。

    要想闹清楚孙行者为什么变得这么,牵扯到孙猴子的整个成长历程,看来还真需要把话扯得稍微远一点儿。那就从石猴儿出世讲起吧!

    大家知道,孙悟空是石头子儿里蹦出来的,他自己都弄不清他的父母是谁。孤独的石猴儿没有任何亲人做依靠,也没有谁传授给他怎么在这世上混的经验。石猴儿想求生存,谋发展只有靠自己在天地之间打拼了。凭借着天地所赐予的灵xìng和原始的冲动,石猴儿勇敢地一跃,从此变成了美猴王,开始了对于幸福的探索和追求。带着对高质量生活的美好憧憬,美猴王遍访四大部洲,学穿衣,学说话,梦想着自己也能成为神仙,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终于,猴头来到了"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机缘巧合的见到了菩提祖师。从此猴头有了名字孙悟空。

    "师父,我要学长生不老做神仙!"菩提祖师或许是被猴头真诚的心所打动,拿起戒尺在这猴头上敲了三下,关上门走了。生命中的一些事,如果把握住一瞬也就能把握住一生。孙悟空是有灵xìng的,他抓住了来之不易的历史机遇,打破了师父的哑谜……

    经过努力孙悟空真的学到了只属于神仙的先进技术长生不老之法、七十二变、当然还有筋斗云,一个跟头就是十万八千里。"哈哈!这回俺老孙也有能耐啦!"这么想着,孙悟空一个跟头翻上了云端,猴头的心也像云彩一样飘呀飘,望着站在地面上仰视自己的师兄弟们,孙悟空心里那个舒服。心说:"你们谁成!"猴头心里一高兴,又给大家露了一手儿,变成了一棵大松树。

    菩提祖师必是经历了太多的风风雨雨,只轻轻地一瞥,就看见悟空心里的草已经长成了松树。"你小子刚会了一点点东西就显什么能?你哪里知道江湖的险恶!"祖师很生气,骂这猢狲道:"你耍什么精神?就这点儿功夫,也是能在人前卖弄的吗?"菩提祖师本是觉察、觉悟的祖师,透过这棵大松树已经觉察到了猴头的致命弱点:这猴头需要修炼的不是技术本身,而是心理素质和做人的修养。毕竟,猴子还没有进化chéng rén嘛!

    "你从那里来,便从那里去就是了。"菩提祖师说出的这句话是《西游记》里最富于哲理的名言。这并不是把悟空逐出师门,而是给他指出了一条路,一个更广阔的天地。只有在那里,悟空才能修炼成功。

    "跟谁也别提我是你师父。"菩提祖师的临别赠言让悟空很伤心,不过祖师说得对,悟空真正需要的修心之术祖师并没有教,也教不会。实实在在的功夫不是教出来、学出来的,而是靠自己历练出来的。孙悟空翻个跟头跳出了斜月三星洞,对他来说修心的历程才刚刚开始。

    果然不出菩提祖师所料,初出茅庐的孙悟空开始显能、惹祸了闹龙宫,闹地府,希望通过展示自己的实力引起社会高层的关注。好在一切顺利,玉皇大帝竟然在太白金星的怂恿下真的给他弄了个小帽子猴头摇身一变成了"弼马温"。对于玉皇大帝来说这不就是哄孩子嘛!可对贫民百姓出身,从没有见过大场面的孙猴子看来可真是一步登天的美事儿呀!猴头把鼻子翘得很高很高,以胜利者的姿态欢欢喜喜跟着天宫人事处长木德星官上岗到任,开始了"鞠躬尽瘁"的工作。

    和所有的刚上任的新官儿一样,新上任的弼马温感觉浑身的热血在沸腾,大有当今世界舍我其谁的使命感,工作的积极xìng十二万分高涨。上任头一天,弼马温就立即郑重其事地召集了本部门大大小小所有员工开了个工作会,又是查看各种档案又是听取方方面面的汇报。这一开会还真不得了,弼马温孙悟空在新的位置上感到这儿也看不惯,那里也有问题,大有鼎新革故一展宏图的雄心壮志。他开始严格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的要求加强了对"物、位、料、法、环"各个要素的监管力度:征备草料,刷洗马匹、铡草、饮水、煮料……没有一个环节他不cāo心。更有甚者,他竟然黑天白天不睡觉,除了养马还是养马,除了工作还是工作。那些马刚合一会儿眼,立刻被他赶起来吃草,刚出去溜达溜达立即被捉回来靠槽。御马监的老同志心里纳闷儿:新来的头儿怎么整个一工作狂呀!

    人在工作状态下总是觉得时间过得很快,半个月一转眼就过去了。眼见得天马都养得ròu肥膘满,沉浸在工作乐趣里的弼马温颇有些成就感。为了庆祝一下自己所取得的业绩,孙悟空总算想到应该和本部门的同事们一起聚聚了。这一聚不要紧,老同志借着酒劲儿给这位新领导上了深刻的一课:"头儿,你傻呀!玉帝给你这么个不入流的小屁官儿你还当真啦!你连参加经理办公会的资格都没有!像你这么傻干有什么用?谁布置你一定要把马养肥了?嗯!天兵天将征讨妖精就算赢了也没人说是因为你的马养得好呀!就算把马喂肥了,也未必就能落声好,可如果哪天稍微瘦了,人家可都要埋怨你了:看,他本来能喂肥的嘛!可他就不好好干,闹情绪了不是!要是这马有一点伤损,还要惩罚问罪呢!你一个后勤服务部门的小屁官儿,就是累死了也没人心疼。干得越多毛病越多,这道理连地上的人都懂,你都快成天上的神仙了咋还这么幼稚?想靠工作业绩奔前程,那不是智障吗?"

    猴儿头真的还很嫩,哪听得了这些乱七八糟的。心想:你个玉帝老儿把俺老孙当成了什么?俺懂技术,懂业务,爱岗敬业,没白天没黑夜的为你玉帝老儿瞎忙活,你却不把俺往眼里夹!爷不伺候你了!一气之下,猴儿头竟然炒了玉皇大帝的鱿鱼。

    这玉皇大帝也真是的,一个不知从哪儿来的野猴子,走就走吧,爱干嘛干嘛去!还派人去追他,真是给他脸了。其实这猴子自从进了天宫压根儿就没打算走,只不过拿辞职说事儿想提高待遇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