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有法力吗?这仿佛是个怪怪的问题。是呀,谁听说过面瓜一样的唐僧有法力?唐僧见了妖怪除了束手就擒,哭鼻子,就只有等着别人来救了。在取经队伍中若论降妖捉怪的法力,不用说孙猴儿、猪八戒、沙和尚,就连一路上沉闷无语的白龙马都比唐僧高明无穷多倍。可是,孙猴子他们上天入地一通儿忙活的惟一目的不就是保护这个连俗人看起来都有点窝囊的唐三藏吗?尽管出尽了风头的猴头在人间的崇拜者数量远远超过了师父唐僧,可无论孙悟空再怎么有本事,在取经队伍中的位置也终究只能是个最佳配角。正像沙和尚所说的:"自来没有个'孙行者取经'之说"。没有唐僧就不可能有取经的故事,也就没有《西游记》这部小说了。
如果仅仅把这种现象归结为所谓"庸才领导天才"那未免有些太简单了。《西游记》里众多的妖精啦、神仙啦、菩萨啦,倒都不是唐僧的徒弟,可他们不也都是在围着唐僧这个凡夫俗子团团乱转,忙得不亦乐乎吗?妖精们是想方设法要吃唐僧ròu或摄取唐僧的元阳;神仙们则是明里暗里的保护唐僧既要经历磨难锻炼身心又不至于真的伤筋动骨。唐僧究竟有什么力量可以吸引众多的神仙、妖精前呼后拥呢?
让我们先借用物理学上的一个概念重心。物理学讲:所谓重心就是一个系统各部分所受重力合力的作用点。那么,在《西游记》的系统里,这位ròu眼凡胎的唐三藏恰恰正是承受和平衡大千世界各种力量合力的那个点。不是吗?他是如来佛祖的第二大弟子金蝉子转世,由观音菩萨亲自引送投胎,与佛的世界血脉相连;他是东土大唐当朝一路总管殷开山的外孙子,文渊殿大学士、状元陈光蕊的儿子,在人间有着显赫的出身,可谓根正苗红,血统高贵;他的爸爸陈光蕊和老龙王有着过命的jiāo情在洪江口陈光蕊救过老龙王的命,龙王也还了陈光蕊一条命,说起来唐僧与龙王可以算得上是世jiāo了;同时,又因为主持"水陆大会",唐僧与地府天宫还产生了某种微妙的联系。不仅如此,十世修行的唐僧还拥有着一身吃上一口就可以长生不老的唐僧ròu和获取一滴就可以得道成仙的元阳,因此唐僧成为各路妖精疯狂追逐的目标也就不足为奇了。
如此错综复杂的《西游记》世界,竟然被唐僧这样一个小小的凡人联系起来了。平凡与神奇,无能与尊贵就这样不可思议地融合在一起。看来要平衡神界、仙界、人界、佛界、魔界上上下下各界的关系非唐僧莫属,自然,要完成求取真经拯救东土的大任也非唐僧莫属。所以,支撑起这个由各路神仙、菩萨、妖精、帝王所组成的世界的重心,恰恰只能是ròu眼凡胎的唐三藏。
唐僧是取经队伍的重心;唐僧是神魔世界的重心;唐僧是整部《西游记》的重心!认识到这一点,《西游记》的很多疑团立即迎刃而解。
不是常常有人疑惑,唐僧这个在取经路上除了哭鼻子就没有任何作为,简直可以忽略不计的家伙,为什么有那么多神仙心甘情愿鞍前马后地伺候着他,那么多妖怪抓耳挠心地惦记着他呢?这道理很简单,因为重心完全可以是空的,甚至有时候必须是空的。
举个例子,比如一个皮球的重心在球心,一个铁环的重心在圆心,但是他们重心的那个点却都是空空的,什么也没有。尽管这个点上什么都没有,但这个点又恰恰就是支撑起这个物体的关键所在。就像唐太宗送给唐僧的那个紫金钵盂一样,正因为它中间是空的,所以才能用它一路上盛水、盛饭,保活命。同样,唐僧完全可以什么本事都不会,甚至必须什么本事都不会,这才更能反映出他的法力高深。唐僧除了一个稀罕的ròu身之外什么能耐也没有,而且就连这惟一有价值的ròu身最终也抛弃在凌云渡的河水里了。他本来就是空的,连没有底的船都可以载得动他。他仅仅代表着一种专一的信念,一种坚持。然而,有比专一和坚持更厉害的法力吗?没有!这样的法力岂是抓几个妖精可以比拟的!
人们常听说"四大皆空",到底空了哪四个大呢?一般人会脱口而出地告诉你:"空了'酒、色、财、气',就是四大皆空嘛!"这个答案其实驴唇不对马嘴。所谓的"四大"原来是指"地、水、火、风"的四大物质因素。而取经的队伍的组成正寓意着"四大皆空"。取经队伍中在八卦炉里炼出来火眼金睛的孙悟空意味着跳动不熄的火;当过天蓬元帅、统领过八百里天河水军的黑猪猪八戒代表的正是湿润的水;xìng情平实面如土色的沙和尚意味的是坚实的地;而一路行走的白龙马所意味的是行走不息的风。唐僧的四个徒弟代表的正是这"四大",而他们的师父唐三藏恰恰就是四大皆空的"空"。徒弟围着师父转,再次说明了"四大皆空"。顺便提一下,"四大皆空"的观念是人类对于宇宙本体的初期探索而得的结果,在东西方的哲学思想史上,几乎有着同样的趋势。印度古吠陀本集所说的世界形成,是基于"地、水、风、火、空"的五种自然因素;希腊古哲学家恩比多克里斯,也曾提出"气、水、土、火"为宇宙间不变的四大元素。看来无论东方人还是西方人,对于世界的朴素认识其实都差不多。
唐僧是空,这层意思在过流沙河那一回说得非常清楚。为什么连鹅毛都浮不起来的弱水却能浮起九个取经人的骷髅头?看来这九个骷髅头比弱水还轻,已经接近虚空了。要知道那九个骷髅头正是唐僧十世修行的前九世,也就是差一点就要修行成佛的唐僧呀!正是这轻如芥子的九个骷髅头再加一个空心的大葫芦才能把师徒四人连同白龙马一起渡过弱水,到达彼岸。
关于空的话题暂时先聊到这儿,再说下去可能就有点儿玄了,还是聊点儿轻松好玩儿的吧!在小朋友看来,《西游记》更像是个动物园,里面不但有猴子、野猪、老虎、豺狼还有狮子、犀牛、大象、蟒蛇……那七十二洞妖魔里甚至连猩猩、羚羊都一应俱全。动物园里有的动物在《西游记》几乎都能找到。那么唐僧像什么呢?唐僧的位置非常像是动物园里的大熊猫。大熊猫温文尔雅、憨态可掬。但除了拥有一个看上去很美的珍贵ròu体以外,好像什么实际能力也没有,而且还特别的娇气。如果拿他和野兽相比,既不享有狮子、老虎百兽之王的美誉,也没有大象、犀牛的伟岸身躯,更没有野驴的奔跑速度。如果拿他和家畜相比,牛能耕田,马能驰骋,狗能看家,猫能捕鼠。大熊猫能干嘛?
然而,评价一个动物园是否上档次的标志,却既不是狮子、老虎的凶悍,也不是大象、犀牛的魁伟,而恰恰是大熊猫的"无能"与"无为"。大熊猫所享受的待遇是整个动物园里最好的,如果哪个动物园的大熊猫不幸去世,还要上报纸、电视哀悼一番。大熊猫可以说是动物园的重心。不仅如此,大熊猫还肩负起了艰巨的政治使命,凡重大的外事jiāo往,必以熊猫充当友好大使。这样的重任又岂是狮子、老虎所能完成的呢?一个无能的生灵,肩负着沉重的使命,牵动着万人的关注,唐僧和大熊猫是何等的相似!看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熊猫也罢,唐僧也罢,无能恰恰是其超凡脱俗的价值的体现。这种价值并不在于他的能力,而在于他的位置。
可话又要说回来,取经路上的唐僧也不是一点事儿没有,他所做的最多的事儿就是掉眼泪。而且是声情并茂,边哭边说:"徒儿啊,我可怎么办?"不过,要说起"爱哭",唐长老在历史上可并不是孤家寡人。《三国演义》里的刘备,《水浒传》里的宋江不都很爱哭吗?而且,刘备和宋江是不是在作用和xìng格上也与唐僧也有那么一点点相似呢?都有崇高的目标,都有坚定的意志,都肩负着重大使命,都忠厚善良,都有点懦弱,都武艺不太高强,都经常掉几滴眼泪。而且同样也都是那本书系统里的重心。只不过唐僧表现得最彻底,最纯粹。男儿有泪不轻弹。唐僧所承受的是三千大千世界的合力,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孤独,是挽救亿万生灵的重任,这样的泪水难道是轻弹吗?
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带来不同寻常的意志,可以立下不凡的功业,再加上一颗慈悲心,有了这样的法力,唐僧能不成功吗?
是的,取经路上唐僧犯过许多错误,冤枉过孙悟空,纵容过猪八戒……但是别忘了,有位西方哲人曾经说过,世界上80%的错误都是好人犯的。
承受着如此重担的唐僧,历尽九九八十一难,彻底抛弃了吃上一口就可以长生不老的ròu身,jiāo出了惟一的财产吃饭用的碗,完成了从圣贤到凡夫,再从凡夫到圣贤的全过程。
-------------------------
爱情:幸福的劫难
-------------------------
唐僧自从离开了两界山,就开始了周游列国的经历。这一路之上经过了大大小小的国家不下十几个,可如果随便问起一个读者唐僧到过什么国?十有八九会回答说是女儿国。女儿国的影响力穿越了时空,一直辐shè到了互联网时代。用百度查一查,大约可以查出五十六万个与"女儿国"相关的网页,这样高的知名度怕是让很多当红歌星都望尘莫及吧!女儿国的魅力能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究其原因,恐怕还是因为在那个神仙和妖怪的世界里,单单在女儿国的土地上发生过一场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故事。
唐僧所经历的八十一难,绝大多数是奔着他那高贵无比的ròu身来的。不是妖精们想吃了唐僧ròu得以长生不老,就是女妖精要拉唐僧jiāo欢摄取他的原阳,就连菩萨、神仙们对唐僧的考验也顶多是让他受点儿皮ròu之苦。然而,女儿国这一难可非同寻常,它要考验的是这位圣僧的情感。在这一难里虽然没有半点儿损伤唐长老的ròu体,可却深深触及到了这位圣僧的灵魂。
大家知道,唐僧是个ròu眼凡胎的凡人,不是神仙。这和从石头子儿蹦出来的孙猴子完全不同。唐僧是父母爹娘生养的,他不但有金贵的血ròu,而且也有着丰富的感情。那年唐僧十八岁,通过金山寺法明长老之口知道了自己悲苦的身世,便立下誓言:"父母之仇,不能报复,何以为人?"身为和尚的他历尽周折找到了落入强盗之手的生身母亲殷小姐,又寻访到外祖父为父母申了冤,报了仇。金山寺的高墙并没有割断唐僧的血脉亲情,取经路上的唐三藏更是时时刻刻心怀故里:无时无刻不在惦念着东土大唐那位仁义的君主自己的结拜兄弟唐王李世民。看来,在唐僧的心底同样埋藏着深深的乡情和友情。既然在唐僧的灵魂深处可以蕴藏着亲情、乡情、友情,也理所当然的埋藏有爱情的种子。天地尚且有情,唐僧岂能无情?然而,对于这位身负取经重任的大唐圣僧,面对多情女王的缠绵爱意,怕是要经受一场劫难喽!
常言说:"英雄难过美人关。"女儿国国王是怎么一位倾城倾国的美人呢?书中这样描写女王的容颜:"说什么昭君美貌,果然是赛过西施。月里嫦娥难到此,九天仙子怎如斯。宫妆巧样非凡类,诚然王母降瑶池。"比过西施,赛过嫦娥。可以说是杀伤力极大吧!这样一位花容月貌的一国之主对于唐僧不但是一见钟情,而且是一往情深;不仅愿意以倾城倾国的容貌相许,而且心甘情愿地连尊贵的王位也要让给唐僧来坐。不仅如此,这位有情有义的女王对唐僧的仨徒弟也很是够意思,送衣服送粮食就别提了,这哥儿仨的名字还是女王亲笔填在唐僧的护照通关文牒上的,否则这哥儿仨一直也没有个合法的身份。对于这么一份真情实意,相信万物有情的大唐御弟就真是心如磐石,面如冰霜吗?
完全不是这个样子的。请看,女王和唐僧打第一个照面时就主动出击,对唐僧发出第一道冲击波"大唐御弟,还不来占凤乘鸾?"一回眸间,目光jiāo织,爱在身边,幸福就在眼前。这御弟哥哥竟然"耳红面赤,羞答答不敢抬头"。
接下来的一幕就更是出人意料,等那女王一边嘴里叫着御弟哥哥,一边扯住唐三藏的手上车的时候,唐长老竟然像被电击了似的"战兢兢立不住,似醉如痴"。哇!噻!女王的魅力像一股电流通过唐僧的手臂一直触动了这位御弟哥哥的心弦。只是多年的修行让这位御弟哥哥表现得很含蓄、很克制。这时孙猴儿竟然在一旁敲起了边儿鼓,说什么:"师父您不必太谦让,还不赶紧邀请师娘一起上车。快快把我们哥儿仨的过境手续给办了,等我们把经给您取回来。您老就在这享福吧!"冷嘲热讽的什么意思!听了这番话,唐长老竟然"把行者抹了两抹,止不住落下泪来"。多么的细腻!常言说得好:"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动情时。"所谓爱情就是由心动而入真情的过程,此时的泪花或许正是女王的爱恋之意所化的甘露滴落在唐僧心灵深处那一缕情丝上溅起来的吧?唐僧的心动了。对于这位大唐圣僧,这触电的感觉仅仅在女儿国出现过这么一次,而且也仅仅瞬间一闪而过。
取经路上,唐僧在情色方面所经受的考验足有六七次之多,在那些美貌多情的妖精面前唐僧都表现出了坚定的意志和蔑视的态度。还是在取经刚刚开始不久的时候,观音菩萨就请来了文殊、普贤两位菩萨还有黎山老母变化成姓贾的母女对唐僧师徒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考试,那也是温柔乡里美色富贵两者兼而得之的诱惑呀!唐僧对于菩萨所营造的温暖的家"瞑目宁心,寂然不答"。给人家来个装傻充愣。不知趣儿的猪八戒问师父:"您怎么不理人家,好歹给个回话呀?"一向斯文的唐长老竟然立刻把脸一拉多老长,当着人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