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国泰单手握刀而立,冷着脸色问到:“你们是什么人?看你二人也不过二十出头,该不会和残元有关联,但口气不小敢出手动剑,伤博汗突纠的人是我,想试武功便来!你们二人还是一起上吧,我还要赶着上船!”口气里充满对蓑衣人武功的轻视,为的是试图激怒蓑衣人,看看半道上拦着自己比试武功的蓑衣人武功修为比自己如何。
“嘿!年纪不大,口气到不小,切磋武艺我一人便可!”蓑衣人真是剑随身走,身附剑体一般轻灵精妙,剑尖指至廖国泰右肩处如毒蛇吐信般,却猛然手腕一抖剑已滑向胸c腹,廖国泰单刀一挑迎剑斜上劈,使出刀法里的‘突c奈c削’诀,蓑衣人的剑使出‘粘c抹c压’诀,剑锋就是不与廖国泰的刀相碰。
一时二人过招逾十,兵器却未曾实质接触,此时廖国泰心里已经清楚,蓑衣人的剑胜不了自己的刀,无论他再轻快敏捷,左击右搅招式凌厉,自己身形迅捷如电,刀法沉猛刚劲辛辣,气势上已然压住蓑衣人的剑,故而廖国泰对蓑衣人又说:“还是你二人一起上吧!”,旁边另外一个观战蓑衣人也早就按捺不住,长剑出鞘闪身而进,舞剑加入挑战。
廖国泰看自己一对二,猛地刀转左手,身腾丈余而起,左右两个蓑衣人不觉抬头仰视,雨势中却那里看得清楚,待得发觉已然晚了,廖国泰落入二人中间,口中一声大喊‘破!’,使出陷阵刀法中的‘圈’字诀,一招‘飞龙靖野’两个蓑衣人应声径直跌身飞出刀圈去。
胜负已分,廖国泰将刀归鞘,刀上竟一滴雨水未粘,可见廖国泰内力之强刀法之快!第一个和廖国泰比试的蓑衣剑客单掌拍地旋身持剑站立,第二个蓑衣人却没能稳住身形,直接跌在雨水泥地里,很是狼狈。
“哈哈~大人您果然是武艺高强,英雄少年啊!敢问大人您名讳?”第一个和廖国泰交手的蓑衣人收剑抱拳行礼说到,廖国泰见他上来就打,打输了就客气,本不愿过多费口舌,但是师傅曾说行走江湖游历与别的不同,当以武会友结交江湖豪杰做朋友。想到这也客气的抱拳行礼到:“朋友客气,既是切磋武艺,我倒是出手重了些,在下廖卫贤。”,廖国泰没问蓑衣人称谓,本就不想再在此地停留。
没想蓑衣人竟自己介绍起来:“在下崔焕英!这位是舍妹崔焕芝。”,蓑衣人接着很快又说:“昨日听闻兴宁县府衙在两位英雄少年帮助下,征剿了‘长乐台’的残元博汗突纠,故昨日从惠州府飞马而来,想和大人交个朋友,方才一番比试已知大人武艺了得!在下非常佩服!”。
廖国泰听他说得诚恳客气,还说那个摔了一跤的蓑衣人是他妹妹,顿感愧疚不已,忙躬身抱拳说到:“崔兄过誉,无需如此客气,在下给姑娘给崔姑娘赔礼!方才在下真不知姑娘是姑娘”。
崔焕芝听廖国泰此刻说话竟有些语无伦次,神情窘迫而毫无刚才比试时的英雄气概,不禁忍不住‘噗呲’一声在旁咯咯笑起来。崔焕英瞪了一眼崔焕芝,随即抱拳对廖国泰说:“大人,在下有个不情之请,如大人不急着赶路,不知大人可否赏光到府上一聚,盘桓几日?”,崔焕芝补充说:“大人,我哥是个剑痴,看你武艺高强,想再请你过府上接着切磋讨教!是这意思吧哥?”,崔焕英急切的问:“不知大人愿意否?”。
廖国泰一听就有些作难起来,施礼说到:“我们已雇船准备去广州府游历,剿匪之事已让船家多等了我两日”,廖国泰话没说完,崔焕芝便一拍手说:“这正好!我家新宅就在广府!大人先到惠州府我家住几日,我们再陪大人游广府!可好?”。
听崔氏兄妹二人的话说得诚恳,神态殷勤迫切,廖国泰点点头说:“那我们就上府叨扰崔兄了!”随即吩咐廖杰去码头拿包袱行囊,让船家自顾先回去,再遵约奉五两纹银。“你们的马在何处?”廖国泰问崔氏兄妹,崔焕英答:“在前面树林里拴着呢,我去牵过来。”说着走路往林子里去,留下崔焕芝和廖国泰站在雨中。
崔焕芝雨中盯着廖国泰看,身躯凛凛,豪勇却不失文雅之气,被雨水打湿的脸庞棱角分明,一双剑眉下两眼如炬,唇红齿白间神态略显羞涩。“喂!廖大人,您今年多大了?二十岁?”崔焕芝声如莺鸟般清脆,无遮无拦的冷不丁问廖国泰,“在下并非什么大人,姑娘称呼我卫贤便可,我今年十九。”廖国泰一直只觉得雨中蓑衣人里她身形瘦小,没想她竟是女儿身,此刻面对面才看清崔焕芝。
她虽蓑衣在身却双眸如水灵动如镜,眉不描而黛,朱唇玉面,说话时皓齿浅露;一袭蓑衣下棉衫在内,细腰上束着一条丝绦,以白银为扣,更显娇俏飘逸,只是让自己打得摔一跤黄泥粘身,可她似乎毫不在意。
片刻后崔焕英牵来两匹马,崔焕芝接过一匹,三人站在雨里等廖杰回来汇合,半柱香功夫廖杰也骑马返还,崔氏兄妹纵身上马,领着廖国泰二人朝惠州府方向官道疾驰而走,四人身影逐渐消失在雨里,依稀唯有阵阵马蹄踏水声。
约摸过了一个多时辰,四匹快马来到了一处平坦宽阔盆地,四周全是绿油油的稻禾,阡陌纵横交错,白鹭细雨中嬉戏展飞,宛如隔世桃源。就在此美景中,一幢灰塑房屋映入眼帘,须臾崔氏兄妹领着廖国泰c廖杰在此屋前下马,门迎随即上前施礼:“公子c小姐回来了!”礼毕门迎把马牵走。廖国泰和廖杰站在大门前细细观看起这房屋,屋前左右摆着两大石狮,左颦右顾很是可掬,房屋墙体多为青砖砌墙c石柱c石板砌成,门前六根柱漆大红,两扇大门也是漆大红,门手环鎏金,门匾大书‘进士第’。
屋脊绿色鎏瓦镶嵌,整座房屋府邸虽无应天府那些王公贵族府显得雄浑,此地却庄重独特。崔氏兄妹看廖国泰二人对自家的屋子感兴趣,便笑着向廖国泰介绍:“岭南气候炎热,风雨常至,通风与阴凉的要求是岭南建筑的特点,这叫‘镬耳屋’,我们家祖屋,希望二位大人住得习惯,大人快请进!”。
廖国泰随崔氏兄妹进到上厅堂,廖国泰看厅廊石壁上篆刻:‘无以嗜欲杀身,无以财货杀子孙,无以政事杀民,无以学术杀天下后世。’,而正堂横匾撰写‘立德c立功c立言’,不禁失声问崔焕英:“崔兄府上是汉前朝岭南崔帅之后?”,崔焕英说:“正是啊!那是我太太祖父。”,廖国泰闻言不禁肃然起敬抱拳说到:“卫贤失敬c失礼!崔兄竟乃名门之后!”。
崔焕英也回礼说:“大人不必如此客气,习武之人不讲这许多虚礼,还请二位大人先去沐浴更衣,一会出来用饭。”,崔府下人引着廖国泰二人从偏厅出去沐浴换衣服。当廖国泰再回到正厅堂上时,看到崔氏兄妹已让人摆好火锅,桌上全是海鲜c肉c蔬菜,“二位大人快请坐!”崔焕英做了个请的手势,让二人先落座。
廖国泰看崔氏兄妹也都已经换过服饰,崔焕芝此刻换成一袭淡紫色的粗绸长衣长裙,玉颈让高领缚满,极尽女孩柔美,头前梳个高顶发髻,佩戴巧制樱珞,后长发盘起简素的用一根木簪定住,更觉整个人灵动飘逸而温婉,犹如换了个人般,没了之前比试初时的大大咧咧。廖国泰不知道自己为何这么注意崔焕芝,却也不敢多看。
落座前廖国泰抱拳颔首对崔氏兄妹说:“崔兄,你不必称呼我为大人,我只是家父乃领兵之人,我也就略懂得征战之法,帮着县府衙除去残元匪患实为是应尽之责!崔兄切莫再呼我为大人。”,“好!那我就不跟你客气,你武艺高强这假不了,那我就大胆称呼你廖贤弟,来!二位贤弟,我敬你们一杯薄酒,我先干为敬!”崔焕英习武之人,对廖国泰二人义气相投,也没继续在称呼上勉强廖国泰。
酒桌上的一番谈话,崔焕英已看出廖国泰虽是麻布衣在身,却对自己的家世了解甚深,年纪轻轻待人礼数周全,不单武功高强,还能指挥千户大人之兵征剿匪患,这绝非常人所能及。崔焕英虽自幼习剑,自恃剑法高明,在廖国泰手里也没走过二十招,因此一心便想结交廖国泰,进而与之成为八拜之交,便于今后切磋武功c畅聊时政,一展胸中诸多块垒。
于是,崔焕英借着酒劲说到:“廖贤弟,我今年二十二岁,舍妹虽是我庶母所生,也是我最小的妹妹,我上边还有一个哥哥和姐姐,不知廖兄弟家中是否有兄弟姐妹?”,廖国泰一沉凝说:“我还有一个庶母所生的弟弟,再无姐妹。”,“嗯,好,如果廖贤弟不嫌弃,我们何不结为八拜之交,义结金兰!?廖兄弟会不会觉得我高攀了?”,廖国泰起身行礼说到:“卫贤能和名门英雄义结金兰,求之不得!”,随即崔焕英命人摆香案,二人结为金兰之好,正式以兄弟相称。崔焕芝也是表现得很高兴,口称廖国泰‘卫贤哥哥!’。
随后的两个多月时间,廖国泰和廖杰在崔焕英祖宅住到五月中,廖国泰白日里就和崔焕英谈文论武,相互切磋武艺,夜里就研读崔氏太祖所著‘御金兵全策’和‘治军整兵策论’,对两书中所著统筹御敌c关隘防范c选兵治军等细致军事心得很是拜服。
师傅‘沐云’僧传授的只是临敌排兵布阵,是如何为将,而这‘儒帅’书中所著除御敌布兵,扼守关隘城池,动员地方百姓组军共同抗拒外辱之外,还详细写出了兵种兵员如何进行配合,战术战技操练,战略布局与具体实施方略等等。
这是领军帅材之作!这两本‘儒帅’用毕生心血所著的书让廖国泰如获至宝,细细在心中默记c摘录c再推演,这也是廖国泰能在崔府盘桓两月余之久的原因之一。
又过半月,一日廖国泰和崔焕英切磋武功后说:“崔哥哥,我在崔府已经住了三月余,想动身去广州府走走,你能陪我去吗?”本在一旁陪伴观看二人切磋武功的崔焕芝冲哥哥眨眼说到:“我陪卫贤哥哥去吧!?去了广州府还住咱们家新府邸,你说好不好英哥哥?”。
崔焕英看实在是不好再留廖国泰二人在祖宅接着住,于是就说:“那我们就陪弟弟去广州府看看,咱们有空还在一起切磋剑术,刀法。”。
崔焕芝连连拍手欢喜到:“那我们明日就动身,坐船去,卫贤哥哥你知道吗,广府有很多好吃的岭南特色小吃呢!到了广府我带你们去吃!”,廖国泰羞涩一笑说:“那就多谢妹妹了!”。
翌日,崔焕英在码头租一条船,廖国泰二人随崔氏兄妹一行四人动身前往广州府。
船行三日,六月初的广州府天气已然很炎热,可是码头上往来穿梭着大大小小许多船,又离着渔港不远,显得很是热闹非凡。
崔氏兄妹沿路向廖国泰讲述着渔船是如何在大海里作业打渔,如何躲避大风浪等等,这都是廖国泰二人第一次听闻,许多情景和在内湖打渔根本是两回事,廖国泰c廖杰二人也算增广不少见闻。
在崔氏广州府的新府邸里,廖国泰拜见过崔焕英的哥哥c嫂子们,随后崔焕英夫人还领着孩子让叫廖国泰叔叔,崔府一家人对廖国泰二人招呼很是热情周到,让久在外游历学艺的廖国泰心中感到久违的家庭亲切氛围。
接连几日,崔焕英c崔焕芝都陪着廖国泰二人骑马游玩广州府,廖国泰也给远在漳泉道的付钱发去文书,告知自己一切安好,还顺带提了新交崔氏兄妹之事。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