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龙遁江湖 > 正文 第十章 入广穿江游 初试长乐台
    廖国泰和廖杰只在漳泉道府衙里住了一夜,翌日便辞别付钱前往晋江码头,准备雇船入广东境内,“卫贤弟弟,记得每到驿站给我文书报平安!”,付钱又把一出行官文递给廖国泰说:“每到驿站处只需出示此文书与守备,就可暂住驿站内,你收好。”而后一直送廖国泰二人到码头,并一再嘱咐;“哥哥回去吧,我记下了!”廖国泰应诺连声,牵马上船后三人招手作别。

    “船家,此去广东境内需行船几日?”廖国泰站立船头望江水而问船家,“公子,需行五日方到循州境,今属惠州府管辖。”船家娓娓说到。

    “廖杰你知道吗,洪武元年祖叔父曾领兵征战循州至广州府,再后又至广西梧州,一是战二是招抚,一年多便肃清两广残元,南至日南c朱崖c儋耳,不可不谓战功卓著。”廖国泰很少跟廖杰说起祖父与祖叔父的事,可府里老人都明白,将来史书会给祖父c祖叔父公平公正的评判。

    一入广东境内,就开始淅淅沥沥下着小雨,廖国泰借了船家的蓑衣穿在身,看着相向而行的舟船c竹筏子开始增多,便知离码头已不远。廖国泰从码头上岸后与廖杰冒雨策马狂奔,二人得赶在天黑前到循州府驿站,沿路廖国泰见许多农户还在细雨中劳作,想是正借春雨绵绵赶着插稻秧苗,二人马不停蹄的跑了两个多时辰,方赶到驿站,夜已黑。

    驿站一老守备看两个小哥骑马而至,浑身湿漉漉的便问:“你们从哪里来?有何公干?”,廖杰拿出付钱给的文书,递给守备,老守备借着灯笼亮光看过后说:“里边还有几间简陋的房间,今晚你们就挑一间睡里边吧!”说着牵过廖国泰的马匹,打着灯笼让廖杰随他到马厩。

    廖国泰看着简陋不堪的小驿站,想是多年无战事,失修久矣,推开其中一间房门,里边空荡荡,只有地上铺着一层稻草,不时阵阵霉味扑鼻。

    廖杰拿着包袱走过来说:“大公子,把衣服脱了吧,生堆火暖暖身子。”,廖国泰冲廖杰说:“这广东气候跟福建还是有差别啊,跟应天府差别就更大了,一路无雪又无霜,倒是潮湿阴冷得厉害。”。

    “大公子,你先换衣服,我来生一堆火烤烤。”廖杰说着把两件衣服塞在廖国泰手中。

    廖国泰换好衣服出来,看老守备在帮忙拿柴火给廖杰,便躬身问到:“老军士,为何这驿站里只有你一个人?我一路走来,每处驿站的人马都不少啊。”。

    老守备摇头说:“咳!小哥你不知道,你走的那些驿站是大官道,我这驿站虽也是官道,但也跟废弃没两样了,循州这里山高林密,连绵不绝近千里,朝廷有什么急事都选水路走,随江河而流更快。”。

    廖国泰听他此话应到:“哦,原来是这样,那我们要雇船的话当去哪里?你有熟悉的船家吗?”,老守备说:“有啊!这驿站夜里我当值,明日我帮你叫船家来,你们再跟他说要上哪去。”。

    “那就有劳老守备了,小哥谢过您!”廖国泰躬身作揖行礼。“哎哟小哥!你不必如此客气,看你像个读书人,礼数周全啊!此循州大山里也多是刚迁徙而来不久的人,他们也是礼数周全,很是客气。”。

    廖国泰听这话来了兴趣,拉着老守备的手说:“老守备,反正咱们夜里无事,就坐在这篝火边跟我说说循州这地方的风土人情,您请坐!”,廖国泰拿出干粮,分赠给老守备,三人围着火堆聊开来:“您是那的人老守备?在这多少年了?”。

    老守备看廖国泰二人随年轻,却是很尊重自己,便细细说到:“我本河南怀庆府人,于洪武元年随征南将军副将朱良武来征讨广东,在此梅县征集粮草时受伤,便被留下来,建此驿站后因我识字,也就被命驻守此地,今已经二十年了啊。”

    驿站外的雨越下越大,老守备凝望着火光的一双眼睛,视乎陷入了对往事的追忆。“您老在这成家了吧?”廖国泰追问,老守备笑着说:“成家了,娶的是此地的客家女子,跟着我吃苦辛劳,勤俭持家,如今生有两儿子,一个女儿。”。

    廖国泰忙问:“客家人?客家人也是‘丘陵族’的后裔分支啊!迁徙真远啊。”,“嗯,至今也还有很多客家人连年随闽江c汀江c赣江或来或往,沿河而居依山而立,俗风未变。”老守备侃侃而谈,廖国泰又细问许多当地风土民情,三人不知不觉聊至亥时后方休息。

    次日老守备天未明就出去给廖国泰二人联系船,半时辰后领着一船家来到驿站,船家问廖国泰:“贵公子要船去往哪里?”,廖国泰说:“此去c惠州府c广东府行船需要几日?”,船家回报说:“达惠州府需经兴宁县,需三四日,至惠州府又需四五日,要达广州府需半月后。”。

    廖国泰问:“我如顾你的船至广州府要多少银子?”,船家说:“三两银足够,管二人日食三餐。”。

    廖国泰想想到:“不如我给你十两银子,包下你的船,我让你在那停,你就在那停,每次停靠不超过三日,你可愿意?”,船家开口要三两银子已是够家里人开支两年,这公子出口给十两银,够买半条船的,自己有什么不乐意的呢?便满口答应了下来。

    廖国泰让廖杰先付五两银子给船家为订,而后告别老守备,二人上马随船夫去了。船家开船后,看看天沉暗,从船舱拿出蓑衣两件,让二人穿上看沿河竹林雨景,说是很有情致,读书的世族年轻人都喜欢坐船这么看。

    廖国泰听船家这话不禁莞尔,却也没再说什么,抬眼望去沿河上的竹林,在斜风细雨中摇曳,长青不败,显得格外纤细柔美,倒真是别有一番景致。

    一路无事廖国泰也会问船家众多问题,比如惠州府人和广州府人都靠何为生,从何种行业的人日子好过些等等,跑船之人都会比其它行当的人听闻广些,来坐船的客人都会沿途讲自己的见闻,因此不乏见多识广的船夫。

    三日后船行到兴宁县,廖国泰让船家停靠,自己和廖杰牵马上岸去看此县民生民情。二人穿着蓑衣骑马,这还是头一回,廖国泰对廖杰说:“你说岭南地方雨怎么下不停?咱们到这五六日天天下雨,我这身上的衣服都有股霉味!”,廖杰笑着说:“大公子我身上霉味更甚!”。

    二人骑马沿途往街镇里边走边看,竟先见一家老旧破败的‘惠民药局’门前躺着c坐着不少受伤的‘卫军’士卒,廖国泰下马上前问一受伤军士:“我们远道而来,不清楚此地情况,你们这是如何受的伤?”。

    受伤军士见廖国泰骑着马来,又问得客气,便说:“小哥,我们这是征匪受的伤。”,“军士征匪受伤不是有随军医官或是征辟的折伤医吗?因何还来药局治伤?”廖国泰很是不解的问到。

    众受伤的军士听廖国泰如此说不禁都笑了起来,“看小哥你是没从过军,军队里一万军士才配一名随军医官,一名善医马官,治得过来吗?只有自己出来找郎中大夫治了。”其中一名伤势较轻军士说到,“哦,是这样!那你们隶属何处卫军,征剿的是何处匪患?”廖国泰坐在受伤军士旁边问到。

    军士说:“我们隶属散州卫军,此次惠州府千户大人带我们征缴此地百里处的‘长乐台’悍匪,没想千户大人也受重伤,百户大人战死!死伤的军士百余人,唉~”,廖国泰一听来了兴趣,忙问:“你们千户大人现在何处?”,军士回说:“恐在县府里治伤。”。

    廖国泰别过众受伤军士,问清县府道路带着廖杰上马前往县府。廖国泰一路寻到县府衙门下马,雨中守备军士显然是加强不少,看廖国泰二人下马而来喝问:“什么人,止步!”,其中一个队长抽刀上前问:“你们有什么事要进县府衙?”,廖国泰问他:“惠州府千户大人是否在里面?”,“你问这干嘛?你是什么人?”队长警惕性挺高,廖国泰只好拿出皇帝御赐令牌,明示他看,“你别行礼,悄悄带着我们去见千户大人就行。”廖国泰看他要跪,伸手拉住。

    廖国泰c廖杰随小队长进入府衙内堂,队长躬身禀:“千户大人在里边养伤,大人您请进!”,廖国泰解了蓑衣说:“你先别走,在门外站着。”说完推房门而入,躺床上养伤的千户看两个小后生走进来,不禁怒问:“什么人这么大胆,不禀就进!”,声音里虽中气不足,威严却不减。

    “千户大人别激动,听你声音伤已无大碍,得静心调养几月。”廖国泰气定神闲的走近前说到。把令牌递到他手中又说:“你要想伤口不崩裂好得快些,就好好躺着回话,无需多礼。”,千户翻看了令牌半响大气不敢透,但仍是报拳回到:“属下听大人吩咐,不知大人远道前来为何事?”,“嗯,我看‘惠民药局’门前汇集众多受伤军士,细问才知是征匪不利而受伤,此事你文书报广州府没有?”廖国泰看着千户问,千户恭敬回到:“已报上去广州府,回文未曾到。”廖国泰看千户床头的盔甲架上有一副盔甲,盔甲右肩竟破一洞。

    “好,你跟我详细说说那‘长乐台’匪首的情况,你现在有力气说吧?”廖国泰客气的问,千户挪挪身体回禀说:“属下没问题,那‘长乐台’匪首名叫博汗突纠,原是元末一名‘达鲁花赤’拜住偏将,元庭从广西c江西等退去时他率残兵藏于山林之中,后来朝廷大军返都后博汗突纠复又出来,领残兵四五百占据此地‘长乐台’,为祸至今有十余年。”。

    廖国泰又问:“你身为世袭千户,即已为祸十余年怎么不早早征灭?博汗突纠是蒙古人?”,千户听此话惊恐说到:“非属下不尽心征匪,实是这博汗突纠武艺高强,一杆龙刀枪使得出神入化,属下就是被他一枪洞穿右肩落马;加之‘长乐台’地处广江二省交界,从‘南越国’起便是兵家关隘,历朝都在‘长乐台’修缮加固箭阁c瞭台,易守难攻。”,廖国泰点点头:“嗯,‘长乐台’离此地多远?你派个此地的小旗总领我去看看。”,千户说:“离此地百余里,来人!”。

    门外的小队长进来问:“属下在,千户大人有何吩咐?”,千户命令到:“你速去叫陈旗总来见我!”,小队长领命跑出去传令。顷刻间小旗总到来领命,躬身问:“千户大人有何事吩咐?”,千户命令:“快拜见这二为大人!即刻带二为大人去‘长乐台’看看!”,旗总听令给廖国泰c廖杰拜道:“属下听命!请大人吩咐。”,廖国泰对陈旗总说:“你敢带我二人去‘长乐台’吗?现在就去。”,“属下有何不敢!这就带领大人去!”陈旗总起身拜别千户,领着廖国泰二人出门骑马朝‘长乐台’疾驰而去。

    三人三匹骏马一路疾驰,近两个时辰方到‘长乐台’外围勒马停住,旗总马鞭一指说:“启禀大人,那就是‘长乐台’!”。廖国泰循声望去,一座孤山高耸绝壁陡峭。未至半山竟有一大凸石平台,廖国泰再定睛细看,凸石处平阔有几十丈,平台上依山修建有箭阁数个c瞭望台数个,高建指挥阁两层,居高临下一览山脚。

    廖国泰问旗总:“上山的路径在那?”,陈旗总禀到:“回大人话,上‘长乐台’只有山前一条小道,被博汗突纠令兵用箭弩和铜c铁火铳射住,攻山兵力施展不开。”,“那你们千户大人如何被刺伤?”廖国泰问到,陈旗总回禀:“博汗突纠自恃武功高强,夜里领着百人队冲下山来偷袭,这才伤了我们这么多人。”,廖国泰听闻不禁心中来气,咬牙说到:“那我今晚就去会会这个博汗突纠!”。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