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心,因为上面所有的展示都透着一种欢乐的氛围,因而赢得了很高的人气,得以进入全国32强,赴北京参加决赛。决赛过程中,刘森华同样以阳光般灿烂的笑容,从4万名选手中脱颖而出,成为最终出行的八名使者之一。2010年10月25日,刘森华与其他7名入选者一同从北京出发。按照计划,在80天中,他们先后前往埃及、肯尼亚、阿联酋、马尔代夫、新加坡、加拿大、芬兰、瑞士、意大利、以色列等10个国家,而在实际旅行中,刘森华又幸运地游览了法国、德国、卢森堡、梵蒂冈、奥地利5个国家。就这样,他环游了十五个国家和几十个地区,一路上,他以游记和摄影记下沿途的快乐,与所有人分享。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从“环游世界80天,见证即将消失的美丽”大型活动到在《中国职场好榜样》应聘欢乐假期组织者的职位,自始至终伴随他的,是他的笑容和笑声,而使他一路赢下来的,也是他的笑容和笑声。

    才21岁,还在学校上学,就获得了同龄人不可企及的机会,这一切的法宝,就是:笑容。

    他为什么能够自始至终这么快乐,并且能够把这快乐用笑声表达出来?他真的一直这么快乐吗?

    事实上,他也有烦恼,他并不是一直很快乐的。

    事实上,他和所有年轻人一样,喜怒哀乐全都有。

    特别是,他家中年已60岁的老父亲重病在身,经常收到病危通知书。每想起这,他便会惶恐和痛苦。

    但每次当他出现在人们面前的时候,他特意抹去所有的表情,除了一张笑脸。他环游世界的同行者评价他说:“他每天都喜笑颜开,他的标准表情是笑容。”

    事实上,他亮出他的笑容,是出于非常自觉的心理。他笑,有时候是想笑,有时候是知道应该笑。所以,他的笑,有一半是他打造出来的。他说:“如果说,在这个地球上,每一个人都会有一个使命,那么我觉得我的使命,就是让身边的朋友都快快乐乐,让全世界的朋友都开开心心。”

    他还说:“我做这些事,就是想把快乐带出去。”

    他的这种表现,完全符合一个单面人的形象。这种单面人称之为:趣人。

    趣人,就是告诉大家:我是一个快乐的人,是一个有趣的人。虽然事实上,他同样有喜怒哀乐,同样有痛苦和不安,但当他亮相时,就只有快乐和有趣。

    快乐和有趣的人,其所发出的威力,是无限大的。无论对于工作,还是对于老板和同事,都有着无限的吸引力。

    在这里,我们并不是要把有趣与快乐等同起来,但在某种程度上,有趣的人和快乐的人,的确往往是难以区分的。为简便起见,我们一律称这两种人为趣人。

    ☆、《中国职场好榜样》中的“笑”榜样(2)

    刘森华的“趣人”形象,为什么接二连三地取得成功?以他的年龄和资历,那种成功完全可以用所向披靡来形容,为什么呢?

    原因之一是:趣人会让人喜欢,会迅速拉近别人和你的距离。这些人当中,当然也包括你的老板。当你的老板喜欢你时,无论求职或加薪,当然会顺利。

    另一个原因是:趣人工作效率高。美国社会学家曾做过一个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快乐的人和悲伤的人从事同一份工作时,前者的工作效率,比后者高出2倍。

    “一锅鸡”里的“开心果”

    知名连锁餐饮企业“一锅鸡”,如今在南方开有100多家分店,特别是在杭州一地就开有10多家分店。这家店的生意,和当时刚进入中国时的“必胜客”有得一拼,前来就餐的顾客,每天都得排队,每次就餐前,一支长长的队伍就会在店门口自动出现,一直从店门延伸出去,延长到半条街。

    一锅鸡生意的火bào,让所有餐饮业业内人士羡慕不已,而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们更会感慨万分。因为当初,开张前几年,它根本就没有生意。后来,不知道为什么,生意突然好起来。许多业内人士前去考察,发现菜还是一样的菜,饭还是一样的饭,厨师没有换,店面装修也没有改,就是生意突然旺了。

    所有的人,都百思不得其解。

    只有老板和几个核心员工,心中有数,所以一直是暗暗称奇。

    原来,一切都源于一个名叫张思奇的“开心果”来了以后。自从20岁的员工张思奇来某个分店上班,第三天客人就多了起来,第四天更多,一个月后,就达到了需要排队等候才能轮到的地步。老板十分聪明,见到这情形,已然有数,就把“开心果”任命为“巡视员”,一天一店,轮流当班,结果,所有的店的生意都好起来,并且越来越好。

    奥秘究竟何在?

    原来,这开心果张思奇是个活宝,一天到晚挂着笑容,并且自始至终笑声不断,而且嗓子也洪亮,动不动就给大家讲个笑话,到最后,只要他一出现,店里就会洋溢笑声,所有的人都被他感染了。

    每天,他一到店,就会对任何事情、任何物件发出笑声。比如,一开工,他发现某张餐桌缺了一把凳子,他就会哈哈大笑:“哈哈一张方桌三张凳,打副麻将三缺一!”这种本来员工要挨批的小失误,到他这里,竟然变成一个非常有趣可笑的事情,其他的事情,可想而知。

    就这样,整个公司所有门店,面貌焕然一新,任何好事坏事,都化为一片笑声,所有员工被他的乐观精神所改变,个个积极向上,业绩由此稳步上升。老板本人当然也被感染了,也天天开心得不得了,员工有什么问题,他都会热心帮着解决,员工要涨工资,他都不会吝啬。结果,上下团结一致,连锁店一家接着一家开出。

    日本企业管理专家曾研究员工的精神状态对工作效率和公司业绩的影响,答案是:同样的工作内容,一个精神气十足的员工,比一个萎靡不振、牢骚满腹的员工,效率高三到四倍以上。而情绪员工对公司的影响力同样明显:精神状态好的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不好的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影响的指数不相上下。可见,当“开心果”以乐观开心的笑容,以极佳的精神状态出现在各家分店时,不但本人的工作效率非常高,他周边的同事也受到鼓舞,使得开心果一个人的热情像野火般,在所有人的心中蔓延开来。

    ☆、《中国职场好榜样》中的“笑”榜样(3)

    澳大利亚墨尔本斯运伯恩技术大学(Swinburn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心理学家玛lún劳林斯做过一个研究。她调查了20个不同国家的300名雇员,以便了解他们是怎样在工作场所运用幽默,以及幽默所带来的效果。她的研究表明,工作场所的幽默氛围,直接影响到雇员的心理满足感,并因此带来工作效果的变化。她的报告中说:“假如有许多的幽默被分享,就能给人们带来情感支持。一般说来,这种情况下人们会对自己目前的工作十分满意。”她特别希望雇主们认识到幽默在保持工作满足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果雇主采取措施着力营造工作环境中的积极幽默氛围,他们就更能留住雇员。而随着劳动力的不断老化,留住优秀人才对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的确如此,工作场所的幽默氛围所带来的那种快乐,能让员工们的内心产生一种对工作的满足感,这是心理的传染机制使然。对工作满足的员工,彼此就会更加团结一致,而团结一致又容易让员工获得一种身心归属感。这样,公司的整体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总之,趣人可以带动整个公司,使所有人快乐起来,提高工作效率。

    反过来说,就算先不考虑工作效率的问题,仅仅为了人生的意义,你也得在工作中找到快乐,享受快乐,做一个“趣人”。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说道:“如果你视工作为一种乐趣,人生就是天堂。如果你视工作为一种义务,人生就是地狱。”

    比尔盖茨曾说道:“如果只把工作当作一件差事,或者只将目光停留在工作本身,那么即使是从事你最喜欢的工作,你依然无法持久地保持对工作的激情。但如果你把工作当作事业来看待,情况就会完全不同。”

    既然工作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你要追求人生的快乐,只有在工作中去寻找了。如果失去工作中的快乐,人生的快乐,岂不是不可能了?

    有一种叫“尼亚加拉瀑布症”的现代疾病,心理学家是这么解释的:“人生就像一条大河,大多数人甚至都未思索去向,便纵身跳进这条河,他们所能看到的只是眼前的事情,如眼前的麻烦、恐惧、问题等。当到了岔口时他们仍然没有决定好方向,只是随水一路漂去,完全放弃自我控制的能力,就这样浑浑噩噩不知漂流了多久,直到有一天万马奔腾的声响,才使他们惊觉原来已经到了尼亚加拉瀑布且不及五尺之距。这时他们迫不及待地想把船划离这块危险之地,但一切都已经太迟了。如果你在上游早就做好准备,定位好你的航向,这场悲剧完全可以避免。”

    所以,抓住现在,享受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趣人”就是享受工作的人。

    ☆、幽默管理提高工作效率(1)

    并不是只有玛lún劳林斯一个专家在做这项研究工作,在美国,有一个词正因为专家和企业的倡导而变得时髦。这个词是:幽默管理。

    管理专家查理琼斯曾写道:“如果你对于自己的处境都无法感到高兴的话,那么可以肯定,就算换个处境你也照样不会快乐。”他在这里强调的是快乐的作用,鼓励每一个人从自己的处境中得到欢乐,其实也是在间接地暗示快乐对于工作的重要xìng。

    幽默是导致快乐的最佳捷径。美国企业管理委员会宣告:幽默也能挣钱。这个宣言,正在美国流行开来,现在的美国,有不少企业已经开始把各种幽默融进企业管理,效果确实不错。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太阳微软件系统公司,以前一直效率不高,但自从发生一个事件之后,企业效益也越来越高,

    这是什么事件呢?有这么大的影响力?

    原来是一年一度的“愚人节”闹剧。

    这家公司的员工每年都要精心策划“愚人节”闹剧。这种闹剧每年一次,年年不同,每次都富有创意,都会在公司内部引起反响,让员工们回味一年,直至明年的愚人节。

    比如,其中一个闹剧是这样的:某天,公司总裁斯格特麦卡尼拉上班时吓了一跳,发现他的办公室一夜之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竟然变成了一个微型高尔夫球场。球场上,还满是用砂子布置的小陷阱。

    他想调查是谁干的,并且要批评有关员工,但一转眼,却哈哈大笑。是的,他怎么忍心去批评一批为逗他开心而费了那么多功夫的同事?

    况且,他真的很开心。

    开始几天,他对此事不加理会,但不知不觉,他发现,自己上班后的心情一直处于愉悦的状态,许多平时解决不了的工作中的难题,竟然变得容易起来。不知不觉之间,自己的工作效率有了极大提高。

    两周后,他回味过来,这一切,是这个微型高尔夫球场的功劳。不是因为它可以玩,而是因为它显示出他手下员工们的幽默感。正是后者,让他感到开心和轻松,因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于是,这次他真的开始调查是谁搞了这“恶作剧”,调查出来后,他大大地表扬了他们。他说:“你们仅仅只对我做这个把戏是不够的,要对所有的人做!”

    以后每到愚人节,公司员工就会想出多个不同的非常有创意的“恶作剧”。这种恶作剧,尽管只在愚人节这天做,但它的影响却是长远的,不但在时间上延续整整一年,到下一个愚人节,而且波及每一个员工的心理,使整个公司从此就一直处于幽默有趣味的氛围中。

    后经专家统计,自从“恶作剧”在公司流行,成为公司文化以后,加利福尼亚州太阳微软件系统公司的产值比之前年年增长。

    美国企业幽默计划创始人乔尔古得曼说:发源于纽约的幽默管理计划,如今已是遍地开花了。

    的确,幽默管理在美国已经成为一项专业的管理模式,其中涉及各种方式方法。这项管理模式的理论认为:一家员工愁眉苦脸的公司,是不能够让顾客满意的,因此也是不能够提高效益的。必须用幽默来减轻工作压力。幽默咨询专家提供了大量数据,证明实施幽默计划管理的许多公司,其经济效益都得到了飞速增长。

    在这种氛围下,有一本叫做《压力下的最佳生存手段:笑》非常畅销,其作者麦特卡尔夫在其中写道:“我的公司在经济衰退时却有了很大的起色,奥秘何在?就是笑!”

    ☆、幽默管理提高工作效率(2)

    在这种氛围下,也出现了专门制作和发行有关幽默训练方面电视片的机构。芝加哥电视艺术中心就是其中一家。这家机构拥有6000万美元的固定资产,为12000家美国公司提供幽默服务。幽默计划创始人乔尔古得曼说:经理们应该认识到,幽默不只是儿童的把戏,开心地欢笑与提高生产效率是相辅相成的。

    许多公司专门投巨资建设“幽默工程”,如全球500强公司伊士曼柯达。该公司纽约分公司有2万名员工,公司特意在此地建造了一座有4个活动场所的“幽默房”,包括玩具房、图书室、高科技室、会议厅等,其中图书室里有各种笑话书籍、卡通书籍以及幽默光盘、录像带和录音带。会议厅内布置幽默大师卓别林和笑星克罗麦克斯的许多剧照。玩具房里有各种各样用来宣泄工作压力的器具,比如有以某某人的形象设计的吊袋,可以供他们打骂一番。还有一个高科技室,里面配备有各种电脑和软件,可以在里面尽情地玩网络游戏。

    幽默房还有其他作用。上次柯达公司因业务收缩而大裁员,被裁的员工们情绪不佳,公司就为他们提供幽默房,供他们玩,同时为他们放映了一部名为《亲爱的,我把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