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数风流人物 > 乙字卷 第二十三节 不鸣则已
    冯紫英从来不会小瞧这个时代的官员们他们或许没有自己与生俱来的眼界但是他们却能清楚的分析出利弊得失。

    海禁和开海博弈从前明开始当前明和大周为了保卫北方边陲不被游牧民族击破而不得不迁都京师城时就决定了这场博弈会一直持续下去。

    大家都知道帝国的经济重心早就转移到了南方江南、湖广这才是重心京师城从钱银到粮食再到绫罗绸缎布匹什么都需要从南方来。

    北方日益残破尤其是九边之地始终遭遇着草原上游牧民族如跗骨之蛆般的撕咬使得北方经济基本上是以一种维持生计和抗御外敌入侵的这种状态下反复煎熬着加上这几十年老天爷的不作美使得整个北方都处于一种每况愈下的情势下。

    可以说从在经济上来说北方已经没有了和南方抗衡的资本但是北方的特殊地理优势又使得任何一个王朝都从来不敢轻视北方无论是北方士人还是北方边防前宋的悲惨故事没有人愿意重演哪怕是再坚定的南方士人也不得不承认一旦北方沦陷那么唇亡齿寒南方一样会陷入绝境。

    正是这种利益和权力之间的博弈才使得海禁和开海处于一种诡异的僵局下海禁从明面上仍然继续但是内里像闽浙大海商们早已经有了应对之策甚至如火如荼。

    但不得不说这种朝廷制度上的禁止仍然让他们有一种随时处于危险境地的状态下无论你做得多么隐秘无论你交通到了朝廷哪个层面一旦雷霆之下便再无幸免所以他们也渴求着在朝廷制度上的解放。

    对于北方士人以及他们代表的阶层来说南方开海可能带来的冲击不可预测但毫无疑问南方会有相当大一个群体从中获益而对他们来说一无所获的事情为什么要去支持呢?

    要让他们支持要么是能让他们直接获得利益要么就会危及自身利益要么就是要利益交换。

    耿如杞也被冯紫英的问话给震住了。

    这道题可不浅。

    开海而且还直接涉及到了山东和辽东并不单纯是经济利益更重要的是战略利益。

    冯紫英可以知晓一个大概趋势但是他却很难说得清楚这开海能够给北方带来什么做不到这一点你很难说服这些北方士人对开海支持哪怕是不阻挠。

    但有一点冯紫英还是清楚的无论是对朝廷还是对北方士人尤其是对与辽东有着密切关系的山东、北直来说辽东的安危直接关系到两直省的利益。

    那么如果能让辽东、北直与山东这三地的利益捆绑在一起并让他们觉得开海可以从中获益不管是经济利益还是安全收益那么或许这道题就要容易许多了。

    ”紫英你是要做什么?想要推动朝廷解除海禁开海?”耿如杞放下酒杯颧骨两边的脸颊略略发青。

    他不敢再喝了他要好好想想冯紫英的每一句话。

    冯紫英哪来这份能耐?除非是他背后的人想到这里耿如杞心中都有些恐惧齐永泰和乔应甲都是北方士人代表如果他们两人态度有变那么海禁之策还能维系多久?

    “楚材兄不要紧张我只代表我个人嗯您也别误会。”冯紫英知道耿如杞想偏了“真的。”

    耿如杞当然不会轻易相信他也是北方士人但在兵部更多地还是考虑军事上的问题经济上的这些他大略知晓却不精通。

    不过冯紫英很坚定的态度还是让他稍稍松了一口气要知道朝廷每一次政策的调整都会带来剧烈的震动从财赋到人事而开海更不简单。

    “那你想干什么?”耿如杞重新捏着酒杯指甲盖都有些发白。

    “开海就那么可怕么?”冯紫英反问。

    “哼对某一个人甚至某一家人来说也许无足轻重但是对大家来说恐怕就未必会接受了你知道光是这春闱南北卷的分卷都是我们用了多少力量争取来的么?难道你以为我们不知道南方学风更盛但我们想如此么?我们其他方面付出更多当然应该要得到更多!”

    耿如杞轻轻哼了一声经济上的失衡已经让南方在朝廷上越来越占据优势这一点哪怕从皇帝到北方士人都在努力却都难以扭转。

    “楚材兄问题是要想得到更多那我们就需要有更宽广的路子来而不是光靠别人的施舍固本强基才是王道。”冯紫英沉声道。

    “你觉得开海对山东和辽东有益?”耿如杞明白冯紫英的意思了。

    “如果是单纯这两地意义不大但是如果把朝鲜和日本加入进来这利益就不小了而且这不仅仅是海贸通商上的对于我们控制朝鲜防止倭人野心复炽意义重大小弟相信楚材兄应该比小弟更能理解。”

    冯紫英的话让耿如杞陷入了沉思。

    冯紫英提到的固本强基当然不仅仅是之南北之争而已而且也触及到了耿如杞最担心的辽东问题女真人的咄咄逼人威胁到了辽东生存辽东一旦失手那朝鲜必定会投向女真人朝鲜的人力一旦被女真人所用那就真的不可收拾了。

    “紫英你想要愚兄做什么?”耿如杞收拾起其他心思问到最现实的问题。

    “简单楚材兄我就想请楚材兄分析一下辽东、北直和山东三位一体的重要性那么这三地开海对巩固辽东的防御和日本朝鲜的利益一体的可行性和意义……”

    冯紫英直白的话语让耿如杞又是一阵思索良久方才苦笑道:“紫英你这道题可把愚兄给考住了若是边务这一块倒是可以但是涉及到利益一体嗯涉及到和日本朝鲜开海的利益评估愚兄恐怕就有些力不从心了。”

    “楚材兄未必就要局限于你们兵部嘛户部工部通政司那边你都可以探讨求援嘛我相信你们那一科中肯定会有对这个话题感兴趣有研究的……”

    冯紫英循循善诱。

    ”那你究竟打算做什么?就算是能行那也不是十天半个月能拿得出来的这涉及到的东西太多了太复杂了而且对错与否愚兄自己都说不清楚。”耿如杞叹息不已。

    冯紫英知道对方被说动了毕竟这既关系到朝廷在辽东的战略同时也牵扯到辽东、北直和山东这北方士人相当大一块利益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值得认真琢磨。

    “理不辨不明楚材兄可以多在相关的情况阐述上花工夫至于说是非对错利弊得失摆出来供大家来探讨嘛。”冯紫英笑了起来。

    “大家?紫英你这是要干啥?”耿如杞警惕地道:“是你们翰林院要搞事儿?”

    “不不放心一切都会按照规矩来。”冯紫英一摊手目光里多了几分揶揄“难道我这个庶吉士身份都难以让你放心?楚材兄先前不也是在担心什么吗?嗯很多人都盯着我呢。”

    “哼紫英我知道你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但也得要悠着点儿莫要成了人家的眼中钉肉中刺了。”耿如杞告诫道。

    接下来的十多天时间里冯紫英一直在忙碌着这些方面的约稿联络工作都是单线联系。

    不得不说这个庶吉士读书真的是幸福生活真正的清贵生活比起书院读书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也正是如此才给冯紫英提供了充分的时间和机会来做这件事情。

    这个《内参》能不能一鸣惊人既要看文章的可读性和可靠性还要看能不能抓住看点所以他选择的都是一些敏感点能激起广大反响的话题。

    没办法在现在还没有资格对朝廷政务直接介入的情况下他能做的也就是掌握舆论工具了。

    大周朝显然还没有人意识到这一点除了朝廷邸报能够为一些消息灵通人士提供一些信息外大家对外界更多的了解和判断还是靠相互的讨论这种相对封闭和滞后的信息沟通模式显然会越来越落后与时代。

    好像欧洲要出现报纸也应该就是这两年了冯紫英觉得也许自己可以抢先在这上边留下自己的印记想想以后自己的大名也可以在文化历史中留下一笔还真的是值得人期待的。

    就目前来说这个规划构思中的《内参》还谈不上真正的报纸只能算是一种邸报的变体或者说邸报的深化挖掘版更多地还是为朝廷服务。

    但当这个头开好了并发挥出巨大作用时自然就会有很多聪明人想到更多一些利益群体也会加入进来为着各自的利益主动为其附加更多的商业属性最终其中的商业属性会不断的膨胀最终演变成为其中具有决定性的力量使得这项事业的发展进入新高度。

    历史往往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