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大唐诗家夫子 > 《大唐诗家夫子》正文 第42章 踏上西游之路
    王昌龄最后下了决心去西域。这天夜里,王昌龄跟芙蓉鱼水一番之后,王昌龄不像平日那样躺倒睡觉,而是继续把芙蓉搂在怀里,嘴唇贴在芙蓉的脸颊上不放手。芙蓉心想,今天昌龄哥又怎么了?好像有什么心事?于是柔声问道:“昌龄哥,又在想什么了?”

    “芙蓉呀,你昌龄哥也许太贪心,前些年,我昌龄哥为了自己好玩,让你在家中独个儿过夜,一去就是三年多,现在回想起来,你昌龄哥心里还不好受。想不到现在”

    “昌龄哥不要说了,那薛家兄弟还离不开你吧,有什么话你就说,别吞吞吐吐地,即使你们还要外出,你们就随便吧,我芙蓉在家没事的,一大群孩子,热热闹闹,有什么孤独的?”

    “说起来,这一次去的地方更远,那薛家兄弟想去西域碎叶城,好远哪!一年半载恐怕不能回家。”

    “你们喜欢去就去吧,只是”芙蓉有些担心。

    “只是什么?”

    “只是那西域路远山高,多有险途,当年唐僧西天取经,不就是走的那条路吗?那唐僧取经经过了多少危险哪,幸好得那神通广大的孙悟空保驾,方能保得唐僧到达西天天竺国取回经卷。如果你们要去那遥远的西域,你们有孙悟空保驾吗?有沙和尚挑担吗?有猪八戒咦,好像那猪八戒也有功劳,是什么功劳?”

    “功劳大着哪,想当初唐僧被妖怪擒住,猪八戒和沙和尚把那妖怪没奈何,那时候孙悟空已经因为三打白骨精被唐僧开除了取经队伍,万般无奈之际,还是猪八戒千里迢迢来到孙悟空的原籍南禅部州花果山,请回师兄孙悟空,救回师傅。”

    “听说当年唐僧取经经过一个女儿国?”

    “是呀,女儿国倒是有一个,我们去碎叶城有可能经过女儿国,不过芙蓉你放心,我王昌龄不是见异思迁的人,即使那女儿国的国王要留我王昌龄做男人,我王昌龄也不会听从,我怎么离得开我的芙蓉呢?”

    “只怕到时候你们不能脱身呢,那薛家兄弟也个个英俊男儿,人家女儿国看着谁不眼馋?”

    “放心吧,要不,到了女儿国附近我们就干脆从别的地方绕过去,不进城内,这还不行吗?”

    芙蓉没有话说了,双手搂住昌龄哥的背,嘴唇又在昌龄哥的脸上和胸脯上吻开了。

    出发的那天,王家和何家数十人送行到灞桥。这一次芙蓉也参加了送行。这时候薛家四兄弟都已经上马,王昌龄跟芙蓉面对面站在灞桥上,内心有千言万语却一句也说不出。突然,王昌龄一把将芙蓉楼在怀里,嘴唇就在芙蓉的脸颊上吻起来,参加送行的女孩子全都把眼睛投向别的方向,她们不敢看那场景,像这样在众目睽睽之下夫妻俩竟然拥抱着接吻,这场景恐怕是灞桥有史以来的第一次,这场景对所有的女孩子来说,心中是多么的激动而又不得不把目光避开。但是年长的男人和女人却把目光死死瞪住这忘情的一对,他们无不被这勇敢的举动搞懵了。

    突然王昌龄松开手,转过身子,脚一蹬飞身上马,手中缰绳一抖,随着“驾”的一声,马蹄的“的的“声撒豆般响起来,五匹马飞也似奔驰在广袤的关中原野的驿道上。

    芙蓉目视着五匹马消失的尽头,眼中噙满泪水。

    王昌龄师生此时正奔驰在鄠县地界的原野上。这里南依秦岭终南山,北临渭水,夏为有扈氏国,商为崇国,周为沣邑,汉初置县,曾是周c秦c汉c唐等十二朝皇家的上林苑。此时正在半日时分,五师生需要做短暂休息,于是五师生勒住马并排一字儿站着赏景。忽然薛家老四又提出要王大哥吟诗,王昌龄此时诗意正浓,一首《少年行》脱口而出:

    “西陵侠少年,送客短长亭。青槐夹两道,白马如流星。闻道羽书急,单于寇井陉。气高轻赴难,唯愿燕山铭。”

    傍晚时分,王昌龄师生来到一座县城的城门前面,只见城门上方阳雕着“盩庢县”三个上古甲骨文字。薛家兄弟只认得第三个“县”字,前面两个字都不认得,他们要王大哥解释解释,于是王昌龄说:

    “前面两个字跟‘周至’二字同音,‘盩庢县’就是‘周至县’,听说过吗?”

    “知道了知道了,但是‘周至’二字为什么要写着‘盩庢’呢?”

    “虽然它们同音,但是意思还是有些不同。‘盩庢’二字非常古老,古书上有‘山曲曰盩,水曲曰厔’的说法,就是说这里的山水风光很好。但是还有另外一种说法,说的是在西周以前,周文王的爷爷周太王古公亶父为了摆脱北方戎狄的侵扰,在商王武乙元年率族人从邠州一带迁徙到这里,古公利用这里优越的自然条件,扩展疆域,发展农业,建立姬姓方国,准备将来凭着实力实施灭商大业。《诗经》中就有‘后稷之孙,实为太王。居岐之阳,实始翦商’的记载。古公经营周原有五十年左右,在南原留下的足迹主要有这么几件:

    一是建造祭祀父辈先王诸盩的宗庙。《诗经》中有“古公亶父,掏复掏穴”,“缩版以载,作庙翼翼”的记述。

    二是开凿石门,打通南原进出南山的通道。“石门”,就是在石山上开凿了一个石洞。《盩庢县志》记载:盩庢很早就有“周亶王,入泥峪,凿石门”的传说。

    三是文王姬昌在这里创业时,建有姬亶庙。姬亶庙就是古公亶父庙。古公亶父就是周文王的爷爷。

    从这些史料说明,这里原来是西周姬姓王朝的发祥之地。”

    说话间,师生五人进了城,在“古公客栈”住了下来。五师生在盩庢县停留了两天,浏览了汉家离宫,唐家园林,道教文化发祥地之一c老子讲授《道德经》的楼观台,黑水河畔的仙游寺,珍藏着隋代佛舍利的法王塔,屹立于县城西边的“八云塔”等等文物古迹。

    离开盩庢县,五师生沿着古丝绸之路向西北方向进发。这一天到了岐山县,王昌龄给薛家兄弟讲起岐山的历史。这里是炎帝生息c周室肇基之地,是周文化的发祥地,是民族医学巨著《黄帝内经》c古代哲学宏著《周易》诞生之地。

    岐山地处丝绸之路的关中西部,交通发达,运输便利,生态良好,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物产丰富。所以岐山又称凤凰山。为什么有“凤鸣岐山”的说法呢?传说中有一只凤凰栖息于此地,起飞时鸣叫一声就形成这座凤凰山。

    岐山文明源远流长,早在黄帝时代,岐伯就居住在岐山之下。夏禹治水,遍识山川,据传划全国为九州,岐山地区属雍州。

    商朝末年,周部族由邠县c旬邑一带迁至岐山,岐地就成了周部族的属区。纣辛十九年,西伯姬昌迁都于长安,岐地东部为周公旦所辖,西部为召公奭所辖。到了西周,岐地属王畿的周c召两国,由周王朝直接管辖。后来周平王东迁洛阳,秦襄公率兵护送有功,赐岐地为襄公所辖。到了秦朝,这里就属于岐山郡了。隋改岐山郡为扶风郡,开皇十六年改名为岐山县。

    王昌龄师生浏览了岐山一带的古迹,主要有以周公庙为主体的高等级墓葬二十二座c贵族墓葬一百九十二座c甲骨七百多片。王昌龄还带着薛家兄弟瞻仰了位于三国古战场五丈原上的诸葛武候祠,那是全国四大武候祠之一。

    离开了岐山,王昌龄师生向东北方的邠州进发。这一天,到了邠州。邠州是连接秦陇的咽喉要道。早在三千五百年前,周族部落首领公刘在这里建立了一个叫做“豳”的小国。这就是邠州名称的起源。著名的《诗经》“十五国风”中的《豳风》所描绘的就是现在邠州一带的风土人情。秦朝时在这里设置漆县,东汉时设置新平郡,北魏时改为白土县。西魏时在这里设置豳州,唐开元年间才改称邠州。

    到了邠州,那“陕西第一大佛”是必须去看看的。这天,王昌龄师生来到邠县城西二十里的西兰路旁,只见在十余丈高的崖壁上横列着大约一里长的大大小小的石洞,那就是闻名天下的邠州大佛寺。

    王昌龄师生走近石洞,洞门口立着一块石碑,大家近前看那石碑上的文字,原来是对这座石窟寺院的说明,只见石碑上刻写着:

    “寺窟始凿于北朝,大规模开凿于唐初,贞观二年基本建成,是唐太宗李世民为纪念他指挥的邠州浅水原大战和五龙阪大战中阵亡将士而建,起名应福寺。以阿弥陀佛造像高大精美而得名。

    大佛寺因山起刹,雕石成像,共一百三十多个石窟,错落有致地分布崖面上。共有佛龛四百四十六处,造像一千九百八十余尊,分为大佛窟c千佛洞c罗汉洞c丈八佛窟四部分,为‘关中第一奇观’。

    大佛窟是全寺的中心,也是该寺最大的洞窟。窟平面成半圆形,径约十丈,高九丈余。窟内有一佛二菩萨石胎泥塑像三尊。阿弥陀佛(俗称大佛)倚崖居中,高六丈,肩宽近四丈,手长一丈三尺五寸,手指长六尺,宝石蓝髻护顶,秀眉慈目,跌坐于莲台之上。大佛被誉为陕西和丝绸之路第一大佛。

    大佛头像后有两道圆形雕刻花边,七尊浮雕坐佛,附近散布着一十九个飞天,构成富丽祥和的背光。侍立于两侧的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均身高四丈七尺,头戴宝冠,身着华丽缨珞,神态恬静。此外,窟内佛龛尚有造型各异小造像四百余尊。此窟规模宏大,造像雄伟c雕刻精致,是造型中的一大宝库。‘大佛洞’保存了当年华丽的大佛背光雕刻,上面有七佛环坐,二十二身雕工精湛的飞天伎乐拱卫着弥勒佛宝阁,呈现出了一派西方极乐世界的欢乐景象。”

    五师生看完碑文,然后按顺序逐一观看石洞内的各种佛像雕凿和装饰性雕刻。

    王昌龄师生还看了雄伟壮丽的邠县开元寺塔c黄土高坡王侯陵c公刘墓。其中公刘墓是邠州最雄伟的古迹。公刘是周部族的祖先,相传是后稷的曾孙,古公亶父是他的第九世孙。每年三月十八这一天,庆阳c长武c邠州等四方百姓都要赴公刘庙拜谒祭奠,缅怀这位华夏农耕文化的开拓者。墓丘高约十五丈,长三里,宽一里,占地五百余亩。此墓南控泾水,北枕丘陵,东西以连绵的山岭为青龙白虎,实为华夏先祖之雄奇龙脉之一,有“周墓蟠龙”之称。

    &/div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du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