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我和崇祯有个约定 > 姑苏小镇 第一百八十章 经史兼备
    回到班房,重新坐了下来,陆扬开始沉思明朝的将来,依照陆扬前世的历史知识,他知道,在现代的民主、法治来临前,有一个被称之为“开明专制”,或者说叫“警察国家”的时代,在这个过渡阶段,将会有一名类似于路易十四、腓特烈大帝一样的有手腕的开明君主,来完成国家的基本现代化。然后,等待“人民”自己出场,完成政治的现代化,实现民主、法治。那么,如何推动这个过渡阶段的出现,来解决迫在眉睫的问题呢?陆扬苦思不已,要不,将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写出来?赠给崇祯读?《君主论》,是西方的《韩非子》,《韩非子》奠定了秦汉官僚政治的底色,《君主论》则是西方现代政治的开山、奠基之作。

    将《君主论》写出来的想法,在陆扬脑海中彷徨了一会儿,便被陆扬给驱散了。因为,大明是一个儒教国家,它怎么能容忍《君主论》的出现呢?到时,自个儿岂不会被那些士大夫、儒生口诛笔伐而死。《君主论》认为,君主的最重要的两项道德,便是像狮子一样凶残、像狐狸一样狡黠。也是,也是,马基雅维利在西方,便被保守主义哲学大师施特劳斯骂成是邪恶心灵术的传授者。如果,陆扬在大明写《君主论》,只怕会更惨。只不过,现在作为太常寺少卿,陆扬也没有权力去做什么,待在这儿,除了搞搞学问,似乎暂时也没啥事可干啊,如何做一点经世致用的学问呢?最好是能够影响崇祯的那种。突然间,一个人,一部书,出现在了陆扬的脑海中——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对啊,以史为鉴,不是固有传统嘛。说干就干,陆扬在四夷馆伏案写作起来,现在,在他左右,有顾炎武、黄宗羲这样的学术大师作助手,做起事来,还真是得心应手。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在清代史学家章学诚原稿的基础上,陆扬便写出了《文史通义》这部历史哲学、史学理论的著作。其锋芒,一下子便盖过了唐代史学家刘知几的《史通》,成为了史学理论的集大成之作。有了《文史通义》作为铺垫,陆扬又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在钱穆原稿的基础上,将《国史大纲》也给写了出来。一时间,洛阳纸贵,《文史通义》《国史大纲》在书坊,引起了轰动,每印一版,几乎不到半日,便被抢购一空,书商日以继夜,不停的加印,才勉强满足了京师内外的书稿需求。陆扬在“经学”的成就外,又加了“史学”,成为经史全才。“大宗师”的地位,已然坚如磐石。崇祯帝对他,也更是看重起来。

    ~~~

    这些日子,各地亲王、郡王,还有其他宗室,纷纷上疏,请求朝廷补饷,崇祯被烦得不行了,于是,决定召见礼部、太常寺官员们,来面议一番。因为,宗室的事情,很多时候,都是礼部、太常寺在管。至于宗人府,在太祖、成祖时期,便已不太运转了,不过是由某位亲王虚领其事而已,在“宗人令”秦王朱樉逝世后,宗人府实际上的职权,已转给了礼部、太常寺。

    礼部尚书周延儒、左侍郎温体仁、右侍郎钱谦益、太常寺卿杨维垣、太常寺少卿陆扬,来到内廷,在偏殿里,等候着崇祯皇帝。

    “陛下怎么还没来?”杨维垣问道。

    “陛下还在御书房内批改奏折,列位大人不必急,陛下应该很快就会过来了”,內侍笑道。

    “嗯”,杨维垣嗯了一声,闭目养神起来。内廷的气氛,很是怪异,杨维垣若有若无,是魏忠贤的人,但又没有确切证据。所以,他至今没有被认定为阉党而被罢黜。不过,他非常厌恶东林,则是人尽皆知的。也因为这个缘故,他对自个儿的副手陆扬,也是爱搭不理,好在陆扬素日里,都在四夷馆,倒也不必去太常寺看他杨维垣的臭脸。太常寺的正卿与少卿是如此,礼部则更严重,礼部尚书周延儒、左侍郎温体仁与右侍郎钱谦益,更是形如仇寇,相互间,怒目而视。

    在尴尬、诡异、压抑的气氛中,终于传来了一个高喝声,打破了偏殿里的沉闷——“陛下驾到”。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周延儒、温体仁、钱谦益、杨维垣、陆扬纷纷伏地高乎道。

    “今日,召见诸卿,是为了议一议宗室欠饷的事”,崇祯帝道,“你跟他们说说吧,作为司礼监掌印者,不能什么事都不闻不问,否则的话,朕要你们司礼监干嘛。不要老是将太祖的提出来说事,此一时彼一时,毕竟成祖爷建立司礼监,目的就是辅政的”。

    “是,陛下说的是”,王承恩诺诺道,心里暗忖:先前,总将太祖爷祖训挂在嘴边,不让内官干政的,好像是您,不是我吧。

    “列位大人,是这么回事儿,今日来,各地藩王、宗亲不断上疏,声称欠饷已有年日,请求户部将拖欠他们的给补上,只不过,宗室规模浩大,户部着实拿不出那么多银子啊”,王承恩道,“所以,陛下想请列位大人,给想想法子,有没有办法给搪塞过去”。

    偏殿内,一下子,便沉寂了下去,因为,这事不好办啊。拿主意,得罪藩王、宗亲,如果事后他们再闹,皇帝肯定把责任一股脑推给拿主意的人,可以说,谁出主意,谁便是替罪羊;不拿主意,则得罪皇帝,皇帝,就坐在御案后瞪着呢。于是,列位公卿,都陷入了沉思,只不过,他们沉思的,并不是如何解决问题,去搪塞藩王、宗亲,他们所思所想的,其实是如何搪塞皇帝。当然,也有例外,那便是陆扬,陆扬是真的在沉思宗室的问题。宗室,确实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啊,特别是在风雨飘摇的晚明,财政本来就捉襟见肘,还有宗室这个问题,还真是一个大麻烦呀。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