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大明天子录 > 正文 第111章 商讨商税改革
    朱祁钰有意无意的替杨善说话,最高兴的莫过于杨善了。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脸上的喜色就不曾消失过。

    其他众人则陷入沉默,思索着刚刚听到的一切,他们此时心中的震撼可想而知。一次寻常的出使,暗地里竟然有着这么多的打算,而皇上的布局之深远,再一次刷新了众人的认知,让他们又一次震撼不已。

    不过,即便是朱祁钰说的很详细,对于其中的一些关键问题,众人还是有些弄不明白。

    “瓦剌内部不和这个臣等都知道,可是皇上怎么知道瓦剌会被鞑靼取而代之?臣可是知道,现在鞑靼势力微弱,远不是瓦剌的对手。”陈循带着不解问道;

    朱祁钰总不能说我是从后世看历史书上面写得才知道的,但是他又没有很好的借口。不过,身为皇帝就是最好的借口,于是他想也不想的回答道:“这个诸位无需担忧,朕说的就是真的,朕就是知道!”

    很霸道,很强势,很皇帝作风。

    噎的陈循无话可说。

    于谦见此脸上总算是有了些许表情,他冲陈循道:“陈公应当知道,皇上将锦衣卫和东厂都整编成了军情局,军情局主要负责收集各路情报,皇上根据军情局收集的情报综合考量之后有此一说也不足为奇。”

    陈循点头,算是认可了于谦的解释。

    而朱祁钰则是暗自翻了个白眼,既不承认也不否认。

    因为事情涉及到军务,众人也都知道了这件事情背后的一些表面布局。再深的东西聊起来就有些超出了他们的职责范围,于是对于挑拨瓦剌和鞑靼的问题上就此打住。

    杨善的散官衔也正式擢升为从一品光禄大夫,并且赏宝钞五万贯。

    解决了因为杨善升官的原因而引发的政事堂诸位大臣的不满,朱祁钰就瓦剌和谈后的处置事件继续吩咐道:“六个新建坊市的问题,以及和瓦剌脱脱不花以及也先的和谈条款,诸位要多多费心,尽快催促他们先行交付第一批的该给物品。坊市也要尽快选址建造,争取来年入春后就能正式开启使用,为我大明创収。

    “是,臣等定会督促瓦剌方面尽快交割首批的物资等协议条款所提之物。”于谦等回答道;

    说到和瓦剌互市贸易,朱祁钰不由得想起了后世看到的一片文章,虽然不知道其真实性,但是也多少有些道理,

    大体上是讲在对外贸易上,明朝绝对算得上一个不怎么聪明的朝代。

    中华大地从唐朝以来,对外贸易就是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到了宋代,经济空前发达,朝廷更是学会了利用对外贸易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建立了一系列的海外关税和专卖制度,将朝廷的收益最大化。

    然而到了明朝,可能是由于见识和学识的问题,又或者是当时被元朝破环的贸易环境问题。加上沿海骚乱不断,朝廷最终选择闭关锁国这一条在后世看来极为自损的办法。

    在宋朝,不管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官员,都对海外船只的到来充满了期待。在沿海各省,一旦发现有外国船只到来,地方官员立刻蠢蠢欲动,他们向上级申请开支,再派人到船上邀请船长c船员参加政府组织的聚餐,表示欢迎。

    为了欢迎海外商人,政府甚至出台了法规,保护那些出事的外国船只。在中央政府层面上,皇帝甚至亲自下发空白诏书,让他的使者们带着诏书到南海诸国,根据情况填写,招揽生意到中国来。

    当然,在一片重商的氛围下,政府有着不小的财政利益。

    在宋朝,海外关税的税率是十分之一。除了正常的税收之外,宋代还实行官卖制度,许多海外商品不允许民间买卖,只能由政府收购。由于价格较为合理,形成了政府与外商双赢的局面。

    专卖之外的其余物品,则由外商和民间商人进行自由交易。

    到了宋朝后期,随着政府敛财倾向的加强,为了便于管理,将外贸向广州c泉州等几个重要港口集中,并禁止其他地区接待外国商船。

    这种倾向的出现为当时朝廷国家的海外贸易投下了一丝阴影。但在宋元二朝,由于皇帝仍然能够从对外贸易中获得大量的财政收入。虽然从制度上加以限制,但在精神上却仍然是鼓励贸易的,当地方官员并没有对外贸设置过多关卡。

    到了明朝,事情却发生了逆转。

    由于明太祖强调农业,轻视商业,明代各个边境的官吏不仅不鼓励贸易,反而限制贸易。他们认为,海外诸国与中国的贸易不是互利行为,而是皇帝的一种恩赐。所以明朝初期既不对海外船只征税,也不准海外船只自由贸易。

    当时的皇帝认为,外国人远渡重洋到中国来,唯一的原因就是仰慕中国的德化,前来朝贡的。他们把所有海外的商团都当做外交使团,而不是做生意的商人。

    如果一个外国商人想来大明做生意,他必须把自己伪装成外交使者,才会被获准将货物输入明朝。输入明朝后,还不能自由买卖,只能统一交给政府,算作贡品押往北京。而皇帝则会赏赐给这个“使者”大量的钱财,这些钱财远远超过货物的价值。

    私下的对外贸易是完全禁止的。

    这使得官方垄断了对外贸易,成为现代贸易垄断的一个先例。

    除了东南沿海之外,在西北地区面向中亚内陆,一套类似的规则也建立了起来。

    从西域来的商人带着货物到达边境后,必须在嘉峪关外等待。当一位外国政府的使节经过时,商人们会要求加入使节的队伍,冒充使节的随从,然后才能入关。

    明朝这种对外贸易方式的建立,让外贸对于政府来说不仅不再赚钱,还成了一种巨大的财政负担。

    由于赏赐价值总是超过货物本身,“买卖”做得越多,中央政府赔钱就赔得越多。不仅仅是商品价值问题,当商人跟随使节进入内地后,一路上的吃住行和安全都是各地的官府负责,照顾这些使节(商人)团也需要耗费大量的地方经费。

    在这种制度下,海外不管是国王还是商人都很喜欢到大明来朝贡。许多国家甚至利用制度的漏洞来牟利。

    其中最会利用朝贡漏洞的是倭国人。

    倭国是一个资源贫乏型国家,能够拿出来朝贡的只有工艺品c木材c刀具等少量物品。而明朝王公贵族最欢迎的却是东南亚的奢侈品,对倭国人的贡品不感兴趣。

    不过倭国人又是一个特别需要海外贸易并且很擅长贸易的国家,在制度漏洞的刺激下,倭国商人冒充的贡团络绎不绝,并且大量夹带走私物品,贡品的价格也屡屡被虚报,希望获得高额的赏赐。

    明朝政府发现倭国人的猫腻之后,一方面对倭国的贡品大幅度压价,有时只给到倭国人希望价格的六分之一,同时规定倭国人不得频繁地进贡,每十年进贡一次,每次只允许两艘船,两百人。

    由于进贡需求得不到满足,倭国人随即对大明的沿海地区展开了贸易和海盗攻势,大明就此进入了倭寇之乱频发的时期。倭寇问题进一步刺激了中央政府,皇帝下达禁海令,禁止人民出海贸易,并正式断绝了除进贡之外的其他所有贸易形式。

    而大明这种外贸形势最终引发了不可估量的后果。

    也先因为这种外贸形势,以及当朝大太监王振不满也先对他的供给降低,直接扣留了也先的财货和人,直接导致了土木堡之役。

    可以说,1449年发生了大明和瓦剌的战争,除了王振之外,外贸制度也有着很大的促成原因。

    所以,对于互市的关税问题,朱祁钰也想听听于谦他们这些当权大佬们的意见。

    对于朱祁钰提到的这个问题,众人都不是太懂。

    其实也不怪他们,大环境如此。

    外贸就是朝贡贸易,直到永乐元年,恢复了泉州,宁波和广州三市舶提举司;并分别设置来远驿c安远驿c怀远驿站,专以款待外国贡使及其随从人员。

    同时,又派内臣提督,大大加强了对朝贡贸易的管理;其次表现在朝贡贸易制度的完善上。比如实行“博买”制度,外国贡献的物品由政府出卖,“贫民承令博买”交税后转售民间。另外还有“牙行”制度,牙行是为买卖双方说合,抽取佣金的商行。作为买卖的中介,评定货价,维持秩序,主持公正。

    这些制度的产生,填补了朝贡贸易下商品流通的环节,使朝贡贸易制度日臻完善。由于朱棣采取了这些招徕的措施,从而使朝贡贸易迅速地恢复发展起来。

    但是外贸税收什么的根本就没有。

    从而导致了朝中大臣对这个外贸税是神马都不知道。

    而对于和外国人的贸易,除了朝贡就是走私,更谈不上收税了。

    对于朱祁钰提的外贸税收的问题,可是让一群大佬坐蜡了。

    朱祁钰忍不住摇头叹息,这样下去,问题积深,愈发难改啊!而白白的让无数税收从眼前流过,便宜了那些贪官污吏和国家蛀虫,更便宜了那些前来大明的外国使臣商人。

    朱祁钰可不愿意眼睁睁的看着无数白花花的银子就这样流失。

    他道:“朕看宋史,商业发达超越历代,宋朝对外贸易往来频繁,对于和外国人做的生意,税收也是一项庞大的财政收入,我大明也该效仿之。也不一下子全国实施,而是就以六个坊市为先,设置专门的税收衙门试点,之后再推行全国。外贸关税就以宋时的十税一暂定为外贸关税收取。”

    对于互贸坊市设置关税,众人倒是不反对,如今关于国家财政的一些问题,在场的都是肱股之臣,自然看的明白,但是对于一下子设置这么高的关税还是有些吃惊的,毕竟国内的商税才三十税一。有些地方甚至官府都不收商税,打着衙门幌子收税的都进入了自己的腰包。

    “如今我大明的商税实在是太低了。”

    朱祁钰直接反对:“太祖时,大明刚刚建国,百废待兴,商业经过元朝统治期间大肆被破坏,为了能够让商业尽快好转,太祖才将商税定的如此之低。这是如今已经过去了这么长时间,就没有人开口提一提,改一改。不然,单是商税的收入就足以比现如今的一年的财政税收再高上半成,甚至更高!”

    “商税极低,农税极高,这根本就不合理,甚至已经影响到了国家的财政收入问题。有关税务的问题,日后一定要改,还要大改。而在这之前,从户部和地方衙门手中将税收的权利拿出来,单独成立一个独立收税部门,就能够有效的避免很多问题。”

    朱祁钰的每一句话都让以于谦为首的政事堂辅政大臣们心惊肉跳,胆战心惊。

    于谦很认同朱祁钰提到的有关税收问题:“税务问题的确已经日益严峻,朝廷也到了强制干涉和改变的时刻了。不过臣的意思还是暂缓,单独的税收衙门可以先筹备,有关律法也可以先拟定起来,等过了这段时间,或是寻到一个锲机,再开始动手不迟。”

    “从地方衙门手中收走税收权,等于消弱了地方衙门的权利,他们可不见得乐意。”胡濙摇头道;

    “那就将地方低级官员的任命权从吏部拿出来交给他们。”朱祁钰想也不想,直接说道;

    这又是一个牵涉甚广的大问题,众人又一次被朱祁钰超强的脑回路吓得目瞪口呆。这个办法的确管用,可是如此一来,吏部又不同意了,这等于是拿吏部的利益去给新成立的税收部门换好处。

    而且,将低级官员的任命权交给地方政府自行处置,也会引发很多问题,结党营私,买官卖官等等。众人光是想一想都觉得头大。这头一件事情还没有解决,又会引来更头疼的事情。

    “其他的先不说,成立独立税收部门的事情刻不容缓,先行解决了这件事,其他的再说。政事堂全权负责督办这个衙门,名字吗就叫大明国税局,暂定为正三品等级,负责全国农税,商税等所有税收事宜,不归属任何衙门机构,直属政事堂管辖。”

    于谦顿感心中一畅,成立了那么多的要害部门,如今总算是有一个归在了政事堂,不容易啊。

    朱祁钰大手一挥,继续道:“朕之前提到的有关将户部铸币权以及宝钞提举司从户部独立出去的想法,这段时间朕经过认真思考,已经有了定论。今日正式决定,铸币权和宝钞提举司从户部独立出去,成立一个新的衙门,大明中央银行,负责国内货币的发行,回收,调控等。”

    “皇上可否说说具体的方案!”众人没有一开口就反对,而是想要在听了朱祁钰有关以铸币权和宝钞提举司独立成大明中央银行的具体实施方案后在再做决定。

    他们也是学聪明了,知道通过讲道理才能够说的通,劝得住这位脑子里充满了奇思妙想的皇帝。

    朱祁钰知道,不说服他们,想要拿下铸币权和宝钞提举司可不容易。他道:“先不说铸币权,先说宝钞提举司是朝廷发行纸币的专门机构,于洪武八年(1375年)成立,下设钞纸c印钞二局和宝钞c行用二库。宝钞提举司成立之初隶属于中书省,罢中书省后,隶属于户部。其所发行的大明宝钞是我大明国内发行的唯一纸币。”

    众人点头,这个不需要他说,众人都知道;

    那就来点你们不知道的。

    他继续道:“朕所说的成立大明中央银行,其职能是:发行货币,回收流通中破损的货币或旧币,代理国库,调节货币流通,监督私人钱庄和管理金融,经济等。通过调控货币利率消除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影响,以及推动资金在一定范围内安全高效地流转。管理和向百姓,商人以及各级衙门发放贷款等等;”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银行来投放国家债券,来抑制通货膨胀或刺激通货紧缩。当它买进时,货币供应量便增加;当它卖出时,货币供应量则减少。而在另一方面,它们能帮助朝廷确定,货币可用量究竟有多少?资金借贷是否容易?借贷成本是否高昂?这些会影响到,多少人会有工作,物价是否会稳定,有多少商品和出产将会被生产和销售等等。”

    ”还有就是中央银行统管天下钱庄,而这些钱庄想要做生意,就必须到中央银行缴纳一定比例的资金作为“储备金“,这些储备金必须是黄金白银。“

    说到这,朱祁钰像是充满了回忆:“这些都是大的方向,还有就是通过发行纸币,将全国的金银收缴储存,一应变突发危机。只要朝廷一日存在,朝廷发行的纸币就一日可以流通,当做钱使用。”

    “我们还可以通过银行让百姓将钱存入银行,给于一定的利息,规定存储的年限。然后我们在用这笔钱,以比存储利息还高一些的利息将这笔钱借贷给需要用钱的百姓或是商会,他们则需要用相等的田产,房产等抵押。如此一来,我们既保证了货币的流通性,又能从中赚取利息,还能保障安全,只要存钱的百姓和借款的人数量庞大起来,光是这一项就是一个巨大的产金兽。”

    “至于担心没有人存钱进来,这个大可不必担心,一来这是朝廷官方开办的银行,权威性安全性可是全国第一。第二个,就是方便。例如,有一个商人他们可以在广西将大量钱款存入银行,然后只身来到北京,凭借票据,就可以在北京的银行里不花一文钱将在广西存进去的所有钱全部提出来。免去了多少人力物力不说,更省的一路上带着大笔的钱财担惊受怕了。“

    朱祁钰侃侃而谈,将后世的有关银行已经货币政策和货币战争的事情都讲解给于谦等人。

    面对如此复杂难懂,深奥拗口的关系,利益等这些从未接触过这类问题的大明柱石们一个个当场都蒙了。他们无法想象,这看似普通的货币流通发行,竟然还有这么多的弯弯绕。

    最终,他们被朱祁钰说的恐怖前景吓服,同意成立大明中央银行。

    (本章完)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