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柳》 正文 第一章:武德七年三月 大唐武德七年三月二十八日(公元624年4月21日)。 这一天,李孝恭击破并俘获辅公祏,江南平定,自此,江淮及岭南诸州都归大唐统摄。 这一天,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春日的阳光下,有个儿童睡在草丛中,蜂戏蝶舞,一片祥和。 这一觉睡得真舒服,空气里都是花草的香味,这熟悉的味道深藏在记忆的深处,想来至少有三十年没有闻过,真好闻啊!不管了,再睡一会。 不知道过了多少时间,那儿童迷迷糊糊地醒来,慵懒地睁开双眼,瞬间便露出惊骇欲绝的表情。 这是什么地方?我不是应该睡在床上吗?怎么,远处有山,近处有水,人在草丛里? 虽然阳光灿烂,可是谢柳直觉得头晕目眩片冰凉。直愣愣地向四周看了看,谢柳便狠狠地闭上眼晴,心里默念道:“这一定是幻觉,这一定是幻觉,这一定不是真的。” 平复了一下心情,谢柳忐忑不安地睁开了眼晴,只觉得脑中‘轰得一声响,身体便不受控制地颤栗起来。一瞬间,谢柳明显感到呼吸困难,汗出如浆。一切都没有改变,还是有山c有水c有太阳,人还在草丛里。 谢柳不由自主地抬手揉了揉眼睛,可是眼前的手,是又瘦c又小c又脏的小手,再一看,自己身材缩小了几近一半,穿着说不清什么样的衣服 谢柳很想大喊一声,为自己壮壮胆,可是喉咙里只是发出两声低沉的c无意义的音节,然后很干脆地晕了过去。 迷迷糊糊,谢柳做了一个奇怪的梦。在梦中,他看到一个与他同名同姓小孩的七年生活,一点一滴,事无巨细。 “他就是我,我就是他。”谢柳明白,他穿越了。 以后我就是初唐谢柳,建康乌衣望族,江左风流的谢家旁支后裔。 隋文帝杨坚在公元589年平陈后,做了一件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事情。他下令对建康城“平荡耕垦“,也就是将城内地面上所有建筑拆毁,推成平地,开垦成田,供农民栽菜耕种。堂堂一国都城,竟然成了农民的菜地。不要说中国了,在世界都城史上,也是罕见的。当时的建康城,经东吴大帝孙权苦心经营,到南陈时,不论城市的规模c建筑的豪华,还是财富的聚集,都堪称当时中国甚至世界最繁华的都市之一,但最后竟被这样摧毁。 正如诗人所说:“霸气尽而江山空,皇风清而市朝改。昔时地险,实为建业之雄都;今日太平,即是江宁小邑。”连一个州的治所也不是。隋朝,全国的统一,使金陵失去了长江中下游之间的枢纽作用,运河的开通,使金陵失去优越的地理位置,缺乏经济依托的金陵地位一落千丈。而扬c润c苏c常c杭等州由于本身经济的发展和运河流经其地而渐成为重要的都会。 好吧!当了皇帝,偶尔任性一下又何妨呢!毕竟对于隋文帝来说,这只是一件小事。只是,对于金陵的谢氏一族来说,却是大事,很大的事。 谢氏,自东汉以后,成为望族,世称“崔卢王谢”,为“四海大姓”之一。尤其到了东晋,更为显赫,宰相谢安c都督谢石,名将谢玄均出自一门。晋朝开始,谢氏开始名传天下。繁花易落,世家终将消逝。当隋文帝在金陵城头挥毫划了一个圈,然后在圈内写下‘拆’字时,乌衣谢氏的繁华瞬间落尽。 如今,演化成数百房的谢氏早已分居在各地,难通音信。各房子弟人数虽然倍增,然经过战乱c迁徙c兵燹等原因,杰出人物已多年未曾出现,谢氏已经式微,子弟已然星散,昔日的荣耀只能在追忆中出现。 当日,各奔东西,有钱的房支挑地方迁居,没钱的房支走到哪算哪。 谢柳家的这一支便是走到哪算哪。 润州府,东,谯山脚下,石桥村。 润州府,隋朝开皇十五年(公元595年)置。治所在延陵县(唐改丹徒县,今江苏镇江市)。以州东有润浦得名。大业初年废。唐朝武德三年(620年)复置。辖境相当于今天江苏省镇江c南京c丹阳c句容c金坛c江宁等市县地。 谯山号称东南第一峰,但实际海拔只有258米,临江壁立,峭崖突兀,是江南地区一座特征显著c地势险要的名山。自古就有“逆流而障东逝之波”c“凿石排南纪,连峰出大川”的美誉。自唐宋以降,有着长江锁钥之貌的谯山,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更是扼守长江之险的天然关隘。山上古木繁茂,寺庙道观众多,最有名的佛寺是楞严寺,香火旺盛。事实上,唐初在此设有谯山戍。 晋朝时,长江自西而来,谯山便是出海口,水面开阔,即便目力强健,天气晴好,极目远眺,也只能隐约见北岸扬州;至于东面,据说水面宽约四十余里,风高浪急,少见舟船。 石桥村,在润州府最东,是晋之后谯山山脚下一片新形成的陆地。冬天,长江水位最低时,面积约近二十平方公里。春天,江水初生,则少四分之三以上面积;若是夏日大潮来时,便只余下谢氏居住的小土山还在水面之上。这里并不是什么宜居的地方,交通不便,靠天吃饭,饱受自然灾害影响,特别是年年都有水患,辛苦一年,丰年仅得一饱。 石桥村是谢氏迁居来此之后才有的村子,村西有几块天然生成的大石,在夏日水位最高时可充当村子与外界连接的小桥,这是石桥村得名由来。 石桥村,已立村三十五年。然,穷,真穷。虽然背依谯山,面临大江,村内水网纵横,但当地人对山水的利用却是极少。山,自山上道观寺庙的和尚道士渐多后,山渐渐成为和尚c道士家的了,自然不能采挖c打猎;水,打鱼不是村民所长,捕些鱼虾也难换成铜钱,多数人并不热衷。田,封建农村经济,还是以田地为生的,土地才是命根子,只是此地田地本来就少,耕种技术也不高,劳动效率低下,“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还得靠天吃饭,一年到头为填饱肚子只能劳作不休。 当然,地处偏僻,也有好处,自入隋以来,润州大乱二十年,对石桥村的影响却是几近于无。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第二章: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石桥村只有一户人家,男女老幼一起只有七个人。村西五里处,谢家村,也是谢氏旁支,与石桥村谢氏上溯八代是一个祖宗。当年十七人一同东行到此,现在谢家村已近百人,虽一样劳作不休,但日子过得比还处于极端贫困状态下的石桥谢氏要好多了,这让石桥村谢氏子弟有些羡慕妒忌恨。 三十五前,一同东行逃难的谢家子弟来到这片土地,见此地已无去路,遂决定定居于此。只是,在具体选址时,有了分歧。大家选择了石桥村西五里处现在谢家村的位置,准备长期定居。当时,来的时候正值冬季,年轻的谢林山见石桥村这里有山有水还有点田,且这片土地便宜得相当于白送,一心认为这是自己理想的栖息地。脾气倔强的他不顾众人的劝说,执意选择了现在的石桥村。 这里面朝大海,这里春暖花开。只是,春天一来,花是开了,水位也上涨了,转眼地就没了;夏天,水位再涨,山又少了一半。才发现这地方真的不适合居住,却心存幻想,只想在此暂住几年,以待异日重返金陵。但选址不当c经营不善,生活便每况愈下。时间不长,便已到了需要‘扶贫’的地步,自然早也绝了重返金陵之想。 谢林山自觉无颜面,总觉得谢家村的族人对他指指点点。选择了逃避,主动脱离谢家村,在石桥村自立宗族,建立祠堂,自称族长。一家一户成一族,在润州还是独一个,这被好事者传得很远很远,知道的人很多很多。众人见他既倔强,又不可理喻,久而久之,也就随他去了。 谢林山只有一个儿子,谢中远,也就谢柳的爷爷。在谢林山去世后成为族长,十五年前,忍不住光耀祖先荣耀的梦想,奔波四方,终殁于扬州,已八年。 现在,石桥谢家辈份最大的是谢柳的祖母何氏,金陵人氏,三十五前随谢柳的祖父谢中远来此。她勤劳善良,身体健康。她老人家才四十五岁,多年的劳作,让她看起来像六十多岁。 谢中远有两个儿子。 老二,谢士毅,二十一岁,性格内向,为人老实,做事颇勤快,但拙于言辞。家贫,尚未娶妻,这已成了祖母的心事。 长子,谢士弘,二十八岁,谢柳的父亲,现为石桥谢氏族长,颇得谢中远偏爱。你第一眼看到他,你便会觉得他是个实诚人,能言善道,讲话轻柔,语气真诚。实际上,谢士弘为人极为吝啬,喜欢的只是钱,在乎的只是自己,必要时谁都可以抛弃。 谢氏到石桥二十年后,从金陵所携资财已消耗殆尽,只是顶着个世家的身份,却内外皆是破絮,最终与商贾联姻。王玉,谢柳的母亲,缺乏主见,优柔寡断。遇到谢士弘不仅是王玉的不幸,也是石桥谢氏的不幸。 谢士弘有两子一女。长子谢柳,七岁,小名‘石头’,木讷c内向,不为父亲所喜,幸得祖母维护,与祖母感情极好;次子,谢松,聪明伶俐,深得谢士弘喜爱。幼女,小名‘圆圆’,三岁。 谢家,一直是诗书传家,满六岁便需入学。从谢士弘开始,石桥谢氏已书。好在谢家村念在同是同根之木c同源之水,大家都姓谢的份上,允许谢士弘c谢士毅在谢家村族学上学。谢士弘c谢士毅读了几年,没读出什么名堂,也就不读了。现在,谢柳也读了将近一年,也没有过人之处。想通过读书达到出人头地的目的,看起来,绝无可能。 石桥谢氏,现在已无一丝世家模样,泯然众人矣。 谢士弘的岳父王景天,小商人,有一子一女。长女,王玉。次子,王世安,七岁,这算是老来得子,一家人宠爱非常。王家在扬州经商多年,五年前,趁兵慌马乱c人心惶惶之际,倾多年积蓄买下了一个小酒楼,只是没想到扬州又乱了几回,小酒楼开了关,关了开,渐渐坐吃山空。 现在,李渊已坐稳了江山,眼见得时局日趋稳定,王景天的小酒楼又开始营业了。开店那有不用自己人的,何况女婿能言善道,人又精明,早有经商发财之心。如果女儿c女婿一起来,承欢膝下,那便更好。王景天便急急修书一封,让谢士弘一家前来。 这封信对谢士弘来说,来得很及时。石桥村自然条件恶劣,捕鱼c种田很是辛苦,稍差一点的年景连吃饭也不能保证,更没有未来。 弃农从商,对谢氏来说,无疑是一种堕落。 其实,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就是重农抑商,重视农业c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当然,唐朝也不例外,但相对而言,唐经济政策对“商”还是比较“开放”的,虽不如宋c明,但远超清c元。 总的来说,抑商体现在:限制经营时间c地点,商人在坊经商,而坊市于早八时开启,晚八时结束。商人社会低下,唐代商人虽不同于奴婢等真正贱类,但在人们观念中地位极为低下,其服色c车乘c丧葬c入仕等方面均受到严格限制。商人多与艺妓(极为卑下阶层)c手工业者(地位也不高)通婚。而且,唐朝实施户籍管理,限制商人流动。 唐朝真正的商人,入的是市籍。注意,不是所有的商人都入市籍,有些人从商,但不改变自己的户籍,不入市籍,这样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比如,谢士弘以游学的名义,能够在扬州长住,然后实际从事商业,这样,避免自己的户籍成为市籍,也不影响从商。若是入了市籍,子弟入仕便有了严格限制。实际上唐初有些官员就出生在商贾之家,如武士彟出身于商人世家。但总的说来,这条路还是相对难走。入仕后,商人要断绝工商的关系,同时,也不受其他士子待见。可见,唐初商人或商人子弟入仕还是比较困难的,禁止法令到中唐才有所松弛。 对谢士弘来说,选择并不是那么艰难。农民虽说起来地位高于商人,但商人生活比农民要好太多了。更何况,谢士弘也不改变户籍,商人做不成功,回来还可以做农民。 谢士弘夫妇对经商致富内心极为认同和向往的。况且,现实情况也摆在那儿,家里人多地少收入薄,只靠田地收入还不够家里开销,如此下去,只能越过越穷,这种日子谢士弘早就过够了。 谢士毅遇到了谢士弘夫妇,深刻地认识到自己是‘穷不过三代’的第三代。是的,家里太穷了,谢士弘太吝啬了,吝啬到不会让他娶媳妇,当然,他以后也就没有小朋友了。谢士弘也认为‘穷不过三代’,到他这一代正好是第三代,上天会帮他扭转运势,这不发财的机会来了。一念至此,谢士弘不管不顾,坚决要北上扬州。到这份上,祖母再不乐意,也无可奈何。 最终,谢士弘夫妇带走谢松,将谢柳c圆圆留给祖母,便急急奔向扬州了。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第三章:谢家祠堂 不知道,还能不能回去? 这个问题注定无人回答。 记得前世不知道是幸还是不幸? 前世的记忆是如此的清晰,每一个人c每一件事c每一本读过的书,细节都记得清清楚楚,这让谢柳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前世的谢柳在谯山脚下度过了美好的少年时光,大学毕业后便在市内一家重点中学教学。开始是中学物理教师,后来成了中学美术老师。也不能怪别人,学历高不代表情商高,能力强不代表交际强。教学之余,谢柳沉浸在自己的爱好里,十多年来,谢柳每晚七点到十一点练习字画,从不懈怠。好在,谢柳书法绘画还是很有天赋的,近五年接连斩获几个全国性书法c美术大奖,最近在又获得了全国画院美术大奖。一时间,各种荣誉c称号纷至沓来。多个省级国画院c知名大学美术系纷纷伸出了橄榄枝,这让谢柳觉得未来无限美好。 不知道‘乐极生悲’谁的体会最深,谢柳的体会绝对是刻骨铭心。 悲伤如雪,难以断绝。 无边的悲伤之后是无限的恐惧与不安。未来如何?没有人知道,不管愿意不愿意,理性告诉谢柳,最好的态度便是:既来之,则安之。 谢柳怎么也想不起来自己为什么躺在草丛中? 好吧!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不可知的未来。没有人知道大唐的未来将会怎样,这个对大唐未来最有信心的少年却躺在草丛中胆战心惊,汗出如浆。 谢柳不为大唐的未来担心,他担心的是自己的未来。想来,无论是谁,一觉醒来,沧海桑田,只怕也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在谢柳的认知中,这是一个讲仁c讲义c讲礼的时代,乡贤村老就是村子里法与天,三纲五常c三从四德c鬼神宿命等等大行其道。谢柳现在的情形属于鬼怪附体,若有一丝泄漏,必将被村老乡贤之类当成妖怪附体烧成飞灰。所以,所以谢柳要低调,要谨慎,指望霸气侧漏,天下归心,纯属扯淡。 这可真不是夸张,不说远的,就说谢柳知道的。月湖王十三,因为梦游,就被村老请了仁静观的道士强行灌了一大碗由符纸烧成灰后与水搅拌出的所谓神药;还有张五郎,去了一趟府城,学了几句胡语,回来才显摆了两天,就被乡贤当成鬼上身,请山上楞严寺的和尚念了三天经,当然,张五郎是被绑在柱子听了三天。这还是谢柳知道的,不知道的还不知有多少。 躺着总不是个事,谢柳缓缓地从草丛里站起来,正是上午十点左右,三月的阳光照得人浑身暖洋洋的,初建立的大唐帝国的江南小村一片生机勃勃。 李渊建唐之初,沿用的是隋《大业历》。武德二年(619年)又颁用傅仁均的《戊寅元历》。只是石桥村还在继续使用《大业历》,还好,两部历法相差不大,并不影响日常生活。 三月正是暮春时节,春风c春水c春色c春意,让人沉醉。若无挂念,正是写生的好时光。小土山上的这颗大扬树,据说已超过三十五年,树型奇特,树干粗如水桶,高约十五c六米,易于攀爬。大杨树离地约三c四米高的树枝上坐着一个瘦瘦弱弱的小男孩,这就是谢柳了。 生存的第一要素是了解周围环境,虽然谢柳已经知道石桥村大致情况,但不看一下,还是不能心安。坐在大扬树上可以把整个村子尽收眼底。 青山绿水c竹篱茅舍,好一个山水田园。北望,谯山青翠,多有寺庙道观;东望,水天一色,无边无际;西c南则多小丘。 日移影动,风吹草动,谢柳默默地注视着宇宙间亘古以来便这样无声无息周而复始的变化。相信,如果没有什么人找寻,谢柳会一直注视到海枯石烂。 直到,一个声音在风中传来。“石头c石头c小石头。”声音虽高,却很平和。谢柳听得三两遍后,突然反应过来,这是祖母在喊他呢。 犹豫c彷徨,随着一声长长的叹息随风逝去,不再多想的谢柳小心地从树上滑下,向着声音的源头跑去。 谢柳虽然接受了前者的记忆,但前者只是个七岁的小童,信息太少,一直让谢柳担忧未来,生活c语言都是问题。 此时,听得祖母一声喊,谢柳知道语言已不是问题。 其实,古时候语言不通一直是个问题。一般一个村子里的语言只能算是“土语”,乡下人之间交流自然无所谓。只是十里音不同,百里调不同。有句话不是说:“苏秦说六国,气死在丹阳”。要想走出去,还必须学习官话,能说官话,本身就是一种身份c荣耀,这能讲官话的人在当地基本上是非富即贵,一般人即使想学也没地方学。 来来来,有不担心语言问题的朋友看过来。 这位朋友,刚才有人在读诗,听好了:“枪真看袜光,泥这地涨香。嘎兜蟒仙袜,得兜思过夯。太巴荒” 这一声叹息,如怨如慕,如梦如幻,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朋友,你知道他读得是什么吗? 唉,不要顾左右而言他。你怎么可能听不懂呢?这可是中国人最熟悉c最亲切c最喜欢的古诗之一啊! 不要告诉我,你不知道。来,听好了:“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那‘太巴荒’是谁? 那是‘李白兄’。 那个,那个,兄弟家中还有点事,你慢慢玩。 中古人的语言是有些坑爹,不过华夏民族前3000年的历史中,一直都是有一套通用语的语言,就是河洛一带的地方方言洛阳音。到了晋朝,五胡乱华,洛阳正音随着晋朝衣冠南渡到了金陵。北方则因为少数民族太多,语言混乱。隋文帝时,经过激烈的争论,制定了一套guān fāng语言,就是:金陵一洛下音,并被唐朝沿用。 《颜氏家训音辞篇》:“共以帝王都邑,参校方俗,考核古今,为之折中。榷而量之,独金陵与洛下耳。” 谢氏,祖籍陈郡阳夏,久居金陵,这自然是从小就说的是官话。这倒省了谢柳许多功夫。 至于小名好听不好听,谢柳此时更顾不上了。 石头,这个名字是不咋的,但还算好,不是诸如黑狗c野鸡之类。谢柳知道古代给小孩起贱名的原因。欧阳修在《道山清话》记载∶“人家儿要易长育,往往以贱为名,如狗羊犬马之类是也。”古人认为,小孩出生后极易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伤害,特别是三魂六魄一不留神就会受到伤害。小孩出生要经过阎王关c撞命关c玉吊关c四季关c和尚关c落井关等关煞。为小孩取“野驴”c“石头”c“小彘”等这样的坏名c贱名,目的是欺骗鬼怪,让阎王爷听到后不认为他是个人,自然就不会去找麻烦,也就放弃了勾魂,使孩子安然躲过关煞。 这个地方还有“猪来穷,狗来富”的说法。邻村里的小屁孩,叫“狗”“猪”的孩子还真不少,像有叫“腊狗”c“山鸡”c“狗伢子”的。谢家长辈给谢柳取小名石头,有着很朴素的想法,希望他像石头一样坚固c结实。至于大名,倒是没马虎,几个长辈合计了一下,以门前柳树命名,就叫谢柳了,还好与前世同名同姓,真不知道是不是因此之故,应此之劫。当然,这个名字自取名后就没有人喊过,只是记载在家谱中,日常都是“石头”或“小石头”的乱喊。 现在,对谢柳来说,叫什么名字并不特别重要,反正你如果混得不错,别人不会一直称呼你的小名,如果混得更好一些,以后还可取表字,相当于一次改名机会。如果你以后还如现在一般,乡人还是称呼你为石头,最终从小石头变成老石头。 后来,当谢柳听到坊市上还有人叫“狗蛋”c“母狗”时,顿有一股劫后余生的庆幸,幸好,不是自己。几千年来,所有以跟狗相关的名字,只有“狗不理”最风光,最后还受保护了。 俗话说:老儿子,大孙子,老太太的命根子。谢柳的的确确是祖母的命根子,不过,这个大家庭里,除了父母,也就何氏一个人喜欢谢柳,是真心喜欢。谢柳木讷,且岁数也小,只是隐约感觉到一些。不过换成现在的谢柳,自然是一清二楚。 知道的多并不完全是好事,七岁的谢柳并不知道父母不喜欢自己,但现在的谢柳却很清楚。谢士弘精明c利已,没有儿女心,所以走得决然c走得坚决。如果没有意外,谢柳和èi èi的未来只能是固守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终老,并且从这一刻起父爱c母爱已离他们远去,并成为一种伤害。 还好,祖母对谢柳的爱却是无私的。老太太一见到大孙子,眼晴都笑成了一道缝。那种发自内心的喜悦冲走了谢柳所有的悲伤与陌生,谢柳如往常一样喊了声祖母,很自然地伸出了小手让祖母牵着。 祖母没有带谢柳回家,而是直接将谢柳带到了谢家祠堂。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第四章:其实,我不想来 谢氏祠堂居然是砖瓦结构!毫无疑问,这是整个石桥村最好的建筑,但在谢柳的眼里,就是一幢危房。风吹雨打,岁月在墙上留下了太多的痕迹。 女人是不能进祠堂的,祖母在门口松开谢柳的小手,给了个鼓励的眼神,道:“进去吧!听话哦!” 透过虚掩的大门,谢柳隐隐约约地看到有两个男人站在院内。谢柳回头看了看祖母,然后小心翼翼地跨过高高的门槛,院内站着的两个男人一下清晰起来。谢柳又回头看了看祖母,祖母笑着对他挥了挥手。 谢柳一回到村里,便被祖母带到祠堂。说不害怕,那是自欺欺人。不过,谢柳面色却是丝毫不变,毕竟,祖母带他来时,并没有丝毫担心。再说院内站着的两个人,谢柳都认识。左边站的是一个高瘦的汉子c皮肤黝黑,看上去有点严肃的三十岁左右的中年人,这是谢家村的谢士明,谢家村现任族长谢中方的长子。旁边站着的那个一个浓眉大眼c身体健壮的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是谢柳的叔叔谢士毅。 看起来,族中有大事,但应该不是坏事。 见谢柳进来,谢士明向谢柳招了招手。 谢士明c谢士毅都是不太喜欢讲话的人,见谢柳走到近处,两人相互对视了一眼。微微一笑,却不说话。然后,盯着谢柳看了半天。这让谢柳感到有些煎熬。最终,谢士明长长地叹了口气,说到“小石头,你父亲去扬州太心急了,也是舍得啊!”略略一顿,继续道:“我们两个村是一个祖宗,你祖母说了,石桥谢氏不能无族长,过几日你就是石桥谢氏族长。我来这里是教授你相关礼仪的,希望你,明礼c知礼,谨守礼法,光耀我谢氏。”见谢柳没有什么反映,谢士明也不在意。 转过头去,对谢士毅道:“你明天到族学代谢柳请一下假,这事恐怕要做几天。” 谢士毅笑道:“好的。” 谢士明点了点头道:“那我们现在开始吧!” 谢柳低低了应了一声,脸上是一脸茫然的样子,内心却很是欣喜。 谢柳对宗族了解的并不多,但也知道在族内族长的地位至高无上的。 其实,历史上,姓氏家族聚居比较普遍,表现为同姓居住同一地区,一个宗族即为一个自然村落。家族一般都建有祠堂,祠堂有“祠规”,亦即家法,族有族长,族长在家族中权势至高无上。宗族内部的管理和各项事务的主持一般都由族长担纲。小如家庭纠纷c婚丧喜庆;大如祭祖c祠庙管理等事务都要主持。 族长,亦称“宗子”。一般由族民推举族内德高望重的男姓长者为族长。谢氏家族认为:“宗子所以主祭祀而统族人,务在立嫡不立庶也。宗子死,宗子之子立,无子则立宗子之弟,无弟则次房之嫡子立。既为宗子,必谨守礼法,以光先德,族人亦宜推让,毋得轻忽。” 谢柳这个族长位置来自于其父,这是谢家祖先在族谱里规定好的,但一般来说,前任宗子不死,后任不立。但谢士弘如果要当族长,不能从商是前提。一方面,这样做会丢了谢氏全族的脸;另一方面,作为族长,日常事务也是不少,诸如与当地士绅c官长打交道,处理赋税徭役等。而谢士弘此去扬州,必然经年,如果有事,人不到场,有时会损害谢氏利益。 谢士弘对石桥谢氏宗族的未来极不看好,且经商致富之心异常坚决。祖母本以为族长之位能留谢士弘的脚步。不想,谢士弘当场就抛弃了族长之位。祖母既怒又惶恐,思量再三,还是决定立谢柳为石桥谢氏族长。虽然谢柳岁数太小,但谢士弘去扬州经商,这谢氏有族长相当于没有族长。反正以后谢柳还是谢氏族长,不过是早与迟而已,这便有了祠堂一幕。这谢士弘一走,石桥谢氏连个知道宗族礼仪的人都没有,最终祖母出面,请谢中方帮忙。然后,谢中方安排谢士明先过来教授礼仪。 其实,这还是说明谢氏没落了,让人看不到希望了,不然,谢士弘无论如何也不会舍弃族长的位子。同时,如果石桥谢氏不是这么穷,还有一点点未来,那么谢士弘不做,谢士弘也不会轻易让谢柳来做,谢松来做更符合谢士弘的心意。 谢柳知道,只有融入才能长存。于是,认认真真地跟着两人学习。转眼中午,饥渴难忍的谢柳才想起,这里是一天只吃两餐。难怪,两人丝毫没有停歇之意。无可奈何,只能打起精神坚持下去。两个人都不善言谈,谢柳又不敢多话,场面几度尴尬。 好不容易,熬到下课,已是下午三四点钟。谢士明c谢士毅如释重负,快步走了。谢柳感觉受到了一千点伤害,想想明天还要来,又感觉精神上受到了一万点伤害。不过谢柳没想到,伤害才开始。 谢柳走出祠堂,大口c大口地呼吸了一下千年前的空气,很好,醒脑明目。 磨磨蹭蹭,谢柳到家的时候,正是吃晚饭的时候。 “哥哥,吃c吃饭了。”一声轻柔的童音,让谢柳认清了现实。这是,小妹‘圆圆’,一个讲话还不完整的小女孩。一家人都到齐了,就等谢柳了入坐了。 谢柳定了定神,象往常一样与祖母c叔叔打了个招呼。然后与小妹坐在一起。桌子上是一盆稀薄的粟米粥c五六张薄饼c几根咸菜c两条蒸鱼,构成了今晚的晚餐。这里是江海交汇处,鱼来得容易,只是调料却不便宜,所以多是将鱼放入粥锅蒸熟便是一道菜,多数时候鱼里面是无油无盐的,想想那味道,想想那味道,腥。 温暖的阳光照耀大地的时候,并不能照亮大唐的每一个角落,谢家很不幸,就是生活在阳光照耀不到的地方的那群人之一。这个世界,与他们关系不大。 谢柳吃了几口,却一下没有了食欲。本以为,一天没进食,早已饿得受不了。不料,食物如此粗砺,以致于瞬间没了食欲。 “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谢柳默默地提醒自己。可是,还是忍不住想起自己曾经吃喝不愁的生活。那一世,自己上班时很清闲,玩玩微博,买买股票;下班后画的画c写的字随着名气的上扬,价格也越来越让谢柳满意,挣的钱已达到三线城市财务自由的标准,不仅有足够金钱养活自己和家人,并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寻找自己内心真正的兴趣爱好——书画与美食。想到了美食,谢柳忍不住低声念叨:“其实,我不想来。” 曾经因为吃得太好要减肥,却没想到要一个一日三餐,图一个温饱居然是奢望。接下来,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改善生活。 怀着复杂的心情,谢柳艰难地吃着晚饭。 食不语,这一点谢家还保持得很好。没有人交流,正符合谢柳的意愿。急急吃完晚饭,谢柳便喊了一声“累”,匆匆躲进了自己的小屋。 两分钟没到,谢柳又出来了,不好意思,那味太重,没忍住c没忍住。 小屋里伸手不见五指,有点潮湿和异味。以前谢柳在学校住集体宿舍时,那味道只会比再起的味道更重c更难闻,但那时根本没在意。 现在嘛!只能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还好,夕阳西下,还有一丝余光照耀大地。好什么好?撸起袖子,打扫卫生啊! 断。 舍。 离。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第五章:一车东山墨 面对现实,谢柳很无奈。 接下来的几天,谢柳慢慢地习惯了新的生活,人的耐受性不由得让谢柳惊讶。一日两餐,谢柳接受了;少油少盐少见荤腥,谢柳接受了;穿长衫留长发穿草鞋,谢柳接受了;早睡早起没有电没有娱乐,谢柳接受了;就连上厕所没有纸,用竹片,谢柳也接受了。 还有什么不能忍受的? 有。 人与人相比,大家都是横向比较。谢柳不仅横向比较,还时不时来个纵向比较,衣食住行样样不如当初,感觉天天伤害一万点。 “所谓天将将大任于斯人”自嘲能够减压,鸡汤能增强抵抗力。几番自嘲c几番自我催眠后,谢柳的心情好多了。 谢柳这几天,天天到祠堂接受礼仪学习,每天手舞足蹈,念念有词,只是每多过一天,两rén iàn色便更差一分。到第三天上,两人的脸色阴沉得要滴出水来。无他,无非是两人觉得这些东西并不多,应该一两日内就习得熟练,每多学一天,说明谢柳资质不够,多学这么多天,足以说明谢柳笨,笨得让人叹气。 谢柳这么笨,再笨还是族长,不出意外,未来几十年,石桥谢氏一直会在这个‘笨’族长的带领下,会怎样呢?不敢想象啊! 其实谢柳交没有这两人想的那么笨,只是心里有点抵触,再加上谢柳的运动天赋极差。怎么说呢?谢柳前世是教师,十多年来,学校每天都要做的广播体操如果没有人领跳,谢柳自己是没办法跳完整的。 还好,功夫不负有心人,又或者是两人终于放弃对谢柳的期待,降低了要求。清明节前两天,也就是寒食节,石桥谢氏在谢氏祠堂为谢柳举办了隆重的加冕仪式。 参加这次hu一 d一ng的有祖母谢何氏c谢士毅c谢柳c圆圆,还有谢家村老族长谢中方,谢士明和五位当地有名的乡村音乐家。 在族人的围观下,在谢士明的指挥下,谢柳在几个乡村音乐家用残旧的乐器演奏出的古老的音乐背景下表演了敬香c洒酒c呼魂等高难度动作,只是在声情并茂地背诵了谢氏族规家训(简化版)后,谢柳目视虚空,大叫道:“祖母c祖母,有人送东西给我。” 瞬间,所有的人愣住了,音乐也戛然而止。大家互相看了看,正惊疑不定时,谢柳一边弯腰施礼,一边大声道:“多谢谢公。” 安静c诡异的安静。半饷,众人见毫无异象,便纷纷向谢中方看过去。 场上数谢中方辈份最大,又见多识广,可是谢中方也不知道谢柳出了什么事,一脸疑惑。 谢柳依然闭着眼睛站地那里,仿佛在聆听着什么,一脸虔诚。其实,谢柳心里是暗暗着急的,怎么没人捧哏啊?不会演砸了吧! 终于,谢中方开口了。 谢中方看了看左右,向着谢柳试探性地问道:“石头,你收到什么礼物了?” 谢柳心里一定,然面上丝毫不露。缓缓地睁开眼睛,茫然地看了一眼大家,梦幻般地说到:“刚才有一老人牵着一辆牛车,说是奉谢公之命送我一车墨。” “谢公!谢安。”谢中方脱口而出。 谢柳继续道:“我没见到谢公,刚才喊祖母时,那一车墨有千百条,‘呼’的从车上一下飞出来,围着我绕了三圈,从我脑门上进到身体内,然后人c车c墨都不见了。墨飞起来的时我看到墨的一面刻有‘东山’两字,另一面刻有两行字,我努力看了半饷,才看出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c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十四个字。” 谢中远听得目瞪口呆,一边口中喃喃道:“是东山公c是东山公啊!”一边急急走到祠堂祖宗牌位前,磕头c上香。 然后,谢士明c谢士毅c谢柳依次磕头c上香。 礼成。 谢柳,石桥村谢氏新一任族长上任。 第一个由谢柳举办的大型hu一 d一ng一聚餐,开始了。 全族老少聚在祠堂前的空地上一起聚餐,气氛热烈,这让谢柳感觉到好多人就是为了吃这一顿才这么开心的。 祠堂前的平地上,摆了两张高足食案,看上去与现在的餐桌区别不大,大家的饭菜全摆在桌上,桌边放置着又宽又长又大的坐具,说是叫‘榻’,其实叫大板凳更直观形象。 入席以后,族人分坐在桌边板凳上。虽说只有六人,却硬是分成了两桌,男子一桌,女子一桌。谢柳一桌有谢中方c谢士明c谢士毅c谢柳,祖母和圆圆自成一桌。几个人,坐姿是千奇百怪。有盘腿打坐的,好像是主流,有两个人是这样做的;有垂腿而坐的,显得洒脱放诞;有盘一腿垂一腿的,这是不守礼又不敢洒脱的,显得比较纠结 总之,大家都很高兴,虽然石桥谢氏拿出了最大的诚意,桌上的菜还是惨不忍睹。寒食节只能吃冷食,谢柳觉得如果不是前几天少了油水,这菜还真难下口。其他的人却毫不在意,吃得有滋有味。 几个人边吃边回忆二十年前,三十前的往事,眉飞色舞地叙说着当年的兴盛。 谢柳注意到,只有自己这一桌,桌上有酒,每rén iàn前都有一个酒碗。只是酒碗里的液体,呈浅绿色,不但浑浊不清,而且上面还漂浮着一层像蚂蚁一样的漂浮物。谢柳端起自己面前的那碗酒,闻了闻,略有点酒味,浅尝了一口,微微有点酸味。不过你还别嫌弃,一桌人喝得兴高采烈。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喝了几碗酒的谢中方开始了滔滔不绝的讲古:“想当年,我谢氏在金陵” 没有人感兴趣,显然谢中方要讲什么大家都知道,都是一脸的不以为然,更有人起哄道:“你也是听说,没亲眼见过”。 只有谢柳听得认真。谢柳能理解那些亲身经历从富有到贫穷转变的人的内心是多么的无奈。 再饮了几碗,气氛就更加热烈了,谢士明c谢士毅相互开始了劝酒,两老实人酒一喝也豪气起来。唐朝人一般用‘行酒令’的方式来劝酒,谢柳还真没见识过,很是好奇。 谢士明酒碗在桌上一顿,见大家的注意力被吸引过来。说道:“有些人可能还没听说过‘行酒令’,来个最简单的律令‘急口令’吧!” “谁没见过,来就来,谁怕谁啊!”谢士毅大声道。 谢士明见大家没有反对,继续道:“隋朝有个老年大臣叫长孙鸾,头发快掉光了还口吃,大将贺若弼经常挖苦取笑他,就编出了这个‘急口令’,听好了,我说一遍,大家依次复述,谁的舌头绊着了,不利索,就罚谁喝酒。” “鸾老好头脑c好头脑鸾老。” 什么‘急口令’,原来是‘绕口令’啊!谢柳顿时失去了兴趣。 几人开始依次复述,不断有人被罚酒。 一个简单的‘急口令’让酒席的气氛推向了。 酒足饭饱人散。 谢柳这几日,已渐渐熟悉这个小小的村落。有了更多的时间,却没有能做的事情,让谢柳觉得很无聊。 勤劳并不能致富,这是谢柳对当前的农耕生活的评价。 相对于谢柳的悠闲,祖母很忙,叔叔很忙,日出而做,日没而歇,即便下雨天,也有做不完的事。 谢柳其实是有事情要做的,谢柳虽然只有七岁,但也是有任务的。他的任务就是带簃èi èi谩:冒桑≡诖笕说难劾铮獠凰闶隆5孕涣此担馐且桓黾杈薜娜挝瘛k淙唬笆佬涣写拥木椋溉障吕矗饫锩娴那鹗蔷薮蟮摹艿睦此担苍埠芮崴伞2恍枰趟蹲帧2恍枰顾远鳎比患依镆裁皇裁春贸缘摹14膊恍枰?br /> 谢柳只需要看簃èi èi玫陌踩涂梢粤恕?br /> 圆圆今年三岁,长得前发齐眉,后发披肩,眉如墨画,眼似点膝,皮肤白皙,就是瘦小了一些。女孩讲话技能开启得早,大多数话已经能讲,所以平常两人还是有点交流的,比如你喜欢什么啊?想要什么啊?我们不要这样做好不好啊? 年长的人见到小孩总有一点莫名的喜欢,而同龄男孩子和女孩子在一起,多半玩不长。两个儿童一起玩,小的总是跟着大的学,亦步亦趋,但大一些的总想找更大的一起玩。怎么接近小孩子,这也是门学问,不信你看,有多少家长能与小朋友愉快交流。一群人中,小朋友很快会和小朋友玩起来,哪怕之前并不熟悉。 这几日,谢柳有意与èi èi多接触。谢柳有空闲时间都带着èi èi在小村里闲逛,这萴èi èi煤苄朔埽蛭郧靶涣幌氪妫苟欢秃浅獯蚵睿比涣礁鲂『16谝黄穑奔湟怀ぃ挥胁徽创蚰值摹一衷诘男涣么跤行┐『19拥木椋械氖鞘奔洌嗟氖俏蘖模蚨蚕缘煤苡心托摹:芸欤琺èi èi便粘上谢柳了,谢柳悲剧了 落日余晖中,谢中方c谢士明离开了石桥村。 乡间小道,蜿蜒曲折,杂草野花,处处是景。走过多次的谢士明与谢柳的心态完全不一样,三十年来,谢士明从来没有认为这是一道风景。 欲言又止,欲言又止,谢士明终于忍不住了,道:“父亲,您觉得小石头说得” 谢中方看看了自己的儿子,心中默默地叹了口气,士明还是见得世面少啊!道:“是真是假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信不信?” 谢士明道:“子不语怪力乱神,孩儿是不信的。但是那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c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说得真好,孩儿从未在其他地方听过c见过。” 谢中方道:“真假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 两人渐行渐远。 太阳落在谯山山后,在这里,意味着一天的结束。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第六章:宝善学堂 谢柳的房间里,只余下一张床。谢柳一直以为自己是喜欢古建筑的,现在明白那只是喜欢古建筑的外形,那只是谢柳画中的一个元素。现在谢柳是住在真正的古建筑里面,立马感到了不舒服。光线太暗c又不通风,总担心阴暗的角落里会跑出个什么动物。另外,床上枕头c被子又硬又粗糙,谢柳都不敢拿到阳光下看看是什么东西做的,怕看了后晚上会失眠的。 清闲时谢柳有自己独有的娱乐,他随意躺在自己的床上,可以观看自己的往事,事无巨细,如diàn yg般的在脑海中播放,许多以为已忘记的事,却清晰的让人心痛。回忆往事,总是以泪流满面结束。观看以前的看过书倒是一种很好的消遣,每看一遍都有一点新的收获,可惜以前看书虽然广博,却不够精深。只是,做这些事很耗精神,往往不到一个小时便支撑不住,然后呼呼大睡。 “明天,明天应该与今天不一样吧!”是的,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天都是独一无二的。 谢柳成为族长后,不两日便是清明节,初唐虽不重视清明节,但学堂还是放假过节。节后,谢柳不得不去上学了。 背上布做的书包后,谢柳笑了。他想起了经典儿歌: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我要上学校天天不迟到,爱学习爱劳动,长大要为人民立功劳。趁着没人,谢柳用五音不全的‘金嗓子’吼了一遍。吼完后,已是泪流满面,但心底却很是畅快。 江南三月,草长莺飞,这景色不是一枝笔所能描绘的。谢柳收拾好心情,以踏青郊游的心态漫步走向五里外的宝善学堂。 宝善学堂,在石桥村西约五里处,是由谢家村所建。占地约两亩,场地平整,以竹篱为围墙,门楼砖砌,木门厚重,门头写有“宝善学堂”四字,这里是谢家村的骄傲。仔细看,岁月在上面留下的痕迹,让人觉得这是一个有底蕴的地方。 墙内,十几株樟树长得枝繁叶茂,高大粗壮,遮天蔽日,树下的清凉是夏天学堂里最吸引人的避暑佳地。据说,这是三十年前建学堂时几位丹徒乡贤手植之树。 谢柳没有惊动门房,从偏门慢步而入。透过树木,隐隐便见一匾高悬,上有三个大字:宝善堂。这是由丹徒第一家族王氏家族族长王文远三十年前手书。 丹徒是个古县,底蕴深厚。有好事者列有四大家族,分别为‘王c吴c孙c许’,这些人,不是现在的谢柳所能贬抑的。 据说这王家为原与谢家齐名“王谢”之后人,只不过不知道是王导还是王敦的后人。吴家来历却没有人能说得清楚,孙与许都是丹徒本地土著。 为什么将它命名为“宝善”呢?原来“善”是“好”的意思,在这里指要培养的学生,即德才兼备的人才;“宝”是珍贵之物,是古汉语里的“意动用法”,即“以为珍贵之物”的意思。所谓“宝善”,即是指学堂要“以(培养)出德才兼备的杰出人才为目标。”“宝善”有个出典,《楚书》说:当年楚昭王派王孙圉出使秦国,途经晋国,晋国赵简子问他:你们楚国有哪些珍贵之物?王孙圉回答说:我们楚国从来不把珍宝之类当作了不得的珍贵之物,我们举国所器重的珍贵之物只是人才,像观射父c左史倚相这样德才兼备的人才。 王文远将学堂取名为“宝善”,他希望学堂要为国家培养品德才能兼具的人才,也希望自己族内能出栋梁之才,将来为家乡的发展和国家的昌盛效劳。 这只是王文远个人的美好愿望而已。 木已成材,人在途中。宝善学堂自建成后,虽未经战火,却遭逢乱世,一直坚持办学,颇为不易。谢家村举村供给甚力,延请夫子亦不遗余力,奈何,成名这种事,运气最少占一半,最有成就者亦没有能行走朝堂。宝善学堂名声尚处于出县达府阶段。 主体建筑是四间青砖瓦房,其中两间是学生上课的地方,另外两间是夫子居住的地方,地基高出四周约一米,屋建其上。进学堂须经由东面台阶而拾级而上,东c南c西均有约两米的走廊。房有四间,直木为柱,青砖为墙,墙高约一米,往上便是木窗,窗顶便是屋檐。屋顶全为木结构,所有木头都漆成红色,只是时间长了,颜色有些变化,不显眼处有些损伤。地上以青砖铺平,人在其中,开窗上课,室内颇为明亮,读书的氛围上佳。 宝善学堂现有三人,贡夫子c谢夫子两位夫子,另有门房一人,门房同时兼食堂c卫生c安全c打钟c守夜等职于一身。 贡夫子,贡如清是京口人,约五十上下,鬓发霜白,下颌飘着几缕长须,面色红润,两眼有神。上课时,未曾开口,先拿眼一扫,台下便噤若寒蝉,鸦雀无声。 谢夫子,谢士雍是谢家村人,三十五岁左右,学问扎实,少有才名,却是被这几年的战乱误了前程。现在,也看开了,绝了功名之心,谢家村便将宝善学堂托付给他。 谢柳来得比较早,课还没开始,教室里闹哄哄的。谢柳也不以为意,这情况对谢柳来说,是司空见惯。 除了谢姓子弟外,还有一些谢家村亲戚家的孩子来附学。谢柳班上,一起约有十二c三人,隔壁班上约有十五c六人。谢柳的座位,却是后排角落里,由此看来,属于不受重视的学渣。谢柳把书袋往桌子上一扔,第一件事便是打水磨墨。坐在座位上每个人都有事情做,有吹牛的,有磨墨的,有读书的,有写字,还有吃零食的。 忽然,一片寂静。谢柳头也没抬,便知道夫子来了。前世,自己一到班上,也是这样。 唐人上学的年龄,没有统一规定,全由家长做主,根据孩子的智商和家庭经济状况(上学对普通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决定,所以班上有五六岁的,也有十一二岁的。据说,陈子昂到了十八岁才开始读书认字,也没耽误人家成名成家,由此可见,低龄入学不一定是最佳选择。 至于上学的方式,粗分有三种。第一种是,孩子家长都是饱学之士,有时间c有心情自己教育;第二种是,家里有钱,又不愿上学,自己请家教,这样的老师人称‘西席塾师’;第三种比较常见,多是普通人家,既没时间,又少金钱,把孩子送到近处的‘乡里村学’去就读。唐代,学堂大多是私立的,由乡贤寺院等出头募捐c赁房请师开设,作为地方上公益事业;或者由老师自己在家开学堂收费教学,也带有一点公益色彩,因为收上来的‘束脩’往往不够老师一家糊口,闲暇之余这些老师还得种田种地以保生存。 谢家村对教育还是舍得投资的,对老师给予了较高的礼遇。 进来的是贡夫子,谢柳明显的感到整个教室有点压抑。先是夫子领着大家读了一遍《千字文》,然后指定两位年长的学子带着大家诵读。听别人用隋唐官话诵读《千字文》,谢柳觉得有些魔幻。学习官话犹如学习外语,如此,好多人应该是懂两种语言吧!土话与官话。自己呢?也懂两种啊!官话与普通话啊。整整两个时辰,没做其他的,就是读书。谢柳跟读,那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只读得口干舌燥,幸好每半个时辰还能休息一刻。再到后来,谢柳只是张张嘴,并不发出声音。心里已不知道多少次思念自己的茶c饮料c咖啡c矿泉水,越想越渴。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人的性格c爱好不会因为穿越而改变,如果改变就不是自己了。谢柳是个温和的人c关于忍耐的人,平常尊师重教,那是必须的,自己的职业就是这个啊!对同行尊重,谢柳也只有忍受了。 到了午时二刻,是午休的时间。夫子休息去了,学子们没钱的到门房处打点水喝喝,有钱的打开携带的点心盒子,开吃起来。这时候便看得出来亲疏远近。 谢柳居然没有朋友,如果硬要算的话,前排的小胖子应该是唯一的一个。谢柳属于内向c木讷的人,休息时间就是安安静静地休息。小胖子是长相招人喜欢,性格有点大大咧咧,跟谁都能聊上几句。 午休半个时辰后,贡夫子再次来到学堂上。下午的内容是背书和写字。 “上大人丘乙已化三千七十士尔小生子佳作仁可知礼也” 一共二十五个字,这教材流传了上千年,明清为避孔子讳,改丘乙已为孔乙已,现在知道鲁迅笔下的孔乙已是怎么来的啦! 这二十五个字,笔画简单,却蕴含了汉字的基本笔法,幼童初学写字描红,就是通过反复摹写这二十五个字来熟稔运笔和文字结构。照猫画虎,没事,这毛笔字谢柳太熟练了,前世混饭吃的技能啊!前世谢柳绘画第一c书法第二c刻印第三,但对外谢柳总是自称刻印第一c书法第二c绘画第三。这是一种宣传策略,效果还是不错了,让谢柳的印章也得到了很高的评价。 这几个字对谢柳来说要写好很容易,但写成夫子熟悉的样子,则很不容易。 一边写,一边听得贡夫子在不断提醒:“把字写大点,舒展开来,不要惜纸,想好了再写,先写‘上’和‘大’,一定要横平竖直,笔画要端正,然后再住下写 很快,这写字便结束了,贡夫子一一检查,表扬了几个,批评了几个,谢柳的被表扬了。贡夫子的表扬,你要凭感觉。这个时候,贡夫子头对着你扭一下,如果不熟悉,你会认为是摇头。然后,嘴角似笑非笑,鼻腔深处颤微微地发一声若有若无的声音。这就是表扬了。如果是批评,戒尺会在你眼前晃一下,然后在虚空中点三下,这就是批评了。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第七章:退学 稍息片刻,贡夫子开始讲解,每本书都只讲解几句。每个人的学习进度都不一样,讲解到谁的内容,谁便放下手中的事,认真听讲。 不多时,讲解完毕。按照惯例,便是背诵时间。 大家的便按自己的学习进度c学习要求,按照夫子所教的,放声大叫地朗诵起来。这时候学生都很有ji qg,因为读完后,你到夫子面前背完便放学了。 谢柳左看右看,都不是为自己读书的,放声大叫是为了读给老师听。 唐朝没有《三字经》c《百家姓》,也没有《弟子规》,《论语》c《孝经》不属于启蒙教材,学生要把汉字学得差不多才可以开始读这两本书。 现在,大部分人学的是《千字文》,这书千年以后的也是很多人相当熟悉的,一有人读起“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旁边的人就会自然地接下去“秋收冬藏”很熟悉c很亲切。《千字文》相传是南朝梁武帝指令给事郎周兴嗣取一千个不同的字编写而成,四字一句,对偶押韵,包括天文地理c文学艺术c修身治国。总之,这是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一本启蒙教材。 不过,还有一本唐代启蒙书就少有人知道了,那是西汉史游写的《急就篇》。‘急就’就是‘速成’的意思,全书有两千多字,包括三言c四言和七言句子,有点像简易版小百科全书。这书开头是这样写的:“急就奇觚与从异,罗列诸物名姓字,分别部居不杂厕,用日约少诚快意,勉力务之必有喜。请道其章。”意思是说:我这本书很好,列出了很多奇异物品c姓名等,并且分类清楚不混乱,能让读者给快速地学会,只要你好好努力就会有收获,下面请看详细内容。这本书分成三部分,常识性c实用性相当强。 仔细听,居然还有人在背《九九乘法歌》。谢柳乐了,他能倒背如流啊! “一一如一,一二如二,一三如三四四一十六,五五二十五,六六三十六,七七四十九九九八十一。” 太简单了,这《九九乘法歌》是唐代儿童要学要背的重要内容,这个在春秋战国时代已经出现。唯一要注意的是在唐代背的时候,要从‘九九八十一’开始背起,所以谢柳能倒背如流,也许,真正背的时候可能会出现混乱。 好吧!这里面学子大部分都读这几本书,只有极个别人已经开始看《论语》。 乱哄哄,叽喳喳,或摇头摆尾c或彼此瞪眼,也有偷偷地你拍我一下,我挠你一下的,一边笑,一边叫着c喊着念书。真是:“一群乌鸦噪晚风,诸生齐放好喉咙其中有个聪明者,一日三行读《大》c《中》。” 谢柳一边听人读书,一边胡思乱想。 天下读书人都想通过读书成就功名,谢柳不想。不要看秀才c明经c进士c俊士c明法c明字c明算等条条大路通罗马。可是,这些路太难走了。明法c明算c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俊士等科不经常举行。秀才c明经c进士三科的路不仅难走,而且还有人为设置的障碍。其实,明算谢柳应该很容易通过的,谢柳可是大学毕业,数学c物理c化学那是必学的。 想到读书出人头地,不得不说,这个难度对谢柳来说要求高了些。何况,读书,什么最重要当然是记忆力啊,传说中的科举强人都是过目不忘的牛人或者是有大毅力的强人。 这几日,在祠堂背族规的经历,让谢柳确定自己真没有过眼不忘的能力。这不到三百字的族规,读了不下一百遍才背出来。这在学习全靠背的年代是完全没有前途的。 记得,历史上好像有个牛人,曾国藩。传说:“湘军统帅曾国藩出身寒门,智商并不特别高,但是非常勤奋刻苦,规定自己每天必须背诵出一篇文章,否则就不上床睡觉。一天晚上,曾国藩在家背书,半夜里一个小偷溜进屋里,见一个书生在背书,就躲在阴暗角落里,想等他读完后上床睡觉后再来下手。可是,曾国藩一直读了很多遍还没有去睡觉,因为他没能背出来。眼见得鸡要叫了,天要亮了,小偷终于忍不住了,从角落里走出来,指着曾国藩斥责道:“你这秀才,真是蠢得可以了!一篇文章,就这几个字,翻来覆去读了这么多遍还背不出,看我来背!”说完,就背了起来,背完冷笑一声,拂袖而去。”曾国藩目瞪口呆,看小偷扬长而去。后来,曾国藩名传四海,成就了一番伟业,靠的是大毅力。只是,几千年就出了一个曾国藩,“拙诚”二字人家坚持了一辈子,谢柳只怕坚持不了三个晚上啊! 正在出神,就听得有人讲:“把手伸出来。” 然后,谢柳看到前排的小胖子战战兢兢地伸出手来,随后,啪c啪c啪一连串的暴击,手掌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肿了起来。 谢柳瞬间清醒过来,这是唐代,体罚学生是常事。贡夫子打人是出了名的,打手心最轻,其次打后背,最狠的是当场扒下您的裤子下衣,手持荆条,狂揍尊臀与嫩腿,两处不布满血痕决不停止。重点是从没有家长为这事到学校来闹,因为这社会上普遍认为“不打不成器”的教育理念,反倒是溺爱孩子护犊子会被邻里指摘。想想后世,谢柳初做老师时,是能打c能骂学生的,打完c骂完,还有家长来感谢;后来,慢慢地不能打了,再后来不能骂了,再再后来讲话要注意艺术了,悲催啊!万恶的封建旧社会。 不过,在这世,办个私学,做个老师也许不错。谢柳为自己的想法,暗喜不已。 “哎呀!不好,这人人都是要背的,怎么办?上午读书的时候我没想到要背啊!念得是有口无心。”一念至此,谢柳心跳加速,冷汗泉涌。 怎么办?最有效也是最常见的办法是‘临时抱佛脚’。慌乱的谢柳抚平手上纸卷,突然发现自己要背的是《千字文》,顿时松了口气。 终于轮到自己了。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晨宿龙师火帝,鸟官人皇 怎么还不叫停,谢柳尽量语调平缓,但自己知道再背下去就露馅了。 推位让国,有虞陶唐。下面是什么?有没有人提醒一下,谢柳知道,如果人缘好,有人会小声提醒或把书有意放到你能看到而老师不在意的地方。 没有。 穿越之后,谢柳发现自己与前世相比,还是没有运动天赋,性格内向没变。唯一令谢柳惊喜的是视力,视力绝佳。前世近视眼的他,深知近视之苦,无论何时c何地,不离不弃地陪伴他的是一副近视眼镜。 “伸出手来。”贡夫子的声音不带丝毫情感。 “要被打了,要被打了,出来啊!出来。”谢柳心中狂喊,脸上却不敢有丝毫不愿,只是手伸得慢慢腾腾。 带着风声的戒尺恶狠狠奔向谢柳的小手,下意识的向后一缩,戒尺‘砰’的一声撞击在课桌上,全班惊动。谢柳知道坏了,还好,就在此时《怀素千字文》终于在脑海中出现。这是一本谢柳曾经临摹过的字帖,共八十四行,字字用意,用笔千变万化,却呈现一片平淡古雅,终不离魏晋法度,是怀素晚年的代表作。明代姚公绶评此帖“一字值一金”,故又称《千金帖》。 谢柳见贡夫子一脸怒气,一副要发飚的模样。谢柳连忙抢着说道:“夫子,我会背。”不待夫子发话,便接着背下去:“坐朝问道,垂拱平章。爱育黎首” 谢柳一边背一边偷看贡夫子的脸色,见其慢慢平和下来,心定了许多,便照着字帖读了下去。慢慢地,贡夫子脸色变得温和起来,谢柳见已读到三分之一处,知道过犹不及。道:“夫子,下面的不会背了。” 贡夫子收起戒尺,道:“下一个。“ 谢柳如释重负,赶忙坐下。心里只是想着《怀素千字文》字帖出来的要是更快些就好了。 下课了,放学了,谢柳收拾好自己的学具,来到贡夫子前,很认真地施了一礼,道:“先生,学生家中有事,今后不能来上学了。” 贡夫子并没有太多惊讶,这学堂来来往往c进进出出的人多了,像谢柳这样上学中规中矩,既不显懈怠,也不显勤奋,只是安安静静地做一个不为所注意的学子。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 从贡夫子处出来,谢柳长长地吸了口气,然后暗暗地道:“新的征程开始了。” 后来,这事情,成了贡夫子一生中最痛,每每说起来,贡夫子总要说一句:“我可是教了他七个月,整整二百一十天。”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第八章:叔叔,你的春天就要来了 人就是这样奇怪,不上学,不正是自己的决定吗?一旦真的不上学了,谢柳反倒有些怅然若失,也不知道这情绪从哪里来的。 回到家,天色已晚。像往常一样,谢柳放学到家便是洗手吃饭,只是今天有些怪异,祖母脸上没有了往日的从容,再看看无精打采坐在一边的谢士毅,谢柳知道,肯定有事,而且不是好事。 见两人都没有说话的,谢柳也识趣地不说话,只管埋头苦吃。他刚自作主张退了学,现在明显不能讲。 晚饭大家吃得都很压抑,èi èi仿佛也有所感觉,比平时乖巧了许多,安安静静地吃饭。 食不语,谢柳的理解是嘴里有食,认真咀嚼。但间隙时间,可以交流,吃饭时交流是一种很实用的社交。 人人都有一颗八卦的心,你越不讲,他就越好奇,谢柳也是俗人一个。 语言的交流需要技巧,显然谢柳并不是一个好的交流者,一句话就让叔叔哭了。 “叔叔,你的春天就要来了,三个月c三个月内,我保证,我会多一个婶婶。”说完,见没人有笑容,再过了一会,叔叔哭了。谢柳郁闷了,这算情商低的表现吗?你可以不相信,但也用不着这样啊! 祖母轻咳了一下,道:“不要拿你叔叔开心。”顿了顿,又道:“今天士明来过了,皇上颁布了新的法令,夏收之后开始均田。均田是好事,只是县里要求服徭役,你叔叔二十一岁了,必须服役。这次连谢家村一起征了七个人,有四个人交纳了铜钱,免除了这次徭役。余下的三个人十天后需到县里报到,据说这次服的是军役,至少二十天。”说完,祖母也流下泪来。 徭役,不是唐朝所独有。徭役历史悠久,形式多样,从周王朝就开始存在。 唐朝是经过隋末大战建立起来的,战乱使百姓大量伤亡,流离失所,户口锐减,唐初时全国仅有三百万户,只及隋盛时户口三分之一。同时土地大量荒芜,关东c黄河南北,长江南北广大地区人烟稀少,荒草无边。因此,民生凋敝,财政拮据,“每岁租米,不实仓廪,随即出治,才供当年”。这样,恢复发展经济是新开国的唐朝的当务之急。根据全国地广人稀,荒地太多的情况,唐高祖李渊于624年春颁布实行了均田法。 颁布均田法同时也颁布了租庸调法,这是与均田法相配套的赋役法。该法包含三个内容:租,即粮食税,每丁每年纳粟二石或稻三石。调,织物税,随乡土所产,蚕乡每丁每年纳绫c绢c施各二丈c绵三两,非蚕乡纳布二丈五尺c麻三尺。庸,徭役,每丁每年服役二十日,从事无偿劳役,包括军役c力役c杂役等。如不服役,每口纳庸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作抵。国家有事时,加役十五日可免调,加役三十日租调全免,加役连同正役不得超过五十日。遇灾害,收成减四成以上免租,减六成以上免调,减七成以上赋役全免。租庸调是当时的正税,另外还有些杂税,如地税c户税,这些税还带有一定的义务性质,如地税就是丰收时另纳少量粮食储以备荒的义仓。 其实,均田法实际上是引导农民开垦荒地,发展生产的一个方法,对朝廷,对人民都有利。朝廷将荒地指派给民众,让其垦植,到时收租庸调,简单易懂,操作方便。而民众也多少有了田地,并有法律保障,也乐于开垦,并且,租庸调相对来说是比较轻的赋役,民众一般还能负担。正因为唐朝前期在比较广大的地区实行了均田制和租庸调,所以,农业生产得以恢复发展,逐渐兴盛,造成了唐前期的经济繁荣。初唐,均田法和租庸调法促进了耕地面积增加,农业生产发展,但时间一长,随之而来的就是土地兼并。结果,不少地主占有了大量土地后,组成一个个称为庄的农业生产单位,这种由一个地主所有的大片田园就被称为庄田。庄田的出现,说明法令已不合时宜,土地兼并已不可避免,当然这一般是到了朝代的中晚期。不是史料记载,谢柳怎么也不会相信唐朝名将郭子仪拥有的庄田在京郊黄峰岭至河池关之间达百余里方圆。 交钱是可以免徭役的,但谢氏没有钱啊! 金钱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能解决大部分问题。这一点谢柳是深信不疑的。 怎么赚钱,已是迫在眉睫。 谢柳想了想,诚恳地对祖母和谢士毅道:“不用担心,不是还有十天时间,我是族长,处理这类事情本是我应该做的。” 这话自然是没人相信。 有些话,嘴上说说很容易,做到才是真本事。 不管未来怎么样,当下的生活还是要继续的,祖母有忙不完的事,èi èi越来越粘谢柳。 谢柳迫切地需要改善生活,这几天只要一有空就琢磨,怎么才能到离此三十里的越河集市?不到越河集市有再多的商业想法都是空的,实现不了啊! 自己去,这不不现实,从石桥村到越河集市有三十里地,自己这小身板走一趟最少六七个小时,回来时间想必更长,这早上五点出发,到集市最早也得是中午,到了集市总不能立即返回吧!下午三四点钟开始往回走,到家最起码也得十点。再说,自己也没一文钱,这么长时间在外面奔走,总得吃点c喝点吧!再再说,这一路荒凉,草盛树长,不远处的横山便是三国时代孙策打猎遇袭的地方,从草丛里c树林里钻出个野狗对谢柳来说也是极危险的。 必须争取谢士毅,没有他,谢柳出不了石桥村。 谢士毅带着几分沉重与复杂的心情回到住处,谢柳的话给了他一丝希望,他希望是真的,可是理智告诉他,这不可能。谢柳才几岁?自己都做不到,他怎么能做到呢?算了,还想什么媳妇,徭役这一关还不知道怎么过呢?听老人们说,前隋徭役很危险,经常死人的。 谢士毅止不住的胡思乱想,越想越悲观。正在此时,有人敲门。谢士毅连忙调整情绪,他可不想让人看到自己的软弱,至于刚才在饭桌上流泪,那是个意外。 进来的是谢柳,还有圆圆,圆圆现在是谢柳到那,她就到那。谢士毅有点意外,不知道这个族长侄子有什么事情,以前他可是从未来过。 谢柳知道,要想说服一个人,要从利益出发,叔叔现在最关心的就是徭役,然后是娶亲。有所求就好办。 一进门,谢柳一脸严肃地对谢士毅道:“叔叔相信我不?” 这话很难回答的,情商高的人一般都是回一句相信,至于真相信还是假相信,唯有自己心里有数。但如果问的人情商也不高,以为是真的相信那问题自然就复杂了。 谢士毅正在纠结,根本没想那么多,冲口而出道:“我不相信。”这就有些难为情了。 还好光线昏暗,两人一时无语。 谢柳知道叔叔是个老实人,但这么实诚也少见。 “我是族长哦!叔叔你相信我么?” 谢士毅老实,但也不是全无大脑,迟疑了一下,说道:“你究竟想说什么?” 谢柳一脸慎重,道:“叔叔,如果你什么事都听我的,十天之后的徭役可以免掉,三个月后,你就能娶亲。” 说完,谢柳转身拉着èi èi就走。 这事,本来就是一个‘信’字,说一千,道一万,他信了,什么都好办,他不信,你怎么办都不行。 谢士毅很纠结,想不相信,但这些事都是自己最重视的事情。所谓,关心则乱,万一c万一谢柳说得是对的呢? 谢士毅一夜未眠,人生第一次感到抉择的艰难。 第二天一早,就敲开了谢柳的门。 今天是个好日子,谢柳愉快地吃过早饭,跟祖母说了一声,我们到越河集市去了。然后,便拉着叔叔出门去了。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第九章:行路难 人类自从诞生以来就有分工。有人要闯荡未知的丛林和旷野,依靠打猎生存,那里危险重重,需要勇气c谋略和胆识。有人要在洞穴门口晒猪肉c洗番薯c打草鞋,需要精致c平和与整洁,然后与人交换物品,获得生存。都知道,谁也离不开谁,但不妨碍相互之间以自己的分工的眼光去审视彼此。 其实,大部分人并没得选择。有了分工,自然有了阶层,当今社会,士农工商等级分明,若不为官,任你什么谢氏子弟c名门望族之后,都没有社会地位c没有美好人生! 谢士平,谢家村族人,主业农民,副业木匠。这是个聪明的农民,多年的生活实践教会他一个常识,勤劳的农民永远只是个农民,聪明的农民才有可能成为地主。谢士平的木工手艺是自己琢磨出来的,精致的活做不了,但一般农民需要的东西都能做的起来。都说木匠聪明,谢士平的聪明体现在他很早就发现闲暇时间做木工活来钱比做农活多而且快。 带了叔叔出门就是好,如果只是自己过来,估计这个木匠会认为自己的要求是个笑话,没有叔叔的确认,他是不会开做的。小孩子嘛!谁知道靠不靠谱,万一做好了,不要了,怎么办? 谢士平没做过算盘,但能做木匠的人空间想象能力绝对强大。很快从谢柳的描述里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了。有了谢士毅的担保,谢士平约好明天来取货。当然,取货的时候需要带钱来。 “珠算”一词﹐最早见于汉代徐岳撰写的《数术记遗》,其中有云:“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谁也说不清第一个能称得上是算盘的东西出现在什么时候,但实际上算盘最早可能出现在宋朝,《清明上河图》所绘“赵太丞家”,在当门的柜子上摆着一个长方形分档之物,有人认为这是最早出现的算盘。 能确定的是,我国直到宋代都在用筹算。筹算的工具叫算筹,它还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筭”。一般为竹质,也有用木c骨c象牙或金属制成,一开始,二百七十一根为一套,叫一握。后来,用了一千多年的时间精简到九十一根,简化到九十一根时算盘出现了。算筹不用的时侯可以装在一个长椭圆形的袋子里,唐代官员喜欢在腰间的革带上佩算袋,这是一个时代的流行。 数学规则是“见繁即变,见简即用”。随着时间的推移,算盘的口诀越来越多,最终成为计算器出现以前最简单而效率奇高的计数工具。 谢柳学算盘是在大学毕业后,我国有一个时期相当重视珠算,在学校大力推广,这就要求老师必须先学会,然后再传授给学生。口诀并不难背,至少比五笔口诀好背多了,这种手上功夫讲究的是一个“熟能生巧”。谢柳达不到传说中的老会计双手打算盘的水平,但至少计算不会出差错。 经过隋末大乱,唐初仅有人口200余万户,在城市则大力推行坊市制,目的是杜绝农民弃农从工或从商。现在生产力低下,“一夫不耕,或受其饥;一妇不织,或受其寒”,大量农民离开土地轻则影响经济发展,重则危及封建政权的稳定。所谓士农工商,虽然农排在前,但从商也不是你想从商就能从商的。名与利,孰重孰轻,自己衡量。 初唐,坊是住宅区c市是交易区,区分严格,居住区内禁止经商。法律和制度对交易的时间和地点控制严格。 行路难兮腿太短,腿太短兮路太长。 一个人的行走范围,就是他的世界。大唐武德七年四月七日谢柳的世界向西扩展了三十里。 出门一趟不容易啊!要是有车就好了。秦汉崇尚马车,两晋士族喜欢牛车。牛车出现的很早,牛鼻环据说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出现,所以驾驶牛车相当安全。牛车每小时约六到八公里左右,走的比较慢,颠簸的程度较马车自然要减轻许多,扬起的尘土也少的多,自然也就比马车舒适的多。相对于马来说,江南还是牛多些,所以江南多牛车。 江南牛车多,但牛车也像后世的qi chē,普及之前,拥有者需要有一定的财力和身份。谢柳就别想了,整个谢家村也就谢中方有一辆,农忙时节,那牛还是干活第一。 越河集市在石桥村西约三十里,是离村最近的集市。丘陵地带,一路走来处处是大大小小的土山,土山最高的也只有三四十米,种茶倒是不错,可是现在还没人想到这些。初夏时节,杂花处处,树木青翠。一路向西,路上偶尔也能看到农人在劳作,这幅优美的山村田园图,深深的吸引着谢柳,至于谢士毅则是司空见惯,浑然不感兴趣。 据说天气好的时候,站在谯山山顶可隐约看到越河。 两人走走停停,到越河集市,已是中午时分。 一到集市,谢柳就兴奋起来,疲累一扫而光,越河集市比谢柳想象的热闹多了。也是,越河集市是润洲府三大集市之一,方圆二三十里地的人都会集中于此交易。隋炀帝大运河只修到扬州,但过江后,江南天然河道可以连通杭州。润洲段主要是越河,越河是通江河,北接长江,南通月湖c练湖c太湖直至杭州。这也是大运河漕粮和漕运进入长江的一个要道,河里船来船往,往来不绝,一片繁忙。 集市是封闭式管理,白天开门,晚上关门,内有专人负责治安c税收c卫生等。 从集市东门进入门内,第一眼便见香火旺盛的仁静观,表达的真是清晰c准确,这道观就是一门生意。 仁静观建于东汉时期,占地极广,前后三进,前进是戏楼,中进是灵宫殿,此殿陡直的造型和四角朝天的飞檐,别具特色,殿内木料结实,中为四棵楠木柱子。不远处江面宽阔,浩浩波涛直泻东海。故后进大殿取名“观海楼”,大院内茂林修竹,清流环绕c奇花异草无数,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三棵银杏树,一雌二雄,高约五丈多,已有三百多年历史。仁静观自前朝以来,名传天下,列天下道观前三十六位,为灵宝一脉。东晋时丹徒人杨和c许羲传习大成圣经,自成一派。现任观主魏法师精通道医术。 站在观海楼上,北望长江,谢柳一时感慨起来。 司马迁在《货殖列传》中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这是一句经典的大实话,千百年来无数的人都在为利奔波。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观,diàn yg《教父》里的人生观:第一步要努力实现自我价值,第二步要全力照顾好家人,第三步要尽可能帮助善良的人,第四步为族群发声,第五步为国家争荣誉。事实上作为男人,前两步成功,人生已算得上圆满,做到第三步堪称伟大,而随意颠倒次序的那些人,一般不值得信任。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其实,更重要的是运气。谢柳没有大志向,一直认为:“这个世界只有一种成功,就是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教父》里的人生观,谢柳前世勉强做到了前两条,今世,谢柳也只想最多做到前三条,当然第四步c第五步是所有男人的梦想。 谢柳的第一步便是要努力实现自我价值。什么也不做,当然不能实现自我价值,但做什么很重要,最重要的当然是挣钱了。有足够的钱,你至少能实现自我价值的百分之八十。据说人生百分之八十的烦恼都是因为没钱引起的,剩下的百分之二十可以通过吃和睡解决,那么,就让我赚钱c赚很多钱吧!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第十章:越河集市 越河集市,建筑多临河,北到丹徒县衙,南到月湖,沿河而建,弯弯曲曲。窄处只有三c四米宽,路中间铺有青色条石板,青苔宛然,车辙隐隐,沿河的屋宇鳞次栉比,茶楼c酒馆c酿酒作坊c脚店c杂货店c布庄c铁器店c肉铺等。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各行各业基本都有。 坊市很热闹,就是牲畜粪便味道有点那个 熙熙人流,来来往往,无非为名为利为生活。 集市虽然繁华,但与后世相比还是太简陋了。不管什么店,生意模式c盈利与否,久被后世商业熏陶的谢柳看上两眼,便能知道七八分。谢柳虽没有直接从事商业,但后世商业无所不在,经典的商业模式世人皆知。 时间已过了中午,平常一日两餐,油水也少,谢柳早就感觉被掏空了。今天,出门在外,体力消耗更大,谢柳的肚子早就饿得慌了。不知道,叔叔饿不饿,进入集市,谢士毅比谢柳还要兴奋,耍猴的c舞刀的c唱曲的,哪里热闹看哪里,一双脚如同钉子一样,在哪就钉在哪。不用问,肯定是不饿的,即使饿,也忘记了。 越河饮食也很兴盛,从街头叫卖到小吃店,到酒楼样样俱有,但大酒楼是没有的。谢柳观察了一下,与后世美食相比还差距不少。有好多食品用眼睛看看就知道还有不少改进余地。一圈走下来,谢柳心里有数了,以后不论是做点卤菜叫卖,还是开个饼店c面条店什么的,糊口总是没问题的。只是,让谢柳自己站店动手那是万万不行的。 相对于仁静观的严肃,集市西边的普照寺就是太世俗了。寺里寺外相当热闹,明天正是四月八日佛诞节(浴佛节),这‘浴佛节’是为了纪念佛祖释迦牟尼的出生和第一次洗澡。这一天,四方的和尚尼姑都会穿好法衣,举行仪式,完事后,一起劳动,把寺里的大大小小佛像用浸了香料的水擦洗一遍,洗过的圣水(洗澡水)往自己身上滴c往信众身上滴,以求佛佑。参加hu一 d一ng的信徒们大多会向庙里捐献些衣c食c财c物,仪式结束后,僧俗一起吃‘糕糜’,这是唐朝特有的食品。如果,官员百姓热情,也有可能抬着佛像游街,前后都有杂技鼓吹等。 节日重大,仪式隆重,前几日普照寺就开始准备。一年中,寺庙会热闹三次,除了四月八日佛诞节外,还有七月十五盂兰盆节c十二月八日佛成道节(腊八节)。 此时,寺内供和尚做法事俗讲用的高台变成了戏场,有两人正在台上表演‘参军’,谢柳也听不懂,看了会作便觉得无趣。 张记铁匠铺,听声音比找店名方便。铁匠是一个古老的职业,铁匠铺也称“铁匠炉”。张记铁匠铺也就是一间破屋子,屋子正中放个火炉,也就是烘炉。炉边架着一个风箱,谢柳注意了一下,这风箱是不陌生。以前农村家家户户灶房里都有用砖砌成的锅灶,旁边放着一个风箱。锅里放好水以后,点燃柴禾放进锅灶口里面,右手拉风箱,左手添柴火。 风箱一拉,风进火炉,炉膛内火苗直蹿。将要锻打的铁器放在火炉中烧,烧到一定程度后,铁匠师傅将铁器移到大铁墩上(方言称‘砧子’),一般由徒弟手握大锤进行锻打,铁匠师傅左手握铁钳翻动铁料,右手握小锤一边用特定的击打方式暗号指挥徒弟锻打,一边用小锤修改关键位置,使一块方铁打成圆铁棒或将粗铁棍打成细长铁棍。可以说在老铁匠手中,坚硬的铁块变方c圆c长c扁c尖均可。 两位师傅叮叮当当,你一下,我一下,敲打得正欢。两位师傅对走进来的谢柳只是用眼角的余光扫了一下谢柳,丝毫没有停顿。 谢柳对打铁这一行业并不陌生,后世谢柳老家村上就有一个铁匠,每天在院子里敲敲打打,然后老婆就在镇上摆推卖货,是第一批‘万元户’。初开始时,院子紧闭,有人好奇,在墙头偷看,则大声呵斥。后来,就打开院门,让人随意观看,再到九五年左右,这个职业在镇上消失了。 门口几块门板搭成一个平台,台子上放满了铁器成品,都是些与传统生产方式相配套的。有农具,如犁c耙c锄c镐c镰等,也有部分生活用品,如菜刀c剪刀等,此外还有如门环c泡钉c门插等。 铁匠铺师傅的淬火和回火的技术是十分重要的。这淬火和回火技术,全凭实践经验,一般人很难掌握。换句话说,你掌握了淬火与回火技术,你就是大师级别。铁器,外型很容易制作的十分精美,但是如果师傅的淬火或回火的技术不过关,制出来和铁器也是很不耐用或者根本就不能用。 打铁是男人的事业,但这也是个痛苦的事业。没有力量不能打铁,没有胆量不敢打铁,没有吃苦精神不愿打铁,所以说打铁是男人的事业。但人们常说:“世上三般苦,撑船c打铁c磨豆腐”。每至烘炉生火之时,都是温度骤升,拉一阵风箱,可汗水满头,抡一番铁锤,便会挥汗如雨。那十几斤重的大锤抡番起落,的确需要超人的力量也需要承受相应的痛苦。 如果你心情好,打铁真的好像一支交响曲。风箱拉起,曲子奏响。随着加热的需要,那风箱会在平缓均称的节奏中加速,强力的节拍中充满希望。那炉中的火苗,一起随风箱的节拍跳跃,在劲风的吹奏中升腾。待铁器热至彤红,铁铗快速夹至大铁墩上,一番铁锤上下,一串钉铛声响,一阵汗雨飘下,那铁件便成为匠者的理想器物。最后,师傅会把铁器放入水槽内,随着“吱啦”一声,一阵白烟倏然飘起,淬火完成,整个流程结束,很有成就感。 如果你心情不好,这每一次敲击的声音,仿佛敲击在你的心头,让你心浮气躁,坐立难安。 走出张记铁匠铺,谢柳莫名的感觉身上一轻,心情也轻松起来。 抬头一看,对面是一家书铺,‘昌文书铺’四个笔力遒劲的大字映入眼帘。谢柳喜欢读书,知道是书店,没法不看啊! 站在店门前,透过宽大的窗户,里面的布局看得一清二楚。走进书铺,才看出,虽说是书铺,却不是专门卖书,各种笔墨纸砚占据了较大的面积。并且,书是一袋袋堆堆轴轴的类似国画卷轴一样的东西。环顾书铺,与谢柳预想的‘书’那样的东西一样没有。其实,这满架c满桌的圆柱体纸卷便是唐朝的书。 有些书用一个布袋盛着,袋口开着,露出五支或十支书轴。谢柳知道,这专门装书的书袋叫‘帙’,有个形容书籍多的成语叫‘卷帙浩繁’。 露出袋口的书轴上还吊着个标签,拿在手上还有一点份量,标签上写着‘尚书正义卷三’,原来是这一袋书是尚书,这是第三卷。有标签不仅方便了查看,还保护卷轴不被打开过多次数以致于损坏。 一千多年前的书啊!谢柳对此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抽出一卷书轴,最外面一层粘裱着硬纸,这个是即能保护书籍也能起到装饰作用,彰显个性,这个叫“褾”。谢柳突然想到,这个厚度的纸,用来做pu kè牌还是不错的。 解开系带,展开书轴,一行行竖写的工整小楷依次展现,写得真不错,可惜前世今生没读过《尚书》。不过,明显是手抄的书籍啊!字写得好还是能挣钱的。一眼看过来都是书轴,不也说明雕版印刷还没开始吗?机会啊! 谢柳不知道的是,雕版印刷术在初唐已经出现,但整个唐朝近三百年,都没得到上层社会和统治者的重视。那些个官员贵族的惯性思维都是“如何让手抄书更精确c更美观”,而雕版印刷出来的东西在他们眼里就是粗陋不入流的玩意儿,只能印一些佛经c咒贴c日历等俗货。到了宋代,雕版印刷术才被全社会广泛接受。然而,“册页书”全面替代“卷轴书”。 突然间,叮叮当当的声音响起,谢柳知道那两个铁匠开始打铁了。又看了一会,只觉得这声音就是噪音。读书要清静,这书铺真倒霉,摊上个这么个邻居。再看看柜台里的掌柜,正眉头深皱,一副无可奈何的模样。 书铺的书还是不少的。史游的《急就篇》只看过封面,没读过内容。至于学综合知识的《杂抄》《孔子备问书》没听说过,了解历史人物事迹的《蒙求》《古贤集》没读过,学习文学知识的《兔园策府》没读过,学家规家教的《太公家教》《武王家教》《新集严父家教》没读过,学格言诗句的《夫子劝世词》,都没读过。 这书轴标价没有低于两百文的;还有一枝夸张的笔,标签上写着‘诸葛笔’,标价居然五十贯;普通的一百张白纸六十文钱,更精良一点的‘硬黄纸’一张三文钱。谢柳觉得自己实在太穷,晕,书啊!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第十一章:五福酒楼 不管什么时代,商业规律都是起作用的,有人日进斗金,有人门可罗雀c惨淡经营。 五福酒楼,是个老店,两层,建在越河河边,规模还算不错,就是有点冷清。这纯粹是一种感觉,生意好的饭店无论何时,你一进去就会感觉到一种烟火气息。 柜台后,伙计一看有人进来,赶紧起身招呼,待看清是个小孩,而且穿得破旧,顿时泄了气,懒洋洋地道:“这里是吃饭的地方,不是玩的地方。” 再不吃饭,谢柳感到有饿死的可能。没奈何,找个饭馆吧!口袋里没钱,任凭谢柳如何劝说,谢士毅死活也不肯进来。谢柳只好自己进来,其实谢柳也不敢吃霸王餐,不过谢柳已做好了准备,这先吃饭后付钱就是好啊! 谢柳一见伙计这腔调,不由得一楞,心想这伙计眼睛还是挺毒的。 谢柳知道,这时候不能露怯。挺起胸膛,看着伙计的眼睛,微微一笑,道:“哦!我是来吃饭的。” 伙计愣了一下,稍微热情了一点,道:“客官楼上请!” 将谢柳迎上楼,伙计把桌子行云流水般地擦了擦,道:“客官要用些什么?” “不急,我且问你。”谢柳尽量显得沉稳一些道:“为何不见其他客人?” “嗯”伙计结结巴巴道:“生意总有忙与闲,人多了上菜还慢些,人少上菜快,再说,这不是更清净么?” “不是这么说的。”谢柳摇了摇头,说道:“现在才是午后,我见前面两家酒楼人还不少,你这人少,说明你们饭菜不好,或者店家欺人,叫我怎么敢吃?” “你”伙计明显不高兴了,道:“那客官还点菜么?” “这样吧!你叫你老板来,我看下是不是像欺人的样子,然后我就点菜。”谢柳说道。 “这”伙计郁闷了,没见过这样的客官啊! “反正掌柜的现在也没事,你说是不是?”谢柳加了一句。 “也是。”伙计犹犹豫豫地下去了。“点菜还要看老板长的怎么样。”伙计边走边嘀咕。 不是缺钱,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谢柳也不敢这样讲话啊! 外面风景不错,透过窗户,越河就在眼前,船来船往,也是一番景象。时间不长,一个二十多岁,中等身材,白白胖胖的年轻人走了过来。 “客官,我就是这个店的掌柜。”那个年轻人来到桌边,说道:“找我何事?” 谢柳站起身来道:“掌柜贵姓?” “免贵,姓蔡,蔡有福。” “好名字,掌柜以后会有福的。” “不知客官找我有何事?”蔡掌柜有些纳闷。 “那我就直说了,蔡掌柜为人良善,又长得一团和气,店里生意却不怎样,想来外面传得不错。”谢柳盯着蔡有福的眼晴说道。 “传什么了”蔡有福的眼里闪过一丝慌乱,急忙道。 “贵店的菜烧得太差,厨子是个门外汉。” “啊” 这话说得太直白了,这个蔡掌柜明显顶不住,蹲下身子,居然哭了起来:“看来我真不是当厨子的料,呜呜” 那伙计有些看不过眼,想说些什么,却是欲言又止。 “真不好意思啊!我不是有意的。”谢柳略带歉意道。 胖子哭得稀里哗啦,看上是委曲大了,这让谢柳也有点尴尬。 谢柳只是看这酒楼明显生意不好,而生意不好的酒楼原因只有一个,菜做得不好或不够好。谢柳打的是卖两道菜谱换点吃食的主意。不想,这一张嘴就捅了人家一刀,不会讲话要慎言啊!谢柳自我批评了一下。 谢柳想的是卖菜谱,这也没错,毕竟唐朝还没有真正的美食,蒸c煮c烤是主要烹饪方式。美食也是艺术的一种,作为一个合格的美食爱好者,谢柳的手艺还是勉强拿得出手的。一道美食菜谱不够,大不了再多一道,谢柳就不相信五福酒楼的掌柜不动心,这年头,手艺就是命根子,再说这集市还有其他酒楼嘛!当然,生意不好的酒楼对菜谱的需求会更急切一些。 “跟你没关系,你说得是实话啊!”蔡有福哭得是一发不可收拾,一把鼻涕一把眼泪道:“说什么‘有志者,事竟cd是骗人的,我接手这个店半年了,每天勤学苦练,还是没有一点进步,我死不足惜,可怜我上有老下有小,呜呜” “这不是什么天分的问题。”谢柳劝道。 “那是什么问题?”蔡有福抬起泪眼,眼巴巴地看着谢柳。 谢柳沉吟道:“你应该找个师傅,有了师傅教,再加上自己努力,才有可能成为名厨,否则一辈子都是门外汉。” “对啊!”蔡有福拍了拍大腿,然后又神情黯然道:“都怪我啊!我爹在世时,我整天游手好闲,从来不肯进厨房一步。结果他老人家突然去世,我想学都没地方学。” 唉!又是一个想吃后悔药的。 “你爹?”谢柳问道。 “我爹是这店的掌柜,也是掌勺,当年我家这店在这越河是大大有名。” “那怎么会这样呢?” “当年,我爹的手艺在这越河一带是最有名的,还有两个学徒,三个伙计,现在就一个伙计了。”蔡有福叹了口气道:“去年秋天,我爹一场急病去世了,我娘伤心过度,卧床不起,两个学徒c两个伙计很快被坊市里的其他酒楼挖走了,这生意自然一落千丈了。” 谢柳叹了口气,道:“你怎么不找个师傅或聘个大厨?” “我上那找?”蔡有福苦笑道:“这手艺就是饭碗,除了父子相传外,只有衣钵相传了,外人想学,只有先给人家当上五到八年的学徒,然后人家也不会言传身教,只是给你一个偷师的机会罢了。况且我现在这样,绝不会有人教的。” 谢柳对卖菜谱这事有了底气。温言道:“蔡掌柜,你先将你拿手菜上两个,我的肚子也饿得慌了。” 蔡有福本以为说了实话后,这笔生意算泡汤了,说不定还要被耻笑一番。不想眼前这小子还要上菜,登时大喜,直道:“客官稍等,我去准备。”飞也似地跑了下去。 两rén iàn面相觑,伙计摇摇头,也下去了。 这酒楼上菜是需要时间的,半个多时辰,菜还没上来。这酒楼fu u与后世不能相比,半个多时辰茶水也没上一杯。楼外的风景再好,也架住一看半个时辰啊!谢柳在楼上看得谢士毅在楼下急得团团转,就是没有勇气上楼来。 好不容易,只听得楼板一阵乱响,胖胖的蔡掌柜带着一脸的汗水亲自端着托盘上菜,谢柳看了看,四个菜c两张饼,搞大了,这一盘菜就能让谢柳吃饱。 蔡有福很职业化地报了菜名,蒸豚搵蒜酱,炙鸭点椒盐c去骨鲜鱼脍,兼皮熟肉脸。谢柳没听懂,不过看了下也就明白了,这是什么菜呢?分别是:蒸猪肉蘸蒜泥c烤鸭蘸椒盐c生鱼片c带皮的羊肉。不错,都是肉菜,不过你也不看看,我这身板吃得掉这四个菜吗? “掌柜的辛苦了,我刚才在楼上看到我叔叔正在楼下,麻烦伙计告诉他,我在楼上,请他过来。” “不辛苦c不辛苦。”蔡掌柜走到楼梯口向楼下喊了几句。 稍后,伙计领了谢士毅上来。 谢士毅到了楼上,就看到一个胖子站在面前,仔细一瞧,这不是蔡家村的那个小胖子吗?顿时放松了心情。农村就这样,拐弯摸角总能搭上点关系。 谢柳一见谢士毅上楼,大声道:“叔叔,这是蔡掌柜,是个好人。” 谢士毅向蔡有福点了点头,道:“认识c认识,听说是个孝子。” 谢柳笑道:“是个好人。” 谢士毅附和道:“是个好人,是个好人。” 蔡有福笑得憨憨的。 蔡有福很紧张,在他希冀的眼光下,谢柳开吃了。 事实证明,名字好听不代表菜就好吃。谢柳慢条斯理地品尝了蒸豚搵蒜酱c炙鸭点椒盐c兼皮熟肉脸,再咬了两口饼,鱼片没敢下手,然后就不动筷子了。 谢士毅倒是不在乎,吃得挺欢快。 蔡有福知道又搞砸了,白白的脸瞬间变得通红,恨不能找个地洞钻下去。 谢柳毫不客气地说到:“鱼片,不能吃了,看上去就不新鲜,别的菜好歹是熟的。” “这样吧!我有几句话要说,就是不太好听。不知道蔡掌柜敢不敢听?”谢柳看了看蔡有福道。 蔡有福红着脸道:“有何不敢,还请郎君道来。” “蔡掌柜,借个地方说话。”然后向谢士毅道:“叔叔,慢慢吃,不过鱼片就不要吃了,我和蔡掌柜的说两句话就来。” 蔡有福知道谢柳有话要说,感觉不是什么好话,忙道:“这边有雅间,请。”转过身来,快步走到楼梯口,扯着嗓子喊道:“泡茶。” 两人进了雅间,坐下。 蔡有福迫不及待地道:“小郎君,不知道怎么称呼?” 谢柳,摆了摆手,道:“我姓谢,叫谢柳。” 蔡有福拱了拱手,道:“原来是谢郎君,幸会c幸会。” 谢柳有样学样,也拱了拱手。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第十二章:露一小手 “我就实话实说了,鱼脍这道菜是我大唐名菜,不仅选料精细,而且调料众多,是众所周知的美味。可能你不知道,我知道的有三十八种之多。”谢柳看了看蔡有福写满惊讶的脸。其实,谢柳只会做两三种,而且也没做过。 “我就先细说一种,选品质好的淡水鱼,重约两斤,不要太大,但要“壮实”,买回来后先放在山泉水饿养几天,这样使鱼肉紧实甘爽。杀鱼时在鱼下颌处和尾部各割一刀,然后放回水中让鱼在游动放血,这样了无淤血的鱼片便洁白如雪,晶莹剔透,放血的程序若把握不好,鱼肉带红色水分也多。片鱼时刀功要好,切出来鱼片薄如蝉翼。片好之后要再放在冰里冷冻一会,才会爽滑c有甜味。进食时蘸以蒜片c姜丝c葱丝c酱油等,再加上油c盐c糖混合成的调料,即可。” 谢柳看了正在默记的蔡有福,道:“蔡掌柜,有时间可以试做一下。这道菜算我送你的。” 蔡有福不住称谢。 正相互客气中 咚c咚,有人敲门。两人对视了一眼,担心被打搅好事的蔡有福没好气地喊道:“进来。” 进来的是伙计,茶泡好了。蔡有福一边没好气地瞪了伙计一眼,一边殷勤地端起茶杯,谦卑地对谢柳说道“谢郎君,请喝茶。”然后挥了挥手,示意伙计退下。 谢柳端起茶杯一看,里面一片混浊,知道是加了诸多调料的黑暗饮料,又是好奇c又是担心,轻轻啜了一小口,直觉得一股说不出的味道充满口腔,忍了忍,还是咽了下去。见蔡有福正一脸紧张地看着他,这个可怜的孩子今天的打击够多了,谢柳只好违背良心说了句:“还好。” 蔡有福那张紧张的脸顿时松弛了下来。 谢柳接着道:“你那鱼脍,鱼选得不够好,血没有放尽,颜色是暗红色,而且鱼脍要求是去头尾c肚皮,切后红肌白理,轻可吹起,薄如蝉翼。你一样都没做到。” 蔡有福汗出如浆。 “再说蒸豚搵蒜酱c兼皮熟肉脸这两道简单的菜,菜腥气太重;炙鸭点椒盐的鸭子炙时没掌握好火候,多有焦枯,口感太差,而且用来烧烤的木材也不对。” 谢柳讲完后,看了看蔡有福,可怜的蔡有福红着个脸,低着个头,一副不知所措的样子。 等了一会,蔡有福还是一副不知所措的样子。谢柳只好说道:“要不,我给你提几个建议,你看如何?” 蔡有福瞬间坐直身子,一脸期待的地看着谢柳。 “我的第一个建议是你把这酒楼卖掉,毕竟你”话还没说完,只听得一声嚎叫,胖子崩溃了。 谢柳赶紧说道:“第二个建议是我有菜谱,卖你几个,包教包会哦!” 说完,赶紧向后退去,保持一个安全距离,这货情绪波动太大,肢体动作无序。 蔡有福慢慢收住悲声,说道:“你有几个?怎么卖?” “只是切脍就有三十八种,我也没计算过,百种还是有的,这样吧,一贯钱一道菜。” 蔡有福目瞪口呆,吃吃地道:“你真的会?你才几岁啊?” “不要问我几岁,我一看食材就知道怎么吃,天生的。你要不相信,我们到厨房里试试。” 五福酒楼的厨房是在小楼的后边,约五十平方的两间连通的厢房,临水,淘米洗菜很方便。有一个大灶,灶头不少。几张案板c台案错落摆放。这都是老蔡当年置办下来家当。谢柳看了看,厨房里各种调料还是蛮多的,常用的葱c姜c蒜c花椒c胡椒c豆蔻c桂皮c陈皮都有了;也有些比较复杂的调料,诸如油c酒c醋c豆豉c豆酱也都有;盐肯定是有的啦。另外,还有糖,更具体来说应该是麦芽糖,至于蔗糖还是等玄奘从天竺带回来的制作工艺,自那之后,砂糖才渐渐普及。这调料应该是按他老爹的布置传承下来的。 谢柳看了菜,东西还不少,有鱼c有鸡c有蛋,也的点羊肉。 “蔡掌柜,你留下,我说你做。”谢柳安排起来。 被叫留下,蔡有福顿时激动起来。谢柳倒是没有太多反应,这菜谱实在太多,无所谓啦! “我现在做的这道菜叫‘蒸鸡蛋’,很简单的。” “找几个碗来,每个碗里涂一点点油,然后每个碗里磕入一个鸡蛋,加入少许食盐后,搅拌,对,像我这样做。”谢柳做了下示范动作。蔡有福开始做了起来,不一会蛋液便搅拌均匀,用约两倍的凉白开加入,再搅拌均匀,然后用细密的滤网过滤两遍,然后分倒回各个小碗,撒点葱花,放入开水锅内蒸一会就可以了,注意锅盖不要太严实,留一小鏠,这样蒸出来的蛋羹会更平整。” 时间很难控制精确,谢柳也说不清,只好凭经验。很快,蛋羹便蒸好了。 还好,九十分,基本满意。 没等招呼,蔡有福已开吃起来,这货也不怕烫。 胖子都是吃货,这话一点都不假。这死胖子,吃完也不评价一下,拿起下一碗,又准备开吃。 谢柳连忙拦住,问道:“好吃不?” 蔡有福边边点头:“好吃c好吃。”说完,眼巴巴地看着余下的几碗。 说实话,这菜其实老少皆宜,卖相不错,经久不衰,说起来,经典总是有原因的。 谢柳笑道:“你先把这碗送到楼上,让我叔叔也品品,记得,不要说是我做的。” 蔡有福一阵风似地走了。 谢柳早就饿得饥肠辘辘,当下,也不客气地吃起来。 刚吃完,蔡有福已经回来了。 蔡有福欲待说话,谢柳挥了手,说道:“不急,不急,我再做几道菜。” 肚里有食,心自然定了,谢柳接下来指挥蔡有福捉了条鳊鱼,宰杀洗好,中间背脊切断,肚皮不断,然后用姜丝c盐c油腌制十分钟左右,姜片要成菱形做孔雀尾巴,可惜没有青红辣椒,把鱼断开的背脊顺其自然的方向摆成花型,姜片插在间隔处,鱼头摆好,鱼尾切断摆在鱼头旁边,开水上锅蒸约六分钟左右,熄火后再闷四五分钟即可。其实就是清蒸鱼,主要是造型,看起来像孔雀开屏,特别要注意的是鱼肚皮处不能切断。 这么简单,这么好看,这么鲜美,蔡有福觉得有些晕乎。 还没回过神来,谢柳又指着一条大黑鱼,蔡有福瞬间反应过来,冲过去气势十足地宰了那条黑鱼,在谢柳的指导下剐成鱼片,做成了水煮鱼,可惜少了淀粉与辣椒,只给给五分。淀粉可以用绿豆制,但现在没有,辣椒勉强可以用茱萸代替,只是茱萸还需要炮制,去掉些苦味。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第十三章:收徒 “蔡老板,有饭么?”谢柳刚刚才吃了半饱。 “有,我这就给您装上。”谢柳注意到蔡有福用上了敬语,知道蔡有福有点服气了。看样子生意可成。 蔡有福麻利地装了一大碗饭,也不怕撑死。谢柳一边吃,一边嘴上还客气道:“蔡掌柜,一起吃起吃。” 蔡有福却没有一起吃,脸上表情很纠结,显然是在思考人生重大问题。谢柳也没空理他,埋头吃饭要紧。这么多天,吃的是什么东西啊!这过得是什么日子哟!不想了,吃c吃c吃。 不一会儿,蔡有福显然相通了人生问题,也拿了碗筷坐下,吃。 清蒸鱼是一道经典的家常菜,口味咸鲜,鱼肉软嫩,鲜香味美,汤清味醇。水煮鱼,一道菜能撑起一个小饭店,大街小巷到处都有,适应各种口味的人。菜很下饭,也的确不错。比起唐朝名厨来说,这菜是当之无愧的好。一开始,蔡有福还有些小心翼翼,转眼便忘乎所以,运筷如飞。 很快,蔡有福便放下碗筷,然后摆出了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食不语,蔡有福毕还是有点修养的。谢柳其实是不在乎的,因为后世一起吃饭就是为了交流,好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谢柳吃得很满足,虽然与后世相比还差了许多,最后还摸着肚皮露出一脸满足的样子。 知道谢柳已吃好,蔡有福扑通一下跪了下来:“师傅,收下我吧!”听起来声音都有些变异了。 谢柳一惊,本想卖几道菜给他,换些钱用做启动资金,现在看来这老板外表憨厚c内里还是有几分精明的,知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拜我为师?别逗了,我才七岁。”谢柳一脸惊讶的表情,好像蔡有福的选择有多么不靠谱似的。 “师父,我是诚心的。”蔡有福一脸真诚。 “容我想想。”谢士毅讲他是个孝子c也很讲义气。有多好谢柳不知道,但至少不算恶人吧!反过来想,收个徒弟好像也没什么不好,至于这厮人好就多教点,人不好就少教点,对谢柳的影响也不大。 “好吧!我问你一个问题,你慎重回答。” “师父,请说。”还没讲同意,已经殷勤地叫上了,有做一个合格商人的潜力。 谢柳尽量装得稳重些,问道:“你岁数不小了,现在学艺会很辛苦的,你确定你能吃得了这个苦么?” “能。”蔡有福大声道:“我天天想学艺,做梦都想。相信我,我一定会做好的。” “重宝秘术,付与有缘,入我门来,遇祸莫怨。”谢柳借用了一句江湖流传很广的名言。 蔡有福神情坚决,语气诚恳地道:“师父,这是我的造化。” “那还不端茶拜师。”谢柳笑道。 谢柳接过蔡有福的茶,轻呷了一口。心里却在想:“什么时候炒些新茶?” “师父在上,请受徒儿一拜。”蔡有福连忙跪拜下来。 “起来吧!” “师父,我这酒楼经营已到山穷水尽的地步,蒙师父不弃,徒儿我无以为报,愿将酒楼分师父一半,请务必笑纳。” 空手套白狼,颇有些趁人之危啊!谢柳犹豫了起来。 两人你推我让,最后蔡有福道:“师父,我就是请大厨,也得给别人干股啊!” “这样吧!也没必要一半,我不参与经营,我只教你厨艺,帮你出出点子,我拿两成就够了,酒楼还是你的,我只拿干股。”谢柳坚决道。 “这,我会不会太占便宜了。”蔡有福不好意思道。 其实,双赢才是真的赢。真正的精明是厚道,如果你和别人合作做生意,如果拿七分合理,八分也可以,那么只拿六分就是厚道,而且长期来看,更能长久,挣得更多。 在蔡有福的力主下,两人签订了一份二八分成的契约,这份契约需要到官府备案。但谢柳却不打算去,一旦用自己的名字签订契约,以后走仕途可能会受到影响,这就是风险。只要自己能走仕途,商人地位低下,不到官府备案也无妨。 契约hu一 d一ng,古已有之,至唐则更为完善。只要是可以合法交易的东西,双方协商好后都可以到官府bàn li。唐时,契约有统一格式,官府有审批制度,审批合格后会加盖官印。一旦完成上述步骤,这契约便受官府保护了,当然,你要记得交税,不交税的后果很严重。 谢柳看着这个比他大了许多的徒弟说道:“好好努力,十年后你将成为大唐第一厨师,你的五福酒楼将成为大唐第一酒楼。” “你我那个”蔡有福呆滞了,他从来没有想过。他最多只想将老父亲留下的酒楼支撑下去,如果可以的话恢复昔日的荣光就对得起九泉下的列祖列宗了。现在,谢柳的目标如此之高,蔡有福有点懵了。 “觉得目标高了?胆怯了?”谢柳冷笑道。 不待蔡有福回应,谢柳又道:“我也不与你多费口舌,按我的要求去做,一年之内同福酒楼会是越河坊市最好的酒楼。另外,这拜师的事情你知我知即可,千万不要传出去。” 谢柳想得长远一些,这么小的岁数,收个厨子徒弟,只怕三两日内便会传遍四邻八乡,对自己长远发展不好。 确立了师徒关系,谢柳便直接安排起来,毕竟这个时代师徒关系是相当靠谱的关系,在手艺人眼里师父真如父。 吃完了,谢柳才想起谢士毅还在楼上吃饭。 不管了,先了解一下自己的徒弟吧! 蔡有福,男,二十五岁,上有老下有小,母亲生病,长年起不得床。妻子照应老母,一时也不得离开。有一子一女,儿子蔡小虎,比谢柳大一岁,女儿比谢柳小一岁。家住蔡家村,离谢家村约十五里路,三代经营小酒楼。年轻时仗着家里略有资财,整天游手好闲,不学无术。去年秋天,其父病死,幡然醒悟,只是为时已晚,家传手艺一点都没有学会。 谢士毅这一顿饭吃得心满意足,谢柳也很满意,有了蔡有福这个徒弟,叔叔服徭役这事,基本上算是解决了。 来一趟不容易啊!谢柳是不想回去了。蔡有福很会做人,准备了些肉食果品让谢士毅带回家。谢士毅不知道蔡有福认了谢柳做师父,有点不知所措,显然今天的事情已经超出谢士毅的理解能力了。谢柳也不解释,叮嘱谢士毅明天请谢士平到五福酒楼,并把算盘带来。 蔡有福很干脆,谢士毅一走,立即找个由头,遣走伙计,然后,关门打烊,五福酒楼立即进入寂静模式。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第十四章:授徒 谢柳知道,蔡有福装出来的平静的外表下掩藏着一颗迫不及待的心,也无意卖关子。第一句就让蔡有福既惊且喜。蔡有福知道学艺不容易,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但怎么也想不到谢柳当天就要教,而且包教包会。 不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第一要做的是买c买c买,准备工作很重要,还好谢柳想要买的东西越河集市都有。 吃过晚饭,授徒开始。 谢柳不是厨师学校的毕业生,也没有饭店酒楼工作经验,他没有系统的学习过,所以并没有什么系统的餐饮知识,但常识加上爱好,指点一下一千多年前的厨师小白还是可以的。 习惯性地轻咳一声,谢柳便开讲起来:“厨师,简单地说就是烧饭烧菜的人,但要烧得好,不容易。俗话说:‘老阴阳,少厨子。’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厨师,首先要有健康的体质。”说到这,看了看蔡有福。 蔡有福忙乖巧地说道:“师父,我不怕苦,我有的是力气。”说完还有意伸了伸胳膊,秀了秀肥肉。 谢柳看了看眼前晃动的肥肉,定了定神,继续道:“厨师的工作很辛苦,加工切配c临灶烹调,不容出现丝毫差错。具体来说,作为一名合格的厨师,你要有精细的刀工,对火候的精确掌握,调味要准确适口,要了解烹饪文化历史,要懂得一定的民俗礼仪知识。如果,你想做得更好,还要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和勇于创造c大胆创新的精神。” “此外,厨师做的饭菜是给人吃的,一定要干净。” 见蔡有福听得认真,谢柳继续讲道:“我大唐,饮食也是丰富多样的,但信息不发达,厨师敝帚自珍,流传不广。好多吃食,只是听其名,而不见其形。所以你做酒楼,很简单,先以解一下越河集市有那些有名酒楼,然后只要做到集市第一就可以了。有了经济基础和真功夫,很快就能做到润州第一,江南第一” “怎样做到第一呢?听我的就行了。”谢柳很自信。 “我大唐虽有稻米,但主食还是以面食为主,更具体地说,是以饼为主,比如蒸饼c煎饼c胡饼c汤饼等等。各种饼多达几十种,当然,各种馒头c包子都是饼的一种。这个在越河集市上也能见上不少,这个你不必做,你要做高档酒楼,就要做些少而精的东西,或者别人做不出来的东西,如小笼包c水晶虾饺等。” “什么是小笼包c水晶虾饺啊!”蔡有福不懂就问。 “你以后会知道的。”谢柳并没有解答。继续说道:“肉食嘛,以羊肉为主,所以能做好羊肉你的酒楼就能立足,吃牛肉是犯法的,猪肉虽然好吃,但显得档次低,暂时就不用考虑了。不过,猪肉菜以后会是主流。鸡鸭鹅等禽肉不算肉,但味道还是不错的,特别是鸡,酒楼是不能缺少的。越河地处南方,南人多吃鱼,我朝渔猎风气很盛,钓鱼很常见,所以鱼要会做,而且还要做好。” “好了,理论上的东西我现在就讲这么多,以后再慢慢讲。”谢柳也不想讲太多,理论讲太多,做不到等于一场空,这些都是需要在实践中慢慢提高的事情。 蔡有福如释重负,显然谢柳讲得信息量太大了。 “有福,把今天买的绿豆先用温水泡起来。” “是,师父。” 绿豆的用处很多,但今天谢柳是想取绿豆淀粉。这时代没有玉米c马铃薯,只好用绿豆了。淀粉也就是俗称的“芡”,可直接食用,也可用于酿酒,同时还是经常出入筵席的烹调辅料,在烹饪中具有无可替代的效用。淀粉除了用于烹调之外,在各类食品加工中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利用淀粉作为配料或主料的食品有:各种粉肠c灌肚c凉粉c粉皮c粉丝c火腿c罗汉肚等。注意,少了这东西,厨师的功夫就废了一半。绿豆淀粉是最佳的淀粉,但成本相对高些,后世用得少。 好像没看到热水瓶之类的东西,谢柳猜想,现在想要热水都是现烧的。烧水需要时间,见灶间火点了起来,谢柳换下了蔡有福。其实烧火不难,难在点火。这个时期引火的是‘火石’,两块小石头。理论谢柳知道,但是真的要让谢柳来引火的话,可能要折腾到明天早上。 添了几把柴火,谢柳感觉到这灶并不科学。这大灶在农村,到二千年左右还很普遍使用,谢柳并不陌生。早些时候,农村还曾经大力宣传普及节柴灶,能节约一半左右的柴火。饭店,用柴大户,节约柴火就是降低成本。恩,明天重新砌个灶。 谢柳烧火,蔡有福便捣食茱萸。现在是没有辣椒的,辣味主要来自于食茱萸,别名‘越椒’,直接使用有辣味,但也有一丝丝苦味。谢柳知道这调料是药食同源,需要炮制。《本草纲目》记,食茱萸“味辛而苦,四川c湖北一带的人八月采,捣滤取汁,入石灰搅成,名曰艾油,亦曰辣米油。味辛辣,入食物中用”。在中国千年历史里,茱萸也曾扮演十分重要的辛香角色,是六味中“辣”味。 水烧开了,便开始泡绿豆。谢柳从没有制作过淀粉,但制作淀粉真得不难,将去掉杂质的绿豆先用开水烫一下,然后再在温水里泡十小时左右,直到用手捏挤时豆皮能剥离c豆肉也易粉碎时为止。水温用添加冷c热水调节。然后,磨浆c过滤,最后分离c沉淀c晒干便可得到淀粉。有了淀粉做配料,酸菜鱼自然就出世了。 “这个泡起来后,记得调节水温,明天早上磨浆c过滤。”说完后,谢柳才想起来,这泡绿豆的事应该早上做,这样晚上就不用调节水温了。好在,不需要自己做。 “好的,师父。” 可怜的胖子,今天晚上没觉睡了。 泡起绿豆后,蔡有福开始将捣烂的食茱萸的过滤取汁,然后加入石灰搅拌。这个步骤,谢柳并没有做过,后世吃辣多太简单了。虽然这个炮制方法方向是正确的,但两有还是试验了好几次才成功。尝了一点,这样炮制后的食茱萸没有苦味,纯是辣味。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去掉苦味让蔡有福非常惊奇。很好,有了这‘辣米油’可以做很多种菜。 “这个味道很正,一点苦味也没有。师父,你怎么会想到用石灰去苦味的?”蔡有福极为好奇。 “这以后有人问起,你就说是你蔡家的祖传秘芨,传子不传女,与我谢柳没有关系哦。”谢柳没有回答蔡有福的问题,因为,越回答,问题越多。 蔡有福一愣,呐呐道:“师父多谢师父。” “好好做,我看好你哦!” “真累啊!我先躺一下。”谢柳找了个长凳躺了下来。 睡觉是人类不可缺少的一种生理现象。人的一生中,睡眠占了近三分之一的时间,它的质量好坏与人体健康与否有密切关系,由此可见睡眠对每一个人是多么重要。七岁的小孩子必须睡觉达到十一小时,谢柳今天真是累了,这一躺下,很快就睡着了。 谢柳早上是被喊醒的,一醒来就看到一张胖胖的脸,那张胖胖的脸笑得像一朵花似的。 “师父,早安!”想起了,昨天累了就躺下来了,这一躺就是一晚上,真爽。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第十五章:五福羊肉 酒楼是勤行,不勤快是做不好的,当然也有勤快也不一定做好的。 宰羊。看蔡有福熟练的动作,就知道他以前没少干。 “有福。”谢柳这师父做的是越来越有感觉了。 “羊肉是主要肉食,整个集市一天卖出二c三十条羊应该没问题吧!”毕竟这方圆二三十里地都有人来,还有越河里那些南来北往的人。一只活羊只有七八十斤,出肉率只有百分之五十。 “没问题,当年我家一天能卖三四只羊。”蔡有福回答道。 “那好,一只羊大约五百文到七百文钱,作为饭店一只羊只赚一倍的钱是极为厚道的,努力吧!每两三贯钱在等你呢?”当然,这只是毛利,成本还没计算呢!不过,显然蔡有福没想那么多,一脸亢奋。两个人想到即将滚滚而来的铜钱,不由得傻乐起来,瞬间心情大好。 “开酒店嘛!会烧羊肉是必须的。虽然羊肉的烧法有几十种,但要烧好,都是有诀窍的。我们开酒楼就是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你知道有什么羊肉名菜?”谢柳问蔡有福。 “生羊脍c浑羊殁忽c黄耆羊肉,好像就这些。”蔡有福想了想,又道:“这些都是食客说的。” “生羊脍,这道菜是从隋朝传下来的,简单来说就是生羊肉切碎拌调料,味道什么的自行想象吧,很快会被淘汰的。黄耆羊肉,算是道药膳,就是黄芪和羊肉煮汤,做起来很简单的。正因为做起简单,所以口感上药味重,腥味也没去净。‘浑羊殁忽’,名不副实。是很有名,做法也很奇葩,简单说,就是把羊和鹅杀了之后去内脏褪毛,然后在鹅的肚子里放上调好料的糯米饭和肉,把鹅放到羊的肚子里,然后烤羊,等羊肉烤好了,羊肉给厨师或仆人吃,主人只吃鹅。等羊烤好了只吃鹅,鹅在大唐都算不上是肉,羊肉可是上等肉啊!”谢柳说着c说着笑了起来。 “嘿嘿!”蔡有福也跟着笑了起来。 “你放心,为师烧羊肉的方法有十几种,包你满意。”谢柳自信地道。 谢柳所教的羊肉烧法来自于藏书羊肉,藏书羊肉以活杀山羊为原料,运用传统独特的烹饪技艺烧煮而成,白烧以汤色乳白,香气浓郁,肉酥而不烂,口感鲜而不腻,常食不厌而闻名,又有“全羊宴”等特色系列莱肴。 先放血,血是好东西,做成羊血旺烧豆腐或烧火锅,绝对的鲜嫩。然后,去毛剁块,泡水去血。干活真的很累,不过谢柳只是动动嘴,蔡有福忙得大汗淋漓。 唐代,羊肉去除腥膻味是个难题,所有羊肉没烧好的都是膻味没处理好,胡椒能除膻味,所以价比黄金。胡椒在当时地位极高,价格也非常贵。到了盛唐,彼时胡食c胡姬c胡酒都是长安贵人宠爱之物,胡椒也不例外。公元777年,也就是唐代宗大历十二年,在中国历代贪官排行榜上位居前列的当时宰相元载被杀。他应该是历史上罕见的胡椒爱好者,查理大帝难以与他比肩,大概只有后来的伊丽莎白女皇能和他争夺“热爱胡椒的冠军”这个称号—她因为荷兰奸商抬高自己热爱的胡椒的价格,愤而开设东印度公司,是的,殖民史是从胡椒开始的。元载被查抄的财产中,包括800石胡椒。这个度量衡年代久远,有些陌生,换成现代计量单位,这些胡椒总重将近64吨。同时代的查理大帝如果知道,大概要羡慕至死,而其他欧洲中世纪的人们可能会对元载大大的佩服:“他真有胡椒。”不过这个收藏将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值几文。所以,收藏风险大,藏品要选好。 “酒楼生意,羊不可缺少,所以一定要有,更要做好。这‘藏书羊肉’绝对能成为五福酒楼招牌菜。鱼,也不可缺少。江南多鱼,不会做鱼菜的酒楼不是好酒楼。酸菜鱼的刀功要求不高,淀粉已经制出,食茱萸已炮制过,去了苦味,只有辣味,只要秘方能够保密,年或更长时间没有人能在酸菜鱼上超过你。这酸菜鱼很容易做,一道菜能支撑一个店。青鱼c黑鱼不消说,到处都有。酸菜,古称菹,《周礼》中就有其大名,也不是问题。这菜很容易做,也容易被仿制,这年代偷师学艺成功还是值得夸耀的,被偷的很多时候都是没办法的。但菜里少了淀粉c食茱萸,最多只是看上去相似,味道却相差很远。鱼脍,技巧已经讲过,其他的全在刀功上,需要好的刀功,你现在的水平做不起来,等你刀功好了,我再传你。记得哦,我不喜欢鱼脍这道菜。”谢柳并不觉得这道菜有多难,有人喜欢,就有人不喜欢,谢柳就不喜欢这道菜。 这藏书羊肉选用的是放养爬坡的山羊,当然现在的羊都是放养的。烹调时只放盐不加其他辅料。将一只羊身切成4-6大块,旺火烧开,撇去浮沫“出水”,然后放在清水中清洗“出水”,再清除锅底的沉渣,然后将羊肉重新入锅,旺火烧煮三小时以上,其间大c中c小火都要拿捏得当,这个是个技巧。待肉烂汤浓后即出锅拆骨,装至特制的方形或圆形盆内。 一般来讲,挑选两岁左右的公羊最好。因为羊肉内含有大量脂肪酸,为了避免口感发酸,必须将其放在冰箱中片刻,这个时候哪有冰箱,冬天很好办,夏天只好用桶吊在井里冷却。这也是个技巧,所以说‘美食就在细节中’。 在烹制过程中还要注意不同羊肉放置的位置。最下面搁放羊肉,上面是羊肚,而最上面则是鲜美的羊肝。急火烧沸后,便可将羊肝捞出,浸泡在淡盐水中,这样做出来的肝才不会变色变味。 你注意到了吗?他们有个颜色很深的木桶。这可是羊肉味道正宗不正宗的关键所在。没有木桶不要紧,将两根一尺左右长的松木棒洗干净c剥掉外皮,然后放入锅里一起烧。这样烧出的羊肉汤汤白而鲜,味道鲜美。食时如佐以饼馍,就是西安的羊肉泡馍。鲜嫩可口,油而不腻,风味独具,老少咸宜,是进补的佳品啊!。 羊肉自古以来被视作进补佳品,味甘性温,美味可口,易于消化。《本草》载:“羊肉比人参c黄芪c参芪补气,羊肉补形”,羊有暖中补虚,开胃健力,滋肾气,养肝明目,健脾健胃,补肺助气的功效。羊肉还有增加人体内消化酶c保护胃壁,并有抗衰老护肤美容的效果。 谢柳动嘴,蔡有福动手,羊肉放到锅里的时候,已是早晨点钟了。 这样算起来,中午时分羊肉就可以出锅了,带加上冷却时间,下午四五点钟才能chu sh一u。 谢柳嫌这藏书羊肉名字不太好记,改名为五福羊肉。 四月天气,当天卖不完,第二天不能食用。看样子,要做点广告啊!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第十六章:广告 早饭吃完,才放下筷子,就听得有人敲门。 “叔叔,你来得好早。”谢柳见谢士毅和谢士平两人这么早就到五福酒楼,还是有点意外的,再看两人还赶了辆牛车来,更觉得有些超乎想像。 谢柳不知道,自从他在那日接任族长时,说了‘一车东山墨’的故事后,谢中方这个老族长已经开始关注他了,谢家村才多大,谢柳退学当天,谢中方就知道了。谢柳叔侄找谢士平做算盘,昨天几个人已经研究了一个晚上,得出的结论是加强关注。 昨天谢士毅美美的吃了一顿饭,心里对谢柳的认同又上升了一点,想起谢柳交办的事,心想反正是顺路,不如在谢士平那走一下,可能的话,明天一早就出发,说不定来得早,还能吃顿早饭。 没想到的是,第二天谢士平居然借了辆牛车,带齐了全套家伙。 谢柳拿到了算盘,算盘制作的颇为精致,在边框上还雕刻了几个吉祥的图像,一起收了五文钱,这钱自然由蔡有福支付。 谢柳没想太多,招待了早饭之后,便安排起任务。 考虑到长期xiā一 sh一u羊肉,大木桶还是需要的,这个由谢士平制作,后院场地不小,由谢士平自行安排。 谢士毅学习珠算,谢柳觉得叔叔要想摆脱农民的身份,还是需要学点实用的东西,比如说珠算。珠算学习从加法开始吧!珠算并不难,先背口诀,口诀背好,再练习。先从加法口诀开始,谢柳有纸有笔,前天已抽空写好。练习时,先从一加到一百,然后再多做题目,多加练习,待得熟练就可以了。 谢柳自己负责广告,广告图案已想好,就是画到纸上有点麻烦,画一张两张也就算了,一画几十张,累死个人。只是,这年头找人印刷,也没地方找啊!雕版印刷据说已经出现,但至少越河附近是没有的,这个问蔡有福就知道了。 咦,雕版印刷,是个好生意啊!是不是考虑一下?自己开一家。 没有印刷厂,那就自己来吧! 没想到谢士平做一块平板这么难,这还是特地找的软木。 原来,木工刨子虽说是传统木工工具,是用来推c刮木料使平滑的工具。传说是鲁班所制造,但实际上能肯定的是唐代以前是没有的,唐代或有,但现在正是初唐。即使某地或有,但按照中国古代匠人视手艺如命的习性,这东西也是敝帚自珍,决不会展现在人前。事实上,谢士平用的平木工具是‘鐁’,这种平木工具有点像刮刀,也有点像枪头,春秋是多为铜制,后多为铁制,在刨子发明之前,鐁是一种较得力的平木工具。但这东西对软木效果还可以,对硬木就不行了,而且效率比刨子就差得太多了。另外,刨子常见的有二十多种,用途广泛,适应各种情况,所以刨子出现后,鐁就慢慢被淘汰了。 谢士平用鐁来平木当然不如用刨子效率高,而且不如刨子刨得平整。如果你要平整,谢士平还要披麻挂灰c找平c打腻子,就像化妆一样,把瑕疵遮掩起来,费工费力。 这事还要找蔡有福。 先买点豆腐c豆腐干,然后再到张记铁匠铺。谢柳订了两把刀,一把刻刀,一个刨刀片。刨子一般由刨身c刨刀片c楔木等部分组成。刨刀片是谢柳需要铁匠打制的,两把刀形状都很简单,描述了一下,两位铁匠师傅都点头说明白了。价钱不低,五十文,一个时辰后来取。 中午之前是没什么事了,谢柳自己拿过算盘,开始指导叔叔练习起来。 开饭店好啊!羊肉才烧好,四个人,一人一大碗羊肉汤,开始品尝名菜‘藏书羊肉’。切碎的羊杂加入汤内,味道更加鲜美,据蔡有福评估,绝对是平生喝到的最好羊肉汤,润州城绝对没有比这更好的羊肉汤。谢柳心里默默地加了一句:“长安也不见得有。” 大家一致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一致认为这是此生中最好喝的羊肉汤c最好吃的羊肉。 刨刀,做工一般,强度一般,使用后要勤于打磨。 谢士平不知道在铁匠铺打制的奇形怪状的东西是什么,但磨刀是木匠的基本功之一,谢士平做得很好,刨刀被谢士平磨过之后,看上去很锋利。谢柳也不多说,直接要谢士平按要求制作刨身,时间紧张,只好降低标准,半个时辰后谢柳手上出现了一个木工刨子。 谢士平试用了一下,顿时激动起来。在谢士平眼里,这刨子算得上巧夺天工,比‘鐁’好用太多。传说中,只有祖师爷鲁班才能发明木匠工具,难怪族长叫我关注谢柳,难道谢柳是鲁班转世?一时间,谢士平胡思乱想起来。 在谢柳眼里,这刨子做工粗糙,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再说,后世木匠就木工刨子各式各样的就有二十多种,要想做得好木匠活,还有好多种要制作呢。 谢柳大喊一声,总算惊醒了谢士平。一脸兴奋的谢士平飞快地刨平了几块软木,然后拿着木工刨子捣鼓去了。 谢士平得了木工刨子,就像小孩子得到了的喜欢玩具,那种喜欢很难用言语表达出来。不过,今天看样子谢士平是做不了什么事了。 谢柳用刻刀在软木上雕刻了广告,一幅蔡有福烹饪羊肉的宣传画,几句广告语,然后涂上墨,像印印章一样,很简单地便印了几十份小广告。 谢柳的美术c刻印水平都是极高的,但身幼力小,这个雕刻很多地方都表达不到位,这个只能说是一般,不过在蔡有福看得是目泫神迷,张大的嘴巴可以塞下一个大馒头。其实,这个就是雕版印刷的流程,有这个技术,开个雕版印刷店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时间紧c任务急,这些宣传单都是定向发放。蔡有福按谢柳的要求,向目标顾客发放宣传单。画很精致c传神,不识字的人也知道卖的是羊肉。字写得更清楚,说明今晚持这张宣传单,可得到五福酒楼一大碗免费的羊肉汤。当然,唐朝识字率低下,蔡有福是每发一张,都口头解释清楚。 谢柳印完广告单后就没什么事了,傍晚能不能成功,取决于能来多少人,只要人能来,谢柳是相信美食的征服能力的。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第十七章:华容道 不容置疑,这里的生活条件比石桥村要好很多,晚上,谢柳是不打算回去的。 长夜漫漫,蔡有福生意好了,自然会忙得没时间。打发时间,只有靠自己了,做点什么呢? 别人没有,谢柳有啊!麻将cpu kèc五子棋c华容道都很好玩啊!麻将,毁誉参半,喜欢的天天离不开,不喜欢的极为排斥与讨厌,再说,这游戏要四个人才能玩,先放放;pu kè,本质上与麻将差不多,但轻巧易携带,一人能玩,两人c三人c四人都能玩,可惜的是现在没有好的纸张,做起来容易,只怕损坏起来也快;五子棋,不用制作,找副围棋,就可以玩起来了,可是太简单了,有人玩再拿出来也不迟;还是华容道吧!华容道看上去很简单,一个人可以玩,人多还可以比赛。按谢柳对国人的了解,估计没有人会关心设计问题,他们只会玩。再说,现成的木匠在这里。 华容道游戏属于滑块类游戏,就是在一定范围内,按照一定条件移动一些称作“块”的东西,最后满足一定的要求。如果寻其起源,很高大上,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的“重排九宫”。那应该是产生于出现河图洛书的时代,有数千年历史。但实际上这游戏应该在清朝才出现,不超过两百年。 华容道游戏规则很简单,我们小时候很多人都玩过。也就是通过移动各个棋子,帮助曹操从初始位置移到棋盘最下方中部,从出口逃走。不允许跨越棋子,还要设法用最少的步数把曹操移到出口。如果,不考虑做到最少步数,很简单。 谢柳用毛笔画了一个带二十个小方格的棋盘,代表华容道。棋盘下方标注了一个两方格边长的出口,是供曹操逃走的。然后,用画了了十个大小不一样的棋子,它们分别写上曹操c张飞c赵云c马超c黄忠和关羽,还有四个卒。然后,叫谢士平把手上的事先放一放,先做华容道游戏。 做完已到了吃饭时间,蔡有福为晚上的生意忙得脚不沾地;谢士毅在楼上捣鼓算盘略有心得;谢士平得到了木工刨欣喜若狂,拿着木头不停地试用;谢柳好久不玩华容道,也玩的不亦乐乎。一句话,都很忙。 厨师吃饭一般是在上客高峰前,吃饭的时候,谢柳发现多了两人,蔡小虎和伙计蔡十七,两个见了谢柳都很客气,蔡小虎更是不断地打量谢柳。 谢士平c谢士毅吃过早晚饭就走了。 谢士毅虽然惊讶这两天谢柳的变化,但本性老实,老实人的优点是想自己少,缺点是想别人也不多。坐在牛车上,谢士毅一路拨弄着算盘珠子,清脆的声音让谢士平听得心浮气躁。 谢士平是个聪明人,只身份地位限制了他的见识。来之前,族长的嘱咐,来之后,刨刀c广告,华容道游戏以及蔡有福对谢柳的态度,特别是临走的时候,蔡有福用瓦罐装了许多羊肉让谢士毅带回去,要知道,这羊肉是要做生意的。而且,谢柳吃晚饭的时候换了一身新衣服,这明显就是刚刚做的。谢士平有个隐隐约约的想法,却说不出来。 晚上,忙得是蔡有福c蔡十七,闲的是谢柳和蔡小虎,蔡小虎明显是蔡有福喊来陪谢柳玩的玩伴。蔡有福不知道谢柳其实不需要人陪,两人在一起还不知道谁陪谁? 蔡小虎比谢柳壮实,家里开的又是酒楼,相信不要太长时间,蔡小虎会成为一个小胖子。谢柳觉得两人也没什么可以交流的,但他更不想在酒楼里看人吃饭。 古人是不是都早熟,谢柳感觉蔡小虎比自己小时候懂事的多,也稳重的多,一路上说话像个小大人似的。 越河集市谢柳也走了几遍,再走也没意思了,商店再多,商品也不如一个中型超市啊!逛超市有意思吗!老逛超市有意思吗? 这佛寺比道观热闹,谢柳和蔡小虎找了个空地,坐了下来。谢柳掏出新做好的华容道游戏,布了个“横刀立马”阵法,然后教蔡小虎怎么玩。几分钟后,蔡小虎便沦陷了。十几钟后,佛寺里的客人也围了过来,其中还有两个和尚,一个个兴奋异常,声音一个喊得比一个大,都以为自己是正确的。不到一个小时,游戏已换了好几个人玩。 华容道与魔方c独立钻石棋一起被国外智力专家并称为“智力游戏界的三个不可思议”。它与七巧板c九连环等中国传统益智玩具还有个代名词叫作“中国的难题”。什么游戏玩到后来,都有规则,华容道也不例外,掌握了规则你就能轻松做到一百步解法。 “华容道”有几十种布阵方法,如“横刀立马”c“近在咫尺”c“过五关”c“水泄不通”c“小燕出巢”等等玩法。 谢柳也不争,也不阻止。游戏时间如流水,夜晚很快就来了。人群并不肯散去,都围成一团,大声呼喝,有人建议到佛寺里面去玩。 “阿弥陀佛,罪过c罪过。”那两和尚念了很多遍,就是不走。 直到集市敲响关门的钟声,人群才散去。 回到酒楼,见蔡有福这个胖子乐颠乐颠的样子,谢柳就知道成了。 “师父,生意太好了,好多人要再来一碗。我想明天开市就开始卖,您看可以么?”蔡有福一见谢柳就大声道。 “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管理酒楼不要找我。”谢柳看了看愣在一边的蔡十七和蔡小虎。狠狠地瞪了蔡胖子一眼,没好气地说:“不是叫你不要说么?” 蔡有福顿时清醒过来,急忙跪下道:“师父,我错了。” 态度不错嘛!不过谢柳并不喜欢人下跪,连忙拦住道:“收拾一下,一起进来说话。” 这年代,是什么年代,是可以为一个秘方动刀子的年代,谢柳没有超强武力,也没有强硬靠山,这就需要小心c小心c再小心。 看着眼前垂头丧气的蔡胖子c装着什么也没听见的蔡十七c有点惴惴不安的蔡小虎,谢柳安抚道:“都别想太多,店才开了个好头,后面的日子还长着呢?” “有福,你这酒楼生意一好,就必须招人,怎么招人我不管,但我要提醒你,保密有多重要,我想你是知道的。” 蔡有福满脸懊悔c老老实实地道:“知道。” 谢柳笑道:“这里都是自己人,十七是你的族人,在你危难的时候不离不弃,我有一套做鸭子的手艺,适合开个烤鸭店,开得好,不会比你现在的酒楼差。十七多跟有福学学经营的本事,到时候你去做个掌柜,干股两成,工钱另算。” 蔡十七明显没有思想准备,一着急,冲口而出道:“这掌柜我,我做不来。” 谢柳道:“做不来,学啊!以后你们蔡老板会开很多酒楼,你是第一个。” 蔡十七看了看蔡有福,见蔡有福没有生气,犹犹豫豫地点了点头。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第十八章:师父也不容易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谢柳还是相信荀子的话,人性本恶。换句话说,谁也经受不了考验,所以没事别考验,比如说,跟人借钱就是一件很考验友谊的事,一不小心,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胖子为什么胖?心宽体胖。 一出门,就见这胖子,长长地呼了口气,然后一脸轻松地杀羊去了。 蔡有福好歹祖上是做厨子出身,不会做,会吃。几口羊肉一吃,他就知道生意不会差。若说谢柳还有点忐忑,做好了两手准备,不合品味就再换一种羊肉烧法。蔡有福第一时间,就是去再买了几头山羊。 师父也不容易啊!晚上还要加班授徒。 谢柳与蔡家父子守着大灶。守灶其实不累,就是有些无聊,耗时间。 蔡小虎不是外人,谢柳便继续授徒。 还是先谈谈刀功吧!毕竟这是基本功。 谢柳考虑了蔡有福的实际情况,刀功需要时间慢慢练,但自己也没系统地练过,只能教一点基本方法,让蔡有福在闲暇时间练习。 “把刀拿过来。” “好咧!师父。” 蔡有福拎了四五把刀过来,‘咣’的一声,放在谢柳面前。 谢柳挑了把小刀,掂了掂,感觉舞两下没问题,继续道:“把今天买的豆腐c豆腐干,拿过来。” 这是淮扬地区的两道有名的刀功菜,大煮干丝和文思豆腐羹,这两道菜做合格了,刀功也就差不多了。 大煮干丝又称鸡汁煮干丝,淮扬菜系中的看家菜。大煮干丝是一道既清爽,又有营养的佳肴,其风味之美,历来被推为席上美馔,刀工要求极为精细,将香干片好之后,叠在一起切成丝,丝当然也是越细越好,一刀贴着一切,可以切上百来刀。这样,一片豆腐干,就可以切出千来条干丝。然后用多种佐料的鲜香味经过烹调,复合到豆腐干丝里,吃起来爽口开胃,异常珍美,百食不厌。 文思豆腐羹也是淮扬地区一款传统名菜。它始于清代,传说在清乾隆年间,扬州梅花岭右侧天宁寺有一位名叫文思的和尚,善制各式豆腐菜肴。特别是用嫩豆腐c金针菜c木耳等原料制做的豆腐汤,滋味异常鲜美,前往烧香拜佛的佛门居士都喜欢品尝此汤,在扬州地区很有名气。据说当年乾隆皇帝曾品尝过此菜,还一度成为清宫名菜。因该菜为文思和尚所创,人们便称它为“文思豆腐”,一直流传至今。它选料极严,刀工精细,软嫩清醇,入口即化,同时具有调理营养不良c补虚养身等功效,是老人c儿童选择的上好菜谱。 不管怎么说,厨师还是要靠厨艺说话,中华厨艺,素有七分刀工,三分热炒,无刀不成菜的说法。也有人说,中华厨艺素有“三分刀工,七分火候”之说,火候决定了一道菜的成败。只有功力深厚的烹调大师才能真正理解其中之奥妙并游刃有余掌控之。不管怎么说,刀功是基本功,必须下苦功夫学。对于炒菜,五福酒楼进不了长安,谢柳是不会传的。这一方面是传得太早是保不住秘密的,弄得不好会引来杀身之祸。另一方面,虽然从汉dài kāi始就有植物油了,在南北朝时就有麻油c荏油c红蓝花子油等,但植物榨油的技术还不是很成熟,因此植物油价格极高,不是普通人家吃的起的。一般的人家,还是吃牛c羊c猪等动物油。如果普及炒菜,这还得事先准备好足量的植物油,如豆油c菜籽油等。 练刀功是要下苦功的,但dā一 ju和案板也是有讲究的,这时代并没有专业的菜刀,只有自己找铁匠按要求打制dā一 ju才行。一般厨师都有三把刀:kǎn dā一,砍大块的骨头c排骨之类;剁刀,一般用来剁鸡c鸭c兔子之类骨头小的禽类,还有就是剁肉馅c剁姜蒜的时候用;切刀,这是用的最多的一种刀,素菜和没有骨头的肉一般都用切刀。案板,最好是大白果树的墩子,但现在这白果树还不像后世一样到处都有,必须要找个硬木的代替一下,最好要求三十多厘米高,这样更稳。磨刀也是厨师必备的技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不会磨刀的厨师不是好厨师。厨师几乎每天都要磨刀,最多三天要磨一次。 厨师的刀法有很多种,入门的刀法,有直刀c推切c推拉切c花刀等。直切,垂直下刀,干净利落,绝大多数蔬菜都是直切法;推切,比较柔软的食物,比如绝大多数肉类,直着下刀,肉的形状要走样,边向前推边下刀;推拉切,特别硬的东西,比如大头菜之类的,还有就是特别易碎的食物,比如馒头,要用推拉切,方法类似于锯;花刀,做的松鼠鱼c肝c腰合炒之类的,原料要上花刀,一般来说,每一刀要切到原料的四分之三处,但一定不能切断,属于难度比较大的刀法。 谢柳一口气讲了近半个时辰,见蔡家父子一片茫然。知道,讲多了,复杂了。 谢柳提起刀来道:“看我的。”摆了个标准姿势,切了两刀。示范动作做完,要求一提,然后只有一个字,‘练’。什么时候出师?才刚开始,就想出师,做梦呢? 想出师,很简单,剁,两把刀左右手一起剁,要求是能剁出马奔跑时马蹄发出的“哒——哒哒——哒——哒哒”的声音,节奏特别动感就行;砍,刀要举过头顶,猛地砍下去,砍下去的速度要快,而且三刀都要能砍到同一个位置。 不要说了,练,勤练,不要停。 “说过几遍了,切菜要两脚自然分开,上半身微微前倾,但不要弯腰。案板的高度大概在腰部,身体至少离案板一拳。右手握刀,大拇指自然弯曲,左手放在食物上,指头弯曲,用中指第一个关节顶在最前面。刀垂直下刀,抬起刀的高度永远不要超过左手中指的高度。我晕,又切到手了,看看,姿势又错了,如果你能一直保持这样的姿势,你就永远也不会切到手。没有诀窍哦,就是熟能生巧。” 蔡有福没练几分钟,水烧好了,忙羊肉要紧。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第十九章:噼里啪啦 黎明即起,洒扫庭院。 这也是事,但这跟谢柳没有关系,谢柳本打算是睡到自然醒,只是住在集市有个不好,报时的声音不是鼓声就是钟声,想好好睡个回笼觉真心不容易。 蔡小虎一听得钟声立即就起床,弄得谢柳也不太好意思。早上一起床,蔡小虎就喊了一声‘师爷爷’,这让谢柳感到更不好意思了。连忙摇摇手道:“不要喊,小心让别人听见了。”说完,装模作样地看了看四周。 蔡小虎头一缩,也向四周看了看,同时也想起昨天谢柳的嘱咐,一时间愣住了。 谢柳笑了笑道:“以后喊我大郎吧!”话一出口,自己也觉得有些别扭,大家可千万不要想到《水浒传》,这时候就这么称呼的,要不喊郎君,总之都觉得有些别扭。 蔡小虎点了点头。 谢柳前世每天一早便起床读书,并没有赖床的习惯,但现在可能是因为起床早也没什么事,或许是因为年龄小的原故,十分好睡。 做完规定动作便开始等早饭吃。 谢柳开始了一日三餐的生活,有蔡有福照应,谢柳吃饭已不是问题。 谢士平c谢士毅来得比昨天还早,谢士平是木匠,木匠有行规,在谁家做事,谁家应g一ng yg饭食。那,谢士毅,你练习算盘,在家不能练习吗?谢柳想不到谢士毅还有厚黑的一面。 “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灶在人类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家家户户都有。垒灶是门手艺活,活做得好不好靠得是口碑。 五福酒楼原来的灶头现在只够用来煮羊,谢柳也嫌弃原来的灶头,不够经济c美观,准备小露一手,亲自指导一下,垒出个节柴灶来。 蔡有福,找到了当地有名的垒灶师傅,师傅下午才能来。 昨天的宣传效果还是不错的,第二天,店门一开,来吃羊肉的人便络绎不绝。这饭店经营有个特色,生意越好,越好,容易进入良性循环;如果这饭店口碑一倒,也容易进入恶性循环,越差,越差。 谢柳想不通,后世羊肉多是冬天吃,进补,怎么现在这些人一点也不在意,也不害怕上‘火’。这个蔡有福倒是有些见解,大唐人人都以吃羊肉为荣,牛肉不许吃,猪肉不好意思吃,但肉不能不吃。 至于越河集市一天卖出十几c二十条羊,很正常。现在的羊体型小,一条羊能有四十斤熟肉就很不错了。 谢柳本来想筹划个羊肉品鉴会,邀请丹徒乡贤名流共尝佳肴,为五福酒楼扬扬名。现在看来,完全不需要。这不,不到中午,两条羊还剩下不到一半。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谢柳巴不得没有事。 下午,垒灶师傅来了,看了看,问了问蔡有福的生辰八字,然后掐着手指头算了算,说:“后天是个好日子,后天上午我来垒。”然后就走了。 谢柳不知道,古代人相当重视灶,好灶头就是好兆头。再说各种各样的民间传说c风俗习惯,让垒灶成了一个神圣的事。 可能大家不知道,在中国的民间诸神中,灶神的资格算是很老的,来头也是很大的,传说也是很多的。灶君,在夏朝就已经成了民间尊崇的一位大神。《论语》中,就有“与其媚舆奥,宁媚与灶”的话。先秦时期,祭灶位列“五祀”之一(五祀为祀灶c门c行c户c中雷五神。中雷即土神。祭灶也是一个重要的节日,要设立神主,用丰盛的酒食作为祭品。《淮南子》说,黄帝c炎帝“死作灶神”,职司人间善恶。唐朝孔颖达《礼记礼器》疏:“颛顼氏有子曰黎,为祝融,祀为灶神。”《庄子达生》记载:“灶有髻。”司马彪注释说:“髻,灶神,着赤衣,状如ěi nu。”《抱朴子微旨》中又记载:“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这些记载,大概是祭灶神的来源吧。还有,或说灶神是钻木取火的“燧人氏“;或说是神农氏的“火官”;或说是“黄帝作灶”的“苏吉利”;或说灶神姓张,名单,字子郭;众说不一。 由于中国人基本食用稻米,熟食一般不易保存,必须随时烹煮。所以对中国人来说,“柴”是生活中柴米油盐酱醋茶七件事里第一位重要的,没有燃料,即使有粮食也没有办法食用。 人们外出经商c放牧c过夏令等都要用三块或五块石头起灶,烧菜c煮饭等。临行时,必须在每块石头上分别平均放点食物或茶叶,忌讳灶石放空而行。认为只要起了灶各种未得到超度而游荡空间的亡灵c饿鬼c馋怪会缠在灶石上,等待主人发放布施。若放空而行,这些鬼怪就会报复,对用餐者带来灾难。 此外,忌讳跨越灶或灶火,更不能在灶边解大小便,否则会激怒灶神,使其上长疮,重者会绝种。 好厉害的灶神。灶神厉害,垒灶的人也仿佛高了一层,说话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今天,五福酒楼的两只羊不够卖。卖得快,自然可以早点休息。 趁着有时间,蔡有福出马帮谢士毅免了徭役,当然徭役规定是可以用钱来代替的,谢士毅没有钱,谢柳现在也没有钱,蔡有福有啊!有钱好办事。 谢柳对钱看得不重,挣钱不花钱,要钱有什么用? 谢士毅已经干农活很多年,没有人相信谢士毅读书会读出什么名堂,谢士毅自己也不相信。本来谢士毅的人生,不出意外,只有一条路,种田。天天种c年年种,种田过一生。本来这也没什么,村上老人除了偶尔回忆一下昔日的荣光,更多的是埋头苦干,谢士毅也从没想过,除了干农活,他还能干什么?可是,这几天的事情,颠覆了谢士毅的人生观,他想起扬州的兄嫂,觉得自己的见识低了些。现在的谢士毅如果还甘于贫穷,乐于种田,那一定是精神有问题。谢士毅的精神肯定是没有问题的,虽然后世有研究报告说,百分之十的人都有各种精神疾病。谢士毅看到谢柳轻轻松松地帮他免除了徭役,想起谢柳说的三个月内帮他娶媳妇,不由得伸出了手指算了算日子。 谢士毅已做好决定,跟紧谢柳。所以,谢士毅每天早出晚归,一日奔波六十里也要跟紧谢柳。 谢柳不知道叔叔的想法,但对叔叔天天来也不好说什么,谢柳的态度是你要来,随你。但来了,我就督促你加紧珠算训练,从加法c减法到乘法c除法谢柳都有口诀。 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是什么?是信任。谢士毅对谢柳的信任度暴涨,所以练习珠算也算得上是废寝忘食。 谢士毅的日子是每天噼里啪啦,可是别人的日子不是这样的啊!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第二十章:蔡十七 今天是自蔡有福接手五福酒楼生意最好的一天,蔡有福很兴奋,他知道从今天开始,五福酒楼的生意会一天更比一天好。 一个人极度兴奋的时候,总会有一盆不知来自何方的冷水帮他清醒一下。 谢柳的教学是根据蔡有福的时间来安排的,谢柳觉得自己非常人性化。可是,蔡有福不是这样想的。一个时辰的刀功,练得蔡有福是腰酸背痛。唯一的好处是,今晚的大煮干丝大家可以放开量吃。 晚上不能只吃大煮干丝啊!加个菜吧! “鱼加羊是什么字?”谢柳问蔡氏父子。 “不知道。” “我也不知道。” 蔡氏父子回答的理直气壮。 谢柳本想活跃一气氛,来个趣味教学,不想 谢柳只好自问自答道:“鲜,是鲜字。” 算了,简单c直接c粗暴可能更适合这对父子。 这南人多吃鱼,北人多吃羊。永嘉南渡,北方汉族人民为逃避战乱和民族冲突,纷纷举族南迁,大量人口从中原迁往长江中下游,史称“永嘉南渡,又称“南渡之变”。润州这地方估计有一半左右南渡侨民。由此,饮食习惯也受其影响,鱼也有人爱吃,羊也有人爱吃。 “鱼菜,有什么名菜?”谢柳问道。 “有各种鱼脍。”蔡有福答道。蔡有福想起自己做的鱼脍,有点不好意思。 “鱼脍,不难,我上次说过,你还记得么? “记得。” “记得就好,这里鱼多,你有功夫要练练手。” “噢,对了,明天买鱼的时候帮我买几条海鱼来。” “好的,师父。”蔡有福回答的很干脆。 “鱼脍不难,重要的刀功,有一道叫做‘金齑玉脍’的菜,不知道听说过没有?” 蔡氏父子齐齐地摇了摇头。 “这金齑玉脍原名鲈鱼脍,最早出现在北魏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书中。“谢柳看了看蔡有福道:“所以说读书很重要,你们父子要多书,小虎以后跟我一起学习,你自己有时间要多加学习,最少要认识一两千字。”谢柳说到后来,还是很严肃的。 蔡有福恭恭敬敬地答道:“是。” “相传隋炀帝巡幸江南品尝此菜时,因其味鲜美异常,鱼肉洁白如玉,齑料色泽金黄,连声赞曰‘金齑玉脍!’从此,“鲈鱼脍”就换了这个新名字。其实这菜用鲈鱼作主料;齑料则不尽相同,但必用huáng sè。金齑共用七种配料:蒜c姜c盐c白梅c桔皮c熟栗子肉和粳米饭。把白梅与其它六种配料捣成碎末,用好醋调成糊状,就是金齑。上菜时,金齑c及其它调料与生鱼片分别装碟,食者按自己的爱好自由选用。” “当然,做菜要学会举一反三,这鱼可以用别的鱼替换,如鳜鱼。这金齑也可自行配置料,成功与否,取决于口感。当然,你要想做成经典,那就非松江鲈不做。”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谢柳突然莫名地想起辛弃疾的词,思乡之情突然如潮水般涌来,眼泪止不住的要往外流,还好是走动教学,背向蔡氏父子。 平复了一下情绪,道:“鱼脍到处都有人做,你暂时也就不要学做了,你还是做酸菜鱼吧!” “小虎,你叫十七过来。”小孩子动作就是快,‘嗖’的一下,蔡小虎就冲了出去。 趁着蔡十七没来,谢柳笑着对蔡有福道:“有福,生意不错啊!想不想赚得更多啊!” 蔡有福腼腆起来,道:“都是师父教得好。” 这话讲得,谢柳有点脸红。 “生意做大了,你事事亲历亲为,来得及做么?”谢柳问道。 这话要是几天前,蔡有福肯定讲,我很勤劳的。现在,蔡有福不敢讲了,这几天就没睡好,从杀羊c煮羊到卖羊肉,每个环节都少不了人,累的时候,蔡有福也想到了请人帮忙,只是五福酒楼以前两人学徒的出走给他带来了心理阴影。 见蔡有福不出声,谢柳又道:“如果,你在扬州开个大酒楼,那越河这个你还开不开?” “开。”蔡有福脱口而出。 这个酒楼留给他太多的记忆了,想来,以后不管做得多大c做得多远,这个酒楼蔡有福会好好保留下来的,这是他的吉祥地。 说完后,两人都沉默了下来。 谢柳沉默是觉得自己理念要被别人接受是件很难的事。蔡有福沉默是因为接受别人的理念也是很难的,这需要时间。 蔡有福并不能很快理解谢柳的理念,觉得饭要一口一口地吃,事情要一件一件地做,但谢柳的话不管听懂没听懂,作为徒弟的蔡有福都应该立即执行。蔡有福也知道酒楼不可能只有一个厨师,要想做得更好,招人是必须的。 谢柳不着急,反正不几天蔡有福就会做不过来,那时就由不得他了。 很快,急促的脚步声响起,蔡十七应该很快就到。两人目光交流了一下,然后不约而同地点了点头。 烤鸭,谢柳认为是必须要做的生意,这不仅是烤鸭能赚钱,更重要的是鸭子很容易做成一个产业链。鸭血加内脏可以做鸭血粉丝汤,现有条件下,做起来不费吹灰之力;鸭绒可以做衣服,在这没有棉花的日子里,收集鸭绒做一件衣服还是比较现实的。至于做成盐水鸭c桂花鸭等都是很容易做的。 蔡十七来了,蔡十七被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砸得晕晕乎乎的,总是担心这是一场梦。现在,蔡十七真的确定这是一场富贵。 其实,烤鸭历史悠久,起源于中国南北朝时期,当时《食珍录》中记载的炙鸭就是烤鸭。唐代的烤鸭方法是“明火暗味烤活鸭”,宋时变为“埋鸭于煻灰中烤而熟之”,元代采取放羊肚c调料于鸭腹内,投入焖炉中,通过炉墙的热度将鸭焖烤而熟。由于这种方法“火力文而不烈”,烤出的鸭子外皮焦黄,肉质鲜嫩,“一咬一流油”,而不觉腻。清代烤鸭技术又有了新的改进,烤制前,鸭子要经过打气c掏膛c洗膛c挂钩c烫皮c打糖c晾皮等八道工序处理。在烤法上,曾出现过用烤乳猪的炉制作“挂炉鸭”,即是以枣c梨等木为燃料,靠炉壁的反射作用将鸭用明火烤制而成。特点是色泽枣红,外皮光亮,入口即酥,味道香甜。 要做烤鸭先要做个烤鸭炉,这个谢柳画起来很简单。画好之后,由蔡十七拿到张记铁匠打制,这集市只有一家铁匠铺,不找他还不行。 谢柳叮嘱了一句,注意保密。 事情已经交代下去了,自然由经办人承办,这新开烤鸭店从找店到开业,谢柳都不会动手,具体事务都由蔡有福和蔡十七操作。 唉,以后开店都这么轻松就好了。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第二十一章:同行是冤家 酒楼是勤行,人要勤快,管理是要下苦功夫的。酒楼生意你做得再好,哪怕开到长安去,开成全国第一,也做不了首富。反倒是卖卖酱油c卖卖醋c卖卖酒饮都会比做酒楼赚得多,当然这些也需要做得比同行好,做成行业数一数二才行。 酸菜鱼这道菜好吃,不难烧。蔡有福第二天便在酒楼推出新品‘酸菜鱼’,这菜不愧是是重庆江湖菜的开路先锋之一,一经推出,便成为五福酒楼招牌菜之一。只是,人手不足,蔡有福一天卖出十来份便支撑不住了,只好限量g一ng yg。只是,人的心理,越是限量,越是追捧,居然有人预订明天c后天的菜,这让蔡有福不得不将招工之事当作头等大事。 先是图新鲜的人络绎不绝,再后来回头客绵绵不绝,吃饭已经是要排队了。不仅蔡有福c蔡十七忙得滴溜溜地转,蔡小虎也忙得团团转,唉!这才几岁的孩子啊! 生意一好,谢士毅也没了独立的练习空间,只好在河边找个安静的地方练习,在店里最忙的时候,居然也知道帮帮忙。谢士平,已经做了一个桶,但是现在看来是不够的,所以只好继续做下去了。 谢柳是最闲的,越河集市,他已以逛了十遍不止,画一张越河集市图应该胸有成竹。 越河附近的百姓都知道,五福酒楼原本还是不错的,只是自从老蔡老板去世,两个学徒被挖走后,这酒楼已是一日不如一日,大家就等着看这五福什么时候彻底倒了。也有的老主顾,念着老蔡老板的情谊,捧过小蔡掌柜的场,无奈小蔡掌柜的手艺,让人不敢恭维,只好有多远离他多远。大伙唏嘘一阵,也就渐渐淡忘了五福酒楼。 这两天不一样,五福酒楼一天比天热闹。 人们先是惊讶,难道酒楼易主了,但看到那个憨憨的c白白的胖子忙来忙去,乐颠颠地人前人后的招呼时,大家才知道酒楼还是小蔡掌柜的酒楼。 其实,大家对小蔡掌柜还是有点好感的,只是做菜水平嘛! 谢柳从传艺开始,就考虑过五福酒楼的经营,要不要重新装修,需不需要打折c积分等营销手段,但很快便排除了这些花式。餐饮业什么最重要?口味。人类最难改变的是什么?口味。当你的美食能满足食客的口味时你还担心什么?这是利基之所在,这就是独一无二,它能形成某种意义上的垄断。而其他,如卫生cfu uc环境都是可以忍耐的,而酒楼改进这些方面是很快的。当然,高雅的环境c优质的fu u会大大提升酒楼的美誉度c知名度,带来更高的利润。 同行是冤家,如果说谁最关心五福酒楼的动向,那只有同行了。越河集市最大的酒楼是张记酒楼,老板张青,是个肥头大耳的中年人,很有上进心,本想吞并五福酒楼,为此花了高价挖了五福酒楼的两个伙计,眼瞅着,五福酒楼就要倒闭了,不想,左等右等却等来了,五福酒楼生意越来越好的消息,不由得大怒,道:“这酒楼的饭也是这种不学无术的人能吃的?”打定了主意,要去看笑话。 张青带来了三个朋友,来得很早。蔡十七是认识他的,见张青进门,微微一愣,但还是如常招待。这,来者都是客嘛! 张青打量了一下,便在一楼角落里找了个座位坐下。每样都点了些,然后趁上菜的时间打量起周围来。 这个时间不是酒楼上客高峰期,但五福酒楼一楼已经快要客满了,这让张大老板有些郁闷,更有几个原来张记酒楼的老客,见了张大老板还向他招招手c打了个招呼,这让张大老板的心情十分不好。 “简直太好吃!”食客们一边大快朵颐,一边情不自禁地叫到:“天啦!我从没想到在这儿会吃到今生最好吃的羊肉。” “唉,以后的日子怎么过啊!”这人一边吃一边叹气。我是不在这多住几天? 更有人,道:“这羊肉好吃也就算了,这鱼怎么也这么好吃,还让不让人活了。吾会想死你们的” “矫情,至于么”张大老板转过头去,很不服气地对朋友道:“羊肉谁不会烧,几十年来我家羊肉被人家多少说好,我骄傲了吗?”然后加重了语气,问道:“你们说是不是?” 朋友们能说什么?当然是你张大老板家的做得好啊! 时间不长,羊肉汤送上来了。张大老板喝了一口脸色已经变了,自己对比了一下,觉得自己店里的差得太远了。再看那几个朋友,全都运筷如飞,埋头苦干。 看到朋友这样,张大老板脸色难看起来,重重地叹了口气,见有人把手伸了过来,他愤怒地伸手护住道:“你吃那么快干什么,这是我的。” 蔡十七借口没有预订,没有卖酸菜鱼给张大老板,这让张大老板极为生气。 张大老板吃完羊肉汤,心中真是五味杂陈,他知道他们家的羊肉生意已经败了,是该考虑考虑后路了。走的时候,心不在焉,还差点在门口摔一跤。 张记铁匠铺办事还算利索,傍晚便将烤鸭炉抬了过来。于是,烤鸭便成了谢柳c蔡有福c蔡小虎c蔡十七的夜宵。 谢柳弄出来烤鸭当然不能与被誉为“天下美味”而驰名中外北京烤鸭相比,这北京鸭是当今世界优质肉食鸭,即用填喂方法育肥的一种白鸭。烤鸭选用北京填鸭,在其养到四斤左右时,强制喂食,经六七十天的填喂,体重即可达三公斤,且具有体躯肥壮,皮薄脯大的特点,特别适于烤炙。谢柳到哪去找这北京鸭,只好是有什么鸭子用什么鸭子,原材料就不如北京烤鸭,做出来的成品就差了不少,但比起大唐的炙鸭点椒盐那真是好太多了。至于,以后鸭子怎么培养就交给养鸭子的人吧! “北京烤鸭“有挂炉烤c焖炉烤和叉烧烤。挂炉烤和焖炉烤最普遍。挂炉烤与焖炉烤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一般以枣c桃c杏等质地坚硬的果木为燃料,后者关上炉门用暗火烤,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焖炉烤鸭口感更嫩一些,鸭皮的汁也明显更丰盈饱满些。而挂炉烤鸭带有的果木清香,似乎更能让人体会到人类最早掌握的“烤”的烹饪方法的智慧。谢柳采用的挂炉烤,果木为燃料,这个不是问题。 “北京烤鸭“吃法多样,最适合卷在荷叶饼里或夹在空心芝麻烧饼里吃,并根据个人的爱好加上适当的佐料,如葱段c甜面酱c蒜泥等。喜食甜味的,可加白糖吃,还可根据季节的不同,与以黄瓜条和青萝卜条吃,以清口解腻。片过鸭骨架加白菜或冬瓜熬汤,别具有风味。 当晚,几人所吃的只是烤鸭,什么荷叶饼c空心芝麻烧饼c佐料等,需要到试营业的时候才能吃到。 其实,制作烤鸭还是比较复杂的,谢柳的记忆帮了大忙,这相当于一个师傅手把手地反复教你,直到你学会为止。 谢柳也喜欢吃烤鸭,吃烤鸭要选择季节,不在季节则影响口味。有品味的主张在冬c春c秋三季吃烤鸭其味最佳。原因是冬春二季的北京鸭,肉质肥嫩;秋天天高气爽,温度和湿度都特别适宜制作烤鸭,而此时的鸭子也比较肥壮。夏季气候炎热,空气湿度较大,此时的北京鸭肉少膘薄,质量较差,烤制后的鸭皮容易发艮,所以口味相对较差。 好与差,其实是对比得来的,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这个季节不是最好的季节,但你想想,现在谢柳弄出来烤鸭已经比炙鸭好很多,食客们发现,过了夏天鸭子更好吃了,是不是更好一些呢? 好吧!蔡十七工作之余主要是找新的店址,全力筹备烤鸭店。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第二十二章:我是唯一的 终于等来了垒灶师傅。 可以说家家户户都有灶台,可是各地区灶台还有差别的。这节柴灶在农村很多地区都有使用,细节上或有差别,但原理一样。 谢柳要垒的是节柴灶。顾名思义,就是节省柴火c节省时间,使用方便,安全卫生,还可加装风箱,实际使用,效果相当好。只是效果再好,也要眼见为实。垒灶师傅根本不相信,直接无视谢柳,将谢柳的话当作耳边风。其实,也是垒灶师傅的一种自我保护,毕竟,如果你说得是对的,垒灶师傅的饭碗就算是被你砸了。所以,垒灶师傅即使听到也当作耳边风,听到相当于没听到。 蔡有福在忙着制作食物,垒灶师傅忙着备料,准备砌灶。 谢柳觉得要描述这灶台怎么砌很难,但自己动手做显然是不可能的。谢柳强烈要求垒灶师傅按自己所指的位置摆放,但显然垒灶师傅有自己的套路,对谢柳的指挥相当抵触。谢柳很坚决,砌灶师傅显然没遇到过这样的主家,且谢柳岁数又小,几番争执,师傅不干了。 蔡小虎心里觉得谢柳就是对的,可是他两眼一摸黑,啥也不知道,只好干着急。 谢士平进来时,两人争得脸红脖子粗,谁也不肯相让。 见谢士平进来,两人也不争执了,这砌灶师傅与谢士平是相识的。想想也是,都在这一片土地上挣饭吃,农村建个房子什么的,这瓦匠c木匠哪有不见面的? 谢士平劝了垒灶师傅几句,见垒灶师傅放不下面子,沉吟道:“要不我试试?” 这让垒灶师傅很是吃惊!毕竟,这有些过界了。谢士平说这样的话,让谢柳也有些吃惊,显然,谢柳是低估了谢士平。谢士平选择相信谢柳,这几天他在这里边做边看,蔡有福的生意让谢士平很是羡慕,别人不知道,但他是知道的,这都是谢柳带来的,只是细节谢士平不太清楚。 谢士平的瓦匠活不能说好,但做起来也没遇到什么问题。一般来说,木匠客串一下瓦匠的粗活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十几分钟后,垒灶师傅也加入进来,速度便快多了,做到后来,垒灶师傅起来越惊讶,面上也若有所思起来。 灶台刚垒好,不能马上就用,这些后续事情垒灶师傅很熟练,自然处理得利落干净。 垒灶时,谢柳临时起意,觉得既然开始了商业,做一家是做,做几家也是做。再说,以后从政没钱怎么能行。开个木工坊,主业雕版印刷,副业木工,好像赚钱应该不难。至于人么,找谁不是找?好歹与谢士平打了几天交道,谢士平还是比较聪明c肯干的,看上去对从商也不反感,又是本家,也算知根知底的。 垒灶师傅很有意思,昨天不声不响地走了,第二天一早又过来了,谢柳以为是来拿垒灶费用的。不想师傅说了,今天专门来烧火,试一试新灶的功能。 正在烧水,谢士平也来了,带来了风箱,也带来了谢柳要的消息。谢士平和妻子商量过了,愿意做谢柳的掌柜。谢柳开给谢士平的年薪是相当于初唐九品官的年薪,一年十二贯铜钱,干股一成,可以说是很高的了。唐武德四年七月,“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径八分,重二铢四絫,积十文重一两,一千文重六斤四两”。一千文也就是一贯。初唐九品官居的月薪也不过是一千五百文左右,年底米五十二斛。在这平常百姓三口之家一年五贯钱生活便可无忧的年代,这年薪给一个掌柜是相当高了,更何况还有分红。这样一来,两人身份就转变了,谢士平很自觉,很快便进入了角色。 直到午时,垒灶师傅才从屋里出来,对节柴灶的设计佩服的五体投地,对灶台加风箱的效果表示了惊讶,然后期期艾艾请求谢柳允许他在乡间推广。这是好事啊!这对谢柳来说,这不存在技术保密问题,内行看两次就会。垒灶师傅慎重地向谢柳请求,这品格让谢柳有些佩服。不过佩服归佩服,法不轻传哦!谢柳还是提了两个小要求:一是把石桥谢氏和谢家村的灶改了,二是帮蔡有福把厨房的灶台都改了。垒灶师傅很开心,谢柳也很开心。 五福酒楼还是人手太少,买菜c烧菜c上菜每个环节上都需要人,蔡同福的管理能力还是初级水平,每天忙得手忙脚乱,不过这么高强度的劳动也没能让这厮瘦下来一点,反倒看上去更胖了。 每个人都在忙,看得出来,只有谢柳最闲。酒楼不是没有活干,蔡小虎整天干得不息,但谢柳愣是没找到事做。其实,谢柳是懒得做。谢柳也奇怪,前世那个自律c自虐的谢柳到哪里去了? 懒惰是很奇怪的东西,它使你以为那是安逸,是休息,是福气;但实际上它所给你的是无聊,是倦怠,是消沉;它剥夺你对前途的希望,割断你和别人之间的友情,使你心胸日渐狭窄,对人生也越来越怀疑。 谢柳是性格内向的人,他知道惰性是心理上的一种厌倦情绪,包括极端懒散和轻微的忧郁。当一个人产生惰性的时候,往往具有如下表现:懒得与他人接触,喜欢独来独往;喜欢散漫无拘无束的生活,生活起居无规律;本来打算做的事,总是迟疑,犹豫不决,左思右想拿不定主意;制定了计划去不积极实施,总喜欢一拖再拖,最后不了了之;对什么都漠不关心,认为所有事都与自己无关好了,不要说了,谢柳已经认识到这是自己的懒惰。 怎么办?改啊!九天十地,我是唯一的。从明天起,不,从现在起,我命由我不由天,不要让懒惰将自己活埋。 如果谢柳能每天坚持学习,这个应该算是勤奋了吧! 学习有四重境界,谢柳前世今生加起来学习时间有二三十年。第一重境界是熟能生巧,经过练习掌握课本上的内容,知道问题的dá àn,这个自不必说,多读多看自然能做到,这是对学生的基本要求;第二重境界是举一反三,具备了思考的能力,掌握了学习的方法,能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谢柳自己在这一境界上做的一般。举一反三,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是划分学霸与学渣的分界线。第三种境界是无师自通,掌握了自学c自修的方法,没有老师亦可以主动学习。这个最能体现谢柳在这个境界的能力是投资与美食。第四重境界是融会贯通,可以将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于生活和工作实践,懂做事与做人的道理。这个太难了,谁敢说自己真正做到了融会贯通。不过就谢柳这么多年的学习经验,只要以后岁月中每日坚持学习一两个时辰,有什么学不会的?有什么学不好的? 嗯,学习需要良好的环境,现在住酒楼真是太不方便了。 小虎c小虎,我们出去租个房子。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第二十三章:围观(求推荐、求收藏) 四月下旬的天气渐渐热了起来,酒楼生意也渐渐步入正轨,蔡有福陆陆续续从族中招了许多人手过来帮忙,酒楼越发热闹了,蔡有福的小小目标是一天卖五只羊,两百斤鱼。 谢柳租了个房子,严格地讲是蔡有福租了个房子,平时也就谢柳和蔡小虎住,沿越河向南二里地远近,很清静,房子有三间正屋个院子和两个厢房,正好围成一个方形。一日吃三餐,曾经是谢柳的生活目标。现在,这个小小的目标已经完成。可是,人的是无限的,这不,新的目标又来了。谢柳有了新的目标,这是一个长期目标。唐人的身高,特别是南方人身高普遍真的不高,目测一米六零左右的居多。谢柳只想自己的身高能达到一米七零以上,不要小看一米七零,真的不容易达到。一日三餐,营养要保证,还要适当多运动。还好,有个生意不错的酒楼做后盾,这还真的不是个问题。现在,早餐由蔡有福亲自掌勺,中午c晚上都在酒楼解决,这让谢柳更不想回家了。谢柳计划,等到五月,夏收之后,接祖母和èi èi来住。 蔡十七也找到了新的店铺,现在正由谢士平带人在装修。唐人有唐人的审美,谢柳只是偶尔在细节方面改变一点。比如说,唐代大多是分餐制,正常情况下每个rén iàn前一条小食案,你可以想象成比较扁的茶几,人跪坐在席褥或者席子上吃饭。现在,一楼大堂,谢柳改成长条桌配长凳,灯火既要安全又要明亮还要造型好看有特色。二楼雅座,大圆桌配方人凳。不知道以后的食客会有什么想法,谢士平倒是极为称赞。 谢士平的主要任务是开雕版印刷店,但这个需要积累,不是你今天想开,明天就能开起来的。屯积木材很简单,花钱就行,现在还没有专门雕刻字的匠人,这个刻字师傅谢士平自己做了。然后要找学徒,学徒也很容易找,到乡下走一圈就能招齐,不说谢柳给的待遇好,就是冲着学一门手艺,也不知道多少人抢着要来。人来了,要安排住宿c要指导学习,更重要的是,这个专门练习最少要三个月才能出点成绩。这个还幸亏谢柳刻印能力不差,学徒们学习没有走弯路。 谢士毅,不知道怎么想的,每天背着一个算盘早出晚归。每天傍晚蔡有福都会打好两三个包,里面是时鲜果品或蔡有福亲自做的菜,交给谢士毅带回石桥村。这一点,谢柳还是有点感激蔡有福的。 唐朝人吃饭,喜欢搭配“果品”,就是水果啦,橘子c荔枝c枇杷c龙眼c梨c桃c枣c杏c李子c樱桃都是当时常见的果品。当然这里橘子c枇杷c梨c桃c枣c杏c李子常见。这些相当于现在开席时的冷盘。这个蔡有福的五福酒楼也按习惯ti g一ng给顾客选择,只是很快给谢柳改成了饭后水果。 谢士毅从来不问,就像上学一样,天天到五福酒楼报到,该吃吃,该喝喝,也不多话,吃完喝完,找个安静的地方练习算盘。这个行为,在蔡有福等人眼里都很正常,以为是谢柳安排的。在谢柳眼里,很不寻常。既然表面上一切正常,就这样继续吧!不过,时间不长,事情还是有了变化。 谢柳突然发现当初说为叔叔找老婆的事变成了一件麻烦事。虽然帮叔叔免除了徭役,但谢家还是穷,叔叔还是穷叔叔,在找对象这事上,蔡有福虽然人脉广,也很积极,但这个找对象不完全是靠嘴上功夫。讲究的是个门当户对,现在谢士毅虽然自己能力没有增强,但眼光比当初在家的时候又高了一点。 每次见到谢柳,也不说话,只是眼神哀怨,让谢柳大感头痛。 每个人的童年只有一次,哪怕你穿越回去也不会有第二个童年。谢柳与蔡小虎的思路完全不一样。谢柳能体会到蔡小虎的喜悦,但表达方式却不能让蔡小虎接受,哪怕装也装不来。所以谢柳最怕回石桥村,也不想与昔日熟悉的人在一起,心理压力太大。当然,小孩变化大,过个个月淡忘了谢柳以前的行为,应该就没问题了。很快,蔡小虎就成了谢柳的跟班。现在是,谢柳的衣食住行由蔡小虎负责。 谢柳觉得与蔡小虎有代沟,思维方式很明显地不一样,在一起的几天,除了华容道也没什么能与蔡小虎玩到一起的游戏。更多的时候,蔡小虎在玩,谢柳在看。 蔡有福位置摆得很正,心思也很玲珑,蔡小虎成为谢柳的跟班,正是蔡有福所乐意看到的。 只是蔡有福不知道谢柳怎么看待他的。如果,没有接受更多教育,谢柳肯定会比现在幸福,至少不会多想。在投资中学习的经典思维‘反过来想’会跳出来告诫谢柳道:“你看c你看,不能随便拜师吧!拜了师后你也要这样做,累不累啊!” 蔡小虎还是有点理想的,在蔡小虎眼里,谢柳每天就是东游西荡,不务正业。 蔡小虎不知道的是,谢柳心里也觉得无聊,这要放在后世,那天不看几万字c听几百条新闻。 闲逛算不算事,当然也算事。那就继续闲逛吧! 人多的地方不去。 恩,为什么不要去?危险。 “前面好多人啊!” “有多少?” “一群。” “难得这么热闹,去看看去。”谢柳自言自语,两人仗着身子小c灵活,兴奋地挤了进去。 什么事啊!一头水牛躺在路中间。 “好大的牛,都快有三米长了,站起来比人还高,谢柳看了看周围看热闹的群众,唉!自己居然没有牛高。 嘿嘿,牛肉营养不错。这牛估计能有千斤肉。正想着呢。就听到旁边许多人都一脸惋惜地说:“可惜了,肠辟啊!死定了。” 这个时代,牛比媳妇重要,当然,主要是农民兄弟有这个想法。农业社会嘛!什么工具最重要?当然是牛了。有一条牛,你就会很牛的。即使你自己不这样想,别人也会这么看的。 这么说吧!这个时代你有一头牛,然后你就会有一个媳妇,然后你就很快会有一堆娃。“这个老陈也是,牛都病了好多天了,也不想想办法?” “老陈倒霉啊!他们陈姓七八户人家,一起凑了七贯钱买了这牛。才一年,今年轮到老陈伺候,这下惨了。” 水牛其实很好伺养,一天两顿,早上和傍晚各一次,主要食物是草c叶子和水生植物。夏天,只要牵出去转一转,牛就能吃饱。水牛不适合拉车,适合耕作。水牛c水牛,名字就告诉你,五行缺水,所以夏天要给水牛充足的水,天热的时候,要让由其在水塘中滚滚塘泥,身上的泥层既可防止日光直射,又能避免蚊虻叮咬。 想来那个乌黑c瘦小的老头就是老陈了,蔫巴巴的。 “哎,这个问一下啊!肠辟是什么意思啊?”谢柳话一出口,就觉得不对。 “肠辟就是拉稀啊!”收获了一堆鄙视的眼神。 “晕,拉稀就拉稀,还起个这么有文化的名字,害得我还以为是肠子裂了呢?这牛,看样子是死不掉了,牛肉也没得机会吃了。”谢柳自言自语道。 有些可惜,不过是为了吃。 “啥,你说啥?牛不会死?”旁边那人一脸严肃,声音也大了起来。 路人本来是看热闹来的,见有人大声嚷嚷,一起转过头来。 “拉稀是不会死啊!”谢柳有点茫然,这是个什么情况,说牛不会死,犯忌了?那这牛到底说死好,还是说不死好,不要莫名其妙被人围殴了吧!真是不可理喻。 那人见看热闹的都看了过来,莫名的兴奋了起来,大声到:“这个小郎君说牛死不掉。”然后一脸的等你好看的样子。 瞬间,发生了很多事,首先,谢柳耳边好像飞来了一百多只苍蝇,说什么的都有,只看不清,只觉得一片嗡嗡声;然后,谢柳觉得手被谁摸了一下,挺热情的。谢柳低头一看,这不是那个老陈嘛!你抓住我的手干什么啊!我跟你不熟。 老陈说话了,说了不少。就是没听懂,语速快c声音低,求翻译。 还好,观众热情啊!这不翻译来了,还是免费的。 译文很简单,请小郎君治病。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