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跨入高薪族》 第 1 章 ------------------------------------------------------- 本书由www.biqugedu.com【木左儿姑娘】整理上传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如不慎该资源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麻烦通知我及时删除,谢谢! ------------------------------------------------------- 小说下载尽在http://www.biqugedu.com---整理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五年跨入高薪族》 *************** *序言 ***************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改革开放而新兴的专业之一,在新的形势下,尤其是新的就业形势下,社会对这方面的专业人士有越来越高的要求和期待,在困难和问题面前,希望专业人士能给出答案。年轻的学者在这方面的努力和探索值得肯定。 --------------- 序言 --------------- 身为人师,学生在专业上能有所成,是最值得欣慰的事情。 本书作者顾天安是一位年轻的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学者,在“就业与社会保障”、“员工薪酬与福利”等专业方向的深造和研究过程中,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功底,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特点决定了研究者绝不能闭门造车,她参加了许多科研项目、社会调研和管理培训等,积累了大量鲜活的案例、扎实的数据和广泛的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实际知识”,这些都被她很好地吸纳在本书中。而同时,她还有一重身份,在学校里和学生的“亲密接触”使她对这个数量最大的求职群体有足够的了解,对于他们在面临人生转折点时,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面临的困惑与自身的缺陷,应该说都有充分的发言权。因此,在这本书中,她围绕“薪酬规划”的中心,把专业知识通俗浅显化,而她结合实践提出的建议,对于初入职场的年轻人,很有借鉴意义和价值。 作为一位年轻的作者,本书的稚嫩之处在所难免,但正因为作者的年轻,书中没有居高临下的“指导”意味,而是站在和读者平等的位置,仿佛一位老朋友,行文富有生气,我以为这是本书的特色。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改革开放而新兴的专业之一,在新的形势下,尤其是新的就业形势下,社会对这方面的专业人士有越来越高的要求和期待,在困难和问题面前,希望专业人士能给出答案。年轻的学者在这方面的努力和探索值得肯定。 郭琴 中国人民大学建华研究院主任 // --------------- 前言 --------------- 《史记·货殖列传》中有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中国更有一句古话叫“无利不起早”,由此看来“耻于谈利”倒是违背人xìng了,如今躁动的社会里,金钱是芸芸众生正大光明竞相追逐的目标,而对于十年寒窗苦读的莘莘学子来说,迈入职场后用所知所学赚来的薪水,不仅仅是谋生需要或用来享受生活,也需要对个人、家庭多年付出的成本的进行“回收”。因此,人在职场,每个人都对“高薪”二字都梦寐以求,但是当今的求职市场是不折不扣的买方市场也是不争的事实,招聘会上人头攒动的长龙把满怀期望的求职者变成了“弱势群体”,他们在求职市场上讨价还价的余地小得可怜,想为自己争取一份满意的薪水却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每一个即将跨出校门的人都应该有这样的清醒认识:抱上一个“铁饭碗”一劳永逸的日子更是一去不复返了! 虽然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高薪捷径的确并不存在,但通过对那些在不长的职场生涯成功搏得高薪的人士的考察,赢得高薪并非无规律可循。规律之一就是:职业发展的第一个黄金五年是一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关键期,这次起跑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了往后人生的发展方向。因此,选择了一种职业就是选择了一种生存方式,规划了一种职业生涯,就是规划了一种人生状态。 未来的“高薪族”,应该是掌握关键技术的专才,阅历丰富的通才,既掌握相关技术又熟悉市场经济和国际规则的复合人才。要成为职场的“常青树”,需要把握三个契合点:技能、专长、经历与职位要求的契合度;专业资质和等级与职业要求的契合度;综合素质与职业要求的契合度。只有善于扬长避短、善于挖掘自身潜力、善于根据时势要求和变化不断完善自我的人,才能抢先跨入高薪一族,在职场中“保值增值”。 目前,高校的教育制度存在一定的缺失,过于重视学历教育,导致课程设置与人的实际能力、职业需求脱节,教育体制的种种不协调和滞后在学生就业指导和规划方面反映最为突出。本书以“薪酬规划”为中心,为即将面临就业和身在竞争激烈的职场的年轻人,提供一些职业发展的技巧,如何经营和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生涯,打造核心竞争力。更重要的是,如何正确面对薪酬这个敏感而不得不提得职场话题,态度决定一切,高薪和成功的人生一样都需要良好的心态和科学的规划。 你今天站在哪里并不重要,但是你下一步跨向哪里却很重要。 路漫漫其修远兮! 让我们现在就出发! // --------------- 目录 --------------- 前言 第一章高薪规划:确有规则可循 第二节薪酬规划:寻找你的高薪法则 法则一、 把脉高薪行业 法则二、 选择上升的公司 法则三、 薪酬不是承诺 法则四、让薪酬回归价值 第三节职场实战:进入高薪行业如何入手 第一步、成功规划高起薪 第二步、准行业简历增值 第三步、猎取高薪自有道 第四步、转型是关键 第二章跨入职场:让薪酬跟你跑 第一节面试谈薪奥妙多 一、如何得到满意的薪水 二、360°应对“期望薪酬”潜规则 三、面谈薪酬忌讳多 四、签订劳动合同,为薪酬“护航” 第二节快速掌握高薪计算的诀窍 一、你的薪酬并非由HR决定 二、职场“双薪”的秘密 三、不可不知的职场高薪计算法则 第三节 职场新人:识破高薪陷阱 一、有些高薪拿不得 二、跳出年薪的陷阱 三、要为高薪求职“设防” // *************** *薪酬规划:寻找你的高薪法则 *************** 薪酬是随着行业发展而提升,随着经济的起落而起落,科学地对“薪势”进行把控,至关重要。众多的研究机构,公司,媒体每年都会对薪酬或预测或总结,也有其深意。 --------------- 法则一:把脉高薪行业 --------------- 俗话说: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事实上,所有在职场打拼的人都必须选对自己要进入的行业。把自己转移到最早与国际接轨的行业是赢得高薪的关键。 对于求职者来说,尽可能选择高薪行业是无可厚非的,像金融、房地产、能源行业往往是求职者心仪的热门行业。而且,不少求职者也认为,进入了这些行业,就意味着高收入和美好的职业发展前景。据调查显示,电力集团公司一名普通职工的月工资不到6000元,但加上奖金、年终奖、住房公积金及各种补贴后,其年薪可达15万元,相当于全国职工年均工资的10倍。一直被求职者所追捧的行业都是多少带有一些垄断xìng质的行业,这些行业中的多数企业往往都会成为求职者青睐的目标。像这样的行业还有:烟草业、钢铁业、电信业等等,这些行业中的主要企业每年都是大学毕业生最踊跃投档的对象。 今天的就业压力那么大,每个人都想要找一份收入既高且稳定的工作。但是,每一个求职者又都有自己的情况,并不是每一个高薪行业都适合自己,想一步就踏进高薪行业也并非易事。因此,在面临两难的选择之下退而求其次,与其一味追逐高薪,不如做一份自己喜欢的,和高薪行业jiāo叉或者行业未来发展前景较好的工作才是通往高薪之路的重点所在。要相信,暴利与垄断不会永恒不变。至少从目前来看,房地产业、汽车业这些暴利行业的“热度”或多或少都有泡沫的成分在内。即使一些继续保持垄断的行业,从长远来看,求职者也不能有进去了以后就可以高枕无忧的心态,可以预见,随着入世后国家经济越来越开放,行业的垄断xìng质将有所转变,特别是一些服务xìng行业,如电信业将不可能保持垄断状态,员工的薪酬福利水平也会有下降之势。谋取高薪职业重要的是选择行业中的热点企业,而不是把重点放在行业是否暴利以及垄断程度上。好的企业会给他的员工一个良好的职业发展平台,而过于稳定的环境往往会导致从业者职业竞争力下降,把你推向“职业高原”。 选好第一行,这对刚刚步入职场的年轻人来说尤其重要。因为,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往往会沿着第一个阶梯向上攀爬,很难跳出这个最初选择的行业了,俗语说,转行不聚财,频繁改行,绝对不利于向高薪进发!盯着高收入选择行业的求职者也要考虑好两个因素: *良好的人脉关系 根据人力资源管理协会与《华尔街日报》共同针对人力资源主管与求职者所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5%的人力资源主管或求职者透过人脉关系找到适合的人才或工作,而且61%的人力资源主管及78%的求职者认为,这是最有效的方式。曾做过的“最有效的求职途径”调查,其中“经熟人介绍”被列为第二大有效方法。刚刚踏出校门的求职者更倾向于人脉对个人职业指导的作用,而随着工作经验的丰富,人们也看到了人脉关系对于工作业务发展以及跳槽晋升等机会的影响。机遇是在适当时候出现的适当的人、事、物的组合体。我们无法控制这种完美的巧合何时出现,唯一能做的就是通过控制自己的人脉来给自己创造更多的可能。 *兴趣爱好 知道今天的高收入工作有什么特征吗?把爱好和工作合二为一。一次对全美国成功人士的调查说明:他们之中94%以上都在做着他们最喜爱的工作。一个对于工作感到不满的人,不管他如何努力,绝不会有优越的表现,更得不到老板的赏识和加薪。许多证据说明:大多数的失败,都是由于工作的不适宜。能够使你的职业发展不断上升的关键就是:兴趣与职业匹配,快乐地工作。 // --------------- 法则二:选择上升的公司 --------------- 专业经理人要选择一个发展型的公司,本身也能够吸纳人才的公司。一个企业只有具有发展潜力,才能给员工提供更好的机会,更高的薪酬。否则,很难留住人才,员工培养得越多,员工成长就越快,流动也就越快。这是一个自然法则:只有一个成长比较快的公司,才有潜在空间去提拔员工,提高薪酬,巩固团队。如何识别并选择一家上升的企业或公司就职呢?一般有以下三种方法: *依据企业规模选择 在选择企业时,应从企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态势来看,择业的重心应依企业规模而异。简单地说,就是大型企业选文化,中型企业选行业,小型企业选老板。 选大型企业,考察其企业文化非常重要,如果自己与其文化格格不入,是很难接受或融入的。而从企业自身来讲,也倾向于吸收那些能迅速理解和适应其文化的人。选中等规模企业便要选行业,因为行业与企业的生存空间有很大关系,对那些不大不小的企业来讲,行业特征可能决定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从成长xìng的角度看,选对了行业,个人在择业方面也就成功了一半。在小型企业中,老板是不折不扣的“灵魂人物”,有着绝对的权威,所以老板的眼光、能力和管理方法对企业未来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因此,在选小公司时,老板的风格和为人便成了不可少的判断依据。最佳雇主会投入大量的时间、金钱和精力,以确保他们所雇用的人具有合适的技能、行为方式和态度。 *依据企业生命周期选择 求职者择业不妨依据企业的“生命周期”来考虑。所谓“生命周期”,就是指一般企业的寿命大致可分为5个阶段:开发期、成长前期、成长后期、成熟期与衰退期。 处于“开发期”的企业,刚起步,晋升的机会通常较多,短时间内就可能升到较高的位置,但相对而言,由于企业基础尚不够稳固,所以势必要承受较大的经营风险。处于“成长前期”的企业,晋升的机会也较多,但速度则略微缓慢一些。“成长后期”的企业,制度、体系都已上了轨道,想在短期内获得晋升或加薪恐怕比较困难。而一般的大企业多属于此阶段。如果你打算选择“成熟期”的企业,那你可要有心理准备,因为你的工作生涯可能很漫长、辛苦,晋升的可能xìng也较小。“衰退期”的企业,除非你具有超凡的能力,可以使濒临关门的企业起死回生,否则根本不需要考虑。 据有关专家分析,注重职业稳定xìng的人,适合进入“成熟期”的企业;对新事业的开发、企划工作有兴趣的人,也可以考虑“成熟期”企业中的企划或开发部门;对自己实力有信心的人,“成长前期”的企业最适合你;为了给自己将来创业创造条件,希望企业能提供充分学习机会的人,适合进入“开发期”或“成长前期”的企业,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 2 章 如此才有机会学到所有工作的实务;希望重用年轻人的,可以选择“开发期”或“成长前期”的企业;至于选择做自己喜欢而且待遇又高的工作的人,只有一条路可行——自行创业当老板。 *依据管理风格选择 40多岁的约翰·史密斯离开了一家大型咨询公司,抛掉了能给他带来稳定收入、可观的分红及按部就班升职机会的好职业,跳槽到一家只有几十人的小公司,那里报酬的多少直接与干活多少挂钩,医疗保险和其他福利也无法与大公司相提并论。 20年前美国标准优秀青年的人生途径是:名牌商学院毕业后设法进入一家大公司去任职,在那儿他们能获得丰厚的待遇,并顺利地爬上公司最高管理层,然而传统的大公司由于规模过于庞大、人员过多,决策过程冗繁而行动迟缓,相反小公司由于“船小好调头”,能针对市场需求迅速调整经营方针,适应变化的环境。这是原因之一。 其次,随着近十几年来公司结构的调整和大规模裁员,使得传统的雇主和雇员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公司存在的相对稳定的雇佣关系已经被打破,以往那种“雇员只需闭上嘴巴接受命令就能获得升迁和高收入”的模式早已消亡。 再者,许多“跳槽”的青年人认为,从前坐在办公室照公司章程办事难以发挥自己的作用,而到小公司中去工作更富于挑战xìng,更重要的是工作时间和方式具有更大的灵活xìng。 最后,小公司“吃香”是因为许多人开始重视传统的家庭价值。希望有更多的时间与家人待在一起,与循规蹈矩的大公司相比,那些规模较小但弹xìng更大的小公司就能提供这种机会,这也是小公司吸引力所在。 // --------------- 法则三:薪酬不是承诺(1) --------------- 要转变观念,任何雇主不会对一个平庸的雇员恪守承诺。所以条件是条件,承诺是承诺,但当你认为时机成熟的时候,伺机而动,可以和雇主就条件而协商。 对于既定的年薪是否合理,员工和雇主之间就会存在认识上的差距。对于雇主来说,员工的年薪标准应该是多少心中无底,很有可能把这名员工是否安心在企业工作,是否提出增薪要求,当做衡量的标准。一般情况下员工是不会轻易提出加薪要求的,但这并不等于满足现状、安于现状,一旦有高薪肥缺,就会找个“斯文”的理由跳槽。当然,一般情况下,雇主更会关注你的教育程度、你的工作经验、你的沟通能力、你的语言能力等等,这些相对来讲比较表面化的信息,然后横向比较市场供求情况,来决定你的薪酬水平以及福利待遇。 今天的老板越来越看重结果,一线部门要看到业绩,支持部门也要看到业绩。在争取获得高薪的同时,要懂得突出自己的业绩和能力,使对方觉得你确实不同凡响。除了取决于自身的良好教育背景、一定的工作经验、工作能力和健康的身体也是必不可少的。有些职位上的工作,很容易出成绩,也很容易被上司和同事看到,但有些工作的成绩却不易被他人所发现。因此,在创造高绩效同时,还要使其具有“能见度”,或者在提jiāo计划书的时候,就考虑出量化的内容,使业绩清晰。但一定要掌握分寸,否则会适得其反。 以HR部门来说,不要简单地描述,“我部门建立起了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机制”这是不能量化的;而是“在新的人才机制的推动下,员工的流失率降低了多少,尤其是优秀人才、核心员工的效率增加了多少”等等,雇主更愿意为实际的业绩和数字付钱。 优秀的企业永远需要优秀的人才,尤其是那些可以胜任“自由人”的职场“空降兵”——他们永远出现在最需要的时间、地点和场合。 法则四、让薪酬回归价值 *打造核心竞争力 薪水是一个人价值的反映,因此高薪的最终基础在于个人价值,所以提升个人职业竞争力是博取高薪的关键。 每个企业的老板都会给员工一个价值评估,如果员工达到所量化的目标,实现了对企业的价值,双方就会有一个共同认可的结果。从一个财务管理者的角度,能给公司带来几千万盈余,可以说实现了经理人的价值。 薪酬的作用毕竟有限,跨国企业尤其突出,很多资深人力资源总监认为,大多数公司的雇员不是仅仅为了薪水而工作,也不会因为一时薪水的高低而离开公司。如果需要100个职位,只有70个合格的,那最后的结果肯定是用钱解决不了的。 提高个人身价,不仅要学习充电,更要懂得发挥自己的优势。职场低薪人士通常不是不够勤奋,不够聪明,而是入错了门,找了一份不适合自己的工作。既没有成绩,也没有热情。优势被埋没,也就没什么突出的资本可言,如果你的工作可以让你的优势发挥出来,能力出众,业绩突出,“身价”自然水涨船高。 *海外镀金 一般来说,跨国公司对于员工的待遇,是有地区差异的。理论上是保证不同国家员工都享受比较好的待遇,因为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的人力成本是有很大差异的,不能为了平等而平等。在美国纽约一个蛋炒饭要大约10个美元左右,在上海可能是8个人民币。所以如果上海的员工拿到的薪水比纽约少,他可能会觉得不公平,但是纽约的员工如果收入和上海的一样多,就不是公平不公平的问题了,而是一个能否生存的问题了。所以不少职业经理通过镀金或取得国籍再“海归”来提高薪酬。语言的精通程度对薪资的影响在融资专员、外汇主管、信用证结算、律师/法务和咨询等行业十分明显。 *成为空降兵 市场的逐步成熟使薪酬更加公平稳定,很少有在同一个职位上的薪酬增长能够达到10%以上。一般而言,薪酬提升的速度在总体上只有7%—8%的浮动,想要在原有的职位上获得过高的薪酬几乎不可能。 一个职位对于经理人可能是事业,对于老板来说只是个成本问题。如同流水线上生产鞋子,每个工人的位子只是一个成本概念而不代表其他什么。如果想让自己的薪水有变化,只有把自己升级为更高级的管理者。这才是提高收入的最根本的方式。否则,做同样的事情,即使效果突出,对于老板也没有什么特别意义。 管理是相通的。一个成功经理人必须让自己保持很强的机动xìng,企业高管尤其要冲破行业的天花板,成为可以空降的自由人。 *高端产生高价 近一两年,普通或初级财务人员出现供大于求的趋势。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高级财务人才却呈现供不应求的态势。一些企业不惜开出天价年薪,从海外聘请高级财务管理人员。在这种背景下,持有国际会计师证书的高级专业人才身价倍增。有关调查显示,持有ACCA资格证书的人中,约有65%的人在企业担任中高级职位,如执业会计师行的合伙人、跨国公司的财务经理、财务总监等。财务高管的年薪范围在25万元-100万元之间,中级财务管理人员的年薪也有10万元-40万元。而在“职场十大人气职位”排行榜中,财务总监的平均年薪最高,达19万元。而且企业内部职务薪酬差额扩大。同样是外商投资企业的财务类职位,财务总监的平均年收入是财务出纳的7.6倍。能力和资历仍然是影响收入的最主要因素,并有进一步强化的趋势,类似总监这样的高级人才稀缺现象没有缓解,反而更加紧俏。 // --------------- 法则三:薪酬不是承诺(2) --------------- 职场薪资风向标 2006年全国各大公司最新薪资行情 本科毕业生硕士毕业生 北京网通3000元/月日本SONY(索尼)1万元/月 美国IBM5000元/月ut斯达康6000-8000元/月 深圳联通3000-4000元/月青岛海信4000元/月 德国西门子8000元/月美国Cisco(思科)15万元/月 大唐电信3000-4000元/月美国INTEL(英特尔)13万元/月 ut斯达康5000元/月深圳记忆科技15-20万元/年 宁波雅戈尔3000元/月中国电信7-10万元/年 深圳华为5480元/月东方通信6-8万元/年 深圳记忆科技10-15万元/年美AVANT6-8万元/年 联想总部(北京)6-7.5万元/年三星电子中国总部25万元/年 青岛海尔5-6万元/年美国FIBERON公司10万元/年 令企业如此垂涎的人才到底“贵”在哪里?有业内人士这样形容财务经理的工作:他们在企业中处于比较敏感的位置,不仅要看紧企业的“钱包”,更要利用专业知识和人际关系,使企业资金运作得更好。如今,企业越来越需要财务人员参与到决策和资金筹划中来,因此从业者需要具备多方面知识,而不局限于财务管理专业范畴内的知识。 // *************** *职场实战:进入高薪行业如何入手 *************** 高薪行业是块香喷喷的面包,令人垂涎。但是能够一开始就拥有这块面包的毕竟只是少数的幸运儿,而更多的人则选择了“半路出家”。在这个大规模的职业“迁徙”运动中,有的人走上了“高薪”的坦途,“钱”途无量,有的人却水土不服一败涂地。如何让自己在这场重大的职业转型中胜出?如何成功拥有梦寐以求的高薪?如何让自己的职业生涯实现完美的对接? --------------- 第一步:成功规划高起薪 --------------- “假如你能很成功地销售这种商品,你必然很了解这种商品”。在择业的同时其实也就是在推销自己,不要小看每一笔jiāo易,其中必然会有为你的事业提供登峰造极的机会。jiāo易大师小利奥·辛德雷在《大买卖》中说出了他进行成功jiāo易的秘诀:在jiāo易前比别人做更多的准备工作!没错,在职场道路寻寻觅觅的过程中,那些屡屡失败的人往往都犯了打无准备之战的错误。 据调查显示,我国高校毕业生月薪在1000元以下的占203%,1001元—2000元的占654%,2001元—3000元的占92%,3000元以上的占51%。 只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主动出击,不打无准备之仗,才能迈向“高薪行业”这条人人羡慕的坦途。 对于刚刚踏出校门的毕业生来说起薪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毖Ю越高起薪越多。专科毕业生为1333元,本科毕业生为1549元,硕士、博士分别为2674元和2917元。 2毙员鹬间存在差异。男xìng平均起薪为1631元,女xìng为1507元,两者之间相差124元。 3惫ぷ鞯ノ恍灾什钜煲谰伞H资企业和科研单位略高,分别为1987元和1888元;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居中,分别为1626元、1592元和1529元;城市集体企业、学校和乡镇企业最低,分别为1389元、1365元和1355元。 4惫ぷ骼嘈筒钜旎本依旧。各类企业管理、各类行政管理工作和专业技术工作的收入位居前三甲,分别为1887元、1676元和1585元;一线农业从业人员、各类服务工作和技术辅助工作居中,分别为1530元、1465元和1457元;最低的是生产第一线的工人,收入只有1314元。 5背鞘兄间差异明显。大中城市的收入最高,平均为1725元;县城、乡镇的收入分别为1216元和1234元。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几个大城市的起薪明显高于其他城市。 刚刚踏出校门的毕业生要尽可能将自身素养和要踏入的行业衔接起来,发掘其中的增值点,如果热衷于金融方面的工作,希望自己在该方面有所作为,就应将目前的专业知识学习中与之相关的经验和知识积累起来,并充分发挥目前工作的潜力。在具体实施上,给自己设立一个切实可行的时间表,可以从“分析员”、“管理培训生”的职位切入,在现有的职位平台上积累经验、谋求下一步的发展。你要告诉自己:你已经成功踏入了金融界,在这个高薪行业的起跑线上,高收入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了,以后的发展要凭借自己的实力和努力。 // --------------- 第二步:准行业简历增值 --------------- 准备一份抓人眼球的准行业简历是猎取高薪工作非常重要的环节。实际上,简历是自我推销的文件,目的在于争取面试机会,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得说服收件者,让对方知道你具有什么条件。你可能要与几百个、甚至几千个应征者竞争,所以必须设法展现自己的才能,瞬间抓住未来雇主的注意力,出奇制胜。 准行业的简历上的每一条信息都应该是针对这个行业和职位的,必须突出你所取得的与该行业有关的成就和业绩以及自己的能力。成功的简历必须立足于自身已经取得的成绩和具备的能力,要全面审视细节,不要一味抱着全盘托出的想法。内容太复杂、信息重复率太高的简历只会让筛选的人更加麻木,不会使你脱颖而出。在学习过程中,增加专业方面锻炼和培训的履历,并且要扩大自己的社jiāo圈,深入到这一领域中去,为自己将来的工作打好基础。想准备好一份准行业简历说难也不难,关键是学会“抓人”的十个要素: 1笔凳翟谠诘哪谌 很多人在求职的时候喜欢打出虚假广告,殊不知纸终究包不住火,那些虚假的证书或者头衔会被你不相称的能力暴露无遗。在今天的“诚信”社会里,一份实实在在的“自我表白”会给你的职业发展带来无限生机。不妨把目光放长远一些,“真金不怕火炼”,不是吗? 2奔蚣虻ササ奈淖 总是有很多内容不错的简历都被HR们置之不理,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 3 章 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要么是太过于咬文嚼字,要么就是内容中总是夹杂着很多难以理解的措辞。如果你想卖弄你的文字功底大可以拿出发表的作品来,千万不要把简历做成了一本文学巨著,要知道,没有人会在这个时候有胃口去欣赏。 3鼻迩宄楚的重点 永远记住简历就是推销自己的一纸广告,要在最短的时间里从上千上万的对手里脱颖而出,一定要把自己最“抓人”的地方亮在主考官的面前。例如,用数字来说明你以往成绩就比含糊不清的字眼有效果,用黑体或者斜体标示出需要强调的文字,切忌过于花哨,都作为重点反而就没了真正的重点。 4庇檬率邓祷 在突出你的能力、成就以及过去经验的时候,不要只是夸夸其谈,那会给人华而不实的感觉。简历内容要仔细分析你的能力并阐明你能够胜任这份工作,要强调表现xìng的事件,然后一定要写上结果,比如:“提出了某项建议,为公司或组织顺利实现某个目标节约了多少成本,以及效果如何等等。” 5币恢酱蛱煜 雇主可能会扫视你的简历,然后花30秒来决定是否召见你,所以一张纸效果最好,所有的内容一目了然。如果你有很长的职业经历,一张纸写不下,试着写出最近几年的经历或组织出一张最有说服力的简历,删除那些无用的东西,它们只会拖你的后腿。 6笔褂糜杏跋炝Φ拇驶 使用这种词汇,如:证明的,分析的,有创造力的和有组织的。这样可以提高简历的说服力。还有一些词语:获得、坚决、重建、革新、管理、学习、促成、解决等。 7备鋈诵畔⑹÷晕薹 现在,在简历上写上个人信息如婚姻状况、血型、身高等已不再是必须。许多公司都乐意接受没有个人信息的简历,更加看重你的个人能力与岗位的匹配程度。 8笔实弊颁昝琶 在简历中加入图片,网上简历可以加以报纸排版格式或者应用“Flash”技术;甚至可以用“PPT”形式制作个人简历或者以HTML网页形式做出求职简历,左为“导航”、右为“正文”。 9敝实睾芄丶 简历是你个人的一张封面,良好的质地至少意味着你对这份工作的重视与认真的态度。建议你用棕灰色、黄褐色、灰色或米色纸作最终打印。为使简历整体看起来专业化,对与你工作相关的信函可用同一颜色同一型号的纸张来打印。其次就是采用效果良好的打印机,如果你给的是影印本,效果要很好。这点绝对不要随便将就,必要的话,可以找家放心的印刷公司。这可是放长线钓大鱼,莫不可贪图一时的便宜错失良机。 10庇型酚形 简历的最后要进行简短小结,这其实是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小结”可以写上你最突出的几个优点或者你的座右铭。没有几个应聘者会写上这几句话,但雇主们却认为这是引起注意的最好办法。 // --------------- 第三步:猎取高薪自有道 --------------- 无论你是职场新人还是久经沙场的老手,要想将高薪工作快速擒拿,切不可作“无头苍蝇”,“摸着石头过河”。如果你比别人信息灵通,善于利用身边的资源,主动出击,你总能够做到最好。寻寻觅觅中,应该时刻保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直到哪一天你已经稳稳坐到了梦想已久的办公桌旁,眺望落地窗外川流不息的人群,这时的你才能松口气。 打造你的关系网络——有的放矢 这是获得有效工作信息的捷径,很多人凭借自己的关系网络,例如熟人、亲戚、朋友、同学获得了第一手的高薪职位的求职信息和资料并且屡试不爽,如果你有这方面的资源就不要白白浪费了;此外,构建人事关系网络对你一生的职业生涯发展都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不可错过校园招聘——投资自己 每年岁末,一些有实力的大公司就开始进驻学校,举行招聘讲座,提供出诱人的高薪职位和良好的发展机会。在讲座中,毕业生不仅可较详细地了解企业各方面的情况,还可以就自己关心的问题进行提问。如果你对某个高薪企业感兴趣,它的校园招聘最好不要错过。 一般针对毕业生的专场招聘,会以生源和本企业的能力、文化等方面的匹配为准。如果你足够幸运,脱颖而出,你会迎来一系列的任职前的培训,因为几乎每一个到校园招聘的企业都希望像白纸一样的毕业生能够迅速打上本公司的烙印,熟悉本企业的业务流程和文化。也有的企业会小心翼翼和你签订合同,在本企业服务一定年限,就可以享受带薪的免费培训,当然这要靠你好好衡量和取舍,万一半途而废,违约金也是不菲的。 收集招聘广告——全面出击 有些公司会在各种媒体上公布招聘信息,对你感兴趣的高薪行业或公司,不如提前下手,多方收集相关资讯,伺机而动。如果是本地的公司,你最好能上门拜访,一方面了解自己应聘的可能xìng,另一方面了解公司的实力。对于外地知名公司,可以根据要求直接将自己的应聘材料寄过去。 重视网上求职——网罗天下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一般知名公司及高新技术公司都有自己的网站,你可以在他们的网站上查询到最新的招聘信息。一般外企和金融行业招聘的职位是需要在网站上进行在线应聘登记的。在做在线登记时,一家企业或者一个职位往往要耗费你几个小时。千万不要认为太麻烦就简化个人信息,因为,敏锐的HR们会从你登记时的认真程度上看出你对这个职位的兴趣和你的敬业指数。建议在线登记时对要求的每一项都认真填写,不要抱有侥幸心理,并且像制作简历一样,对于与行业背景有关的信息要重点突出。 // --------------- 第四步:转型是关键 --------------- 也许你的专业并非热门,也很难和高薪行业衔接。就业前夕,你就要有预见xìng地进行职业转型,这是你下一步跨入高薪行业的秘诀。整个转型过程要有科学的预见和行动。转型前,先了解高薪行业的职业状况、职位设置,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职位作为切入口。同时,将目前的工作经验中与理想行业相关的经验和知识积累起来,并充分发挥目前工作的潜力。当然,参加相关的专业培训和学习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其次,高薪的行业是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而不断发生变化的。选择具有实力和潜力的行业,抓住行业空白点,对于获得高薪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应该对高薪行业进行科学的预测。有的行业在一定的时间和市场环境下是高薪行业,可是有可能很快就衰落成夕阳行业。 最后,准确的定位当然是必不可少的。正确认识自己的个xìng气质和能力倾向,充分利用自己的xìng格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学习能力强的人适合从事知识导向型的工作,而具有一技之长的人善于发挥自己的独特之处,并把它转化为工作中的优秀业绩,让它成为获得高薪的法宝。 职场核心小贴士: 你适合去哪家外企? 在职场中,我们每分每秒都呼吸着这种叫“企业文化”的空气。它无孔不入,蕴涵在身边的点滴小事之中:它是打电话的方式,它是互相之间的称呼,它是上下班的时间……今天,你可以看到不同类型企业的员工是怎样看待各自的企业文化的。或许他们的看法有主观、偏激之处,但却是他们眼中最真实的一切。 在一项外企就业环境调查中,有874人参与调查 ,其中490人选择了美国企业,占总数的56保埃叮ァE旁诘诙位的是德国企业,有213人,约占24保常罚ァ7ü企业以69人,7保福梗サ谋嚷饰痪拥谌。其他三个国家或地区企业的排名分别为日企、韩企和台资企业,分别为44人、30人和28人。欧美企业是求职者心中当之无愧的明星,而日资公司却遭到冷落,受欢迎程度排在国企和民企之后。专家认为,是企业文化的差异导致了外企行情冷热不均。下面就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外企的企业文化到底差异何在? *欧美型企业文化——以人为本、开放民主 美企的薪水待遇较高,对于员工的工作评估较为合理,同时机会也相对多一些。在美资公司里,大家不论职位高低,一律直呼对方的英文名,感觉很平等、很民主。公司对员工的创造力和工作效率要求很高,大家工作都很拼命,通宵加班是常事。公司的学习氛围很浓厚,每个人都拥有一种特有的、健康的自信。 *港台型企业文化——苦其心智、劳其筋骨 香港人的职业精神是无可挑剔的,他们经常把“职业cāo守”这个词挂在嘴边,人和事分得很开,私下里可以是好朋友,但做起事来却六亲不认。虽然工作压力大,个人的空间少一点,不过还是比较适合刚毕业的学生去。但是当你成长到一定阶段,有了自己的想法与创意后,是不是得换个地方就要提到你的职业发展议程上来了。 *德资企业文化——严谨、冷静、内敛 德企的规章制度被细化到了让人难以想象的地步,在制度的执行上,也是一丝不苟,不讲情面。奇怪的是,你并不会被这些制度束缚住,它们只是恰到好处地告诉你工作有哪些流程。只要按照流程做,没有人会来干扰你的具体cāo作,因为德国人更重视结果。德企的待遇优厚,但工作压力却很小,德企的人手,总是比实际需要的宽松很多。一般不加班,公司也不鼓励加班,因为德国人善于享受生活,不会把工作变成生活的全部。 *日韩型企业文化——约束个xìng、突出等级 日本企业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和为贵”是企业文化的核心。管理严格是为了让员工能更卖命地工作,也尽力把企业弄出家的氛围。众所周知的终身雇佣制、企业工会,都是人情味的表现。员工过生日、结婚,都能收到公司的祝福。日企的福利相当好,红利、津贴就不必说了,公司还兴建游泳池、体育馆,不定期举办一些健康咨询、心理培训方面的活动。但在部分日韩企业,日本、韩国员工和中国员工的地位并不平等,使中国员工颇有怨言。 // *************** *面试谈薪奥妙多 *************** 面试时雇佣双方都无法逃避有关“薪酬”的话题,每个老板都希望尽可能地减少企业的用人成本。缺乏经验的谋职者,可能对该行业的薪资水平不太了解,这样求职时可能会过高或过低估计自己的薪资,甚至丢掉原本唾手可得的金饭碗。 --------------- 如何得到满意的薪水(1) --------------- 如果不能对自己的薪资做正确的评估,你就无法了解招聘单位的薪资水平是否合适,从而影响自己的决策。 1用人单位谈薪论资前一定要知道的 1)对自己的定位 在谈薪酬前,首先要为自己准确定位。从企业来讲,人才可分三类,一种是高层人才,他们的薪酬比较难以固定标准,只能通过双方协商谈判来决定;二是部门经理等中层人才,这些也是有谈判空间的,但一般可谈的余地也不太大;三是市场上替换xìng很强的人,这样的人可以讨价还价的资本就比较少。人要获得高 应聘前的准备工作常被忽略,却很可能是你成败的关键。 薪最终靠的还是你的实力,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实力、竞争力,例如,良好的教育背景、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健康的身体等等都是必不可少的。 具备实力的竞争者,还要善于表达自己的水平和能力,使对方觉得你确实不同凡响,这是获得高薪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有些职位上的工作,很容易出成绩,也很容易被上司和同事看到,但有些工作的成绩却不易被他人所发现。因此,在面试时提出自己的设想、工作计划,才能表现自己的出众之处,但一定要掌握分寸,否则会适得其反。 2)薪酬的标准 要摸清薪酬的标准,应留意四个方面的参照系数:一是国家定价,即国家对机关公务员、事业单位职工规定的工资标准。国家公务人员、事业单位职工规定的工资一般分为基础工资、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工龄工资以及各种津贴和补贴等,不同的地区、不同行业的差别仅在于津贴和补贴。二是有关部门发布的最低工资标准和工资指导价位。目前,各地都制定了从150元至300元不等的最低工资标准,一般来说最低工资标准的高低反映着一个地区的薪酬水平。而由国家和地方劳动部门公布的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是求职者确定自身价位的重要“参考系数”。比如,上海最新发布的工资指导价位,毕业生年薪基数中位数为:中专生16100元,专科生18800元,本科生22700元,硕士生32900元,博士生43000元。三是有关调查机构发布的市场价位。由于这些机构所调查的对象和数据大多取自于市场,所以统计结果基本上是“行情价”。最新行政人员薪资水平为:文员月薪1500元—2400元,秘书月薪1800元—4700元,行政主管月薪3000元—6000元。大学毕业生从事文秘工作,起薪水平约800元—1500元。四是招聘单位在人才市场公布的职位薪水标准。这一标准因不同经济xìng质、不同行业、不同企业规模而异。 3)薪酬的行情 了解所求职位的薪酬行情,应结合招聘单位的具体情况、行业地域差异、供需状况以及你的个人实际能力等多方面因素。如果应届毕业生是在平均薪资水平排在前几位的深圳、广州、上海、北京等城市找工作,那么对于相同行业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 4 章 、相同职务的其他城市来说,就可以提出相对高一些的薪水要求。一般来说,IT、电信、医疗、金融、保险、证券、投资、咨询、广告、公关、律师、会计师等行业的薪资水平相对来说排名靠前。所以在同一个城市,如果应届毕业生是从事上述的行业,薪资要价就应比从事其他行业的高。 此外,还应在面试谈薪前打探企业或公司在业界的业绩水平和综合排名。一般来说,处于市场领先的企业会利用高于行业市场价格的薪酬挖掘需要的人才,这可能是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的一种方式,这首先要看你自己是不是这家企业需要的核心人才,如果是,那么你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你的目的,从而争取薪酬的主动权,让你在面试时为自己开出个称心如意的身价。 2逼拦雷约盒阶仕平时的常用方法 方法一市场参考价 最近几年,一些大城市的人才jiāo流中心都进行了各职业的薪资调查,有些地方会将调查结果公布出来。留意当地的人才市场参考价,市场参考价一般有一个最低价、最高价和平均价,这些对评估自己的薪资水平非常有帮助。 方法二往届情况 了解同专业往届毕业生在毕业分配时的薪资待遇也非常重要,这些信息可能对你更直观、更实用一些。这些信息可以向学校或者院系负责毕业生分配与就业指导的老师查询,多听他们的意见。 方法三招聘单位的平均值 近几年,人才市场的作用越来越大,每年的薪资水平受市场影响波动很大,所以要了解当前的状况,向招聘单位询问薪资是很重要的。这些招聘单位仅限于你有把握应聘上的单位,将这些单位的信息汇总后可取其薪资平均值,基本上就可以估计出自己的薪资水平。 在使用这些方法评估时,你不得不注意的是: // --------------- 如何得到满意的薪水(2) --------------- 1)地域差异 由地域带来的薪资差异显而易见。以硕士生为例,在沿海地区,特别在北京、上海等地的薪资会比西北地区的薪资高出一倍以上。本科生则会平均高出50%以上。发达地区的薪资高于欠发达地区,同时,发达地区的消费也高于欠发达地区。这些都要充分考虑。 2)行业差异 行业差异也是重要的一个方面。一般而言,软件、电信、通讯、医yào等行业的薪资普遍要高些,而纺织、煤炭等行业的薪资普遍要低些。这和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有关。 3)所有制差异 一些著名外商在华机构的薪资可能普遍较高,其次就是股份制的大型高新技术企业集团,信息产业中的中小型民营高新技术企业的薪资也比较高。相比之下,一些大型国有企业的薪资水平会低些。有时这些差异非常悬殊,最高和最低的可以相差5倍以上。 4)供需状况 由于现在毕业生就业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市场的供需情况会立即反映到薪资差异上来。计算机、软件开发、通讯工程等专业由于供需矛盾突出,薪资水平相应提高;此外,如国际贸易等专业由于市场需求量小,薪资会普遍偏低。 理想的薪酬,应是用人单位和求职者双方都能接受的,而求职者应表现一定的灵活xìng。当薪酬福利谈妥后,最好要求用人单位写份协议合同,因为有些用人单位面试之后,很可能会忘掉曾答应你的事。 // --------------- 360°应对“期望薪酬”潜规则 --------------- 应聘登记表中,一般有“薪水期望值”一栏。这一栏究竟如何填,困扰着不少应聘者。不少应聘者都有这样的苦恼。在填写“薪水期望值”这一栏时,先填了“2000”元以上,犹豫片刻后又改写成了“1500”元以上。无疑,他们的担心只有一个:薪水期望值填高了,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了。不论谋职者本人对胜任职位是否自信,每次填薪水期望值时,心里总有些发怵。有人以为薪水期望值越高,说明自己的工作能力越强,但又怕用人单位嫌自己“志大才疏”而落聘;填低了则担心被认为胸无大志。总之,“薪水期望值”填多填少总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1比资企业期望薪水怎么谈 到外企求职最犯愁的是,在被问到“目前薪资”和“期望薪资”时,该怎么回答。 若是实在无法回避这两个问题,那你应该表现得既老实,又要有策略。老实告诉对方你目前的薪资水平,但在说出你的“目前薪酬”时,不要直接说你的货币报酬“2000元”、“3000元”,你得告诉对方,“我目前的工资构成是这样的:基本工资是2000元,房贴是500元,车贴是400元,话费补贴300元,每年有一次海外休假的机会……”这样才不会发生新老板看似给了你更高的月薪,但综合算下来,还是吃亏之类的事。也不要怕说出自己目前的薪资后,新老板会据此压低你的工资。事实上,只要一家公司考虑用你,他们一定会给你一份合理的薪水。千万不要以为在外企里个个都是能挣大钱的,一样是外企,因为xìng质不同,工资又分三六九等,如果你找工作的第一要义就是高薪,那你可要看准了。 三资企业里,又分厂矿型的合资企业、外国公司的办事处和外商独资的生产型企业3种。如果拿大学毕业生的起点工资作比较的话,其中:厂矿企业的工资水平偏低,在1700元到2500元之间;办事处xìng质的公司起薪最高,在2000元以上,但最多不会超过3500元;居中的是生产型企业,介于2000元到2200之间,最高不会超过2500元。 当然,考上“管理培训生”项目的除外。这是为培养公司的管理人员而设的,像P&G、英美烟草、可口可乐和微软等公司都有这类项目,非常难考,但起薪非常诱人,本科生的起薪一般在3500元到7000元,还不包括2年的海外培训等。不过,这种岗位的风险也非常大,麦肯锡公司这类职位的起薪是1000美元,但淘汰率是60%,被淘汰的人,绝对不可能得到换一个岗位的机会,而是直接出局。 2惫内企业期望薪水怎么谈 国内用人单位要求填写“薪水期望值”,主要想考察应聘者对某个行业中某个职位的认知程度。人事经理常会问应聘者“假如低于期望值可以考虑吗”,应聘者最好回答“可以考虑”,因为招聘方此时考察的往往是应聘者对公司和职位的态度。实际上,并非应聘者降低“薪水期望值”,实际薪水就会降低。正常情况下,正规的用人单位都会按自身的薪酬体系发放薪水,当应聘者成功求职进入企业后,企业就会按照你的岗位和职级等给你制定相应的薪酬。若应聘普通职位或自身竞争优势较弱,可以将期望值填得比行业内薪水的平均水平略低些,这样还是比较稳妥的选择。 3焙9槠谕薪水怎么谈 “海归”又分两种,一种是“学归”,另一种是有过工作经验的。公司对这些人的工资水平也会区别对待:一种是和本地员工拿一样的薪水;另一种是作为“外派人员”处理。一些有过工作经验的“海归”,和本地员工拿一样的薪水似乎有点委屈他们,用“外派人员”的标准来衡量又够不上,于是很多公司实行“打包工资”,什么“子女教育费”、“海外医疗费”,统统算在年薪里,给一个总数。“海归”求职尽量避免尴尬的境地,如果公司给出的货币薪酬很难有比较大的弹xìng,达到你满意的程度,不妨在总数上下下工夫。例如,英特尔公司曾有过很多“外派员工”,但3年之后,他们都被转成“打包工资”。虽然少了很大一块福利,但还是有很多人留下了。新回来的“海归”要积极调整心态,你现在拿到的高薪可能是镀金使你的身价提升,但以后工资的涨幅完全要靠你在未来工作中的贡献了。 面试中最难的一关——谈薪水,漫天要价固然不可取,过分“谦虚”也并非上策,要知道这是你为自己争取利益的最好机会。 // --------------- 面谈薪酬忌讳多 --------------- 求职者应聘中高级职位且自身竞争力较强,或应聘比较紧俏的职位,可以将薪水期望值填得稍高些,甚至可以面谈要价。薪水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你的社会价值和你的生活水准,把握机会当面问个清楚,免得日后发生误会。这已是现代人的理xìng共识。当然这不是单纯的讨价还价,而是一个特别的商业谈判,避开谈判忌讳的“雷区”才能轻松取胜。 1泵媸蕴感降牧个雷区 雷区一:打无准备仗 此番面谈不但关乎你今后薪水薄厚,更可能影响到你是否能得到这份工作——如果你的期望值远远超过老板心中的标准,或者对方的承受能力,而你又不能结合该企业的实际情况让老板给你一个“破例”的理由,那么老板即使很欣赏你也只好对你说抱歉了。特别是那种你本来很想得到这份工作,而且适当降低标准你也愿意承受的情况下,仓促上阵,只会让自己陷于被动丧失机会。你的资料准备越充足,成功机会也就越大。 雷区二:不知道自己到底需要什么 面谈薪酬终归还是jiāo易。要想成功,你必须首先考虑好自己最优先的需要。你到底想要什么?如果工资低而拥有大量股份你是否满意?你是否符合拿到奖金的标准?如果收入每年浮动很大,你是不是有能力应付?工作的安全感对你重不重要? 明确你自己的需要也能帮你决定去何种类型的公司工作(比如,老企业可能比新创立的公司能提供更高的薪水,但后者能提供前者不具备的股份或股权)。不过,不管你考虑的是何种公司,也许老板开的价钱他都未必能实现。关于某一职位所能付的工资和它能提供的福利,一般公司都有许多规章制度上的限制。了解到你自己的需求和公司在制度及预算上的限制,你就能开出最符合你利益的价钱,同时对那些无法提供相应条件的公司,你也不必再浪费时间。 雷区三:狮子大开口 工作面谈不同于一般“谈判”,因为面谈结束后,你可能会和你面谈时的“假想敌”一起共事。所以首先你要明确一点,它不是一次xìng的jiāo易,你不能像买车买房一样一味盯着MONEY。更为重要的是,你的事业成功可能就建立在这次面谈上。因此,尽管你想争取最好的价钱,也是要小心谨慎,千万不要因小失大,从此破坏了你在对方心目中的形象。 同样道理,对方也希望在愉快的氛围内完成招聘和面试工作。当他认为你就是合适的人选时,他所考虑的也不仅仅是争取一个最低的价钱,而是如何让你接受这份工作。 雷区四:实话实说PK撒谎 诚实是重要的。如果你在面谈过程中撒谎,迟早会被发现,这会让你信誉尽失,即使得到了工作,处境也将非常不利。当然,完全实话实说效果也未必好。如果情势对你不利,可以不必直接回答问题。注意重点陈述对你有利的事实。你说什么或怎么说都可以大做文章,不妨预先想好这些问题的答案以备提问。 雷区五:过早兜底 如果老板不确定什么价钱能让你接受,同时你自信他对你感觉还不错,他的最初报价往往接近他的最高报价。若是你泄露了太多信息,比如说你原本过低的工资水平和期望值,或者想要获得这份工作的迫切心情,他也许就不会开出最好的条件。不早早透露你的全部要求,或者令你跳槽的全部条件,暗示对方你不过是想寻求更好的发展,说不定对方提供的条件大大超出你的预期。 雷区六:因小失大 永远不要忘记,面谈是你和该企业关系的起点。这是最重要的戒律,怎么强调其重要xìng都不过分。它是你在该公司事业发展的第一步。它奠定了你工作关系的基础。争取得太少,起点太低,你的整个职业生涯都将处于不利位置;而计较得太厉害,你会在开始前就毁了这种关系,或者给人留下不知天高地厚的印象。如何把握这中间的轻重关系,直接影响到你在未来公司的发展。 // --------------- 签订劳动合同,为薪酬“护航”(1) --------------- 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权利与义务的明确约定,一份合法、有效的劳动合同应该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各自权益的“双赢”。这一双赢的结果在目前就业压力较大、劳动者处于弱势地位的情形下不可能靠企业“施舍”得来,相反得靠劳动者主动争取。 1逼赣煤贤谈判,放大你的价值 求职者应聘成功以后,接下来的就是和单位谈聘用合同了。了解以下几种情况,会让你在谈判中最大限度地争取自己的利益。 1)了解你的需要和你未来雇主的需要 聘用合同谈判需要权衡与协调,要在这类谈判中成功,你首先要权衡自己的能力。你想要什么?你是否自信能达到既定的标准从而得到奖金?了解你自己的需要将有助于你选择公司的类型,每个公司所能给的报酬和福利都有许多由来已久的制约,了解公司在其运营能力和预算范围内所能给予的,将有助于你获得更好的报酬。 2)了解特定谈判的不同变化 有时你这样的人才在市场上并不多见,公司通过面试发现你是最合适的人选会很快聘用你。如果这时你推迟聘用合同谈判的话,你的优势地位将增强。如果你只是公司的几个候选人之一,就应该尽量表现出积极的态度。报酬是决定聘用的关键因素,权衡形势,了解每一方的相对形势将有助于你决定如何进退。 3)未知也可以成为你的优势 如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 5 章 果一个雇主不能确定怎样才能聘用你,他所给的报酬有可能是最好的报酬。如果你泄露了太多的信息,那么报酬有可能没有原来那么高。如果不告诉雇主你确切的报酬,这将迫使他提出最好的条件。 4)善始善终 把握最佳的结束薪酬谈判的时机。在谈判时你得到了你期待的,这时你应该感谢与你谈判的人。如果你还没有意识到此时应该停止谈判,那么你可能会让公司觉得他们选错了人。 2毖Щ崂用法律“保护伞” 劳动合同的签订,不仅事关个人在薪酬、福利、保险等方面的物质利益,还涉及到诸如培训、晋升等个人长远发展问题,因此必须慎重对待。在试用期间或面谈接触之际,应全面了解与工作相关的情况,切忌在工作难找的压力下,急于催促用人单位签约,结果反为用人单位所制。对于刚毕业的学生,尤应注意这一点。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各自权利和义务的协议,也是劳动争议发生后处理争议的重要依据。因此,在签订合同前,劳动者至少应具备以下三方面的常识: 1)提前准备 在劳动合同订立7天前,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提供合同文本,以便对合同文本内容有充分的了解,特别是对于双方协商约定的条款,尤应引起高度重视。 2)把握内容 从全面保护个人利益出发,应尽量了解《劳动法》的内容,这一点虽然对大众来说有很大的难度,但从合同本身出发,应清楚劳动合同的条款要包括两部分:一是法律规定的条款,包括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条件、劳动报酬、劳动纪律、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违反劳动合同应负的责任共7方面的内容;二是双方认为有必要明确约定的条款,应明确写明。 3)重点了解 在把握合同条款的基础上,还应该清楚了解事关自身利益的两部分内容。一是在什么情况下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获得经济补偿以及补偿标准。关于这一点,《劳动法》列出了7项内容,可向劳动部门查询。二是在什么情况下单位不得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劳动法》第29条对此做出了明确规定。 3蔽韧咨坪螅让你的待遇“滴水不漏” 劳动合同签订后,还应积极做好善后工作。明目张胆的不公正合同比较好防范,即使在签订比较正规的合同时,也要洞察蛛丝马迹,以防上当。 1)附加条款要看清 在聘用合同中,一般都是会有一些附加条款的,求职者在签订前一定要让企业拿出原文,仔细审看无异议后,还要盖章留存,以做依据。要认真检查有无遗漏的约定事项或者附加说明,需要立即补齐的绝对不可拖延。 2)当面签字、盖章不可少 求职者拿到合同,应该让企业及其负责人同自己当面签字盖章,以防某些企业利用后签字的时间在合同上动手脚(更改数字、时间等)。同时,仔细鉴定单位所盖公章,看其是否与自己即将进入的单位一致。因为事后往往发现,在同一法人单位下,会存在许多分公司和下属单位或营业部门。 3)数字一定要大写 合同签字后,有些企业会抓住时间空隙,将合同上的数字更改让求职者吃“哑巴亏”,所以,求职者在签订合同涉及薪酬福利具体数字时,一定要用大写汉字。 // --------------- 签订劳动合同,为薪酬“护航”(2) --------------- 另外要注意合同生效的必要条件和附加条件(如签证、登记);合同至少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妥善保管;双方在签订时如有纠纷,应通过合法方式解决。合同生效的条件和时间:有些合同需要登记才能生效,而时间涉及权益期限和合同续签等问题,这些都需要予以充分的注意。 职场核心小贴士:四步打探公司待遇 面试谈薪,有些老板也会给你机会,让你主动向他提问关于本企业薪酬福利方面的问题,这样的机会不会很多,但是一旦被你遇到一定要抓住机会,要知道,这可是打探企业薪酬的好机会,切莫错失良机。 第一步是了解对方可以提供的薪酬幅度是多少,这里的关键是善于发问,让对方多讲,而自己了解足够的信息。当经过几轮面试后,面试者问应聘者:“你还有什么想了解的问题吗?”应聘者就可问:“像你们这样的大(正规)企业都有自己的一套薪酬体系,请问可以简单介绍一下吗?”面试者一般就会简单介绍一下,如果介绍得不是太详细,还可以问“贵公司的薪酬水平在同行中的位置是怎样的?除了工资之外还有哪些奖金、福利和培训机会?试用期后工资的加幅是多少?”等问题,从对方的回答中,你再对照一下市场行情心里就有底了。 下面总结了十个相关的经典问题,看看你自己最关心的是哪个方面: Q1:贵公司起薪标准、调薪做法、考核办法及升迁制度如何? Q2:贵公司是否采取年薪制?年薪所涵盖的项目有哪些? Q3:贵公司的整体薪资架构如何? Q4:贵公司最近几年的调薪状况如何?未来的营运发展计划如何? Q5:我所应征的职务,贵公司每年平均招募多少人? Q6:贵公司和我相同资历背景者的薪水状况如何? Q7:贵公司薪资水准在同业或同区域内的水平如何? Q8 贵公司是否实行年底双薪制? Q9:贵公司的员工福利项目有哪些,住房这一块怎么cāo作的? Q10:贵公司对技术人员的奖励制度是如何实施的? 第二步是根据以上信息,提出自己的期望薪酬。如果对自己想提的薪资还是把握不准,那也可以把问题抛给对方:“我想请教一个问题,以我现在的经历、学历和您对我面试的了解,在公司的薪酬体系中大约达到怎么样的水平?”对方就会透露给你准备开的工资水平。 第三步如果你对这工资还不太满意,就可以尝试用探讨式、协商式的口气去争取高一些:比如“我认为工作最重要的是合作开心,薪酬是其次的,不过我原来的月薪是XX元,如果跳槽的话就希望自己能有点进步,如果不是让您太为难的话,您看这个工资是不是可以有一点提高?”这时要看对方的口气是否可以松动,松动的话则可以再举出你值更高价的理由。如果对方的口气坚决,则可以迂回争取试用期的缩短,比如说:“我对自己是比较有自信的,您看能不能一步到位直接拿转正期的工资,或者把3个月的试用期缩短为1个月?” 第四步是在福利上争取更多一些,不过这只适用中高层职位者,因为下层员工的福利是几乎没有弹xìng的,而越往高层福利的弹xìng就越大,越有可能通过协商在各种补贴上争取多一些利益。 总之最重要的技巧在于用探讨协商的语气来谈,还要察言观色见好就收,不要过度要求,否则让对方破例后,到时你进来后对方也会以更高的要求来考核你,还可能答应了最后也不兑现。为了保险起见,求职者最好让对方在接收函上写明薪酬、试用期限、上班时间等,这样才辞去原职,免去日后口说无凭的纠纷。 // *************** *快速掌握高薪计算的诀窍 *************** “你的工资不是HR决定的。”这句话会使许多职场新人产生了疑惑:“那我当初应聘时和HR谈薪水不是白谈了吗?”事实上,尽管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人事部改成了人力资源部,又设置了薪酬主管一职,但员工的薪金也不是HR拍脑袋就能决定的,它受到越来越多的因素影响。因此,了解自己的薪水是如何确定的,对身在职场中的人们来说是获得高薪必备的工具和诀窍。 --------------- 你的薪酬并非由HR决定 --------------- “你的工资不是HR决定的。”这句话会使许多职场新人产生了疑惑:“那我当初应聘时和HR谈薪水不是白谈了吗?”事实上,尽管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人事部改成了人力资源部,又设置了薪酬主管一职,但员工的薪金也不是HR拍脑袋就能决定的,它受到越来越多的因素影响。因此,了解自己的薪水是如何确定的,对身在职场中的人们来说是获得高薪必备的工具和诀窍。 那么,什么因素在决定你的薪酬指数呢? 职场新人通常对“岗位测评”存在误解,以为岗位测评是用来了解岗位设置是否合理、该选用什么样的人到这样一个岗位工作的概念。但事实并非如此,岗位测评(Jobevaluation)实际是一家公司确定内部薪酬管理体系的一种方法。它不是为了招聘而设定的,比较确切的定义是:使用一致、公平的方法,依据岗位对组织的整体贡献,确定岗位的相对价值,以便实现薪酬管理体系的内部公平xìng和外部竞争力。很多职场新人对岗位测评的理解实际应该是“岗位分析”(Jobanalysis),即岗位说明书,这个才是与招聘有关的概念。 现在越来越多的公司采用岗位测评的方式来调整薪酬标准。但无论是请咨询公司做,还是人力资源部自己做这项测评,所选择的测评要素以及评估小组的成员都是基本一致的。职位评价系统通常包括七要素:对企业的影响、任职资格、责任范围、解决问题难度、监督管理、沟通技巧、环境条件。这些因素大多数和个人素质没有多大关系,涉及个人能力的只有“任职资格”和“沟通技巧”两项,总共也只占24%。因此,决定一个岗位在公司重要与否,或者说决定你的薪金高低的是另外五项内容,而评估这五项内容的就是人力资源部组织的岗位评估小组。这个评估小组的成员一般包括HR、财务、公司副总和被测评部门主管。这些人要用两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做好公司的岗位测评,拿出薪酬体系调整的方案,纳入所谓的“职级图”。 样本 企业确立雇员的薪金一般均要根据事先设计好的职级图,而工资结构是根据职位/职级来确立的。 类别职位职级 基本工资(元/月) 最低平均最高 A高级管理人员/高级部门主管17 1615800 1254222200 1811028600 23678 B部门管理人员/主管专业人员15 14 1310800 9060 771115428 13086 1101620056 17012 14321 C一般管理人员/高级专业人员12 11 106621 5476 45689366 7823 652612110 10170 8486 D初级管理人员9 8 73842 3217 26885488 4596 38407134 5975 4992 E高级职员6 5 42283 1949 16813261 2784 24014240 3619 3122 F一般职员3 2 11381 1090 9011972 1557 12872564 2024 1673 (职位/职级/工资结构表样本中的数据仅供参考之用) 职级图将公司所有岗位的薪金按照等级列入一张表中,通过它可以一目了然地知道你所处的某个岗位/级别工资多少,未来还有多少涨薪空间以及高薪职位的攀爬方向。 // --------------- 职场“双薪”的秘密 --------------- “双薪”对于职场人士来说是一种冲击力度不小的诱惑。但双薪的构成究竟是什么形式呢?得到双薪的机会何在呢? 1彼薪有两种主要形式 1)12+1 企业发放双薪是一种奖励员工的形式,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12+1的方法,即到年底企业多发给员工一个月的工资。这种是以时间为衡量指标的,只要你做满了一年,就可以拿到双薪。现在这种方法在香港、新加坡地区已经不常用了。 2)12+2 还有一种方法是12+2。即当员工为公司服务了一整年,有多发2个月的薪水作为奖励。这种是非常灵活的做法,它一般从公司营业指标、客户指标和个人指标三方面来衡量。公司营业指标是以最少成本达到最优化效果,获得最大利润来打分,客户指标是由客户满意度来打分,个人指标是由个人完成工作的质量和数量打分。一般地,公司营业指标在双薪中占10%-20%,集体工作量占30%-40%,而个人指标则在双薪中占到40%-50%的分量。也就是说,当你个人努力完成工作,发挥集体协作精神,完成公司营业目标时,才能最终获得双薪。这种灵活的做法,已经在国外非常流行。它充分调动员工个人的积极xìng,发扬团队合作精神,为公司作出贡献。 3)其他形式 近年来,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和其他单位陆续实行了“双薪制”,即发放第13个月的奖励工资。个人取得的这部分收入属于任职受雇的奖励xìng收入,是工资薪金所得的范畴。“年末双薪制”是最普遍的年终奖发放形式之一,大多数企业,特别是外企更倾向在年终奖的问题上运用这种比较简单干脆的处理方法,即按员工平时月收入的数额在年底加发1个月至数个月的工资。据网上资料显示,英特尔的一般员工年终加发2个月-4个月的薪金,而朗讯高级员工的年终奖就有可能达到近6个月的工资水平,上海大众有的能多发13个月的工资。 奖金的另一种形式就是发红包,这种年终奖发放形式的魅力就在于它的“弹xìng机制”,领导可以按照下属的工作态度和成绩分别给予不同金额的奖励,这也是拉开员工收入档次的一项重要措施,特别是在销售业这样特别看重个人业绩的行业中,红包更是成为员工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 6 章 年收入的重要砝码。 2比绾文梦日獗省耙馔庵财” 年终双薪,也就是所谓的第13个月工资,有关法律中没有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必须给职工支付13个月工资,但是13个月工资的情况在我国很多企业中非常普遍,是国外企业传过来的一种薪酬方式。有的企业是合同中与职工约定,干满12个月,或者到年底的时候,可以享受第13个月的工资。如果有了这样的约定,企业必须要给职工支付第13个月工资。如果合同中没有规定,企业是否发放就不能强求。说到工资的标准,国家立法中并没有关于第13个月工资的任何规定,所以第13个月工资给付的额度,是基本工资还是全额工资,或者还是奖金,完全要根据企业与员工的约定,或者企业薪酬福利政策的规定来确定。 企业发放双薪是根据自己的政策来指定的,所以如果有的员工在8月份离开公司的话,有的公司会比较通情达理会给他双薪中的一部分,但有的公司肯定是不会给一分钱的。在后者上班的员工会对此非常小心,选择跳槽可能意味着损失了一笔收入。 // --------------- 不可不知的职场高薪计算法则(1) --------------- 1敝俺∪巳绾谓赡尚匠旮鏊 2006年1月1日,关系着职场人“钱”途的新规定付诸实施了。个人所得税工薪费用扣除标准由800元调整为1600元。对于这个与钱袋关系密切的新规定,在职场上打拼的你一定要在心里好好打打自己的小算盘,理好个税这笔财。 个税起征点提高后,除了1600元的扣除标准外,现在不作为纳税基数的“四险一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住房公积金)也是允许抵扣的,这就使实际扣除额超出了1600元,从而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 不少人心存疑惑,第12个月的工资和年终奖该如何纳税呢?在新的起征点下,个人所得税即按照1600元标准扣除,而不是按照税款所属期计算。这也就是说,职场人士在为今年12月的薪水缴纳个税时,就能享受到1600元起征点的好处了。国家税务总局调整了个人取得全年一次xìng奖金等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方法。纳税人取得的全年一次xìng奖金、年终加薪等,均可采用一次分解12个月确定税率的计税方法计税,已按原计税办法纳税的,多纳税款可相应抵减以后月份应纳税额。此外,员工取得除全年一次xìng奖金以外的其他各种名目奖金,如半年奖、季度奖、加班奖、先进奖、考勤奖等,一律与当月工资、薪金收入合并,按税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需要缴纳个税的项目个人所得免纳个税的项目 (1)工资、薪金所得(1)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以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国际组织颁发的科学、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奖金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2)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 (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3)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 (4)劳务报酬所得(4)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 (5)稿酬所得(5)保险赔款 (6)特许权使用费所得(6)军人的转业费、复员费 (7)利息、股息、红利所得(7)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退休工资、离休工资、离休生活补助费 (8)财产租赁所得(8)依照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应予免税的各国驻华使馆、领事馆的外jiāo代表、领事官员和其他人员的所得 (9)财产转让所得(9)中国政府参加的国际公约、签订的协议中规定免税的所得 (10)偶然所得(10)经国务院财政部门批准免税的所得 税率那么复杂,等级又是那么多,职场人士在计算个税时有没有一个简单易学的方法呢? 一个比较简洁的方法是:每月取得工资收入后,先减去个人承担的基本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以及按规定标准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再减去费用扣除额1600元/月(来源于境外的所得以及外籍人员、华侨和香港、澳门、台湾同胞在中国境内的所得每月还可附加减除费用3200元),为应纳税所得额,按5%至45%的九级超额累进税率计算自己当月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级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法(元) 1不超过500元的50 2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1025 3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15125 4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20375 5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251375 6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303375 7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356375 8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4010375 9超过100000元的部分4515375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例:王某当月取得工资收入9000元,当月个人承担住房公积金、基本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共计1000元,费用扣除额为1600元,则王某当月应纳税所得额=9000-1000-1600=6400元。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6400×20%-375=905元。 2蹦昧四晷街迫绾渭扑愀鏊 企业经营者年薪制是指以年度为单位,依据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和经营业绩,确定并支付给企业经营者年薪的一种分配方式,由“基础薪金+效益薪金(或称风险收入)”为主要构成模式。 对于个人年薪的衡量一般是以年度的指标,如企业资产保值率、利润增长率等作为依据,平时按月发放基础薪金部分,按一定制度规定核定剩余部分年薪并在当年年底或次年“补齐”。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经营者试行年薪制后如何计征个人所得税的通知》对试行年薪制的企业经营者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的税款,可以实行按年计算、分月预缴的方式计征。 // --------------- 不可不知的职场高薪计算法则(2) --------------- 例如: 北京市某公司业务经理每月取得的工资薪金基本收入为3000元,年终取得的效益收入为120000元,该公司应为其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额为: 每月应预缴税款=(3000-1200)×10%-25=155(元); 全年已预缴税款=155×12=1860(元); 全年收入=3000×12+120000=156000(元); 月平均应纳税额=(156000/12-1200)×20%-375=1985(元); 全年应纳税额=1985×12=23820(元); 全年应补缴税款=23820-1860=21960(元) 3毖Щ帷八慵啤奔影喙ぷ 也许不少人知道加班工资是200%,节假日加班有300%的工资,可是到了实践上,这个200%去乘以多少却成了一个糊涂账,很多职场人士天天加班,却不清楚这笔加班费到底该怎么计算。 人事部门人员在计算加班工资时,有些用员工的基本工资去乘200%,有些用员工的合同上写的工资去乘200%,做法各异。员工有了疑问,人事部门也说不出个所以然,造成不少员工心存不满,这样容易造成员工工作的懈怠,不利于企业的凝聚力。 其实法律法规在规定加班工资为200%时也会说清如何计算这个工资标准,只是很多做人事工作的人员容易忽视。 请记住以下很实用的几个方法和原则: *劳动者加班工资基数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依法协商确定,但应不低于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者本人日工资或小时工资折算数; *用人单位支付给劳动者本人的实际工资额高于劳动合同约定工资额的,加班工资基数应在劳动者本人上月实际工资与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范围内商定; *劳动合同无约定工资的,应以劳动者本人上月实际工资为基数; *实行计件工资的,以法定工作时间的计件单价为加班工资基数; *加班工资基数低于本市当年最低工资标准的,应以日、时最低工资标准为加班工资基数。 职场人可以看看自己平时的加班工资给的是不是正确,人事部门也可以核实一下自己的计算方法是否有悖。正确计算加班工资,给员工一个透明的环境,有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xìng。 4比牍煞趾焓迪帧八赢” 员工入股创立于法国,1916年4月间法国立法机关制定法律,创出一个近乎分红制度的员工入股制度,规定在股份有限公司中,对员工应给予一部分股权,员工并可选出代表出席股东大会,所得利息由员工自行分配,离开企业者即丧失其股权。入股分红制度也是源于法国,然后流传到英国、德国和日本,19世纪下半叶再传入美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员工入股分红的形式多种多样,员工的地位和创造xìng得到不断提高,员工入股分红越来越受到企业经理的重视。在提高员工的参与意识、形式稳定的股东队伍,防止被他人恶意收买和保障国家税收等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入股分红就是将分红与入股两者相结合的一种制度,即企业除将一部分的红利以现金或支票分配给员工外,并将员工应得的一部分红利,改发企业的股票,使员工不但分享企业盈余的红利,而且获得企业的股权。员工入股成为股东,依现行有关规定,可有下列方式: 1)公司办理现金增资时保留一定比例股份由员工优先承购。公司发行新股时,应保留发行新股总额10%至15%的股份,由员工承担。 2)分配员工红利时,计算分配员工红利的数额,以发行新股方式给付,这也是最常见的“员工入股分红”方式。不论是以现金或发行新股给付员工红利,员工均应依法申报为所得,因此,公司通常将二者搭配,使员工既取得价值较高的股票,亦有现金可支付税款。 3)员工以股东身份认购股份。公司在办理现金增资发行新股时,如果预计保留给员工认购的股份大于法定最高应保留率15%时,公司也将由原有股东放弃认购方式,而使员工以特定人员身份承购。 人在职场,切忌好高骛远,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避免落入“高薪陷阱”。 4)由现有股东转移持股给员工。公司在没有发行新股的时期,如果希望让员工加入投资,就必须协调现有股东,而转移部分持股给员工。 员工入股分红制度的主要作用可从企业和员工两方面来分析: 对于企业而言,入股分红手续简便,经由转账手续即可完成入股,减少了jiāo易成本;提高竞争能力,工作报酬随着企业营运成果适度调整,增加劳动成本的弹xìng;降低营运成本,由于员工向心力增加以及流动率的降低,可减少新进员工的训练费用,进而提高生产效率;劳资关系和谐,劳资双方利害与共,有效预防劳资纠纷。 // --------------- 不可不知的职场高薪计算法则(3) --------------- 对于员工而言,入股分红制度能防止资产持有分配的不平等化,并促进其平等化;超额利润与工资差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社会地位得到提升,员工也成为了企业的股东,同时还减少了蓝领与白领间的地位差异。随着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员工入股分红制度也必将得到更大的发展。 // *************** *职场新人:识破高薪陷阱 *************** 高薪的确会让人心动不已。这既是对个人成绩、能力的充分肯定,也是激励自己前进的巨大动力。可是,高薪的得来就那么容易吗?高薪的承诺能够实现吗?求职路上的人们必须认真考虑这个问题。高薪有时真的会成为用人单位招聘的噱头。真正合格的人才难以寻觅,这是每家用人单位都明白的道理。而巨大的人才缺口又急需填补,情急之下,一些用人单位便想出了各种各样的歪招,假高薪、危险高薪就是其中的招数。用人单位在招聘、面谈时,往往说得振振有词,仿佛这份高薪水马上就唾手可得。可到了发薪水时,却又以效益不佳、工作表现不满意等借口,使原先的承诺大打折扣。 --------------- 有些高薪拿不得 --------------- 面对着翻番的薪资,许多求职者抵挡不住诱惑,但很多人却因为盲目追求高薪,给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带来了危机。 *短命高薪要不得 所谓短命高薪是指该职位不符合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律和个人的发展方向,特别是个人对职业的志趣,如果该职位与你的兴趣爱好不匹配,那很快,烦琐和厌烦将随着工作向你涌来,带给你无尽的压力而无法自拔。 *企业文化与自身情况不符的高薪拿不得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个xìng特征和职业气质,相对来说,选择与之匹配的公司进行发展将如鱼得水,更快更好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更为有利,但如果该企业的文化和发展的战略目标等大方向与自身的情况不符,将会给你始终找不到发展方向的困惑。 *泡沫高薪拿不得 有些企业特别是投资类的资本运作企业,抛出高薪招人,而当您踌躇满志,想在这一高薪职位大干一番的时候,公司很可能已经被无情的市场竞争所抛弃。因此,对抛出高薪待遇的企业进行客观的分析,将有利于今后职业发展生涯。 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准确的职业定位和科学的职业规划才是获得高薪和个人发展空间的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 7 章 根本。首先要做好对自己的职业定位,并进行透彻的分析,让自己充分了解自己的能力、兴趣爱好、职业志趣以及自身的职业核心竞争力。另外一个方面,了解自己目前的行业发展现状和发展前景,以及企业的发展趋势和策略等,在个人与职业之间找到契合点,这才能寻找适合自己工作,给自己更快提升的关键点。 // --------------- 跳出年薪的陷阱 --------------- 现在的招聘广告,有很多企业应用了年薪这个词,但是,应聘者和招聘者对它的理解却各不相同。应聘者认为,年薪就是12个月的工资相加,是将年薪分成12份,最多分成13份(包括年终双薪)按月发放。但对企业来说不是这种解释,他们认为年薪是一年后能够拿到手的最多的钱数,同时,要拿到它必须要接受很多条件才行。为什么会出现理解上的不同呢?这是因为对年薪一直没有一个准确的解释。应聘者希望能够尽快将钱拿到手,而企业的想法是一年之后才能给,这是因为: 1)企业经营有风险,企业希望员工和它能够共同承担经营的风险,而员工能够做到的只能是用工资来承担了,企业经营得好,就会有年薪。要是企业经营不好,那就不会有什么年薪了。 2)一般年薪都是针对高级管理人员的,企业希望投入的钱财有更多的产出,企业对应聘者的能力有怀疑,要用一年的时间来考察,要是可以,年薪就可以满足。但是,有的企业却是想用这种方法让应聘者把真本领拿出来后,再换掉他。尤其是对管理人员和销售人员,难的就是整套体系的建立,用一年的时间建立起来后,应聘者对企业的价值就没有那么高了,企业为什么还要高薪用你呢? 3)有的员工的确有本领,老板怕你离开,就用年薪来留人,在一年内没有拿到全薪之前你是不会离开的,要走的话你就会什么也得不到,损失很多钱财,所以你只能老老实实干满一年。 而作为应聘者,在人才市场上是一个弱者,如何在年薪的陷阱面前减少自己的损失呢?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考虑: 1)按总年薪除以12个月来和企业谈工资,最多按13个月发。一定要知道月薪到底是多少,因为用年薪的企业都是中小企业或民营企业,年薪往往是老板一句话就能更改,如果开始不能保护自己的利益,等该发钱了,他会借口企业经营不好,扣减薪水,那时你会非常被动。广告上说年薪多少万,只是为了吸引人才。真的到发钱的时候,他就会有一万条理由来解释为何不能发你这样多的年薪。 2)上述方法无法谈成的话也可以用指标来规定,按照完成任务的情况和按照考核的情况来发放。但对于高层的管理人员不太适用,因为管理体系的建立不好考核,老板往往会找出很多问题,你想拿到年薪的愿望往往会落空。 3)还有就是税的问题,现阶段国家只有针对月薪的上税标准,全年要是按照所得税算,你的年薪将按20%上税,你在和老板讨论年薪时一定要讨论税的上法,那样就会判断出他有没有可能给你真正的年薪。 4)还有一个比较简单的方法,让你不容易掉进陷阱,就是月薪所占年薪的比例,一般月薪所占年薪的比例,一般月薪占到年薪80%以上的可信度高,月薪占到年薪的50%-80%就要持怀疑态度,月薪占到年薪50%以下的一般都不会拿到全部的年薪。 // --------------- 要为高薪求职“设防” --------------- 找工作不容易,找到高薪工作更难。投身于社会,和以往的校园环境截然不同,在人生的这个重要阶段,偏偏你又涉世不深,经验不足,过于轻信他人,一不小心就容易落入别人处心积虑设下的陷阱。因此,职场新人一定要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保持清醒的头脑,识破寻找职业过程中的陷阱。 1毕葳逯一:没有“门槛”的招聘 这类招聘的广告中常常打着醒目的广告,美其名曰“本公司勿须入职条件”。这类陷阱不仅仅是学生容易中招,就连在职场摸爬滚打多年的“得道中人”,办公室里的“白骨精”都难逃这甜言蜜语的诱惑。这种犯案手法多采用“先甜后苦”,不法分子多以投资商或营销公司装点门面,以高薪聘请文员或抄写员,对求职者的要求不高,任职初期工作轻松悠闲,不久老板就露出真面目游说你的家人亲戚投资分红,你往往会义不容辞把公司当成“婆家”,赔了夫人又折兵,最后把多年的积蓄打了水漂,害了自己又害了家人。 任何岗位的工作都需要一定能力的人去完成,会计的工作秘书干不了,营销的工作保安做不来,“没有入职条件”、“待遇优厚”听起来令人心动,殊不知jiān商正挖好了陷阱等着你往里跳呢!聪明的你看见这样的公司招牌还不躲得远点。 2毕葳逯二:面试还需缴费 某些模特儿、演艺公司会借词为求职者找寻工作之前要参加培训彩排,或是接拍试用广告等等,向求职者收取培训费、课程费、美容费或不知缘由的各种押金,但之后可能根本就不给求职者介绍工作,押金当然也不会退还。还有一些职业中介,也往往利用年轻人的想入非非,对成功的渴望,用一些诱人的大型演出当做鱼饵来“钓鱼”,往往能够满载而归。 因此,在求职时就涉及到金钱利益的机会一定要多加提防,它已经暗示你危险就在眼前。 3毕葳逯三:违法的工作陷阱 在职场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会好好保护自己。找份好工作固然重要,把自己赔了可就得不偿失了。有些不法商人会利用求职者急切上岗的心态,唆使他们进行不法活动以牟取暴利。例如非法彩票、倒买倒卖来路不明的商品或假冒伪劣商品等,求职者一不小心就糊里糊涂成为了“顶包人”、“替罪羊”,若涉及刑事罪行,可能还会留有案底,那将会给你的一生带来不利的影响。 4毕葳逯四:先购物后聘用 最近媒体频频曝光,某些传销公司的惯用伎俩就是以高薪厚佣做诱饵,诱使员工花大量金钱购买公司的产品。有些产品本身就属于质量不合格或者假冒伪劣,你购买就意味着你的消费者权益受到了损害,再拿出去推销,你又成了不法销售者,怎么都是你吃亏,商家稳坐钓鱼台。 另外,大多数情况下,商品的积压也会使刚刚踏入职场中的你喘不过气,你能有多少积蓄去换来一大堆没用的东西呢? 5毕葳逯五:合同细节不详 当你面对尚待签订的劳动合同的时候,一定要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这份合同虽不等同于你的“卖身契”,但至少会对你在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产生重大影响。有些雇主会利用员工对法律的忽视或对劳动法规的不熟悉,在签订雇佣合约时列出对员工不利的条款,或删减员工本应拥有的福利和其他权力。 如“用人单位提前终止劳动合同时是否会支付经济补偿金”、“加班加点会得到哪些补偿”、“公司裁员时不幸被裁掉你又有哪些补偿”、“无故拖欠工资时该怎么办”……这些都应该在合同的细节和条款中一一列明。不仅如此,包括公司的员工手册或其他附加条件,把其中不清楚、不明白或不利于自己的条文,当面向公司的法律部门或直接向雇主查询,若得到不明确、含糊其辞的答复,不要立即签署,可以要求带走仔细研究,一般正当的公司都会爽快地答应你这样做。 6毕葳逯六:jiāo出重要文件 面试期间,若被要求jiāo出重要的文件,例如身份证、银行卡、学历学位证书等,一定不能乖乖地要什么就给什么,要问明用途,否则很容易被利用或被窃取个人资料。尤其若只是在洽谈期间,双方还没有做出任何承诺之前,更不应该轻信他人。 7毕葳逯七:利用试用期 利用试用期骗取廉价劳力是最常见的欺骗陷阱,求职者往往防不胜防,无可奈何。主要因为这种形式比较普遍,用人机构往往振振有辞,将责任推到求职者身上,打击求职者信心。它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各种理由告诉求职者是不合格的,公司解聘也是无奈之举。另外一种手段就是非法延长试用期,有时只签半年合同,试用期长达三个月。 在职场中找工作要抱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要好高骛远,盲目听信小道消息。擦亮自己的眼睛,留意招聘广告中有没有误导的成分、面试时对方是否过于草率、或只填写了简单的资料就通知你上岗、雇主给予的工资是否与你的个人资历和能力相脱节,如果有蛛丝马迹,你就一定要格外留神了。 小说下载尽在http://www.biqugedu.com---整理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 访问小说分享者(木左儿姑娘)的书库,阅读更多TA分享的书籍! 地址:http://www.biqugedu.com/u?id=27666 也可以百度搜索或者访问www.biqugedu.com -------------------------------------------------------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