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公外婆家的故事》 正文 第一章 失去双亲的外公 我们生活的地方是浙江省中南部的一个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小县城。而我们又居住在离这个县城30多公里的一个镇上。 我从小就跟着外公外婆长大,我外公人瘦瘦高高的,头发有些稀疏,有个小外号“小赖头”,但更多的人都尊敬的叫他一声“表兄”,这个是按辈分来叫,什么辈分我倒不清楚,反正,我只知道,和外公差不多大,或者小一些都叫他表兄。外婆,也是瘦瘦的,个子也不高,属于娇小型。总穿青色的大襟布衣,即便后来生活好了,衣服的款式多了,她还是喜欢穿。小时候,家里没有电视,村里还偶尔会停电,外婆就会点一盏煤油灯,昏暗的灯光下,外公有时候会心血来潮的给我讲他小时候或者他和外婆的故事。说起过去,外公的眼睛总是看着远处,仿佛是在看电影。无论讲到多么艰辛和困苦的事情,他的语气都很平淡,好像讲的不是他自己,而是别人的故事。 外公本不是现在所在村的人,怎么说呢,外公是他的外公带大的,外公的外婆在自己的几个儿子都成家后没几年便过世了,还剩下一个幼女,外公的妈妈,因为小时候患病,导致头脑不十分的清醒,用农村人讲就是有精神病,外公的外公知道没什么人愿意娶自己的女儿,便说,只要有人愿意取自己的女儿,便可以分到他的一部分家产,那时候的家产就是田地,两间房子,对于那个时代来说也是不小的财富。(外公的外公算是中农)不久消息不胫而走,大部分人家尽管趋于这样优厚的条件,但还是不敢取一个神志不清之人,于是,过了小半年,都没有人来提亲,就在外曾祖父为外公母亲的下半生担心时,传来了一个号消息,隔壁邻村沈氏,一男子前来求亲。经媒人介绍,这男子家里父母早逝,孤身一人,入赘倒也不防事,只是,在一次去上山干活时,不小心摔下来,导致一只腿瘸了。当然这也不影响干农活,人也勤快。虽说,心理有些不满意,但想想自己女儿的情况,怕也是没人会娶,眼下,有这么一个人愿意入赘,倒也不能过于挑剔别人了。 很快,外公的父亲和母亲便成亲,又很快便有了包括外公在内两子两女,外公是长子。一下子多了这么多人,让本不富有的家更拮据,偏偏屋漏偏逢连夜雨,在外公7岁那年,外公的父亲过世了,一家大小都靠着外曾祖父,外公虽然人小,但也能帮衬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捡鸡粪,放牛·······但尽管日此,由于外公的母亲神志清,家里除了正常劳作,下面还有三个弟妹,外加照顾神志不清的女儿,对于外曾祖父来说,实在是力所不能及。权衡再三,外曾祖父决定将年幼的三个弟妹送出去。 外公说,当时的年纪就是懵懵懂懂,就是眼巴巴的看着自己的外曾祖父把弟弟和妹妹一个一个的送走。他也不知道送到哪里,送给谁家。之后就只有外公一人跟着外曾祖父,继续捡鸡屎,放牛,········一转眼就这样过了两年,家里也没闲钱给外公去上学,所以外公还是个放牛娃。就在外公9岁这年,他那位神志不清的母亲也突然离世。不知道上天是在怜悯外公,让家里减轻负担,还是上天在磨难外公,让他在年幼的时光里,前后连续失去双亲。在失去父亲时,外公是懵懂的,会难过,却不那么深刻,到了母亲走的时候,外公好像把连失去父亲的伤痛一起加到了失去母亲的悲伤了,年幼的他伤心过度,一下子病倒了。 生病放在哪个时代都是件奢侈的事。在那个年代,甚是。虽然生着病,加上失去双亲的悲伤,但是外公还是早出晚归的提着簸箕和钳子捡鸡屎,放牛。只是在生病期间,家里那一锅上面一层番薯,芋头丝,下面才是一点点的米饭的口粮,下面那珍贵的米饭留给了生病弱小的外公。外公到后来在回忆起吃米饭的时候,他的表情告诉我,那简直是国家领导人的待遇。 渐渐的,随着时间的流逝,父母的离去的悲痛也不那么深刻了。长大些的外公,可以干更多的事情,帮衬外曾外祖父。外公长到十多岁,便跟着学手艺了,这门手艺当地话叫“打岩”,所谓打岩,就是打山石,有人要起房子,需要长方体的山岩,便按照他给的尺寸给打出来;有人需要猪槽,根据主人的需要的大小,给打出来;有人家里有人故去,需要在墓碑上刻字,也是这样用锤子和磨头(本地话叫:岩钻)徒手打出来,外公也就在那时候开始识字。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第二章 外公和外婆的婚姻生活 那个年代,有手艺就等于有饭吃,到了外公21岁那年,曾祖父便开始给他张罗媳妇。对于一个失去双亲,外加还有一个外公需要养的外公来说,最大的优势就是他的手艺,虽说,那个时候大部分人的日子都过的紧巴巴,但还是很看重家庭条件的,所以,从不奢望能娶妻生子的外公,在他快要20岁那年,让他意外的取了房媳妇儿,就是我的外婆。 外婆从小失去父亲,家里有两个哥哥,母亲招赘,来了继父,后又生下一双儿女。其实也说不得继父有多不好,大部分原因还是生在那个物质贫瘠的年代。外婆瘦小的身形却成了家里柴禾的来源,一年四季,无论刮风还是下雨,山上从不曾少过那小小的身躯。农村都是烧灶台的,家里弟妹还小,两个哥哥是主要劳动力,要跟继父去赚公分,外婆就负责去山上背家里生火做饭的柴禾。基本上就是天蒙蒙亮便起床,喝点米汤,吃个玉米糕,那算不错的伙食了。便拿起柴刀,扁担和麻绳上山了。外婆说,坎一担柴回来基本就是天黑,中午就是饿着肚子的,那个时候她的母亲从来都不会给她准备什么干粮,有时候喝点山泉水,或者在山上找些能吃的野果充饥。 有一年的冬天,雪下的特别大,外婆看着门外的雪,有些怯懦,可是,她要是不去背柴,家里就没有多余的柴禾生火(外婆年纪小,一天一担柴其实没多少的),于是便硬着头皮,往雪里钻。想起那时候的情形,外婆眼里泛着泪光,她说,那年真害怕自己会回不来,手冻的根本没力气砍柴,加上中午一直饿到晚上,是的她的母亲仍然没有给她准备干粮,冬天白天的时长相对较短,等于外婆天没亮就出门,等回到家,天已漆黑,身上也湿漉漉的,冻的像个触电的娃娃。可是她还是没有得到她母亲一句关怀的话语,因为弟妹已经让她的母亲忙的抽不开身。 外公和外婆的身世有些相像,用土话讲,就是都是穷苦人家出生,而且都经历失去至亲的痛苦。或许,正因为如此,外公和外婆几十年的婚姻里,从没吵过架,当然后来又几次吵的原因,是为了我妈妈的婚事,这都是后话了。听我妈妈和阿姨们讲,从他们记事起就没有听到过外公和外婆吵架,外公甚至连重一点的语气都没有对外婆说过。 外公说,你们现在结婚要多少多少彩礼,车啊,房啊的。我和你外婆结婚,就给了她17块几,两人各做了一身衣裳,外婆的娘家就给了两口大洋箱,其他什么都没有。就这样算是结婚了。外婆说,当时结婚对她来说也是一种解脱,即便同样过苦日子,也不想在那样没有温暖,得不到一丝关爱的家。他们结婚的房子就是外曾祖父的老房子,你外婆嫁过来还要照顾年纪大了的外曾祖父,当时说好了,外曾祖父自己住的两间房子和一个猪圈都归外公,但是他老人家要外公养老送终。外公也做到了当初的承诺,一直和外婆照看到外曾祖父去世。 关于房子,在外曾祖父去世后,外公的几个舅舅,表兄弟,却站出来要来争这房子,当时外公人微言轻,没有父母,没有兄弟姐妹,一时间,为了这房子闹的沸沸扬扬,外公的表兄弟毫不念亲情,咄咄逼人,执意要来分房,好在当时外曾祖父生前叫村里的村干部见证,写过房屋归属的字据,后由村干部出面,外公拿出字据,他们才不甘心的断了念头。 1964年的冬天,外公和外婆迎来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也就是我的妈妈,家里的长女,外公取名爱女。对于外公来说,他一个孤儿能娶妻生子是想都不敢想的,所以,他十分的珍惜。虽然当时有很多活要干,但外公宁愿少挣工分,也要给外婆坐月子,尽管后来在外婆的闲不住下,只做了十几天月子,但外公能做的都不会让外婆做,能烧热水,绝不让她碰凉水,也就是外婆仗着年轻,什么也不管不顾,就直接下水洗衣,下地干活。 接下来的几年了,我的两个阿姨和一个舅舅相继出世。虽然,家里舅舅是独子,但在吃穿上,外公和外婆一视同仁,没有偏差过谁,在那个年代,重男轻女的思想还是普遍存在的,而且根深蒂固。而我外公外婆的这种思想,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一股清流啊。当然,这是在吃穿上。其他有些方面,在后来的生活里就可以看出了,儿子和女儿还是有区别的,但他们能做到偏差不过分也是很难得了的。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第三章妈妈的第一次顶撞 三个孩子的到来给外公外婆的心里平添了不少喜悦,尤其对外公。我的妈妈叫俞爱女c大姨叫俞金女c小姨叫俞细女,(本地话细就是小的意思)舅舅叫福长。家里三个小孩相差都是在3/4岁,虽说带大四个小孩很艰辛,却也是他们甜蜜的负担。 转眼四个孩子都上学了,那个时候一个星期是上5天半的课,星期六下午回到家就是上山背柴,小姨自小体弱多病,所以便省去了这项任务。妈妈带着弟弟妹妹每个星期不落一捆柴。那个时候的孩子都是早熟和懂事的,要说妈妈第一次和外婆顶嘴还是她小学毕业那会儿。 现在的我们拍照片是件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事情,相机,手机,随时随地可以拍。但是,在那个时候,尤其农村来说,别说拍得起拍不起,就是拍得起,又有几个人愿意花这份闲钱。爱美是女孩的天性,和时代无关,对新鲜事物的追逐也是年轻人本能,同样和时代无关。妈妈小学毕业那年,几个要好的姐妹约她去镇上拍张照片纪念下,妈妈本来也没有打算拍照片,那个时候可不像现在,小孩兜里多少踹着几块钱,妈妈说自己没钱,其中一个说可以借给她,那个时候,拍照是5毛钱,但对当时来说也是不小的钱了,最后在几个姐妹几番的劝说下,就半推半就的去了。拍完照片,几个人不知道有多开心,可是当离家越来越近的时候,妈妈内心的忐忑赶走了所有拍照片带来的喜悦,她很清楚的知道,如果被外婆知道自己借钱去拍照片,肯定得挨骂。她不敢说,也不能说,晚上躺在床上,忽然一个机灵,她想到附近有个砖窑,她可以去搬砖赚钱,自己还钱。下定决心之后,便安然的睡下了。 整个暑假,妈妈在完成外婆给的任务后,就悄悄的跑到砖窑搬砖,最后,妈妈手踹着2块钱,拿5毛去还了之前借的钱,剩下的1块5兴冲冲的交给了外婆,可能是太高兴了,就跟外婆说了,自己去搬砖以及之前拍照片的事儿,结果,那天也不知道外婆怎么了,就劈头大骂,说妈妈去花那不应该花的钱,难道不知道想着家里困难吗,5毛钱能买很多东西了,你却拿那5毛钱去拍照片。妈妈当时就蒙了,本以为凭自己的能力赚了这么多钱,外婆怎么样都会夸她几句,结果,等来的是责骂。妈妈属于不善言辞之人,什么都听父母的,加上自认为是家里的老大,事事忍让,也体谅父母。那天,妈妈或许是委屈至极,或许是积压的情绪爆发,强忍着泪水,压低着想要嚎啕的声线,有些激动的说到“好多同学都去拍毕业照,我也知道家里的情况,即便实在很想拍我也拒绝了,可我终究是个女孩子,丽娟当时说借我钱,我也就鬼使神差的跟着去了,可是,我也终究去砖窑搬砖把钱还了,剩下的我带回来交给你,这又有什么错呢?如果我没去借5角钱,那我就不会去搬砖,如果我不去搬砖,多余的1块5也不会有!”这是妈妈第一次为自己辩解,也是第一次这样顶撞外婆,说完便跑出去。外婆紧了紧拿着一块5的手,一言不发的看着妈妈跑出去,随后便叫大姨跟着出去,自己转身去灶前做饭了。可是谁也没有看到,外婆眼里的强忍着的泪水,这泪水,有对妈妈的歉意,有对自己的自责,也包含了对生活的无耐。妈妈没跑多远,在附近的稻草堆,一个人哭了好久,大姨就在不远处看着。 这件事后来谁也没有提起,就像没有发生过,妈妈还是原先拿个懂事的女孩儿,但是这件事对外婆来说,却是有影响的,就是改变了她的一些想法,以至于,后来大姨和小姨他们都得到了拍毕业照的额外零钱。妈妈说,看来那次的顶撞还是有好处的,至少对于弟妹来说。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第四章三姐妹出远门赚钱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完成学业的三姐妹内心也是蠢蠢欲动,想要走出农村,看着村里有几个从大城市回来的改变,让他们几个更加笃定要出去闯一闯。在和父母商定后,决定跟同村的俞小狗夫妇去山东东营,做补鞋。 于是,姊妹三人揣着家里给的几十块钱,便坐上了前往他乡的火车。即便被挤的都快变成肉饼,但好奇和新鲜感却使他们异常的兴奋。当然出门在外也是十分的小心,紧看好行李的同时,负责保管钱的妈妈,还时不时悄悄的抹一下肚子,为啥?因为钱都缝在了内裤上,那可以说是,那时候防小偷的最高境界了,以至于后来有很长一段时间出现了有里袋的内裤,十分受欢迎。 经过几天几也的舟车劳顿,终于到达了东营,来的时候正是正月,大冷天的,北方更甚。姊妹暂时在小狗夫妇的出租屋将就了几天,等买好修鞋机和一切必需品,找好房子后,便搬出来了。不得不说,开始狗子夫妇对他们的帮助真的很多,前面说的那些都是他们带姊妹一起去的,而且还教他们怎么修鞋,订鞋跟,去哪里进货等等。后来在妈妈赚到的一笔钦的时候,12块,12块对于现在的我们不算什么,但在那个时候,12块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姊妹三开心了好几天,并请狗子夫妇吃了顿饺子。 之后,姊妹三人努力的干,风雨不停。从出租屋到摆摊的地儿,说远不远,说近也不近,三人都是背着修鞋机,包袱走路过去,大晴天还好,要是刮风下雨,还得撑伞,便是十分艰难。三人挤在一间10几平米的小屋子,一张用木板搭的“大床”除去放衣服,剩下的狭小空间就是放修鞋机以及修鞋的东西。另在小屋外边搭了一个小棚,妈妈自己用黄泥糊的一个炉子,就是做饭的灶台。日子虽艰辛,但三人却很快乐。赚到钱除却必要的开支,三人都寄回了家,弟弟要读书,要取媳妇儿,还要建房子,想到这些,三人更是埋头苦干,省吃俭用。 所有的付出和努力都是有回报的,经过一年的努力,三姐妹已经给家里汇了将近600块,虽说和其他那些一年能赚1000多或者2000多的老手艺相比,600块不算很多,但是对于初来乍到的姐妹仨却是一笔大大的财富。为了省路费,三人决定留在东营过年,顺便再守几天摊位。 大年三十晚上,三人入乡随俗,买了肉包饺子。想想这一年,平时上摊就开水馒头对付一下,就算晚上回家,都不见荤腥,大部分都吃挂面。从刚开始钉鞋总是被自己的锤子锤到,到后来慢慢的利索和工整的手艺,都是通过不断的努力和不放弃换来的。夏天晒的睁不开眼,冬天仨人都生冻疮,套着露出半截手指的手套,依然不影响质量和速度。 三人一边吃饺子,一遍回忆着一年的经历。窗外下起了鹅毛大雪,昏黄的等下,三人围桌而坐,所谓的桌子其实是在垃圾场拖回来的一个正方形木箱,也算废物利用。尽管日子艰苦,却反而激发了三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并为之努力的拼劲。 家乡这边,外公和外婆还有舅舅围坐着吃年夜饭,桌上唯一的一盘肉是自己家养的,本是卖给杀猪的,后又自己买回一点点可以过年。饭桌上,外公拿出一叠汇款单,对舅舅说到 “这些都你姐姐们一年往家里汇的钱,说是给家里造新屋,好给你取个媳妇!” “爸,把这些收起来,你也知道我不是读书的料,这些钱你们给姐姐存着,以后当嫁妆吧!”舅舅答到,他何尝不知道他上学的学费和现在宽裕的生活费都是几个姐姐在外面辛苦赚来的,所以不能用姐姐的钱给自己造房子。 舅舅就暗自决定,为了外公他们,最多再去混个学期,他自己知道自己不是读书的料。再去也是浪费钱。还不如早些出去早些赚钱。 外公听了舅舅说的话,也不勉强,就自己儿子目前的成绩,即便再逼也没用,好歹上过高中也是不错哩。于是就把决定权交给舅舅自己。 一家人天各一方,都彼此牵挂着,尤其对于父母来说更甚,外婆到最后都没有吃几口饭,大过年的也是强忍泪水和情绪,想着三个女孩子远在他乡,心里很不是滋味。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第五章舅舅的第一桶金 在第二年的夏天,舅舅放假了,其实也就是辍学了。虽然接到电报的三个姐姐不同意,却也对这个唯一的弟弟没办法。于是不久,在东营的火车站三姐妹翘首等来了弟弟。 初到东营,也不知道做什么,姐仨就商量是不是也买身行头,一起修鞋。毕竟她们也只会这个,而且好多老乡都干这个发家致富。舅舅拒绝了,不是他不肯吃苦,而是他觉得现在做个的人太多,东营百货大厦前的广场和对面那一条街,都是修鞋的。 接下来的几天,姐姐们照样出摊,舅舅就到处去转。头两天都是早早就回,后面几天越来越晚,姐几个担心,便在问他做什么去了,一开始舅舅不肯说,急的大姐快要揍他了才说,在跟一个西安人学偶凉皮,他发现阿姨和妈妈摆摊那一片,没有卖凉皮的,大家都是要走过天桥到对面的一条街去买,于是他就给了那个西安人一些钱,让他教他,而且绝不摆在他那一片卖,说完,三个姐姐才舒了一口气。 “看来这多读几年书就是不一样”大姐刚夸舅舅来着, 舅舅得意的说,“这和读书没关系,我这是头脑好,哈哈哈“” “瞧,还一点都不谦虚!”几个人笑做一团。 最后在和姐姐们商量之后,第二天,大家都不出摊,给舅舅置办家伙什,还有就是找房子,毕竟和姐姐们住一起,打地铺也不是事儿,为了省钱,舅舅找了一间几平米的房子,主要也是贪图这小房子还有个灶台,单口灶的,正好可以蒸凉皮用,放下一张床,就没有什么多余的空间,其他的东西,三轮车什么的,可以停在院子里。 一切齐活后,舅舅就开始了他人生的第一桶金。早上很早就起床开始蒸凉皮,准备配料,等全部准备好,就放上舅舅自己改装过的三轮车,就跟现在街上卖凉皮的车摊差不多,舅舅的摊位是在百货商场的东边,哪里有很多小吃,像烤羊肉啊,葱油饼啊········,摊位都是要钱的,就是阿姨和我妈修鞋也是交摊位费的,不然谁给你摆,而且好位置不都抢着占了吗。 为了给舅舅帮忙,姐仨都没出摊,都给舅舅开张去了。果然,舅舅的开张第一天就卖完了所有凉皮。后面渐渐的做熟练了,舅舅一个人也能应付,就是双休日人流更多,舅舅想了一个办法,就是多买了几个塑料桶和多买了碗筷,人多的时候,吃完直接收好碗就放桶里,拉回家再洗。 渐渐的,兄妹四人生意都有了起色,舅舅也时不时的买好菜去妈妈他们那,大家一起吃顿好的。作为大姐的妈妈总是说“你把钱攒着,等着娶媳妇,我和你姐姐们再努点力,把家里的房子起了,起个两层,红砖水泥的” 舅舅呢,每次听完都说“你们只管存你们自己的嫁妆,造屋,娶媳妇我自己来” “我们都不用你操心,我们姐弟四个齐心协力,好好干,好日子就离我们不远了!”大姨接过话 大家沉浸在通过自己努力和苦干而得来的幸福生活的喜悦里。前面的路还很长,大家要做的还很多,在这四个年轻人的眼里,不管前面的路是泥泞还是沼泽,他们只顾风雨兼程。他们也相信,付出就有回报,只要脚踏实地的干,总有一天可以出人头地。 在后来的日子里,东营的日子,成为了他们毕生都难忘的时光。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第六章带着“巨额”回家过年的四姐弟 三姐妹努力的修着鞋,弟弟努力的卖着凉皮,姐弟四人都在为美好的明天努力着。转眼到了年关,姐弟四人想着老家就父母两个人在家,过年冷冷清清的,便决定回家过年,大家一起团圆,加上三个姐姐去年没有回家,其实也是思家心切。决定之后,舅舅和小姨便去排队买车票,妈妈和大姨在去出摊,能赚几块是几块。 火车站,在那一眼望去密密麻麻的人群里,舅舅和小姨轮流着排队买车票,晚上妈妈和大姨也去交班,在经过2天的排队,在第三天早上,舅舅手里紧握着四张票,一边从人堆里挤出来,一边冲着正蜷缩子不远处地上打盹的小姨喊道, “买到了,姐!姐,我买到票啦············” 小姨听到舅舅的声音,一个激灵,立马跳了起来“买到了?”看见舅舅露出那整齐的大白牙,使劲的点头,小姨兴奋的抱住舅舅“太好了,咱今年可以回家了”一边说着,一边又赶紧转身麻利的收拾地上的铺盖卷,便和舅舅挤着人群出了火车站。 两人没有马上回住处,而是各自去了妈妈和大姨的摊位,告诉她和大姨买到票了。明天一大早的票。妈妈交代小姨和舅舅先回住处整理东西,她和大姨再守会儿,能赚个一块半毛的也好。 到了傍晚,舅舅背着行李来到姐姐们的住处,晚上和姐几个将就一晚,明天就可以一起出发。吃完饭,舅舅和大姨小姨把自己一年赚的钱都拿出来交给妈妈,一看舅舅的,还真不错,这一年,竟然赚了800多块,比去年妈妈和大姨小姨三个人合起来还多些,妈妈把大家的钱按照面值大小归好,整理好,留出一些散钱,以免路上要用,其余的都在其他人睡下之后,拿起针线缝进了内裤里面。 第二天一早,和房东道别之后,姐弟四人便踏上了回家的路程。经过漫长的旅途,四人终于几经辗转回到了家门。外公和外婆,看见踏进门的姐弟四人,简直不敢相信,之前电报里也没有说过年回家,老两口虽说心里不是滋味,倒也理解赚钱不易。只是现在,忽然出现的四人,让外公和外婆一下子激动的都说不出话来,两人只顾赶紧生火做饭,外婆一边撩起衣角擦眼泪,一边麻利的洗菜,下水,准备下面。外公就赶紧的坐在灶台后生起火来。此时,老两口的心情只能说无声胜有声。 四人放下行李,轮流洗了把脸。洗去一路风尘,到家了,整个人都放松了,尤其手握“巨额”的妈妈一路上小心翼翼,不敢睡实了过去,时刻警醒着。现在,到家了,一颗悬着的心,也可以放下了。很快的,外婆下好了面,还从老式的碗柜里,那个有些歪嘴的大口瓶里,小心翼翼的拿出平时攒的鸡蛋,每人都加了个荷包蛋。看着热气腾腾的面,四人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一路上为了省钱,姐弟几个就啃自己准备的馒头,和火车上免费的开水。 看着四人埋头吭哧吭哧的吃着,外公就还是坐在灶台后,静静的看着,外婆呢,坐在旁边的竹藤椅上,就着昏黄的灯光,继续纳没纳完的鞋底。待都吃饱后,外婆起身收拾碗筷,洗碗去了。姐弟四个,踩着嘎吱作响的木楼梯,拿着行李上了楼。楼上被隔成两段,里面是外公和外婆,还有舅舅的一张外公自己搭的单人床,外面就是一张超级大床,妈妈和大姨小姨一起的超级大床。 妈妈寻来剪刀,背过身把内裤上线拆了,然后把所有的钱都拿出来,整齐的放在床上,叫了外公和外婆上楼。外婆洗好碗,便叫外公叉上门两人一前一后的踩着木楼梯上楼了,一家人都围坐着大床,妈妈把一叠钱交到外公手里,说 “这是我们姐弟四人这一年赚的,一共是2753块7”外公接过钱手有些发抖,不仅仅是因为他从来没有一下子这么多钱拿在手里,更因为,他觉得自己手上拿的是儿女们在外的艰难困苦,觉得这钱沉甸甸的,只是不会表达的外公和外婆,只顾老泪纵横,却一句话也说不出口。 “福长今年非常的厉害,一个人就赚了800多块!”妈妈笑着说道“加上去年的,应该也可以造个2层新屋的外壳了,我们明年再努努力,里面也可以粉刷,浇上水泥地,到时候我们就不用挤在一起了,而且又了新屋,福长娶媳妇也容易些” “爸,姐姐们的钱,你留着给他们办嫁妆,造新屋,我来赚!”舅舅听了妈妈的话,马上说到。 “这个事,等过完年在说,这钱还有你们去年汇回来的,我和你妈都存着,一分没动”外公对着姐弟四人说到“现在,你们先好好休息,接下来我们开开心心的过年先”说完就和外婆朝里屋走去。 外婆用一块花布把钱裹了一层又一层,然后放进带有锁的一只大木箱子里,锁上,把钥匙塞进睡衣的自己缝的口袋里,这才叫舅舅可以进来睡觉了。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第七章妈妈的婚事 过年了,一家六口团圆,大家也分外的开心。饭桌上,姐弟几个给父母讲百货商场有多大,里面的东西有多丰富,还有,百货商场还有自动上下的楼梯,叫电梯;还有城市的大马路有多宽,还在马路上建起桥,上面走路,下面开车;········姐弟几个总是说些开心和有趣的事情,从不提各自的艰辛。外公和外婆听着姐弟几个讲,嘴角始终微微的向上,眼神里全是向往,仿佛他们说的那些场景他们能看见似的,外公和外婆各自在脑海里想象着。 吃完饭,妈妈留下来帮外婆洗碗,其他几个小的,早不见人影,跑出去会朋友去了。临走前,外公交代,8点前必须回家,这是规矩,这规矩一直沿袭到我这儿。 妈妈和外婆在灶台前洗碗,外公忽然坐到灶台后,一副预言又止的样子,妈妈见了,便问道 “爸,您有事儿?” “那个······是有那么件事情”外公想了想还是开口说到“其实早在去年,前院里你沙根叔就来说过了,是········” “那事,你提都莫要提,我都跟你说过,我是不同意的”外公还没说完,外婆便急的阻止外公说下去 “妈,爸提都提了,就让他说完,我也好知道是什么事不是?”妈妈劝了劝外婆,示意外公继续说 “就是下街,戴家,托的你沙根叔来做媒,想让你许配给他家的老三”外公始终低着头,顿了顿再次说道,“你妈不肯,是觉的戴家他妈为人有些刻薄,怕你过去受委屈” “那爸是希望我嫁过去?为何?”妈妈问道,那时候,妈妈其实才19岁,她对爱情偷偷的有过憧憬,但是在那个时候的农村,自由恋爱还是极少极少的。虽说也去过大城市了,见过些世面,但是妈妈从小就是顺着外公的意,她是家人和别人眼中的乖乖女,说话都是小小声,特别怕羞的姑娘。她也没有想过自己的婚姻问题,没有想过自己想要和什么样的人过日子。 “我是觉的,戴家他主事的,在村里是个干部,膝下有5个儿子,三个女儿,家里人多,不像咱家,就你弟弟一个男娃。再者,他家条件比咱家好,你若嫁过去这日子总比在咱家好” “你说的是好,你不清楚他家的那个妈是啥样啊?给那样的人当媳妇,能好到哪去”外婆坐在木楼梯下的矮凳上,大过年的也是强忍着泪水。 外公还是低着头,也不看妈妈,也不追问妈妈是否同意。妈妈坐外婆边上,啥也没说,后来听妈妈说,其实当时她也不知道,很迷茫,对于一个19岁的女孩来说,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但是有一点她听懂了,就是外公希望她嫁过去,不单单是为了她考虑,还有是看上戴家主事的,也就是我的爷爷是村里的干部,还有他家儿子多,过去讲的是人多势众,在农村,家里儿子多,就等于劳动力多,而且有个什么事,也不怕别人欺负。而外公家里只有我舅舅一个儿子,他自己从小失去父母,以前也不是没有被欺负过,所以,他就是想傍棵大树依靠一下。 那天晚上妈妈没有给外公答复,外公也没有再提这事儿,想着终归是女儿的人生大事,还是要她点头才行!过了正月初六,姐弟几个商量什么时候出门,就在这天,前院子里的沙根叔来了,还是为了妈妈的婚事来的。外公叫舅舅和阿姨都出去,留下了妈妈,妈妈坐在屋外的石墩上,外婆转身上了楼。 “嘿嘿,表兄,我又来了,听说你家闺女过年回家了,大过年的我也不好来,就想着过完正月来,又怕你家女儿早早出门,这不,就赶着今天得空就来了。下街那户吧,大家都一个村的,反正家里情况你也是了解的,他也是看上你家女儿懂事乖巧,对她喜欢的不得了”那沙根说笑呵呵的说到“他家老三虽说人长的一般,不过好歹老实,还有一门手艺,刷漆!”那个沙根叔一口气说了一堆。 “这个,毕竟是我女儿的人生大事,还是要她自己愿意才行!”外公略写尴尬的笑着说到 “那她人就在屋外,问问她了!”还没等外公回话,沙根叔便朝屋外的妈妈喊道“那个侄女,你进来一下,叔问你个事情” 妈妈听了,起身进了屋,朝着沙根叔问了声好,便坐到了灶台后的矮凳上,低着头。 “那个你爸爸有跟你提过关于你的亲事的情况吧”沙根叔问道 “嗯!”妈妈小声的应到 “那侄女你自己怎么想的,应还是不应”沙根叔问完,良久,妈妈一直低着头,双手挫着衣角,就在外公想开口提醒时,妈妈抬起头,看着外公说道 “我应!”听完妈妈的话,外公舒了一口气,整个人都轻松了 “哈哈哈,好好,我这就去回话,到时就可以选个日子,那我就先走了”说着,沙根叔便起身出了门,那叫走的一个健步如飞。 这时,木楼梯本身的嘎吱嘎吱声,混着急促的脚步声,外婆下楼来,对着外公就大声说到“你就为了你自己想,你·······”说着,外婆实在是忍不住的坐在楼梯下的椅子上抽泣起来,这是外婆第一次这么大声的对外公说话。 “妈,你不要说爸,是我自己答应的,我想了想,爸说的也有道理,而且,只要戴家老三以后能对我好,就行了,她妈妈怎么样,都没关系,我只顾做好我自己就行,你不要哭了,这正月里的。”不知道为什么,刚才,那一答应之后,妈妈反而轻松了,也不去想那么多以后看见的事情,反而安慰着不停抽泣的外婆。 外公默默的走出屋外,对自己的大女儿或许心里也是有些歉疚的,对于他一个从小无依无靠的人来说,没有父母,所拥有的弟妹都被送人,就一个年迈的外公,背地里经常被几个表兄弟欺凌,却只能默默承受,所以外公不想以后唯一的儿子也这样,没有兄弟帮衬,所以尽管这样对妈妈来说很不公平,但他还是选择做那样的决定。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第八章舅舅的凉皮摊被砸 在大人的安排下,妈妈和爸爸第一次见面,是爷爷和沙根叔领着爸爸去的外婆家提亲那天。为了有个好印象,妈妈说至今都记得那天爸爸穿的衣服是多么的让人忍俊不禁。那个时候,喇叭裤是时尚的代言词,平常人做的喇叭裤倒也看着好看c时尚,然而,爸爸不知道怎么想的,居然做了一条大喇叭裤,所谓的大,是比当时正常的喇叭裤大了两倍多,看着就是个四不像。本来是想留个好印象,结果,妈妈当时就心里觉着,这人有点不正常,穿成这样,太搞笑了。 妈妈说,那个时候,大部分的婚姻还是由父母做主。所以,那次和爸爸的见面其实就是碰个面,然后双方父母商定好,选个日子,就可以订婚了。最后商定订婚的日子选在了正月十八,订婚非常简单,就是双方的至亲一起吃个饭,算是把这个婚事给定下来了,但不像现在似的,谈个朋友就同居,那个年代,就算订婚了也是不能在一起的。 订婚除了形式上的吃饭,还有就是把以后结婚要用的彩礼给了,叫下聘。妈妈说,当年爷爷家给了504块彩礼还有100块的添新衣的钱。虽然是订婚了,但是和单身不一样的就是,爸爸可以到妈妈家,给外婆他们干些田间地头的活,吃了饭便回家,由于爸爸的大姐夫是在供销社上班的,所以搞张电影票什么的就很容易,那时候爸爸就经常带着妈妈去看电影,时间久了,也就看腻了,关键是看电影的时候,爸爸连一颗糖都不买,妈妈就觉得爸爸到底是没情调还是太小气,后来发现两者都有。 妈妈和爸爸也就这样,不咸不淡的处着,没有什么所谓的爱情,也没有什么所谓的喜欢,就和大部分的农村少男少女一样,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两个互不认识,互不了解对方的人,就这样决定了自己的终生大事。转眼正月过满,本来是早就出门的阿姨和舅舅因为妈妈订婚所以也推迟出门的时间,本想着虽然订婚,但是还是自由身,妈妈便想和弟妹们一起回东营。爷爷奶奶知道后,万分不肯,说怎么也是定了亲的人,不好这样再出远门,万一··············虽说话留半句,但是大家也知道什么意思。于是,妈妈留在了家里,大姨小姨和舅舅继续回东营。 虽说妈妈心里万分不愿,但也无可奈何。就这样,妈妈在家找了个刺绣的活,专门绣枕头。妈妈结婚用的一对枕头,还是她自己绣的鸳鸯戏水,至今还在用,就是有些发黄了。外公和外婆准备着造新屋,爸爸呢一有空就会到外婆家帮忙,日子就这样平淡的过着。 东营这边,大姨和小姨还是卖力的修鞋,舅舅努力的卖着凉皮。忽然有一天,舅舅摊位才刚摆好,就有几个男子过来,看着就不是买凉皮的,凶神恶煞般,一个像小弟一样的走上前,对舅舅说, “在这做这么久,怎么也得交点保护费什么的” 舅舅也临危不乱,就淡定的说到“我去年就在这卖了,去年怎么没见你们来收什么保护费况且这我可是给城管交过地摊费的,你们是哪个部门的?” 那个领头的推开之前的小弟,走到舅舅跟前,舅舅人高,反而气势上压了他一截。那头儿龇牙咧嘴的说到“去年我不在这片混,今年在这,就我说了算,你管我哪个部门的,你交城管那是城管的事,我的,你交也得交,不交也得交!” “那我要是不交呢!”舅舅反问道 “那就···············给我砸!”话音刚落,身后几个就开始砸开了。周围瞬间围了很多看客,大家都知道肯定是流氓闹事,人群里有个老乡闻讯赶来,又匆忙离去,是去给大姨和小姨报信去了。大姨和小姨听完都各自丢下摊上的生意,赶紧往舅舅那赶,路上碰着了,大姨就叫小姨赶紧去报警,小姨立马转身往百货公司旁边的派出所跑去。大姨则急忙敢去舅舅那。 到那一看,地上一片狼藉,那几个小流氓已经不见了。舅舅在蹲地上收拾着, 大姨着急的问道“怎么会事?那些人呢?” “姐,你怎么过来了,没事,已经走了!”舅舅便收拾,边回答 “那你是给他们钱了?这钱不能给,有一就有二,况且肯定就是针对你的,他都不问别人要!”大姨上气不接下气的说 “没有,我没给钱,我也知道肯定是针对我的,刚才是城管队长救了我”舅舅淡淡的说到 正在大姨开口还要说什么的时候,小姨带着几个警察过来了,询问了一下事情的经过,做了个笔录,舅舅也说没事,解决了,警察也就回去了。 事后,大姨问舅舅,什么时候和城管队长那么好的。舅舅嘿嘿一笑,原来当初找地儿摆摊时,他就和城管的头关系搞的很好,那城管队长的姐夫在警察局里,所以,刚才就在舅舅快要挨打时,刚好那队长带着人在巡视,看见那么多人围着,就过来了,一看就把那几个抓起来,送派出所了。 自打那以后,再也没人来找茬。舅舅重置办了物件,又开张营业了。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第九章两件大事儿 家里,原先有两间一层的木屋,已经拆除,现在开始挖地基,砌墙角········正在紧锣密鼓的造新屋。那时候,没有什么承包制,师傅们除了说好的工钱,主家还是要包一日三餐和上午下午两次点心的。这段时间,妈妈没去刺绣,就在家帮忙烧饭,还有偶尔要去镇上买材料就叫上爸爸一起去。 为了节省些钱,外公自己还去干些打下手的活,结果在挑砖头的时候,从一楼往二楼挑的时候,不小心脚底没踩稳,便摔了下去,好在当时还没上几步楼梯,其他没事,就是左脚被砖头压到了,大脚趾盖都乌青了,小腿伤了筋。爸爸骑着大三巴载着外公去医院,开了些药,只说好好休息,伤筋动骨100天,暂时不能下地走路了。 家里前前后后的事,妈妈和外婆两个女人家始终是顾不过来,好在爸爸天天到上街帮忙,家里家外,田间地头的,什么事儿都很上心,又仔细。妈妈也会给在帮忙的爸爸腼腆的递上毛巾,或是给在田间除草的爸爸送去水,虽然爸爸不是那种很会说话的人,但是通过这件事,妈妈对爸爸改观了很多,渐渐的对爸爸的态度也好了很多。也是在这段时间里,爸爸和妈妈对彼此有了更多的了解,妈妈觉得不管怎么样,至少,爸爸是一个勤快和孝顺的人,那个时候嫁人,图的一个就是人好吧。 经过两三个月的辛苦,一座两层楼的红砖水泥楼造好了,到了盖屋顶的时候,是一定要选个好日子的,于是妈妈陪外婆去村里的俞老太公那选了个日子,盖好屋顶,就算是完工了。妈妈给远在东营的阿姨和舅舅发了电报,电报上说家里的新屋造好了,其他一切都好。虽然里面还是红砖墙,但是一家人还是很开心,很兴奋,像是干成了一间非常大的大事。 那段时间,左领右舍碰见都会道喜,外公在休息一段时间后,也能下地了,就时不时的过新屋那看一看,瞧一瞧,怎么看都看不够似的,有时候,看着看着就热泪盈眶。这对外公来说,的确就是一件人生大事啊。 高兴归高兴,但不得不面对一间事实,就是造完新屋,家里的钱所剩无几,还欠了些钱。当初算着一个够的,可是材料什么的后面涨了很多,但是,既然动工了,就不能因为钱而停下,于是外公便向他的几个朋友借了些钱,那都是过去打山岩时候认识的,人都特好。不过,妈妈的彩礼也还是原封不动的,原先说好给三姐妹存着的嫁妆也没留住,外公和外婆总是在夜深人静时,感到对不住自己的女儿。妈妈知道后,安慰外公和外婆,说当初这些钱本来就是给家里造新屋的,叫他们不要歉疚,女儿养那么大,挣点钱给家里也是应该的。 时间到了农历8月份,下街奶奶托媒人把挑好的结婚日子,连着一大包的桂圆干,荔枝干,莲子,红枣,花生,寓意着早生贵子的好彩头送到了家里。 大吉的日子选在了农历10月初八,当初订婚的时候,给了彩礼504块,加上100块新娘服的钱,是604,那天商量的时候,妈妈又问爷爷讨要了当时的结婚“三件套”一一一一一一一两车一表,所谓的两车一表就是:洋车(普通话叫缝纫机)c脚踏车c手表。这个对爷爷家来说并不难,尽管当时买这些都是要有票的,就算你有钱也不一定买的到,但是,爸爸有个在供销社上班的大姐夫,所以这并不是太大的问题,可后来问题也就出在了这三样东西上,关键人物还是我爸的大姐,我大姑妈。 离结婚的日子还有2个多月,外公和外婆开始张罗起来,买木料,请木工师傅,还要买棉花弹被絮等等··········床,柜子,木箱衣柜,八仙桌,七尺长凳,大大小小的木桶,洗脚桶,还有喂猪的猪桶,甚至还有夜壶,对,就是这么齐全。外公是想着自己的女儿能够风光大嫁的,可是后来要做的东西是在太多,导致木材不够,因为爸爸看见一个朋友家有张小圆桌很好看,就临时加了一张小圆桌,那时候刚兴起,这样一来原本的大衣柜就只能做小些。 外公思来想去,总觉得衣柜做太小,不够大气。就和外婆商量,看能不能把家里的那口雕花大橱翻新一下给妈妈当嫁妆,不要小看这旧的雕花大橱,那是外公的外公留下的,以前做这些是按功夫算钱的,所谓功夫,就是和现在的按天算差不多,这雕花的是很费功夫的,过去都是地主家嫁女儿才嫁的起。 外婆听了一口回绝了,倒不是她小气,舍不得,实在是因为家里没好东西,外婆想着,嫁大女儿嫁这么好的大橱,那以后下面两个肯定少不了,到时候,她要用什么来给其他两个做,为了公平起见,外婆没能同意,外公也就打消了这念头,想着有两张桌子也算弥补了。 而外婆和妈妈的第二次矛盾,也因为嫁妆的事。衣橱一般中间都会镶嵌一面镜子,而当时镜子在镇上是没有的卖,需要去县城,按照木工师傅给的尺寸去切割的,可能是因为当时外公想要把能为妈妈做的都做给她,导致后来的钱不够了,那天木工说要买镜子,跟妈妈说了一下,并告诉妈妈要去县城哪里买的到。当时因为钱的事外婆可能是在跟外公生气,结果,妈妈去和外婆说要买镜子,外婆不知道怎么了,就脱口而出 “买什么镜子,就那几百块钱,全做了嫁妆,还不够!” 妈妈虽说平时话不多,却是个要强和倔脾气的人,自己要结婚了,要准备也很多,忽然被自己妈妈那样说,心里也气,但没说话,自己跑去跟爸爸要钱,爸爸又去跟爷爷要,奶奶就不高兴了,说当初给了彩礼,现在又还来要,不是这个道理,妈妈毕竟还年轻,一下子倒给急哭了,好在爷爷拿出200块给妈妈,说实在也拿不出更多的钱了,也只能再给这两百。妈妈拿着两百块钱,去了县城,最后,自己一个人背着面镜子回到家。剩下的钱,她也不交给外婆了,自己收起来了。 妈妈给在外面的大姨他们去了份电报,说自己10月份要结婚,也不知道他们能不能赶回来。大姨和小姨还有舅舅知道后,都非常开心,都说要给大姐买好看的衣服和上好的缎子做被面。 时间很快,一转眼,就到了结婚的日子,当初说好许我妈妈的两车一表,却迟迟不见下街的人送来,在结婚的前2天,妈妈去下街找爸爸问,刚好,大姑妈在,大姑妈有些瞧不上我妈,我妈五官其实还不错,就是皮肤黑了些,就看不出她的好看了,当时大姑妈就当着我妈的面说“带什么手表,皮肤这么黑,也带不出那样子(所谓的气质)”妈妈一听,心里就炸毛了,于是就对着爸爸说到“当时,是你们答应了的,如果一开始做不到,我倒也不一定非要要,只是现在,我是一定要,少一样都不用来我家接人!”谁都没想到,平时温吞的妈妈这会儿一下子这么厉害了,当时大姑妈就变了脸色,急忙安抚道,“这样,明天,脚踏车和手表给你送来,那个洋车(缝纫机)现在实在是买不到,要不这样,姐姐家里有一台,你先拉去结婚用,买到新的立刻换回来,成不?” 结果转天,自行车和手表,洋车(缝纫机)就送来了,也就是这天,惊喜的是大姨小姨和舅舅也回来了。说一定要回来看姐姐出嫁。妈妈高兴的掉了眼泪,或许这当中也有对家里的不舍。 这一年,家里干了两件大事,造新屋,还有,妈妈出嫁了。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第十章爷爷离世 都说大户人家的生活不是那么容易和简单的。爸爸在兄弟几个排行老三,上面还有一个大姐,和二姐实际排行老五,下面还有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奶奶总共生了八个小孩,妈妈嫁过去时,最小的叔叔才15岁,还没大姑妈的大女儿年纪大。大姑父在供销社上班,还是党员,二姑父是个人民教师,这对当时来说是比金子还硬的铁饭碗。大伯在供销社当会计,虽不是正式的,却也是份美差事。二伯取了同村的二妈,做了上门女婿。下面的四叔和姑姑,小姑夫也是普通人家,而四叔却是家里的骄傲,18岁自己在镇上办了小规模的皮鞋厂,而且,还在家建了两间的砖房。那可是风光一时。 而关于爸爸,后来听奶奶说,因为出生时非常的瘦小,大家都以为养不大了,最后一个孩子夭折的大婶因为有奶水,所以爷爷付她一个月2块钱,就由她带爸爸,为了方便照顾家里,爸爸被带走养着,本来以为会养不大的孩子,后来被照顾的白白胖胖,爸爸到了三四岁才带回来,后来爸爸也就一直叫她妈妈。可能是因为不是奶奶自己带大的,所以,爸爸和奶奶彼此都不是很亲。 不知道因为什么,总之爸爸和妈妈结婚还不满一年,奶奶就给他们分家了,就一间房子,烧饭睡觉都在一个房间里。田地,自留地也都分出来,奶奶还说了,她和爷爷从现在起就是要大伯和我爸打口粮,包括年幼的小叔的口粮也算在内,等于说,那一刻起,爸爸妈妈就承担了赡养父母的和小叔的义务。虽说,爷爷家,当时算不错,其实也只是温饱。 分了家,就要自己过日子,开始承担家庭责任,为了改变生活的窘境,爸爸决定外出找活。虽说十分不舍,妈妈也只能留在家。或许,就是那个时候开始,妈妈就已经开始慢慢的变的强大,她内心的那股子倔强和不服输,渐渐的开始萌芽。一个人种田,背着锄头去看水,田里水多了,要排掉,水少了要引进,自留地的瓜果蔬菜,统统都是出自妈妈之手。 一般人家都是在父母下不了地,做不了重活的情况下,才会开始打口粮,奶奶那时候虽说年轻,但是却有一个和她年纪相差甚大的爷爷,奶奶那个时候才50多一点,而爷爷已经60多岁了,所以打口粮也不过分。 第一年,爸爸回家没赚到钱,就用粮食给奶奶作为赡养费,这个在当时是很普遍的,所以就叫打口粮。那么点宽的田地,收来的稻子全给了奶奶作口粮,眼看过年,自己两人就要无米下锅,妈妈一想,结婚时,两个枕头里外婆都装满了麦子,这是当时的习俗,女儿出嫁,枕头装满麦子,还有一对柜子是专门装稻谷的,家家户户都有,结婚的时候也要打造这对柜子,但是,一般人家哪里嫁的起那么多的稻谷,当时,外婆也就装了两小面萝(就是竹子做的箩筐)的谷子。于是妈妈赶紧叫爸爸爸把那枕头里的麦子拿去磨面粉,过年好歹可以有馒头了,那时候,过年前哪怕是黑面,家家户户做馒头是少不了的。好在,过年前三四天,外婆给妈妈送来了米,面还有其他一些吃的。这个年夜算过下去了。 第二年,妈妈便怀孕了,爸爸就留在家做散活,妈妈田间地头也还是照样做。可能是怀孕又加上干活,没有油水,妈妈说那个时候连她自己都被自己的饭量吓到,一个人,可以吃掉2尺小锅的饭量。随着肚子一天天的大起来,妈妈的肚子比平常人都要大很多,很多人都开玩笑说,“爱女,你不会是怀双胞胎吧!”妈妈总是笑笑,说也不知道啊。 到了七八个月的时候,爸爸带妈妈去了次镇上的医院,检查出来说是怀的双胞胎,必须要在在医院生了。那时候,接生婆还是有的,大部分人还是在家生孩子,毕竟生医院花那么多钱。为了安全起见,爸爸还是让妈妈住进了医院,妈妈说,从怀孕开始一次检查什么的钱都没花过,这下好了,倒住进医院生孩子。外婆知道后,便开始准备小孩的衣物,还都是两个一模一样的,还有妈妈生后的一些必须品,那段时间,把外婆和爸爸都忙坏了,好在镇上离村里也不远,二三十分钟的脚程。至于我奶奶?好像什么也没做。 不要以为我是双胞胎里的一个,不是,妈妈当时怀的是少有的龙凤胎,生下来的时候,应该说是我的姐姐,没有熬过一个星期便夭折了。这件事,妈妈就说过那么一次,就连她当时的心情都没有多说,或许是因为太过伤心,不愿提及。 为了省钱,妈妈住了两个星期就回家了,这还是爸爸硬让她住这么久的,毕竟家里没什么钱,还因为生小孩借了钱。回到家里,外婆说回上街做月子,方便她照顾妈妈。妈妈就跟着外婆回了娘家,我们那地方大部分女子生完孩子都是回娘家坐月子,因为都觉得自己的母亲会更细心,而且女儿刚生完在自己家从心里上会比较有安全感,会比较放松。吃的东西,软了,硬了,还有生活上一些不方便,都可以随意的和自己的妈妈说,毕竟和自己的母亲不会生分,也不会不好意思。 月子期间,妈妈说,奶奶去过一次,还是两次,外婆显然是生气的,却也不好说什么,加上外婆也不是生事的人,一早就知道奶奶的为人,再者也不想给妈妈添堵。于是外婆把一些情绪撒到了外公身上,当时外婆本就不同意这门亲,就是外公一个劲的想攀这门亲。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从来不吵架的外公和外婆就会为了妈妈的事情而吵。妈妈在外婆家一直到满月,这期间,爸爸做工回来也是在外婆家吃住。 虽然,妈妈一万个不愿意回下街,但是于情于理,自己也该回去了,毕竟现在自己是成家了的人。于是在外婆家小住几日后,便让爸爸接回了下街。妈妈便开始了一边带孩子,一边烧饭干农活的典型的农妇日子,爸爸继续做散工,赚些贴补家用。 这样的日子一直到哥哥快一岁,奶奶基本上市不会帮忙带的,妈妈要强的个性,也从不开口让谁帮忙。奶奶虽然重男轻女严重,但是她有一个比孙子更要的人,那就是她唯一的外甥一一一一一一一二姑妈的儿子。大姑妈和小姑生的都是女儿,所以这个唯一的外甥就成了奶奶眼中比孙子还宝贝的明珠。 本来是外婆家的乖乖女,到了奶奶家,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变成了女汉子。奶奶和姑妈们有时候的冷嘲热讽和白眼,妈妈全都忍受着。不过,有时候,爷爷知道了,倒会为妈妈说几句,爷爷有时候也会安慰妈妈说,不要和他们一般见识。所以,尽管爷爷没有实质性的给过爸爸和妈妈什么帮助,但是对爷爷,妈妈还是很敬重的,其实全家人也都敬畏爷爷,只是,慢慢的爷爷年纪大了,很多事情也力不从心。 就在哥哥2岁那年,爷爷得了肺癌。而这一年四叔的皮鞋厂倒闭,亏了很多钱,欠了一屁股的债,远走他乡。大伯的供销社工作没了,和大妈还有我爸爸远去山西也做起了修鞋匠。小叔也辍了学,在镇上跟人学理发。刚开始,爷爷和一般人无二,就是渐渐的病情加重,村里的事交由其他人做。一时间,年纪尚青的妈妈,便开始担起家里的很多事情。 为了不让在外的儿子担心,就一直瞒着。那年的春天,爷爷躺在床榻,起不来了。人也日渐消瘦,饭量一天比一天少,奶奶在床前寸步不离,妈妈想着,怕是爷爷没多少日子了,就写信,叫大伯和爸爸还有四叔回来。 一日,爷爷突然很想吃橘子,妈妈一听,便骑着自行车跑遍了周围很多地方,都没有。找到后面,妈妈都哭了,想着怎么样也要让爷爷吃到橘子,最后,妈妈去买了一个橘子罐头,把里面的橘子捞出来给爷爷吸橘子水儿。爷爷看着站在床边的哥哥,就很吃力的对哥哥说到“叫·······叫·······”妈妈立马明白过来,就赶紧抱起哥哥,让哥哥叫爷爷,妈妈后来说,也不知道为什么,哥哥就是不肯叫,一直到爷爷走了,他也没听见哥哥叫他一声爷爷。 那时候,书信很慢,爷爷走的时候,大伯和爸爸他们还在往家赶的路上,听妈妈说,当时,大姑妈和二姑妈什么也不知道管,家里需要什么,爷爷出殡怎么安排,家里来吊唁的客人要怎么安排,等等,奶奶就更别说了,她沉浸在爷爷的离去的悲伤里,小叔又还小。24岁的妈妈,就在一个远房表姑的帮助下,把爷爷的丧事,安排的还算妥当,终于在出殡那天,兄弟几个都赶到了家中,那一刻,爸爸和大伯们,心里对妈妈都有了几分敬重。 而我就在爷爷走的那个冬天出生。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第十一章意外的我 我的到来是个意外。妈妈说,在怀我的时候没有一点征兆,她也不知道,就是一段时间很爱睡觉,当时也不觉的,可能带哥哥,干农活,是觉的累。也没有往怀孕这方面想。事后,想着自己的月事很久没来,就悄悄的跑去看邻村的一个老中医,把过脉之后,说是怀孕了,已经2个月。那时候正是计划生育严打的时候,想着家里还有债务,经济条件不允许,社会条件也不允许,妈妈便让老中医开了打胎药。直到现在,妈妈都说,那个时候真不知道那个老中医给她开的是打胎药还是安胎药。因为吃完打胎药的妈妈,肚子还是一天天的大起来,妈妈为了遮肚子,便开始穿宽松的衣服,倒也看不出来。 为了生下我,妈妈决定和爸爸一起去山西太原,临行出门,妈妈才和外婆说自己怀孕的事情,想把哥哥留给外婆带,外婆和外公执意让妈妈把孩子打掉,如果偷生了,又将面临一大笔的罚款,这让生活本就窘迫的爸妈又将面临一笔巨额债务。爸爸听了也觉的现在不是生小孩的时候,最后在妈妈一个人的坚持下,留下了我。 爸爸和妈妈远去太原,外公外婆甚是不放心,就说要不还是去东营,好歹大姨小姨和舅舅在那边还有个照应。思来想去,爸妈便听了外公和外婆的建议,去了东营。 那时候,全国严打计划生育,到了东营不久,就隔三差五的有计划生育小队来察,好些是强行拉去做了人流。爸妈整天担惊受怕,好在,那个时候房东人很好,一听到动静,就叫我妈藏起来,大姨和小姨也是为了妈妈提心吊胆。最后,爸爸还是决定回老家。 偷偷的回到家里,爸爸把妈妈送回来就出门回东营。妈妈就一直躲在外婆老房子的楼上,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吃的都是外婆送上去的。后来听外婆和妈妈说,为了生我,妈妈足足待在楼上小半年,都是因为外公外婆平时人好,所以接生的,和周围的邻居,偶尔看见外婆洗的尿布和小衣物,也都没有声张出去。 农历11月,我出生了,妈妈说我也乖的很,很少哭闹,或许,我也知道自己是逃生的吧,来到这个世界不容易。那年过年,爸爸和舅舅他们买不到票回家,到了第二年的春天,我大概3个月,不知道是谁去举报了,于是,被罚了1200块钱。那时候的1200就相当于现在的10几万的债务了。钱都是外公去借的,罚了款妈妈就不用再躲着了。爸爸不在家,妈妈和哥哥还有我,就呆在外婆家,奶奶来看过一次,明显,孙女是得不到欢心的,妈妈也不在乎。 在我差不多一岁的时候,妈妈想出去和爸爸一起赚钱,可以早些还债,因为我太小,哥哥外婆已经在带了,家里又还有农活,怕是带不过来,奶奶是不大可能,于是又碰上了那个带大我爸爸的奶奶。之前因为对爸爸也算有养育之恩,所以,逢年过节,都是有去看望,也一直有联系。那个奶奶的村叫寅头,所以爸爸经常被叫寅头人,那日,寅头奶奶是听说妈妈生了我,之前一直不知道,所以,刚听说就来看我。 在得知我没人带的情况下,寅头奶奶一口应下了,说她来带我,让妈妈只管放心和爸爸去赚钱。后来证明,我这个不是亲生的奶奶,却胜过了我的亲奶奶,在她家的三年,爷爷奶奶还有那里的两个叔叔和姑姑都对我好的不得了。比亲生的还好。 为了努力的赚钱,爸爸和妈妈这三年里过年都没有回家。哥哥在外婆家,我跟着寅头爷爷奶奶,渐渐的,幼小的我对父母已然没有了记忆,只知道带着我的爷爷奶奶,叔叔婶婶和姑姑。妈妈在外边,每年冬天都会给我和哥哥织毛衣,和毛裤,一年不落,似乎把她对我们兄妹的思念和关爱都用这一针一线织到了毛衣里。 在寅头的日子,在现在想来也是快乐无比的,奶奶去哪都带着我,有什么好吃的都先紧着我,大婶婶给我买布做衣服,小叔叔和小姑姑带着我玩儿,这是一家非常善良的人家。期间,外公和外婆有来看我,而我的亲奶奶,一次也不曾有过。 不过,这三年里,我也总是出意外。比如,正月十五元宵,大人们都会给小孩用纸糊个灯笼或者是有轮子可以用绳子拉着的兔子。有一年的夏天,我忽然想起楼上爷爷给我收着的纸兔子,就很想玩儿,然后就上楼去拿,结果一个不稳,从楼梯上滚下来,好在,老房子都是木楼梯,泥土地面,奶奶家的楼梯靠了墙。就是后脑勺磕了个口子,也不算深,当时爷爷奶奶吓的不轻,知道我的伤口怎么处理的吗?就是用楼板上到处可见的蜘蛛网,那种很白,很厚的,止血效果不是一般的好。 还有呢,也是夏天,不过是夏末初秋了,爷爷奶奶出去干农活,我一个人午睡醒来,跑到后门的鱼池去看小鱼,结果一个跟斗就掉下去了,当时四周没有一个人,好在关键时刻,隔壁的邻居大伯经过,把我救起。自打那时候起,奶奶便寸步不离的带着我,哪怕再热的天,也带我去田间。 而在这三年里,大姨和舅舅也开始了他们的各自的感情生活。自从家里的新屋造好后,外公和外婆就让大姨和小姨自己赚的钱自己存,尽管这样,阿姨还是会往家里汇一些钱。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第十二章大姨和大姨夫 大姨和大姨夫相识于东营,大姨夫是帮一个黄岩人干活,那黄岩人是做布匹批发的。起初是他乡遇故知的感情,渐渐的就在相处中互生好感。后来才知道,原来大姨夫是和外公的父亲一个村的。其实也算是本家了。 在得知大姨处对象的消息后,外公便打听了大姨夫家的情况,据邻居说,大姨夫家都比较抠,属于比较小气的人。当时,外公心里就有些不舒服了,不过回去想想,只要不是很过分,至少是节约的人,只要他对大姨好就成。 那个时候,爸爸和妈妈自己成家了,就自己住一处,大姨和小姨住一处,舅舅还是住原来的地儿。虽说改革开放,但在农村,一些新鲜的事物还是很难被接受的,就比如,女性穿内衣,都会被说成不检点,更何况是未婚先孕这种事。偏偏,大姨和大姨夫就做出了对于外公外婆来根本无法接受的事情。 外公觉得这是件让他蒙羞的事情,尽管大姨夫说是要娶大姨的,但是外公就是觉得没结婚就怀孩子不行,说出去让人笑话,就因为这件事情,大姨和大姨夫也开始争吵不休。最后两人都回了家,外婆就带着大姨要去做人流,加上,当时大姨和大姨夫在闹别扭,还有家里的压力,大姨只好去做了人流。而这次人流也导致了大姨在今后的几年的婚姻里处于低眉顺眼的位置。 听妈妈说,本来,家里人都以为,大姨和大姨夫是不会再走到一起了,结果,过不了多久,两人还是在一起了。只是大姨夫知道外婆带大姨把孩子流了,心里多少还是气外婆他们的,只是嘴里不说出来。 到了大姨结婚,条件和风潮又不一样了,那个时候做家具开始流行起组合家具,款式和做工都非常新颖。在城市都非常普及的电话和电视,慢慢的也在向农村普及,只是,当时来说,电话还没有到家家户户都有,一个村就那么一两户人家才有,电视有的也很少,大部分还是黑白的。 大姨夫后来学了砌砖粉刷的手艺,砌砖师傅,就是帮别人起房子,其实是全能型的,比如粉刷,贴瓷砖什么的,都会。手艺可以说在镇上都是有名的,他砌的墙,不管从哪面看都是一样的平整,而且还不浪费水泥,虽说是个费体力的活,但是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在后来,尤其是新农村改造那几年,可以说是相当的赚钱。 大姨其实是属于那种外表很强悍,其实内心很柔软的小女人。结婚后,几乎都是听大姨夫的,而且大姨夫出去给别人起房子,大姨就跟在身后,做小工,拌水泥,挑砖头什么的,像个男子一样,跟在大姨夫后面,风吹日晒。家里除了小姨随了外婆,个子小巧,其他三个都像外公,很高大。妈妈和大姨比起来,大姨看起来还壮一些。时间久了,大姨也就练就了一身本事,一楼高的砖头可以同时三四只一起抛上去,水泥什么的上下三四层抗,也是轻轻松松。 后来听说,大姨夫之所以对大姨不是很上心,最大原因是因为大姨夫家也是重男轻女很严重,比我奶奶家有过之而无不及。大姨的第一胎是个女儿,那边的家里更是没什么好脸色,甚至还想着结婚前外婆带大姨去打掉的那个可能是个儿子,于是就因为这样,还对外婆他们有所不满。一切的一切,大姨都自己一个人忍气吞声,不过,在有些时候,大姨也是怨过外公和外婆的。 或许是在那边过的不是很好,不想让外婆他们担心,也或许是真的对外婆他们有些怨言,大姨自结婚后对外公外婆就显的生分了。虽然妈妈嫁的同村,大姨嫁的邻村,但距离也不是很远,可是大姨他们和外公外婆就跟和外人似的。除非叫他们上外婆家吃饭,或者有必要的事情,不然基本是不回外婆家的。 大姨憋屈的生活,从结婚一直到二胎儿子的出生才有所好转。儿子的出生,让大姨夫和她的父母都开心的不得了,就连着个月子的待遇也都不一样了,当然,这是后来的事情。渐渐的,大姨不再跟在大姨夫后面去当苦力了,因为每次主家结款的时候,因为是夫妻,就不分彼此,所以钱都由大姨夫结走,管着,大姨家里的任何用度都需要问大姨夫要,大姨或许不想再过这种累死累活还是手心朝上的日子,于是,便自己拿了很多手工活,一边带孩子,一边做手工。 大姨夫倒也没给脸色,就自己雇了几个学徒一起干。就这样,大姨也算翻身农奴翻了一半儿。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第十三章舅舅的订婚宴 我在寅头奶奶家的三年,不光大姨,舅舅也谈了个女朋友,而这个女朋友其实在他初中的时候两人就好上了。后来初中毕业,舅妈跟着亲戚学做衣服,舅舅继续上了高中。后来听舅舅说,两人一直都是书信联系,即便舅舅去了东营还在联系的。 舅舅和舅妈是相差一岁的姐弟恋。舅妈家就在离外公家不远处,走路大概三四分种,近的不能再近了吧。舅妈家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和一个妹妹。舅妈排行老三,三姐妹来说,舅妈无论是姿色还是能力都是最好的。舅妈的爸爸是在供销社上班的,也算是国家户口,吃国粮的人。相比之下,外公家虽然造了新屋,却还是红砖墙,水泥地,尽管在当时也算可以,可外公和外婆都是穷苦人家,又都是农民,造了房子后,还欠了债。舅妈家是怎么都看不上外公家的。偏偏,就跟戏本里写的那样,小姐爱上穷书生,舅妈就是喜欢舅舅,就是非舅舅不嫁。 到了我四岁那年,妈妈中途回家看我,舅舅和小姨也跟着妈妈一同回来的。舅舅说是在信里和舅妈商量了,希望定下来,两人可以一起出门赚钱。所以姐妹两个回来也可以帮舅舅安排提亲的一些事宜。 妈妈去寅头看我,在我的记忆里,是没有爸爸妈妈的印象的,后来听我妈说,那个时候我看见她就跟看见陌生人一样,怯生的躲在奶奶身后。她给我糖果,奶奶叫我去拿,我拿了就跑,还叫她阿姨。妈妈当时就止不住的流泪,想着自己的女儿不认识自己,没有任何感情,即便赚再多钱也没有用,于是妈妈当即决定将我带回身边。 于是,我就跟着妈妈回到了家。那时候,爸爸不在家,妈妈基本上都是在外婆家的。那段时间里,一大家子都在商量怎么去提亲,因为很明显,舅妈那边是肯定不同意的,当时,舅妈家里还给舅妈安排了其他的相亲对象,舅妈死活不去,最后,就是考虑到舅妈自己的意愿,所以才有了商量的余地。在双方说到彩礼的时候,舅妈家一定要外公他们拿出5000多块,要知道,在当时万元户都没几个,5000明摆着就是为难外公外婆,这钱还不算额外的买金器的钱。妈妈和家里紧凑紧凑也就凑了2300块,一家人都沉默着,不知如何是好。 后来舅妈自己和她父母谈,当时供销社的职位子女是可以接手的,就相当于古代皇位可以世袭一样,舅妈的哥哥已经在供销社,她大姐和大姐夫家条件还可以,也是公务员。所以,他父亲这个位置原本是打算给舅妈接手的,但是舅妈最后决定把这个位置给妹妹,条件是家里人同意她嫁给我舅舅。事实证明,舅妈的选择没有错。这是多年以后,舅妈的妈妈说的。 就这样,连买金器,就说好给2300。双方商定好订婚的日子,就各自开始准备了。也就是舅舅这次的订婚,即使到了现在,那些村里还有好多人津津乐道。为什么呢?订婚当天,舅舅本是想过去舅妈家问问还需要什么,结果,碰到舅妈的爸妈带个年轻的小伙子到家里,不死心的让舅妈相亲。结果让舅舅撞了个正着,当时舅舅就回了家,然后谁也没说,就自己出去了,一直到天黑都没回来。 家里已然鸡飞狗跳了,大家的急的团团转,宾客也只好都安排回去,这订婚算是取消了。不知道是不是觉的自己理亏,舅妈的父母倒也没上门来闹。只是可怜了舅妈,订婚当天,新郎不见了,这对于女孩来说的确是件脸上无光的事,可谁叫始作俑者是自己的父母呢?不过,当天,外公和外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的。只气的一天没吃饭。外公又是个要面子的人,气的嘴里一直骂舅舅,说回来非揍他不可。 第二天,舅舅才踏进门,外公抽起苕帚就打过去,还好舅舅躲的快,妈妈和阿姨急忙过来劝住外公。 “你个小斯人(臭小子的意思),昨天怎么回事?上哪去了?你知道不知道,你现在都成村里的名人了”外公还是不肯罢手,手里拿到什么就往舅舅身上砸,嘴里骂个不停“你让我和你妈的老脸往哪搁?你还知道回来,你想没想过林仙,她一个女孩子家脸往哪搁?啊?” 舅舅就一直站着不动,也不吭声。后来妈妈和阿姨把外公劝好了,一家人坐到屋里,妈妈问舅舅到底怎么回事。舅舅才说了前一天去舅妈家看到的事情,舅舅说,当时气极了,他想着,家里好不容易凑了钱,都答应了,舅妈家还这样,既然不高兴,不愿意,他不娶便是了。年轻气盛就是这样,不管不顾的。 后来,外公带着舅舅上门道歉,自知自己理亏,舅妈的父母倒也没有再说什么。于是,两家就商量重新选了日子,再订婚。到了舅舅那个时候,大家的思想又稍微开放了一些,舅舅和舅妈一订婚,便在一起了。那个时候,好多人开始往北京跑,听说做羽绒服很赚钱。舅妈又是学做这个,于是舅舅和舅妈去了北京。 而我们家呢,哥哥已经开始上学,就继续跟着外婆,我就跟着妈妈去了东营。本来,那年外公让小姨在家,也可以找合适的婆家。毕竟四个子女就剩小姨了,加上小姨的年龄对当时来讲也算有些大了,一般都是223岁就嫁人的,小姨那年已经25了,小姨执意不肯,还是要回东营,后来外婆才知道,因为造房子和舅舅娶媳妇,家里欠了钱,舅舅去北京的钱还是借的,小姨想着自己再出去赚些替外婆他们还些债。 就这样,我跟着妈妈来到了东营。妈妈不放心小姨,就让小姨住到了同一个院子,吃饭什么的都一起,可以省些。我呢,在东营的日子也成为了我记忆里不可磨灭的一道风景。东营有妈妈和阿姨舅舅的心里路程,也承载了我童年的一份快乐。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第十四章我记忆里的东营 小时候,我胖嘟嘟的,剪个短发,像个小男孩一样。不过小时候,我妈说我嘴很甜,不知道为什么长大之后跟个哑巴似的。那时候,爸爸和妈妈出摊,我就在附近自己玩耍,每天一到广场,广场的喇叭里总是响起“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以至于,我人生第一首学会的歌,并不是什么儿歌,就是这首。再没多久,像水手,星星点灯也开始流行起来。 刚开始,我特别喜欢去百货商场,没事就电梯从一楼坐到四楼,再从四楼坐一楼,感觉很新鲜,很好玩儿。我也每层的到处去晃,渐渐的就和百货大楼里柜台上的叔叔阿姨混熟了。 记忆特别深刻的是百货大楼里有两个阿姨,一胖一瘦,每次都会问我,他们两谁漂亮,我到现在都挺佩服自己的机灵样,只要胖阿姨不在,我就说瘦阿姨漂亮,瘦阿姨不在,我就说胖阿姨漂亮,要是两个都在,我就说两个都漂亮。这两阿姨被我逗的开心的很,一有什么好吃的都会给我。后来,我妈也不客气的,一有事就把我托给她们两。 再后来,百货大楼附近广场,我都混的很熟,大家都知道我是修鞋夫妇的女儿。那时候,广场经常有那种现场抽奖的,就是刮刮卡一样的,奖品从铅笔,茶杯到自行车不等,自行车算是大奖了。那可不是骗人啊,是真的,我呢,看那地上好多卡片,卡片上的图案很好看,就经常去捡。有一次,我又去捡,那个开奖的叔叔看见我,就叫我过去 “小朋友,你又来捡卡片拉?”我点点头,算是作答,那叔叔又让我把卡片给他看一下,我就把捡到的卡片递给他,只见他一张一张的看,最后他一脸高兴的对我说 “小朋友,你这张卡有奖品哦” 我一听高兴的不得了,急忙问道,“是吗,叔叔,是什么奖啊?不会是自行车吧” “自行车倒没有,不过对你是有用的,是一支铅笔和一本本子”那叔叔说着就起身去拿奖品给我 “谢谢叔叔”接过奖品,我高兴的直往我妈摊上跑,那是我人生的第一支铅笔和本子。我妈妈也是用那支笔教我学人生的第一个字。只是到后来,我妈说,或许我的卡片上根本就没有什么奖品,地上捡的应该都是没有奖品扔掉了的,有奖品的都是回收的,而我那个时候又不识字。所以即使现在,我只要想起这件事,我心里都对当年的那位叔叔充满了感激。 还有要感谢的就是,在天桥上一个帮人拍照片的叔叔。忘记是怎么熟识的了,就知道他的左手上是6个手指,在他大拇指边上还有一个小手指,后来我回老家那年,他还免费帮我拍了好几张照片儿。我穿着枚红色的黑色波点灯芯绒套装,脚上穿的是北方特有的加厚军绿色棉鞋,我一直闲它丑,可又不得不穿,因为它抗冻。 还有一位不得不提的人,她是我在东营认识的唯一的小伙伴。忘记她是哪儿的人了,只记得她和我差不多大,个子瘦瘦小小的,有些枯黄的头发随意的披着。我也忘记她叫什么了,就记得她非常的喜欢笑,她笑起来很好看。 和她的相识是在广场的大型垃圾箱边上,那时候,百货大楼前的广场有几个大型的垃圾箱,大部分的垃圾都不够装,以至于垃圾箱边上也堆着好多垃圾,一天我正经过那,看见一个瘦小的身影在垃圾堆边上翻着什么,我好奇的走过去,只见不知道是谁扔掉了一大袋坏了的草莓,而她就在那一个一个选,那种没有完全烂掉的放进一个干净的塑料袋里。 “这些不能吃了,你不要捡!”我走到她身边,小声的说到 “没事,这些没有完全烂掉的还可以吃”她抬起头,冲我笑了笑,继续低头捡着。我也不知道自己当时出于什么心态和想法,便蹲下帮她一起捡。后来,我才知道,原来她的父母就是靠捡垃圾为生,她告诉我,有时候还能在垃圾堆里捡到好多好东西呢! 从此,我就天天跟着她,在各个垃圾堆里翻垃圾。找到有用,可以卖钱的,我都给她。或许是因为真的太寂寞,无聊,我就这样整天和她一起翻垃圾,却很快乐,也不闲臭,不闲脏的。直到有一天,我妈他们都收摊了,我还没回去,后来,我妈在附近的垃圾堆找到我们,那天我妈把我狠狠的训了一顿,到现在都记得,那天我妈牵着我离开,她站在垃圾堆旁冲着我笑的样子,露出她那一口整齐的牙齿,那样的美好和纯洁。 自此之后,我就再也没有见到过她。她是不是去别的城市了,还是她的父母不再捡垃圾了,有了更好的生活方式···············一直到我5岁那年,离开东营,都没有再见到她。 在东营的记忆除了这些,还有就是美食。山东大饼,一块钱一个,什么馅都没有,就是有一点咸咸的,很大个,一般大人吃一个也差不多能吃饱,而那个时候的我,也能吃下一整个。还有广场边上拉面馆,老板人特好,两块钱一碗,量足的不要不要的,每次爸爸都怕我吃不完,就先吃掉一些,他就自己出摊了,剩下的我坐那慢慢吃。现在想想都觉得很有滋味。 还有那时候的糖葫芦,那么大一串儿,才5毛钱,羊肉串正宗新疆人烤的,真正的羊肉,都是用粗铁丝串起来烤,5毛钱一大串。饺子,两块钱可以够两个人吃了。那个时候,钱是值钱的,东西是货真价实的,人心是血红色的。 “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的好看又善良,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辫子粗又长···············”仿佛耳边又想起了当年的这首《小芳》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第十五章各自成家 介于我要上幼儿园了,在5岁那年,爸妈将我带回老家。我到现在都还记得那时候,上火车的情形,还是密密麻麻拥挤的人群,爸妈找准车厢,就先把我从窗口塞进去,然后他们自己再挤着人群上去,好在那时候还没有那么多人贩子,大家都还是很讲五美四德的,所以这便成了大多数小孩的上火车方式。好多小孩都是被父母像塞包袱一样往窗口塞。 这一年,小姨也和我们一起回家。我们和小姨先到的家,隔了三天,舅舅和舅妈也从北京回来了。那时候,我们家一回到,基本都是全家在外公家的,外公家一下子就热闹起来了。一大家子的团聚,让外公和外婆也格外的高兴,忙里忙外的,倒也乐此不疲。 舅舅和舅妈回家的时候,除了一个行李,还有只熊娃娃,我和我哥看着都喜欢,就问舅舅要,舅舅神秘兮兮的说到,“乖,等舅舅把小熊的肚子里的东西取出来就把熊给你们玩,好吗?”我到现在都记得,舅舅当时脸上所洋溢着的兴奋和喜悦。 就这样,舅舅和舅妈,就当着我和我哥这两个小屁孩的面,把小熊肚子拆开,就像变戏法一样,从里面拿出一叠一叠的钞票,大概有两三万的样子,当然,那时候的我们是不知道有多少的。看的我直拍手叫到“舅舅真厉害!好多钱!好多钱······”舅舅得意的对我说到“舅舅厉害不?”“厉害,我舅最厉害”我和我哥异口同声的说道。舅妈把小熊的肚子缝回去,舅舅就把小熊给我和我哥了,我们拿着熊就出去玩了。那年,舅舅成了万元户。当年,舅舅就买了一辆雅马哈摩托车,当时,一辆雅马哈差不多得一万多呢,相当于现在的宝马也不为过吧?舅舅把剩下的钱都还了债,打算着和舅妈再去做几年就可以办个婚礼了。 我呢和哥哥两个人就跟着外公外婆,爸爸和妈妈过完年回东营,小姨听外公的在家待嫁。舅舅和舅妈还是去北京。 那几年,去北京做衣服的被传的都出神入化了,感觉那钱就跟地上捡一样好赚。(人们所说的北京,是在北京的周围,不是北京市区。)不过那时候的北京周边也乱,很多流氓地痞,看谁家生意好,就去勒索要保护费,不给就砸摊,打人,所以一般大家都会给,所谓的破财消灾。舅舅和舅妈起初生意也不是大好,后来生意渐渐好起来,舅舅和舅妈都非常的小心,去仓库放货,还有出货的时候都是悄悄的,不敢声张。就这样,舅舅和舅妈靠着自己的勤劳和严谨,在北京也算稳定了下来。 但是,好景不长,就在第二年,舅舅和舅妈准备回家办婚礼那年。一群地痞盯上了舅舅他们。后来听说,舅舅和舅妈那年是赚了不少钱,好在,舅舅他们提前卖完了最后一批货,就早早的回家了。那群地痞走了个空,却不想,同村的一对夫妻,那年被砍的夫妻双双送进医院,好在人最后救了回来。只是,再也没有去过北京。即便后来治安什么的都好了,那一年的阴影始终让他们都不敢再去北京,哪怕钱再好赚。 而舅舅,也在那一年结束了北京的生意。说是那群地痞,过完年就守在了舅舅的出租屋,是一个老乡送来消息,叫舅舅暂时不要回北京。于是,舅舅和舅妈就在家筹备婚礼,在北京的一些东西让那个老乡帮着转掉,自己就不过去了。 说起舅舅的婚礼。这就又是一个时代的变迁。舅舅结婚的时候,已经有婚纱照拍了,虽然婚纱的款式很少,但是,对当时来讲,就是感觉很洋气,很新奇。他们的家具还是自己买料子做,但是做工和上漆,比大姨那会又更好了。记得那年,特别流行在油漆里加上亮粉,刷出来贼好看。还有,大彩电,冰箱,录像机,皮沙发,舅舅还装了电话,这些,在当时可是相当的前卫了。舅舅婚礼当天,还是全程录了录像的。 那时候,大部分的结婚习俗还是没变的。比如,结婚前一天,是发嫁妆。什么叫发嫁妆,就是嫁妆要用缠着红纸的长竹竿绑好,从新娘家抬到新郎家,叫发嫁妆。新郎家也不是空竹竿过去抬的,去新娘家的时候,是抬着一整头杀好的猪,按照新娘家的需求,多少箩筐的馒头,粽子还有米线,都是按箩筐来装的。 粽子和馒头,是结婚必备的,就是到现在,我们农村还沿用着。这是因为,在过去,不像现在有那么多五花八门的伴手礼,这馒头和粽子是用来作为给宾客的回礼的。每个馒头上都会点上一个小红点,代表喜庆,对了,还有红鸡蛋也必不可少。 抬着这些到新娘家后,就还是用这竹竿把嫁妆给放好,叠好,用绳子绑好。这也是有讲究的,这得事先问好新娘那边家具的数量,算好几根竹竿可以抬,不能多也不能少。多了,新娘家必须要临时多给家具,少了,就说男方家对女方的不尊重。所以,这竹竿数量也是马虎不得。 绑好嫁妆,就一路从新娘家抬打新郎家,一路鞭炮,一路喧闹的经过村里的主街,大伙看热闹,讨喜庆。看看这家的嫁妆怎么样,多不多,气派不气派··········还有,每到一个转弯或者有一点点的桥面一样的路,抬的人就会停下来,问主人家讨香烟,讨红包,不论多少,就是讨个喜庆和高兴。当地话叫敲桥头包,这个到现在还有,在接新娘的当天也是一样。 接新娘那天,一切也都很顺利,就是,结婚都是挑过日子和进门时辰的。那时候,结婚已经开始流行盘头发了,舅妈在理发店盘头发,舅舅等的有些焦急,再一看这头发盘的也不好看,舅舅一下子就把舅妈快盘好的头发给解了,他自己拿起梳子给舅妈扎了一个简单的发髻,插上一朵玫瑰花,就拉着舅妈走了。还别说,后来大家一致觉得还是舅舅梳的发髻更好看,更适合舅妈。 等把舅妈接到家门口的时候,舅舅抱起舅妈要进新房,结果,房门被舅舅几个哥们儿堵的根本就进不去,眼看时辰快到了,而且他们也是闹个喜庆,外公和外婆还有一帮亲戚不好说什么,就是干着急。最后,实在没办法,外公和外婆还有表姑婆和妈妈,阿姨们,使劲的把抱着舅妈的舅舅往里推,总算,在时辰到之前,进了新房。 舅舅和舅妈的婚礼在当时也算很风光了,也给外公和外婆赚足了面子。所有的一切都是舅舅和舅妈靠着自己一点一点的努力和辛苦的付出得来的。 眼看着,家里的子女一个个的结婚生子。外公和外婆都觉得非常的欣慰,不求儿女大富大贵,但求他们平安踏实。眼下就还有小姨了,好在小姨的缘分,也随即而来了。 小姨夫是外公朋友的儿子,也是邻村,张姓。听外公说,当时他那朋友是想让我妈许给他家大儿子,谁曾想慢了一步,我妈已经许人了。后来有一次,又来外公家做客,说到小姨还没出嫁,就说这次无论如何也要亲上加亲,让外公这小女儿,嫁给他家老二。 外公见推脱不了,就和小姨说,先见个面,不喜欢到时候推了就好。结果,小姨和小姨夫两人竟然看对了眼,这婚事就这样成了。小姨夫是属于老好人类型,什么都好说话,对长辈还孝顺。 小姨的婚礼虽然不及舅舅,但是和妈妈,大姨比起来,算是不错了。毕竟时代在变,在进步。小姨的电视冰箱,组合家具和皮沙发,也是一样没落,不过,小姨的嫁妆就不是用竹竿抬了,而是用拖拉机运了。 四姐弟都成了家,对于外公和外婆来说,也算是完成了人生中的大事。可是,结婚之后的四人,还会像过去一样,相亲相爱吗?他们各自又会经历怎么样的人生路程呢?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第十六章再次负债的爸妈 姐弟四人都成家之后,看似开始了各自精彩的生活,但是亲情和爱情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像一句俗话说的,打断骨头连着筋。有多少的父母兄弟是会一直相亲相爱的,很少。在一起生活时,大家的一些生活习惯和秉性相差都不会太大,但是在以后分开的生活中,各自不一样的经历,就会产生不一样的价值观,人生观,不一样的思想阶层,和不一样的生活习惯这样就难免会产生或多或少的摩擦。而这中间,无论是父母和孩子,还是兄弟姐妹之间,靠的除了情商这个东西,其实最重要的还是一颗真心。 结婚之前,父母和孩子是简单的爱与被爱,兄弟姐妹也是简单的同甘共苦。但是,结婚后,原本的共同体被分成了几份,而中间还有女婿,儿媳,姐夫,妹夫,嫂子,弟妹这些角色的加入,就会产生不一样的个体反应。所以,大部分的普通大家庭,都处于相爱相杀的状态。外公和外婆还有我妈,阿姨和舅舅,在后来的生活里多少体现了这一点。 先说说作为老大的我妈,就是我家。爸爸算是个老实人,老实到“手脚不灵活”,说他手脚不灵活,是因为他的手做不了细致活,之前刷漆的时候,他也只能做最简单的上漆工,像有些需要在床头画上杭州西湖,三潭印月的图像什么的,根本就不行。 后来和妈妈在东营那几年,爸爸每天出摊修鞋的钱只够每天他和妈妈的伙食费还有他每天一瓶的啤酒钱。比如妈妈一天可以做10块钱,爸爸就只能做块。或许就是因为这样,加上刚嫁到奶奶家,姑妈们那种带有些许轻视的态度,生活的无奈和艰难,让原本连说话都是轻声细语的妈妈,个性开始变的越来越强势。当然这强势大部份都是对于爸爸。或许从某种程度上,妈妈迫切的想要改变现有的生活状态,也迫切的想要证明自己,让姑妈们另眼相看。后来妈妈经常说,当年终归是年少气盛,如果换做现在,她才不想为了别人的眼光而去生活,这样感觉很心累。当然这不是说就不去努力,只是去为之努力的动力和想法变成其他的,就不会让自己那么累。 在东营呆的几年,风里来雨里去的,妈妈和爸爸平日里的省吃俭用,钱也积少成多,慢慢的,家里的债务也都还清了。而且在九几年,具体哪年我忘记了,爸爸决定回家把原先的旧房子拆了,造新房。爸爸回来安排,妈妈就坚守岗位,在外面多赚一块是一块。 原先,分家的时候,爸妈只分了一间房子,左边是奶奶的一间,右边是大伯的,那年刚好,大伯他们也回来说要起房子,想着就一起,到时候买材料也可以便宜些。爸爸最后叫上小叔和奶奶,还有大伯一起商量,想把后院的一块地基,是后来爷爷说留给爸爸的,跟小叔换,也就是奶奶住的这间。农村,小儿子是不可以和大人分家的,大人要和小儿子住一起,所以大人住的房子就归小儿子所有。后院的地基呢,由爸爸出钱建一层,算是作为交换的条件。奶奶当场答应,当时住的是泥木混合的房子,这下,由爸爸出钱建一层,只是把房子换一下,而且面积上是相同的,所以,对奶奶来说,何乐不为。 就这样,我家便开始了翻旧新房。开始,先把后院的先建,这样,到时候,奶奶就有地儿住。但是,爸妈没有想过,建房子那年会让原本日子稍微改善的我们,又变成负债的人家。原本,一切都非常顺利,师傅就不用请别人,大姨夫就是现成的。打地基,立水泥柱,砌砖··············慢慢的新房的最基本雏形已经差不多完成。那时候,还没有什么起重机,二层开始要用到的砖头,水泥,还有沙子都是需要人工一担一担的挑上去的。所以,在那几年,要是能吃苦,干这些也是很赚钱的。 后来,从那天我大妈在我家闹了之后,就不太顺利。那时候,虽然爸爸在家,但是我和我哥加上我爸,吃住都是在上街的外婆家,房子拆了重建就更不用说了。一天,爸爸说要去给砖墙浇水,我也跟着去了,到现在我也不知道,那天大伯和爸爸是怎么吵起来的,或许是为了那一堵大众墙,所谓大众墙,就是两户人家相邻的那堵墙,如果是自己建自己的,这样各自都会少了一堵墙的面积,所以,很多人都会各自出一半的钱,然后用同一堵墙,这就叫大众墙。 具体因为什么,真的是不知道,在我的记忆里,那天就是大伯和我爸爸争了几句,后来爸爸回到自己这边打算浇水,也不知道大妈怎么就突然跑到我家这边,坐在那全是石子的地上,不依不饶的就开始一边拍着大腿,一边大声哭诉,我就这样看着大妈,像看戏似的,也不见大伯或者奶奶去劝说,爸爸见状,就让我回了上街,还嘱咐我不要把看到的和外婆他们说。或许是不想让我一个小孩看到这样的场景,也不想让外婆他们担心和参与进来。 后来,爸爸是怎么和大伯大妈说和的,我也不知道了。就那天之后,没多久,我家就出事了。 先是我,我呢,说是我不懂事也好,说我太懂事也好,那天,爸爸在给墙面浇水,我呢跑到姑妈家,大姑妈和我们家就隔了三间房子。大姑妈家灶台在烧着什么,灶台是连着茶壶的,此茶壶非彼茶壶,这茶壶是用铜打的,安装在灶台里,灶台前一个水龙头,用来装开水,在台上锅的旁边一个续水口,加盖的。这样,在烧饭的同时还可以烧开水,一举两得。那天,姑妈当时不知道去哪了,家里又没人,我看水开了,就想帮忙装开水,结果,热水壶没拿住,人摔倒了,滚烫的开水就烫了我一身,主要是左脸和屁股烫的严重,具体怎么烫的也不清楚,我对这件事基本没有什么印象了,都是我妈和我说的。 我妈说,也不知道是不是母女连心,那天晚上她做了一个梦,梦见我穿着一件红色的衣服,被洪水冲走,她使劲的想把我拽回来,却怎么也够不着我,眼看着我被洪水冲走,妈妈一下子惊醒。于是转天,妈妈就写信回家,问爸爸两个孩子在家是否都还好,爸爸在回信中,不敢和妈妈说我被烫伤的事儿,就撒谎说都好着。一直到我烫伤的疤痕都好的差不多了,才敢和我妈说。 我烫的那么厉害,为什么会没有留下疤痕,这就全靠左邻右舍的奉献精神。那个时候,院子里有些人家还是藏有些罂粟的,不多,就一点点,大多是以前老人收藏着,放着都是预防个牙疼,烫伤之类的,也不做他用。大家你一点,我一点的凑给我爸爸,泡水擦了之后,没有留下一丝疤痕。不过,后来随着政策的严厉和法制的普及,这些东西私人藏着的也越来越少。但是真的很感谢邻居的叔叔婶婶,大伯大妈们,因为,那时候,那么点儿东西也是稀罕物,大家都拿出来给我,才让我可以免受毁容之苦。 这些事的发生,倒也不是说因为大妈的原因,但是农村人多少是迷信的,感觉建新房是件好事儿,偏偏大妈闹那么一出,后来发生的事情,好多人都说是因为大妈,才让我家觸了眉头。 就在房子起到第二层的时候,那天那个砖头的师傅像往常一样的往二楼挑砖头,具体也不知道是怎么摔下来的,就当场死亡了。按理说,楼层不高,也不会摔的那么严重,主要是脑袋着地,撞到了要害。后面这些,都是听大人讲的,毕竟还小,一方面不懂事儿,另一方面,大人也不会和我们小孩说这些。 后来只听说,出事那天,妈妈连夜赶回。到家已经是出事好几天了。人已经被送到他的家里,现在就是在谈赔偿的事情。都好几天了,一直没谈妥,爸妈拿不出对方所说的那么多钱,妈妈说,当时就担心,那家人会抬着尸体到我家闹,妈妈大晚上的去找村书记,说了自己担心的事情,村书记让妈妈放心,村里不会坐事视不管的。或许我们不理解,尸体抬家门口,这件事情的影响,我也不清楚大人们所说的说法。那几天,爸爸妈妈还有外公外婆都愁的吃不下饭,大姨和大姨夫也帮着出主意。后来,妈妈担心的事情还好没有发生,在村书记和对方的村干部的参与下,说好了给他们6万块。 本来是回家打算盖新房的,把所有钱都赔偿了,不够,还借了钱。不过,当时我听过爸爸说过这么一句话,“人家毕竟是没了这条命,就是让我们赔再多也是应该,毕竟再多钱也买不回命啊!”爸爸的这句话,让我至今都印象深刻,那一刻,爸爸的形象,在我眼里忽然就高大了起来。长大些,想起来,我就能感受到爸爸内心的善良和正直。 就这样,我家的房子盖到一半,二楼还没有盖好,为了下雨天不漏雨,就把原先老房子拆下的瓦片盖上。一楼随意的抹了水泥地,这样,也算有个容身之所。大姨夫的工钱也只给了一点,就先欠着了。妈妈和爸爸,再次背负着债务,回到东营,继续一锤一线的修鞋。 我和哥哥,就继续跟着外公和外婆。可是,因为我和哥哥常年在外婆家的原因,却让舅妈和外婆他们产生了些许的不愉快,但是,都还是在萌芽状态,还没有到表层。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第十七章琐碎的记忆 当初我和我哥跟着外公外婆,听我妈说,刚开始几年,因为赚的少,还要还债,就每年给我外公他们200块钱,算是带我们兄妹的辛苦钱。到后来几年随着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才慢慢的增加了,从500到一千,或者更多。但毕竟那时候,我们也没什么花销,学费,衣服都是爸妈自己给置办了,吃饭什么的,就是外公种什么我们吃什么,没有所谓的零食,或者零花钱,而且那时候,学校也很少说要买什么学习资料,基本上可以说是没有。最多也就是时而有个头痛脑热的,买个一两块的药钱。如果实在有什么大钱花掉,我妈妈都会另外算给外婆。外公和外婆一开始都不要,想着自己种的粮食够吃,我们俩又没多少花销,让我妈自己存着还债,好在那时候妈妈的倔脾气,一定要外婆收下这钱,以至于,后来才没有被说闲话。妈妈就说,要是让别人照顾还不止这些钱呢!外公和外婆犟不过我妈,就收下了。 我从东营回来,就一直跟着外公和外婆,到我高中毕业。哥哥跟到十来岁,因为太皮,外公家教又严,所以他就自己跑去奶奶家,跟奶奶了。所以,这么多年,外公和外婆对于我来说,不仅仅是外公和外婆这两个角色,更多的,他们扮演了我父母的角色,他们见证着我一路的成长,我的童年,我的青春,我的乖巧,我的叛逆·············所有我父母不曾参与的,都是外公和外婆陪伴了我。 为什么会一直在外婆家,答案显而易见,那年出事之后,爸妈就一直在外面,为了省路费,一连几年都不回家。我和我哥都在外婆家过年。其实,对于舅舅是没有什么想法,我们在外婆家也很正常,大人帮带外甥和外甥女,也是无可厚非的。而且,舅舅过年的时候,还都给我们压岁钱。但是,舅妈就有些其他想法了,这事,是到几年后,舅妈怀孕,外婆去照顾月子,因为一些琐事,舅妈脱口而出的。 舅舅自北京那年的事后,就和舅妈去了无锡,当时有个红梅市场,做各种批发的,舅舅就在市场买了一个摊位,做不锈钢制品的批发。头几年也就这么混着,没多大起色。赚不了什么,也饿不死。主要是离家近,过年可以随时回来。 我爸和我妈,在东营干着老本行,我妈说,后面那几年钱好赚,大家都做的高兴的合不拢嘴,爸妈也早早的把债给还清了。不过也就是那几年过后,修鞋的生意就突然急剧下滑,大家的生活水平提高,吃穿也不再像过去,缝缝补补又三年。到最后,根本做不下去了。于是我爸妈就回来,想着把没造好的房子继续给造了。顺便也好等待时机,找找别的门路。至于我小姨,和小姨夫结婚后就去北京和小姨夫的大哥办了个小规模的家具厂,日子算过的小有起色。 我上小学二年级这年,我爸妈回家了。妈妈添置了床,就把我们和我哥接回家住了。我在外婆家住习惯了,就不愿意回,后来还是我妈强行给我带回来的,因为这,当时外公外婆也有些不高兴,说我妈忽然和他们生分起来。后来,我妈说,其实她早就听到过一些闲话,说我们跟着外公外婆,都是吃用外公他们的,虽然,我妈是有给钱的,但是别人也没当我妈面说,所以也不好说什么。但是,这话传到我舅妈的妈妈耳里,再传到我舅妈那,就完全不一样了。我舅妈就一直以为,我外公和外婆就这样白白的带我兄妹,还贴我们吃住。 那年,我爸妈都在家,家里的房子又继续开始建,还是让大姨夫来,刚开始,大姨夫有些你情愿意,估计是怕我妈他们没钱钱,又要欠工钱,虽说之前的给清了,多少还是怕吧。我妈像是会读心术一样,不见我大姨夫答应,就直接找上门,对我大姨夫说“你只管来帮我做,这房子起好了,多少钱,你算好,我一分不少你!”大姨夫这才带着他的工具和学徒上我家开工。也因为这事,我外公就觉得自己这女婿太过现实,一点也不讲兄弟姐妹情分。 我月份小,所以一直到9岁才上的一年级,那个时候,外公还托人去跟校长通融一下,不过最后,还是没能成。那时大部分都是8岁上小学,我就比其他人多上一年的幼儿园,其实也没什么。那时候,只有大班和小班,而且大家都是一个教室一个老师上课的。课桌破旧不堪,教室有些地方还漏雨,凳子都是我们大家家里自己带的,我呢,家里没有什么合适的凳子,就带了把很高的凳子去,多高我描述不出来,就是我坐上去,就比课桌高很多,要稍微府下身去写字,于是老师就让我坐了最后一桌,我坐的那位置,地不平,还有一个坑,我坐着都摇摇晃晃,跟坐船似的。 我上二年级那年,学校已经跟隔壁村合并掉了,因为隔壁村有个台湾侨胞出资修建了一所小学,所以,我们也去那里上学了。虽说,习惯了在外公外婆的身边,但是,父母在家的感觉也还不错,很不一样。就像,我爸有时候会给我们买5毛钱一包的方便面,我妈有时候,会在我和我哥带去学校的咸菜里放一点点的肉末。这是在外婆家不曾有过的待遇,倒也不是说外婆苛待我,毕竟,一方面外婆他们比较节约,一方面,条件也不允许,都是种田的,没有多余的钱去买肉什么,都是自己种什么就吃什么。再说,我妈也不是经常性给我们贴肉,,只是为了给我们解馋,偶尔炒个一次。 在隔壁村读书,虽然路程不是很远,走路大概10来分钟,不过中午,我们都是自己带米,带饭盒去蒸饭,家里带些咸菜什么的,就算解决了。那时候的日子想起来是有趣又欢乐的,正所谓少年不知愁滋味,就是这样了。 要上早读课,早上一个个的比早,看谁起的早,就附近一家家的去叫醒伙伴。起来自己把饭盒装上米,小饭盒或者家里有吃完豆腐乳剩下的玻璃杯,往里装些家里的咸菜,套上网袋,背起书包就一晃一晃的和伙伴一起去上学了。一到学校就要把米洗好,拿去学校食堂的灶台上,就可以去早读了。说是食堂,其实就是一间普通的几十平米的房子,大灶台的其中一口大锅是给我们蒸饭用的,剩下的两张四方桌是老师们的餐桌,还有一个老式的大碗柜,水槽在外边的停车棚里。 虽然条件简陋,但是我们却无比的欢乐。那时候,自来水和水泵的水是我们解渴的饮料,跳绳是女孩子的必备课外技能,男生女生生在一起玩是不会被说闲话。我们的语文还真的是体育老师教的,音乐也可能是数学老师教的,那时候的老师很敬业,也多才多艺。 我们五一劳动节是真的要劳动的,全校大扫除。植树节也真的是要去植树的;重阳节,是要去给村里的老人打扫卫生的。 在那个没有手机,没有ipaid,没有互联网的时代,我们自己制作玩具,我们自己编游戏,我们自己给自己找乐子,我们的友谊很牢靠,我们以勤劳朴素为美,村长的女儿和我们是被老师一视同仁的。老师还是有管教学生的最大权利的,手里的小竹棒是可以唬住我们的。 一切回忆的美好,不是真的说,当时的生活环境有多富足,而是当时的生活精神给予了我们思想上愉悦和正确的价值观,尤其在当下所缺乏的,那个时代却崇尚的一些可贵的精神食粮。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第十八章婆媳的第一次小摩擦 爸妈在家的那一年,正好舅妈怀孕要生了,大姨也怀了二胎。好在,我和我哥不用外婆照看了,舅妈的妈妈脱不开身去照顾舅妈,就只好外婆去无锡照顾月子,不过大姨和舅妈不冲突,因为舅妈生在4月,大姨要11月生 外婆去无锡照顾月子,家里就剩外公一个人,所以妈妈就去上街给外公做三餐,爸爸也会去帮忙干些农活。那是外婆第一次坐长途汽车,现在坐车去无锡差不多四五个小时,那时候我们这还没有通高速公路,汽车走的都是省道,所以去无锡都是要做卧铺车。中午12点上车,要到第二天凌晨2店点多才会到。 外婆说,那次还挺紧张的,紧张的都不敢睡,也没胃口吃东西。躺在汽车里睡觉,心里都慌的很。一直到下半夜,才熬不住,眯了小会儿。车子到了站,舅舅早就等在那里,见车子停稳,就挤进人群上车找外婆,看见外婆后,提着行李,扶着外婆下了车。下车看见这城市晚上亮的跟白天似,那么多灯亮着,外婆说,这得要用多少电啊。舅舅笑了笑,让外婆别操心这些,就扶着外婆坐上他买的二手摩托车,载着外婆前往住处。舅舅租的是老式的同楼,厨房卫生间共用,就一个房间,好在房间够大,舅舅在房间的另一侧支了张单人床给外婆。 外婆和舅妈的相处其实也就在她做两个月子里相处的时间最长,平日里,这么多年,舅舅和舅妈都是在外面,所以事实上,外婆和舅妈根本就没有什么时间去引发什么所谓的婆媳关系,哪怕各自心里在有些事情上不舒服,外婆从来都是忍着,而舅妈至少不会在外婆面前发作,都是在舅舅面前发飙。舅舅就是冷处理,只要舅妈不闹腾我外婆就行。 话说,刚开始,婆媳还真没什么矛盾,加上舅舅他们都常年在外。就是唯一一点,我和我哥的问题,舅妈多少还是心里不舒服。她的想法是,我和我哥都是吃住我外公外婆的,我妈他们又没什么钱,而外公外婆将来是要她和舅舅来养老的,所以就觉得外公和外婆都倒贴着我妈,加上村里人的添油加醋,再由舅妈的妈妈传到舅妈的耳里,全都变了味儿,这样,舅妈心里就不平衡了。也因为这,导致了舅妈和外婆的第一次小摩擦。 外婆到无锡的第三天,舅妈就生了。生了个大胖小子,舅舅第一时间跑到公用电话亭,给家里的外公打电话报喜,听舅舅说完,外公久久没能放下话筒,家里的第一个孙子出世,外公怎么能不激动,直到话筒传来嘟嘟的忙声,外公才赶紧放下话筒,连门都没带,就往下街一路小跑。 路上有人讨问,说,“表兄啥事,跑那么急”外公咧嘴笑到,“我家福长生了个胖小子”,就这样,外公一路的传达着他内心的喜悦。等到了我家的时候,都已经上气不接下气,我妈早等在门外,见我外公站稳了,就叫外公上屋里坐下,倒了口水递给外公,说到“行了爸,先喘口气儿,我都知道了,你这上街往下街一路的跑,路过的都和我说了,恭喜你当爷爷了,呵呵”妈妈也笑的跟朵花似的,我从里屋出来,问我妈“那我就可以当姐姐了?”我妈看向我,笑着说“嗯,你当姐姐了”我也高兴的拍手说到“我当姐姐喽,我要去找哥哥,告诉哥哥我当姐姐了”说着,我就跑出去找我哥去了。 或许是外公小时候的经历,让他在人丁这方面非常的有触动,别说孙子出世,就连我们这些外甥和外甥女出生时,都能让他激动无比。 刚开始,外婆就在舅舅的住处和医院两头跑,好在医院离住处只有一站路,头几次舅舅带着外婆一起,后来外婆熟悉了,自己也能坐着去了。外婆照顾的甚是细心,就跟照顾自己女儿一样,因为是顺产,舅妈住了差不多一个星期就出院了。 那整个月子里,除了做饭洗衣服,小孩也基本都是外婆带。舅妈因为没有什么母乳,所以都喂奶粉。于是,外婆怕舅妈累着,晚上孩子也外婆带着,夜里把屎,把尿,喂奶粉;白天要做饭,烧点心,洗衣服,洗尿片·········舅妈为了保持身材,一顿都吃那么一点,外婆又只好一日多餐的换着样给舅妈做。好在那时候,外婆还不算老,体力也还吃的消。舅舅一天一个人忙着生意也很累,等到满月那天,外婆抱着孙子在哄觉,就随意的说了一句,“反正小宝也是吃奶粉,你们要是放心,我就带回家带,你们也轻松些。”谁知道,舅妈酸酸的来一句说,“没事儿,我们自己带,你还是把大姐家的两个带好,可以给大姐省些。” 当时,外婆就听的一楞,想着舅妈刚生完小孩,就不跟她置气,就继续哄着小宝睡觉。舅妈见外婆没吱声,也不好发作,只是心里就更觉得外婆倒贴着我们家了。舅妈话里的意思,外婆已然明了,刚开始,想着怎么解释也是徒劳,所以,干脆外婆就不解释。但是,舅妈就不知道是不是产后情绪不稳还是怎么的,就没有一天笑脸,为了避免以后误会加深,终于在一个晚上,外婆哄完小宝睡下,就和舅舅舅妈摊开了说。 “对于你大姐的两个孩子,不管你们信不信,大姐是有钱给我的,头几年你大姐他们还有债要还,就算钱不多,但也没少过我们,后面几年日子好过了,给的也就多了,我和你爸就在家里种点地,也拿不出什么可以倒贴给你姐,要说倒贴,也就是几口饭”外婆说着眼里泛起了一层薄雾。舅舅就阻止了外婆,让外婆不要说了,他都知道,当初几个姐姐赚的钱都想着给他攒,他心里都明白。外婆用衣角擦了擦眼睛,继续说到“话说回来,都是我和你爸没本事,你们结婚都是你们自己出的钱,我们也没有什么可以给你们的,几个姐姐也都是凭着彩礼钱买的嫁妆,我们也没什么贴给他们,妈就是希望,你们不要因为我们而使你们姐弟失合”到底是没读过书,外婆也不知道怎么去说这些事,只觉得是自己和外公没有本事,什么都让自己的儿女去承担了,却还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舅妈其实也是个神经大条,说话不过脑子的人,听外婆说完,就央央的说到“妈,我也没别的意思,就是经常听人说,心里难免不舒服,再说了,大姐有没有钱给你,我们也不清楚不是,不过照您说的也对,你和爸也的确没什么可以倒贴的”刚说完,就遭了舅舅一顿训什么倒贴不倒贴,别说我妈他们没有,就是真倒贴也应该,你是不知道,当年我姐她们赚的钱都攒着给家里造新房,就算爸妈给她们白带孩子又怎么了,吃你粮食了?”舅妈听舅舅这一训,火气也上来了,然后又开始扯订婚舅舅一个人走掉的事儿。 外婆见俩人吵起来,就赶紧制止,“不要吵着小宝,总之家里的事就当是父母对不住你们,你们也不要吵了。”那一夜,外婆整宿没合眼,心里很不是滋味儿。舅舅也是,想到外公外婆和几个姐姐,还有那不懂事儿的媳妇儿,心里也是五味杂陈。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第十九章外公家的家教 舅舅家的小宝取名叫俞挺,外婆在无锡照顾到两个月的时候,在舅舅的陪同下,外婆将他带回了老家照顾。回来那天,我们都去了外公家,大家都争这看这小家伙,抱这小家伙,小小的,可爱极了。 那年,11月,大姨也生了二胎,本该接回外婆家做月子的,不过因为小俞挺在,外婆也实在抽不开身,大姨虽然嘴上不说,心里还是不高兴的,不过好在,二胎生了个儿子,大姨的婆婆也算稍微上了心了些,加上我妈经常去,帮着洗洗晒晒,大姨这月子也勉强算过的还行。 后来,舅舅看我妈和我爸这样在家也不是办法,就打电话和我妈商量,看是不是也和我爸去无锡看看。介于家里的钱余下不多,还有之前一直都是修鞋,也没接触过其他生意,最后舅舅就想着,让爸妈去商场卖午饭和点心。做吃的成本不是很高,而且回本又实在,不赊账。最后,妈妈想着这个也不错,就决定和爸爸按着舅舅的意思去无锡试试。 家里的房子建的也差不多了,剩下的妈妈就委托给大姨夫,然后笼统的算了下大概的钱,给了大姨夫,以后回来多退少补。妈妈说到做到,没有少大姨夫的工钱,大姨夫看上去也挺高兴的,嘴里直说让我妈他们放心出门,房子教给他就是了。 就这样,我和我哥又回到了外婆家。一下子,家里三个小孩要照看,好在我和我哥基本上都能自理,家里一些小事也能帮上忙,正所谓,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外婆要照顾小俞挺,田间的事情,基本都是外公一个人,我除了上学,回到家外婆做饭的,喂猪的时候,我就帮着照看弟弟,哥哥也会去田间帮外公的忙,尽管他十分的不愿意。 就是从那开始,我学会了怎么生火,淘米做饭。现在想想也不知道那时候的力气是怎么来的,到后来都能提着桶子去喂猪了。至于哥哥,男孩子嘛,就比较调皮。 记得那是一个夏天的傍晚,哥哥和小伙伴去溪边捉鱼去了,回到家天色已晚,外公和外婆都有些焦急了,正准备出门找去,哥哥提着一桶鱼刚好进门,当时哥哥的表情是非常开心的,因为那天他的确捉了很多鱼,想着或许外公还能夸他几句,结果,不曾想,因为担心而焦躁的外公劈头就骂,说他这么晚才回家,知不知道家里人会担心,哥哥原本高兴和期待的表情瞬间因为外公的一番责骂而消失无踪。 正当外公打算让哥哥一起进屋吃饭的时候,哥哥一个箭步撒腿就往外跑,小时候的哥哥瘦的跟个候子似,外公还没反应过来,就不见哥哥的踪影。外公急忙追出去,外婆把最后一口粥喂进弟弟的嘴里,就把弟弟放在竹站椅里,叫我看好了。竹站椅,就是竹子做的,以前为了方便干活,喂饭,就都做这个,可以坐也可以站,就跟现在的宝宝椅子,功能是一样的。 那天晚上,外公和外婆就拿着手电筒,一路的找,那时候,房子附近都还是田地,附近还有一片桑叶地,后来听哥哥说,他就是在和外公他们兜圈子,外公在这头,他就跑到另一头,等外公追到另一头,他就跑回这一头,最后,哥哥没地方去,就跑下街奶奶家了。结果,外公和外婆找了一晚上没人,外婆把弟弟哄睡,叫我也自个儿躺小竹床睡。她和外公担心哥哥会不会出什么事儿,晚饭没吃,灶台摊着的碗筷也没洗,连着一宿也没睡。结果人家在我奶奶家睡的正香着呢! 第二天一早,奶奶领着哥哥来到了外婆家,看到哥哥安然无恙,外公和外婆悬着的心算是落下。不过,介于哥哥的行为,外公拿起门边的小竹条就要教训哥哥,奶奶一看,急忙就上前拦着,说外公怎么好打她孙子,外公放下手里的竹条,对着奶奶说道“小孩错了就要教育,不然不长记性,秉性会变坏”奶奶就护着哥哥,说外公如此狠心,打她孙子,小孩子都是不懂事的,如何如何的说了一堆,袒护着我哥。说完就要带我哥走,说我哥以后跟她了,哥哥见着有奶奶护着,也就更不怕,也嚷嚷着要跟奶奶去下街,说外公管的太严,还经常要做农活。外公和外婆被这祖孙俩气的说不出半句,最后,外婆气的转身去屋里整理了哥哥的衣服,就说,到底我哥是下街的孙子,奶奶既然要带走,就好好带,到时候记得和我妈他们说一声。 哥哥就这样跟着奶奶去了下街。之后便很少来外婆家,我呢,也不喜欢奶奶,所以我也很少去下街,我们兄妹的关系或多或少是因为没有在一起长大的原因,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起来,就少了那么一点所谓的兄妹感情。 关于外公家教严这一点,我觉得这和外公外婆本身所处的年代,不一样,思想上还是偏守旧,对于我们80后来说,那是一个全新的时代,人们不仅解决了温饱,还有科技的进步,从电话到大哥大,从黑白电视到彩电录像机,再到互联网,好多新奇的事物都在不断的出现在世人的眼里,当然还有很多前卫的思想都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浪潮一涌而来。 那时候,像我外公一辈的人,都经常对着我们这些小孩说,你们真是最幸福的一代了,粮食吃完,还有时不时的有新衣服穿。在那个时候,的确,我们80后是世人眼里最幸福的小孩儿,可是谁也不曾想过,现在的00后10后,比起我们更加的幸福无比。 不过,我一直觉得,外公老旧的教育方式,也有可取之处。我跟着外公那么多年,早睡早起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外公和外婆的作息时间表一年四季大致一样,就是冬天白昼时长不一样,就会稍微有些偏差。一般早上都是5店就起床,冬天就稍晚半小时,先去田里干些活,尤其是夏天,就会更早,因为夏天热,所以早上早点去,就避开了酷暑。我一般可以允许睡到6点,吃早饭一般是不需要叫的,如果过来叫,只叫一次,就得立马起。中午一般都是11点开始煮饭,中午会午休,晚饭6点开始做,冬天就提前半小时,8点准时睡觉。这有规律的作息,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变过。 我们小孩儿,出门干什么必须要和家里的大人说,大概什么时候回,晚上一律不得出门,有特殊情况,8点前必须回家,不能在外面过夜。吃饭不能吧唧嘴,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开饭前,要先由大人盛好饭,小孩才可以拿碗,如果有客人,就要由客人先,再大人,再小孩,这叫长幼有序。 还有,就是所谓的眼力见,不要什么事情都等到大人开口才去做,当然包括邻居什么的,如果看到别人需要帮忙,自己又力所能及的,就一定要过去帮。不贪图小便宜,是自己的就是自己,不是自己的不能要。再苦再累都要靠自己的双手和勤劳去做事,小偷小摸要不得。做人要低调,不要信口雌黄等等··············这些规矩,做人的信条,一直记在我的脑海里。因为这些,不是外公和外婆用话语告诉的我,而是他们的一言一行感染到我,让我受益匪浅。我也从不觉的这些很古板,很老套,在现在看来,我觉得这些反而非常的弥足珍贵。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第二十章妈妈对舅妈的意见 哥哥跟了奶奶之后,平日里我们就很少见面,一般都是在学校能见着几面,也没有什么交流,就和普通的同学差不多。不过,跟了奶奶之后,哥哥更皮了,奶奶对他可谓是有求必应。在学校不是欺负女同学就是砸烂了学校的桌椅,然后奶奶又来学校说好话,赔偿。我都不好意思说这是我哥了。 小俞挺,一周多点儿的时候,有一次不知道什么原因拉了好多天肚子,去诊所看也看不出所以然来,没办法,外婆打电话给舅舅,舅妈知道后,很是心疼,虽然嘴上没说什么,但是明显感觉得到,是觉得外婆没有照顾好弟弟,于是,就火急火燎的回家,把小俞挺带回无锡了,自那以后,就再也没有让外婆带过。一下子,外婆家就剩下我了,外婆倒也轻松了。 爸爸妈妈,去了无锡,在舅舅的张罗下,租了间老房子,主要是那可以用炉子烧煤球,一楼差不多都归爸妈,这样做吃的空间就大,二楼就租了其中一间作为住的房间。爸妈主要是做午饭,抬进商场里卖,商场里大部分人因为要做生意的原因,中午都是买着吃的,爸爸和妈妈就是早上开始把米放在一个蒸饭木桶里蒸,这样蒸出来的饭口感好,然后再炒好一些青菜,和土豆,夏天土豆,冬天就用芋头,把这些和米饭拌一起,这是我们老家的一种做法,仙居话叫“咸酸饭”,倒不是酸,仙居话里,咸酸就是咸的意思。另外,再做些大排和红烧肉,还有一大罐烫。一份饭是两块钱,加一份大排或者红烧肉,就再另外加两块,汤是免费赠送。 每天等准备好,就刚好可以出发去商场。爸爸踩着山轮车,妈妈骑自行车跟在后面,到了商场,就把东西抬进去,两个人抬一大罐的饭,妈妈另一只手还要提一个装有红烧肉和大排的大高压锅,爸爸一手抬,另一手还要提一桶汤,我也想不起来他们是怎么做到的,两个人要拿那么多东西,还有一次性饭盒和一次性杯。两个人就在商场里一边转着,爸爸嘴里一边吆喝,“吃饭了,吃饭了········”因为妈妈的手艺还不错,东西又看着干净,所以渐渐的生意也有了起色。 不光是卖饭,等卖完饭回来,妈妈就连自己的午饭都顾不上吃,快速的将早上发好的面,做成手切馒头,上蒸笼蒸。再乘着蒸馒头的功夫,妈妈煮点面条,和爸爸算是把午饭对付过去,有时候,就吃还没卖完的剩饭,等馒头蒸好,爸爸去批发市场拿了袋装牛奶,放进泡沫箱,里面装了冰块,刚好是下午2点多,到了市场,就刚好是点心时间。 下午,就爸爸一个人去,妈妈在家洗洗刷刷,还要提前准备第二天要用的菜啊,肉啊,还有一大桶的土豆要削。唯一空下来的时间就是,到了下午4点半左右,爸爸卖完点心回来,顺便去菜市场带些菜回来,俩人才可以稍微悠闲的吃个晚饭。妈妈说,想起那几年,生活就跟打仗似的,根本没有时间想别的,有时候把我们兄妹两都抛脑后去了。 妈妈和舅舅住的有些远,所以,平日里大概都是一个星期我爸妈去看我舅舅他们一次。从爸妈那骑自行车不到20分钟左右,主要也是爸妈白天干完活也有些累,舅舅和舅妈来的次数也很少。加上后来小俞挺接回了,就不方便出门,舅妈都是这样和我妈说的。爸妈每次去,都会给小俞挺买点吃的,在那也坐不了多长时间就回了。或许是大家都有着各自的家庭,总觉得姐弟之间能说的也少了,加上各自的谋生方式也不一样,接触的朋友也不一样。 在妈妈的想法里,当初毕竟是舅舅替他们张罗的生意,所以,妈妈就觉的,对舅舅有着一份感激之情。在无锡的那几年,逢年过节,妈妈都会买东西让爸爸送去给舅舅,端午早早的包好粽子,中秋,自己买个10块钱一筒的月饼,给舅舅和舅妈送去30多块一斤的月饼。偶尔还时不时的买些水果,和零食给小俞挺。但是,舅妈很少送过什么东西给我妈。不过大家都是一家人,倒也不在乎这些小细节,直到有一年的端午和中秋。 听我妈说,有一年的端午,我妈像往常一样都是提前包好粽子,白天没有时间,就乘着晚上的空闲包好,煮好。第二天去商场的时候给我舅舅送去。其实那几年,我舅舅根本就不怎么管摊位上的事了,就连家里的事也很少管,大部分都是舅妈管着,舅舅只有在需要去仓库拿货的时候或者需要送货的时候才出现,不然,整天跟商场的一群男人在那打牌。 那天,妈妈把粽子拿给舅妈的时候,舅妈接过粽子,笑着对我妈说“哎呀,又让姐你送粽子给我,其实我早几天都已经包了,吃过了!”听完前面这句,我妈还是笑着的,后半句,我妈虽然还笑着,但是,已经尴尬的不行。我妈说,都不知道该怎么说,这换一般人,就算自己吃过了,也不会说出来吧,好歹姐姐拿粽子给你,你自己吃过了就算了,关键,你包粽子没有想到说要给姐送一份吧,还要当面说出来。 同年的中秋节前夕,一般超市和各商店都是提前半个多月就开始卖月饼和中秋礼盒的东西。妈妈像往年一样,提前差不多一个礼拜,就去超市买月饼,他们自己还是买那种传统的,朴素的纸包装,月饼还是花生芝麻,橘子皮的五仁月饼。给舅舅他们他们挑了那种差不多要35一斤的月饼,爸妈没有吃过那种贵的月饼,也不知道里面到底有什么,就想着买好点儿的,贵点儿的总没错。谁曾想,头天爸爸送过去,第二天,舅妈就送回来了,送回来就算了,还照样又买了些送过来。 我妈说当时,舅妈是这样对我爸说的“那个,哥,这月饼我拆了一个,不怎么好吃,还是你们留着吃吧。对了,我还给你们又买了一些。”我妈说,当时还好她不在场,也就我爸那老实人,换做她自己,当时就爆了。我妈说,她好心买月饼送去,不管好吃不好吃,你拆都拆开过了,你总不能送回来吧,送回来就算了,还又买了一模一样的连着送过来,你都说不好吃了,干嘛还要买一样的送给我?把我妈给气的。我爸就说算了,她送回来怕也是自己不吃浪费,就是她买了一样的,或许也是想着是不是我们喜欢吃。我妈说她真的佩服我爸这心态。不管怎么想,这道理不是这个道理,自己都说不好吃了,又去买一样的送我,难道我们就应该吃不好吃的月饼吗? 打那以后,我妈就没再送过粽子,也没买过月饼,都是随手提些水果就算了。所以说,除了婆媳,这姑媳之间的相处也是同样的道理。在以后的日子里,舅妈一些为人处世,也就我妈和我大姨们看在我那舅舅和外公外婆的份上,处处包容。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第二十一章女汉子大姨 大姨的日子还是很平淡的过着,大姨夫去给别人起房子,装修。大姨自己带小孩,做手工,夫妻变成了搭伙过日子的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外出打工和做生意的人越来越多。大家手头宽裕,第一想法都是建新房,房子对于我们中国来说,是件头等大事,它不仅仅是家的概念,它还是一个家庭的经济实力的体现。因为大姨夫的手艺好,请他起房子,装修的也多了,一下子,大姨夫就成了赚钱小能手。那几年,说的真的,大姨夫是存了不少钱。 不过好景不长,在帮一户人家砌砖墙的时候,摔下来,把脊柱摔断了。那天大姨急的打电话到外婆家,外公立马就骑上三轮车载着外婆赶了过去,外婆把大姨的一双儿女带回来帮忙照顾,外公就和大姨叫上救护车一起去了隔壁县城一家专门医治骨科的医院,那家医院是远近有名的。 检查完,就安排手术,需要在脊柱处用钢钉衔接。问题不大,就是需要躺床上3个月。再医院住了一个星期,就出院回家了,大姨一直细心照料着,刚开始,因为不方便起床,就连大小便都是大姨照料。大姨父还是连一句暖心窝的话都没有,在他心里,这些本就是作为妻子该做的。也就是这次的伤,导致再也干不了原先的活儿。蹲蹲不久,站,也站不久,所以,后来大姨夫就没有再做这门手艺。加上家里存了些钱,自己家的房子也已经起好了,不愁什么,就这样一直在家养着,这一养,就是10多年。 渐渐的,时间久了,人就养出惰性了,干什么都不想干,他自己的弟弟伙同一起去绍兴做早点,他说自己腰不好,不能做。朋友喊他一起承包,请工人做,他怕风险大。不过他那脊柱也实在干不了什么重活。所以成天就东游西恍,看别人下下棋,打打牌,偶尔自己也杀几盘。 后来,两个孩子上学了,大姨想着也不是办法,手工做的还不够家里的花哨,刚好她隔壁又有新产品在做,用缝纫机给你洋娃娃做衣服,于是大姨就整天,没日没夜的在隔壁干活,还要照顾一家的生活起居。为了多赚几个,大姨晚上基本都要做到12点多才回来休息。 大姨说,当初也不知道看上大姨夫什么,她这样天天的做,累死累活,他也不帮忙烧顿饭,不洗一口碗,吃的还挑三拣四的,晚上回来也没句贴己话。不过,慢慢的也就习惯了,大姨也总是想,反正他性格就这样,加上老夫老妻了,也不能像年轻时候那样。再后来,大姨连抱怨也没有了,什么都自己干,也不指望大姨夫。活生生把自己活成了女汉子。 不知道是是不是因为生活上的压力和大姨夫感情的淡漠,渐渐的大姨的性格也开始改变。她不仅把内心活成了和外表一样强壮的女汉子,也渐渐的开始了她的面具生活。 她不再像过去一样说大姨夫怎么怎么的,也不再愁眉不展的抱怨,而是在亲戚面前替大姨夫说话,家里再不愉快,她都往肚子咽,总是谈笑风生,她开始塑造一个她自己心里的和睦家庭。如果不了解的人,你会觉得她是一个十分幸福的人。再后来,说话也变的十分要强,给我们的感觉就是,除了嗓门变大,还有就是能清晰的感受到,她极力在掩饰的情绪和内心的自卑感,她什么都要说赢,而且也开始喜欢八卦别人的事情,我想,或许她只是需要一个强大的外表,将自己的敏感和一切的不如意都用这些掩饰掉。 后来,我就想,或许大姨是在爱情里,多爱一些的那个人,她爱大姨夫胜过大姨夫爱她。所以她就爱的卑微,爱的懦弱,甚至爱的没有尊严。因为即便大姨夫游手好闲的在家,大姨自己拼命的辛苦赚钱,但是,大姨还是娇惯着大姨夫的臭毛病,他不洗碗,不烧饭,还挑三拣四,这也不愿做,那也不敢做,难道真的是他原有的性格所致吗?不是,这有一大部分是大姨给惯的。 外公和外婆心里其实都清楚,也都知道,但是作为外公外婆的来说,即便清楚又如何,当初是大姨自己选择,现如今做,作为父母的他们也不好出面说什么。毕竟,一方面,大姨和大姨父没有太大的矛盾和争吵,另一方面,最终还是以家庭和睦为上,他们不可先去挑事儿,让大姨难堪。因为,这毕竟是女儿自己的家事,和他们自己夫妻间的事儿。当父母的只能揣着明白装糊涂,外公外婆也只能在力所能及的地方帮衬着大姨,比如,田间,插秧收稻谷,家里的瓜果蔬菜,多种些,拿去给大姨,能做的也就只有这些。 后来,大姨的公公生病了,躺床上不能动。大姨也没有因为过去,他们对她苛刻而不去管。和大姨父的弟弟弟媳,轮流照顾。一人三餐,连着婆婆的份,烧好送去。连去医院打针,都是大姨用双轮板车拉着去的,大姨就像一头黄牛,在大姨父家,任劳任怨,却还得不到一丝关爱和半句暖心的话。可大姨还是做着自己该做,就连后来大姨的婆婆,也是大姨这样拉着去医院,一直到两位老人终了。 村里的人都夸大姨,说大姨是难得的好媳妇儿。可是对于大姨父和他那几个姐姐来说,这些似乎就不值一提反正大姨也习惯了,终归,一再退让和迁就的那个,最后都受伤,会被轻视甚至无视。往后的很多年,大姨就这样像一头老黄牛,一个女汉子,凭着自己的双手,支撑着这个让她心寒却又不舍的家。 然而,即便是这样,最终还是逃不过,很多年后大姨父出轨的事实。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第二十二章小姨的艰难生活 相对于我妈和大姨,小姨和小姨夫的感情算是相亲相爱的,这主要还是小姨夫无论是生活和家庭他都非常的体贴小姨,尽管在以后是很多年里,负债累累,日子艰辛,两人也还是同甘共苦,荣辱与共。日子再穷困潦倒,小姨也不曾有半句怨言,对小姨夫也是不离不弃。 原本,小姨和小姨夫和他的哥哥一起在北京合开了一家小型家具厂,前期生意做的也算有些起色,兄弟俩也齐心协力的经营着。小姨夫主要跑业务这块,他大哥就负责厂里的生产,财务当时是小姨夫嫂子在管。都说合伙的生意不好做,没过两年,俩人也不知道为了什么,就闹着要分开,后来商定结果是,所有货物和机器算好,全部结给我小姨他们,小姨夫的哥哥和嫂子退出。 也不知道是有意为之,还是无心之事。总之,家具厂被小姨他们全权接过手之后,生意直线下降,走到最后,实在维持不下去了,便结业回家了。那一年,貌似亏了很多钱,原本家里想要建新房的两块地基也卖掉,拿去还债。偏巧,那年小姨又怀孕了。 所以,小姨和小姨夫就先在家里安顿下来,把孩子生了再说。小姨夫就外出附近的邻县打工,赚些生活费。至于那些债务就暂且有一点还一点,好在那些债主都是之前的朋友,大家也都还好讲话,知道小姨夫现在不容易,也都没有催着要钱。但是,每次小姨夫打工赚的钱,留下一些生活费,拿去还利息,每年的利息还是要给一些的。小姨夫说,即使别人体谅不催,自己也不能装聋作哑。 想着小姨怀孕经常一个人在家,外公就把小姨接到了家里,方便外婆照顾小姨,到时生了,也可以直接接回俞店做月子。所以,我就看着看着肚子的小姨到小姨生下一个白白胖胖的妹妹,这个妹妹像极了小姨夫,大人都说跟印出来一样。那个时候,我也可以给外婆添下手,比如洗个尿片啊,倒个尿盆啊什么的,都可以。 我很喜欢小孩,可能是常年在外婆家,就我一个人,以前小俞挺在家,还觉得有伴,虽然他小,但是我会哄他吃饭,给他唱歌,后来他去了无锡,我就又一个人。现在有个小宝宝,我可以抱抱她,逗逗她,也是很趣的。 这一年多,小姨基本就是在外婆家。小姨和妹妹在,不仅热闹,对我来说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改善了伙食。小时候,外婆家里基本都是自己家菜园子里种什么就吃什么。夏天,茄子,葫芦,南瓜,四季豆,豇豆,丝瓜············多的都吃不完,冬天,萝卜白菜也都有。 对于当时来说,生活水平的确好了,但是还没有到可以天天吃鱼吃肉的地步。大部分都是吃自家种的蔬菜,只有过节的时候,才会去镇上买一大块肉。像外婆,平日要是能对一块豆腐,对我来说都十分开心。对豆腐,就是用自己家种的豆子去换豆腐,我小时候,这种不用钱买,用家里相对应的粮食换,也还是存在的。要是外婆能在镇上买回5毛钱豆芽也是件不错的事情,那时候,豆芽都不用称的,卖豆芽的商贩,就随手抓,5毛钱就有一盘子。 小姨在的时候,就是在平日里,会为了妹妹和我,去镇上买些肉,烧红烧,可把我馋坏了。我喜欢小姨,还因为小姨她不会让我觉得对她有距离感,因为她会把我当自己的孩子照顾,而不是自己姐姐的孩子。 有一次早上起来,我就整个人晕乎乎的,早饭也吃不下。小姨问我是不是不舒服,顺手摸了一下我的额头,发现我发烧了,就立马将妹妹递给外婆,背着我就往村里的诊所跑,到了那,一量体温都39度多了。那次也不知道怎么了,这高烧一直不退,烧了三四天,这三四天,外公和外婆急的也吃不好饭,小姨就把妹妹给外婆,让外婆照顾好笑的就行。我发烧期间,全部都是小姨照顾,每天去诊所挂水,都是小姨来回的背我。 到现在,我还记的,自己当年趴在小姨瘦小的背上,那种感觉,忽然她给了我俞种前所未有的母爱的关怀。当时,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但是后来明白,那是感动,和感激。 之后,小姨夫在一个朋友的帮助下,说是要去东北那边卖油漆,本想妹妹还小,外婆就让小姨把孩子给她带,后来小姨和小姨夫都舍不得,想着就是再苦也要让孩子在自己身边。就这样,小姨和小姨夫踏上了前往东北的旅途。 东北这一去,就是将近10多年,过年基本都没有回过家。在那,小姨还生了二胎,是个男孩儿。每次外婆打电话过去,或者小姨打电话回家,外婆和外公都会一起凑在电话机旁边,老人家心里还是记挂这个小女儿,这么多年,不知道生意好不好,从小就体弱多病,身体好不好。两个小孩儿怎么样,也不知道这二胎的月子做的好不好。一些列的担心,外婆总是问了又问。小姨总是说,挺好,挺好。 只是到后来,听说,小姨二胎的月子没做好。他们住的地方离门店不是特别远,走路大概5分钟左右,弟弟又生在冬天,北方的冬天大家都知道,外面天寒地冻,但是屋里都是有暖气的。小姨夫,早上煮好饭,就先送妹妹,我妹叫张丽媛,去学校。然后再去开门。到了中午,拉下门帘,折回住处给我小姨做饭,有好几次,小姨夫回去,我小姨都在那自己做饭,小姨夫赶紧让她躺好,自己接过来烧饭。每每这样,小姨夫,心里特别不是滋味儿,总觉得是自己没能让小姨过上好日子,现在又生二胎,让她劳累。 也或许,是因为小姨和小姨夫都能体谅和理解彼此的不容易,他们的感情才会那么的好。其实,小姨夫不在家的时候,小姨为了省暖气费,就偷偷的关掉暖气,在家就多盖被子,被窝多放了几个热水袋,掐算这小姨夫回来的时间,就提前打开暖气,把被子收好。 都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而我的小姨个小姨夫,却颠覆了这句俗语,他们把夫妻间的同甘共苦,互相扶持,演绎的淋漓尽致。 那几年,是小姨他们最难捱的几年,油漆生意,基本上都是要欠货款的,有的货款收不回,有的一拖再拖。一年下来,也就刚好一家人的开销。没有太多多余的钱,为了能还上一些原先的利息,小姨夫还自己去给别人做喷漆,刷墙的活,多挣一份工钱。后来,小的那个也上幼儿园了,小姨自己也去干刷墙的活。那里的生意,你说丢掉不做,暂时又无处可去,所以,就这样混着日子。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第二十三章新世纪的到来 生活就这样,尽管都不那么的尽人如意,但还是要积极的去面对。四姐弟,在各自的生活里,接受着洗礼和成长,也接受着社会变化对自身的种种诱惑。经济体制社会的崛起,让大部分人都脱贫致富,物质和金钱上所带来的冲击,让人们开始在金钱世界里忘乎所以。 97年香港回归,99年奥澳门回归。到了2000年,我们跨入了一个新的世纪。所谓的世界末日并没有来临,人们照样在担忧和喜悦中迎来了千禧年的到来。而这一年,我也从一个小学生,变成了一个初中生。 在上小学的这么多年里,我爸妈过年还是很少回家,大概就回过一两年,不过还都是习惯性的在外婆家过年,想着过完年没几天就要出门,免去麻烦,我就还是吃住在外婆家,哥哥也还是在下街的多,每次跑外婆家吃完饭就立马回奶奶家了。生活和平时并无两样,不一样的是,就是爸妈回家了。尽管如此,爸妈回来我心里还是很开心的,不要什么新衣服,不要什么压岁钱,我可以不要任何新年礼物,只要爸妈回家。内心的欢喜,我从不表现出来,每次都是淡淡的,总表现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或许是父母常年不在家,让我变的早熟,看眼色行事,揣摩心思,学会很多生活技能。无论是邻居街坊还是亲戚,对我的评价都是乖巧,懂事儿。可是,谁都不知道,我内心藏着一个叛逆的自己,只是被我给压制住了。试想,谁不想在童年的时光里,被父母呵护长大,谁不想可以大热天的躲在家里边看《还珠格格》,边吃西瓜,谁不想在想要的到时候,向大人撒个娇,说,我不想干这些事情。可是,对我来说,不行。我学会煮饭,喂猪,家里日常的打扫,秋收季节,帮忙收稻谷,晒稻谷,帮外公一起堆稻秆···········力所能及的事情,都是要去做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不喜欢说话。我也很少说真心话,大部分还说违心话,为了外公和外婆。每次过节的时候,外婆都会做一桌菜,然后叫上大姨一家。大姨家的妹妹和弟弟喜欢吃鸡爪之类的熟食,每次外婆都会叫外公买些回来。外婆也叫我吃,我都说,我不喜欢吃,渐渐的,我不喜欢吃鸡翅,也不喜欢吃肉,我不喜欢和喝可乐和雪碧,不喜欢好多其他小朋友喜欢的东西,每次都偷偷的去夹几口咸菜,就下桌,说自己吃饱了。 慢慢的就养成了这习惯,后来,只要过节吃饭,我外婆都习惯的说笑,说,我家菲,就喜欢吃咸菜。可是,谁会镇的喜欢吃咸菜,我一个星期带去学校的咸菜还不够我吃吗?我只不过,知道自己跟着外公外婆,他们都是普通的种地农民,平时,这也舍不得,那也舍不得,他们总说,这也不喜欢吃,那也不喜欢吃,其实都是为了省给我们小孩吃而已。所以,我想,如果,我也不喜欢吃,那么他们就会为了不浪费,就一定会吃掉! 不知道是不是习惯久了,我一直到现在,对可乐雪碧之类的饮料,包括牛奶,都基本上不碰。上小学那五年,毕竟还是小孩,再早熟,再懂事,还是有小孩脾气的。很多时候,我也不想干农活,想和小伙伴一起去玩,我也不想去臭哄哄的猪圈去喂猪,我也不想大热天的去帮忙割稻子。所以,很多时候,我一边干活,一边撅着个嘴,很不情愿,外婆有时候烦的时候,看见,就会说,爱干不干,不想干就回家,别给我撅着个嘴。每次,外婆那么一说,我真想就这样走掉,可是,还是忍住了。 所以小时候,我很喜欢上学,倒也不是说有多爱学习。大部分还是因为去学校就可以省去很多干活的机会,我讨厌双休,讨厌放假。我也喜欢下雨天,下雨的时候,雨水沿着屋檐而下,一排屋子,看起来就跟水帘洞一样。大人都不出去干农活,隔壁邻居坐一起,聊聊八卦,讲讲过去的事情,我就坐边上,特喜欢听。等到花生出的时候,就更好了。外婆就会把最嫩的落花生煮着吃,又或者,挑些个小的,自己放锅里吵着吃,那时候,外婆家专门有一小袋的铁砂,专门用来炒落花生之类的,不论是炒着还是煮着,对我来说都是美味。而且,还可以听故事。 那时候,家长很少管我们学习的。在家全靠自觉,我和我的几个小伙伴,双休的作业都会在星期五全部做完,这样,星期六和星期天两天,就可以尽情的玩。当然,也有碰上语文老师,发威的时候,抄字抄到你手软。有一次,我们写的稍微快些的抄到8点,后来听说,有几个老油条,抄到了夜里11点。家长的态度,就是老师的任务,你就得完成,才不管你其他的,老师的话就是圣旨。 童年就在新世纪钟声敲响的那一刻结束了,我们成为了跨世纪的新一代,也迎来了我们的初中生涯。这一年,我第一次发现,外公和外婆好像真的有些老了。至今,我都还记得,那个夏天的夜晚,我很庆幸,那天我从学校回来。 那会儿,刚上初一,我是变成了住校生,一个星期回一次家。刚开始,还是很兴奋的,可以暂时的远离家,不用听外婆的;唠叨,也可以省去一些家务活,心里的雀跃是不言而喻的。开始慢慢的,吃一整个星期的咸菜,让我有些受不了,我开始想念外公菜园子里的各种新鲜蔬菜。可是,只能再脑海里想想,必须接受自己带米蒸饭,带足一个星期的梅干菜。 有一次,由于天气实在太热,装在玻璃瓶的咸菜长毛了,于是,我就跟班主任请假回家拿菜。下午放学走路回家,请了夜自习的课,就等于第二天早上回校,还可以在家住一晚上。那个时候,村里有好多人还是做工艺品,我们也烧上了煤气,有了高压锅。外婆就给表姑婆家焊工艺铁桶,外公还是忙着田间的活。 那天,天气也确实闷,我请假回到家,家里没人,我就先用高压锅煮上粥,外婆他们夏天的晚上都喜欢煮些粥然后再弄些饼之类的。等煮好粥,我就去表姑婆家找外婆,说请假回家拿咸菜,我可以自己炒,粥也煮好了,让她早些回家吃晚饭。外婆就嘱咐我要我小心些。 等我回家炒好咸菜,外公也回家了,洗了澡,便坐着休息,我给他凉的粥没喝几口,就说去躺会儿,当时我也没太在意,等我吃好,打算看电视,外婆还没有回家,外公就靠着床沿坐起,说是不舒服,我就想着去拿风油精,还没等我转身,外公就一个跟头栽到了地上,我吓的赶紧去扶,可以扶不起,我就慌的嘴里一直叫外公,见没反应,我赶紧去找隔壁的叔公,听到我的哭喊声,一下子,邻居都来了,大家一起帮忙扶起外公,有的去找村里诊所的大夫,叔公就掐外公的人中,再在脖子上,手臂上掐出於痕,我就急的站一边哭,还是一个大婶叫我赶紧去吧外婆叫回来。 我跑着去表姑婆家,见到外婆,我就只顾哭着,说不上话,把外婆给记得,最后,只说了外公两个字,外婆立马放下手里的活,连围裙也没拿,就三步并做两步的往家里赶,我就在后面跟着。回到家,诊所的大夫已经给外公看过了,外公醒是醒了,但是眼睛暂时看不见,大夫说,是中了猛暑,这个不能打针也不能吃药,好在刚才叔公给掐了,眼睛看不见是暂时的,就看外公等下吐不吐,如果要吐,就得送医院,如果不吐,就没事儿了。 那一晚,一直到很晚,邻居们才散去,都守着外公,怕万一有什么需要,可以及时的帮忙。后来外公舒服了,也没有想吐的症状,大家才散去。 我后面还几天都心有余悸,我都不敢想象,要是那天我没有请假回家,那么外公一个人在家,发生这样的事情,怎么办?想想后果都害怕。还好,还好那天我的菜长了毛,我请假回了家,一切都还好!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第二十四章爱的谎言 自外公摔倒之后,外婆就没有去表姑婆家做事了。外公短暂性的失明,持续了将近三个多月。期间,舅舅说要接外公去无锡,外公说什么也肯去,不想给舅舅和妈妈添麻烦。 不过突然的眼睛失明,让外公的脾气变的有些许的暴躁,吃的东西烫了,凉了,咸了,淡了。外婆有时候去洗个衣服,或者喂个猪,他就又会想要自己试着去摸索,导致磕碰到,或者摔了东西,这些都会成为外公发泄情绪的点儿。当然,我们都知道,他那是冲着自己。 那段时间,外婆成了外公的眼睛,和全职保姆,甚至还可以说是心理导师。饮食上,外婆听说枸杞对眼睛好,就买了好多枸杞,泡茶,煲汤,都离不了。后来,又听说猪肚包上薏仁,对眼睛也好,于是,一段时间是我长那么大,外婆最奢侈的时候,几乎隔三差五的买个猪肚,弄干净,里面塞好薏仁,再用线缝好,放高压锅压。好了,用刀一片片切好,给外公吃。猪肚很贵,而且还都是农家土猪的猪肚。可是为了外公,外婆很是舍得。 那段日子,我只要在家,外婆每次给外公额外的“伙食”里,也会留我一点儿,外公也总是叫我一起吃,我总是说我不爱吃,自己扒拉几口饭就离桌了。不过,有一次我至今都记得。 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那一年的夏天出奇的热,人们都一大早的出去劳作,太阳一出就赶紧躲回家,等到太阳落山,再去田间地头劳作。气温的高升,雨水又少,所以,那年溉田的水,真的是滴滴珍贵如油,夜里去引水,都得在地头守着,不然,一转身就被别家引去了。那时候,外婆总是要到夜里十点多才能回家。 气温最高已经到达了42c,各家各户都呆在家吹风扇,人手一把扇子,还是热的直冒汗。街上,别说是人了,就连只蚂蚁都见不着。你只要一出门,就能看见那地面直冒烟儿,要是一踏上,就跟上了锅的烤肉一般。所以,没有人会想出门,除非实在有要事,那是真没办法,毫不夸张的说,真的是把毛巾浸湿,往头上盖着,把大腿以下浇个透,才出门。 就是在这样的高温下,我们初一升初二的暑假,因为是重点班,所以就还要再补一个多月的课。记得那天,我们正是午饭的时候,大家都在宿舍拿着饭盒,抱怨这鬼天气,抱怨老师无情,我正好打开饭盒,从自己带的玻璃瓶里挖了几口咸菜,准备吃,外婆出现在了宿舍门口,带着个斗笠,身上的衬衣已经湿透,手里拿着一个大茶缸,用塑料袋捂的严严实实的。正往宿舍里张望找我,我一下子走到门口,问她怎么来了,外婆来不及擦一下脸上的汗,就急忙将茶缸塞我手里,说是别人送了一只鸭子,外公一个人吃不了,就赶紧乘热给我送来,叫我赶紧吃,说完就又匆匆的走了,我知道,家里外公一个人在家,她得赶回去。 我手里拿着的鸭肉,透着茶缸子和塑料袋子,都还是烫烫的,看着外婆那娇小又有些许佝偻的背影,瞬间就湿了眼眶。待我打开那包裹严实的塑料袋,在打开茶缸的盖子,一股香气扑面而来,而我,却已泣不成声,我能看出来,那几乎可以说说是三分之二的鸭肉都送来给我了,鸡翅,鸡腿,全在我这儿。 在家人和爱人面前,我们有时候经常会撒些善意的谎言。比如,我们最常听见的,就是父母说,我不爱吃,你们吃。我不爱用,别买了,我不爱我们呢,总是说,这个你再不吃就过期了,我就扔掉了,这个都是朋友送的,你不穿我也拿去扔了,这个很便宜的,都是清仓的时候买的 而这些谎言,却成为了我们彼此表达自己的爱的一种方式,温暖着我们的内心,温暖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人。 那一年,也十分庆幸,外公的眼睛,在外婆的悉心照料和陪伴下,最后又能看见了。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第二十五章爸妈的离婚风波 之前听大人说过,做小吃这行,大部分夫妻基本上都会吵架,有些甚至之前夫妻感情挺好,一干这行,你不吵也吵起来了。做吃的,你手脚要利索,但性子不能急。或许是这些年,好多事儿都是我妈操持的多,就说这卖饭的活,大部分都是我妈的,慢慢的,性子也开始暴躁。这样,也就导致了俩人频繁的吵架。 或许,人在特定的年龄和环境下,真的可以改变性情,我妈,变的暴躁,我爸变的话痨。我妈说,有时候真的是忍着不想发脾气,就因为我爸,总说那些火上浇油的话,还不停的说,我妈就受不了了。关键,我爸又是个耿直b一y,不懂烂漫,不解风情。 有次冬天,我妈早上5点就得起来去菜市场买肉,冬天的天亮的晚,我妈就着路灯迎着寒气骑上自行车就去菜市场,想着早些去,选的到新鲜的。结果,我妈在回来的路上,因为路面太滑,连人带车还有后座上的两袋子肉都摔到了地上。妈妈咬咬牙,自己起来,把肉装好,就一路走回来。后来,我妈说,当时坐在那地上,想想就想哭,心里的心酸和无助,爸爸的不体谅,当时真不想干了,可是想想我们兄妹俩,她还是继续做她的女超人。 等妈妈回到住处,爸爸已经在淘米,看着妈妈一瘸一拐的回来,就问道“你摔倒啦?”妈妈没搭理他,只顾自己停车,爸爸还是继续淘米,没有想着,帮妈妈卸猪肉,也没有继续问妈妈,你摔哪了,要不要紧之类的,就只顾自己该做的事儿,妈妈心里所有的委屈瞬间爆发。听说,那天妈妈把米全倒了,把准备好的菜也全倒了,然后,俩人又开始吵。于是,我和我哥就在那年突然就神奇的看见我爸和我妈出现在家里。 至今都还记得,那天,外公好外婆都去不远处的地里除草去了。我在看电视,然后就看见突然出现在门口的我妈,提着行李进门儿,整个人的神情是疲惫加有些许的怒意。然后,严肃的把我叫到跟前,问我,如果她和爸爸离婚了,我跟谁?我一下子,反应不过来,好好的为什么要离婚,当时,在我的脑子里,还没意识到这是个多么严重的问题。我心里还记挂着,电视里依萍跳了黄浦江是死还是活。见我不吭声,我妈就叹了口气,自己整理行李。而下街那边,我哥说,那天他正在小卖部和几个人打游戏,我爸正好经过,就把他逮回家了,他当时还以为自己看错了,结果,看着老爸拿着行李,这才想着说是真回来了。据说,当时,我爸也问了我哥同样的问题,我哥倒回答的干脆,说是自己跟奶奶。 一直到全家人都坐到一起,很严肃的砸叹这件事情的时候,我才开始意识到,我爸和我妈是真打算离婚,而他们离婚,就代表着我和我哥,将来或许会有恶毒的后妈或者继父。想到这,我整个人开始哆嗦起来。可是,我好像,又没有什么办法可以阻止这件事情的发生。只能坐在边上,听着他们争论和家人的劝说。 好在,当时回家,对外都是说是回来办其他的事情。毕竟,事情还没有定局,这也算是爸妈给彼此留了后路,而且,在那个时候,离婚并不是件光彩的事,当然现在也一样,只是那个时候更看重。也不像现在,离婚就跟吃饭睡觉那么简单,除非实在过不下,不然是没有人会轻易选择离婚,谁离婚,都是件名声不好的事情。 那天晚上,外公外婆还有大姨,奶奶,家里的至亲坐在一起调解。其实,倒也不是多大的问题,主要是一件件小事的堆积,导致,我妈的爆发。爸爸说妈妈的脾气越来越暴躁,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外面,想骂急骂,好几次把整锅饭给倒掉,从不给他留情面。妈妈说爸爸嘴巴越来越像个妇女,一说就说不停,什么活都做不好,也不知道嘘寒问暖。说来说去,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儿。可是,很多事情,往往男人不觉有什么,可是,女人就会觉得十分重要,哪怕是一句关心的话,都足以温暖她内心。 不过好在,这场离婚闹剧,在家人的劝解下,以及我爸诚恳的道歉下。没有让我和我哥有恶毒的后妈和继父来祸害我们的机会,这个家也算是保住了。 我爸妈继续回去,继续卖饭。当然,也继续他们吵吵闹闹的日常,只是,我爸后来也收敛一些,不会总和我妈争个你对我错,懂得让步。 真的,我从来都没有想过,我爸妈会离婚这件事儿。后来有一天忽然想了一下,要是,当时我爸和我妈真的离婚,我要怎么办,是跟我爸还是跟我妈?或者,我也可以学电视里的情节,离家出走?答案是不知道,因为,我们不都能去为没有发生的事情或者结果去做任何的假设性的答案。 总之,幸好,我爸和我妈没有离婚,并一直到现在!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第二十六章大姨的爱情很卑微 其实每次写大姨的事情,我总是显得很无力和有些惨白的。或许是对她的故事都来自在很多年后无意间听到,或者,大姨和外婆诉苦后,外婆又转向找我妈面前倾诉真知道的。又或者,其实大姨的无论是表面还是内心其实都离我们一大家人有那么一段有意或者无意的距离感。她的倔强和要面子,事事都自己扛,却因为这样,最后,即便错不在她,满腹委屈,大姨夫也不曾有任何悔改,还那么理所当然。 这些事情都是后来,断断续续才知道的。大姨夫一家本就是小气出名的人,这倒也不是说多大的品德问题,需要讨伐,但是人本性上的自私,尤其对于家里来说就真的让人愤慨。 就从一些家庭小事上来说。自从伤了脊椎,大姨夫就不能在干重活,于是整天养尊处优,加上之前有些积蓄,日子倒也不愁。大姨就整天在隔壁做工艺品,拼了命的做。因为家里的财政大权在大姨夫手上,大姨只有自己做的那些辛苦钱,才有她自己自由分配的权利。 尽管这样,家务事大姨还是照样一件不落。洗衣做饭,甚至连自留地里那几棵蔬菜,都是大姨自己种,自己翻土。可是呢,家里一有好吃的,都是大姨夫先吃。话说有一次,大姨买了猪脚,就做了红烧猪脚。这猪脚还在锅里呢,大姨夫先拿碗盛了一碗,独自坐院里的竹椅上吃起来。等到大家一起吃饭的时候,他还要多夹去几块,一双儿女就眨巴着眼睛看他吃的有滋有味儿的,再看看盘子里所剩无几的几块肉,大姨默默的都给俩孩子分了。可是,大姨却从来都不出声,一直忍受,与其说忍受,到不如说是骄纵着大姨夫那自私的个性。 其实,这样个性的养成,后天是作为妻子的大姨给骄纵的,先天是家庭教育的养成。大姨夫这样,也不奇怪,就他们家重男轻女的严重程度,也是难免的,虽说,家里还有一个弟弟,可是上面三个姐姐都偏爱与他,一直到成家,上面的姐姐,一有什么都会送家里来,但是,几个姐姐对我大姨却有种说不出的排斥。 都说,一物降一物,大姨就是被大姨夫降住的那一个,还是那种不敢吭声儿的。要知道,三个姐妹,大姨是那种,你你一看就是很有主见,很有本事的大女人,而且不管是对外人还是家里人,说话还是做事,都是吃不亏的那种。可是,在大姨夫面前,却是个大气也不敢出的小媳妇儿。 有次,大姨夫的二姐,送了几个西瓜来家里,大姨不在家。大姨夫成天蹲小卖部看打牌。到了饭点,大姨回家做饭,看见后院有几个西瓜,也不知道是谁送的,想着也就是亲戚,就先拿进屋。 随后,没多久大姨夫也回来了,看见西瓜就打算切开来吃,忙着做饭的大姨就随口说了一句,饭马上好了,就先别切了。大姨夫不知道是不是打牌输了还是怎么的,就大声呵斥了一句,说到“我吃个西瓜,还轮的到你管了?”大姨一边做饭,一边说到,“我只是说,快要吃饭了,你可以等下吃,怎么又说错了?”就这一句,大姨夫莫名其妙的发火了,说吃个西瓜还要批准不成,就开始坡口大骂。那天,大姨也上火了,就说把西瓜扔了,叫大姨夫不要吃了,或许在我们的脑海里,都会浮现,我大姨霸气的把西瓜扔出去,然后开始和我大姨夫决战,可是,事实并不是,我大姨嘴上说把西瓜扔了,结果,她所谓的扔,不过就是把西瓜从屋里抱出去,放到院子里那沙堆上。 可想而知,我大姨其实就是一个被打肿脸的胖子容易,事实上没有多少斤两。就因为这样,大姨夫就是吃定了我大姨,才会这样一直肆无忌惮的任性,才会这样理所当然的享受着,大姨伺候着,迁就着他的一切。 更可笑的是,这件事情被大姨夫的姐姐知道,她们居然还打电话给我大姨,说什么她家的西瓜就是给她弟弟吃的,想怎么吃怎么吃,爱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大姨其实已经气的冒烟儿了,但是,却还是忍受着这一家子的脾气,居然都不反驳。 这件事,是在很多年后,在一次我妈和外婆闲聊时,外婆说的。外婆说,她自己选择忍气吞声,她和外公即便再心疼,再想要替她出气,却也不能平白无故的去找大姨夫理论,毕竟做父母的只有说和,没有挑拨的。 我也不曾想过,那个说话总是很大嗓门,看起有些许精明的的大姨,在大姨夫面前,却活的如此卑微。在爱情里,无理取闹的那个,就是赢的那个,可是,我多么希望,无理取闹的那,任性妄为的那个,是我大姨。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