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线:决战第聂伯河》 第 1 章 ------------------------------------------------------- 本书由www.biqugedu.com【淡于秋】整理上传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如不慎该资源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麻烦通知我及时删除,谢谢! ------------------------------------------------------- 小说下载尽在http://www.biqugedu.com--【madebia】整理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东线:决战第聂伯河 朱世巍 1943 年的夏天,最重要的戏码在库尔斯克上演。虽然德国人希望只有这一场大戏,俄国人却偏要另立舞台:为了牵制德军兵力,使之无法支援库尔斯克方向的战斗,苏军分别向远离库尔斯克的东线北段,和邻近库尔斯克的东线南段发动攻势。 这两次战役宛如两首chā曲,伴随着库尔斯克的开场和谢幕,甚至也影响着库尔斯克的进程。 没有这chā曲的夏季,历史将变得残缺。 chā曲之一发生在东线北段。这里虽远离库尔斯克,却部署着庞大的德国北方集团军群。连同警卫师和西班牙仆从军,该集团军群共有48 个师,70 多万兵力,并得到大密度pào兵集团(2407 门)和第502 营“虎”式坦克的支援。司令为屈希勒尔元帅。他坐镇北方已有一年半的时间,对战区情况了如指掌。 如上一卷《东线》所介绍的那样,德国人企图在夏季重新进攻列宁格勒。为此他们特别加强了第18 集团军。其总兵力多达29 个师,成为东线最大的集团军。如此庞大的兵力,是否会被调向东线其他战场,包括鏖战中的库尔斯克,也是俄国人极为关注的问题。 苏联人决心先下手为强,目标是列宁格勒东南的德军姆加突出部。姆加作为列宁格勒连接苏联内地的铁路枢纽,被德国人形象地称为“东方大门”。自1941 年8 月底被德军占领以来,一直是两军争夺的焦点。以姆加为中心的突出部,目前主要由德第26 军防御。这是第18 集团军编成内最大的一个军,拥有7 个师。 按照苏方的计划,列宁格勒方面军(戈沃罗夫上将)将从北面,沃尔霍夫方面军(梅列茨科夫大将)从东面,对该突出部实施向心突击。 序章夏日chā曲的回音:姆加与米乌斯 为实施此次战役,列宁格勒方面军将调用第67 集团军,由空军第13 集团军配合;沃尔霍夫方面军调用第8 集团军,由空军第14 集团军配合。红军参战兵力总计25.33 万人,坦克370 辆。 对前线红军而言,占领姆加,歼灭德第26 军的前景无疑具有很大吸引力。但斯大林本人对此兴趣不大,强调战役的重点并非夺取地盘,而是尽量多消灭有生力量。鉴于姆加的重要xìng,德军必定会派出大量增援,届时苏军应以密集pào火和空袭予以大量杀伤。 事实上,北线苏军此前由于得到的补充兵员较少,攻击力不足,只能凭借充足的弹yào,以火力杀伤当面的德军士兵。为此,苏军经常发动佯攻,引诱德国兵离开掩蔽部进入战壕,然后再用大pào把他们轰掉。这种战术被称为“磨面机”。但花招用多了,也产生了副作用:德军将大量士兵撤出一线,只留下少数屏护队。同时修建了密集的jiāo通网,保证部队可以及时进入战线。 第18 集团军战斗序列(7 月17 日) 长达150 分钟的凶猛pào击,仅第13 空军集团军和第2 列宁格勒近卫战斗航空军就出动了540 个架次。暴风般的pào火扫dàng了德军防御前沿,将战壕“烫”平!最初几分钟内,有的德军排就被zhà死大半,只有5—6 人残存;德第11 步兵师23 团1 营几乎被pào火歼灭! pào击刚刚停止,6 时5 分和6 时35 分,从浓烟和沼泽中涌出了密集的苏军步兵。但德军并没有沉寂,残存的一线士兵进行了顽强抵抗。通过便利的jiāo通网,他们很快就得到了其他地段和第18 集团军预备队的支援:第58 步兵师,第28 歼击师,第126 步兵师,在战车配合下,及时加强了德军防御。仅苏联第67 集团军当面,德军就增加到7 个师。大量德国援军的抵达,使激烈而 第26 军 第1、11、212 、69、290 、23 步兵师,第5 山地师 第1 军 第13 空军野战师,第227 步兵师 第50 军 第215 、170 步兵师,西班牙“蓝色”师 第28 军 第132、225、81、96、61 步兵师,第12 空军野战师 第38 军 第1 空军野战师,第217 步兵师,党卫军旅 第54 军 第254 、58、24、21 步兵师,党卫军警察师 第3 空军野战军 第10、9 空军野战师 直属 第28 歼击师,第121 步兵师 1943 年7 月22 日,星期四。凌晨,震天的1943 年,部署在列宁格勒方向的德军280 毫米口径pào火和漫天盖地的机群打破了宁静。红军实施了列车重pào 血腥的战斗无法深入纵深,陷入一米一米的缠斗。但苏军也不急于阻断德军的增援路线,而是把他们放入战线,置于凶猛的pào击之下。 从7 月29 日起,苏军开始采取新的杀伤模式,以庞大的空军,包括大量远程飞机,对德军纵深实施密集的空中打击。用梅列茨科夫的话说,苏联飞机几乎“不限制汽油用量并慷慨地供应zhà弹”。第一次空袭就动用了333 架飞机,以后各次也有100—150 架参加。从姆加和乌里扬诺夫卡至卢加、纳尔瓦和普斯科夫之间的jiāo通线均在袭击之列。空袭持续到8 月12 日。 在地面,苏军继续寻找德军的弱点。8 月11 日,第8 集团军集中5 个师和2 个近卫坦克团(总计30 辆坦克)的重兵,企图从德第5 山地师手中夺取一个很小的桥头堡。依靠压倒优势,苏军眼看就要获得胜利,却遭到德第132 步兵师的反击和重pào猛轰,顿时功亏一篑。梅列茨科夫不肯放弃,令最后的预备队——第311 步兵师和第503 独立坦克营(14 辆坦克)加入战斗。反复攻击之下,德第132 步兵师也支撑不住了。 8 月14—15 日夜,德军实施了撤退。8 月16 日,第1 步兵师和第254 步兵师替换下了残破不堪的第132 步兵师。经过这次激战,德军宣称重创了12—14 个俄国营,消灭24 辆坦克。幸存的德国士兵虽然身心俱疲,却也感到俄国人的攻势只能到此为止了。 事实上,苏军在这一线的确已经元气大伤,pào弹也基本耗尽。而姆加却依然掌握在德军手中。8 月17 日,红军受命坚守占领地区。8 月22 日14 时40 分,斯大林下令中止了战役。从7 月22 日—8 月22 日,苏军纯减员20890 人,伤59047 人。总伤亡近8 万。 付出巨大代价,拖了整整一个月的姆加战役,对苏方到底有多大价值? 德军战时统计显示,从7 月21—8 月20 日,其第18 集团军损失了26443 人。但该数据的准确xìng值得怀疑:根据德东线外军处的统计资料,从1943 年7 月20—10 月,北方集团军群的野战师由43 个增加为44 个。兵力却从71 万下降为60 万1 千。减少10 万以上!而北方集团军群上报的7 月21 日—9 月30 日损失,却只有48649 人! 以上述数据推测,北方集团军群夏秋之际的损失,大约缩水一半左右!姆加战役的伤亡,则可能高达5 万余人。 以近8 万损失,换取对方5 万精兵的伤亡,对1943 年夏的苏军来说,的确是上算的买卖。虽然拿人命来换算效率,显得很不道德,但战争就是如此。 这还不是俄国人的主要收获。事实上,迫于东线中南部所遭受的巨大压力,希特勒非常希望从北方集团军群抽调援兵,却总是遭到屈希勒尔的强烈反对,甚至公开宣称“一个师也调不出来”。正如姆加战役所证明的那样,他所承受的压力也并不轻微。 德第18 集团军损失(战时统计): 击毙 负伤 失踪 总计 7 月21—31 日 2392 8897 286 11575 8 月1—10 日 1996 6630 296 8922 8 月11—20 日 1190 4600 156 5946 总计 5578 20127 738 26443 二、夏天的回音(2):米乌斯河—北顿涅茨河之战 1943 年夏季的chā曲,另一个重要的章节发生在库尔斯克战线以南:德第1 装甲集团军防御的北顿涅茨河和第6 集团军的米乌斯河防线。对峙 序章夏日chā曲的回音:姆加与米乌斯 苏军分别为西南方面军和南方面军。 斯大林决心在这个方向发动牵制xìng进攻。这样做有两个考虑:第一,这段战线掩护着希特勒最为重视的顿巴斯资源地区和第聂伯河前方;第二,部署于此的两个德国集团军,都属于曼施坦因的南方集团军群右翼。只要对他们动手,曼施坦因就无法坐视不管,必定对库尔斯克战局产生直接影响。 另外,通过审视苏军当年的进攻计划,我们还不难发现,俄国人的目的并不仅限于牵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他们甚至打算夺回顿巴斯,一口气打到第聂伯河。 由于苏军大张旗鼓的实施战役准备,使当时还在进攻库尔斯克的德军无法安心。希特勒因此甚至扣住了曼施坦因的战役预备队——第24 装甲军。曼施坦因虽然对此大为不满,但随着“城堡”的胜利前景越来越渺茫,他也不能坐视右翼所面临的严重威胁。 1943 年夏季前,德军在前线构筑了坚固的阵地 1 .苏军攻势危机中,他是帮助曼施坦因渡过难关的大功臣之一,因此深受信任。 (1)米乌斯河防线 面临苏军威胁的曼施坦因右翼,最南部就是米乌斯河防线。这条河本身并非什么了不起的天险,据说只有50 米宽,而且很浅。但通过西岸的高地,德军可以清楚地观察苏军的动向。 依托米乌斯河,德国人用6 个月时间构筑了相当坚固的阵地。前沿遍布铁丝网和雷场,构筑有大量钢筋混凝土和土木工事。防线内的河流沿岸也有预设阵地。但米乌斯河阵地也有缺点。在一些地段,据说因为岩石较多,很难把壕堑挖得很深。 米乌斯河的防御任务,由德第6 集团军负责。众所周知,老的第6 集团军年初就在斯大林格勒被红军吃掉了。现在这个第6 集团军,则是3 月份重新组建的。司令官是霍利德将军。冬季 截至1943 年7 月17 日,霍利德指挥着11 个师。其中10 个步兵师分属三个军:第4、17、29,由北向南展开于一线。霍利德掌握的机动兵团,只有第16 装甲步兵师(40 辆坦克)。另有第209 、210 、236 、243 、277 强击火pào营。总计起来,霍利德有200 辆左右战车。其装甲实力是南方集团军群4 个集团军中最弱的。 第6 集团军战斗序列(7 月17 日) 第17 军 第302 、306 、294 步兵师 第29 军 第336、17、111 步兵师,第15 空军野战师 米特军(第4 军) 第335 、304 步兵师,第3 山地步兵师 直属 第16 装甲步兵师 把霍利德赶出米乌斯河的任务,被jiāo给了西南方面军司令托尔布欣上将。为此动用的兵力,据称多达27 万人和661 辆坦克自行火pào。其坦克力量对霍利德形成了压倒xìng优势! 托尔布欣4 个月前才晋升为方面军司令员。米乌斯河之战是他第一次指挥方面军进攻,对其个人的重要xìng不言而喻。他的基本思路是从中部突破德军防线。为此,在罗韦尼基西南地域,集中了突击第5 集团军和第28 集团军。 根据计划,2 个集团军突破一线后,将继续推进,突向阿尔乔莫夫卡、乌斯片斯卡亚、费多罗夫卡方向。如果顺利的话,由北南下的红军,将迂回和包围霍利德的后方,并夺取塔甘罗格。为了支持这次攻势,托尔布欣在第二梯队还部署了近卫第2 集团军。该集团军将增强红军的突击力量,加快突向西南的速度,并切断德军西退之路。 为了牵制德军,托尔布欣还在两翼安排了辅助突击:右翼为第5l 集团军一部,左翼是第44 序章夏日chā曲的回音:姆加与米乌斯 集团军。 由于战役本身就有牵制德军的意图,苏军的准备毫无掩饰,在德国人眼皮子底下大摇大摆地进行着。大pào和弹yào摆放在露天,夜里坦克和汽车开着前灯行驶,电台肆无忌惮地用明码谈论着进攻计划的细节。7 月15 日,德国侦察机也发现了苏军坦克和机械化部队的集结。 此时,曼施坦因的“城堡”基本宣告失败。沮丧的他终于在7 月16 日晚上批准将第23 装甲师派给霍利德。但这只是个预防xìng命令。 可到了第二天,俄国大pào已经对着霍利德开火了! (2)突破 1943 年7 月17 日,苏军以惯常的pào击和空袭宣告进攻开始。德第6 集团军作战日记一反常态,对这次pào火准备给予高度评价:红军的pào兵不仅威力增强,也表现出了丰富的经验,能够制定出混合使用重pào、野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 2 章 战pào、迫击pào、火箭pào的整体pào击计划,还懂得和德国人一样利用徐进弹幕掩护步兵。 德国人的好评当然不是白给的:他们的一线步兵营在苏军的火攻下付出了昂贵的代价,冰雹一般的pào弹覆盖了他们的阵地。 拂晓,苏军开始推进。他们在南北侧翼的辅助突击,并没有给德国人造成太大威胁。最激烈的战斗发生在战线中央的德米特里耶夫卡——斯捷潘诺夫卡方向。在这个地段,对抗双方为:苏第5 突击集团军;德第17军第306 、294 步兵师。 在坦克配合下,稠密的红军步兵队形发起冲击,企图从德军两个师的接合部杀出一条通道。很快,他们遭到pào击后“苏醒”过来的德军凶猛的火力阻截。分属于第294 、306 步兵师的第513 、581 步兵团的机qiāng手拼命扫shè;壕堑后方,德军迫击pào和大pào也不断轰击。但应对地面冲击的同时,德国人又遭到红军的空中打击。100 多架飞机遮蔽了天空,无情地压制着地面对手的反抗。死伤惨重的德军一线营终于招架不住,防线被撕开了口子。 苏第2 近卫机械化军随即被投入战斗以扩张胜利。该军据说有120 辆T—34 和80 辆T—70。德方记录第一天实际参战坦克约150 辆。红色装甲狂潮来势汹涌,德军出动大批JU—87,并以重型反坦克pào和机qiāng迫击pào联合阻击,才勉强遏制了红军的进一步推进。 截至7 月17 日晚,遭到红军主攻的德第17 军战线被突入了4 公里。尽管失地不算多,该军的人员伤亡却大得惊人,仅第294 、306 步兵师就损失了50 名军官和2061 名士兵。而他们宣称击毁的苏军坦克却只有15 辆。 第17 军军长斯奈肯伯格步兵上将确信,如果苏军继续这样的攻击势头,他的部队将被压垮。集团军司令霍利德赶忙将第16 装甲步兵师(40 辆坦克)投入战斗。 按照德国人以往的经验,只要装甲部队投入反击,遏制俄国人就不在话下。刚进入战斗的第反击的Ⅳ号坦克。这是东线最为活跃的德军战车 序章夏日chā曲的回音:姆加与米乌斯 16 装甲步兵师似乎也很顺利。但好景不长,苏第2 近卫机械化军100 辆坦克压了过来。形势迅速逆转!一番激战后,德军损失超过20 辆坦克,只得败下阵来。 随着第16 装甲步兵师的败北,第17 军也被打得溃不成军,很快丢失了213.9 高地、斯捷潘诺夫卡、马里诺夫卡等要地。 装甲反击的失败,对霍利德来说是不可接受的。恰逢7 月18 日晚,他得到了第一支援兵:第23 装甲师。这个师有63 辆坦克强击火pào,此时据说有50 辆可用。而且还拥有30 多辆Ⅳ号坦克。霍利德决心将该师投入战斗,以证实第16 装甲步兵师的失败只是个不幸的偶然。 7 月19 日,第23 装甲师向213.9 高地发动反击。德国人惊奇地发现,苏军在这个刚刚占领的山头附近,迅速组织起了强大的反坦克防御。在他们的抵抗下,第23 装甲师50 辆坦克中的28 辆遭到毁伤(10 辆彻底损失)。反击再度失败。 7 月21 日,苏军将第4 近卫机械化军投入战斗,给德国人的危机雪上加霜。当天,第16 装甲步兵师和第23 装甲师,一共只有31 辆坦克可用(13 辆为长身管Ⅳ号),虽然还有一些强击火pào,但总数显然无法和苏军约300 辆坦克相比。 7 月21 日两军决战地段兵力对比 德方:第23 装甲师,第16 装甲步兵师,第336 、306 步兵师 苏方:第4、2 近卫机械化军,第32 独立坦克旅,6 个步兵师 但在7 月22 日,德第24 装甲军军部也抵达了战线。经验丰富的军长内林装甲兵上将,火速利用88 毫米高pào和强击火pào组成了一道临时防线。前线德军还发现,由于损失巨大,苏军步兵质量正严重衰退,只要把他们和支援坦克隔开,就比较好对付了。 7 月22 日的战斗,使德国人将上述经验付诸实战。大量苏军坦克脱离了支援,独自闯入德军防线,并被诱入反坦克阵地,结果被打得落花流水。第294 步兵师和第16 装甲步兵师宣称击毁了93 辆坦克。由于这次失败,苏军的进攻势头受到了遏制。 德国人为此也付出了相当代价。7 月23 日日终,第16 装甲步兵师的步兵仅剩下550 人。但德国装甲力量却得到了恢复。7 月23 日,有45 辆坦克可用(18 辆长身管Ⅳ号)。7 月24 日,第6 集团军4 个强击火pào营共有87 辆强击火pào,其中47 辆可用。 (3)北顿涅茨河之战 米乌斯河战役打响的7 月17 日,其北面的北顿涅茨河地区也遭到了红军的攻击!这段战线上的对峙双方为: 红军马利诺夫斯基大将的西南方面军,由空军第17 集团军配合;德方马肯森将军的第1 装甲集团军,以及“肯普夫”战役集群第42 军。 西南方面军的进攻,也是对“城堡”牵制行动的一部分。但马利诺夫斯基的目的却并不仅限于此。他在伊久姆地域集结了近卫第1、8 集团军,企图在此实施突破,以南下巴尔文科沃、红军村。随后,方面军快速兵团——坦克第23 军和近卫机械化第l 军将沿着相同路线,扑向斯大林诺(顿涅茨克),与南方面军北翼会合,从而完成对顿巴斯德军的大合围! 另外,为了迷惑德军,马利诺夫斯基南翼的近卫第3 集团军,将从利西昌斯克以北的普里沃利诺耶,向阿尔乔莫夫斯克实施辅助突击。 虽然制定了目标宏大的作战计划,苏军将领们却疑虑重重。他们无法估测可能遭到的抵抗强度,对新战役只能抱着尝试态度。 俄国人的疑虑是有道理的。事实上,他们的企图早在7 月12 日就被德方觉察,并判断出了大致的主攻方向。正是为了应对这一威胁,希特勒才坚持扣住本为“城堡”预备队的第17 装甲师和党卫军“维京”师,总计118 辆坦克强击火pào。 除了这2 个机动师外,马肯森在7 月17 日还拥有8 个步兵师;北邻第42 军另有3 个师。而在苏军进攻方向上,主要是第40 装甲军和第30 军,总计6 个步兵师。 第1 装甲集团军战斗序列(7 月17 日) 第57 装甲军 第328 、15 步兵师 第30 军 第62、38、387 步兵师 第40 装甲军 第46、257 、333 步兵师 直属 第24 装甲军:“维京”师,第23、17 装甲师。(注:第24 装甲军军部和第17 装甲师随后用于支援米乌斯河) 序章夏日chā曲的回音:姆加与米乌斯 马肯森的防线也相当坚固。所依托的北顿涅茨一线,陡峭的右岸高于左岸。德军从这里居高临下,构筑了2—3 道防御地带。每个地带有2 道壕堑。第一地带纵深6—8 公里,每公里正面有4 个土木发shè点,13 个露天机qiāng阵地,9 个掩蔽部。一些火力点设在过去被击毁的坦克底下,步兵配发了装甲防盾板。在纵深,德国人依托制高点、居民区和森林边缘,建立了周围筑有连续堑壕的抵抗枢纽,可以jiāo织出火网以阻击来犯之敌。 至7 月13 日晨,马肯森的部队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静候着俄国人的进攻。 1943 年7 月17 日4 时50 分,苏军开始实施持续1 小时30 分的pào火准备。两岸顿时被浓烟所笼罩。搭载红军先遣营的大舢舨乘机渡河。当风把烟幕吹开时,德军火力点开始shè击,但随即就被苏军的pào火摧毁。舢舨得以靠岸并将士兵投入对德军壕堑的冲击。 在主攻方向,红军集结了庞大兵力:第1、8 近卫集团军各有3 个军或9 个师。每个集团军还得到1 个突破pào兵师,1 个混成航空兵军,2—3 个坦克或自行火pào团的加强。德军一线兵力无力抵抗。至上午8 时,苏军夺占了第1、2 道壕堑。在先头部队的掩护下,俄国人又运来了舟桥,准备将坦克大pào送过河去。 苏军继续推进,所遭受的抗击却越来越顽强,而红军pào兵shè程不够,也无法提供火力支援。此时,德国飞机却活跃起来,对俄国渡口造成了严重威胁。到中午时分,红军的攻势受到遏制。 经过7 月17 日的战斗,苏军仅楔入德军纵深约5 公里。近卫第l、第8 集团军在北顿涅茨河右岸夺取了几个新登陆场。第8 近卫集团军司令崔可夫承认,由于德军准备充分,红军未能达成预定目标。 战斗第2 日,马利诺夫斯基将第23 坦克军派给第1 近卫集团军,企图突破德军战术防御,依然未能成功。7 月19 日早晨,德国装甲部队开始大举反击,给予红军沉重打击。德国空军也连续派出20—30 架一组的轰zhà机群,不断轰zhà渡口,以阻止红军运送援兵、装备和弹yào。 激战持续到7 月27 日。辅助攻势的苏近卫第3 集团军几乎毫无进展。主攻的近卫第1 集团军,也只是在大加尔热夫卡、谢苗诺夫卡建立了一个正面12 公里、纵深2—2.5 公里的登陆场。近卫第8 集团军则将夺占的两个桥头堡连为一体,形成正面25 公里,纵深2—5 公里的登陆场。 为了这点成就,苏军蒙受了重大损失。登陆场内的弹yào供应也颇为困难。马利诺夫斯基知难而退,取消了将第1 近卫机械化军投入近卫第8 集团军攻势的计划,命令登陆场部队就地转入防御。 第1 装甲集团军战斗序列(7 月25 日) 第57 装甲军 第328、15 步兵师 第30 军 第62、38 步兵师,第387 步兵师一部 第40 装甲军 第46、257 、333 步兵师,第387 步兵师一部,“维金”师,第17 装甲师 2.米乌斯河反击 (1)霍利德的兵力集结与反击计划北顿涅茨战线虽然趋于平静,南面米乌斯河的激战却持续到7 月底。 在该方向,托尔布欣同样未能取得决定xìng胜利。即使在主攻地段,他也只能楔入德军防线5 —6 公里,在斯捷潘诺夫卡、马里诺夫卡地域建立起一个不大的登陆场。为此付出的代价是276 辆坦克彻底损失,3972 人被德军俘获。 德国方面,霍利德也牺牲了大量部下,其第6 集团军在不到2 周时间内就损失了15486 人。承受主要攻击的第17 军和第24 装甲军伤亡过万! 个机械化师。第6 集团军掌握的战车,仅可用的中重型坦克就达到258 辆,包括15 辆“虎”。再加上强击火pào、轻型坦克,战车总数约300 辆以上。 另外,德军还拥有大量在修坦克。举例来说,“帝国”师7 月29 日可用“虎”为6 辆,而“虎”总数却有22 辆。 比较之下,红军南方面军至7 月28 日,仅剩284 辆可用战车,且只有一部分是中重型。登陆场内,第2 近卫机械化军有88 辆,第4 近卫机械化军61 辆。 第6 集团军战斗序列(7 月25 日) 但霍利德马上就要苦尽甘来了。由于“城堡”战役宣告失败,曼施坦因在7 月下旬已经撤离了库尔斯克前线,并于7 月25 日将“帝国”、“骷髅”师和第3 装甲师,派给霍利德的第6 集团军。和第23 装甲师不同,这个军及其3 个师都是德军公认的顶级王牌精锐,也是此前实施“城堡”战役的绝对主力! 霍利德可支配的兵力增加为15 个师,包括5 第17 军 第302 、306 步兵师 第29 军 第294 、336 、17 步兵师,第15 空军野战师,第111 步兵师一部,“南方”骑兵团 第4 军 第335、304 步兵师,第3 山地师 第24 装甲军 第23 装甲师,第16 装甲步兵师,第111 步兵师一部 直属 党卫第2 装甲军:“骷髅”、“帝国”师第3 装甲军:第3 装甲师 序章夏日chā曲的回音:姆加与米乌斯 7 月29 日第6 集团军可用中重型坦克统计: 部队 Ⅲ号坦克 Ⅳ号坦克 “ 虎” T—34 总计 党卫军“帝国”师 39 34 6 6 85 党卫军“骷髅”师 22 58 9 0 89 第3 装甲师 26 11 0 0 37 第16 装甲步兵师 9 4 0 0 13 第23 装甲师 14 20 0 0 34 总计 110 127 15 6 258 手握装甲重兵的霍利德立刻着手准备反击。为此他集中了全部5 个装甲师和装甲步兵师,并从6 个步兵师抽调兵力,构成了4 个攻击集群。支援火力为144 个pào兵连。 尽管有此前第16 装甲步兵师和第23 装甲师反击失败的教训,霍利德依然坚信,只要从正面发动一次快速凶猛的装甲突击,就足够把俄国人打得晕头转向,迫使他们夺路而逃。另一方面,登陆场内苏军多达十几个师,霍利德很难一口吃掉,不宜采取从侧翼大规模围歼的战法。 因此,霍利德将第2 党卫装甲军和第24 装甲军,部署在登陆场中北部当面,负责主攻斯捷潘诺夫卡和马里诺夫卡方向;第17 军和第29 军,分别负责掩护北、南部侧翼。 德军攻击集群构成(7 月29 日): 第29 军集群:第294 步兵师,第111 步兵师1 个团,第15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 3 章 空军野战师1 个营。当面为苏第2 近卫机械化军一部以及一些步兵师。 第24 装甲军集群:第16 装甲步兵师,第23 装甲师。当面苏军为第2 近卫机械化军和一些步兵。 第2 党卫装甲军集群:“帝国”、“骷髅”师,第3 装甲师。当面是苏军第40、34、96 近卫步兵师,并得到第4 近卫机械化军支援。 第17 军集群:第306 步兵师2 个营,第3 山地师2 个营,第335 步兵师1 个营,集团军预备队第6 突击营。 (2)进攻受挫 1943 年7 月30 日7 时10 分(德国时间),德军实施了pào击和空袭。1 小时后,地面突击队开始前进。 德第24 装甲军负责的主攻方向南段进展顺利。该段苏军战线向前大幅突出。乘此便利,德第23 装甲师和第16 装甲步兵师联合发动了一次小型钳形攻击,围住了苏军第3、33 近卫步兵师。 主攻北面的第2 党卫装甲军却没那么幸运。该军的“骷髅”师,力图夺取斯捷潘诺夫卡以东的213.9 高地。这个山头扼守着苏军登陆场后方的道路jiāo汇点,可以说是战役成败的关键之一。 此前,苏军曾在213.9 高地击退过德第23 装甲师的进攻,现在也不打算向“骷髅”师放行。尽管有9 辆“虎”打头阵,坦克总数近90 辆,德军行进的前方依然凶险重重:高大的玉米和向日葵地成为俄国人的设伏点;T—34 坦克被开进战壕充当钢铁火堡;苏军反坦克pào之间形成了互相联系的火网,可以集中火力打击任何一辆德国坦克单车。一些不怕死的红军步兵,甚至渗入德军装甲队形,用反坦克qiāngshè击坦克薄弱的侧面。而当德军勉强克服对方的火力,继续前进后,却又陷入了雷场。 午后,利用德军俯冲轰zhà机的一次袭击,“骷髅”师战斗工兵乘机在雷场中开出了2 条通道。但德国坦克沿着通道没前进多远,又遭到了6 辆T—34 的反击。 德国坦克顺利地击退了这次可怜的反击。但“骷髅”师的89 辆坦克已经有48 辆受损,人员损失约500 人。不过德国坦克毕竟有坚固的装甲。48 辆受损战车中,只有1 辆彻底损失。 “骷髅”师不甘心白天的失败,又在夜间发动进攻。却被苏军再度赶了回来。夜袭中,“骷髅”师倒也并非一无所获,其工兵就乘乱清除了2000 颗地雷。 “骷髅”师右翼,“帝国”师向斯捷潘诺夫卡发动攻势。经过一番pào火猛轰,德军以强击火pào为前锋,引导突击队冲入了斯捷潘诺夫卡。但苏军已经把每座房屋都变成了堡垒,四面八方而来的qiāng林弹雨,使德军难以继续深入。全天下来,“帝国”师虽然比“骷髅”师收获稍大一些,85 辆坦克中也有25 辆损坏。 而且和德国人的期待相反,只有一小部分苏军步兵和pào兵企图撤回东岸。但德国轰zhà机袭击了穿过米乌斯河的南部桥梁。 7 月31 日,战斗继续。第23 装甲师吃掉了当面的一股苏军,俘获3000 余人,并继续向马里诺夫卡方向扩展战果。行进途中,他们还缴获了1 辆苏军的152 毫米自行火pào。 党卫第2 装甲军还是不顺利。“骷髅”师向 213.9 高地的推进依然举步维艰;第3 装甲师和“帝国”师也几乎无法前进。二天进攻中,第2 党卫装甲军伤亡1300 余人,损失了105 辆中重型坦克(24 辆彻底损失)。包括37 辆Ⅲ号,59 辆Ⅳ号和9 辆“虎”。可用中重型坦克从211 辆减少为111 辆。损失之惨重,不逊色于“城堡”的历次进攻战斗。 (3)清除登陆场 党卫装甲军的巨大损失震动了德军高层。另一方面,鉴于苏军向哈尔科夫发动进攻的可能xìng,继续把强大装甲兵力用于米乌斯河反击的必要xìng,显然是值得怀疑的。据称在7 月31 日,曼施坦因就要求将第2 党卫装甲军调回哈尔科夫方向。 序章夏日chā曲的回音:姆加与米乌斯 但他的决定遭到了武装党卫军军官们的强烈反对。他们竭力强调,只要再加一把劲,就可以大获成功。最终,曼施坦因被他们说服,允许党卫第2 装甲军在米乌斯河多停留几天。 上述说法见于西方描绘的武装党卫军“光辉战史”,准确与否无从得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强大的装甲部队的确是被留在了米乌斯河。曼施坦因在当时或许并未意识到,这将导致多么惨重的失败,以至于用不了几天,他就得为此而后悔。 同样被巨大损失震撼的霍利德,不得不改变了进攻方向,暂缓对斯捷潘诺夫卡和213.9 高地的攻击。18 时15 分,他命令第2 党卫装甲军将主力集中到右翼(“帝国”师地段)。显然,他打算利用第23 装甲师取得的成果来扩大胜利。 8 月1 日,德军集中600 门大pào、多管火箭pào以及大量飞机,对苏军防线狂轰滥zhà。巨大的弹幕几乎覆盖了战场!在火箭pào造成的烟幕掩护下,“帝国”师的士兵迅速穿过开阔地,越过带刺铁丝网,把手榴弹扔进苏军的壕堑和掩体。8 时30 分前,该师经过加强的“元首”团夺取了 203.9 高地。 10 时30 分,第6 集团军参谋长马斯克·波尔克少将亲赴“帝国”师。经过观察,德国人感到苏军的抵抗正在变弱。霍利德命令第23 装甲师和“帝国”师继续突击。至午后,德军获得了决定xìng胜利。苏军全线动摇! 14 时30 分,“骷髅”师突破苏军在213.9 高地前的主要防线。其后,他们又和苏军进行了2 个多小时的血腥战斗,才最终于17 时占领213.9 高地。 8 月1 日,由于连日来的巨大损失,加上 213.9 高地丧失等一系列失败,苏军的抵抗开始瓦解,大批无法撤离的人员沦为俘虏,人数达3600 名。德军宣称已经在米乌斯河以西打败了俄国人。企图退回东岸的苏军,又陷入第4 航空军俯冲轰zhà机的屠杀。德军火pào则轰击德米特里耶夫卡附近的北部桥头堡。 8 月2 日早晨,霍利德命令第6 集团军所有师团出击,以恢复固有阵地。在他的压力下,托尔布欣被迫将红军撤回出发阵地。米乌斯河之战至此告一段落。 德国人发布了胜利战报,宣称自7 月17 日以来,俘获苏军17895 人,毁伤俄国坦克730 辆,火pào703 门。苏军的总损失据称达6 万余人,包括被pào弹zhà死的第33 近卫步兵师师长塞里夫斯多夫少将。 但霍利德所获得的依然只是一次惨胜。按照官方报告,他的第6集团军在战役中损失了21369 人,其中死亡和失踪5552 人。仅仅参加了几天反击的“骷髅”师就伤亡1500 人。8 月2 日,“骷髅”师只剩23 辆可用坦克,“帝国”师22 辆。刚经受过“城堡”严重摧残的武装党卫军精华,又在米乌斯河变得更为凋零。 通过此役,德国人被迫再次修改他们眼中红军的形象。俄国人的pào兵已经变得极为强大,可以保证步兵轻易的突破德国壕堑体系;而随着红军反坦克能力的逐渐改进,尤其是他们的快速就地防御能力,使德国坦克不再成为致命的克星。 而红军在米乌斯所收获的,却不仅仅只是战术的提高。他们在登陆场半个月的浴血苦战,迫使曼施坦因先是投入了用于“城堡”的预备队和主攻军团。这不仅促进了库尔斯克防御的胜利,而且还间接削弱了德军在哈尔科夫的防御。就在德国人庆祝米乌斯河胜利的第二天,红军撕裂了哈尔科夫方向的德军防线。而党卫装甲军已不可能在第一时间反击这次突破。 我们无从得知曼施坦因是否为此而后悔。至少在回忆录中,他只是简单地把一切责任往希特勒头上一推了事。可从库尔斯克到米乌斯河的一系列失败和失策,已足够我们怀疑他的战术敏锐xìng。尽管西方将他描绘为“最优秀的德国指挥 序章夏日chā曲的回音:姆加与米乌斯 官”、“天才”、“伟大的战略家”。但从他开始东线作战以来,更多表现的却是对局部战术胜利的痴迷,以及对侧翼(包括他自己侧翼)的忽视。 公平的说,曼施坦因的确是一位优秀的进攻组织者,尤其是在指挥最优秀德军精华的情况下;战略上,他也确实会“灵光一现”那么一下。但他缺少一个真正战略家把握全局的高明眼光。宛如一个只会局部拼杀的九段,无法成为具有良好大局观的顶尖国手。而他的头脑却也足够顽固,至死不愿承认自己的缺陷,自然也就无法从根本上加以改进。 苏德战史中被长期忽视的米乌斯河之战,见证了德军在库尔斯克的战略失败,引发了哈尔科夫的战术崩溃。曼施坦因从此丧失了进攻者的资格,而必须应付更复杂的防御和撤退。他能否经受住这严峻的考验,正是本书所要叙述的重点。 1 、战争主动权的易手与斯大林的新计划 1943 年夏季的库尔斯克会战,红军顶住了德军的密集装甲突击,进而消除了库尔斯克南北的德军奥廖尔和哈尔科夫突出部。 遭此大败,东线德陆战力量(含空军野战师和武装党卫军)至9 月1 日已经衰减为2676000 人。即使再凑上仆从军和海空部队,总员额也不过400 万左右。坦克强击火pào仅剩2798 辆。其中,坦克可用率只有31%,强击火pào48.3% 。 红军虽然也付出了惨重代价,其1943 年第三季度平均总兵力(含海空军)却依然保持在700 万左右,握有巨大优势。 但苏军一线兵力缺额严重。步兵师员额只有5000—6000 人。只有一些近卫步兵师保持在7000 人左右。为了弥补步兵损失,苏联人甚至将pào组由9 人缩减为6 人。 战场态势的巨变和力量天平的倾斜,使东线战争的主动权,终于落到了俄国人手中。 以何种方式来利用这种主动权,斯大林和他的统帅之间却存在着分歧。 在目标上,他们观点一致:红军下一步应向东线中部和南部发起主要攻势,争取打到白俄罗斯东部和第聂伯河。在第聂伯河以及南部战线赢得胜利,更是重中之重的首要目标。 但职业军人朱可夫,希望在左岸乌克兰实施大规模合围。红军应从哈尔科夫和伊久姆出发,向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和扎波罗热实施深远突击,以包围顿巴斯德军集团。 日期 8 月31 日 PzⅡ 87 Pz38(T) 10 PzⅢ(短) 99 PzⅢ(长) 342 PzⅢ(75) 87 PzⅣ(短) 40 PzⅣ(长) 635 PzⅤ(黑豹) 225 PzⅥ(虎) 181 喷火坦克 26 指挥车 99 强击火pào 861 强击榴弹pào 63 Ⅳ号突击坦克 43 坦克强击火pào总计 2798 政治领袖的斯大林,却不认为红军的实力足以实现朱可夫的计划,更不认为有充裕的时间准备大规模的合围。 为了维持苏联的军工生产规模,斯大林现在急于夺回顿巴斯和左岸乌克兰的资源。因此,进攻速度在他战略中成为了决定xìng因素。而为了获得速度,苏联各方面军,就应同时发起声势浩大的正面攻势,逼迫遭到削弱的德军迅速撤退。 从战术层面看,快速全面推进,将使德军顾此失彼。德国人拿手好戏的装甲反击也无从发挥,更没有时间在纵深构筑完善的防御工事。 朱可夫没有固执己见。事实上,斯大林的战略,的确比实施大合围保险的多。1943 年8 月25 日,朱可夫被召回莫斯科。斯大林再度要求,务必采取一切措施,以最快速度夺取第聂伯河和莫洛奇纳亚河,阻止德军破坏顿巴斯和左岸乌克兰。当朱可夫呈上要求增援的数据后,斯大林用蓝铅笔把请求规模缩减了30—40%。其余的人员和装备,他要等到苏军接近第聂伯河后再发给。斯大林很清楚,第聂伯河才是决战场! 2、希特勒的东线屏障:“东方壁垒” 由于战局的恶化,希特勒也关注起了战线后方的第聂伯河。8 月12 日,他下令沿该河构筑预备防线——“东方壁垒”。整个防线,北起纳尔瓦河,然后向南延伸,经维捷布斯克、奥尔沙、索日河、第聂伯河、莫洛奇纳亚河。 但新防线要到10 月底或11 月中旬才能完工。而在河的东岸,实在有太多德国人不愿放弃的东西——主要是煤和粮食。 另外,希特勒虽然无法探知斯大林的详细计划,却也能感到这些资源对俄国人同样、甚至更为重要的意义。考虑到苏军遭受的惨重损失,如果不能获得这些资源,是否还能保持高额军工产量,无疑也是希特勒所怀疑的。他甚至在8 月下旬表示:即使德军被迫撤退,也必须先把顿巴斯破坏一番,以防苏联人获得一个“重要的经济阵地”。 出于种种考虑,希特勒暂时不打算授权前线部队撤到“东方壁垒”。放弃奥廖尔和哈尔科夫后的中央和南方集团军群,依然坚守着韦利日、多罗戈布日(斯摩棱斯克以东)、布良斯克、苏梅、北顿涅茨河、米乌斯河一线。分别掩护着斯摩棱斯克和基辅两大战略方向!A集团军群继续固守库班桥头堡。8 月19 日,南方集团军群后方地域司令部还特别指示,不得因为后方防线的构筑,引发部队的撤退骚动。 但东岸德军——尤其是曼施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 4 章 坦因的南方集团军群,到底还能支撑多久呢? “东方壁垒” 所谓“东方壁垒”(ost wall ),也被称为“黑豹阵地”(pant her -st el-l ung )。即德军的东线纵深防线。据称1943 年春季就决定构筑,却一直进展迟缓。曼施坦因将此归咎于西线占用了大量工程材料,西顿也附和这种说法。戴维·欧文却认为,由于东线铁路一直忙于输送进攻兵力和武器,并没有余力运输防御材料。就这一点而论,真正影响防线构筑的,或许正是曼施坦因本人。因为在1943 年春夏季,东线的主要运力,几乎都被他的“城堡”所占用。 “城堡”战役开始后,希特勒很快感到形势不妙。还在胜负未定的1943 年7 月8 日,就决心加速防线的构筑。8 月12 日,陆军总部下达了关于“东方壁垒”的正式命令(元首第10 号命令)。根据陆军总参谋长蔡茨勒的建议,“壁垒”以第聂伯河为主要屏障。由南至北,经克里木半岛东岸、莫洛奇纳亚河、第聂伯河中游西岸、莫吉廖夫、维捷布斯克、波洛茨克、西德维纳河。 防线位置遭到了各方面的反对,并开列了一堆损失清单: 德国空军和国防军统帅部认为,新防线将导致苏联飞机逼近德国本土,允许红海军重返新罗西斯克海军基地,威胁克里木的运输,使德国和罗马尼亚、土耳其、保加利亚关系恶化。德方还将丧失32 个前进机场,使空袭乌拉尔工业区,以及高尔基、萨拉托夫、格罗兹尼的计划难以为继。1943 年夏季,德国空军曾对上述一些地区实施过轰zhà(详细见上一卷)。 经济上,顿涅茨盆地的煤和粮食将回到俄国人手中;失去扎波罗热水电站后,尼科波尔的锰矿和克里沃伊罗格铁矿也无法开采;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的工业设施都将失去意义。 北方集团军群和德国海军同样反对:屈希勒尔直接拜见希特勒,指出撤退到新防线,虽然可以节省出9 个师供给其他战线,却也意味着在列宁格勒多年的战果毁于一旦,大批德军的坟墓将留给俄国人。德国海军则担心,苏联海军将危及波罗的海的德国潜艇人员训练和瑞典的矿石运输。希特勒本人也害怕芬兰会因此变卦背叛。 经过讨价还价,出于控制芬兰湾,阻止苏联舰队进入波罗的海的考虑,防线北段被建议收在维捷布斯克、涅韦尔、普斯科夫、楚德湖和纳尔瓦以东。在希特勒本人的关注下,第聂伯河东岸的扎波罗热也必须防守。 和防线位置相比,构筑进度和竣工时间更让人关心。陆军总参谋长蔡茨勒和托特组织又发生了矛盾。他拒绝由后者的工程人员指挥修筑,对于钢筋混凝土的永备大型工事也没有兴趣,而更倾向于土木阵地。9 月4 日,蔡茨勒又在指示中强调,应将防线以东25 英里内的全部居民赶走,“东方壁垒附近必须变成一片荒原”。 在争吵和扯皮中,防线的完成遥遥无期。蔡茨勒希望能在10 月底完工。南方集团军群后方地域司令部则规定为11 月15 日。 资料依据:《希特勒战争密令全集》、《希特勒与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卷七、《失去的胜利》、《苏德战争》、《苏联军事百科全书》 1943 年夏秋,基辅总方向上的曼施坦因,面临着极其严峻的形势:布良斯克以南,纳夫利亚至塔甘罗格战线上,红军展开了最强大的重兵集团。 其中,中央方面军(罗科索夫斯基大将)、沃罗涅日方面军(瓦图京大将)、草原方面军(科涅夫大将),指向扎波罗热以北至基辅的第聂伯河中游。 第聂伯河下游和克里木方向,则展开了西南方面军(马利诺夫斯基大将)、南方面军(托尔布欣上将,9 月21 日晋升大将)。他们直接威胁着顿巴斯资源地区。 上述5 个红军方面军,总计兵力263.3 万人、火pào和迫击pào51200 余门、坦克和自行火pào2400 余辆、作战飞机2850 架。 这个苏联重兵集团的主要压力,都落在了曼施坦因的南方集团军群身上。能够帮他分担的,只有中央集团军群的第2 集团军和第9 集团军一部分兵力。 库尔斯克会战前,曼施坦因的集团军群是一个令人羡慕的庞大军团,拥有80 多万精兵强将和约2000 辆战车。但经过战场上2 个月的消耗,曼施坦因的作战师虽然增加到了52 个,却只有24 个师的实力。即使加上中央集团军群侧翼,德军也只有62 个师,100 万左右兵力。 曼施坦因的战车总数依然很多。但可以立刻投入战斗的,在9 月7 日只有257 辆坦克和220 门强击火pào。同一时期,北方集团军群只有7 辆可动战车;中央集团军群199 辆。 曼施坦因最担心他的北翼——第聂伯河中游的基辅方向。赢得库尔斯克胜利的3 个苏联方面军正向这里推进过来。曼施坦因害怕苏军会从这里实施大规模迂回,包围他的集团军群。 但曼施坦因始料未及的是,他的南翼——刚刚击退和遏制红军不久的北顿涅茨河和米乌斯河防线,却更早陷入崩溃。顿巴斯资源地区岌岌可危! 8 月20 日夜间,曼施坦因报告南方集团军群兵力状况: 第6 集团军:155 公里,10 个步兵师(3 个半步兵师实力),1 个装甲师(半个装甲师的实力) 第1 装甲集团军:155 公里,8 个步兵师(5 个半师实力),3 个装甲师和装甲步兵师(1 又1/4 个师实力) 第8 集团军:130 公里,12 个步兵师(5 又3/4 个师实力),5 个装甲装甲步兵师(2 又1/3 个师实力) 第4 装甲集团军:170 公里,8 个步兵师(3 个师实力),5 个装甲装甲步兵师(2 个师实力) 南方集团军群总计:610 公里,38 个步兵师(18 个师实力),14 个装甲和装甲步兵师(6 个师实力) 1、兵力与计划 斯大林急不可待的要夺回顿巴斯。早在库尔斯克反攻取得初胜的8 月6 日,他就责成华西列夫斯基拟定相关计划,并在8 月10 日上报。而由华西列夫斯基协调的西南和南方面军,则应该在8 月13—14 日完成准备。 华西列夫斯基不敢怠慢,8 月8 日就上报了计划。考虑到南方面军几天前刚被德军从米乌斯河赶回去,损失较大且兵力较弱,他建议其进攻日期可以比西南方面军晚2 天。8 月10 日凌晨,斯大林批准了顿巴斯战役计划。 为执行这个计划,集中了西南方面军和南方面军总计105.3 万人,火pào和迫击pào约2.1 万门,坦克和自行火pào1257 辆,作战飞机约1400 架。指挥官依然是马利诺夫斯基和托尔布欣。 他们的对手也没有变,还是马肯森的第1 装甲集团军,沿着北顿涅茨河防守,以保护顿涅茨盆地;以及霍利德的第6 集团军,防守着米乌斯河。 2 个德国集团军现在共有22 个师(包括1 个罗马尼亚师),约40 万兵力。7 月份jiāo给他们用于反击的装甲部队,现在大都被调回哈尔科夫方向,留给马肯森和霍利德的只剩2 个装甲师(第17、23)和第16 装甲步兵师。而且和7 月不同的是,曼施坦因很难调给他们新的援兵了。马肯森和霍利德在劫难逃。 第6 集团军战斗序列8 月14 日 第17 军 第302 、306 步兵师 第29 军 第336 、17 步兵师,第15 空军野战师,第111 步兵师一部,“南方”骑兵团 第4 军 第335 、304 步兵师,第3 山地师 Recknagel 集群 第294 步兵师 直属 罗马尼亚第24 步兵师 第1 装甲集团军战斗序列8 月14 日 第57 装甲军 第328 、15 步兵师 第30 军 第62、38、333 步兵师 第40 装甲军 第46、257 、387 步兵师,第23 装甲师,第17 装甲师 直属 第16 装甲步兵师 2、西南方面军攻势 马肯森首先受到遭到马利诺夫斯基的西南方面军打击。该方面军拥有近卫第1、3、8 集团军,第6、12、46 集团军。总兵力565200 人。机动兵团为坦克第23 军(220 辆坦克)和近卫机械化第1 军(165 辆坦克)。空军第17 集团军提供空中支援。 由于马肯森7 月份没有进行彻底反击,红军得以在伊久姆方向的北顿涅茨河扩大登陆场。现在,华西列夫斯基和马利诺夫斯基准备利用这个登陆场,作为挺进巴尔文科沃、巴甫洛格勒、直至扎波罗热的出发阵地。为了增强战力,马利诺夫斯基在8 月10 日派来了新锐的第6、12 集团军,以取代登陆场内损失严重的第8 近卫集团军。 但红军的第一个行动,却发生在伊久姆以北的方面军右翼——兹米耶夫。这里所连接的北面哈尔科夫战场,当时还在激烈决战。为了支援哈尔科夫之战,8 月11 日凌晨,斯大林要求华西列夫斯基和马利诺夫斯基务必有所行动。第二天的8 月12 日,第1 近卫集团军就向兹米耶夫市发起了进攻。8 月13 日,以兹米耶夫之战为契机,西南方面军右翼开始向克拉斯诺格勒进攻。兹米耶夫市本身,直到8 月17—18 日才被苏军攻陷。 8 月16 日,马利诺夫斯基才开始主要攻势。他的中部集团——第6、12 集团军由伊久姆地域的登陆场出击。近卫第3 集团军也在方面军左翼发起攻势。 为了支援进攻,红军实施了威力空前的pào火齐shè,巨烈bàozhà掀起的大量泥土就像直竖在空中!但因为弹yào不够,pào击并没有持续太久,而苏军步兵已经投入了战斗。他们马上意识到,德军的火力点根本没有被压制,反而不断喷shè出炙热的杀人烈焰。遭受重大损失的红军仅仅前进了1—2 公里。至8 月18 日,他们的散兵线就基本 隐蔽在草丛中的苏联冲锋qiāng手 DONGXIAN—JUEZHAN DINIEBOHE 东线—决战第聂伯河 无法推进了。 8 月18 日,马利诺夫斯基只得命令尚未休整完毕的近卫第8 集团军,投入第6、12 集团军之间。同样从第二梯队投入的,还有第46 集团军。 近卫第8 集团军司令崔可夫很清楚pào弹不足的现状,因此寄希望于在狭窄地段上发起一次突然袭击。8 月22 日拂晓,他开始行动,并取得了出乎意料的效果,很快撕开一道8 公里宽,10 公里深的口子。马利诺夫斯基兴奋不已,下令立刻投入坦克以扩张战果! 值此关键时刻,红军的指挥和协调却掉了链子。先是方面军装甲兵司令沃洛赫中将被流弹打死,而第1 近卫机械化军却刚刚进入出发阵地。军长鲁西亚诺夫也不打算把他的坦克投入战斗,因为他根本不相信崔可夫已经取得了突破。 德国人乘机调来了预备队,以重pào轰击苏军的增兵路线。德国轰zhà机群也出现在天空,准备狠狠打击可能出现的俄国坦克。投入机械化部队的时机错过了。 8 月23 日,苏军继续进攻。第1 近卫机械化军的坦克也以密集队形发动冲击。当他们翻过一座山头后,立刻遭到隐藏在灌木丛和地下的反坦克pào直shè,战壕里飞出了用导线制导的反坦克“鱼雷”,把苏联坦克撕裂成几个大钢快,抛出10—20 米远!红军又一次受挫。 马利诺夫斯基继续锲而不舍的进攻。220 辆坦克支援着红军的步兵潮,不停冲击马肯森的防线。8 月底前,他推进了50—60 公里,虽然尚未取得决定胜利,却也从南面威胁了哈尔科夫德军。同时,马肯森的德军部队也被一点点的吃掉。从7 月17 日—8 月21 日,德第1 装甲集团军已损失27991 人,仅补充6174 人。 当马利诺夫斯基艰难前进之际,在他的南面,晚两天进攻的托尔布欣却收获巨大。 3、南方方面军攻势 托尔布欣的南方面军总兵力为446700 人,并不如马利诺夫斯基强大。编成包括近卫第2 集团军,突击第5 集团军,第28、第44、第51 集团军,空军第8 集团军,近卫机械化第2、4 军,近卫骑兵第4 军。 赋予托尔布欣的任务是:突破米乌斯河防线,由古比雪沃地域向斯大林诺(顿涅茨克)实施主攻,与北面的西南方面军一道歼灭顿巴斯南部德军。然后向梅利托波尔、克里木半岛和第聂伯河下游方向进攻。 8 月18 日,托尔布欣开始对霍利德的复仇之战。南方面军的突击第5 集团军、近卫第2 集团军发起猛攻。在其攻击范围内,只有德第17 军的第306 、294 、336 步兵师。这几个师早在7 月下旬就被打得溃不成军,现在更是无力抵抗,一天之内就被红军突入约10 公里。 经此大败,霍利德的第6 集团军实力所剩无几。尽管他上报的7 月17 日—8 月21 日损失只有23830 人(补充3312 人),集团军战斗兵力却仅余3 万余人。 8 月22 日,第6 集团军战斗力量统计: 第29 军8706 人 第17 军9284 人 第4 军13143 人 为了扩展战果,托尔布欣将第4 近卫机械化 开赴前线的苏联骑兵。虽然这场战争是大pào和机械、装甲的天下,苏军依然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 5 章 保持了大量骑兵,还将其与坦克部队混编 军投入突击第5 集团军打开的突破口。8 月19 日凌晨,该军开始前进,势如破竹,一个昼夜就向西推进约20 公里,渡过克lún卡河,并夺取了右岸登陆场。从而威胁到了阿姆夫罗西耶夫卡和斯大林诺之间的铁路线。一旦切断这条线路,霍利德的集团军就将被拦腰斩断。 红军的突破震动了整个南方集团军群。霍利德竭尽所能遏制突破口的扩大,从北面调来第3 山地师,从南面调来第111 步兵师,由两侧夹击突入苏军。曼施坦因也使尽解数,到处搬援兵救火。他从马肯森那里抽出第17 装甲师;从中央集团军群讨来第9 装甲师和第258 步兵师;甚至拉来了A 集团军群唯一机动兵团——第13 装甲师! 8 月20 日,德军援兵和突入苏军,在55 公里狭窄正面遭遇!持续四天激战,苏方投入第31 近卫步兵军(第4、34、40 步兵师),第4 近卫骑兵军,第4 近卫机械化军,德方投入包括第13 装甲师在内的3 个师。 苏军赢得了遭遇战的胜利,并于8 月23 日攻占了阿姆夫罗西耶夫卡,将霍利德一分为二。苏机械化军先头自进攻开始以来,五天内推进了60 公里。已经对塔甘罗格德军后方构成重大威胁。为了加快进攻速度,托尔布欣决定成立骑兵机械化集群,包括第4 近卫机械化军和第4 近卫骑兵军,由骑兵军长吉里钦科少将指挥。集群的任务是向南突击,迂回德第29 军后方。 4、德军撤退 霍利德第6 集团军面临着全军覆没的危险,曼施坦因称其为“空前的危机”。他向希特勒告急,要求大量增援,否则就要“缩短战线”——也就是说撤退。 希特勒赶忙亲赴乌克兰,于8 月27 日在文尼察“狼人”大本营接见曼施坦因。他要求全线坚守到“敌人确信其进攻已无所收效为止”。 可曼施坦因已经“集中了火力”。他本人,加上集团军司令,甚至还有军长和师长各一位,围着希特勒,不断强调他们兵力不足,北翼第8 集团军和第4 装甲集团军也无法长期支撑。因此,顿涅茨是肯定保不住了。要避免这种局面,就必须给他12 个新师,并从平静地段调动兵力来替换疲惫部队。 希特勒耐着xìng子听曼施坦因的说辞。他当然不愿意放弃顿涅茨,所以只能选择抽调援兵。问题是东线几乎没有什么地段是平静的。8 月28 日,克卢格来谈了一次,也没有实质xìng表示;北方集团军干脆表明一个师也调不出来。 霍利德在前线已经支撑不住了。由于苏军快速集群的迅猛南下,他的第29 军极有可能被围在亚速海沿岸。加上苏空军和亚速海区舰队的活动,从海路撤退几乎没有可能。霍利德只得在8 月30 日放弃塔甘罗格,命令第29 军向西突围。同一天,增援而来的第9、17 装甲师和第258 步兵师向东采取行动,策应了这次突围。 8 月31 日,曼施坦因自作主张,允许第6 集团军撤退到“乌龟”阵地——斯大林诺南部,卡利米乌斯河西岸的非筑垒防御阵地。当晚,希特勒也授权曼施坦因让第6 集团军和第1 装甲集团军右翼撤退,当然必须是在“没有其他办法的情况下”。9 月3 日,希特勒又下令,必须无条件坚守“乌龟”阵地。同时对还能控制的地区进行彻底破坏。 但曼施坦因也确实没有多少办法了。由于霍利德的崩溃,其北面马肯森的战线也濒于失败。9 月初,他的右翼被苏第3 近卫集团军突破,并于9 月2 日丢掉了利西昌斯克。马利诺夫斯基大喜过望,立刻将第1 近卫机械化军和第23 坦克军从右翼调往利西昌斯克发展战果!红军一路猛进,9 月8 日夺取jiāo通枢纽红军村。第二天,红军坦克大胆机动,深入德军纵深,一举夺取红军村西南的恰普利诺。 马肯森的第1 装甲集团军纵深被苏联坦克搅了个稀烂,防御体系陷于瘫痪。9 月10 日,他战线中北部的重要jiāo通枢纽巴尔文科沃也落入红军手中。 托尔布欣也不甘落后,将第2 近卫机械化军投入战斗,继续对霍利德穷追猛打。其第5 突击集团军在第2 近卫集团军配合下,于9 月8 日解放顿巴斯州首府斯大林诺。当天,斯大林发布国防人民委员命令,祝贺南方方面军和西南方面军在顿巴斯的胜利。2 天后,地面部队又和亚速海区舰队的登陆兵一道,解放了钢铁中心马里乌波尔。 在红军的巨大压力下,德第1 装甲集团军和第6 集团军不断撤退。曼施坦因在顿巴斯的失败已不可避免。与此同时,他的北翼也在动摇。 三、曼施坦因北翼动摇 1 、南方集团军群北翼态势 曼施坦因对他的北翼原本还比较放心。虽然丢失了哈尔科夫,损失了大量部队,但他最强大的集团——第4 装甲集团军和第8 集团军还具有相当实力。尤其是第8 集团军,在月底还有约20 万兵力,740 辆坦克强击火pào(可用209 辆),火pào迫击pào1935 门,293 门高shèpào。 当面的红军沃罗涅日和草原方面军,实力损耗相当严重。沃罗涅日方面军现有665500 人,草原方面军336200 人。总员额虽还有百万之数,一线战斗兵力却严重不足。而且两个方面军据称只有约800 辆战车,总数可能还不及当面德军。苏军可以使用的战车也严重不足:如第5 近卫坦克集团军,8 月27 日只剩下66 辆完好坦克,连长和营长减员了85%;第1 坦克集团军情况较好,8 月23 日也只有141 辆坦克。 8 月底,曼施坦因对战线进行了调整。为防止被包围,霍特的第4 装甲集团军于8 月24 日深夜放弃了阿赫特尔卡突出部。撤出哈尔科夫的第8 集团军也暂时稳住了阵脚,依托梅列法等地实施防御。至8 月27 日,德军于哈尔科夫(不含)—苏梅之间,建立起“一条相当完整的防线”。 南方集团军北翼暂时“稳定”了。但曼施坦因还没来得及松口气,毗邻其北翼的南方—中央集团军结合部就出了大问题! 第4 装甲集团军8 月21 日 第52 军 第255 、112 、332 、57 步兵师 第48 装甲军 第19、11 装甲师 第7 军 第88、75、323 、68 步兵师 第24 装甲军 “大日耳曼”师,第10 装甲步兵师,第7 装甲师 第8 集团军战斗序列8 月21 日 第3 装甲军 第223 步兵师,党卫军“帝国”、“维金”、“骷髅”师 第11 军 第168 、167 、198 、106 、320 步兵师,第3 装甲师,第6 装甲师一部 第42 军 第39、161 、355 、282 步兵师,第6 装甲师一部 直属 第34 步兵师,第47 装甲军 2、苏联中央方面军的攻势 在曼施坦因与中央集团军群的结合部之间,红军展开了罗科索夫斯基大将的中央方面军。对其发动进攻的可能,德中央集团军群与东线外军处分别在8 月22 日和8 月25 日做出了预测。后者甚至预言:在这个方向,“必将bào发影响南方集团军群总态势的危机”! 只要稍微分析一下这里的兵力对比态势,就会发现上述预测并不困难: 罗科索夫斯基的总兵力为579600 人。编成为第13、48、70 集团军,坦克第2 集团军,第65、第60 集团军,由空军第16 集团军支援。 而德军用以阻挡的兵力,除了第9 集团军一部分侧翼外,主要是第2 集团军所属的9 个步兵师,司令官是魏斯将军。虽然他们还可以依托谢夫河、谢伊姆河等战术区实施防御,但如此稀薄的实力,根本不足以阻止罗科索夫斯基近58 万大军的推进。 苏联方面当然也很清楚该战区蕴藏的契机。还在库尔斯克会战结束前,苏最高统帅部就给罗科索夫斯基规定了新任务: 从战线中部发起主攻,攻击谢夫斯克、胡托尔—米哈伊洛夫斯基,挺进至杰斯纳河,然后向涅任、基辅总方向发展。同时,以一部兵力夺取jiāo通枢纽切尔尼戈夫。 按照这个计划,中央方面军将与沃罗涅日方面军共同攻占乌克兰首府——基辅。两者的预定分界线是:洛金斯卡亚车站、捷尔内、红科利亚丁、伊奇尼亚、基辅。 解放基辅的荣誉,使罗科索夫斯基和他部下们活跃起来,个个跃跃yù试。但这个前景也面临着两个潜在挑战:首先是北面,德国莫德尔将军的第9 集团军。莫德尔退出奥廖尔地区后,已经在布良斯克方向稳住了阵脚,有可能调来一部分援兵;第二则在于,中央方面军自身经过1 个半月恶战,损失甚大,实力还没有得到恢复。 第2 集团军战斗序列8 月21 日 第13 军 第377 、82、327、340 步兵师 第20 军 第137 、86、251、45 步兵师 直属 第7 步兵师 尽管如此,罗科索夫斯基只用10 天就完成了准备,于8 月26 日晨转入进攻。在主攻的中部,谢夫斯克、诺夫哥罗德—谢韦尔斯基方向,他布置了巴托夫指挥的第65集团军,以及第48、第60 集团军一部兵力;为了增强突击力量,还给巴托夫加强了坦克第2 集团军、第4 突破pào兵军,派出了第16 空军集团军主力。 在南面,另外安排了一个辅助攻势,以第60 集团军向科诺托普突击。 但进攻开始后,罗科索夫斯基却发现“敌人的顽强出乎我们的预料”。尽管苏军pào火猛烈,德国人非但没有丢弃阵地,反而不断发起反击。在战车引导,飞机配合下,密集的德军散兵线向着攻击苏军当面迎击而来。 在苏军主攻方向,很快汇集了德第2 集团军一线8 师中的5 个。8 月27 日,德国中央集团军群又从第9 集团军和预备队抽出2 个步兵师和2 个装甲师,投入谢夫斯克地域。 同一个8 月27 日早晨,罗科索夫斯基也投入了第2 坦克集团军。该集团军现编有第3、16 坦克军,第7 近卫机械化军,第11 独立坦克旅。虽然架子很大,但第16 坦克军和第11 独立坦克旅实际上没有坦克,因此只有第3 坦克军和第7 近卫机械化军可以作战。 虽然数量不够,坦克兵团还是增强了第65 集团军的进攻威力。当天,第27 步兵军、第3 坦克军和第7 近卫机械化军协同作战,攻占了谢夫斯克。但德国人这天也发动了不少于12 次反冲击。激战至8 月31 日日终,红军依然被阻滞在德纵深20—25 公里处。 由于中央方向受阻,罗科索夫斯基命令南面的第60 集团军加强攻势,并派卢德钦柯上校的第9 坦克军予以支援。接到命令后,第60 集团军司令切尔尼亚霍夫斯基表现得极为积极,不惜空虚其右翼,将主力调到左翼以强化攻势。 德军对俄国人的转向始料未及!中央集团军群8 月22 日还认定苏军将向谢夫斯克以北突击,因此在南翼只留下了少量兵力。8 月27 日,雷利斯克两侧约60 公里正面上,仅部署了德军2 个团。 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很快在谢夫斯克以南取得突破。第9 坦克军还发动了一次突袭,于8 月30 日晨夺取了德军纵深内的格卢霍夫。战斗中,军长卢德钦柯战死。他的职务由巴哈罗夫接替。 获胜的苏第60 集团军继续向科诺托普推进。 通过这一系列行动,罗科索夫斯基切断了中央和南方集团军群在谢伊姆河的联系,打开了通向第聂伯河中游的通道。9 月7 日,苏军已在150 公里正面进抵杰斯纳河。9 月15 日,第7 近卫机械化军和第77 步兵军先头攻占涅任。这是德军掩护基辅方向第聂伯河的最后堡垒,距离第聂伯河只有100 公里。 第2 集团军战斗序列9 月5 日 第20 军 第137 、6 步兵师 第56 装甲军(来自第4 集团军) 第31、102 、251 步兵师,第8 装甲师,第4 装甲师一部 Rappard 集群 第12 装甲师一部,第86 步兵师一部,第7 步兵师 直属 第4、12 装甲师一部,第86 步兵师一部 第13 军(隶属第4 装甲集团军) 第183 、340 、82、327 步兵师 3、草原方面军与沃罗涅日方面军攻势 罗科索夫斯基的进攻,从侧面严重威胁着曼施坦因的北翼。而南方集团军群北翼本身,也在红军沃罗涅日方面军和草原方面军的正面压力下逐步后退。 瓦图京的沃罗涅日方面军从8 月25 日开始,追击撤离阿赫特尔卡的德第4 装甲集团军。方面军左翼两天内推进了25—30 公里;右翼第38 集团军9 月2 日攻占苏梅,并向罗姆内和普里卢基方向推进。9 月10 日,苏军突破了罗姆内东南的防御。 但沃罗涅日方面军在中路和左翼却受到了激烈反抗。为了加速进攻,斯大林给瓦图京增派了第52 集团军,以及归该集团军指挥的第5 近卫坦克军和第10 坦克军。第52 集团军由第47、27 集团军接合部投入战斗。 由于红军攻击力度加大,德军被迫于9 月6 日放弃了阿赫特尔卡西南的赞科夫。 科涅夫的草原方面军,则致力于把德第8 集团军赶出哈尔科夫以西的据点。8 月29 日,第5 近卫坦克集团军和第53 集团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 6 章 攻克柳博京,打开了通向波尔塔瓦的道路。 但在哈尔科夫西南的梅列法,苏军却为顽强抵抗所阻止。德军在这个jiāo通枢纽组织了强固防御,将苏第7 近卫集团军阻住了5 天。不满于进展缓慢的科涅夫亲往督阵。经过周密侦查,苏军得以迂回德军支撑点,于9 月4 日占领梅列法。9 月初,草原方面军开始指向克拉斯诺格勒、上第聂伯罗夫斯克。 至9 月初,曼施坦因面临的形势已严重恶化。南面,他的右翼集团被打得溃不成军;北侧,红军中央方面军深入腹地,打开了通向第聂伯河和基辅的大门;第4 装甲集团军和第8 集团军也步步后退。战局日益紧张之际,曼施坦因和希特勒间的争执也日益激烈。 第4 装甲集团军战斗序列9 月5 日 第52 军 第332 、57 步兵师 第48 装甲军(8 月下旬及9 月下旬开始的序列中,属于第8 集团军) 第19、11 装甲师,“大日耳曼”师,第255 步兵师一部 第7 军 第88、75、208 、68 步兵师 第13 军 第183 、340 、82、327 步兵师 第24 装甲军 第112 、34 步兵师,第255 步兵师一部,第10 装甲步兵师 第8 集团军战斗序列9 月5 日 第47 装甲军 第7 装甲师,党卫军“骷髅”师 第3 装甲军 第3 装甲师,第223 步兵师,“帝国”师一部,“维金”师 第11 军 第168 、167 、198 、106 、320、282 步兵师,“帝国”师一部 第42 军 第39、161 、355 、293 步兵师,第6 装甲师,党卫军骑兵师 直属 第34 步兵师 4 、曼施坦因与希特勒的争吵 9 月3 日,曼施坦因飞往“狼穴”,同时还带上了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克卢格。此行的目的,除了要求更多援兵外,主要是向希特勒施加压力,要求改组统帅机构,取消国防军统帅部和陆军总部在东线的重复职能,确立总参谋长的统一指挥。对希特勒来说,这简直就是利用战局危机来逼宫,自然无法接受。 另外,曼施坦因还在此前一天致信蔡茨勒,为了应对红军向中央、南方集团军群之间的突破,需预先在基辅方向集结一支强大的部队。为此,可以不顾一切的从西线调动兵力。 希特勒当时正担心西线会遭到袭击,顿时个人情绪发作,指责曼施坦因是在卖弄聪明。需要说明的是,此后一段时间内,希特勒还是从西线给曼施坦因调来了不少部队和补充兵,但多数都被填到各个战场,根本无法集结成强大的预备队。 但在9 月3 日,曼施坦因也并非一无所获。希特勒已允许他撤退到杰斯纳河西岸;另外,希特勒还准备将A 集团军群撤离库班桥头堡,这样又能给曼施坦因提供不少兵力—约4 个师。 可曼施坦因现有的形势还是无法逆转。9 月7 日,他再度发出了求援电报,要求“采取决定xìng的行动”。 9 月8 日,由于曼施坦因的求援,只睡了4 个小时的希特勒只好强打精神,飞赴扎波罗热的南方集团军群司令部。与会的除了曼施坦因外,还有A 集团军群司令克莱斯特和第17 集团军司令等人。 曼施坦因在会议上宣称,他的右翼已经崩溃,左翼也极端危险。一旦红军彻底击溃他的左翼,南方集团军群和A 集团军群将一起完蛋!退过第聂伯河已经无法避免。不仅如此,中央集团军群也应该一起撤退。这样能缩短1/3 的防御正面,节省出大批兵力。 始终不愿放弃顿巴斯的希特勒,现在也不得不接受事实,允许南方集团军群右翼撤退到“黑豹阵地”。但他同时坚持,中央集团军群还应继续坚守第聂伯河上游东岸,最多也只能撤退到中间地带。理由是在短时间内大规模撤退,将导致大量装备丧失,甚至会陷入秋季泥泞。 另外,根据蔡茨勒的建议,为保护曼施坦因的北翼(第4 装甲集团军),希特勒下令增派1 个军(2 个装甲师2 个步兵师),而这个军必须从中央集团军群抽调。曼施坦因打算用该军发动反击。同时,力图在波尔塔瓦方向迟滞苏军向第聂伯河的推进。希特勒还允诺为曼施坦因提供更多兵力,以保障第聂伯河渡口。 这次命运攸关的会议,只进行了不到一个半小时。沉浸在失败情绪中的希特勒,甚至没有及时发出上述调兵命令,就匆匆回到机场。中午12 时45 分,希特勒的座机飞离扎波罗热。他或许并未意识到,这将是他最后一次视察东线的集团军群司令部。 虽然在9 月8 日会议上,曼施坦因获得了局部撤退和增援的许诺。但他依然觉得,中央集团军群如果不撤离,就无法腾出更多兵力给他。恰巧会议后第二天,已许诺从中央集团军群调给他的1 个军4 个师,未能如期集结。这事给了曼施坦因发挥的机会。他乘机向陆军总部和希特勒大肆抗议,说自“城堡”战役以来,他从未获得“适当和适时的增援”! 为了检验曼施坦因此种说法的准确xìng,我们不妨回顾《东线》上一卷,看看希特勒向曼施坦因增派了多少部队和坦克!而据东线外军处的统计,从夏到秋不到3 月间,曼施坦因的野战兵团就从42 个增加为60 个!至于这些兵力是否得到了“适当适时”的使用,恐怕就得问曼施坦因自己了。 希特勒最初并不愿意理睬这些无根据的“诉苦”。于是曼施坦因决心闹的更狠一点!9月14日,他向陆军总部报告:波尔塔瓦方向已经守不住了,他将于次日把北翼由基辅两侧撤过第聂伯河。也就是说,德军将抛弃中间阵地,直接向后方逃跑! 曼施坦因的逼迫之下,陆军总部只得请他暂缓,等希特勒15 日与之会商。曼施坦因仍不忘乘机要价,提出和希特勒单独会面(除了蔡茨勒)。这显然是要把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克卢格排除出去。 9 月15 日,希特勒在“狼穴”接见曼施坦因。会议上曼施坦因大告御状,指责克卢格没有执行调动兵力的命令,导致他的北翼形势危急。他曼施坦因一旦完蛋,整个东线也要跟着完蛋!决定东线命运的唯一办法,就是把强大兵力送到基辅方向。 尽管曼施坦因实际上也在指责希特勒对克卢格不够严厉。但当下正是用人之际,希特勒不好发作,只能表现出极大的克制。他再次命令克卢格以最快速度送来4 个师,并从西线调来32 个补充营给曼施坦因。 更重要的是,希特勒允许中央和南方集团军群,撤退到梅利托波尔—扎波罗热—第聂伯河—杰斯纳河—奥尔沙—维贴布斯克一线的“黑豹阵地”。但基辅以北德军,是否从杰斯河撤向第聂伯河,还要视情况而定。 至此,曼施坦因的愿望几乎全部得到了实现。德军开始全面撤向第聂伯河和莫洛奇纳亚河! 5、目标:第聂伯河 曼施坦因的撤退计划(9 月中旬): 第6 集团军 撤退目标:南部第4、29 军,撤向梅利托波尔—扎波罗热以南的莫洛奇纳亚河防线。掩护第聂伯河下游前方。 部署变更:北面第17 军,撤到扎波罗热,并将jiāo给第1 装甲集团军。第6 集团军其余兵力jiāo给A 集团军群。 个桥头堡不仅掩护着至关重要的克里沃伊罗格—尼科波尔的铁钨矿区,而且维系着A 集团军群北部侧翼的安全; 第8 集团军防御克列缅丘格和切尔卡瑟方向; 最北部的基辅方向,受到曼施坦因的特别重视,将由霍特的第4 装甲集团军防卫,以防止红军从这里实施大规模迂回。 曼施坦因同时要求,德军在撤退过程中,“各集团军……只要有可能,就应与进攻敌军进行战斗,以削弱敌人的进攻锐气并赢得后撤时间”。 至此,德军向第聂伯河的撤退已成定局。曼施坦因希望在这次撤退后,能够借助第聂伯河宽阔的河面和高耸的西岸峭壁,为他破败的集团军群提供暂时的避难所,以逃避红军强大锋芒的重击! 但此时距离第聂伯河防线完成尚有2 个月时间。这意味着曼施坦因撤退到第聂伯河后,将只能依托一些支撑点实施防御。而这些支撑点最坚固的部份,很多还是德军渡河后就要放弃的桥头阵地。可曼施坦因急于夺路而逃,一时也管不了这么许多,只好寄希望于希特勒能给他更多的pào灰和坦克用来填塞战线。 资料依据:《失去的胜利》、《巴巴罗萨到柏林》,《苏联军事大百科全书》附图,《苏联地图集》 1943 年9 月15 日,曼施坦因经希特勒许可,下达了向第聂伯河撤退的命令,并规定了各集团军撤退后的防御任务: 最南部的第6 集团军,将控制梅利托波尔和莫洛奇纳亚河,以防止苏军从这里斩断克里木德军退路。为此,该集团军的主力将移jiāo给A 集团军群; 虽然曼施坦因不太乐意,但根据希特勒的要求,第1 装甲集团军应坚守扎波罗热桥头堡。这 第聂伯河与德军防线 第聂伯河,苏联欧洲部分第二大河,仅次于伏尔加河。而据1954 年苏联内务部测绘总局《苏联地图集》,则为全苏第十四大河。全长2285 公里,流域面积50.3 万平方公里。 曼施坦因1943 年秋季依托的基辅至扎波罗热一线,属于第聂伯河中游,长555 公里(一说621 公里)。下游从扎波罗热至河口,长325 公里(一说331 公里)。 中游宽度,基辅以南1943 年为200—1200 米;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约2000 米;中下游个别地段甚至宽达3500 米,深12 米,流速2 米/ 秒。加上西岸高峻陡峭, 东岸低缓,非常有利于德军防御。 道路行驶。一些铁路枢纽内竟集中了50 辆以上 但由于1941 年第聂伯河水电站被zhà 的运兵列车。 毁,河流也发生了一定变化。过去是岛的地方成为了半岛,一些支流和河湾因水位下降 这样明显的撤离,当然无法逃过俄国人的侦查。9 月7 日,苏副总参谋长就致电各方面军, 而消失。某些地段,灌木丛林甚至长到了河 要求集中空军实施打击。 边,便于隐蔽兵力。 几乎同时,斯大林也给各方面军下达了行进 根据规定,第聂伯河属于“东方壁垒” 间强渡第聂伯河并夺取右岸登陆场的指示。 的重要设防地区,沿着河岸应构筑连贯严密的防线,将各支撑点和抵抗枢纽,用壕堑和 如曼施坦因所担心的那样,俄国人的重点目标正是他北翼的基辅方向。9 月6 日,斯大林就 jiāo通壕连接起来,形成完整的防御体系。 要求沃罗涅日方面军沿着罗姆内、普里卢基、基 但由于前述种种耽误,至秋季,防线尚 辅的路线进军;其北面取得重大突破的中央方面 未完成,预定完成时间是10 月底或11 月中。德军撤退前后,根据苏方的评估,多数 军,也将指向基辅。他们最强有力的对手,将是德第4 装甲集团军。 河段仅有支撑点防御。只有在一些固定渡口,构成了由壕堑连接的堡垒体系。在曼施坦因的纵深内,这样的堡垒体系主要修筑于 稍南一些,科涅夫的草原方面军应进攻波尔塔瓦、克列缅丘格方向,打败德第8 集团军。顿巴斯方向作战的2 个方面军:西南方面军 扎波罗热、第聂伯罗彼德罗夫斯克、克列缅丘格、基辅。这些阵地多数是征用当地民工 指向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和扎波罗热方向,对付德第1 装甲集团军; 构筑起来的。《苏联地图集》、《苏联军事大百科全书· 南方面军指向莫洛奇纳亚河,企图击溃德第6 集团军,以推进到第聂伯河下游,堵住克里木德军A 集团军群的退路。 军事地理》、《1943 年苏军强渡第聂伯河的工程 为激励前线部队,斯大林还在9 月9 日发布 保障》、《失去的胜利》、《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高统帅部大本营命令:对强渡杰斯纳河,或者 史》卷七,《苏德战争》、《装甲战役—劳斯将 类似河流的指挥员,授予苏沃洛夫勋章。 军的东线回忆》 强渡斯摩棱斯克以下第聂伯河的兵团和指挥 曼施坦因的撤退命令虽然下达于9 月中旬, 员,则授予苏联英雄称号。战场态势瞬息万变。苏各方面军除了领受上 但撤退迹象在月初就已经相当明显。德军甚至在白天撤离部队,极端情况下甚至出现了1000—2000 辆汽车的庞大车队,排成2—3 行沿着同一 述任务外,并没有更多时间制定详细周密的计划,就尾随着德军开始了迅猛追击。他们和撤退的德国人有着同样的目标——第聂伯河! 1943 年9 月中下旬,追击红军和撤退德军,同时涌向第聂伯河。此时斯大林表现的相当老谋深算。早在8 月底,他就扣住了不少增援部队。9 月初,又把全部5 个坦克集团军调入最高统帅部预备队进行补充。 斯大林的意图非常明显:已遭到严重削弱的坦克部队,对有组织撤退的德军实施追击,未必能占到太大便宜。倒不如暂时调离战线,补充好人员和装备,待红军推进到第聂伯河后,再以新锐力量猛击立足未稳的德军,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看起来,斯大林在获得主动权后,表现要比一心只想撤退和要援兵的曼施坦因沉着得多。 由于苏联坦克集团军撤离,留在前线的红军坦克部队实力也不很强,给曼施坦因减轻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 7 章 了不少压力。尽管如此,德军的撤退工作依然艰巨。 除了奥库宁诺沃的一座浮桥外,第聂伯河上的永久桥梁非常有限。按照德国将军劳斯的说法,第1、4 装甲集团军和第8 集团军平均只有一座完好桥梁可用,再就是指望一些载重12 吨的渡轮。而修建新桥,德国人至少需要2 个月时间。 这迫使曼施坦因的3 个集团军(不包括给A 集团军群的第6 集团军),必须集中在5 个渡口的方向: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克烈缅丘格、切尔卡瑟、卡涅夫、基辅。而在其他地段,则只能部署少量后卫兵力。 根据苏方证实,在主要渡口方向,由于德军 1943 年下半年,东线德军面临严重危机。为了应付不测,甚至在机场上都挖起了战壕 兵力强大抵抗激烈,红军进攻速度每昼夜只有5 公里以下;但在其他方向,却可以达成15 公里。 正是这每天10 公里的差距,决定了在曼施坦因撤过第聂伯河,然后全面展开占领西岸阵地前,红军将有时间穿越德军之间的巨大空隙,提前控制西岸的很多地段。用曼施坦因自己的话说,俄国人将可以“为所yù为”! 在这个过程中,德军4 个撤退集团军和红军5 个追击方面军间的战斗,依然极其激烈。 1 、被排斥的罗科索夫斯基 曼施坦因对其北翼的形势最为关注。在基辅以北,曼施坦因自己的第4 装甲集团军左翼,和毗邻的中央集团军群所属第2 集团军等,已经被罗科索夫斯基的中央方面军打得溃不成军。罗科索夫斯基是否可以围住曼施坦因的左翼并夺取基辅,关系着德军整个撤退行动的成败。 但在9 月中旬后,这里的形势发展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变化。 罗科索夫斯基自9 月15 日以第60 集团军占领涅任后,虽然打开了通向基辅的大门,但这里和第聂伯河的距离还有一百公里。而且由于中央方面军前进太快,其南面的沃罗涅日方面军右翼还处于罗姆内、洛赫维察一线,落后了100—120 多公里。这迫使第60 集团军展开大批兵力掩护侧翼,攻击力量大为削弱。 鉴于中央和沃罗涅日方面军的严重脱节,9 月下旬,斯大林取消了中央方面军向基辅进攻的任务,将作战分界线向北移动。这样一来,中央方面军的主要作战方向,就从南面的基辅,变成了北面的切尔尼戈夫。该城与第聂伯河的距离约40 公里。 这是一个颇受争议的决定。斯大林大概认为,中央方面军过分孤军深入,可能会遭到装甲重兵的反击——这是曼施坦因的老手法。与其冒着个风险,不如先在北面打好基础,甚至可以阻断曼施坦因从那里获得援兵的通道。 除了战术考虑外,斯大林还必须摆平人事关系。上述决定据说就来自朱可夫和赫鲁晓夫的建议。朱可夫当然希望攻克基辅的荣誉,仅属于由他协调的沃罗涅日方面军。在这些问题上,红军将领们往往都是斤斤计较的。为此,当罗科索夫斯基许可第60 集团军攻占本属沃罗涅日方面军战区的普里卢基后,斯大林还发出了警告。 从德国角度看,虽然曼施坦因当时在北翼的实力还不强(他最强的坦克部队还在中部),但在这里集结重兵并发动反击,却一直是他的努力方向。希特勒承诺给他的第59 军,也终于从中央集团军群第3 装甲集团军调了过来,jiāo给霍特的第4 装甲集团军,用以强化其最北翼防线。9 月中旬,该军下属有第8 装甲师和第217 步兵师,后者来自北方集团军群。而随着援兵的陆续抵达,以及曼施坦因其他部队的撤退,可以机动至此的兵力无疑会持续增加。 由此分析,斯大林的决定,虽然有过度谨慎的嫌疑,却也的确是最保险的做法。而且这还产生了另外一个后果:曼施坦因注意到苏军在基辅以北兵力不强,对这个方向也有所忽视。这给未来的战局变化埋下一个大大的伏笔。 2、挺进第聂伯河 罗科索夫斯基虽不甘心放弃基辅,但也只能照此办理。根据新任务,他决心把原方面军右翼的第13 集团军调来加强左翼攻势,打垮德军新的第59 军;第61 集团军(9 月7 日新编入中央方面军)则被投入第65、13 集团军之间,指向切尔尼戈夫。 9 月18 日,普霍夫中将率第13 集团军完成320 公里行军,前出切尔尼戈夫东南35—45 公里,对德第59 军及其2 个师摆开了阵势。第13 集团军在库尔斯克会战中,曾以顽强抵抗阻止了莫德尔第9 集团军的进攻,堪称红军精锐。 罗科索夫斯基赋予该集团军的任务是:沿杰斯纳河左岸进攻,于9 月22 日进抵该河下游切尔尼戈夫以南,从切尔尼戈夫(不含)、莫罗夫斯克地域渡河。然后向西推进,最晚于9 月26 日进抵第聂伯河,并夺取对岸登陆场。近卫强击航空兵第2 师负责支援这次行动。 但普霍夫中将本人的野心更大。他把任务完成时间提前4 天,预定9 月18 日日终抵达杰斯纳河,9 月22 日进抵第聂伯河。为此,他以第28、近卫第17 军为第一梯队;第15 军为第二梯队,并预定在抵达杰斯纳河后投入战斗。 9 月18 日6 时,第13 集团军开始进攻,进展极其顺利,很快赶走了当面的2 个德国师。当天日终就如期于切尔尼戈夫地域抵达杰斯纳河,切断了基辅—切尔尼戈夫公路。但在第13 集团军右翼,苏第61 集团军却被德军阻挡,与第13 集团军之间形成50 公里缺口。 德第2集团军乘机在切尔尼戈夫集中了第2、12 装甲师,第203 警卫师。总计16000 人,60 辆坦克,150 门火pào。第13 集团军如果继续向第聂伯河推进,其右翼和后方就将陷入这三个德国师的威胁之下。 普霍夫决心就地吃掉这股德军,并拿下切尔尼戈夫这个第聂伯河附近的重要jiāo通线,反过来威胁退却的德军第2 集团军侧翼。 任务由右翼第28 步兵军执行。除了一个迫击pào团外,普霍夫把集团军几乎全部加强火器都给了这个军,包括:第129 坦克旅、第19 近卫加农pào团、第874 反坦克pào团、第476 迫击pào团、第1287 高shèpào团、1 个工兵营。强击航空兵第2 师也将予以支援。 9 月19 日拂晓,苏军从40 公里正面强渡杰斯纳河,并由南面和东面攻击切尔尼戈夫。激战2 个昼夜,于9 月21 日夜间攻占切尔尼戈夫,随后就地转入固守。 普霍夫又把主攻方向转向中央,以最快速度推向第聂伯河。为此投入了第二梯队的第15 军,并把加强兵器给了这个军。 9 月22 日,第13 集团军先遣支队进抵第聂伯河。但是,制式渡河装备却还远在后方。据说在第48、65、13 集团军强渡杰斯纳河前,中央方面军的舟桥纵列已经掉队150—200 公里。 普霍夫不打算等待。这天拂晓,他的先遣队就乘坐25 个用圆木和木桶做成的木筏,42 艘渔船,2 艘驳船和9 艘专用艇,冒着德军凶猛的轰zhà渡河。苏军轻装步兵首先渡到西岸,随后又送过了团属火pào、迫击pào和反坦克pào。在这个过程中,师属pào兵一直从左岸实施pào火支援。 当天,第13 集团军建立起宽25 公里,深2 —10 公里的登陆场。第二天,这个登陆场扩大为宽35 公里,深20 公里。第13 集团这天又向西推进35 公里,并在普里皮亚季河河口右岸建立了登陆场。他们锲入的位置,正好位于中央和南方集团军群的结合部。 在普霍夫的两侧,苏第60 集团军和第61 集团军也分别渡过了第聂伯河。其中,从基辅以北 切尔尼戈夫——普里皮亚季河战役第13 集团军转移主要突击方向(1943 年9 月) 第13 集团军行动 渡河的第60 集团军比较幸运。除了木船和木筏外,他们还从德国人手中抢到了2 艘载重40 吨的驳船,因此可以运送一些pào兵。 从涅任冲过来的第7 近卫机械化军,其第24 近卫机械化旅于9 月21 日在基辅以北的奥库尼诺沃进抵第聂伯河一线。随后,军主力抵达并着手渡河。但直到9 月24 日夜,也只有第26 近卫机械化旅一个摩托化步兵营用木筏和船渡河成功。 对岸德军当然不会允许这个营的存在,立刻调动第339 步兵师予以反击。但他们没有能够把俄国人赶下河。苏军当然不会再给德国人机会。第二天夜间,旅主力渡河成功。其他部队也接踵而来。但因为没有重型渡河器材,苏军在西岸依然只有一些轻装部队,无法取得更大进展。直到第七天,机械化军得到一个舟桥营,才把坦克送过了河。9 月底,苏军在这里夺取了三个登陆场。 更北面的方面军右翼集团进展较慢,但也渡过杰斯纳河,于9 月16 日占领诺夫哥罗德—谢韦尔斯基。随后,第48、第65 集团军克服德军在沼泽和森林内的抵抗,继续向戈梅利方向进攻。他们推进至索日河,并在右岸获取了两个小桥头堡。 由于中央方面军在第聂伯河与普里皮亚季河间的突破,“东方壁垒”被捅破,中央集团军群和南方集团军群的联系遭到严重威胁。 但在南方集团军群北翼,退下来的第4 装甲集团军却陆续出现在基辅两侧。基辅以北的第59 军和第13 军,至9 月24 日拥有7 个完整师,以及3 个师各一部。 而且和曼施坦因相比,克卢格似乎对消除结合部威胁更为积极,向结合部上的第56 装甲军集中了第2、5、4、12 装甲师,第86 步兵师。为了把苏军赶回去,德国人倾其所有。 9 月24 日第4 装甲集团军左翼兵力 第59 军 第217 、95 步兵师,第8 装甲师,第2 装甲师和第213 警卫师各一部 第13 军 第339 、183 、340 、208 步兵师,第327 步兵师一部 9 月24 日—9 月30 日,德军集中第5、8、12、2 装甲师,向锲入两大集团军群结合部的苏第13 集团军登陆场发动凶猛攻击。可普霍夫毕竟经受过库尔斯克的考验,并不在乎这几个残破的德国装甲师。他不但逐个击退了德军攻势,还乘势肃清了第聂伯河与普里皮亚季河之间的敌人,扩大了切尔诺贝利地域的普里皮亚季河登陆场。 最靠近基辅的苏第60 集团军却没这么顺利。按照罗科索夫斯基的指示,该集团军本应该致力于巩固和扩大登陆场,向西和西南方向迂回基辅。但集团军司令切尔尼亚霍夫斯基依然指望攻占基辅,便沿着第聂伯河向南发起进攻。结果被德军猛烈反击所阻止,向纵深扩大登陆场的任务也未能完成。 至9 月底,罗科索夫斯基的进攻势头已经耗尽。但他已经取得了相当巨大的战果,一个月时间内向西推进约300 公里,夺取了第聂伯河、普里皮亚季河和索日河登陆场。正是因为他的迅猛进攻,严重威胁了曼施坦因和克卢格之间的联系,导致了德军的大规模后撤。 1、建立布克林登陆场 由于斯大林否决中央方面军由北攻取基辅,这个任务就只能由南面——瓦图京的沃罗涅日方面军来承担了。 瓦图京当面,是霍特将军的第4 装甲集团军主力。包括第7、52 军,第24、48 装甲军。(第52 军和第48 装甲军先后转给了第8 集团军)。4 个军和预备队9 月中旬兵力为21 个师,其中有5 个机动师。 9 月中旬以来,霍特奉曼施坦因的命令实施撤退,并采取了诸多保障措施:德军事先派出工兵控制住桥梁,保证其完好无损,并做好随时zhà毁的准备;装备拖拉机的抢修队被配置在适当地区,随时将被击毁的车辆和装备拖到路边,保证道路畅通;在道路jiāo叉点和桥梁,配备高shèpào以防备空袭;而撤退的jiāo通指挥,则由资深军官负责:在大量部队通过时,军士的威信是不够的。 同时,德军还尽量对撤退地区实施破坏。他们在放弃的机场埋上几颗数百公斤重的zhà弹,待最后一架飞机离开,就立刻bào破。留下的大弹坑“使人联想到月球表面的景象”。 斯大林已经预见到了德军的撤退,决定将后备力量移上前线。9 月10 日,他将第3 近卫坦克集团军jiāo给瓦图京。 由雷巴尔科指挥的第3 近卫坦克集团军,在此前的奥廖尔战役中遭受巨大损失,8 月中旬就被调入统帅部预备队予以补充,现在已经恢复了元气。集团军共有700 辆坦克自行火pào,占沃罗涅日方面军总数的70% 。还得到了第1 近卫骑兵军的加强。上述部队集结在罗姆内地域,随时准备投入战斗并冲向第聂伯河,抵达日期预定为9 月24 日前。 第4 装甲集团军中部和右翼集团战斗序列(含调派第8 集团军)9 月15 日 第7 军 第88、75、82、68 步兵师,第327 步兵师一部 第24 装甲军 第112 、255、34、57 步兵师,第10 装甲步兵师 第52 军 第39、161 、355 、106 、293 步兵师,党卫军骑兵师 第48 装甲军 第72 步兵师,第11、19 装甲师,“大日耳曼”师 直属 第332 步兵师,第2 装甲师 9 月下旬,沃罗涅日方面军当面德军增加为19 个步兵师和6 个机动师。这些部队多数还在撤退行军中,只有7 个步兵师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 8 章 和2 个装甲师已经退到右岸,却也尚未完成防御展开。而由于德军大量撤退,红军所遭受的抵抗却在9 月19 日骤然减弱。 这正是瓦图京所等待的机会!他立刻决定,第38 集团军和第3 近卫坦克集团军火速冲向第聂伯河,抢在德军完成防御展开前实施强渡! 9 月19 日夜,第3 近卫坦克集团军自罗姆内出击,狠狠咬着德第52 军的尾巴猛冲而来!雷巴尔科以2 个坦克军和1 个机械化军为第一梯队,骑兵军为第二梯队,尾随预备队1 个坦克旅,沿着70 公里正面一路疾驰狂奔。 但雷巴尔科还嫌不够快,又派出了先遣支队。这些分队很快就领先主力部队约40 公里,巧妙绕过德军各后卫支撑点,以每昼夜75 公里疾进。9 月21 日中午,他们已进抵基辅以南的第聂伯河一线。 先遣队面前的河段向北突出,因此在右岸形成了布克林弯曲部。尽管苏军手头没有什么制式渡河器材,但还是从当地居民那里获取了几艘渔船。加上一些木筏。当夜,第9 机械化军第69 机械化旅第1 营利用这些简陋器材,从东面渡入弯曲部,很快与当地“夏伯阳”游击队建立联系,并从他们那里获知了德军火力点的位置。另外,该旅还幸运的获得了一艘从河底打捞起来的渡船,得以运送过来几门76 毫米火pào。 布克林地区被苏军渗入的消息令德国人大为震惊。他们迅速调来第167 步兵师发动反击。该师8 月底兵力已下降到不足6000 人,仅有“战斗群”的实力,却还有力量来对付一个苏联营。恶战中,苏军营长战死,但他的部下还是死死的钉在岸边,保证了旅主力渡河。 9 月22 日,苏军从更多方向渗入弯曲部。第3 坦克集团军可以利用的渡河工具,主要是15 艘渔船,依然只能运送一些冲锋qiāng手。拂晓,第51 近卫坦克旅一个摩步营由格里戈罗夫卡地域渡过第聂伯河。随后,第22 近卫摩步旅的一个营也强渡成功。进入右岸的苏军很快发动冲击,把德国人赶出第一道壕堑,占领了格里戈罗夫卡。 当晚,近卫第54 坦克旅1 个摩步营偷渡过莫纳斯提尔卡,并在拂晓后顶住了德军的强大反击,在河岸扎下了脚。 布克林弯曲部西面,红军第40 集团军也加入了夺取登陆场的战斗。同一个9 月22 日,第8 近卫坦克军和第10 坦克军所属先遣队接近弯曲部。随后,坦克第10 军的一个小组乘木筏和小船由偏西一些的休钦卡以南渡河成功。他们的行动,保证了此后第11 摩步旅和第68 近卫步兵师的渡河。 经过9 月22 日激战,在基辅东南大布克林区第聂伯河右岸,意义重大的布克林登陆场开始建立。最初,进入登陆场的苏军只能用轻型武器抵御德军越来越凶猛的反击。一昼夜后,舟桥营抵达,并于9 月23 日将一些坦克送过河来。 瓦图京急于巩固和扩大这个登陆场。就在此时,苏军的“秘密武器”——空降兵出现了。 2、第聂伯河空降战役 动用空降兵夺取登陆场的计划制定于9 月中旬,9 月19 日为朱可夫所批准,并授权瓦图京在空降一天前下达具体任务。预定投入的兵力包括: 近卫空降第1、第3 旅及近卫空降第5 旅一部,共约1 万人,45 毫米火pào24 门,50 和82 毫米迫击pào180 门,反坦克qiāng378支,机qiāng540 挺。上述部队被组成一个空降军。军长由苏空降兵副司令扎捷瓦欣少将担任。 空降计划在两个夜间完成。为此调来了180 架JIn—2 飞机和35 架滑翔机。9 月22 日,这些飞机集结完毕。部署在列别金、斯莫罗季诺、博戈杜霍夫。距离投放地点175—220 公里。每架飞机晚上需要起降2—3 次。火pào将用滑翔机降落。每个士兵携带2 天干粮和2—3 个基数的弹yào。 9 月21—22 日,鉴于苏军已经进入布克林桥头堡,德军的抵抗似乎也很微弱,瓦图京感到使用“杀手锏”的机会到了。9 月23 日中午,他在第40 集团军司令部下达命令:于9 月24 日夜空降2 个旅。 空降兵的具体任务是:夺取布克林弯曲部后方的利波维罗格、马克多内、尚德拉、斯捷潘齐、科斯佳涅茨、卡涅夫一线。瓦图京指望这次行动可以瓦解德军在登陆场的防御,并阻断其增援路线。 瓦图京的上述决定相当轻率。事后,连斯大林感到震惊:夜间空降,即使在己方控制区域也是困难重重,更何况是在设防严密的敌占区! 而在瓦图京的预定空降区域,形势也在9 月23 日发生突变。德第24 装甲军决心向布克林登陆场投入更多兵力,在9 月24 日从南面卡涅夫地域抽调部队。9 月24 日日终,德第112 、255 步兵师出现了登陆场当面。在此前后,一些机械化部队,如第7、19 装甲师,第10 装甲步兵师等,也在紧张开进中。 第24 装甲军9 月24 日战斗序列:第7 装甲师,第72 步兵师一部,第34、255、112、57 步兵师,第10 装甲步兵师。 但空降计划已来不及改变了,或者说瓦图京也没有意识到需要改变。不过,空降兵力却和计划有所不同。原计划投放的是第1、5 旅。但第1 旅此时尚未完成集结,只好临时由第3 旅取代。作为预备措施,9 月23 日夜间,空降第3、5 旅第一梯队实施了伞降。首批空降人员的任务是标示出空降场范围。空降前一天,红军还实施了轰zhà。 9 月24 日清晨,苏军开始向停机坪直接集结物资。当天夜间,大规模空降开始。可是在机场就出了纰漏:原本负责运输45 毫米火pào的飞机(部署在斯莫罗季诺)未能出发;第5 旅的空降也因为飞机燃料不足,而在9 月25 日夜间1 时前停飞。 飞到德军上空的运输机,遭到了高shèpào的猛烈shè击。因为害怕被击中,飞行员被迫提高高度和速度,匆忙间无法准确判断方位,只能指望地面首批空降人员燃烧的火堆和信号弹。 德国人发现了这一点,便在后续苏联飞机的接近方向到处燃烧火堆,发shè信号弹。由于受到迷惑,原定投放在10X14 公里范围内的苏联空降兵,却被扔到了30x90 公里内,是原定区域的近20 倍!有的空降兵掉进水里,有的落入苏军配置地域,而更多的则降落到行进中的德军战斗队形。 其中,最惨的是第3 旅空降集群。他们在皮夏利尼基和拉祖尔齐村边着陆,直接落入正向前线开进的德第19 装甲师机械化纵队,很快就被德军就地围剿干净。该旅一名大尉负伤后侥幸逃脱,带着第3 旅军旗在麦秸堆里躲藏了14 天。他在奄奄一息之际为皮夏利尼基村村民所救,并将军旗jiāo给他们保管。直到1944 年初,这面军旗才被送往苏军统帅部。 1943 年9 月24 日的空降,一共出动了298 个架次,投放4575 人,弹yào660 箱。其中:第3 旅3050 人,弹yào432 箱;第5 旅1525 人,弹yào228 箱。未空降人员2017 人,物资590 箱。 已经空降的近4600 人,除了被德军就地歼灭者外,多数在敌后陷入孤立。他们没有重型武器,彼此间也难以联系,拂晓后还必须竭力逃避德军快速反空降分队的搜剿。由于空降兵指挥员和他们的无线电电台分乘不同的飞机,幸存下来的指挥小组也没有通讯器材,无法集中部队。而脱离了指挥员的电台同样无所作为。只有一个电台曾经和方面军司令部建立联系,但这个无线电员显然没有归通信军官掌握的资料,结果也未能通话。 几千名精锐的空降兵,如石沉大海一般消失在德军后方。焦急不安的苏联人于9 月27 日伞降了3 个无线电小组,很快也杳无音讯。第二天,又派出了1 架波—2 飞机,结果在战线附近就被击落了。 空降作战失败了。德军的反击却开始了。9 月27 日,德第48 装甲军已经由克列缅丘格退到了右岸,转向基辅以南。德第7 装甲师和第20 装甲步兵师向红军登陆场猛扑过来。也在9 月27 日,苏军第27 集团军的步兵正好进入了登陆场,并开始向南推进。 两军在途中遭遇。德国坦克不待展开就直接冲压过去。苏军遭受损失后赶紧后退,转入防御抗击德军坦克。经过一番激战,德国人终究还是无法把红军赶下河去。至9 月30 日,布克林登陆场正面达11 公里,纵深6 公里。 布克林登陆场建立后几天,在其南面,苏军也突破了第聂伯河。第47 集团军先头第3 近卫机械化军于9 月22 日占领佐洛托诺沙,三天后抵达第聂伯河,并从卡涅夫以北渡河。集团军主力随即跟进,切断了向切尔卡瑟渡口退却的波尔塔瓦德军后方jiāo通线。新建立的卡涅夫登陆场,后来和布克林登陆场连为一体。 基辅以南布克林登陆场不断扩大。但考虑到地形等因素,朱可夫和瓦图京不敢把全部希望寄托于此,因此要求第38 集团军司令奇比索夫在基辅以北建立新的桥头堡。9 月25 日深夜,第38 集团军进行了第一次渡河尝试,但被德军pào火击退。此后几天,俄国人一直没有放弃努力。和其他苏军部队一样,第38 集团军直到9 月26 日也还没有得到制式渡河器材。只好利用10 艘渔船,顺着张于两岸的钢索,企图把一个步兵团送过岸去。终于,苏第240 步兵师的一个小分队冲入对岸,经20 个小时奋战后巩固了下来。至9 月29 日日终,苏军在柳捷日方向占领一个宽8 公里,深1 公里的桥头堡。第38 集团军另外在斯瓦罗姆耶夺取了一个桥头堡。两个桥头堡随后被连为一体,正面达15 公里,纵深达10 公里,统称依然为柳捷日登陆场。 至9 月底,瓦图京在基辅南北两侧的第聂伯河对岸,都建立了登陆场。几乎同时,曼施坦因也完成了该方向的撤退。遗憾的是,这里的“东方壁垒”已经漏洞多多了。 三、追击:草原方面军 1 、波尔塔瓦——克列缅丘格 9 月下旬,瓦图京的沃罗涅日方面军在基辅方向取得了重大成就。但在其南侧,科涅夫的草原方面军却进展迟缓。他的主要对手——德第8 集团军,以强大后卫扼守在沿途的高地、居民点和道路jiāo叉点附近,一路顽强阻击并不断反冲。直到9 月20 日,草原方面军和第聂伯河的距离还有70—120 公里。 9 月20 日,科涅夫命令部队加速推进。他以右翼第5 近卫集团军和第53 集团军包围波尔塔北南两侧;以第69 和第7 近卫集团军从中部进攻;第57、46 集团军指向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 考虑到第69 集团军损失太大,斯大林又派来第37 集团军准备替换之。第37 集团军目前实力充足,编有第57、82 步兵军和第53 步兵师。总计7 个步兵师,加强有3 个高shèpào师、1 个加农pào旅、2 个反坦克pào团、3 个火箭pào团。其任务是作为第二梯队,从克列缅丘格以南渡过第聂伯河。 但科涅夫的机动兵力还是不多。配属的第5 近卫坦克集团军已调往后方休整。只能指望右翼第1 机械化军的少量坦克。为了加速冲向第聂伯河,该军组成了一个快速支队。 而要冲向第聂伯河,就必须拔除波尔塔瓦的德军据点。按照曼施坦因9 月上旬的计划,波尔塔瓦本应成为德军的中间防线。而在9 月中旬决定撤退后,波尔塔瓦又成为阻滞苏军追击的重要屏障。 在该城及其两侧的沃尔斯克拉河,德国人把桥梁破坏殆尽,并增派了第106 步兵师和“帝国”师。德军控制的右岸先是一片低地,然后是陡峭的悬崖,上面架设了机qiāng、迫击pào和直瞄火pào。苏联目击者回忆,只要红军一接近沃尔斯克拉河,就会招徕西岸德军的猛烈pào火。德国重型坦克也沿着河岸,不断shè击对面的苏军和河里的pào艇。无法前进的苏军,只能坐视面前的波尔塔瓦城被德军纵火焚烧,笼罩在浓烟中。8 个居民企图阻止德国人烧毁博物馆,结果自己也被投入火中;数百名拒绝和德军撤退的铁路工人则被关在机车库内烧死。 9 月22 日,科涅夫亲赴前线视察扎多夫的第5 近卫集团军,敦促他们于9 月23 日拂晓占领波尔塔瓦。俄国军人都很清楚波尔塔瓦对俄国历史的重要意义:234 年前,彼得一世正是在这里击败了瑞典查理十二世的军队。而第5 近卫集团军在沃尔斯克拉河的渡河点,正是当年彼得的老路。 实际上,当天上午7 时,苏军第9 近卫空降师和第95 近卫步兵师等部队已经渡到了右岸。随后又有更多部队渡河。冒着“自斯大林格勒以来最猛烈的德军pào火”和被zhà得翻腾起来的河水,苏军士兵拼命划船。待船只靠岸后,很快响起了一片俄国士兵冲锋的“乌拉”声。 战斗延伸向波尔塔瓦城。一些苏联空降兵提前渗入市中心,给守军造成了混乱。德军后卫迅速撤离。9 月23 日晨,红军解放了波尔塔瓦。此时城市已被烧得破败不堪。但红军还是从一座部分被烧的学校里救出了一些居民。 利用红军受阻于波尔塔瓦这段时间,德第8 集团军迅速撤退。其第11 军(军长劳斯)于9 月20 日抵达第聂伯河。按照曼施坦因的指示,劳斯将掩护第8 集团军约13 个师从克列缅丘格渡河。包括第6、7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 9 章 11 装甲师,第20 装甲步兵师,“骷髅”师和“日耳曼”师,第39、106 、167 、168 、198 、282 、320 步兵师。 德国人需要送过河去的家当极多。6 个机械师和5 个步兵师就有7 万辆机动车。德国工兵另外建了一条临时浮桥,用来运送第8 集团军掠来的3 万辆民用车。抢来的64000 匹马和8 万头家畜、数万奴隶劳工也不能放弃。 为掩护庞大的人员和装备,德空军出动了第10 高shèpào师(第4、7、48、77、99、124 、153 高shèpào团,1 个通信营)。克列缅丘格本身也构筑了反坦克壕、崖壁、铁丝网,埋下大量地雷,击克列缅丘格。 就在这一天,40 架苏联轰zhà机袭击了克列缅丘格渡口。德军第10 高shèpào师的pào连虽猛烈shè击,依然未能阻止苏机直接命中zhà毁铁路桥。苏方宣称,由于这次空袭,导致德军5 个步兵师和2 个装甲师被迫利用各种器材渡河,因此陷入随后延伸上来的苏军pào火,不仅损失惨重,还耽误了进入西岸的时间。德方则称空袭影响不大,因为大部分兵力已经提前撤走了。至于实际情况,大概介于将双方的说法各打一些折扣之间。 9 月24—25 日夜间,德军后卫部队陆续进入桥头堡阵地,并继续了几天抵抗。苏联方面则将第1 机械化军加强给第5 近卫集团军。该军先遣队9 月28 日得以逼近克列缅丘格。第二天,第5 近卫集团军和第53 集团军共同夺取克列缅丘格。在这个德军放弃的渡口,科涅夫收获不大,一共只缴获了21 门高shèpào、26 挺机qiāng、1 艘摩托艇、数艘载着640 吨粮食的驳船和300 头牛。但德军为扼守该渡口也付出了相当代价,至9 月29 日,“大日耳曼”师坦克团只剩下1 辆可用的坦克。 2 、克列缅丘格以南登陆场 在此期间,科涅夫在克列缅丘格东南取得了更大成就。9 月22—23 日,科涅夫左翼的第7 近卫集团军接近第聂伯河,其主力于9 月24 日进抵约30 公里河段。科涅夫亲赴现场,确定当地的河宽为700—800 米,对岸德军尚未构成连绵阵地。 实际上,在实施战役前,草原方面军根本没有相关兵要地志。科涅夫只得打电话向西方面军时代的老熟人——红军工程兵主任沃罗比约夫求助,同时要求从远东抽调重型浮桥。科涅夫在远东任职期间,曾经见识过这种舟桥。但当苏军进抵第聂伯河后,舟桥依然没有及时送达。苏军的渡河器材,除了几艘橡皮艇,就只有沿途收集的小船、木板和桶子。 而科涅夫的方面军,还面临比北侧中央、沃罗涅日方面军更麻烦的现实:上述两个方面军的战区,直到切尔卡瑟,左岸都有大片森林,可以用来制造木筏。而在切尔卡瑟以南,直到西南方面军战区,左岸只有为数不多的丛林。因此,没有多少木材供科涅夫使用。 但苏军却获得了宝贵的情报:德军占领时期,曾沿着第聂伯河向克列缅丘格、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赫尔松等地运送木材。红军进攻后,侦察机也发现德国人在岸边系着大量木筏。虽然这些木筏一般都集中在德军重兵集团附近,红军依然在夜间派出工兵分队,将这些木筏给抢了过来。后来在切尔卡瑟以南建立的苏军栈桥,几乎全部是用德军的木筏做材料。另外,科涅夫还下令把附近残余民房和篱笆全部拆掉。 9 月24 日夜间,第7 近卫集团军首先在对岸小镇多莫特坎建立起桥头堡。其第25 军在偷渡过程中,没有被德军察觉,得以在9 月26 日日终建立正面5 公里,纵深4 公里半的登陆场。 但好景不长,醒过神来的德军火速调来第23 装甲师反击,大群德机也对桥头堡和渡口狂轰滥zhà。苏军一时损失惨重。第7 近卫集团军司令舒米洛夫虽是活捉保卢斯元帅,在库尔斯克挡住“虎”式攻势的战场老手,此刻也承受不住,要求撤退。但科涅夫岂肯轻易放弃,立刻予以无情的否决。 桥头堡内的苏军先头分队只得拼死顽抗。好在他们已经拥有了团营火pào,师属和更大火pào也从左岸实施支援。一些苏联高级军官,如第15 近卫步兵师师长瓦西连科少将还亲率领第44 步兵团渡河作战。经过苏军重pào和强击机九机编队的连续打击,德国坦克被击退。至9 月29 日,化险为夷的第7 近卫集团军登陆场已扩大为正面20 公里,纵深8 公里。 为建立更多登陆场,科涅夫将第二梯队的新锐——第37 集团军投入第7 近卫集团军北翼。该集团军配属了4 个舟桥营。最初的渡河工具只 有16 支小型橡皮舟、10 件浮水衣、5 艘A—3 橡 皮舟。科涅夫又给调来2 个机械化舟桥营、4 个舟桥纵列、1 个工兵旅,48 条木头船。但这些部队和器材都被后方部队和机关堵塞在了路上。 第37 集团军第92、62 近卫步兵师(隶属第57 军)虽然于9 月26 日夜抵达河岸,但因为缺乏制式器材,也只好使用原木和木板制造了一些筏子。 按照苏联人的经验,在河宽不超过250—300 米,流速每秒不超过1 米的河段,即使是用油桶、圆木、木板、树枝甚至雨布制作的筏子,也可以顺利地渡过。但第37 集团军却必须渡过550 —600 米宽的河面。激流冲击下,筏子很快就被冲散。待到苏军陆续上岸,偏差达到2 公里,难以集中兵力。 第37 集团军在9 月27 日深夜实施了偷渡。其第92 近卫步兵师运气不佳,被德军发现,遭到机qiāng迫击pào和火pào的猛烈shè击而未能成功。但第62 近卫步兵师却瞒过了德国人,在克列缅丘格东南渡河成功,还在米舒林罗格码头夺取了一个岛屿。而当德军发现后,又遭到对岸苏军pào火的压制。到了9 月28 日8 时,第62 近卫步兵师占领了2 个登陆场,其中一个正面2 公里,纵深1 公里。随着登陆场的扩大,9 月29—30 日,第37 集团军第57 军主力进入右岸。 至此,苏第37 集团军和第7 近卫集团军都渗入了克列缅丘格东南的右岸,并企图联为一体。德军决意拔除这些登陆场。除第23 装甲师外,刚刚撤离克列缅丘格的“大日耳曼”师也于9 月30 日杀奔而来。10 月6 日和8 日又调来了第9 装甲师和第306 步兵师。以后还有第6 装甲师和“骷髅”师。这些德国师虽然都已疲弊不堪,还是使出吃nǎi的劲头拼命挤压桥头堡内的苏军。 登陆场血战不止。科涅夫也针锋相对,要求各师师长把观察所移到第聂伯河右岸,在距离一线不超过1—1.5 公里的地方直接指挥战斗。为增强力量,他还将第1 机械化军调给第37 集团军。该军渡河向德军迎击而来。双方激战5 个昼夜。德军最终支撑不住,被迫向南撤退。苏军趁势推进到安诺夫卡北缘。 至此,科涅夫的草原方面军在克列缅丘格和第聂伯罗彼得罗斯克之间,共建立5 个登陆场。 四、顿巴斯与尾声 最后,让我们再来关注德军最早实施撤退的顿巴斯方向。早在9 月8 日下午,曼施坦因就命令第1 装甲集团军和第6 集团军实施机动防御。以保证部队的稳定并赢得撤退时间。为此,德军在9 月11—12 日不断反击,以迟滞红军的进攻。俄国人因此消耗了大量兵力。马利诺夫斯被迫将最后的预备队——第33 步兵军拨给第3 近卫集团军。托尔布欣的损失也相当严重。 尽管如此,德国人在顿巴斯的失败还是无法挽回了。9 月13 日,华西列夫斯基报告:德国人开始烧毁没有燃料的坦克。在一个军火库,红军就缴获了150 万发德制pào弹。 9 月15 日,德军开始全面撤退。为防被大规模合围,德第30 军将部队分散为各兵种的团级战斗群,沿着铁路线和主要公路徒步撤退。这些战斗群除了从高级司令部领受撤退路线和时限外,基本采取单独行动。由于经常遭遇苏军先头坦克和摩托化步兵的袭击,他们一般在白天作战,夜间强行军。 红军当然不打算放过德国人。同一个9 月15 日,华西列夫斯基赶到吉里钦科少将的集群,催促他火速追击。具体任务是穿过上托克马克,向梅利托波尔运动并前出莫洛奇纳亚河:也就是提前攻入德第6 集团军预定的新防线。 但吉里钦科对追击组织的相当不利。虽然当面德军没有连贯防线,集群却陷入和德军孤立支撑点的战斗。吉里钦科本人的第4 近卫骑兵军也对第4 近卫机械化军支援不够。另一方面,德第6 集团军因为可以直接撤入新防线,行动起来也比较方便。 9 月22 日,苏南方面军终于抵达了莫洛奇纳亚河。但德第6 集团军已经提前进入了防区。 在第6 集团军北面,第1 装甲集团军因为也要渡过第聂伯河,行动则要困难一些。尽管逃避了被围歼的命运,德军的撤退依然笼罩在巨大的失败气氛中。士兵们穿越炎热干燥的草原,头上不断落下苏联传单,耳边经常响起红军的诱降广播。补充兵的质量越来越差。士兵们害怕成为俘虏,绝对不敢掉队。希特勒毁灭一切的要求,有时因为时间人力的不足而被迫取消。当德第30 军抵达第聂伯河上的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后,看见德国占领官员动用大量卡车搬运家具与食品等个人享用物,而军队却缺乏运输工具。 后面的苏联西南方面军追的也很紧。其右翼9 月22 日推进到了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以南的河岸,这一线的河宽据称达到2000 米左右。但苏第6 集团军还是于9 月25 日渡河并占据了几个小登陆场。方面军左翼也在9 月22 日逼近了扎波罗热。按照希特勒的要求,德军将死守这个桥头堡。 至此,红军在顿巴斯持续40 余昼夜的进攻宣告结束。期间,两个方面军推进约300 公里,死伤27 万余人,损失坦克自行火pào886 辆,火pào迫击pào814 门,飞机327 架。虽然代价沉重,但他们终于从德军手中夺回了顿巴斯。希特勒永远丧失了这里的煤矿和冶金区。 1943.8.13—9.22 纯减员(死亡、失踪、被俘) 伤病减员 总计 西南方面军 40275 117074 157349 南方面军 25891 90282 116173 总计 66166 207356 273522 自8 月中下旬至9 月底,苏德双方约350 万大军,沿着上千公里正面,实施了数百公里的远距离机动。最终,曼施坦因完成了他的撤退计划,其南方集团军群几乎全部退入“东方壁垒”。但追击的苏联中央、沃罗涅日、草原、西南方面军,也几乎同时甚至更早的以先头兵力渗入第聂伯河,夺取了大大小小23 个登陆场;其主力则从洛耶夫至扎波罗热将近750 公里抵达第聂伯河;南方面军也尾随德第6 集团军进至莫洛奇纳亚河。 在实施上述撤退和追击的30—40 多天内,双方的损失都极为巨大。苏军除了在顿巴斯损失27 万人外,其北翼中央、沃罗涅日、草原方面军,另外消耗了42 万余人,损失坦克自行火pào1140 辆,火pào迫击pào916 门,飞机269 架。两者合计伤亡70 多万,2026 辆坦克自行火pào,1730 门火pào迫击pào,飞机596 架。 1943.8.26—9.30 纯减员(死亡、失踪、被俘) 伤病减员 总计 中央方面军 33523 107878 141401 沃罗涅日方面军 46293 131211 177504 草原方面军 23141 85906 109047 总计 102957 324995 427952 被击毙的德军军人。1943 下半年,东线德国士兵死亡了30 多万 这一时期的德军官方损失报告参考价值越来越低。其陆军总部和各集团军报告都宣称,9 月份东线陆军仅伤亡了12 万余人。其中曼施坦因的4 个集团军以及克卢格的第2 集团军为68322 人。占总数的56% 。 但曼施坦因当年的老部下梅lún廷却在回忆录中透露:9 月东线各集团军损失了二十三万二千人。比陆军总部和“十日报告”超出近一倍!苏联方面则称从获得的德方文件中得知,9 月东线陆军损失为269000 人。该数字和梅lún廷的记述很接近。最新德方统计则显示,1943 年9 月东线德军死亡人数为57429 人,也比旧统计(2 万余人)超出1 倍多。 由上述数字推算,9 月份的德军战时报告仅反映了45% 的实际伤亡。按照这个比例,曼施坦因以及配合作战的第2 集团军,当月损失约15 万左右。8 月中下旬(各部队起始时间不同)的伤亡推定为5 万左右。则曼施坦因撤退全程付出的代价,约为20 余万人。 东线陆军“十日”报告累计(笔者计算) 陆军总部统计 东线陆军损失(西方公开数据) 东线陆军损失(苏联缴获档案) 德国最新死亡数字(阵亡、伤死、非战斗) 7-8 月 总计 386109 388491 422000 538000 130429 9 月 战场击毙 20133 20432 57429 击伤 88102 87709 失踪 13686 13104 总计 121921 121245 232000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 10 章 269000 7-9 月 损失总计 508030 509736 654000 807000 187858(死亡) 东线德国陆军1943 年7—9 月几种主要损失统计资料比对(笔者综合资料):《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军事力量的损失》《德国陆军1933—1945 》第2 卷及相关附录《德国陆军的武器装备》第2 卷附录东线陆军1943 年7—9 月战斗伤亡统计《绝密:仅供统帅部阅!缴获法西斯德国文件资料汇编》《坦克战》 9 月,东线彻底损失的坦克强击火pào为513 辆。这一时期,70% 的装甲部队都集中在曼施坦因手中。中央集团军群另外调动了一些装甲师支援其侧翼。因此推定南线撤退在9 月彻底损失了400 辆坦克强击火pào。加上8 月中下旬的消耗以及自行火pào,曼施坦因撤退中约损失600 辆左右战车。 兵力损失70 万对20 万,战车损失2000 对600 。这就是双方为“东方壁垒”撤退和追击战付出代价的大致对应。红军的战斗效率,似乎还要略低于库尔斯克会战。这主要归咎于: 由于库尔斯克战役中红军坦克损失太多,坦克军团也退出了战斗,投入追击战的战车较少; 德军一路撤退并捣毁了机场,使苏联重pào和航空兵无法迅速跟进,难以捕捉到重创对手的机会。追击中的红军,甚至丢弃了一些火pào。而一般由最精锐兵团组成的德军后卫,则可以机动且逐次地依托沿途的坚固支撑点,大量杀伤苏军步兵和伴随坦克; 夺取第聂伯河右岸登陆场的过程中,因为缺乏重型舟桥,红军先遣部队往往只有轻型武器和团pào,却必须抵御德军坦克和轰zhà机的重击,巨大的伤亡无法避免。 但这些战术胜利对德国方面的价值,却值得置疑。曼施坦因的50 多个野战师,8 月底很多尚有3000 左右步兵;到9 月底10 月初,一度下滑为平均1000 人左右。这意味着他撤过第聂伯河的70 多万兵力(不含第6 集团军),多数都是后勤辎重机关。战斗兵力早已所剩无几。而当这些士兵从前线死里逃生后,往往看见的都是拉着私货乱哄哄逃命的后勤和占领机构,心中的愤怒可想而知。 野战师的步兵员额,7 月初6000(甚至7000 —8000 多);8 月底3000;10 月初1000 左右。虽是概率数字,却勾画出曼施坦因战斗力衰竭的大致轨迹。而损失最大的,通常还都是最优秀的装甲部队。最精锐的武装党卫军师,7 月初所属装甲步兵营有800—900 人,不到3 个月下降为平均100 人;再如第16 装甲步兵师,自7 月米乌斯河之战以来,不到3 个月时间,已经损失19411 人。相当于其步兵被全歼三次,全师兵力被全歼一次半!这些师之所以还能在德军战术地图上存在,全靠大量补充来维持。 曼施坦因总是抱怨希特勒给他的补充不够。但以这样的消耗速度和强度,加上德国人不愿因陋就简的补充制度,他的损失根本弥补不过来。当然,所谓不愿“因陋就简”,也只是相对而言。还在撤退过程中,德军指挥官就已经大声抱怨补充兵质量越来越差了。 在战略层面,曼施坦因实际上已经失败了。他原本的计划,是退过第聂伯河,利用天然屏障为南方集团军群争取喘息的时间。可在撤退过程中,第聂伯河以及沿岸的“东方壁垒”就已经被俄国人捅出了无数缺口。诸多讨厌的桥头堡,宛如chā入曼施坦因身躯的一把把利剑的锋芒。曼施坦因虽然全力反击,死伤枕藉的俄国士兵却寸土不让,如生根般死死扎在河岸边的弹丸之地内! 曼施坦因本人的处境是绝对安全的。9 月中旬,南方集团军群司令部从扎波罗热撤到基洛夫格勒。10 月初,又退到更西面的文尼察。当地供希特勒使用的“狼人”大本营和家具以及电力设备,全都便宜了曼施坦因。但远在文尼察以东的第聂伯河河岸上,他的破败集团军群,加上一条同样破败的战线。还能支撑多久? 特别附录:焦土政策 评价曼施坦因撤退战略的得失,另一个标准,是他对撤离地区的破坏程度。 顿巴斯的煤、左岸乌克兰的粮食,还有占领区的青壮男xìng,这些东西如希特勒所说,是不是对德国重要先放在一边,反正对损耗更重的苏联来说,是绝对重要的。党卫军头子希姆莱9 月7 日为此发布了专门指示:在放弃的乌克兰地区,不应留下一个人、一头牲畜、一根铁轨、一座房屋、一口水井! 曼施坦因日后在回忆录中撰写了专门章节,题目也是“焦土政策”。他宣称按照计划破坏了一切,其他的全部带走。据说执行中还严格区分了“国家财产”和“私人财产”。除了大量乌克兰的适役男xìng(按德国人理解,上限是60 岁)外,大量其他居民还主动一道撤离,总数多达数十万,途中倍受德军照顾云云。 可以肯定,愿意和德国人一道撤离的附敌分子是有的。至于有多少,其实德军高层很有数。英国的西顿引述过德方1943 年4 月1 日的结论:乌克兰的绝大多数居民都在等待着红军的到来。曼施坦因自己也很有数。还在9 月11 日,他就发布命令:“过去放弃占领区的经验表明,大部分居民是不会自愿和德军一道撤离的……部队只有采取最严厉的措施,才能将数十万人和粮食牲畜带走……不能运往后方的物资,应采取一切措施加以破坏。” 曼施坦因的部下严格执行了“最严厉的措施”。其中包括把顿巴斯的矿工摔死;把波尔塔瓦居民赶进房子里烧死;沿途焚烧和劫掠一个又一个村庄。纽lún堡军事法庭曾引用过德国东方占领机构1943 年的一份文件,其中也提到德军“把男人、女人和儿童锁在仓库里,放一把火烧死他们”的行为。 经过德军“最严厉的措施”,待红军到来时,有的村庄600 户人家仅有30 户幸免,或者剩下一个老头坐在废墟间发呆;一个红军团队前进的18 公里地段内,只找到几十个躲藏在森林里的fù女。她们此前已经发疯了。 遗憾的是,虽然曼施行坦因的部下为了宝贵的“荣誉”足够尽忠职守,却还是无法在那么短的时间内解决掉一切。在顿巴斯,当霍利德匆匆撤离受到包围威胁的第29 军时,竟来不及毁掉塔甘罗格;忙于跑路的第30 军甚至放弃了破坏计划;撤疯了的时候,不要说苏联的“国家”和“私人财产”,连德军自己藏着150 多万发pào弹的弹yào库都可以送给俄国人;遭到科涅夫草原方面军追击的德军既烧房子又烧活人,把剩下的也尽量拉走,偏偏忘记将当地大丰收的粮食一并毁掉,只能留给红军。科涅夫动用部队把这些粮食收割起来,送到了莫斯科和列宁格勒。对1943 年粮食极其紧张的苏联后方,这来自前线的大礼实在是宝贵。 而在人力方面,曼施坦因的邻居克卢格早就告诉过希特勒:俄国农民很狡猾,一旦德军要撤退,他们就会躲到森林里去,让德国人一个也抓不着。在乌克兰,这种情况似乎也同样存在。不管德军的措施“多么严厉”,烧了多少杀了多少,留下来的青壮年还是补充到了前进的红军团队中。不管曼施坦因如何评价,正在穿过废墟和死人坑的俄国士兵心中燃烧的只有复仇的愿望。 1943 年夏秋,被红军重压着步步后退的并不仅是曼施坦因。他的邻居:北面的中央集团军群,南面的A 集团军群,也无法逃避沉重的打击。斯大林的战略简单明了:重点收拾曼施坦因的同时,四处出击,到处猛攻,打得德军各战略集团自顾不暇,难以互相援助。 既然要牵制德军重兵,克卢格元帅麾下的中央集团军群无疑是首当其冲的目标。虽然希特勒总是把最精锐最强大的装甲部队jiāo给曼施坦因,但同时也把最多的步兵师团jiāo给克卢格,以防守漫长的东线中段:至1943 年7 月20 日,克卢格的中央集团军群拥有陆军兵员一百二十五万一千人,战车801 辆,军师属火pào3479 门。是东线当时兵力最多的集团军群。 如上一卷所介绍,7 月下旬至8 月初中,克卢格位于奥廖尔突出部的右翼正面临巨大的失败,部下的莫德尔将军被迫率第9 集团军和被击溃的第2 装甲集团军残部退向布良斯克。 相对来说,克卢格用以扼守斯摩棱斯克方向的左翼还比较平静。而这是斯大林所不能允许的!他要求此方向的苏西方面军(索科洛夫斯基大将)和加里宁方面军(叶廖缅科大将),利用奥廖尔的战事迅速采取行动。除了牵制德军外,他也打算夺取这一地区,将其作为挺进白俄罗斯和波罗的海沿岸地区的基地。 1、计划 德中央集团军群左翼防守的所谓斯摩棱斯克方向,以jiāo通线分布看,又可以分成两段:一个是北面的斯摩棱斯克,一个则是南面的罗斯拉夫利。由于斯大林的基本战略是阻止克卢格把兵力调往决战中的东线南部,便将主攻定向了罗斯拉夫利。这个任务主要由西方面军中部集团负责实施。 西方面军右翼则与加里宁方面军左翼协同,转向斯摩棱斯克总方向。如果红军在奥廖尔的攻势顺利的话,则西方面军主力也转向斯摩棱斯克。 简单的说,斯大林的战略就是先攻南再攻北。虽然如此,红军兵力却并没有形成特别的重点。苏联的2 个方面军将同时进攻。沿着整个战线从北到南,德军盘踞的杜霍夫希纳、亚尔采沃、多罗戈布日、叶利尼亚、斯帕斯杰缅斯克等据点,都在打击之列。 因为事关莫斯科方向,而且将影响未来向白俄罗斯、波罗的海、甚至东中欧的发展,斯大林本人对斯摩棱斯克之战颇为重视,为此还很难得的离开了办公室,跑到前线视察(见上一卷)并接见了索科洛夫斯基和叶廖缅科。为了鼓舞前线士气,他将战役命名为“苏沃洛夫”。其先期作战称为“苏沃洛夫Ⅰ号”行动,攻占斯摩棱斯克则称为“苏沃洛夫Ⅱ号”。 为此集中的兵力包括125.26 万人(加里宁方面军428400 人,西方面军824200 人)、火pào和迫击pào20640 门、坦克和自行火pào1436 辆、飞机1100 架。和第聂伯河方向投入的兵力相比,斯摩棱斯克方向红军倒不算特别雄厚,而且得不到太多战略预备队。当地的苏联士兵和德国人对峙了很长时间,进攻的感觉已经遗忘的差不多了。加上面前还有不少森林沼泽地,红军攻势的前景并不乐观。 俄国人面临的最大困难,还是当面的庞大德军和他们的坚固阵地。德军在斯摩棱斯克以东600 公里正面展开了40 多个师,主要隶属于第3 装甲集团军、第4 集团军、第2 装甲集团军第55 军。遥远的北翼,还有北方集团军群的一些兵力。 其中,赖因哈特的第3 装甲集团军5 月兵力为二十九万二千人(11 个野战师)。中间2 个月间战事不多,编成只有局部变化,兵力应该也没有太大变化。加上第4 集团军,兵力合计约65 万人。连同侧翼在内,总的陆军兵力在70 万左右。苏方则估测其总兵力为85 万余人,如果考虑空军和辅助人员的话,这个数字倒也差不多。 由于战线一直比较平静,这里的德国师有不少员额充足,如第134 步兵师就有14100 名德国士兵。而且有大量从战争第一天就投入战斗的老兵。即使不怎么满员的师,也比已经七零八落的南线兵团强得多。 由于克卢格把主要装甲兵团都jiāo给了莫德尔,导致这一线德军装甲兵力不强。但这个缺点得到了坚固阵地的弥补。防守的5 个月甚至一年半间内,德国人有足够时间把这里构筑成牢不可破的堡垒。除了头二道最坚固的防线外,他们的预备阵地一直延伸到了130 公里纵深内!俄国人要啃穿这漫长而深远的防线,需要很长的时间并流尽鲜血。 斯摩棱斯克——罗斯拉夫利方向德军阵地概述: 前沿是2—3 道铁丝网和纵深200 公尺的雷场。随后则是由3—4 道阵地组成的第1 防御地带,纵深5—8 公里。最前方的壕堑每100—120 米配置一挺机qiāng。这些机qiāng不仅配发了专用装甲护板,还拥有2 个机qiāng座可供机动。后面依次的专用阵地内,配置着重机qiāng、迫击pào、各种火pào。每公里正面的土木发shè点多达6 个。 第1 防御地带除了常见的壕堑、掩蔽部、支撑点外,还有单面胸墙的反坦克壕(通常是第三道阵地),胸墙上挖有散兵壕和机qiāng巢穴。 越过第1 防御地带,则是式样相近的第二防御地带。两个地带构成为战术防御地幅,纵深达12—15 公里(甚至20 公里左右)。继续向前,德军还构筑有第3、4 直到第5、6 道防御地带,总纵深为100—130 公里! 各防御地带之间,到处都是雷场和各种障碍物。必经道路附近的制高点上埋伏着大pào和机qiāng,居民点被独立壕堑体系和碉堡变成了坚固堡垒。 资料依据:《德国野战筑垒1939—1945 》、《伟大卫国战争的苏联步兵师战例》、《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概要》下册 德国人对苏军的进攻企图也了如指掌。早在7 月底,他们的侦察机就发现了苏军的集结。恰逢莫德尔开始撤出奥廖尔突出部,克卢格趁机从他那里调动援兵。其中8 月1—6 日就抽出3 个师。包括第36 装甲步兵师和56 步兵师。这两个师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 11 章 在奥廖尔损失都很大,现在则被jiāo给第4 集团军充当预备队。克卢格还将从莫德尔那里抽调机动兵力,首批抵达的是第2 装甲师。 一场对双方来说都不突然的战役,即将开始。 第3 装甲集团军战斗序列8 月5 日 第43 军 第83、205 步兵师 第59 军 第291 、263 步兵师 第2 空军野战军 第6、3、4、2 空军野战师 第6 军 第330 、206 、87 步兵师 第4 集团军战斗序列8 月5 日 第12 军 第268 、260 、267 步兵师 第56 装甲军 第131 、14、321 步兵师第9 军 第35、252 、342 步兵师 第39 装甲军第113 、337 步兵师 第27 军 第256 、197 、52 步兵师 直属 第36 装甲步兵师,第56 步兵师 第339 、110 、296 、134 、211 、183 第55 军 步兵师第5 装甲师,第95、707 步兵师一部 2、罗斯拉夫利进攻 1943 年8 月初,担负主攻的苏西方面军沿亚尔采沃以北、多罗戈布日以东、斯帕斯杰缅斯克以东、基洛夫、希格雷展开。司令为索科洛夫斯基大将。 为了攻向罗斯拉夫利,索科洛夫斯基必须首先拔除以斯帕斯杰缅斯克为中心的德军防御体系。他决心以近卫第10 集团军、第33 集团军从北面,第10 集团军从南面,突破该体系两侧,并与正面的第49 集团军协同,围歼斯帕斯杰缅斯克的德军(主要第12 军)。然后索科洛夫斯基将挥军南进,进攻罗斯拉夫利。 索科洛夫斯基的行动将得到空军第1 集团军配合。所属部队在战前进行了补充,近卫步兵师员额达到8000 人。方面军总兵力达824200 人。索科洛夫斯基的对手是德国海因里希将军的第4 集团军,外加第55 军。海因里希本身就拥有16 个师,包括克卢格刚给他的2 个师预备队。莫德尔的援兵到达之前,海因里希还没有什么像样的机动兵团,但他的防线修筑花了5 个月时间,足够抵挡一阵。在斯帕斯杰缅斯克方向的第12 军得到了特别强化。其第268 步兵师甚至可以获得12 辆强击火pào和坦克的加强。 第二道壕堑距离第一道400—500 米。两道壕堑间也布有雷场和铁丝网。第二道壕堑本身是全断面的。后方构筑有迫击pào阵地。 第三道壕堑是断续的。为了保护纵深内的主要道路,德军还构筑有独立的支撑点。有些配置在高地上,有些则布置在重要居民点,备有专门的壕堑、钢筋混凝土帽堡、反坦克壕,各种发shè点。 第二防御地带距离主要防御地带前沿16 —18 公里。 德第268 步兵师实力: 德军第268 步兵师原为三团制步兵师,但因为损失惨重,第468 步兵团在1943 年初被解散。 8 月份下属:第488 、499 步兵团,pào兵第268 团(4 个营),1 个反坦克pào兵营,1 个侦察营,1 个教导营,1 个通信营,1 个工兵营。 步兵团下属3 个营,每营4 个连(3 个步兵连,1 个重型武器连)。步兵连90—100 人,机qiāng12挺;重型武器连140—150 人,10—12 挺重机qiāng,6 门81 迫击pào。 教导营有3个步兵连和1 个重型武器连,1 个37 毫米反坦克排(2 门),1 个75 毫米pào排,1 个150 毫米火pào排,1 个工兵排。 全师9000 多人,440 枝冲锋qiāng,305 挺轻机qiāng,82 挺重机qiāng,49 门反坦克pào,58 门野战pào,85 门迫击pào,2 辆坦克,配属有10 辆强击火pào。 斯帕斯杰缅斯克西北德军战术防御地幅构成(花费5 个月时间构筑) 主要(第一)防御地带纵深6—8 公里,包括4 道壕堑。 防御前沿设有1—2 列铁丝网,最多3 列。壕堑和铁丝网之间布有雷场。 第一道壕堑深1.5—1.8 米。每100 —120 米配置一挺机qiāng,而机qiāng座却每隔50—60 米就有一个,因此每挺机qiāng都有一个预备阵地。部分机qiāng座还向前突出30—40 米,便于从侧面扫shè前沿逼近之敌。 重机qiāng配置在第一道壕堑后100 米处的专用阵地内。壕堑后还筑有掩蔽部,以保护兵员。每个掩蔽部有3—4 根横木。 《伟大卫国战争苏联步兵师战例》、《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概要》下册 8 月7 日,苏近卫第10 集团军和第33 集团军发动进攻。早有准备的德军实施了顽强抵抗,苏军的推进速度极慢。索科洛夫斯基急于有所收获,战役第一日就把第二梯队第68 集团军的一部兵力拉上来jiāo战。苏空军第1 集团军一天内出动1245 架次。 红军不惜成本拼死猛攻,海因里希也针锋相对的投入了预备队。激烈战斗一直被拖在德军前沿和浅近纵深。很多地段反复易手。苏近卫第10 集团军第19 近卫步兵军苦战三天,直到8 月9 日日终,才攻破了德军前3 道壕堑。虽然只推进了区区3 公里,部队却已经筋疲力尽。当面德第268 、260 步兵师也损失惨重。如第499 步兵团,就在8 月7—9 日战斗中损了过半兵员,只得于9 日夜间缩编为一个营。其第7 连只剩下25 人和4 挺机qiāng,第5 连已被全歼。 就在这个9 日黄昏,苏联侦察机报告,三列满载援兵的德国军列正在开来。受到这个消息刺激,近卫第10 集团军决心将预备队第29 近卫步兵师投入战斗。该师齐装满员,还得到榴pào、加农pào、反坦克pào各一个团加强,并由第64 坦克 团直接配合进攻。 西方方面军第29 近卫步兵师实力: 全师8000 人,45 毫米pào46 门,76 毫米团pào12 门,76 毫米师pào24 门,122 榴弹pào12 门,82 迫击pào54 门,120 迫击pào12 门,反坦克qiāng195 枝。各步兵连平均105 人。 8 月10 日14 时30 分,苏军第29 近卫步兵师实施30 分钟pào击后,以2 个步兵团发动进攻。1 个团驱逐了壕堑内的德国兵,却被侧shè和纵深火pào迫击pào的拦阻shè击所阻止;另一个团在坦克支援下刚刚前进了300—350 米,也遭到233.3 高地德军的猛烈shè击。 德国人在高地布置了一个营。构筑有土木发shè点和坚固的官兵掩蔽部,配备了迫击pào和直瞄火pào。从上面,德军可以观察并用火力控制周围3—4 公里范围。 在高地和纵深德军的联合shè击下,数辆苏联坦克被击伤,步兵也损失巨大,只好躲到夺占的德军壕堑内。苏军师长观察后得出结论:不拔掉 德军正在指点被毁苏联坦克上的创口 这个高地,苏军就无法继续前进。 15 时10 分,苏军2 个团同时冲向高地,遭到德军8 个火pào和迫击pào连的集中拦阻轰击。苏军冲击队形上空,又有16 架德国飞机凶猛袭来。苏军再度败下阵来。 红军加强了攻击力度,动用5 个pào兵团向高地急速轰击10 分钟,并配以空中轰zhà。pào声一止,16 时,苏军就在坦克配合下卷土重来。短暂战斗后,红军终于攻取了高地。为了这个高地,俄国人不仅付出了很大代价,更重要的是浪费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利用这个空隙,德军预备队已经赶了上来。 8 月11 日,抵达前线的德第2 装甲师开始配合步兵发动反击。反击规模不大却相当血腥。当天中午,德第36 装甲步兵师第118 团第3 营以残余的130 人实施冲击,力图抢回被红军占领的壕堑。他们的进攻被击退,其后只剩下70—80 人! 8 月12 日,红军打算沿着叶利尼亚—斯帕斯杰缅斯克铁路线继续前进。但德军也驱动着残余兵力继续反扑。战斗在当天黄昏进入高潮!仅德第2 装甲师就投入了第304 装甲步兵团和40 辆坦克。 苏军以机qiāng、迫击pào和火pào协调一致的shè击迎接德军,并把他们大批打翻。第304 装甲步兵团一个营原本残余130 人,经此恶战,再度减少到50 人。德军的死伤倒也没有白费。利用反击之际,其主力部队于夜间退向第二防御地带。苏军对此没有及时察觉。直到第二天早上,他们才开始追击。但德国人已经占领了新防线。 斯帕斯杰缅斯克以北的战斗就这样缓慢而血腥地进行着。而在8 月10 日,斯帕斯杰缅斯克以南——基洛夫以北的战斗也加剧了。当天,苏第10 集团军实施了进攻,并取得了意外的突破,随后两昼夜内向纵深推进约10 公里。 由于南侧被突破,斯帕斯杰缅斯克方向德军(第12 军和第56 装甲军)受到侧翼威胁。海因里希12 日下令放弃斯帕斯杰缅斯克突出部,退向西南方向。 正面的苏第49 集团军发现了这次退却,于8 月12 日转入追击。8 月13 日,该集团军与第33 集团军协同,占领了斯帕斯杰缅斯克。此后,苏军中部各集团继续推进至35—40 公里,前出至马佐沃、捷列尼诺、济姆齐、小萨夫基地区。 稳步后撤的德军不断得到增援。8 月4—14 日间,第4 集团军增加了3 个装甲师(第9、5、20),1 个装甲步兵师(第18)。8 月14—21 日间,序列中又加入了第2、18 装甲师,第20、25 装甲步兵师。8 月1 日—18 日,克卢格从奥廖尔——布良斯克地区一共调来了13 个师。其中11 个给第4 集团军,2 个给第3 装甲集团军。 得到增强的德军,得以于20 日日终将红军阻止于中间防御地区。索科洛夫斯基损兵折将,暂时也无力进攻了。 远在索科洛夫斯基的北面,加里宁方面军也出动左翼第39 集团军,从8 月13 日起攻击杜霍夫希纳方向(斯摩棱斯克以北)。防守的德第27 军(3 个步兵师)毫不示弱,第一天jiāo手就大举反击达24 次。红军因为支援坦克不多,酿成用人ròu填战线的局面。这样苦苦啃了5 天,也只楔入了6—7 公里。攻势只得暂停,第39 集团军司 利用被毁苏军KV 坦克作掩护的2 个德国士兵 令济金中将于9 月9 日被换成了别尔扎林中将。向,从罗斯拉夫利转向北面的叶利尼亚。而只要沿着叶利尼亚的铁路线继续北上,必然将逼近斯 第4 集团军战斗序列8 月14 日 第12 军 第268 、260 、267 、56 步兵师,第36 装甲步兵师 第56 装甲军 第131 、14、321 步兵师,第9、5、20 装甲师 第9 军 第35、252 、342 步兵师 第39 装甲军 第113 、337 步兵师,第18 装甲步兵师 第27 军 第256 、197 、52 步兵师 摩棱斯克! 3、叶利尼亚—多罗戈布日战役 时间拖到了8 月中下旬。克卢格的右翼——莫德尔的军队已经退到了布良斯克地区。而红军对克卢格左翼和中部的攻击却进展甚微。 斯大林决定改变索科洛夫斯基的主要攻方 第4 集团军战斗序列8 月21 日 第12 军 第268、260、267、56、262 步兵师,第20、36 装甲步兵师,第2 装甲师,第20 装甲师一部 第9 军 第35、252 、342 步兵师,Kregeloh 战斗群 第39 装甲军 第113 、337 步兵师,第18 装甲步兵师 第27 军 第256 、197、52、197 步兵师,第25 装甲步兵师,第18 装甲师 为了夺取叶利尼亚,索科洛夫斯基建立了由近卫第10 集团军和第21、33 集团军组成的突击集团。各集团军分别加强有机械化第5 军、近卫骑兵第6 军和近卫坦克第2 军,并由空军第1 集团军主力支援。 而主攻的同时,方面军右翼(第31、5、68 集团军)也应与加里宁方面军左翼协同,攻占多罗戈布日、亚尔采沃两市。左翼(第49、第10 集团军) 继续向罗斯拉夫利方向发展。 索科洛夫斯基面临的还是老对手。德第4 集团军的兵力8 月21 日已经增加为21 个师。加上第55 军(因为第2 装甲集团军司令部撤离东线,被转给第9 集团军),总兵力增加为25 个师,包括7 个装甲和装甲步兵师。 虽然番号挺多,双方一线对峙的兵力却不那么充足。下面是红军主攻方向上一个地段的力量对比。即使在如此重要的方向,攻防双方也不过以数千步兵相对峙。但彼此在后方以及第二梯队都拥有相当的预备队和火力支援。 8 月26 日前,叶利尼亚以东乌格拉河战线。苏第19 近卫步兵军前沿,德方部署有第262 步兵师第462 团和第267 步兵师第467 团。2 个团共有4 个步兵营,每营平均200 人,21 挺机qiāng,10 门81 毫米迫击pào。德军前沿兵力总计只有800 名步兵,84 挺机qiāng,40 门迫击pào。 但德军在纵深还配置有第2 装甲师,第234 步兵团1 个营,第56 步兵师第171 团,第35 步兵师第34 团。 苏军也元气大伤,甚至得到优先补充的第29 近卫步兵师(军第二梯队),各步兵连也只有70 人。全师步兵约1900 人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 12 章 。 但苏军在突破地段的实力还是大大超过对手。而德军掩护叶利尼亚的天然屏障乌格拉河,宽度不过20—30 米。其左岸阵地也不完善。只有当地的沼泽可能限制红军坦克行动。 8 月28 日,苏西方面军再次掀起攻势。这次战斗相当顺利。一到数个小时内,德军前沿兵力就被击溃,分成小股逃往各支撑点和高地。但红军来势凶猛,往往由坦克配合着直接冲上山头,把立足未稳的德国人打散。 经过一天激战,苏军突击集团在防线上打开了25 公里宽、纵深6—8 公里的口子。机械化第5 军当天就进入了这个突破口。从第二天晨开始,德军不断出动16—18 架的机群轰zhà苏军队形和后方,并发动多次反击,但苏军还是把突破口扩张为30 公里宽,同时向纵深发展12—15 公里。近卫骑兵第6 军也加入了进攻。当晚,第29 近卫步兵师部分兵力已经渡过了乌格拉河。 8 月30 日拂晓,近卫坦克第2 军发起最后一击,打垮了德军在乌格拉河西岸的抵抗,随后一口气冲出20 公里,并与先前渡河的第29 近卫步兵师一道冲入叶利尼亚。德军虽然在城外构筑了工事,但苏军来得太快,退却德军来不及加以利用,只能仓皇迎战。中央集团军群司令部作战处对其命运记载如下:“傍晚,敌人冲入叶利尼亚。战斗详情无从了解,因为目前无法和部队建立联系”。 8 月31 日4 时,叶利尼亚德军被全歼。仅第29 近卫步兵师在两天战斗中就消灭了1500 名德军,俘虏200 人,缴获2 辆坦克、10 门加农pào、30 门迫击pào等。 德方鉴于无法阻止红军在叶利尼亚方向的推进,于8 月30 日夜间开始逐步放弃北面的多罗戈布日。第二天,苏第5 集团军转入追击。其在强渡第聂伯河后,于9 月1 日夺取多罗戈布日。 为胜利所鼓舞的索科洛夫斯基,命令整个西方面军沿着150 公里正面发起追击。但他很快发现形势并不值得过分乐观: 德军的撤退依然相当稳健,还得到了第3 装甲集团军第330 步兵师和党卫军“帝国领袖”旅的接应,很快就进入了叶利尼亚以西的预设阵地。而德第4 集团军右翼的第12 军,还一度被jiāo给防御大师莫德尔将军,得以挫败红军向罗斯拉夫利的进攻。德第4 集团军和第9 集团军之间的战线依然完整。 而苏军不仅受困于大片森林,兵力兵器缺额严重,弹yào也消耗得差不多了。至9 月6 日日终前,向纵深前进了35—40 公里的索科洛夫斯基停止了攻势。 4、布良斯克战役 1943 年8 月底9 月初,由于莫德尔第9 集团军的协助,德国第4 集团军保持了战线稳定,罗斯拉夫利继续掌握在德军之手。但所谓按下葫芦浮起瓢。第4 集团军的麻烦尚未完全渡过之际,莫德尔自己也遭到大规模攻击。 对莫德尔下手的是红军布良斯克方面军,司令为波波夫大将。麾下有第50、第3、第11 集团军,近卫第11 集团军,第63 集团军,由空军第15 集团军支援。早在8 月16 日,斯大林就命令当时还在实施奥廖尔战役的波波夫,继续进攻以打垮德第9 集团军。随后,波波夫应该冲到杰斯纳河,由布良斯克西北及以南实施强渡,夺取该河弯曲部的桥头堡并向戈梅利进攻。 迫于斯大林的严令,波波夫和友邻一道消除奥廖尔突出部后,几乎未经任何休整,就继续马不停蹄的攻击退据布良斯克的莫德尔。期间波波夫从两翼发动了多次进攻。可莫德尔的新防线除了三四道壕堑外,还遍布森林,大量伴着沼泽的河流西岸也构筑了阵地,居民点和jiāo通路口到处都是支撑点。莫德尔本人又是防御专家,手握29 个师的重兵,岂是那么好啃? 结果波波波非但没有获得什么战果,损失已经很大的部队更是越打越少,至8 月26 日甚至出现了枯竭之势。因为后方拉得太远,弹yào物资也日益不足。 本钱越来越少的波波夫只好另想办法。正好北部友邻的西方方面军已有所进展,波波夫决心把主攻转到右翼,并借用西方面军战区内的基洛夫地域。调动必须通过德军严密监视的战线附近,第50 集团军和第2 近卫骑兵军只能在夜间行军,幸运的是其间没有出什么纰漏,夜行军速 度还达到每晚30 公里。 经过重新调整后,波波夫的具体部署为: 方面军右翼,第50 集团军将从基洛夫西北的杜布罗夫卡附近出击,向南chā入莫德尔的侧翼,与第3 集团军一道制止基洛夫方向德军退向杰斯纳河对岸并就地歼灭。预计这一行动将削弱布良斯克森林东部的德军防御,则第3、第11 集团军应利用时机转入进攻。 方面军左翼,第63 集团军和近卫第11 集团军攻击南北向的jiāo通枢纽洛科季,以配合南侧中央方面军向切尔尼戈夫的迅猛进攻。 第9 集团军战斗序列8 月21 日 第23 军 第134 、95、183 步兵师 第46 装甲军 第78 突击师,第299 、253、129 步兵师 哈佩集群(第41 装甲军) 第55 军:第296 、110 、339、321 步兵师,第211 步兵师一部第56 装甲军:第211 步兵师一部,第258、26、131 、14 步兵师,第5、9 装甲师,第20 装甲师一部 第35 军 第102 、292 、72、216 步兵师 直属 第707 、31、383 、293 步兵师,第12、4 装甲师 虽然波波夫在右翼建立了突击集团,却还是让左翼首先行动:9 月1 日,第63 集团军发动进攻;第二天,近卫第11 集团军也投入了一部兵力。而从9 月3 日至5 日,波波夫在其余地段仅进行了一些战斗侦察。 这样的战斗持续到了9 月7 日。波波夫确信莫德尔的注意力已经被左翼红军所吸引,命令右翼第50 集团军(博尔金中将指挥)发动进攻。为了达成突然xìng,红军仅进行了短时间的轰zhà和20 分钟急袭shè击,随即就发起了冲击。进攻获得成功,很快突入德军纵深达70 公里。为扩张战果,第2 近卫骑兵军进入突破口,于11 日强渡杰斯纳河,在右岸茹科夫卡地区建立桥头堡。苏联骑兵继续策马疾进,一气切断了斯摩棱斯克—布良斯克铁路线。 苏军的行动从北翼威胁勒着莫德尔的安全,呈现出迂回布良斯克的态势。莫德尔支撑不住,只得将第9 集团军撤往杰斯纳河对岸。苏第15 空军集团军追着莫德尔的撤退纵队不断轰zhà,并袭击了杰斯纳河各渡口。 苏军第3、第11 集团军乘机发起进攻。第11 近卫集团军也从布良斯克以南渡过杰斯纳河。布良斯克陷入被包围的威胁,迫使莫德尔继续撤退。9 月17 日,苏第11 集团军夺回了布良斯克和别日察。 莫德尔已无法立足于杰斯纳河,只得奉克卢格之命撤向索日河和普隆尼亚河的“黑豹”防线。 9 月20 日,波波夫的整个布良斯克方面军都发起了追击。为了抢先进抵索日河,波波夫以第2 近卫骑兵军、第1 坦克军,一些反坦克pào部队和1 个火箭pào旅组成方面军快速集群,由方面军副司令卡扎科夫中将指挥。快速集群来势凶猛,撤退德军往往来不及占据支撑点就被击溃。9 月26 日,集群先头分队已经进抵索日河畔的维特卡火车站,但兵力不多,无力建立对岸桥头堡。 与此同时,波波夫右翼的第50 集团军也进入白俄罗斯境内,于9 月26 日解放了霍季姆斯克市。这是红军夺回的第一个白俄罗斯区中心城市。 10 月1—3 日前,布良斯克方面军陆续进抵索日河和普隆尼亚河,开始着手夺取右岸登陆场。布良斯克方面军还与南面进展迅猛的中央方面军一道,威胁着东线德军南北间的重要jiāo通枢纽—戈梅利。 历时一个多月的布良斯克战役,红军投入兵力约53 万,造成纯减员13033 人,伤43624 人。莫德尔第9 集团军上报的9 月份损失为15488 人。考虑到德军9 月伤亡报告的整体失真,莫德尔的伤亡数字也未必可靠。但其左翼相当一部分损失,却与布良斯克战役无关。 波波夫的战役表现相当突出。在啃不动莫德尔防线的情况下,他借道友邻,以奇兵突破莫德尔的侧翼,乘其动摇之际,全面瓦解了对手的防御。但波波夫的兵力实在消耗过大,至战役尾声已后继乏力,使莫德尔有机会撤到“黑豹”防线,再次建起了完整的正面。但波波夫的战略成就已经够大了。他不仅夺回了布良斯克,而且在其击退莫德尔的过程中,中央集团军群在罗斯拉夫利和斯摩棱斯克方向的战线,也受到牵动而瓦解。 5、夺取斯摩棱斯克 1943 年9 月中旬,由于莫德尔第9 集团军在布良斯克的防御逐渐瓦解,导致中央集团军群全线动摇。同时曼施坦因也竭力要求克卢格后撤以腾出兵力给他,德军继续坚守斯摩棱斯克的意义受到了质疑。 红军加里宁方面军和西方面军趁机向斯摩棱斯克和罗斯拉夫利发起新的攻势。俄国人这次势在必得。 北面,叶廖缅科大将指挥的加里宁方面军,在8 月至9 月初进展缓慢,仅于杜霍夫希纳方向楔入德防御6—7 公里。9 月7 日后,叶廖缅科得到斯大林许可暂停了几天,同时制定出新的进攻计划: 加里宁方面军左翼攻击杜霍夫希纳方向。叶廖缅科企图从这里打开南下斯摩棱斯克的道路,同时收拾掉杜霍夫希纳—杰米多夫德军约6 个师。然后与友邻西方面军右翼一道,向鲁德尼亚、维捷布斯克方向推进。 参战兵力包括第39 集团军、第43 集团军一部兵力。计12 个步兵师,由空军第3 集团军配合。其中,面向杜霍夫希纳的第39 集团军负责主攻。 叶廖缅科大将的敌人主要是德第3 装甲集团军右翼和第4 集团军左翼。前者由于抽调部队支援第4 集团军,9 月初兵力只剩下10 个师,员额当月下降为23 万人。 而在红军预定主攻的杜霍夫希纳方向,德国人部署有第4 集团军第27 军。其9 月中旬编成包括6 个师(含第25 装甲步兵师)和党卫军“帝国领袖”旅,以及1 个步兵师的部分兵力。为了打垮这个军,红军在9 公里突破地段上,每公里平均摆上了128 门火pào迫击pào和24 辆坦克! 第27 军9 月15 日编成: 256、197 、52、246 、113 步兵师,第25 装甲步兵师,党卫军“帝国领袖”旅,第129 步兵师一部 9 月14 日晨,第39 集团军和第43 集团军左翼开始进攻。集中轰击的pào火和大群坦克从多处冲破了德军第一防御地带。顺着这些破口,苏军到日终前已经推进了3—13 公里,并把破口拓宽为30 公里!经过其后四天穷追猛打,德军防御 终于土崩瓦解! 9 月18 日夜,苏第39 集团军攻占了杜霍夫希纳,打开了斯摩棱斯克的北部门户!9 月21 日,第43 集团军又占领了杰米多夫。庞大的红军集团由北面逼向斯摩棱斯克。 受此威胁,已在该方向丧失主要阵地的德军只得西撤。叶廖缅科的军团突破森林沼泽的阻扰,穷追不舍,又于9 月29 日攻占了jiāo通枢纽鲁德尼亚,逼向了维捷布斯克!10 月2 日前,加里宁方面军左翼进抵波尼佐维耶以西、鲁德尼亚一线。但德第3 装甲集团军右翼也撤退至此,再度建立起防线阻止红军推进。 叶廖缅科从斯摩棱斯克以北猛攻的同时,斯摩棱斯克正(偏北)面和南面的西方面军也发起了最后的冲击! 通过此前的艰苦战斗,索科洛夫斯基上将的西方面军9 月初已前出至乌斯特罗姆河、杰斯纳河一线,缩短了与斯摩棱斯克和罗斯拉夫利的距离。经过几天休整,索科洛夫斯基决心一鼓作气,拿下这两个城市!并向奥尔沙、莫吉廖夫发展。 他计划以一系列正面突击,分割并各个击溃当面德军: 方面军中部集团:近卫第10 集团军,第21、33 集团军向波奇诺克、奥尔沙方向实施主攻,从中央瓦解德军防御; 右翼第31、第5、第68 集团军一路排开,从北至南全面推向斯摩棱斯克; 左翼第49、第10 集团军负责拿下罗斯拉夫利。 为了增强突击威力,索科洛夫斯基更大限度的将兵力集中到狭窄正面,突破地段每公里正面火pào迫击pào达150 门,坦克和自行火pào48 辆,比叶廖缅科还要夸张! 9 月15 日战斗打响!经凶猛pào击和空袭后,苏军发起冲击。此前顽强阻击达1 个多月的德军,终于也到了强弩之末,几乎在所有方向都被红军突破。俄国人拼命扩张战果,将近卫坦克第2 军投入第21 集团军战区;右翼第31 集团军于9 月16 日攻占亚尔采沃市;左翼第10 集团军强渡了杰斯纳河。 德军一面向斯摩棱斯克撤退,一面依托沿途据点逐次抗击。9 月16 日,第505 重型坦克营(26 辆“虎”)也开到罗斯拉夫利—斯摩棱斯克日,红军进抵索日河,从南面包抄斯摩棱斯克。 同时,苏军右翼从东面逼近斯摩棱斯克东。其第31、第5 集团军强渡第聂伯河后,于9 月24 日夜间冲入城内。次日凌晨,古老的斯摩棱斯克获得解放。德军撤退前进行了大规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 13 章 模破坏,留下的只有断壁残垣和大量250 公斤重的延时zhà弹。残破的护檐板被温和的秋风吹得噼叭作响。幸存居民尽量避开还在燃烧房屋的炙热。火光在夜间投shè在第聂伯河上,宛如鲜血流淌。占领该城的红军主力没有多久停留,又匆匆开向奥尔沙方向。 同一天,红军第10 集团军终于攻克了罗斯拉夫利,随后向莫吉廖夫方向发展。莫吉廖夫东北列宁诺战斗中,还投入了苏联组建的波兰第1 师。随着红军和波兰的距离越来越近,斯大林开始为更长远的政治战略布局了。 为了庆祝斯摩棱斯克和罗斯拉夫尔解放,莫斯科以224 门大pào齐鸣20 响。 克卢格元帅则率德中央集团军群于10 月1 日退到新阵地,组织起坚固防御,以保护维捷布斯克、奥尔沙和莫吉廖夫方向。尾随而来的红军渡过索日河,至10 月2 日前进抵韦利日以西、鲁德尼亚、德里宾及沿普罗尼亚河一线,进入白俄罗斯东部。 斯大林原打算一鼓作气,于10 月9—12 日夺取维捷布斯克、奥尔沙和莫吉廖夫。但部队失血严重,铁路被破坏而公路又太糟,导致前线战力衰退且难以补给。德方克卢格又建立了新战线,一时难以突破。重新审视形势后,斯大林放弃了原计划,于10 月2 日下令红军就地转入防御。 耗时近2 个月的斯摩棱斯克战役至此结束。最初1 个多月,德军依托坚固且层层布防的阵地顽强抗击,红军进展缓慢却伤亡巨大。其后因为斯摩棱斯克以南的莫德尔被击退,加上东线总态势恶化,德军无心恋战,令红军得以在最后半个月内推进135—145 公里,战役全期共进展200—250 公里,夺回了加里宁州一部和斯摩棱斯克州全境,建立起未来收复整个白俄罗斯的基地。 但德军不仅保有完备战线,并通过此前的顽强逐次防御,在斯摩棱斯克jiāo战中杀伤苏军45 万余人,摧毁其坦克自行火pào863 辆,火pào迫击pào234 门,飞机303 架。如果再加上布良斯克方面军的损失,则红军为击退克卢格付出的代价超过50 万人。 斯摩棱斯克战役红军损失: 1943.8.7—10.2 纯减员 伤病减员 总计 加里宁方面军 28106 90172 118278 西方面军 79539 253649 333188 总计 107645 343821 451466 苏联估计德军在斯摩棱斯克会战中的损失为10 万人。而德第4 集团军和第3 装甲集团军上报的8、9 月总损失为60032 人(8 月39339 人,9 月20693 人)。第9 集团军8 月21 日—9 月底损失20151 人。合计8 万余人。其中除斯摩棱斯克外,还包括了布良斯克方向的伤亡。 上述数字依据的十日报告,在9 月份缺漏率达55% 。因此德军的实际损失可能和苏方估计得差不多。而加入布良斯克方向的总损失,估计在12 万左右。双方的伤亡jiāo换率约4:1。 克卢格能够在斯摩棱斯克撑这么久时间,并大量杀伤红军,首先得益于坚固御阵地。再就是撤出奥廖尔突出部后的莫德尔,为他提供了不少机动兵力。但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克卢格的防御瓦解,却也是从莫德尔开始的。尽管如此,克卢格和莫德尔的撤退依然相当稳健,尤其是重组新防线的速度极快。看起来,克卢格的纵深预设阵地似乎要比曼施坦因完善,而他以后卫实施的迟滞xìng反击,虽然不如曼施坦因那样强大且集中,却对撤退的保护更为全面一些。 考虑到克卢格和莫德尔掌握的装甲兵力以及空军远远不及曼施坦因,其战术成就自然更值得肯定。非但如此,克卢格实施艰苦防御的同时,仅8 月底至9 月底就抽调10 个师支援南线。由于大量兵力被派给曼施坦因,一些侧翼兵力又被划给了南方和北方集团军群,加上奥廖尔—布良斯克—斯摩棱斯克的巨大损失(约22 万人),从7 月下旬至10 月初中旬,克卢格的总兵力从125 万余下降为92 万余,野战师数量由75 个减少为54 个。 二、库班桥头堡的末日 1 、希特勒的撤退计划 曼施坦因实施9 月撤退的过程中,向他提供支援的不仅有北面的克卢格,还有南面坚守库班桥头堡的A 集团军群。 前面已经提到,希特勒在9 月3 日允许A 集团军群撤离桥头堡。实际上,此前一天夜间,罗马尼亚独裁者安东内斯库访问“狼穴”时就提出过这项建议,并得到了希特勒的赞同。 过去希特勒坚守这个桥头堡,为的是牵制红军兵力,同时等待时机打回去抢高加索的石油。还在1943 年春季,他就要求斯佩尔修建一条5 公里长、横跨刻赤海峡的铁路公路两用桥,用以向桥头堡提供进攻物资。预定1944 年8 月1 日完工的两用桥最终并未建成,但1943 年6 月14 日还是有一条缆车铁道通车,每天可以运送1000 吨物资。 到了1943 年秋季,东线态势的恶化已不可逆转,桥头堡对红军的牵制作用也逐渐下降。希特勒只得把库班—塔曼半岛和高加索石油之梦一并放弃,以腾出兵力来支持曼施坦因。按照A 集团军群司令克莱斯特的估计,撤退到10 月12 日就能完成。 实际上,坚守库班桥头堡的德军,主要是第17 集团军。司令为6 月24 日上任的耶内克将军。该集团军原有35 万兵力,但其中10 万新兵被调给了曼施泰因。剩下的员额只有25 万人。其中,罗马尼亚军队占了很大比率(2 月8 日兵力为8 万人)。守军共装备2860 门火pào迫击pào和110 辆坦克强击火pào。可以得到250 架飞机的支援。 很多西方史料,如西顿的《苏德战争》,西德的《二战史大事记》,都称第17 集团军9 月初有14 个德国师和7 个罗马尼亚师。但根据其9 月5 日的战斗序列,只有10 个德国师和6 个罗马尼亚师。作为佐证,苏联史料使用的也是16 个师的数字。而所谓“21 个师”,可能是把留在克里木的5 个师也算进去了。至于西方史学者夸大第17 集团军兵力的理由,恐怕是为了渲染所谓“希特勒把大量兵力留在无关紧要的地方”。 第17 集团军战斗序列9 月5 日 第44 军 第97 歼击师,第98、79 步兵师,罗马尼亚第10 步兵师一部,第125 步兵师一部 第5 军 罗马尼亚骑兵军:罗马尼亚第9、6 骑兵师,罗马尼亚第19 步兵师一部,罗马尼亚第1 山地师,罗马尼亚第4 山地师一部第4 山地师,第9、73 步兵师 第49 山地军 第101 歼击师一部,第50、370 步兵师,罗马尼亚第19 步兵师一部 直属 第101 歼击师一部,罗马尼亚第10 步兵师一部,第125 步兵师一部 2、红军的进攻企图 德国第17 集团军的对手,是彼得罗夫上将的红军北高加索方面军。大家或许还记得,这位彼得罗夫是当年敖德萨和塞瓦斯托波尔保卫战的组织者,算是一位防御专家,但在进攻战役中成就尚不突出。 彼得罗夫麾下包括格列奇金的第9 集团军、列谢利泽的第18 集团军和格列奇科的第56 集团军,由空军第4 集团军支援。编成为18 个步兵师、4 个步兵旅、2 个坦克团。兵力317421 人(不含国土防空军,但包括68700 名海军),装备坦克314 辆,火pào迫击pào4435 门,飞机683 架(包括84 架波—2,不包括海军的450 架飞机)。海上还有弗拉基米尔斯基海军中将的黑海舰队和亚速海区舰队。 北高加索方面军另有一个第58 集团军(3 个步兵师),用以防守马尔加里托夫卡至阿丘耶夫间的亚速海沿岸。未能参战。 总体来看,红军的陆战兵力,并不比德第17 集团军雄厚。更何况德国人还依托着所谓“蔚蓝色防线”。该防线包括2 个防御地带,总纵深20 —25 公里。其第一(主要)防御地带纵深5—7 公里,包括3—4 道阵地。如果算上防线内的3 个防区和一些斜切阵地,总纵深约60 公里。 “蔚蓝色防线”的人工构造无非也是壕堑、土木或永备发shè点、雷场和铁丝网之类。其真正特别之处在于地理环境。防线北段56 公里依托于库尔卡河的高大土堤,附近净是些芦苇滩、水草丛生的河洼和一望无际的沼泽,不利于部队尤其是坦克重pào的行动;南段25 公里则是难以通过的茂密山林。只有中段32 公里地形适合通行。 德军的布防根据地形也强弱不一。北段沼泽水网地带防备较弱,主要由第49 山地军负责,兵力不到3 个师。当面为苏第9 集团军(战线40 公里); 中段因为容易通行,受到了特别重视,部署有第44 军一部。后方还有来自三个师的支队。防区内筑有大量钢帽顶盖的钢筋混凝土堡垒。坦克威胁地段上,地雷密度超过每公里2500 颗!当面为苏第56 集团军(战线30 公里)。 南段设防也相当坚固。守卫者为第5 军。其第73 步兵师、第4 山地步兵师、罗马尼亚第1 山地师,外加第101 歼击师一部兵力,负责扼守新罗西斯克海军基地。该地是德军布防重点,埋设有不少于32000 颗地雷,筑有500 多个工事,砖石房屋上都挖出了qiāng眼。城市附近挖了5 道堑壕,设了七列桩铁丝网。掩蔽部的顶盖可以承受250 公斤zhà弹直接命中。为构筑这些工事,据说还动用了新罗西斯水泥厂的储备水泥; 海上防卫方面,新罗西斯克港唯一出口两侧的东西防波堤,都架着火pào迫击pào,中间拉着阻拦栅网且布满了水雷。岸上也是雷区工事遍布。 德第5 军主要对手是苏第18 集团军(战线29 公里)。红军兵力不过3 个师4 个旅,当面德罗军却有5 个师。但第18 集团军在新罗西斯克南郊的梅斯哈科濒海地区拥有一个小桥头堡,即所谓“小地”。德国人为清除这个桥头堡曾出动大批兵力,终归还是无法把俄国人赶下海。战后,曾任第18 集团军政治部主任的勃列日涅夫爬上苏联最高领袖的宝座,令人捉刀代笔写了部自传小说《小地》。此地因此变得大大有名,甚至成为了苏联“停滞”时期的重要名词。 如何突破这严密的防线,一直令苏联彼得罗夫将军大感头疼。他思来想去,觉得北面的沼泽实在不适进攻;中段德军太强,阵地太硬;唯有南段,虽然山林茂密,新罗西斯克也是设防严密的“硬核桃”,红军实力更无优势可言。可这里靠着大海,苏军可以实施登陆,甚至能以鱼雷艇发shè鱼雷摧毁德军岸防工事,“小地”也多少能派些用场。 实际上,彼得罗夫最初指望的还不仅是鱼雷艇。以前进行防御战时,他就对大舰重pào的威力体会深刻,这次也希望得到重型战舰的pào火支援。但海军人民委员库兹涅佐夫害怕他金贵的军舰被德军水雷和鱼雷艇干掉,当面拒绝了彼得罗夫的建议。对这次会面的细节,各方的回忆都有些出入。但其整体气氛肯定不怎么愉快,甚至互相挖苦。彼得罗夫和海军的关系算是搞僵了。 1943 年8 月底,斯大林命令彼得罗夫发动进攻。出于鼓励起见,他把主攻方向的决定权给了彼得罗夫,并将其晋升为上将(8 月27 日)。另一方面,彼得罗夫及其部下们也很清楚,一旦失败,他们的位子也保不住了。 彼得罗夫的具体计划如下: 列谢利泽中将的第18 集团军(3 个步兵师和4 个步兵旅),以及黑海舰队,由陆地和海上发起合同进攻,突向新罗西斯克湾(采梅斯湾),并对新罗西斯克港实施登陆。夺取新罗西斯克后,继续向上巴坎斯基、阿纳帕进攻,以瓦解“蔚蓝色防线”南段。 为实现该计划,第18 集团军司令建立了2 个陆上突击集群和1 个登陆集群。 陆上东部集群,主要是第318 步兵师(欠一个团,加强有第55 近卫步兵师强击支队和8 辆坦克,后来又加强了4 辆SU—152);任务是从图阿普谢公路方面实施进攻; 陆上西部集群由“小地”出击。包括第83 海军陆战队旅和第8 近卫步兵旅; 登陆集群包括:海军陆战队第255 旅、海军陆战队独立第393 营、步兵第318 师第1339 团、内务人民委员部步兵第290 团。总计6480 人,装备41 门火pào、147 门迫击pào和53 挺重机qiāng。编成3 个独立支队。上述人员中,全体据称一半有过登陆战经验,海军陆战队占4000 人。每个士兵都携带了充足的弹yào和3 天口粮。登陆指挥官为霍洛斯佳科夫海军少将。他的正式职务是“新罗西斯克海军基地司令”,而他的任务就是把自己的基地抢回来。 海军为登陆提供了120 艘战舰和辅助船只,以及28 艘汽艇。但提供火力支援的只有3 艘驱逐舰。另有32 艘鱼雷艇负责用鱼雷zhà开防波堤。 海军的pào火远远不能让彼得罗夫满意。他只能尽量强化第18 集团军的陆上pào兵,包括调过去一个203 毫米重型榴弹pào旅。进攻前夜,第18 集团军76 毫米至203 毫米的火pào迫击pào总数达到800 门,另有227 门火箭pào。其中208 门大pào用于直接支援登陆。 空军第4 集团军和黑海舰队,各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 14 章 60 和88 架飞机。包括54 架轰zhà机、36 架强击机、58 架战斗机。 夺取新罗西斯克的同时,北部和中部的苏军也不能闲着。第9 集团军应沿库班河岸向库尔昌斯卡亚、捷姆留克突击;第56 集团军进攻格拉德科夫斯卡亚、戈斯塔加耶夫斯卡亚方向。彼得罗夫希望以此牵制德军,使其无法驰援南部。同时切断德军向克里木的撤退通道,并夺取旧库班河渡口。 苏联人紧锣密鼓地准备进攻。德国人也没闲着。9 月7 日,他们开始着手撤退,并执行希特勒的破坏命令:“留给敌人的只能是不能使用居住而且几个月内不断有地雷bàozhà的荒野”。尤其是要破坏掉海军基地新罗西斯克。 所谓没有不透风的墙。9 月9 日,德军的撤退命令传到了彼得罗夫那里。但苏联侦察机却没有发现德军的实际撤退迹象。以此判断,德军一线部队还坚守着原有阵地。 3、登陆与强攻 无论如何,彼得罗夫不打算拖延进攻。1943 苏联士兵爬上了码头。首先上陆的是海军陆战队独立第393 营。20 分钟内送上了800 人和10 门迫击pào以及19 挺重机qiāng。时间为10 日凌晨3 时许。 大股苏军的登陆比较不顺。有些登陆点水太浅,舰船无法靠岸,登陆兵只好该乘汽艇;搭载的船只一部被击沉,大部被击伤。 几乎与登陆同时,第18 集团军的两个陆上集群也由新罗西斯克市以东及以南发起冲击。猛攻一番后,虽然在个别地段切入德军防线300—400 米,却被一些坚固的堡垒阻止。 德军乘机派出援兵全力对付登陆部队。德第101 歼击师的2 个步兵团被调来实施反击。港口方向的力量天平迅速倒向德国一方。经过血战洗礼的苏海军陆军队第255 旅弹yào耗尽,只得在夜间逃入陆上西部集群阵地。但仍有大量红军士兵死守在登陆场内。 新罗西斯克之战打得如此之惨,彼得罗夫也无法放弃,只能坚持到底。他派来SU—152 重自行火pào敲碎德军堡垒,增派了第55 近卫步兵师和第5 近卫坦克旅(拥有KV 重坦克)。一些新登陆兵也投入了战斗。 复杂地形上的战斗残酷而艰苦。为让坦克通过一条6 米深的鸿沟,苏联工兵冒着附近山头shè来的弹雨,搬来石头搭桥。这桥用了一天才建成,付出的代价估计也不轻微。但坦克投入战斗还是帮了前线士兵大忙。毕竟用步兵和无装甲的大pào对付不断喷shè火焰的砖石建筑,付出的代价太沉重了。 形势开始对德国人不利。其部队经过连日激战,损失也颇大。第73 步兵师第186 团缩编为1 个营,第170 步兵团损失20%;第101 歼击师第228 团损失40%,第16、18 港口勤务队几乎被全歼。鉴于阻击任务基本完成,德军于9 月15 日撤出了新罗西斯克。 在一个yīn雨连绵的黄昏,新罗西斯克市被夺回的消息传到了苏联人那里。9 月16 日近10 时,苏军完成对新罗西斯克市和港口内残敌的肃清。红旗飘扬在车站吊车的顶尖。 4 、高加索会战的终结 9 月11 日、14 日,苏第9 集团军和第56 集团军也转入进攻。德第17 集团军则逐步后撤至塔曼半岛各海港。为了搅乱德军的部署,黑海舰队和亚速海区舰队又实施了一些敌后登陆。 但德国人的撤退工作依然很顺利。如原防守新罗西斯克的第73 步兵师,10 月5 日就被调到大陆上的梅利托波尔西南20 公里处。9 月7 日—10 月9 日,第17 集团军在34 天内,利用海军舰船和工兵车辆,向克里木运送官兵239669 人,伤员16311 人。同时还掠走了27456 名居民和74657 匹牲畜。撤离的装备包括:载重汽车21230 辆,牵引车27741 辆,1815 门火pào,坦克强击火pào74 辆,作战物资115477 吨。当然,撤退中丢掉的东西也不少。如在库班河以东就销毁了4 万吨军火。被红军缴获的武器包括坦克32 辆,火pào337 门,火箭pào540 门,迫击pào229 门。 10 月8 日—10 日,德军实施“维金”行动,将撤离库班桥头堡的240 艘舰船,组成4 个护航编队,经刻赤海峡回到塞瓦斯托波尔。第17 集团军的撤退至此大功告成。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苏联飞机对航渡船只实施了一些袭击,但效果并不如他们宣称的那么巨大。而德国人最担心的事情:苏联舰队的阻截,却几乎没有出现过。 彼得罗夫的工作,几乎就是跟在撤退德军后面收复失地。10 月3 日,第18 集团军占领塔曼市;9 日凌晨,第56 集团军肃清了半岛北部和丘什卡沙咀。至此,库班登陆场被清除。当晚22 时正,莫斯科以224 门大pào齐鸣20 响庆祝胜利,同时也宣告旷日持久,血流成海的高加索之战最终结束(本书后续卷将回顾整个高加索会战)。 作为会战尾声的新罗斯斯克—塔曼攻势,持续了正好一个月。苏方宣称重创了德第17 集团军,歼敌5.78 万。包括击毙36000 人,击伤22000 人。德第17 集团军上报9 月损失却只有5982 人。罗军在库班的总损失为9668 人(死1598 人,伤7264 人,失踪806 人)。而从德军撤退规模以及伤员数字推断,其战役总损失约1 —2 万人。 苏军纯减员14564 人(海军652 人),伤50946(海军623 人)。总伤亡65510 人。装备损失包括坦克自行火pào111 辆,火pào迫击pào70 门,飞机240 架。鲜血再度汇入了死亡的大海。 高加索的尾声之战,对苏方的彼得罗夫而言,实在是一次代价沉重,效果却很尴尬的战役。他既没有什么优势兵力,也缺乏突破对方坚固阵地的有效装备。用来轰击新罗西斯克的152 —203 毫米大pào,只有区区50 门。比较曼施坦因当年在塞瓦斯托波尔对付他用的超级大pào集群,甚至都不能用小巫见大巫来形容。红海军又很不给面子地拒绝出动大舰,搞得他只好利用鱼雷来zhà开德军岸防工事。 条件如此不利,彼得罗夫却出动大量部队,向着撤退前的德军发动了规模巨大、协同复杂的地海作战。遭受巨大损失,简直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而在效果方面,除了给德军造成一定损害外,根本未能阻止对方主力的撤退。 尽管如此,这次战役依然在苏军的战术教程中占据很高地位。分析其原因,第一:攻取新罗西斯克,采用了少见的陆上进攻与海上登陆相协同的方式。陆海空同时配合行动,无疑是一次宝贵的经验。这一点从50 年代的材料中可以得到证实。 第二,就是所谓政治因素了。除了那位当年的集团军上校政治部主任勃列日涅夫外,还有当时的第56 集团军司令格列奇科。他在战役结束后的10 月16 日被任命为沃罗涅日方面军副司令。当年只有40 岁的将军从此飞黄腾达,战后一路升迁直至国防部长。两人一个总书记,一个国防部长,地位尊崇,偏偏又都好大喜功。新罗西斯克—塔曼之战自然也就跟着他们的政治行情一道上涨。 但当年的战场真实,是不会跟着总书记和国防部长的喜好走的。1943 年10 月,德第17 集团军进入了克里木。虽然红军也尾追而来(详见下一卷),还是有大量德军兵力被调往东线大陆战场。在那里,尤其是曼施坦因的第聂伯河战线上,真正的危机正在降临。 勃列日涅夫与官僚政治 所谓革命,最初的发起者多数都有着坚定的信念和理想。而在革命成功后,光凭理想是无法治理国家的。于是就需要一个庞大的官僚集团来执行实现理想的具体事务。这个集团的很多成员未必有什么信仰,更多是“出门做官为了吃穿”的现实主义者。权力高度集中之下,他们容易腐败、容易动摇,甚至可能变质。 革命家斯大林,是苏联官僚集团的缔造者,也有一套简单实用的办法来维持这个集团的活力。那就是无止尽的施加压力、清洗和换血。但官僚们毕竟不是韭菜,而是活生生的人。长期紧绷的政治斗争,使他们身心疲惫,甚至时刻处于恐惧当中,渴望更轻松的生活。 “人间上帝”终有一死。斯大林撒手后,得到解放的官僚不希望再出现一个过于强势的“当家人”,甚至连半官僚化的赫鲁晓夫都不合格。于是,能力平庸但xìng格较好的勃列日涅夫,登上了苏联最高领袖的宝座。 勃列日涅夫是个典型的苏联技术官僚:没有信仰、喜欢享受、好大喜功、人不太坏。他从政的最高理想,就是维持现状。但在他和他的同僚们逐渐老朽甚至死亡的过程中,连维持都变得越来越困难。 随之而来,则是新一代的年轻技术官僚,戈尔巴乔夫。官僚体系内爬上来的他,未必有什么特别的智慧,经验和经历又比不上老jiān巨猾的前辈们。年轻的资本令他野心勃勃,偏偏又把尔虞我诈的现实当成了童话世界。 斯大林时代,苏联领袖可以和第一流的西方政治家较量,甚至更胜一筹;演变到了戈尔巴乔夫时代,选战中滚打上来的西方政客,却可以把他玩弄于鼓掌之间。 官僚也是普通人,不是超人,也不都是坏蛋。他们普遍存在于这个世界,维持着现代国家的运作,自然有着巨大的合理xìng。但当社会的一切都由官僚来决定后,衰败将不可避免。儒学官僚集团对中国千年统治的结果,以及苏联的由盛而衰,都雄辩地证明了这一点。 1943 年的夏天美丽如画。鲜绿色的草从,野花盛开。平静的原野会被喧嚣的暴雨时不时打搅一下;但树林里躲藏着坦克,原野上挖出了战壕。巨响伴着浓烟腾出、烈焰蔓延。瞬间的铁火洗礼后,美丽的草原上就布满了形形色色奇形怪 隐藏在小树林内的伊个德军指挥所。除了通讯设备外,他们还拥有一台打字机 状的巨型钢甲残骸,绿草野花间横卧着死人的躯体,喷溅上了鲜红的血和内脏。 夏去秋来。天空辽阔而明朗,秋风和煦。绿草却被烧成了黑色、果树被砍到、路边倒卧着肿胀的死牲畜、挖开的死人坑里堆满了腐烂的ròu块、恶臭弥漫。德国人的专用枕木破坏车,在铁道中一边前进一边把身后的枕木切断。铁轨、路基、桥梁也被zhà毁。失败的一方和胜利的一方同样闹哄哄且急匆匆地蜂拥而过,奔向新的厮杀场。行军的步伐和车辆的轰鸣将大地震的微微颤抖。而当这一切都远去后,留下的只有无尽的废墟,在自然的怀抱中死一般的沉寂。 1943 年的夏秋之际就这样匆匆而去了。一个苏联作家描绘道:1943 年:深夜、深秋、深的战争。人们不再那么惊慌,也不再那么亢奋,逐渐习惯了与死亡相伴的生活。但战争的进程却不怎 4 决战第聂伯河91 么受大众情绪的影响,而是按照自己固有的规律铁一般的发展着。 一、新的态势与新的计划 1 、上阶段的损失 从夏至秋的3 个月间,除了东线北段稍微稳定一些外,德国人几乎在所有方向败退。前面已经对这一过程有了详细介绍,但还是有必要总结一下双方为此付出的代价: 1943 年第3 季度,德东线陆军损失了80—正在阅读家信的苏联士兵。由于人力不足,老头和90 万人左右。连同海空军以及仆从军等,总损失少年都在征兵之列约100 万左右,其中死亡187858 人。却只有3600 人。很多步兵连的实力下降到不足 红军同期损失了286 万兵力,其中近69 万50 人。而红军一个师每月得到的补充,却只有人死亡。伤亡jiāo换率约2—3 倍。300—1000 人。由于补充不足,从第三季度到第四季度,红 红军红海军的损失: 1943 年第3 季度 战场阵亡(包括撤离中因伤死亡) 562604 因伤死于医院 111125 病死等非战斗死亡 14413 失踪、被俘 115714 伤 1829666 病 231139 总计 2864661 2 、苏军增强战线的努力 为了将战争维持下去,jiāo战双方继续竭力搜刮家底。红军步兵损失最为严重。1943 年10 月,苏步兵师缩编为6800 人。但各师实际平均兵力军对德作战兵力(月度平均),由680 余万下降为不到640 万(不含海军)。兵员总数虽然还相当可观,新兵质量却变得过于低劣!根本没受过训练的人员据说占到了40.9%!另有26.7% 也只训练不到一个月,只有32.4% 训练时间超过1 个月以上。 但因为新解放了大量地区,苏联又获得了新的兵源。加上彻底的动员(包括16 岁—40 岁以上),使斯大林能在1943 年下半年把340 万人送往军队。未经训练也毫无经验的新兵们无疑又会遭受巨大的伤亡。但他们中的幸存者将成为新的战斗骨干。 用大量pào灰来维持进攻威力和速度,并从尸山血海中提炼出最后决战用的精锐军团,这就是斯大林的战略——既残酷又现实,但也相当实用。 这精锐军团的核心部分已经逐渐形成了。三个月激战的尾声,斯大林就对技术兵种的质量给予了特别的关照。他在8 月下旬至9 月初撤下了所有坦克集团军,保住了一批富于实战经验的坦克手。这些人见识过“虎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 15 章 ”、“黑豹”、“菲迪南德”,以及德国最优秀的同行,敢于也善于与其jiāo战。 但因为在库尔斯克战役中损失太大,红军的对德作战坦克数从7 月至年底减少约一半。1943 年9 月开始,新型的KV—85 坦克被陆续送往前线。这些坦克被编组为突破重型坦克团,每团21 辆。据信可以在500—600 米距离有效摧毁德军“新式”坦克。德方根据缴获的实车测量后获悉,其正面装甲只有60—75 毫米,pào塔防盾95 —110 毫米。德国坦克可以在更远距离将其摧毁。KV—85 的机动xìng也相当一般,最高时速只有42 公里。这种坦克的价值,就是给红军提供在较远距离上击穿“虎”的可能,但并不等于能够与对手等量齐观。也正因为如此,KV—85 只生产了130—148 辆。苏联人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了更大口径火pào的“斯大林”坦克和新式T—34 的开发上。但这两种坦克与本卷内容没有什么关系,暂且不表。 红军pào兵在以进攻为主的3 个月作战中也损失较小。因为步兵质量下降,pào兵得到了更大重视。德国人眼中,威力和经验日益提高的斯大林pào队正变得越来越可怕。以至于包括曼施坦因在内的大批德国将领,也越来越不愿意坚守红军pào口下的固定阵地。 3、德军增强战线的努力 德军的绝对损失数虽大大少于苏军,却消耗掉了大部分战斗兵员,包括最精锐的装甲师和装 行驶中的喀秋莎火箭pào手持苏联冲锋qiāng的武装党卫军士兵 甲步兵师。经过3 个月血战,原本齐装满员的“帝国”、“骷髅”、“维京”师,每师平均只剩25 辆坦克和12 辆强击火pào,装甲步兵营只有100 人左右。但这些师因为得到优先补充,实力恢复较快。从秋季至年底,还被陆续改编为装甲师。 国防军的老牌精锐也仅有残山剩水。9 月中,第18 装甲师只有4 个营,每营约130 人。7 月1 日—9 月30 日,该师仅军官损失就包括:一位团长,10 位营长,83 位连长,100 名其他军官。9 月29 日,第18 装甲师被撤消。在其基础上开始组建德国版本的pào兵师。 至10 月初,东线德军有36 个步兵师,10 个装甲师,1 个装甲步兵师由于损失惨重,被降格为师级战斗群或残缺师。为了使残破的部队保持战斗力,11 月2 日,德军将其中14 个师合编为5 个所谓“军级集群”,每个集群相当于一个师的实力。其中,南方集团军群建立了A、B、C 军级集群,中央集团军群组建了D、E 军级集群。 A军级集群:第161、293、355 师级战斗群。第161 侦察营,第241 坦克歼击营,第241 pào兵团,第241 工兵营,第241 野战补充营 B军级集群:第112 、255 、332 师级战斗群,第112 侦察营,第112 坦克歼击营,第86 pào兵团,第112 工兵营,第112 野战补充营。 C军级集群:第183 、217 、339 师级战斗群,第217 侦察营,第219 坦克歼击营,第219 pào兵团,第219 工兵营,第217 野战补充营 D 军级集群:第56 步兵师残部(2 个步兵团),第262 师级战斗群,第156 侦察营,第156 坦克歼击营,第156 pào兵团,第156 工兵营,第156 野战补充营。 E 军级集群:第86、137 、251 师级战斗群,第86 侦察营,第186 坦克歼击营,第186 pào兵团,第186 工兵营,第186 野战补充营。 希特勒恢复东线战斗力的主要措施,是优先强化装甲部队。10—12 月,希特勒从西线意大利等地调来了6 个齐装满员的装甲师和1 个装甲步兵师。总计超过952 辆坦克强击火pào(含199 辆“虎”和“黑豹”)!9—12 月,另外调来了2245 辆补充坦克和强击火pào(也包括大量重型坦克)。9 月—11 月,还调来了新编的第506 、509 “虎”式重型坦克营(90 辆“虎”)。 这一时期,除了新增装甲师以及补充战车中的重型坦克外,东线旧的装甲师也陆续增加新装备。第16、23、5 装甲师就各获得了一个“黑豹”坦克营(总计243 辆)。第10、20、25 装甲步兵师也编入了坦克营(每营45 辆坦克强击火pào)。 由于大量装甲部队和补充坦克的到来,东线德军的坦克强击火pào至10 月底就恢复为3276 辆。12 月20 日甚至达到3629 辆!完全恢复到全盛时期的水平。装备质量也大大提高,“黑豹”和“虎”增加为699 辆,四号长管pào坦克和强击火pào达2355 辆! 1943 年秋季以来,东线德国装甲部队实力整体依然呈上升趋势,重型战车也越来越多。兼以同期红军坦克数量下降、质量提升缓慢,德军在装甲领域甚至获得了一些优势。 东线德军装甲力量补充(不含增调的装甲师): 9 月 10 月 11 月 12 月 补充坦克 93 230 262 367 补充强击火pào 129 73 138 149 随同营连增援的坦克 45 71 154 34 随同营连增援的强击火pào 154 104 180 62 总计 421 478 734 612 资料来源:《库尔斯克数据研究》 1943 年9—12 月东线新增坦克部队 9 月 第23 坦克团第2 营(4 个连),96 辆“黑豹”。(23 装甲师) 第506 重型坦克营,45 辆“虎”。配属第1 装甲集团军第17 军。 10 月 第2 坦克团第1 营(4 个连),71 辆“黑豹”。(16 装甲师) 调往东线第1 装甲师。第1 坦克团。2 个营(每营4 个连)。总计四号长管95 辆,“黑豹”坦克76 辆,7 辆指挥坦克,7 辆喷火坦克。从希腊,调给南方集团军群第8 集团军充当预备队。此后调给第4 装甲集团军第48 装甲军。 第14 装甲师。第36 坦克团。1 个营(2 个坦克连,2 个强击火pào连)。49 辆四号长管,44 辆强击火pào,9 辆指挥坦克,7 辆喷火坦克。来自法国西部,调给南方集团军群第1 装甲集团军第57 装甲军。随后调给第8 集团军第11 军。 第24 装甲师。第24 坦克团。1 个营(2 个坦克连,2 个强击火pào连),49 辆四号长管,44 辆强击火pào,9 辆指挥坦克,14 辆喷火坦克。从意大利,调给南方集团军群第1 装甲集团军第40 军。 10—11 月 组建第5、7、8 坦克营。每营3 个强击火pào连。42 辆强击火pào,3 辆指挥坦克。分配给: 第10 装甲步兵师(第7 坦克营)、第20 装甲步兵师(第8 坦克营)、第25 装甲步兵师(第5 坦克营)。 11 月 第16 装甲师。第2 坦克团。1 个坦克营,1 个强击火pào营。总计四号长管98 辆,42 辆强击火pào,12 辆指挥坦克。来自意大利,调给中央集团军群。随后调给南方集团军群第4 装甲集团军。 第25 装甲师。第9 坦克团。1 个营(4 个连)。四号长管93 辆,指挥坦克8 辆。从法国调给南方集团军群第4 装甲集团军第42 军。 第509 坦克营,45 辆“虎”。配属南方集团军群。 党卫军第1 装甲师。第1 坦克团。第1、2 营(各4 个连)。1 个重型坦克连。总计四号长管95 辆,“黑豹”坦克96 辆,指挥坦克9 辆。27 辆“虎”。据说还在意大利补充了一批“菲亚特”和“阿尔法·罗密欧”汽车。 12 月 第31 坦克团第1 营。76 辆“黑豹”。(第5 装甲师) “统帅堂”坦克团。2 个坦克连,2 个强击火pào连。四号长管17 辆,强击火pào42 辆。指挥坦克3 辆。隶属“统帅堂”装甲步兵师,从法国调到中央集团军群第3 装甲集团军第6 军。 日期 PzⅡ Pz 38 (T) PzⅢ(短) PzⅢ(长) PzⅢ (75) PzⅣ(短) PzⅣ(长) PzⅤ(黑豹) PzⅥ(虎) 喷火坦克 指挥车 强击火pào 强击榴弹pào Ⅳ号突击坦克 坦克强击火pào总计 8 月31 日 87 10 99 342 89 40 635 225 181 26 99 861 63 43 2798 9 月10 日 100 10 97 333 82 32 574 200 187 25 108 922 75 43 2788 9 月30 日 88 13 88 298 68 32 578 266 214 22 109 914 64 42 2796 10 月31 日 74 10 56 254 44 22 817 316 227 37 148 1160 75 36 3276 11 月30 日 75 12 37 199 37 20 872 419 278 34 141 1246 69 21 3460 12 月20 日 64 10 29 164 41 19 933 432 267 25 151 1422 72 0 3629 但东线最急需的不仅是坦克,巨大的步兵损失也有待弥补。德国人又为东线送来了大批新pào灰。仅1943 年7—10 月,就有421700 人补充给东线陆军。(根据另一组数据,仅1943 年7 月1 日到9 月30 日就补充405200 人)。 参考资料:《德国装甲部队1943—1945 》、《德国武装部队的兵团与部队》、《库尔斯克数据研究》 客观地说,1943 年秋季的希特勒对西线颇为关注,担心美英可能发动偷袭。但迫于东线的紧迫战局,他还是不得不继续从西线抽调兵力。库尔斯克会战以来的3 个月后,基本没有战事的西线德军,陆战兵力(包括空军野战师和党卫军)反而从746000 人下降为722000 人。此后,除了前述装甲部队外,希特勒又从西线调来了一批步兵师(如第384 、389 、376 、76 师)。 遗憾的是,大量补充和援兵,非但无法增强东线的步兵实力,甚至连弥补损失都远远不够。至10 月1 日,东线陆军兵力削弱为2658000 人,比7 月初减少近50 万! 基于德军的训练体制,其补充能力也只能到此为止了。战事吃紧的1943 年,德国步兵基础训练却恢复为16 周(近4 个月),装甲兵21 周(近5 个月)。另外还要在补充营中短期培训,以熟悉最新的战场经验。但这只是官方标准。实际上,很多士兵仅受训6—8 周(1.5—2 个月)就被紧急送往前线。多数青年军官的受训时间也缩短为3 个月。 当然,德国补充兵的训练时间,依然远远超过大半没有受过训练,或者只训练1 个月不到的苏联补充兵。但问题是,这些新兵既无法取代那些一去不返的老兵,也未必能够很快适应东线的特有作战环境。加上数量又不够,东线的仗只能是越来越难打。 10 月初苏德双方战斗力评估(粗略): 步兵: 苏军9 月底在前线有444 个步兵、空降兵、骑兵师,49 个步兵、滑雪兵、空降兵旅。大致折算为468 个师。以每师3600 人换算,近170 万人。 德军10 月中旬在东线有151 个步兵师,以每师7000 人换算,约100 万人。德军另有一些仆从军以及芬兰战区部队,总数估计约120 万左右。 装甲兵: 红军10 月初前线坦克总数,德方估计为4310 辆。比库尔斯克会战前减少一半以上。但加上浅近后方的预备队,红军坦克数则可以达到7960 辆。10 月底,红军对德作战坦克自行火pào总数约5600 辆。 德东线装甲部队情况较好。9 月份又获得了421 辆新坦克强击火pào。月底总数维持在2796 辆。其中“虎”、“黑豹”的数量达到了480 辆,四号长管pào坦克和强击火pào达1492 辆。除了上述近2800 辆坦克强击火pào外,东线德军还拥有大量自行火pào,包括49 辆“菲迪南德”。连同这部分装备,东线德军坦克自行火pào约3000 辆。 pào兵力量: 按德军估测,10 月初红军一线有大中口径火pào17770 门,德军为8037 门。 资料来源:《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卷七,《希特勒的报应》,《德国陆军的武器装备》 1943 年10 月14 日东线德军陆战力量(兵力装备为10 月1 日数字) 总计 北方 中央 南方 A 师(步兵师和机械化师) 177 44 54 60 17 机械化师 26 8 16 2 兵力 2498000 601000 925000 719000 253000 战车 2304 146 594 1338 226 pào 8037 2389 2577 2263 808 注:本表依据德军文件影印件。原件主要是标示苏德两军的实力对比。其战车和兵力数与《陆军1933—1945 》以及东线坦克统计等权威资料间存在一些差异。可能是统计标准不一致。 4 、曼施坦因的防线与实力 1943 年9 月底10 月初,感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 16 章 仗最不好打的,大概就是曼施坦因。对他的南方集团军群,本书在前面曾形容为“破败的集团军群加上破败的防线”。那么到底有多破败呢? 单纯看曼施坦因的兵团数量,是无法感受到这种破败的。毕竟希特勒一直在给他提供新锐的兵团。为此,8 月底至9 月底,从中央方向抽调10 个师,从北段抽调了2 个师。截至1943 年10 月14 日,曼施坦因虽然只剩下3 个集团军(第6 集团军转给A 集团军群),野战师数量却增加到了60 个!而根据德军1943 年10 月4 日序列,曼施坦因的3 个集团军就有62 个师(含警卫师)。 至此,南方集团军群的野战师数量反超了过去兵力第一的中央集团军群,多出6 个师。但根据同一时期的统计,曼施坦因的实际陆军兵力,却只有不到72 万人,竟比中央集团军群还要少20 多万! 对此的解释很简单:曼施坦因的大量野战师已经给打成了空架子!按照他自己的说法,步兵师的平均“前线力量”只剩1000 余人,连同补充兵也难以凑到2000 人。希特勒当然会继续给曼施坦因提供大量pào灰。根据另一份统计,至1943 年11 月底,曼施坦因步兵师的平均战斗步兵数增加到了3200 人。但库尔斯克会战前6000 —8000 人的盛况已经一去不返了。 曼施坦因的装甲兵力依然强大,拥有1338 辆战车。希特勒其后三个月间调来的新装甲部队,除了第5 装甲师的“黑豹”坦克营和“统帅堂”师等个别部队外,基本都jiāo给了曼施坦因。按照曼施坦因自己的说法,他在1943 年下半年还获得了872 辆补充坦克和强击火pào。但同期东线德军补充的坦克强击火pào总数却有3051 辆,而这段时间装甲部队主力一直属于曼施坦因。这令人不得不怀疑他列举的数字又缩了水。 有趣的是,曼施坦因竭力缩水自己实力的同时,却又把自己的战线态势描绘得一片大好。他在回忆录中宣称,其部队凭借着“优越感”和“不言败”的自信渡过第聂伯河时,俄国人最多只是在“一两处偷渡”,而且“不起太大作用”! 曼施坦因这么说的理由很好理解:9 月份他不断向希特勒施加压力,就是为让部队退到第聂伯河对岸组织新防线。但遗憾的是,此前我们已经介绍过:在9 月底10 月初,俄国人并不只是“一两处偷渡”那么简单,而是已经在第聂伯河右岸建立了二十多个大大小小的桥头堡!曼施坦因老部下梅lún廷的回忆录,以及老部队“大日耳曼”师的战史等资料都承认:德军以精锐装甲部队向这些桥头堡实施的反击,均未能成功!德国《国防军统帅部作战日记》也比曼施坦因坦率的多:“1943 年9 月底,南方和中央集团军群战区内,俄国人已经抵达,并在很多地方越过了我方计划设防的地区。” 自诩一贯正确的曼施坦因,显然不能承认如下事实:他以大规模后撤所换来的第聂伯河防线,居然从一开始就漏洞百出。但即使他不承认这一点,俄国人在1943 年9 月底10 月初依然占据着这些桥头堡,并把越来越多的兵力和装备送了进来!桥头堡成为了曼施坦因体内的癌细胞,即将迅速扩散! 第8 集团军战斗序列1943 年10 月4 日 第24 装甲军 “帝国”师,第10 装甲步兵师,第34 步兵师 第48 装甲军 第19 装甲师,第72 步兵师一部,第20 装甲步兵师,第112 、255 步兵师 第3 装甲军 第3、11 装甲师,“维金”师,第223 、168 、57 步兵师 第11 军 第39、198 、106 、282 步兵师,“骷髅”师 第47 装甲军 第167 、389 、320 步兵师,第6 装甲师 第4 装甲集团军1943 年10 月4 日 第59 军 第8 装甲师,第291 、217 、339 、183 步兵师,第2 装甲师一部 第7 军 第88、75 步兵师,第213 警卫师,第68 步兵师 第13 军 第208 、340 、82、327 步兵师 第42 军 第454 警卫师 直属 第7 装甲师,第332 步兵师 第1 装甲集团军1943 年10 月4 日 第57 装甲军 第23、9 装甲师,第306 步兵师,党卫军骑兵师,“大日耳曼”师,第62 步兵师一部 第30 军 第15、387 、46、257 步兵师 第40 装甲军 第16 装甲步兵师 第52 军 第293、161、355、328、38 步兵师,第62 步兵师一部 第17 军 第304 、125 、123 、294 、333 、335 步兵师 二、第聂伯河下游战役与科涅夫的攻势 1943 年10—11 月,曼施坦因的南方集团军群、A 集团军群第6 集团军、中央集团军群第2 集团军右翼当面,展开约220 万红军,1800 辆坦克自行火pào。由北向南分别为:沃罗涅日方面军、草原方面军、西南方面军、南方面军。德军的应对兵力,10 月初约85 个师(其中南方集团军群62 个师),总兵力127 万人,装备坦克强击火pào约1500 辆。 斯大林于1943 年10 月20 日下令,将上述方面军改名为乌克兰第1、第2、第3、第4 方面军。改名的用意非常明显:以“乌克兰”命名的红军战略重兵集团,将终结德军对乌克兰的占领。 双方的战线大致可以分成北南两段: 北段,即基辅及南北两侧,部署有瓦图京的苏沃罗涅日方面军。为了统一基辅方向红军的指挥,斯大林于10 月5 日决定,将罗科索夫斯基的中央方面军左翼第13、60 集团军连同占领区域(基辅以北),全部jiāo给瓦图京。罗科索夫斯基因此与基辅之战彻底无缘,自然大为不爽,事先把2 个集团军的加强火器都撤了出去。 由于部署调整,瓦图京对峙的德军增加为:第2 集团军侧翼2 个军、第4 装甲集团军,第8 集团军一部; 南段,从卡涅夫以南,一直延伸到扎波罗热,然后转向莫洛奇纳亚河和梅利托波尔。此段战线10 月初形势为:苏草原、西南、南方方面军,总计155 万兵力,24437 门火pào迫击pào,1160 辆坦克自行火pào,作战飞机2000 架。对峙德第8 集团军一部、第1 装甲集团军、第6 集团军,总计40 个师(8 个机械化师),77 万人,约800 辆坦克强击火pào。 扎波罗热是南段战线的中枢之一。这里邻近南方集团军群与A 集团军群的结合部,也是第聂伯河中游防线的终端,同时又是留在左岸的一个桥头堡。扎波罗热的西面,为克里沃伊罗格—尼科波尔的丰富铁锰产区。失去这个桥头堡,等于向俄国人敞开了通向矿区的大门!希特勒因此要求坚守扎波罗热。曼施坦因却以兵力不足为借口,主张放弃。 希特勒也深知曼施坦因这种人只知道伸手要坦克大pào,却不关心坦克大pào是靠什么生产的,于是又提出了一条战术理由:坚守扎波罗热,可以帮助南面梅利托波尔方向的德第6 集团军,而该集团军又掩护着克里木半岛的入口。苏联史料和希特勒的观点一致,认为扎波罗热是向A 集团军群提供补给的重要通道。因为经过该城有连接梅利托波尔直到克里木的唯一铁路。希特勒曾要求扩大这个登陆场,可能也是为了阻止红军以火pào威胁运输。 面对战术理由,曼施坦因一时也无话可说,虽然骨子里还是不服(在他看来,克里木什么的也可以放弃),只好照办。 1、扎波罗热之战 扎波罗热桥头堡宽40 公里,纵深20 公里。德国人很早就在这里修建工事,筑有内外两层环形防线。其外围前沿有一道梯形截面的反坦克壕,深3.5 米,宽5—6 米,有些地段甚至深达5 —6 米,并灌有1 米深的水。在苏联坦克可能冲击的方向,布有jiāo错排列的4 排地雷。 防御工事本身也相当坚固。人员掩体的顶部,可以承受中等口径火pào或者小型zhà弹的打击,火器掩体可以保证火pào沿着壕沿实施斜shè。 从战术常识出发,狭窄的桥头堡内通常只保留必要的战斗部队。扎波罗热守卫部队的员额也不大,只有约35000 人,主要隶属第1 装甲集团军第17 军。包括6 个步兵师(第123 、125 、294 、333 、304 、335)。一线各师负责10—12 公里正面。 有意思的是,这些兵团中战斗力较强的几个,都是从各战线凑来的。如第一线3 个师25000 人。其第125 步兵师刚从塔曼撤回来,兵员7000 人;第304 步兵师原隶属第6 集团军,来自利西昌斯克,兵员残存50%;第123 步兵师甚至来自遥远北线的第16 集团军! 守军的机动兵团,只有第16 装甲步兵师。曼施坦因在回忆录中抱怨说,因为希特勒坚守扎波罗热,导致他的第40 装甲军2 个装甲师、1 个装甲步兵师和1 个骑兵师被牵制,无法毁灭第聂伯罗彼得罗斯克和克列缅丘格之间的苏军桥头堡——虽然按照他此前的说法,这个桥头堡充其量只是“不起大作用”的红军“偷渡点”之一。 但这根本是胡扯:根据德军10 月5 日序列,第40 装甲军所属只有这个第16 装甲步兵师而已。读者可能还记得,该师在米乌斯河打了几天,步兵就只剩550 人,坦克一度只有十几辆可用。此后的损失也相当不轻,据其师长的说法,相当于被全歼了2—3 次。这么残破的1 个装甲步兵师被牵制住(其实也只牵制到10 月9 日而已),似乎并不值得曼施坦因如此伤心。 那么第1 装甲集团军的坦克主力何在?根据德军战斗序列,以及《大日耳曼装甲步兵师》一书附录地图《米舒林罗格—博罗达耶夫卡战斗1943 年9 月30 日—10 月17 日》均证实:集团军装甲主力,包括第23、9 装甲师,“大日耳曼”师,9 月底10 月初就已经被用于对付克列缅丘格东南的红军登陆场了! 也就是说,真正牵制住第1 装甲集团军坦克主力——3 个机械化师的,并不是希特勒要求坚守的扎波罗热,而是远在扎波罗热北面的一个“偷渡点”! 几个从其他战线凑来的步兵师,和一个残破的装甲步兵师,这就是曼施坦因守卫扎波罗热的“决心”。希特勒大概也看透了他不愿坚守此地的心思,只能将希望寄托于“特种战车”。9 月19 日后,第653 坦克歼击营所有可动的“菲迪南德”重型坦克歼击车——14 辆,都被派往扎波罗热;9 月17—20 日,新建的第506 重型坦克营,也带着45 辆全新的“虎”式坦克(多数为中期生产型)抵达此地。另外,还部署了第210、236 强击火pào营。 这样拼凑一番后,扎波罗热虽然没有一个像样的装甲兵团,却汇集了200 多辆战车,其中包括59 辆“虎”和“菲迪南德”。有了这些五十多吨甚至六七十吨的装甲怪物,希特勒大概也放心了一些。 马利诺夫斯基大将的苏联西南方面军很早就逼近了扎波罗热。9 月22 日,他以第12 集团军一部和第3 近卫集团军,由第23 坦克军,第1 机械化军配合,企图一举拿下扎波罗热。 德军进行了顽强抵抗,并把“特种战车”投入战斗。第506 营的“虎”和第653 营的“菲迪南德”发动了强有力的反击,重创了进攻苏军。但俄国人也有了一套“打虎”的办法,就是用122 毫米火pào直shè!截至26 日,已有7 辆“虎”被苏军彻底摧毁,另有1 辆回厂大修。 马利诺夫斯基鉴于德军阵地坚固,重型战车威力巨大;而红军从7 月以来征战不断,人员和弹yào都急需补充,便于9 月29 日暂停了攻势。 同时,马利诺夫斯基决心向扎波罗热投入新部队——崔可夫的第8 近卫集团军。这支经过斯大林格勒洗礼的精锐部队当时颇为抢手:朱可夫曾想把该集团军调到草原方面军,大本营则希望将其调到中央方向。 马利诺夫斯基自然舍不得放手,宣称如果没有第8 近卫集团军,他就无法拿下扎波罗热。9 月23 日,他命令第8 近卫集团军在第12 集团军和第3 近卫集团军结合部集结。 第8 近卫集团军当时下属8 个近卫步兵师:第27、39、50、74、78、82、88、79。加强部队包括:第7、9 突破pào兵师,第555 坦克歼击团,第4 近卫迫击pào师,第61、62 近卫迫击pào团,第22 高shèpào师,第60 高shèpào营,第5、141 、212 坦克团,第31 近卫坦克旅,强击工兵第11 旅(欠1 个营)。 随着第8 近卫集团军的到来,马利诺夫斯基用以攻击扎波罗热的部队达到150500 人,配备的机动兵团主要是第1 近卫机械化军和第23 坦克军,总计293 辆坦克自行火pào。 因此,扎波罗热桥头堡大约牵制住了4 倍于己的苏军和大量坦克。这对德军其他战线的防御贡献甚大。 9 月28 日夜间,苏第8 近卫集团军调入前线。同一天,崔可夫批准了作战计划。 德国人显然注意到了红军的调动。9 月29 日晨开始,德军以4 个步兵营在“虎”配合下,冲击苏军第33 步兵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 17 章 军阵地。每次冲击前,都要动用火pào迫击pào轰击。这显然是战斗侦查。 10 月1 日,苏军三个集团军开始全线进攻。崔可夫的进攻组织得非常复杂:步兵冲击前,大pào首先轰击了德军的第一道壕堑和已经测定的火力点,然后突然转向第二道壕堑。苏军士兵乘机急冲向反坦克壕堑,然后就地卧倒并挖掘单兵壕。 德军以为苏军会继续冲锋,赶紧进入壕堑阻击。苏军pào火却再度转到第一道壕堑,给予德军重大杀伤。待苏军pào火转向纵深,苏军士兵又爬起来冲过反坦克壕沟。pào火则再度回到第一道壕堑。能够进行这样复杂的冲击,崔可夫的士兵的确是不愧于近卫军的称号。 经过近一个小时pào击,德军遭到很大损失。一些被榴弹pào直接命中的工事,胸墙、土块、装甲帽堡被zhà飞。苏联士兵则冲入第一道壕堑,与德国人展开ròu搏。 但到中午时分,苏军的pào弹几乎耗尽。2 时,德国人在“虎”配合下发起了反击。战斗中,德军88 毫米坦克pào对苏军的巨大优势,给崔可夫留下了深刻印象。重甲重pào攻击之下,苏军几乎被赶了到原阵地,所幸保住了反坦克壕。 10 月2 日8 时,苏军在pào火急袭掩护下重新进攻,夺回了一些支撑点,随后却在12 时受阻。德军和昨天一样,于下午2 时发动反击。坦克排成两列纵队,引导着步兵由6 公里正面冲杀过来。苏军以大pào轰击了一阵,很快又因弹yào不足而停了下来。 10 月2 日的进攻就这么无奈的结束了。当天前来视察的华西列夫斯基和马利诺夫斯基发现,第8 近卫集团军的弹yào不到半个基数,便于19 时20 分批准其转入防御。下一轮进攻预定5—6 天后开始。其间弹yào应补充到1—1.5 个基数。 经过一周多的战斗,德军在扎波罗热以工事结合重装甲战车的防御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曼施坦因又在10 月10 日,将第16 装甲步兵师调往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西南参战。扎波罗热本来不多的兵力再度被削弱。 就在同一天,红军发动了新攻势。10 月10 日晨7 时10 分,苏军以50 分钟pào击逐次集中摧毁德军的火器和支撑点,同时以纵深1.2—1.5 公里的徐进弹幕支援冲击步兵。硝烟掩护下,苏联步兵全力奔向德军壕堑。 德军依然不肯认输,全天仅向第8 近卫集团军就反击达11 次之多。面对反击的德国坦克,苏军坦克竭力攻击其侧后的薄弱点,而德国人也竭力以正面对着俄国人;苏联步兵则释放烟雾,然后爬向坦克投掷手榴弹。 当天战斗后,苏方宣称击毙2500 人,俘虏69 人,击毁火pào19 门,火箭pào12 门,机qiāng47 挺,汽车和装甲车7 辆。但苏军的战役成果不大,第8 近卫集团军仅在个别方向锲入德军防御1—3 公里。 虽然白天进展不大,崔可夫却受到步兵以烟雾对付德国坦克的启发,决定发起夜攻。晚上,德国坦克依然留在前进阵地内,德国步兵也放弃了壕堑,集中在各个支撑点。拥有斯大林巷战经验的崔可夫乘机派出强击分队,每队3—5 人,带着集束手榴弹、燃烧瓶和地雷,摸到德军阵地上去zhà毁坦克!黑色的夜幕被冲天的火焰划破,接着就是德军机qiāng发疯般的吼叫!而这些暴露出来的火力点,又将遭到苏军的pào击。 夜里取得了战术成功的崔可夫,白天却依然进展缓慢。11—12 日两天,pào击都定在早上8 时。由于pào弹不够,轰击时间只有20—30 分钟。一件很奇怪的事情是,尽管红军在扎波罗热一直苦于弹yào不足,pào火威力并不太强。曼施坦因却评价其pào击“威力前所未见”,而直到这时,他才意识到苏联pào兵师的存在。看来,不是他的部下夸大了情况,就是曼施坦因自己夸大其辞。 苏联人却并不觉得他们的pào击威力足够。为了弥补弹yào的不足,第28 近卫步兵军将18 门122 —152 毫米榴弹pào,1 门122 毫米加农pào,1 门203 毫米榴弹pào,147 门45—76 毫米pào拉上战场,直接shè击德军支撑点和重型坦克。战斗中,苏军的122 毫米火pào甚至击穿了1 辆“虎”的pào塔,并将其缴获。崔可夫听说后亲往察看,赞叹其“简直是一座超重型工事,光学瞄准具设计出色,88 毫米pào威力无比”。 连日苦战下来,苏军进展甚微,士兵们疲惫不堪。崔可夫自己也焦急起来。他的夜间强击战术已被德国人识破,到了晚上便将坦克撤入第二阵地,而用机qiāng来招待他的强击队。 但崔可夫不愧是个优秀的战术家,头脑确实好用:他认为,既然德国坦克夜里不在,不如乘机发动大规模夜间进攻,而且这种进攻还不需要多少pào弹。崔可夫说干就干,将第74 近卫步兵师也投入战斗,只留1 个团当预备队。 1943 年10 月12 日23 时,苏军对已经侦察到的德军工事实施了10 分钟密集轰击,既是为了摧毁防御,也是为了给前进部队指明方向。随后,在信号弹、曳光弹、以及被pào火击中燃烧的方位物指引下,苏军坦克掩护着步兵穿入了黑夜。 进攻取得了惊人效果,德军前线防御很快崩溃。苏第28 近卫步兵军推进5—6 公里。没有寄予太大希望的左翼第33 军也前进了1 公里半。至此,德军外围防御围郭全纵深被突破,一系列支撑点也被红军夺取。第1 近卫机械化军的坦克引导着步兵,把德国人赶向扎波罗热市。 13 日凌晨,马利诺夫斯基得到了崔可夫夜间进攻的报告。他对此大感兴趣,于10 时亲赴前线并提出方面军在夜间全面进攻的计划。同时,俄国人又截获情报,得知德军已经开始撤离坦克部队。第653 重型坦克歼击营的“菲迪南德”也接到了撤退命令。这意味着,德军已经没有了对付苏联坦克的装甲力量。这促使马利诺夫斯基下定决心,把第23 坦克军和第1 近卫机械化军主力也投入夜间战斗。 1943 年10 月13 日21 时50 分,苏军以10 分钟pào火急袭,拉开了战争史上罕见大规模夜间进攻的序幕!pào声乍止,10 时,约200 辆苏联坦克开着车灯,全速冲锋!后面跟着第3、8 近卫集团军和第12 集团军的庞大步兵纵队!很多苏联坦克还搭载了一个班的步兵,以备夜间与主力脱离时的不测之用。 德军防御力量此前已遭巨大削弱,前线部队也变得颇为松懈,军官进城休息,士兵也躺下睡觉。红军的大规模夜袭因此大获成功,很快突破第二防御围郭。14 日凌晨,苏军逼近扎波罗热东郊,一些步兵和坦克提前冲到了街道上。 败局已定的德军只得仓皇撤退,右岸重pào和飞机为此提供了掩护,但一些渡河部队还是遭到了红军的pào击,很多官兵落水溺毙。撤退成功的部队,按照曼施坦因的说法,也遭受了“严重的削弱”。10 月14 日13 时,红军占据了扎波罗热全城。由于德国人跑的太过仓促,虽然破坏了当地发电站的建筑设备,以及部分第聂伯河大坝,但干的也不够彻底。 扎波罗热之战持续了二十多天。红军仅在最后五天(10 月10—14 日)就纯减员3443 人,伤14265 人。德方的损失难以查到具体数字,苏方则宣称仅13—14 日,就歼灭德军3000 人,火pào26 门,迫击pào22 门,机qiāng59 挺,坦克32 辆,汽车120 辆。 希特勒对扎波罗热的失守无疑是痛心疾首的。克里沃罗格矿区的大门已经向俄国人敞开,不再受桥头堡牵制的苏西南方面军可以向那里发起进攻;而最倒霉的却是扎波罗热南面的A 集团军群,不仅丧失了补给通道,其战线态势也大大恶化,即将被苏南方方面军的攻势所击破! 2、梅利托波尔战役 A 集团军群直到1943 年9 月,战区还局限于库班桥头堡和克里木半岛。但自曼施坦因退向第聂伯河后,其右翼第6 集团军也被转了过来。这样,由A集团军群司令克莱斯特元帅指挥的就有2 个集团军:放弃库班桥头堡后退入克里木半岛的第17 集团军;放弃顿巴斯地区后退入莫洛奇纳亚河和梅利托波尔的第6 集团军。 位于大陆战线最南段的第6 集团军,对克莱斯特的整体安全尤为重要。该集团军防守的战线,掩护着北塔夫里亚和克里木半岛的陆路出口。这一段防线也属于“东方壁垒”,但比“壁垒”其他地段来的名副其实一些,构筑有2—3 道防御地带,总纵深10—12 公里。临近大海的梅利托波尔市是防线的中核部分。 德第6 集团军退入防线的过程比较顺利,9 月21—22 日就建起了新防御。集团军兵力在9 月下旬只剩下第29、4 军,总计12 个师。克莱斯特又从第17 集团军为其抽调了大量兵力,包括10 月份调来的第44 军。至10 月4 日,集团军兵力达到16 个师,包括2 个装甲师。指挥官还是那位卡尔·霍利德。他麾下的兵力约20 余万人,战车约200 辆。为了鼓舞第6 集团军的士气,德国人专门制造了“保卫梅利托波尔阵地”奖章,防守梅利托波尔的德国士兵还可以获得3 倍军饷。 第6 集团军战斗序列9 月24 日 第29 军 第13 装甲师,第336、17、111 步兵师,第5、15 空军野战师,“南方”骑兵团 第4 军 第258 、302 步兵师,第3 山地师,第17 装甲师,第101 歼击师 直属 第24 罗马尼亚步兵师 第6 集团军战斗序列10 月4 日 第44 军 第336 、111 步兵师,第15 空军野战师一部,第24 罗马尼亚步兵师,第4 罗马尼亚山地师,“南方”骑兵团 第29 军 第13 装甲师,第9、17、79 步兵师,第15、5 空军野战师一部 第4 军 第258 、302 步兵师,第3 山地师,第101 歼击师,第17 装甲师,第5 空军野战师一部 直属 第73 步兵师 苏联方面,托尔布欣大将指挥的南方面军(10 月20 日起改称乌克兰第4 方面军)尾随着霍利德一直追击到他新防线的前沿。托尔布欣的目标很明确:把霍利德从莫洛奇纳亚河地区赶出去,夺取北塔夫里亚,一直冲到第聂伯河下游,同时把克里木德军封锁在半岛内,可能情况下甚至冲入半岛。 托尔布欣的主攻,定在梅利托波尔以北。以突击第5 集团军、第44 集团军、近卫第2 集团军攻击米哈伊洛夫卡,韦肖洛耶总方向。另由第28 集团军从梅利托波尔以南地域实施迂回。 为此集结的红军兵力达555300 人,超过霍利德一倍多!托尔布欣麾下有突击第5 集团军,第44 集团军,近卫第2 集团军,第28、第51 集团军,由空军第8 集团军提供支援。斯大林还把第一批KV—85 重型坦克jiāo给了托尔布欣。 虽然托尔布欣的兵力拥有压倒优势,但他和友邻西南方面军却面临着相同的窘境:士兵们长途跋涉苦战奔波了将近2 个月,体力几乎耗尽;弹yào物资也严重不足。尽管如此,从苏联的总体战略出发,托尔布欣还是要驱使他的士兵们继续前进。 1943 年9 月26 日,只停歇了4 天的托尔布欣发起了新攻势。进攻的威力并不强大,其pào火准备只进行了1 个小时,不足以压制拥有完善防御的敌军。而德国人的抵抗却相当激烈,还不断发起反击。 红军以巨大伤亡为代价的进攻持续至9 月30 日前,取得的战果只是楔入防御2—10 公里。无可奈何的托尔布欣只得暂停进攻。匆匆补充过弹yào后,他于10 月9 日卷土重来。 这次进攻的成果颇为出乎意料。原本担负辅助攻击的第28 集团军获得较大进展。战斗至10 月10 日,该集团军在第11 坦克军配合下,已经推进至梅利托波尔市南郊。 德第29 军迅速将预备队第73 步兵师于10 月10 日夜间投入战斗。德国人期望用这个曾顺利逃出库班的步兵师堵住缺口。但第73 步兵师的好运已经用完,如今是在劫难逃,一下子就被决堤的红军狂潮淹没,所属一个340 人的步兵营损失280 人,营长也被活捉。 托尔布欣闻讯,赶紧见风转舵,于10 月12 日将第51 集团军以及第19 坦克军调入第28 集团军地带。梅利托波尔南部一下子变成了主攻方向。 梅利托波尔争夺战在秋雨中展开。城内发生了残酷巷战。凄风苦雨中的德军为了保住该城,几乎流尽了鲜血。其第336 步兵师伤亡惨重;第111 步兵师10 月20 日一天就伤亡了80% 兵员。10 月23 日,苏军完全占领了梅利托波尔。随后,红军又以第19 坦克军和第4 近卫骑兵军组成快速集群,三天内向西猛冲了60 公里! 霍利德战线的南段动摇并垮塌。他的北段也逐渐支撑不住。恰逢托尔布欣北翼的西南方面军攻占了扎波罗热,并将左翼近卫第3 集团军转给了托尔布欣,大大增强了他右翼的突击力量,得以一举冲破德军防御,切断了扎波罗热——梅利托波尔铁路。 10 月26 日,霍利德被迫全面退却。他现在可用的坦克强击火pào只剩25 辆,其第73 步兵师仅余170 名步兵,第111 步兵师稍强,也只有200 名。残兵败将只得退往尼科波尔和第聂伯河下游右岸。为了掩护撤退,尼科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 18 章 波尔方向的德第4 军还在10 月28 日发动反击,企图迟滞红军推进。 乌克兰第4 方面军立刻转入追击,首要目标就是克里木的陆上出口。A 集团军群第17 集团军——7 个罗马尼亚师,2 个德国师,约21 万兵力——面临被封锁的威胁。 A 集团军群司令和罗马尼亚独裁者安东内斯库都劝告希特勒放弃克里木。10 月27 日下午4 时30 分,希特勒召集蔡茨勒、戈林、邓尼茨、约德尔等人开会商讨。希特勒本人固然是不愿意放弃的,因为这将使红军能够威胁罗马尼亚油田。 有意思的是,陆海空三军负责人也都支持他。代表陆军的蔡茨勒乐观地认为,可以调集8 个师来缓解危机。克里木德军本身兵力强大,弹yào充足,完全可以独立支撑; 代表海军的邓尼茨则表示,虽然要花费很长时间并受到俄国空军干扰,德国海军依然有能力保障第17 集团军从海上撤退。换句话说,德军并不需要急着从陆上逃跑。 经过一番讨论,德陆海空三军共同决定:继续死守克里木。邓尼茨还保证海军将提供物资。10 月28 日下午,蔡茨勒向第17 集团军发布命令,中止从克里木撤退——所谓“米夏埃尔”行动。 两天后,1943 年10 月30 日,苏军夺取格尼切斯克并进抵锡瓦什湖沿岸。第19 坦克军和骑兵于10 月31 日夜间进抵“土耳其壁垒”,并将其占领。第二天,苏军突入彼列科普地峡,大批士兵涉越过3 公里长冰冷刺骨的咸水湖湾。 德第49 山地军调来预备队实施反击,一度困住了苏军先头坦克部队,苏第19 坦克军军长瓦西里耶夫中将也身负重伤。11 月3 日清晨,第51 集团军主力抵达,红军得以恢复进攻。11 月5 日日终前又夺取了锡瓦什湖南岸的登陆场。德第17 集团军从此被封锁在了克里木半岛内。 乌克兰第4 方面军主力推向第聂伯河游下游,撤退中的德军南翼与第聂伯河渡口的联系被切断,大批士兵被苏第28 集团军和第19 坦克军驱赶向黑海沿岸,最终只得缴械投降。但苏第4 近卫骑兵军却进展缓慢,并受到闻讯赶来的老骑兵布琼尼的恶评,军长吉里钦科因此被免职。11 月4 日,由普利耶夫接受这个军。此人是个职业老骑兵,曾经给蒙古人当过军事顾问,战争以来一直担任骑兵师长和军长。后来则成为苏日战争中骑兵机械化集群的指挥者。 11 月5 日日终,南方面军主力进抵第聂伯河。从9 月26 日以来,托尔布欣已经推进了50 —320 公里,几乎解放北塔夫里亚全境。但德国人在第聂伯河左岸还保有尼科波尔地区的一个登陆场。这里有重要的锰矿,希特勒当然不会轻易放弃。 托尔布欣自9 月26 日至11 月5 日付出的成本不小,其乌克兰第4 方面军纯减员42760 人,伤155989 人。总损失近20 万。苏方宣称战果为:彻底击溃德军8 个师,重创12 个师。杀伤德军官兵8.5 万余人,俘虏2.2 万余人。1943 年夏季以来,这还是苏军在战役中首次俘获这么多德军。 3、科涅夫的攻势 扎波罗热的失守和第6 集团军的失败,使曼施坦因的第聂伯河防线南段陷入危机,同时也使曼施坦因意识到,他的另一个指望——用秋季泥泞来拖延红军的进攻——也落空了。对此抱过指望的不仅是曼施坦因,而是几乎整个德军上层。东线外军处早在9 月5 日就有过类似结论:“敌人将在yīn雨泥泞季节争取战役间隙,并补充兵力。在这一间歇开始前,敌人可能还会为冬季攻势而争夺有利的出发阵地”。 秋雨绵绵,泥泞来临,却没有给德国人提供“战役间隙”。9 月底—10 月中旬这段时间内,红军不断巩固和扩大右岸登陆场,同时还架设了很多桥梁,送过来了大量部队和众多重型武器。经过一番准备后,10 月15 日,科涅夫的草原方面军(10 月20 日起称乌克兰第2 方面军),首先从其左翼克列缅丘格以南的狭长登陆场——曼施坦因所谓的“偷渡点”——迅猛出击,给予对手软腹以沉重一击! 苏军在第聂伯河的架桥作业: 如前所述,苏军9 月下旬强渡第聂伯河时,使用了不少木筏和小船。木筏据说只能在250—300 米宽河面使用;渔船较管用,甚至可以渡过600—700 米宽的河流。 苏军有时也会有一些比较先进的器材:如折叠式登陆舟和橡皮舟,以及制式舟桥纵列。后者在狭窄的河面用桨漕渡,宽阔河面则用汽艇牵引。 最初渡到对岸的,大都是一些冲锋qiāng手, 对方的行动规律。他们发现,德机的袭击一 通常为营团规模。他们往往会遭到德军空中和 天通常有2 次:12—13 时,从南面袭击一 地面的凶猛反击。为了抗住反击,就要及时将 次;18—19 时,从西面袭击一次。德机投 重型武器(迫击pào、营团火pào,有时还有坦 下的zhà弹多数无法直接命中浮桥,但bàozhà掀 克)送到对岸。最初几天,重武器主要依靠门 起的高浪,往往会打入舟桥,造成沉没。 桥运送。轻型门桥载重5—9 吨,主要靠桨漕 摸清这些情况后,俄国人采取了相应措 渡;重型门桥16—30 吨,以汽艇牵引。轻型 施。一方面,集中了强有力的防空火器;另 门桥一个航次需要1 到1 个半小时,由于速度 一方面,在黎明前把桥梁的浮游部分撤走, 较慢,无疑是德军shè击的好目标。因此一般只 藏在河湾和支流河口。夜间再搭起来。因 能在夜间使用。科涅夫的第37 集团军在桥架 此,在10 月20 日前,只有个别浮桥在白 好前,就用门桥运送了250 门火pào和400 门 天使用。 迫击pào。 截至10 月15 日,苏各方面军所属主 为了保证更多部队和装备渡河,苏军又 攻集团军,都拥有了2—3 座桥梁。这些桥 开始架设桥梁。德国人当然不会让对方轻易 梁平均长达400 米,由栈桥和舟桥纵列的漂 成功,不断以pào击和空袭加以阻扰。德军能 浮部分组成。辅攻集团军待遇较差,只能继 够以大pào控制的河段,架桥几乎无法进行, 续使用门桥。 俄国人通常只能另辟蹊径;而在受到空袭威 依靠这些桥梁和各种渡河工具,红军至 胁的地段,也只能夜间作业。 10 月中旬,得以在第聂伯河对岸集结起强 尽管如此,桥梁依然经常被毁。如科涅 大的兵力集团。 夫的第7 近卫集团军,渡河后第7 天的10 月2 日上午10 时就架起一座桥梁。当天下 为了对付这一线的登陆场,德第1 装甲集团 午5 时,当汽车和pào兵通过时,遭到了德国 军也调用了大量兵力。包括主力第57 装甲军。 飞机袭击。栈桥部分被毁,51 个单节舟被zhà 该军10 月15 日序列包括第23、6、9 装甲师, 沉。 “大日耳曼”装甲步兵师,党卫军骑兵师,第 苏军出动工兵、潜水员和舟桥兵抢修, 306 步兵师,第62 步兵师一部。从9 月底开始, 至10 月4 日21 时修好。10 月5 日,桥 该装甲军就持续攻击苏军登陆场,却终归未能如 梁再次被毁,10 月7 日零时30 分修好。 愿。 10 月8 日19 时,桥梁第三次空袭,俄国 科涅夫在登陆场集中了更多兵力。为此还从 人于10 月9 日20 时将其最后修好。 北翼和南翼一些位于河滩,难以实施进攻的桥头 第7 近卫集团军的遭遇并非孤立现象。 堡抽内调出大量兵力。10 月10 日—15 日,就调 按一个苏联作家的说法,他在索日河就目睹 来了第5 近卫集团军和第53 集团军,将其投入 过德国飞机8 次命中桥梁。对德机的猖獗, 第37 集团军桥头堡。 苏联空军的反应最初比较消极。主要原因, 这样,科涅夫就在克列缅丘格以南登陆场, 是苏联野战机场没有跟上来,新解放区的机 集中了第5 近卫集团军、第37 集团军、第7 近 场又被德国人zhà毁了。 卫集团军、第57 集团军。另外,他还得到了休 为了防止德军空袭,苏联人认真研究了 整补充完毕的第5 近卫坦克集团军。该集团军行 军100—200 公里,通过专用桥梁渡过第聂伯河,集结在第5 近卫集团军后方。 第5 近卫和第5 近卫坦克,这两个共同防守过普罗霍罗夫卡的精锐集团军,现在又要并肩作战了。 10 月15 日,科涅夫的攻势开始了。德军拼死抵抗,德航空兵一天内出动250 个架次,企图遏制俄国人的推进。但红军的进攻已无法阻挡,坦克部队很快也加进来扩大战果。最初只使用了1 个军,后来则是第5 近卫坦克集团军全部兵力和2 个独立机械化军。2 天内,苏军撕开了40 公里宽的突破口,并推进了17 公里。 负责协调的朱可夫大为兴奋,强烈要求增强突击力量。斯大林答应的很爽快,很快从西南方面军调来了4 个步兵师和1 个机械化军。从南方面军调来了第20 坦克军。 得到加强的科涅夫攻势变得更为凌厉,至10 月23 日,他已经将突破口扩大为70 公里,并向纵深挺进125 公里!当天早上,苏军冲到了克里沃伊罗格附近,第18 坦克军的坦克以及搭载步兵一度突入城内,但很快就被舍尔纳将军的德第40 装甲军(2 个装甲师和1 个步兵师)赶了出去。德军又升起了一颗新星。 菲迪南德·舍尔纳。1892 年出生的慕尼黑人。1943 年已经51 岁。和多数很早就身居高位的德国将军不同,从一战到二战初期,并非科班出生的舍尔纳长期以连长和团长的身份奋战于一线,是一个实战经验丰富且作风顽强的老兵。苏德战争以来,他指挥第6 山地步兵师和第19 山地军,在东线最北段“芬兰战区”作战。1942 年6 月晋升为山地步兵上将。 身处“次要战线”的舍尔纳原本默默无闻。但在1943 年秋季,他被调到了乌克兰战线,并于1943 年10 月1 日接手了第40 装甲军。从此,这个总是戴着眼镜和山地步兵战斗帽、拿着拐棍的将军逐渐跃升为这场战争的主角之一。对他此后的活跃经历,本书后续各卷将继续加以介绍。 同一天,红军还突入了米特罗法诺夫卡(基洛夫格勒以东30 公里)。 红军一旦攻克克里沃伊罗格,不但第1 装甲集团军将受到严重侧翼威胁,还将丢失重要的铁矿区。科涅夫等于捅了希特勒和曼施坦因的大马蜂窝,立刻招徕四面八方的马蜂围攻!来自第8 集团军的党卫军“骷髅”师和第11 装甲师;从丢失的扎波罗热赶来的第16 装甲步兵师;以及败退下来的老部队如“大日耳曼”师等,都向着红军先头部队反扑过来。 为了争取到更多援兵,希特勒于10 月25 日致信罗马尼亚独裁者安东内斯库,称由于苏军扩大了克列缅丘格登陆场,南方集团军群陷入困境,因此急需罗马尼亚援兵。为此,希特勒不惜放下“优等民族”的架子,吹捧罗马尼亚人:“每一个抵达前线的罗马尼亚师,都可以使我能够腾出几个德国师进行反攻。这将有利于恢复第聂伯河下游态势”。 10 月24 日起,苏德双方在克里沃伊罗格和基洛夫格勒以东展开大战。曼施坦因要求第1 装甲集团军为此动用一切装甲部队,并从右翼第30 军(防卫第聂伯罗彼得罗斯克方向)抽调兵力。 至10 月26 日,第1 装甲集团军兵力达到23 个师,包括6 个装甲和装甲步兵师。所有机动兵团都被集中到第57 装甲军和第52 军,从两翼挤压科涅夫伸向克里沃伊罗格的前锋。德国空军也出动了强大机群。苏军遭受迎头痛击后,被赶着一路后撤。 与此同时,由于秋季泥泞季节来临,红军的弹yào燃料供应日趋困难,只能动用“波—2”和10 架“道格拉斯”飞机补充燃料和物资。月底道路泥泞,车辆不能通行,连国防委员米高扬、总后勤部长赫鲁廖夫、粮食部长巴甫洛夫这样的高官,也只能从泥地里步行到科涅夫的司令部。 激战至28 日,科涅夫被击退到因古列茨河。当天早晨,德军4 个装甲师继续进攻,却被苏军第37 集团军、第7 近卫集团军和方面军反坦克预备队所遏制。不过德方总算保住了克里沃伊罗格和基洛夫格勒。尽管如此,马肯森还是在10 月29 日被免去了第1 装甲集团军司令职务。由胡贝将军取代之。 曼施坦因为此还付出了另外的代价。10 月23 日,乌克兰第3 方面军右翼向第聂伯罗彼得罗斯克发起进攻,并得到了科涅夫左翼的配合。由于曼施坦因把主力用于对付克里沃伊罗格方向,导致当地德第30 军(4 个步兵师)孤立无援。 该军的指挥官还是弗雷特尔·皮科。他深知难以得到增援,因此要求每个师建立一个卡车机动的步兵营,从每个野战pào兵连抽调一门火pào充当一线反坦克pào,并要求师长们亲临最危险的前线营指挥战斗。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市区本身很大,而且有很多砖石建筑,成为了德军的良好堡垒,而进攻苏军往往要付出重大代价。 科涅夫因此决定不从正面攻击,而是转到野外歼敌,进而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 19 章 包围城市。10 月25 日,苏军攻占第聂伯罗彼得罗斯克和第聂伯罗捷尔任斯克。月底,乌克兰第3 方面军推进到第聂伯河以西70 公里处。 4 、曼施坦因的反攻计划 斯大林的兴趣重点依然是矿区。他于11 月5 日发布训令,要求优先进攻克里沃罗格—尼科波尔。为此可以暂缓第2 乌克兰方面军向基洛夫格勒的攻势。 希特勒同样害怕尼科波尔的锰被俄国人抢回去,要求全力予以增援。德陆军总参谋长蔡茨勒却拉拢斯佩尔,让他于11 月11 日致电希特勒,称德国储备的锰可用11—12 个月。如果采取新的生产工艺,减少锰的用量,则可维持18 个月。因此不必要死守尼科波尔。此事让希特勒颜面受损,闹得很不愉快。 事实上,希特勒对尼科波尔的兴趣并不仅限于锰矿。他同时希望从克里沃伊罗格和基洛夫格勒调动兵力,由尼科波尔和克里木同时夹击,打垮乌克兰第4 方面军。曼施坦因宣称这个主意是他出的。为此将以第40 装甲军接手第6 集团军第4、29 军的残部,加上从西线调来的2—3 个装甲师。按照曼施坦因的如意算盘,这个计划一旦成功,德国人说不定还可以打回到梅利托尔一线去,克里木自然也可以解围。 进攻预定于11 月12 日开始。但曼施坦因寄予厚望的装甲部队,却被北翼基辅方向和其他战事所牵制(详见下一章节),jiāo给第40 装甲军的只有第24 装甲师(116 辆坦克强击火pào)。希特勒和曼施坦因在1943 年下半年争论不休,好不容易意见一致了,却又被斯大林四面出击的战略给搅黄了。 三、基辅战役 1 、态势 9—10 月份,曼施坦因的南部防线被打得一塌糊涂,而他以基辅为中心的北部防线,情况还比较稳定。这段战线的对峙双方,苏联为瓦图京的乌克兰第1 方面军(10 月20 日前为沃罗涅日方面军,辖第13、第60、第38、第40、第27、第47 集团军,近卫坦克第3 集团军,空军第2 集团军); 德方则以霍特将军的第4 装甲集团军为核心,其北南两翼,分别由第2 集团军2 个军和第8 集团军一部掩护。 11 月初,两军兵力对比为: 苏军:兵员663000 人,火pào迫击pào近7000 门,坦克自行火pào675 辆,飞机700 架。 德军:兵力50 万,坦克强击火pào400 辆。 曼施坦因9 月份就对基辅方向付诸了极大的关注,竭力阻止红军从这一线实施合围。但乘着德军向这一段第聂伯河撤退的时机,红军得以在基辅北南两侧建立了桥头堡。 基辅以北,为柳捷日登陆场。由苏联第38 集团军夺取。 基辅以南,为布克林登陆场,集中了苏第27、40、47 集团军的重兵,得到第3 近卫坦克集团军先头支援。 9 月底—10 月,苏军不断巩固这两个登陆场,并将强大的坦克部队送了进来。 柳捷日登陆场投入了第5 近卫坦克军。该军在进至第聂伯河前,先遇到了杰斯纳河。坦克军此时没有得到渡河器材,当面的大河河床不平,水流较急,坦克难以通过。苏联人便到处勘查地形,寻找合适的渡口。10 月3 日,他们发现列特基地区河宽只有280 米,水深0.7—1.2 米,流速1 米/秒。 虽然这一段的水深几乎超过T—34 规定涉水深度的一倍,俄国人还是打算尝试一次潜渡。他们使用一些临时手段对战车进行了防水处理,用麻屑堵住坦克的所用孔口和pào塔圈座,再用黄油密封,百叶窗则用防水布封严。同时,构筑好了徒涉场,渡河路线两侧以标杆显示。 10 月4 日晨,苏军坦克开始渡河。所有车辆一律以一挡驾驶。但河水还是钻入坦克,甚至漫过了驾驶员的座椅,又被风扇甩了出去。看上去,河中仿佛有一群喷水怪物。 渡河进行了8 小时,有65 辆坦克成功进入对岸,其中包括50 辆T—34。只有3 辆在河中心熄火,也被拖车拖了出来。 第5 近卫坦克军随后又碰到了更大的天险——第聂伯河。10 月5 日,该军奉命从斯瓦罗米耶强渡。此时,渡河材料还没有送到,潜渡也是不可能的。俄国人只得在次日搜集了一些器材,将第16 摩托化步兵旅送过河去。直到第四天,载重60 吨的木制舟桥纵列门桥架好,坦克才开始渡河。一直拖到10 月11 日日终,部队才完成渡河。 2 、布克林桥头堡受挫 在更受重视的布克林桥头堡,苏第3 近卫坦克集团军拥有较好的渡河器材。9 月底,集团军得到了重型舟桥,架设起载重16 吨的桥梁,并为T —34 建立了门桥渡口。据说一夜之间,就用4 个门桥送过了95 辆坦克和自行火pào。由于这些战车的支援,桥头堡内的苏军抗住了德军的强大反击。 随后,苏联工兵又开始修建更牢固的桥梁。其间,他们遭到了德军不断的火力袭扰,死伤惨重,牺牲者中包括集团军工程兵主任奥努钦上校。但俄国人还是用2 周时间成功建起了750 米长的桩柱桥。10 月中旬,第3 近卫坦克集团军主力由此进入了布克林登陆场。 德国人对布克林登陆场也没有掉以轻心,集中了第24、48 装甲军(隶属第8 集团军),以及第7、19 装甲师,第20 装甲步兵师等精锐部队。虽然第7 装甲师随后被调往第4 装甲集团军,但德国人依然保持了强大兵力。至1943 年10 月15 日,直接面对登陆场的第48 装甲军,下属有第19 装甲师,第11 装甲师和“帝国”师一部,第20 装甲步兵师,第72、112、255 步兵师。第48 装甲军军长原为克诺贝尔斯道夫,9 月30 日起为肖尔蒂茨步兵上将所取代。掩护其北翼的第24 装甲军,下属“帝国”师另一部兵力,以及第10 装甲步兵师和第34 步兵师。 德国人沿着登陆场的前沿构筑防线。经验丰富的第48 装甲军制定了计划,保证各师火pào可以对任何产生威胁的地段实施集中轰击,由于苏军桥头堡比较狭小,做到这一点并不困难。而德军的打击重点,则是苏联坦克,为此将调用包括高shèpào、反坦克壕、路障、雷场在内的一切手段。布克林地区本身有大量急剧起伏的雏谷,不利于苏军施展坦克攻势,却非常方便德军防御部队的隐蔽。 考虑到德军准备充足,地形不利,苏军又弹yào不足,苏总参谋部和前线将领们早在9 月下旬就对由布克林发起主攻的正确xìng表示怀疑。9 月25 日,朱可夫直接向斯大林建议,另外寻找新的突破口。但斯大林依然不肯放弃由布克林实施突破的尝试,但也没有明确否定开辟新登陆场的建议。前面所说的基辅以北柳捷日登陆场也就因此而产生了。 布克林登陆场当面的德军密切关注着苏军的动向。他们发现对手开始向前推进战壕,显然是为了缩短向德军前沿冲击的距离;夜间侦察机发现了逼近的苏军机械化部队;无线电通信频繁;另外,苏军实施试shè以准备shè击诸元,也被德军pào兵观测部队所察觉。这一切都是进攻在即的征兆。 10 月16 日6 时30 分(德国时间),红军的进攻毫无悬念地开始了。首先是长达2 小时铺天盖地的pào击。据德方观测,每公里防线平均遭到了290 门火pào轰击,阵地被轰击的宛如刚耕过的田,大量重型武器被zhà烂。苏军pào火甚至延伸到了德军师指挥所。德第一梯队两个师被烈火浓烟所笼罩,无法判定红军的主攻方向。 紧接着,便是一波一波的苏军步兵和坦克吼叫着连绵不断涌来,低空掠过的苏联飞机不断清理残存的德军支撑点。参战的德军将领梅lún廷形容这是“令人畏惧的场面……防御者要经得住这一切,就必须有健全的神经”。 红军的进攻潮水冲破了德军的防御堤坝。但在下午,德军的坦克预备队又把对手给堵了回去,将突破纵深限制在约1.6 公里范围内。此后数天内,红军继续猛攻。但他们的冲击往往开始前就被德军的集中pào火轰击所破坏,即使有所突破,也很快被德国坦克所阻止。 激战一个星期,德第48 装甲军兵力消耗殆尽,第8 集团军被迫把最后的预备队—第3 装甲师投入最危险地段。有经验的德国老兵感到,苏联方面的攻击势头也快要耗尽了。但第48 装甲军军长肖尔蒂茨却被红军巨浪般的攻势所震撼,感到这狂潮迟早会淹没德国。经曼施坦因许可,肖尔蒂茨丢下阵地,跑到后方去见希特勒诉苦。却遇见了脸色苍白、垂头丧气的参谋总长,肖尔蒂茨顿时感到,德国败局已定。 可就在肖尔蒂茨溜走两天后,苏军攻势却停止了。希特勒当然不会原谅吓破了胆的肖尔蒂茨,于10 月22 日给第48 装甲军任命了新军长埃贝巴赫装甲兵上将。 3、改变方向 红军10 月份由布克林登陆场攻击未能奏效,反而遭到了巨大损失。第47 集团军司令部也在10 月底编入最高统帅部预备队。失败使坚持这次进攻的斯大林面子上挂不住。他一面虚张声势的指责朱可夫和瓦图京不够坚决;另一方面,也只好承认现实,接受了瓦图京的申请,于10 月24 日深夜签署命令,停止第3 近卫坦克集团军从布克林登陆场的攻击,命令瓦图京把该集团军调到基辅以北,强化其右翼以攻占基辅。 瓦图京根据这项命令,决心将主攻方向转到柳捷日登陆场。为此,除近卫坦克第3 集团军外,步兵第23 军(原隶属第47 集团军)、突破pào兵第7 军等部队,也将从布克林登陆场抽出来。 25 日,庞大的红军坦克集团军开始调动。此次行军距离约160 公里,需要横渡第聂伯河两次,横渡杰斯纳河一次。沿途道路泥泞,而且还要沿着德军严密设防的第聂伯河,因此只能在夜间进行。好在天气多云,德国侦察机难以升空。为了迷惑德国人,苏军在原驻地又留下了坦克和大pào的模型以及伪装电台。保密措施甚至对高层也不例外。朱可夫直到10 月30 日,给斯大林的报告中还在继续强调从布克林进攻。 当然,朱可夫所说的布克林新攻势,也不完全是假的。11 月1 日,第27、40 集团军就从布克林发起攻击。但这只是一次佯攻,结果又牵制住了德军“帝国”师和原来对付乌克兰第2 方面军的2 个步兵师。当然,德军的防御也没有被突破。由于天气不好,苏联飞机的出动强度大大下降,其空军第2 集团军11 月1 日和2 日仅起飞了640 架次。 苏军的各种迷惑和牵制措施产生了效果。德东线外军处就认为,苏军10 月份布克林攻势失利后,11 月将主攻南面的梅利托波尔和克里沃伊罗格方向,以求包围第6 集团军和第1 装甲集团军。另外,红军可能向东线北段发起进攻。基于上述判断,曼施坦因甚至计划把新调来的3 个装甲师用于南段战线,用于救援第6 集团军和克里木。 此时,苏第38 集团军、近卫坦克第3 集团军、近卫坦克第5 军和近卫骑兵第1 军以及大量加强部队,却都集结到了狭小的柳捷日登陆场。仅第38 集团军兵力就达137000 人,装备坦克108 辆,76 毫米以上火pào迫击pào2277 门,反坦克pào391 门,高shèpào147 门,火箭pào497 门。因为地盘实在太小,瓦图京的战术指挥所,与莫斯卡连科(10 月上任)的第38 集团军和雷巴尔科第3 近卫坦克集团军司令部、还有克拉夫琴科的第5 近卫坦克军,距离只有几十步的距离,真所谓“挤成一团”。而在登陆场以北,苏第60 集团军也将向西南发起进攻。 面对瓦图京强大右翼的3 个集团军,德军只有霍特将军的第4 装甲集团军,拥有14 个步兵师和第7、8 装甲师。其第59 军对峙苏第60 集团军;对付柳捷日登陆场和保卫基辅的为第7、13 军,仅有8 个步兵师和1 个警卫师。由于这些溃了德军一线步兵,并继续深入发展。此时,道路已被雨水浸烂,却未能妨碍苏军攻击部队沿着河岸穿过茂密的林区。遭到进攻的霍特孤注一掷,很快把全部预备队——第7、8 装甲师以及增援来的第20 装甲步兵师投入反击,却无法阻止红军当天突入其纵深5—12 公里。 斯大林对当天的战果并不满意,因为瓦图京还没有突破防御全纵深。就在这天,斯大林和安东诺夫致电瓦图京,要求加快速度:“多拖延一 在基辅附近第聂伯河修筑木桥的苏联士兵。左边那位正抬头张望,观察空中的动静 4 决战第聂伯河125 师员额不足,苏第38 集团军获得了极大的兵力优势,步兵比德国人多2 倍,pào兵多3.5 倍,坦克多8 倍。 德军围着柳捷日登陆场也构筑了防线,包括3 道阵地,拥有壕堑、jiāo通壕、机qiāng和火pào迫击pào阵地。纵深达14 公里。但苏军却准备了强大的pào兵来对付它们。第38 集团军第51 步兵军每公里正面有344 门火pào迫击pào、第50 步兵军更高达416 门。这是战争中空前未见的密度! 4 、解放基辅 1943 年11 月3 日,一个yīn沉而多雨的早晨,红军2000 门火pào、500 门火箭pào突然轰鸣,在柳捷日登陆场汇集成了火海风暴!虽然不良的能见度限制了红军使用重pào,pào击依然给德军造成了很大损失。1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 20 章 0 时20 分起,天气趋于好转,苏第2 空军集团军也开始出击,全天出动1150 架次。 随后,苏第60、38 集团军,由第5 近卫坦克军部分坦克配合着进攻。第38 集团军很快击天,都对敌人有利。因为他们可以利用有利的道路调来援兵”。斯大林还规定了期限:11 月5 日切断基辅—科罗斯坚铁路;11 月5—6 日占领基辅。 瓦图京很清楚,仅靠支援步兵的那些坦克,无法如期完成任务。11 月3 日夜,他使出了杀手锏,将雷巴尔科的第3 近卫坦克集团军投入战斗。大批红军坦克前灯大开,拉着刺耳的警报器,以机qiāng和大pào一路狂扫着快速推进! 突然杀出的红军装甲军团一顿快速凌厉的猛击,把霍特打得狼狈不堪。他的众多士兵不是被打死碾死,就是丢下阵地逃跑。11 月4 日,德军防御瓦解。瓦图京继续给霍特“雪上加霜”,于11 月4—5 日将近卫第1 骑兵军,各集团军第二梯队和预备队(包括斯洛伐克第1 独立旅)投入战斗。苏联军官要求坦克手们不要害怕脱离步兵,只需要不断的快速前进。11 月4 日夜,苏联坦克向南迅猛推进。至凌晨,红军已经切断了基辅—日托米尔公路。 曼施坦因意识到基辅无论如何是守不住了,只能要求霍特赶快把部队撤下来。苏军沿着宽阔的正面追赶着德国人。11 月5 日,莫斯卡连科的第38 集团军由第5 近卫坦克军配合,击退了德军第20 装甲步兵师的连续反击。当夜,第20、22 近卫坦克旅以及步兵兵团先后冲入了基辅城。城市上空被无数照明弹和曳光弹映照成了白昼。11 月6 日凌晨0 时30 分,被占领778 天的基辅上空升起了红旗。4 时,基辅解放。但由于德第7 军撤退的太快,苏军仅俘虏了约6000 名德军。 晨9 时,朱可夫和瓦图京等人乘车驶入基辅。他们所熟悉的城市街道,现在只剩下一片断壁残垣。躲在郊区的残存居民涌上街头,围住朱可夫的汽车倾诉痛哭。被占领的两年多时间内,有19.5 万基辅居民被德军杀害,10 万人被掠走充当苦力。在基辅郊区的娘子谷,红军发现了大量具腐烂的尸体。根据调查,约10 万人在这里被杀害。 娘子谷: 1941 年9 月,德军占领基辅。党卫军C 特别行动队随即入城,大肆捕杀犹太人。配合其行动还有德军第45、305 警察营,以及乌克兰“辅助人员”。9 月29—30 日,德国人在娘子谷实施大屠杀。根据他们的报告,短短2 天内,就用机qiāngshè杀了33771 名犹太人。 以后的占领岁月里,娘子谷继续成为德军的杀人场,还建立了集中营。苏联战俘、共产党员、神父、甚至还有击败德国空军足球队的苏联运动员,以及大量平民,均在此遭到杀害。除犹太人外,遇害者还包括俄罗斯人、乌克兰人、吉普赛人等。 1943 年夏季,德国人预感到失败。8 —9 月,为掩盖罪行,他们强迫300 名囚犯花费六周时间挖掘并焚烧谷地内的尸体。但2 个月后,红军在当地依然发现了大量腐烂尸骸。根据掩埋尸体的工人的证词,被害者约7 万—12 万人。苏联官方公布的数字为10 万人。但回避了屠杀的具体细节。尤其很少单独提及犹太人的情况。这一点后来成为西方和苏联内部犹太知识分子的宣传把柄。 资料依据:《大屠杀百科全书》、《盖世太保》、前苏联纪录片《无名战争》、《赫鲁晓夫回忆录》 莫斯科以空前的324 门火pào齐shè24 响庆祝基辅的胜利!德国方面却陷入震惊和混乱当中。排除军事上的巨大失利外,乌克兰首都被红军收复的事实本身,也使世人更明显的察觉到了希特勒的军事失败。 5、曼施坦因的反击集结 作为这一线的指挥官,曼施坦因对基辅的丢失更无法置身事外。他匆忙决定放弃由自己提出的尼科波尔反击计划,把所有装甲兵力集中到基辅以西的法斯托夫—日托米尔方向,发动一次反击。这么做的理由是,他担心苏联人会从基辅方向实施大包围,把南方集团军群和A 集团军群一口吃掉。 实际上,瓦图京虽然对曼施坦因的北翼构成严重威胁,但实力还不足以实施大包围,即使斯大林再调来一部分战略预备队,做到这一点也相当困难。而曼施坦因却打算投入全部装甲部队,其更主要的动机或许是追求一次战术胜利。德军当时盛行着如下观点:俄国人其实早就山穷水尽了,只要再给予他们一次大惨败,加上压倒房屋的“最后一根稻草”,战局或许能根本改观。早在1943 年春夏,曼施坦因就盼望获得这样的机会。秋季防御战以来,他先把希望寄托于尼科波尔,现在则“移情别恋”到了基辅:这一线jiāo通便利,更适于调集兵力。 为了得到这次胜利,曼施坦因需要最大限度的集中装甲兵力。为此,他于11 月7 日跑到希特勒那里。但希特勒不打算放弃尼科波尔,也不打算把拨给胡贝第1 装甲集团军的2 个新锐装甲师(第14、24)抽过来(考虑到苏军正致力夺取克里沃罗格—尼科波尔,如果调走这两个师,曼施坦因的南翼无疑会陷入更大危机)。但他允许曼施坦因动用新锐的第1、25 装甲师和“希特勒”师以及其他装甲部队。甚至还答应从中央集团军群第2 集团军中抽调第4 装甲师,但这一点并没有兑现,毕竟中央集团军群自己的形势也很紧张。 曼施坦因开始四处调兵遣将:来自希腊的第1 装甲师和来自法国的第25 装甲师,本计划用于基洛夫格勒,现在只好临时改变路线;来自意大利的“希特勒”师奉命在卡扎京附近下车;另外还有10 月28 日运往前线的第509 重型坦克营——又一支新的“虎”式坦克部队。 曼施坦因的内部援军主要来自第8 集团军。包括从布克林调来的“帝国”师,第3、19 装甲师,第10 装甲步兵师;从克列缅丘格方向调来的第198 步兵师。第24、48 装甲军也被转给了第4 装甲集团军。 为了反击基辅,曼施坦因到底集中了多少兵力?没有见到全面的统计数字。但到11 月8 日,划入第4 装甲集团军序列的部队,已经有10 个装甲师和装甲步兵师,15 个步兵师,2 个警卫师,3个师级战斗群。仅担负主力的6 个装甲师,就拥有616 辆坦克(不含强击火pào),包括234 辆“黑豹”和“虎”。其中又有从西线意大利等地调集的3 个齐装满员的新锐师。尤其是过去在东线战功卓著的“希特勒”师,兵力多达19867 人(12 月份统计),拥有坦克227 辆和强击火pào46 辆。据说在意大利还补充了一批“菲亚特”和“阿尔法·罗密欧”汽车,其实力甚至超过了“城堡”战役时期。 第4 装甲集团军战斗序列11 月8 日 第59 军 第291 步兵师,C 军级集群 第7 军 第7 装甲师,第20 装甲步兵师,第88、323 、68 步兵师,第75 步兵师一部 第13 军 第208 、340 、327 步兵师,第8 装甲师第42 军第454 警卫师 第48 装甲军 第25 装甲师,第198、82 步兵师,第75 步兵师一部,党卫军“帝国”师,第213 警卫师 第24 装甲军 第168、255、34、223 、112 步兵师,第10 装甲步兵师,第19、3 装甲师 直属 党卫军“希特勒”师,第4 装甲师 不过,这些强大的装甲部队,多数还处于调动状态。而为了完成兵力集结,就必须保住基辅西南约60 公里处的jiāo通枢纽法斯托夫。法斯托夫是德第8 集团军的重要补给通道,也是连接曼施坦因南段战线的要地,同时也可以作为德军向基辅发动反击的据点。 根据曼施坦因最初的计划,德军将在法斯托夫组织防线,以掩护装甲部队在这一线的集结。这些部队被jiāo给第48 装甲军指挥。11 月7 日,第48 装甲军司令部移到白教堂(即白采尔科维,位于法斯托夫以南20 公里)。 但红军不打算给曼施坦因提供这样的方便。瓦图京下达了命令:“无论如何必须在最短期限内夺取法斯托夫”。早在基辅解放的11 月6 日,第3 近卫坦克集团军已经风驰电掣般扑向法斯托夫。当天黄昏,其先头第91 独立坦克旅冲到法斯托夫东部。城内德国守军只有2 个后方警卫营和一个残兵营。该方向上还有“帝国”师一个团和第7 装甲师的一些分队。 所谓兵贵神速!苏军先头坦克旅不待集团军主力到达,就以一个坦克营从东面牵制住德守军,旅主力则趁着夜色由北面高速突入城内。突如其来的袭击令德国人乱成一团,50 辆汽车在慌乱中企图逃跑,却被苏联坦克的大pào和履带碾压打成了一团乱糟。午夜时分,苏第6 近卫坦克军又从南面攻入! 经过一夜狂乱的战斗,至11 月7 日拂晓,法斯托夫市德军已被肃清。苏军在这里捞到了一网大鱼。不但铁路设施完好,且仅第91 独立坦克旅就缴获了64 门高shèpào,62 台机车,22 列军用物资,90 节车皮的锰矿石,3000 吨燃料,15 万吨粮食。 法斯托夫的失守令曼施坦因气急败坏。按照他的估计,反击部队要到11 月中旬才能集结完毕,可集结枢纽却提前丢失了。更恐怖的是,红军坦克正由法斯托夫南下,很快就会冲到白教堂,端掉那里的第48 装甲军指挥所!无奈之下,德国人只好把最先抵达的第25 装甲师投入战斗,企图夺回法斯托夫。 对于第25 装甲师,曼施坦因称其是所谓“新编部队”,梅lún廷则说该师是43 年8 月才组建的。实际上,第25 装甲师1942 年初组建于挪威,后来调到了法国。说来也不算很新。古德里安认为这个师受的训练不够,或许是事实,但也比那些几乎没受什么训练的苏联新兵强得多。 第25 装甲师的调动却是一次灾难。南方集团军群原来命令该师轮式车辆在别尔季切夫下车,坦克却在东南基洛夫格勒下车!两者相距竟达数百公里! 11 月6 日晚,第4 装甲集团军又命令该师以最快速度开向法斯托夫,和“帝国”师的一个团增援该城。这意味着,第25 装甲师只能以轮式车辆投入战斗,坦克则根本没有! 11 月7 日中午,第25 装甲师先头第146 装德军逃离后,幸存居民来到杀人场辨认亲属的尸体 甲步兵团在法斯托夫以南遭遇红军的T—34 坦克,当即被打得落花流水!全部运输车辆都被苏联坦克击毁。前苏联《坦克突击》一书也记载了这次战斗,称具体jiāo战地点为法斯托夫东南的法斯托韦茨,参战红军为第54 近卫坦克旅(第7 近卫坦克军先遣队),只是因为苏联坦克燃料不足,残余德军才逃出命来。德师长谢尔中将费了老大力气把残兵败将重新组织起来。11 月8 日下午,谢尔来到白教堂第48 装甲军指挥所,听从调遣。 11 月8 日,苏第3 近卫坦克集团军将第2 梯队的第9 机械化军投入战斗,反过头攻击德军。德国人一度陷入危机,直到“希特勒”师赶到,才遏制了苏军的进攻。 陷入混乱的还不仅是第25 装甲师。由于11 月7 日苏军的进攻,正由铁路运输的第509 重型坦克营无法继续前进,其第2、3 连被迫下车,并分配给第25 装甲师和党卫军“帝国”师。前者因此得到了25 辆“虎”。这批坦克参加了法斯托夫东南法斯托韦茨的战斗。 11 月9 日,第25 装甲师坦克团总算从基洛夫格勒开到了。德军随即发动攻势,遭到了苏军的顽强抵抗。朝德国坦克shè击的,不仅有设伏的苏联坦克和火pào,还有此前被缴获的64 门德国高pào。德军最终在法斯托夫东郊被阻止。11 月11 日,苏第3 近卫坦克集团军又得到了第50 步兵军加强,其35 公里正面愈加坚固。给防御中的坦克集团军配备一个步兵军,从此成为了苏军的基本战术原则。 经过一番折腾和战斗,德军丧失了大量兵力和兵器。至11 月10 日,仅第509 营的“虎”就彻底损失了6 辆!第25 装甲师师长指挥侦察营参加战斗,结果刚遭遇苏军就被击伤,也无法指挥部队了。该师的失败给德军在心理上蒙上yīn影:随着精锐部队在东线越打越少,来自西线的兵团,如果没有东线经验,将变得不堪一击。 德军反击法斯托夫失败,而第4 装甲集团军的老部队却在继续后撤。第7 军退至法斯托夫方向;第13 军逃往更西面的日托米尔,该jiāo通枢纽于11 月13 日被苏第38 集团军和第1 近卫骑兵军占领;北面德第59 军退至科罗斯坚,背后的苏第60 集团军穷追不舍,更北面的苏第13 集团军也转入进攻。至此,第4 装甲集团军分割成三个孤立的集团。 曼施坦因只能继续以装甲反击来救援第4 装甲集团军。攻击法斯托夫失利后,11 月12 日,德军又向西面的科尔宁地域发起进攻,以迟滞苏军突击集团的左翼。苏联大本营察觉到曼施坦因正集结重兵于基辅南面,为防备其反击,于11 月12 日命令瓦图京在日托米尔至第聂伯河一线转入防御。方面军右翼(第13、第60 集团军)则继续进攻。 至此,瓦图京已经取得了辉煌的胜利。自11 月3 日进攻以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 21 章 ,苏军仅用3 天时间就夺取了基辅,随后又将这一地区的战略登陆场扩大为纵深 150 公里,正面300 公里! 短短十天内,德军遭受巨大损失。曼施坦因承认,第4 装甲集团军的11 个步兵师,每师只剩下1 个团兵力。第7、8 和新增援的第25 装甲师,第20 装甲步兵师均受重创。苏方列举的战果和德方材料基本一致,为:击溃德军12 个步兵师、2 个装甲师和1 个摩托化(装甲步兵)师。击毁和缴获火pào迫击pào约1200 门、坦克和强击火pào600 辆、飞机90 架、汽车约2000 辆。歼敌10 万! 而苏军付出的代价却相当轻微。纯减员6491 人,伤24078 人。总损失只有3 万多人。损失坦克自行火pào271 辆,火pào迫击pào104 门,飞机125 架。对红军来说,以这么少的损失取得这么大的战役胜利,可以说是相当罕见的! 德军遭受如此大败,其高层难辞其咎。由于德陆军总参谋部和曼施坦因的迟钝,未能及时察觉苏军主攻方向的变更,结果被打了个猝不及防。加上红军动作迅猛,使曼施坦因的救援部队也无法及时补救。 作为战败的替罪羊,德第4 装甲集团军司令官、长期驰骋东线的装甲“老马”霍特大将,落得了解职的下场。这位将军从苏德战争开始,就在东线指挥装甲集群,曾是何等的不可一世。经历了国境jiāo战、斯大林格勒和库尔斯克,两年多战争下来,威风留在了昔日,剩下的只有颓唐和疲惫。有人曾向希特勒告密,说霍特在任末期,情绪极其低落,还不断在部下中散布悲观情绪。希特勒向曼施坦因许诺,以后会给霍特在西线安排一个集团军司令的职务,实际却把他编入了后备役,从此再未任命什么重要官职。 11 月底12 月初,劳斯装甲兵上将接手了第4 装甲集团军。这位也是东线的老熟人。斯大林格勒战役末期,他以第6 装甲师师长身份登场,企图救出保卢斯的集团军。以后又长期指挥精锐的第11 军,经历了库尔斯克以来的攻防转换,是德军中少见的一位既精通装甲进攻,又富于步兵指挥经验的将领。曼施坦因指望他的装甲集团军能够反击成功,这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四、日托米尔反击 1、态势 1943 年11 月中旬,夺取基辅后的苏联乌克兰第1 方面军,将登陆场扩大至切尔诺贝利、马林、日托米尔、法斯托夫、斯泰基一线,深深的切入了德中央集团军群和南方集团军群的接合部。基辅西南和以西的jiāo通枢纽——法斯托夫和日托米尔,都落入了红军之手。 曼施坦因害怕苏军向南实施迂回,不断调来新锐的装甲部队。11 月8—15 日,部队集结工作逐步完成。在基辅以西的铁路附近,德军集中了三个军,15 个师(8 个装甲和装甲步兵师)。 大致态势为:西部(日托米尔方向),德国有第13 军,苏军为第38 集团军和第60 集团军各一部;东部(至法斯托夫),德军为第7 军和第48 装甲军,苏军为第38 集团军另一部和第3 近卫坦克集团军。德方3 个军中,第13、7 军已是残兵败将。能够用于反攻的,只有第48 装甲军,拥有6 个装甲师,1 个步兵师。包括: 第1 和第7 装甲师,第25 装甲师,“帝国”、“希特勒”师,第19 装甲师(11 月18 日调来),第68 步兵师。 第48 装甲军坦克装备情况: 第1 装甲师:四号长管95 辆,“黑豹”坦克76 辆,7 辆指挥坦克,7 辆喷火坦克。 仅这个第48 装甲军,就集中起约600 辆坦克。包括重型坦克200 多辆,其余大多数也是崭新的四号长管中型坦克。此外,还装备了大量强击火pào(仅希特勒就有46 辆)。实力之强,即使回到夏季,也不逊色于德军在库尔斯克两翼任何一个强大的装甲铁钳。 作为对比,11 月初,苏联整个第1 乌克兰方面军也只有不到700 辆坦克自行火pào,质量更比德军逊色很多。此前10 天战斗又损失了271 辆。用于基辅方向的第3 近卫坦克集团军,只剩下120 —150 辆坦克自行火pào。苏军战车数量处于绝对劣势。 11 月15 日,德原第11 装甲师师长巴尔克装甲兵上将成为第48 装甲军新军长。他是东线德军最优秀的坦克将领之一。有了好头头,加上重兵在握,参谋长梅lún廷等人又飘飘然起来,野心勃勃地计划从法斯托夫直chā基辅突出部根部,阻止苏军西进。 据梅lún廷的说法,第4 装甲集团军新司令劳斯否定了上述计划。此人是个稳健派,认为收回日托米尔,并在这一地域重创苏军就够了。梅lún廷对此不爽,在回忆录中还讽刺劳斯是一战的老古董。 但梅lún廷说法的真实xìng,却很值得怀疑。根据劳斯回忆录《装甲战役》(2003 年英文版)附录的年表(原书第352 页),劳斯11 月26 日被委任以第4 装甲集团军特派员,11 月30 日任命为副司令,12 月10 日任代理司令。成为正式司令,则要到1944 年3 月14 日。而在1943 年11 月5—30 日,他的正式职务是第47 装甲军军长。因此,由劳斯制定第4 装甲集团军反击计划的可能xìng不高。 曼施坦因回忆录则显示,反击思路很可能是他提出来的。值得注意的是,曼施坦因的文尼察指挥部(日托米尔以南),距离战区也不远,利于他指挥反击。最终形成的方案是:德军首先从法斯托夫西南地域向布鲁西洛夫方向实施主攻,击溃正从基辅向西南方推进的苏军部队;然后转向西面,击溃日托米尔地域的苏军,解救被困的德第13 军。 梅lún廷为什么说谎?事实上,他一直表现自己是曼施坦因的忠实部下和坚定拥护者。或许因此不愿批评曼施坦因的计划,而宁可把埋怨发泄到关系不深的奥地利人劳斯头上。 至于说他和曼施坦因的计划谁更正确,笔者的评价是:曼施坦因毕竟比梅lún廷老辣的多,知道现在苏军实力已不可低估,宁可选择稳健的做法。对此他还有战术上的考虑:通过此前第25 装甲师向法斯托夫的反攻,曼施坦因发现当地集结了强大的红军坦克部队(第3 近卫坦克集团军)。为了避开这支苏军,就必须把主攻方向转到更西面。这样,第48 装甲军的主要对手,就变成了比较好对付的苏第38 集团军。另外,曼施坦因对红军第60 集团军自北翼的威胁也特别敏感。 曼施坦因的反击企图早就被苏联人识破。11 月12 日起,瓦图京停止向日托米尔以西的进攻,令左翼部队转入防御,但右翼第13、第60 集团军继续进攻。同时,又从布克林登陆场调集援兵。斯大林也调第1 近卫集团军(12 月15 日起由格列奇科指挥)和第25 坦克军前往支援。 2、日托米尔失守 没等苏军完成防御准备,11 月15 日,德第48 装甲军的600 辆坦克即沿着日托米尔至法斯托夫一线发起攻势。 德军长巴尔克部署如下:以第25 装甲师和“帝国”师为右翼,第68 步兵师和第7 装甲师为左翼;拥有412 辆坦克(199 辆重型)的第1 装甲师和“希特勒”师从中路发起主攻,企图切断基辅—日托米尔jiāo通线。 防守这一线的苏第38 集团军承受不住大量德国坦克的密集冲击,被迫向东北退却。导致其西北面的第60 集团军左翼陷入孤立。11 月17 日,德第1 装甲师和“希特勒”师抵达道路一线,于科罗斯特舍夫市以东切断了基辅—日托米尔公路。随后,“希特勒”师留在原地,掩护第1、7 装甲师和第68 步兵师转向西面,进攻日托米尔方向。11 月17 日夜,第1、7 装甲师攻向有着漂亮圆顶房屋和旧教堂的日托米尔。 据德方的描述,苏军在日托米尔的抵抗不强。当德第7 装甲师的6 辆坦克(含3 辆加强的“虎”)冲入市区时,只有1 门反坦克pào予以回击,也立刻被摧毁。 进攻日托米尔,不仅有来自东南面的第7 装甲师(及第20 装甲步兵师一部)。根据德方战术地图,德第13 军所属第208、340 步兵师,由西北;第1 装甲师由东北;第8 装甲师由西南,均攻向日托米尔。德军夹击之下,11 月18 日,苏第60 集团军部分兵力于日托米尔地域遭到合围。被围苏军苦战数日,11 月20 日突围。 从任何角度看,日托米尔只是一次小胜利。但德国人自库尔斯克以来,败仗实在是吃多了,难得的宣传资本当然不能放过。尤其是第7 装甲师师长曼陀菲尔,更被捧为所谓“日托米尔雄狮”,于11 月19 日接受了专访,内容通过电台向德国全国广播。隔了几天,他又被希特勒召去授勋。一些部下也加官进爵,大发勋章。一时搞得好生热闹。 苏联方面,斯大林对日托米尔的失守也有些过敏,并迁怒于瓦图京。他命令罗科索夫斯基以大本营代表身份前往乌克兰第1 方面军,必要时甚至可以直接取代瓦图京的职务。 这次会见在基辅西边森林内一个别墅村举行。按照罗科索夫斯基的单方面描绘,瓦图京显得极为慌张,为了保住乌纱帽而竭力辩白。只是通过罗科索夫斯基的循循善诱,瓦图京才发现形势其实并不可怕,不应该单纯防御,而应该积极回击。 考虑到瓦图京不久前攻占了基辅,夺走了罗科索夫斯基自认为应该属于自己的荣誉,上述说法的可信xìng无疑需要打上折扣。但罗科索夫斯基有一点倒没有说错:参谋出身的瓦图京,几乎包揽了自己参谋长的工作。这一点得到了朱可夫的证实。事无巨细的工作方式,无疑加重了瓦图京的压力,甚至导致其身体状况的恶化。 来自战场的压力依然不断增大。西面日托米尔失守的同时,东面,苏第38 集团军撤至布鲁西洛夫一线,以阻止德军向基辅推进。苏第3 近卫坦克集团军也于夜间机动到布鲁西洛夫。11 月17、18 日,苏军实施反击,但未能将科罗斯特舍夫地区的德军赶走。战斗至此,苏军虽在德军优势坦克压力下节节后退,却并未被对手的战车xìng能优势所压服,反而不断施以有力回击。其反坦克武器威力的上升,直接震动了德军最高层。 尽管损失较大,巴尔克仍决心继续向东(基辅方向)推进,首先需要吃掉布鲁西洛夫的苏军重兵集团(3 个军)。为此,他准备以新到的第19 装甲师由南面,“希特勒”从西面,向布鲁西洛夫发起钳形攻势。同时把西面的部队调回来,以第1 装甲师沿着日托米尔—基辅铁路推进,第7 装甲师则转到北面加以掩护。由于调动需要一些时间,攻势预定于11 月20 日后开始。 进攻开始后,巴尔克却大失所望。“希特勒”师由正面向布鲁西洛夫的进攻完全失败,据说这是该师战争中第一次未能完成战术任务。德军在侧翼发展却较为顺利,第1 装甲师和第19 装甲师分别突破苏军两翼,但这两个师却并没有立刻封闭包围圈,而是在11 月20 日夜停顿了下来。 巴尔克对此大发雷霆,强令第1、19 装甲师继续进攻,围歼当面苏军。但战机稍纵即逝,苏联人很快采取措施,将布鲁西洛夫地区的军官和技术兵员首先撤了出去。11 月23 日,苏第38 集团军最终放弃了布鲁西洛夫市,退到城东8—10 公里处设防。同时,大量援军陆续抵达,包括大本营预备队调来的近卫第1 集团军一个步兵军。来自布克林登陆场的第40 集团军、第27 集团军一部,早在11 月15—17 日就调至法斯托夫、特里波利耶地段,充实了苏军的整个防御纵深。 巴尔克虽然在布鲁西洛夫捕获了一些俘虏,153 辆坦克和320 门pào,却也清楚苏军骨干并未受到重创。11 月25 日,瓦图京以3 个步兵军由拉耶夫卡、博罗夫卡地域,向布鲁西洛夫德军的翼侧实施了反击。数日激战结果更使巴尔克明白,继续向基辅推进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11 月26 日,天气骤然变冷,泥雪浆化的地面难以通行,进一步毁灭了德军向东推进的希望。至11 月30 日前,此处战线稳定在切尔尼亚霍夫、拉多梅什利、斯塔维谢、尤罗夫卡一线。 3、第48 装甲军转向 德军向瓦图京左翼反攻期间,瓦图京的右翼依然在向前推进。11 月17 日,苏第60 集团军攻占了科罗斯坚;11 月18 日,第13 集团军赶走了奥夫鲁奇的德军。南方集团军群与中央集团军群的联系于此被切断。 苏第60 集团军左翼,也在日托米尔—拉多梅什利公路以北站稳脚跟,威胁着德第48 装甲军的侧翼。曼施坦因决定消除这个威胁。11 月30 日,第48 装甲军奉命突袭日托米尔—拉多梅什利苏军的右翼,从西向东实施攻击。 尽管巴尔克对这一线苏军的防御状况并不了解,还是迅速做出了部署:第68 步兵师由日托米尔攻击苏军右翼,该师左侧展开了“希特勒”师和第1、7 装甲师。第13 军左翼也将配合行动。 按照计划,“希特勒”师和第1 装甲师先头应于6 时穿过日托米尔—科罗斯坚公路,最左侧的第7 装甲师,则向东北方实施深远的迂回突击,以求chā入苏军纵深。由于沿途路况很差,没有给第7 装甲师配属重型坦克。 巴尔克此次计划成功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 22 章 的关键,就是第7 装甲师的深远迂回。为了保证进攻的突然xìng,德军没有派出侦察部队,装甲师夜间才进入出发阵地。即使在日托米尔以北抢修道路桥梁的工兵和装甲车也没有得到战斗部队掩护。攻势将得到德国空军的大力配合,第8 航空军司令塞德曼干脆把指挥所设到第48 装甲军指挥所附近。 12 月6 日6 时,德军3 个装甲师越过了日托米尔—科罗斯坚公路。苏军虽沿公路构筑了阵地,但尚未完工。第4 装甲集团军集中起所有可用的pào兵营,1 个火箭pào旅和1 辆装甲列车,动用各种口径(最大320 毫米)的火pào和火箭pào,对着脆弱的红军防线一顿狂轰滥zhà。随后,数百辆坦克投入进攻。第8 航空军联络官坐在装甲车内,紧跟坦克纵队,随时召唤飞机以压制苏军的反抗。苏军抵抗一番,终归经不住强有力的冲击,防御迅速被打乱。德军甚至截听到苏军无线电通话中的骂娘。 战斗至中午,德军的攻击取得胜利,攻取了第60 集团军司令部。至傍晚,已突入纵深30 多公里。12 月7 日夜间,“希特勒”师取得很大突破,但燃料几乎耗尽,战车也损坏众多。第1 装甲师推进到捷捷列夫河,第7 装甲师消灭伊尔沙河沿岸马林登陆场。12 月9 日,德方宣称两河间苏军已被肃清,并以第13 军巩固住了阵地。 但在马林地域,苏军的抵抗却持续到了12 月18 日,其第4 近卫坦克军不断出击,激战过后,双方被摧毁的战车堆积遍野。德军无力继续北上,只好回过头来以第1 装甲师和“希特勒”师肃清拉多梅什利附近的苏军。随后,消耗严重的装甲部队退出一线。至12 月15 日,德第13 军在捷捷列夫河和伊尔沙河一线的阵地稳定下来。 利用第48 装甲军的进攻,德第59 军乘机夺回了科罗斯坚。同时,德方侦察发现,苏军第60 集团军正在科罗斯坚与马林之间的梅列尼地区集结兵力,企图攻击德第59、13 军的结合部。但据苏联战后发布的资料,第60 集团军在科罗斯坚方向进行的是伪装集结。俄国人营造出有大量步兵和坦克的假象,为的是吸引德军的注意力,保证红军攻击部队集中在真正的主攻方向:基辅以西。 巴尔克却对苏军将从梅列尼发起强大攻势深信不疑,决心抢先下手。他先以第7 装甲师由马林地域渡过伊尔沙河,建立登陆场。然后,令第1 装甲师和“希特勒”师以两次夜行军潜入科罗斯坚以南。这样,德军就从两个方面,建立起夹击梅列尼的进攻出发阵地。按照德方估计,这里有1 个苏联军的兵力。 12 月16 日9 时,第1 装甲师和“希特勒”师准时占领出发阵地。为支援“希特勒”师,德军集中起30 个pào兵连和1 个火箭pào旅。pào击过后,“希特勒”师和第1 装甲师一道出击。德军根据进展情况,不断改变pào火支援的方向。“希特勒”师和第1 装甲师的步兵和坦克,不仅在本师范围内协同,还根据情况支援友邻的战斗。西面的第7 装甲师也取得了突破。至12 月16 日晚,德军确信梅列尼合围战将获得成功。 但情况并不那么简单。自反击开始以来,德军各部队都苦战了一个月左右。即使以满员阵容投入的新锐兵团,战力也已衰竭殆尽。如“希特勒”师,原有的227 辆坦克只剩下160 辆,其中可用的仅20 辆(含3 辆“虎”);原本足额的装甲步兵团,兵员也下降为平均500 人。12 月21 日起,苏军又发动了大规模反击!巴尔克依然不想放弃,命令“希特勒”师务必攻占梅列尼,并与第7 装甲师会合。但在12 月22 日,“希特勒”师的进攻完全失败,第1 装甲师也遭到了苏军强有力的坦克冲击。 巴尔克终于意识到实力不够,于12 月23 日抽回两翼,全线转入防御。12 月24 日这天,沮丧的“希特勒”师坦克手烧毁了7 辆无法回收的“虎”式坦克。该师带来反击的27 辆“虎”,至此已有11 辆全毁。 4、反击的总结 曼施坦因以超豪华阵容的兵团和指挥官发动的反击战,就这样黯然结束了。为了证明1 个多月的苦战并非毫无意义,第4 装甲集团军宣布了战果:击毙苏军2 万,俘虏4800 人,缴获和毁伤坦克603 辆,火pào300 门,反坦克pào1200 门。根据苏方的统计,11 月13 日—12 月22 日,第1 乌克兰方面军纯减员26443 人,伤61030 人。比较看来,德方此次发布的人员杀伤战果还比较准确。 但德国人自己也很清楚,上述战果并不显著。12 月被抓获的苏军战俘中,一半是15—18 岁的少年,最小13 岁;另一半则是亚洲人或者老头子;罕有青壮士兵。这固然与苏联新兵质量下降有关,但也证明曼施坦因的反击未能消灭多少苏军基干。 为了对付这些小孩和老头子,德国陆军的精英却遭到了不可挽回的损失。仅“希特勒”师就丧失了数千名步兵,全毁坦克60 余辆(含11 辆“虎”)。伤亡之惨,甚至超过了“城堡”行动。没有德第4 装甲集团军该阶段总损失的相关数据,但以“希特勒”师的损失推而广之,即使再打上些折扣,其总数估计也相当可观。 曼施坦因等人还可以为其精锐部队的表现自我陶醉一番,但这种表现的实际意义却大大掉价了。一个多月的攻势,最优秀的德军兵团、强大的坦克部队,也不过前进了35—40 公里,从苏军推进最远的战线处拿回了两个jiāo通据点(日托米尔和科罗斯坚)。基辅离他们依然遥远。 曼施坦因的最主要企图:击溃红军进攻锋芒,稳定基辅以西战线的任务,则根本没有完成。由于瓦图京没有动用太多战略预备队,就挡住了德军的攻势,斯大林增援给他的近卫第1 集团军、第18 集团军和坦克第1 集团军,得以集结成更强大的攻击军团。苏军还从新解放区得到了一些补充。至德军反击结束,乌克兰第1 方面军总兵力增强为83.1 万人,火pào和迫击pào约11400 门,坦克和自行火pào1125 辆,作战飞机529 架! 5、瓦图京卷土重来 瓦图京不打算给曼施坦因半天的喘息机会。利用德第48 装甲军纠缠于西北科罗斯坚方向的有利时机,瓦图京将主力展开于基辅以西的中央战线。在此集中了近卫第1 集团军,第18、第38 集团军,近卫坦克第3 集团军,坦克第1 集团军。赋予上述重兵集团的任务是:发起强大攻势,击溃布鲁西洛夫德军,随后向日托米尔、别尔季切夫、文尼察方向发展进攻。 主攻集团两侧,还将采取两个辅助攻势:北翼,第60 集团军和近卫第1 集团军一部,攻击拉多梅什利德军,突向斯卢奇河。第13 集团军突击科罗斯坚、沃lún斯基新城和萨尔内;南翼,第40、27 集团军突向白采尔科维、乌曼,争取与乌克兰第2 方面军右翼会师。 与此相比,德第4 装甲集团军至12月26日,只剩下22 个师外加一个军级集群。苏军主攻方向上,德军兵力更为薄弱,主要由第8、19 装甲师和“帝国”师支援。两军的大致态势为: 北翼,苏第13、60 集团军,对德第59 军;中部(日托米尔方向),苏第1 近卫集团军和第18 集团军,对德第13 军;南部,苏第38、40、27 集团军,对德第7 军和第24 装甲军;苏军坦克预备队为第1 坦克集团军和第3 近卫坦克集团军,德军为第48 装甲军; 告,他也不以为然。直到晚上,曼施坦因才觉察到大事不好。 发觉判断失误的德国人,赶紧命令第48 装甲军放弃梅列尼方向的阵地,以3 个装甲师南下救援。另外,从中央集团军群调来的第18 pào兵师也开向日托米尔。 德军第18 pào兵师 前身为第18 装甲师。在该师基础上,10 月1 日组建了第18 pào兵师。下属第88、288、388 pào兵团,第18 装甲步兵营,第741 强击火pào连、第280 陆军高shèpào营。年底从中央集团军群调往第24 装甲军。 按照劳斯的说法,该师参战前拥有60 门轻型和40 门中型火pào(这里所谓“轻中型”,就是我们一般所谓“中重型”),还有24 辆强击火pào。另一说为:9 门210 毫米榴弹pào、30 门150 毫米加农pào、48 门105 毫米,十几门100 毫米。 第18 pào兵师是一支全摩托化部队。和纯粹担任火力支援的苏联pào兵师不同,德军高层竟指望它能够起装甲师的作用!梅lún廷对该师印象很差,说它既不适合防御,也不适合进攻,只会堵塞道路,丢失大pào。 圣诞节这天,第48 装甲军军部赶到日托米尔。除了原有部队外,前线被击溃的第8、19 装甲师和“帝国”师也划归其指挥。日托米尔城现在热闹非常,忙着逃命的第13 军和第24 装甲军的运输车和后勤人员,加上新调来的第18 pào兵师,总计2 万多人和上千车辆拥挤成了一团。而第48 装甲军的援兵:第1、7 装甲师和“希特勒”师,也必须从这里通过。 巴尔克只能采取强制措施,保证第1 装甲师从城内“挤”了过去。该师随后与“帝国”师和第8 装甲师接上了头。但第19 装甲师和第8 装甲师一部却被苏军分割在南面。巴尔克令其向日托米尔以南突围,并以“希特勒”师接应。但“希特勒”也被堵塞在路上,根本来不及救援。 第19 师的无线电哀号起来:“我们遭到了30 辆敌人坦克的攻击,已经没有燃料。求救!求救!求救!”随后陷入静默。6 小时后,巴尔克获知第19 装甲师西撤成功。为了逃避苏军追击,该师避开公路,沿着林间道路逃跑,最终在26 日与“希特勒”师会合。 苏第3 近卫坦克集团军和第4 近卫坦克军,继续推向拉多梅什利和日托米尔,德第13 军支撑不住,被迫南撤向别尔季切夫。但苏军第1 坦克集团军已抢先一步,冲向别尔季切夫以南的jiāo通枢纽卡扎京。德军在此只有第20 装甲步兵师的一个团级战斗群,外加第18 pào兵师的24 辆强击火pào,无力抵御红军进攻。12 月28 日,苏军以第11 近卫坦克军从西北,第8 近卫机械化军从东面,迂回并占领了卡扎京。日托米尔—别尔季切夫一线的大量德军,面临被切断的危险。 德军赶紧组织反击。第48 装甲军把150 辆可用坦克全部投入战斗。12 月27 日,“希特勒”师占领了别尔季切夫以东阵地。第二天,第1 装甲师通过该地,开始反击卡扎京。第7 装甲师也在调动中。 苏军以第8 近卫机械化军保卫卡扎京,第11 近卫坦克军则由东南继续进攻别尔季切夫。另外,苏第3 近卫坦克集团军也由西北方迂回南下,冲向别尔季切夫德军的后方!围绕别尔季切夫—卡扎京的jiāo通枢纽,两军庞大的坦克兵团形成犬牙jiāo错的复杂态势! 12 月29 日,两军全线激战,随即则是德军的全线失利。“希特勒”师在30 公里正面与红军jiāo锋,40 辆苏联坦克突破该师阵地,冲入其后方;第1 装甲师的反击仅取得微弱进展;第7 装甲师也遭到强大抵抗,前进受阻。 巴尔克无计可施,只得缩短防线,将2 个师撤至别尔季切夫两侧。12 月30 日,第1 装甲师和“希特勒”师沿着结冰的地面,艰难的完成了撤退,至中午建立起新的防线。 恶劣的天气和地况,却没有阻止瓦图京的进攻。至12 月29 日,苏军已经把突破正面扩大到300 公里,向纵深前进约100 公里。1943 年12 月31 日,红军第1 近卫集团军和第18 集团军夺回了日托米尔。1944 年1 月4 日,原第48 装甲军军部所在地白采尔科维落入红军之手;1 月5 日,别尔季切夫也被苏军夺取。 短短六七天内,曼施坦因动用强大装甲部队夺取的几个据点,就被红军一一收复。德军遭受了进一步的惨重损失。第13 军退到别尔季切夫时,各师就只有150—300 人,全军步兵加起来不超过一个团。大家或许还记得,按照曼施坦因的说法,基辅失守前后,德军是一个步兵师平均有1 个团的实力。现在更甚一步:一个军一个团的实力! 最令德国人心痛的,还是那些精锐的装甲师。1943 年11 月—1944 年1 月,仅“希特勒”师,在日托米尔攻防战中,就彻底损失了153 辆中重型坦克和强击火pào!其中包括18 辆“虎”、60 辆“黑豹”、63 辆四号、12 辆强击火pào!一个师的装甲损失,甚至超过“城堡”行动中第4 装甲集团军的损失总合!日托米尔参战的全部8 个装甲和装甲步兵师的损失总合更为巨大!苏军仅在反攻的6 天内,就毁伤和缴获了670 辆坦克强击火pào,火pào迫击pào1380 门,杀伤德军官兵4 万余人!12 月24 日—1 月6 日,还俘虏了4468 名德军官兵。 昔日凶猛如“虎”“豹”的德国装甲部队,虽然坦克越来越好,顶级兵团也保有大量精锐老兵,可在日益成熟的红军坦克兵和pào手打击下,却越来越像“病猫”了。 1943 年过去了,瓦图京的攻势却还在继续。不过这要留待下一卷具体介绍了。本书所要叙述的内容,即曼施坦因的第聂伯河防线之战,其北段基辅方向,已经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 23 章 彻底失败。而曼施坦因的南段防线,也在同一时期最终瓦解! 五、曼施坦因第聂伯河防线的瓦解 1、南段态势 曼施坦因向基辅实施反击后不久,11 月下旬,德军又在遥远南段的尼科波尔发起了进攻。曼施坦因对这个反击计划已经没有了兴趣,但在希特勒的要求下,还是采取了行动。 这次反击,在苏德双方的战史中都只有只言片语。笔者只能通过各种资料,将其经过概要大致概括一下: 根据德方的战术地图和作战序列等资料,尼科波尔桥头堡内集结了10 个德国师。包括第24 装甲师(116 辆坦克强击火pào)。另外,尼科波尔—克里沃伊罗格地域还集中了第653 重型坦克歼击营,11 月1 日有48 辆“菲迪南德”。这个营不断重创冲过来的苏军坦克群,自身损失也相当巨大。至11 月29 日仅剩下42 辆“菲迪南德”,其中可用的只有4 辆。 尼科波尔登桥头堡德军序列(第40 装甲军统一指挥): 第24 装甲师 第29 军:第111 步兵师,第97 歼击师,第9、335 步兵师 第4 军:第79、258、302 步兵师,第3 山地步兵师,第17 步兵师 德国人主要攻击了苏第5 突击集团军。由于苏军忙着准备进攻尼科波尔,防备不足,德国人的突击取得了一定效果,冲到了第5 突击集团军3 个步兵师的后方。苏军被迫于夜间撤下了这3 个师,并转入防御。两军恶战了一场。结果德军没能前进多远。 苏联乌克兰第4 方面军的pào兵阵地。1943 年11 月 差不多同一时期(11 月20—28 日),第5 突击集团军友邻的苏第28 集团军(位于卡霍夫卡以北战线),反过头来向德军发起了进攻。为此投入了29 辆重型战车,包括第34 近卫突破重型坦克团(20 辆KV—85)和第40 重型自行火pào团(9 辆SU—152 自行火pào)。当苏联重型坦克驶来时,德军的四号H坦克和“黄鼠狼”躲在壕堑里,用长管75 毫米pào实施了精确shè击。苏联重型坦克防护薄弱的缺点暴露无遗,一天之内就损失了6 辆KV—85 和6 辆SU—152 。 第二天,德军的10 辆四号H 坦克实施了反击。正面jiāo锋中,苏联人寄托厚望的85 毫米坦克pào终于威力大发。5 辆德军坦克被摧毁,苏方没有任何损失。11 月23 日,苏军继续进攻,突入德军纵深5 公里,但第34 团又损失了2 辆坦克,被迫撤往后方休整。经过这几次战斗,证明KV—85 攻击威力尚可,但突防能力不足。 德军的尼科波尔反击,并没有能够打到克里木。但留在此地的第24 装甲师还是发挥了很大作用。由于该师的积极战斗,德军暂时挫败了红军攻取尼科波尔和克里木的计划。 红军在尼科波尔地域还付出了另一个代价:11 月初,苏第44 集团军司令霍缅科将军误入德军阵地并遭shè杀。因为情况不明,斯大林下令解散了第44 集团军。霍缅科也成为罹难苏联将军中遭遇最为奇特的一位。 霍缅科之死 1943 年11 月6 日,苏第44 集团军司令霍缅科中将亲自开着汽车,拉着pào兵司令博布科夫少将巡查部队,误入德军阵地。随后下落不明。 事发第二天的11 月7 日,斯大林为此发布了专门命令,宣称两人已经被俘(后来戈尔巴乔夫的吹鼓手沃尔科戈诺夫也相信了这种看法),并严禁高级将领亲自开车。实际上,斯大林对情况掌握并不多,甚至怀疑两人主动投敌,为此下令解散了第44 集团军。 霍缅科的遭遇直到1944 年才真相大白。1 个被俘的德军中尉向苏方jiāo待:霍缅科等人的汽车,行驶至德第111 步兵师第50 步兵团阵地附近,遭到步qiāng和机qiāng的shè击。博布科夫被当场打死,霍缅科则在3—4 分钟后死亡。事发地点在尼科波尔附近。霍缅科终年45 岁。 霍缅科是苏军的老资格集团军司令员,几乎一开始就参与了这场战争。他担任第44 集团军司令约有一年。其间从高加索到乌克兰,转战千里,一路斩关夺隘,连克亚速、塔甘罗格、马里乌波尔等地。虽倍尝艰辛危险,却也战功显赫。经过如此大风大浪,最后却罹难于一个小小失误。可为一叹。 资料依据:《倒下的苏联将军》、《胜利与悲剧》、《苏联军事大百科全书》、《1943 年11 月尼科波尔地域德军防线态势图》 由于尼科波尔反击,德军的部署发生了一些变化。第1 装甲集团军接管了第6 集团军的北部战线和2 个军。第6 集团军本身只剩下第44 军,防守所谓赫尔松桥头堡。作为希特勒央求的结果,12 月份,该方向还增加了罗马尼亚第3 集团军。12 月26 日包括第4、24 罗马尼亚步兵师,罗马尼亚第15 步兵师一部,第1 斯洛伐克步兵师,德第5 空军野战师一部,德第370 步兵师。 10 月底到11 月19 日,第1 装甲集团军继续增强,获得来自法国等地的第76、384 步兵师,划入其序列的还有来自西线和意大利的第14、24 装甲师(225 辆坦克强击火pào)。此前被降格的第294 、258 、111、62、387 步兵师,第9、23 装甲师等部队经过补充,也恢复建制。 得到增强的第1 装甲集团军,在新司令胡贝装甲兵上将指挥下,自11 月20 日起,连续挫败了第2、3 乌克兰方面军向克里沃伊罗格和基洛夫格勒的进攻。 鉴于德军实力增强,科涅夫意识到基洛夫格勒和克里沃伊罗格一时拿不下来,决心从更北面德第8 集团军防区寻找战机。由于该集团军将大量兵力调往基辅方向,实力已大为削弱。11 月23 日,科涅夫向斯大林报告,将夺取切尔卡瑟等地,把当面德军全部赶出第聂伯河。 在基洛夫格勒地域,科涅夫继续进行局部攻势。12 月6 日,苏第5 近卫集团军攻占了亚历山大里亚;12 月9 日,又在第5 近卫坦克集团军协同下,占领基洛夫格勒以北的兹纳缅卡。 科涅夫遥远的北翼,其第52 集团军渡过第聂伯河,建立右岸登陆场,并于12 月14 日占领切尔卡瑟。登陆场扩大为正面宽60 公里,纵深30 公里。德第8 集团军因兵力不足,只得放弃长达90 公里的河岸,退至一条沼泽水道后建立防线。曼施坦因又匆匆从第1、4 装甲集团军调来第3、14 装甲师予以支援。他的机动兵团,就这样跑来跑去的逐渐消耗殆尽了。 苏第52 集团军继续前进,因遭德军顽抗,未能夺取斯梅拉铁路枢纽。但白采尔科维—斯梅拉—克里沃罗格横向铁路,已处于苏军pào火威胁之下,基本丧失了作用。 第52 集团军南面的第4 近卫集团军沿右岸进攻,于12 月15 日与第52 集团军会合。 同一时期,乌克兰第3 方面军向第聂伯罗彼得罗斯克以西推进,在一些方向前进40—50 公里。其第6 集团军渡过第聂伯河,在扎波罗热以南右岸建立一个小登陆场。11 月30 日,第6 集团军开始进攻,至12 月底,与第8 近卫集团军左翼一道将德军驱赶到了马尔加涅茨市以北20—30 公里处。 至此,苏乌克兰第2、3 方面军在第聂伯河右岸建立起正面450 公里,纵深100 公里的巨型登陆场。德第1 装甲集团军坚守的克里沃伊罗格——尼科波尔地区,已经成为了一个两翼暴露的突出部。 第聂伯河南段战役至此告一段落。曼施坦因被迫接受了战役的结果:扎波罗热以北至切尔卡瑟以南的第聂伯河防线,全部落入红军之手。扎波罗热以南的第6 集团军也被赶出了防区,仅在尼科波尔保留一个桥头堡。 此次战役,自9 月26 日开始,一直进行到12 月20 日,持续了近3 个月。苏联三个方面军在此期间总损失超过75 万人,物资消耗包括:坦克自行火pào2639 辆,火pào迫击pào3125 门,飞机430 架。 德A 集团军群,以及曼施坦因的第1 装甲集团军、第8 集团军一部,无疑也蒙受了巨大伤亡。但至今也没有全面数字,甚至连参考数据都不多。只有第16 装甲步兵师的损失数字难得的保存了下来:1943 年10 月10 日至1944 年1 月14 日,损失达5120 人。这还不包括该师在扎波罗热的伤亡。而第6 集团军很多师的步兵员额甚至减少到连级规模。可以肯定的是,这一线的40 多个德国师,在战役中期就已经遍体鳞伤,战役全期损失也相当可观。 2 、总结 红军损失 1943.9.26—12.20 纯减员 伤病减员 总计 乌克兰第2 方面军 77400 226217 303617 乌克兰第3 方面军 34821 132248 167069 乌克兰第4 方面军 60980 222726 283706 总计 173201 581191 754392 1943 年还没有全部过去,曼施坦因的第聂伯河防线就瓦解的只剩下一小段残山剩水,从沿岸被击退的德军身后丢下无数尸体。曼在回忆录中称,从1943 年7 月—1944 年1 月,南方集团军群仅损失405409 人。但这个数字和此前已被证实缩水的材料属于同一体系,可靠xìng不高。 依据德国发布的新史料,1943 年10—12 月,东线德军死亡总数达169957 人。与第三季度相比,死亡人数略有下降。但俘虏人数却逐渐上升。1943 年下半年,红军俘获德国及其盟军总计77742 人。尤其是第四季度,仅梅利托波尔和基辅两次进攻战役,就有28000 人落入红军手中。由此推估,第四季度伤亡与第三季度差不多,均在100 万左右。其中德国陆军约80 万。这段时期,曼施坦因的南方集团军群加上A 集团军群,师团占东线总数的45% 。按照这个比例推算,南线伤亡约45 万左右。 第四季度,东线德军装备消耗也依然居高不下,彻底损失了1997 辆坦克强击火pào。其中10 月585 辆,11 月748 辆,12 月664 辆。 同样在第四季度,红军伤亡超过215 万人。比第三季度减少70 多万。这证明红军的战斗效率有了大幅度提高。 东线德军1943 年下半年死亡数字: 10 月 53264 11 月 67363 12 月 49330 红军损失 1943 年第4 季度 战场阵亡(包括撤离中因伤死亡) 418225 因伤死于医院 70903 病死等非战斗死亡 15315 失踪、被俘 85512 伤 1349890 病 217607 冻伤 443 总计 2157895 事实上,摧毁第聂伯河防线的秋季战役中,红军的装甲力量比夏季战役要逊色很多。夏季拥有3000 辆以上坦克自行火pào的苏联方面军,至秋季只剩下数百辆。而曼施坦因却依然维持着强大的装甲部队,甚至有能力在基辅以西几个jiāo通枢纽间集中超过600 辆坦克。 拥有强大装甲兵力的曼施坦因,为何会反而遭到更大失败?分析起来,大致有3 个原因: 首先,曼施坦因9 月撤退中,未能及时于第聂伯河一线建立完整防线,红军乘机在右岸建立数个大型登陆场。这些登陆场宛如德军防御堤坝上的裂缝,不断扩大,最终导致了几个方向的大决堤! 其次,曼施坦因自夏季战役后,步兵员额一直严重不足。单纯靠装甲反击和轰zhàpào击,既无法守住漫长战线,也不足以把苏军从桥头堡上赶走。 最后,就是曼施坦因自己的战术问题。他最擅长的一手,就是寻找出苏军的主要突破方向,然后最大限度集中装甲部队,实施凶猛反击。但在秋季战役中,斯大林却采取了四面出击,到处开花的进攻方式,使德军的装甲部队疲于奔命,顾此失彼。曼施坦因最终也被迫承认:每当他打算集中装甲兵力恢复某处态势时,被削弱的地段就可能产生新的危机。 当然,曼施坦因最终还是孤注一掷,拿出不顾其他战线安危的气势(这一点受到了希特勒的限制),把大量坦克甩到了基辅以西的大赌场上。但遗憾的是,德军的密集装甲突击没有像过去那样产生神奇的效果,而是表现出比夏季更甚的疲弱势头。这从另一方面也证实了红军反坦克能力的提高。苏联人越来越倾向于保存优秀的技术兵员,大量没有经过训练的pào灰只是用来充实散兵线而已。 曼施坦因在第聂伯河的失败,是对兵力集中和机动原则的一次挑战。事实证明,这些原则并非保医百病的灵丹妙yào。苏德战场的特有环境下,如果不重视战线的完整xìng和稳定xìng,一味的追求兵力集中,轻率实施大规模机动,只会让庞大的重兵集团变成无所依托的散兵游勇,或者中国人所谓的“流寇”。 曼施坦因已经处于类似的窘境之中。他的装甲部队被牵制在战线各地,即使集中起来,也无法根本遏制红军的攻势;更可怕的是,由于丢失了此前寄予重大指望的第聂伯河天险,被赶出来的众多部队没有了坚固依托,有些甚至被丢到日渐寒冷的原野之上。而斯大林一直扣在手中的强大战略预备队,却陆续集结在了战线附近。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 24 章 更大的灾难即将降落到曼施坦因的头顶。 端坐在克里姆林宫内的斯大林,已经有充分斯侵略者而战”。的信心预测最后的胜利。1943 年11 月7 日,他外jiāo领域,和德国人媾和的必要xìng下降了。发布了最高统帅命令(第309 号),号召全体红倒是需要把所谓的“盟友们”召集过来,商量一军军人以及敌后游击队,“为彻底粉碎德国法西下未来战果的分配。 开罗会议上的蒋介石夫fù与罗斯福和丘吉尔。会上,美英将蒋也作为“巨头”,会后,却聚在一起算计着中国的利益 于是便有了1943 年10 月19—30 日的苏英美三国莫斯科外长会议:莫洛托夫、艾登、赫尔。后期还有中国代表。 会议产生了著名的《中苏美英四国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苏联接受了美国提出的原则,表示要将战争继续到德国彻底失败和无条件投降为止。如果敌对方有媾和企图,同盟国内必须互相通报和协调。《苏美英三国关于德国暴行的宣言》还提出要惩办德国战犯。 苏联的上述表态,使德国内部亲俄势力(包括支持和反对希特勒的两派)极为失望。他们原本指望斯大林能更理xìng一些,不要和美国人一道把德国逼入绝境。 斯大林也未必不明白:罗斯福提出要德国“无条件投降”和惩办战犯,无非是逼迫希特勒破釜沉舟,和苏联死战到底。待到苏德流尽献血,美国人最终再来收取渔翁之利。 但东线最新战局表明,红军具备彻底打败德国的实力。控制中东欧的前景无疑对斯大林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况且他手头拥有流亡的德共,一些德国将军也愿意和苏联合作。因此,希特勒彻底消失后,建立一个亲苏的德国政府并非不可能。 但美国人更感兴趣把德国从民族角度彻底消灭掉!莫斯科会议上讨论了战后奥地利的独立,还有瓜分德国。美国人主张分成三块或者更多,英国人特别强调将普鲁士和德国分开。俄国人对此态度暧昧。由于无法取得一致,各方最终决定,将战后德国问题jiāo给未来的“欧洲咨询委员会”解决。 会议上,各方围绕东欧、意大利、法国问题也开始了较量。波兰问题显得尤其敏感。西方国家希望苏联和波兰流亡政府恢复外jiāo关系。换句话说,希望把俄国人限制在战前势力范围内。斯大林当然不会接受这一点:在他看来,俄国人留了那么多血,如果连一个听话的波兰都换不来,战争就算是白打了! 另外,美国人还致力于争取俄国对日宣战。会议结束后的宴会上,美国人获得了斯大林的初步承诺,而且暂时还没开出什么价钱。斯大林大概希望以此在其他问题上争取主动。 莫斯科会议,是外jiāo部长们的战场。接下来,就要轮到领袖们亲自上场了。斯大林——革命的大酋长,不择手段的新型凯撒;罗斯福——貌似君子的yīn险骗子,梦想用美元支配世界;丘吉尔——个xìng突出的文学老青年,实力最弱的现实主义者。 罗斯福、丘吉尔曾建议将会议地点——领袖们的角斗场——设在开罗、巴格达,甚至可以在沙漠里架上3 个帐篷;但斯大林却坚持在苏联和西方共同势力范围的伊朗首都德黑兰,理由是便于他指挥苏德战局,尤其是日托米尔方向有些麻烦的情况下。 为此,他将有生以来第一次乘坐飞机,机型为C—47。斯大林颇为重视自己的人生安全,拒绝乘坐由远程航空兵司令戈洛瓦诺夫上将驾驶的飞机,而上了一位上校的飞机。毕竟军衔往往和飞行能力是成反比的。 1943 年11 月28 日—12 月1 日,进行了永载史册的德黑兰会议。丘吉尔自我陶醉的宣称,这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一次世界力量的聚会”,虽然他的力量最小。会议中“三巨头”的勾心斗角,和他们施展出来的个人魅力,足够撰写另外一部专著。围绕期间的所谓“德国间谍风波”,还产生了由阿兰德龙主演的著名电影。 本书不可能给出这么大的篇幅。但有一点还是值得一提:斯大林利用德国间谍要刺杀罗斯福的传闻,把美国总统拉到苏联大使馆居住。虽然罗斯福也非可欺的善类,斯大林的小手腕还是发挥了点作用。讨论最重要的第二战场时,罗斯福没有支持丘吉尔由巴尔干进军的方案。由于他的态度,确定了西方军队于1944 年5 月1 日进攻法国的“霸王”行动。 作为回报,斯大林居然也笑嘻嘻地赞成起罗斯福把德国瓜分为5 国的计划,还提出苏联要吞并柯尼斯堡。这令主张孤立普鲁士,建立一个多瑙河联邦的丘吉尔颇为被动。 罗斯福和斯大林真的建立了彼此信任的关系?当然不可能。他们不过是以某些细节上的一致,向丘吉尔说明一个简单的现实:根据实力对比,美国和苏联才是真正的谈判对手,所谓大英帝国不过是个陪衬。至于德国问题,斯大林早就留了一手,说这只是“初步研究”。 会谈中,三方继续就波兰(包括波兰的边界)等问题讨价还价。斯大林原则上同意参加对日作战,但又暗示要些谢礼(不冻港)。罗斯福主动迎合,宣称应把大连化为自由港。从这一刻起,美国人开始玩起用中国领土换取俄国武力的把戏,德黑兰会议只是个开始。 分地盘划范围之外,三巨头还搞了些个人互动。丘吉尔向斯大林献上宝剑,作为对斯大林格勒大捷的贺礼;丘吉尔过69 岁生日,三巨头聚在一起吃吃喝喝;斯大林对刺激丘吉尔有特别的兴趣,戏言要处决5 万德国军官,搞得后者精神过敏。 1943 年12 月1 日过后,德黑兰会议成为了历史。一个政治笑话概括了这次会议:丘吉尔说:“我梦见自己成为了世界主宰”;罗斯福说:“我梦见自己成为了宇宙主宰”;斯大林慢条斯理的回答道:“我没有批准对两位的任命”。 在德黑兰过足指点全球江山,划分世界范围的瘾,斯大林回到了莫斯科。12 月中旬,朱可夫元帅受召回京,与华西列夫斯基一道汇报前线战况。正是他们两人协调的4 个苏联方面军摧毁了曼施坦因的第聂伯河防线。斯大林向他们宣布了西方将开辟第二战场的消息,同时声称,假使西方不动手,苏联也要单独击败德国! 斯大林的心情变得轻松起来,邀请朱可夫等人到他家吃饭。朱可夫乘机再次提出对德军实施大合围。斯大林这次改变了态度,底气十足的回答:“我们更强大了,我军更有经验了。现在我们不仅能够,而且应该实施合围德军的战役”。 差不多同时,希特勒也邀请日托米尔反击有功的第7 装甲师师长曼陀菲尔,与他共度1943 年的圣诞节,并决定送50 辆坦克给曼陀菲尔做“圣诞礼物”。 但东部前线的大量德军官兵却无法欢度圣诞。寒冷的雪野上,俄国大pào向他们喷shè钢铁和火焰,黑压压的俄国坦克群引导着密集散兵线吼叫着冲击碾压过来! 东线将在狂暴的雪火烈焰中迎来1943 年和1944 年的jiāo替。 小说下载尽在http://www.biqugedu.com--【madebia】整理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 访问小说分享者(淡于秋)的书库,阅读更多TA分享的书籍! 地址:http://www.biqugedu.com/u?id=25685 也可以百度搜索或者访问www.biqugedu.com -------------------------------------------------------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