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1989》 正文卷 第一章 看完电影《解忧杂货店》,还是有感触的,并不是电影有多好看,小说改编的电影,我更喜欢看小说,小说的魅力在于它能让人充满想象。小说是去年4月份在崇市参加业务集训的时候看的,情节和内容确实已经模糊了。电影的感触在于那写信的交流方式,这就让我想起了昨天在网易邮箱里看到的几封邮件,是高中时期写的,里面有提到关于写信的事情。 看着邮件里的字迹,仔细的往回记忆,也还是能记忆出很多事情来的。很多以为已经忘记了的事情,在触及旧景旧情的时候,也总是会不经意的漂浮在眼前。比如我的开始写信,没有记错的话,应该是从初中时候开始动笔的,那时是写给初中我最敬爱的一位老师的。上高中后,与老师的书信交流也还是常有联系着的,不过在高中的时候,我写信对象也多了一个人,也就是网易邮箱里,提到的关于写信的事情。 2002年9月份,初一开学的时候,开始关注她的,并在2003年1月6日的那一场雪,开始喜欢上她的,很纯洁的友谊,从来就没有过邪恶的想法。2005年7月份,从初中毕业后大家也都考上了高中。在9月份,我们也都成为了真正的高中生,但是并没能在同一个学校,也就这样开始了我们写信的高中生活。再后来我也用上qq和邮箱之后,我们就不再以写信联络了。虽然这些互联网的交流方式方便快捷了许许多多,但是我对那段写信的日子,却一直都铭记在心,对那一段刻骨铭心的高中写信生活,始终是无法忘怀。 确实是难忘呵,那一段如知如醉青春梦幻。那一段刻骨铭心的高中生活,是从2005年开始到2009年结束的,一共四年时间,虽然比别人多读了一年,但也没能考出个好分数。别无选择,只得去北海呆了三年,原因也很简单。只因为我喜欢大海,就是想去看一看海,其次就是北海的学校里,也有我喜欢的计算机专业可以供我选择。 德国的哲学家黑格尔曾说过,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事出有因也会有结果,有果也会有原因,因果相生也会轮回的罢。我之所以会选择计算机的专业,和下面我记忆起来的这些过往,也是有着紧密联系的,虽然不是必然的选择因素,但是却在无形之中影响着我的选择和决定。 也还记得高中的前三年,当其他人都已经用qq进行交流了,然而我的交流方式却还是靠写信。从那时候起,我就和同龄人开始脱节了,当别人都在感受计算机带来的、新的交流喜悦的时候,而我却对这计算机这一新鲜事物(当时对我而言还是很新鲜的)极为反感。因为每当周末来临时,好友总会邀约而去网吧,看到网吧里的景象,就让我感到十分厌恶,厌恶得我掉头就想走,但是好友邀约而来,碍于情面又不好独自离开。 无奈只得和好友一起进了网吧,网吧里人群爆满,比那节假日里的超市还要拥挤。如若这网吧来的人和超市里的人群一模一样,那么我也不足为奇,更谈不上厌恶之感。然而我见到的情况并非这样的,在网吧里我看不到上了年纪的老爷爷和老奶奶,也看不到已经中年了的叔叔阿姨,更看不到还坐着在小推车里的小孩子们。 二十、三十出头的哥哥姐姐们倒是有,但是并不多,这不多的原因之一恐怕就是他们来到网吧时。网吧里的位置已经被一抢而空,只得另寻欢乐去了。毕竟那时电脑在我们那个小县城里,虽然已经谈不上是什么新鲜事物了,但是对于大多数二、三十岁,还在城里打拼赚取生活费的哥哥、姐姐们来说,想拥有一台自己的电脑,还算是相当奢侈的想法。 这被抢而空的位置,就是被我们这些十几出头的愣头青,还在围墙里接受祖国教育的中、小学生们捷足先登了,这一排排电脑座位上,坐的就是这些一张张青春稚嫩的脸蛋,他们聚精会神,十分忘我,男同学的显示器里大都是游戏的画面,而女同学的显示器里多是韩剧或者日漫,那右下角的qq小图标也总不停的闪烁,有的一看到信息闪烁,立马就打开来看,仿佛是在等待情人的消息一样迫不及待,有的则不急于理会,照常在玩手头上的事情,有的则直接把qq给退了下去,或许是影响到玩游戏或者看剧了。 还有的位置烟雾萦绕,把傍边的女生呛的直咳嗽,烟瘾比较大的男同学甚至会把坐在旁边的女同学给呛跑了,然后站在身后的小学生终于是寻得了机会占得了位置,再然后就急忙呼喊着傍边的小伙伴快去柜台交钱,就这样,我们可爱的小学生们在千等百待的时间里,终于是可以和中学生一样,尽情的投入到那些能够忘我的游戏里去了…… 对于这些上网、聊qq、看韩剧、看日漫、玩游戏都不感兴趣的我,来网吧也只是陪好友过来坐坐而已……交了钱,打开了电脑,然后呆坐在位置上,打开千千静听的音乐播放器(那时候还是很流行千千静听的),带上耳机,就安静的靠在座位上闭起眼睛,安安静静的听起我的音乐来了。 对于互联网这一新鲜事物,对我来说,应该还算是新鲜吧,对于那些从小就在城里生活的同学们,估计就不是什么新鲜事情了,毕竟我是从村里来到城里上了高中之后,才真正开始接触这电脑,懂得互联网这东西的。虽然初中时候,乡里也已经开有两家网吧。然而那时的我,对于这些正在所谓流行的新鲜事物还真是一点不知晓。更谈不上有兴趣和迷恋了,有兴趣的就是街头小巷里的电子游戏厅和桌球室最让我感兴趣。 对于这些于他人而言已经是不太新鲜的东西,对我来说还是一无所知的新玩意,我没有像其他同龄人一样那么热切的殷盼和极大的热情。带的是一种既慌张又忐忑的心情看待这些新玩意的,生怕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又想从这新事物里获取我渴求的所谓知识。就是这一份慌张和忐忑的心情,让我对网吧、对互联网、对计算机,一直心存排斥。再加上看到同学们痴迷游戏,沉迷于电脑屏幕前的景象,故每次去网吧时,心里也总是特别不舒服,也就只会打开音乐播放器放放音乐而已。 对电脑以及互联网如此深恶痛绝的我,在高中毕业进入大专院校后,竟然还能去选择计算机的专业,有时候我都会惊讶于我的选择。前面也有说过,世上是不会有无缘无故的爱,也不会有无缘无故的恨的。纵然当时有多愤恨,后来的选择也就会有多热爱,因果相生爱恨交错的罢。其中缘由,也只得是我的记忆慢慢清晰可见时,才能娓娓记载出来的了。现在,也就是此时,也只能先去记载一些,曾经让我很感兴趣得无比热爱,此刻的记忆也还是十分清晰可现事情罢。 是的呢,对于如何去适应这些新玩意新事物,是已经够让我心烦意乱的了,电脑、互联网这些东西没能给我带来乐趣。但是我也自有能让我兴奋的东西,那就是阅读,喜欢各种各样的阅读,对于阅读最是爱不释手的感情。 喜欢阅读,喜欢读书,则是在初中的时候,在一位政治老师引领下喜欢的。然而喜欢的书籍,也并不是课堂上的教科书之类,倘若我对教科书如对其他课外的书籍一样感兴趣和极大的热情,那么2008年和2009年的两次高考,我也不至于两次都是那么一点分数,也不至于落得去北海看我喜欢的大海了。 喜欢读书是一方面,然而想要购书的话,还是十分困难的,因为高中的生活费并不多。新华书店或者宜县桥头的两个稍大一点的书店是不敢去买的,但是会经常过去看,反正又不用花钱,书店老板的眼神即使带着鄙夷,但也奈何我不得。 能买的书呢,也多是地摊上十元一本的书籍比较多,虽然都是些盗版或者陈旧的书,字迹却还可辨认,而内容也基本无缺,要想和新华书店里的一样舒服,那是不可能的事情,毕竟一分的钱也就只能得到一分的货,凑合着看倒还是可以的。在这高中的这四年时间里,竟不知不觉的在地摊上买了好几大箱的书籍。回到家时还常常遭到父母开玩笑似的数落,笑就笑罢,付之一笑,也就无所谓事了。 之后也就能安安静静的,从我的纸箱里抽出新近买下的书,聚精会神的就躺在床上翻阅起来,任由他们笑话去吧,我就独乐乐的活在我的精神世界里。在我购买的那些地摊书中,在这些文字堆积起来精神世界里,映像最深刻的,还要属鲁迅先生那本精选集里的内容。先生描绘出来的种种幻像,刻画出来的各种人物,还有那些尖酸刻薄、尖锐苛刻的思想论点,也是陪伴了我好多年,毒害了我好多年,让我深陷其中而无法自拔、不能自拔。 后来到了北海,北海的几个较大的书店也经常去逛,依如高中那个模样,也只是去看看,就是不买,确切的说还是不敢买。因为那时花的还是父母的钱,怎敢花费在这些多余的奢侈品上呢。幸好的是,在北部湾广场的长青路的那条烧烤街的街头,还是有地摊书可买的,这些地摊的书籍才是我敢下手的地方。 每当周末到来的时候,也必定会去那里逛一圈,淘几本感兴趣回来。因为大专的生活费已经比高中时的宽裕得多。买的书也就逐渐多了起来,只要是感兴趣的就敢下手,管不得它三七二十一。然而买回来的书,也都是随便翻个一两页就丢了,也已经没有了中学时的那种耐性,任由他人怎么去笑话,就只顾着自己想法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上大专后的心情,确确实实就发生了很大很大的变化,其中最为显著的一个就是,开始为着钱的事情发愁了,为着那个自认为能够挣大钱的幻想出来的事业发愁起来了,在这样的心浮气躁的心理环境下,怎么能静下心来去好好读书,定下神了好好的看书呢。确实也是呢,那个二十出头年纪,还是太浮躁了,做起事情来也容易三分钟的热度,三分钟的温度而已。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卷 第二章 静下心来看书的热情、定下神来读书的心情或许是只有三分钟,然而我喜欢书籍、喜欢购买书籍的热情并不是三分钟的事情,这份热情从高中开始,就一直遗留了下来,并且也将会一直延续下去。我是2012年7月份,在北职院毕业的,12月份来到柳市工作,头两年的工资并不多,虽然单位包食宿,然而一些生活上的用品,还是需要自己掏钱购买,一个月下来基本也是没有什么节余的了,购书也只是成为一种奢望、一种奢侈的心情。 但还好的就是我所在的工作单位,也是有自己的图书阅览室,虽然不大,六米宽、七米长,四十二平米这样。一共有三个大书柜,每个两米长,紧靠着左边墙壁依次排开,七米长的墙壁,也只在墙头和墙尾留有50公分的间隙。 两米高的书柜一共分有四层,三个书柜共有十二层。其中前面的两个书柜用来存放书籍,每个书柜每层划归一类,大致分有八类书籍,其中文学类最多,满满的摆了三层,有小说、有传记、有散文、有杂文等等,占了第一个书柜的三层空间,剩下的最后一层,摆放的是励志和管理类的书籍。 第二个书柜的归类就较为均匀了,最上面一层是历史文化类、第二层是军事和政治类,第三层是法律、生活、电脑办公类的书,最下面那层装的都是那些没办法归类的杂书。这小小的阅览室书类虽然不多,但是每一层都是装得满满的,两个书柜的加起来也得有七八百本这样子,要看完的话,也是需要好一阵子的了。 第三个书柜则是装旧杂志和旧报纸用的,上面两层是杂志,而下面两层是报纸,每当书柜装满这些旧报纸旧杂志时候,就需要清空留出位置,留着存放从报架和杂志桌上撤下的过期了的报纸和杂志,这样周而复始的工作,在我作为图书管理员的日子里,都重复过好几次,而每天从报架上撤下旧报纸、从摆放杂志桌上撤下旧杂志,也是我作为图书管理员最为日常的工作之一,虽然并不是什么繁杂的事情,但也总是需要人去做。 而这些摆放杂志的桌子,就靠在三个书柜对面的右边墙壁下,五张定制的长桌紧紧挨着墙面,每张1.2米长。桌面不是平的,而是一个45度角的斜面,宽60公分,四边用有食指大小的方形木条围着。从桌面中间30厘米处,也用同样的方形木条把桌面一分为二,把桌面围成框,也就是为了能摆放更多杂志。 1米2长,60公分宽的桌面,一分为二以后,每张桌子可以摆放8本杂志,大致有四十个种类,我现在仔细去回忆,都还能历历在目记起那些各类各样的杂志,这些摆放杂志的桌子,从右往左,第一张摆放的是党政时事杂志。上层桌面从左往右的摆放的是:《求是》、《时事报告》、《党建》、《半月谈》;下层桌面里摆放的是:《改革》、《瞭望》、《南风窗》、《vista看天下》;第二张桌子呢,摆放的是法制军事类的杂志,从上到下,从左往右依次是《法律与生活》、《民主与法制》、《解放军画报》、《军事历史》、《世界军事》、《兵器知识》;第三张桌子摆放的是人物生活类杂志,都有《南方人物周刊》、《中国企业家》、《凤凰周刊》、《三联生活周刊》、《环球财经》、《理财周刊》、《大众医生》、《汽车博览》;第四张桌子摆放的是文摘体育类杂志:《读者》、《意林》、《特别文摘》、《青年文摘》、《新体育》、《足球世界》、《篮球》、《体育世界》,第五张桌子摆放的是计算机互联网类杂志,都有《互联网周刊》、《微型计算机》、《电脑爱好者》、《数字通信世界》、《物联网技术》,总之,这五张定制的桌子,也都是摆得满满的杂志。 作为图书管理员的日子里,接触它们实在是太多了、太熟悉得不行,每一张桌子的每一个位置的每一本杂志,从邮递员那里接手杂志开始,需要先把他们归类整理登记,然后摆放到桌子上的归类好的位置,等到新一期杂志过来时,又从桌子上撤下这些过了期的杂志,放进第三个书柜里存留,待到书柜存满后再清出图书室。一本杂志从进入到图书室到清出去,都要去倒手好几次,想记忆得不清晰都不行,很多东西都是这样悄无声息潜移默化的遗存到大脑里去的,根本就不需要特意记忆,就已经机械存储了,那些可都是我当图书管理员的日子不断在重复的事情呵。 杂志的更换周期就比较长一点,都是些周刊、月刊或者半月刊,近四十种杂志,出版日期也各不相同,并不是每天都需要进行更换,报纸的事情就不一样了,需要每天更新,需要更换。从阅览室门口往里面一直走到头,是个四米宽的铝合金拉窗,有四扇玻璃窗,也正因为这窗户开得比较大,所以阅览室里也是十分通透明亮。窗户下面放的是三个报刊架子,一字排开,每个架子放的是不同类型的报纸。 这些报纸就是我每天需要更换的事情,第一个架子挂的是中央级的报刊:《人民日报》、《中国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工人日报》、《农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科技日报》。第二个架子放的就是本省和柳市本地的报刊:《桂西日报》、《南国晨报》、《当代生活报》、《南方科技报》、《桂西工人报》、《桂西法治日报》、《柳市日报》、《柳市晚报》、《柳市广播电视报》、《南国今报》。第三个架子挂的,就是全国比较畅销的报纸:《参考消息》、《新华每日电讯》、《环球时报》、《南方都市报》、《羊城晚报》、《每日经济新闻》、《体坛周报》、《篮球报》、《电脑报》,这些不同种类报纸,也都安安静静的呆在报夹里挂在报架子上,等待着翻阅。 那一段麻木得没有灵魂的日子……那一个没有自我意识的两年里……幸好还有这些,不让我以为苦的乐趣陪伴我过度……也只有当我投入到了,这些还唯一剩下的一点兴趣……在这一点兴趣之下透漏出的那一点生硬的面容……才能看出来……原来我还是一个生而为人的存在……虽然愚木……但也还算是个生的人……虽然木然……但也还有着呼吸……还是一个活物的证明……也只是个活物而已……一个呼吸着空气的活物而已… 这六米宽的阅览室,除去书柜和杂志书桌占据的宽度,这余下的空间也是足够宽大的。在这窗户的正中位置,隔着报刊架子一米远地方,也足够摆放两排四米长的方桌,每排桌子放八张椅子,也就是我们读书阅览做笔记的地方。 也是多亏了我对书籍的极大兴趣和对图书室的热爱,已经调离原单位有三年之久的我。对我曾经呆过两年的图书室,恐怕也是很难记忆犹新的了,也不能如此清晰的记得里面的布局和摆放。更不能如此明朗的回忆出,每一层书柜里都摆放着什么类别书籍,清晰的记住那些定制桌子上每一本杂志的名字,以及每一个报刊架子上的每一种报纸。纵使记忆再好,也会有差漏,也幸得前几天因为工作上的事情,回了一趟原单位,路过图书阅览室门口不自主的走进阅览室里逛了逛,看到图书室现在的布局摆放,并没有太大变化,也就能顺着回忆记录出这以前的模样。 也正因为我个人对书籍的喜欢,单位领导也都看在了眼里。来到单位不多久,也就让我负责起图书借阅登记、以及打扫阅览室卫生的任务,也就是把我安排在图书管理员的位置。这对我来说,可是求之不得的差事,我也还深深的记得。我接手图书室的头一个星期,就把书柜里面的所有的书名都抄了一遍,只是为了加深对这些书籍的记忆。同时也把它们存放的位置仔细确认一遍,当同事们来借阅书籍时,我要能以最快的速度把翻出来给他们。 然而在我负责阅览室的那段时间,才是真正的发现,我的同事们似乎也并没有几个是喜欢阅读的,确切来说是不喜欢坐在图书室里阅读。偶尔有两三个人进来翻翻杂志,书籍基本是没有借阅的,或许是这些书籍太过于陈旧的缘故罢,都是一年又一年留存下来的书籍,一年中能更新的新书并不多。又或许在这互联网发达的时代里,网络阅读也已经逐渐在取代纸质阅读,毕竟一部手机、一台电脑就能读尽天下书,况且网络上的书免费看的也不少,既得了快捷、便携来又经济实惠。 看到同事们对书籍的冷淡,也瞬间让我觉得自己头一个星期的,那股认真的投入劲是多么可笑多么愚笨,一种热脸贴冷屁股的感觉。不过这倒也是给我省了事情,平时也就打扫打扫阅览室的卫生就行。剩下的时间,就能自由自在的在阅览室里,阅读这些旧得不行的书籍,阅读各种各样的杂志以及各类不同的报纸。我对阅读是没有挑剔的,什么都看,只要里面没有缺页,没有模糊的页,没有我看到一半时就会丢失内容的页面,我都是来之不拒绝的。 这两年多的图书管理生活,也是让我对阅读、对书籍更是喜欢和热爱。虽然在原单位的两年半时间里,不只是要做管理图书的事情,还要负责单位的计算机网络与电脑的维护工作。但是更多要做的是其他一些重复不断繁琐不停的杂事,毕竟我也还只是个刚刚入职不久的新人,多做点事情总不会吃亏。在这些纷繁多样的工作中,我最钟爱的还是这图书管理的工作,这一间简单的图书阅览室,里面的书籍虽然是陈旧了一些,但比起其他地方来,也就算是我最喜欢呆的地方了,最常呆的地方了。一有空闲的时间,大半的时间都是在里面尽情享受我的阅读时光……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卷 第三章 2014年12月以后,在单位也不算是新人了,业务能力也都有长进,这工资待遇也跟着翻了几番,一个月都能领到好几千,除了生活用品的费用,手头上也就开始有了节余。这手头一有点宽松了,再加上图书阅览室的那些旧书都已经被我看腻了,想看新书的心情实在膨胀,这购书的恶习又开始染上了,而且还停不下来了。五星街的新华书店也是常去的地方,然而书店的书还是太贵,确实还是下不去手。 2015年元旦的时候,在同事们的教学之下,开始懂得使用淘宝,淘宝里的书籍确实要比书店里的便宜得多。既然那么便宜,下手也就没有那么揪心,这购书的恶习就这样转移到了网上去了。不到三年时间里,这购买的书籍又是好几大堆,装在箱子里的话也有好几个箱子的了。这购书的恶习也真不懂何时能改掉,也不懂能不改掉,或许也只有等到饿着肚子的时候,两手伸向口袋空无一物的时候,才不敢这样乱出手罢……也许吧…… 说到淘宝,倒是让我想起一件事,2014年十月份的时候,有位朋友问我,你有微信吗?我们加个微信吧,这样就方便多了。我顿了一下,然后说:“没有”,那时的我,确实还不懂微信是什么东西。后来我查了一下,才知道原来微信和qq一样,都是腾讯的一款聊天的工具。之后也就申请了一个微信号,也谈不上申请吧,因为那时直接用qq号就可以登录微信的。那时的qq用户群还是很庞大的,都是腾讯的平台,一号多用,用户这样迁移也是很正常的事。 用qq号登录了微信之后,对微信的感觉并不是很好。这不好的感觉,怕就是受到那惯性的旧思维所左右。而且那时微信的功能又少得可怜,就只能发图片,然后加上几百个评论性的文字,或许就是这微字的真正要义罢。还不如qq的相册功能好用,更主要的是没办法写长文,没有日志功能,但是那几年刮的是“微”字流行风,什么都要带微字,微信啊、微博啊、微商啊、微服务、微银行、微电影…等等……不管是什么活动,什么行业,什么行为都要讲究一个微字,才能突显出来自己是走在潮流前面。 然而对我这个与时代接轨、与潮流前线比较落后的人,对微信始终是没有太多好感。所以用qq号登录了那次以后,也就一直没在登录过微信,当时还是用qq,只因为已经太习惯了。然而微信的流行,也是必然的事情,用qq的人也是越来越少了。直到2015年6月份,被迫才慢慢开始用起了微信,因为同事、家人、亲戚、朋友们也都已经在用微信了,就我一个人还在用qq,又有什么意义呢。 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达尔文先生的优胜劣汰和适者生存法则,永远是不可抗拒的真理。社会和环境不会迁就你的,想要生存下去,那就必须去适应,不管你愿不愿意,开心或不开心。有些事情不知道还好,但是始终也都会揭晓——原来自己和社会脱节已经是那么的严重,脱得已经跟不上社会的步伐,或者是说已经脱得不大愿意去跟罢,只沉浸在过去的思维习惯中,沉溺在旧事物的依恋中无法自拔出来。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跟着这不知不觉、不着边际的意识流动,也就不自觉的扯出了这么些个毫无关联的内容来了。起初是想写点关于写信的交流方式,现在却扯出了一大堆与写信无关的事情。或许也算有关联的罢吧,毕竟万物皆有联系也不是无中生有的事情罢。 qq、微信等等互联网的沟通交流方式,不外乎也就是沟通和交流的工具,和钢笔、信纸并不二异。这里又开始不自觉的又提到了写信的事情,起初也是想写一些和书信有关的内容来的。没办法控制自己跳跃的思绪,也趁着现在这意识还停留在书信的记忆里,那么就写一写和书信有关的事情罢,写一些和书信有关的记忆吧。 就在昨天,也就是2018年1月6日,我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一位朋友发表的动态以后,又把我这些已经尘封多年的东西给记了起来,把那段青涩的青春记忆给从新开启,又一次令我陷入无边的回忆中去,再次梦回过去,梦回往昔。 2018年的我,29岁,不大不小的年纪。再次去回忆这些陈年往事时,心情确是如此平静、如此的安静。最近也一直在看村上春树的小说,一个日本后现代主义作家,1949年1月份出生,29岁开始写作,第一部小说作品是《且听风吟》。 1979年的时候,也就是村上春树30岁的时候,《且听风吟》发表出来,随后即获得了日本群像新人奖。不明真相的人或许会觉得,他一定是位很厉害的角色,一出书就斩获了新人奖项。然而用村先生的话说,他能获得新人奖,也只不过是一个意外的幸运而已,因为他都没想过获奖的事情,只是写了出来,然后投了出去,事后主办方通知小说获奖才知晓的,可也真是个性情中人呵。 看完他的这本小说——《且听风吟》,尔后才知道,噢,原来小说啊,还可以去这样子写呀。这无形中的影响,也就提高了我的胆,也就试着拿出笔和纸,开始去记录那些,深埋心底的一些心事情,随着写作的深入,忽然就发现很多事,就在这不知不觉中豁然开朗了起来,忽然就从沉睡中,沉睡了五年之久的噩梦中悟醒过来…… 从梦中醒来,这不自禁的让我想起,鲁迅先生曾在一篇演讲稿里说的一些话,是先生于一九二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文艺会上的一篇演讲稿,这稿子后来收入了他那“一面埋藏、一面留恋”的杂文集《坟》中。在这篇题为《娜拉走后会怎样》的演讲稿中,鲁迅先生这样说:“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以走。做梦的人是幸福的,倘没有看出可走的路,最要紧的是不要去惊醒他。所以我想,假使寻不出路,我们所要的倒是梦。但是,万不可做将来的梦,只要目前的梦。然而娜拉既然醒了,是很不容易回到梦境的。” 是的呢,不要去惊醒他,那怕是噩梦也好,让他继续做下去。娜拉醒了,是她觉悟了自己是傀儡的时候醒的。我也醒了,是被村上春树的小说给惊醒了,醒来之后,一片凄凉,一阵寒酸,无话可讲,无人倾说,我想继续沉睡,但是再也无法入眠。 我的噩梦被惊醒了,被村上春树给惊醒了,但是我的出路呢,我找不到我的出路。我不想醒来,但是确确实实就醒了,现在是连想回到噩梦中都不行,我困顿与错愕,我不知所措……村上春树在小说《且听风吟》中也有述说:“心情抑郁的人只能做抑郁的梦,要是更加抑郁,连梦都不做的。” 我惊醒后的心情,也都还来不及整理,是抑郁呢,抑或更抑郁?我自己都整不出头绪。但是醒来之后看不到出路的心情,却任然沉重的缠绕着。噩梦是做不回去的了,然而将来的梦呢?而我的噩梦不就是从那个不切实际、幻想成分甚多的曾经的将来的梦破碎而成的吗。我的那个将来的梦碎了,但是人却不愿意醒来,醒了也就回不到梦里去了。所以我迷迷糊糊就来到了这与世隔绝的地方,让那已经破碎了的噩梦继续沉睡,这一沉已是五年之久,毕竟是早已经醒了,睡得太久也实在太难受。 当所有幻想都沉甸不见之后,我那一颗最初的心却还在跳动,最初的梦依然喘有气息。实在不忍心看着这颗最初的心孤苦难受,也就决定与它并肩作战,然后带着它燥动起来,也不懂这是将来之梦还是目前之梦,但是已经又开始做了,也就只能去做了,做得完不完整,做得够不够好,我也是无从知晓,也管不上出路不出路的事情了,或许也还是在盲目的做着这诳梦。 以前的一位老同学说:“一个人要了解自己,一定要回到自己的历史深处,回顾到最痛彻心扉的那几年,剖开那些你自以为的最疼痛。经过这样剖心的思想阵痛之后,我相信,你一定会从中看到另外的一个自己。”或许是这样罢,《且听风吟》的开头和结尾,确确实实也是我现在的一种想法,有些东西无法忘记,那就把它们写下来罢,用文字来记录吧,回到自己历史深处,去看一看那个不一样的自己。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卷 第四章 今天去拜访了一位朋友,也就是昨晚看了她朋友圈动态后,勾起我曾经记忆的那位朋友。我们临别时她问我,这一两年有什么打算呢? 这个我确确实实是没想过,29岁,不大不小的年纪。又能有什么打算呢,一不经商二不做生意,大富或者大贵是不可能的,领的是工资,也就是这三、四年的事,这温饱自然不是问题的。但是住行确实是一个大难题,不过在柳市挤出一个窝来,我想应该还是可以的吧。朋友说,她会在这一两年内把人生大事定下来,听到这消息,确实是为她高兴的,除了祝福,也没什么可说的了。 在这寒冬的雨夜里,又想到中午朋友的那一句问话,再想想自己这一两年要做的事,确实,做些什么好呢,安心本职的工作是分内之事。29岁,这不大不小的年纪,而且这三四年也不可能去做一些能大富大贵的事,不如就去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罢,比如读书,比如写作等等……如果能写出一些东西来,确实也是圆了学生时代的一个写作的梦。倘若写不出来也倒是无害,也算是打发这些闲时的无聊时间罢,也正好能去认清认清以前的那个自己,回味一下曾经的年少轻狂。 我盖起笔记本电脑,抬头望了望窗外的黑夜,黑夜依然是如此的黑。此刻的思绪虽然繁多但并不混乱。跟着这不着边际的意识,不知不觉的也就记录下了这些不自主的内容。也就是我决定,要以写作来打发无聊的时间以及去回顾曾经的那个年少轻狂的自己之后。我就习惯性打开了手机点开了微信,微信使用也有两年多了。从曾经没有一点好感,到现在打开手机必先登录微信,那简直是判若两别。 确实也是的呢,没有什么是不能让时间去改变的。生活在这急于分享、易于分享的时代,哪怕是一点点不起眼的事情也总是想往朋友圈里放一放,心里才能得到莫名其妙的满足和存在感。翻阅了一下自己朋友圈,也是已经许久没有更新了,朋友们估计也早已经把我遗忘得一干二净的了。 起初,也只是想写一点看完电影后的感触,写一些关于电影里书信交流的一些感想,然后往朋友圈里发表一下自己的心情,好让朋友们知道我也还存活在这世上。然而现在写着写着就莫名其妙的停不下来了,越写越长,越写越精神,而且内容好像还和电影以及书信的交流方式并没有太大联系。也只是一些雨夜里、乱七八糟的意识跳跃引发的往日回忆,然而写出来了的东西想发表朋友圈的心情又是很急躁。 也就不管这些写出来的东西,是否与自己的初衷相同,也管不了它三七还是二十一。于是又把电脑打开,把电子文档里的内容复制了出来,粘贴到我的微信公众号机里发了出去。然后打开手机,再打开微信,把这些内容转发到了朋友圈里。也心满意足向床边走了过去,脱下外套就躺了下去,可能是还处于写作的兴奋状态,虽然已经是十一点钟,但是根本就没有一点睡意。辗转反侧了半个小时之后,我竟不知觉的又摸出了手机,划开了屏幕,习惯性的打开了微信,翻阅着关闭手机的这段时间里朋友圈都更新的一些内容。 这些发表到朋友圈里的东西,从按下发表这两个字之后,心里也就开始有了期待,期待能看到朋友们的评论,期待朋友们的谈论,哪怕是说一些与内容无关的事情都行。所谓的存在感,或许就是这么一种心理吧,所做过的事情,也总是期望能引起他人的关注,期待能有人来注意。 果然在半个多小时之后,也就是我打开微信几分钟之后。终于有人评论了我在半个多小时前发表出来的内容,是我的初中时期的一位好哥们,海哥先评论的。 海哥这样说到:“写得不错,真情实感,可以的,要多多向你学习!对了,初中的政治老师是谁呢?” 看到有人评论,而且还是好评,内心自然是高兴。 于是回复了海哥:“哈哈……初中的政治老师,是我初一第一个学期的班主任,思玲老师,很好的一位老师呢。” 嗯,确实的呢,我初一的政治老师,思玲老师,多么好的一位老师呀。初一的时候带了我们一年,她是我的班主任,而我是她的班长,后来因为个人原因调去石龙中学去了。我去了南乡的邮政所找到了石龙镇的邮编,就这样开始给我的老师写信了。起初给老师写信也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然而老师最终也是给我回信了,这都是我始料未及的,害得我高兴得好几天都睡不着觉。因为那时老师对我来说是那么重要,处在那个叛逆的青春时期,老师对我说的每一句话,都好像是海岸边耸立的灯塔,指引着黑暗里的方向。 然而到高中的时候,写信的联系方式也已经是慢慢的被淘汰了的,电话的普及是一个原因。但是电话也只能传达声音,并不能传输文字,而书信则是文字的沟通,和电话的交流是完全不一样的体验。 因此往邮局里寄信的人,也还是有人在的,比如我,在高中时期就常常往距离学校并不远的城北邮局跑。也因此,在邮局里也总是能看到邮差的邮包里,装有着人们你来我往的信件。也从而才得知,在那个已经渐渐被淘汰的写信联系,除了我在使用之外,还是大有人在使用的。 要知道以前还没有电话或者电报的时候,或者电话还没普及的时候(电报的专业性比较高,普及到每家每户并不容易),要想和远方通信,书信可算是最重要的方式了。虽然没有电话和电报传达的及时,然而及时的也总是最贵的。所以书信的联系也是普通人最主要的通联方式,虽然慢,但是慢也有慢的期待,久等来信的那种喜悦也是电话和电报无法体会得到的。 然而写信沟通的方式最后还是被淘汰了,被那更快捷、更方便的互联网取代了。在多元化的互联网里,视频、语音、图片、文字交流方式应有尽有,远在千里的两个人,一个互联网就能让两个人近在眼前。然而我的怀念写信,并不是说现在的科技进步就有多么糟糕,也不是要把写信这已经被淘汰的方式从新推崇出来。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卷 第五章 历史的车轮能前进,自然也会有倒退,这前进的时候呢,冠名它一个进步的时代,倒退回去的时候呢,不也是有流行复古的做法么。或许那一天人类玩腻了互联网,又开始用书信或其他什么方式交流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然而我恐怕是赶不上这样的时代了,互联网的诞生虽然是比我早出来20年,但是放在大时代里,也只不过是一个巨婴而已,而我已经将近而立之年了,按国内划分成年人的标准,我也是已经成年十一年了呢。 然而也发现了我的高中四年,竟然头两年还是未成年,而后两年竟然已经成年,但这成年与未成年的区别是一点感觉都没有,反正都是要每天坐在教室闷着头做那些没玩没了的试卷,语数英,理化生,史地政,念起来都能朗朗上口。那些无聊、枯燥、乏味、高兴、失落、失望、失败、喜悦、烦躁、悲观……等等大部分的情绪也都是那一纸试卷带来的。 情绪多变、成而未成的年纪,产生多样的情绪也都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心里有了情绪,也总是需要排泄,不可让它们积留,积久了也总是能成疾,不管是好的情绪还是不良的心情。而我整个青春期的情绪的释放,也都是在写信的时候,在那些字里行间的信纸里释放出来的。 我是写信宣泄的人,那么也就会有收信解忧的人,思玲老师是其中一个,不只解我初中时期、青春之初的烦忧,到了青春末期的高中阶段了,老师也还是在倾听着我的喜怒哀乐,在我的整个青春时期,老师是一次又一次给我开导和指引,平复着我那波动不断的青春情绪。然而高中的年龄,也已经懂得开始关注自己内心的世界,同时也就渐渐的把自己的内心给锁了起来,开始怀疑起了人生、怀疑他人、怀疑自己。但是我那颗封闭的心,却始终没有对老师封闭过,思琳老师也是我整个青春期能吐露心事的两个人之一,总而言之,思琳老师于我而言,于那段青春期期的我来说,就是我精神上的支撑,一直支撑着我向前行。 还有一个能袒露心事的人儿呢,就是初中的时候,坐在我前面的女孩——伊娜。初中时,她就坐在我前面,烦恼忧愁自然不需要通过写信来和她诉说,每天能看到她,烦恼和忧愁也都自己消散而去了。但是中考结束后,我的分数没有她的好,所以没能和她上同一所高中,因此也就各此一方了,虽然都在一个县城里,两所学校也就是隔着一条河的距离。 然而那个时候,所谓理想的东西,开始在我心中萌生了出来,也开始有了出路的概念,那个纯真的年纪,理想和喜欢并存。但是理想的情绪要比喜欢的心情更浓烈,虽然是隔着一条河的距离,明明一直喜欢着人家,因为理想和出路的思想在作崇,又不敢去她的学校找她。像其他早恋的同学们一样正常去交往,只能默默的给她写信交流内心的秘密,交换内心的想法,大谈所谓理想和出路的事情,既希望她是自己并肩作战的兄弟,又是能分忧解难的知心恋人。就这样在不知不觉的书信来往中,伊娜也渐渐成为了我的精神支柱,而这个支柱也维持了十年之久,十年呵……又能有多少个十年呢…… 也是从初中开始,就想写一些东西了,写一些关于我们这一代的中学生活,准确的说应该是南乡中学里的生活,然而每次要写时,却不懂从那里下手。毕竟十二三岁的年纪,又能写出什么有意义的文字呢。于是就拖到了高中想去写,高中时期虽然动笔起了个开头,因为没能够坚持,后来也就不了了之了,最后也还是失败了。上了大专,想写文章的想法是已经慢慢被消磨殆尽了,虽然偶尔写一些闲杂散文发表在qq空间的日志里,但是写小说的想法也是早已经没有的了。 在柳市工作的这五年,也是一个思想自我封闭的5年,封锁一切外来思想和情绪,不敢去接触和触碰过去的人和事,特别是这些记忆深刻的往昔。然而今年就不同了,就像村上春树的小说《舞舞舞》里有过的一段描写,我也是时候该入社会了,确确实实也要入社会里了。后来再看《且听风吟》的时候,我也是觉得有必要从新拾起我学生时代留下的写作梦。 在这寒冷的雨夜里,也就是在一个小时之前,我也只是隐隐约约的有了开始想写作的想法,但也只是想写而已,但是要写什么题材,写什么类型,写什么内容,我的头脑里是根本没有一点思绪,就是一个突如其来的想法而已。然而刚才经过海哥肯定的评论之后,也是给了莫大的鼓舞和动力,也让我清楚的明白自己想要写的东西了,那就是我要把以前没做完的事情接着做下去,把那些曾经写了一半的青春记忆接着写完,我要写小说,写一本青春小说,写伊娜和我的那一段青春往昔……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卷 第六章 今天是1月9日,晨,微冷。柳市的一月,偶尔会冷上几天也是正常的事情。今天也已经是星期二了,昨天可是整整的忙了一天,也已经把科长安排的工作落实了下去。今天就是等待下面的县分公司去处理具体事项,后天再把这些分公司上报过来的数据汇总以后,然后上报给南市的省分公司就完事了。 因此今天也是基本没什么事情要做的了,我坐在办公室的靠椅上,打开了办公桌的抽屉。拿出我的黑色钢笔,翻出我褐色的笔记本,里面密密麻麻的文字,记录着我这今年所经历过的事情,也记载着我这几天的所有情绪。 今年伊始,也就是从元旦那天,我开始写起日记来了,至于为何要写,我也是一头雾水,就是突然的想写。于是就去超市买了笔记本和钢笔,从1月1日开始,只要不是忙得无暇顾及的情况,只要是一有空闲的时间,只要能够坐在桌子傍边,我都会把最近发生的事情给记录下来,写在这厚实的笔记本里。 有时是长篇大论一大堆,好几页纸都写不完,有时也只有寥寥的几个字,只记录了当天的天气情况,然后什么也没有。至于为何要去记录这些事情,自己也都是莫名其妙,自己也找不出原因,但是每日发生过的事情,我就确确实实都给坚持的记录下来了。 趁着现在的空闲,也就把笔记本翻到了空白的页。也想趁着现在的空闲,想写点什么东西,然而要提笔的时候,却又不懂写些什么内容出来。就如往常一样,不懂得写什么的时候,我就记录一下今天的天气或者心情都行,总之每天至少要留下一点什么才行。我伏首在空白的页上,寥寥划了几下之后,就放下了手中的钢笔,同时也是感到万分的无聊,于是把笔记本拿了起来,伸了个懒腰,背往后一靠,就翻看了起来…… ————————————————————————— 1月8日,早晨,有雨,小风。 在饭堂吃完早餐之后,我没有再回宿舍,而是直接去了办公室。把办公椅子往外一拉,就直接的坐了下来,习惯性的拿出了手机,打开了微信,翻看着朋友圈。 忍不住又看了一次昨晚自己发出来的内容,不自觉的开始惦记起这写小说的事情来了。心里也就跟着的嘀咕起来,决定是已经做出来了,决心也是足够的坚决。但也不能总是只做思想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吧。还是需要把这决定好的事情去落实了才得……还是要把小说一个字一个字、一行加一行的时写出来才行…… 正当我沉浸在这写小说的思绪的时候,办公桌上的电话响了起来。真是个扰人的声音,都没到上班的时间,电话就响个不停。看这情况,今天肯定是不轻松了。我看了看显示屏上的来电显示,是我们科长办公室的打过来的。 我左手接起了电话:“科长,您好。” “小桐,你现在来我办公室来一下,有事情交代给你去做。” “好的,科长,我现在就过去。” 放下了话柄,我再翻看了一下朋友圈,又看了看海哥给我的评论,以及我给海哥的回复,很无奈的就退出了微信。我再看了看手机里的时间,七点四十五,距离上班还有十五分钟。都还没到上班的时间,就被叫唤去做事,换是谁,又能心里舒服呢。如果此时我手上没在做事情,随便怎么使唤都行,都已经习惯了这样,但是在我认真想事情的时候,突然这样的被打断,我就是很恼火了。于是按了一下手机电源键,随手扔进了进了裤袋里。 我是从2015年8月,调入市分公司。每个星期的头一天,也就是每周的星期一,基本上也都是这样,总是很忙,周末里积压了两天的事务需要处,虽然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但是也总是需要人去做才行。我是很不情愿的站了起来,走向了科长的办公室。也正式开始了我,每周一忙碌而紧凑的工作,开始我早九晚五的上班生活。 来到科长办公室门口时,科长手里已经拿着一分文件正在阅读。我敲了办公室的门,科长抬头望了望门口,说到:“上面下来的通知,你过来看看,通知要求是后天上报数据给南市的省分公司,也就是三天的时间,你去处理一下。” 我接过通知粗略看一遍,脑袋里也有了个初步的处理思路。然后和科长简单汇报了一下我的处理方案,科长点头示意可以办理之后,我也就拿着文件返回到我的办公室。对着文件把详细的方案整理了出来,然后拟了一份通知下发给了下面的县分公司。接着就是等待下面分公司上报处理的情况,还有接听分公司打过来咨询问题的电话,给他们指导处理的方法。虽然并不是什么很重要的通知,但是办起来也繁琐,下面十几个分公司,电话一整天也总是没停过。 这一忙起来也就是一整天,就这一个通知文件,也够我忙到晚上十点多的了。一天下来,一整天的时间都放在处理事务上了。很平常的一天,忙碌也充实,充实也疲惫,心情也是跟着忙碌一起疲倦了起来。再加上这两天积压下来了情绪实在太多,多得让我心里总是感觉被堵住了一样。犹如哑巴吃了黄连,有苦,但是说不出,只能把这些黄连自行消化、自己烂在肚子了。十点半,最后一次保存文档,关了电脑,今天的工作算是做完了。 吴桐 2018.1.8夜(记于办公室)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卷 第七章 看完了8日记录下来的文字,昨天确实也是忙得马不停蹄。然而今天确实是不用忙的了,也是偷得了空闲,从吃完早餐来到办公。整整一个早上,我一言不发的就坐在办公室里,缕清楚这些乱七八糟记忆。要是不把这些积压下来的情绪,给一丝一丝的缕清楚了,我怕自己只会越来越痛苦,越来越迷糊的过着。然而此时的我,也是忍不住的往回翻了页,还想看看8日前的事情。我把笔记本翻到七日的页面,翻看着这页面里密密麻麻的字迹,记载的内容没有标题,只有日期,所以也还能辨识出是那一天所发生的事情…… ———————————————————————— 1月7日,阴雾,也正好是周日,上午去拜访了一位朋友。去年十月份的时候,单位派去杭州参加业务集训,去集训之前我把笔记本电脑寄存在她那里。三个月的集训时间,也是前几天才刚刚结束,因为还有事情需要回来处理,也没能在杭州留玩几天。回到单位后,也乘着这周末有空闲的时间,得以找她拿回电脑来办理事情。 看到她时,还是那样的瘦小,但是人很精干,也很健谈,只是我太久没接触外面的世界,也不太清楚外面的各种事物。聊天之间我倒是显得特别木讷,木讷得不懂得如何开启聊天,也不懂得如何搭她的话语,傻愣愣的坐在沙发上倒是自觉得挺尴尬,为了缓解内心的紧张,我环视了一下房间,忽然想起前两天她发的朋友圈,是一些雪景的照片,是前几天她去黑隆江的时候拍的,那时的东北已经是大雪纷飞的天气了,其实我是很不愿意提及这些照片的事情,然而实在是找不出聊天的话题,而且当时空气也已经宁静了好一会儿,我们俩面对面坐着,彼此也都有所尴尬。 无奈之下,我把话题开了出来:“前几天出去玩了呀!” “嗯,和朋友一起去了一趟黑隆江,去看看北方的雪。” “是的哦,都已经到了可以去北方看雪的季节了,看你发朋友圈里的照片,真的是很漂亮哟。” “是的呢,我还是第一次,去那么远的北方,去北方的话,要是不挑冬天去,那真是没有一点意思。” “嗯,说的也是,和你比起来,我就很无地自容了,要不是去年十月份去了一次杭州,长到29岁了,都还没出过桂西省,说出口来都怪不好意思的。最远的也就到过北海,在北海那边待了三年。” “在那边干嘛呢?工作?以前怎么没听你说过……” “不,在那边读了三年书,毕业后就来到了柳市工作,虽然都是在桂西省,但是在柳市工作离家就近得多了,你知道的,我家在宜县嘛。” “也不算远啊,动车几个小时不就能回家了吗?” “我毕业那时,可还没出现动车呢?” 话题是这样不知觉的聊开了,但是我没再接这个北海的话题聊下去,而是又把话题聊回到雪上去了,虽然起初是不太想聊,但是已经聊了出来,也就想再多问几下,毕竟想去北方看雪也是我很多年前的心愿,虽然一直都没得去实现。 我停顿了一下,开口道:“北方那边,应该很冷吧?” 她惊了一下:“冷啊,要命的冷,手都冻红了。1月5号,小寒,也就是前天,那时我也还在那边,北方的小寒,我们这里可比不得。那天还刮着大风来着,把压在树枝上的积雪吹得一阵阵的往下掉,要是迎面吹着那寒风,都能刺痛到骨髓里……” 我笑了笑:“那么冷的地方,干嘛还要去,自己找罪受……” 她也笑了笑:“没去过的地方,总想出去走一走嘛……” 我没有搭了话题,而是喃喃自语:“真是需要出去走一走了,想去北方看雪的心愿,都快把这愿望给遗忘了,都还没行动起来。” 她好像听到了我的自语,问道:“想去看雪?想去北方?” “嗯,很多年前的事了,都快忘记了。” “那过段时间就去咧,正值寒冬季节,那边的雪还是很值得去看看的,虽然是有点冷。” “嗯,过段时间怕是不行,刚刚学习回来,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处理……很多事情总是不能随愿额……” “噢,好吧,那只能等得有空才去咯。” “等到有空了……怕是雪也早已经融化了……” 我们就这样乱聊起大家最近在朋友圈里发出来的一些话题。 我们俩是2014年10月认识的,双方家人先认识,他们互相聊天中就把我们搅和了进来。我们也就在他们的相约之下,在10月份的某一天,我们见面了,就莫名其妙的认识了。到2018年1月7日,算起来我和她认识也是有三年多了,除了第一次单独约她出来吃饭时,聊得最开心最久之外,后来也会过几次面,但每次聊得也不多,今天的聊天算是聊得比较开朗了。在这不经意的时间流逝中,我看了看手机上的时间,已经是到了中午时刻了。 我忽然想起一件事来,我抬起头对她说:“时间走得也真是够快的呢,一下子就过了好几个小时。我两点多钟想去万达看部新出来的电影,一部小说改编的电影,小说已经看过了,感觉挺好,想去看看这电影拍得怎么样?” 她也抬起左手腕,看了一眼手表:“现在已经一点多了,从我这里过去也要半个多小时呢?叫一辆滴滴吧。” “我已经在叫了,等待司机赶过来。要一起去吗?” “额,不了,现在手头上正好有事情要做,怕是去不成。你就先坐等一会吧,车子来了我送你上车。” 我低下头,看了看滴滴软件,软件里显示车子离这里也还远。我坐等了一会儿,她给我倒来了杯开水,我呡了几口,再一次拿出手机查看车子的距离,已经离这里很近了,于是我站了起来,往门外走,她也跟着出来。 来到了门口,然而车子迟迟还没有到来,没过多久,我的电话响了:“先生,您好,我是您预约的滴滴车司机。由于这里现在堵车,估计一时半会过不去您那里了,您要是有急事,就取消订单,再重新预约吧。” 我听了司机的解释,只应了一声:“好的”。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