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烽火》 第001章 血洒会盟路 巍巍青藏高原,头顶蓝天,脚踏大地,昂扬地耸立在世界屋脊,俯看四海浪涛,笑傲五洲风云。 曾几何时,你安静地沉睡在辽阔海洋的底层。在世界的童年时代——地质历史的奥陶纪,在遥远南极的印度板块,开始向北方漂移。经过亿万年的漫长跋涉,漂洋过海,和欧亚古陆相遇,发生强烈地碰撞挤压。欧亚古陆断裂,有的板块抬升,有的板块沉入海底。 你突然惊醒,周身是火与水的搏斗,是熔岩和海浪的激战。你在片刻的惊疑之后,毅然决然地奋起。浪涛在怒吼,熔岩在咆哮,大海在沸腾,板块在痛苦地呻吟。你在英勇地战斗,劈波斩浪,赴汤蹈火。无数次俯冲,无数次沉浮,无数次跃起。你终于出生入死,浴火重生。 无所畏惧,是你的品德;勇敢拼搏,是你的精神;至高无上,是你的追求。你终于挺起高大的身躯,在波澜壮阔的喜马拉雅运动中,雄劲豪迈,顽强搏击,冲破原始古陆的桎梏,傲然挺立,像顶天立地的巨人,不懈努力,勇攀高峰,经过千辛万苦,终于矗立为世界之巅。 啊,青藏高原,你从海底跃起,骏极于天,把你的伟岸掷给了那血与火铸成的太阳!海浪在你的脚下涌动,白云在你的腰间飘浮,蓝天在你的头顶环绕。然而,你并没有满足自己的高度,还在增长! 青藏高原挺起大地的身躯,整个高原地势高耸宽展,高山众多,河流纵横,是亚洲众多江河的源泉,湖泊密布,峡谷清溪流淌,平原水草丰盛。 在漫山遍谷的河流源头中,有两条源远流长的河流——黄河c长江。黄河像一条金色的巨龙,长江像一条银色的巨龙,双双从青藏高原跃起,叱咤风云,气贯长虹,浩浩荡荡,飞腾在中华广袤的大地上。永不疲倦的浪涛,汹涌澎湃,激荡出惊天动地的轰鸣,冲击着时光的车轮,从一个时代冲向一个时代,在欢歌和悲叹中,慷慨激昂地书写着伟大中华的璀璨历史! 青藏高原是世界生物资源最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宝库,也是人类生息繁衍的地方。在青藏高原草木丰盛的高山溪谷之中,生活着很多古老民族:回鹘c吐蕃和回c汉c羌等民族。在众多民族中,有一支古老的民族——党项。 党项人是羌族的一支,俗称党项羌,是古老民族三苗之后。游牧于古析支之地。党项人性格顽强c彪悍c尚武,也好为盗窃。党项人尤重复仇,如果深仇大恨未报,用鸡c猪c犬血和酒,贮入骷髅喝下,高举骷髅,对天起誓:“长生天在上,若不报仇,谷麦不收,男女秃癞,六畜死,蛇入帐。”而后,身披甲页为记,蓬头垢面,赤着两脚,不吃肉食,只吃蔬菜,寻找仇人报仇。等找到仇人,报了深仇大恨,才恢复正常的生活。没有能力复仇的人,就纠集壮妇,杀牛宰羊,狂饮美酒。吃饱喝足了,成群结队赶往仇家,放火烧毁仇家的庐舍。党项族习俗认为和女人打架不详,所以,仇家并不反击,躲避而去。 党项人没有法令,没有赋役,无拘无束,自由发展。党项人也没有文字,以草木的变化来记录岁时。民风古朴,残留着原始社会群婚习俗,兄弟共妻,流行收继婚。男人可以继娶庶母c伯叔母,以及嫂子和弟媳。婚姻状态淫秽混乱,但是,同姓不许结婚。老人去世,亲属不哭,认为已尽天年。年少者死亡,是为夭亡,大悲大哭。党项人实行火葬,以安逝者。 党项人没有产业,不知道种植庄稼。党项人活动的山林原野,不长五谷,漫生着茂盛的青草和野花,山间开满红如焰火的杜鹃花。党项人畜养牦牛c马c驴c牛c羊,以供饮食。居住之地,气候多风寒,五月花草开始生长,八月就降下霜雪。他们居住在帐篷中,帐篷覆盖牦牛尾和羊毛。穿着裘皮和粗布衣服,有的人披着很大的毡子。 党项人以姓氏分为不同的部落,有拓跋部c费听部c往利部c细封部c野利部c房当部c没移部c颇超部c嵬名部c破丑部c没藏部c米擒部等。其中,拓跋部最强大。 党项人离不开马,无论是生活c出行c征战,都离不开马,是马背上的民族。计算部落的大小,不是以人为单位计数,而是以马为单位记数。大部落有一万骑以上,小部落数千骑,更小的部落只有几百骑。各部族不相统一,三年聚会一次,宰杀牛羊祭天。 青海湖,犹如一颗巨大的明珠,镶嵌在青藏高原上。湖水蔚蓝,似连接蓝天,水天一色,烟波万顷。在天水相接的远方,是白皑皑的群山,山脚下是碧绿的草地。蓝天c白山c碧水c绿地,巧妙地构成一幅美丽而壮阔的画卷。 在诗情画意的湖畔,两部党项人会聚在一起。 “拓跋大首领,你好,别来无恙。”野利大首领下了战马,来到拓跋大首领面前,右手抚在心窝上,深施党项礼。 “野利大首领,吉祥如意。”拓跋大首领还以抚胸礼,“杜鹃花开了三次,谢了三次。真快呀,今年又到了聚会的年份。” 野利大首领笑着道:“是啊,时间过得真快,和风吹来,草木就绿了,鲜花就开了。朔风吹来,草木就黄了,鲜花就谢了。这一绿一黄一开一谢就像天上的星星在眨眼。拓跋大首领,你看,别处的草都黄了,鲜花都谢了,这青海湖的草还是绿油油的,这青海湖的花还是红艳艳的。” 拓跋大首领神情欢快:“今年是咱们党项人聚会的年份,这美丽的青海湖像老母亲,懂得儿女的心愿。” “说得好,这青海湖就是咱们党项人的母亲,养育了湖中的鱼类飞禽,养育了岸边的花草树木,养育了马匹牛羊,也养育了我们党项人。”野利大首领看看拓跋部的人,满脸的惊讶:“三年不见,拓跋部的人口和牲畜都增加了。” “哈哈哈。”拓跋大首领欢笑:“托长生天的庇佑,人畜两旺。”他指着野利部的族人和牛羊:“你的部族也是人畜兴旺啊。” 野利大首领哈哈大笑:“我也是托长生天的庇佑。” “好,我们相互祝福,愿长生天庇护我党项人畜两旺。”拓跋大首领热情地握住野利大首领的手,喜悦地对两族人高呼:“亲人们,搭好帐篷,点起篝火,杀牛宰羊,喝酒吧,狂欢吧。等其他部落来了,咱们一起祭祀长生天。” “万岁,万岁,万岁。”两族人一齐欢呼起来。 夕阳慢慢地落到雪山顶上,天空明亮,一片殷红,映照得湖水和草地氤氲斑斓。远处,迷般嘱部落和日逋吉罗丹部落的人马还在行进着。 迷般嘱大首领对日逋吉罗丹大首领道:“大哥,日落之前,我们是赶不到青海湖了。” 日逋吉罗丹大首领看看落在雪山顶上的半个太阳,看看前方。“还有近百里的路程,要是咱们年轻人一个时辰能跑一个来回。这老的老少的少,族人们都累了,我们就在这里宿营吧。明天一早就起程,不等太阳爬到山顶,我们就能到达青海湖。” “好,那我们就在这露营吧。”迷般嘱大首领勒转马头,回身对两个部落的族人高呼:“天色将晚,在此安歇,明早赶路。” 夜色降临,苍穹上星光点点,天幕上圆圆的明月,在云中若隐若现。草地上,无数堆篝火,灿若星辰。欢声笑语,把盏持觞。两个部落的人们喝着酒,跳着舞,沉浸在欢乐中。 远处一片树林里,一片幽暗。埋伏的人马瞪着惊喜的眼睛,仿佛饿狼看见了羊群,望着灿若星光的篝火和座座白云般的帐篷,欣喜若狂,摩拳擦掌,急不可待。 有人沉不住气了,急切地嚷道:“可恨的党项人,怎么不走了,我们白埋伏好几个时辰了。” “急什么,狼嘴里的肉,什么时候吃都香。他们不走了,我们迎接他们。”吐蕃大首领嘿嘿一笑,看看身边的人马,轻轻地摇动马鞭,指向明亮处:“孩子们,欢乐的篝火晚会有骏马和美酒,有牛羊和财宝,还有杜鹃花般的女人。孩子们,不要吝啬你们的勇气和刀枪,冲上去。” “冲啊,冲啊,冲啊——”吐蕃骑兵蹿出树林,舞动着手中的刀枪,呼喊着,纵马向前杀去。 党项人被突然响起的“冲啊”声惊起。 “不好,是吐蕃人。”日逋吉罗丹大首领随手扔掉酒碗,大声呼喊:“不要慌,年轻人上马拼杀,老年人拿起刀枪保护孩子和女人。杀呀——” 党项人飞身跃马,挥动刀枪,冲向吐蕃人。一场惨烈的种族拼杀,在月夜下的美丽草原展开。 迷般嘱大首领看看人马众多的吐蕃人,大声对日逋吉罗丹大首领道:“大哥,吐蕃人太多,不要硬拼了,你带族人冲出去,由我和族人掩护。” 日逋吉罗丹大首领说:“不行,我不能扔下你的族人不管。” “大哥,我们不能都死在这,你快带人冲出去。留得草原在,明年又是春!” “老弟,你带人杀出去,到青海湖找拓跋大首领。” “大哥,你带人去搬救兵。” “老弟,你年轻跑得快。走吧,再不走咱们两族人都死在这啦!” “大哥,你要活着等我回来!” “快走,快走啊。”日逋吉罗丹大首领杀开一条血路,迷般嘱大首领领着十数人冲出去。 “为了孩子和女人,杀呀,杀呀——”日逋吉罗丹大首领率领两族人浴血拼杀。无奈吐蕃人太多,党项人渐渐支持不住了。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远处响起杀声。 日逋吉罗丹大首领高声呼喊:“亲人们,我们的救兵来啦,党项大军来啦!党项大军来啦!” “杀呀,杀呀——”两个部落的人受到鼓舞,斗志大增。 拓跋大首领带领大军赶到,两面夹击,吐蕃人抵挡不住,慌忙撤退。党项人乘胜追杀,大获全胜。 天渐渐地亮了,一轮红日跃上东方的草地,灿烂的光辉映照着波光粼粼的青海湖,浩瀚的湖面一片火红,仿佛一朵巨大的红花绽放。 身染血迹的党项人,无论男女老少都跪倒在草地上,双手高高地举向霞光绚烂的长生天。 拓跋大首领悲壮而虔诚地祷告:“谢长生天保佑党项!” 无数双手高高地举向长生天,虔诚地祷告:“谢长生天保佑党项,谢长生天保佑党项,谢长生天保佑党项!”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002章 大唐征讨吐谷浑 党项人聚居繁衍之地,相邻两个强大的少数民族政权,南方是吐蕃,北方是吐谷浑。吐谷浑自不量力,妄自尊大,与中原王朝对立。党项各部多依附于吐谷浑,和中原王朝的关系比较复杂,不相统一。有的党项部族,时常侵扰中原王朝,抢掠人口和物质。中原王朝有时出兵进剿吐谷浑和党项。党项在魏c晋之后,势力微弱,有的部族依附于中原王朝,有的部族奔窜于山野中。自北周时期党项族渐渐发展起来,势力范围有三千里,东到松州,西接叶护,南至迷桑,北连吐谷浑。 唐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大唐王朝疆域广阔,繁荣昌盛,四海朝服,通商兴隆,各国商贾云集都城长安和州府。在此形势下,南会州都督郑元璹遣使来到党项地区,招谕党项部落。细封部落大首领细封步赖带领部落归附唐朝。 唐太宗非常高兴,高度称赞细封步赖归属中国之举,设盛宴招待,将其居住地列为轨州,并颁发诏书,授予细封步赖为刺史,并请细封步赖征讨吐谷浑。 在这之后,有的党项部落首领看到细封步赖受到大唐朝的褒奖和器重,又有几个党项部落的首领,陆续率领部落前来归附,请求编入唐朝户籍。 唐太宗善加抚慰,赏赐丰厚,将那些地方列为崌c奉c岩,远四州,几位部落首领皆授为刺史,镇守疆土。 此时,党项部落大都归附了大唐王朝,只有拓跋部的首领拓跋赤辞没有归附,依然依附吐谷浑。拓跋赤辞年轻英俊,作战英勇,深受吐谷浑主慕容伏允喜爱,招为驸马。 西部之地,在唐王朝的管理之下,各民族和睦相处,逐渐繁荣起来。没过多久,狼烟突起。 唐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平静已久的西部之地,突起战火。吐谷浑国主慕容伏允派遣使者出使大唐,使者还没有返回,吐谷浑就出兵侵扰大唐的鄯州。 唐太宗好言安抚吐谷浑使者,遣其返回,招谕慕容伏允。慕容伏允以身患疾病推托,又为其子向太宗皇帝求皇室之女婚配,以试探大唐的意图。唐太宗为长治久安,诚心招抚吐谷浑,应允婚事,召其子来长安迎亲。慕容伏允又以有病推诿。唐太宗派遣中郎将康处真,前往慰问。 在此期间,慕容伏允年老不能主政,其国相天柱王擅权,独揽朝政,拘禁了大唐使者,并出兵扰掠岷州。岷州都督李道彦出兵反击,吐谷浑军队败走。不久,又入侵凉州。 鄯州刺史李玄运探知吐谷浑近况,立即上表朝廷,禀报吐谷浑族人在青海湖牧马,若派轻骑袭击,可确保一举成功。唐太宗立即遣左骁卫大将军段志玄c左骁卫将军梁洛仁率军出击。 唐朝大军行进不到三十里,段志玄下令停止前进,驻军防守。吐谷浑军队得到情报,连同牧马人立即撤走。段志玄副将李君羡率精骑尾随,追到悬水河时,领军出击,吐谷浑军民败走,唐军缴获牛羊二万而还。 天柱王拘禁了唐朝的使臣鸿胪丞赵德楷。唐太宗前后派出十任使者,出使吐谷浑,说明利害,要求放人。天柱王没有悔意,置之不理,仍然我行我素,不时出兵侵扰大唐边界。 是年十二月,大唐都城长安。 清晨,东方一抹鱼肚白,朱雀大街已是人声熙攘,官员开始上早朝,奔向街北的太极殿。太极殿为皇上办公之所,四周有廊庑围成的巨大宫苑,东西两侧建有官署。 兵部尚书侯君集,出班启奏:“臣启陛下,近日来,吐谷浑屡犯我边疆之地,掳掠民众,抢夺财物。拘禁我朝使者,藐视大唐王朝。为确保边疆安宁,臣请陛下旨意,出兵讨伐。” 唐太宗看看群臣:“现今,四海升平,百姓安居,唯有西边不宁。我大唐屡示招抚,吐谷浑反复无常。朕深感忧虑,讨平吐谷浑已迫在眉睫。” 江下王李道宗出班奏道:“启禀陛下,吐谷浑虽是山野小族,却尚武凶悍,又有党项大酋拓跋赤辞协助,其势不可小觑,前朝曾多次进剿,都失败而归。今我朝意欲出兵,不能重蹈前朝复辙,即出兵必取胜,否则,就不要出兵。以微臣愚见,领兵之人务要选好。” 唐太宗点点头,“爱卿所言甚是,出兵吐谷浑是必然之势。朕以为,此次出兵,必以李靖为帅,这是最佳人选。” 李靖本名药师,雍州三原人氏。姿貌瑰伟,精熟兵法。隋末任马邑郡丞。唐高祖时,任行军总管,率军跟随河间王李孝恭征服萧铣,取得岭南地区,任岭南道抚慰大使。又以副帅协助河间王李孝恭,平叛了辅公炻起义军。唐太宗时,历任兵部尚书c尚书左仆射等职。每战必胜,功勋卓著。后因患足疾,上表申请归乡休养。 唐太宗念其劳苦功高,遣中书侍郎岑文本到家中慰问,传达他的圣谕: 朕观自古以来,身居富贵,能知止足者甚少。不问愚智,莫能自 知,才虽不堪,强欲居职,纵有疾病,犹自勉强。公能识达大体,深 足可嘉,朕今非直成公雅志,欲以公为一代楷模。 唐太宗下诏嘉奖,加授李靖特进之职,准许在府邸摄养,赐帛千段,良马两匹。一切供给如旧。并特许,如身体允许,可以每二三日,到所主政的门下省c中书省办公。后又赐灵寿杖,以减轻足疾。 时下,李靖正在家中休养。听说皇上希望他领兵出征吐谷浑,就去见宰相房玄龄。 房玄龄一边拱手施礼一边道:“在下正想到府上拜望,不想将军来了。” 李靖还礼:“末将知道大人要传,所以就来了。” 房玄龄笑道:“老将军果然神机妙算,皇上想要委以将军重任,不知将军身体可行否?” 李靖慷慨道:“靖虽然年老,固堪一行,决意承担此次出征重任。” “好,太好了。在下当向皇上力荐,此次领兵出征吐谷浑,非将军莫属。请将军回府静候,容在下进宫面圣。” 房玄龄随即进宫禀报唐太宗。唐太宗得知李靖决意领军,非常高兴。 次日早朝。李靖柱杖上朝。 唐太宗微笑着道:“李爱卿,朕欲委以重任,不知爱卿身体如何?” 李靖出班回禀:“谢陛下关怀,臣疾事小,国事是大。臣身体尚可,定不负圣望。” “好,爱卿果不负楷模。”唐太宗非常高兴,下旨道:“朕任命你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进剿吐谷浑。兵部尚书候君集c刑部尚书江夏王李道宗c凉州都督李大亮c岷州都督右卫将军李道彦c利州刺史高甑生等为行军总管,皆由李靖大总管统领。” 李靖奏道:“臣遵旨,决不负陛下重任,定率军凯旋而归。” 其他几人同时出班,回禀:“臣等领旨。” 唐太宗看看诸将,意味深长地道:“党项人大都归顺朝廷了,只有拓跋赤辞不归。此次出兵吐谷浑,一定要对其采取羁縻怀柔之策,联络党项,将拓跋赤辞争取过来,孤立吐谷浑,使之归顺朝廷,确保边疆长治久安。” 李靖等人高举笏板,恭身回禀:“是,陛下,臣等遵旨。” 唐朝六路大军开始行动,各总管帅师分道进军。前后数战,吐谷浑败退。 唐贞观九年(公元635年)初,唐朝各路大军到达伏俟城。吐谷浑退守大非川,并烧尽野草,欲断绝唐朝战马草料,迫使唐军因缺少粮草退兵。 李道宗对李靖道:“伏允败走西方,不知躲在什么地方。现在正值冬季,天气尚寒,草木未生,战马已经羸瘦,不可进军。宜就地修整,等待粮草支援,待青草丰盛之时进军。” 侯君集道:“不然,从前段志玄兵至鄯州不进,是因为吐谷浑国体完整,众人齐心。现在,天柱王大败,吐谷浑主慕容伏允不知去向,君臣不和,又无联系,给我军可乘之机,出兵必胜。” 李靖道:“尚书所言极是,吐谷浑出现可乘之机,机不可失。我军粮草不多,不宜久战。若等待春来草发,吐谷浑整军完毕,我军必贻误战机。当今之计,务必迅速进军,可用缓兵之计诱敌。传令各军就地修整,放出风声,等待粮草,来春进兵。” “是。”众将领命而去。 天柱王得到情报,哈哈大笑,得意洋洋地:“别看大唐三十万大军来势汹汹,现在也是强弩之末,秋后的蚱蜢,兵无口粮,马无饲料。李大总管纵有天兵天将,我看他如何进兵。哈哈哈——” 三天后,李靖将六路大军分成两路:南路由侯君集和李道宗率领,北路由自己和李大亮率领,令大军秘密进军,合围吐谷浑大军。 唐朝大军迅速越过积石山,战于牛心堆c赤水源,俘虏南昌王慕容孝儁,缴获杂畜数万。侯君集和李道宗两军越过汉哭山,在乌海战败吐谷浑大将梁屈葱,将其伏获。李靖大军在赤海破吐谷浑天柱部,杀得天柱王蒙头转向,仓皇败走,缴获杂畜二十万头。前后数战,大破吐谷浑,唐朝大军乘胜追击,会师大非川。 李靖部下廓州刺史久且洛生,率军来到肃远山狼道峡。 探马来报,“禀将军,党项大首领拓跋赤辞,在狼道峡据险阻击我军。他们砍倒大树,推下山石,挡住大军前进的去路。” 久且洛生问:“党项人有没有进攻的趋象?” “回将军,党项人现在没有进攻的迹象,只是采取守势。” 久且洛生趋马上山,向峡里观望,又察看了四周的地形。此处山口是大军前进的必经之路,四周高山耸立,崖高林密,不便大军行动,辎重粮草无法跟随。如果强攻,进军迟缓,损失也太大。 久且洛生派出使者,对他叮嘱道:“你去见拓跋赤辞,晓以大义,敦促他归顺大唐,协助我大唐军进剿吐谷浑。” 使者见到拓跋赤辞,以为天朝上使,大摇大摆,高傲地瞥了拓跋赤辞一眼,轻慢地道:“拓跋大首领,我大唐三十万大军进剿吐谷浑,只打了几仗,浑主慕容伏允就不知去向,天柱王也望风而逃。本使奉命告诉你,大唐军队所到之处,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望大首领早早归顺大唐,封你个刺史,赐你些金银绸缎,享不尽的荣华,受不尽的富贵。如若不然,李大帅大军一到,踏平吐谷浑,灭你党项全族,你死无葬身之地!” 拓跋赤辞气得拔出腰刀,指着使者怒喝:“你知道我和吐谷浑老王是什么关系吗?我告诉你,浑主是我的岳父,我是他的女婿。我和他就是心和腹的关系,生死不二,让我归降大唐休想!你赶快滚回去,不要污染了我的宝刀。” “我滚回去,我滚回去。”使者吓出一身冷汗,连跑带颠地蹿出大帐,打马奔回。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003章 歃血为盟 “将军,将军。”使者落荒而归。 见使者回来了,不等禀报,久且洛生问道:“本将军的话都对拓跋赤辞说明白了吧,他做如何打算?” 使者连忙跪倒,“回禀将军,您的话卑职都对他说了。他说他和浑主是岳父和女婿的关系,归顺没门儿。还说,告诉领兵将军,有能耐就进兵,刀枪上见。他拿着腰刀指着卑职,说卑职是个小角色,不配他杀,让我换您去。卑职幸亏是官职太低,不然脑袋就搬家回不来啦。” 久且洛生道:“拓跋赤辞太无理了,藐视我天朝大军,不给他点颜色看看,不知道唐朝大军的利害。” 久且洛生心想,拓跋赤辞执迷不悟,必须杀掉他的锐气,方可收降。于是计上心来。 他用重金收买了当地居民,当向导给唐军领路。久且洛生亲率轻骑,跟随向导绕道来到肃远山,在拓跋赤辞背后,突然发起攻击。打得拓跋赤辞措手不及,被斩首数百人,被缴获牛羊六万多头。拓跋赤辞侥幸逃脱。此役,不但杀了拓跋赤辞的锐气,唐军还获得了口粮,士气大振。 各路捷报频频传到朝廷,唐太宗御览捷报。各路捷报大致相同,皆为斩杀多少人,缴获多少俘虏和牛羊。 唐太宗看完捷报并没有高兴,本来愉悦的心情,此时沉了下来。立即下旨: 李靖大总管并各路总管: 此次出兵吐谷浑,并非杀灭其人,占领其地。吐谷浑之地,是历 代中原王朝心腹之患,我大唐欲一劳永逸消除此患,永保边疆安宁, 征服人心为要。 吐谷浑之所以骄横,全赖党项襄助。欲征服吐谷浑,必联络党项, 为我所用。伐兵为下,攻心为上。党项归服,吐谷浑失势,必投我大 唐。诸卿切记,以慰朕心。 唐太宗又令李道彦去党项部落招谕。拓跋赤辞的侄子拓跋思头秘密派人送去归顺的密函,表示愿做叔叔的工作,一起归顺。他为表示诚意,命部下拓跋细豆率领所部归降。 李靖和各路总管接到皇上的圣旨,心中已明。皇上真是高瞻远瞩,恩泽浩荡。我等拼死杀敌,却不符合圣心。还是皇上说的对,收复党项,吐谷浑穷途末路,只能归服大唐。收得人心,四海升平。 李靖深感自责,出征之前,皇上已经说得很明白了,是自己没有深刻领会皇上的良苦用心。他下定决心,这回该自己亲自出马了。于是,李靖派岷州大都督刘师立去见拓跋赤辞。 拓跋赤辞被久且洛生打得大败而逃,暗自思忖,大唐地广物博,军威震天,所向披靡。小小吐谷浑弹丸之地,竟敢对抗大唐,无异于螳螂挡车。我再助吐谷浑,为其殉葬,值不值得?岳父如何?你就给我一个女儿,我已经付出惨痛的代价了,一千来将士和族人没了,本人的小命也差点交待了,我这个女婿也算对得起你老丈人了。再给你卖命,再打几仗,我全族就灭了。我侄子都归顺了,劝我也归顺。那些个党项都归顺了大唐,人家都升官发财了。我还为你老人家卖命? 他的心活了,产生归降大唐的想法,又怕大唐惩罚。犹犹豫豫中,下不定决心。 拓跋思头对拓跋赤辞道:“叔叔,小侄以为,我们边疆小族归顺中国,是必然出路,既保证了我族的安危,也保证了此地的平安。叔叔,双方之惠,我们何乐而不为呢?你看,咱们党项族其他部落,投奔大唐以后,都得到了优待,封官晋爵,又赏金又赏绢。还在原地镇守,啥也没少,啥都不缺,族人尽享平安,又有中国的强大靠山和支持。” 拓跋赤辞道:“咱们部落世世代代和吐谷浑联姻,受到厚待和恩惠。背叛老王而去,我心不忍啊。” 拓跋思头劝道:“大唐和吐谷浑哪头沉哪头轻,你老不能不知道吧?现在,大唐对吐谷浑用兵,吐谷浑眼看就完了,我们要为他陪葬?” 拓跋赤辞看看侄子:“你说的对,我也不想让全族为吐谷浑殉葬,也想归顺大唐。可我们一向帮助吐谷浑,只怕大唐不容。” “不能。”拓跋思头诚恳地对拓跋赤辞道:“小侄看大唐乃是上邦天国,不会意气用事,忌恨前仇。就说上次那一战,我看人家唐将没想消灭咱们,要是想灭族,咱们还能跑得了?前面的路是咱自己堵的,后面的路是唐军堵的。小侄以为,人家是给咱们特意留一条出路,咱们才能逃跑。” 拓跋赤辞点点头:“有这种可能。” 拓跋思头又道:“叔叔,不是有这种可能,而是人家唐军特意放咱一马。若唐军两面夹攻,咱们往哪跑?” “报大首领,唐军大帅李靖的使者到。” 传令兵的禀报,震惊了拓跋赤辞,“你说什么?李大帅的使者来了?” “是大首领,唐朝领兵大帅李靖派使者岷州大都督刘师立前来,在寨门前等候。” 拓跋思头连忙道:“叔叔,小侄认为李靖大帅的使者是来劝降的。机会来啦,切不可失。” 拓跋赤辞毫不犹豫地下令:“吹响号角,打开寨门,迎接大唐使者。” 雄壮的号角响起,族兵列队迎接。唐军使者刘师立进了大寨,对拓跋赤辞作揖施礼,“在下是西海道行军大总管李大帅的使者,拜见大首领。” 拓跋赤辞右手抚胸,还以党项礼:“贵使辛苦了,久仰贵大帅虎威,无缘钧颜。在下,敢问贵使来到鄙寨意欲何为?” 刘师立道:“我军大帅也仰慕大首领,渴望与大首领一晤,希望有幸能和大首领会盟。” 拓跋赤辞闻言心中暗喜:“好,在下也有会盟之意,也想见见李大帅。” 刘师立道:“既然大首领也有会盟之意,那就见见面。李靖大帅指示在下,请大首领选择见面的时间和地点。” “好,既然大帅有令,鄙人恭敬不如从命了。”拓跋赤辞眨动了几下大眼睛,迅速转动心眼儿,回道:“在下就不客气了,见面时间就在明日巳时,地点就选在我的老营前面五里之地,那里平坦开阔。将军意下如何?” “好,就依大首领所言,明日巳时老营前五里会盟。”刘师立双手抱拳,“在下就告辞了,回去禀报大帅。明日相见。” “好,明日相见。”拓跋赤辞连忙抚胸还礼。 送走了唐军使者,回到大帐,拓跋赤辞忐忑不安。他虽然有心归顺大唐,却又担心,怕唐军使诈,以前吃过亏。会盟之地选在老营前五里之地,是因为离老营近,万一有事,援军眨眼就到。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地势平坦开阔,双方都无法设伏兵,彼此都消除了顾虑。 次日,巳时刚到,李靖带领三十名骑兵来了,毫无戒备。 拓跋赤辞坐在马上,远远地望见这一小队人马,大受感动。人家是大唐王朝的代国公,行军大总管,却没有国公的架子。当年人家以三千铁骑大破东突厥于阴山,擒东突厥颉利可汗,连大唐皇帝太宗都称赞他:昔李陵提步卒五千,不免身降匈奴,尚得书名竹帛。卿以三千轻骑深入虏庭,克复定襄,威震北狄,古今所未有,足报往年渭水之役。 拓跋赤辞心中暗想,我一个小小的酋长,只有几万族兵,我算个什么,人家国公大帅竟然这样看得起我,我还拿啥架呀。他连忙滚鞍下马,肃立迎接。 李靖下了马,拄着灵寿杖,一颠一颠地走向拓跋赤辞。 拓跋赤辞又受到感动,连忙走向前,右手扶在左胸上,弯腰低头,施以党项之礼。“大帅远来,在下在此恭迎。” 李靖抱拳还礼:“得见大酋长,幸会幸会。上一仗是误会,我大唐大军不是来打你的。” 拓跋赤辞笑道:“贵军不是来打我的,可我却挨贵军打了。” “不打不相识吗。”李靖也笑了:“再说,我的使者去贵寨招降你了,你为什么不归顺?还帮助吐谷浑,拦住我大军的去路啊?” 拓跋赤辞手抚心窝:“吐谷浑对我有恩,我不能忘恩负义呀。” “大首领忠义之士,本帅敬佩。”李靖对拓跋赤辞抱拳以礼:“我朝太宗皇帝下圣旨,此次出兵吐谷浑,是为了消除吐谷浑对我大唐的侵扰,确保边境的永久安宁,各族和睦相处。让诸将招降你党项,帮助我们收服吐谷浑。希望大首领能识时务,归顺大唐。” 拓跋赤辞沉吟半晌,施礼道:“大帅说得对,我愿意归顺大唐,但是我有一个条件,咱们必须歃血为盟。以前,隋朝出兵进击吐谷浑,我党项每资军用,可隋朝人不讲信用,大军一到,连我们一起打,侵掠财物。如果大帅没有他心,咱俩就跪地上喝血酒,歃血为盟。大帅意下如何?” “好,没问题。”李靖慷慨地答应:“既然大首领愿意歃血为盟,马上就举行仪式。” 拓跋赤辞爽朗地道:“好,大帅是爽快之人,我拓跋赤辞绝不是骑马兜圈子的人。” 于是,李靖和拓跋赤辞用刀划破中指,将鲜血滴在两个酒碗里,双双跪在地上,捧起血酒碗。 李靖神情严肃地道:“青天在上,我李靖,西海道行军大总管,代表大唐王朝向青天发誓,大唐朝廷愿与拓跋党项结盟,永世修好,决无二意,光阴易逝,誓言永在,青天明鉴,若违背誓言,天神共谴!” 拓跋赤辞神情严肃地道:“长生天在上,我拓跋赤辞,党项拓跋部大首领,向长生天发誓,拓跋部愿和大唐朝廷结永世之好,决不心怀二意,若有二心,长生天不容!” 二人将血酒碗高举过顶,然后二人相对,两个血酒碗碰了一下,喝下血酒。 会盟之后,拓跋赤辞派人清理障碍,把路让开。唐朝大军顺利通过,迅速围攻吐谷浑大军,取得决定性胜利。 吐谷浑之众一看,大势已去。大宁王慕容顺遂杀国相天柱王,率众出降。 浑主慕容伏允害怕唐军处治,率千余骑仓皇逃往沙漠。没过几天,随从大多潜逃,从者不足百骑。焦头烂额的慕容伏允瞪着昏花的老眼,看看身边越来越少的随从,又没有供给,不知向何处去。 他又抬头向前方望去,前方是一望无际的大漠。阴沉沉的天宇下,大漠黑沉沉,一片苍凉,远处沙尘犹如海浪翻滚。 “长生天亡我也!”走投无路的慕容伏允,拔出嵌满宝石的腰刀,在脖子上用力一抹,鲜血泉水般喷出。身子晃了晃,随着一股刮来的沙尘坠落马下。 宝马咴儿咴儿哀叫,跪在主人的身边。沙尘滚滚卷来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004章 党项人走出深山 李靖立慕容顺为吐谷浑王,镇守其地。一切安排妥当,率军班师。 唐朝六路大军中,岷州都督右卫将军李道彦因进军迟缓,贻误了战机,没有建功。回师途中,李道彦骑在马上,一边走一边想,六路大军出兵吐谷浑,五路大军建功,唯我无功,回朝有何脸面见皇上。 当大军来到阔水地界,李道彦遇到拓跋赤辞所部。党项人在帐篷外晒着照太阳,毫不理会唐军,牛羊漫山遍野。 李道彦见拓跋赤辞毫无戒备,心中窃喜,大功来了。党项人和吐谷浑人长得一模一样,衣冠发饰差不多,俘获两千三千,回到长安献上俘虏,不就有功了吗?思忖已定,他得意地对身旁的副将下达军令:“袭击拓跋赤辞。” 唐军突然发起进攻,打得党项人不知所措,仓皇奔逃,人口和牛羊损失惨重。 拓跋赤辞杀开一条血路,侥幸逃跑,气得他咬牙切齿,指着东方骂道:“你个大唐朝,你个李靖,言而无信,歃血为盟了,你还发兵打我,长生天不容!我和你没完!” 拓跋赤辞调兵遣将,在李道彦回师的必经之路野狐硖屯下重兵设伏。 野狐峡在岷山南端,是一条平坦开阔的山谷,有一条溪水在山谷中流淌,两边是不太高的小山,怪石林立,野草丛生,树木密集。 此地离大唐边界不远,李道彦的大军就是由这条山谷出兵的,回来也走这条路。这种地形,是兵书上所说的“轻地”。轻地就是进入敌方不远,往返方便之地。置身轻地的军队,军容懈怠。 李道彦骑着高头大马,春风得意,率领大军行进。将士们喜气洋洋,赶着大车,驱赶着牛羊,押解着战俘,渐渐地进入野狐峡。 唐军行进着。突然间,鼓声大作,号角齐鸣,呐喊四起,箭弩蝗虫般飞来,唐军倒下一大片。李道彦被突如其来的袭击打得蒙头转向,还没下令返击,党项人就如潮水般杀来。他慌了神儿,顾不得许多,保命要紧,两腿用力一夹,战马驮着他就跑。将士们一看主帅跑了,撒腿跟着逃跑。唐军溃败,死者遍野。 李道彦带领残兵败将退到松洲,立即上奏朝廷,奏报回师之际,遭到拓跋赤辞大军埋伏,战利品和俘虏被夺,将士死伤数万之众。 朝廷接到战报,君臣大惊。 唐太宗面有怒色,顿生疑问,对李靖道:“李爱卿,你说拓跋赤辞已经归顺朝廷,协助我军收服吐谷浑。为何道彦回师,遭到拓跋赤辞的袭击?” 李靖心中惊疑,高举笏板出班奏道:“拓跋赤辞确已归顺朝廷,歃血为盟之后,主动让出道路,协助我军收服吐谷浑,这是众位出征将军有目共睹。又上表归顺,不可能再起事端,背我大唐。陛下,臣以为,拓跋赤辞伏击李将军,其中必有缘故,可派使者前往松州调查。” 唐太宗依其所奏,迅速派遣使臣,前往李道彦驻地。 不久,使臣回到朝廷,奏明了事情的原由,气得唐太宗立即下旨将李道彦押进京城问罪。 唐太宗气恼地对跪在地上的李道彦大喝:“此次出兵吐谷浑,朕对你们有言在先,要联络党项,收服吐谷浑。朕又下旨,明确说明此次出兵的目的,联络党项,收服吐谷浑,使四方归服中国,以保边界平安,各民族和谐共存。你竟敢违背朕意,破坏大好之势,毁我大唐声誉。罪不可赦!推出去斩首。” 李靖和众臣一看,皇上是真生气了。李道彦乃皇家宗室,其父祖都为大唐朝廷立下汗马功劳。众臣一齐跪到。 李靖奏道:“请陛下息怒,李将军虽有过失当诛,请陛下看在他和父祖为朝廷建功立业的情份上,免他一死。” 众臣也奏道:“请陛下息怒,恕李将军之过,免其一死。” “众位爱卿请起。”唐太宗指了指仍然跪着的李道彦,“看在众位爱卿的面子上,朕免你一死,削去所有封爵,发配岭南,永不叙用。” 李道彦伏在地上磕头,“谢陛下不斩之恩,罪臣知罪了。” 唐太宗特派使臣去见拓跋赤辞,将严肃惩处李道彦的经过说明。使者向他宣读了太宗皇帝招降党项的圣旨。拓跋赤辞听到皇上不希望党项人游离于中国之外,真心实意地希望党项回归中国的愿望。一股暖流涌进他的心房,他看到大唐的诚意,就率领全族归顺。 唐太宗在长安隆重地接见了拓跋赤辞,高兴地对他道:“拓跋大首领,此次收服吐谷浑,你是首功。今归顺大唐,你就是大唐之功臣,党项人就是大唐王朝的一员。朕赐你国姓,今后你就姓李了。” 拓跋赤辞山呼万岁,“臣谢陛下洪恩,我党项永远归服中国。” 唐太宗十分喜悦,下旨道:“朕封你为西戎州都督,西平公,世代承袭,贡职不绝。你的领地为懿c嵯c麟c可等三十二州,以松州为都督府。” 拓跋赤辞再拜:“谢陛下赐封,微臣将肝脑涂地,全力镇守国土,以报国恩。” “好,好,好。”唐太宗欢喜地看着拓跋赤辞:“有爱卿镇守边疆,朕高枕无忧矣。” 拓跋赤辞春风满面,高高兴兴地捧着大印,带领族人前往封地。身后是无数辆大车,满载着皇帝赏赐的金银财宝c绫罗绸缎和茶叶。 至此,吐谷浑和党项全部归顺大唐王朝,年年朝贡,大唐赏赐丰厚,使者来来往往。 拓跋赤辞死后,他的侄子拓跋思太继承了他的职位。拓跋思太死后,其子拓跋守寂继承职位。 拓跋部落和其他党项部落,安安稳稳地统领着封地,党项人安居乐业。不料,烽火又起。 唐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冬,平卢c范阳c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以奉密诏讨杨国忠为名,在范阳起兵叛乱,击败唐军,攻下洛阳,遣部将史思明攻占河北十三郡之地。次年正月,安禄山在洛阳称帝,国号燕,建元圣武,又遣兵攻入长安。 唐玄宗逃往四川,其第三子李亨在灵武即位,是为唐肃宗。唐肃宗急诏天德军节度使郭子仪为卫尉卿c兼灵武郡太守c充朔方节度使,都统朔方c邠宁c鄜坊节度使,以鄜州刺史杜冕c邠州刺史桑如珪分二队出讨叛军。 党项居地之南,是相邻的吐蕃帝国。十六国时期,河西鲜卑贵族秃发利鹿孤,于公元397年称西平王,建南凉,都西平(今青海西宁)。其子孙以秃发为国号,因语音讹传,故称之为吐蕃。自唐贞观后,常来朝贡。唐大中三年(公元849年),吐蕃宰相论恐热以秦c原c安乐及石门等七关来归唐朝。唐大中五年,沙州刺史张义潮以瓜c沙c伊c肃等十一州之地献与大唐。内附中原王朝者称为熟户,没有归附中原王朝者称为生户。 吐蕃渐渐强大,趁大唐安史之乱,无力顾及之机,屡屡向北入侵,攻打吐谷浑和党项。 党项各部虽出兵反击,却败多胜少,族人被杀,牛羊被抢,土地被侵占,严重威胁到党项人的生存。无奈之下,有的党项部落臣服于吐蕃,有的党项部落上表朝廷,请求往大唐内地迁徙。此时的大唐王朝国力衰微,自顾不暇,只得恩准了他们的请求。党项人开始第一次迁徙,走出世代生活繁衍的深山,迁往松州和静边州。静边州是从庆州划拨出来的,专门安置党项人。 驻守在松州的拓跋守寂,被唐朝授予左监门都督,封西平公。 党项原有的领地尽被吐蕃侵占,没有内迁的党项部落,沦为吐蕃的属役,被迫更族名为弭药。吐蕃日益强盛,不仅侵占了吐谷浑和党项原有的属地,又侵占了大唐西疆的部分地区。 松州和静边州虽属大唐内地,随着西疆被侵占,其地临近吐蕃,经常受到侵扰,吐蕃大军曾攻陷cd府。于是,党项在大唐王朝势力大的时候,就归顺大唐。吐蕃势力大的时候,党项就被迫倒向吐蕃。在吐蕃的军队里,就有党项人,籍其兵为前驱,为吐蕃打头阵卖命。 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安禄山在洛阳被其子安庆绪所杀。长安c洛阳两都为郭子仪等收复,安庆绪退守邺郡。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史思明杀安庆绪,回范阳自称燕帝,派兵再度攻下洛阳。 乾元间,吐蕃入侵大唐的邠州和宁州。唐上元元年(公元760年),吐蕃诱迫在泾州和陇州的党项部落十万之众,入侵凤翔府。凤翔节度使崔光远投降。一年后,党项又与吐谷浑c奴刺联合,攻侵宝鸡府,屠杀官员和百姓,抢掠财物,火焚大散关,攻入凤州,杀刺史萧义。节度使李鼎率兵出击,众羌联军遂撤兵。 唐上元二年(公元761年),史思明为其子史朝义所杀。此时,各路唐军陆续收复叛军占领之地。 唐上元三年(公元762年),吐蕃挟众羌与党项大举进攻梁州,梁州刺史李勉败退。吐蕃联军进寇奉天,又拥兵北进,大肆掳掠华原c同官而去。 唐肃宗下诏臧希让代替李勉为梁州刺史。于是,归顺c乾封c归义c顺化c和宁c和义c保善c宁定c罗云c朝凤等十州的部落酋长来到梁州,向臧希让献上归顺条款,请求赐封印信。唐肃宗下诏同意其请求。 唐广德元年(公元763年),史朝义兵败,见再无兴起之势,穷蹙自杀,安史之乱始定。 拓跋守寂因率本族党项军协助唐军作战,立下战功,升任容州刺史,领天柱军使。 安史之乱虽然平定了,但社会生产受到严重破坏,国土丧失,朝纲紊乱,大唐王朝由盛而衰,方镇雄起,逐渐形成方镇割据的局面。 唐广德二年(公元764年),唐河北副元帅仆固怀恩反叛大唐。其为铁勒人,受大唐王朝赐封,世袭都督。仆固怀恩诱使党项c吐谷浑c奴刺数万之众入侵,掠凤翔c盩厔(周至)。大酋长郑廷c郝德攻入同州,同州刺史韦胜慌忙逃走,节度使周智广率军在澄城将叛军击败。过了一个月,郑廷和郝德再次领兵,攻入同州,焚毁州衙和民房,北上马兰山,修筑营寨驻守。郭子仪遣兵袭击,二人遂退守三堡寨。郭子仪派遣慕容休明去见郑廷和郝德,说明利害,晓以大义。二人归降。 吐蕃多次出兵入侵唐境,占取陇右道陇间诸州以及原c会等州,剑南道的西山诸州及大渡河南的嶲州,尽入吐蕃。 郭子仪上表朝廷: 鉴于党项c吐谷浑部落散处盐c庆等州,其地与吐蕃滨近,容易 相互勾结作乱。应将静边州c夏州c乐容等六府的党项迁往银州之北c 夏州之东,迁宁朔州吐谷浑往夏州之西。以此隔离二族,阻止其联系。 如党项暗中勾结吐蕃为变,可遣使招慰,消除其反叛之心。授梁进用 为庆州刺史,严密巡查边界,以绝二者往来之道。 唐代宗见表奏,大加赞赏,下诏执行。于是,破丑部c野利部c把利部及思乐州刺史拓拔乞梅,静边州大首领左羽林大将军拓跋朝光等五刺史入朝,厚加赏赐,遣还其部,执行迁徙计划。命工部尚书路嗣恭为朔方留后,将作少监梁进用为押党项部落使,执行此次迁徙。 党项人开始了第二次迁徙。拓跋乞梅等部迁往庆州,号东山部。拓跋守寂c拓跋朝光等部迁徙到银州c夏州,号平夏部。 从此,党项人,以平夏之地为核心,繁衍生息下来。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005章 兵败起义军 数年后,拓跋守寂离世,唐朝追授其为灵州都督,他的孙子拓跋乾晖担任银州刺史。 唐咸通十四年(公元873年),拓跋乾晖的孙子拓跋思恭占据宥州,自称刺史。此时的大唐王朝已经衰弱不堪,摇摇欲坠,犹如病入膏肓的患者,自顾不暇,连加封刺史这样的朝廷大事都顾不了。 唐朝末年,唐僖宗荒废朝政,民不聊生,饥荒四起,天下大乱。 唐乾符二年(公元875年)五月,濮州人王仙芝自称天补平均大将军,率众起义。山东冤句人黄巢招募数千人响应,转战河南十五州,起义军逐渐壮大,有数万之众。乾符五年(公元878年),王仙芝战死,众义军推举黄巢为领袖,号冲天大将军,年号王霸。黄巢率起义军南下,转战江西c浙西c浙东,进入福建。 眼见起义军发展壮大,如狂澜席卷,唐朝江河日下,唐僖宗发布诏书,令诸道节度使起兵勤王,进剿起义军。 唐乾符六年(公元879年),黄巢率军进入岭南,攻克广州,起义军声势空前浩大,众至百万。当年十月,黄巢率军北伐,进入湖南,沿湘江而下,经鄂州东行,渡长江c过淮河,进军淮北,称率土大将军,不久改称天补大将军。唐广明元年(公元880年),起义军攻克东都洛阳,沿途慰问民众,市井晏然。同年底,攻克潼关,进入京城长安,民众夹道欢迎。起义军向群众宣告:黄王起兵,本为百姓,非如李氏不爱汝曹,汝曹但安居无恐。 黄巢称帝于含元殿,国号大齐,年号金统。 唐中和元年(公元881年)三月,唐僖宗仓皇逃往蜀地,关中大乱。 宥州刺史拓跋思恭接到鄜延节度使李孝章传来的朝廷诏令,立即率一万八千骑兵出征,与李孝章设坛共誓征讨起义军,立即进兵武功。随后与泾原节度使程宗楚c秦州经略使仇公遇c鄜延节度使李孝章c河中节度使王重荣会师,同盟起兵,传檄天下。 唐僖宗得报非常高兴,突然想到拓跋思恭不是朝廷的正式节度使,义存邦国,救大唐于水火之中,应加封晋爵。于是,下诏封拓跋思恭为左武卫将军,全权统领夏州c绥州c银州节度事宜。拓跋思恭得到了夏州c绥州c银州的统治权,雄心倍增,率领党项骑兵,与黄巢起义军军开战。 黄巢一看唐军势大,不能困守,决定放弃长安,率军撤走。 程宗楚恐诸将分功,率本部乘夜入城抢掠。黄巢知唐军不整,且诸镇不相联系,引兵杀回。程宗楚孤军奋战,死于乱军中,唐军溃败。黄巢率起义军复入长安。 清晨,探马奔进拓跋思恭大帐:“报节度使大人,黄巢起义军复入长安,程宗楚战死。” 拓跋思恭连忙去见李孝章,告知战情。二人遂率军驰援,在王桥与黄巢起义军遭遇,两军混战,唐军不利,死伤甚众,四散败逃。 拓跋思恭得到忠武军节度使周岌,昭义军节度使高浔连收复邓c华诸州的消息,又与李孝引军进屯渭桥,在渭河北岸结寨,以逼长安。黄巢派遣中书令尚让c东面行营都虞侯朱温帅率二万骑兵拒敌。 朱温乃黄巢手下第一大将,宋州砀山人,武艺高强,有勇有谋。 两军隔渭河对峙。拓跋思恭派遣弟弟拓跋思忠率千余精骑挑战。 拓跋思忠一身武艺,箭法高超,绝世无双。他向对岸看了看,拿起强弓,从箭囊里抽出一支响翎箭,搭箭拉弓。响翎箭和着风声飞出,“嘡”地一声炸响,响翎箭正中渭水桥上的铁鹤! “好箭法!”起义军大惊,众口称赞。 看着射进铁鹤胸脯的长箭,朱温大吃一惊,“好厉害的家伙,好厉害的箭法,这箭是对着铁鹤射的,要是对着我射的,我就被穿透了,命即休矣。当避其锋芒,以谋取之。” 他立即下令,“撤军。” 此时,正值渭河枯水季节,渭河西段水流不深,两岸是丘陵地带,地势起伏,沟壑纵横,河道与山峡相间。 朱温指挥大军,有步骤地撤军,并设下伏兵。 拓跋思忠望见朱温撤军,哈哈大笑,冲着对岸高呼:“朱大帅,我也没射你,你跑啥呀。有能耐你撒马过来,你黄巢军第一大将不过如此,一箭就吓跑啦。” 党项将士欢呼起来:“朱温,朱温,一箭就吓晕!” 朱温不予理睬,命令将士:“迅速撤军。” 拓跋思忠将腰刀一挥,对部下道:“追击,别让朱温跑啦!” 他一马当先,率领千骑踏着河水冲过去。党项骑兵呐喊着,英勇追击,冲进埋伏圈。顿时,伏兵四起,杀声震天。拓跋思忠虽然箭法高超,但短兵相接,混战之中无法射箭。他连同一千骑兵全部战死,无一生还。 朱温令旗一挥,乘胜反击。拓跋思恭听见喊杀声,心想不好,正要指挥大军增援,只见朱温大军洪水般滚滚杀来,将拓跋思恭的人马团团围住,拓跋思恭仓促应战,一万七千骑兵无力抵抗,败退到富平。 各镇勤王的节度使见党项军败退,都以师老兵疲为由,不敢进兵,驻足观望。 黄巢起义军右军知事孟楷得知拓跋思恭的驻地,率军偷袭富平。拓跋思恭猝不及防,被杀得丢盔卸甲,狼狈逃窜,带着残兵败将回到了夏州。 拓跋思恭不甘心兵败,整治部队,训练军兵,上表请求讨贼。 唐僖宗接到拓跋思恭的表奏大喜,立即下诏赐党项军为定难军,授予拓跋思恭为定难军节度使,命其出兵勤王,讨伐黄巢起义军。赠拓跋思忠宥州刺史,在渭阳修建祠堂纪念。 拓跋思恭见皇上派特使专程下诏,喜形于色,心中思忖:既然皇上这样看得起我,我不能有负皇命。于是,又率八千精骑出征。 宰相王铎见诸道节度使无心征讨起义军,发奋请行。唐僖宗命王铎为中书令c诸道行营都统,诏令夏c绥c鄜c延诸军集结讨贼;授拓跋思恭京城南面收复都统c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受王铎节制。拓跋思恭得诏心中欢喜,率定难军进兵渭桥,与起义军频频交战。 唐僖宗得到战报大喜,进封拓跋思恭为四面收复都统c京兆尹知事。命其随从检校司空c河东节度使李克用调遣。拓跋思恭率定难军连败起义军尚让c黄揆两军,进兵渭南。又与李克用部将杨守宗c白志迁合兵,进攻起义军,一日三捷,起义军败退。官军向京城进兵。 唐中和二年(公元882年)六月,朱温率领三千军马,进攻丹州和延州,又向同州进军。同州刺史米逢弃城逃走,遂占据同州。黄巢封朱温为东南面行营先锋使,同州防御使。朱温再进攻西关,战败诸葛爽,在涑水河破唐将王重荣数千骑。 河中府三十艘军粮船到达夏阳,朱温派遣军兵抢夺。军粮关系到夏阳唐军的生死和军心,王重荣不敢怠慢,亲率唐军三万营救。朱温惧怕,命军兵将粮船凿沉。王重荣见军粮被沉,十分恼怒,遂将朱温人马围困。 朱温被困,派兵向黄巢求救。时任黄巢大齐政权的左仆射兼军容使孟楷,竟将求救文书压下,不向黄巢禀报。朱温非常着急,内无粮草,外无救兵,三千兵马多次厮杀,伤亡减员,已无力对抗唐军。又见黄巢起义军势力消减,形势紧迫。于是,他杀了监军严实,率部投降王重荣。 王重荣非常器重朱温,报以朝廷。唐僖宗大喜,封朱温河中行营诏讨副使c右金吾大将军,并赐名全忠。次年,又封为宣武节度使,命其和沙陀部首领李克用联兵进击黄巢。 黄巢见唐军来势凶猛,于唐中和三年(公元883年)四月再次撤出长安。 诸镇唐军自光泰门进入京城。拓跋思恭率定难军一马当先冲进城,然后表奏朝廷:微臣拓跋思恭收复长安! 躲在蜀地的唐僖宗得到收复都城长安的捷报,大喜过望,跪在祖宗的灵位前,痛哭流涕地禀奏:“苍天有眼,列祖列宗有灵,保我大唐江山永固,万代不衰。我可以回到祖宗打下的长安城了,对得起列祖列宗了。” 黄巢撤出长安后,率军进入商山,沿途抛弃珠宝黄金。唐军不顾将令,争夺财宝。黄巢命孟楷为先锋,进攻蔡州。唐军守将秦宗权战败投降,起义军又进兵围攻陈州。节度使赵犨率军顽强奋战,大小数百战,三百天没有攻下陈州。起义军在华西兵败,孟楷被俘,遭杀害。黄巢撤陈州之围,向汴州挺近,转战山东。 拓跋思恭跟随李克用和朱温追击。唐朝大军追到,黄巢腹背受敌,在王满渡遭到包围,众多将领投降唐军。黄巢屡战失利,退到泰山狼虎谷。后面唐军紧紧追击。 黄巢见无路可走,对外甥林言道:“我欲讨国奸臣,洗涤朝廷,事成不退,亦误矣。你取我的头献于天子,可得富贵,这个好处不要让别人得去了。” 林言跪倒,痛哭着道:“舅舅起义兵,是为穷苦百姓。今虽败,可整军再战。舅舅你快走,外甥掩护。” 黄巢见林言不动手,对着青天高呼:“今生虽败,来生再战!”说完,割喉自刎。 林言见黄巢自杀,抱着舅舅的尸体痛哭,也横剑自杀。唐末农民大起义,在唐军的疯狂征剿中失败。 唐僖宗回到长安,召见拓跋思恭,微笑着对拓跋思恭道:“爱卿果然不负朕所望,救江山社稷于危难之中,平难有功。卿家世居关内道夏州之地,朕就封你为太子太傅c夏国公,夏州c绥州c银州c宥州,全部归爱卿统辖,卿家世守此地,贡职不绝。” 拓跋思恭跪在朝堂上,感激涕零:“微臣谢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唐僖宗欢喜:“先皇曾经赐爱卿先人拓跋赤辞国姓,朕再次赐你国姓。从今往后,你就不要再姓拓跋了,要姓李。” 拓跋思恭回禀道:“微臣谢陛下国姓的恩赐,我们家族从此不再姓拓跋了,而姓李。微臣也不再叫拓跋思恭了,而是叫李思恭了。” “好好好,李思恭,好。”唐僖宗大喜,连说了几个好。“爱卿回去以后,好生镇守封地。朝廷如有召唤,爱卿不要推诿。” 李思恭伏在地上立即磕头:“请陛下放心,朝廷如有召唤,微臣一定马不停蹄,肝脑涂地为大唐效犬马之劳。”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006章 战乱中顽强奋起 唐光启二年(公元886年)春,唐僖宗巡幸兴元之地,嗣襄王李煴因病不能随驾,邠州节度使朱玫将其挟持到凤翔府,胁迫宰相萧遘等率众臣,尊奉李煴进皇帝位。萧遘执意不从,被罢免。朱玫进入都城长安以后,自为宰相,号令己出,又胁迫太子太师裴璩等人写劝进表。李煴虽然推让了五次,后来还是即位,改元建贞,尊僖宗为太上元皇圣帝。 唐僖宗得报大惊,仓皇逃往凤翔避难,下诏各节度使讨伐僭君逆臣。定难军节度使也接到皇上的讨逆诏书。 李思恭命二弟李思谏三弟李思孝领兵进讨。党项军到达绥州,李思谏驻军观望,不出边境。不久,闻李煴败,遂回师。 朱玫命部将王行瑜带兵追击逃亡的唐僖宗。唐僖宗下诏封李思谏为西面招讨使,封李思孝为北面招讨使,共讨逆贼。李思谏和李思孝即刻出兵。 王行瑜防守大散关,李思谏和李思孝率军奋战,王行瑜退往大唐峰。李思谏和李思孝引军前后夹攻,王行瑜再败,仓皇败退。 王行瑜心中害怕,数次战败,朱玫一定杀他,心一横,对部下校尉道:“现在我们战败回去,必以无功遭杀。不如杀了朱玫,与北军迎接皇上,共取富贵。你等以为如何?” 部将纷纷回道:“我等无意叛逆。”“愿遵将军之命。” “好,我等去找朱玫。” 于是,王行瑜率军入京师长安,来到朱玫在和善里的府邸,带兵进入。 朱玫见王行瑜带兵而来,非常惊讶,怒责:“你怎么不去征讨那些节度使,擅自进京,你反啦!” 王行瑜厉声喝道:“我不是要反,是要你项上人头,代你为邠州节度!” 朱玫大惊:“你真的反啦。” “对,我等不愿随你反叛朝廷。”王行瑜言罢,挥剑刺向朱玫,然后将诛杀叛臣的喜报上报朝廷:微臣无意与逆臣朱玫反叛,以将逆臣朱玫诛杀。 唐僖宗见表大喜,立即授予王行瑜邠州节度使之职。 唐文德元年(公元888年),保大军节度使东方逵因病去世。李思恭遣李思孝领军袭取,自称留后。李思恭上表请于朝廷。唐僖宗遂授与鄜c坊c丹c瞿等州观察使c并检校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同年三月,唐僖宗患病,立寿王为皇太弟,主持军国事。三月,唐僖宗驾崩于武德殿,年二十七。 群臣认为吉王年长,应当继承皇位。观军容使杨复恭道:“先皇遗言已立寿王,岂可改立。”遂率兵迎寿王,在唐僖宗灵柩前即皇帝位,是为唐昭宗。 唐乾宁二年(公元895年),李思恭去世。其子早丧,孙子李彝昌年幼,众军以其弟李思谏继任定难军节度使,三弟李思孝为保大节度使c鄜坊丹翟等州观察使。 王行瑜自恃有功于朝廷,不满足节度使之职,上表请求任尚书令之职。并放纵部下飞扬跋扈,以武力威胁。 唐昭宗御览王行瑜上表,不知如何是好,问群臣:“行瑜求为尚书令,可否?” 宰相韦昭度启奏:“昔太宗皇帝以尚书令执政,遂登大位。从此,不再授予人臣。惟有郭子仪以大功拜尚书令,终身避让,王行瑜安可有此妄想。” 唐昭宗道:“王行瑜不得此位,何能罢休?” 韦昭度再奏:“王行瑜狼子野心,万万不可授予此职。可加号尚父,以笼络其心。” 王行瑜没得到尚书令的官职,十分恼怒,于唐乾宁二年(公元895年)七月,联合李茂贞带兵进攻长安,杀宰相韦昭度,欲废掉唐昭宗。唐昭宗下诏,削夺其官爵。王行瑜领精兵五千进驻龙泉镇,遣部将王令陶据守黎园寨。李茂贞在其西侧驻扎。 李思谏和李思孝带兵进攻黎园寨,生擒王令陶,献于行在。 八月,唐昭宗命李克用为邠宁四面行营都招讨使,定难军节度使李思谏为东北面招讨使,保大军节度使李思孝为北面招讨使。二人从李克用讨伐王行瑜。 李茂贞闻河东兵至,斩假子李继鹏上表请罪。王行瑜得知李茂贞向皇上请罪,慌忙退却,回到邠州。李克用和李思谏率军追击,将邠州包围。 王行瑜自知抵挡不过李克用和李思谏,登上城头,假惺惺地痛哭流涕,对李克用道:“我本无罪,昨杀大臣,威胁天子,是李茂贞干的。今公讨乱者,当问李茂贞。我愿束身跟公回去,听命天子。” 李克用道:“尚父何自卑?我奉诏讨三贼,公是其一也。如归国听命者,当由朝廷决断,老夫岂敢专行。” 王行瑜自知罪恶深重,皇上不会赦免,带着家小,乘夜色偷偷出城,在漆黑的夜色中仓皇逃奔到庆州。部下见王行瑜逃来,假意设酒接风,趁其酒醉,将他斩杀,立即传首京师。 李思谏和李思孝在这次平叛中都立了大功。李思孝还乘乱占领了鄜州,成为节度使。后来,李思孝以年老推荐弟弟李思敬为保大军兵马留后,代理节度使,不久便正式升任为节度使。 平夏部党项自拓跋赤辞至李思谏,历经数代,在战乱中发展,从边地部族酋长发展为唐朝的节度使,登上大唐王朝的政治舞台。然而,曾经辉煌的大唐王朝,一步一步走向灭亡。 朱温曾是黄巢麾下第一大将,为黄巢起义军东征西讨,立下赫赫战功,后归降唐朝。唐天佑四年(公元907年),朱温代唐称帝,改名晃,建都汴京(今河南开封),国号梁(史称后梁)。 李思谏为了保存平夏党项的利益和定难军的实力,立即向梁称臣。梁开平元年(公元907年),梁太祖朱温授予李思谏定难军节度使c检校太尉,兼侍中。 第二年十一月,李思谏病危,躺在床榻上,对族人和将领们道:“先兄继承祖业,掌管平夏,多有建树。我虽不才,先兄将大业授予我。今彝昌已成年,我将西归,军国大业交予彝昌。万望诸公鼎力相助,保我李家大业。” 三军遵李思谏遗命,拥立李思恭孙子李彝昌为定难军留后。不久就得到后梁朝廷的正式任命,封为定难军节度使,并授予了象征节度使权力的旄和钺。 后梁虽然取代了唐朝,可社会并没有安定下来。受唐末衰微的影响,中原震荡,方镇争衡,拥兵将领都想自立称雄。 朱温称帝后,李克用长期与朱温交战。李克用死后,其子李存勖继任晋王,占领太原之地,继续与后梁混战,争夺黄河流域的统治权。 梁开平三年(公元909年)二月,夏州都指挥高宗益阴谋占据夏州,独霸一方,与部下合谋,发动兵变,执捕李彝昌,将其杀害。 夏州藩部指挥使李仁福得知李彝昌被害,率军平定了高宗益的叛乱。定难军的将领们迎立李仁福为帅。李仁福乃拓跋氏宗族,是李彝昌伯父,其祖世代都是夏州将领。 当年四月,梁太祖朱温下诏,授予李仁福为检校司空,继任定难军节度使。 后梁忠武节度使刘知俊,功名和威望渐盛,见梁太祖暴戾猜忍,感到不安,暗中联系岐王李茂贞,欲拥兵自立。梁太祖得到密报,立即派兵平叛。刘知俊战败,投奔李茂贞。 李茂贞对他道:“非我不收留使君,实在是岐地(注)褊狭,无地安排大军。灵夏方圆万里,人畜繁盛。使君可往,如有难处,我定出手相助。” 刘知俊心知李茂贞害怕一山难容二虎,更不想居其屋檐之下,遂抱拳施礼:“谢岐王明示,在下愿往。” 于是,刘知俊率本部人马兵进灵州。灵州守军不识来军旗号,赶紧关闭城门。刘知俊指挥忠武军将灵州包围。 李仁福得报大惊,登上城楼,见是刘知俊,问道:“使君驻守忠武,因何兵围灵州?” 刘知俊道:“我因无处安军,借灵州一用。公若知趣,早早将城让与我,我定与公相安无事。” 李仁福道:“使君所言大错,无处安军,就侵占我灵州?” 刘知俊晃晃马鞭,指着李仁福道:“天下之地,莫非王土,有德者居之。灵夏地广万里,公何惜一灵州耶?” 李仁福心中不满,喝道:“灵州乃我祖业,历代相传,岂能拱手相让。” “哈哈哈。”刘知俊大笑,“天下谁人不知拓跋氏乃山野蛮族,公的祖业不过是历代皇上所赏赐的,就连你族的姓氏都是皇上赏的。我替公羞,不知公到底应该姓什么?哈哈哈。” 李仁福恼怒,大喝:“你休得无理。皇上所赐,因我祖护国有功。” “好一个护国有功?”刘知俊嘿嘿冷笑,“既然你不识时务,别怪我无情!”马鞭指向城头:“诸军听令:攻城!” 忠武军立即冲向灵州城。李仁福率军抵抗。 两月过去了,刘知俊没有攻下灵州,死伤惨重,遂撤灵州之围,离城三十里扎营,派人向岐王李茂贞求援。李茂贞与濬宁节度使李继徽c泾原节度使李继鸾,遣使到太原,请晋王李存勖出兵攻夏州。 李存勖令振武节度使周德威,率五万军兵,自麟府向西渡过黄河,奔夏州进军。李茂贞遣岐军向夏州进发,以成合围之势。 李仁福得报,命次子李彝超守灵州,亲赴夏州指挥,并向梁太祖告急。梁太祖遣供奉官张汉玫c国礼使杜廷隐带着圣旨去夏州,到达石堡寨时,听到晋军和岐军来了,杜廷隐率三百护卫兵星夜兼程,驰入夏州。 梁开平四年(公元910年)七月,晋师c岐师将夏州合围。 李仁福缺少兵力,偕同杜廷隐c张汉玫与指挥使张和c李君用率夏州军民奋勇抵抗,昼夜坚守,不敢懈怠。 李仁福坚守一个多月,再遣使向后梁告急。朱温派遣夹马指挥使李遇c刘绾率濮延军直趋银州c夏州增援,截断晋军和岐军归路。李仁福见后梁援军到,打开城门,率军出击。前后夹击,大破晋军和岐军。周德威败退,李茂贞和刘知俊仓皇逃走。 梁太祖非常高兴,下诏嘉奖李仁福战败晋军和岐军,授予李仁福检校太保,同平章事。 梁乾化二年(公元912年)一月,加李仁福检校太尉。 梁末帝乾化三年三月,李仁福加检校太师c兼中书令,封陇西郡王。 梁龙德二年(公元922年)二月,晋王李存勖派兵围攻梁德胜镇。梁末帝征诸道军赴援。李仁福得诏,立即献战马五百匹助战。传令三军:集结待命,随时出征。 正当李仁福调集大军准备增援梁军时,探马回报战情。他听完,身子一颤,惊得目瞪口呆 注岐地:古邑名,在今陕西岐县东北。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007章 抗击后唐军 后梁龙德三年(公元923年)三月,晋王李存勖在魏州牙城之南,登坛称帝,为庄宗,国号唐(史称后唐),同年灭后梁。 李仁福得到李存勖灭后梁称帝的信息,想到曾与后晋军对抗,心中恐惧,担心李存勖报复。他坐卧不安,冥思苦索对策。 他从拓跋部族发展壮大的历程,看到了中原王朝的正统地位,没有中原王朝的有力支持,哪有今天的四州之地与平夏部的繁荣兴盛。依附中原王朝,是他坚定不移的治国方针。但不知道后唐庄宗对他抱何态度。思来想去,他决定归顺,此乃万全之策:后唐如接受归顺所请,则烟消云散;后唐若拒归顺所请,则积极备战,抵御后唐的进攻。 于是,李仁福派遣宥州刺史c堂兄李仁裕奉表入贺,向后唐朝廷上表称臣,请求归顺后唐。 后唐庄宗为巩固王朝,有利于统治,采取笼络平夏党项的策略,不记前仇,接受归顺。封李仁福为检校太师c兼中书令,朔方王。至此,李氏党项首领正式拥有王爵。 后唐同光四年(公元926年)四月,发生兵变,庄宗中箭,驾崩,年四十三。其子李亶继位,为明宗。改元天成元年。 后唐长兴四年(公元933年)三月,李仁福离世,其子李彝超继位。李彝超是李仁福的次子,历任夏州左都押牙c防遏使。他假托父亲李仁福向后唐朝廷上表: 臣疾已甚,已委子彝超权知军州事,乞降真命。 后唐明宗接到上表大怒:“这个李彝超竟敢诳君,你以为朕是聋子是瞎子!” 他转念一想,机会来了,这正是消藩的良机。当年父皇打夏州没打下来,这个夏州像个钉子刺在西北战略要地,其东北有强大的辽国,要是他和辽国勾结,我朝就危险了,不能让他呆在夏州。 于是,后唐明宗决定将李彝超调往延州,以延州节度使安从进为夏州留后,又命邠州节度使药彦稠c宫苑使安从益,护送安从进赴任。 于是,降诏谕云: 近据西北藩镇奏,定难军节度使李仁福去世,威惠俱行,忠孝兼著, 凋殒何速,朕深感悲痛。不朽之功,既存一社稷;有后之庆,宜及于子 孙。但以彼藩地处穷边,每资经略,厥子年才弱冠,未历艰难,或亏驾 驭之方,定启奸邪之便。其李彝超已除延州节度观察留后,便勒赴任。 朕日理万机,唯弘扬德政,内安华夏,外抚戎夷,先施之以恩,后 必示之以信。如抗旨不遵,才兴讨伐。彼或要覆族之殃,则王都c李宾 足为鉴戒;彼或要全身之福,则允韬c从严可作规绳。 朕设两途,尔宜自择。或虑将校之内,亲要之间,幸彼幼冲,恣其 荧惑,遂成骚动,致累生灵。今特差邠州节度药彦稠部领马步兵士五万 人,送安从进赴任。从命者秋毫无犯,违命者全族必诛。先令后行,有 犯无赦! 李彝超接到圣旨一看就明白了,在心中道:皇上这是调虎离山之计啊。开始说的挺好听,给我一甜枣吃,说我父亲去世很悲痛,看我年轻,怕出什么事,给我换一个好地方。然后就给我一个大棒子,你要不知道好歹,就打我就灭我全族。 他嘿嘿一笑,对部下道:“我党项族是在平夏发展起来的,我要是离开了祖先世代经营的封地,就是虎落平阳,蛟龙失水,我就完了,党项族也完了,我绝对不能从命。” 部下纷纷道:“朔方王,千万不能走哇。” 于是,李彝超上表朝廷: 臣奉诏授延州留后,已迎受恩命。缘三军与百姓拥隔微臣,未遂 赴镇,望陛下明鉴。 后唐明宗一看,微微而笑:“李彝超这小子竟然和朕耍心眼儿,借三军和百姓来推托。你能推得了吗,将你调离夏州是必须的。你不主动走,朕就让人牵着你走。” 于是,后唐明宗就派遣阁门使苏继彦捧着诏书来到夏州,督促李彝超赶快去延州上任。李彝超仍然拒绝赴任。苏继彦呆了数日,威逼利诱,好话赖话说尽,李彝超就是不去延州上任。苏继彦无奈,只得捧着圣旨回朝复命。 后唐明宗听到苏继彦的禀报,顿时气不打一处来。李彝超胆敢违抗圣命不奉诏,和朝廷对着干,恼怒道:“李彝超,反啦你,朕绝不能姑息,立即起兵进剿李彝超。” 是年五月,邠州节度使药彦稠和新任夏州知州安从进,向夏州进兵。李彝超派遣阿罗王驻守青岭门,召集党项诸部及蕃兵抵抗。药彦稠率军进至芦关,李彝超派遣党项军抄掠其粮运和辎重,后唐军在芦关分兵,药彦稠退守金明寨。 一日夜晚,黑夜沉沉,星光寥落。夏州城上突然燃起一堆火,火光映红夜空。远处响起杀声,数千党项骑兵向芦关进攻。安从进遣先锋使宋温率军反击,两军激战,后唐军伤亡惨重,党项骑兵砍杀一阵撤退。安从进下令追击,后唐军来到夏州城下。李彝超率军据城防守。 药彦稠向城头上观望,寻见火光照耀着的李彝超,大声道:“大军到此,非为攻城,诚为公移守延州。” 李彝超回道:“在下以禀明圣上,非是在下不去赴任,实在是三军和百姓不让在下走。” 只听到城头上呐喊:“朔方王不能走——朔方王不能走——朔方王不能走——” 气得药彦稠咬牙切齿,无计可施。面对压城的大军,李彝超断然拒绝赴任。后唐军遂驻军城下,派兵攻城。 夏州城是十六国时期,大夏天王赫连勃勃于东晋义熙九年(公元413年),征调十万民工,用河底的白沙混上石灰和水,蒸土夯筑而成,十分坚固,刀枪不入。赫连勃勃以此城为大夏都城,自以为将统一天下,君临万邦,因取城名为 “统万城”。南北朝时期,北魏始光四年(公元427年),为太武帝拓跋焘攻取,在此置统万镇。北魏太和元年(公元477年)以后至唐,为夏州治所。后来,唐僖宗封拓跋思恭为定难军节度使,夏州为其治所。 从五月到七月,后唐大军攻打了将近百天,也没有攻破夏州城。 药彦稠愁眉不展,安从进望城进不去。二人商讨攻城对策,云梯不好使,强攻无效,改用挖地道战术。士兵们夜以继日地挖地道,等地道挖到城下位置,铲凿却挖不进去。夏州城不仅城墙坚如磐石,深入地下的城基,也是坚如磐石。 李彝超针对后唐大军远道而来,制订出正确的战术,城里采取坚固防守战术,城外采取游击战术。他预先派出万余骑兵,分队四处出击,袭击后唐军营寨,骚扰粮道,截断水源。后唐大军吃不上,喝不上,睡不上。夏州城没打下来,将士连死带伤,已经人困马乏,师老兵疲。药彦稠和安从进望着夏州城,无计可施。 李彝超领着兄弟们登上城头,对安从进和药彦稠道:“二位大人,夏州是贫瘠小镇,没有珍宝蓄积给朝廷贡赋。孤弱小城,不劳王师攻取,浪费国家粮饷。大人,你就是打下来,又得不到什么好处。在下烦请二位大人回到朝廷,向圣上禀报,只因祖上守此疆土,微臣何忍离开,不能去延州赴任。请朝廷恩准在下留在夏州做藩镇,为国家镇守疆土,若让我出兵征伐,愿开众人之先。” 臭小子真会说。安从进在心中骂李彝超,暗暗思忖:我在延州呆得好好的,皇上非让我和李彝超对调,你不愿意走,我还不愿意来呢。可皇命难违,我是不得不来。 安从进对药彦稠道:“大军缺粮无水,将士疲惫,无以为战,如何是好?” 药彦稠愁眉苦脸地道:“我军远道而来,粮草不给,师老兵疲,乃是兵之大忌。夏州城之坚,不妄虚传。为今之计,退兵为上。” 安从进附和道:“将军所言极是,在下也以为退兵是上策。” 二人商议稳妥,赶紧给朝廷上奏章,陈述战情,请求撤军。又奏明李彝超愿为藩镇,为朝廷镇守疆土之意。 后唐明宗得到奏章,心中震动,五万大军竟然没有攻下夏州。夏州远离中原,道路艰难,从陕西运粮草到夏州,一斗米一束草,其费数千文,人不堪命。又为藩部杀掠,死者甚众。明宗无奈,只得下诏,班师回朝。 药彦稠和安从进接到圣旨喜出望外,立即领着残兵败将撤退。 李彝超站在城头,看见唐军撤兵,心中大喜,机会来了。转身对众将士道:“得让朝廷知道我党项的厉害,让明宗不敢小觑我平夏。” 于是,李彝超率军出城,追杀唐军,大获全胜。药彦稠和安从进无力抵抗,后唐军丢盔卸甲,死伤惨重,落荒而逃。 打败后唐大军之后,李彝超立即遣使入朝,上表请罪: 微臣罪该万死,无意与官军对阵,死罪死罪。微臣伏乞陛下降罪, 甘愿惩处。 后唐明宗见表,十分恼怒,又气得哭笑不得,心中暗思:大军征讨都没打过你,朕还如何惩处呀。既然你认错了,朕也就不和你计较了,愿意呆在夏州就呆着吧。你不是请求册封吗,朕就册封你。 于是下诏,授李彝超为定难军节度使c检校司空c加检校司徒。 李彝超和后唐朝廷修好如初,朝贡不断。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008章 兄弟夺权 后唐长兴四年(公元933年)十一月,后唐明宗病危,遣宣徽使孟汉琼驰奔邺都,召李从厚回京。李从厚乃后唐明宗第三子c邺都节度使c宋王。后唐明宗崩,李从厚秘不发丧。六日后,于西宫发丧,在柩前即位,是为后唐闵帝。 闵帝李从厚视潞王李从珂为眼中钉,因其作战英勇,屡立战功,担心其造反,夺取皇位。也担心北京留守c河东节度使c驸马都尉石敬瑭势力太大,功高震主。 潞王李从珂,为后唐明宗养子。本姓王氏,镇州人。唐光启元年(公元885年)一月二十三日,出生于平山。母宣宪皇后魏氏。唐景福年间,后唐明宗为后唐武皇李克用的骑将,攻取平山时,遇魏氏,掳为妻室。当时,李从珂已十岁,后唐明宗将其收养,视如己出。李从珂长大后,方颐大体,身长七尺,材貌雄伟,以骁勇著称,明宗甚喜爱,带在身边出征作战,屡立战功,以力战知名。后唐天成初,为河中节度使,加检校太傅。长兴元年(公元930年),加检校太尉,移驻凤翔节度使。长兴四年五月,封潞王。 石敬瑭性情沉稳寡言,善骑射,喜读兵书,敬慕李牧和周亚夫,勇敢善战。后唐明宗甚是喜爱器重,将三女永宁公主嫁与为妻,委以重任,授予北京留守c河东节度使c兼大同c振武c彰国c威塞等军蕃汉马步军总管。后唐明宗在宫中设宴,送石敬瑭赴任。 石敬瑭双手捧着酒杯禀奏:“臣虽微怯,惟有边事敢不尽其忠力,但臣远离玉阶,不能及时觐见拜望。” 石敬瑭辞行,明宗泣下沾襟。足见明宗对石敬瑭的喜爱。 闵帝李从厚为防意外,将李从珂的儿子李重吉从朝中调任亳州刺史,深怕父子俩内外勾结,篡夺皇权,并将李从珂已经出家为尼的女儿李惠明召进宫中为质。 李从珂得知,心中恐惧,惶惶不安。 做了这些安排,闵帝李从厚还是不放心。 枢密使朱弘昭秘献换镇之计,对闵帝李从厚道:“可将二人调离原镇,以削其势力。” 闵帝李从厚大喜,升任朱弘昭中书令,采纳换镇之计,宣授李从珂从凤翔节度使调为北京留守;以北京留守c河东节度使石敬瑭调往镇州节度使;以镇州节度使范延光调邺都留守;将堂兄河中节度使c洋王李从璋接任凤翔节度使。 闵帝李从厚并没有下诏书,只是遣使来宣布,并命李从珂进京面圣。 李从珂听到皇上的宣授,感到事有不测,召集宾佐将校研究对策。众人纷纷上言皇上年幼,没有亲自处理事务,军国大政都委托朱宏昭和冯赟。事出蹊跷,潞王必须要有保全之策。 判官马裔孙道:“皇上下令召潞王,不等备好车马就急着要走。诸君都言此行凶险,麾下也认为朝廷有人要加害潞王,此行万万不可。” 李从珂听从众人的劝说,拒绝进京,心中更加怨恨闵帝李从厚。 西京留守王思同禀奏:“凤翔节度使c潞王从珂拒命。” 中书令朱弘昭启奏:“潞王拒命,足显篡权之心。切不可姑息,宜当出兵讨伐。” 闵帝李从厚道:“卿所言极是。”遂命王思同为西面行营都部署,率军出讨李从珂。并传诏命诸镇出兵征讨叛贼。 殿直楚匡祚出班启奏:“为防不测,应将李从珂的儿子李重吉招到京城监 押,以为人质。” 于是,闵帝李从厚下诏,将李重吉招到京城,监管在军营中。得到李从珂起兵反叛的信息,遣使将李重吉杀死。 李彝超得到诏命,整顿兵马,准备出兵勤王。 其弟李彝殷对他道:“我听说皇上猜忌潞王夺权,遣军进剿,潞王兴兵反抗。这是兄弟之间的事,也是皇上的家事。为臣者,不宜参与。弟以为切不可轻易出兵,以铸大错。” 李彝超道:“虽是皇上的家事,可皇上下来诏书,如不出兵,就是违抗皇命,怎么办?” 李彝殷道:“我等先整顿兵马,静观时局之变。俗语云:二虎相争,必有一伤。如皇上得胜,我再急速出兵。如潞王得胜,我就偃旗息鼓。” 李彝超道:“好,二弟之计甚好。” 于是,李彝超整顿兵马,却按兵不动。派出数路探马,打探军情。 李从珂得到儿子李重臣被处死的音讯,放声痛哭。当夜命李专美草书檄文,以“清君侧”之名出兵,请求诸节度使出兵助阵。 王思同率军征讨,诸路大军向凤翔进发,将凤翔城包围。 李从珂登上城头,泪流满面,对城下的将士道:“我年未二十从先帝征伐,出生入死,金疮满身,树立得社稷。你们当中有很多人,都是跟随我冲锋陷阵的。今朝廷信任贼臣,残害骨肉,且我有何罪!” 说完,李从珂大哭。城下的将士们听了,都产生同情之心。 羽林军都指挥使杨思全对众将士高呼:“大相公,是我主也。”遂率军自西门进城。严卫都指挥使尹晖也引军自东门入城。其他朝廷大军见状,纷纷撤军。王思同一看,也领军退守潼关。 李从珂率军东进,兵攻潼关,将其攻陷,杀王思同,挥师长安。副留守刘遂雍开城投降。 闵帝李从厚得到上表,心中震惊,对康义诚等臣道:“朕年幼嗣位,委政大臣。兄弟之间,必无仇恨。诸公大计见告,朕独难违,事已至此,何方转祸?朕当与左右自往凤翔,迎兄社稷,朕自归藩,于理为便。” 朱弘昭和冯赟都反对,纷纷奏道:“皇上不可自寻其祸。” 康义诚道:“朝廷大军战败,是由主将失策。现在陛下兵甲尚多,臣请自往关西,震其兵威,扼其冲要。” 闵帝李从厚见康义诚执意出兵迎击李从珂,遂召集侍卫军将领道:“先皇弃万国,朕于兄弟之中,无心争立。但先皇崩丧,朕才被委以社稷。潞王兄长,果然猜嫌。卿等跟随先皇千征万战,今日之事,宁不痛心!现在根据府库,全都颁赐,卿等努力。” 于是,将府库里的钱绢都拿出来,赏赐出征的将士。康义诚为凤翔行营都招讨使,领军迎击李从珂。李从珂大军至陕州。康义诚部下纷纷投降李从珂,康义诚见大势已去,只得来到中军大帐,跪在帐门前请罪。李从珂宽宥了他。 京城巡检c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安从进得到李从珂书檄,派人请降,暗中布下心腹,以为内应。 闵帝李从厚急召孟汉琼,孟汉琼不应召。遂手书诏书,遣使臣持诏急召朱弘昭进宫议事。朱弘昭听说李从珂大军已到陕州,整军欲进攻洛阳,心中恐惧。 将军穆延辉正好在朱府,朱弘昭对他道:“皇上急召我,一定是怪罪我,如何是好?我的儿媳是君的女儿,赶快将她接回府,免得受牵连。” 闵帝见朱弘昭没来,又派使臣去催促。朱弘昭手握宝剑大哭,到后院要自杀,被家人极力劝阻。 使臣对他道:“请老大人快快启程,皇上急等着呢。” 朱弘昭大呼:“我命已到尽头!”说完,纵身跳进井里 安从进随后领兵冲到冯赟府邸,将其斩杀。 无计可施的闵帝李从厚,于当夜带着百骑出玄武门,出奔卫州。行至卫州东七八里的地方,一骑从东边飞速驰来,毫不避让。马后一队骑兵紧紧跟随。 侍从大声喝叱咤:“圣驾在此,速速回避!” 来人道:“我是镇州节度使石敬瑭。” 闵帝李从厚听到石敬瑭来了大喜。石敬瑭慌忙下马,拜舞于地。 闵帝李从厚下马大哭,对石敬瑭道:“潞王危社稷,康义诚以下叛我,朕无法保护自己。长公主告诉朕找你,幸而于路上遇见,共谋社稷大计。” 石敬瑭道:“可到卫州王弘贽府暂住,以图大计。” 于是,石敬瑭与亲兵在前引导,来到卫州,暂居驿站。然后去见王弘贽,对其道:“皇上流离迁徙,至此危迫。是我亲属,怎么可以保护好?” 王弘贽道:“天子避寇,古来有之,虽然是奔迫之中,也是有将相c国宝c法物,以大军护卫,不觉其亡。现在,宰相近臣跟来了吗?宝玉c法物带来了吗?” 石敬瑭道:“我去问问皇上。” 李从厚道:“出奔匆忙,都没带出来。” 石敬瑭将实情相告。 王弘贽道:“大树将颠,一根绳子是系不牢的。今以百骑奔蹿,无将相一人拥从,安能兴复大计!是所谓蛟龙失去啊。现在,六军将士都在潞王麾下,公纵然念亲戚旧情,也是没有办法挽回的。” 石敬瑭遂同王弘贽来到驿站拜见。闵帝李从厚让二人坐下,商量对策。石敬瑭将王弘贽的话对闵帝复述了一遍。 弓箭库使沙守荣c贲洪进走到石敬瑭跟前,厉声道:“皇上是明宗爱子,公是明宗爱婿,富贵即同受,休戚相关。现在与你商量安邦复国大计,你却以从臣c国宝为借口,是帮助逆贼暗算天子吗!” 说完,抽出佩刀刺向石敬瑭。石敬瑭部将陈晖挥剑护卫,将沙守荣杀死。贲洪进见状,横刀自刎。 石敬瑭下令,将闵帝李从厚的侍卫骑兵全部杀死,只将闵帝李从厚留在驿馆里,派兵看守。然后,上马奔洛阳而去。 李从珂到蒋桥,文武百官立班奉迎。传旨:未拜梓宫(注),未可相见。 是日,李从珂入宫,拜谒太后c太妃,来到西宫,伏在梓宫上大哭。宰相与百僚属立班拜见,李从珂答拜。宰相冯道等官上表劝进。 李从珂对群臣道:“我此行,是迫不得已。等到皇上回宫,先皇安葬完毕,我还回到凤翔镇守。请诸公不要如此言。” 皇太后下令降闵帝为鄂王。又传令: 鄂王嗣位,奸臣弄权,作福作威,不诚不信,离间骨肉,猜忌连结, 轻舍社稷。皇长子潞王从珂,天纵聪明,有神武之英姿,有宽仁之伟略。 辛勤有百战之劳,忠贞赞一统之运,臣诚子道,冠古超今。率土之讴歌 有属,上苍之眷命攸临。一日万机,不可以暂旷;九州四海,不可以无 归。永言嗣守,宜即皇帝位。 李从珂随即赴西宫,在先皇灵柩前告奠,即位皇帝。是为后唐末帝,改元清泰。下诏:宰相等官,俱复原位,大封有功之臣。并遣使鸩杀了鄂王李从厚。 李彝超得闻李从珂即位,遣使朝贡,进京恭贺。 后唐清泰二年(公元935年)二月,李彝超患病,在节度使任上去世,其弟李彝殷继位。李彝殷原为夏州行军司马,三军推为定难军留后,代为节度使。 末帝李从珂得到定难军的告哀表章,正式授予李彝殷为定难军节度使。 注梓宫:皇帝的灵柩。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009章 石敬瑭被逼反叛 后唐清泰元年(公元934年)五月,末帝李从珂再次授予石敬瑭太原节度使c北京留守,充大同c振武c彰国c威塞等蕃汉马步军总管。 石敬瑭向末帝辞行。末帝李从珂对他道:“卿往太原,永为镇守。朕与卿北门(注)一生无议除改。” 石敬瑭叩拜:“谢皇上信任,臣当肝脑涂地,为国誓守疆土。” 望着石敬瑭彪悍的背影,末帝的心中烦乱,涌起一阵不安。石敬瑭骁勇善战,深得先皇的器重,深受将士的拥戴,手握重兵。自己虽登大位,却是养子,鸩杀先皇的亲子,篡夺皇权。虽然皇太后下旨自己是皇长子,不过是掩人耳目。他也听到过近臣的禀报。 末帝李从珂思潮起伏,前思后想,倍感担心。惶恐的心砰砰地乱跳 第二年夏,石敬瑭屯军忻州,朝廷遣使送夏衣。石敬瑭传皇上诏谕,三军对他连续高呼万岁,吓得他惶恐不安,慌忙制止,三军仍然高呼万岁。他心知肚明三军的用意,惊恐万状,遂斩挟马将李晖等三十人,才将事态平息。 末帝得报,心中猜疑,石敬瑭反状已现。他更担心石敬瑭联合辽国谋反。为消弱石敬瑭的势力,必须将石敬瑭调离。 于是,末帝与亲近大臣谈及此事,对他们道:“石郎与朕近亲,在不疑之地,流言毁誉,朕心自明。万一伤了和气,猜忌加深,如何和解?” 那些大臣都无言以对,也都拿不出良策。 末帝又道:“朕想将石郎调往郓州,众卿以为如何?” 户部侍郎房暠奏道:“不可,万万不可。” 司天监赵延义禀奏:“臣观天象,近期星辰失度,尤宜安静。调转石敬瑭一事,应暂时缓行。” 末帝听闻臣下如此奏议,只得作罢,却耿耿于怀,不能放心。 一日,枢密直学士薛文遇独宿宫中值班。末帝将他召来,将欲调离石敬瑭受到诸臣反对一事相告。 薛文遇走近前来,轻声轻语地奏道:“以臣预料,石敬瑭调离驻地亦叛,不调离驻地亦叛,不如事先谋取。” 尽管薛文遇的言语声不大,末帝闻言为之一振,心中大喜,痛快地道:“闻卿此言,朕出了一口恶气。”于是,下定决心将石敬瑭调离太原。如何调离,末帝又犯了难,调离没有正当理由,可能引起后患。费尽心机,终于生出一计。 遂于后唐清泰三年(公元936年)五月,授予石敬瑭郓州节度使,进封赵国公,又加封扶天启运中正功臣。并降诏石敬瑭从晋阳移驻郓州。 石敬瑭接旨,准备启程。时值末帝诞辰千春节,永宁公主进京入宫觐见末帝皇兄,进献寿礼,拜祝千秋万岁。数日后请辞行。 末帝对石敬瑭不满,迁怒于永宁公主,揶揄道:“皇妹归心这么急,是想回去与石郎造反吗?” “皇上何出此言?”永宁公主大惊,怀着忐忑的心情回到太原府,闷闷不乐。 石敬瑭见状,问道:“公主回府为何愁容满面?” 永宁公主不语,凄楚地看了一眼夫君,泪水潸然而下。 “公主,你这是”石敬瑭一愣,不解地看着妻子:“公主有何烦心事,言与夫君,夫君与你解忧。” 永宁公主轻轻地摇头,“此事夫君难以排解。” 石敬瑭微笑着道:“公主之兄为当今皇上,夫君为国公,有何烦心之事不得排解?” 永宁公主心如火焚,只得将入宫觐见时皇兄所言,如实相告。 石敬瑭闻言惶恐不安,喃喃地道:“皇上果然怀疑我篡权,皇上果然怀疑我篡权” 石敬瑭见末帝疑忌加深,明白了末帝将他移驻郓州的用意,郓州离京城洛阳较近,远离辽国,以此便于监督和防范。 石敬瑭被逼无奈,遂召集僚佐部下,商讨对策。对他们道:“孤再受太原之日,主上当我的面言:‘与卿北门,一生无议除改。’今忽降此命,莫是以去年忻州乱兵见迫,深深猜忌。公主千春节入觐,当辞别时对公主言:‘你归心甚急,欲与石郎造反吗?’此疑我之状,已经非常之明。” 掌书记桑维翰道:“皇上怀疑使君造反,其意太明显了。” 都押衙刘知远道:“皇上这样怀疑使君,使君做何打算?” 石敬瑭叹道:“我本无异志,朝廷自启祸机,不可安然死于道路。况且太原险固之地,积粟甚多。如果皇上宽恕我,我当奉之。若以兵相加,我则外告邻方,向北国请强兵相助。兴亡之数,皎皎在天。现在我想发表称疾,推迟调离,以窥探朝廷的意向,诸公以为何如?” 桑维翰道:“使君密计甚好。” 刘知远等僚佐也赞成石敬瑭的计谋。遂上表陈诉患疾,不能奉诏调往郓州。 末帝见表大怒,将上表扯碎,对群臣道:“石敬瑭果然反啦!” 遂降旨削夺石敬瑭官爵,即刻下诏晋州刺史张敬达为太原四面兵马都部署c知太原行府事,统率代州(今山西代县)c义武(今河北定州)c河阳(今河南孟县)等镇军兵六万,进军晋阳征讨。 又以河阳节度使c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张彦琪为太原四面马步军都指挥使;以邢州节度使安审琦为太原四面马军都指挥使;以陕州节度使相里金为太原四面步军都指挥使;以右监门上将军武廷翰为壕寨使;以扬州节度使杨光远为太原四面兵马副部署c兼马步都虞候;以彰武军节度使高行周为太原四面招抚兼排镇使,诸路大军进剿石敬瑭。 后唐各镇大军陆续抵达晋安寨,掘壕立营,在晋阳城西北依山列阵,伺机破城。 石敬瑭见末帝遣大军来攻,知寡不敌众,决定向辽国求兵。授意掌书记桑维翰起草奏章:请称臣,愿以父礼事辽太宗,事捷之后,割卢龙一道及雁门关以北诸州为谢。 刘知远进谏道:“称臣可以,以父事之太过,厚以金帛贿赂,自足致兵,不必许其土田,恐异日大为中国之患,悔之不及。” 石敬瑭道:“公不必多言,金帛何为奇,不许土田岂能出兵相助?” “使君,切不可以土地换取出兵。”刘知远力谏:“卢龙及雁门关以北诸州地势险阻,为中原之屏障。如割与辽国,为我国大患。使君深思,使君深思呀。” 石敬瑭道:“兵临城下,倾巢在即,顾不得许多,我意已决。” 刘知远见石敬瑭决心已定,只得告退,迈着沉重的脚步,走出节度使府衙。 节度使府衙大门上悬挂着一排大红灯笼,照得四周一片红光。一轮明月仿佛一盏明灯,高高地挂在夜幕上。 刘知远府门前,忧从中来,仰头长叹:“贻害中国,后患无穷。” 一朵乌云飘来,遮住明月。顿时,天地间一片昏暗 注北门:唐朝禁卫军分南北衙,北门即北衙。南衙称谓宰相,北衙称谓羽林诸将。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010章 可耻的儿皇帝 辽国又称契丹,源于东胡。北魏以来,在辽河一带游牧。唐朝以其地置松漠都督府,并任契丹首领为都督,自此而盛。其地北接室韦,东邻高丽,西界夷国,南至营州。其族分八部,各部有大人,常推一大人为王,建旗鼓统之,三年则以次相代。唐末,迭刺部首领耶律阿保机,灭七部统一契丹及邻近各部,建立辽国,于唐天祐四年称帝。耶律阿保机死后,子耶律德光即位,是为辽太宗。 桑维翰到达辽国后,向辽太宗呈上乞兵求助表章。辽太宗见表心中大喜,答应了石敬瑭的出兵请求,遣使下诏回复,约定中秋出兵。 后唐末帝得报辽国将出兵增援石敬瑭,多次遣使督促张敬达进攻。石敬瑭闭城不出,固守待援。张敬达督军攻城。战斗异常激烈。石敬瑭站在城头,冒着利箭和飞石指挥。将士们受到鼓舞,士气大增。 六月,北面招收指挥使安重荣投向石敬瑭,率本部军马进入太原城。七月,代州指挥使安元信欲谋杀代州刺史张郎,事泄,率一军投奔西北面先锋指挥使安审信,二人带领五百骑兵来归。八月,怀州彰德军使张万迪率一千骑兵来降。 石敬瑭见众军来投,大喜,军威大震。 后唐清泰三年c辽天显十一年(936年)九月,辽太宗亲率大军五万,自雁门关南下,长驱直入,兵进忻州。大军蜿蜒数十里,旗幡和骑兵不绝,径抵晋阳虎北口。 辽太宗先遣使者对石敬瑭道:“我欲今日便破后唐军,不知可否?” 石敬瑭赶紧派人禀告:“皇帝赴难,必要成功。后唐军力甚厚,可于明晨商量破敌之计,未为晚也。” 使者还没到辽军大营,辽太宗命辽军向后唐军进攻。张敬达和杨光远的大军在西山下慌忙列阵,还没列成阵势,其部将高行周c符彦卿所率骑兵被辽军伏兵截断,领着败兵逃窜。张敬达和杨光远的大军见前军败退,也随着逃跑。辽军追杀,后唐军死伤万人。 当夜,石敬瑭出太原城北门,与辽太宗会面。辽太宗挽着石敬瑭的手道:“恨会面之晚。” 石敬瑭问道:“皇帝远来,士马疲倦,立即与唐军大战而胜,何也?” 辽太宗道:“开始我想唐军必断雁门诸路,在险要处设伏兵,阻止我军。派人侦查,竟然全无伏兵。我军长驱直入。大军士气旺盛,锐不可当,乘此出击,是以致胜。” 石敬瑭叹服,与辽太宗以父子相论。石敬瑭生于唐景福元年(公元892年),辽太宗生于唐天复二年(公元902年),石敬瑭长于辽太宗十岁,竟然认辽太宗为父。 辽军在晋安寨与石敬瑭会师,将退守的张敬达军包围。 后唐末帝急令后唐诸军向晋安寨进军,并亲率三万大军,共救张敬达军。下诏随驾诸军都部署c枢密使赵延寿分军到达西汤(今山西汤镇),又诏魏博节度使范延光统本军二万人屯驻辽州。幽州节度使赵德钧领所部万余人,从上党吴儿谷出兵,在团谷口与其子赵延寿大军会合。 赵延寿摒退左右,对赵德钧道:“父亲,儿观唐祚已尽,不可助其残喘。今辽兵大进,其势强盛,不可与之争锋。我应按兵观变,以图大业。” 赵德钧道:“我儿所言极是,我也见后唐气数已尽。今有兵者,皆可自立为王,我父子焉能不为王者。” “对,父亲所言极是。”赵延寿欢喜,“我父子皆可为王,在此一举。” 父子二人同谋已定,欲趁国危自立,遂逗留不进,静观事变,且与相距百里的张敬达军不通信息。 是年十一月,辽太宗对石敬瑭道:“我三千里本来主持公道,事须必成。观你体貌恢廓,识量深远,真国主也。天命有属,时不可失,册封你为天子。” 石敬瑭听了心中大喜,却假意推却。部下诸将及三军劝请继帝位。石敬瑭才接受,遂命在晋阳城南筑坛。 辽太宗作册书,册封石敬瑭为大晋皇帝,自解衣冠授与石敬瑭。于是,石敬瑭身穿契丹服饰,即皇帝位,是为后晋高祖。改元天福。 晋安寨被围数月,张敬达大军多次突围未果,粮断援绝,军心动摇。张敬达下令固守待援。 杨光远对张敬达道:“这样等待下去,人马都完了,不如奋命血战,十得三四,胜似坐以待毙。” 张敬达道:“兵之大事,不可莽撞,再等等吧。” 杨光远无奈步出大帐,心中焦急,仰天长叹:“大军完啦。” 第二天,杨光远又来见张敬达。张敬达坐在帅椅上,闭目养神,若无其事。 杨光远一见,怒火中烧,心中恨道:数万大军悬于强敌刀下,如待屠羔羊,主帅竟然不急!见张敬达不备,抽出宝剑,猛地刺去。宝剑正中张敬达的咽喉,一股鲜血喷出。张敬达忽地睁开眼睛,抬手指向杨光远。杨光远用力刺剑,张敬达倒下去。 杨光远召集众将,对他们道:“两军交战,帅为主。张敬达身为主帅,即无却敌之策,又无御敌之法。我已将他杀了,我等困守待毙,不如投辽,尚能活命。” 诸将纷纷道:“对,我等投辽去。” 杨光远带着诸将投降辽太宗。辽太宗将五千匹战马留下,送回辽国,将后唐军交给石敬瑭管辖。 石敬瑭和辽太宗挥师南下。后唐援军不战先逃,投戈弃甲,自相踩踏,掉进山谷的人不计其数。赵德钧父子和诸将自团柏谷向南逃奔,来到潞州。 潞州节度使高行周从北方逃回,见赵德钧和赵延寿在城楼上,对赵德钧高喊:“我与大王同乡人,以忠言相告,城中没有一斗粮食可食,请大王速迎车驾,自图安身之计,不然后悔不及啊。” 辽太宗和石敬瑭率军追击到潞州,赵德钧和赵延寿出城,向辽太宗投降。 后唐末帝得知晋阳寨被攻破,大军溃退,遂下令移军到河阳。众将建议末帝固守河阳。 符彦饶和张彦琪启奏:“此城不能固守,宜回洛阳,整军退敌。” 遂退回洛阳,寻地布阵。却无人敢领军对敌。 末帝无望,与皇太后曹氏和前来投奔的辽国让皇帝耶律倍,后唐遂亡。 石敬瑭入洛阳,遂割燕云十六州于辽国,年献帛三十万匹,并称辽国主耶律德光为父皇帝。 后晋王朝建立,李彝殷立即上表归顺。 后晋天福二年(公元937年)正月,后晋高祖石敬瑭下诏,李彝殷继续担任定难军节度使,加检校太尉c同平章事。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011章 辽国讨伐后晋 后晋天福七年(公元942年)六月,石敬瑭崩,遗命宰相冯道与侍卫亲军都指挥使c检校都尉景延广等承顾命,以齐王石重贵为嗣。石重贵在景延广等大臣的拥戴下,于柩前即皇帝位,史称出帝。石重贵原为石敬瑭侄子,父早亡,收为养子。石敬瑭称帝后,他先后任太原留守,金紫光禄大夫c太原尹c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为齐王。 出帝石重贵继位后,摆在面前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就是如何向辽国禀报。在他继位之前,辽国因扶立高祖石敬瑭为帝有功,挟持中原,勒索无度,虎视眈眈。后晋朝野内外危机四伏,南面有割据称王的吴越c后蜀c南唐等,朝廷大臣各怀心事,图谋不轨。加之蝗旱灾荒,饿殍遍野,民怨沸腾。出帝石重贵想摆脱辽国的控制,又无计可施,成天愁眉不展。 景延广建议:“向辽主耶律德光称孙,不称臣,以长我晋朝之威。” 出帝石重贵想想,道:“妙,此计甚妙。就依爱卿所言,称孙不称臣。” 于是,出帝石重贵擢升景延广为同平章事,掌握朝中大权。 是年七月,石重贵派遣金吾卫大将军梁言c判四方馆事朱崇节出使辽国。辽太宗耶律德光御览后晋国书,见“孙”不见“臣”,心中气愤,遣客省使乔荣来后晋责问。 景延广有勇无谋,狂妄自大,见乔荣作为辽国使臣回来,十分气恼,让出帝将乔荣下狱。因乔荣是随赵延寿投降辽国,于是对出帝建议:“凡是降辽而在晋境内的人,全都杀掉,夺其货物。” 众大臣纷纷启奏:“辽国有功于晋,切不可负。” 石重贵见大臣们反对,只得将乔荣释放。 景延广两眼斜着对乔荣,傲慢地道:“你回去,告诉戎王:先帝则圣朝所立,当今圣主则我国自主册封。为邻为孙则可,无称臣之理。” 乔荣返回辽国,俱实向辽太宗禀奏。 辽太宗闻奏,怒火中烧,产生南伐之意。 后晋天福八年(公元943年)九月,绥州刺史李彝敏想取代李彝殷,暗中连结夏州衙内指挥李崇斌,欲袭击州城。李彝殷得到密报,擒获李崇斌,将其斩首,出兵袭击李彝敏。李彝敏兵败,丢弃二百七十口亲人,与弟弟李彝俊等五人,投奔延州。 延州节度使何建将他们押送后晋朝廷。 李彝敏辩称:“没有什么大事,只是与兄彝殷偶起猜嫌,相互攻击而已。” 李彝殷得知李彝敏在后晋朝中,立即上表: 衙内都指挥使李崇斌等五人作乱,当时收擒已处斩。绥州刺史李彝 敏擅将兵士,直抵城门反叛。遂遣将士反击。李彝敏知不能成功,与弟 等五人逃亡朝廷。望朝廷明鉴,以正国法。 出帝石重贵下诏: 彝敏潜结凶党,显恣逆谋,骨内之间,尚兴屠害,皇恩照临之内, 难以含容。 遂李彝敏等人绑缚,遣军押送到夏州,令李彝殷斩之。 李彝殷奉诏命,将李彝敏和李彝俊等五人斩首,以警示蕃部怀有异心之人。 面对辽国的威胁,战事一触即发。景延广对即将燃起的战火,不做准备,竟然口吐狂言:“晋朝有十万口横磨剑,翁若要战则早来,他日不禁孙子,则取笑天下,当成后悔矣!” 辽太宗闻言火冒三丈,怒道:“狂妄之徒,朕要不教训教训孙子君臣,真要让天下取笑朕也!” 遂于辽会同六年(公元943年)十二月,驾临南京析津府(今北京),与群臣商议讨伐后晋事宜。 南院大王耶律吼出奏:“臣启我主,重贵小儿目无皇上,藐视我大辽,景延广竟敢口出狂言。若不出兵征讨,皇上威严何在?大辽国威何在?” 降臣赵延寿连忙奏道:“南院大王所言极是,此时,南朝正遭饥荒,国用困竭。此乃天赐灭晋良机,且不可错失。” “好。”耶律德光看看群臣,信心满满地道:“即日起,伐晋。” 遂命赵延寿c赵延昭c安瑞c解里等为前锋,率军五万,由沧州c恒州c易州c定州分东西两路而进。辽太宗亲率十万大军殿后。 后晋开运元年(公元944年)一月,东路赵延寿军攻陷后晋贝州,所部屯兵南乐。辽太宗牙帐设于元城。西路军破代州,进军忻州。 出帝石重贵得到辽国进兵攻陷州城的战报,立即遣桑维翰使辽,欲修旧好。 辽太宗断然拒绝,遂复书:已成之势,不可改也。 出帝石重贵见请和遭拒,慌忙调兵遣将,部署防御。并亲率六师进驻澶渊。景延广为上将,凡是六军进退皆出其心中之意,连出帝也不能制约,诸将对其忌恨又畏惧。 辽太宗率军来到城下,景延广下令不许出战。辽太宗派人对城上喊话:“景延广唤我来相杀,何不急战!” 辽军屯营数日,后唐军仍闭城不战。辽太宗见景延广据城不出,只得退军北归。 有的将领见景延广不敢出战,私下里道:“昔日与辽国绝好,言何勇也;今辽军来到,气何怯也。” 出帝石重贵担心景延广难以制约,遂罢其兵权,授予洛都留守c兼侍中。 二月,辽太宗率军包围戚城,遣麻答进兵河东,会合杨光远军,抢占渡马家口。麻答派步兵修筑营垒,骑兵万人守于外,掩护大军渡河。后晋侍卫马都指挥使李守贞,率军疾趋马家口阻截。李守贞等辽军半渡之时,下令出击。辽军溃败,溺死甚多,营垒被摧毁。 辽太宗弃元城,在顿丘(今河南浚县北)设伏。晋军因雨未出,伏击落空。遂乘夜退军三十余里,随后撤兵北归。 辽军撤退后,出帝石重贵立即遣军收复失地,调整部署。命刘知远为北面行营都统,杜重威为都招讨使,统领河南c河北c山东诸地防务。命高行周驻军澶州,遣李守贞讨伐杨光远叛军。李守贞攻破青州,斩杀杨光远。 李彝殷得知辽国进攻后晋,感念出帝擒获反臣之恩,率四万西夏军兵自麟州渡过黄河,向辽国西境的胜州c丰州进军,以牵制辽国。 出帝石重贵得到夏州节度使李彝殷出兵攻辽,非常高兴,心中不胜感激,立即下旨,授李彝殷为辽国西南面招讨使。 辽国鲁国公韩延徽请军,迎击夏军。李彝殷见辽军来,不与接战,率军撤退三十里,安营扎寨。韩延徽见夏军扎寨,也下令停止进兵,结营与夏军对峙。 后晋开运二年(公元945年)一月,辽军二次南下,分兵攻掠邢州(今河北邢台)c磁州(今河北磁县)c洺州(今河北永年),攻入邺都境内。后晋张从恩c马全节c安审琦率军于安阳河南岸列阵阻截辽军。 后晋义成节度使皇甫遇和濮州刺史慕容延超,率千骑来侦察辽军,至邺都突遇辽军。后晋军寡不敌众,且战且退,至榆林店。辽军追至,皇甫遇和慕容延超率军力战,交战百余回合。皇甫遇的战马被流箭射中,他跃地步战。晋将安审琦率骑兵过安阳河救援。辽军遂撤师北去。 三月,辽军攻陷祁州,杀祁州刺史沈斌。后晋杜重威率李守贞c马全节c安审琦c皇甫遇诸军赴定州。攻克泰州c克满城c收复遂城。 杜重威得到密报,知辽国大军将至,便和李守贞商议:“我师粮运不继,深入敌境,而逢大敌,胜败未卜。不如退还泰州,观其兵势强弱再用兵。” 李守贞等将军认为很对。杜重威遂下令撤军,刚到泰州南面,赵延寿前锋军杀来,辽太宗亲率五万骑兵随后跟到。两军混战,杀得天昏地暗。后晋军支持不住,杜重威率后晋军败退阳城(今河北清苑西南)白团卫村,下鹿角为营。 辽军铁骑追赶,将后晋军包围,切断粮道。 是日,东北风刮起,风势越来越大,漫天扬尘,吹折大树。 辽太宗坐在车里,对众将道:“汉军皆来,只剩这些残兵,今日可生擒,然后平定天下。”下令命铁鹞军下马,拔除后晋军鹿角,变骑兵为步兵进攻。 后晋军士大呼:“招讨使何不用兵,令士卒白白送死!” 诸将纷纷请示杜重威出击。 杜重威道:“等大风稍慢,观其进退。” 李守贞道:“此风助我也,敌众我寡,黒风之内,莫测多少,敌不知我军底细。若等风止,我辈就没有活着的了!” 不等杜重威下令,李守贞高呼诸将:“就此杀出,更待何时!” 张彦泽c药元福c皇甫遇等率精骑逆风迎战,殊死拼杀。符颜卿率万余骑兵横击辽军。 风势更加猛烈,天昏地暗,犹如黑夜。 辽军借风之势,向前冲杀,如入无人之境。狂风中,辽军只觉得身首异处。后晋将士各个如下山猛虎,嗜血拼杀,转败为胜。辽军节节溃败,夺路而逃。 辽太宗坐在轿车里,得报大军败退,喝令将士冲杀。威严的圣命被狂风刮得渺无声息。他见大势已去,无力扭转战局,只得让马夫驾车快跑。 “耶律德光,哪里逃——” “活捉耶律德光——活捉耶律德光——” 昏天黑地中,响起后晋军的怒吼。吓得辽太宗心惊胆战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012章 后晋灭亡 听到后晋军的呼喊,辽太宗面如土色,魂飞魄散。身边只有十多名骑兵护卫着轿车。 疯狂奔逃中,一名骑兵见到路边有头骆驼,对辽太宗道:“圣主,快下车,骑上骆驼,让轿车引开追兵。” 辽太宗慌忙下了轿车,在几命护卫的推扶下爬上骆驼。 车夫故意大声吆喝着马匹,轿车转向另一个方向,飞速跑去。后晋追兵听到吆喝马匹的声音,调转马头追去。 辽太宗逃回到南京析津府(今北京),惊魂未定,下令追查战败责任,杖击作战不力者,遂后宴请群臣,以示恩宠。君臣欢聚一堂,莺歌燕舞。 辽太宗问:“何为军国要务?” 北院大王耶律吼回奏:“军国之务,爱民为本。民富则兵足,兵足则国强。” “说的好,民富则国强。”辽太宗站起来对众臣道:“今后,诏征诸道兵,敢伤禾稼者,以军法论。” 辽太宗不甘心受挫,准备再次南下。于辽会同九年(公元946年)九月,在渔阳(今北京西南)枣林淀阅兵。同月,再次南伐。 后晋恃阳城大捷,轻视辽国,也欲伺机北伐。出帝石重贵命杜重威为北面行营都招讨使,李守贞为兵马都监。调京师全部禁军归杜重威统领,企图进取幽州,荡平塞北。杜重威率三十万大军抵瀛洲。又命北京留守c河东节度使刘知远为幽州道行营招讨使,出兵忻州。 辽国南院大王迪辇c高模翰分兵由瀛洲间道以进。杜重威命贝州节度使梁汉璋率军抵御,后晋军战败,梁汉璋被杀。杜重威与张彦泽率后晋军退兵,至滹陀河,欲抢占中渡桥。其桥已被辽军抢占。张彦泽率骑兵争夺,辽军见状,立即焚毁木桥。两军沿滹沱河对峙。 辽军前锋赵延寿以步兵进击,辽将高彦温以骑兵追击。后晋奉国都指挥使王清战死,宋彦筠坠水而亡。后晋军大败,被杀数万,陈尸遍野。杜重威领军退保中渡寨。后晋义武军节度使李殷见辽军势大,以城投降。辽太宗率大军继续进兵,沿着滹沱河扎营,分兵耶律朔骨和赵延寿,离中渡寨三里,将杜重威军团团包围。 出帝得到杜重威兵败的战报,无人可用,只得命景延广出兵增援。景延广不敢向辽军挺近,进军到孟津,下令安营扎寨。 辽太宗亲率骑兵乘夜渡滹沱河,攻下栾城(今河北栾县),数千后晋骑兵投降。派遣将士据守要害。传令军中预备军食,三日不得生火做饭,但获后晋人,在脸上刺上记号放掉。 后晋运粮的役夫听到辽军的宣传,害怕被辽军脸刺记号,远远地见到辽军,吓得丢下粮食,撒腿就逃。后晋军内外隔绝,食尽势穷,军心大乱。 杜重威见大军被围,内无粮草,外无援军,二十万大军,就是二十条鲜活的生命啊!不是战死,就是饿死。杜重威久等不见朝廷援军到,知后唐气数已尽,牙关一咬,遣派三名亲兵,偷偷出营。 杜重威暗中勾通辽军,欲率军投降。辽太宗佯许立其为帝,深以为信。遂于大帐埋伏亲兵,召集诸将会议,告以降辽之意,诸将愕然。杜重威以兵相威胁,诸将只得同意降辽,在降表上署名。杜重威派遣中门使高勋持降表到辽太宗大营。 辽会同九年c后晋开运三年(公元946年)十二月,杜重威命将士解甲,放下刀枪,将士门举声恸哭。杜重威领李守贞c张彦泽等率后晋军二十万投降。辽太宗率数万骑兵,到达大阜,骑在战马上,接受后晋大军的请降。 景延广闻听杜重威降辽,辽军向他杀来,吓得他向洛阳狼狈逃窜。后晋军兵见主帅逃跑,也惊慌地奔逃。 辽太宗遣将军康祥领一军抓捕景延广,临行告诫道:“如景延广奔吴走蜀,定要将他抓回来。” “遵旨。” 康祥率三千骑兵向洛阳追去,竟然与景延广的败兵一起奔行,顾不得追杀后晋军,沿路对后晋败兵高喊:“我军与你等不相干,只追捕景延广。” 后晋败兵纷纷躲开大路,辽军骑兵奔驰而去,不几日追到洛阳城,经河桥进入城中。 辽军进入洛阳城的消息,让后晋军民震惊。 景延广族人劝其乘乱逃走。景延广顾虑其家人,没有出逃。 康祥领辽军将景府包围,命三名军兵进府,面见景延广。此时,景延广十分平静,看看家人,转过身去。在家人的痛哭声中,跟随辽兵走出府门。他的从事闫丕跟在身后。 景延广来到康祥马前,一抱拳:“败将景延广见过将军,是我与辽国发生隔阂,与我的家人无关,请将军关照我的家人。” “好,敢作敢当。”康祥传令不得伤害景延广家人。将景延广和从事闫丕押走,来见辽太宗。 景延广指着闫丕对辽太宗道:“此人闫丕,臣的从事,以职相随,何罪而成为囚徒?” 辽太宗看看景延广,心想这个人还有些义气,遂下令:“将闫丕释放。” “遵旨。”辽兵解开闫丕的绳索,“走吧。” 闫丕泪眼汪汪地看着景延广:“大人,小人不能丢下大人,独求余生。愿留在大人身边,生死与共。” 景延广道:“致国家危亡,其罪在我,我死有余辜。你走吧,回到我家,照顾我的家人。” “大人”闫丕跪倒,磕了一个响头:“大人,就此别过,保重。” 辽太宗看着闫丕的背影,深深地敬佩中国人的忠义。他转回身,责问景延广:“致南北失和,就是因为你!将他押走。” 辽兵押着景延光向北走,一路备受折磨。辽兵威胁他:“你老实点儿,不然就将你烧死。” 景延广害怕到了北方,真的被活活烧死。等到半夜,趁守兵困倦之时,心一横,自扼咽喉而死。 辽太宗率辽军,乘后晋后方空虚,挥师南下,一路势如破竹,直到汴梁城下。出帝堂叔c曹州节度使石赟,领军迎战。后晋军浴血拼杀,不敌凶悍的辽军。石赟身负重伤,仍不退却,直至战死。后晋军全部战亡。 出帝石重贵与大臣们端坐忧危,禁军都在北方,无计可施。得知杜重威已投降辽军,急召李崧c冯玉c李彦韬进宫商议。众臣提出诏河东刘知远起兵赴难。汴梁城被辽军围困,无法出城求援。 辽军开始攻城,后晋军英勇抵抗。辽军夺关而入,杀到皇宫。 宫中火起。石重贵得知辽军攻进宫中,携剑驱赶后妃等十多人,要一同赴火中。 “皇上,不能死呀,不能死呀。”亲校薛超死死拉住石重贵,将其拽出火堆。 辽军占领汴梁城,兵围皇宫。出帝李从珂摘下冠冕,脱去皇袍,素服拜命,奉表出降。后晋灭亡。 辽太宗命大军将出帝押往辽国,身着汉服,来到崇元殿受朝贺,下诏改后晋为大辽国,年号会同十年,大赦天下。 辽国虽然灭掉后晋,遭到中原人民的抗击。辽太宗命辽军北撤,并命诸降将各归本镇。 河东行军司马张彦威与文武将吏等人上书刘知远: 国破山河在,中原无主,节度使威望日隆,群情所属。当上应天 意,下顺民情,进皇帝位。 刘知远谦让推却。众官和百姓再三迫切请愿,只得答应,遂于后晋开运四年(公元944年)在太原称帝。 他对群臣道:“我不忍心忘掉晋国啊。”遂改后晋开运四年为天福十二年。 刘知远得到出帝被辽军押往北行的禀报,派兵驻守要害,以备辽军进攻。亲率大军赶往土门路,设下伏兵,欲将出帝劫回。 探马来报:“皇上早就过去了。” “苍天不祐。”刘知远仰天长叹,向北方遥望。天地苍茫,山高水长,关隘险阻。数滴老泪滚落。 辽军撤出中原之后,刘知远建都汴梁(今河南开封),国号汉(史称后汉),改元乾祐。是为后汉高祖。随后,率军征讨杜重威。杜重威出降,素服待罪。刘知远授其检校太师c兼中书令。李守贞畏惧,进朝请罪。刘知远赦其罪,授予太保,命移驻河中府。 后汉乾祐元年(公元948年)一月,后汉高祖刘知远得病,召左仆射苏逢吉c枢密使杨邠c同平章事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史宏肇入宫,为顾命大臣,对三人道:“承祐幼弱,后事托在卿辈,善防杜重远。” 言毕,崩于万岁殿。第二子刘承祐即位,是为隐帝,即位未改元,仍称乾祐。 苏逢吉等人密不发丧,下诏诛杀杜重远。 李彝殷为发展平夏部党项势力,休养生息,不管中原王朝如何变换,谁当皇帝,照旧上表称臣,贺新君登位。后汉朝廷按先朝之例,册封李彝殷为定难军节度使,加兼侍中。 李彝殷心中欢喜,中原朝廷皇权更迭,社会动荡,民不聊生。西夏却稳如磐石,风平浪静,地安民乐。就在他沾沾自喜的时候,一个意想不到的战报,打碎了他的欢喜之情。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013章 风云变幻大王旗 西羌夜母族叛乱,绥州刺史李仁裕率军平叛被杀。 羌族是古老民族,秉性强悍,有生户和熟户之分:连接汉地,住在州城接受官府管辖的族户谓之熟户;居住在深山偏远的地方,不受官府管辖的族户谓之生户。各族帐之间多有世仇,不相往来。但遇到征战之事,则传箭相告,各族帐踊跃出兵相随。 夜母族是西羌熟户。李仁裕在绥州作威作福,欺压夜母族。夜母族不堪压制,在其酋长带领下举族谋乱,在绥州城烧杀抢掠,然后奔进南山。李仁裕率所部追击,轻敌冒进,中夜母族埋伏,战败被杀。 李彝殷得报大怒,遣军屯驻境上,做好剿灭夜母族的准备。遂即上表后汉朝廷,请示出兵讨伐夜母族,为李仁裕报仇。 侍卫都指挥使史弘肇启奏:“李彝殷雄踞平夏,常怀藐视朝廷之意,切不可让其出兵进剿夜母族,以助长其野心。夜母族在,可牵制平夏党项。” 枢密使杨邠奏道:“李彝殷如出兵夜母族,势必途径后汉之地,夏军惯掳掠,当出兵为备,以防不测。庆州有表,请增兵为备。” 隐帝刘承祐看看二人:“昨日司天监对朕言:今年不利举兵者。故不可以兵行事。传诏李彝殷,切不可出兵夜母族。” 遂下旨李彝殷不得出兵,李彝殷只得作罢。 河中节度使李守贞见杜重威被诛,十分惊恐,终日惶惶不安,不知何日一道圣旨下,身首异处。 “唉——”李守贞长长地打个唉声,自言自语道:“悔不该当年同意杜重威降辽,落得个人人诟骂,只能夹着尾巴做人。” 他越想越后悔,越后悔越痛恨杜重威。若不是这个老贼暗伏甲兵,威胁众将,岂能降辽。阳城大捷就是自己违背杜重威将令,激励将士逆风勇战取得的。后晋军二十万,就是赤手空拳地伸着脖子让辽兵砍脑袋,也得砍上几日。这个杜重威,害得自己和部将被诛的被诛,被骂的被骂。而今,无人记得他的功劳,却不忘叛国投敌的丑行。 怎么办?如何自保?李守贞挖空心思,终于急中生智,想出两条计谋。于是,拿起笔来,给朝中多位权臣写信,申明降辽的缘由,述说阳城大捷的功劳,请求保证自身与家人的安全。另一计就是以兵自保,修缮城池,训练甲兵,抵御可能的讨伐。 就在李守贞忧心如焚的时刻,一名僧人求见。 “贫僧法度见过节度使大人。” “请问高僧,是化缘金银修缮寺院还是化缘米面施舍饥寒之人?” “回节度使大人,贫僧既不是化缘金银修缮寺院,也不是化缘米面施舍饥寒之人。贫僧特来造访,是向大人进一言。” “高僧向我进一言?”李守贞疑惑地看着僧人:“高僧有言请讲。” 法度双手合十:“节度使大人有人君之位。” 啊!李守贞大惊,瞪着双眼看着这位名为法度的僧人,俄而微微一笑,对管事道:“给这位高僧千两白银。” “阿弥陀佛。贫僧不为金钱而来。”法度双手合十,对李守贞施礼,转身离去。 李守贞一愣。 “大人,永兴节度使赵思绾遣人来送礼。” “有请。” 赵思绾使者对李守贞深施一礼:“禀李大人,本府大人送大人龙袍一件。” 李守贞更加吃惊,刚才那位和尚言说自己有人君之位,就有人将龙袍就送来了。他看着使者双手捧着的龙袍,心中暗思:天时人事皆合符于己,难道真是天命所归?朱全忠c李存勖c石敬瑭c刘知远,也不过是个节度使,皆皇袍加身,君临天下。自己也是节度使,天命岂能不归?! 李守贞大喜过望,发兵扼守潼关,自称秦王,等待时机称帝。凤翔节度使王景崇,永兴节度使赵思绾,出兵相助,接受李守贞的调遣。李守贞又遣人带着腊书和重金来到夏州,请李彝殷为援。李彝殷见王景崇和赵思绾已出兵,遂命夏军出兵,进逼延州,以为声援。 后汉朝廷得报李守贞反叛,君臣震惊。 隐帝刘承祐急命陕西节度使白文珂出兵问罪,又遣枢密使郭威节制河中诸军西征,讨伐李守贞。 李守贞见官军多曾隶属自己麾下,心中自喜,定能得到诸军的拥戴,叩城迎接。没想到诸军见到他的身影,诟骂大噪,人情离散。李守贞大失所望。 叛军败的败降的降。官军攻城越来越猛烈。李守贞见大势已去,在衙署多集柴木,为之计。 后汉乾祐二年(公元949年)七月,后汉大军攻破城池。李守贞仰起头,怒视着天空。朗朗乾坤,万里无云万里天。李守贞举家蹈火。 李彝殷得报李守贞兵败,遂命夏军回师。 后汉朝廷欢庆平叛胜利。 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史弘肇启奏:“皇上,臣闻李彝殷遣兵境上,声援李守贞。此人反心已现,且反复无常,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枢密使杨邠奏道:“对李彝殷用以何策,请皇上早下圣断。” 隐帝刘承祐思虑片刻,对二人道:“可对李彝殷施以羁縻之策,将静州归属定难军管辖,已收其心。” 于是下诏将静州隶属定难军管辖。 李彝殷接到圣旨大喜。平夏党项在战乱和中原王朝不断更替中,稳步发展,地域不断扩大,拥有了五州之地,势力不断增强,从一个部落崛起成为西北地区的霸主。 后汉乾佑三年(公元950年)十一月十三日,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史弘肇c枢密使杨邠c三司使王章奉召入宫。隐帝刘承祐以“史弘肇等欺朕年幼,专权擅权”为名,将三人诛杀,夷其全族,又诛杀了史弘肇的弟弟都虞候史弘朗等有关联的大臣,派遣心腹带着密诏到澶州,令节度使李洪义诛杀侍卫步军都指挥使王殷,又令邺都护圣左厢都指挥使郭崇c奉国左厢都指挥使曹英诛杀枢密使郭威和宣徽使王峻。 李洪义得到密诏,知京师有变,将密诏交给王殷。 王殷看罢大惊,对李洪义道:“皇上乱杀辅政大臣,株连九族,残忍之极,违背先皇遗旨,天地不容。” 李洪义道:“史都指挥使c杨枢密使等为我朝开国元勋,立下赫赫战功,竟招昏君诛杀,灭其九族。又令我等诛杀使君和郭枢密使,我于心何忍!这等不仁不义之君,我等不能助纣为孽。” 王殷道:“谢将军大义。将军所言极是,我等岂能助纣为孽。事不宜迟,应将京师之变速报郭枢密使。” 于是,二人密遣心腹陈光穗带着密诏飞马报于郭威。 郭威时任枢密使兼任邺都留守,得到密诏,立即召集王峻c郭崇c曹英及诸军将校到衙署议事。 郭威将密诏传与诸人观看,众人大惊,瞪着惊恐的眼睛看着郭威。 郭威对郭崇等人道:“杨公c史公c王公,皆朝中重臣,却被枉杀。皇上又传密诏给诸君,你等当奉行诏旨,将我之首砍下以报天子,自取功名。” 郭崇义愤地道:“使君此言错矣,我等岂是枉杀忠良,博取功名之徒。” 曹英道:“此事必非皇上的意愿,定是皇上身边的佞臣,以皇上的名义偷偷下诏的。假如这些人掌握了朝廷大权,国家怎能平安!” 王峻起身,对郭威一抱拳:“我等皆不信此事,大人何须自弃,千载之下背负恶名。我等愿随公入朝,当皇上之面洗雪。” 众将都请郭威入朝。郭威迫不得已,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至开封。隐帝刘承祐派遣禁军抵拒,被飞龙使郭允明弑杀,郭允明也被迫自杀。 郭威率军入京城,见众军剽掠,下令斩剽掠者,众军惊骇,剽掠方止。郭威和王峻来到太后宫中。二人跪倒。 郭威启奏:“臣枢密使郭威给太后请安。皇上已被郭允明弑杀,国不可一日无君,请太后下懿旨,册立嗣君。” 太后道:“高祖之侄徐州节度使刘赟可入继大统,以承汉纪。” 郭威叩头,“臣遵旨。嗣君未到,请太后临朝。” 隐帝刘承祐被杀后,其叔父河东节度使刘崇得到丧报,准备领兵南下。他得到朝廷迎立其子徐州节度使刘赟为帝的公文,欢喜地道:“我儿为帝,我又何求!”遂打消进军南下之念。 太原少尹李骧私下对刘崇道:“麾下看郭威之心,终想自立为帝,使君莫若马上统兵过太行,据孟津,以示威慑之势。是时,郭威就不敢妄动了。等徐州相公即位,然后还镇。” 刘崇闻言大怒,喝道:“腐儒,你想离间我父子吗?” 李骧慌忙跪下:“卑职实为使君和徐州相公着想,非离间啊!” “胆敢巧辩。”刘崇指着李骧,“来人,推出斩首!” 是年十二月,辽军来犯,郭威率军出征。征途中,刘赟遣使慰问诸军。众将窃窃私语:“我辈兵陷京师,各个负罪。若刘氏复立,我等全族皆得被杀。” 于是,众将发动兵变,将士们将黄旗覆盖在郭威身上,以代赭袍,山呼震地。次年(公元951年)一月,郭威即帝位,改国号周(史称后周),改元广顺,都城开封。后汉亡。 后周太祖郭威针对前朝弊政进行了改革,减轻刑罚,废止某些苛税,将部分官田分给佃户。经济有所发展,后周稳定下来。 郭威复封李彝殷为定难军节度使,又为陇西郡王。这个封号原为李仁福旧封,李彝殷并没有上表致谢。 不久,刘崇得到郭威自立为帝和儿子刘赟被降封为湘阴公的消息,就派使者捧着书信请求郭威,将儿子领回晋阳。在此之前,郭威已将刘赟杀死在宋州。 刘崇得知儿子死讯,嚎啕大哭,想起李骧,哭着道:“我不听忠臣之言,以至于此。” 于是,刘崇为李骧立祠,岁时拜祭。 后周广顺元年(公元951年)正月,郭威即位之后不久,刘崇迫不及待地在晋阳称帝,国号为汉(史称北汉),改名为旻。仍以乾祐为年号。刘崇依附于辽国,自称“侄皇帝”。 李彝殷得知北汉建立,,于当年夏五月遣使,上表归顺。 后周广顺二年(公元952年)十二月,北汉麟州刺史杨崇训求援于西夏。当初,麟州土豪杨信自立为刺史,受命于后周。杨信去世,其子杨崇训嗣位,同李彝殷一起归顺北汉。不久,当地党项人围攻州城,杨崇训乃求救于西夏。李彝殷见是同族作乱,没有出兵援助。 后周显德元年(公元954年)正月,后周朝廷见李彝殷归顺了北汉,为争取李彝殷,遣使到夏州,册封李彝殷定难军节度使c检校太尉c加授太师c侍中c兼中书令c同平章事c晋西平王。 李彝殷见到后周朝廷的敕封,一大串的官职,心潮起伏,思绪万千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014章 平夏归顺大宋朝 面对后周朝廷的敕封,李彝殷心中大喜,谁加封的爵位高,就投向谁。于是背叛北汉归附后周。 后周显德元年(公元954年)一月,太祖郭威病逝,郭皇后之侄养子柴荣继位,是为后周世宗。周世宗继续改革,整顿吏治,严明军纪,为统一中国准备。 同年五月,府州防御使折德扆入朝觐见。折德扆回府州后,周世宗遂在府州设置永安军,授予折德扆为节度使。 李彝殷得知折德扆升为节度使,心中不悦。夏州为缘边大镇,李氏世代秉持节度使节旄(注),乃朝廷重臣,向来自持贵重。折德扆方才出仕,其职竟然与自己相同。 李彝殷前思后想,越思越想越不愤。立即派兵堵塞宣诏使者必经之路,不让使者通行。使者无奈,派人回朝禀报。 后周朝廷得报,君臣吃了一惊。周世宗与臣宰商议对策。 宰相冯道回奏:“夏州乃边地重镇,朝廷每加优恤,以安抚李彝殷。府州偏小,得失不关轻重。” 周世宗道:“德扆数年来尽力抵御后汉,怎能一旦弃之!夏州惟产牛马,百货仰仗中国供给。我若断绝百货,李彝殷有何作为?” 于是,派遣供奉官齐藏珍带着圣旨到夏州,严厉斥责李彝殷。李彝殷没想到朝廷会发怒,连忙谢罪,撤回拦路的夏兵。 李彝殷见朝廷怪罪,心中忐忑,若朝廷发兵问罪,夏军难以拒敌。他想愈合与朝廷的裂隙,却无良策。进贡财宝,朝廷岂能稀罕。平夏之地,荒芜贫瘠,也拿不出手好东西。 族弟李彝玉见状,献上一计:“可诱杨崇训归周。” “好,此计太好了。诱使杨崇训归降朝廷,世宗皇上一定高兴。”李彝殷大喜,“不过呢,朝廷正在气头上,我若上言,朝廷不允,可就更糟了。有了。” 李彝殷吃力地晃了晃肚子,心眼儿一转,生出一计。于是,派遣李彝玉为使,去府州见折德扆。 李彝玉到了府州,见到折德扆,送上礼物,传达了李彝殷的意思。折德扆一听,心中暗喜。若能让杨崇训背叛北汉归降朝廷,世宗皇上一定高兴。朝廷升任自己节度使之职还没回报,此乃绝佳大礼。 折德扆没想到李彝殷能给自己出此良策,消除了对其的怨恨。于是上表朝廷。 周世宗见到折德扆的奏章,心中欢喜。一是李彝殷知错就改,为朝廷谋事。二是李彝殷与折德扆议事,足见二人和好,乃朝廷之福,三是,又有蕃部弃汉归周,国运兴旺。遂下诏: 据夏州节度使李彝殷奏,崇训等拒命吾朝,被蕃部侵迫欲归,备 睹变通之意,特用宏纳之仁,宜分析名衔申奏,加恩酬赏。 于是,周世宗授予杨崇训本州防御使c检校太傅。 周世宗励精图治,欲统一中国,三次亲征南唐。正当大军挺进的关键时刻,周世宗晏驾,大军遂回师开封。六月,其子柴宗训继位,是为后周恭帝,年仅七岁。其母符太后垂帘听政。 后周显德七年(公元960年)一月,镇州和定州报称北汉和辽国大军南下,攻打后周,请求派兵援助。符太后和宰相范质,急令澶州节度使慕容延钊率兵抵御,又命殿前都点检兼宋州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率兵御敌。 二月三日,赵匡胤率军行至陈桥驿。其弟赵光义和赵普c石守信c王审琦等人密谋策划,鼓动士兵发动兵变,授意为赵匡胤黄袍加身,欢呼“万岁”,众人将其拥上战马。 赵匡胤心中暗喜,正有此意。揽住战马缰绳对诸将道:“我有号令,你们能听从吗?” 诸将站在战马前,齐声回答:“惟命是从。” 赵匡胤看看众将,威严地道:“太后,主上,是我以臣下侍奉的人,你们不得惊犯;大臣都是我同朝的兄弟,不得侵凌;朝廷府库c士庶之家,不得侵掠。遵守以上规定者有重赏,违犯者连同妻妾和儿女全部斩杀。” 诸将皆大声回答:“谨遵圣命!” 于是,赵匡胤整顿队伍,约束将士,率军回开封府。将士没有烧杀抢掠,进军顺利,只有副都指挥使韩通想谋害赵匡胤。王彦升率兵到其府第,将他斩杀。赵匡胤率军进入明德门,令军士回到兵营,来到公署。 不大功夫,诸将拥着宰相范质等大臣,急三火四地奔来。赵匡胤见了,哭着道:“违负天地,今至于此!” 范质等人还没来得及说话,列校罗彦瑰按剑厉声对他和几位大臣道:“我辈无主,今日必须立天子!” 范质等大臣面面相觑,毫无办法,也无回天之力,只得率众臣跪倒参拜。赵匡胤好言安抚。遂召集文武百官到朝,申时许,站班已定。翰林承旨陶穀从袖子里拿出周恭帝的禅位制书,当众宣读。宣徽使引导赵匡胤来到大殿就座,接受众臣的参拜。太监搀扶着赵匡胤来到崇元殿,穿上龙袍,戴上龙冕,即皇帝位。 一月五日,赵匡胤大敕天下,定国号为“宋”,改显德七年为建隆元年,定都开封。 李彝殷见中原王朝又变了,心里想:这也太快了,三年五年就换一个皇上,就改换一个朝廷。 李彝殷站在夏州城上,向前方遥望。大地回春,一片新绿,阳光明媚。和风徐徐,吹来清新c繁荣c新生的气息。无定河金波粼粼,仿佛一条金带,涌动着波浪向南方流去。 他欣喜地一笑,自言自语:你纵有千变万化,我有一定之规,我就认准了中国朝廷,你爱换谁就换谁,你爱咋变就咋变,你变我不变! 李彝殷怕耽误了大事,于宋太祖称帝的建隆元年一月,派遣族子c银州防御使李光严出使大宋王朝,奉表恭贺: 定难军节度使李彝兴上大宋皇帝陛下: 微臣李彝兴,本名彝殷,避宣祖讳,改殷为兴。 大宋鼎立华夏,如日中天,永耀辉煌。臣乃西土之小藩,仰中国之 扶助,始有今日。特上表归服,伏望皇帝陛下,降制微臣,永镇平夏。 至诚沥垦,仰俟帝谕。 宋太祖见表非常高兴,对群臣道:“李彝兴这人不错,多懂事啊,归顺我大宋,知道避讳朕父皇名讳。传朕旨意,封李彝兴为定难军节度使,加太尉。” 宋初被授予太尉之职的大臣只有两人,一位是宰相赵普,另一位就是李彝兴。足见大宋朝对李彝兴的恩宠之至。 此时,即位北汉帝位的是刘崇的儿子刘钧,他见平夏党项归顺了大宋,非常气愤。 “好你个李彝兴,不知羞耻,改姓改名,你还能改什么!宋朝与我朝有不共戴天之仇,你竟敢归服,朕让你这家伙会来事,不给你点颜色看看,不知道朕的北汉有多厉害!” 刘钧立即会同代州北部诸部入侵西夏。李彝兴派遣族弟李彝玉会诸镇之兵抵御。宋太祖下诏诸镇集结兵马,援助西夏。李彝玉率兵进抵麟州。两军打了一仗,北汉军战败,刘钧仓皇率军返回。 宋太祖得知李彝兴战败北汉,更加高兴了,立即派使臣去见李彝兴,下旨褒奖,并要定难军出兵继续骚扰北汉。 这个时期,北方有辽国和北汉,南方有吴越c闽c南唐c楚c吴c南汉c前蜀c后蜀c大理c南平等十国。宋太祖要统一天下,制定了“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战略方针。大军正在南方作战,而北方的后汉盘踞在山西,时常出兵骚扰宋朝的北方,使宋太祖不能一心一意地兵向南方。所以,宋太祖要李彝兴骚扰北汉,牵制北汉,以减轻北方的压力。 “臣谨遵圣旨。”李彝兴跪在地上,双手高举,接过圣旨。 送走了宋朝的使者,李彝玉问:“西平王,你真的要遵旨,出兵北汉吗?” 李彝兴微微一笑,“我没有那么傻,让定难军攻打北汉,不仅要死人,还与北汉结下仇恨。我党项与北汉无冤无仇,我凭啥去干傻事。北汉出兵打我,我出兵抵御,这不能怪我。咱们不能主动出击北汉,可派兵在边界活动。北汉如果询问,就说巡边。” 李彝玉点点头,担心地道:“咱们不出兵攻打北汉,大宋能答应吗?” 李彝兴道:“陈兵边境,北汉必以兵防备。大宋朝不会说什么,更不至于兵指平夏。咱们再给他送些礼,礼数到了,大宋也不能言语了。” 李彝玉点点头,“西平王所言极是。” 于是,李彝兴就派人给宋朝送去三百匹良马。 宋太祖看到三百匹良马,龙心大悦,对身边的将领道:“军队正缺马匹,李彝兴就送来了,还是上等好马,朕的军队里没有这样的马,真是雪中送炭,太好了,太好了。” 宋太祖心想,李彝兴给朕送来这么好的礼物,朕也得礼上往来呀。赐点什么呢?官也封完了,最大的官到顶了,金银也赏过了,绫罗绸缎也赐给了,连米面茶叶都送去了。这回就赐他一条玉带吧。 于是,宋太祖问平夏使者:“你家大帅腹围几何?” 使者禀道:“回陛下,我家主公腰腹洪大,如合抱之木。” “啊,如合抱之木?那得有五六尺!”宋太祖吃了一惊,没想到李彝兴这样肥胖,笑着道:“你家主公真福人也。” 使者回禀:“是,陛下,我家主公高大威猛,是位福人。” 宋太祖微笑着点头,看着夏使和大臣们,竟然开起玩笑:“这么大的肚子,得多费朕多少宝石啊。” 宰相赵普见皇上高兴,绷住笑脸,弯下腰一本正经地启奏道:“老臣启奏陛下,陛下今后若有意赐臣下玉带,不可只视朝服肥瘦,得先问其肚腹几何,再做圣断。” 注节旄:古时,以八尺竹子配饰牦牛尾,称为节旄。是朝廷授予使者或地方官员的凭证。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015章 杯酒释兵权 哈哈哈。宋太祖和众臣听到宰相赵普的话,都开心地笑了。 虽然多费了不少宝石,宋太祖还是龙颜大悦,亲自监工督造。玉带制做完了,派遣特使赐予李彝兴。 李彝兴感激涕零,向南方遥拜:“皇恩浩荡,微臣肝脑涂地,誓为朝廷藩辅。” 宋太祖雄才大略,器度豁如,胸怀天下,对天下分立,战争频繁,民不聊生,深感忧虑。 一日,宋太祖私下对宰相赵普道:“从唐结束至今数十年间,帝王换了八姓十三君,战争频繁不休,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是何因?” 赵普道:“造成天下混乱,战争频繁的根本,并非别的原因,乃是藩镇权重,君弱臣强而已。” 宋太祖问:“朕想结束天下的战争,使国家长治久安,如何得以实现?” 赵普深施长揖,回奏:“陛下有此心愿,乃是天地之福,人神之福啊。要解决这个弊端,惟有削夺方镇之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藩镇没有了实权实力,天子手握重权,朝廷掌握经济命脉,天下自然就安定耶。” 宋太祖点头,称赞道:“宰辅所言切中时弊,多谢指教。” 赵普连忙回奏:“微臣不过是谈谈拙见而已。” 宋建隆二年(公元961年)七月九日,宋太祖退朝后,留下石守信c高怀德c王审琦c张令铎c赵彦微等将领饮酒。 酒至半酣,宋太祖对他们道:“朕若没有诸位相携,也当不上皇帝。朕虽贵为天子,还不如做节度使快乐。当了皇帝之后,朕从未睡过安稳觉。” 此话令几个人不知所以,面面相觑。 石守信道:“陛下为何这么说,现在天命已定,谁敢再有异心?” 宋太祖眯着眼睛道:“谁人不想富贵?如果有一天,你的部下给你黄袍加身,拥戴你做皇帝。纵使你不想造反,也由不得你了。” 石守信等人一听,大惊失色,立即跪倒磕头,泪流满面地说道:“臣等愚昧,不知道此事如何处理,还请陛下怜悯我等,指示一条生路。” 宋太祖看看几个人,带着几分醉意道:“人生苦短,犹如白驹过隙,不如多累积一些金钱,买一些房产田园,传给子孙后代,家中多置歌妓舞伶,日夜饮酒相欢,以终天年。君臣之间无隙,上下相安,岂不是很好吗。” 几个人连忙磕头,哭天抹泪着回答:“谢陛下这样为微臣着想,对我等有再生之恩呀!” 次日早朝。朝廷之上,石守信和高怀德等人,上表称自己有病,纷纷请求解除兵权。 宋太祖欣然应允,遂解除他们的禁军职务,派遣到地方任节度使,并废除了殿前都点检和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司的职务。 宋太祖不断采取措施消弱藩镇的权力,各路赋税上交中央朝廷,将精兵调往京城,壮大禁军。又赐其弟赵匡义名为光义,封为殿前都虞候,睦州节度使兼任泰宁军节度使。又加封其为同平章事兼中书令,开封府尹,戍卫京师,再封晋王。由此,赵光义大权在握,职权在宰相之上。 渭河自渭源堡发源,自西向东流去。沿岸至银夏广大地区乃党项族二次迁徙之地,已生活c繁衍数代。渭河南岸的夕阳镇连接高山峡谷,树木郁郁葱葱。 尚书右丞高防调任秦州知州,到任后,见林木所出,夏人久获其利。于是,向朝廷上奏章,建议设置采造务(注)。朝廷命其置办。高防奉命开设了采造务,开辟疆域数百里,在险要地带修筑堡寨,招募三百人戍守。并以渭河为界,河北归夏人,河南归宋朝秦州。每年采伐万余木材,运往京师。 宋朝侵占党项之地,采伐树木,损害党项人和其他蕃族的切身利益,引起党项人和蕃族的不满。夏臣酋长尚波余率蕃部千余人,杀防守宋军,抢夺木材。 高防得报,派大军征讨。尚波余战败,领着众人逃跑,四十余人被俘。高仿向朝廷禀报,并将俘虏献与朝廷。 宋太祖不愿边境生事,其事又涉及到平夏党项,遂遣使到夏州,谕旨李彝兴约束部下,将俘虏全部放还,并赐尚波余锦袍和银带。尚波余感念皇上之恩,遂到秦州,面见高防,将所居的伏羌县献与朝廷。伏羌县乃险要之地,是秦州和渭河的屏障。 宋乾德元年(公元963年)二月,李光严的儿子李继迁出生,生即有牙齿,见到的人都感到惊奇。 李光严乃拓跋思忠之后,祖父李仁颜以仁厚著称,后唐时为银州防御使。父亲李彝景后晋时继任银州防御使。李光严嗣父职,大宋立国时,奉李彝兴之命,奉表入贺。宋太祖见他恭谨有礼,赏赐丰厚。 宋乾德五年(公元967年)九月,李彝兴去世。宋太祖废朝三日,以示哀悼,赠太师,追封夏王。李彝兴之子,李光睿立。宋太祖下诏,授予李光睿检校太保,定难军节度使。 宋太祖加强皇权和中央朝廷的权力,使各路节度使感到惶恐不安,皇上身边的亲信将领都罢权了,财权没了,节度使的军权不等哪天也得罢却。 李光睿也惶恐不安,担心有一天杯酒释兵权降临到自己的头上,想来想去,想出一办法:试探一下朝廷何意。遂于宋开宝五年(公元972年)三月上表: 皇恩浩荡,微臣欲进京,丹墀面圣,谢陛下龙恩。 宋太祖见表,很满意。遂下诏: 爱卿镇守平夏,劳苦功高,干系重大。路途艰辛,爱卿不必鞍马 劳顿。北汉乃朝廷之患,牵制其唯朕所盼耶。 李光睿得到圣旨喜出望外,旋着的心落了底,不用进京面圣,就是说太祖皇帝暂时还不会削夺自己的权力,也不会像后唐调我大爷去延州那样,把我调到别的地方去。他犯愁的是北汉,皇上老是让他打北汉,牵制北汉。不打吧,怕皇上不高兴。打吧,平夏就不得安稳了。 李光睿想出了缓兵之计,遣使进朝,禀报调集大军,筹集粮草,待准备妥当即出兵。宋太祖下诏准奏。 李继迁渐渐地长大了,已经十一岁了,出落成了大小伙子,俨然青壮之士。勇猛彪悍,颇有计谋,且擅长骑射。 一日,李继迁带着十多个骑兵出去打猎。突然从山上蹿下来一只猛虎,奔着他就扑去,吓得随从惊叫。他不慌不忙,一闪身让开猛虎,对随从命道:“你们都躲到树林里去。” 随从们惊慌失措地躲进树林里。 李继迁飞快地爬到一棵大树上,拉弓射箭,一箭射中老虎的眼睛。老虎“嗷呜嗷呜”狂叫几声,倒在地上死了。 随从们见老虎被射死,跑出树林,对李继迁高呼:“小少爷,你是打虎英雄!你是打虎英雄!” 李继迁射死老虎,不胫而走。从此李继迁声名大振。 定难军节度使c族伯父李光睿得知,十分惊喜,爱其骁勇,授予他定难军管内都知藩落使。 宋开宝八年(公元975年)五月,北汉继位的刘继元多次出兵进攻宋朝,每次都是战败而回。他想联合西夏,助一臂之力,共同征讨大宋。派使者来到夏州,招诱李光睿。 李光睿严词拒绝,怒斥北汉使臣。北汉使臣狼狈而退。 刘继元恼怒,派遣大军攻掠银州,报复李光睿。李光睿亲率大军出击。北汉军见西夏大军来了,仓皇撤退。 刘继元不死心,见武力不能征服李光睿,心生一计,又派遣使者到夏州,封官进爵,引诱李光睿。 李光睿不为所动,将北汉招诱的情况上表宋朝。 宋太祖认为江南既平,可以向北用兵,正好有了借口。于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九月,命侍卫都指挥使党进c宣徽北院使潘美率兵讨伐北汉,分五路进军太原。又命兵马监押马继恩进入黄河东界,焚荡堡寨。 是年十月,黄河结冰。李光睿再次亲率大军渡过黄河讨伐北汉,配合宋朝用兵。夏军破北汉吴堡寨,斩首七百级,缴获牛羊无数c铠甲数千,俘寨主侯遇,派人押送京城。 宋太祖大喜,加封李光睿检校太尉。此爵乃大宋朝最高的武官职位。 就在宋朝取得重大胜利之际,宋太祖在万岁殿驾崩,其弟赵光义即位,是为宋太宗。改元太平兴国。 李光睿接到宋朝新君即位的圣旨,得知新皇上的名讳,笑了:“我李家的人名咋与赵家皇上犯讳,父亲改名了,我也得改呀。改什么名呢?” 李光睿陷入了沉思 注务:宋代官府设置的贸易机构和场所。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016章 李继捧入朝 李光睿立刻上表恭贺新皇登基,并陈述为避太宗皇帝名讳,现名李克睿。 宋太宗笑了,对群臣道:“李克睿和他父亲一样懂事,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他父亲知道避讳先皇的名讳,他知道避朕的名讳。” 党项人和诸羌素不知教养,抢掠成性。庆州刺史姚内斌性情武猛,在镇十余年,西夏畏伏,不敢触犯。姚内斌死后,诸蕃有恃无恐。 灵州朝贡使臣回州,数帐夏人游牧至此,正遇灵州使臣,将其围住,抢夺了鞍马和器甲。通远军知军c兼灵州巡检董遵悔派人到夏州下檄文,欲讨伐李克睿。李克睿惧怕,派人将抢夺使臣的酋长扭送到庆州,全部归还所掠物品,并亲自书信请罪。 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五月,李克睿因病离去。宋太宗废朝二日,赠侍中。其子李继筠继任定难军节度使。 李继筠原为定难军都指挥使c检校工部尚书。李克睿去世,自任知州。朝廷授予他检校司徒c定难军节度观察留后。 宋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三月,宋太宗率军征伐北汉。李继筠派遣银州刺史李克远c绥州刺史李克宪率军助战,渡过黄河,进攻太原府,以张宋军声势。北汉在宋朝强大攻势下灭亡。 没过两年,李继筠去世了。他的儿子还小,实在难以担当如此重任。众部下在一起商量,推举其弟李继捧代理定难军节度使。 李继捧胸无大志,统率无方,部下多有不服者。银州刺史李克远更是睁眼闭眼,看不上李继捧。 李克远是李继捧的族叔,生性彪悍,当年曾率军协助宋朝攻打北汉,立有战功。他觉得李继捧不能服众,自己想取而代之为定难军节度使。于是,他就和弟弟李克顺商量。 李克远道:“继捧这小子,胸无大志,手不能持戟,众人竟然让他当节度使,我们先祖几代人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就要断送在他的手里。” “是啊,这小子无服人之处,既无运筹帷幄之才,又无率军征战之勇。”李克顺看看四周,低声对李克远道:“哥哥,干脆咱们反了,你取而代之,这样才能保住咱们李家的祖业。” 李克远看看弟弟,想了想:“好,就依你之言,反了吧。” 兄弟俩立即整顿兵马,准备偷袭夏州,推翻李继捧。 夏州城是定难军节度使的治所,是平夏党项的统治中心。 李继捧虽无治理才能,毕竟是西夏的统治者,定难军节度使,李氏党项的继承人,党项人还是维护他的。李克远和李克顺偷袭夏州城反叛的情报,秘密报到他的耳中,吓得他浑身哆嗦。没想到叔叔们起来造他的反,这还得了。他在心中思忖:节度使是大宋朝封给我的,我不能拱手相让。叔叔们不仁,别怪侄儿不义,我不能坐以待毙,拼了。 于是,他暗中布下人马,城外设下埋伏。 李克远和李克顺准备好了,瞅准时机,带着本部人马来了。 八月的夏州城和往日一样平静,旌旗招展,军兵按岗站立。此时,旭日刚刚升起,红霞满天。灿烂的阳光,照得城头一片辉煌。城门打开,人们进进出出,熙熙攘攘,一片祥和。 远远地望着夏州城,李克远微微一笑,“长生天助我也。” 他对李克顺点点头,李克顺对他点点头。李克远将手一挥。 李克顺会意,大声下令:“攻占夏州城,活捉李继捧!” 银州军兵呼喊着,纵马向前,奔城门杀去。离城不远,突然炮声炸响,砰c砰c砰,随着三声炮响伏兵四起,将银州兵将团团围住。 李克远和李克顺仓皇应战,银州兵被包围,以无斗志。李克远和李克顺声嘶力竭地督战,银州兵不理,只顾逃命,二人双双战死。没来得及逃走的银州兵见主帅已死,都跪地投降。 李克远兄弟俩的叛乱平定下来,李继捧的心刚刚安稳,又来事了。 绥州刺史兼西京作坊使李克文上表朝廷: 李继捧没有治理能力,不宜承袭定难军节度使,恐生变乱。请陛 下遣使来夏州镇守,将李继捧调往朝中。 原来,李克文和李克远一样,也想自己当定难军节度使。假意请朝廷派人来镇守,实际是想让朝廷任命自己。 接到上表,宋太宗非常高兴。大宋王朝已经将十国陆续攻灭,结束五代十国的割据局面,基本完成统一,只有夏绥之地还是党项藩镇统制。他正想着如何解决党项这个藩镇,机会就来了。 宋太宗立即遣中使持诏,授李克文为夏州知州,西京作坊使尹宪同知州事,同往夏州,宣李继捧入朝觐见。 李继捧不情愿入朝,李克文和使者一起督促。李继捧无奈,只得奉旨。宋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五月,刚刚担任节度使一年多,李继捧就带着家人入朝觐见太宗皇帝。这次觐见,是平夏部党项的重大事件,自上世以来,未尝亲觐天阙,李继捧是有史以来的首次。 李继捧的到来,宋太宗看到了希望,在崇德殿隆重地接见了他和他的家人,赐给他白银千两c帛千匹c钱百万。李继捧的祖母独孤氏向宋太宗敬献祖传的玉盘一个,金盘三个。宋太宗赐与重赏。授予李继捧彰德军节度使,他带去的叔叔们和兄弟们,也都封了官职。 宋太宗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热情地招待李继捧。李继捧十分感动,受宠若惊。一日,宋太宗又宴请李继捧,君臣愉快地喝酒观舞。 李继捧喝多了,看到皇上如此爱重,有些飘飘然,就对宋太宗道:“微臣继任这个节度使,家族中的叔叔和兄弟们多有不满,微臣实在不想再当这个节度使了,也不想呆在夏州了。微臣愿意献出银c绥c宥c夏c静五州之地,留居京师。” “爱卿说什么?你再说一遍。”宋太宗听清楚了,却不敢相信。 李继捧回奏:“回陛下,微臣愿意献出五州之地,留居京师。” 宋太宗大喜过望,心里乐开了花。朕发愁怎么办才能解决夏绥难题,李继捧竟然主动献出,即不用费心思也不用动刀枪。太好了,太好了。 “好,爱卿忠君爱国,实为我朝一代楷模。朕就准爱卿雅意,接收五州,留爱卿在京做官,赐爱卿豪宅田地,生计无忧矣。” 李继捧立即跪倒:“谢皇上,微臣不胜感激。” “爱卿平身。”宋太宗双手扶起李继捧。 与宴的大臣们见皇上亲手搀扶李继捧,大受感动。 宋太宗任命尹宪为夏州知州,派遣大将曹光实为五州都巡检使,率军北上,驻防夏州城,接收李家世世代代占有的五州之地,并负责将李氏家族迁往京城。 李氏家族开始迁往京城。有的人高兴万分,李氏家族原先世代生活在山川里,可谓艰苦卓绝,迁徙到平夏之地,生活富裕又有官做。能到汴京居住,不仅感到荣耀,或许能飞黄腾达,正所谓树挪死人挪活,步步高升。有的人揣揣不安,担心到了京城就会失去权力,也怕失去财产。 宋太宗清楚李克文的心愿,为不留隐患,以李克文迁徙李氏家族有功,下诏宣其入朝。李克文怀着希望,激动地带着全家进京。宋太宗隆重接见了李克文,并在崇德殿设宴款待。 李克文感恩戴德,激动之余,向宋太宗献上唐僖宗赐与其先祖拓拔思恭的铁券和朱书御札。 宋太宗喜出望外,看着太监小心翼翼地放在御案上的两件宝贝,心潮澎湃,激动不已!铁券和御札是占有夏绥之地的凭证。 宋太宗看着规规矩矩地站在大殿上的李克文,心中明白,李克文将无价的传家之宝献上,无外乎是以此作为交换,让朕封他定难军节度使。朕削藩功成,岂能留李氏在西夏继任定难军节度使。 宋太宗故作平静,掩饰着内心的惊喜,立即下御旨:“李克文献铁券和朱书御札有功,朕封爱卿为灃州刺史,明日赐宴庆功,择日赴任。” 李克文一听,傻眼了,传家之宝白献了,定难军节度使泡汤了,赏顿饭,封个刺史,就将我打发了。心中不满,却无办法,皇帝贵为天子,金口玉牙。他只得跪倒,违心地三呼:“谢主龙恩,万岁,万岁,万万岁!” 宋太宗随后加封夏州蕃落指挥使李克信等十二人官职,只有绥州刺史李克宪拒命不入京。李克宪因以前率军攻北汉有功于宋,骄奢跋扈,不顺从朝廷的命令。 李克文请以尹宪领兵讨伐,宋太宗不愿用武,派遣袁继忠持诏书到绥州宣谕皇上的旨意。 李克宪对袁继忠道:“李氏何负于朝廷,不能以一州给予吗?” 袁继忠道:“皇上以夏州归顺,赐给车旗金银,授予诸父兄弟官职爵位,还有房屋宅院,钱粮土地,宠荣极致。绥c夏之地远在羌夷,民贫地瘠。朝廷召李氏诸公入京,共享富贵。定难军节度使李继捧已经在朝为官,现在李克文也到了朝廷。绥州孤立无援,如果公还犹豫观望,一但朝廷恼怒,兵临城下,后悔可就来不及了。” 李克宪点点头,对袁继忠深施党项礼:“谢上使教诲,容在下想一想。” 袁继忠对李克宪抱拳道:“荣毁只在一念之间,望公深思而行。” 李克宪迟疑了很长时间,前思后想,也无计可施,只得随袁继忠入京。宋太宗授予他单州刺史,并赐给京城的宅邸。 看着李氏家族大都迁到京城了,宋太宗份外高兴,认为是李继捧之功,特授予他彰德军节度使,并设宴款待群臣,为李继捧庆功。 宋太宗问李继捧:“李爱卿,你在夏州用何道以制诸部?” 李继捧心中一颤,无奈地回答:“羌人彪悍,非能制也,微臣只能是行羁縻之策,哄哄他们而已。” 宋太宗点点头:“好,李爱卿做得好。羁縻之策,也是朕的大宋朝之策。民族友善,胜似用兵。” 群臣立即举杯赞颂:“皇上英明。”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017章 李继迁出逃夏州城 宋朝的押迁使都瞪着眼睛,盯着还没迁徙的李氏家族。李氏家族不管愿意迁往京城的,还是不愿意迁往京城的,已经陆陆续续往京城迁移。 在李氏家族中有一个人,即不高兴也没有不安,却另有打算。此人就是李继捧的族弟——李继迁,其祖乃是随拓跋思恭出兵征讨黄巢起义军,在渭河与建立后梁王朝的皇帝朱温对过阵,隔河将利箭射进桥头铁鹤的拓跋思忠。 李继迁与李克文不和,率本部族居住在银州,见到宋朝押迁使和迁徙告示,才知道西夏五州之地尽归朝廷,李氏五服宗亲都得迁往京城。 此时,李继迁已经二十岁,血气方刚,胸怀大志。他坚决反对放弃祖业,内迁京师。但是有的家族已经迁进京城,有的家族正做迁徙的准备。面对朝廷强大的接收大军,一己之力,奈何不得。于是,他就召集其弟李继冲c好友野利仁荣和谋士张浦秘密会议。 李继迁道:“我家族祖辈生活在平夏之地,已有三百多年,父兄子弟各据州郡,雄视一方。现在皇上下诏令我族全部迁到京城,怎么能弃先祖辛辛苦苦创下的基业于不顾。再者,我族迁到京师,其生死就由不得自己了,我李氏家族存亡未可知晓。诸位,我不想迁往京城,应当如何应对?” 李继冲道:“虎不可离于山,鱼不可脱于渊。我们兄弟现在可以乘夏州忙于迁徙,没有防备之机,杀了朝廷的使者,占据夏州和绥州,大事可成。” “不行,不行。”谋士张浦反对:“我们举事银州,时机尚不成熟,各家族和藩部肯定狐疑不决,未必支持我们。知州尹宪在夏州有重兵驻守,听到我们起事,朝发夕至,可以调配兵马镇压。宋朝大军已接收各州郡,名义是协助内迁,实为武力威胁。我们兵力不济,不足以取胜。” 野利仁荣道:“张先生所言有道理,就现在的局势和我们的实力,是不能造反硬拼的。” 李继冲道:“反又不能反,迁又不愿迁。我等不能坐以待毙吧?张先生,你说怎么办?” 张浦看着李继迁:“请问大首领意下如何?” 李继迁果断地:“我是坚决不迁往京城。” “好。”张浦道:“既然大首领决意不迁往京城,我听人说‘小屈则大伸’,在下建议离开银州。” “先生之言有理。”李继迁看着张浦,“离开银州,正和我意。” 野利仁荣点点头,“离开银州是个出路。” 李继冲看看野利仁荣和李继迁,问道:“离开银州往哪跑?往野利大哥家跑?他那个山寨能对付得了官军?” “我们不能往野利兄家跑,不能牵扯他,好让他给我们做内应。”李继迁看看弟弟,自信地道:“天地之大,一定有我们兄弟的安身之处。” 李继冲对张浦道:“请先生说说,我们离开银州之后怎么办?” “你们不要着急,听我说。我说完,大家看看是否可行。”张浦看看几个人,胸有成竹地道:“我建议逃到漠北,在那里安家立室,再联络豪族大姓,对抗朝廷,聚集力量,发展壮大,然后卷土重来,重振祖业的大事可成。” 野利仁荣道:“大首领,我看张先生之计可行,我们家族会策应你。” “好!张先生思虑缜密,眼光远大。”李继迁爽快地道:“就依先生之计,大事可图。” 李继冲为难地看着几个人:“大计已出,如何实现?官军四处把守,监督我李氏家族,我们怎么能跑得了?” 张浦微微一笑:“只需如此如此。” 李继迁家做着搬迁京城的准备,打包的打包,装箱的装箱。金银细软,粮食茶叶,必备之物都已装车。 一族兵急急忙忙进来,“禀大首领,一位押迁使来了,在府门等候。” “有请。”李继迁说完,随族兵而去。 李继迁对押迁使施以党项人的抚胸礼,“押迁使大人光临,在下甚感荣幸。里面请,里面请。” 押迁使抱拳还礼,“不客气,都知蕃落使请。” “押迁使大人请。”李继迁陪着押迁使等人来到院子里。院子里一片繁忙,人们出出进进,搬搬扛扛。 押迁使看看忙碌的人们,对李继迁道:“都知蕃落使,迁徙准备得如何?” 李继迁回道:“准备得差不多了,再有日即可动身。请大人看看,如有不妥之处,还请大人明示。” 押迁使在李继迁陪同下,在院子里查看,看看大车上的东西,看看地上堆着的物品,满意地道:“好,都知蕃落使识大体,积极内迁,国家之幸也。在下一定向知州尹大人禀报。” 李继迁施礼:“多谢大人。” “不必客气。”押迁使一拱手,“都知蕃落使忙着,在下告辞了。” 李继迁还礼:“有劳押迁使大人了。” 见押迁使一干人走远了,李继迁回到院子里,对张浦低声道:“还是先生料事如神。” 张浦道:“事在情理之中。” 灵幡飘飘,哀乐声声。一片白色灵幡之下,是穿着孝服打着灵幡的人们。灵幡队后是一辆拉着棺材的马车,灵车之后是十多辆拉着家眷的马车,车上的男女老少都带着孝。车后跟随着披麻带孝的送葬队伍。一行人有说有笑地向城门走去。 来到城门前,送葬队伍停下。 城门戍卫使走过来,“这是谁家送葬啊?” 张浦道:“是都知藩落使李继迁家。” “啊,是李继迁大人家呀。”戍卫使看看送葬队伍,“走吧走吧。” “谢大人。”张浦抱拳作揖,回身对送葬队伍挥挥手,“走吧。” 送葬队伍刚走了几步,还没进城门洞,后面忽地一声大喝:“站住!” 张浦大吃一惊,回身一看。银州都巡检使曹光实来了。 “曹大人。”李继迁赶紧迎过去,深施一礼。 “是都知藩落使呀。”曹光实看看李继迁:“你家何人仙逝?” 李继迁回答:“是在下的乳母太君。” “你的乳母?”曹光实看看李继迁,看看送葬的队伍,双眼忽地一瞪:“李继迁,本使跟着你们有段路程了,既是死了人送葬,为何送葬之人有说有笑毫无悲痛之意?” 李继迁微笑着道:“大人有所不知,我党项民俗,年岁大的老人去世,是已尽天年,亲人不哭,有说有笑,是为笑葬。少小之人去世,是为夭亡,亲人才哭。” “啊”曹光实一愣,随即点点头,大嘴一咧,“民族不同,其风俗也不相同。” 张浦走过来,“是啊,民族不同,其俗也不同。汉民族实行土葬,党项族实行火葬。大人,你看,还有一车载着木材,是到郊外火葬所用。” 曹光实用力点了一下头,“都知藩落使,听说你家内迁准备妥当了。” 李继迁道:“回大人,小人家都准备妥当了,正准备动身南行,不巧乳母离世,待送走乳母,即行迁徙。” “好,好。”曹光实满意地看着李继迁:“李氏历代忠臣,定不负皇恩。都知蕃落使,快去快回。早点搬到京城,享福去吧。” “谢知州大人。”李继迁笑道,“这都是皇上给我李家的厚恩。” 送葬的人们笑起来。曹光实也笑了。 送葬队伍出了银州城,向南而去。 李继迁对送葬的队伍道:“快走,快走。” 送葬队伍加快了脚步,离城大约有二十多里路程,前方一匹快马奔驰来到李继迁马前。“大首领,我家族长在前方恭候。” “好,走。”李继迁向队伍招招手,“走,快走。” 张浦道:“大首领,我看可以了。” “好。”李继迁对众人道:“脱下孝袍,拿起刀枪!” 人们欢呼起来,扔掉灵幡,纷纷脱去孝袍,将棺材盖打开,拿出刀枪。车上的男女老少也解下孝带脱去孝袍。 李继迁大手一挥:“走!” “慢,大首领别急。”张浦对李继迁道:“将孝袍孝带和灵幡都烧了。” “对,还是先生想的周到,给知州大人留个记号。”李继迁回身对李继冲道:“你领几个人,把送葬的那些东西都烧掉。” “是。”李继冲转身走了。 一堆火烧起来。红红的火苗,借着南风呼呼燃烧。 李继迁对人们道:“走吧,快走。” 送葬的队伍变成了军队,急速地向南奔去。前方一队骑兵迎来,还有一群马匹。高头骏马上是野利仁荣。 “来啦。”野利仁荣对李继迁道:“马匹和帐篷都准备好了。” 李继迁欢笑着对野利仁荣道:“有劳野利兄了。” 野利仁荣摆摆手:“别客气了,事不宜迟,让兄弟们上马,快走吧。” “好,后会有期。上马。” “后会有期。快走吧。” 李继迁一挥手。人马欢腾,骑兵们护卫着十多辆大车,飞驰而去。一行人折向东北方向,消失在茫茫沙海中。 万籁寂静,只有沙尘滚荡,被遮掩的太阳显得苍白无神,几支白色灵幡的长飘带在风中凄惨地晃动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018章 兵败地斤泽 地斤泽,沙海里的一块绿洲,在夏州城东北三百里之地。这里地势起伏,土肥水美。浩浩荡荡的湖水,清澈见底,倒映着碧蓝的天空和朵朵白云。湖面上,无数飞鸟翩翩翱翔。湖岸边红壤肥沃,芳草萋萋,树木茂盛,沙柳伸展。地斤泽仿佛一块碧玉,镶嵌在浩瀚的沙海里。 这就是张浦为李继迁选定的安身之地。两人望着浩渺的湖面,心情也像湖面那样宽阔,此起彼伏,无限激动。 李继迁和张浦选择了岸边一块地势较高的地方,让族人安营扎寨。他们将在这里开始新的征程,也将在这里开始新的生活。 “报将军,李继迁出城送葬,到酉时城门关闭的时候,还没有回来。” 曹光实一愣,“酉时关城门时还没回来?” 城门戍卫使回报:“是,大人。” “一大早就出城了,送葬能送这么长时间?”曹光实对身边副将冯哲道:“你带人到李继迁家看看。” “是,将军。”冯哲转身走了。 时间不长,冯哲急急忙忙回到府衙。“回禀大人,李继迁没在家,家里一个人也没有。” 曹光实有些吃惊,“什么?李继迁家里一个人都没有?” 冯哲回禀:“是,将军,他家里一个人都没有。麾下来到李府,大门关着,上前敲门,门就开了。我等在院子里和各个房间搜查,一个人都没有查到。” “一个人都没查到?难道这个李继迁不愿到京城逃走了?”曹光实有些不相信,对冯哲道:“明天派人到城外去看看。” 第二天城门刚刚打开,冯哲就带着一队骑兵出了城,在城郊四周转了一圈,除了城南二十多里地有一堆物品燃烧的痕迹,其它什么也没有。一条模糊杂乱的马蹄和车辙向南延伸了几里,就消失在沙海里了。 曹光实确定李继迁利用假出殡,逃出银州城,恼羞成怒,立即上报夏州知州尹宪。尹宪不敢怠慢,随即上报朝廷。尹宪下令对还没有搬迁的李氏家族严加看管,每户派人跟随。又贴出告示,限期迁徙京城,延误的家族严惩不贷。 党项人和当地的蕃族,对李氏家族有着深厚的情感,李氏家族在这个地方统治管理三百多年了,有着深厚的基础和威望。突然换了外人来,有些反感和不忿,这种情绪随着宋军的驻扎,越来越严重。 李克文被调到京城后,夏州发生动乱。尹宪是个粗人,战场上冲锋陷阵是把好手,管理地方和异族民众,简单粗暴。他立即发州兵讨击,杀死数百人,抢夺牛羊万计。他的残酷镇压,遭到党项人和蕃族的强烈不满和反抗,各地时常爆发变乱。 宋太宗得到上报,清楚党项人和蕃族不忘李氏,只得再命李克文为夏州知州,回来安抚民众。他明白皇上的用意,表面应承。 李继迁利用夏州动乱和民众不满的大好时机,聚集人马,积蓄力量,扩张势力。不断骚扰夏州和周边村寨等地,搅得尹宪和曹光实坐卧不安,恼羞成怒,派出兵将抓捕。等官军出动了,李继迁的人马就没影了。 曹光实气得浑身颤抖,坐在马上,望着无边的沙漠大骂:“你个李继迁,不知好歹的东西,你不愿迁到京城就算了,朝廷也没怪罪你,你爱在哪呆着就好生呆着。我们懒得搭理你,你竟然骚扰我们,杀官军抢县衙,等着我逮着你!” 李继迁出没无常,搅得银夏诸州没有安宁。官军多次出剿,都无功而返。曹光实和尹宪一面加强防守,一面向朝廷禀报情况。 宋太宗见表,诏令银夏绥宥四州都巡检使田钦祚与西上閤门副使袁继忠率兵巡护,以大军震慑李继迁。并下诏绥c银c夏等州官吏,给钱粮产业,招引投奔李继迁的党项人和蕃民归业,消弱其力量。 李继迁没有退缩,依然四处出兵。一日,探马报告宋军在葭芦川巡边。他带领人马,经柞蚕岭出击宋军。两军战于葭芦川。党项人马虽勇猛,无奈宋军太多,不能取胜。李继迁命弃甲丢马撤退。宋军见党项人丢下铠甲和马匹,顾不得追赶败军,争抢战利品。 秋天来了,塞外一片凋零。寒风吹动,白雪飘洒。 “报--”探马急忙跳下战马,奔进大帐。“报大首领,宋将田钦祚屯兵三岔口。” “知道了,你下去吧。”李继迁眼睛一亮,对张浦道:“天冷了,宋军不再巡边了,我们不能让他们安安稳稳地呆着。” “对,大首领说得对。”张浦建议:“宋军驻守三岔口,扼守夏州要害,制约我军行动,以控驭全局。我们不能坐以待毙,要寻机出击。” 李继迁点点头,“现在,宋军立足未稳,我们打他一家伙。” 张浦道:“我们给田大人送上一份厚礼。” 夜幕降临。宋军大寨灯火隐现,巡逻士兵一队接一队不停地巡视。 “杀呀--”李继迁率军冲开寨门,杀进来,宋军仓皇迎战。田钦祚被杀声惊醒,急忙披挂上马,率军反击。两军在夜下厮杀。 宋军众多,训练有素,夏军渐渐支持不住。李继迁大手一挥。夏军且战且走,退入狐貉谷。田钦祚率军追击,进到张浦的伏击圈。宋军苦战,冲不出伏击圈。 袁继忠得报,急令龙卫指挥荆嗣率骑兵火速增援,自领大军随后。宋军内外夹击,夏军败退。田钦祚得救,领军退还,依山为营。李继迁退走二十里,安下营寨。 田钦祚命荆嗣领劲卒五十人,乘夜纵火袭击夏军营寨。李继迁没有防备,营栅被烧毁,军士死者千余人,败回到地斤泽。 李继迁对张浦道:“我李氏失去五州之地的统治权,党项人和蕃民更加贫困。宋朝以钱粮招抚,致使亲离众散,使我无力对抗宋军。” 张浦道:“宋军遍驻银c夏,势难与争。宥州富庶,是党项人之地,有横山为屏障。大首领若能得到横山党项的支持,聚集力量,退守地斤泽,扼险观变,亦克复之策也。” “好,军师之见,乃为上策。” 李继迁采纳张浦之策,亲到横山。两万横山党项人归附,力量大增。李继迁雄心勃勃,于是,率军进攻宥州。巡检使李询率所部宋军出城迎战。夏军不敌宋军,李继迁再败,退回地斤泽。 李继迁见屡战屡败,与张浦商量对策。 张浦道:“我军屡败,实因军力不足,宋军数倍于我,且训练有素。我们当积蓄力量。” “好。就依军师。”李继迁命李继冲招纳蕃部。 咩嵬部酋长魔并人乜崖与南山族响应,率所部投奔。李继迁大喜,热情地接纳了二族。 宋雍熙元年(公元984年)七月,李继迁率军进攻王庭镇。其镇在在夏州西北。夏军一举攻克王庭镇,俘虏万余人。 尹宪得报,立即率军赴援,感到王庭镇,此地一片平静,一个夏军也没有。气得尹宪哇哇大叫。 李继迁在地斤泽一面招纳人员,一面伺机而出,搅得银夏之地不得安宁。 不久,尹宪探知了李继迁的隐身之地,他迅速来到曹光实的驻地银州。 尹宪道:“曹将军,本府探知了叛贼李继迁的藏身之地。” “太好了,你我给他一窝端。”曹光实的大手做了个一把抓住的动作。 一匹快马飞一样奔进野利大寨。 “报大族长,夏州知州尹宪带领官军天还没亮就出城了,向城北方向奔去。” 野利仁荣一惊,“你的情报准确?” 细作回道:“准确,刚到丑时,小人听到街上脚步声很大,偷偷从门缝往外看,看见大队的官军,从北门出的城。一早开了城门,小人就来了。” “不好。”野利仁荣大吃一惊,“来人!” 大漠里,夏州的骑兵在尹宪带领下,急速向地斤泽挺进。二百里之外的东方,也有一支骑兵急急匆匆地进军,方向也是地斤泽。 晨曦中,野利家族的快马,向地斤泽飞奔。 宋军探马奔到知州尹宪马前,“报知州大人,在前方发现三匹快马向地斤泽而去。” “三匹快马向地斤泽而去?”尹宪向前方看看,大声喝喊:“来人,快追上前方的三匹快马,务必将三人抓住!” “是。”副将冯晢对身边的牙将下令:“你带一队骑兵去追。” “是,将军。”牙将带领二十多个骑兵飞奔而去。 三匹快马渐渐显出了踪影。 “站住,站住!”宋军大喊。 三个人听到呼喊,大吃一惊,用力夹了一下坐骑,三匹马狂奔起来。宋兵紧紧追赶。“站住!站住!再不站住,抓住格杀勿论!” 一个人野利族兵对另外两人道:“你俩快跑,我来掩护。” 那人回马冲到官军马队前,挥刀砍杀。官军将他围住。牙将对手下大喊:“别都围着这个人,快去追那两个人!” 野利族兵砍倒两个骑兵,自己也负了伤,冲出包围,向前面的官军追去。牙将拿出弓箭,对着他射去,一箭正中背膀。野利族兵飞身落马。 天渐渐黑下来。一个野利族骑兵身带利箭飞奔到寨门前,大喊:“快禀报大首领,官军来啦!官军来啦!” 李继迁得报,大惊,奔出帐篷,大喊:“快上马,官军来啦!” 党项人一听官军来了,都慌了手脚,奔出帐篷赶紧去马棚牵马。两股宋军骑兵将营寨团团围住,无数支火把将大寨照得如同白昼。 李继迁对众人大喊:“冲出去,杀,杀呀!”一马当先冲向宋军,挥刀砍杀。 浓重的夜色里,一场混战十分惨烈。党项人和藩人虽然凶猛,战斗力很强,无奈宋军太多,一拨儿倒下,一拨儿又冲上来。李继迁的人马渐渐抵挡不住,一个接一个摔下战马。很多人连盔甲都没来得及穿,以血肉之躯抵挡刀箭。 李继冲对李继迁大喊:“大哥,别杀了,快走吧。” 李继迁对二弟高喊:“快去接母亲。” “不用接了。”曹光实骑在马上,对李继迁喝道:“叛贼,你母亲和妻子已在老夫手上,快快下马投降!” 李继迁大惊,只见母亲和妻子已被宋军抓住。兄弟俩顿时双眼冒火,挥舞腰刀,就要冲向曹光实。 李母见状,冲二人大喊:“别管我们,你俩快跑,快跑啊!” 李继迁大叫:“不行,我一定救你们出来。” 李母焦急地高喊:“你要过来,我这就死!” “母亲,不要!”李继迁怒瞪圆眼,对曹克实骂道:“堂堂大将,竟然以女人为质。放了我母亲,有种你撒马过来。” 曹光实冷冷一笑:“你已是网中之鱼,败军之将,焉敢狂言。将士们,立功就在此时,抓活的!” 李母声嘶力竭地呼喊:“快跑,快跑!” 李继迁看看黑压压的官军,只得对弟弟道:“走!” 两人拼死杀开一条血路,冲出宋军包围圈,身后数百骑跟着杀出来。宋军骑兵紧紧追赶。 “大哥,你快走,我断后。” 李继冲调转马头,搭弓射箭,几名宋军骑兵摔落马下。宋军将士惊骇,勒住战马。李继迁领着残兵败将,趁着夜色狂奔,消失在浓重的夜色里。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019章 大宋朝降旨 地斤泽之战,李继迁损失惨重,被杀五百多人,余者四散奔逃,被烧毁帐篷一千四百多座,老窝被端。好不容易聚集起来的人马,一下子都没了,连母亲和妻子也被生俘。李继迁带着李继冲和残兵,向破丑部奔去。 张浦一见到李继迁,就知道发生什么事了。此前,张浦来联络破丑部族长破丑重遇贵。破丑重遇贵热情地接待了李继迁。 李继迁对张浦道:“都怪我,忘了你的嘱咐,放松了警惕,让尹宪和曹光实钻了空子,全军覆没。请军师放心,我李继迁是个矢志不移的人,决不会放弃恢复祖业的宏愿,我还能战,定要战斗下去!” 张浦赞道:“好,只要大首领不丧失斗志,敢于再战,宏愿可成!” 破丑重遇贵拉住李继迁的大手,“大首领,大哥支持你。” “我谢谢大哥。”李继迁紧紧握住破丑重遇贵的手,眼里滚动着感激的泪水。 张浦看着李继迁,“我们应该改变策略。” 李继迁问:“策略如何改变?” 张浦说:“以我们现在的实力,和宋军硬碰硬地对抗,攻打州县抢占地盘,还不行。我们现在的主要任务应该是聚集人马,壮大力量。” 李继迁道:“军师说的对,我也感到现在和官军对抗还不行,无异于以卵击石。”李继迁看看张浦:“以军师之见,我该如何做?” 张浦道:“以在下之见,你要做两件事:第一件事,你要和各豪族联姻,争取他们的支持,壮大力量;第二件事,给大宋朝皇帝上表,说明自己不去京城的原因,是祖辈生活在这里习惯了,没有别的意思。表明归顺朝廷的意愿,希望朝廷允许你留在当地,继续统治夏州,做一个让朝廷放心的好臣子。” 李继迁道:“我看上表也白上,皇帝能让我重新统治夏州?” 张浦道:“上表不是目的,乃是‘抛砖引玉’之计,这是为了麻痹朝廷,争取时间。” “好,就依军师之计。”李继迁看看张浦,笑了,“给皇帝上表,这事只有你能行。” 张浦点点头,“在下责无旁贷。” 世泽长存,祖功未泯,人心思旧,蕃部拥戴。为臣不望通显皇朝, 但愿余生在蕃部,继承祖业之志,常为不侵不叛之臣。 宋太宗看到李继迁的上表,虽然心里感到些许安慰,却还是不满。心想,你李继迁一个小小的定难军管内的都知蕃落使,竟敢向朝廷提出管理夏州的无理要求,朕好不容易把你们家族弄到了京城,削藩成功,还能留你做夏州的知州? 他也接到了尹宪和曹光实的表章,两人的表章向皇帝汇报了作战的经过和取得的战果,心中欢喜,要趁热打铁。 于是,宋太宗立即下旨,派遣参知政事秦翰为宣抚使去夏州,找李继迁宣旨。秦翰到了夏州却找不到李继迁。 李继迁总结多次失败的经验教训,停止了对宋军和州县的骚扰,驻地也是经更换。曹光实和尹宪派出很多探马,也没探着李继迁的踪影。 转眼间,秦翰来到平夏之地快半年了,天天对着圣旨磕头,愁眉不展,只得小心翼翼地抚去灰尘。 一天,秦翰对尹宪道:“尹大人,再找不到李继迁,在下无法回朝廷向皇上复旨呀。” 尹宪无可奈何地道:“在下也想找到李继迁,可上哪找哇。宣抚使大人也看到了,本州天天派人出去找,也找不到他,在下也没办法。” 秦翰想了想道:“知州大人,在下想出一个办法,不知是否可行。” 尹宪看着秦翰:“宣抚使大人有何高见,请讲。如可行,在下一定照办。” 秦翰道:“以在下拙见,可张贴告示,告诉李继迁,皇上给他下圣旨了,让他找地方,宣抚使去宣旨。” “好,这倒是个办法,将告示张贴到各个州县,广为人知,李继迁一定能得到信息。”尹宪看看秦翰,又道:“此法可行,却不知李继迁是否敢迎接宣抚使大人。” 秦翰道:“咱们就不管他李继迁敢不敢接圣旨了,只要咱们想尽办法了,他李继迁不接圣旨,是他的问题,在下就可以回朝复命了。” 清晨,州衙大门慢慢打开,尹知州刚刚坐下,大堂上就响起咚咚的鼓声,一位彪悍的青年大汉,手握木槌在击鼓。 咚咚的鼓声,惊动了府衙。卫兵连忙奔过去,大喝:“你是何人,在此击鼓。” 大汉放下木槌,向府衙卫兵施了一个党项礼,“在下是李继迁的弟弟李继冲,特来给知州大人送信。” 尹宪一听是李继迁的弟弟,送信来了,连忙对府衙卫兵道:“快快,把他带过来。” 李继冲来到尹宪面前,没有下跪,只是行了个党项的抚心礼。“小人是李继迁的弟弟李继冲,奉兄长之命给知州大人送信来了。” 尹宪不满地看看站在面前的李继冲:“将信件呈上来。” 李继冲从怀中掏出信件,双手递给府衙卫兵,府衙卫兵接过转交给尹宪。 尹宪接在手里,慢慢地启封,抽出信纸,瞪着眼睛观看。看完了信,他看看李继冲,傲慢地道:“你哥哥确实能保证天使的安全?” 李继冲道:“回尹大人,我大哥说了,一定保障朝廷使者的安全,请尹大人派将士护送。大人要是不相信,鄙人愿意留下作人质,等朝廷的使者安全回来,再将我放了。” “你不必作人质,本大人知道你们党项人淳朴实在,言而有信。”尹宪站了起来,走到李继冲面前,“我马上就请天使跟你去,宣完圣旨就护送回来。不过,本州得派人护送,朝廷的天使得有朝廷的威仪。” “是,尹大人,尽管安排。”李继冲给尹宪行个党项礼,“请大人放心,后天申时,朝廷使者和护卫军一定安全回州衙。”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恭迓天庥,懋昭皇极。日月照临,罔非臣庶。 河西李氏世代忠诚,久任边疆,忠节著于前朝,丰功彰于昭代。 属兹家庭多难,几化参商;幸逢恩诏曲全,无亏棣萼。定难军节度 使继捧心怀国家社稷,已将夏c绥c银c宥c静五州之地献与朝廷, 主动撤藩。精神可嘉,功彪青史。朝廷特将李氏族人安居京城,以 示皇恩。 唯管内都知蕃落使继迁,擅留平夏,业经同族共列王朝,何忍 一夫远居荒俗!况夷落之内,或有跳梁;亲近之间,岂无煽动? 朕念李氏之功,宽宥为怀。望早归朝廷,宠秩有加,不失当躬富贵。若 敢行旅拒,难逭天诛,不特宗祀忽焉,抑且身名两败。细思善后, 合念归诚。宠秩有加,不失当躬富贵;恩荣勿替,永贻奕世箕裘。 祸福分途,在尔一念。 钦此。 “谢皇上,李继迁接旨。”李继迁跪在大帐中,高举双手,虔诚地接过圣旨,站起来,对秦翰道:“天使大人辛苦了。” 秦翰对他道:“李大人,圣旨你也接了,皇上的良苦用心你也听明白了,意下如何呀?” 李继迁道:“天使大人,不是我李继迁要对抗皇上的旨意。大人你想,先祖几代人流血拼命才有这五州之地,我族居住在平夏已有三百多年,我实在是故土难离呀。” 秦翰道:“人就是这么回事,行李卷往哪一扔,哪里就是家。在下知道你们党项族先人,世世代代是生活在青海之地,到平夏是后来才迁徙过来的。俗话言:‘人挪活,树挪死’。等你到了京城,高楼栉比,繁华非常,灯红酒绿,歌舞升平,再让你回来,恐怕你还愿意回来呢。” “大人说的是。”李继迁道:“话是这么说,一但动脚远离故土,也是伤怀。请天使体谅在下,容我再想想,想好了,我会向朝廷上表。” 秦翰点点头,“朝廷和皇上对你李家可不薄啊,望李大人不要辜负了朝廷和皇上的一片心啊。” 月夜下的地斤泽,宛如仙境。夜空晴朗,一轮明月很大,像一盏巨大的宫灯悬挂天空。亮晶晶的月光,照耀得地斤泽一片金辉。浩淼的湖面,泛起层层波浪,映照着明月,分外旖旎。地斤泽一片寂静,无数座白色的帐篷,静静地坐落在湖边高地上,仿佛穹隆下盛开的奇异鲜花。 大帐里,秦翰躺在为他特意搭起的卧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心中思忖:离京半年多了,好不容易才找到李继迁,宣诏完毕,李继迁并没有说“微臣遵旨”,再三追问,只是想一想再说。看来他是不会归顺了,更不会前往京城了,陛下是打错了如意算盘。 秦翰又翻了个身,看看睡在地毯上的李继迁。 李继迁睡得呼呼的,鼾声如雷。这个二十多岁的毛小子,威武雄健,睡着了也如猛虎一般。 嘿嘿。秦翰在心里笑了。臭小子,胆子太大了,也不设防,就不怕我杀了你。 秦翰真想起身,拿起李继迁的宝刀结果了他,为朝廷除害,省得皇上吃不香睡不稳。转念又一想,我是朝廷的命官,堂堂使臣,暗中使刀,就是得手了,也让人鄙夷。再说,这小子不会这么傻,让我轻而易举就能杀了他,就是真能杀了他,可能也出不了营寨,护卫我的百十来人也得葬身在这片沙海里。我的卫士都睡在哪了?身边一个人都没有,就连党项兵也看不到。 秦翰起身,看看地毯上酣睡的李继迁,怅然若失地叹了口气,步出帐外。 四周寂静无声,圆月洒下皎洁的光辉,照得大地亮晶晶,杨柳轻扬,湖水粼粼,氤氲缥缈,仿佛仙境。 秦汉没想到荒凉的塞外,竟有如此景色。 置身月下美景,秦翰心情感慨复杂。远离朝廷,置身塞外,肩负君命,神圣的使命感,在心中油然而生。他抬头望着明月,随口吟出诗句:“塞外九千里,明月映金泽。只身持旌节,何时朝天阙?”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020章 计杀曹光实 “天使大人辛苦了。”尹知州在城门口迎接宣诏归来的使臣。 “有劳知州大人了。”秦翰抱拳还礼。 李继冲下了马,对秦翰和尹宪施礼,“二位大人,申时已到,天使大人已安全送回州城,小人的使命就完成了,小人要回去了。” 尹宪用鼻子亨了一声,“你和你哥哥还行,挺守信用。回去以后,和你哥哥好好商量商量,赶紧归顺朝廷,到京城去享福有多好。你说,你哥俩,在大漠里东躲西藏,吃沙喝风。啊,好受怎么的?” 李继冲憨厚地一笑:“知州大人的话,在下一定传告为兄。” 秦翰对李继冲道:“回去替本官谢谢李大人的招待,望他深思,不负圣上的洪恩,早作决断。” “是,秦大人,回朝一路保重,小人这就回去了。”李继冲又对二人施了一礼,一抬腿跨上坐骑,手一挥,一行人调转马头,飞驰而去。 秦翰望着远去的李继冲,叹息一声,“李氏兄弟真是两员虎将,年轻有为,可惜可惜。” 尹宪不以为然地瞅了一眼秦翰,“老大人,回衙吧。” 一行人进了州衙,两人刚刚落座,副将冯晢对尹宪一抱拳:“尹大人,反贼李继迁还在地斤泽,末将愿领一队兵马,去将李继迁擒来,献与朝廷。” “愚钝。”尹宪斜了一眼冯晢,“李继迁还能傻傻地呆在地斤泽,等官军去擒他?” “末将看他没有走的意思。” “你们刚刚动身,他当然不能走,怎么能把行踪暴露给你们。”尹宪对冯晢道:“你护卫天使大人一路辛苦了,回营休息吧。” “是,大人。”冯晢不情愿地退去。 李继迁接受地斤泽之败的教训,怕再遭到官军的袭击,经常转移驻地。 他很忙,正忙着娶亲,按照张浦的计谋,自己娶媳妇,也给弟弟娶媳妇。野利族c嵬名族c没藏族都把自家的女儿嫁给他和他的弟弟。李继迁又在平夏地区广招羌众。当地的蕃汉之民世代受到李氏家族的恩惠,纷纷前来归顺。汉人李大信率部来归。 李继迁见时机成熟,就请出祖父李彝兴的画像,对众首领道:“我李家世世代代拥有平夏五州之地,却被朝廷占据了。各位大首领,既然不忘我李家对你们的恩德,你们能跟从我去复兴我祖宗的基业吗?” 呼啦一声,众首领都跪在李彝兴的画像前,右手抚在心窝上,发誓道:“我等世受李家恩德,一定跟从李大首领恢复李家祖业。” “谢谢各位大首领,继迁磕头了。”李继迁连忙跪在众首领面前,激动地道:“我李氏之宏业,仰仗各位了。” 李继迁恢复了元气,日渐强大。 一日,党项旧部拓跋遇率领其族来归。拓跋遇虽是党项拓跋部,却是李氏远支。原来,拓跋遇向朝廷上书,禀明赋税太重,请求迁往内地,朝廷不允。拓跋遇无奈,只得率族起事,被夏州巡检梁迥带兵击败,逃进山谷。 拓跋遇对李继迁道:“银州地据四塞,西接夏c绥,东邻麟州和胜州。公家先泽未远,蕃汉之民都怀念李氏对他们的恩泽,希望李家重回银州。如出兵攻取,城可得也。” “银州城坚固无比,易守难攻。”李继迁看着众人:“诸位可有妙计?” 拓跋遇道:“我族还有一些人留在城里,如果大首领要攻取银州城,我族可以做内应,我带来的族人也可支援你,银州城指日可破。” “在下谢谢大族长。”李继迁看看众人:“去年兵败地斤泽,是因为我大意放松了防备,不是我们实力不足。现在,拓跋遇大族长来协助我,攻取银州我有把握。” 李继冲到:“大哥说得对,地斤泽之役,是防御疏忽,不是我们作战不行。漠北不足以安家立业。现在拓跋遇大族长带领族人来归,天赐良机,失此不图,后悔何及?”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攻取银州,我看可行。”张浦看看拓跋遇和李继迁,又道:“曹光实是一员猛将,久战沙场,善于用兵,我等不能小觑。为稳妥之计,只能智取。” 几个人看着张浦。 李继迁问:“如何智取?” 张浦对李继迁道:“大首领,你可以利用皇上诏你归朝设计。你就对曹光实说想好了,要归顺朝廷,请曹将军来接受请降。这样,就能将曹光实诱出银州城,然后乘其不备,攻可必胜。” 拓跋遇问:“曹光实能相信大首领的请降吗?” 张浦胸有成竹地说道:“曹光实会相信的,因为大宋皇上给大首领下过旨,让大首领归顺。而且,曹光实又是有勇无谋之人。” “啊,是这样。”拓跋遇点点头:“有下旨这事,曹光实一定会相信的。” 李继迁道:“是啊,曹光实一定不会怀疑。我们不仅要将曹光实诱出银州城,还要将他杀掉,铲去平夏之患。” 拓跋遇道:“我在银州城内埋伏,等曹光实出城走远就夺城。” 张浦拍手道:“内外举事,银州城垂手可得。” “那就请先生给曹将军写封信吧。”李继迁转身对李继冲道:“这封信还得你去送,你经常和官军打交道。” “是,大首领。”李继冲领命。 哈哈哈,曹光实看完李继迁的信,哈哈大笑,“好,好。”他两手举着信笺,又朗声念起来: 曹将军勋座:敬禀者李继迁。小人无视天廷,有悖圣恩。多次与官 军对垒,大败而遁。现无处藏身,内外窘迫。感念天子隆恩,降旨命归。 小人愿归顺朝廷。 兹,定于后日辰时,在葭芦川歃血为盟,然后举族归降。专候钧示。 李继迁顿首。雍熙二年(公元985年)二月十七日。 曹光实大喜,欲为朝廷立下功勋,也不同其他人商量,看看面前的李继冲,兴奋地道:“你哥哥此举乃明智之选,可谓青史留名。往昔,你家先祖拓拔赤辞和大唐卫国公李靖,歃血为盟,归顺大唐,赐与国姓,封为西平公,才有你李家的今日。你和你哥哥归降,必将飞黄腾达,前途无量。这是好事,对朝廷对你李家都是好事,本将军准了。你回去,对你哥哥说,曹某准时到达。” 李继冲虔诚地给曹光实施礼,“谢大将军接纳我李氏归顺,这是我族之幸。” 曹光实笑着道:“刚才曹某说了,这是你李氏全族之幸,也是朝廷之幸。你回去吧,告诉你哥哥,后日辰时曹某一定到。” 李继冲走了,曹光实还拿着李继迁的信,又看了两遍,无限欢喜,想当年李靖和拓拔赤辞歃血为盟,成为佳话,留名青史。今我曹光实也要效仿卫国公,为朝廷立下大功。 清晨,曹光实命儿子曹克明护送辎重在后,率百骑出城,就奔葭芦川去了。半路上,李继冲带领数骑前来迎接。 二月仲春,塞北的平夏,乍暖还寒。冷风吹来,似军刀轻刮。大地还没解冻,有的地方闪烁着积雪的白光。马蹄踏地犹如踏铁,响起当当当的清脆声。 曹光实骑在战马上,老当益壮,意气风发。远远地望见葭芦川旌旗招展,人影攒动。他心里一阵激昂。 李继冲对曹光实道:“大将军,家兄在前面恭候,小人前去通禀。” “去吧。”曹光实摆了一下大手。 李继冲夹了一下战马,战马四蹄腾飞而去。 一行飞骑,由远而近。李继迁骑在高头大马上,率队来迎。曹光实大喜,心中一颤,剧烈地跳动起来。 李继迁在马上以汉族之礼抱拳道:“将军大驾光临,小人恭请。” 曹光实抱拳还礼:“大首领请。” 李继迁在前边引导,曹光实在后边跟随。葭芦川就在前面了,李继迁突然举手挥鞭。霎时间,旌旗晃动,伏兵突起,喊声震天。前来迎接的党项骑兵,忽地调转马头,挥舞刀抢冲了过去,刀光闪处,宋军骑兵纷纷落马。 曹光实大惊,连忙拽紧缰绳。战马前蹄腾空,嘶鸣一声,嘎然停住。 “中计了,快撤!”曹光实大喊一声,正要拨转马头,一只利箭带着风声飞来,正中他的心窝。他在马上晃了两晃,一手握住箭杆,大呼:“李继迁,你你”轰然坠下战马。 战马一跃奔出,腾空而起,跑了几步折转身跑回曹光实身边,前蹄刨地,打着响鼻,嘴唇舔着他那须发遒劲的大脸,哀哀地嘶鸣。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021章 浊轮川之败 李继迁诱杀了曹光实,全歼其部下,让夏军将士换上宋军的军服,打着曹光实和宋军的旗号,奔银州进军,一举袭破银州城,缴获军资器械无数。 “李家人又会来啦!”人们欢欣鼓舞,奔走相告。于是,归附李继迁的党项人和其他蕃汉人越来越多,其势大增。 李大信对李继迁道:“大首领,我们占据银州城,你可自称定难军节度使和平西王,以号令西夏之地番汉民众。” 张浦道:“你家失去平夏五州之地,现在只是占据银州一城,广大疆土尚未收复。刚得到一州就妄自尊大,会使族人和部下不思进取。恢复祖业,任重道远。以在下愚见,应该先设官授职,派遣州郡驻守,以鼓励部众奋勇作战,续图大业。” 李继冲道:“这怎么叫妄自尊大呢?我李家原有五州之地,现在只收复一个银州,还差四州呢。再说了,定难军节度使和平西王就是我李家的官职和尊号,我哥哥受之无愧。” “你说的没错。”张浦看看李继冲:“定难军节度使和平西王都是你李家的,大首领受之应当。问题是,现在时机还不成熟。五州之地的党项人和其他蕃汉民众之心,是倾向朝廷还是倾向你李家,这并不确定。如果,民众之心是倾向你李家,我们可以号令,涓涓溪流可汇聚大江大河。如果,民众之心是倾向朝廷,我们的号令不但无用,而且还会成为叛离的缘由。” “对,还是军师分析得对。”李继迁对李继冲道:“国家昌盛国民安居,民众之心都是忠君爱国的。朝廷和皇帝已将我李氏迁往京城,是尽人皆知的。唯独我们这一支背道而驰,与官军对垒。虽有部分族人和蕃汉之众支持,更多的人心如何,我们尚不得而知。” 李继冲道:“那我们得等到什么时候?” “二弟,祖上得到定难军节度使和五州之地,非一朝一夕之功。我们要恢复祖业,也非一蹴而就。”李继迁拍拍弟弟的肩头,语重心长地道:“你我兄弟任重道远啊。” 李继冲点点头,“我听大哥的,你说怎么干,我就怎么干。” 李继迁对张浦道:“先生之言,是我心也。” 于是,李继迁接受张浦的建议,自称都知蕃落使c权知定难军留后;以张浦c刘仁谦为左右都押牙,李大信c破丑重遇贵等为蕃部指挥使,李光祜c李光允等为团练使;授予蕃部族长折八军为并州刺史,折罗遇为代州刺史,嵬悉咩为麟州刺史,拓跋遇为丰州刺史,弟李继冲为行军司马,其他人也都授予了职位。 三月,李继迁乘胜进攻会州。会州在银州之南,黄河南岸。城高门坚,不宜强攻。 李继迁采取火攻,命军士往城里射火箭。无数火箭飞蝗一般,飞过城墙,飞进城中,落在房屋上。顿时,州衙和房屋起火。正逢春风南来,火借风势,风助火威,城中一片火海。 乘城中大乱之机,李继迁挥军进攻,不费吹灰之力,就攻下会州。 会州已是一片废墟。李继迁放弃派兵驻守的打算,纵兵大肆掳掠,班师回银州。 朝廷接到银州失守的边报和大将曹光实战死的凶信,还没研究出对策,又传来会州被焚的急报。 宋太宗大为恼火。当李继迁逃跑时,他没当回事。李氏家族都迁到京城了,也没有了统治管理五州之地的权力了。李继迁一家百十多口人,能有多大之势,何况跑到大漠里了,成不了大气候。地斤泽一战,打得李继迁丢盔卸甲,遗母弃妻,狼狈之极。现在,连失两州。这个李继迁,还不能不当回事。 宋太宗立即下诏,令秦州知州田仁朗c阁门使王侁c副使董愿c宫苑使李继隆率兵征讨李继迁。 田仁朗性格沉厚,有谋略,曾跟随太祖皇帝征战,卓有战功。太平兴国初,任榷易使,率军征讨西北诸羌进犯,短兵相接,前锋稍却,他挥剑立斩指挥使二人,军中震恐,争先奋战,大破敌军。每次出兵,皆取胜而归。 此次,宋太宗又将征讨李继迁的重任委与田仁朗。 田仁朗率军来到绥州,按兵不动,却向朝廷请求增兵。 李继迁乘田仁朗没有行动,进攻三族寨。三族寨抵御不了夏军的进攻,寨主折遇乜一看,大寨守不住了,又迟迟不见援兵,就杀了朝廷的监军,举寨投降。李继迁乘胜进攻抚宁寨。 宋太宗得到田仁朗驻军不为,三族寨失守的战报,龙颜震怒:“田仁朗,朕让你去打李继迁,你按兵不动,却让朕增兵,岂有此理!” 宰相赵普奏道:“陛下息怒,田仁朗无所作为,可令别人代之。” “好。”宋太宗气得浑身哆嗦,立即下诏:“命军库使刘文裕带兵,即日出征。” 此时,田仁朗没接到朝廷的诏书,还不知道自己被革职,兴致勃勃地对诸将道:“敌人逐水草而居,偏好待在岩险之地,经常聚乌合之众来犯,胜则进,败则走。我们却没有办法追踪到其巢穴,将其打尽。今李继迁啸聚羌c戎数万精锐攻打抚宁寨,抚宁寨虽小却非常坚固,兵少而精,他不可能在旬日内攻破。我军养精蓄锐,等李继迁将疲兵衰,再以大军攻之,分强弩三百,断其归路,李继迁必擒矣。” 众将都道:“大帅之计,太高明了。这次,李继迁插翅难逃。” 田仁朗部署已定,为了迷惑李继迁,天天喝酒,不管军事。宋太宗急遣使臣,不容分说将他调到京城,下到大理寺问审。 御史审问道:“身为大帅,为何按兵不动,却要朝廷增兵?李继迁攻打三族寨,你为何不救援?” 田仁朗道:“所招银c绥c夏之兵,其州皆留防城,不能调动。所部只有千余人,都是收集曹光实的旧部,又缺少兵器和甲胄,故此请求朝廷增兵。三族寨与绥州相距甚远,远水不解近渴,救之不及。劳师远征而无功,不如不征。” “你没去救,怎么就知道救之不及呢?!”御史大人一听,气不打一处来,喝问道:“就算三族寨救之不及,你尚可按兵不动。那么抚宁寨呢?你为什么不派兵解围呢?却天天喝酒,不为军事!” 田仁朗辩道:“御史大人,在下已定擒继迁之策,会诏代臣,其谋不果。” 御史喝道:“你说什么?身为主帅,带兵不为,却说陛下将你诏回换了别人,你的计谋才没成功!” 田仁朗对着朝廷的方向抱拳作揖:“正是,在下正要调兵遣将,围剿李继迁,却被陛下叫回来了。” 御史当即就向皇帝奏报。宋太宗一听,大怒,责问御史:“仁朗不问军事,难道不是过失吗?” 大理寺遂以田仁朗消极怠慢,贻误战机,判其死罪。 宋太宗见田仁朗已伏法,渐渐地消了气,念其往昔之功,特许以罚金代罪,降为商州团练副使,立即赴任。 王侁密告田仁朗带兵不为,朝廷遂任命其为主帅。此人刚愎自负,治军严厉,曾杀违命者,立下军威。他率领大军,由绥州进兵浊轮川,进攻夏军。李继迁撤抚宁寨之围,与王侁拒战。抚宁寨守将一看,朝廷大军到了,打开寨门,冲杀出来。李继迁腹背受敌,军心动摇,渐渐支撑不住。 李继冲对李继迁大喊:“大哥,你带人快撤吧。” “不,我不能撤。”李继迁握住战马缰绳,一边挥刀砍杀一边道:“我不能撤,我要撤了我军就败了。” “宋军已将我们包围了,再不撤就冲不出去啦。”李继冲杀到李继迁马前,“大哥,不要争一役一战的成败。快撤,我掩护你。” 李继迁只得撤退,李继冲在后护卫,两人且走且战。无奈宋军太多,杀退一层又扑上一层。 “大哥,跟着我。”李继冲两腿一夹战马。战马嘶鸣一声,向前冲去。李继冲拼命砍杀,杀开一条血路,李继迁冲出去。一群宋军骑兵追上来。李继冲调转马头迎上去。 李继迁一看弟弟杀回去了,也调转马头。 李继冲急得对他大喊:“大哥,不要管我,你快跑。复兴祖业的重担落在你的肩上!快撤,你快撤呀!” 李继迁只得拨转马头,飞也似的向前奔去。一名宋将举弓搭箭,瞄准李继迁。 “住手,勿伤我兄!”李继冲见状,一拽缰绳提马冲过去,挡住箭道。利箭正中他的左肩。他顽强地挥刀拼杀,宋军在他的刀下纷纷倒下。鲜血染红了战袍,染红了坐骑。手中的战刀上下飞舞,杀得宋军纷纷躲避。战马嘶鸣着,冲出宋军的包围。 李继迁败退,被宋军斩首五千余,被俘四千多,被缴获马匹铠甲不计其数。麾下没邵浪c悉讹及兔头川东c西诸族皆被破。 王侁一路征讨,收复银州,率军出州北,至悉利诸族。代州刺史折罗遇和弟埋乞迎战,均战败被杀。王侁由开光谷西进兵杏子坪,战败保寺c保香诸族首领埋乜已等兵,斩五十七人;又破保c洗两族,俘三千人,降五十五族;擒三族寨叛将折遇乜,将其斩首。于是,三族豪酋折八军等三千余众皆遣使献马请罪,愿改图自效,为国进讨。银c夏等州又叛李继迁,归服宋廷。 李继迁只得收拾残兵败将,向漠北撤退。他远远地望着银州熟悉的城池,苍凉地高呼:“银州,我还会夺回来的!”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