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如此专注》 第 1 章 ------------------------------------------------------- 本书由www.biqugedu.com【感xìng的美】整理上传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如不慎该资源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麻烦通知我及时删除,谢谢! ------------------------------------------------------- 小说下载尽在http://www.biqugedu.com---整理 @txtnovel.com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第一章 李彦宏的 “专注”之路百度上市开启全球互联网的“中国时代” 百度上市,其意义不仅仅在于一夜暴富的神话,更关键的是:百度上市是中国互联网发展历史上第一个受到全球xìng关注的事件。相比之下,过去新浪、搜狐和网易等三大门户上市,以及其他互联网事件,都还是国内事件。只有百度上市才是真正引起全球瞩目,引发全球互联网业界、媒体界、资本界和社会各界的“中国效应”。对于中国互联网,对于整个中国,都是一次最好的推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全球互联网“中国时代”已经开启,成为未来五至十年的主旋律。中国网民已经超过一亿,当然还远远比不上美国的两亿多网民。但是,30岁以下的网民群体,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也就是说,下一代网民群体已经是全球第一。更重要的是,中国网民只有8%,而美国已经超过70%,接近饱和,所以互联网的未来当然在中国。国际资本对中国概念的疯狂是理所当然的。当然,这次百度上市,与其说是百度太疯狂,不如说是美国人疯狂。“中国”再火热,也不至于如此疯狂;百度再好,也不至于如此疯狂;李彦宏再有魅力,也不至于如此疯狂;jiāo易中百度股价一度增长高达440%,成为美国历史上上市当日收益最多的十大股票之一;也 成为自1999年以来在上市当日收益最多的公司;百度也是所有在美上市外国企业之中上市首日的表现最佳的网络公司之一。那么,究竟是为什么百度会让美国人如此疯狂?我想最根本的一点:百度和李彦宏是当今中国互联网最美国式的创业传奇!这是百度股票能够首日就疯狂的深层原因。如果以创造商业模式来说,陈天桥应该是中国第一,中国互联网当今第一大收入来源网络游戏业,简直就是他开创的。马化腾也厉害,当今世界即时通信哪有一个挣钱的,只有他赚肥了。说到创新和预见力,那丁磊绝对是头号人物,中国互联网的热闹他一个都没有错过,网易一次次转型堪称奇迹。但是,这些都不足以让美国人疯狂,只有百度和李彦宏让他们彻底脱离了想像力的边界!首先,在美国人心目中,最刺激的一个新闻点在于:Google绝对是最让美国疯狂的公司,十足的美国精神,十足的硅谷创新文化,但是在地球上,有一个地方,有一个百度和李彦宏,却把他们心目中的英雄Google打败了!这个故事显然最大程度刺激了美国人对百度的欣赏。 是的,百度的故事很大程度是Google帮着宣传和讲述的,对于美国人来说,再也没有这样的故事更通俗易懂,更符合美国人的价值观和个人创业英雄的模式。可以毫不夸张地说,Google是百度疯狂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是Google让自己的竞争对手一飞冲天。再者,在当今中国互联网主要公司中,李彦宏和百度是最专注核心业务、最体现技术导向、最专业务实的公司之一。与大而全、不断多元化的中国本土化趋势相比,百度有点特立独行。而正是技术、专注,最能被美国人所接受、所理解、所欣赏。盛大、腾讯、网易等,在美国人心目中,看到的仅仅是利润而已。同时,在中国互联网“海龟”全面退却,“土鳖”们占据互联网舞台中央的时候,有着美国教育和工作背景的李彦宏无疑让大家耳目一新。“李彦宏和百度”与美国文化更贴近,这一点优势不可低估。百度虽还有很多优势,但我们只把握最根本的。让美国人疯狂起来的百度和李彦宏的前景将不可阻挡。很多期望百度昙花一现的人可能要失望了,因为百度的疯狂是有深层基础的,而不是一时头脑发热。这种疯狂将成就百度,将激励百度,让百度真的会变成一个更加成功更加疯狂的公司。那么,国内的媒体和整体环境能不为百度疯狂?其实,疯狂已经开始,百度和李彦宏必然是今后一段时间中国媒体的互联网头号英雄,杂音和噪音已经不足以在意。 而因为这种疯狂,我们每一个互联网从业人士,甚至中国人,都将因此受惠。很多人将会因为百度的成功而更快得到风险投资,得到更多的风险投资。中国互联网因为百度,想不火bào都不行!百度的故事,远比中国纺织品、竞购美国公司等更让美国人认可与接受,更会大大改变世界对中国的印象。以美国式的方式,征服美国人!这就是百度。百度上市,开启互联网的中国时代!第一次,中国在面向未来的产业上引发全球效应。可以说,中国互联网真正在崛起了! 第一章 李彦宏的 “专注”之路百度之路 青玉案•元 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 五年前,李彦宏(Robin•Li)和他的创业伙伴从辛弃疾的这首著名宋词(《青玉案•元夕》)中获取灵感,并挑取“百度”来作为自己初创的网络搜索引擎公司的名字时,李彦宏大概也没有想到:在纳斯达克上市路演中,如今自己恰好要“蓦然回首”,大力推介这家公司。让我们一起先回顾一下百度的成长之路:2000 年 1月 从美国回来的两个年轻人携风险资金从硅谷回到 中关村,创建百度。 2000 年 5月 百度签署第一个客户硅谷动力(enet.com),百度产 品开始为用户提供服务。 2000 年 6月 百度正式推出全球最大、最快、最新的中文搜索引 擎,并且宣布全面进入中国互联网技术领域。 2000 年8月 百度开始为搜狐(SOHU.com)提供服务。 2000 年 9月 百度正式推出面向企业级用户的网事通信息检索软件。 2000 年9月 DFJ、IDG等国际著名风险投资公司为百度投入巨额资金。 2000 年10月 百度开始为新浪(SINA.com)提供服务。 2000 年10月 百度深圳分公司成立。 2001 年 1月 百度为263 提供全面搜索服务。 2001 年 2月 百度为TOM.com提供全面搜索服务。 2001 年 6月 百度在上海成立上海办事处。 2001 年10月 百度为上海热线提供全球中文网页检索系统。 2001 年10月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信息管理中心,采用百度“网事通数据库检索”软件。 2001 年10月 百度推出全新商业模式搜索引擎竞价排名。 2002 年 1月 央视国际全套引入了百度“网事通”信息检索软件。 2002 年 3月 百度总裁李彦宏获选“中国十大创业新锐”。 2002 年 3月 百度全面接管263搜索频道。 2002 年 3月 百度启动“闪电计划”,不断保持技术领先优势。 2002 年 5月 千龙百度中文信息检索技术实验室成立。 2002 年 6月 百度推出深受网民喜爱的“IE搜索伴侣”。 2002 年 7月 百度推出业界首例“竞争情报系统”软件,并举办全国巡展。 2002 年 8月 百度网易深度合作,竞价排名全面提升。 2002 年 9月 神州数码、中石化签约百度企业竞争情报系统;国务院新闻办签约百度新闻监控系统。 2002 年10月 百度竞价排名业务全国代理商大会召开;百度开始为雅虎中文(YAHOO.com.cn)提供服务。雅虎同时加入百度竞价排名阵营。 2002 年11月 百度正式推出搜索大富翁游戏,广大网民踊跃参与。百度开始为网易(NETEASE.com)提供服务,百度搜索一统中文门户巨头百度发布Mp3搜索。 2002 年12月 中国移动签约百度企业竞争情报系统;康佳、联想、可口可乐等国际知名企业成为百度竞价排名客户。 2003 年 1月 百度总裁李彦宏荣获首届“中国十大IT风云人物”称号。 2003 年 3月 百度在北京世纪剧院举行了主题为“活的搜索,改变生活百度搜索激情夜”的大型活动。 2003 年 6月 由第三方赛迪集团下属中国电脑教育报举办的“万人公开评测”公布了评测结果。百度超越Google,成为中国网民首选的搜索引擎。 2003 年 6月 据美国第三方权威统计机构Alexa统计,在最受欢迎的中文网站中百度已经位居第四,表明百度成为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 2003 年 7月 百度推出图片、新闻两大技术化搜索引擎,巩固了中文第一搜索引擎的行业地位。 2003 年 9月 百度开展“9月营销革命”,在全国近百个城市展开 “竞价排名”付费搜索服务的市场推广活动,取得巨大市场反响。 2003 年10月 百度总裁李彦宏荣获“中关村科技园区第二届优秀创业者”荣誉称号。 2003 年12月 百度陆续推出地区搜索、“贴吧”等划时代功能,搜索引擎步入社区化时代。 2004 年 1月 百度、胡润联合打造“2003中国百富人气榜”。 2004 年 1月 百度总裁李彦宏再次荣获“十大IT风云人物”称号。 2004 年 1月 百度总裁李彦宏获得“京城十三新锐”的称号。 2004 年 2月 光线、百度联合打造《全球华人明星人气榜》。 2004 年 3月 中国搜索引擎调查揭晓,百度垄断中文搜索市场。 2004 年 4月 百度规模进一步扩大,迁入理想国际大厦。 2004 年 5月 据Alexa最新显示百度已经成为全球第四大网站。 2004 年 6月 百度成功融资。 2004 年 7月 百度隆重推出“网络营销之道”全国巡讲。 2004 年 8月 百度推出超级搜霸。 2004 年 9月 百度广告每日每字千金,创下中国网络广告天价。 2004 年 9月 中国第一部搜索书籍《巧用百度》正式出版。 2004 年10月 李彦宏代表中国网络界出席新加坡工业领袖大会。 2004 年11月 推出WAP搜索,在手机上也能使用百度。 2004 年12月 iResearch发布《2004中国搜索引擎研究报告》,百度霸主地位凸显。 2005 年 1月 百度开放首页一周救助海啸受难人民。 2005 年 1月 百度总裁李彦宏蝉联三界十大IT风云人物。 这是一个有着太多优点的男人,有英气逼人的外表,有开阔通透的心胸,有儒雅谦逊的谈吐。如果把这些都抛开,至少他还是不折不扣的中国IT界的精英,是惟一一个正在与搜索大鳄Google 相抗衡的中国人。即便把他百度CEO的职位拿开,他仍然是一个做事专一,永不放弃,从不受别人影响,有足够心理承受能力的优秀男人。 第一章 李彦宏的 “专注”之路成长之路(1) 李彦宏简历: 1968年,生于山西阳泉。199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信息管理专业,后赴美国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完成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在美八年间,先后担任道•琼斯公司高级顾问,《华尔街日报》网络版实时金融信息系统设计者,国际知名互联网企业Infoseek资深工程师。最先创建ESP技术,并将它成功应用于Infoseek/go.com的搜索引擎中。1999年底,携风险投资回国与好友徐勇共同创建百度网络技术有限公司;2001年,被评选为"中国十大创业新锐"之一;2002~2003年,连续荣获两届"IT十大风云人物"称号;2004年1月15日,当选第二届"京城十三新锐";2004年4月,当选第二届"中国软件十大杰出青年"。现任百度公司总裁。 如果我们追溯李彦宏本人的成长往事,我们看到的,同样是“一步一个脚印的渐进:实用的理想主义或者理想的实用主义,缜密的自我设计里有对环境的敏感和参照,亦步亦趋里不忘自信自我;而且,在每个阶段,都有充分自觉的目的xìng,“有播种有收获”。1987年,山西小城阳泉的19岁少年李彦宏填报高考志愿:高中时参加全国青少年程序设计大赛的他,毫无疑问地喜爱计算机,但是第一志愿却不是北大计算机系,而是信息管理系,因为他考虑到:将来,计算机肯定应用广泛,单纯地学计算机恐怕不如把计算机和某项应用结合起来有前途。23岁远渡重洋赴美国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主攻计算机,31岁创建中国最大的搜索引擎公司百度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知识改变了命运!35岁的百度公司(www.baidu.com)创始人、CEO李彦宏坐在北京中关村的海泰大厦会议室,望着北京四环繁华地段,想起这些年的寒窗苦读,感叹不已。也许是成长的人生路上读的书太多了,现在的他很少读书了。他认为上网比较好,书上的知识都比较过时,在网上什么内容都可浏览。然而,正是北大的信息管理专业让他深谙搜索内涵,正是美国的计算机学业让他掌握计算机工具,正是互联网让喜欢新事物的李彦宏激动不已,原来还有个世界如此美妙。 八年的美国人生历程,西方文明改变了李彦宏的人生观。李彦宏亲身感受了硅谷的腾起:他先后担任了道•琼斯公司高级顾问、《华尔街日报》网络版实时金融信息系统设计者以及在国际知名互联网企业Infoseek资深工程师。他为道•琼斯公司设计的实时金融系统,迄今仍被广泛地应用于华尔街各大公司的网站,他最先创建了ESP技术,并将它成功的应用于Infoseek/go.com的搜索引擎中。硅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 2 章 谷文化深深影响了他,硅谷的“完全投入模式”和从零开始,一切为了股票上市的风格,失败是允许的……时过境迁,读1999年李彦宏的专著《硅谷商战》一书仍让人心潮澎湃。当时身在美国硅谷,每天看到商战无数,李彦宏问自己:再去加入这场商战是不是已经太晚了?可是按照信息经济现在的发展速度,谁又能够负得起不参战的责任呢?他要参战!在美国一批搜索引擎公司已崛起,而他选择了回国创业。他回忆这段人生抉择时说,“我小时候有很强的不服输心理,越是大家不看好的事,我越是要做成”。1999年底,李彦宏携120万美金的风险投资回国与好友徐勇先生共同创建百度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并在短短六个月的时间内完成目前中国最大、最好的中文搜索引擎的开发工作。“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在经历了阳泉北京硅谷北京后,他才发现原来19岁时所学的北大信息管理专业就注定他终身的追求在“搜索”上。 温和的叛逆 “如果没有对手和竞争的话,我很难有动力。”李彦宏如是说。虽然李彦宏念的是理科,但上大学时却想读一个文理相融合的专业。因为心底对中国文化的喜爱让他不忍舍弃文科。这种中国文化情结一直保持到今天。作为家中惟一的男孩,他可谓三千宠爱于一身,结果让他变得非常调皮捣蛋。爱好广泛的李彦宏迷恋70年代初流行的诸如《杨门女将》之类的传统戏曲,他学着唱,有时甚至可以唱上一天。加上还会打山东快板,所以在别人眼里他是一个多才多艺的学生。父亲是一个工厂工人,上过私塾,熟读四书五经。在他的熏陶下,李彦宏也很喜欢读书。上初中后开始看《东周列国志》,非常入迷。初中时,他的xìng格越来越趋向温和内向,但骨子里却是叛逆的,并且对自己喜欢的事情尤为专注。上高二的时候,在北大念书的大姐带他到北大去玩。那时的他就深深喜欢上了这座学校。回家时,姐姐和当时还是她男朋友的姐夫到车站来送他。姐夫对不能陪他好好游玩北大表示歉意,他当即说,两年后他还会回来的。结果,李彦宏兑现了自己的诺言。去了北大后,他发现那儿的氛围比较符合他的xìng格,崇尚独立思考的他,重视发挥个人特长。这样一个多元化的学习环境促使他思考,在那他接触到了各种各样非常有个xìng有才华的教授。他被教授们的风采所倾倒,并对这样的学习氛围着了迷,逐渐地李彦宏开始思考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由于他的多才多艺,在校期间他参加了辩论赛,成为受学校评价较高的一辩选手。是校合唱团的成员之一的他曾参加过多次校内外演出,国庆35周年时他也曾代表北大到天安门参加过集体舞表演。现在李彦宏回忆说,积极参加这些团体活动十分有益。它对一个人的整个身心活跃起了很大作用,在以后的职业设计中,这种活跃的思维方式也促使他一直在调整以找到最适合的方向。 第一章 李彦宏的 “专注”之路成长之路(2) 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199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信息管理专业的李彦宏也找到了他重要的人生方向,用李彦宏自己的话讲,“不走康庄大道,我自己喜欢做什么要比别人怎么看我更重要”。当时李彦宏的姐姐劝李彦宏考博士,告诉他在美国也许不太看重学历,但在中国就非常看重。而李彦宏却不想走弯路,他想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决定趁着年轻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结果他如愿以偿,去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攻读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头一年的留学生活非常辛苦。据他形容,大学的北边是五大湖之一的伊力湖,冬天,冷空气从湖那边过来直扑这个城市。气候非常寒冷,一年有六个月在下雪。他花了1500美元买了一辆二手破车上学。经常专注写程序到通宵,然后半夜开车送老师回家。他的车在雪夜里经常死火。这些对他都是很难忘的回忆。在留学的两年多时间里,李彦宏始终在思考自己未来的职业走向。在留学的第一年暑假,李彦宏受邀到松下美国的一个研究院实习,那时是李彦宏第一次开始接触到工业界的思路,它不是要研究五年十年前提出的问题,而是注重创意提出新的问题,相对实际,这些都对他的胃口,如果设想顺利,两三年就能进入实用状态。于是李彦宏坚定了将来进入工业界的决心。要在美国的工业界混出名堂,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1994年,李彦宏进入工业界,在道•琼斯公司担任高级顾问。这时正好是互联网商业的开始。李彦宏进去不久,就为公司设计了一套实时金融系统,这个系统至今还被广泛应用于华尔街各大公司的网站。1996年,李彦宏研究出了一个具有革命xìng的程序,解决了如何将基于网页质量的排序与基于相关xìng排序完美结合的问题,并因此获得了美国专利。当时的他很想推广这项技术,但道•琼斯毕竟是一个金融机构,对这些新技术并不敏感。这让当时的李彦宏觉得非常失望。他陷于深深的思考,寻找属于自己的人生方向。 心智的转变 1997年,李彦宏带着他自己做的演示系统去加拿大参加一个学术会议,微软、Infoseek等很多互联网专家都参加了。当他在会上刚一演示,这些专家就意识到,这个系统相当厉害,无数眼光开始聚焦在李彦宏身上。Infoseek的CEO 非常欣赏李彦宏,拼命地劝他到Infoseek去。他说,“作为一个工程师,只有你的技术被很多人应用的时候你才会有成就感。试想一下每天有成千上万的人会使用你的技术”。李彦宏被他这番话深深打动了。更让李彦宏惊讶的是,去面试的时候,他们早已将协议书都准备好了。Infoseek并不真的是李彦宏理想的舞台。当李彦宏雄心万丈踏入Infoseek时,心中的信念是只要在这里呆一天,就要保持Infoseek世界第一的搜索技术!但是后来他意识到这是很难实现的愿望。Infoseek在李彦宏刚进入的时候是一个非常单纯的做搜索引擎的企业,但1998年公司的决策者认为,以后的发展方向是传统媒体,于是引入了迪斯尼40%的股份,顺理成章地对搜索引擎技术的重视程度越来越低。作为一个技术人员,他当然非常希望公司能加大对搜索技术的开发投入,把他们能找的网页数量提上去,公司却认为李彦宏他们能搜到6000万的网页足够了,但从当时能搜到的中文网页来看都已经达到三亿了。他渐渐意识到他无法改变公司发展的方向。这让他开始重新思考自己走过的路。之所以处处被动,是因为他只是一个工程师,而不是一个决策者。 信念由“专注”而生 机会对于每个想要做决策者的人都举足轻重。在1998年互联网精英学术会议上,李彦宏也等来了他人生的重要机遇,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走向。那是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参加的一个国际互联网大会,是国际互联网界级别最高的一次会议。据说连澳大利亚总督都参加了。同时来的就有Google的两位年轻创始人布林(Sergey Brin)和佩奇(Larry Page)。他们跟李彦宏做了比较深入的jiāo流,更让李彦宏坚定了走搜索之路的决心。1999年,国家邀请了一批海外留学生回国参加国庆典礼,李彦宏也在受邀之列。回国后,李彦宏发现国内的互联网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憋在心里长久的信念一触即发,李彦宏决定了回国创业。专注三个关键词:中国,技术,团队。1999年底,李彦宏和好友徐勇一起找VC(Venture Capital)风险投资商。当时VC们的投资风向已经改变,从门户网站转到了电子商务。但就在这种搜索不被看好的背景下,竟然有两家VC愿意给他们投资120万美元。与其说他们看中了中国市场,还不如说他们是被李彦宏专注的信念和坚持深深打动了。李彦宏毅然放弃了在Infoseek 50多万美元的股权,回国成立了百度公司。直到现在,李彦宏依然为他当初的决定而喝彩,如果没有当年的专注,就没有成立百度的信念,那么一切的一切都只能是昙花一现。如今李彦宏蓦然回首,众里寻她千百度,阑珊处,终于寻得伊人归。 第一章 李彦宏的 “专注”之路硅谷商战 1997年夏天,李彦宏从华尔街来到硅谷,加盟著名的搜索引擎公司Infoseek,开始了他的硅谷生活。 硅谷的中国工程师很多,平常大家聚在一起,自然免不了要谈谈各自的公司、业界的情况,谁谁又通过员工股权赚了钱,别墅买到山上去了之类的事情。当然大家最关心的还是哪家公司的股票有可能涨。硅谷虽说是靠高科技吃饭的,但真正决定股票升降的还是各家的商战策略,所以,想写《硅谷商战》一书的主意也就形成了。 硅谷生活 李彦宏1994年暑假之前,我接到华尔街一家小公司(其实是道•琼斯的子公司)的聘书,要我立即去工作。那时候,我们这些留学生中有一股风气,就是读博士的一旦找到工作就会放弃学业,拿一个硕士文凭就走人。起先我以为自己不会这样,也曾回绝了硅谷一些公司的工作机会,这种做法在当时的中国留学生中也很罕见。然而这家华尔街的小公司很特别,老板非常聪明,当年曾进了美国西屋奖的决赛圈,到白宫去面见总统。公司里的人对我非常热情,老板对我的研究也非常欣赏,而且他虽然是公司的总裁,却对 学术研究有很深的造诣,所以我们谈得非常投机,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罢!罢!罢!士为知己者死,我就最后下了决心离开学校,接受了这家公司所谓“高级顾问”的职位。一晃就是三年半,这段时间我做的是金融信息系统,每天都跟那些实时更新的金融新闻打jiāo道。我对IT行业的公司特别有兴趣,每天都读很多这方面的消息,也常常跟同事们讨论业界发生的大事。这段经历为我撰写本书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本书讲的事情基本上都是1994年以后发生的,很多事情当时在我脑海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所以现在写出来觉得很顺畅,甚至有不吐不快的感觉。我从1994年底开始接触万维网(Web),当时很快就上了瘾。好在我们当时在给《华尔街日报》做网站,所以在万维网上浏览就是我工作的一部分,无可厚非。后来我离开了华尔街,来到硅谷,加盟搜索引擎Infoseek。这下我的“做大家都需要的东西”的理想算是有了用武之地。现在,每天看着数百万人在使用自己设计的东西,心里真是有说不出的满足感。 硅谷的中国工程师很多,平常大家聚在一起,自然免不了要谈谈各自的公司、业界的情况,谁谁又通过员工股权(Employee Stock Options)赚了钱,别墅买到山上去了之类的事情。当然大家最关心的还是哪家公司的股票有可能涨。硅谷虽说是靠高科技吃饭的,但真正决定股票升降的还是各家的商战策略,所以写一本“硅谷商战”的书的主意也就形成了。我的住所离网景公司很近,有时候晚上吃完饭到那里去散步,看着一栋栋的办公楼拔地而起,尘土飞扬的建筑工地变成漂亮的 网景工业园区,又让我一次次地感叹信息经济的魔力。在寸土寸金的硅谷中心地带,这样的新楼一直在不断地出现,以至于这里的人认为所有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最近微软又耗巨资在我所住的山景城购买了一大片土地,准备在它的两个宿敌太阳微系统公司总部和网景公司总部之间建立一个微软工作园,届时,“硅谷商战”必然又会好戏连台。1998年11月《硅谷商战》自序 商战赢家 在硅谷的日子,让李彦宏感受最深刻的还是商战气氛。他经常翻看《华尔街日报》:微软如何跳出来公然反叛IBM,又怎样以软件教父的身份对抗SUN、网景……一个个鲜活的商战故事,让李彦宏感觉到:“原来技术本身并不是惟一的决定xìng因素,商战策略才是真正决胜千里的因素。”李彦宏的合作伙伴谈及对他的最大印象时,不约而同都说了“睿智”二字。在三年多来的合作中,令合伙人徐勇意外惊喜的是,李彦宏不仅有技术背景还对商战有敏锐的直觉和出色的判断。2002年5月从用友到百度担任副总裁的朱洪波对他的评价也是:“虽然以前从事技术工作,但他的商业思维和市场眼光非常独到,对搜索产业方向的把握和商业竞争的规律和规则理解得非常到位。”也许这与李彦宏在硅谷的耳濡目染有关,也许与在美国股市小试牛刀、关注股市起伏与公司战略间的关系有关。李在炒股时,在纯粹的美国股市环境中,从很多公司的业绩、决策等分析到股票涨、跌的关联,从中得到商业成败的关键。 李彦宏经过在硅谷的几年磨练,总结出三大引擎定律: 第一定律 相关xìng定律:情报检索、信息检索或全文检索的相关xìng都是基于词频统计的。当用户输入检索词时,搜索引擎去找那些检索词在文章(网页) 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位置较重要的,再加上一些对检索词本身常用程度的加权,最后排出一个结果来(检索结果页面) 。 第二定律 人气质量定律:科学引文索引机制的思路移植到网上就是谁的网页被链接次数多,那个网页就被认为是质量高,人气旺的。在加上相应的链接文字分析,就可以用在搜索结果的排序上了。根据这一定律,搜索结果的相关xìng排序,并不完全依赖于词频统计,而是更多地依赖于超链分析。这条定律也成为李彦宏申请的美国专利。 第三定律 自信心定律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 3 章 : 根据这一定律,搜索结果的相关xìng排序,除了词频统计和超链分析之外,更注重的是竞价拍卖。谁对自己的网站有信心,谁就排在前面。有信心的表现就是愿意为这个排名付钱。自信心定律一改过去搜索引擎靠CPM收钱的尴尬局面,开创了真正属于互联网的收费模式。 在中国,百度一直致力于推动搜索引擎市场的培植和发展,现在,己经联合了各大门户网站的搜索引擎,一起通过百度的竞价排名系统来实践搜索引擎的第三定律,为数十万网站的拥有者提供一个展示自信心,吸引潜在客户,发现销售线索的平台。李彦宏找到了搜索引擎的出路。面临市场变化,见过无数硅谷商战的李彦宏也在变化中求发展。现在的百度,也以搜索网站和竞价排名为主要的业务增长点,以国内数量巨大的中小企业为主要客户。有人评价百度的成功在于:目标明确,市场定位准确,而且头脑冷静,不跟风,不抢潮。用这句评语描述其创始人李彦宏的xìng格特点也是非常适当的:他知道自己想要得到的是什么,他一直坚信ASP商业模式必将获得成功,他知道自己所专注的,而别人做不到同样程度的就在搜索领域;在互联网高潮时,他能预言对于国内公司的烧钱做法,国外的投资人要吃亏,在互联网低谷时,他能鼓励员工不要看到眼前利益要把眼光放得长远些……“管理者的决策是这样形成的:听大数人的意见,和少数人商量,自己做决定,李彦宏就做到了。”朱洪波这样评价道。经历恶风巨浪,李彦宏演绎着商场神话,承受了来自各方的压力,让足够少的人知道风浪,掌舵百度一路乘风破浪。 第一章 李彦宏的 “专注”之路海归创业(1) 对于李彦宏和徐勇这两个身处硅谷的“梦想家”来说,创业的躁动,对前景的向往,就像突然喷发的火山,一时之间,让他们激动不已。经过一夜畅谈,两人美丽的新公司计划已然“万事俱备,只欠投资”。 他们的融资目标100万美金。硅谷有的是投资家,据说一片树叶落下,总会砸住三个VC风险投资商。然而此时风向已变,VC们的口味不再是门户,而是电子商务,其中商业模式B2B最受青睐。没想到在这种情况下,竟然有三家VC愿意给他们这家技术公司投资。这些公司看重他们新公司的三个概念:中国、技术、团队。徐勇找理由把一家不太中意的VC婉拒了,另外两家用他的话说,“热情得实在无法拒绝”。这些VC当然不是钱多得没处花。那天签字前,有个VC借故偷偷到房间外打电话问李彦宏所在的Infoseek公司的老板,“这个Robin真的很厉害吗?(Robin是李彦宏的英文名)”得到的答复是:“Robin在引擎技术方面,在全世界可以排前三。”两家VC更放心了,有人甚至想独投,徐勇和李彦宏觉得还是两家一起投资更好,一家60万美金。1999年圣诞节,李彦宏登上了回国的飞机。八年前他飞到美国去读书的时候,也是圣诞节。 创业之路 百度公司真正开张是2000年3月份,除了财务、出纳、行政外全是技术人员,李彦宏和徐勇兼做销售,专职的技术人员有五人,其他都是来兼职的北大、清华的学生。不是不想多招几个技术人员,李彦宏感叹,国内真正懂搜索引擎技术的人才太少,只好一边干,一边培养。李彦宏的新公司选在北大资源楼。这个地方紧邻北大,和中关村隔四环相望,非常适合技术创业。他这套选址的技术是从硅谷学来的,硅谷的很多IT创业公司就环绕斯坦福大学办公,老师和学生兼职起来方便。早期的硅谷创业公司,夸张点说,“是踩在特曼教授和他学生的肩膀上发展起来的!”北大资源楼刚好余下两间房,420在楼道的转角,面积大些,适合技术人员集中办公;406正好在楼道的中间,不到20平方米,李彦宏就把财务、行政安排在里面。李彦宏自己的办公室设在420靠窗处。从窗口斜望去,他当年在北大读书时住的43号楼一览无余。 每到晚上,43号楼的灯光总能勾起他对大学生活的无限回忆。海外归来也要适应中国的环境。李宏彦面对五个员工宣布了两条公司制度:公司里不许抽烟和带宠物。共同的海外背景面对同样的本土环境,李彦宏和合作伙伴徐勇分别负责技术和销售,一直是密切合作与互补的关系,虽然有分歧,有争吵,但遇到困难时大家同心协力一起扛过去。这个公司的创业因子,带有浓烈的硅谷文化,并在中国本土继承和发扬。没有严格的等极观念,可以自由地发言。随着公司的扩大这种文化还在延续。他说他自己还有很多不足,他知道自己不是正规化的职业经理人,想学的东西还很多,他能倾听别人的想法,大家自由jiāo流时,为了讨论“可以不给我面子”。北大资源楼被一片绿树环抱,楼下的那棵老槐树至少也有30年树龄了。那个夏天,知了在这棵树上zhà开了窝,整个晚上不停地鸣叫,像在开一次没完没了的研讨会。 420房整夜亮着灯,有人困了,躺在椅子上就睡;有人实在扛不住睡意,就去厕所洗把脸,回到电脑前接着干;“烟民”们抵抗黑夜的办法明显更多,端一把椅子,在厕所旁的过道里吞云吐雾,听知了唱夜歌。百度就在这么一个校园民谣似的环境中之内两年一举拿下了80%的中文搜索引擎市场。李彦宏稳健的风格不是他的同龄人都能俱备的。于是百度秉承了这种风格,在过去四年中,一步步从5个人发展到了150人;从拿到DFJ第一笔融资到后来传闻摩根斯坦利、高盛、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等公司都在积极寻求百度海外上市的合作;从第一个客户硅谷动力发展到现在的两万客户。期间百度能有这样的辉煌缺不了李彦宏带领的技术队伍和他不变的专注理念。 李彦宏和他的技术队伍 李彦宏带回来了要做搜索引擎的理念和资金。来之前,他便与曾经负责天网搜索、后来成为技术副总裁的刘建国联系成立百度公司。为了招聘第一批工程师,他们在清华和北大的BBS上发了一条招聘信息。崔珊珊当时还在中科院读研究生,看到这个帖子后,被其中的言语所吸引,并通过面试成为了公司的七位创业人员中的一位。与她同时进入的还有北大的一名学生,北邮的一名学生和jiāo大的一名博士生郭眈。现在,崔珊珊和郭眈都已经成为了百度的技术总监,谈起那段经历,言谈中仍然对当初的选择自豪不已。什么是快乐?百度工程师有自己的看法,这便是: 与一群聪明人共事,与国外的一流工程师斗法。鼓励创新,容忍失败。走在百度的研发部门中,不时可以看到有人穿着拖鞋一屁股坐在其他工程师的桌上探讨问题。令人愉悦的是思想的碰撞。现在担任架构设计师的陈竞凯说:“我喜欢和这里的一群聪明人谈话,可以迸发出很多火花。或许你的想法在这里被打得一塌糊涂,但你能够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可以不停地学到新东西。”正因为如此,百度的研发部门无论如何缺人,但在招聘中从来不降低要求。崔珊珊说:“如果新人的水平降低了,大家可能会感觉到受伤害。” 齐玉杰在加盟百度前,已经接受到了几个大公司的Offer,但后来听到自己非常喜欢,也对自己影响力很大的一本书《网络编程》的译者就在百度,“感觉距离一下就拉近了”。现在他已经做过竞争情报系统、贴吧等很多项目,担任了项目经理。能够和Google这样世界xìng的超级企业在技术上一较高低,这在中国没有几个公司能够做到,甚至没有几个公司能够给工程师提供这样的机会,百度做到了。崔珊珊说:“我们的产品有那么多的人在用,中文检索我们占有最大的市场份额,大家都认为最好的工程师在硅谷,但我们很自豪中国还有这么一群工程师敢做这样的事情,并且做得挺好。”她还提醒说:“不知道你注意到没有,很多搜索引擎现在提供的相关检索功能是百度最早做出来的,而且做了很多年了。”失败和创造总是一对双胞胎。在搜索引擎市场激烈竞争的情况下,百度公司给工程师营造了一种很好的工作氛围。陈竞凯曾接手了一项分布式检索系统的设计和开发,这个名字现在听起来都很吓人。主要仿照Cache机制,像CDN一样把需要的检索结果放到距离到用户近的机器上。这个想法是很好的,而且当索引库几个月不更新时,效果也比较明显。但是,用户的检索是动态的,在快速更新的情况下,实际应用中运行的费用太大,而且还有可能限制其它的技术方向,最终这个项目放弃了。然而,陈竞凯一点都没有消沉,反而感觉从中学习到了很多东西,公司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进入百度不到两年的穆德胜则表示:“在百度,我比较喜欢的是这里会给你失败的机会。有时给你一项工作,知道你可能不会成功,但仍然让你去尝试。我们都是在失败中长大的。”事实上,对于搜索引擎技术,如果公司的文化不是鼓励探索,容忍失败,在技术上只能固步自封。崔珊珊这样解释:“搜索引擎技术新而且有相当的难度,如果用原有的方式来做,恐怕发展不了这么快。要大家创造xìng的发挥,在一件事情可做可不做的情况下,有责任心的人就会主动去做。”穆德胜现在在设计一套新的检索架构,同时还在开发一套自动运行维护系统。这样可以降低维护成本和人力成本。穆德胜说:“我其实抱有一个很大的理想,那就是让我们的系统维护部门的同事每天只需要收信就可以了,所有的维护工作系统会自动帮他们完成。”正因为有了这些成绩和条件,如果你和百度的工程师聊聊天,就能够感受到他们身上的那种自信。陈竞凯说:“我们从来不认为任何事情不可以解决。”从学校毕业后进入百度的工程师,一般都很快能够感觉到自己在技术上进步很快,因为在这里一直都需要做核心技术。 第一章 李彦宏的 “专注”之路海归创业(2) 崔珊珊说:“技术是需要通过解决问题慢慢培养出来的。就像打篮球,要是整天和迈克尔•乔丹一起打球并且赢过他,那你的自信心肯定强。姚明就是去美国之后自信心越来越强了,因为这是和大鲨鱼一起拼斗得来的。”然而,他们也很清醒。在技术人员的眼中,永远没有最好的技术,而且看问题时会把不足的地方放大。陈竞凯说:“如果让我和Google比较,我可能会指出百度技术的很多问题。但我相信Google的工程师看我们也会有类似的观点。”崔珊珊表示:“一方面我很自豪,做出这么好的技术和产品;另一方面,因为我们身在其中,对系统中的问题很了解,知道远远还没有成熟。”百度为技术人员的发展准备了充分的空间。早在公司成立不久,担任技术副总裁的刘建国便主持建立了工程师的技术升迁制度。工程师在技术路线上共有九个级别,而且薪资待遇与其级别完全挂钩,在四级以上分别与管理职位有对应关系。 一个工程师在成长到四级,也就是高级工程师之后,便有两种路线可以尝试: 既可以一直专心致志的做技术,也可以选择做管理工作。崔珊珊就是当初选择了走管理这条道路,从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技术经理、高级经理、到技术总监。如今,她的工作就是要确保自己部门的工程师能够以最大的功率向外输出,凡是牵涉到这些的工作,都要去管理。还有很多人选择了走技术路线,甚至在两条路线之间做过调整。有时候是这样的:做了管理,一段时间后却自己感觉不合适,这时还可以退回来,只在技术方面深入发展下去。陈竞凯快人快语,他表示曾经做过六个月的管理,但不久就完全退回到了技术路线上。谈及那段经历,他毫不隐讳地说:“我个人不喜欢推动一些事情,管理太琐碎了,我还是对技术情有独钟。”而已经加入百度四年多的陈韫敏和齐玉杰则担任着项目经理的角色。刚刚晋升为高级工程师级别的穆德胜看起来仍然像是一个大学生,腼腆的言语中透露着一种自信,他说:“现在两条路线我都可以选择,我会尝试做一些管理的事情。”百度的技术评级也非常有特色。公司内部有一个技术委员会,而且全部是由技术层级达到五级的工程师组成的。现在这个技术委员会有九名成员,不过经过最近一次新的评审,估计这个群体又会扩大了。百度一年有两次评审,只要达到了某一个层级,他的工资下个月就立刻就上升到相应的层级。 崔珊珊说:“技术委员会的同事平时也和大家一起工作,每个工程师的水平高低,体现在工作中,谁的心里都是雪亮的。工程师最喜欢的就是当面说清楚、一切凭实力说话。不少单位讲究薪酬待遇‘背对背’,互相不公开,其实工程师最不喜欢的就是凡事还得猜测背后有什么文章。做技术的人,个xìng一般比较直率,他不会今天缠着老板谈谈加薪、明天再找老板要要奖金,他不满意不会挂在嘴上抱怨,可能就直接走人了。所以,职称评定和薪酬待遇的公开公正非常重要。百度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而且实践表明,效果很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尽管技术级别有差异,但百度工程师从来不认为他们的工作之间存在高低之分。崔珊珊说:“百度工程师只有负责的范围大小之分,并没有在一个范围内负的责任大小之分。我们不剥夺每个工程师做事的能力。”陈竞凯表示:“我这个架构师也不一定是只做架构,而其他同事也不是只写程序,我们给每个人都有发挥的机会。百度一般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 4 章 不提程序员这个说法,因为这里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程序员,程序员往往指的是拿到别人设计的东西写代码,做的是Coding的工作。而我们都是工程师,当进入公司的第一天开始,你就需要在你所做的范围内做设计师。因为我们在不停的探索新技术,无论是负责哪个方向的、无论是谁,只做Coding都是不可能的,必须把相当一部分精力用来研究和实验。” 李彦宏教你创业七招 有志,谁都想创业;赚钱,谁都想做老板。在如今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难的时候,更多的学生开始盘算着自己创业,有些学生甚至在校园里的时候就开始和同学合作打造自己的事业。在很多青年人的眼中创业是一条捷径,可以绕开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从而更快地到达事业的顶峰,但选择创业同样预示着选择了艰辛,一旦开始就很难抽身而退。近日,在北京国际青年创业论坛上,一些专家就提出要通过借鉴和利用英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Youth Business International)的项目模式、先进经验和国际资源,探索符合中国国情和文化特点的创业扶助模式,帮助中国青年走上创业成功之路。今天的青年创业者很可能就是明天的成功企业家,而要想在创业之路上达到成功却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达到的,创业的过程中除了毅力等一些自身的因素外,更要掌握创业的技巧,学会创业的方法。我们还是来看看李彦宏教你的这几招吧。 第一招:向前看两年 当年李彦宏在美国抛弃唾手可得的博士帽、艰苦创业的时候,美国IT界最火的是电子商务。无数人拼了老命想要挤上这辆被看好的网络列车,甚至不惜抛掉自己熟悉的行业。 李彦宏没有跟随大流进入电子商务领域,而是悄悄走到了尚少有人问津的网络搜索领域。因为他看到了搜索对网络世界可能产生的巨大影响。李彦宏告诫跃跃yù试的年轻人:一定要有向前看两年的眼光。跟风、赶潮流,你吃到的很可能只是残羹冷炙。 第二招:少许诺,多兑现 “这个项目多久可以完成?”“六个月。”“四个月行吗?给你加50%的报酬。”“对不起,我做不到。”这是在李彦宏创业之初和一个客户的一次对话。后来,这个客户告诉他,对于李彦宏的拒绝,他感到非常满意,因为这反映出李彦宏是一个很真实和稳重的人,这样他的产品在质量上一定会有保证的。 第三招:不需要钱的时候借钱在创业过程中,“有钱走遍天下,无钱寸步难行”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在美国硅谷里,每天都有公司因为有了风险投资而开山立派,每天也都有公司因为囊中羞涩而关门大吉。李彦宏认为,一定要在不需要钱的时候去向投资人寻求投资。用一年的时间来做半年的事情,这是李彦宏的风格。他认为,这样可以保证有一半的钱仍然在自己的掌握当中。在这样的情况下去向投资人借钱,你就会立于不败之地。因为“就算借不到,我的公司也不会马上垮掉”。在这种情况下,新创业的公司在寻求投资的时候才能表现得像个爷们,才能够与投资人以平等的身份来切磋具体事项。而投资人看到公司的经济状况良好,也就认为公司运作不错,便会很乐意进行投资了。 “不要轻易将主动权jiāo给投资人,在创业的过程中没有人会乐善好施。”李彦宏告诫创业的青年人,“一定要在尚不缺钱的时候借到下一步需要的钱。” 第四招:分散客户在创业的初期,创业者常常会因为有了一两个固定的大用户而偷笑不止。“或许不久就是想哭都哭不出来啊。”李彦宏这样说。他刚回国创业的时候,公司主要是服务于几大门户网站。这几大网站都占据了公司收入的10%以上,任何一个客户的流失,都会对公司的效益造成极大的影响。“命运只能掌握在自己手中,绝不能cāo纵在别人手中。” 第五招:不要过早地追求赢利过早地实现赢利就是在大量地缩减对技术的投入。李彦宏认为,一个创新的公司,在技术上一定需要大规模的投入。这样才能使自己在技术上一直处于领先甚至于垄断的地位。而这种领先在今后一定会带给企业大的回报。牺牲企业的长远利益宣布赢利,是不理智的行为。 第六招:专注自己的领域从1999年公司成立到现在,互联网世界沧海桑田,网络游戏、短信平台纷纷强势登场,不少人捷足先登,赚得盆满钵满;也有不少人跟风而动,也摔得头破血流。而李彦宏说他只在做一件事:搜索。他说不少人曾鼓动他涉足网络游戏、短信等领域,但李彦宏并没有这样做。在他眼里,自己的公司、自己的领域还有很深的潜力可以挖掘,自己目前要做的只是将搜索这一个领域不断翻新。“在今后的若干年,百度也将只在搜索领域发展。”李彦宏如是说。 第七招:保持激情一个创新的过程,绝对不是一个一帆风顺的过程。如果没有足够的热爱和激情,创业者是很难坚持下去的。所以,李彦宏对青年创业者们说,先确保你对这个事业的热爱和激情,然后再创业吧。“我选择放弃博士学位来进行创业,并不是为了钱,而是真的出于对这个行业的热爱。同时,我也并非完全不考虑钱的因素,但我始终坚信在今天的社会中,只要你给了社会好的产品,社会一定会给你更多的回报。”在浮躁的互联网产业,李彦宏以一种另类的平和心态,不急功近利,不随波逐流,在专注经营搜索领域中自己这“一亩三分地”。有分歧,有争吵,有困难,有喜悦,更有满足。对历史和地理兴趣较大的李彦宏希望在退休以后周游世界,在自家园子里种些蔬菜、水果之类的东西,过平和的日子。 第一章 李彦宏的 “专注”之路百度上市(1) 2005年8月5日,纽约时间上午10:00,参与百度上市的人员在百度CEO李彦宏的率领下,进入高盛银行办公室内,共同等待见证百度上市第一笔jiāo易的历史时刻,11:35左右,第一笔jiāo易完成,股价涨至72美元,上涨200%,全体人员掌声雷动!百度为NASDAQ创造历史,华尔街开始沸腾!纽约时间8月5日下午2:40左右,股票已经突破100美元的消息。NASDAQ位于纽约第四十三街,毗邻百老汇,当NASDAQ的大屏幕上开始滚动实时的百度检索关键词,同时穿chā巨幅百度Logo, 很多投资人在路边拍照留念。而百度CEO在街口开始接受中央电视台驻美国记者的采访。3:00,在NASDAQ的百度的全体员工开始准备4:00的闭市仪式。在NASDAQ大厅里,百度CEO李彦宏的精彩演讲博得了经久不息的掌声。在分别与投资人、银行家、上市团队合影留念以后,百度CEO李彦宏启动了2005年8月5日的NASDAQ的闭市仪式。此时中国最大的互联网搜索服务提供商百度在线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NASDAQ: BIDU) 宣布在NASDAQ正式上市,发行 4,040,402股美国存托凭证股票。第二天,百度IPO当日涨幅354%,在美国IPO历史上排名第18位,在海外IPO案子中则是新高纪录。 上市只是手段 上市并不是百度的理想,只是手段。与硅谷的工程师一样,李彦宏的理想是,用技术改变人们的生活,让千百万人使用自己研发的技术,为他们创造价值。上市后的第二天,身穿红色T恤、平静出现在大家面前的李彦宏让人暂时忘记了他的亿万身家,大洋彼岸的股市疯狂似乎与他无关。李彦宏澄清了有媒体说他在美国的jiāo易所看到股价飞升失声痛哭的说法,李彦宏说他的流泪并不是因为股价,而是在上市当天给百度公司第一位员工、百度现任副总裁刘建国打电话时,只说了一句“We did it(我们成功了)”就流泪不止,一直让李彦宏感动的是员工们的工作成绩。百度上市这次引起社会高度关注的原因除了股价高还在于,它不光是少数管理团队的一夜暴富,更是创业员工的共同致富,这在中国的公司里是非常罕见的。李彦宏作为两位创始人之一在公司的持股并不高,目前只有22.9%左右。从公司创立之初,他和另一位创始人徐勇就逐渐地把股权分给更多的员工,早期甚至包括前台的工作人员。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另类做法?李彦宏的回答是,造就百度员工成为百万富翁是天经地义的,因为一开始进入百度的员工所承担的风险要远远大于后来的员工。百度第一个员工刘建国,当年放弃了做大学教授的机会,加入百度,当时公司什么都没有,我们就开始干,一直到今天,很多员工都是这样的,他们应该得到股票。“我的原则是少许诺,多兑现,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相信你。”当李彦宏在香港、纽约等地的上市路演取得了极大成功,许多投资者、基金经理甘于无椅而坐、无饭可吃,宁愿取消夏日旅游,也要听听李彦宏的演讲。“比百度大十倍的中国人寿都没有吸引这么多承销商和基金经理来参加。”一位投资银行职员乐观地表示,“百度的新股发行将会热销。” 由于Google手中握有百度2.6%的股权,在百度上市前没有抛售套现。基于对Google的信任,也增强了投资者对百度的信心。 黎明前的黑夜 树大招风,百度运用“拿来主义”招致版权官司也属必然的。在毕胜离职前,百度下吧因为“技术升级”原因被无限期停止服务,百度影吧则更名为百度影视,更拿下了有版权问题的电影。版权问题所引起的法律诉讼,各界人士一直疑问重重,但无论如何,上市前的阵痛百度公司必须承受。 6月21日,上海步升音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起诉百度公司擅自上载包括胡彦斌等歌手的53首歌曲侵犯了录音作品的网络传播权,并要求百度立即停止侵权、公开赔礼道歉,并赔偿各种损失共计56万余元。6月28日,北京新画面影业有限公司起诉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案由为百度在其“影吧”内放置《十面埋伏》电影下载链接涉嫌侵权。原告方要求被告方停止侵权并赔偿经济损失人民币20万元,同时负担诉讼费用。7月20日,由于受到版权代理R2G的投诉,百度不得不删除了一些流行中文金曲的非法文件链接,其中有一首超级金曲已经删除了近3000个音乐文件链接,同时百度也在调查其他5000个所链接的音乐文件的情况。 以上涉及的经济纠纷数额并不算大,但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些诉讼正巧发生在百度即将上市的前夜!版权官司在一定程度上为百度公司的上市之路蒙上了yīn影。另外,能否保持中文搜索引擎的领导地位也是百度上市之前的忧虑之一。由李彦宏火热的路演、投资者的热捧和观众泛红的眼球,我们不难预测百度上市伊始的佳绩。然而,规范的纳斯达克和理xìng的国外投资者们不会像国内股市和投资人那么感xìng,不会因为你挂上“ST”的头衔而趋之若骛。他们看中的是百度的市场表现,是百度实战的经验、年终财务报告和市场发展的潜力。Google等搜索引擎虽然先发制人,有着成熟的技术支持和国际市场开拓经验,但由于其对中国本土文化的疏远,其搜索方法一直无法普及,导致其市场份额一直维持在20%左右,最终被百度所超越。现在,Google也终于意识到其发展的“拦路虎”,于是甘冒微软的“大不韪”,置李开复于麾下。然而,面对Google、雅虎、微软和中国中小搜索引擎的十面埋伏,百度还能保持其领导地位吗?这些上市前的不安因素,着实让大家汗了一把,不管怎么样,百度还是上市了,正如博客网董事长兼CEO方兴东所说,“百度上市是中国互联网新的里程碑!” 三次融资不被cāo纵 三次融资,帮助百度在短短四年中迅速成长为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而李彦宏、徐勇等原有股东也保持了对公司的绝对控制权。企业的发展中,吸收外源投资是一种普遍现象。但在这一过程中,许多创业者却未必能够把握合理的融资规模和节奏,以防自己对企业的控制权被过分稀释,从而保持对企业发展方向的主导权。已完成了三次融资的中文搜索引擎百度,堪称为数不多的成功者之一。 第一章 李彦宏的 “专注”之路百度上市(2) 首笔融资不求最多 1995年开始,李彦宏就利用每年回国的机会考察国内的市场。但那时,他并没有急着回来,因为“感到中国还不需要搜索这个技术,大家还在推广网络的概念”。1999年10月,政府邀请了一批留学生回国参加国庆典礼,李彦宏也在受邀之列。这次行程坚定了他回国创业的决心:“大家的名片上开始印E-mail了,街上有人穿印着.com的T恤了。”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出现了一批能够为搜索业务付费的门户网站”。 当时,国内门户网站使用的搜索引擎,大多是英文搜索软件的汉化版。虽然中文的语言逻辑和英文有着很大区别,但这些软件在开发时却很少考虑到华人,尤其是中国内地网民的搜索习惯;而那时国内出现的“搜索客”等搜索引擎,在李彦宏看来更像是“玩具”。返回美国之后,手中握有全球第二代搜索引擎核心技术“超链分析”专利的李彦宏,找到了自己刚刚从美国东部闯dàng硅谷时认识的好朋友徐勇。11月,徐勇邀请李彦宏到斯坦福大学参加自己担任制片人的《走进硅谷》一片的首映式。第二天,两人就基本敲定了市场方向、股权分配、管理架构以及融资目标等回国创业的大致框架。此时互联网泡沫正盛,但是,为了凭借自身团队的价值成为公司绝对控股的大股东,以便为将来的阶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 5 章 段xìng融资奠定基础,他们只制定了100万美元的融资计划,并开始寻找融资目标。在与各种背景的投资者接触后,李彦宏倾向于选择有美国背景的投资者,原因在于“他们开的价码、条件比较好”。很快就有好几家VC愿意为他们投资,他们看重的是三个因素:中国、技术、团队。他们选了一家叫Peninsula Capital的投资公司。Peninsula Capital是李彦宏要和另一家投资商签署协议时才开始接触的。“当时急着回国,所以我们只给了他们一天的时间。”徐勇回忆说。巧的是,Peninsula Capital的一个合伙人Greg是徐勇拍摄《走进硅谷》时采访过的。Greg对徐勇说:“从你拍的片子,我就知道你能成事。但我不认识他(指李彦宏)。你说他的技术如何了得,有什么办法让我们相信?”不过,在与按创投行业惯例与李彦宏工作的Infoseek公司CTO威廉•张通电话后,Greg下定了决心:威廉•张认为,李彦宏是全世界搜索引擎领域排名在前三位的专家。尽管对中国有着浓厚的兴趣2000年初Peninsula Capital还联合高盛、Redpoint Ventures向中国最早的ITjiāo易网站硅谷动力投资了1000万美元,但是由于没有在搜索领域的投资经验,他们又拉来了Integrity Partners一起投资。这家VC主要由Inktomi(美国著名的搜索引擎公司,后被Yahoo收购)的几个早期创业者创办。两家VC决定联手向百度投 资120万美元(双方各60万美元),而不是李彦宏当初想要的100万美元。“当时我觉得,需要六个月时间把自己的搜索引擎做出来。”投资人问李彦宏,“如果给更多的钱,是不是可以缩短这一时间。”他的回答是否定的。但事实上,从2000年1月1日开始,百度公司在北大资源楼花了四个半月就做出了自己的搜索引擎。不仅如此,为了防止市场发生大的变化,原计划六个月用完的钱,百度做了一年的计划,从而坚持到了2000年9月第二笔融资到来的时候。 与资本的第二次联姻 第一轮投资者Integrity Partners,还为百度引来了第二轮融资的领投者德丰杰全球创业投资基金(DFJ)。Integrity Partners的创始人之一Scott Welch,早年创建一家购物搜索引擎企业时曾得到过德丰杰的投资。2000年的四五月份,DFJ中的“F”,即创始合伙人John H. N. Fisher,通过Scott Welch知道了百度,并很快对其产生了兴趣。DFJ随即对百度展开了审慎的调查,这项工作由刚从新加坡国家科技局加入德丰杰全球创业投资基金的符绩勋担纲。“那段时间,我们大都在晚上去实地考察百度。”符绩勋回忆道,“透过公司的灯光,我们看到了这家企业身上闪现着硅谷式的创业精神。”而另一家创业投资巨头IDG决心投资百度,是因为发现李彦宏一直滔滔不绝的不是自己如何厉害,而是怎么去找“比自己强”的技术和管理人员。“开始创业的时候,我们希望能够找到一位‘能人’担任首席执行官,所以那时我在公司的职务是总裁。”李彦宏解释说。投资谈判过程相当顺利,2000年9月,德丰杰就联合IDG向成立九个月的百度投资了1000万美元。德丰杰约占了总投资额的75%,因而成为百度的单一最大股东,但其仍然只拥有百度的少数股权。据估算,成立不到一年的百度价值至少应当在2500万美元以上。投资者还为百度带来了资本之外的价值。通过Peninsula Capital的穿针引线,百度与硅谷动力结成了合作伙伴,2000年5月22日,双方合作推出了“动力引擎”。“硅谷动力CTO卢建的做法使我们的产品被市场所认可。现在他自己做的医疗网站还在竞价排名方面与百度合作。”李彦宏表示。这种投资组合之间的协同效应,在DFJ身上也得到了体现:周云帆、杨宁等创建的Chinaren(后被搜狐收购)是百度的早期客户,在周云帆、杨宁再次创建空中网(获得了德丰杰的投资)时,双方又再度携手。 第一章 李彦宏的 “专注”之路百度上市(3) 创业者主导下的战略转型 “百度早期的商业模式很像Inktomi,即主要为各大网站提供搜索技术服务。”李彦宏介绍说。尽管百度一度占据国内搜索技术服务市场80%的份额,但经过2000年和2001年的网络低潮之后,国内能够付得起价钱的只剩下新浪、搜狐等少数门户网站。“在服务的范围、方式以及收入分成等方面,百度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这些门户网站的制约。”一直担任百度公司董事的符绩勋表示。更让李彦宏忧心的是,这些网站“想的不是怎么得到更好的搜索技术、服务,而是怎么少付钱”。2002年3月,甚至发生了著名的新浪停机事件百度停止向拖欠服务费用的新浪提供搜索服务,令新浪高层措手不及。李彦宏抱怨说:“这对我们是很可怕的。从他们那儿挣不到钱,就不可能把更多钱投入到研发中,会引发恶xìng循环。”李彦宏因此把目光瞄向了由美国搜索引擎公司Overture首推的竞价排名。作为“竞价排名”服务的“始作俑者”,Overture的做法是先买断AOL等门户网站关键词搜索结果前五位的位置,再把这些搜索结果的位置卖给相关的商家。由于没有自己独立的门户网站及其独立流量作为支撑,因此Overture看上去更像一个“影子服务提供商”。正因为如此,Google的兴起给了Overture致命的一击。2002年5月,AOL宣布以Google取代Overture作为网上广告搜索引擎,使Overture遭遇到了创建以来最大的挫折,并直接导致了Overture 被Yahoo收购的命运。在Overture商业模式的基础上,李彦宏提出了“百度竞价排名”的构想,即搜索引擎公司按照企业或者其产品名称在搜索结果上出现的先后 排序向企业收费,为此,百度需要实现由领先的搜索技术提供商向竞价排名服务提供商的角色转型。这与百度向投资人递jiāo的商业计划书内所写的商业模式大相径庭,所以,首先就有投资人站出来反对。即使投资过Overture的德丰杰也表示担忧:要向竞价排名服务商转型,百度必须建立自己的网站,这将对门户网站产生“截流”效应,由此,百度和向自己提供80%收入的搜狐、新浪和263等几大门户网站之间的关系将发生微妙的变化,并可能影响公司的收入。即使是在百度内部,主管销售的徐勇也对转型表示出了不同意见,但李彦宏的态度非常坚决:“你们(VC)想要获得高回报退出,百度就必须高速成长,而再坚持目前的业务模式,无法获得这样的发展速度。”“不是你的论据而是你的态度打动了我们。”百度董事会最终同意公司转型。德丰杰的创始合伙人Timothy C. Draper(代表DFJ投资给Overture),甚至亲自到中国向百度介绍Overture的经验。2001年9月20日,百度推出了自己的网站。这时,已很少有人再看好网站,百度却变成了一个地道的.Com公司。2001年10月,百度正式推出搜索竞价排名服务。与Overture买断搜索结果位置不同的是,百度的竞价排名采取的是与门户网站进行收入分成的模式。这使得百度转型以一种平滑的方式进行。而为了减少对门户网站的依赖,百度采取的策略是从单一门户网站中获得的收入不得超过总收入的10%,同时加紧扩大自身网站的流量和影响。转型后的百度,受到了来自Google的强大压力。2000年9月推出中文版后,Google 在中国网民中影响迅速增加。为应对竞争,2002年3月,李彦宏以人称“小天才”的雷鸣为首实施“闪电计划”,后来不满意进度的李彦宏亲自上阵。2002年12月,“闪电计划”大功告成,百度不仅在技术上全面与Google抗衡,部分指标还领先于Google。目前,在百度的收入中,竞价排名占了80%的份额,其余的20%来自出售面向企业的搜索软件和为门户网站提供搜索技术等。同时,百度的投资人也开始帮助其加强管理团队。“通过猎头公司, 我们找来了普华永道最年轻的合伙人王湛生担任CFO;经过几年的内部培养,朱洪波也正式担纲首席运营官。”2004年初,百度董事会正式将李彦宏的职务由总裁升到了首席执行官。到2003年底,百度已经确立了自己在中国搜索引擎市场的绝对领导地位。美国调查机构Alexa2003年的统计数据则显示:中文搜索引擎中位于第一的百度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独立搜索引擎商。“短时间内,不会有人撼动百度在中文搜索引擎市场的地位。”就在国内外IT巨头纷纷从不同路径切入搜索引擎市场的时候,符绩勋表示出了对于百度未来的信心:“搜索引擎看似技术门槛不高,但是如何恰到好处地把握这个市场却不是那么简单。即使对于Google这样的搜索巨头,市场环境以及语言差异仍将是一个很大的障碍。” Google进入的价值 2003年底,百度开始第三轮融资的时候,面临的主要问题已是选择那些能为百度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不同价值的投资者。“第三轮融资持续了六个月,我们在考虑是否接受Google上花了很多时间,因为两者之间的竞争关系是显而易见的,而当时百度并不缺钱。”李彦宏说。但其时即将上市的Google,显然希望通过投资百度“化敌为友”,在中国分得更多市场。2004年6月16日,这两家搜索引擎的领导者宣布进行资本合作。外界揣测,Google向百度投资了1000万美元。“Google的加入会有效增加百度的品牌知名度,但百度仍是独立运作的公司。”李彦宏强调,百度此轮融资为策略xìng融资,Google只拥有百度极少数股权,不足以影响百度的发展策略。李彦宏、徐勇等公司的原有股东仍然对公司拥有绝对的控制权。德丰杰与Google一起在此轮投资中扮演了领投角色。投资者的名单上还包括Integrity Partners、Peninsula Capital、China Value、华盈投资(Venture TDF)、信中利投资(China Equity)、Bridger Managcomnt等,其中,信中利曾在搜狐股票价格徘徊在1美元时大量买进,China Value则拥有强大的政府关系背景,但是,China Value等后来的投资者都没有能 够进入百度的董事会。在不到五年的时间内,伴随着外源资本的进入,百度不断从幕后走向前台,并一步一步地逼近自己的目标。这个过程,按照李彦宏的说法就是:2002年是技术年,百度搜索技术真正成熟,而由于技术是搜索服务提供商的立足之本,百度还将以年度收入的10%投入技术研发,以其2003年约为两亿元的收入计,其投入研发的年度费用达2000万元;2003年是流量年,百度流量比上一年增加了七倍(2002年和主流门户网站的搜索流量持平);2004年是品牌年,百度品牌得到网民的广泛认可。而2005年,李彦宏预计“是百度的收入年”。 第一章 李彦宏的 “专注”之路百度上市(4) 四关卡成就百度上市 此次上市,百度股分AB两类,共发售404万股美国存托凭证,占已发行总股本的12.5%。其中,百度公司发售321万股,献售股东出售83万股。每股美国存托凭证相当于1股A类普通股,融资1.091亿美元。承销商为高盛、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以及Piper Jaffray。紧随IPO后,百度扩大总股本为3232万股,包括A类普通股和B类普通股。其中,A类股主要是新上市股票,B类股则由上市前私募投资者的优先股和普通股转化而来。2000年2月,百度引入首轮风险投资者Integrity Partners和 Peninsula Capital Fund,他们以每股0.25美元各购买A系列可转换优先股240万股,总投资额为120万美元。同年九月,Integrity Partners和 Peninsula Capital方兴未艾,拉上美国三大风险投资商之一的DFJ以及IDG入伙,以每股1.04美元购入B系列可转换优先股960万股,融资额为1000万美元。其中,DFJ大手笔购入720万股,IDG购入144万股,Integrity Partners和 Peninsula Capital 分别追加60万股和36万股。去年六月,Google及DFJ等八家风险投资机构共投资1500万美元买入C系列可转换优先股224.9万股,折合每股6.67美元,其中,Google和DFJ分别以500万美元买入75万股。三批私募共计1665万优先股,在IPO前转为同等数量的B股普通股。此外,截至2005年3月底,公司一共发行了1155万股普通股,已于两个月后的5月30日转为同等数量的B股普通股。以上共计2820万股B类股。IPO后,限售股东出售的83万股B类股自动转为A类股,余下的B类股一共有2737万股。IPO完成后,百度公司最大的两个股东分别为DFJ和李彦宏,前者持有百度25.3%的股权,后者持有22.4%的股权。李彦宏此次IPO中出售了25万股股票,占本人所持股份的3%,而大股东DFJ没有出售股票。 重重设卡 持有百度2.6%股权(IPO前)的Google同样没有套现。这家全球最大的互联网搜索公司一直是百度的榜样。而Google近年来开拓中国市场并不顺利,根据iResearch艾瑞市场咨询调查,在今年第一季度中国搜索引擎市场份额中,百度以37.4%稳居榜首,而Google以19.1%屈居第三,差距不小。据了解,Google在百度上市时已经同意,持有的百度股份锁定期为两年。一直有猜测认为Google投资百度很可能意味着进一步增持百度,甚至收购百度。事实上,Google几乎没有机会,因为百度在所有收购通道设立了关卡。第一道关卡是“牛卡计划”,就是上文提到的A类股和B类股的划分,这种股份安排叫做双层股票结构(Dual-class Ord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 6 章 nary Share Structure)。其cāo作思路如下:将在公开市场发行的股票称做A类股票,每股拥有1票表决权,而所有原始股份为B类股票,每股拥有10票表决权。一旦有B类股发生外部转让,该股份将立即转为同等数量的A类股。又规定,一旦李彦宏及其团队合计持有的B类股所占已发行B类股比例不足5%,所有B类股将立即转为同等数量的A类股,并且公司从此不 再发行B类股。这意味着即使潜在收购者买进绝大部分原始股,也无法在董事会拥有足够的表决权。百度是首家采取这种股权配置赴美上市的公司。 第二道关卡是“五人董事会计划”。该计划早在一年前百度进行第三轮私募时已埋下伏笔。百度修订了原先与前两轮风险投资者订立的股东协议。按照新规定,百度董事会由五名董事组成,CEO李彦宏任董事会主席,另外由前两轮投资者各派出两名董事。上述优先股东对公司发行的证券有优先选择权。董事会和优先股东有权首先否决任何非转让方之间的股权jiāo易。未经各轮优先股绝大多数股东的书面同意,公司创始人不得转让所持股份。第三道关卡是“摊薄计划”。百度董事会有权越过股东大会,一次xìng或分批发行最多1000万股优先股。董事会可以决定每批股份的数量、归属、优惠条件、权限等等。这1000万股优先股其实可以实现任何愿望,不仅仅是阻止可能的收购行动,还包括拖延或阻止控制权变动的实施。当然,这可能对公司股价造成负面影响。第四道关卡是“改组董事会计划”。公司董事会有权选举董事填补因董事会扩大或是董事辞职、死亡或除名造成的空缺,以阻止外部股东擅自进入董事会。百度大费周章设立重重关卡,其初衷固然有阻碍Google控制公司之嫌,但更主要的是,确保百度不致屈服于机构投资者、公众股东压力之下,惟华尔街马首是瞻,乃至为业绩好看而乱了方寸。此外,如此设计也便于创始人持续掌控公司命脉,按照自己的思路经营百度,而非随华尔街之波。如此,才能维持公司的独立xìng格,也才能在一些风险xìng较高的新技术领域下大赌注。 搏命狂奔 IT评论家方兴东认为,“Google加中国,两大最热概念集于百度一身,想不热都不行” 。2004年,百度营收1340万美元,净利润145万美元。不过,以2004年每股收益0.05美元计,百度上市首日收盘价的市盈率2450倍,而Google虽接近300美元高位,市盈率也仅75倍。一些分析师已表示,虽然百度的成长速度快,但营业额和Google相比尚微不足道,虽然目前百度排名中国市场第一,但和第二、第三的距离并不远。其市盈率实在“有点病态”。事实上,百度股价到第三日已跌破100美元。互联网分析师吕伟钢认为,百度在华第一是在Google缺位的情况下取得的。如今,Google决心在华全面开展业务,从游说微软副总裁李开复出任Google中国区总裁,到上马中国工程院,再到紧急宣布授权中企网为其核心业务的全国代理商。“百度今年的营收必须要比去年有好几倍的增长才能符合投资者的预期。”他说。中国搜索市场已经狼烟四起。MSN、雅虎都把搜索置于重要位置,加大投入,而新浪、网易、搜狐等中国门户网站也在努力。不过,也有美国分析师看好百度:“这个世界上除了Google和百度以外没有哪个网站的首页面只有4k大小,却成为亿万人的首页。”生于60年代后期的李彦宏,骨子里不乏理想主义的时刻涌动。每走一步,都抬头看天,保证方向的正确,而又处处要求完美。 中国有句俗语,三岁定六十。意思是一个人小时候的xìng格大概就决定了他一生的xìng格。李彦宏少年时就已经是众人关注的焦点,活蹦乱跳,个xìng要强,喜欢自己拿主意。北大的四年锻造更让他养就了独立思考、自由选择的鲜明个xìng。硅谷学术自由之风的熏陶,又进一步强化了他崇尚专一、坚持自我判断的xìng格。36年过去,一个洋溢着海归气质、而又刻写着中国传统文化印痕的李彦宏就这样在我们面前创造着奇迹。他把握住人生中最重要的两个年头,一个是出国,一个是回国。两者都开辟了一个崭新的领域,都让他无比兴奋。道•琼斯公司的牛刀小试,让他扬名华尔街。Infoseek公司的慧眼识珠,让他拥有了更阔大的舞台。如果他知足,硅谷完全有他充分展现才华的空间。但处处受制于人,显然完全不符合李彦宏的个xìng。一个优秀工程师头上的光环不足以笼罩他的所有前程。在体会到作为一名技术人员的无力感后,他豁然开朗。只有自己做一个决策者,才能把握住自己想走的方向。于是有了百度。百度以一种沉静的心态,没有随波逐流没有左顾右盼。沉静如李彦宏,善于自律,善于坚守的他,惟有在沉静中,才会认真做事,对诱惑说不。终日乾乾,换来的是在自已选择的领域的从容。 我们愿意看见自己所在的公司每年以几倍的速度增长;我们愿意从事世界上最酷技术的开发与推广;我们愿意按照自己的时间安排来工作;我们愿意与公司的每一个人平等而尊重地进行jiāo流;我们愿意工作在一个真正具有人xìng魅力的公司;我们愿意拥有公司的股票;我们愿意当工作疲劳时候,可以自由地玩游戏或上BBS,而不用竖着耳朵听老板的动静; 我们愿意用劳动所创造的财富提高生活的质量与乐趣;我们愿意工作在舒适的环境……这就是百度,最棒的团队! 第二章 企业文化成功奥秘喜悦背后的转变(1) 如果一支股票在纳斯达克上市,一天之内股价上涨五倍多的话,我们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奇迹;如果一个公司在一夜之间会诞生好几个亿万富翁的话,恐怕也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神话。如果一个人一夜之间挣了好几亿美元,那么我们将要用怎么样的词汇来形容百度网络技术公司总裁李彦宏和他的队伍们? 盛大总裁唐骏表示,百度登陆纳斯达克首日受资本市场“疯狂追捧”的现象,不仅对国内行业,对他个人而言,也都是值得高兴的一件事。 “我们正在寻找下一个Google,而我坚持认为它会出现在中国。”摩根斯坦利董事总经理玛丽•米克尔此前曾这样表示。InstreamPartners公司分析师汤姆•塔利也表示,很多从Google身上尝到甜头的投资者都在寻找下一个Google。 显然,在他们眼中,百度就是符合其要求的“下一个Google”。因此,不少分析人士认为百度此次IPO 27美元的发行价是个被低估的价格。弗罗里达大学教授杰•里特尔表示,百度首次公开招股的发行价远远低于随后不久的开盘价,这意味着原本应当属于百度公司的大量资金打了水漂。 而此时的百度显然已经“财大气粗”。百度CEO李彦宏表示,他并不为公司在首次公开招股中损失的潜在收益感到困扰,因为百度仅仅发售了一小部分股票,而公司还有着更大的增长空间。事实上,不仅是国外资本市场给予了前所未有的投资热情,对百度的此次上市,国内的“同行们”也是默默地给予关注。 唐骏称,百度此次的成功与互联网搜索巨头Google过去一年在资本市场获得的巨大成功有关;同时,目前中国概念在纳斯达克也仍是一个热点,正是兼具这两点,百度成为资本市场追捧的目标。 随着百度股票的飞升,发行总股本为3230万股。百度总裁李彦宏的身价达到了八到九亿美元。与李彦宏一同成为股市神话主角的,还有百度公司的全体员工。其中百度管理层的持股情况为:CEO(首席执行官)李彦宏22.9%,CTO(首席技术官)刘建国0.9%,CFO(首席财务官)王湛生1%,COO(首席运营官)朱洪波1%,副总裁梁冬0.4%。按目前百度39.58亿美元的市值计算。一个大学毕业后就来到百度的技术人员,今天的身价要用千万来计算;一个前台接线员,身价也达到了百万元人民币,而这样如同童话般的故事,在百度可以说是比比皆是。 调整人员 在百度高管赴美上市的前夜,百度在另外一条战线抓紧进行着自己的工作。从2004年年底的300人,到现在接近700人,百度仅仅用了半年时间就将公司雇员人数增加了一倍,而据百度人力资源部高级总监鲁灵敏介绍,百度2005年年底员工计划数将可能达到1000人。种种迹象表明,上市对百度来说意味着融资渠道的拓展和市值的提高,而更重要的是,上市给了百度理顺公司治理结构、调整公司管理方式的一个机会,而这种调整伴随着上市的临近已经接近完成。 高层调整也有进有出,事实上,早在去年百度进行第三次融资的前后,百度就开始对其公司管理层按照上市公司要求做梳理。 2004年1月,百度将原副总裁朱洪波任命为公司首席运营官(COO),朱洪波曾在用友集团和汉普管理咨询公司任副总裁。朱洪波致力于完善百度的渠道建设,使百度在盈利方面有了显著提升。 2004年9月,百度又一改成立五年以来不设首席财务官(CFO)的做法,任命普华永道的合伙人、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咨询专家王湛生为公司CFO。作为普华永道国际资本市场部的合伙人,王湛生负责为亚太地区,特别是为中国的企业提供IPO、私募及跨国并购等活动提供审计和咨询服务。而在过去的六个月里面,在资本市场上他也一直帮助百度,从挑选承销商到与美国证监会的沟通,都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到2005年1月,百度又邀请凤凰卫视著名主持人、制作人梁冬加盟,担任副总裁,强化市场营销和品牌推广工作。梁冬到任之后,一向以低调谨慎著称的百度开始频频成为各大媒体的报道对象,从2005年赴美上市,到接连推出百度、胡润“百富人气榜”,主办百度都市状元媒体活动,推出百度标准指数,并将“百度”由名词变为动词,推出“百度一下”的概念。作为凤凰卫视娱乐节目《娱乐串串SHOW》的前主持人、节目制作人,梁冬让百度在市场、公关方面的动作如“串串SHOW”般地招数层出。 与此同时,百度的共同创始人之一 原公司CEO徐勇却在2004年12月份悄然离开百度,在当时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徐勇曾表示没能亲历百度IPO是他最大的遗憾。而值得注意的是,长期在百度工作的百度市场总监毕胜也在七月初离开了百度,在百度属于中层职位的毕胜目前还没有具体去向。 在一系列高层调整之后,通过CEO李彦宏、CFO王湛生、CTO(首席技术官)刘建国、COO(首席运营官)朱洪波、副总裁梁冬这样的架构,迎接上市的百度新管理层团队业已露出雏形。 “李彦宏必须确保自己对百度绝对的控制力。”吕伟钢在解释这一事情的原因时分析。但这种分析没有得到百度的认同。 第二章 企业文化成功奥秘喜悦背后的转变(2) 大规模人才招聘是百度转变之一。 基层员工数量的急剧增长与高层员工的进出相对应。此前,百度在6月18日举行的招聘会上招收了65名员工,而这次招聘离上次大规模招聘仅相隔三个月。 2004年年底,百度员工数为300人,相隔五个多月,百度现有员工已近700人。鲁灵敏否认了人员大规模招聘是百度上市前做秀的说法。他称自从创建以来,百度人力方面的缺口一直存在,这次招聘虽然规模较大,但也同百度公司及中国搜索引擎产业自身的发展速度保持一致,属公司的正常工作流程。 据介绍,除了传统的搜索引擎技术方面的职位,此番百度新公布的特色职务还包括用户体验内容主管,搜索广告策划经理,甚至健康辅导师等等。“前两个是搜索引擎特点所催生的特殊职务,全球都不会有太多,我们寄希望于招到基础好的人到百度,再加以培养。招聘健康辅导师主要是百度公司惜才爱才的体现。”鲁灵敏表示。 百度CTO刘建国近日声称,百度所招聘的人才,除部分是来自北大、清华、哈工大等著名院校的应届生外,绝大多数来自全球各大互联网公司有相关经验的人才。百度招聘人才极为苛刻,2005年三月大型招聘会,最终获得登记资格的人才达700多名,但经过近三个月的筛选,最终仅录得30多名。而今年以来招收的300名员工,硕士以上学历者占到85%以上,海归人才的比例也明显提高。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2004级研究生孙志鹏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作为李彦宏的系友,信息管理系确实有几名毕业生在这两次招聘中加盟百度,其中就有一位是2002级的研究生。“经过近两年的高速发展,百度构建了完善的内部培训和职业生涯规划体系,随时准备迎接新员工的到来。”鲁灵敏说。 而据百度市场部人士介绍,百度会为每一位应届毕业生配备一位导师,导师所属的部门不一定与该学生相同。这样可以帮助这些毕业生尽快融入百度这个公司,同时导师所属部门与其不同也有助于开拓这些新人的视野,便于他们在百度的全面成长。 前车之鉴网景 百度如愿以偿地登上了纳斯达克,而且第一天就受到投资者的追捧。百度招股价27美元,开盘价66美元,收盘于122.45美元,暴涨354%,最高更是达到了151.21美元。数字说明一切,百度如此优异的表现,让百度员工振奋。但我们想说,股价暴涨之后,但愿百度不是网景。 有着惊人的相似历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 7 章 史,十年前的8月9日,也有一支网络股登陆纳斯达克,让整个华尔街和硅谷都为之兴奋,那是世界互联网的先驱网景公司。网景公司初次上市,一夜之间融资超过了20亿美元,在180 天之内,网景股价达到了142.75美元,涨幅超过了400%。去年Google上市就有很多人把它与网景比较,而今,百度上市首日如此良好的表现,外电也一样把网景拿出来对百度评头论足。十年一个轮回,Google和百度哪一个更像网景? 网景1995年8月9日的上市,直接触发了第一次互联网热潮。网景公司的股票飞速上升,1995年12月20日达到了每股120美元的高点。网景1995年度的预计销售额仅4700万美元,市场价值却超过了60亿美元,遥遥领先于拥有110亿美元资产的苹果公司的市场价值。而第二次互联网的热潮在2004年就已经来到,Google的推动功不可没。Google网络广告业务的不断增长,让其股价不断飙升。2004年8月10日Google上市,仅仅315天后,股价就从IPO价格的85美元暴涨超过300美元,市值达到845亿美元,远远高于时代华纳(790亿美元)、迪斯尼(520亿美元)、和雅虎(490亿美元)的市值。 网景靠浏览器起家,最后被微软的IE超过,导致网景被AOL收购。百度以中文搜索起步,如今国内搜索引擎市场一场混战。中国市场不光有Google的青睐,雅虎、微软也虎视眈眈,百度怎么能独善其身呢?在这场较量中,百度目前领先靠的是本土的文化背景。这一点,Google们已经注意到了。并且持有股权的Google是否蓄意要蚕食百度的中文搜索市场?百度会否做下一个网景? 第二章 企业文化成功奥秘专注中国!专注引擎!(1) 百度是最好的搜索引擎,在百度上网民可以方便地找到他们要找的东西。这不是门户概念,而是搜索概念。百度站在门户背后做了两年技术提供商,而没有在自己的网站上提供搜索,但是后来我们发现这种产业链是不健康的,谁也挣不着钱。搜索是一个很特殊的产品,不专注是很难做好的,所以我们就自己开始做了,而且只做着一件事,我们不做游戏,不做短信,不做弹出广告,我们觉得这样才能把搜索做好。 李彦宏 惟有专注才能抵抗Google 互联网是一个正待开垦的金矿,网络公司正在进行一轮跑马圈地,要在各种市场发轫之初就划到一块地盘。大家大打出手的结果,是竞争关系错综复杂,找不到绝对的盟友。被三大门户选定的搜索功能提供者,从当初的百度,到中搜,再到目前的雅虎、Google、中搜相互制衡,短短几年已经换了三茬。随着实力此消彼长、竞争态势不断演变,企业间的离合游戏变化频繁。 从来没有这样热闹过的互联网。只要积累起了流量,或者为吸引流量,谁都想在别人的业务里抢夺份额;谁都没有安全感。李彦宏的百度却贡献出一个特例,一个流量与三大门户等量齐观的网站除了搜索却什么都不做。百度的最大特点就是专注。不仅仅是专注于搜索,也专注于一种“洁身自好”的xìng格,李彦宏称,搜索领域尤其在中国的空间还非常之大,百度专注在这个领域就可以得到很好的成长。 李彦宏还明确表示不涉足电邮。李认为,百度的中文搜索地位还算稳固。据Alexa数据,全球流量第七的百度与第四的Google在伯仲之间,甚至个别时段百度已超过Google,随着中国市场更高的增长,百度的流量全面超越Google只是时间问题。Google中文流量不到总体的10%,这显示百度的中文搜索的确比Google更为普及。而至于雅虎的YST技术和中搜,由于起步较晚,目前都还没有可分庭抗礼的流量和市场地位。只要在中文搜索的领导地位不动摇,百度坚持专注路线的理由就一直成立。 所以当门户们四处出击以求充分利用流量资源的时候,百度却不愿分散精力,只利用这些流量做搜索一件事。 Google即使是这么一个强大的公司,它在美国也没有占到百分之七八十的市场份额,相反,雅虎在美国跟它还是有一拼的。比如市场份额能占到一半到三分之二的水平。雅虎是1998年进入中国的,经过这么多年的尝试之后,它仍然不是第一。事实上自从2003年它们购买了3721之后,在购买服务器和带宽上花的钱是比百度多的,它们在资金实力上是愿意投入的,但是在这期间,百度的市场份额不仅没有减掉,反而上升了。 这是因为百度的更加的专注。 一个新的跨国公司的巨头Google,如果想进入中国市场,这个经验需要Google几年的时间来学习?我们不能精确地预测它要学习几年,但是在国内需要面临的问题,不见得是Google理解或者能够想像得到的,当Google没有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觉得有些东西比较容易,但是真正进入做的话,也没有想像中的那么容易的。像现在的雅虎、MSN,在中国都做了比较长时间的尝试。事实上整个中国互联网产业,试着分析一下的话,几乎是本土公司的天下,在任何一个领域,跨国公司都没有占到什么便宜。Google是个顺风车,李彦宏坚持认为是百度恰好占了两个成长的因素:一个是中国,一个是搜索。它们的结合正好被百度明显体现出来,所以投资者才会追逐百度。同时李也坚决不认同百度是对Google的简单复制,“我们只专注于做中文搜索。”而这正是Google在中国的软肋,从搜索技术上讲,中文与英文的语言逻辑有许多差异非常大的地方,英文单词之间有空格,而中文是象形单音文字,中文行文在字与字、词与词之间没有空格,这些都给擅长英文搜索的。Google带来难题;更重要的是,基于用户体验的中文搜索引擎技术是需要经年累月长时间积累得到的,决非Google一朝一夕就能开发出来。在百度总部,除了卫生间,李彦宏给每一间办公室都用词牌名命名,李彦宏认为百度更了解中国文字和文化。事实上,前两年,Google的中文服务一直在模仿百度,百度一推出一个模式,它就跟风。 在2003年之前,Google一直遥遥领先,但随后Google在中国市场上的流量就开始落后于百度。到了2004年,Google开始意识到百度不可小觑。Google的CEO施密特(Eric Schmidt)开始与百度接触并想控制百度这意味着Google兵不血刃地拿下中国市场。经过谈判和妥协,在新一轮1470万美元的融资中,百度接受Google的投资499万美元即让Google拥有百度2.6%的股份。2005年6月底,施密特秘密赴京,直奔百度总部。至今李彦宏都不愿透露他们当场谈了哪些内容,但可以确认的是,他没有让施密特控制百度的想法得逞。 所以,正是这种专注,四年时间造就了百度中文搜索第一,而占公司收入80%的竞价排名收入,已经让百度在2005年一季度停止烧钱,并且利润呈现两位数增长。搜索引擎从1994年诞生开始,一直没有停止过技术的发展。经过实践,李彦宏觉得,只有在搜索技术上做到最好,才是树立品牌的最快途径。十多年时间了,他从来没有离开过搜索。搜索已经成为了李彦宏生命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最近李彦宏又投入重兵,推出了新闻搜索与图片搜索两大搜索引擎。有人觉得现在百度的业务过于单一,大部分收入来自于竞价排名。李彦宏认为,百度不必急于从新开发的产品中赚到钱,重要的是网民们都喜欢来使用。只要大家对品牌的认可度提高,总有办法赚到钱。仅仅四年时间专注于百度搜索并不是李彦宏成功的全部,他对信息检索技术行业长达16年的经验,在逆境中准确判断与谨慎行事,更是其日后事业起步的关键。 第二章 企业文化成功奥秘专注中国!专注引擎!(2) “专注”也面临考验 激烈的变化,百度的专注战略面临着愈发严峻的考验。 Google和雅虎先后发力电邮和即时通信的背后,是“捆绑策略”的盛行。Gmail的推出,并不止于容量的扩大,Google的文本搜索技术是其核心。这使Gmail能通过其搜索技术的嫁接而获得相应的广告收入,这对其他没有此技术的电邮提供商是一个不可替代的优势。在此基础上,邮件存储和搜索相互捆绑,锁定用户。 同样,雅虎也在1G容量和文本搜索方面紧紧跟随Google,更甚至,雅虎通过引进即时通信的捆绑,以促成更大的黏xìng。而这种尝试,早已在中搜的“个人门户”里得到体现,中搜总裁通过网络猪实现了即时通信与各种搜索和新闻定制的捆绑,将各种需求一揽子解决。中搜称,网络猪的注册用户已有100万,而陈沛正在考虑是否介入邮箱业务。 其实,通过捆绑各种职能以“一网打尽”用户需求的策略并不陌生,这是三大门户一直奉行的法则。近几年各种新兴的网络职能譬如即时通信和搜索培养了各自的行业新贵,他们的崛起才打乱了门户一统天下的局面。而这批后起之秀,却都又不约而同的实行“捆绑”。 在这样一个以“捆绑”为主流的产业里,百度要“洁身自好”难免一厢情愿。关键是,当用户在享受其它平台所提供的一揽子服务时,是否会为专门享受百度的搜索服务而离开,而这取决于百度搜索是否能保持绝对竞争力。但此并不乐观,至少Google与百度的实力在伯仲之间,后来者雅虎也不可小视。如果百度的搜索与这两者没有质的差别,那么后者的捆绑对百度威胁很大。网易等门户也都与Google、雅虎等建立了不同程度的合作关系,门户自然不愿看到一个一统天下的搜索品牌。雅虎的一搜网推出仅月余,流量就已经窜到中文网站的30来名,速度惊人。而Google上市后,在中国加大投入这一点没有任何悬念。这样,两年来由于对手缺失而让百度独大的情况已经开始改变。百度的传统策略有重新考量的必要。 这当中,Google如何作为对百度的影响最关键。雅虎并购3721后,在中国已成为百度、Google的死对头。以百度一己之力,同时对付雅虎、Google不容易,可如果与Google合为一体情势就会大为改观。Google千万注资,对百度的兴趣明白无疑。而在接受注资时,李彦宏也表示“Google是最了解百度价值的。”虽然李彦宏认为“短期内百度自主发展是一个更好的选择”,但迫于竞争形势,与Google联盟的压力不可小视。 李彦宏也承认,目前Google并不参与百度日常运作的纯注资方式很可能只是过渡。或者继续投入以期控制百度,或者抽身而去;因为即将大举进入中国的Google不大可能为一个竞争对手投资。千万注资的背后,是双方都在彼此试探。李彦宏也曾暗示,即使现在Google想买,百度也难卖到好价钱。借助目前的市场地位和中文搜索的巨大潜力,百度能够不断扩大规模。先打拼一段时间,如果实力允许,大可以和Google们分庭抗礼自成一派;而即使技不如人,到时候凭着更大的规模也能卖出更好的价钱。 于是百度的专注包含两个潜在原因,一是把本不雄厚的资源都集中到搜索上,二是如果有意并购,那就没有必要重复建设。而至于专注战略本身是否有效,那就只能等待时间检验了。 不看新产业机会 平均年龄不到40岁的百度在富翁们一旦半年后套现时机成熟后,很可能集体去过快乐的退休生活或手握重金另立山头,那将掏空百度团队。但李彦宏信心十足说,“我在员工面前是有信誉的,五年前,我告诉员工们要相信自己手中的股权将来会很值钱,他们信了,并跟着百度一直奋斗至今;今天,我又告诉他们,要相信中文搜索未来还有很大发展潜力,我相信同事们会再次相信我说的话,继续帮助我”。也有让他比较担心的事情是,公司的业绩成长有多快,市场的飞速成长阶段还没有到来。百度募集到的一亿美元,到底是该更多地投给技术,还是投给市场来吸引客户尚未确定。李彦宏表示接下来可能会收购一些专注的小公司。 李彦宏强调,百度不会去侵略中国几大门户网站的强势业务领域,包括短信、游戏、网络广告、门户,百度以前没有,现在也不会去触及,至于新的产业机会,百度不愿去看,因为搜索领域本身已是一个太大的市场。他执着以往的经验证明,过去那些成功的搜索公司,一旦有钱以后不专注做搜索时,最后都以失败告终。 门户网站对百度的围剿已经开始,新浪、搜狐甚至腾讯都已进军搜索市场。搜狐CEO张朝阳花3000多万元人民币增持股票,目的是显示对搜狐旗下“搜狗”网站灭掉百度的信心,张朝阳甚至声称,百度的崛起,其实对中国互联网的产业格局没产生根本影响。 起码在姿态上,李彦宏在尽量保持温和:“真正威胁百度的,不是竞争对手,而是市场成熟速度的快慢,后者将决定我们的业绩增长。” 真正激烈的话语对抗发生在百度与海外巨头之间。百度上市一共融资一亿美元,雅虎一下子就砸了十亿美元在阿里巴巴身上。对雅虎的资本高压,李彦宏在接受采访时态度强硬:“这么多年来,我注意到一个普遍规律历代成功的搜索引擎,都不是钱砸出来的,它们成功的核心因素只有两个:一是专注,二是注意把握用户需求。如果钱多就代表着胜利,那微软才应该是搜索领域的老大,可现实并非如此。” 对于全球搜索霸主Google正全力杀奔中国,时间上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 8 章 的领先优势、业已形成的社区气氛、熟练的本土化运作,这都是百度的核心战斗力。李彦宏还称要多招工程师,只要是合适的人,有多少要多少。还要开发新产品,加大对市场的教育等。因为中国只有0.5%的中小企业意识到用竞价排名这种营销手段,还有巨大的市场需要去开发。百度也有可能并购能与自己互补的一些公司。下一步可能收购一些特殊搜索技术领域的先进公司,如地图搜索等,以强化搜索方面的优势。百度也可能加强社区、Blog等外围业务的建设。同时进行市场推广,以持续提升品牌价值,维持股市上的神话。那么,在搜索领域,谁是百度的完美收购对象? 对百度来说,“百度的发展潜力太大了,例如它现在的一些动作,做第三代、第四代门户,其他网站与百度是没法比的。”计世咨讯分析师刘冰说。 中国搜索CEO陈沛也认为,百度下一步肯定会收购,但收购谁不好说。“如果他们做第三代搜索,我相信桌面搜索肯定是一个方向,这方面中国搜索有很强的优势。” 搜狐公司负责搜索业务的副总裁王建军最近刚刚主持收购了专业地图搜索网站Go2map,对于搜索引擎的业务扩张深有心得。在他看来,国内国外好的收购资源肯定很多,不过收购也要看缘分,看运气,“我们手中还有几千万美金放在那儿,不知道怎么用呢”,他说。王建军也表示地图搜索、桌面搜索都是一种方向,但单纯的搜索技术其实不需要太多钱。搜狐将把资金用于市场推广、销售团队的搭建上。 百度下一步的收购计划如何,我们无法预知。坚持专注、坚持中文搜索是百度和李彦宏不变的理念,上市后的百度如何维持这样疯狂的股票神话?面对市场的不成熟,百度是要继续开发自己本身的技术,还是扩展渠道? 第二章 企业文化成功奥秘投资技术是硬道理(1) 习惯了炒作、泡沫的互联网在2005年夏天领略到了技术导向公司百度带来的震撼,2004年的这个时候,给我们带来同样感受的是Google。2005年网易和新浪发布的季度财报显示,网易不管是在市值、收益、利润、市盈率都全面占据了上风,从而正式确立了自己中国第一门户的地位。恰巧的是网易也是一家注重技术的公司。 当Google、百度、网易这些技术为王的公司占领了互联网的最高点时,所有人都应该看得出这些公司绝对是和盛大、新浪、搜狐不一样的,因为他们都有着自己的核心技术,进而转化为核心竞争力。 对于一名技术人员,没什么比你所在的公司具有强劲的技术实力更能给你信心与激情,然而,当我们看着这么多互联网巨头将技术当作公司生存之本时,我们却不得不忍受公司仍旧将技术部作为内部的一个支持部门,始终还有那么多人脑子里认为市场、销售部门才是创收的部门,仍旧没发现只有技术才是决定成败的最关键因素。 百度股价从发行价27美元在三个小时内便冲上了150美元,美国人看重的不是百度的其他,而是百度的技术。他们可能从没用过百度,但他们非常清楚一家能在搜索领域与Google对抗的公司,在技术方面绝对是可以令人期待的。百度疯狂的背后是雄厚的中文搜索技术在支撑着,百度的技术才是决定未来的最重要因素 。 技术决定产品 与Google等其他搜索引擎相比,百度的搜索更加细化,其提供的“新闻”、“Mp3”、“图片”、“地图”等检索子类别颇得广大网民青睐。 五年产品历程: 注重搜索技术和用户体验是百度一再强调的关键所在。基于此,成立五年来,百度在搜索业务的梳理上频频动作。 2000年,百度成立,同年6月便推出号称全球“最大、最快、最新”的中文搜索引擎,同时宣布全面进入中国互联网技术领域; 9月,正式推出面向企业级用户的网事通信息检索软件;2001年10月,百度推出全新商业模式搜索引擎竞价排名; 2002年6月和7月两个月,百度先后推出深受网民喜爱的“IE搜索伴侣”以及业界首例“竞争情报系统”软件; 2002年11月,发布Mp3搜索; 2003年7月,推出图片、新闻两大技术化搜索引擎;而同年底,更是陆续推出地区搜索、“贴吧”等功能,将搜索引擎推入社区化时代; 2004年8月百度推出超级搜霸;11月,推出世界上第一款WAP中文网页搜索引擎; 2005年2月,百度发布全球首款支持中英文的硬盘搜索工具; 同年4月1日,推出具备电影搜索功能的“影吧”; 4月7日,百度携手盛大,将搜索引擎触角正式伸向网络游戏客户端; 5月伊始,上线天气搜索、列车航班搜索、股票搜索、字典搜索、多文档搜索、计算器功能等六大新功能搜索; 5月17日,百度与中国电信合作推出百度黄页搜索测试版,藉此正式进军本地搜索业务领域,同时将黄页数据资源引入百度已有的PDA和WAP移动搜索等服务。 如果百度不能保持技术创新,尽管渠道建得再好,用户对产品的体验不好,还是会投奔其他搜索网站。李彦宏的独特之处,是几大互联网 公司创始人中最“美国风格”的代表,这就是技术导向、专注、专业,并保持基本的低调,加上市场策略明晰,手段果断。李彦宏和百度有着典型的技术创业者特xìng,这决定了百度的务实风格,和对技术的追求,丰富了中国互联网的景观。上市之后,与一些善于炒作的公司不同,百度的底蕴和李彦宏的潜力最大程度地释放了出来,上升程度超过了我们的想像。这足以让那些欠缺技术的其他门户网站处境尴尬,同时也为中国互联网的发展道路带来了全新的启发,深深影响了后来的创业者和前期的互联网公司,让大家更加明白技术的重要xìng。 “梁冬时代” & “刘建国时代” 百度负责市场、营销的副总裁梁冬和COO(首席运营官)朱洪波便成为主持庆功会的两位高层,而面对百度上市后飙升的股价,两人的不同态度也在某种程度上折shè出百度上市后的两种不同走势重点是放在市场营销上,继续使股价攀升,还是把资金投到技术研发上,重新做扎实公司业务? 在百度股价达到80美元的消息传来后,主持人出身的梁冬狂喜不已,并主动跟同事和记者拥抱、合影,他的情绪也在很大程度上感染了百度员工的情绪,不少员工在现场手舞足蹈,情绪激奋。而负责公司运营的朱洪波则一直微笑不语,在一旁安静地站着,似乎若有所思。 梁冬的个xìng正如他到百度任职后的营销、市场动作一样,充满活力和激情。在梁冬接任百度的短短半年时间里,百度一改此前低调的作风,在市场、公关方面动作连连。从“百度富人榜”到“百度都市报指数评选”,以及上市前百度陆续推出的“百度知道”、影视搜索等各种新服务,梁冬在市场开拓方面的出色表现确实为百度上市后股价的攀升做出了不小成绩。 相比之下,负责公司运营的朱洪波则与其低调的xìng格对应,一直在致力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人才招聘和培养等工作。在他的领导下,百度员工人数从2004年底的300人,而到2005年底员工计划将达到1000人。 在百度上市前夜,Google请来了微软全球副总裁李开复任Google中国区总裁。李开复曾对记者明确表示,Google对其在华的要求就是集中在人才招聘、培养和技术开拓方面,对市场开拓并没有要求。 对于百度这样以技术立身的公司,在其高调上市之后,是被资本市场短期的疯涨表现所迷惑而继续把重点放在市场营销和新推产品上,还是用上市所募资金用于技术研发和渠道开拓,继续踏实做好公司业务,成为百度的两种可供选择的走向。 对于百度而言,其搜索技术距离“创造中文之美”的公司目标距离还很远,虽然其在关键字搜索和竞价排名方面的渠道布局已经基本完成,但在搜索收入上却还排在雅虎/3721/一搜网后面。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使用上市所募资金,如何在投资者看好的背景下保持清醒的头脑?百度将来是做娱乐的“梁冬时代”还是做技术的“刘建国时代”?市场与技术之间,哪个在投入上会更大一些? 李彦宏曾表示要更大程度地满足用户的需求。无论是梁冬也好还是刘建国也好,这都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完全是根据需要,如果技术上能够满足用户需求的话,百度将会投资会更大一些。如果用户都不知道的话,百度则会选择投资市场。 第二章 企业文化成功奥秘投资技术是硬道理(2) 未来: 关键的“施密特因素” 互联网十年,资本市场和股价问题始终高深莫测。百度股价已从曾经的最高点150多美元,跌倒了现在的不到80美元。百度高股价的原因,是由于投资者的期望太高。关于百度的未来,能否达到这种期望,只能看今后的业绩了实实在在的业绩增长。 李彦宏也表示,上市之前,投资银行高盛认为股价可能会突破30美元,后来接近jiāo易,消息看好,也就预测可能会达到40美元。也就是说,最初李彦宏们的乐观估计股价是30~40美元,这与业界很多资深人士的预测差不多。一天之内突破100多的确超越了任何人的期望。 今后一段时间,股价还会调整,当然除非Google股价出现大波动,百度也不至于出现大涨大跌的情况。第二季度财报马上出炉,应该会是不错。但是,要对得起100多美元的价格,只能期望百度高超速的增长,这个增长率显然是远远高于百度原先计划的。因此,百度能否维持住高股价,很大程度在于李彦宏能否寻求战略突破,实现业绩超高速增长的途径。“专注”是百度成功的关键,也是李彦宏自己最自豪的优点。但是,“专注”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背景下,是需要不同内涵的。 “专注”于核心业务,这是永远要坚持的。但是,百度的未来已经远非延续过去的“专注”精神所能回答的。李彦宏技术工程师出身,在专注方面的确有先天优势,这一点与Google的两位创始人有得一拼。但是,Google神话的成功除了取决于两位创始人的执着和专注之外,资深的CEO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更是一个关键因素。这也是现在百度最缺的因素了。 1955年出生的施密特是硅谷最资深的IT老狐狸之一,集互联网战略家、企业家和技术专家于一身,在2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先后担任过Sun、Novell和Google三大公司的CEO,是他成功地将Google这家以技术主导的创业公司转变为市场力量最强大的互联网公司之一。2001年3月,他正式加盟Google,既是得到了一份梦幻般的工作,也是一只脚踏入了质疑和寒冷的海水之中。从此,他与Google不再可分了,他的成功也势不可挡,一个“施密特时代”开启了。 施密特清晰地记得第一次与Google的创始人见面时的情景:“他们在各个方面的看法,都与我不尽相同。让人搞不清他们的看法,究竟是令人耳目一新的远见,还是单方面的单纯天真。”当然两人都有着咄咄逼人的精明,但佩奇“力图改变世界”的傲慢言论和布林的对竞争对手不屑一顾的轻视可能造成策略上的盲区,使“Google战舰”暴露在包括某些尚未进入“Google雷达屏幕”的新生力量的火力之下。大概也只有施密特这样技术和管理兼备的人,才可能让两位非凡的创始人心服口服。施密特一针见血地指出,Google目前最大的挑战不是技术,而是如何管理企业的成长。“服务器过载,资源不足,客户要求更加苛刻,Google的问题是个管理的问题。”他说。 当然,麻烦显然还不止是管理,如何平衡商业利益,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据透露,Google每周都可以收到一万封商业公司发来的电子邮件,问的都是同样一个问题:他们应该怎样做才能让公司在Google的搜索引擎的排名上升,付钱买一个高排名可不可以? 施密特明确表示不行,但是他也承认,维持技术和商业上的平衡确实很困难。2001年公司一下子就有约7000万美元入帐(1/3收入来自授权使用费,其余来自广告)。目前已经连续六个季度赢利,是互联网领域为数不多的奇迹。Google的三名当家人,如同三驾马车,以令人羡慕的和谐推动着公司快速而稳步的前进:施密特掌管公司财务和经营战略,佩奇主攻研发,30岁的布林主要负责制定公司政策,是Google道德标准的掌舵人,因此也有机会向众人灌输自己的世界观。布林的职责使得他要面对许多关于互联网的矛盾和争论。 在接受PC World采访时,施密特说,Google从其他同行那里吸取了两个教训,第一个就是不要过早上市,第二个就是要集中精力于搜索业务。“一些网络搜索公司总是试图在同一时间做很多事情,他们几乎把自己的本行都忘记了。不过,正是他们的‘不务正业’,Google才会有今天的成绩。” 虽然Google是一家技术导向的公司,但是,不可否认,正是施密特帮助它从一个比较单纯的消费者搜索引擎,转变为一个为企业提供各种搜索服务的供应商和互联网上最大的广告平台之一。也就是说,是施密特挖掘出Google的商业潜能,使其钱眼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 9 章 洞开。如果现在有人说,Google是上帝,那么施密特就是打造上帝的人。施密特成就了他的企业,当然也将真正成就自己。 今天,历史已经将百度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百度要在这个期望下生活并跃升,那么,“施密特因素”就是最不可或缺的。李彦宏显然比Google的两位创始人更全面更出色,他兼任着董事长和CEO,也就是他一个人就相当于Google的“三位一体”。这是其神奇之处,也是最危险之处。 成功的光环已经亮丽而炫耀,百度迄今为止的成功就是李彦宏产业远见、技术把握和商业才能的成功。但是,今天的百度需要一个全新境界的成功。在中国,我们不可能期望有一个“施密特”来神助李彦宏,没有一个人会比李彦宏更适合驾驭百度这只大船。但是,我们也不能不有一点担心:一个人不可能在短时期内超越自己,根本xìng地升华自己。李彦宏自身的挑战就是百度的挑战。 毕竟,专注是很重要的,但是在过去几年中,Google在中国一直是严重“残废”和缺乏投入的,雅虎一直在中国没有把住战略命脉,微软还没有动手。李彦宏的专注是在竞争不充分的情况下取得成功的。而现在,期望值大大提高了,竞争形势也将完全不同了。战胜自己,尤其是战胜过去的自己,这是李彦宏最大的挑战,尤其是刚刚处于风头浪尖,刚刚被市场证明了自己过去的卓越优点。也就是说,过去成功的东西就是今后李彦宏要超越的东西,这一点,任何人都不容乐观的。除了技术,这也是百度不得不担忧的核心所在。 第二章 企业文化成功奥秘投资技术是硬道理(3) “招摇上市”质疑“卖身” Google最近拟融资40亿美元,专家认为可能进行大规模并购 。加上近期Google股价的下跌,一些分析师认为这与Google拟发行1420万股股票有关。虽然Google没有详细说明募集资金的用途,但华尔街人士普遍预计,Google再次融资很可能是要进行大规模并购活动。 对于Google拟并购的对象,分析师们的看法存在分歧,一些分析师认为,最近刚刚挂牌上市的搜索引擎服务商百度可能成为并购目标。关于Google有意并购百度的传闻一直甚嚣尘上。虽然这个想法极受投资者的推崇,但百度方面的态度给双方的合并蒙上了yīn影。由于百度在发行上市时充分考虑了被恶意收购的可能,并且采取了双重股权结构这一有力对策,使得任何外部的恶意收购都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此,Google如果坚持要收购百度,就必须坐下来与百度的大股东们妥善协商。除了百度外,Google可能收购的公司还包括Tivo和Infospace,但究竟前景如何,目前还难以预料。 至于百度这边是否也有“卖身”打算,我们不可yù知。谁也不知道百度下一步会做什么,但谁都想知道他们下一步想做什么。因为百度已经不是过去的百度,上市以后的百度,40亿美元的身价时刻鼓动着它的扩张yù望。百度的一举一动,关系中国互联网全局。 李彦宏说其实上市并不是百度的目标,真正的目标从个人的角度来说,是希望通过技术来改变普通人的生活,这是他在硅谷当工程师时就有的梦想。自己掌握了技术,通过这个技术来影响很多很多人的生活,从而改变世界。对百度公司而言,就是希望能够为越来越多的人提供服务,让大家觉得每天生活中都离不开百度。上市是百度很成功的一步。但一个公司真正的好坏,不是一两天股票价格能够反映出来的,而是表现在这个公司是否处于长期的持续的高速成长状态。 不过Google公司已在2005年5月11日正式宣布已取得在中国的营业执照,并正式设立上海办事处。有记者在上海世纪商贸广场的Google办事处探营后报道称,该办事处“足够容纳200人同时办公”。而Google官方在随后发布的声明中表示,“对中国内地市场一直抱有浓厚兴趣,未来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后可以采取不少做法,但还未最后确定”。“可以肯定的一点是,Google今年内将进入中国内地市场。” 国内某知名门户网站和搜索引擎公司CEO对记者表示,至于用什么样的方式进来,要看Google和百度的谈判结果。“对比起MSN采取合资公司进入中国的做法,Google的办事处渐进模式显得老套而又拘谨。”《IT经理世界》之前评论说,中国已经成为Google下一个最明确的市场拓展目标。 很明显,Google高层也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但目前的现实在于,中国市场环境不得不让一向谨慎的Google在决策时更加谨慎。之前的前车之鉴是,搜索鼻祖Yahoo在中国摸爬滚打了四年,最终也一无所获,只能通过收购3721的方式来站稳脚跟。 另一方面,百度的上市使百度的许多员工成了富翁,但什么时候才能把股票变成钞票,始终让人迷茫,一直在传言,上市只不过是炒作出来让自己能卖个好价钱而已。虽然李彦宏一直强调说时间会说明一切。不过一位中国搜索联盟某高层说,“百度是上市还是卖掉的因素并不取决于李彦宏的意图。其决定xìng的因素在于百度和Google的谈判结果。”对于百度和Google来说,分合都还只是一种可能xìng,如果双方能在价格等方面求得一致,那么Google能争取到时间、渠道、本地化优势;百度则能拿到需要的资金、技术乃至高层套现的机会。同时,双方联合产生的共同体将会是中国搜索领域内短期内很难超越的巨无霸。但如果谈不成,双方也都还有在原有基础上击败对方的机会,因此大家在谈判的同时,都在做着两方面的准备。 百度让那些从来没用过百度的美国投资者认识到,百度就是中国的Google。这就是股市中最重要的参照原则。通过公开旨在抵御Google收购的“牛卡”计划,通过宣传“Google一次又一次企图收购百度,但被百度一次又一次地拒绝”,百度的标签终于牢牢贴在了Google身上。据iResearch 2005年发布的搜索报告,中国的搜索引擎市场格局初步稳定,百度占的份额最高,达到33.1%,排名第三的是Google,份额为22.4%。 IPO Financial的总裁David Menlow表示:“很多人都将百度视为中国的Google,相信曾经在Google上市初期错失投资机会的投资者不愿意再错过第二个Google了。” 刚刚离任的雅虎中国区前总裁周鸿说:“我认为百度和新浪、网易、盛大最大的不一样在于,国外对后者们很可能不理解。但是百度做了一个‘中国Google的故事’,尽管国外不知道百度是什么,但是大家都知道Google是什么,百度利用这样的概念获得了一个很好的股价。但是百度能不能把这个故事做实,它是中国的Google还是中国的百度,就需要时间去观察了。” 百度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并开始加速了新产品的推出。2005年百度正式升级了网页搜索,宣布可搜索网页数从2005年1月份的6亿上升到8亿,而Google可搜索的中文网页则为5亿;8月4日,百度又宣布网页更新速度提升一倍。据第三方网站Alexa数据统计,自2005年7月上旬以来,百度流量已超越新浪,成为全球流量最大的中文网站。 “百度的股市表现肯定存在虚高,但不一定是泡沫。”计世咨讯分析师刘冰认为,“因为百度现在是有真实盈利的,有成熟的盈利模式”。疯狂只是暂时的,只有回归为百度本身,其核心业务才能够支撑一份自己能够把握的盈利。 “整个百度的成长是很健康的。虽然竞争很激烈,但是它具有中国土生土长的特点,是别的搜索引擎所无法比拟的。”他说,“与其他几家上市公司相比,我认为百度的收入模式和来源要比其他的垂直网站如51job要好得多”。 无论如何,资本本身的逐利xìng在驱动百度扩张,手握巨额美金的百度将从此不同。现在的悬念在于,百度的股价能维持在多高趋于稳定?这不但决定着百度的购买力水平,还决定着百度上市之后的走向。我们将拭目以待。 第二章 企业文化成功奥秘财富“圣地”纳斯达克 美国纳斯达克证券市场简介 纳斯达克证券市场(NASDAQ)由全美证券jiāo易商协会(NASD)创立并负责管理。它是1971年在华盛顿建立的全球第一个电子jiāo易市场。 纳斯达克实际上并非平常意义上的二板市场。由于吸纳了众多著名的高科技企业,而这些高科技企业又成长迅速,因此,纳斯达克给人一种扶持创业企业的印象。 建立纳斯达克的初衷在于规范美国大规模的场外jiāo易,所以纳斯达克一直被作为纽约证券jiāo易所(NYSE)的辅助和补充。先进而庞大的电子信息技术已经使纳斯达克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无形jiāo易市场。 纳斯达克共有两个板块:全国市场(National Market)和1992年建立的小型资本市场(Small Cap Market)。纳斯达克在成立之初的目标定位在中小企业,但只是因为企业的规模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越来越大,所以到了今天,纳斯达克反而将自己分成了一块“主板市场”和一块“中小企业市场”。 纳斯达克拥有自己的做市商制度(Market Maker),它们是一些独立的股票jiāo易商,为投资者承担某一支股票的买进和卖出。这一制度安排对于那些市值较低、jiāo易次数较少的股票尤为重要。这些做市商由NASDAQ的会员担任,这与VSE的保荐人构成方式是一致的。每一支在纳斯达克上市的股票,至少要有两个以上的做市商为其股票报价;一些规模较大、jiāo易较为活跃的股票的做市商往往能达到40-45家。这些做市商包括美林、高盛、所罗门兄弟等世界顶尖级的投资银行。纳斯达克现在越来越试图通过这种做市商制度使上市公司的股票能够在最优的价位成jiāo,同时又保障投资者的利益。 纳斯达克在市场技术方面也有很强的实力,它采用高效的“电子jiāo易系统”(ECNs),在全世界共装置了50万台计算机终端,向世界各个角落的jiāo易商、基金经理和经纪人传送五千多种证券的全面报价和最新jiāo易信息。由于采用电脑化jiāo易系统,纳斯达克的管理与运作成本低、效率高,增加了市场的公开xìng、流动xìng与有效xìng。 相比之下,在纳斯达克上市的要求是最严格而复杂的,同时由于它的流动xìng很大,在该市场上市所需进行的准备工作也最为繁重。 纳斯达克的中国掌门人 劳lún斯•潘 现为纳斯达克中国首席代表及亚太地区总监,同时也是纳斯达克股票市场的官方发言人。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拥有材料科学的学士与硕士学位,并获得了lún敦大学的国际贸易EMBA学位,以及纽约大学的国际特许金融分析师认证,拥有超过15年的证券和期货行业的从业经验。在加入纳斯达克之前,他担任亚太资本(Asia Pacific Capital)管理公司首席执行官,并曾在摩根斯坦利的企业金融业务部门担任高级职务。劳lún斯•潘先生还曾任职于恒生证券和期货公司以及中国有色金属进出口总公司(CNIEC),积累了丰富的jiāo易平台和战略方面的知识。 随着百度在纳斯达克的成功上市,以及随后的惊人涨幅,纳斯达克又一次成为中国人心目中造就富翁的机器。未来中国企业去纳斯达克的梦想,也会和一个叫劳lún斯•潘(Lawrence Pan)的人联系在一起,作为纳斯达克中国区首席代表,他有新的战略构想,国有企业尤其现在的国有四大银行成为了他的攻坚目标。纳斯达克造就了中国新生代富豪,曾经是无数中国企业顶礼膜拜的殿堂。然而,前任中国区负责人黄华国的突然离职,使得中国这个纳斯达克亚太区最大市场的业务出现了短暂的波折。与此同时,纳斯达克在中国市场还面临着香港、lún敦、新加坡等多家jiāo易所的“分流”效应。 “纳斯达克从来就没有离开过中国,我的任命和工作就是要让中国在纳斯达克变得更为重要。”面对误解和怀疑,劳lún斯•潘在接受《证券市场周刊》专访时如是说。 “我有三大首要任务,首先是保证中国代表处和美国总部之间的jiāo流,其次是要保证我们为中国市场的上市公司提供最好的服务,最后是确定办公室地点,申请执照等后勤方面的事务。” 劳lún斯•潘显然已经找到了纳斯达克在中国的定位。这也无疑是国内企业的一大转折点。劳lún斯强调,随着中国经济每年以9%的速度发展,中国对纳斯达克来说是非常有潜力的市场。关于纳斯达克的战略问题,“我想强调纳斯达克的团队战略。我们拥有一支十分强大的队伍,分布在世界各地,共同为中国市场合作” 。 纳斯达克的优势毋庸讳言,举一个小例子,同样的公司如果去纽约jiāo易所上市则大相径庭。像Google类似规模的企业,它的上市费用大约需要50 万美元,而年度费用可达到50万美元。从物有所值的角度来说,相比而言,纳斯达克更为便宜,纳斯达克股票市场最低的上市费用仅仅需要1.5万美元就可以了。即使是Google这样超级大盘股的上市费用也不过是区区15万美元,而Google的年度费用也不过是7.5 万美元,这已经是纳斯达克股票市场上最高的额度了。纳斯达克股票市场和纽约jiāo易所上市的企业花费不同,而且享受的服务也不同。因此去年搜索服务巨头Google在纳斯达克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 10 章 市场成功上市,舆论认为,Google是当年最受投资者期待的IPO,该公司选择在纳斯达克市场上市对于纽约证jiāo所来说是一个打击。 目前,在纳斯达克市场上约30%的企业是从事IT方面业务的企业,比如像英特尔这样的企业,纳斯达克还有18%的上市企业是做卫生健康产品的。同时,还有10%的工业产品,此外还有3%是能源企业,4%是原材料企业,以及电信服务企业。“所以,纳斯达克市场上已经涵盖了几乎所有行业,并且上市的企业往往都是各自领域中的佼佼者。”劳lún斯指出,“这是纳斯达克一直在做的一项工作,纳斯达克在中国不断和我们各个利益相关方jiāo流沟通,包括政府部门、学术界、会计公司等中介机构,向他们传达纳斯达克真正的形象和信息,也向纳斯达克潜在的上市公司传达这种信息,使他们知道纳斯达克是一家十分均衡的jiāo易市场,来自各行各业的上市公司在这里jiāo易” 。 在这种背景下,“吸引国有企业上市是我们工作的一大重点。”金融行业是纳斯达克上市公司很大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的国有四大银行应该是很优秀的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候选公司,纳斯达克很希望吸引他们到纳斯达克上市,并愿意为他们详细介绍纳斯达克上市能够给他们带来的益处和优势。 百度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到来,百度上市后会受到越来越多地关注和讨论,而最终决定公司成败的是业绩和百度专注于中文搜索的决心和执行力。百度的神话是否能够延续,借助了中国经济成长的大背景之下的百度下一步又会走出怎样的精彩旅程?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百度人将如何凭借其坚定的信念,和长远的目标,将自己放置于一个宏大的背景中,去寻求更加平和的气质?我们翘首期盼,只有祝福…… 百度与Google是一对神奇的竞争对手,因为在世界上再也找不到比它们更相像的公司了。它们有着相似的硅谷创业故事,相似的发展历程,相似的搜索技术,相似的业务模式,相似的界面风格,相似的企业文化等等,甚至连上市都一样的风光,而且一样都设有防止恶意收购的持股计划。只不过把时间推迟了一年,地点从美国的车库搬到了北大资源楼。对于百度登陆纳市,有人高呼“中国的Google”。而对于Google进入中国,也有人笑谈是“再现百度”。这样的竞争对手在中国市场上拉开搜索引擎大战,又将是何等的精彩呢? 第三章 百度演绎财富神话Google注资“隐藏”并购企图?(1) Google在上市缄默期突然大打出手,注资百度,究竟意yù何为呢?参照此前就曾广为流传的百度要么被收购要么上市的说法,Google此举不得不引人遐想。然而,在接受了Google的注资之后不到一年时间,百度却出其不意地席卷了纳斯达克。人们不禁要问,这是否意味着施密特收购百度企图的彻底失败抑或只是暂告一段? Google舞剑,意在百度? Google突然出手 2004年6月15日下午,就在Google上市前夕,百度向海外媒体确证,包括Google在内的八家公司组成的海外财团正式向百度注资。当时李彦宏拒绝透露具体的融资数目和这些海外财团所拥有的股权比例。而现在我们得到的消息是Google用499万美金换取了百度2.6%的股权。有海外媒体将此条消息解读为Google全力争夺中国市场的前奏。一业内资深人士认为,注资在先,收购必然进行,“Google不会花钱养大一个竞争对手。”此前Ebay对于易趣也是先注资再收购。而国内媒体的解读是“中国搜索市场群雄并起,强强联合、资源整合显然成为这场竞争的主流”。当时还是雅虎中国总裁的周鸿表示,在中国搜索市场上,Google和雅虎中国两强对峙的格局已经开始。同时,雅虎中国搜索事业部总经理张谦个人认为,两者的竞争将集中与品牌和技术的较量。而百度的另一个竞争对手中国搜索总裁陈沛称,Google注资百度并不影响大局,“对中搜而言,只是两个对手变成了一个”。因为其时正值Google上市前的缄默期,Google久久未对此事加以确证。 对于外界的种种传言,李彦宏坚定地表示,Google没有取得对百度的控股权,也并没有任何运作层面的投资意向。百度只是期望能借助跟Google的合作来增强它的技术、品牌能力,并大力扩展市场。他同时表达了对竞争对手的尊敬,“Google是一个成熟的搜索引擎”,“它比其他任何人都了解百度的价值”。不过,众所周知,Google是百度在中国市场的最大竞争对手,而现在它又同时摇身一变为百度的股东。Google的双重复杂身份不由得人们不对它们之间的关系感觉微妙。对此,李彦宏的回答是,Google和百度的关系远远没有外界想像的那样复杂,一方面Google作为百度的一个股东,跟其他股东一样是一个股东,但另外一方面它又是百度的竞争对手,也提供中文搜索引擎服务,在这两个层面上还是分得很开的。他还说,作为一个股东来话,Google其实很被动,它并不经常与百度就一些事情jiāo流一些看法。 如果百度被收购 Google在上市缄默期突然大打出手,注资百度,究竟意yù何为,不能不引人遐想。而李彦宏的说法显然无法满足人们穷根究底、狂追猛打的好奇心。于是,关于百度接受Google注资后未来命运如何的故事不断被演绎出来。 从百度方面来看,或者上市,或者被收购,这是当时百度不得不面对的两个选择。有观点认为,虽然在国内百度拥有的搜索市场份额最大,但在整体的技术、品牌、资金上,百度与Google、雅虎、甚至微软都不在同一级别。雅虎的YST技术即将推出,又通过并购3721得到了遍布中国的渠道网络。而Google上市在即,据称将融资27亿,伴随其巨大的资金、技术、品牌实力,大举进入中国在所难免。尤其在资金方面,虽然百度号称已经实现盈利,但其资金实力相对Google、雅虎而言显然太过单薄。 虽然通过上市圈进资金是百度的一个选择,但业内人士评价百度上市有多种不利因素。原因在于:第一,中国概念股在海外被普遍看淡,2004年左右上市的盛大、Tom在线、掌上灵通都被称为“流血上市”,尤其是盛大,预筹的2.5亿美金整整缩水1个亿;第二,盛大、Tom在线等拥有较大的市场规模,而相比之下,百度的营收估计还处于一个比较小的阶段;第三,由于当时正值Google即将上市,百度与Google、雅虎在中国的竞争关系会使投资者对百度难有信心。 既然上市并不看好,那么被收购就成为选择。只是出于业界普遍预料之外的是,Google在上市前的敏感时期出手注资,可能显示市场竞争态势比预料的激烈得多。而此前关于百度即将登陆纳市的传言已经流传已久。 从Google方面来看,它在中国市场的发展也面临着收购抑或“亲征”的两种选择。Google上市在即,即将受到非常大的利润增长压力。有分析人士指出,美国本土的在线广告增长率逐渐放缓,而扩张欧洲、日本、亚太等市场是必然选择。在Google的招股说明书中,Google称国际化对于其长远的成功非常关键。目前Google销售收入的1/3来自于美国市场之外,一年前这一比例还是26%。Google官方曾表示,“在美国本土以外缺乏运作经验使Google很难在国际扩张中取得胜利”。同时文化因素也成为扩张瓶颈之一。 与雅虎相似,Google此前在中国处于“无作为”的境地,雇员人数很少,甚至服务器都设在美国。有观察人士指出,“在中国压低投入正是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他们(Google和雅虎)应该对通过收购进入中国早有盘算”。而与Google一样靠“竞价排名搜索”业务打天下的百度,自建立之始就与Google风格“神似”。近两年,百度投入大量资源在渠道营建上,并在全国的中小企业中逐步开拓市场。这对于Google而言是非常难以建立的资源,同时与雅虎看重3721的渠道能力也如出一辙。 如果Google并购百度,将一举多得,同时将百度的流量、渠道、本土团队揽入怀抱。而同时,百度也几乎是Google惟一的可能收购对象。因为在中国市场3721已有归属,另一搜索商中国搜索的母公司是香港上市公司慧聪,三大门户则已经上市,同时缺乏搜索的核心技术和运作经验。相反,如果Google收购百度失败,让百度上市成功,那么Google在中国的处境将会非常尴尬。一方面,百度上市圈进资金之后,肯定会与Google、雅虎激烈竞争。另一方面,雅虎中国携YST技术和3721的本土渠道和团队,是Google短期内无法自建的。所以Google在此敏感时期出手注资,显示出其志在必得的雄心。 第三章 百度演绎财富神话Google注资“隐藏”并购企图?(2) 后Google、百度时代畅想 此前曾有观点认为,迫于互联网业务在各地区的文化和运作差异,外国巨头很难充分本土化,所以选择并购进入中国市场是必然之举。从Ebay、雅虎到现在的Google,都一一验证。一旦Google收购百度成功,国内的搜索格局将更加趋于简化和定型。雅虎(3721)和Google(百度)在整体上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以微软当下的实力和在中国的投入,和中国搜索等一道只在二线阵营。这样就有了后Google、百度时代的猜想。 应该说在品牌和技术上,Google(百度)和雅虎(3721)都在伯仲之间,但Google(百度)无疑拥有一定的优势。因为就搜索领域而言,Google是世界第一品牌,百度是中国第一品牌。雅虎则更多在门户领域有号召力,加之其在中国多年不为,品牌在搜索上的力度并不坚挺,而3721作为中文实名商,在搜索上的品牌号召力亦尚需构建。就技术而言,Google和百度一直分别在英文和中文领域代表着最强技术含量。雅虎YST技术虽然打磨日久呼声很高,但目前还没有太明显的市场业绩。 而在渠道上,Google(百度)相信就要逊于雅虎(3721)。Google和雅虎在中国都并无渠道可言,而虽然百度的渠道经营已有时日,但其渠道力量显然要弱于3721。据称,庞大的渠道网络正是雅虎相中3721而非百度的关键因素。 而另一个重要因素来自合作伙伴。网易、新浪、搜狐、Tom、中华网等手中握着极其珍贵的大额流量,这是必须加以争夺的市场资源。在此之前,除新浪与Google合作以外,其余都与中国搜索保持有不同程度的合作。而对合作伙伴的争夺已经开始。在之前对雅虎的采访中,雅虎中国搜索事业部总经理张谦表示,雅虎已经开始让中华网和网易使用其YST技术。张谦称,中华网已经基本决定采用雅虎的YST技术,而目前网易的四分之一流量也由雅虎承担,“以观其效”。但在合作伙伴的争夺上,Google(百度)和雅虎中国(3721)的两强对立很可能会给中国搜索以可乘之机。当年中搜成功从百度手里抢走门户的流量支持,就是因为门户害怕百度日益强大而形成威胁。而眼下无论在资金、品牌、技术等等都逊于两强的中搜,很可能会成为门户扶持的对象。 但是,有观点认为,门户为了自己的搜索质量和品牌忠诚度,显然应该考虑与Google和雅虎中国的合作。网易目前把流量分摊至不同搜索商的作法是一种平衡,也是日后各门户可能普遍采取的一种方法。而中搜的赶超之路,除了继续打磨目前并不突出的技术以外,更重在对行业细分搜索和桌面搜索等特色形式上下功夫。同时,在百度被Google揽入怀中后,中搜成为惟一的纯粹民族血统的搜索商,其背后的“中国搜索联盟”也成为其博弈市场的一个优势。但显然,中搜的突围是要以核心搜索技术的突破为前提,这仍然是其最大瓶颈。 因此,假如Google入主百度,则中国的搜索格局将在较长时间内保持两强并立的格局。而这不排除中搜依靠自己的特色在一些细分市场发起挑战,以及微软借助其基于文本的搜索技术和垄断优势卷土重来的可能。 不过,关于后Google、百度时代的畅想虽然美妙,终究经不起现实风暴的洗礼。在经历了百度疯狂上市以及阿里巴巴大手笔收编雅虎中国之后,中国的搜索市场竞争格局已经再一次被打破,英雄谁属,现在下结论恐怕还为时过早。 李彦宏智斗施密特 百度与Google之间的收购与反收购之争,虽然现在以百度选择独立上市暂告一个段落,但是个中曲折却是错综复杂、不足为外人道。在与施密特的这场较量中,百度的掌门人李彦宏显示出了高超的智慧和手法。 瞒天过海 2003年之前,Google无论是在世界还是在中国市场上都一直遥遥领先,对于像百度这样的“后进青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2000年,李彦宏和创业伙伴徐勇回国创业时都还是无名之辈,他们借鉴美国搜索公司Infoseek的模式,为门户网站提供搜索技术服务,不久却发现这只是“为他人作嫁衣裳”。从2001年起,李彦宏自立门户,网站初创时,其日点击流量不过寥寥可数的一千左右。但李彦宏锲而不舍,逐渐网罗到一批对互联网搜索技术有兴趣、也有激情的技术天才加入百度团队。由于成功实施了“闪电计划”在用户体验之上不断改进中文搜索技术,2002年的百度开始奋起直追,不少网民开始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 11 章 发现使用百度搜索“很快,也很方便”。此后,百度在中国互联网的搜索流量一路飙升,开始把3721等搜索对手个个甩在后面。 从2003年起,Google在中国市场上的流量就开始落后于百度。到了2004年,Google开始意识到百度不可小觑。于是施密特立即放下架子开始了与百度的“亲密”接触。施密特的如意算盘是控制百度因为这将意味着Google兵不血刃地拿下中国市场。如果按照流行一时的“IT新思路”做个好网站套现的话,李彦宏们将永远难登大雅之堂。但实力、财力都还欠缺的百度,也不能将业界老大拒之千里之外那说不定会激怒对方,引致被扼杀于襁褓之中。因此这意味着李彦宏与施密特的jiāo往不得不深谋远虑,保持“竞合”。 经过谈判和妥协,在新一轮1470万美元的融资中,百度接受Google的投资499万美元即让Google拥有百度2.6%的股份。Google一时颇为得意,随后立即忙于到纳斯达克上市。在买到百度的大约2.6%股权后,不仅施密特,连外界也普遍认为,作为美国搜索巨头的Google拿下微小的中国百度,将是顺理成章的事。 但事后的发展却让人们大跌眼镜。李彦宏深埋心中的志愿是走独立发展和独立赴纳斯达克上市之路,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李彦宏所谓的“与Google竞争与合作”可能是“缓兵之计”诱使Google在“合作”的迷魂阵下,推迟大举开拓中国市场的步伐。 士别一年,形势大变。在中文搜索引擎领域,百度可谓一骑绝尘。2005年首季,百度把Google远远地抛在了后面,在中国国内互联网市场的网站搜索流量份额(市场占有率)为44.7%,相比之下,Google位居第二,为30.1%;同时,百度在首季取得了520万美元的收入,同比增长147%。施密特闻之大惊。 第三章 百度演绎财富神话Google注资“隐藏”并购企图?(3) 矢志不渝 此前,施密特还“振振有辞地”表示,Google 2005年将铁定进军中国市场,但具体的形式还要取决于与百度的谈判结果。对于百度,Google目前有两种选择:其一,Google单纯地持股百度;其二,双方展开深入合作,Google将拥有百度更多股份,甚至成立合资公司。 但是Google的这个如意算盘随着百度的日益强大而变得越来越遥不可及。施密特的“一朝失足”终于酿成“大祸”,估计他颇有“养虎为患”之叹吧。为了弥补自己犯下的战略错误,施密特于2005年6月秘密赴京,直奔中关村理想大厦12楼这是百度总部所在之处。此举被认为是Google收购百度的续演。 在百度的办公室,想必施密特感受到了“Google中国版”的舒适环境。但是他的好心情立刻变坏了。在李彦宏的办公室里,两人谈了什么无从了解。据说是施密特提出了收购与合作的建议,而且开出的收购条件很优惠。但是精明的李彦宏在这几年示之以弱、瞒天过海之后现在突然间强硬起来了。对于施密特开除的条件,李彦宏似乎并未心动,他只是更坚定地希望百度能走在美国纳斯达克走独立上市和独立发展之路。 很快外界就收到了百度独立发展的声明这让施密特震怒。李彦宏曾经对此骄傲地声称,“百度的中文搜索技术是强大时,人才是最好的,渠道是最完善的”。而这是Google在中国的软肋之一。基于用户体验的中文搜索引擎技术是需要经年累月长时间积累得到的,决非Google一朝一夕就能开发出来。Google在美国擅长直销模式,而在中国更多采用代理模式。相比之下,百度已经建立了完整的销售网络和渠道,而Google重新打造销售渠道也需要时间。 如今在中国,搜索引擎的用户都已扩张到一亿人以上,而在美国,其普及率更是高达67%。毫无疑问,在今后的相当一个时期,搜索引擎 将逐步取代门户网,成为互联网的主角,而搜索,尽管是由机器cāo作的,但其cāo作系统却是由人设计的,这意味着,最终的搜索结果,可以因设计人而有异。“搜索引擎可以通过搜索结果的差异,将设计者的意志强加给用户,这才是百度寸土不让Google最为本质的原因抵制美国信息霸权主义。” 步步为营 在百度登堂入室,直奔纳斯达克时,施密特终于发现自己失算了。在收购百度的计划落空之后,施密特虽说有些乱了阵脚,但还是迅速推出了自建中国区总部的计划,并冒着与微软正面冲突的的代价挖来微软全球副总裁李开复。李开复将负责Google中国工程研究院的运营,并担任Google中国区总裁。李开复对于Google来说,无疑是张实施其本土化策略极好的中国牌。熟悉中国市场的李开复,被Google寄予厚望能打造一个“梦幻中国版的Google”。Google抢在百度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之前发布“启用李开复”的中国策略,也有业内人士猜测:这是Google在资本市场和公共关系上双重还击百度。这样一来,Google只要用很小的代价就可以压制百度的上市效应以及股价表现。 只可惜施密特“一招不慎”,接下来步步陷入被动的境地。百度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其股价借着Google的东风一路飙升,涨幅甚至超过了Google当年上市的风光。 更让人叹为观止的是,李彦宏对于百度上市做了更周全的布局,彻底断绝了施密特收购百度的后路。作为持有百度2.6%股权的股东,Google并未出现在献售股东之列,也就是说,Google无意套现手中的2.6%股权。为了防止施密特的恶意收购,李彦宏特地预留了“锦囊妙计”也就是一个针锋相对的“牛卡计划”。这种计划和新浪防止盛大收购而推出的“dú丸计划”不尽相同。按照百度在纳斯达克公布的招股说明书,百度上市后的股份将分为A类股票、B类股票,即新发行股票为A类股票,所有原始股票为B类股票。10股B类股票表决权相当于1股A类股票表决权。这一股权结构还规定,一旦Google或其他收购方买下B类股票(即原始股份),B类股票立即转为A类股票。 从招股书看,百度IPO完成后,A类股票(即新发行股票)约占总股本10%左右,李彦宏及百度高管拥有35%之多的股份,包括Google在内的原始大股东持有54.1%的股份。如此一来,就算Google买下除李彦宏及百度高管之外的所有股份,由于B类股转为A类股的机制,Google拥有的表决权还是低于李彦宏及百度高管换句话说,Google无法用收购来有效控制百度。 李彦宏在“牛卡计划”上略施小计,再次给施密特迎头一击。这也许将成为MBA教材的收购与反收购的经典案例。回过头来看,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一家前景如此光明的公司首次募股计划如此保守。此前,市场普遍估计,百度将实施二至三亿美元的IPO计划。但七月中旬发布的此次募集资金约为7500万美元,两者相差甚远。 接下来的就是后话了。据说Google对百度仍未死心,施密特的老板Google最大的两位个人股东布林(Sergey Brin)和佩吉(Larry Page),对百度依然“痴心不改”。据内部人士称,Google依然通过各种方法来找李彦宏,表达“合作”的意愿。李开复在2005北京之行中仍向李彦宏和百度抛出了橄榄枝:“我们愿意跟所有的公司合作,包括竞争对手。” 第三章 百度演绎财富神话本地化运作成就百度优势(1) 百度上市首日的表现令很多人对中国搜索市场的前景充满了期待,更对这个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充满了期待。很多人认为,“中国的Google”是百度迅速被投资者接纳的重要原因。但是在这背后,还有更惹火的搜索技术以及更广阔的中国市场。继百度之后,中国今年晚些时候还将有一系列公司在美国市场上市。然而,在中国的搜索市场上,随着Google进军中国市场步伐的加快,百度能否再现在资本市场上的强劲势头呢? 李彦宏驳斥“中国Google说” 不可否认,百度上市借助了Google的概念。百度的搜索引擎在国外一直被称为“中国Google”,这一点可以从海外媒体对百度上市的报道中看出。几乎所有的海外媒体都不约而同地将百度比作“中国的Google”。据此,有人认为纳斯达克的投资人疯狂投资百度的最重要理由在于:它是Google的中国翻版。作为一家创业七年的神话般的公司,Google带给纳斯达克和互联网的惊喜和狂热,虽历经了2004年至今股价和业绩的一路飙升,仍未能平复这次,纳斯达克的投资人们把对Google未能尽释的热情转移到了对百度的热情追逐上,“中国的Google”简直就是商业模式和盈利能力的保障!于是,对于百度上市,持“唱衰中国概念股”论调的认为,百度此次在纳市的成功是一个“不世出”的个案,它并不能为作为一个群体的“中国海外概念股”带来任何的借鉴,反而却证明了它的竞争对手Google的成功。 对于股价的飙高,业界也大多认为是与“中国Google说”相关。IT评论家方兴东就认为百度的故事很大程度是Google帮着宣传和讲述的,对于美国人来说,再也没有比这样的故事更通俗易懂,更符合美国人的价值观和个人创业英雄的模式。“Google绝对是最让美国疯狂的公司,十足的美国精神,十足的硅谷创新文化,但是在地球上,有一个地方,有一个百度和李彦宏,却把他们心目中的英雄Google打败了!这个故事当然最大程度刺激了美国人对百度的欣赏。”另一位资深互联网分析师吕伟钢也认为,目前搜索在美国正是炙手可热的时候,而百度号称是“中国Google”,致使美国投资者在对百度不是很了解的情况下做了简单的对比,而不是看财务数据,就飙高了百度的股价。 毫无疑问的是,从外表上看,百度与Google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相似的硅谷创业故事,相似的发展历程,相似的搜索技术,相似的业务模式,相似的界面风格,相似的企业文化等等,甚至连上市都一样的风光,而且一样都设有防止恶意收购的持股计划。只不过把时间推迟了一年,地点从美国的车库搬到了北大资源楼。甚至近日有网民专门注册了一个“百狗”(www.baigoo.com)的域名。此网站既像百度又像Google,打开百狗网站,键入搜索关键字后分栏显示百度和Google的同题搜索结果。据说,百狗的搜索技术就是借道百度和Google的搜索引擎,将两者的同题搜索数据放入百狗程序。 但是,这些并不妨碍百度有自己的特色,并不妨碍百度取得自己的成功。中国互联网原本就有很多概念和模式是从美国引进过来的,包括门户、电子商务等等。新浪2000年登陆纳市的时候,我们也曾听到过“中国的雅虎”抑或“Chinese Online”这样的比喻。 2005年8月10日晚6点40分,刚在美国撰写完“网络财富”神话的百度总裁李彦宏面对热情的记者提问时说,“我们会一直专注搜索、专注中国市场”。同时坚定地表达了百度今后市场定位,“我们不是中国版的Google,百度是中国的,这不是一个美国故事,中国市场有庞大的潜力,我们不怕任何对手。” 不过即使在李彦宏眼中,不愿意让人觉得是“中国版的Google”,但他也不得不承认美国投行热捧百度的一个参照系来自于Google。而造就Google和百度受纳市青睐的主要“功臣”则是搜索力经济。在七月中旬以来两周左右的路演中,投资银行问百度上市团队最刁钻的问题就是“你如何跟Google竞争”,而通常此刻李彦宏也会反问:“你为什么不觉得Google无法跟我们在中国市场竞争?”“我们对中国市场全身心的关注,不论是Google还是其他对手,我们对中文搜索引擎技术的优势和我们在渠道积累下来的三年半渠道伙伴优势,这都让我们对他无所畏惧。”李彦宏表达了自己的信心。 尽管百度即将面对Google进入中国的强劲挑战,包括技术研发、代理商务模式等,都必须超越过去的战略思维方式,大力延伸商业模式,拓展市场范围。上市之后,如何迅速壮大打造全新的产业“生态链”,也是百度今后要面临的主要课题。但在被问到如何评价像Google、Yahoo这样的国际竞争对手时,李彦宏给予了委婉的回答,“我们不是参照美国公司或者别的公司,我们真正是为用户的需求来服务的。我们从无到有到现在变成全球最大的中文网站,我们做中文搜索引擎到现在,不能说我们拷贝别人,而是我们真正做到理解市场,理解用户到底在找什么,怎么样满足他们需求,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发展。所以我们整个服务的过程是完全从用户角度出发的一个过程”。 不过,有趣的是,李彦宏常常在不知不觉中以Google为例来说明百度今天的成功,来表达对百度未来发展的信心。比如当有人认为Google有很多的钱这是它成功的关键时,李彦宏的反驳是“如果说搜索可以用金钱来做的话,那么微软应该是第一才对。实际上从1994、1995年诞生互联网以来,从来没有一个搜索引擎是因为钱多所以才做得好的,从微软到后来的Google、百度,没有一家是钱多才做好的,都是因为专注所以成功”。而当有人想当然地认为既然Google在全球的知名度确实比百度要大、那么它也有机会在中国成为老大的时候,李彦宏的反驳意见仍然是以Google为参照,他说,“五年前,Yahoo在中国的名气比Google要大得多,在全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 12 章 球也是如此。那么是不是就是说Yahoo一定做得比Google好呢?正好是相反的。所以我觉得真正重要的是专注”。“专注”是李彦宏最常说到的词。正是专注,造就了百度清晰单一的业务模式,也造就了百度本地化运作的核心竞争力。 第三章 百度演绎财富神话本地化运作成就百度优势(2) 已占先机 百度在中国搜索市场已经占尽先机,有很多统计数字都支持这一结论。尽管Google进入中国的时间早于百度,但是百度以后起之秀的身份专注于本地化运作,所以能迅速赶超Google中国。这具体表现在:百度在中文搜索技术方面确实有其过人之处;而且由于百度在中国市场上的长期精耕细作,百度在中国搜索市场的占有率已然第一,在渠道建设上也颇有积累。 虽然在全球范围内的搜索市场上,Google的地位无可撼动。根据comScore Networks统计的2005年第二季度美国搜索用户数据,Google的访问量为56.5亿次,市场份额37.6%,牢牢占据着业界第一的位置。Yahoo紧随其后,拥有30.4%的市场份额,MSN的市场份额则为15.6%。但是无论是在日本韩国,还是在中国,Google都没有占据第一的市场份额,反倒是那些国内搜索服务商都拥有先入为主的优势。 在日本,按用户量排名,第一是Yahoo!日本,第二是MSN (自制目录 + Looksmart),Google (+ODP)屈居第三。而且,日本Marsflag公司野心勃勃,试图以最新搜索引擎Marsflag将Google取而代之,并于2005年3月9日推出以图像列表形式显示搜索结果的互联网搜索服务“Marsflag”,力拼本土搜索市场第三位。在韩国,Google的处境同样很尴尬。韩国现在最大的搜索品牌是Naver和Empas两大门户,所提供的搜索服务非常详细,牢牢控制着国内搜索市场三分之二的份额,再加上Daum和Yahoo的拼夺,Google连前三名都没能进入。 在中国,Google也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危险。在中文搜索上,百度还是远远领先于Google,这显示了百度对本土文化的深刻理解。据iResearch(艾瑞市场咨询)的数据显示,在2005年第一季度中国搜索引擎用户使用量上,百度份额最高,为37.4%,位居第二的是雅虎/3721/一搜,为32.2%,Google排名第三,为19.1%。 对于搜索引擎来说,本土化是一个关键的问题,尤其是语言和内容的本地化。在语言上,Google还需要更好地了解中文的使用习惯。在内容上,Google在中国的本地搜索基本上还是一片空白。有时候你想知道纽约有哪些好的餐馆,但在平时,或许你更想搜索一下中关村的餐馆和洗衣店都分布在哪里。Google目前在中国还做不到这一点。在中文图片、Mp3搜索等领域,Google也已经落后于竞争者。“同样是中文图片搜索,百度的搜索结果往往要比Google多好几倍。”北京某杂志社的一位美术编辑称,“当然Google能搜索到更多的英文名图片”。“当你要下载一首中文歌的时候,你会想到百度的Mp3搜索,而不会去Google上花很长时间找。”一位连走路吃饭都戴着耳机听Mp3的女生这样说道。或许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中文的新闻、Mp3、图片等内容的搜索已经基本上满足他们的需要。以中文搜索号令天下的百度不断扩张搜索服务的范围,Google面临着逐渐被边缘化的境地。 而且,除了百度和Yahoo,还有众多门户网站提供的搜索服务,各自已建立自己的用户忠诚度,后来的Google要想让原有的用户迁移,很不容易。这与亚洲各国用户的使用习惯密切相关,习惯成自然,由于文化的不同,由于需求的不同,原有用户群一旦选择了自己喜爱的搜索引擎,谁还会去光顾Google呢?北京搜索的总经理蔺德钢指出,“我不建议我的客户购买Google的右侧排名,因为右侧排名的点击率非常低”。在他们进行的一次右侧排名调查中,每108个调查者只有一个人会点击Google的右侧广告排名。因此,Google选择李开复做中国区总裁,或者就是要推出更为本土化的产品,以扭转这一局面。 专注中文搜索 百度的成功得益于其专注在中文搜索领域,而这一块对于Google而言则是一个薄弱环节。据iResearch(艾瑞市场咨询)研究报告分析,百度仅用四年时间就远远领先于Google。百度拥有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中文信息库,比Google中文更准确,更全面,快照功能也占优势。百度对中文搜索市场有把握及对用户的习惯及爱好的了解,更是Google无法比拟的。目前百度拥有八亿中文网页已经大大超越了Google拥有的五亿中文网页,这也无疑是百度在中国市场的优势所在。另外,Google中文仅在“工具条搜索流量”中保住颜面,处于领先地位,在雅虎中文占绝对优势的“地址栏搜索”中,根本没有Google中文的任何份额。 在相对区间的对比上,国内纯中文搜索引擎的网络推广应用远高于国外搜索引擎中文版。由于国外搜索引擎本地化程度不高,准确xìng差、查全率低、内容更新不及时、响应速度慢、不适合中文使用习惯、信息相关xìng不如英文搜索引擎,诸多难题严重制约了外国搜索引擎中文版的本地化推广。 相比较而言,雅虎的本地化做得也比Google要好得多。雅虎一直都很重视本地化,收购3721则是最好的一例。在国内市场上,3721的本地化购物搜索非常好,再上本地化的商业搜索,更具竞争优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3721网络实名的目录,就是一个典型的中国本地化企业产品的目录。所以说,拥有3721之后,雅虎如虎添翼,对Google构成了更大威胁。原雅虎中国总裁周鸿曾非常自信地说:“我们现在可以说在搜索图片和Mp3是容量最大的,在全球我们有51亿网页,搜英文应该说比Google更加的稳定。” 他认为,包括Google在内的外国搜索引擎公司想进入中国互联网市场,会有很多弯路要走,还有很多的学费要jiāo。 很显然,在国内搜索引擎市场上,中文搜索引擎占有绝对优势,搜索引擎的未来更将是本地化服务一统天下,而Google恰恰是在这方面做得很不好。严格地说,Google还没有真正实现本土化,Google中文的模式甚至没有任何技术优势。 百度的科技实力可以说是相当雄厚的。它不像Google一样立足于全球,而只专注于中文,因此相对而言,它的中文搜索技术是领先于别的搜索引擎的。在很大程度上,国内搜索引擎的竞争优势体现于成本优势。从搜索模式上看,Google的服务是全球化的,各种语言的网页按一种固定或不固定的比例存放在美国服务器上。据周鸿分析:“假设Google要检索四亿中文网页,而中文网页在其中占5%,那么Google总共就要检索80亿网页;百度基本只为中国网民服务,所以它只需要为这四亿中文网页提供假设1000台服务器,但为了实现同样的效果,Google则需要两万台服务器”。事实上,Google根本不可能单独为这四亿中文网页提供服务器,更不可能把这些服务器搬到中国来。在并发访问量增大的情况下,就从根本上影响了Google的访问速度和响应速度,而国内用户对本地化的搜索引擎需求则与日俱增,受地域的局限,Google的转化成本太大,回天乏力。 在中文语言处理能力上,本地搜索公司的优势更让Google难堪。比如,《功夫》公映之前很久,在百度上检索“功夫”就能直接指向周星驰的电影,可是Google搜索相同的“功夫”,则大失所望。因为这些时令xìng的关键词都需要专业团队去随时添加,由于Google缺乏专门针对中国市场的开发力量,尤其是对中国互联网信息检索存在的问题了解不透,所以,Google对于国内市场需求的反应速度很慢,本地化技术服务力量也跟不上,无法解决国内网民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而雅虎则表示,2005年将把为中文搜索服务的服务器全部搬到中国大陆来,单独运作。 众所周知,中文是一种表意文字,因此要在计算机上输入中文,用户首先要按照发音输入罗马字母,然后再使用特殊的软件将它们转化为中文字符。因此,搜索引擎需要对中文字符处理两次。由于中文之间没有空格,搜索引擎在判断哪里是开头,哪里是结尾时也存在困难。除此之外,中国文化具有几千年的历史,中国文字博大精深。例如,在中文中有38种用于描述“我”的方式。这些都是外国搜索引擎进入中文的障碍。 而在中国搜索市场上,百度的本地化搜索能够提供更好的服务,已经赢得了稳定的用户群和较高的忠诚度,所以,Google要在中文搜索上做大,已经是越来越困难了。 百度中文搜索的背后,是中国概念的吸引力。中文与搜索的亲密接触,使得百度具有了丰富的中文文化底蕴。百度的招股书中就曾强调中文文字之美,表达了对新的中国世纪的向往。而且,据悉,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中国即将成为全球第二大互联网市场。中国庞大的上网用户有望超过美国跃居第一位。互联网第二春的提前到来,预示着百度的市场就是中国的市场。 第三章 百度演绎财富神话本地化运作成就百度优势(3) 商业模式的本地化 2000年李彦宏和徐勇回国创业的时候,他们借鉴的商业模式是美国搜索公司Infoseek的模式,就是为门户网站提供搜索技术服务。不久他们发现这只是“为人作嫁衣裳”,根本没有大的发展前途。于是从2001年起,李彦宏与门户分手,创办搜索门户网站。初创时,网站日点击流量也不过寥寥可数的1000左右。但李彦宏锲而不舍,在借鉴Overture的关键字竞价的基础上创造xìng地确立了竞价排名的商业模式。并在成功实施了“闪电计划”在用户体验之上不断改进中文搜索技术的基础上,2002年的百度开始奋起直追,不少网民开始发现使用百度搜索“很快,也很方便”。此后,百度在中国互联网的搜索流量一路飙升,开始把3721等搜索对手个个甩在后面。 百度能够做到这一点,就是因为它了解中国网民的需求。站在我们普通人的角度上看,首先必须明确一点的是,无论是作为搜索引擎还是门户网站,如果没有人来看就是废物。因为没有流量信息就无法传递出去,这样又何谈商业化利用,何来盈利呢?百度的聪明之处在于借力。早期,百度通过提供技术服务于大型门户网站,扩大了自己的影响,做到了免费的广告。通过门户网站巨大的流量让大众认识了百度。其后,百度开始同Google一样,独立运作,成立专业搜索网站。这时如何在竞争激烈的搜索市场中杀出一条血路就是摆在百度面前的难题。当然,如果百度继续像以前一样作为技术提供商,那么百度可能会有波澜不惊的发展,但绝不会如今日般的崛起。百度的界面简洁明快,而门户的界面丰富多彩,臃肿难堪。因此对于需要搜索的人而言,门户网站是他们进行搜索的第二选择,而绝非第一选择。 百度2004年的营收比起2002年几乎增长了十倍,高达1370多万美元。主要原因就在于竞价排名的模式。百度的竞价排名,是指由用户(通常为企业)为自己的网页出资购买关键字排名,按点击计费的一种服务。通过竞价排名,搜索结果的顺序将根据竞价的多少由高到低排列,同时奉行“无有效访问不收费”的原则。 虽然竞价排名遭到有些人的质疑,认为它过度的商业化不能实现搜索结果的公证。对此说法,李彦宏提出了自己的搜索引擎自信心定律。根据这一定律,搜索结果的相关xìng排序,除了词频统计和超链分析之外,更注重的是竞价拍卖。谁对自己的网站有信心,谁就排在前面。有信心的表现就是愿意为这个排名付钱。而且,竞价排名的位置一般只会限制在搜索结果的前四到五位而已,并会在醒目的位置标明“推广”字样,类似于Google的“赞助商链接”,给予搜索引擎使用者善意的提醒。 当被问及百度是否有新的利润增长点的时候,李彦宏表示,竞价排名是一个非常合理非常优秀的模式,它可以让广告的商家很精确地找到客户是谁。因此,这是一种革命xìng的商业模式,也是非常有前途的。至于盈利模式,他认为并不是大家想像的那么重要,竞价排名这个盈利模式在中国可以说是没有专利可以保护的,任何人都可以去拷贝和学习。但真正重要的并不在这里,而在于能够吸引多少用户,在于是不是真正的给用户提升了价值,这个才是最重要的。既然这个模式已经被证明是一个好模式,那么百度将会完全投入在中文搜索上,而不是向其它的方面发展。 有业内人士认为,Google和百度的关系其实并不复杂,竞价排名是竞争的关键所在。营销渠道的胜利 在百度简单直接的业务模式后面,是它繁复而庞杂的渠道体系。在肥沃的中国互联网“大地”上,百度以销售关键词和竞价排名的方式汲取着丰富的养料,其发挥效力的根系伸及到每一级城市的代理商。在享受这个庞大根系输送的利润的同时,百度该怎样维持这一根系的健康状况? 很多网络用户已经习惯了“有问题,百度一下”,即使去寻找一家百度代理商,可能也从搜索开始,而不是在百度官方网站上按图索骥。搜索“百度+代理”可以得到大量的公司名称,那么该如何判断这些代理商是否经过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 13 章 度的授权呢? 在百度官方网站上提供了“授权代理商”的查询入口,用户可以依靠它来识别代理商的资质。同时,百度表示,授权代理都受过专业的培训,可以为客户提供完善的服务,比如选择关键词、描述核心业务、设置链接等,总之是为了更好地为用户推广网站;而非授权的代理商没有受过培训也提供不了这些服务。百度方面提供了甄别代理商的实用方法,即到代理商的落地店面视察,看那里是否挂着一块百度授权的铜牌。 有代理商形容,拿到百度“总代”的资格,就像是中了千万大奖。2003年8月,深圳移动时代正式签约成为百度深圳地区的总代理时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只有十来个员工的小公司;一年之后,移动时代已成长为员工500多名、客户近万家的华南地区最大的网络营销服务公司之一,在深圳一幢甲级写字楼里拥有装修豪华的2000多平方米办公场所。还有,目前百度最大的代理商之一北京精合信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从成立到成为百度最大的代理商也只用了七个月的时间。 当然,千万大奖的中奖区可能只在金字塔的第一层,其下的二级和三级代理商的面目已经不是那么清晰,给人一种深不见底的感觉,同时也可以想像这个遍布全国的代理体系该有多么的庞大。 据了解,目前95%以上的代理商都是采取人海战术作为市场推广手段,一对一销售是主要的销售模式。“我们通过各种可能的方式去搜索客户资料,然后打电话联系。” 天津市英格手表厂的员工透露他们也是在接到百度的天津代理的电话后,决定参加百度的竞价排名。业内人士指出,这些大量的与客户一对一的销售,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网络营销服务的发展。 “我们目前大概有500多个客户,基本上都续费了。”中国百度青岛总代理青岛智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一位销售人员说:“我想他们是从推广中得到实际的效益了。”关键字“保健品”百度竞价第一的山东禹王实业有限公司证实,自从参与了百度的竞价排名,其“电话量和客户留言明显增加”。同时为多家网络营销服务提供商做代理的华宇网的工作人员透露:“如果说有十个客户,五个以上都会选百度。” 在这种情况下,渠道代理商为百度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iRearch咨询数据显示,2004年中国搜索引擎行业市场规模为12.5亿元,其中搜索引擎运营商收入规模为6.35亿元,渠道代理商收入为6.2亿元。百度占中国搜索引擎运营商收入市场份额的28%,收入达1.8亿元,其代理商收入达1.2亿元。 上市带来机遇 和讯网CEO谢文表示,“百度上市成功是几个概念的胜利,一是搜索概念,那也是Google概念的胜利。如今大家都知道Google是做什么的,百度一说是中国的Google,大家立刻明白了。二是核心竞争力清晰单一的胜利,百度只做搜索,干净清晰。三是成长的胜利,百度虽然收入不多,规模不大,但是每年都以200%的速度成长,而投资者购买的就是企业的高速成长。”从百度的招股书上可以看出,它的财务增长速度极快,这表明百度具备极大的成长空间。 百度上市,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资金充裕,员工信心百倍,知名度得到巨大的提高。这给百度带来了很大的机遇。 其一就是融入的资金将大大有利于业务扩展。百度融资以后将有能力进一步完善和扩充其产品线,保证其业务稳定发展。因为目前除Hao123之外,百度基本只有搜索业务,所以在面临竞争时往往没有充分的资源可以利用。尽管目前还不确定百度上市后的具体方向,但可以肯定的是百度必将向与搜索相关的多个领域出击,扩张资源以巩固其搜索的优势地位,到时候在同上述厂商的竞争中,会处于更加有利的位置。 其二就是上市将使百度更正规。百度在有了大量现金以后,将会努力树立现代化高科技公司形象,而这一形象的树立,并非只做表面文章,而是由于上市后国际规则和公司自身发展的需求。上市之后,百度应该会在管理、市场公关和技术等方面取得快速提升,表现出崭新的百度形象,促进百度进一步正规化和进一步的发展。 第三章 百度演绎财富神话“中国Google”遭遇Google中国(1) 尽管李彦宏反对给百度贴上“中国Google”的标签,但是这并不能阻止人们继续热情地使用这一称呼。其实,无论百度是“中国的Google”,还是Google中国是“中国的百度”,这都无法抹煞双方的特质,也都无法掩盖这一对欢喜冤家竞争的实质。不过,一个事物的优点、长处往往也是它的弱点、短处,当“中国Google”开始与Google中国短兵相接、正面jiāo锋的时候,百度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恐怕还是来自于自身了。 Google本地化对百度构成压力 在百度抛出“牛卡计划”基本断绝Google想通过收购百度来开展自己中国业务的念头之后,Google就已经开始尝试通过其他方式开始其“中国之旅”。而百度在纳斯达克上市首日股价创下353.85%的惊人涨幅,其最大的“卖点”赫然就是百度被称之为“中国的Google”,显然,这直接加速了Google中国战略的全面启动。 最近,Google已经在华组建Google中国公司,并不惜冒着被微软起诉的风险聘请了拥有华人背景的李开复担任Google中国总裁,这使得流传了一段时间的Google中国掌门人之谜终于尘埃落定。同时,李开复还将负责在上海筹备Google在中国的研究院,并委托猎头公司在中国大量招聘。“几个月前,Google还只是把中国作为一个销售市场,现在看来,它的战略已经发生根本xìng的改变。”有业内人士如此分析道。如果说Google在中国设立代表处是将其战略版本由1.0升级为2.0,那么新任中国区总裁李开复将给Google带来什么样的中国战略? 对于李开复的加盟,一位百度的高管高调给予了评价,“李开复先生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对手”。但当时正值百度IPO及上市敏感期,不便就此事发表更多评论。 除了大规模地招聘本地人才之外,Google加紧在中国布局的第二招就是寻找代理商、开展在中国的搜索广告业务。2005年8月8日,在百度上市三天后,Google的中国首家代理商中企动力高调在媒体面前亮相。中企动力是拥有20多万企业客户的IT服务商,主要致力于企业信息化,提供电子商务的整体解决方案。Google迅猛的本地化进程无疑令百度感受到了这个搜索巨人的压力。互联网分析师吕伟钢认为,Google首家代理商的确认,标志着Google对中国发展有了明晰的战略方案。而这对于百度来说,不能不是个冲击。 随后,Google又宣布了两家合作伙伴上海火速和厦门中资源,正式授权它们代理销售Google的AdWords关键词广告服务。这样一来,Google在华的三家广告代理商已经正式浮出水面。中国市场的特殊xìng使得Google必须进行本土化发展,是启用广告代理模式。据悉,这些已签约的代理服务公司都将按照区域开展其广告代理服务,而且其开展的服务也更多只是针对中小企业,对于一些大客户,Google仍然保留了直销的方式。 Google亚太区副总裁苏辛德尔•辛格(Sukhinder Singh)也表示,设定代理商,可以让中国企业通过正规诚信的渠道,使用Google关键词广告进行网络营销。显然,在中国市场采用直销和代理相结合的办法,对于在全球市场都“呼风唤雨”的Google而言,不能不说是“入乡随俗”的举动。上海火速总经理刘小光表示,在中国启用关键词广告服务销售代理制是Google的首次尝试,此前在全球其他任何一个市场,Google都是采用直接销售的方式。 从引进李开复出任Google中国区总裁,到在华成立工程院,再到三家广告代理商的浮出水面,种种迹象表明,Google中国攻势已全面启动。 百度和Google在中国市场上的短兵相接,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百度的纳斯达克神话能否延续下去。和讯网CEO谢文认为,百度即将面临来自几个方面的挑战。其中之一就是,百度在中国搜索市场上的地位远不如Google在全球市场的地位;虽然目前百度在中国搜索市场排名第一,但这与第二第三的距离并不远。另外一个挑战就是要看Google中国将要以多大的力度来开发中国市场。虽然此前李开复加盟了Google,但他还不是公认的经营人才,这是一个很大的变数。 还有人认为,Google的本地化相对于百度这样的本地企业而言,还是存在着差距。著名风险投资人、百度投资者汪潮涌就曾表示,“对于搜索而言,技术只是一个层面,而对于文字、文化、社会用户习惯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除非Google中国百分之百独立、中国化,否则它要想完全像百度那么中国化是很困难的事情。而且它在中国的部分缺乏创业者的激情,这一点我觉得是一个潜在的风险”。 对于Google的高调进入中国,有业内人士分析是Google想取得公关效应,它的短期目标是用尽可能短的时间在中国市场取代百度的领先优势。而有着浓重“中国情结”的李彦宏据说对“Google中国版”时刻加以提防。因为中文搜索引擎技术在某些层面涉及国家情报安全,有百度高管直言不讳:“不愿意看到‘中国的Google’,因为它骨子里是美国化的。”李彦宏本人也曾经这样对外表达,“我们更希望百度是中国的百度”。 技术创新有待提高 百度中文搜索的核心技术在国内同行中公认是非常出色的。但是,在将百度的技术与Google的技术尤其是中文技术进行对比时,业界的看法则不尽相同。对于Google的技术创新能力一直是业内公认。一位业内专家在看了Google网上直销的说明后感慨“它销售也用技术的方法”。据了解,客户购买Google的关键词服务后,还可以获得的点击率等等相关信息,所需费用也是根据点击率来计算。百度同样的业务中,客户获得的服务就相对简单。还有人认为,Google是一家技术公司,百度则主要是一家市场公司。 互联网评论家洪波曾经这样评价Google和百度的实力,“大家普遍认为百度是最像Google的中国公司。从产品线,到企业内部的管理方式,可能有些地方像,但本质上,百度更加娱乐化,技术创新能力比较弱,这点跟Google非常不同。”“这样就存在一种风险,就像被Google取代的那一代搜索技术一样,当搜索引擎面临下一波重大升级的时候,百度将会落伍。” 原雅虎中国总裁周鸿认为百度的核心技术在国内同行中间应该是做得最出色的,并对百度的本地化运作予以了充分肯定。他认为,百度之所以能在过去两三年里赶超Google靠的就是在本地化上精细耕作。“百度不是靠可口可乐这样一个独门秘术,而是靠着对中文本地化的了解。”但是在把百度核心技术和Google进行对比的时候,他依然坚持Google更胜一筹。 不过,同是做中文搜索的百度同行中搜CEO 陈沛对周鸿的看法作出了不同的判断。他从对Google和百度技术的研究经验出发,认为百度在其他的方面可能与Google还有很大差距,但是在中国的技术已经超过了Google。不过,尽管如此,互联网分析师吕伟钢仍善意地提醒百度,如果仅仅在渠道建设方面领先,而因为在技术创新方面不能突破从而导致用户对产品的体验变差的话,用户最终还是会投奔Google。 而且,随着雅虎阿里巴巴巨无霸战舰的打造完成,马云结合电子商务与中文搜索的新模式将会给百度的技术创新带来很大挑战。现在阿里巴巴的搜索产品已经推出,这是一款不同于目前搜索业界热衷的新闻搜索、竞价排名类产品,而是把主要功能锁定在搜索商业信息和商业机会。马云表示,这款产品的主要对象并非中国8000万网民,而是更加精确定位于“网商”。新的搜索之争已经来临。 有人将这个新的时期称之为“后百度时代”。“后百度时代”,就如同“后Google时代”这样的称谓一样,并不表示百度或Google就是真的消亡了。这种观点认为,以百度或Google为代表的搜索的商业运用已经变成旧的模式,而更新的搜索的商业应用模式将是雅虎阿里巴巴模式。这种新的搜索商业运用将是分类的、细致的、精确的分类搜索,直接以商业运用为手段和目的的,而不同于现在的搭便车,也不是看似热闹却盈利可怜。它还认为虽然百度的点击量每日达3000万次以上,网页浏览量已居全球第17位,中文搜索量也超过国内五家主要网站的总和,但是却没获得它真正本应该获得的利润。而照目前来看,阿里巴巴已经变成真正掌握搜索的商业利用的公司。暂且不论这种观点正确与否,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将是刺激百度不断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动力之一。 第三章 百度演绎财富神话“中国Google”遭遇Google中国(2) 商业模式遭质疑 百度所面对的另一挑战来自于自身。搜索竞价排名的商业模式既是百度的制胜法宝、盈利关键,又让百度遭来很多质疑甚至诟病。尽管李彦宏早已提出了搜索引擎自信心定律,尽管百度声称对竞价排名的位置有限制、并附有提示,但这也不能排除人们对它的种种不同看法。和讯网CEO谢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 14 章 文曾表示,目前百度竞价排名的结果与搜索结果混在一起,让人很头痛。而搜狐副总裁王建军此前也表示,竞价排名在中国要面临恶意点击的困扰。因此,这一模式能否在中国市场长期立足下去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有极端的观点把百度的竞价排名比作是一剂慢xìngdúyào。它认为,人们使用搜索引擎的目的本是为了获得对自己真正有价值的信息,而不是竞价排名的结果。竞价排名使得搜索出来的信息偏离了搜索的本意,人们需要的信息往往在几十页面之后。长此以往,将导致人们最终离开百度,因为人们无法从百度方便快捷地获得自己真正需要的信息。 甚至有Google的推崇者表达了对百度“搜索精神”和“游戏规则”的拷问。此观点认为,Google在商业上的成功来自于它对“搜索精神”的追求,Google每天要接受两亿多个搜索请求,平均在0.2秒钟内扫描30亿个网页,对36种不同的语言进行搜索,而这些有关连接状况所反映的重要xìng或普及程度对其浏览过的网页进行合理排序,在互联网上连接这一页面的重要网站越多,该页面的位次也就越高这显然是神奇的技术驱动而形成的模式,而在技术的背后则代表了一种本质的“搜索精神”:尊重信息客观的来源、重要xìng和准确xìng,没有任何外界、主观和人为的因素cāo纵信息的生成。而对百度的搜索竞价排名则给予了质疑,它认为排在百度搜索最前面的信息背后代表的是付费厂商或机构的利益和需求,而且在搜索热门关键词时,用户还经常需要一页一页地越过那些冗长的付费广告,才能真正找到他们需要的信息。因此,对于百度这种企图用付费广告来代表网民的搜索意志的做法,此观点认为这是与真正的“搜索精神”背道而驰。 不过李彦宏对他的竞价排名显得非常有信心。他更看重的是这种模式可以让广告的商家很精确地找到它的客户,他对自己这种革命xìng商业模式的前途显得很有把握,并宣布百度将长期致力于此。这其实就是一个如何平衡科学技术与商业利益的问题。这也是一个困扰着高科技产业的经典问题,而它在搜索引擎身上、在百度身上表现得格外明显。对于这个两难命题,Google AdWords关键词广告的做法是让广告出现在右侧,独立于左侧自然搜索结果。但是它的这种广告与用户输入的关键词匹配的做法虽然在全球取得了好的成绩,却似乎并没有给它在中国带来多大的收益。 同样,Google的关键词广告也面临法律纠纷。2005年1月,法国巴黎地区法庭作出判决,禁止Google及其法国子公司出售与路易威登LV商标相关的搜索广告。同时,法庭判定Google赔偿25.7万美元。由于欧洲的法庭比较倾向于保护商标拥有人,所以此举判决给Google的广告前景带来了yīn影,至少在欧洲如此。而被指遭侵权的广告多与Google的关键字搜索Adwords服务有关。 网络搜索已经成为许多人寻找产品与服务的主要方式,Google的营收有98%来自关键词广告的链接,而许多这种类型的广告都会与产品或服务的品牌或商标相关。百度公司市场部相关人士称,百度公司现在没有类似的广告侵权纠纷。 营销渠道隐藏危机 Google在中国的三家广告代理已经全部在媒体面前亮相,并且将首次启用关键词广告服务销售代理制。虽然这几家广告代理商开展的服务更多地只是针对中小企业,但是相比于Google之前在全球市场采用的直接销售方式而言,它在中国市场采用直销和代理相结合的办法,至少表明了Google本地化的决心和力度。 同时,这也将使得百度本土化的营销模式面临挑战。有这么一句话:打败别人的最好方式是模仿别人。姑且不论是否最好,至少这句话是有道理的。Google就这样做了。中企动力、中资源、上海火速这些国内代理机构成为Google在中国的代理商。随着时间的推移,百度本土化营销的优势将越来越小。当双方的营销差距越来越小后,起决定作用的将是提供服务的核心内容。不过,相比之下,完整的本地化销售网络和渠道是百度花费两三年时间精耕细作、辛苦耕耘的结果,而Google要重新打造销售渠道也需要时间。 另一方面,百度的营销渠道自身也隐藏着某种危机。不久前百度调整了代理商策略,从前消费者是向百度的代理商付费,然后代理商再按照协议按比例向百度回款;经过调整,目前百度的渠道政策是有需求的消费者直接付款给百度,百度再对代理商进行一定比例的返点。百度这样做的意图何在呢? 其实,上下游之间的角力是渠道永恒的主题。无论是中国最大的搜索服务提供商百度,还是刚刚进入中国市场的Google,一旦选择了代理商体制,就都不得不面对搜索服务商与渠道商之间相当复杂的关系:代理商需要依赖服务商的产品,代理商的努力程度决定了服务商的收入,同时代理商自己的前途又掌握在服务商的手里,它本身不具备关键产品和核心竞争力。门槛不高也使渠道在供代关系上更为弱势。成为渠道商其实很容易,只要是有销售能力的员工熟悉一段时间业务后,就可以跑出去自己做代理商,这样往往导致渠道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搜索引擎运营商的发展速度。 对于百度广大的代理商而言,“千万大奖”永远只是高悬于渠道金字塔的顶端。在渠道末端的代理商一方面在以“扫街”等传统的方式发展着用户,另一方面其利润也非常微薄。按照规定,百度的各级代理享有不同的折扣和支持,那些不在核心代理名单之列的代理商的盈利状况可能并不乐观,但如果他们搞些小动作,倒也存在高利润的可能。 在电话暗访某北京代理商时,询问可否给自己的上海分店同时做广告,业务员爽快地答应:“没问题,哪个地方的都能做!”这种跨区销售是百度明令禁止的一种做法,因为它会损伤地区代理商的积极xìng。为此百度在技术上采取监管措施,防止类似现象的发生;如果个别代理商在技术上做了手脚,百度还可以通过客户回访,了解到客户的购买渠道。这些违规的代理商一旦被发现,轻则被经济处罚,重则被取消授权。百度表示,自己有一套有力的渠道监督体系,可以保证渠道体系的健康发展。 渠道建设和管理是百度不得不面对的一个大难题,因为即使是在传统行业,也没有谁能够建立一个无懈可击的渠道体系。但是与传统行业相比,百度认为自己是拥有优势的,因为百度的竞价排名需要经过其后台服务器,所以这个商品存在于一个闭环之中,至少可以保证它的功能xìng是完备的。而在传统行业,从商家到买家一般是线xìng单向的,中间的商品很可能是质量不过关的假冒伪劣产品,这正是传统行业无法解决的一个问题。 第三章 百度演绎财富神话“中国Google”遭遇Google中国(3) 财富神话的灰色光圈 在百度的财富神话背后,总有一些悖论存在。其中之一,就是为百度的巨大流量立下汗马功劳的Mp3搜索、下吧和影吧服务等同时也给百度带来了诉讼的风险。2005年百度贴吧为首的网站上竞相出现网友自译的《哈利•波特6》中文版电子书并提供下载,这遭到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指责。人民文学出版社被授权在中国内地市场上独家翻译出版该书中文版。据称,网译版的出现将给出版社和《哈利•波特6》作者罗琳带来巨大损失,他们不排除会追究百度等网站的法律责任。而在百度上市前的一个月,百度还面临着两起侵权诉讼。两起诉讼的原因是百度在未经授权许可的情况下,分别向网民提供Mp3和电影的搜索下载服务,侵犯了权利人的著作权和网络传播权。同时,环球和BMG的音乐著作权代理公司北京源泉公司也表示,从六月底开始,源泉公司就连续三次通知百度,要求他们断开那些未获得任何版权的音乐歌曲提供者的链接。 因此,在百度上市前,网上曾流传着百度到底应该选择独立上市还是被Google收购的争论。主张将百度卖给Google的网友列出了N种理由,其中有一条就是百度卖给Google可以把自身诉讼的危机转嫁给Google。更有甚者还把百度与Google的关系比作湖南卫视与央视的关系。2005年春夏之际的“超级女声”着实让湖南卫视红火了一把,于是就有人提出来说如果“超级女声”由央视来举办,效果会怎么样?以此类比,如果说百度是湖南卫视、Google是央视的话,那么百度与Google的不同之处在于百度更大胆而Google更规矩些。百度和“超级女声”想唱就唱的精神类似,百度崇尚“想下就下”,超级女声的某些歌手可以不顾群众感受,不考虑自己的优势,在台上进行破坏耳膜似的想唱就唱活动,百度也可以不管版权人的利益先满足某些网民下载的yù望而“想下就下”。此观点认为,相比之下,Google则和央视类似,做事严谨而细心。因此,他们在推出服务时,会多些理xìng思考,它更有国际视角,只有在中国这个被公认版权保护脆弱的国家,才能上演百度Mp3下载的热潮。如果Google也推出类似服务,那么,针对Google的起诉就会遍及五湖四海。 诚然,欧美等国家对于权利的意识以及诉讼的观念比我国要强很多。但即便如此,谨小慎微如Google者也不得不时常面临被起诉的风险,关于Google被起诉的新闻已是此起彼伏。2005年8月12日,Google公司发布公告称,他们的“网上图书馆”工程因“侵犯版权”问题而被迫暂时停工,同时要求出版商在11月之前告知哪些书籍不可以用作制作电子版图书。Google于2004年年底启动“网上图书馆”工程,预计花费十年时间,建立全球最大的网上虚拟图书馆。Google计划将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密歇根大学、牛津大学和纽约公立图书馆的共1500多万册图书扫描入电脑,以便人们全文阅读大批极具价值的学术文献。但当时出版商们就纷纷表示,Google无权全文扫描复制受版权保护的图书,并大批量地保存进自己的数据库。此外,Google在Mp3、电影、图片、电视画面等领域的搜索服务都涉及不同程度的侵权,关于Google搜索引擎侵犯版权的诉讼也随之增加。 百度现在还没有建图书馆的计划,却同样面临着知识产权纠纷问题。 与其说是百度在“重蹈”Google的“覆辙”,不如说是整个搜索服务业都在面临被指侵犯知识产权的困境。知识产权就是束缚搜索业的雷区,是搜索业发展的一个“坎”,而如何通过法律途径有效地解决,将是这个行业要共同面对的问题。 对百度的知识产权问题比较“宽容”的意见基本认为,在网络知识产权界定并不明确的时候,百度没有必要为“灰色行为”付出太多代价。持这种观点的包括中国高校知识产权研究会秘书长、北京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副教授张平。 百度副总裁梁冬在面对一次采访的时候就曾表达过这样的“委屈”,他说:“其实在百度做市场部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是一家有很多人不理解的公司,大部分时候其实很沉默,它自己不做内容的,它也不太会讲自己的观点,所以它有时候会受人质疑。再加上它是互联网的一个体现,基本上互联网有什么,中文网页有什么,你在百度上就能搜到什么,所以中国互联网的诸多的问题因为是泛泛的,就堆到百度身上。比如Mp3问题,实际上有没有百度,互联网各种音乐版本也在流传,百度只不过对互联网的反映而已,但是互联网是无形的,百度是有形的,所以他们就把对互联网问题的质疑就扣到了百度的头上。因此带来很多的误解。做市场的人就需要在很大程度上尽可能去消除这种误解。” 而对此持严格态度的一方则认为,法律并不缺位,百度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电子商务协会政策法律委员会副主任阿拉木斯明确认为:“根据四月底国家版权局、信息产业部颁布的《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通过互联网自动提供录音录像制品等内容的存储、链接或搜索等功能,且对存储或传输的内容不进行任何编辑、修改或选择的行为是非法的。” 随着知识产权法律体系的逐步完善和我国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百度目前这种吸引流量的做法将不得不逐渐减少,或完善或正规。成功上市的百度在获得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必须面对美国的法律体系。由于网络的无国境xìng,如果人们通过百度下载了免费的Mp3等享有知识产权的东西,一旦有公司向美国法院提起诉讼,结果无外乎,大笔的罚金与停止侵害。大笔的罚金会影响百度的盈利,破坏百度的形象并降低投资者的信心,造成股价的下跌,最终影响到百度的继续发展。 第三章 百度演绎财富神话“中国Google”遭遇Google中国(4) 上市后的风险 据证券界人士分析,百度上市后的最大风险来自于其盈利能力。因为投资者追求的是利益的最大化,在融到股东的资金后,百度能否保持持续的盈利能力是最为重要的问题。目前百度的市场主题依然是在中国。 从Google最新的战略可以看出,Google在中国的希望值并不仅仅是建立一个营销队伍,而是要进行全面的本地化运作,抢夺本地市场。相对Google而言,百度并没有特别强大的优势。因此,一旦竞争起来,Google将对百度造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 15 章 成巨大的威胁。现在Google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已经与百度相差不大,Google此次的战略调整,很可能使Google快速超过百度。更何况在中国还有搜狗、中搜、爱问等众多搜索引擎的虎视眈眈。 虽然百度在资本市场上表现惊人,但是其盈利能力和Google相比还相距很远。Google全年30多亿美元的营收远远高于百度目前的年营收1400多万美元虽然后者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前者。 随着百度登陆纳斯达克,作为一个公众公司,百度也将会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而此前,随着上市前公司披露的信息不断增多,人们对在百度的了解也在逐渐增加。对百度的种种猜测也不胫而走。对于百度的收入,就存在着一些不同于百度官方的说法。有传言认为,百度的流量其实并没有其自身宣传的每天一亿那么大,其收入状况也一直并不理想。这种观点认为百度是靠Mp3搜索起家的,而这部分和其它涉嫌侵权的搜索占去了总流量三分之一还多,而所谓搜索chā件、网站联盟又占到了20%的流量,所以虽然百度流量不小,但商业价值并不大。 2004年8月,百度曾斥巨资收购中文寻址业务提供商Hao123。当时就有分析人士指出,百度此次大手笔收购,目的之一就是看中了Hao123的流量。拥有Hao123后,百度不仅在高端的中文网页检索领域继续稳固其位置,也将在以网站浏览为主要习惯的网民群体中获得绝对优势。据Alexa的排名,此次双方合作成功后,百度流量总和将成为全球中文网站第一。目的之二就是为上市蓄势。百度计划在纳斯达克上市,而挂牌纳斯达克的一项硬xìng指标即上市公司的“盘子”不能少于三亿美金。此前有业界分析人士认为,百度因“盘子”较小,在纳斯达克上市受阻。收购Hao123,有利于百度将“盘子”做大,打通通往纳斯达克的道路。 继2004年收购了通用网址Hao123之后,百度于2005年8月份上市之前又先后收购了包括上海秦川科技在内的几家渠道商,同时还将在接下来的一段时期内完成类似的数起并购。百度此举的意义被人解读为“短期内合并报表”以利于上市。而且,有人认为,百度突然调整渠道策略,这也可能会引起其渠道代理系统的动dàng不安。 另外, 关于百度股价虚高引发互联网新一轮泡沫的惊呼,也随着百度带来的这场风暴开始在业界流传。8月5日,百度以首次公开招股发行价27美元登上纳斯达克。在上市首个jiāo易日里,百度股价的涨幅出乎了大多数人预料,一路疯涨至151.21美元,较发行价上涨了450%;最后报收于122.54美元,较发行价上涨了354%。百度市值也达到了40亿美元。 互联网分析师吕伟钢认为,“说互联网出现泡沫还有点早,百度只是个个案” ,“百度的股价之所以升这么高,因为它贴了个‘中国Google’的标签。”他继续分析到,“Google上市的时候发行价是85美元,一年后股价涨到300多美元,涨幅接近300%,投资者认为,百度也可以涨300%。另外的对比是Google现在市值800亿美元,投资者也认为,‘中国Google’的市值起码应当有Google的5%,也就是百度现在的40亿美元。” 不过,百度的高股价引来了很多海外分析师的质疑,认为背后存在隐忧:百度目前的市值已经达到2004年营收(1420万美元)的279倍,而Google的市值仅有2004年营收(32亿美元)的26倍。“很多投资者认为Google或雅虎的股价已经过高,那他们如何评价百度呢?百度的本销比达到Google或雅虎的五倍以上,仅仅因为它是一家中国公司?”一位分析师质疑。吕伟钢也担忧百度的股价可能存在虚高,尽管投资者可能比较乐观,但是百度目前所面临的挑战已经越来越严峻。 截至美国东部时间9月14日10:24分(北京时间9月14日22:24分)止,百度(NASDAQ:BIDU)周三(9月14日)股价大幅下跌了24.69美元,跌幅达22%,目前jiāo易价格为88.90美元。百度股票的两家承销商 Piper Jaffray和高盛的分析师均于当天启动了对百度的股票评级,都将百度评级定为“弱于大盘”,称百度目前的股价难以维持。高盛分析师表示,“我们无法认同百度目前的股价估值水平,即使更加地进行评估也难以对百度的股价作出乐观估计,百度的估值水平将继续下滑。” 当然,对于股价我们永远不要过多地去作出猜测,因为这里面的不确定因素太多。不过,不管百度的股票是因为虚高逐渐回到原本的状态也好,或者其他的原因,这必将给李彦宏以及百度的员工们带来一定的影响。 百度上市之后的挑战不止来自于上面这些。由于百度一向行事低调谨慎,加上与国内许多互联网公司的微妙竞争关系,导致百度市场关系有些紧张,而且在媒体关系这方面也没有花大力气去投入。互联网评论家洪波认为,“互联网对技术的依赖非常强。Google是一家技术公司,百度则主要是一家市场公司。市场型公司需要与人合作,偏偏百度在互联网行业内几乎没什么朋友”。和讯网CEO谢文也指出,百度目前和业内公司的大规模合作也不多见,从一定意义上看,这也是百度需要面临的挑战。 而且从宏观大局的方面来看,百度还需要面对与Google更高层次上的较量。IT评论家方兴东认为,在未来,百度能够继续成功的关键因素在于能否寻找到属于自己的“施密特因素”。这其实也是百度对自身的挑战,对自身能否把握搜索技术与商业前景、战略的挑战。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互联网公司,一出生便注定身处狂扫一切的全球化飓风之中,任何哀怨只是一种微弱的呻吟。事实上,激烈的变革与动dàng意味摧枯拉朽,dàng涤尘埃,这对坚强的力量来说,是一个脱颖而出的机遇。对于高手来说,最可担忧的不是对手的强弱,而是自己心智的强弱。 在美国纳斯达克上演的“完美风暴”,让之前待字闺中、鲜有露面的百度从幕后走到了台前,走到了镁光灯的聚焦之下。人们在为之惊艳的同时,也发现原来百度背后有如此多的故事可以演绎。这里既有凤凰名嘴梁冬的“偶然”加盟,也有百度创始人徐勇的“意外”离去;既有百度与新贵雅虎阿里巴巴的遭遇战,也有百度与新浪、搜狐等老门户的宿缘……且让我们来慢慢掀开百度神秘的面纱吧! 第四章 百度vsGoogle上演搜索引擎大战梁冬偶然加盟(1) 梁冬简历 梁冬,70年代生人,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广告专业。1998年加盟凤凰卫视。在中文台相继主持过《凤凰早班车》、《体坛消息》、《相聚凤凰台》等节目。后因主编、主持《娱乐串串SHOW》而一pào走红,确立了“用后现代解构的方式对现代信息娱乐、文化现象进行剖析,充满辛辣及无奈”的梁氏主持风格,被誉为凤凰卫视新闻娱乐化的形象代言人,并因此荣获中国电视榜2002~2003年度最佳娱乐节目主持人。2003年主编及主持《美力创世纪》,并发起“美力阵线联盟”。另外,他还曾主持The One Show全球广告大奖中国区作品研讨、戛纳广告作品中国巡展、中国时报广告奖颁奖典礼、新丝路模特儿总决赛、中华小姐环球大赛等大型文艺晚会。2005年1月实现人生转型,加盟百度,任营销副总裁。 何去何从 梁冬,一个曾经将《凤凰早班车》主持成《疯狂早班车》的超级“创意”大师,一个废话最多搞笑也最多的脱口秀艺人。看他独家自创的“串串秀”绝对是一种新鲜的体验,与其说他的节目是《娱乐串串SHOW》,不如说是“串串秀梁冬”。他在嬉笑怒骂之余,坦然拿自己开涮。“眼袋比眼睛大,腰围大过身长”是他对自己的评价,各种奇谈怪论也出自这张嘴。对曾经主持过时事、体育、娱乐节目一事,他笑答:“不是这个人很能干,而是因为我这个人够烂。”正是他的这种“梁某人”风格,使得南方许多城市的小资女观众像喜欢吃零食一样对他的节目yù罢不能,同时也牢牢确立了他在众星云集的凤凰当家中独一无二的位置。 然而,正当主持事业如日中天、人气串串上升的时候,梁冬却选择了突然的离开。2004年12月25日播出的最后一期《娱乐串串SHOW》中,开始时还没有任何预兆,中间梁冬播放了一首《我会想念你》,这个时候他还像往常一样卖关子说“为什么播这首歌,呆会再告诉你”。歌曲播完之后,梁冬突然对观众说他要走了。他说这话的时候已经没有了开玩笑的语气,而是显得格外的严肃认真。对于为什么要离开凤凰,他给出了两点理由:一是自己需要充电,每次指手画脚的时候都觉得特别空洞,要去读书学习;二是不能总是扮嫩,30岁做这样的节目,50岁还做这样节目。 尽管梁冬已经对自己的离开作出了解释,但是作为凤凰名嘴的他还是不免倍受热心媒体和观众的关注。于是,从2004年岁末到2005年年初,一时间关于梁冬因何离职以及未来将何去何从的猜测在坊间、网上流传开来。 猜测一:换东家为重cāo旧业 众所周知,香港凤凰卫视是卧虎藏龙之地,汇集了华语媒体最优秀的一批主持人。提起吴小莉、窦文涛、阮次山、陈鲁豫、许戈辉、曾子墨、李辉、闾丘露薇等等名字,大陆的观众大概已是耳熟能详、如数家珍了。这些名主播们各自身怀绝技,以富有特色的节目和极具个xìng的主持风格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但同时,要在这个高手云集、人才荟萃的地方立足生存也并非易事,它对主持人和节目不断地提出更高要求。而站在凤凰卫视这个令普通人艳羡、让传媒人梦想的舞台上,这些名主播们也因此有了思考自我、思考人生的更高起点和更开阔视野。对于1998年加盟的梁冬来说,在凤凰卫视的经历也并非一帆风顺。先后主持过《凤凰早班车》、《体坛消息》、《相聚凤凰台》等节目的他,直到自编自导自演《娱乐串串SHOW》的时候,才真正在这个地方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确立了用后现代思维解构娱乐的主持风格。但主持娱乐节目也使梁冬付出了很大的代价,那就是为了娱乐他人而不得不经常把自己的情绪掏空。天生的不安分逼迫他不断突破自己,力求尝试更多的角色,从而到达新的高度。但是,在2004年底凤凰卫视规划节目的时候,梁冬被再一次安排到做《娱乐串串SHOW》,丝毫没有选择的余地。这明显不符合他对自己的预期,在他眼里主持《娱乐串串SHOW》已经不是一件“好玩”的事情了。因此,在梁冬宣布离开的时候,就流传着他因在台里不受重用选择辞职的说法,意思大概就是“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对此说法,凤凰卫视的回应是“他有自己的抱负”、“他可能有了新的发展方向”。而据知情人士透露,梁冬可能会去一家新电视台。至于主持什么类型的节目就不得而知了。 测二:重回校园充电 还有一种说法是,梁冬早在年底合同期结束之前的三个月就已向凤凰卫视提jiāo了辞职信。他在信中提及的理由就是“希望回校园读书,充实自己”。对于外界的种种传闻和猜测,梁冬已经不那么在意了。自辞职以后的一段时间,他就关掉了自己的手机,似乎已经迫不及待地要开始他的“充电”生活了。而有好事者从梁冬太太那里得知,他暂时不想接受任何访问,现在只是处在一个休息、过渡的阶段,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还没有完全决定。至于有消息指梁冬希望重回校园学习有关媒体经营、推广及钻研中医等课程,学成后可能会从事幕后工作等,梁冬太太也部分证实了,她说梁冬一直在学习中医,但他会不会去读书、选择哪家学校再进修,梁冬太太就没有进一步透露。对此说法,梁冬后来也出面予以了证实。他认为自己年过30岁,所谓“三十而立”,在这个年龄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人生有一定的规划。其实去学校再学习的计划他在两年前就已经有了,但因为工作太忙也因为一直没有一个具体目标而暂时作罢。梁冬曾坦言,做了六年主持人,他感到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如果自己再不去“充电”,继续主持下去估计就会被观众赶下台。梁冬说这次下定决心暂时离开荧屏,到学校学习有关媒体的经营和推广,除此之外对于自己热爱的中医也会抽出时间去学习。至于学成后会不会再做主持人,梁冬说他目前还没有计划,但希望能多做一些幕后工作。 猜测三:改学中医 关于梁冬的去向传言最多的恐怕就是他要去改学中医了。同样是因为观众的期许越来越高让他感到必须去充实自身。但在这个传言的版本里,梁冬选择的充电方式不是去攻读MBA,也不是去继续钻研自己的老本行“电视传媒”,而是选择了“中医”。说起来梁冬与中医结缘已久。早在大半年前,他在节目中第一次向观众介绍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的《思考中医》这本书。正是这本书让他了解到中医背后的博大精深,从而改变了这位凤凰名嘴的一生。2004年底,梁冬从凤凰卫视辞职后,就和网易的首席架构师丁磊一起拜名师学中医。此事闹得沸沸扬扬,甚至在2005年初,一张张名为《丁磊、梁冬,引领潮流学中医》的大幅宣传画贴遍了全国各地的报刊亭,成为2005年初春书刊市场一道特别的风景。谈起对中医的迷恋,梁冬所用的比喻格外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 16 章 特别而生动,他说:“人终将孤独,在30岁的时候,我庆幸自己选择了中医。如果中医是一个人,我就是要跟她开始一场轰轰烈烈、天长地久的恋爱。”因此,关于梁冬拜师学医后半生要以中医为业或者以后往中医节目方向发展的传闻不胫而走。也难怪,因为梁冬的离职与学医时间相隔太近,不由得人们不浮想联翩、做出如此的猜测。 梁冬凤凰离职,去向不明,犹如一粒石子激起千层浪,在媒体圈和喜爱他的观众中掀起了不小的风波。究竟是换东家重cāo主持就业,还是重回校园充电,抑或改学中医、以此为生,或者另有其他的隐情,恐怕只有梁冬自己现身说法才能知道了。 第四章 百度vsGoogle上演搜索引擎大战梁冬偶然加盟(2) “花”落百度 梁冬的去向之谜终于在2005年1月17日浮出水面。这一天,号称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百度公司向世人宣布,原香港凤凰卫视著名主持人梁冬正式加盟百度,出任营销副总裁,主要负责市场及公关战略的制定实施,同时还将协助百度展开与媒体、电影、音乐及出版业界的全面合作,推动百度与公众之间的沟通jiāo流。从媒体人到IT人,梁冬的这一角色转换令很多人大跌眼镜,或者更准确地说他的这种转变实在是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之外。在这一铁定的事实面前,之前那些关于梁冬离职的种种传言和猜测反倒显得不够大胆、没有创意了。 梁冬,这个“花骨朵儿一样的男人”(网友对其的评价),终究是“花”落百度了。梁冬之于百度,这一“嫁”,“嫁”得够风光,因为吊足了很多人的胃口;“嫁”得够体面,因为一跃而成为亿万富豪。因此,有人说梁冬是百度上市最赚的一个人。百度IPO之后梁冬的持股占到0.4%,按照上市首日收盘的表现,他的身价已经达1700万美金,俨然已跻身于百度上市造就的八位亿万富豪之列。关于梁冬加盟百度的消息,在外界人看来着实是有些不可理解,毕竟是转变太大。要不,就像有些人说的那样,梁冬很聪明,眼瞅着百度要上市了,就赶紧跑过去,先捞一把再说。如果只看到结果,只盯着呈现在大家眼前的表象,是不能抓住事情的本质的。让我们来看事情的背后,看事件的过程。其实,梁冬之于百度,或者说百度之于梁冬,这必然是一个双方互相斟酌、互相选择、互惠互利的结果。无论是梁冬“下嫁”百度,还是百度“迎娶”梁冬,都是郎情妾意、两情相悦。 据了解,在梁冬正式加盟百度之前,双方神jiāo已久。2000年初,双方的缘分故事由此展开。梁冬第一次接触到的百度人是百度华南区负责人刘计平,因为当时正巧赶上过年,刘计平就按照广东的习俗给了梁冬两百块钱“利市”。当时百度的慷慨大度便给梁冬留下了深刻的第一印象:这个公司真不错,连“利市”都给两百块钱。之后双方就开始断断续续地接触起来。2004年初,梁冬与百度的一位中高层碰面,其间谈起了他对百度品牌的一些想法,随即获得该人士的认同。随后经该人士牵线搭桥,梁冬结识了百度总裁李彦宏并有过初步接触,双方似乎就此埋下了“情种”。之后双方的接触变得频繁起来,随即进入考察期和磨合期。 在正式加盟的四个月以前,梁冬已经以顾问身份为百度的媒体公关、品牌规划出谋献策了。他的一系列举动使这家行事低调谨慎的高科技公司在媒体、市场方面的动作逐渐大声起来。虽然当时梁冬身在凤凰不算是百度的正式员工,但是他自己都说“不排除在未来我会以另一种形态来和百度进行合作”。看来是心意已有所属,只待时机和条件成熟了。2004年10月18日,百度举行面向全球华人重金征集创意“苹果奖”的市场活动,希望以此唤起每个人身上原有的但已经几乎被现实磨灭的激情和灵感,从而再现300多年前一个偶然从树上掉下的红苹果砸出了影响世界的“万有引力定律”的情景。梁冬邀请凤凰卫视同事窦文涛一起担纲此次大赛的评委,并参与了冠军阶段的评选工作。大赛最后取得了不俗的效果和很好的市场反响。据说,这次大赛从创意到策划皆出自梁冬之手,这也可以看作是梁冬正式加盟百度前的“热身”了。应该说,即使从一个专业市场策划人的角度看,梁冬的创意和表达也是相当不错的。 原来,梁冬在过去三年中,除了在凤凰卫视做台前的主持工作和幕后的策划编导工作外,还一直以个人身份担任广东九易传播集团资深品牌行销顾问。该集团是广东移动、动感地带、腾讯QQ的品牌管理公司。同时亦主导策划2004年度动感地带“梦想动起来”、百事可乐校际音乐节等大型活动。难怪梁冬对百度品牌的理解会让人们大吃一惊,甚至可以说是“惊艳”。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百度是看好梁冬的媒体经验和影响力,希望他的加盟能够提升百度的市场和公关活动水准。 而梁冬和百度的这段“地下恋情”也终于在几经试水之后曝光。2004年年底,梁冬与凤凰卫视的合同正式到期。离职后,梁冬也曾经考虑当个专栏作家与媒体顾问,不过后来李彦宏提出了一个“大胆”建议,对此他曾反复问李彦宏是否是真的。而他也考虑过一两个月,最后决定加盟百度。梁冬称,在凤凰卫视时,他就不仅是从事主持人的工作,而且还做了许多大量的幕后工作。同时,因为他以前学的是广告专业,对媒体以及品牌有相当的兴趣与研究。之所以选择百度,是因为他认为百度虽然是一个搜索引擎,但是实际上它仍然是一个新媒体。而他以前所做的工作和电影、音乐、出版、互联网等各种流行资讯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这使得他可以站在一个IT人以外的位置提出一些建议,他相信百度会越来越多地影响人们的生活。梁冬坦言,在做出这一庄严的决定时,他也一直和百度在保持沟通,百度做事严谨而富有理xìng的态度都很让他欣赏。 而在百度方面,李彦宏也表达了对梁冬的欣赏和认同。“我很高兴梁冬能够加入百度,他对大众品牌市场理解的深刻程度是极其少见的,他对正在转型期的中国人群价值趋向有深入而明晰的洞察。并在移动通讯、互联网的品牌塑造以及音乐、电影出版方面都具有充分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他认为,一直以来,百度都致力于研发并应用更便捷的信息获取方式,消解信息在人群之中的不对等状况。依靠科技的发展来促进人xìng的提升和人类的平等,这是百度一贯秉承的信念。正是基于这种对人的关注,“使我们有理由相信,邀请梁冬先生的加入,是一个有很意义的决定”,李彦宏说。 这样,梁冬离开凤凰卫视的传言,终于在纷纷扰扰几个月之后尘埃落定。而梁冬与百度的这段“地下恋情”也终于几经磨合之后修成正果。暂且让我们把那些流言蜚语抛开,单看这一个“女貌”、一个“郎才(财)”,岂不让人艳羡哉? 凤凰:永远的“乡愁” 人们永远想听故事,听别人的故事,在别人的故事里体味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人生。几年之前,年轻气盛的梁冬只身闯dàng凤凰;几年之后,当《娱乐串串SHOW》、《美力创世纪》在凤凰人气如日中天的时候,日渐成熟的梁冬却选择了离开。梁冬与凤凰卫视的故事在热心的人们看来不由得蒙上了一层猜不透、摸不着的神秘色彩。那么梁冬与凤凰的故事到底是什么样的呢?他为什么要离开凤凰呢? 串串SHOW之一:凤凰缘 故事还得从梁冬还是高中生的时候说起。尽管梁冬很早就喜欢上了传播,但是之所以会报考广播学院却是因为某个穷极无聊的下午看到漂亮女生萌发少男情怀所致。当时《广州青年报》学通社正在招人,只为了能多认识其他学校的漂亮女生并以在报纸上发表文章来讨女孩子欢心,他开始尝试在报社里做学生记者、采访陌生人、从很平常的事情上去观察人。这段经历让他体会到了传播的快乐。1996年,在北京广播学院学习电视编导和电视广告的时候,梁冬因为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开始了与凤凰卫视的最初接触。当时有人找他给凤凰卫视做个片子,为一个汽车节目写串词和旁白。连摩托车都没碰过的他硬着头皮就上,虽然不懂汽车,却把汽车里的美女、倒后镜里看到的故事等等八卦得有模有样,当即就给凤凰卫视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三的时候,梁冬到凤凰卫视实习时,最早做的是撰写商业计划书的工作。后来凤凰卫视筹备中文台招人,虽然竞争者众,但梁冬还是以“当时长得还挺眉清目秀的”的模样和并不标准的“四川+广东普通话”成功进入台里。 第四章 百度vsGoogle上演搜索引擎大战梁冬偶然加盟(3) 串串SHOW之二:凤凰成长史 梁冬到了凤凰之后一开始并不是做主持人,而是做栏目编导等幕后工作。相貌并不出众的他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开始了主持人生涯。那天因为陈鲁豫生病,他代为主持《凤凰早班车》,从此开始了漫长辛苦的早班节目旅程。后来又改做《体坛消息》。当时生活很没有规律,经常是早晨做完一班,中午回去睡一觉,下午又回来录《相聚凤凰台》,晚上又录《千禧之旅》。那两年是个非常痛苦的过程,但经历了这样的磨练,使梁冬慢慢学会了面对镜头很自然地讲话,不会担心再出丑了。不过,他对自己曾经主持过的包括《凤凰早班车》在内等节目一直都不太满意,直到后来的《娱乐串串SHOW》他才真正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 按照梁冬的说法,《娱乐串串SHOW》刚开始是他自己“长”出来的,节目从收集素材、写文章,到主持播出,都是他一个人。在《娱乐串串SHOW》中,梁冬使“娱乐”的疆界得到了空前的拓展,搞笑评时事、正讲加反讲,总之都离不开新闻底部可笑的、做秀的,甚至可以被看作黑色幽默的那一面。在嬉笑怒骂、百无禁忌之余,他以极快的语速一针见血地对种种“娱乐事件”条分缕析,又用那种貌似漫不经心,实则暗藏讥讽的联想带出种种滑稽、鲜明的类比,使得看过这个节目的人不得不承认娱乐节目在梁冬这里第一次变成了可以表达观点和立场的东西。由于目标观众定位准,这个非黄金时段的节目不仅反映很好,还获得了不错的广告投放,收视率也节节上升。最让人意外的是,除了梁冬的人工,该栏目的其他投入是“零”。对此,梁冬曾自豪地说,这个废物利用的节目为娱乐、信息、广告、环保都作出了贡献。他感谢凤凰给了他一试身手的舞台,让他的“念头”得以成真。 串串SHOW之三:黑色喜剧版暂别凤凰记 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娱乐串串SHOW》让梁冬找回了在凤凰做主持人的自信,也让他萌生了离开凤凰、暂别主持的去意。从2003年开始,梁冬同时主持《美力创世纪》。2004年,在cāo办了近两年选美大赛之后,他发现自己对工作的兴奋度和新鲜感已经降到了一个最低点。“当时走到大街上,看到一个漂亮点的女孩子,就想着是不是该把她介绍到选美大赛上。”娱乐节目主持人的工作已经很难再让他提起兴趣、得到提高。同时在年近30岁之际他已经感觉到中国媒体生态变得越来越恶劣,八卦、狗仔队以及揭人隐私,充斥整个娱乐报道,每天面对这些事情让他觉得不干净。尽管凤凰是他能接触到的最好的媒体,但是对于整个大环境的不适应让梁冬在加盟凤凰七年以来第一次产生了离开的念头。而在去年底凤凰规划节目的时候,梁冬被安排继续主持《娱乐串串SHOW》,这更坚定了他寻找新的平台的决心。 于是在2004年圣诞节的最后一期《娱乐串串SHOW》,梁冬把他此次离开凤凰的行动导演成了一出黑色喜剧,剧情大致如下:在2004年秋天,梁冬抱着试探的心理,跟公司提出想离开主持岗位一段时间。此消息不胫而走。就在刘老板还在以慈父般的立场劝导这只迷失的羔羊及早回头的时候,同事们都已酝酿足了百分百的惜别心情,最后一集的《娱乐串串SHOW》就是其中典型。当日梁冬本打算结尾时淡然jiāo代一下2005年节目暂停的通告,而剧组的同事却早已做足了工夫,让梁冬和全国人民一起热泪盈眶地看完这一集,然后感到站在悬崖边上的自己,正打算响应刘老板的浪子回头的规劝,却被一群突然出现赶来搭救自己的好心人们推下了悬崖。而此时,关于梁冬已经离开凤凰的传闻炒得沸沸扬扬。其实在2004年12月27日梁冬才正式提出离职申请,12月31日正式离职。对于这样的结局,梁冬最终“娱乐处之”。 梁冬为求突破而毅然出走,他的离职也是为了可以尝试更多的领域,对于以后是否还会重回主持人的岗位,梁冬表示,现在他无意在任何平台出任主持人,但是以后如果有机会再出任主持人他一定会首先考虑凤凰,“凤凰在我提出离职后挽留了我,也对我的离职表示了理解,凤凰给了我开放的心志,我用它来包容世界。”在梁冬心里,凤凰是他永远的“乡愁”。 百度:梦想大舞台 一直以为,从台前到幕后需要一段垂直的距离,这个过程也是对一个人综合实力的考验。但是梁冬似乎是一个例外,这次在众目睽睽之下由电视台“名嘴”到国内热门搜索引擎“高管”的过渡,对于他本人来说,可以算做一次成功的跨越。 漂亮转身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 17 章 在梁冬担任百度公司的副总裁之后,曾有不少人表示担心,觉得他没有IT从业背景,在互联网公司工作起来会有一些障碍。虽然梁冬在凤凰卫视的工作只是与娱乐、体育相关,但实际上他与IT、互联网结缘已久。早在1999年,他就和现任时代财富科技公司总裁张静君、网易丁磊等人联合发起组织了华南IT俱乐部。不过尽管如此,梁冬本人在去百度之前仍然有所顾虑,他曾经问过李彦宏很多遍“你觉得我真的能适应吗”李彦宏的答复是“我不能够保证你一定能够适应,但是我能够保证如果你在百度适应不了的话,你在其他任何IT公司都适应不了”。最终是李彦宏说服了他,让他对自己充满了信心。当时李彦宏列举了三条理由:一是认为梁冬和百度的精神气质比较契合;二是认为梁冬凭借自己在品牌推广方面积累的丰富经验能够有助于百度的发展;第三则是为梁冬个人考虑的,认为他确实到了需要转型的时候。处事谨慎的梁冬甚至在作出决定之前还特意给他的中医同学丁磊(两人在去年底同拜著名中医邓铁涛为师,学习中医)打了电话。丁磊在电话中鼓励他作出转型的决定,同时表达了对百度、对搜索引擎良好前景的看法。“跟丁磊的谈话坚定了我加盟百度的决心。事实上,我加入百度,百度承担的风险要比我本人的风险大得多,我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梁冬调侃说。 至于当有记者问到李彦宏当时是否有拿股票期权之类的东西“引诱”他时,梁冬的回答是百度和Google等所有尊重人才的公司一样,也都有尊重人才的机制,等于默认了这一说法。不过,这是人家两情相悦的事情,再正常不过了。 第四章 百度vsGoogle上演搜索引擎大战梁冬偶然加盟(4) 回归营销 对于从媒体主持人到主管市场营销的副总,梁冬对自己的角色转换感觉并不困难。按照他自己的说法,现在做营销对他来说,“并不是转型,而是回归”。之所以这么说,大概是因为他在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读书时就修了两个专业,一个是电视编导,一个是电视广告。那时他就已经开始了广告策划和推广的工作,为当时著名的“桑夏”广告公司推出了一系列公益广告,其中一些作品参加了例如“饕餮之夜”等国际展演和评奖。而大三到凤凰卫视实习时,最早做的也是撰写商业计划书的工作。应该说,他从事主持人职业才是一个偶然。而《娱乐串串SHOW》如果能得到观众的认可的话,也是“一不小心”做成的。在凤凰卫视工作之余,梁冬一直以个人身份出任广东九易传播集团资深品牌行销顾问,直接参与了中国移动动感地带等品牌的推广工作。当时他管理着一支几十人的团队,并不比现在在百度管的人少。他认为观众之所以会认定他最适合做主持人,是因为大家可能觉得他100%的时间都用来做主持人,而实际上他只把10%到20%的时间用来做主持人而已。在2004年10月的百度征集“苹果奖”创想的市场活动中,梁冬即担任了大赛的评委,参与了冠军阶段的评选工作。而梁冬同时承认,这次大赛的创意和策划事实上也是出自他本人之手。 “以前做主持人,很容易为众人所知,那种广泛的知名度确实很能给你带来成就感;而现在在百度工作,出镜的机会少了,但是看着自己参与的每个策划成为现实,看着自己和同事完成的每一个文案,这同样会给你带来满足。幕后工作会让我更有成就感,这也许是我成熟的表现。”刚过三十岁生日不久的梁冬如是说。的确,在2005年3月3日百度、胡润联手推出的“2004百富人气榜”颁奖典礼上,身为营销副总裁的梁冬一直坐在场下,静静地看着李彦宏和昔日的同行路一鸣在台上发言,他似乎已经习惯了居身幕后的状态。自梁冬2005年年初加盟百度以来,一向以低调谨慎著称的百度开始频频成为各大媒体的报道对象,从今年赴美上市到到接连推出百度、胡润“百富人气榜”,主办百度都市状元媒体活动,推出百度标准指数,并将“百度”由名词变为动词,推出“百度一下”的概念,梁冬让百度在市场、公关方面的动作如“串串秀”般地招数层出。他首创的颇有中国特色的口号,如“百度人民很行”、“全世界百度人民团结起来”之类已经在网络上流传开来。而他的目标是帮助公司五年之内把百度打造成为“全球最具有影响力的搜索引擎”。 享受工作 与门户不同,专门从事搜索业务的百度是靠技术起家的公司,因此一直给人以低调、严谨的印象,但生xìng外向、健谈的梁冬表示,自己融入百度没有任何困难。百度是一个人际关系非常简单的公司,Robin(李彦宏英文名)本人在美国生活很多年,对同事都很包容。如果说比起梁冬以前生活有什么改变的话,那就是现在他的生活终于规律了,以前很少会中午以前起床,现在他要每天8:30早起开会,下午开会,下班、周末还要开会。他表示现在的他还处在学习的阶段。 在2005年的新年晚会上,梁冬最为惊讶的就是百度的技术人员在节目编排上表现出的非凡的创造力:技术部的同事将不同时期的革命歌曲串起来,编成一个反映百度五年发展历程的短片。“认为技术出身的人员内向、没有创造力的想法是很片面的。”谈及百度,梁冬认为搜索引擎的出现对媒体的影响是巨大的。“以前做媒体,我们把我们找的东西PUSH(推)给我们的受众,而在这个资讯bàozhà的年代,搜索引擎让受众拥有了自己的选择权,变媒体将信息‘塞’给受众为受众主动按照自己的需求去寻找信息,而这个变化除了是表面上的观众提供内容的转变之外,我相信它背后是一个商业模式的转变。” 而梁冬现在的工作就是把百度搜索这种面向全体网民、完全客观的cāo作模式转化为针对不同人群、不同客户的产品和商业模式。“我们已经推出的‘百富人气榜’,还有即将推出的‘百度指数’,都是在为这种分众化、可持续的商业模式作努力。” 为了这个梦想,梁冬暂时没有太多的兴致和时间顾及其他。在问及他的业余爱好时,他反问道:“难道工作本身就不能是爱好吗?”除了中医和佛教以外,梁冬把主要精力都放在百度的工作上。 在百度梁冬也曾遭遇小小的风波。2005年8月初,一位博客网的知名博客在自己的博客上面撰文说,百度最近的宣传片是梁冬jiāo给自己的广告公司做的,因此猜测这笔生意让梁冬赚了一笔。这件空穴来风的事情被已成为上市公司高管的梁冬处理得分外小心,第一时间就转给了法务部。法务部对参与招标的四家广告公司做出比较,发现这家公司与梁冬毫无关系,并且其出价是最合理的业内普遍认为需要30万制作费的广告,现在只用5万元就拍出来了。法务部门得出调查结论后,又发正式的律师函给那个博客作者。“上市之前,处理这样的事情可能只需要一个电话,现在要正式和严肃多了”,梁冬说。 在百度这家成长型公司里,梁冬感受到了“内心纯洁”的力量。大家的一致目标是要让百度成为与大众生活密不可分的品牌,依靠科技的发展来促进人xìng的提升和人类的平等,并且消解信息在人群之中的不对等状况。从长远来讲,梁冬认为,“百度要跟世界上最伟大的公司竞争。我觉得一个民族的搜索力量,应该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因为我们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 第四章 百度vsGoogle上演搜索引擎大战梁冬偶然加盟(5) 终生事业推广中国文化 梁冬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特殊的兴趣。在2004年即将离开凤凰卫视之前,他就曾经对外“放话”说自己要专心学习中医去了,结果弄得媒体上一片沸沸扬扬。目前,他已经向中医大师邓铁涛拜师学习中医。他认为学习中医可以掌握到一种哲学的思想,“其实各个公司、部门、行业都是生命体,其中的很多问题都可以用中医治疗的方法解决。” 在他看来,学习中医不是一个职业,而是他终生的爱好,他希望能通过学习中医史和中医学将来为中医的推广事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同时,梁冬也对佛经和古文颇有研究,言语之间引经据典,让人恍惚间感觉他应该是颌下一抹长髯、宽袍广袖、焚上一炉香、在窗前的清风里抚琴的古人。在他的办公室,案头摆着几本他经常翻看的书,除了企业管理之类,还有中医yào典和薄薄的一本广化寺印制的佛经偈语。“我对中医永远充满了兴趣,只是我现在还要工作,爸妈都退休了以后我可以做个游医。”在离开凤凰卫视的时候,对于观众的依依不舍,他说:“我非常感谢观众的喜爱和支持,请相信我会以推广中国文化为终生事业,无论是以任何形态。” 梁冬对于中国文化的深切热爱,以及他骨子里“yín浸”的民族情结,恐怕就是他最终与百度走到一起的更深层原因吧。塑造一个伟大的民族品牌是梁冬一直以来的一个梦想,而百度在中文搜索互动媒体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为他提供了这样一个理想的舞台。 2004年梁冬接触中医之后,因为很想了解中医的文化,所以当时离开凤凰原本想过一段时间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但是当他真正离开之后,李彦宏找他谈过好几次,让他意识到李彦宏的使命也就是百度的使命之后,他就越发相信百度所做的中文搜索推广跟他真正想做的事情本质是一样的。于是他就答应来百度和李彦宏一起做一些有意思的事情。 在梁冬看来,人生的意义就在于让中国的文化、或者中国的智慧成为一种历久弥新的文化和智慧,而他深感个人的力量的有限xìng。但是在百度身上他找到了这种可能。尽管百度是一家汇聚全球资本力量的公司,尽管它是汇聚全球最优秀搜索引擎技术的公司,但是它的内核其实是文字工作者,它是处理与文字相关事情的工作者,中文是中国文化集大成者,中文是中国思想的容器,我们思考中文意义的时候,其实就是思考中国文化的时刻。它不是过时的话题,它是历久弥新的话题。 他还援引了自己阅读的体验为例。他认为,我们从琼•彼特的《第五项修炼》看到的那些西方最先进、最受人推崇的管理文化书籍所蕴含的思想,其实和我们从小读的《论语》、《易经》所呈现出来的智慧是一样的,这令他现在越来越相信,中国的智慧其实不是仅仅只为中国人提供服务的,它可以变成向世界人民提供精神食粮的平台。百度扮演的角色使得它可以借助这么大的影响力来推广中国人的智慧。他说,“如果在百度能够做到这一点,就在百度做;如果在百度做不到这一点,我不应该在百度做。所以我来百度的原因,不是因为要挣钱,因为客观上来说在我运气好的时候,在哪里都能挣到钱,但是除了孝敬父母以外,更重要的事情,就是你做的这件事情能够在多大程度上,真正把你想做的东西扩散开来”。 对于学习中医,他希望能够做到老师所说的那样,“好好推广中医文化,以及中医背后的中国文化”。虽然因为工作原因无法投入很多时间来学习中医,但是让梁冬颇为欣慰的一点是,在某种程度上,他还把在百度推广中国文字文化看作是向老师上jiāo的课外作业,这或多或少能让他内心的不安感减少一些。 梁冬对于事物总是有出人意料的解读。他曾经有过一个颇富哲理的比喻:SIM卡是精神,手机是ròu体。对于梁冬来说,《娱乐串串SHOW》只不过是他使用过的一部旧手机,是他精神的一个阶段;而现在在百度做市场工作,是他的另外一个阶段,但是他的SIM卡也就是精神却一直没有换,贯穿在背后的也就是他对人的观察和对人的表达。 第四章 百度vsGoogle上演搜索引擎大战徐勇意外离去(1) 徐勇简历 徐勇,1982年就读北京大学生物系,1989年完成生物硕士学位后,获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博士奖学金,赴美留学,于美国德州A&M大学完成博士学位,随后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后。在美国十年期间,徐勇先后任职于两家著名的跨国高新技术公司(QIAGEN, Inc.和Stratagene公司)的高级销售经理,并且获得过杰出销售奖。1998年,徐勇作为制片人之一拍摄了大型专题纪录片《走进硅谷》,客观以及全面地反映硅谷的发展过程,深度探求了硅谷成功背后的种种因素。在硅谷他多次应邀给来自中国大陆的高级政府官员介绍硅谷的风险投资机制和创业文化。1999年,徐勇与他人合作创立Cybercalling.com公司,这个网络电子商务公司在六个月内就实现了赢利。他与硅谷的众多商业团体都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并为许多新兴的高科技企业提供商业咨询。1999年底,徐勇与好友李彦宏回国创建了百度。先后任百度公司执行副总裁、首席策略官。2004年12月离开百度。 悄然离职 在百度高管赴美上市的前夜,百度在另外一条战线抓紧进行着自己的工作。种种迹象表明,上市对百度来说意味着融资渠道的拓展和市值的提高,而更重要的是,上市给了百度理顺公司治理结构、调整公司管理方式的一个机会。事实上,早在2004年进行第三次融资的前后,百度就开始对其公司管理层按照上市公司要求做梳理,这种梳理伴随着百度上市的临近已经接近完成。而调整的结果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 18 章 之一,就是百度的共同创始人之一、首席策略官原公司CEO徐勇在2004年12月份悄然离开百度。 徐勇声称自己是2004年6月百度融到包括Google在内的八家公司投资后开始有了离开的想法。十月份已经在公司的会上向所有中层宣布。他认为成功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和生活方式,是在尝试新的东西中体验的。而百度“进一步融资后已经步入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是自己离开的最好机会了”。徐勇的此次离开,只是辞去了作为公司管理层的首席策略官位置,今后所持的股份都不会有变化,每次董事会都会参加,并没有与百度脱离关系。2004年12月15日是徐勇在百度度过的最后工作日。而在此前一天,百度公司为徐勇举行了一个很隆重的欢送会,感谢他五年来对公司的贡献。 对于他的离去,李彦宏表示,“徐勇先生在百度近五年的成功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现在公司各方面已经进入良xìng的运营轨道,盈利情况越来越好,所以我们对他这一决定表示理解。他对百度各项业务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我们相信他将在未来的发展中会取得更多成就。”而徐勇的回应则是,“百度是我职业发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我非常荣幸能够与百度总裁李彦宏先生以及所有员工一起,将百度打造成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这是让我和所有百度人感到骄傲和自豪的事业。百度目前各项业务均保持着稳健且高速的成长,技术也一直保持全球领先的地位。我对百度的未来充满信心。”在业内人士看来,双方的语气未免显得有些官方、客套。然而,徐勇的离职就发生在百度上市的前夜,这让人们在为他感慨唏嘘的同时免不了要浮想联翩:究竟是什么造成了徐勇的离去? 离职的背后 1999年底,徐勇和好友李彦宏携风险投资回国创立百度公司。自那时起,两人在公司业务上就有了相对明确的分工。徐勇在销售和咨询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百度也承担了销售的工作。李彦宏以技术出身继续在百度负责技术研发。在2004年新财富500富人榜上,徐勇和李彦宏并列排在第156位,财富同为10亿元人民币。 但是,在百度上市的前夕以及之前的一系列人事以及分工调整之后,徐勇此前所负责的业务领域基本被剥离出去。作为首席策略官的他在百度几乎成了“光杆司令”。对于离职的原因,徐勇本人否认是此前传言的公司业绩和个人能力等问题,而是自己想尝试新的创业机会。他解释说:“作为最大的个人股东,我肯定不希望公司出现任何问题。我和李彦宏的合作也非常好。”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是百度在下一轮融资或者上市之前,李彦宏为调整公司股权结构而对公司管理层进行的清洗,有人称之为“清君侧”,因为徐勇是持股仅次于李彦宏的高管。“李彦宏必须确保自己对百度绝对的控制力。”互联网分析师吕伟钢在解释这一事情的原因时分析。但这种分析没有得到百度的认同。 徐勇的离职其实从2002年开始就已经显出端倪。作为公司的创始人,徐勇因其家庭背景和个人掌握的大量风险投资人关系在公司创建期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在现任COO朱洪波加盟百度前,包括市场、销售等众多业务都是由他直接负责的。但从2002年开始,随着百度逐渐走上正轨,徐手里的权限越来越小,最后只担任首席策略官的虚衔。据知情人士分析称,李彦宏在经营管理上的作风是“利字当先”,徐勇虽然在公司创建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经营过程中,他个人的能力的确有所不足。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才有了朱洪波的加盟,也促成了徐勇的最终离职。不过,百度否认这是此前股权调整的结果。 而值得注意的是,长期在百度工作的百度市场总监毕胜也在7月初离开了百度,目前还没有具体去向。在百度,毕胜的职位属于中层。谈到离职原因,他坦言是出于个人的一种选择,据悉,毕胜现在的工作由原来3721负责公关和媒体宣传的市场总监舒迅负责,舒迅的工作向负责市场、公关、品牌和用户体验的副总裁梁冬汇报。 在公司管理层的一系列调整过程中,百度CEO李彦宏个人对公司的控制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根据百度此前提jiāo给SEC(美国证券jiāo易委员会)的招股说明书中显示,李彦宏的持股比例达到25.8%,虽然落后于第一大股东、国际著名创投企业德丰杰(28.1%),但在互联网分析师吕伟钢看来,德丰杰并没有在百度IPO时发售自己持有的百度股份,但风险投资商在百度上市之后几乎肯定会寻求部分股份套现以谋利,那么李彦宏将可能在上市后不久成为百度的第一大股东。而徐勇的持股比例为8.2%,IPO之后的持股比例将降为7%。由于百度在2004年年底和2005年年初曾对股份进行了分拆,所以有传言认为,在徐勇离开百度的时候,李彦宏几乎肯定以现金或其他方式收购了他所持有的大部分百度股份。 李彦宏如此大手笔的进行人事调整,无非是为了更方便的上市融资,但纵观中国的一些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互联网企业,无一例外的都在上市后,管理层就开始出现人事变动,或者可以这样认为,互联网企业为了上市才请到这批人,上市后,这群人的作用也就发挥完了,就该拍拍屁股走人了,当然,他们手里肯定也有一笔不菲的收入。 早在搜狐谋求上市的前夕,“海归”李文谦决定加盟搜狐,任总经理兼CEO,协助张朝阳负责搜狐公司的总体业务运营工作。戏剧xìng的是,网易丁磊也开始退居幕后,邀请“海归”黎景辉出任CEO,上市后,两人都先后离去。即便是新浪王志东事件,上市前王志东一年拿几百万年薪没有人指责,上市后却有人跳出来说不该给王志东那么多,最终导致了王志东出局。 第四章 百度vsGoogle上演搜索引擎大战徐勇意外离去(2) 类似的案例已经发生了很多了,百度会不会也走上这条路?像朱洪波、王湛生等人会不会因为百度上市,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而选择离开?至少在短期来看,还是不会发生。 反观搜狐、新浪、网易上市前之所以请“海归”管理团队,只是为了增加其上市的筹码。但这三家互联网企业在上市前都属不赚钱状态,因此对融资的渴求才会那么巨大。继而在上市后,因为世界互联网环境的急剧下滑,股市涨涨跌跌,导致那些海归管理团队无法把自己应用了二十多年的管理经验照搬到自己所身处的互联网企业里来,每天股票的涨涨跌跌就够他们受了。而百度则是一直盈利,而且在这个中文搜索引擎市场里还是老大的垄断地位,公司经营相对稳定,因此像以前那些互联网企业发生的上市即出走的可能xìng较小。 但业绩稳定不代表管理团队的稳定,加上现在百度的高层都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来,大家之间还需要一个互相磨合,这个时间表将决定百度上市后的表现,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最新去向 回顾回国创业的这五年,徐勇认为在个人事业、财富上的回报让自己很满意,而自己的另一个收获是,个人思想和家庭生活都已经变得更加成熟。 对于离职后的下一步计划,徐勇表示,已经将自己的工作在公司各个部门进行了顺利的jiāo接,接下来将出国休假,放松一下五年来一直保持的高度紧张工作状态,同时将在自己所学的生物专业探讨下一步的发展计划。徐勇将他下一次创业的机会选择了自己的专业生物制yào。要用硅谷的模式,打造一家生物制yào公司。“自己是学生物的,最大的愿望是创立一家生物科技公司。这家公司将于2005年在中国成立。”据百度内部人士透露,徐勇是斯坦福大学的生物学博士,和学信息技术的李彦宏不同,徐勇的主要兴趣在生物制yào方面,他一直有创业的想法,现在已经在单独运作这方面项目。 生物制yào行业作为和信息技术并列的两大风险投资最关注的领域,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已经有几百家,但在国内一家还没有。与网络依靠独特模式生存、自己开发市场不同,生物制yào公司的市场是现实存在,不需要开发的,但对专利的依赖很高,一般一个专利yào的投资最少也要一亿美元,周期一般都在十年以上。徐勇认为,“现在国内的市场已经可以做一家这样的公司。国家对医yào行业专利越来越重视,盈利还是没有问题的,新公司中,我们个人肯定不会出钱,将完全使用风险投资,用硅谷成熟的模式来cāo作。”他此次去美国,主要是招募新的创业团队和合作伙伴,并与风险投资商谈判。“初期将融资5000万到1亿美元来做这家公司。” 不过,在下一次创业开始前,徐勇先要到斯坦福大学报到,完成由一个创业型的企业家向一名专职MBA学生的转变,而完成这个学位则需要一年的时间。 见证百度IPO 在离职后的当天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徐勇曾表示没能亲历百度IPO是他最大的遗憾。虽然自己也参与了IPO的前期工作,但后面的过程只能到其他的公司去体验。 不过,当2005年8月5日百度赴纳斯达克上市的时候,徐勇还是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决定前往纽约见证这一历史时刻。2005年8月4日上午9:30(北京时间),徐勇临时作出了这个决定。随后,他和夫人一起前往机场购买飞机票,碰巧遇到同去纽约见证百度IPO的原百度市场总监毕胜及其夫人。更为凑巧的是他们竟然搭乘同一个航班。据毕胜介绍,他是受李彦宏的邀请前往纽约的。 下午14:30,飞机比预计时间晚了40分钟到达纽约肯尼迪机场。入境官员在办理手续的时候问起来此何事,徐勇一行说是来参加公司的上市仪式,这位官员严肃的脸上立刻露出了难得的笑容。到达酒店后,他们一行先是与百度负责投资者关系的经理和坤汇合,而百度CEO李彦宏和CFO王湛生则在不远的高盛的办公室准备开会。 2005年8月5日上午10:00(纽约时间),参与百度上市的人员在李彦宏的率领下,进入纽约大厦高盛银行办公室内,共同等待见证百度上市第一笔jiāo易的历史时刻,11:35左右,第一笔jiāo易完成,股价涨至72美元,上涨200%,全体人员掌声雷动!下午14:40左右,徐勇一行在去纳斯达克的路上,听到了股票突破100元的消息。他们下车的时候,正好看到了纳斯达克的大屏幕上开始滚动实时的百度检索关键词,同时穿chā巨幅百度Logo,很多投资人在路边拍照留念。而李彦宏在街口开始接受中央电视台驻美国记者的采访。整个场面让人久久为之动容。 下午16:00徐勇一行和李彦宏一起参加了闭市仪式。在纳斯达克的大厅里,李彦宏的精彩演讲博得了经久不息的掌声。在分别与投资人、银行家、上市团队合影留念以后,李彦宏启动了2005年8月5日的纳斯达克的闭市仪式。而据毕胜透露,在百度股价一路飙升的时候,曾亲眼看到徐勇和李彦宏这两位创始人同时留下感慨的眼泪。的确,百度就像是他们的孩子,而孩子终于长大chéng rén了,做父母的哪有不欣慰的呢?徐勇曾经为没有经历百度的IPO而感到遗憾,而今天,此时此刻,他与创业伙伴一起共同见证了这一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大概心愿已经达成了吧。 徐勇骨子里是一个有着创业冲动的人。离开百度之前,他曾经在给全体员工的一封信中写到,他之所以会选择现在离开百度,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始终无法停止内心的这种创业冲动。也正是这种冲动和激情,让他在亲身经历了百度五年之间由小到大这样一个完整的创业轮回后,毅然决定选择下一次的机会、继续去创立新的事业。在此,我们祝福他一路走好! 第四章 百度vsGoogle上演搜索引擎大战李彦宏“只看”百度,不惧雅虎阿里巴巴(1) 遭遇雅虎阿里巴巴 2005年夏天的中国互联网可谓是风起云涌、一浪高过一浪。在李彦宏的带领下,百度于2005年成功登陆美国纳斯达克,酣畅淋漓地上演了新一轮的互联网财富神话。当一路飙升的百度股价给人们带来的震惊还未散尽的时候,马云和他的团队已经在2005年8月11日将全球互联网老大雅虎在中国的全部业务揽入囊中。这是继百度上市以后,中国互联网又一bàozhàxìng、刺激xìng的新闻,一夜之间改变中国互联网的整体格局。因此,有网友戏称,百度上市的风光这么快就被阿里巴巴盖过了,最不爽的恐怕就是李彦宏了。 收购了雅虎中国的全部业务之后,阿里巴巴就从以前的地处杭州专注于电子商务的边缘位置,一举升华为全方位的大门户战略。以电子商务为龙头,集合搜索、内容、即时通讯等,既对国内的新浪、搜狐和百度等形成直接的竞争,又对Ebay、微软MSN、Google等雅虎在美国最主要的竞争对手构成巨大挑战。有评论认为,雅虎阿里巴巴事件提前将中国搜索引擎市场的竞争引bào,使得其他搜索引擎商提早面临残酷的冬天。在刚刚结束的第五届西湖论剑会上,马云表示不会把百度和Google当成竞争对手,而是当成学习的榜样。但竞争当然是难免的,“相信凭借雅虎的技术和阿里巴巴的管理团队和客户关系,一定能把雅虎中国建成非常好的搜索引擎。将来我们要超越Google,不止在中文范围内,而是超越‘世界Google’”。这样一来,百度与雅虎阿里巴巴在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 19 章 中国搜索市场的竞争就此拉开帷幕。 有报道称,刚纳入阿里巴巴体系的3721科技有限公司状告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和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不正当竞争一案在北京海淀区法院开庭。3721的诉求为,要求百度立即停止妨碍3721软件正常运行的不正当行为,在媒体公开澄清事实,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260.4万元。2005年年初,3721发现已安装了百度超级搜霸软件的计算机用户,只要百度的软件处于功能有效状态时,3721的上网助手产品的功能就均无法正常实现。由此3721认为,百度的上述行为给其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并导致用户对3721软件服务可靠xìng产生怀疑,严重损害了3721的声誉。 而此前3721和百度已就IE地址栏搜索服务中的不正当竞争问题产生过争议,且已有法院判决,但双方的争端依然没有解决,并有愈演愈烈趋势。 作为3721的新东家阿里巴巴公司副总裁金建行表示,3721的起诉行为发生在公司收购雅虎中国之前,与阿里巴巴无关。但他表示,整合了雅虎中国后的阿里巴巴与百度在中国搜索市场的竞争是不可避免的。他透露,目前阿里巴巴和3721的管理团队正在接触中,双方的整合将在与雅虎合作协议签订日期。赛迪咨询电信运营咨询事业部分析师迟聪冰表示,整合后的阿里巴巴将是百度搜索引擎的一大威胁。迟聪冰认为,阿里巴巴此前成功的关键之一就是巨量的中小企业会员资源,而这也是百度搜索的主要用户。在按点击数付费的竞价排名搜索体制下,无效点击一直困扰着这一市场的发展。而对阿里巴巴的搜索引擎来说,目前其企业对企业电子商务(B2B)会员高达840多万,而旗下淘宝网的个人对个人电子商务(C2C)会员数也已达800多万。因此阿里巴巴推出的与电子商务相结合的搜索引擎,更能让企业和个人找到商业合作伙伴。与百度的竞价搜索相比,阿里巴巴的搜索信息无疑更有针对xìng。 对于中国搜索市场新一轮的竞争,李彦宏并没有被股市上的胜利冲昏头脑,他表达了自己的信心。百度目前还没有进军海外市场的计划,当前业务重心仍将集中在中国市场。在中国搜索市场,百度当前控制着37%的份额,Google和雅虎分别占23%和21%。他表示并不惧怕Google和雅虎等国际搜索巨头的涌入。他说:“我深信,搜索市场的霸主地位不是买来的。微软比任何人都有钱,可并不是搜索市场的老大。” 不过,在8月10日阿里巴巴并购雅虎中国消息发布后,百度就已经紧急行动起来。百度各大区经理已分赴大区督战,和代理商一起激励销售团队,并相应调高了客户目标数量。据了解,在关键词广告市场比较发达的浙江、福建等地区,百度代理商将月客户数量调高到500家左右,而以往,这些代理商月平均的客户增长数量只有100余家。百度代理商宁波派桑网络有限公司的总经理袁维益说,“往日阿里巴巴的客户和我们不构成竞争关系,但现在已形成竞争”。目前百度的总代理费大约可获得7.5至8折的折扣,而相对只靠搜索引擎收入维持的百度,阿里巴巴拥有多款产品。山东的一位百度代理商透露,百度方面已经有意降低折扣价,以给代理商更大的价格活动空间,而至于能活动多少,百度方面一时也没有拿出方案来,“因为各搜索引擎商不愿看到这一轮竞争引起价格战,这对迫切需要靠业绩来维持股价的百度都很不利”。 这样一来,百度在中国搜索市场的竞争就更加白热化。外有Google、微软MSN等国际搜索巨头的环伺,内有中搜、搜狐搜狗、新浪爱问的觊觎,再加上新雅虎阿里巴巴这样的巨无霸战舰,中国的搜索之战已经正式开始。 李彦宏&马云&周鸿 李彦宏和马云无疑是2005年夏天中国互联网界最闪亮的两颗明星。他们的大手笔让世人为之惊叹不已。如果说这两个人正登上人生新的高度的话,那么另外还有一个人为了下一个高度而正从山峰上撤退,开始进入下次bào发前的“蛰伏期”。这个人与前面两位有着密切的联系,他就是原雅虎中国总裁周鸿。将这三位曾经或正在中国互联网市场上呼风唤雨的人物放在一起比较,或许会读出一些特别的东西出来。 李彦宏在2005年8月5日带领百度攻下华尔街。自1999年底募得120万美元风险投资回国创建百度后,在出售搜索技术增长乏力的情况下,他成功地说服投资者同意百度转变商业模式,将竞价排名作为公司的主营业务。不仅如此,他还遵循中国市场的情况,坚持依靠渠道销售百度的竞价排名。这与搜索巨头Google的直销做法截然相反。李彦宏这些极富个xìng色彩的战略最终将百度带上了纳斯达克的舞台,而他本人也成为了中国新一代的超级富豪。 马云在2005年8月11日做成了中国互联网最大的一笔jiāo易。作为第一位登上《福布斯》杂志封面的中国内地企业家,英文教师出身的马云1998年一手创立了阿里巴巴,并在七年之内将其打造成了中国最成功的B2B电子商务jiāo易平台。2003年马云创办了自己的C2C电子商务平台淘宝网。如今淘宝网已经成为了国内C2C领域最重要的力量之一。对雅虎中国的收购,将再次检验马云的功力。阿里巴巴、淘宝网如何与雅虎中国的众多业务融合,以及门户经营经验的缺乏都将给马云带来新的挑战。据悉,为了尽快整合雅虎中国的团队和业务,马云将代理雅虎中国的总经理,并在未来一段时间搬到北京办公。 周鸿在2005年8月10日宣布将以投资合伙人的身份正式加盟IDGVC(国际数据集团风险投资基金)。程序员出身的他于1998年拿到IDG的种子资金,创立了3721公司,并建立起了强大的销售渠道。2003年11月21日,他将3721的全部股份作价1.2亿美元出售给雅虎,并出任雅虎中国区总裁,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经理人生涯。在费时一年半将3721与雅虎中国的业务进行融合后,他最终离开了雅虎中国。七年时间里,周鸿完成了从创业者到风险投资商的角色转换,而创业者成功之后转行加盟风险投资领域的这种方式,将使VC对创业企业的价值把握和市场机遇把握更加敏锐。 第四章 百度vsGoogle上演搜索引擎大战李彦宏“只看”百度,不惧雅虎阿里巴巴(2) 李彦宏&马云:一样的专注 1999年李彦宏与好友徐勇回国创建百度时,正值国内互联网最为风光的时候。那个时候做门户、搜索、电子商务等等业务的都有。但是李彦宏选择了当时已经有雅虎、Infoseek、Altavista等巨头的搜索行业。公司成立时才只有八个人,其中工程师只有五个人。当时市场并没有看好搜索。虽然美国有很多IT公司都用搜索引擎的概念,但是1999年搜索引擎并没有赚到钱,其中不少公司被迫转型做门户。但此前每年回国考察的李彦宏却认定,国内网站当时背后并没有技术支持,主要是依赖国外搜索技术。这种情况使在多家美国公司从事过信息检索技术工作的经历并拥有一项搜索引擎美国专利的他,有了创业的空间。 2001年是搜索引擎最不被看好的时候,大量的搜索引擎在转型为传统公司的时候死掉了,或者被收购。但是当时百度却推出了自己的网站,并且开始给门户网站提供搜索引擎服务。李彦宏表示,正是这种专注,四年时间造就了百度中文搜索第一,而占公司收入80%的竞价排名收入,已经让百度在今年一季度停止烧钱,并且利润呈现两位数增长。搜索引擎从1994年诞生开始,一直没有停止过技术的发展。经过实践,李彦宏觉得,只有在搜索技术上做到最好,才是树立品牌的最快途径。十多年时间了,他从来没有离开过搜索。搜索已经成为了李彦宏生命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最近李彦宏又投入重兵,推出了新闻搜索与图片搜索两大搜索引擎。有人觉得现在百度的业务过于单一,80%的收入来自于竞价排名。但他觉得当公司达到十亿美元的目标后,才会考虑多元化。李彦宏认为,不必急于从新开发的产品中赚到钱,重要的是网民们都喜欢来使用。“只要大家对品牌的认可度提高,总有办法赚到钱。” 仅仅四年时间专注于百度搜索,便创造了国内搜索第一的神话。百度的成功有其看准市场机会的一方面。但也有其他的原因:那就是专注与坚持。当然,这并不是李彦宏成功的全部,他对信息检索技术行业长达16年的经验,在逆境中准确判断与谨慎行事,更是其日后事业起步的关键。这就是所谓的“厚积薄发”。 马云在2004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现场领奖时说,阿里巴巴之所以现在能做到“拿着望远镜也找不到对手”的地步,是因为在互联网最痛苦的时候,阿里巴巴还能“跪着生”,始终没有放弃寻找。马云最喜欢的武侠人物就是《笑傲江湖》中的风清扬,无招胜有招。不循常规出剑,招招剑走偏锋,这样的人身上通常都有浓郁的理想主义情结,却也是现实生活肯打肯拼的富有智慧的狠角色。 马云曾把自己比作是互联网的阿甘。他说自己从小功课就不好,数学曾经考过一分。“我从小是一个傻孩子,大愚若智,其实很笨,脑子这么小,只能一个一个想问题,你连提三个问题,我就消化不了。” 就是这样一个像阿甘一样简单的“傻孩子”,凭着自己的专注,在电子商务领域里闯出了别样的一片天地。 1999年2月,马云到新加坡参加亚洲电子商务大会,发现讨论的是亚洲的电子商务,发言的85%是美国人,说的全是Ebay、Amazon。他突然蹦出一个想法,亚洲要有自己的模式,中国要有自己的模式。欧美的电子商务市场,特别是B2B模式是针对大企业的,亚洲电子商务市场主要在中小型企业,这两种市场不可能用一样的模式。马云决定创办一种中国没有,美国也找不到的模式。1999年3月,马云悄然回到杭州老家,避开所有的干扰,在西湖边扎下营寨。“大家都在做泡沫的时候,我们要做扎实的事情。”接下来就是干什么和怎么干的问题了,1999年那是一个只要有想法和概念就能引来风险投资的互联网疯狂年代,马云却悄然消失了。和别的互联网模式不一样,马云不需要鼓噪,需要的是认准了就埋头下去苦干。 马云要做的和当时所有的电子商务不同,他不做那15%大企业的生意,只做85%中小企业的生意。用马云的话说:“只抓虾米”。很简单,大企业有自己的专门信息渠道,有巨额广告费,小企业什么都没有,他们才是最需要互联网的人。所幸,阿里巴巴受到了欢迎,马云抓住了商人最关心的焦点:买与卖,简单易用,能找到要用的求购及销售信息,会员纷至沓来。阿里巴巴在没有一分钱收入的情况下,相继获得了高盛500万美元和日本软银20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在现在的经济世界,大企业是鲸鱼,大企业靠吃虾米为生。而小虾米又以吃大鲸鱼的剩餐为生,互相依赖。而互联网的世界则是个xìng化独立的世界,小企业通过互联网组成独立的世界,产品更加丰富多彩,这才是互联网真正革命xìng所在。”要做到这个目标,马云心目中的阿里巴巴网站必须立足全球,否则阿里巴巴只做国内就变成没有买家的卖家。而且阿里巴巴必须迅速覆盖全球,否则失去第一就失去意义。马云没有退路。 互联网是一个浮躁的行业,在短信、游戏风潮中,马云不为所动,依然坚守着他的B2B阵地,坚持向前奔跑,并在向前跑的过程中,马云顺手创建了淘宝网,并完成了对雅虎中国业务的收购。而收购正是为了他的电子商务理念的延伸,这将把马云推向一个新高度,但新高度也意味着新挑战,而且是更大的挑战。 第四章 百度vsGoogle上演搜索引擎大战李彦宏“只看”百度,不惧雅虎阿里巴巴(3) 李彦宏&周鸿:一样的敏锐 即便没有周鸿要离职,李彦宏要上市这样的新闻,人们也会不自觉地将他们联系起来。因为他们有太多的相同:相仿的年纪,都是技术起家,都是创业者,都是以搜索为基础;同时他们又有太明显的不同:不同的经历,不同的商业模式,不同的xìng格,不同的管理风格……但是,这并不妨碍李彦宏和周鸿取得各自的成功。事实上,李彦宏和周鸿迥异的管理风格背后,蕴藏着同样的商业逻辑和领导准则。 李彦宏和周鸿年纪相仿,一个生于1968年,一个生于1970年,前后只相差两岁。二人都曾是技术高手,李彦宏为道•琼斯公司工作时设计的实时金融系统,迄今仍被广泛应用于华尔街各大公司的网站,他最先创建了ESP技术,并将它成功地应用于曾经大名鼎鼎的Infoseek.com的搜索引擎中。周鸿在方正集团供职时设计的飞扬电子邮件,是一个设计精美、非常讲究人xìng化的软件产品。在方正时的周鸿,曾经有一句被别人认为狂妄的名言,就是“如果说方正只有一个高级程序员,那就是我”。二人的核心业务都是搜索引擎,尽管出发点各不相同,但最终在搜索引擎上殊途同归。 尽管李彦宏说,“我是海归,但别给我贴标签。”但他所演绎的创业故事,确实是中国众多“海龟”中的典型:从山西阳泉到北大校园,到美国大学,到华尔街,到硅谷,再到充满希望的北京中关村。“管理者不过是给大家提供一个好的工作环境、氛围,让有才能的人愉快、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 20 章 分地发挥潜力创造。”李彦宏的这种低姿态,具体到公司日常管理,转化为对员工的细小体贴,在百度形成了没有级别阻滞的“讨论氛围”。只要是工作上的事情,如果有分歧,即使是面对总裁李彦宏,员工也可以拍着桌子争执,提出见解。李彦宏笑谈:“开会时,经常会有人站出来反对我,因为在公司已经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思想:我说的不一定是对的。于是有人敢于并且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我认为我的面子并不重要,在百度,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当然,遇到意见不一致时我来拍板决定。”管理者的决策是这样形成的:听大数人的意见,和少数人商量,自己做决定,李彦宏就做到了。良好的共事氛围,造就了百度内部高度的决策效率,且决策一旦形成,都能得到很好的执行。当然李彦宏办公室的门永远是开着的,不时有员工进去和他一起谈论商业、技术、还有心态。当然也会在每周的集体活动中跟他一起打球。 而周鸿早在3721还没有被收购之前,就已经被不少风险投资商形容为“个xìng鲜明的‘Bad Boy’”。“土鳖”和“创业”,是周鸿常常用在自己身上的字眼。如果不是因为从事的是高科技行业,你会发现,在周鸿身上其实展现了更多的中国民营企业家的个xìng和风格。IDG投资的王功权曾经说:“周鸿是那种认准了方向就可以不顾一切,投入所有热情的人。当然,你别指望他会在过程中太注重繁文缛节的部分。” 而雅虎中国这个跨国公司平台,更加衬托出民营企业家周鸿“粗糙”但有效的中国式领导。“周鸿凡事亲历亲为,总是冲杀在市场的第一线。根本不像一个知名跨国企业的中国区总裁。但正是这种做法,才使得雅虎中国在周鸿任内的两年,业绩大大地提升。”一位跟踪周鸿多年的记者说。据说入主雅虎中国后,周鸿曾经因为总部技术人员的官僚主义,让中国员工写邮件直接用“美国国骂”表示抗议,也曾经因为当初雅虎中国的人事、财务、法律等负责人的根深蒂固的“大企业病”,直接言辞激烈地上书要求换班子。对周这些言谈举止和处世方法,很容易给人一种恃才傲物的感觉。而接近他的人则往往会有一种压迫感,这也是他一度面临“内外jiāo困”的重要原因。当然,周鸿也有自己中国式领导的技巧。比如,尽管有员工用“沙皇”来形容他的独裁,但周鸿在3721时期,就给予手下的员工业内少有的高工资。这些年一直跟随周的员工,“不接受他风格的人,该走的都走了,留下来的都是忠心耿耿。” 虽然和李彦宏相比,周氏风格显得强势甚至是有些“暴戾”。但是抛开李彦宏和周鸿表面风格的差异,可以发现两人在以上所指出的根本问题上的高度一致。李彦宏的百度刚刚开始腾飞的时候,互联泡沫却在破灭。面对着搜索技术提供商模式的危机,李彦宏必须要考虑如何转变经营思路确保百度继续成长。2001年10月,百度推出“搜索引擎竞价排名”这一全新的商业模式。通过竞价排名,搜索结果的顺序将根据竞价的多少由高到低排列,同时奉行终端用户不点击不收费的原则。如今,竞价排名业务大约占到公司总营收比例的80%左右,是公司最赚钱的业务。竞价排名把搜索引擎问题简单化了,一方面是纯技术的,另一方面是jiāo易xìng质的,而达到的目的却是有利营销的。在谈到自己的成功经验时,李彦宏说:“对搜索引擎,我一方面能够站在用户的角度使用,同时也能站在程序员的角度知道其内部是如何实现的,所以我能迅速指出缺乏的关键之处,而没有这种工作经历的技术人员可能不太重视。” 事实上,能够对商业模式洞若观火的还有周鸿。2002年,专门从事网络实名服务的3721公司已经实现了1.4亿元的销售额。而他的根本思路和李彦宏的客户导向的思路很相似。有人评说,3721的成功主要不是它的中文网络实名技术,而是它的营销渠道,3721将网络实名的代理渠道铺设到中国的三四级城市,其经销商数量达到了上千家。周鸿总结自己的管理思路为“弱管理、强领导力”,他曾说:“在中国的文化背景和互联网市场的现实情况下,我靠的就是员工的工作热情和进攻xìng的战斗文化。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有很强的领导力,必须让整个领导集体都充满了激情。” 第四章 百度vsGoogle上演搜索引擎大战百度与门户之争(1) 搜索门户 V.S. 门户搜索 百度上市的巨大成功,让前一段时间唱衰门户的声音再起:“门户时代过去了”,在上网人口争夺战中,目前已是“搜索时间”。放眼更加成熟的美国搜索市场,Google、雅虎、MSN三大搜索厂商控制着超过八成的市场,而这三个厂商中只有Google是惟一一家真正的搜索门户,雅虎是门户搜索,MSN也算准门户搜索。而从国内来看,经过三四年的发展,国内搜索引擎市场格局已经越来越清晰,无论是流量还是销售收入,百度、3721等专业搜索门户超越更早起家的搜狐、网易等门户搜索占据着市场的主导地位。随着新浪“爱问”的发布、百度在纳斯达克上市以及阿里巴巴整合雅虎中国进军搜索领域,加上更早前搜狐推出的“搜狗”,搜索引擎已成为国内互联网市场的兵家必争之地。搜索引擎点石成金的“魔法”吸引着各路诸侯纷至沓来,一夜之间,搜索引擎领域硝烟已浓。可见,门户搜索和搜索门户成鼎立之势。 当前中国搜索市场已分化成两大阵营:门户搜索与搜索门户。现在的问题是,谁更能代表搜索的未来?前雅虎中国总裁周鸿2004年就表示,中国搜索引擎市场“搜索门户”将代替“门户搜索”。他认为门户搜索依然偏重于推荐有限的信息给用户浏览,这已不符合最新的用户使用习惯和发展趋势,事实表明,很多流量已从门户转向搜索引擎。但门户网站对此并不认同。“与Google及百度这样的搜索门户相比,新浪这样的综合门户做搜索有着更独特的优势。”新浪网CEO兼总裁汪延评价说:“新浪的网民流量与质量都是单一搜索门户所难以比拟的。”“搜索流量和内容流量价值是不同的。内容流量将带来更广阔的市场和收益。”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朝阳如此表示。业界人士认为,现在判断谁强谁弱、谁能取代谁,言之过早。在互联网行业这样一个与传统行业完全不同的环境里,任何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企业在极短时间里都能成长为一个业界强者。未来的搜索市场是搜索门户和门户搜索并存,抑或会出现更多的搜索形态,目前都难以定论。搜索在中国的竞争才刚开始,随着微软、Google、雅虎以及本土门户网站的加入,未来对手之间有竞争也会有合作,最终,竞争将使企业把自己的搜索技术做得更好,同时促进搜索产业的发展。 李彦宏表示,百度上市之后仍然会专注于中文搜索领域。而对于门户搜索的加入,他认为这表明中国搜索市场正在成熟,仍然大有作为。 百度V.S.新浪 百度与新浪的渊源颇深。创立之初,百度的主要业务就是为站在门户的背后作技术提供商。但是经过2000、2001年的网络低潮之后,国内能够付得起价钱的只剩下新浪、搜狐等少数门户网站。在服务的范围、方式以及收入分成等方面,百度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这些门户网站的制约。2002年3月,甚至发生了著名的“新浪停机事件”百度停止向拖欠服务费用的新浪提供搜索服务,令百度和新浪高层都措手不及。最终,百度转型成功,从幕后走到台前,建立起了自己的搜索门户。 对于2005年8月5日发生在美国纳斯达克的“百度神话”,新浪表现出了在新闻上少有的冷静与低调。作为中国最大的门户,新浪对上市并没有做过多的报道。就像上次的盛大收购新浪事件一样。实际上,新浪科技的编辑表现得非常优秀,收集了不少独家消息,工作频率跟博客网一致,几乎涵盖了大量的新闻信息。但新浪自己并不对此事抱以太多热心,首页没有任何消息入口,甚至科技频道只有短短四个“百度上市”和一条消极的信息。新浪这么低调处理百度上市,也许,我们从中能够闻出点异味出来。也许百度股价的暴涨出乎人们的预料,也让新浪暗暗担心。就像有网友猜测的那样,虽然百度现在只是做搜索业务,可一旦有钱,最可能的发展方向就是向门户发起攻势,这不能不让他们担心。长期以来的竞争,导致了百度与新浪的不合,因此在冤家仇敌上市的时候,对你做了三条报道也算给足了面子。这样一来,新浪的谨慎就是再所难免的了。 不过,新浪的联席运营长林欣禾在面对《中国经济时报》采访时表示,“门户有品牌,有流量,有人气,不是那么容易会被轻易撼动的”。他强调,“搜索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也是经营问题”。话外之意很明显,就是百度要与门户竞争还必须拿业绩说话。2005年第一季度,百度的营收为840万美元;第二季度,百度的营收为520万美元,2004年营收为1340万美元,净利润为140万美元。与新浪第二季度营收4610万美元,净利润1000万美元;搜狐总销售收入2590万美元,净利润710万美元相比,百度显然还存在差距。“搜索是个长跑,这场竞争才刚刚开始”,林欣禾说。 2005年6月30日下午14:30,就在搜狐主办的第二届互联网峰会第四场论坛“搜索经济”的时候,新浪召开了主题为“问尽天下事 搜索新坐标”的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了自主开发的搜索引擎产品“爱问”(www.iAsk.com)搜索。新浪推出的搜索引擎测试时取了“爱搜”的名字,网址也是www.isou.com,爱问是其另一个产品,简单说就是网络互助百科全书,现在新浪将两个品牌整合在了一起,而且跳出了各家都“搜”的局面,在名字中不再有“搜”的字样。 作为首款中文智慧型互动搜索引擎,新浪搜索引擎突破了由Google、百度为代表的算法致胜的搜索模式。它在保留了传统算法技术在常规网页搜索的强大功能外,以一个独有的互动问答平台弥补了传统算法技术在搜索界面上的智慧xìng和互动xìng的先天不足。通过调动网民参与提问与回答,新浪搜索引擎能汇集千万网民的智慧,让用户彼此分享知识与经验。 与搜狐的搜狗同样的问题,对网页和新闻的搜索只支持自己网站的内容,功能也显得弱一点。 第四章 百度vsGoogle上演搜索引擎大战百度与门户之争(2) 百度V.S.搜狐 搜狐非常认真关注百度上市事件,甚至在百度上市前专门跑到百度总部去拍摄百度喜庆的场景,认真程度可见一斑。但当百度上市并获得成功后,搜狐又归于一种旁观者心态:搜狐首页竟然找不出“百度”两个字。IT和财经,要跟新浪竞争的搜狐,因为百度和其搜狗的竞争关系,竟然舍不得一条新闻链接,不可不谓旁观者心态严重。 2005年8月6日下午,为搜狗造势而刚带领美女与野兽登山队从西藏启孜峰下来的张朝阳对百度上市作出如此评论,“上市对百度只意味着两点,一是声势与知名度,二是一亿美元”。对于百度一路飙升的股价,他认为这是华尔街分析师们把他们当年错过Google的悔恨全部发泄在了百度身上”。刚从华尔街回来的搜狐CFO余楚媛也形象地说,“目前华尔街的投资者都是Google着进来,Google着出去”,“现在投资人只对搜索感兴趣。搜索确实是一个入口,当发展到一定阶段,它会与电子商务紧密相连。”“干掉百度,就是我们门户的天下”,张朝阳表达了对搜狐的信心。 百度上市对于搜狐的张朝阳来说,酸的感觉是多于甜的。因为搜索引擎的老大本应该属于搜狐在他们的名字里就有个“搜”字,想当初搜索引擎也是搜狐的拳头产品,只因收费失败才不再受到重视,如果当时能够坚持,李彦宏现在的风光应该属于他张朝阳的。所以,有人说,现在的搜狐更象是一只“没有吃到葡萄的狐狸”感觉酸酸的。当然,搜狐也有自己的希望搜狗。不久前,搜狗从搜狐中剥离出来并加上“搜狗”的名字,就是为了能做像Google一样的搜索引擎。借用网友的一句话,“现在百度上市了,搜狗还会远么?”这多少给了搜狐一点安慰。 搜狐的搜狗目前流量已经排到全球第38名。对于搜狗与百度的关系,搜狐副总裁王建军表示,搜狗的推出其实要感谢百度,因为百度为其培育了广阔的市场远景。这体现在两点上,一是在2001年9月份百度推出竞价排名模式对整个市场上的冲击非常大;二是在2002年搜狐发现百度给他们提供搜索的数据有一些不同,由此鞭策搜狐投入核心的力量,于是在2002底和2003年搜狐投入核心力量研发核心的搜索技术。 不过,现在对搜狐搜狗影响最大的恐怕还是新浪爱问了。当搜狗还在一面宣传自己的优势,一面按部就班与搜狐网站群一起通过持续时间达数月的登山活动树立搜狗的搜索品牌的时候,新浪已经作出了大的动作。整合了原来百科问答的搜索的爱问,相比功能大大增加,成为搜狗的一个强有力对手,尤其可怕的是这是运作模式与搜狐基本一样的面前还处于第一位的新浪的挑战,威胁更大。 百度V.S.网易、TOM 网易的主要收入来源是网络游戏,和百度的搜索业务没有jiāo叉和冲突,百度的上市对二者没有丝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 21 章 毫的影响,因此在报道百度上市能保持一颗平常心看待。也许现在百度的高位股价让陈天桥和丁磊颇多感慨,也让他们想起当年自己公司上市的情景。 而TOM对百度的解读最有意思,不谈百度上市的意义,只做娱乐化解读。紧盯数字财富不放松,沿袭了TOM一贯的“以娱乐带动一切”的媒体理念。8月6日更新完最后一条信息后,没有任何反应百度的新文字。外面的热闹,已经在TOM给百度高管算钱的热闹中,消失殆尽。 博客:我为百度狂 博客网由博客中国诞生而来,博客网的媒体风格带有方兴东的个人特色,又具备更包容更开放的特色。大量专栏作家在博客网编辑和专家的引导下,往往能就某一重大事件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全面的信息挖掘。从盛大新浪事件到百度上市,博客网都拿出大篇幅的位置进行全方位解读,实施信息轰zhà,让人们在了解百度上市意义的同时,对中国互联网未来也充满希望。有人笑称,百度疯了,博客也疯了。博客发疯的原因很简单:做你我的网络, “成为关注百度的第一信息源”。博客网认为百度创造的股市奇迹是中国互联网十年来最重大的事件,将彻底改变中国互联网的格局,更重要的是,这是中国互联网第一次全球范围的精彩亮相,对世界了解中国,了解中国互联网,是一个里程碑的事件。为此,博客网围绕“百度神话”展开了一系列的包括专家访谈、投行报告、独家文章、系列专题等在内的多角度、全方位报道。就百度上市对百度、对中国互联网、对海外资本、对互联网创业、对中国发展等各方面的影响进行全面解读。 当百度上市前舆论一片沉寂的时候,只有博客网的方兴东大胆地作出预言:“我可以断定,一年以后,媒体会对百度采取截然不同的态度。对照今天的待遇,未来必然在中国互联网界扮演核心角色的百度和李彦宏,将会因为它的成功和巨大的财富,让今天倍加冷落的媒体和记者们热捧不已。”结果百度一夜之间就完成了方兴东一年的预测,各类原来纷纷抨击百度的高人们也开始马上夸起来了。对此,有人在感慨中国的“马后pào”何其之多的同时,也不由地感慨中国像方兴东这样的“马前pào”为什么这么少?而当百度IPO的意义和成功前景为很多人忽略之际,方兴东早在8月2日晚发表的预言xìng的《祝贺百度!中国互联网发展又一强心剂》,为人们的思考指明了方向。 在博客网的百度上市专题中我们可以看到,“中文互联网公司IPO四大阶段,四大热点”中,搜索引擎被列在继门户、游戏后的第三大热点,而第四热点留给了自己博客网。也许正像网友戏说的那样,方兴东在对“百度上市”的报道中,也在勾画和想像着2006年博客网上市的美梦,这也就是他如此热忠的原因吧! 第四章 百度vsGoogle上演搜索引擎大战百度与门户之争(3) 百度再掀中国概念股热潮 百度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在首日的jiāo易中股价最高达到151.21美元,股价上涨三倍多,这深深刺激了国内互联网企业赴纳斯达克上市的yù望,阿里巴巴、博客网、搜房网等互联网企业近期均有传出赴美上市的打算。8月9日,有传闻说百度上市后第一个打算就是收购博客网对比,方兴东立刻予以否认:“这不可能。”方兴东表示,目前博客网发展状态良好,首期投资已经到位,后期还有1000万元投资将投入进来,因此会自己独立发展,并且打算在一两年之内赴纳斯达克上市。同样受刺激的还有阿里巴巴。有消息称,阿里巴巴的一位财务顾问透露该公司原计划2006年在纳斯达克上市,鉴于百度在美国股市IPO的表现,阿里巴巴将重新考虑其上市时间表。 百度上市造成的股票价格一路飙升,这种强劲的走势毫无疑问会对未来的中国互联网板块造成巨大的影响,更多的公司将寄希望于IPO来募集资金,而不是被收购整合。百度的成功纳斯达克上市能否会点燃中国网络企业的IPO热潮?种种迹象表明,未来的前景一片乐观。据统计,2004年中国市场的宽带用户数量翻了一番,达到4300万人,与此同时首都北京科技研究公司BDA表示,2004年中国在线广告业务市场总价值达到了2.08亿美元,而这个数字截止到2009年将飙升至10亿美元。 虽然目前为止投资者对于百度的好感里面有延续Google辉煌的梦想,不过应该说中国互联网公司自身的实力完全配得上这种重视。百度成功的背后是更为广阔的世界第二大互联网市场。这也能够解释为何大量专业分析家都对中国网络公司赞不绝口,“我们将会亲眼目睹中国互联网公司的价值攀升,百度开了一个好头。”Piper Jaffray分析家苏菲•拉斯克先生如是说。 目睹了百度的成功,未来将会有大量中国公司考虑上市的计划。“百度提供了很好的启示,我敢确定未来将会有大量Google一样的传奇公司通过IPO的方式登上市场。”Baring Asset Managcomnt公司亚洲证券部门领导度尔先生如是说。另一方面,百度的成功上市无疑也将会剿灭日渐抬头的中国互联网公司购并狂潮。在目睹了百度的成功之后,也许中国互联网公司在收购之外找寻到了另一条发展的道路。2005年2月,盛大收购了新浪19%的股份。公开上市的几天内股票就得以翻番,这种经历让中国互联网公司有了越来越多的信心,同时也在思考:国际级巨头提出的收购价格是否真正符合公司的潜在价值?“百度的IPO将中国互联网公司的价值推向了新的高度,并且超越了之前收购者提出的价格。” 另一方面,投资者也应该对以往中国互联网公司的上市记录保持关注。2004年,共有十家中国科技公司在美国公开上市,其中七家低于上市价格。2004年9月份,51job首次公开上市,开盘价格为每股14美元,之后曾经一路飙升到了每股55美元的天价,然而之后却连续下滑,到2005年9月仅仅为每股13美元。 另一方面,盛大的表现则要好的多,它于2004年5月公开上市,开盘价格为每股11美元,目前的价格为每股37.5美元,涨幅高达241%。 投资环境的“完美风暴”造就了百度的股价。长期以来重量级IPO的数量极为匮乏,市场热切地希望新地增长点,因此可以说百度出现的时机非常合适。当时大多数消费者为错过Google股票上市的事情懊悔不已。与Google的飞速发展相似,目前中国的互联网市场也前景惊人,这是一个巨大的机会。目前世界第二大互联网市场的中国将会在几年之后超越美国,无论谁也不敢小视这股力量。另一方面,百度的成功也源于如今互联网搜索广告市场发展热潮。美国市场的Google演绎了一次奇迹,投资者希望百度能够将辉煌重演在中国市场。 百度的股票价格将对中国互联网的收购整合有何影响?实际上目前中国互联网市场百度这种状态的公司数量不在少数,因此百度股票的成功会让他们改变现有的思维模式,更为倾向于IPO的方式募集资金,而不是之前的收购整合。 百度的成功上市,一举打破了2005年上半年以来中国互联网上市的沉寂状态。不仅延续了2004年以盛大为代表的中国互联网公司海外上市的第二次浪潮,而且将这一浪潮推向了新的高度。它创造了中国互联网新的财富神话,同时也为整个中国互联网业特别是搜索市场打开了新的局面。尽管前方战火已经纷飞,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百度已经做好了准备。“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百度要走的路还很长很长。 在百度公司的内部刊物上,是这样描述百度的:“用最先进的搜索技术和最隽永的中文智慧为人类提供最便捷的信息获取方式”。 百度就是这样,用技术改变普通人的生活。 第五章 调侃百度百度李彦宏首次直面网媒作客(1) 2005年的8月,注定是一个充满悬疑和变数的月份,尤其是对于中国互联网而言:北京时间8月5日晚11:40,百度在美国纳斯达克股票市场正式挂牌上市,一夜之间惊人地变成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百度市值一度超过新浪、网易和搜狐的总和,中华网、新浪网、盛大三个资本里程碑之后,又是百度的时代了。 李彦宏:百度上市前几个月我非常紧张主持人梁树新: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非常高兴我们邀请到了百度的总裁李彦宏先生,来到我们博客网直播间作客。今天担任嘉宾主持的是博客网的董事长兼CEO方兴东先生。 --------------------------------------------------- 李彦宏:各位网友,大家好。我很高兴第一次出来做网络媒体的采访就来到博客网,我也是博客网忠实的用户。 主持人梁树新:在网络媒体确实是第一家。前天晚上我们看到您去中央电视台的《新闻会客厅》,很多网友想与李总面对面的jiāo流机会。今天我们把很多时间都留给网友。从预告的反馈中也能看到很多网友都期待这场访谈。请问李总,刚刚您做了一次短期的旅行。您做这次旅行在百度成立六年来最轻松的一次? --------------------------------------------------- 李彦宏:如果不是最轻松的话,也是最轻松之一吧。之所以轻松倒不是说本身这个旅行有多轻松,而是相对于上市之前的紧张气氛和那种非常紧凑的安排而言,是一个很大的反差。所以我感觉还是非常轻松的。 主持人梁树新:六年来一直都是紧绷的一根弦。 --------------------------------------------------- 李彦宏:六年倒说不上,但是上市之前的几个月还是非常紧张的,来自各种各样方面的压力、责任,包括我们在上市过程当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不确定xìng,让人感觉还是非常有压力的。 主持人梁树新:李总穿这件衣服是有百度标志的,为什么是黑色的? --------------------------------------------------- 李彦宏:倒不是,我们也有白色的,黑色和白色是我们比较标准的颜色,因为百度的表示是白色和蓝色。 李彦宏:我们没有开“百度人民银行” 网友:据说你们在公司推出“百度人民很行”的庆祝标语,远看好像是“百度人民银行”。有人说是这对新浪的刺激和挑战,因为新浪就在你们楼上,你怎么看? --------------------------------------------------- 李彦宏:我第一眼看也以为是“银行”,我觉得更多是对百度员工这么多年来辛勤劳动的一种认可。我们的确觉得大家做了很多很优秀的工作,也经历了很多磨难,从百度当年成立,在互联网泡沫最厉害的时候,然后很快进入严冬,最后又很快复苏,短信火过,游戏火过,我们一直抱定一种信念搜索是互联网时代的基本需求,大家默默无闻地工作了这么多年,然后逐渐得到外界的认可,大家都非常高兴。 李彦宏:员工挑战我有时也觉得很窝火 主持人梁树新:还有一个问题,你说过在公司里经常被你的员工挑战,你的心里真的会不介意吗?是你的领导权威没有树立,还是你刻意鼓励的一种百度文化?你的员工会挑战其他领导高层吗? 李彦宏: 我自己是明白这个道理的,所以当有人来挑战我的时候,我并不觉得对我是一种不尊重,相反我认为他是一种敬业,如果他是这样认为的话,为什么不可以直接说出来呢?我们是一个快速成长的公司,同时所处的市场是快速变化的市场,我们需要有很高的效率来执行。有时候大家争论起来的时候,我有时候也觉得很窝火,觉得他不听我的或者意见跟我不一样,但是过后你会发现这种争论是很正常的,能保证公司所做出来的决策,是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之后做出来的决策。因为我是这个样子,所以其他高管也有可能被别人挑战,我都不在乎的话,我想他们也没有什么好在乎的。 李彦宏:百度精神=简单+可依赖 主持人梁树新:您曾经说过,在百度希望聪明人能够永远无拘无束地工作与思考。如果是不够聪明的人,有没有机会进入百度?百度精神和百度文化是什么? --------------------------------------------------- 李彦宏:聪明不聪明要看怎么来定义,很多聪明人最后不成事,大家周围可能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因为他没有把自己真正擅长的用到点子上,所以对于百度来说,笼统地讲我们很喜欢招这种聪明人,但更精确地讲,我们要招真正适合做他的岗位的那些人,那些人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显得并不聪明,但是我们需要他做的那件事情时显示出的能力非常强,那就可以了。 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讲,我们要求是很过的。任何一个人来,我们对他的能力、他的敬业精神和创业激情、团队认可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 主持人梁树新:我曾经问过你们的CTO刘建国先生和梁冬对百度精神的理解,您的理解是什么样? --------------------------------------------------- 李彦宏:百度精神,其实也是我们在创业过程当中逐渐总结出来的。我们一开始讲百度文化很像硅谷的创业型公司,比如上下班不用打卡,着装也很方便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 22 章 ,我们有免费的早餐、咖啡等。但是后来经过几年的实践和总结,我们最后把它提炼成了两个词:一个叫做简单,一个叫做可依赖。简单就是这个文化没有很多复杂的人事关系在里面,人和人之间的关系非常简单,我想说什么就直说好了,大家想做什么就直接去做好了,不需要顾及很多的东西,包括百度页面的风格也应该有这个感觉,百度的页面非常简洁。 作为团队,人和人之间有很好的信任感,把一件事jiāo给这个人,这个人说“好,我来做”,那我们就放心jiāo给他去做,做出来的东西就是好的、有需求的。有这样一个团队,效率就会很高,大家也会很喜欢。 李彦宏:股价命运掌握在我们手中 方兴东:你每天都在看股价吗? --------------------------------------------------- 李彦宏:老实讲,我每天都是看的,但是并不是花很多时间,但是理想状态是不应该每天看股价。 第五章 调侃百度百度李彦宏首次直面网媒作客(2) 方兴东:三周下来,股价起起伏伏,您怎么看? --------------------------------------------------- 李彦宏:股价从长期来讲必须要反映公司的业绩,上市的时候大家给那样一个价格,根据是百度的招股书。上市以后股价的起起伏伏,表现了大家对百度的未来,对百度近期预期是什么样子。如此备受关注的一支股票,就是直接在外面可以直接jiāo易的也不是很多,我本人是觉得很正常的,我们不应该关注它的短期,对于长期的股价,我相信命运还是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的,如果我们做的好,我们做的东西比投资人预想的要好,股价就会继续往上涨,如果我们做得比预想的要差,那就会继续往下跌。 在上市的过程当中,其实我们是有一些许诺的,我们告诉了投资人说,我们将来或者今年会做成什么样子,明年会做成什么样子,投资人在这方面有一些预期,我们会认认真真、扎扎实实的把对投资人承诺的东西实现。 方兴东:这么高的预期你有压力吗? --------------------------------------------------- 李彦宏:当然有压力。但是这个预期是什么谁也说不清楚,我清楚的就是我给投资人的承诺,把我们承诺的东西做下来,这是我们能做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子,我现在没有办法来预测,我也不能说有或者没有。但是我能说的,历史上任何一个伟大的搜索引擎都不是靠钱堆出来的。做得成功的时候,其实它们都没有花太多的钱。相反,当它们成功以后开始大规模地融资、开始多元化之后,反而很多搜索引擎公司都失败了。 另外一个反例就是如果你认为钱多就能够在搜索引擎这个市场上称雄的话,那微软应该是第一位的,他们一直讲搜索引擎很重要,也愿意为搜索引擎投入,但是现在来说,市场并不是这个样子。我并不担心哪一竞争对手比我们钱多,我担心的是哪一个竞争对手比我们更专注。 李彦宏:美国主流媒体最关注中国的成长 方兴东:那天上市我也很兴奋,我兴奋的原因是百度上市对中国互联网的推动,我认为是近年来最大的推动。从你的角度,百度上市这种表现对中国互联网的意义和影响是什么? --------------------------------------------------- 李彦宏:这也是后来自己意识到的一些东西,当初准备上市的时候,就是要把百度的价值能够客观地体现出来。在百度上市之前,已经有20多家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但是它们的市盈率相对于美国的同类公司来讲要低,有的要低一半以上。我们上市时候就不服这个惯例,在跟投资人和同行沟通的时候,我们说中国是一个高速成长的市场,搜索更是被证明了的非常有潜力的市场,百度既有中国,又有搜索,我们应该有比较高的市盈率,我们应该获得资本市场更好的认可。路演的时候,简单来讲就是这样一个目的。 实际过程当中,我们发现投资人是很认真的,就是见了一圈投资人,发现大家说,就是拿我们跟美国最优秀的互联网公司市值来相比的,这一点在我们最后定价定到27元钱的时候,我认为已经实现了。上市当天我自己也很兴奋,股价一直往上涨,美国主流媒体给予了非常高的关注,我看完第一笔jiāo易之后就离开jiāo易大厅,开始马不停蹄地接受美国媒体采访,当然我们也拒绝了一些媒体的采访,但是还是接受了一些,比如CNBC、CNN、路透社、美联社等都做了采访。他们最关注的还是中国的成长是什么样子的,问很多这些问题。其实他们也想知道来自中国互联网公司的CEO到底是什么样子,以前中国互联网的管理层,尤其是创始人跟美国主流媒体的沟通并不是很多。CNBC从来没有两次采访同一个CEO。在美国主流媒体可以说掀起了一股“中国热”。 在上市的过程中,包括当地的同行或者当地的华人都很振奋,觉得中国人终于有一次扬眉吐气的机会。以前中国的东西到了美国都要便宜一些,无论是产品还是什么,而对中国公司的股票同样是这种理念,就是你的市盈率要比美国公司的市盈率要低。这次我们的定价就比美国主流的高科技公司或者互联网公司要高,而且上市以后,也得到了大家广泛的认可。所以那天还是非常兴奋的。 李彦宏:中小企业的搜索市场至少十亿美元 方兴东:一上市有这样的表现,大家觉得百度已经成为互联网的老大,你觉得老大的位置能坐稳吗? -------------------------------------------------- 李彦宏:这对我来说也是一种压力,上市之前相对来说都比较低调,无论是公司也好,还是我也好,大家都集中在做事上。上市以后受关注度很过,也带来很多压力,但是我们能够专注于做中文搜索,这一块所蕴含的潜力还是非常大的。 所以我自己并不拿百度跟其他类型的互联网公司去对比,在游戏上,我不打算做,我也不觉得能做过人家。短信我也不做。甚至是门户,很多人都怀疑百度一定是要做门户的,其实我们一直坚持说不做门户,就做搜索。这一点上还是要坚持自己所看中的这一块,过去是因为这样的坚持我们走到了这一步,以后我想要想有好的发展,还是要坚持专注,坚持做中文的搜索,才能够跟投资人的期望值相匹配。 方兴东:百度现在的成功是专注,但是现在大家对百度的期望值已经非常高了,仅仅在中国这个市场本身依靠专注,能不能再上一个重量级的公司? --------------------------------------------------- 李彦宏:这是很好的问题。我是这样看的,目前百度的主要盈利模式是竞价排名。中国大概有二千万家的中小企业,美国大约有一千万家的中小企业,这些中小企业推广产品和服务的渠道都是非常少的,比如电视广告,甚至报纸广告,它们都做不起,也没必要,因为它们卖的东西可能是很偏门的东西,那怎么推广它的产品和服务呢? 其实搜索引擎就是非常好的模式,就是这个人在找这个东西的时候,卖这个东西的人出来了。无论是中国也好,美国也好,这一点是相通的。美国这一块的市场现在是40亿美金,中国我们就算是美国的多少分之一。中国中小企业的数目实际上比美国还多,这些中小企业的购买力是美国同类中小企业的百分之多少,但是你算一算,大多数企业生产的东西是有形的东西,它的成本不会那么大。就是一个杯子在中国比如卖五毛钱,在中国不见得能卖到五块。我自己的估计,中国有美国同类公司的四分之一或者五分之一的购买力。这样算下来的话,将近十亿美元的市场。如果我们专注在中文搜索这一块,我们就会有一个非常有前景、高速增长的市场。这就是为什么投资人愿意给百度比较高的市值、高的股价的原因。 第五章 调侃百度百度李彦宏首次直面网媒作客(3) 李彦宏:两三年内百度绝对不会多元化 方兴东:围绕搜索相关的一些运用呢?比如Google以前也非常专注,现在明显多元化了。 --------------------------------------------------- 李彦宏:这是不同的发展阶段。对于美国来说,网民渗透率已经将近70%了,搜索作为一个产业已经有五年左右的高速增长。所以今后单单靠搜索这一块的成长到底还有多大的潜力已经很难说了,这个时候开始多元化,开始做一些整合,我认为是很有必要的。 但是对于中国来说,我们明明知道搜索这一块市场还有很大的潜力,相对于百度去年的收入来说,我们能看到几十倍、几百倍的市场,我们为什么要把善于的东西丢掉,而往自己不擅长的领域转移呢,这显然是不应该的。两三年的时间里,我不觉得有任何多元化的必要。 方兴东:张朝阳说一年以后超过百度。 --------------------------------------------------- 李彦宏:这个没有关系,只说明大家都很看好搜索这块市场,中文搜索潜力是很大的。与此同时,百度在过去也不是一个先行者,我们推出面向网民的中文搜索时,实际上市场上已经有很多中文搜索都推出来了,所以我们不怕竞争,我们本来就是在竞争当中发展起来的。 百度过去之所以有这么高速的成长,之所以取得中文搜索市场份额第一的位置,是因为我们专注。今后我们在这个领域面临更多具有实力的竞争对手的时候,仍然要靠专注来战胜它们。你可以注意,现在在上市公司里,百度是惟一一家只做中文搜索的公司。 李彦宏:惟有专注才能对抗Google 方兴东:过去三年里百度能够成长起来,除了专注以外,我觉得是Google在过去三年里给了百度一个很好的窗口。接下来如果Google真正全面展开攻势,你们两家竞争,从长远来讲,你有什么必胜的信心? --------------------------------------------------- 李彦宏:我认为是这样,Google即使是这么一个强大的公司,它在美国也没有占到百分之七八十的市场份额,相反,雅虎在美国跟它还是有一拼的。比如市场份额能占到一半到三分之二的水平。雅虎是1998年进入中国的,经过这么多年的尝试之后,它仍然不是第一。事实上自从2003年它们购买了3721之后,在购买服务器和带宽上花的钱是比百度多的,它们在资金实力上是愿意投入的,但是在这期间,百度的市场份额不仅没有掉,反而上升了。 我还是那句话,是因为我们更加的专注。一个新的跨国公司的巨头,比如像Google这样的如果想进来,如果一个事情或者一个经验需要雅虎六年或者七年的时间来学习。需要Google几年的时间?我不能精确地预测它要学习几年,很是在国内需要面临的问题,不见得是他们理解或者能够想象得到的,他没有进来的时候觉得有些东西比较容易,但是真正进来做的话,是没有那么容易的。 我相信像雅虎也好,MSN也好,在中国都做了比较长时间的尝试,情况远远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简单。事实上整个中国互联网产业,你如果看一下的话,几乎是本土公司的天下,在任何一个领域,跨国公司都没有占到什么便宜。 方兴东:像百度和阿里巴巴? --------------------------------------------------- 李彦宏:一开始做请台湾的职业经理人来运营大陆的业务,后来发现不行,就在大陆购买一家公司,请创始人来运营这个业务,后来又不 行。现在再试就是我们干脆不控股了,做一个最大的股东,完全让一个本土化的、相对独立的团队来运营。我认为这些都是积极的尝试,我们也会认真对待,最后到底成功不成功,我认为只有时间能证明。 李彦宏:CEO、总裁、董事长都是我,挑战xìng非 常大 方兴东:你的背景也算技术出身,Google创始人也是技术出身。百度成功上市以后,你作为CEO这个角色,会有多大的挑战? --------------------------------------------------- 李彦宏:挑战还是很大的。百度刚刚开始运营的时候,在中国开始发展时候,我自己的职位并不是CEO,我是叫总裁。之所以叫总裁,我希望找到一个CEO,找到一个有很多经验运营这个公司的人。但是很可惜,找了很多年之后,我发现找到这样的人不容易。2004年年初的时候,我都没有拿CEO的位置,但是好象大家都觉得我是CEO一样。当公司规模达到一定地步的时候,没有CEO不行,我接下来就变成CEO了,后来没有董事长不行,我又做了董事长。对我来讲压力很大,人家一个公司由三个人照顾,我是一个人在做。对我的挑战也很大。 我觉得我的团队还是很不错的团队。我觉得这样一个团队,每一个人其实都有非常独特的背景,像我是在美国工作多年的工程师的背景。每个人都可以把自己擅长的那一部分带到公司来,同时大家有比较相同的理念,能够认同这个公司的文化。所以这样一个团队我认为还是非常强大的团队,不一定要有外请的CEO,这个公司才是强大的团队。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 23 章 括美国的一些成功的公司,微软的比尔•盖茨等,他们也是作为创始人这样做起来的,这些公司也很成功。外请一个CEO就能打得过土生土长的创始人,不见得的。 第五章 调侃百度百度李彦宏首次直面网媒作客(4) 李彦宏:经常会有写博客的冲动 方兴东:我看了你的那本书,那本书写完,后来还有写作的兴趣吗? --------------------------------------------------- 李彦宏:我经常会有写作的冲动,但是毕竟公司有各种各样的事情,导致越来越没有时间写了。其实你到网上查可以看到,在百度刚开始时,我还写过一些文章。但是后来就没有写过什么东西。一方面是压力比较大,另一方面也是工作紧张很多。有朝一日如果我能闲下来,我还会写的。 方兴东:你会有一天写博客吗? --------------------------------------------------- 李彦宏:其实我经常有这样的冲动,但是在时间上有一定的问题。还有一个考虑,很多时候的一些想法不见得完全适合公开的。公司里的员工看没有问题,但是外面人看的话,可能要做相应的修改。所以很多精力就花在琢磨这个话要不要说出来。 主持人梁树新:你会写哪些方面的内容呢? --------------------------------------------------- 李彦宏:之所以大家喜欢博客这种形式,就是非常自由,可长可短,想起来什么就说什么。 李彦宏:缺乏冒险精神的人通常给别人打工 主持人梁树新:百度公司的第一个员工是刘建国,你怎么看待最老的员工和新加盟的员工? 他们对于百度和对你本人的意义分别是什么? --------------------------------------------------- 李彦宏:对于我来说,尽量地把大家作为百度的员工来看待,无论你是第一个也好,还是最新的也好,无论你是很高的职位也好,还是你刚刚从学校毕业也好,在我看来都是有很多共同之处,就是大家愿意融入到百度这样的文化当中,为中文搜索都很有激情,也能胜任现在从事的岗位。所以我不想在很多地方对他们有什么区别对待。 主持人梁树新:刘建国加入公司时是公司刚刚建立,现在进入的人是在一个比较高的起点。 李彦宏:可能会有潜移默化的变化。百度小的时候,可能具有极其冒险精神的人愿意进来。刘建国决定加入百度时,我们连办公室都没有租好,我们就是在一个三星级的酒店大堂坐了坐。其实我们见面的时间也很短,他就比较相信说我们大家可以一起做出非常优秀的搜索引擎和非常优秀的公司,这是需要冒险精神的。现在再进来的人已经看到了相对来说比较有规模的公司,我觉得所需要冒的风险相对就小一些了。 我以前也跟别人讲过,我后来不断地在招一些优秀的人进来,这些人很多都比我聪明,但是他们为什么都给我打工呢?是因为他们没有我的冒险精神。所以他们在公司风险比以前小的时候,以前我们找不到的那些优秀的人愿意进来了。 李彦宏:中国互联网还远不到整合的时候 方兴东:对中国互联网这几年的经历,从你的角度来说,有什么比较深的印象或者感触? --------------------------------------------------- 李彦宏:回想起来,发展还是非常快的。我回国的时候,国内的网民人数是890万,现在经过五年多的时间,涨了十倍都不止。当有890万网民的时候,人家说是泡沫还是有一定的道理,就是这个市场很小,大家都在炒作。但是现在有一亿多的人在上网的时候,就是真正有一个市场在那儿存在。早期进入的有些死掉了,有些抓住了机会,现在发展起来了。 我觉得相对于中国13亿的人口来说,是一个非常非常早期的阶段,还有很多机会,也许有些人还没有看到,也有很多机会存在那儿。整个产业到这样一个规模的时候,可以吸引很多人的注意,可以吸引很多的投资进来,也有可能再成就若干个非常优秀的公司。 方兴东:目前来看,百度、阿里巴巴等,已经在规模或者资本实力方面已经比较领先了,在未来的时间,格局会有什么变化?谁能担当领导者? --------------------------------------------------- 李彦宏:预测未来的事情总是很危险,能说对的次数并不多。我也不去想说最后哪个公司会剩下来。大概在从去年,甚至从前年开始,互联网业界就有一种思潮,就是整合。我认为现在还没有到整合的时候,什么时候需要整合呢?市场成熟的时候。市场一旦成熟,原有业务的成长xìng不足,一旦整合有可能形成一个产业链的阶段,就会产生非常好的收入和盈利。 而对于中国现在的互联网来说,上网人数不足10%,每个人上网的时间在增加,网上的信息量在迅速扩大。这么高速成长的市场,我认为整合的代价是很大的,大规模的整合,也许需要一年的时间才能形成相互配合的团队,对于高速成长的领域来说,一年时间要失掉多少机会。 李彦宏:超级女生火了百度贴吧方兴东:百度如果不多元化,怎么把用户增加? --------------------------------------------------- 李彦宏:你一开始说社区化,后来说成多元化,我觉得这两者有很大差别。百度非常相信搜索的社区化这条道路,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2003年的12月份推出“贴吧”,现在中国网民想到找一些信息的时候,首先想到百度,不仅因为百度中文网页数目搜集的最全,也是因为他知道到百度上,不管他的检索词是什么,总能够找到一批跟他兴趣相同或者类似的人,他们可以jiāo流,可以回答别人的问题,他找到一种归属感。很多信息在网上静态的网页出来之前,在百度的“贴吧”里就出来了,这是对传统搜索形式非常有效的补充。 你重新建一个网页检索的库并没有那么难,但是要把这些用户同时移走,难度就大很多。我们对社区是非常看重的,但是这个社区是以搜索为基础的,而不是像其他门户网站为了更多注册用户而做社区,百度的社区是为让大家找到更多的信息而做的。 方兴东:接下来还会有什么新的动作? -------------------------------------------------- 李彦宏:我们在6月份又推出了带有社区xìng的服务,叫做“百度知道”,有人可以在这儿问问题,也可以回答问题,回答好的可以增加一些积分。这个业务目前成长的势头也非常好。 第五章 调侃百度百度李彦宏首次直面网媒作客(5) 主持人梁树新:关于超女和“贴吧”的问题,你有没有关注超女? --------------------------------------------------- 李彦宏:我自己对超女没有太多兴趣。我知道超女是非常火的,这个贴吧有可能一天就上数万个帖子。这个现象之所以能够被贴吧抓住,也是因为它本身的机制,就是它可以及时地发现新的兴趣。我们用户要找的东西,但是互联网上的静态页面不能足够反映出来,那这时候就需要有一个社区反映这些信息和感受,这就导致突然火起来的现象在百度的贴吧里聚集了最多的相关人群。 主持人梁树新:不知道超女成就了贴吧还是贴吧成就了超女。 --------------------------------------------------- 李彦宏:这是一个机制问题,百度贴吧2003年12月就推出了。不管是超女或者超男出来,总有一个地方表达他的意见和分享他的信息。 李彦宏:我曾经得到三位高人指点 主持人梁树新:你曾经说过,你总是在最关键的时候得到高人指点。什么时候有哪些高人给了你指点?--------------------------------------------------- 李彦宏:我在美国读书的时候,有三个人对我后来事业上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第一个人是我在美国学校里的导师,他的研究项目其实并不是搜索引擎类的技术,我一进他的项目组,他就告诉我说,你以前读本科学的是信息检索,你来跟踪信息检索方面最先进的技术,看看有没有什么将来可以用在我们这个领域的。 我在美国读书的两年半当中,一直被要求来跟踪最先进的搜索引擎技术或者信息检索技术,就是1992到1994这个阶段。我得益于此就是在很早期就在跟踪搜索引擎。1994年我决定出来工作时,放弃博士学位,他也能很开明地同意我这样做,也不容易。因为学校里的教授总是希望自己最好的学生将来也去做教授,将来大家形成一个圈子。当时我告诉说我的兴趣是想进入工业界时,他说如果你感兴趣的是工业界的事,你也没有必要读博士学位了。 第二位所谓高人就是我第一份工作时候的那个老板。这个老板是耶鲁大学的博士,是工业界少数几个在学术上非常优秀的人。他既有非常聪明的头脑,在学术上他很尊重科学家,很尊重知识。同时他又是一个很实际的人,他很关注实际的实现。所以他也是自己创业成功的,他自己做了一个公司,但是在做公司之前在“贝尔实验室”做了很多年的研究。 我一见他,一谈论问题就能相互激发各自的灵感,在一块很舒服,他对人也很好,他很有钱,把公司卖给道•琼斯了。他给我很多帮助,同时也让我看到一个有知识、很聪明,在学校里是好学生的这么一个人,可以说在工业界是做得很成功的。 我出国时是1991年,国内的环境,大家还是觉得造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状态。这个老板让我感觉靠自己的知识和技术,可以做得非常成功。同时,因为他非常开明,给我很多自由的时间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超链分析的专利就是在那个时候发明的。 第三个高人就是我后来加入Infoseek,我的老板是CTO,他被提拔起来以后要找个人替代他原来的位置,因为那个时候搜索引擎系统已经变得非常复杂了,他需要找一个能够了解整个搜索引擎到底是怎么回事的人,找来找去找到了我。我在这之前很多年一直在做搜索技术,但是我还不知道一个工业界,实用的搜索引擎系统到底是怎么弄出来的,我也不是很清楚。一开始加入的时候,头两个星期没干活,就是我们两个人关在办公室里给我讲,哪些地方度很关键,哪些地方用了小的技巧可以避开一些难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把实现各个模块的很优秀的工程师叫过来给我讲细节。在他看来,我是惟一一个能够听懂所有模块的人。 与此同时,Infoseek作为早期的互联网公司,我进去的时候股票5块钱,一年以后涨到100块钱,后来因为犯了各种各样的错误又跌下来。整个这些经历对我后来做百度都有很大的帮助。这些人都教了我很多对于后来很有价值的技巧和知识。 方兴东:现在跟他们还有联系吗? --------------------------------------------------- 李彦宏:我跟Infoseek的CTO联系还是比较多的。 李彦宏:梁冬来百度前自信不足 主持人梁树新:这是一个网友的问题,估计是梁冬的粉丝,可爱的原凤凰主持梁冬是不是看你们快上市了,连主持人都不当了就跑去跟你了,他现在是亿万富翁了吧?当初邀请他加入你们公司有没有炒作的成分?他在你们公司还是那么能说会侃吗? -------------------------------------------------- 李彦宏:我觉得这是一个双向的选择,不是说他看百度快上市了,他来我就要。我认为他能为百度的发展作出非常重要的贡献,我才请他来的。我这个人不是一个喜欢炒作的人,请他来显然不是为了炒作,如果是炒作,代价也太大了点,我的副总裁职位就给出去了。请他来是因为他对品牌的理解非常到位,尤其是大众的品牌,他在电视台里的第一个工作就是帮助电视台推广品牌的,后来yīn差阳错做了主持人。他帮助其他公司做一些品牌规划,做一些活动等。他不仅有很好的市场品牌感觉,也积累了不少推广的经验,我找他时主要看中他这些东西。 他来了之后,也的确帮了我们很大的忙,他对于百度市场品牌推广的看法角度非常独特。与此同时,以前在传统媒体领域做的人,对于IT公司的文化、行事的方式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在加入之前他就问过我很多遍,他说你觉得我真的能适应吗?我跟他讲,我不能够保证你一定能够适应,但是我能够保证如果你在百度适应不了的话,你在其他任何IT公司都适应不了。所以他进来之后,大家感觉还是很不错的,他也在迅速地进入角色,学了很多东西,也做了很多贡献。 方兴东:我发现你和梁冬一样有很多民族情结,是工作需要还是内在的东西? --------------------------------------------------- 李彦宏:归根到底还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如果大家有一些共同之处不是偶然,是因为理念相同或者相似才走到一起的。 第五章 调侃百度百度李彦宏首次直面网媒作客(6) 李彦宏:希望博客网能成功上市,告诫别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 24 章 指 望一夜暴富 主持人梁树新:还是网友的一个问题,今天李总到来,又有博客的董事长方兴东跟你一起jiāo流。大家想知道你对博客网发展前景的看法是怎样的? --------------------------------------------------- 李彦宏:博客网是近年来新兴一个现象,这意味着跟其他非常成熟的网络公司相比,博客网应该没有太多的劣势。这一块如果做得好,我相信前景还是非常广阔的。我也希望博客网将来能够成功的上市。百度五年多的历程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比如在团队的建设上,因为大家都处在高速成长的领域里,英文里有一个词叫做,当你长得过快时,发现有一些东西不适应。原来认为不需要有流程的地方,人多了以后可能就不工作了。有了流程,大家又觉得很烦琐。很多人单干时觉得效率很高,团队一起干时,有很多麻烦需要协调和沟通。 我觉得发展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很多问题,你们也应该有这样的准备或者预期,就是不可能什么事情都那么顺,应该把困难估计的更足一些,遇到问题的时候,要多研究市场的需求,要开诚布公地讲,要讲诚信,做事情要比较专注。很多东西都是一步一步来做的,不要指望一夜暴富。我们根本不是暴富,而是经过几年努力工作才得到的。 主持人梁树新:目前百度是750人,如果再加上300个新来的大学生,你会怎么管理? --------------------------------------------------- 李彦宏:高速成长的公司都需要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一下子来了很多新人,会暴露出很多新的问题。但是好在我觉得百度从一开始到现在,一直在坚持一个“硅谷创业型公司”的文化,人和人之间的关系非常简单,而且大家相互帮助的精神也非常好,股票期权的机制也很健全,人和人之间的相互信任也做得很好。我自己跟新进来的员工在聊的过程中,大家还是非常喜欢这样一个环境的。很多人觉得出了学校又回了学校,氛围非常自由、非常宽松,也的确能够激发出来很多人的创造力。 李彦宏:融资是一门高深的艺术 方兴东:股价这么高,对新进的人怎么激励? --------------------------------------------------- 李彦宏:大家看到的这种高是跟过去相比,这次是公开上市,很多人都看到了,但是在这之前,百度还做过三次的融资,每一次融资的时候,尤其是越往后,这些投资人或者潜在的投资人都在抱怨说你们怎么这么贵。2004年我们做了上市前最后一次融资,当时融资时,市盈率就上百了。我们跟一些投资人讲时,他们说你疯了吗?我说你不能看过去,你要看现在投进来一块钱,以后是多少钱。这种潜力只有你往前看的时候才能理解,现在大家抱怨股票价格高跟一年前的抱怨是一样的,我都习以为常了。 方兴东:百度第一大股东是风险投资,还不是你。 --------------------------------------------------- 李彦宏:自己需要把握什么时候去融资,融多少钱,这是一个很艺术xìng的问题。有些时候你需要去花精力做融资,有些时候你要去拒绝。要根据自己的需要。2000年9月份我们就是要融资一千万,有一些风险投资商也担心风险很大,因为市场不好,后来说你干脆融了三五百万算了,我说不行,一定要融一千万。 我不能说一年以后又去融资,这对我的精力是很大的分散。到2004年6月份再融资时,我就不想再融那么多钱了,因为那时候我知道百度是死不了的,那时候的融资更多是想买一个保险,所以融资量就比较小。单拿我个人比,跟第一大的风险投资,股份差的也不多。这样一个结构,我个人认为还是比较合理的,尤其是我们有“牛卡”计划,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投资人都会把他们的股票在二级市场上卖出去,真正的百度控制权,长期来讲还是会掌握在中国人的手上。 方兴东:你们这个项目是GFJ他们投资最好的一个项目还是之一? --------------------------------------------------- 李彦宏:一个风险公司会有多个基金,是这个基金投资最成功的一个。GFJ投过Hotmail等,在国内也投过一些不错的。我认为百度是他们投资最成功的案例。 主持人:非常感谢博客网的网友们跟我们聊天,谢谢大家。 第五章 调侃百度后记 这是一本北京博客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Bokee)通过公开的资料编著而成的书。 Bokee作为中国最为著名的,也是全球最大的博客网,一个新型的互联网媒体公司,一直以来,以一名观察者的身份,关注百度的成长,这本书也是该公司对百度研究的结果。 从书中可以看出,编著者对百度的专注、文化取向等方面的认同,这是值得百度人欣慰的。在此,感谢Bokee的智慧劳动。同时,此书的编著者,所代表的是“第三方”的立场,百度愿意尊重“第三方”以审视的眼光来重新认识百度,也惟有此,此书也才有真正的阅读价值。 将百度放在一个特定的历史长河的某一特殊阶段来进行考察分析,是本书的一个特点。而这一历史过程,既是百度的,也是中国的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作为一家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公司,也是一家中国的公司一个中国的企业公民,是如何握有全球最为先进的中文搜索技术,握有行业的话语权,从而在信息全球化的过程中,维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形态的尊严。在此过程中,我们应该可以感受到,百度通过不懈地努力,不仅在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更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进步力量。 希望有更多的中国人,或热爱中文的人,能够从百度所做的所有努力中,读到百度人的梦想。 希望有更多的中国人能够意识到,在全球一体化,在一场不期而至的全球信息一体化的互联网时代来临时,中华文化的独立xìng,正在经受一场历史上最为严峻的考验。所幸的是,在此过程中,百度人在无意中介入搜索引擎这一作为互联网发展新时期具有代表xìng意义的新技术时,具有极强自我意识地,自然而然地承担起了维护中华文化既融合,又独立的伟大重任。 惟有维护了中华文化的独立xìng,也才有可能使中华文化成为世界文化的一部分,也才有可能成为全人类的财富。 让我们梦想成真。 梁冬 百度副总裁 小说下载尽在http://www.biqugedu.com---整理 @txtnovel.com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 访问小说分享者(感xìng的美)的书库,阅读更多TA分享的书籍! 地址:http://www.biqugedu.com/u?id=29560 也可以百度搜索或者访问www.biqugedu.com -------------------------------------------------------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