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品福运农家女》 第1章 新生 第2章 取名 第3章 吃不饱 第4章 福星 第5章 满月宴1 第6章 满月宴2 第7章 找茬 第8章 挨打 第9章 三年 第10章 小兔子 第11章 小兔子风波 第12章 小兔子风波2 第13章 赶集归来 第14章 小先生 第15章 挣钱计划 第16章 买书 第17章 娘亲的担忧 第18章 上门讨要 第19章 路边争执 第20章 堵截 第21章 卖兔XinShuHaiGE.CoM 第22章 归家XINshuHAiGe.CoM 第23章 说亲 第24章 第25章 第26章 第27章 买礼物 第28章 第29 吵上门 第30章 第31章 第32章 33 第34章 郑氏发狠 第35章 星儿落水 第36章 责备 第37章 找到 第38章 第39章 第40章 上门请医 第41章 哭求 第42章 谈心 第43章 求学 第44章 第45章 沐安的计划 第46章 小三上门 第47章 好一场闹腾1 第48章 好一场闹腾2 第49章 上山 第59章 救人 第51章 下山 第52章 实施救治 第53章 痛中醒来 第54章 第55章 拆线 第56章 串门 第57章 往昔 第58章 四岁小先生 第59章 礼物 第60章 制药准备 第61章 烧坏脑子 第62章 购物 第63章 送礼 第64章 干爹的维护 第65章 未知惩罚? 第66章 跑路计划 第67章 挨打 第68章 硬气一回 第69章 长兄如父 第70章 管教 第71章 病倒 第72章 看望 第73章 修房打算 第74章 设计图纸 第75章 上门相求 第76章 出事 第77章 投毒 第78章 绝不轻饶 第79章 告官 第80章 不打自招 第81章 烂了心肝 第82章 求情 第83章 第84章 对簿公堂 第85章 惩罚 第86章 逛街新发现 第87章 爆炒小龙虾 第88章 新的打算 第89章 受阻 第90章 不安 第91章 劝说 第92章 闲话家常 第93章 意外之喜 第94章 奔丧 第95章 世上真有鬼魂? 第95章 担忧 第97章 再提学医 第98章 出狱 第99章 放开了说 第100章 以德报怨? 第101章 兄弟情义 第102章 当面赔礼 第102章 买回 第104章 放养 第105章 管教 第106章 明日计划 第107章 制药1 第108章 制药2 第109章 药成 第110章 卖药前准备 第111章 途遇 第112章 施药相救 第113章 悠悠醒来 第114章 议定成交 第115章 记账新法 第116章 采买回家 第117章 几家欢喜几家愁 第118章 上门关心 第119章 祸从口出 第120章 大打出手 第121章 闹剧收场 第122章 买药准备 第123章 时光荏苒 第124章 管教 第125章 责罚 第126章 解剖 第127章 不良反应 第128章 上门看诊 第129章 想法治疗 第130章 为村计划 第131章 敲定,准备 第132章 福运再次降临 第133章 下山 第134章 破土而出 第135章 退学 第136 谈判条件 第137章 试种成功 第138章 山雨欲来 第139章 回村查探 第140章 陈钰的坚持 第141章 送菜上门 第142章 相送 第143章 计划 第144章 搜查 第145章 不安 第146章 商议去向 第147章 途中 第148章 梦魇 第149章 抓贼 第150章 心意 第151章 建房买地 第152章 如此砍价 第153章 参军 第154章 沐全走 第155章 准备礼物 第156章 一家人 第157章 忧喜参半 第158章 满载而归 第159章 去学堂 第160章 道歉 第161章 道明缘由 第162章 记忆深处 第163章 柳珠打人 第164章 真相 165 救醒 第166章 再次拜师 第167章 再添新身份 第168章 坦诚相告 第169章 看诊 第170章 修建暖房 第171章 暖房种菜 第172章 沐安的心事 第173章 沐晨的害怕 第176章 兄妹遥想 第177章 上山打猎 第178章 打猎遇险 第179章 记忆复苏 第180章 暖房大产 第181章 暖房查探 第182章 介绍暖房 第183章 推广商议 第184章 经济计划 第185章 县令到访 第185章 自来熟 第157章 父子谈心 第188章 大殿之上 十二月,年关将近,从秦南南栎赶了三辆马车往京城方向跑去,一路疾驰,在半个月后,终于抵达了京城地界,当晚歇在了京城外三里地的驿站里,准备第二日一早再进城去。 第二日一早,在京城驿站修整了一夜后的三人早早的就起了床,起床一番收拾后又驾着三辆马车从驿站往城门口赶去。 在天还未大亮的时候赶到了京城门外,随着马车到达城门口时也被城门的守卫齐齐拦下了马车,排在第一辆马车的人有些激动的先从马车上跳了下来,终于到了! 男子跳下马车后就摘掉了手上戴着的厚实手套,伸手入怀摸出一封写着署名南栎送呈的信函,函件上还盖有南栎县衙的印鉴,递给守城守卫后道:“大人请看,我是秦南南栎县令王子瑜大人派来给皇上送我们南栎种的蔬菜来的,这是我们大人写给皇上的奏章。”随着信函一起递出来的还有通行证。 城门守卫拿着被封好的奏章,仔细查看后又把通行证看了一遍后才收起了拦着马车的长枪,放行了马车。 马车在进到京城后就分为两路,其中一辆往皇城方向赶去,另外两辆则是向着大理寺卿王大人家赶去。 往皇宫去的马车在到了宫门口后就主动的停了下来,再次拿出在城门口时拿出的信函递给宫守侍卫后,恭敬的把信函捧在手里说道:“大人,属下是来自秦南南栎衙役,县衙大人派属下来给皇上报喜来了。” 宫门侍卫拿着信函似有些不太相信的问道:“哦?南栎有何喜上报?”一个小小的县衙会有何喜,且据他所知,秦南一带寒冷异常,人烟稀少,物资匮乏,不然也不会被当着流放之地,这喜报倒是不容易。 县衙官差听后宫门侍卫的问话后,激动的说道:“历年来我县都有因为天冷而出现冻死家畜和老百姓的事件,这一直都是我们县令大人着急担心的地方,今年终于不再担心了,县令大人不但为解决了老百姓受冻的问题,还在这个冬天种出了春夏才有的蔬菜。”说完就指向他身后的马车,道:“地里菜一收,县令就派我给皇上送来了,说是让皇上也尝尝我们南栎的菜。” 县衙官差说完后就转身把马车的门打开了来,随着马车门被打开,里面整整齐齐的放着一排排绿油油的瓜果蔬菜。 宫门侍卫见状,也吃了一惊,还真是喜讯,道:“兄弟你先等等,我这就去给你通报去。” 县衙官差弯腰鞠躬,抱拳拱手道:“多谢大哥。”见着侍卫急匆匆的跑向门内,一路来的舟车劳顿不但去了大半,心里也终于明白了晨晨小公子为啥要坚持用稻草把蔬菜包裹好才堆放到马车里,且一带还整整装满了三个马车。 还好装了三马车,不然还走不到京城估计菜都没了。 走到半路时,就坏了差不多有半个马车的菜,直到京城外停下来再次收拾的时候,坏了的差不多都快到两个马车的了。 扔掉所有的坏掉的菜,又把包裹的稻草又都清了个干净,一根根菜整整齐齐的重新堆在马车里,大部分送到了宫里,也留了一些送到了王家。 衙门官差也没等多久,送信的侍卫就又走了回来,随着他一起走过来的还有一位手拿拂尘的公公,走到宫门口时,侍卫对着衙门官差就说道:“不知兄弟如何称呼? 衙门官差回道:“属下名叫杜成。” 侍卫后又说道:“杜兄,这位是梁公公,你快随着梁公公觐见去!” 杜成听后激动且紧张的说道:“多谢大人。”随后又对着拿着拂尘的梁公公鞠躬作揖道:“见过梁公公。”出门前大人再三叮嘱进到京城后一定不要忘了礼节,说话也要客气些,这不,不管是见到谁了,反正都鞠躬作揖就对了。 梁公公一甩拂尘,尖着嗓子道:“赶着马车跟着咱家走!” 杜成拉着马车,一路跟在梁公公身后,一颗心扑通扑通的跳个不停,从没想过,自己有朝一日竟还能进到皇宫里来,看着眼前的高大雄伟的房屋,他能想到的就是比他们县衙的房子气派多了,红色的砖墙看着比丫头娘们们用的口脂还红,墙上的黄色的瓦片像是黄金一样发光,本还想看看两旁的房子啥的,可他怕东看西看会惹人不高兴,也只敢看着眼前的路,偶尔一下的抬头看看前面稍远一些的地方,不过也就一下后又低头看着脚下的路。 朝堂上,自侍卫在大殿外禀报给站在守在大殿门前的侍卫后,就听见今上一阵爽朗的笑声后,就喊了梁公公出来。 宫门侍卫领着梁公公走后,当朝皇帝楚景润,号景盛帝,手里拿着奏章向着大理寺卿王渊问道:“王大人最近和与子瑜联系?” 王渊看着满脸笑意的景盛帝,再一想着刚刚侍卫进来说的‘南栎喜报’,也不操心他闯什么祸了,只说道:“最近那小子不知搞什么,好久不曾向家里送信报平安了。” 景盛帝道:“他最近可忙了,忙着给南栎,乃至整个秦南的百姓造福。” 王渊想不出来他这个小儿子能做出什么样的造福整个秦南,将信将疑的道:“皇上,那小子从小就是惹是生非的性子,让他去任秦南也只是想押押他的性子,下官不求他有多大能耐,只求他对得起当地百姓就可。” 王渊性子耿直,从不徇私情,因着性子在朝廷里也得罪了不少人,但在景盛帝面前却是很受用,所以即便朝中多人不喜他,他也一样在朝中混的风生水起。 如现在他说的话,景盛帝就十分喜欢,从不邀功自居,难得玩笑道:“王卿就是对子瑜太严厉了。”说完想了想又接着道:“子瑜不过十**的少年郎,少年气性再正常不过,你非得要让他变得和你一样不苟言笑,他当然不愿了。” 王渊听后忙拱手道:“皇上说的是!”也难得露出一丝笑来,看来这两年他在南栎是用了心做他这个县令的。 景盛帝把手中的奏章递向一旁随身伺候的公公,道:“念与大家听听。” 公公接过奏章‘喳’一声后就打开了三折开的奏章,随后就听他口中念出‘吾皇万福,臣王子瑜呈谏。臣有幸生在京里富贵乡,自出生后从不曾有过吃不饱,穿不暖的事情发生过,也从不知这世上还会有这样吃不饱,穿不暖的事情,更不知冬日里还会有人因为天冷而生生被冻死的事情发生。’ 公公吞了下口水,又接着念道:“又自打来了南栎后,我才知以前的自己是有多无知。吃不饱,穿不暖,一到冬季就有人冻死冻伤,臣惶恐,着急,哪怕是深夜睡着有时也会被惊醒。臣怕辜负了皇上厚爱,辜负了父亲教导,也辜负了百姓对我的信任。终于不负厚望,今年入冬后臣计划修建的抗寒的屋子和卧床,以及用来种菜的暖房都试验成功,今呈上暖房出产的蔬菜,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另……” 景盛帝一个挥手,公公的声音戛然而止。景盛帝的声音再次传出:“好了,就到这!” 满朝的文武,以及王渊和其长子都不敢相信的看着公公手里的奏章,似要把那奏章盯出一个洞来般!不过好在众位都是见过大风大浪的人,在景盛帝的话后马上跪倒在地,高喊起:“恭喜皇上,贺喜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人高喊声后,大殿外又传来梁公公的尖细的喊声:“皇上,秦南南栎衙役一带到。” 景盛帝一声‘宣’后就见杜成端着一个装着满满的瓜果蔬菜的托盘低头走进了大殿,进到大殿后,头也不敢抬,跪在地上就趴了下去,嘴里结结巴巴的喊道:“见过皇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一句话好不容易喊完就趴在地上一动不动了。 朝廷众人无一人在意他的结巴,满朝皆被他身前堆满了的瓜果蔬菜所吸引,京城虽不如秦南寒冷,可冬日里吃的菜也少了很多,眼前的辣椒,茄子,豆角,还有红灿灿的番茄,水灵灵的黄瓜,翠绿的小白菜。 景盛帝眼中的笑更盛了,道:“抬起头来!” 杜成听话的抬头向景盛帝看去,也就一眼,又低下了头来。 景盛帝问道:“你可知这是如何种出来的?” 杜成深呼吸了一下后说道:“回皇上,大人因经常去到田地里查看老百姓种的庄稼,久了也会种了一些,就想着只要气候合适,不管什么菜应该都能种出来,于是就想出了在屋里种菜,把屋里的气温控制在春夏时一样就可以了,大人还考虑这瓜果蔬菜要长大,见不到阳光也不行,于是就找人打了几片琉璃瓦,这样白日里的光线就能透过琉璃照进屋里,屋里的菜也就不愁照不到阳光而长不大了。” 王渊一听用琉璃做瓦片盖在屋顶,一口老血差点就喷了出来,心里骂道:“败家子!回来看我不打死你。” 早朝结束后,景盛帝留下了王渊。 第189章 秘密商议 王渊在满朝文武艳慕的目光中随着景盛帝往御书房走去。 来到御书房,两人坐在景盛帝平日里喝茶看书的桌前,随着两人坐下,景盛帝随身伺候的公公从已经端来茶水的宫女手中托盘端过茶杯,先给景盛帝捧到身前,道:“皇上,您先喝口茶,润润嗓子。” 景盛帝接过茶杯,喝了一口后,公公才又从宫女手里托盘端起另一杯递向王渊,笑道:“王大人请喝茶!” 王渊接过茶杯,不苟言笑的脸色挤出一抹线条生硬的笑来,道:“谢谢文公公。” 文公公看着王渊僵硬的笑,心底暗道:还不如不笑。可转头对着景盛帝就说道:“皇上,奴才平日里可没见过王大人的笑脸,今日总算见到了。” 景盛帝笑道:“别打趣王卿了,把子瑜写的奏章拿出来给王卿看看。” 文公公转身往房内案桌走去,案桌上整整齐齐的奏章有五摞,分别摆在案桌前那张雕刻着五爪金龙的龙椅前面,走进龙椅,拿出放在其中一摞最上面的奏章捧在手上后,又折回身子往景盛帝和王渊坐着的地方而去。 “王大人。”走近王渊身边后,文公公便躬身把捧在手中的奏章呈给王渊。 王渊接过奏章先是谢过景盛帝后才打开了合在一起的奏章。 文章内所述一如文公公在大殿之上所念,虽听过一遍,但仍一字不落的细细看着,脸色也不再是一如既往的不苟言笑,嘴角微翘。 看罢后说道:“皇上,户部掌管户籍土地,不如把他们请来问问。” 景盛帝不高兴道:“他们若能有这本事在冬季种出春夏才能生长的蔬菜,就不会成天无事的拉帮结派。” 王渊听后景盛帝的话也识时务的不再提起户部,心里却猜想着皇上应是怪户部掺和到太子之事,不过他也只能在心里想想,低着头却是什么也没说。 景盛帝见他不语,又说道:“你先说说你的想法。” 王渊景盛帝话后才抬起头来说道:“皇上,南栎地处偏远,冬日极冷,根本种不了任何农作物,且冬日又占了全年的小半年时间,半年时间没有庄稼可种,当地老百姓又怎么不挨饿受穷受寒。”停了一下,后又接着道:“若是子瑜真能在冬季大量种出春夏才有的瓜果蔬菜,和改善现有百姓居住条件,也许,以后南栎,甚至是整个秦南都不在是穷乡僻壤之地。” 景盛帝点头同意道:“所以我打算给子瑜嘉奖,并让工部找几个会做琉璃的人过去助与他。”说到嘉奖的时候,景盛帝不由的咧了咧嘴。 看到景盛帝裂开的嘴角,再一想到他奏章里面后半部分全是在哭穷,不但哭穷还在给自己戴高帽子,说自己如何不容易,为了买几块琉璃,把他最喜欢的玉笛都拿去当铺当了换钱买琉璃。像他一生为人耿直,磊落,怎生出他那样会往自己脸上贴金卖好的儿子,王渊不由的觉得汗颜,但还不能说什么,因为他也清楚他是真的缺钱,缺物。道:“前几日他母亲还在念叨他,正好托皇上的嘉奖,也带些东西给他。” 这也是景盛帝为何一直喜欢他的原因,若是换作其他人,指不定会怎样向自己邀功讨赏,可他却不但丝毫未提,还要一道送些东西去,这东西不用说也是为了当地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而出的一份力。 景盛帝很高兴这样为国出力,且不计报酬的臣子,这样的人才是国之栋梁,道:“王卿有心了,若人人都如王卿一样,我景盛王朝又何愁不强大富裕。” 王渊简单直接的回道:“臣分内之事罢了,且臣也是有私心的。” 景盛帝笑道:“人之常情罢了。” 王渊见他此时心情还好,又说道:“皇上,臣还有一事斗胆相求。” 景盛帝笑道:“说说看,莫不是这时才想起来为子瑜多讨些好处?” 王渊笑道:“这些,皇上已有定夺,怎么也不会亏了南栎百姓的。我只想着南栎的房子若全部推广开来,肯定会惠及整个秦南,就是京里各家若是想修建也是可以的,所以我想替秦南流放之地的百姓也求一个这样的机会,让他们也能得知这个消息,感受皇恩浩荡。”王渊说完就跪向了景盛帝。 景盛帝看着跪在身前的王渊,叹了一口气道:“这件事就交给王卿你去看着办!” 王渊听后,忙领旨谢恩道:“谢皇上。” 坐回椅子上后,王渊又说道:“皇上,去南栎的人选,臣倒是觉得有一人适合。” 景盛帝:“谁?” “礼部员外郎,大理寺少卿南宫大人之子,南宫明玥。”王渊说道。 景盛帝问道,“他可是有过人之处?”还记得他是两年前自己钦点的探花郎,诗词歌赋样样精通,长得也十分俊俏,只是不知他怎去了礼部。 “此子若说过人之处便是风流倜傥,诗词歌赋样样都精通,去了礼部也算是合了他心意。”王渊说道,后又接着道:“他和子瑜也算是一同长大,两人关系也算是很好。派他去,京里各家都会以为他是为了去找子瑜玩的,待到同去的人都回京的时候,他因想帮子瑜,便又多留了一些时日。等他回京后皇上还可以借由他延误回报消息而惩罚他一顿,说不定南宫大人还会来皇上面前谢恩一番。” 景盛帝听着王渊的安排,忽也来了兴致,三八道:“莫非是这南宫探花郎惹了南宫大人不快?” 王渊道:“皇上应该听说过,凡是我们探花郎上街,必然会引来一众女子的追捧,丢手绢,送花,还有走着走着面前就倒过来一女。” 景盛帝笑道:“这事倒是听说过,可现在不是被南宫大人押着不让他道大街上随意走动吗?”也就因为他生的好,才点了他探花郎。 王渊也笑了起来,道:“那小子和我家子瑜倒是有些相似,越是不让他做的,偏越要去做。前几日南宫夫人托人给他说亲,他知道了后扬言说要是说的还没他长得好,他肯定不会同意的。” 景盛帝哈哈大笑道:“怪不得南宫大人想要惩罚他了。”就他这样说出去谁家还敢把女儿往他家说,这要是他不同意,不是明摆着告诉大家他嫌弃自家女儿长得丑吗? 王渊和景盛帝商议好后,景盛帝又留了他一道吃了午饭后才许他出宫。 王渊虽只吃了个半饱,但却一点也不觉得饿,一个人慢悠悠的走出宫门,早已在外等着的家仆马上迎了上来,喊道:“老爷总算出来了,家里正等着老爷回去,小公子来信了,还给家里送来了好些蔬菜,都是现在地里没有的。” 王渊一听他还给家里也送了菜回来,满脸欣慰的想道:亏他还记得家里。对着家仆说道:“那小子总算是知道长进了。” 家仆也一脸的笑意,道:“老爷对公子们一贯要求的严,这满京里就属咱们家的公子最上进也最让人省心,走出去谁不夸赞一句的。”在老仆的眼里,自家公子什么都是好的。 王渊上了马车后,家仆把车门关好后,也跳上了马车赶着马车往宫门相反的方向赶去。 马车慢慢的在京城的道路上不急不缓的跑着,正好可以放眼慢慢打量着街道上的人来人往和街道两边的商铺,从衣食住行到吃喝玩乐,凡是能拿来卖的,总能在街上卖到,这就是京城的繁华,往日里只觉这马车跑的异常的慢,可今日看来,正正好,这便是盛世王朝该有的景象,若是普天之下都是这一般景象,何愁景盛王朝不强大富裕? 王渊到家后,等在门口的丫鬟马上跑回后院同时他家夫人崔氏去了。崔氏在得知丫鬟说是王渊回来了,忙吩咐道:“去给老爷准备点吃的,喝的。”话落口,也轻提着裙摆往房门外走去,抬脚走出房门后便等在了门口。 不过一会,王渊的身影便出现在崔氏眼中,几步迎上去,道:“老爷怎这半天才会来?可吃过饭了?” 王渊随着出来接他的崔氏一道往屋内走去,边走边回道:“吃过了,皇上留了我在宫里吃饭。” 崔氏道:“再少吃一些,我让丫头去取吃食去了。” 王渊道:“还是夫人心细。” 崔氏笑意吟吟道:“老爷在外已经够辛苦了,若是我在家还不能想着把老爷伺候好,可还怎么去为朝廷出力分忧。” 王渊道:“子瑜在信上说了什么没有?” 崔氏道:“信,我还没来得急看,正在等着老爷回来一起看。”不过听送菜的衙役来说,说子瑜在哪里很好,还做出来了冬天不会挨冷的屋子,和能种出春夏才有的蔬菜。所以现在就等着和老爷求证。 说着就把放在身上的信封给摸了出来,递向了王渊。 王渊接过信后说道:“皇上正打算嘉奖那小子,你也准备一下,给他送些银钱和派人去街上买些布料和棉花一道送去。” 第189章 开办菊宴 崔氏听了王渊的话,一抹惊喜立即浮现在脸上,问道:“小四这是立了什么功,皇上还嘉奖他?”王子瑜排行老四,平日在家,他还是习惯喊他小四。 王渊把崔氏递给他封好的信封打开了来,拿出里面写满密密麻麻的信纸,只见上面写到:父亲,安好!自孩儿来到南栎已两年有余,这两年终于体会到父亲教导我们要无愧于心,做个正直的人的良苦用心。百姓的日子太苦了,苦到在经不起一丝一毫的波澜,他们只能仰望朝廷,仰望我这个父母官给他们指明道路……,图求有个安稳,有个能让他们吃得饱,住得暖的家! 王渊看着手里的信,不觉脸上的笑意更加的深刻,只是看到后面时,笑意渐渐收了起来,崔氏看着丈夫变幻的脸颊,有些不安的问道:“老爷,小四信里都说了些什么?” 王渊把手里的信递给崔氏,崔氏接过看后,一脸笑意的说道:“我就说我们小四是有出息的,果然现在有大本事了。一会我就让王管家随我上街买东西去。”说完又觉得不对,他家小四又不缺棉衣,老爷说送些布料和棉花应该是给当地的百姓,若是这样家里就需要找些夫人小姐来聚聚了。根本不在乎他家小四写的让他爹在皇上面前多美言几句,为他多说些好话,求些赏赐给他,他也才好有钱多修几间暖房,或是给孤儿寡母家庭替补一下,帮他们修建一个炕席。 暂时也没管他家老爷是最不喜欢这一套的,心里只有她的小四能干出息了! 想了一下,家里菊花也开了,正好请来家里赏菊。且,小四也早到了该议亲的年纪了,也该给他相看相看合适的姑娘了,道:“家里菊花也开了,不如这次就请些夫人小姐来家里聚聚,给大家也宣传宣传秦南老百姓的苦,让大家也出一份力。”最后还补了一句道:“正好小四也该说亲了。” 王渊也觉得合适,道:“夫人若是请人来家里,最好先去南宫大人家里走走。”也不再去想心里说的那些让他去求赏赐的事。 崔夫人道:“这是为何?” 王渊道:“这次给小四送奖赏的人,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南宫明玥送去。” 崔夫人道:“小四肯定很高兴他去,明日午后我就先去找杨夫人。” 五日后,王家开办了一场赏菊宴,朝中大多数官员的家里都收到了大理寺卿王家送出的邀请函,邀请了各家夫人小姐来王府赏菊。 赏菊宴这日,王家也是狠下了功夫,不但请了京里最有名的西满楼的厨子来家里给大家做席面,又还安排了家仆去找寻了一些罕见的菊花来摆在家里供人欣赏。这事,不知怎么传到了景盛帝的耳里,下朝之余,又留了王渊说话,王渊也据实说了,景盛帝听后笑道:“王卿真是有个贤内助!”这次她不但是在为王家打理,还在为朝廷出力,景盛帝高兴之余又说道:“宴会那日,朕派人从宫里给你送几盆好看点的菊花过来。” 王渊当即跪下谢恩:“臣叩谢皇上!” 景盛帝道:“王卿和夫人也是在为朝廷出力,朕只送几盆菊花而已。” 趁着景盛帝高兴,王渊顺便又多说了两句,把子瑜打算资助些孤儿寡母家庭修炕席的事说了出来。虽寥寥两句,这也是他能做到的极致了。 转眼间就来到了赏菊宴这日,王家一大早就命人把宅院内外收拾了个干干净净,整整齐齐,一盆盆的菊花错落有致的摆在庭院里面,红的,白的,紫的,黄的……,颜色个异,个个争奇斗艳。不远处的亭台回廊里挂上了纱帐,帐内一盆盆炭火早已也早早的就端进了里面,点心,茶水也是准备妥当。 早膳过后,王家就陆续的有人上门。南宫家夫人杨夫人带着大儿媳和小闺女来的最早,崔夫人和大儿媳一脸笑的把三人请进了门。 进门后,杨夫人就爽朗的说道:“等会你就看我的。” 崔夫人道:“等着今儿这事了了,该明儿我定好好请你来好好耍一回,我们两姐妹也好好好说说话。” 杨夫人回道:“合该我谢谢才对,我家那小子离京一段时间,我和他爹也能省点心。”在王家小儿子送了一马车新鲜的瓜果蔬菜到京后,立刻引来了各家羡慕嫉妒,嫉妒王家小子前途一片光明,更嫉妒皇上心里更加信任王家父子了,嫉妒的同时又恨自家儿子没有王家小子那般能干。不过南宫家却是没有丝毫羡慕嫉妒,有的只是对王家的感谢。王家能在皇上面前提到他家小子,就已经有心了,且自家老爷在大理寺也是王大人在统管,他们也属于一派,王家平步青云,他们也有好处。 巳时,各家夫人小姐陆续的都到了王家赏菊的庭院里面,就在满院子女眷热热闹闹的谈论着院里的菊花那朵开的最好,长得最水灵时,一道尖细的声音响起“皇上有赏!” 接着就见皇帝面前的第一大红人文公公手持拂尘缓缓的走近了院子,身后还跟着十来位宫女,只见宫女手里个个都捧着一盆不一样的菊花,和院子里开得正艳的菊花一比,众女眷只觉皇宫之物,果然不同凡响,众人也来不及多想,随在崔氏身后,齐齐的跪了下去,只见崔氏有些没反应过来的说道:“臣妇王崔氏叩谢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文公公弯腰虚扶道:“崔夫人请起!各位夫人小姐快快请起!” 在各家夫人小姐起身后,文公公看着各家夫人小姐,像是看着金元宝一样,满眼都是笑意,道:“皇上听闻崔夫人今日宴请各家夫人小姐赏菊,正好御花园的菊花开得正艳,就吩咐奴才给夫人您送几盆来,给大家看看,热闹热闹!” 文公公的话后,众女眷又是下跪齐声高喊:“多谢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文公公走后,杨氏上前拉着崔氏就大嗓门的说道:“我的崔姐姐,我们可是托了你的福了,才能看到这皇宫里才有的花儿。” 其他的妇人小姐也都围拢了过来,说着和杨氏相似的话。 崔氏笑道:“大家快别客气了,说这些话就见外了,再说我也是托了我儿子的福。”崔氏说着这话的时候脸上也如花朵一般灿烂。 杨氏马上回道:“小四走了也小两年了,不过现在是出息了,等着明年小四回来,姐姐就等着享福好了。” 崔氏听了杨氏的话,眉头一皱,叹了一口气道:“哎!享啥福啊!前几日还在为他操心个不停!” 杨氏一听,玩笑道:“小四才立了大功,有什么好操心的,姐姐不会是在操心小四的亲事?” 崔氏道:“亲事也得等他回来才好定夺,他给家里来信说南栎冷的很,很多百姓家里的棉衣都不够,又没有钱置办,他实在是着急上火,我这不是怕他急的上火,就想着拿些钱出来置办些布料和棉花,趁着皇上送东西去的时候,一道给他送去,也算是我为了当地老百姓尽一份心意。这几日正操心着到处买棉花和布料。” 杨氏听后怪道:“姐姐这也太不拿我们当姐妹了,有这样一份为朝廷为百姓出力的机会竟不给我们说说,我们虽是女子,当不得大用,但出些银钱,买些布料还是能出的,以后我家老爷在说起我只管管好后院的时候,我也好给他说说,我也曾为朝廷为百姓们出过一份力。” 其他夫人听了杨氏的话,也都争相同意,表示也出一份心意。 杨氏又说道:“好姐姐,你可千万别和我客气,我也不为难你,这东西带的多了,怕是也不好赶路,我明儿送两千两银票过来,姐姐替我一起带给小四。” 崔氏有些为难,“这恐怕不好!” 杨氏:“有啥不好,这钱是我送给老百姓用的。”说完还对着她身旁的吏部尚书家的夫人说道:“程夫人你说是不是没啥不好的!我们只是让她把这钱转交给小四,让他再帮忙为当地老百姓做些事。” 程夫人也没多想,直接说道:“可不是,崔夫人你就同意了!正好我前几日收了五千两银子的租子,明儿给崔夫人你送过来,也算是我为当地老百姓出分力,尽份心。”她家是三品官员,比南宫家的位子更高些,这银子没得比人家还少了。 一时间个夫人争着出钱,崔氏见状,只好说道:“那不如这样,大家送来的银子,我先收着,再造好册后让我家老爷给皇上哪里也送去一份,也好让皇上知道,我们虽是一群妇人,但也是能为百姓出力的。” 崔氏这话一说出后,大家就更加热烈了,一时之间比看到皇宫里才送来的十来盆珍贵的菊花还兴奋,来的都是有身份的人家,平日里也都是有各项进项,两三千两,五六千两银子虽也不是小数目,可大家庄子,铺子,田产什么时时都有进项,也是不差这几千两银子,他们虽不缺几千两银子,可凑在一起,就很可观了。 崔氏忍着心里的高兴劲,又与大家周旋至午膳后,把大家一一送出门外后,才坐下来好好的喝了口茶歇口气。 第191章 大殿宣赏 送走各家夫人小姐后,崔氏就回到了她的屋子,歇了一盏茶的时间后又吩咐人把管家请了进来。 管家进来后恭敬的立在崔氏面前,喊道:“夫人!” 崔氏把手中的茶放下后说道:“一会让人把家里开全了的菊花都剪下来送到桃花斋去,让他们师傅今儿辛苦一下给我们做些菊花糕点出来,明日一大早送到府上用。”桃花斋做出的糕点也是京里人家喜欢的,每日糕点也是供不应求,和西满楼的席面一样受人追捧。 管家听后回道:“院子里菊花可不少,这要是都摘了做成点心,会不会有些多了?”管家是崔氏从娘家带来的人,今日这菊花宴也是他一手操办,自然是知道他家夫人现在用菊花做糕点是用来给明日来家里送银钱的人家一个回礼,只是这做的多了放着也容易坏,倒是可惜了。 崔氏道:“不多,即便明儿送不完,给家里丫鬟,婆子,小子们一分,也就没有了。” 管家笑道:“四公子给咱们府上争光了,是该高兴高兴,老奴这就去办。” 管家走后,崔氏又对着立在一旁的大儿媳说道:“明日各家送钱过来时,虽说都是派下人过来送,但到底这些钱都是送到你四弟手上,我们也占了便宜,所以明儿你亲自接待一下他们,都客气些,另外赵妈妈明日跟着你,让她把收的每一笔银钱都记着,一笔一笔都记清楚些,等到收齐后也才好送给皇上看。” 崔氏大儿媳孙氏是吏部尚书的女儿,她娘家可也答应送五千两银子,回道:“儿媳清楚了,肯定一笔不落的记得清清楚楚。” 第二日一大早桃花斋的管事带着一个活计,赶着一辆马车王大理寺卿王府而去。 早膳后,王家门庭又如昨日般热闹了起来,各家或是管事婆子,或是派了家中小辈上门送银钱而来。 王家大儿媳孙氏和赵婆子从早膳后就开始接待着从各家来送银钱来到人,一直忙到下半晌,总算是在天黑前收齐了大家送来的银票银两,并登记造册好。 孙氏在收齐好银两后,就让赵婆子和管家两人把钱锁到了家里库房,自己带着册子找婆婆崔氏去了。 来到崔师院里,孙氏就把册子拿给了崔氏,崔氏接手后一看,打眼看去都是上千两的银子,后又细细看去,最后看着总计处写着:三十二万六千五百两。记了一下总金额后对着孙氏说道:“抄一份下来留在府里,以后大家若是有需要,咱们多少也是要还一些情的。” 孙氏应承道:“是。” 晚膳后,崔氏和王渊夫妻二人回到房里后,崔氏又把收取到了三十二万六千五百两银子的事给王渊说了,并把登记着各家给了多少银子的册子也一起拿给了王渊。 王渊拿过来后,打开来逐一看去,最后合上册子道:“明日我就把册子呈交给皇上,也让皇上也知道大家为百姓做的事。” 崔氏道:“这是肯定的,大家都出了钱,也该留个名。”说完突然想起来,一拍大腿道:“还应该再抄一份,明日你去给皇上说这件事的时候,就说咱们家把名单抄了三份,一份送给皇上,一份给小四那里送去,也要让他和当地的百姓知道朝廷为他们所做得事,咱们家也留一份,以后也好还一些情。” 王渊道:“好,明日我会把这些都给皇上说清楚,休息了!这两日你也累着了。” 崔氏道:“还不是为了咱们小四,等他明年回京娶了媳妇了我也就不操心他的事了。”崔氏边说着边把桌上的册子收起来,收起来后又伺候着王渊把解开外袍的腰带,边帮他解腰带边说道:“等再过两年,家里事也让老大媳妇来管,我就只负责逗逗孙子孙女。” 王渊笑道:“你安排便是。”他这一生最幸运的便是娶了眼前的人,家里一应事物从未让他烦过心,不但从未有过烦心,相反官场中遇到不顺,她也总能开导和帮着出些主意。 崔氏帮他解开腰带后,又欲帮着他把外袍脱下来,王渊又道:“好了,我自己来。你忙你的!” 崔氏知他是怕自己累着,也就没在管他了,解了衣裙后往床上躺去。 第二日,王渊带着册子往大殿赶去。 大殿之上,景盛帝高坐在龙椅之上,文公公立于身侧高声喊道:“上朝!” 大殿之下,文武百官立于龙椅之下,随着文公公一声高喝,齐齐跪倒在殿堂之中,“参加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景盛帝威严的声音传出:“众卿平身!” “谢皇上。” 随着文武百官起身后,景盛帝又说道:“众卿可有事奏?” 王渊第一个出声喊道:“回皇上,臣有事上奏。” 景盛帝:“爱卿请讲!” 王渊站出队列说道:“臣是来感谢皇上和列位同僚,感谢皇上赏菊,也感谢列位同僚为南栎百姓的付出。”说完自宽大的袖袋里拿出账簿册子躬身呈向景盛帝道:“这是臣家人根据各家送来的银钱做好的账册,各位同僚派家人送来银两合计有三十二万六千五百两银子,加上臣家凑的一万两银子,合计有三十三万六千五百两。账册有三本,一本请皇上过目,另两本一份留于臣家中,一份送于南栎,也好让南栎县令和南栎百姓知晓朝廷为了南栎的付出。” 文公公走向王渊取走了他捧在手里的账簿,转呈向景盛帝。 景盛帝拿过文公公转呈过来的账册,打开看去,脸上浮出笑意来,心里暗道:这倒是个好法子,短短一天就凑集了三十多万两银子。合上账册后笑着说道:“列位臣工有心了,朕再次也感谢列位对朝廷,对百姓付出的心意。景盛王朝有列位在,是百姓之福也是我景盛之福,来日我朝必定更加繁荣昌盛。” 众大臣听后又是一阵高呼:“皇上英明神武,万岁,万岁,万万岁。” 呼罢,景盛帝道:“南栎县令王子瑜为百姓谋福,有功于朝廷,该奖,希望列位臣工也以王县令为例,心系百姓,心系朝廷。” 众臣“臣谨遵皇上教诲!” 景盛帝对着文公公说道:“把朕给南栎的圣旨拿出来给大家念念。。” 文公公“嗻”的一声回应后就转身向着他身后一些的另一公公走去,只见公公双手托着的一个托盘于胸前,盘里放着的郑氏景盛帝口中的圣旨。 文公公走近身后的公公后,双手拿着圣旨又走回到景盛帝身侧的位置,缓缓打开圣旨后,念道:奉天承运 皇帝诏曰,南栎县令王子瑜自上任以来,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为百姓奔波,为朝廷效力,…………特赐黄金千两,琉璃瓦千匹,布匹千匹,粮食千担,钦此。 文公公念完,朝中文武百官无不在心里暗叹,其余皆不说,这琉璃瓦千匹是什么意思?谁家能敢拿琉璃做瓦片来用?这东西也不是多贵重,就是不长见,稀少的很,就算是皇宫,也没有多少件琉璃做的器件!这南栎一个穷乡僻壤的地方,难道王子瑜还敢拿琉璃来盖屋子? 王渊不管众大臣心里作何想,跪向地上喊道:“臣先替南栎县令和南栎百姓谢过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景盛帝:“爱卿请起!” 王渊:“谢皇上!” 待王渊起身回到他的列位后,景盛帝又说道:“众位爱卿,有事上奏,无事退朝!” 今日早朝一派祥和之气,直到退朝走出大殿后,众大臣再忍不住心里的好奇,走向王渊就问道:“王大人,皇上赏南栎县令钱财也就算了,怎还把琉璃做成瓦片拿来赏给南栎了?莫非你家小子还要拿琉璃来盖房子不可?” 王渊也没遮掩,道:“嗯,用来盖暖房后种菜用。” 众人一听就更好奇了,从来没听说了这屋子里还能种菜,前几日让大家见识知道了这件事后,可现在有听说这屋子居然要用琉璃来盖!其中一大臣说道:“王大人,虽说你家小子能在这冬日里种出春夏才有的菜,也算是为百姓尽心尽力了,可这琉璃何其贵重和罕见,就为了盖一间种菜的屋子出来,这是不是有些得不偿失了?” 其他人听后也是一样的想法,这个成本花费的太大了。 王渊见他们好奇,只得把自己知道的告诉他们,道:“这琉璃瓦盖屋子是有些贵了,但是每间屋子不过是用上十余匹,也不算耗费,待种菜的屋子修建的多了起来后,以后南栎的百姓就是在冬日里也是有足够的蔬菜吃。” 众人听他这样一说后倒也不再有意见,另一人又问道 :“王大人,这法子既然这么好,何不让南栎县令把这法子公开于世,让我朝所有百姓也都能享受此等好事。” 王渊也只照实了说道:“这事公开是早晚的事,皇上的意思是现在拿南栎做示范,待南栎做好了便会向全国推广开来。” 前外南栎宣赏的时间定在三日后,南宫明玥在接到让他去送赏的旨意后,真是一番哭笑不得,矛盾非常的心理。 第192章 县衙行 南栎,杨树正带着郑氏,沐晨,沐安,还有沐月儿正在县衙做客。 几人正近一月新修建起来的暖房里转悠,王子瑜就说道:“婶子,我总觉得这间暖房的菜长的不是很好,没有其他屋子里的好,感觉小了一些。” 杨树自打和郑氏种菜以来,对地里的活也掌握了不少,看着地里的菜,和他们暖房里种的品种都差不多,但是每块地上可比他们下的种要多,种太多了便长不开了,扶着郑氏先说道:“种的太密了,长不开。” 郑氏点了点头道:“是有些密了,让人匀匀,过几日就长起来了。” 王子瑜听后马上对着身边的衙役吩咐道:“去把王伯他们叫过来一下。” 衙役领命后就去喊人去了,不大一会衙役带着两人走了过来。 一男一女,三十开外,走过来后两人躬着身子就喊道:“大人!” 王子瑜道:“这菜是咋回事?怎么长的这么小?” 两人见王子瑜不高兴的问起,吓得立马就跪到了地上,男人哆哆嗦嗦的说道:“撒种的时候怕有些长不起来,就多撒了些,后来想着这大冬天种出来也不容易,就没舍得拔了,我想着着过两日再挑些粪水来灌灌,也能长的好。” 郑氏说道:“大哥也是种地的好手,只是这苗长不开,你浇再多的肥也一样长不开,不如拔些出来,再浇肥也能长的更好。” 男人回道:“太太说的是,是我想岔了,我这就匀匀,明天在浇些肥,很快就能长起来。” 王子瑜见他也不是故意怠慢,又说道:“以往你们怎么种菜的现在还就怎么种,只注意到屋子里的温度,该添柴火时添柴火,该开门时开门就对了。” 男子忙应道:“小人记下了。” 从暖房出来时天色也暗了下来,王子瑜又说道:“婶子,一会想吃什么,我让人给你做?”他知道郑氏有孕,现在是他们家的重点保护对象,爱屋及乌,他也先就先问问她的想法,更何况在种菜上,很多都是郑氏在出主意。 郑氏道:“我随你们就好。”只从前段时间全家都调理了一番身子后,她现在是吃啥都香,精神也好的很,一点都不犯困。 王子瑜知她客气,又低头转向沐晨问道:“晨晨,你想吃什么?” 沐晨想了想道:“吃个汤锅!汤锅吃了暖和。” 王子瑜道:“好,再烤只鸭子来吃。” 晚膳后,大家也没急着去休息,王子瑜请他们来县里一是想让他们看看新建的暖房,再有便是随着暖房修多了起来,种出来的菜也多了起来,想着和他们商量商量以后的价格。王子瑜先问道:“杨叔,婶子,我也不和你们客气,以前我只管读书和玩,出来这两年也只知道公务的处理,这种菜也是近段时间才知道一些,可这买卖我却是不大懂,就想和你们问问你们,你们以前也做过买卖,这些菜以后该怎么卖才好?” 杨树看了看沐晨,他也不知道这菜要怎么卖才好?毕竟这主意都是沐晨想出来的,说的是多种出来的菜就拿去卖了赚钱,赚的钱不但可以扩大暖房多种菜,还可以用在南栎的修建上,比如修路,建学校,帮助一些孤儿寡母家庭。 沐晨转头看向王子瑜,问道:“子瑜哥哥以为该怎么卖才好? 王子瑜也不是没有想过这事,正是因为想过才找他们来问的,道:“南栎太穷,即便我们种出来的瓜果蔬菜再便宜一些,他们也还是买不起,但这菜我们种的也花费了不少精力和钱财,长期低价卖,也是不能长久坚持下去的,所以价格上也是不能少。可不少,老百姓如何能吃得起?”他正是为难在卖的钱少了不能长久支撑下去,可多了老百姓又卖不起! 沐晨道:“我们村里面有人住茅屋,村长家和我们家住的是砖瓦房,可是出了村子,县里好些人家的房子又比我们家的房子好很多,我们家还没他们房子一半大,我知道我爹挣得钱少,所以才住不起县里这样的房子,也穿不起绫罗绸缎,所以我和月儿姐姐,还有大哥都是穿的很一般。可这些都是很正常的啊。” 王子瑜随即反应过来,是自己想的太宽广了些,这世道,想要过什么样的日子,还得靠自己去争取才行!自己虽为一县之长,可现在能做到的也顾不全每一个人。道:“还是晨晨看的明白!” 沐晨装愣的看这王子瑜,似听不懂他说的话,杨树这时才说道:“他懂个啥,往日里在家我就给他们兄妹说过,现在家里日子也不宽裕,比不上以前,但不管咋样这日子都要过。以后他们兄妹想要过啥日子,就看他们以后的造化了,这天下也就和一个家一样,只是家里人多了些。” 王子瑜听后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道:“杨叔这比喻恰当。” 这是沐晨又说道:“爹你说天下就像咱们家一样,那子瑜哥哥是不是就像家里的大家长一样管着家?” 杨树点头,状是很认真的点头说道:“不错,你子瑜哥哥就是咱们南栎的大家长。” 沐晨随即又说道:“子瑜哥哥,你是大家长,那咱们家的菜你可不能卖便宜了,不然就亏大了,还是多卖些钱,卖了钱后把各个地方的路先给修缮一下,路通了,不但可以把菜送到其他地方去卖,就是想买我们菜的人也方便来,以后也才能赚更多的钱。”说完看向杨树,问道:“爹,我说的对不对?”沐晨觉得这样说话太累了。 杨树再次点头:“对,不但要修路,以后最好是每相邻的两三个村就修一间学堂起来,村里的娃们也好读书。”杨树把沐晨以前在家说过的话说了出来,他也觉得很累。 沐安在一旁听得也很累,看着两人演戏更累! 沐晨笑眯眯的看着杨树,道:“是该多读书,多读些书,才能变得聪明,就像子瑜哥哥书读得多了还能当官。” 父子两人边演着戏,边把想说的也都说了出来。 两人演戏完后,沐安才说道:“我们是不是可以把暖房修几个在一些村子里,一来可以请村里人帮着种,还有他们砍的多的柴火回来也可以卖给我们赚些钱用。” 王子瑜抬头道:“只是边远一些的村子来回折腾的很,路上花的时间也多。也有一些地方,怕是连马车都进不去。” 沐安趁机问道:“子瑜大哥,南栎是不是秦南最穷最偏远的?” 王子瑜想了想后回道:“不算,最穷,最偏远的是流放地,不过我们也只比流放地好了那么一点点。” 几人听他说到了流放地,心里不禁“咚”的一下快速的跳了起来。 沐安更是按耐住激动的心情,又问道:“流放地?” 沐晨也跟着问道:“子瑜哥哥,流放地是做什么的?” 王子瑜想着他们不知道这个也正常,解释道:“流放是对一些犯过错误的人的惩罚,把这些犯过错的人押送到一些偏远又很穷的地方去生活,这些地上就是流放地。” 沐晨眨着大眼看着杨树,道:“爹,还好我们没到流放地,不然就更穷了。” 杨树瞪了她一眼,“好好说话。” 沐晨瘪了瘪嘴接着问道:“流放地有名字吗?到我们这远吗?” 沐晨问出的时候,几人觉得心都要跳出来了一般。 王子瑜道:“当然有名字,秦南的流放地是黑河,不算近,从县里出发过去估计要四天左右的时间才能到。” 得知地方后,杨树接过话去,又聊过一阵其他后,几人也就各自回到自己的房里休息去了。 等着送走杨家几人去休息后,王子瑜带着刘师爷又去到了书房,到了书房后,刘师爷先说道:“大人,你怎么想?” 王子瑜坐在桌前,细细的想着杨树和沐晨刚刚的对话,半晌后回道:“说的很有道理,只是我在想晨晨他这么小怎么就懂得有这么多?”根本没想他们问起流放地的事情来。 刘师爷回道:“晨晨小公子这样聪明的当真是世间罕有,怪不得他有人想要害他。” 王子瑜道:“你明日就安排下,让人尽量在这段时间内到各城镇,村子去统计下人数,还有当地到县里的路现在都怎样,每村孩子在上学的也记录下。”说干就干,这路不同,确实不方便的很,若这次朝廷送的赏赐多,就多修几条路,暖房的收成再慢慢建学堂,一步一步慢慢来,南栎总会好起来的。 沐晨和沐安一个房间,回房后,沐安就说道:“晨晨,你表现的太过明显了。” 沐晨也觉得自己太过着急,前面她想着王子瑜若是三年任期满后 ,考核为上,就肯定会回到京里,等到他们两三年再去京里时也能有个人照顾下,不说照顾,有个熟人在,很多事也能方便打听些。 后面则是激动的,回道:“大哥,我知道了,以后我尽量少说些话。” 几人在县里住了两日后就回到了村里,沐安沐晨两人又去学院里上了有十来天时间的课后,学院也放假了,等到年后才又开学。 放假当晚,沐晨跟着付老爷子学医的时候就又提起了去流放地找家里人的事来。 第193章 出行准备 “师傅,我放假了!”沐晨在付老爷子讲完今日所讲之后说道。 付老爷子笑着看向她,笑眯眯的说道:“好,这下你可以好好休息休息了。” 沐晨摇头,提醒道:“师傅答应带我去找我爹娘和爷奶他们的。”如小狗般乞怜的看着付老爷子,现在家里的人也就只有和他一起去才最安全。 付老爷子也不在继续逗她,直接说道:“今晚好好休息一晚,明日把要带的东西准备齐全,后日我们就出发,可好?”这也是他一早就计划好的,早去也能早安心。 再说,要准备的药丸,药材他早已都备好,至于其他的东西,也不能多带。算下来也没什么好准备,所以明日一天准备也充足的很。 再有便是,算时间,赶车去黑河多则三日,来回路上至少也要耽搁六七日的时间,若能在六七日内赶回来,正好还能赶上除夕。 沐晨听后顿时兴奋了起来,扬声喊道:“谢谢师傅,我现在就去准备东西。”喊完就跑向药房外,先是去找郑氏,去找她把给星儿做得衣裳都准备好,后日好带去给星儿,还要去给大哥说一下,和大哥商量要带些什么东西给爷奶他们。 付老爷子看着沐晨兴奋跑出屋外,也没说什么,从出事到现在,恐怕也就只有这件事才能让他们兄妹高兴一些。 沐晨先生来到郑氏和杨树房前,屋里还亮着灯,抬手在半关的门上敲了一下后喊道:“爹,娘你们睡了没?”声音难掩兴奋之情。 两人自然是还没睡,郑氏坐在桌前,手里正拿着一件衣裳再做,杨树则坐在旁边看书陪她。 听见沐晨的声音,郑氏应道:“还没有呢,你学完了?我去给你打水洗漱。”每日她都会等着沐晨跟着付老爷子学完医术后,陪着她洗漱好了后才会回屋休息。 沐晨推开门走进屋里就兴奋的说道:“娘,师傅说后日就带我去找我爹娘和星儿他们。”沐晨进屋后把这事迫不及待的说了出来,她想着她听后肯定会和她一样高兴的不得了。 郑氏听后如她所想,高兴的说道:“好,好,我这就去准备要带的东西。”说着眼眶也红了起来。 沐晨走到郑氏身边,抱着她,轻轻说道:“辛苦娘了。”心里也泛起了酸意来。 郑氏现在也不能再抱她起来,只两手抱着她的脑袋,道:“不苦,娘不苦,只是苦了你这么小就操心着家里家外。” 沐晨听后心里的酸意不觉更甚,但好在杨树走了过来,道:“你们这时做啥?明明该高兴的事,你们娘俩就只顾抱头痛哭了,快别哭了。” 郑氏听后忙拉着沐晨,轻试了她脸上的泪珠,道:“对,我们不哭了。” 沐晨轻点头“嗯”了一声。 杨树见他俩不在哭了,又说道:“这时也晚了,明日再准备些东西,不过也没甚好准备的,虽说流民在流放地也不会多加干预管束,但是若有人上门送大量的东西还是容易被人监察。” 沐晨听后道:“那就只把给星儿妹妹的衣裳带去,和再带些药丸。” 杨树点头:“可以,明日我去镇上换些碎银子回来,到时多带些银子去,他们缺了啥去集市买也方便。” 沐晨道:“谢谢爹。” 杨树轻揉了下他挽起来的头发,“和我不需要说谢谢,快去和你大哥说说!” 沐晨应道:“嗯” 随即出了两人的房间找沐安去而去。 门虚掩着,屋内的灯挑到最亮,沐安也正坐在桌前专注的看着书,即便已经休沐他也丝毫未曾放松。 沐晨走到门口边推开门边喊道:“大哥。” 沐安转身,看见沐晨走了进来,道:“和付老学完了?” 沐晨点头,走近沐安抬头看着沐安,又喊道:“大哥。”声音轻轻柔柔,嘴角微翘。 沐安看着走近他的沐晨,问道:“什么事这么高兴?” 走到沐安身边后,沐晨又说道:“大哥你猜?” 沐晨看着她,还没猜就先问道:“眼睛怎么红了?” 沐晨道:“刚刚眼睛有些痒,揉了下。” 沐安把她抱了起来,让她坐在自己腿上,“撒谎都不会撒!” 沐晨:“师傅说后日就带我去找爷奶他们,我一时高兴的。” 沐安听后心里也是一阵惊喜,道:“一路都很冷,多带些衣裳,再带床被子放进马车里。”他知道他不能去,不能替她去受着一路上的苦,唯有能做的也只有叮嘱她注意安全,多穿些衣裳以免受凉。 沐晨应道:“大哥放心,我肯定会照顾好自己,而且还有师傅在,肯定会没事的。” 沐安听后担忧之情并未见松,反倒是更加的担忧了,他们一老一少,怎能让人放心,道:“付老年纪也大了,你又还小,还是我送你们到流放地附近,快到地方后你们再去,我去找个客栈住下了等你们。”来的路上他们都能一路顺利的躲过官兵搜查,现在就更加不容易被搜查到了。 沐晨听后也拿不定主意,她不清楚这古代的搜查会持续到多久,万一中途遇到搜查的怎么办?虽说乔庄打扮也能遮人耳目,但难免出岔子,这可不同于来时,来时是迫不得已,现在已是安全,若再去冒险后出状况就得不偿失了。 说道:“大哥还是安心的在家等消息,路上我们可以雇人赶马车,这样大哥也就不用再担心了。” 也没再坚持,回道:“好,辛苦妹妹了。”他一直喊她名字,甚少喊妹妹,现在他却喊她妹妹,心里泛起的丝丝苦涩和无奈也终别无他法。 “大哥被人强按了罪名所以不能有自由,所以大哥无需沮丧,等我们一家又回到以前的日子,我就只做哥哥们的小跟班,或是带小叔家的弟弟们玩。”沐晨安慰道。 沐安轻点头道:“好!”一定会有这一天的。 一夜,除了沐月儿心无她事的睡了一个踏实觉,其他人都是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心里无不是揣着心事。 第二日,郑氏和杨树最先起床,吴婆子听见动静也翻身起床了来,走进后厨,见杨树正在和面,一大盆的面,郑氏则在剁肉,肉也不少,心道:莫非是嫌弃她平日里做得饭菜太少了不够吃,但这也太多了,先问道:“老爷太太,怎不叫我一声?和这么多面是要做什么?” 郑氏看着吴婆子说道:“反正没睡着就早些起来了,吵着吴婶你了?晌午你再补会觉。” 吴婆子道:“年龄大了觉少,和这么多年,这是要做什么吃的?” 郑氏回道:“付老准备带着晨晨去游历,我怕他们一路上不好找吃的,就起来给他们做些饼带上,路上饿了也好填填肚子。” 昨晚在沐晨走后,两天又说了半宿的话,杨树给她说了,越往流放地走,越是人烟稀少,吃的住的都不容易找到,所以她猜想着早点起来多打几个饼给他们路上带着吃,不止是饼,还准备炕些肉干,再准备一个小炭火炉子,一路上烧着暖和不说还能烧些水喝和把饼给烤热。 吴婆子听后,不禁松了口气,不是她做饭不好就好。走到一旁洗过手后就接过郑氏手里的刀,说道:“我来剁肉,太太你去熬些粥,等会将就着这些饼,我再炒了豆角,蒸个蛋,早膳也就够了。” 郑氏道:“我也这样想的,所以这面就和的多了些。” 知道他们和面和自己无关,吴婆子也有心情开玩笑了,道:“我还想着莫非是我平日里饭没做够,你们才亲自下厨来做饭来了。” 郑氏已经往锅里舀好了水,正转身往灶间走去准备烧火,听了吴婆子的话后,噗呲一声笑了出来,“吴婶也太会想了,我们平日吃多吃少,你还不清楚。” 杨树也跟着一起笑了起来,吴婆子也不尴尬,道:“后来一想可不是的,天天家里饭菜也有没吃完的时候,大家胃口也不是能吃完一盆面的人啊!” 三人一顿说笑,早饭做好后,早饭也很快做好。 吃过早饭后,杨树挎着一个布包就准备往集市走去,付老爷子见他出门,道:“我也去镇上转转。” 两人一到上路,走出院子后,杨树就问道:“付老,路上可找好了人手?”相较于沐晨,他对眼前的人了解的更多一些,除了知道他有“神医”之称,迷谷谷主之外,他更清楚的知道,这样的人身边不乏眼线和藏在暗处保护的人。 付老也没藏着,回道:“前段时间,我们镇上的牙行好像换了东家,就连用来租借的马车都换得比以前好些了,我正准备去租一辆来用用。” 杨树道:“还是付老你安排的周到。”他以前虽有些能力,可终归是不能和他这个一谷之主来比。 见他路上已经安排好了,也就不再操心,心底又忍不住叹息了一声晨晨救人的水平,太高了!先不管以后咋样,就凭她现在迷谷少主的身份,在这个世道也能横着走了。 第194章 找去 两人到了镇上后就各自往各自要去的地方而去,到了镇上后两人也没耽误多久,约莫半个时辰杨树就来到镇上唯一一家的牙行,看着付老爷子坐在里面喝着茶,并悠闲的和人闲聊着。 想着他早已谈好,也不打算进去了,站在门口就喊道:“付老,可谈好了?”看着和付老说话的人,没生的很,牙行他也来来回回走过好几回,里面的人也都见过,店里有三人,一个十七八的瘦小些的小伙子,另两人是一个三十来岁的妇人,另一个是和妇人年纪差不多上下的男子。可现在看着店里,瘦小的小伙子在屋内一旁站着,在有就是和付老说话的这副生面孔男子了,猜到:这人应该就是他派来的了。 付老看着杨树过来了,马上回道:“早谈好了,就等你来了一道回去。” 杨树见他说谈已谈好,则直接说道:“那走,回去了,也快晌午了。” 付老站起来对着牙行的人说道:“我可说好了,明早一早我便过来,你们可得把马车准备好。” 生面孔的人的应道:“老爷子您放心,准一早就给您准备好。”说话语气比平常更为恭敬。 走出屋子看着他背出来的背篼几乎都装满,道:“家里还是该添辆马车,这样出行也方便些。” 杨树则说道:“马车还是再等等,等暖和了先卖头牛回来,又能犁地,又能拉东西。”他们现在最多也就去镇里,没必要买辆马车在屋里放着,且春后,家里的地也要开始翻地下种了,有头牛也能省些事。种种地,好歹他们一家也不算太出格,就像现在家里菜他们每日都会送一些到镇上饭馆里,赚些钱回来,也是为了做个样子,让人少怀疑些他们。 付老也知道他的顾忌,如他所说买头牛也是好的。 第二日, 一家人都早早的就起床了,吃过早饭后,又是一通收拾。收拾完后,付老爷子和沐晨,还有背着一个背篼的沐安往镇上走去。 三人到了镇上后径直往牙行走去,走到牙行果然看见昨日和付老爷子说话的男子已经牵着马车等在了屋外。 男子见着三人后握着手里的缰绳往前走了两步后喊道:“老爷子来了,快请上马车,我一早就起来把里面烤的暖呼呼的,一准保证你们在里面冷不着。” 付老爷子笑吟吟的说道:“这次要是坐的舒适,以后肯定还来照顾你们生意。” 男子把车门打开,里面的布置也一览无遗,车里铺着的是一张光滑洁白的皮毛,皮毛上放着的是一张小桌,桌上两个手炉。桌下车窗两侧还隔放着一张叠的整齐的被子。 沐安看着车内的布置,心里暗暗惊叹,怪不得婶婶说让带两床被子上放在马车里,付老却说不用,这样的布置就算是睡在里面也不会冷了。 男子把车门打开后就喊道:“老爷,公子里面请。” 付老爷子道:“不错不错!”随即先一步踩着马车前放着的凳子往车里钻去。 男子听着付老的称赞,脸上一喜,回道:“多谢老爷子夸赞。”说完后又说道:“小公子还小,这马车有些高,我抱着您上去。” 沐晨道:“多谢大哥哥,大哥哥叫我晨晨就好。” 沐安看着男子把沐晨抱进了马车,忙把背上还背着的背篼放下来后,把里面的包裹好的几个包裹一一放进马车,放好后对着坐在马车里的付老深深的鞠了一躬后道:“路上就多麻烦付老了。” 付老摆了摆手:“放心,我的弟子我肯定会照顾的很好。” 沐安:“多谢付老。” 随后又对着沐晨说道:“晨晨,路途遥远,路上不可任性,多听付老的话。” 沐晨应道:“大哥放心,我肯定不会任性惹事,大哥只管在家安心的等着我回来,等我回来陪着大哥一起过年。” 送君千里,终有一别,沐安最后对着赶车大哥一番言谢后,男子驾着马车带着付老爷子和沐晨奔向了寒冷的风中。 一路严寒,不过好在车内准备的充分,两人倒也没被冻着,马车越是靠近黑河感觉越是觉得寒冷,比他们住的村子还更冷上几。 路上比预计的时间还多花了一天,风雪太大,即便他们挑选的马已是良驹,跑在大雪漫漫的路上也是慢了很多,第四天午后,终于到了黑河界内。 男子一路赶着马车径直向前,直到眼前出现几处茅草盖的房子,拉紧了手中的缰绳,转头对着马车说道:“主子,少主,前面就是沐家所在的地方了。” 在他们出了镇子后,付老就把男子的身份说与了沐晨,男子姓方,名海,是被派遣过来保护他们,不过他们住在村里,平日里连多的人都不会接触,自他和另一人被派遣过来后,除了刚到时那几天,他们还天天往村里溜达,到处转悠,现在则是天天守在牙行,等着被安排和吩咐。 付老看着有些紧张的沐晨,说道:“走慢点。按照之前的商量好的来办。” 方海领命后,马车也就慢了下来。 沐晨听着方海的话,久久不能平静,终于到了,她终于可以再见到爷奶,爹娘他们了。这时耳边传来她师傅的声音“镇静点。” 沐晨回神,使劲眨了眨眼睛,“嗯,谢谢师傅提醒。” 付老继续说道:“别让人看出端倪来。” 沐晨深呼吸了一下,点头道:“知道了。” 付老很满意她的表现,越是紧张激动时,越是要克制好自己的情绪,徒弟年纪虽小,可在这方面,比很多成年人都做的好。 马车走的很慢,但也终有走到的时候,方海一声“吁”,马儿便停了下来,接着就听见他跳下马车的声音,随后喊声传来接着就听见方海的说话声传来:“打扰这位大叔了。” 接着就听见另一人的声音传出,“你有什么事?” 沐晨听着声音,心里忍不住的翻腾,这是二伯的声音。后方海的声音又传来:“我家先生带着我家小公子来此地寻药而来,可小公子因路上风雪太大而受了寒,现在有些发热,想借用先生屋子,让我们略避避风寒后再走。”正巧这时天上又飘起了雪花。 沐二伯听后,道:“家中贫寒,若是不嫌弃就随我来。” 方海谢道:“多谢先生。” 方海说完就转身向着马车车门走去,走过去后先说道:“老爷,咱们遇到好人了,终于有人家肯让我们避避风雪了。” 随后付老爷子先下了马车,下车后先是对着沐二伯谢道:“多谢阁下!”说完又对着方海道:“把公子抱下来。” 方海依言钻进马车把沐晨抱了下来。沐晨被方海抱在手中,虚着眼打量沐二伯。 看着眼前的人,先是只觉眼前的异常的瘦弱,颧骨高耸,一双眼也凹陷了下去,身上的袄子看着倒不是很旧,但是看着却是单薄的很。眼泪不受控的往外滚,只得转头再使劲的闭着眼睛,不让更多的泪水滚出来。 三人跟在沐二伯的身后,走进屋后就暖和了一些,沐晨再虚着眼睛看向屋内,屋内烤着一盆火,奶奶和一个她不认识的姑娘手里各抱着一个娃围在火堆旁烤火。爷爷则是躺靠在一个躺椅上,一副精神不济的样子。大伯和他爹,还有四伯正在编着竹编。身旁还有做好的篮子,背篼什么的。哥哥们和她娘,还有婶婶们却是没见到。 进到屋子后,方海又说道:“能不能麻烦先生,让我家小公子在你们床上躺一会。” 沐二伯看着他怀里抱着的小人,虽还没见着小孩,但是这孩子一直被抱在怀里一动不动,怕是病的有些严重,道:“他这是啥病?严重不?” 付老爷子见状马上解释道:“阁下请放心,我小孙子只是沾染了风寒,这会用药后有些想睡觉,所以才来打扰阁下一家,想让她好好歇歇也能恢复的快一点。” 这时蔡氏站起来说道:“这大冷天的,咋把孩子带出来到处跑,老二你快带他去我和你爹的房里,让娃好好睡上一觉。”蔡氏信佛,她相信只要她多做好事,菩萨肯定会保佑他们一家人平安的。 沐老二听后道:“你们跟我来!”说着就带着三人往另一间屋子走去。 沐老二走在前面,先走进屋内,直至走向床边,方海跟在他的身后,最后才是付老爷子,付老进到屋后,顺手就把房门关了起来。 沐老二见他关门也没在意什么,指着眼前的床道:“你们就在这里歇一会!我先出去了。”说着就往门口走去。 “二伯!”沐晨喊道。 沐老二如同雷击一样,不敢相信耳朵所听见的,直到耳边有传来一声“二伯,是我啊!” 沐老二僵硬的转过身子,看着已经站在了地上小人儿,即便眼前的小人一副小公子打扮,可他仍是一眼就能看着她是谁来,不敢相信的喊道:“晨晨!” 第195章 相见 沐老二僵硬的转过身子,看着已经站在了地上小人儿,即便眼前的小人一副小公子打扮,可他仍是一眼就能看着她是谁来,不敢相信的喊道:“晨晨!” 晨晨来了,她现在就活生生的站在自己面前,想着这是真的,可沐老二仍觉自己有些恍惚,又再次喊道:“晨晨,是你吗?” 沐晨冲到沐老二身边抱着他又喊道:“二伯,是我,我是晨晨,我来找你们来了。”若屋里没有坐在火堆旁的那个不清楚底细的姑娘,她早在进屋后她就承认了身份了。 沐老二抱起往日里疼入骨子的小侄女,“你咋跑来了?咋胆子这么大呢?这多危险,你咋就这么乱来呢,这要是被人晓得了可咋办?”高兴之余又忍不住担心。 晨晨抱着沐老二的脖子,小脸贴着他被风霜吹皱的脸,道:“不怕,我师傅和方大哥送我来的,没有外人知道我来找你们了。” 沐老二这才看向一同进来的两人,忙把沐晨放下,对着付老爷子和方海就要跪下去,这样的大恩,他再也找不出其他的法子来谢了,付老倒是勉强可以受他一跪,但是方海却是不敢受的,伸手扶住沐老二,道:“伯父请起!” 付老爷子也说道:“无须客气。” 沐晨也是舍不得他二伯下跪,抱着沐老二手臂道:“就是,二伯快别客气了,咱们都是一家人,不用这样客气。” 沐老二宠溺的说道:“咱们晨晨越来越厉害了。”他知道侄女聪明,可她来秦南这事,他是想都没敢想过。 沐晨转身拉着付老爷子的手,对着沐老二笑着说道:“我师傅厉害,所以我才能来的。”说完又接着道:“我师傅姓付,二伯就叫我师傅付老就好。” 沐老二躬下身子就说道:“多谢付老照顾着晨晨,又一路送她来找我们,辛苦您老了。”这一路天寒地冻,雪又积得深,路上有多难走他又不是不知道,真是难为他们送她来了。 付老笑着说道:“说到谢,我才应该谢谢你们才对,让我有了这样一个好徒弟。” 沐晨随后又介绍道:“这是我师哥,方海!”他入门早,说是师哥也不错。 沐老二又躬身谢道:“多谢方小哥平日里照顾晨晨了。” 方海忙还礼道:“应当的,应当的,伯父客气了。” 一番言谢,沐老二在高兴之余也终于想起了屋外还有一大屋子人在等着这个好消息,道:“晨晨,你现在是休息会,还是一起出去?” 沐晨先问道:“进来时,我看屋里有个大姐姐在,她是谁?” 沐老二道:“放心,她是你四婶的丫鬟,抄家时跟着来的,那丫头实的很。” 听他说没问题,沐晨就说道:“那我们就出去!” 沐老二想了想道:“我先出去把人都喊到堂屋里后,你再出来。”其他人都还好,他怕他爹和娘一时激动受不了,自己先出去说说,也好一下见到人更突然的很。 沐晨点头,应道:“嗯,我等二伯来喊我出去,我再出去。” 沐老二见她乖巧的样子,这会才觉不那么恍惚了,就和以前一样,侄女还是一样的乖巧可爱,又聪明。 沐老二转身出去后,又进到堂屋里,先是对着还在编着簸箕篮子的沐庆明喊道:“老三,别编了,你去把弟妹喊过来,我有事和你们说。” 沐庆明手下的动作停了下,问道:“啥事?” “你快去喊过来,我就说,顺便把老四也喊过来,锋儿他们就暂时不喊了。”沐老二催道。他还要留在这给他爹和娘先铺垫下,不然两人一下知道了这个消息,怕是一时惊喜过度,身体受不了。想到两人的身子,他也松了口气,晨晨来了,他们也就能好了。 沐庆明只得起身转身向着陈柳珠几人做刺绣的屋子走去。 等到沐庆明走后,沐老二对着蔡氏也说道:“娘,你把谦儿和浩儿放到房里去,等梅香照看着,我有事给你说。”梅香便是和蔡氏一同抱着娃的姑娘。 蔡氏一样先问道:“啥事啊?你也不先说清楚就指派人。” 沐老二道:“有关晨晨的,你快去了过来就是。” 这话果然有用,蔡氏起身对着梅香道:“走,你去床上陪着他们兄弟躺一会,正好他们也该睡觉了。” 蔡氏走了后,沐老大也没编簸箕了,站起来道:“是不是刚才来的那三个人给我们送消息来了?晨晨让他们来的?”沐老大猜着他陪着三人进屋出来后就编派大家,肯定是晨晨让他们来送消息的。 沐怀德躺在躺椅上也来了些精神,看向沐老二道:“晨晨咋了?”他想听到他们三兄妹的消息,可也怕是啥坏消息。 沐老二又怎会不知他的心思,马上回道:“好消息,好消息!爹啊,你一会可不要太激动了,天大的好消息。” 沐老大看他卖关子的样子,道:“啥天大的好消息,未必然晨晨她还能现在就站在我面前。” 沐老二看着沐老大笑道:“大哥倒是会猜,我就怕晨晨真的出现在你面前的时候,会吓你一大跳,等会你可要稳住了。” 沐老大笑道:“我肯定稳得住,就等你把她变出来。” 沐老二也不和他多说,一会就知道了,看着他娘蔡氏先过来了,又说道:“爹,娘,刚刚进来的人是晨晨的师傅和师兄,他们来看我们了。” 不只是沐家两老听到这个消息没反应过来,就连沐大伯也愣住了,暗道:这还真是个好消息。 沐老二说完就见陈柳珠激动的走进来对着沐老二就喊道:“二哥,你说的可是真的?晨晨她现在怎么样了?” 沐老二道:“好,她好的很!”说完,看着该来的人都进来齐了,对着后面进来的沐庆志道:“庆志,你先把门关下。” 沐庆志忙把门关上,如果真是关于晨晨他们三兄妹的消息,是应该小心一些才好。 沐老二见门也关好了,又看着沐家两老,对着小蔡氏道:“安子他娘,二弟妹你们把娘扶着些”他自己则走到沐怀德躺着的椅子边蹲下身子后又才说道:“晨晨来了,晨晨来看我们了。” 一句让大家无头无脑的话让大家问都不知要从何问起,沐老二看着他们的样子,笑道:“刚刚进去的小哥手里抱着的就是晨晨,晨晨跑来看我们了。” 陈柳珠最先反应过来,颤着声音问道,“二哥,真的是晨晨来了?” 沐老二点头:“真的,真的。”我去喊他们过来,他们现在住的屋子,并不是按照沐晨以前在清河村设计而修建的,仍是沿用以前的修建方式。 沐老二看着沐怀德一时还没过激的情绪,也放心了些,起身往门外走去。 看着沐老二出去,大家这才反应过来,晨晨来了,来看他们来了! 沐怀德只觉胸口起伏难平,又些喘气的喊道:“晨晨。” 沐老大忙上前替他轻拍胸口,道:“爹,你可不能激动,晨晨来看我们是好事,你要急的吊不上来气,可气就遭罪了。”也顾不得刚刚沐老二指派大家,又吊他胃口了。 很快,门外进来四人,进来后门又被重新严严实实的关上了。 沐晨只觉自己进到屋子后,就被冲过来的人紧紧的抱在了怀里,“晨晨!” “娘,是我,我来了。”沐晨也紧紧的抱着陈柳珠。 蔡氏也跑了过来,一把也一起抱着沐晨,“我的晨晨啊。” 一时屋里一片哽咽声。 虽说沐老二给大家提前说了一下,可这一下并未起到多大的缓冲,沐怀德的胸口起伏更加不平起来,脸色也紫了起来,嘴巴长得大大的,沐老大紧张的喊道:“娘,弟妹,你们先把晨晨放了,让她来给他爷看看。” 两人一听,忙把沐晨放开了来,沐晨看向沐怀德的样子,只觉心都紧紧的抓在了一起,以前天天抱着她,拉着她到处跑,让她多出门走走身体才长得好,可现在却是艰难的躺在那里,跑到沐怀德身边,拉着他的手就喊道:“爷爷,我来了,别怕,你很快就好起来了。” 这时方海把提前准备好的一个小罐打开,从里面倒出一粒药,道:“晨晨,让爷爷先服下。” 沐晨泪流满面的拿过方海倒在手里的药丸,沐庆志这是从桌上倒了一杯水过来,道:“晨晨,你先把药喂给你爷。” 沐晨点头把药丸放进沐怀德嘴里,接着沐庆志把水杯也凑近沐怀德嘴边。 沐怀德吃下药后,沐晨小手在他的胸口由上至下轻轻往下抹着,一边抹,一边还说道:“爷爷,我来了,还有我师傅,我师傅可厉害了,是医术比我还厉害的大夫,有我师傅和我在,爷爷过几天就能好起来了。”沐晨调笑着说道,就想他能平静下来。 沐老二也蹲到沐怀德身边,道:“对对对,爹,你可不能这么激动了,你再这么激动,我们都不能好好说话了。” 一句话让大家苦笑不得,但也是事实,这话和沐晨的调笑一样,让大家都轻松了起来,也不似刚刚那么激动,沐怀德也慢慢的平复了下来。 第196章 重逢的温情 沐怀德慢慢的不再喘气,又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后,粗糙干瘦的大手握着沐晨小手,仍有些许吃力的喊道:“晨晨!” 沐晨微笑应道:“诶!爷爷,我来了!” 沐怀德浑浊的眼里一行清泪流出,伸出另一只手往沐晨脸上摸去,轻抚上孙女细嫩红润的脸蛋,又看着她也不像是过得不好的样子,孙女没受什么苦就好!“咋就跑来了呢?要是被人知道了该咋办?” 沐晨应道:“爷爷放心,我不在通缉的名单里,再说我师傅可厉害了,有我师傅在,没人敢对我不好。”她并不打算说她在读书,和以后欲进入朝廷查案后救大家出来,只说自己现在都是靠着师傅,师傅很厉害,很厉害,至于究竟怎么个厉害,当然就是医术了,天下无双。 沐晨说完站起身来,走向付老,拉着付老,对着沐怀德介绍道:“爷爷,这就是我师傅,我师傅他就是咱们景盛人人都想要找的‘付神医’,有我师傅在,爷爷的身体很快就能好起来。”说是在给沐怀德介绍,其实也是在给屋里所有人介绍。 沐晨说完又接着说道:“师傅还说了只要有他在,就没人能动的了我。”转头看向付老,“是,师傅!”她说这些完全是想让大家放心。 付老满意的点头,保证道:“大家放心便是,晨晨跟着我,肯定不会有事。” 沐怀德翻身就要起来,嘴里还不断的说着“谢谢老爷,谢谢大老爷,谢谢你帮我照顾孙女。”激动的也不晓得要喊什么,老爷,大老爷一通乱喊。 沐庆明则拉着陈柳珠当即就跪了下来,沐庆明磕头道:“谢谢神医,谢谢恩人。” 陈柳珠也跟着磕头,一脸的泪水,但此刻却是喜悦的泪水,往日的担心,这一刻终于放心下来。 付老按住了翻身要下躺椅的沐怀德,却是管不了屋里一大屋子人,蔡氏在沐庆明和陈柳珠跪下后也跪下来道谢,她这一跪,屋里人也都齐齐的跪了下去。 付老爷子,看着屋里都跪下去的人,忙喊道:“大家快请起,快请起!”说完又对着方海和沐晨道:“还不快去扶大家起来。”至此,他也算是明了一些,为何她这个徒弟会对家里所有人都放心不下,因为不管是生她的爹娘,还是爷奶,叔婶,都是满心满眼的宠着爱着她。 沐晨先是把蔡氏扶起来,“奶奶快起来。”随后又喊道:“爹娘,大伯,二伯,四伯……,你们快起来了!”挨个把屋里的众人都喊了一遍。 等到大家起来后,沐晨又说道:“师傅,你先帮我看看我爷爷他究竟是怎么了?”说话间又扶着沐怀德躺好“爷爷,你先躺好。” 付老看着躺好在躺椅上的沐怀德,观望面色后,又让沐怀德伸出舌来观望,后再是把脉,把脉后问道:“先说说身子都有那些不好?” 沐怀德道:“平日里都还好,就是走路快了,做事的时候有些吊不上气,胸口像是压了块石板一样。” 付老又问道:“夜里睡眠可好?” 沐怀德:“时常睡不着,梦多。” 付老:“梦里都有些什么景像?” 沐怀德:“时常梦到被人追,要不就是梦到官兵又来抓我们了。” 这是蔡氏插话进来道:“他整晚整晚都是做的噩梦,醒了就喘不过气起来,非要坐起来才好一些。” 付老听后看向沐晨,说道:“你爷爷面色灰黄,舌淡薄瘦,呼吸急促,嘴唇发紫,脉象迟缓,再加上他说得症候,和你家事出突然,他必是一直郁积于心,引发心疾。” 沐晨认真的听着付老的话,点头应道:“心主血脉,主藏神,为五脏之官,若心失神志则心悸不安,失眠多梦,用药首选补气益血,宁心安神之药。” 付老满意的点头,又道:“不错。” 沐晨想着他们做的调养身体的药就有这类的,道:“那吃我们带来的药丸就可以了!” 她当然也知道可以,这次和师傅做的所有药丸,不但用的药材都是上好的,且用药用量上有师傅把关,比她以前闭门造车好上太多不说,还有她家小兔子贡献出来的血,效果真的是不要太好。 付老再次点头:“可以。”随后又说道:“晨晨,你师兄这一路赶车也累着了,找个房间,我们先去休息会。” 沐晨知道这是他师傅要给他们留说话的空间,转头看向蔡氏,不过旁边的陈柳珠拉了拉沐庆明先说道:“晨晨,让你爹带你师傅和你师兄去屋里休息。” 沐晨应道:“好。” 方海谢道:“多谢婶子!” 陈柳珠道:“是我们该谢谢你们才对,只是家里有些寒酸,还请付老,方小哥将就一下。” 方海:“婶子客气了。”借他一百个胆子也不敢嫌弃将来谷主的父母和家人。 陈柳珠转头对着沐庆明又说道:“你带付老和方小哥去钰儿的屋子。”楚钰现在很少歇在这边,大多在楚家住。 沐庆明带着两人出去后,大家才七嘴八舌的说起话来,小蔡氏先问道:“晨晨,你大哥和三哥他们咋样了?” 沐晨笑着应道:“大哥和三哥都很好,我们现在和我干爹,还有郑婶婶,月儿姐姐住在一起,大家都很好。”她还是把沐全离走的事瞒了下来,不想他们整日空担心。 刘氏听着沐全也很好,脸上也泛起了轻松的笑来,道:“你郑婶婶咋和你们在一起了?” 沐晨回道:“那日干爹来找我们的时候,先碰到了婶婶,后来婶婶就带着月儿姐姐跟着我们,一路上帮我们打掩护,照顾我们。” 刘氏叹道:“多亏了有她和杨树了,不然咱们这一家还不知道成啥样了。” 刘氏这话,沐家人无不认同,没有他们的帮忙,他们怕是也不能顺利的到达这个地方,就算到了,这大冬天,怕是过冬也难熬的很。 蔡氏道:“还好咱们晨晨会给人看病,把杨树给治好了。” 一切都是有因有果,沐晨也觉得若不是她执意要救干爹,也不会有他后来护她周全,不过这时也无需多说这些。问道:“星儿妹妹还好?” 星儿代她受苦而来,这一生她都要铭记于心,若有朝一日就算用生命去换星儿她们母子三人,她也会毫不犹豫的去换。 陈柳珠道:“还好,就是比以前瘦了些,晚一点再见见她和你哥哥们。” 沐晨听后放心下来,瘦一点倒也没关系,没有其他不适就好。后又说道:“好。”应后又说道:“等到明年六七月时,星儿妹妹就会有一个弟弟出来了。” 众人一听,又一次傻眼,刘氏道:“你郑婶婶再嫁了?” 沐晨笑道:“婶婶和干爹在一起了。”后又补道:“都是为了我们,这样也少些人怀疑,不过干爹对婶婶可好了,啥活都不让婶婶做,家里还请了个人来帮着收拾家务,对月儿姐姐也好。” 大家一听,心里为他们高兴的时又觉得两人真是为了他们一家付出良多,可惜他们都没法还了。 蔡氏道:“月儿娘这一辈子吃了这么多苦,现在有杨树照顾她,月儿也有爹了,她们娘俩以后也是有福了。”但一想到家里孙子一大堆,以后都要跟着他们在这吃苦,还有星儿,本该也和月儿一样去享福的,现在却是只能天天窝在这个地方。想到这,蔡氏的眼泪又流了出来,哭道:“只是对不起星儿了。” 沐晨忙帮蔡氏擦拭眼泪,安慰道:“奶奶别急,有我在,以后星儿妹妹,大家都不会再过苦日子了,干爹让我带了银子来,缺啥就去买,估计买时要藏着些,一次也不能买多了,师傅也做了很多药丸,还有一些人参,我都带来了,等再过几年,我肯定能接大家回家,回我们清和村。” 沐晨说的豪言壮志,即便声音还稚嫩,可大家都不会当她说着玩。 陈柳珠比其他人都更明白她说这话的背后会有多大的危险,当即就把她从蔡氏身边拉到她身边,严厉的说道:“你跟着你师傅学医,娘也不关着你了,可是咱们一家被流放到这,你可别乱想主意,这不是你一个小孩能管的。” 沐庆志也走了出来,神色凝重的说道:“晨晨,娘说得对,你不可妄自做主,小叔不才,但也为官几年,都免不了被人陷害落得今日这个下场。”神色一暗道:“官场的尔虞我诈不是你一个小孩能沾染的。” 沐怀德也坐了起来,说道:“晨晨,听你娘和小叔的话,你好好的跟着你干爹和婶子过日子,和你大哥,三哥过好了,我们也就放心了。” 沐庆明从进屋后,就在一旁听着,这会也跟着说道:“晨晨,你可要听话了,要是你出事了,你娘和我该咋办?还有你爷奶年纪也大了,你总不能让他们成天担心你。” 沐晨忙回道:“爹娘放心,爷奶放心,伯伯们,婶婶们放心,我听话,我肯定不会乱来的。”麻利的答应。 陈柳珠道:“答应了可要做到。” 沐晨抱着陈柳珠道:“娘放心,我肯定不会乱来的,不让娘担心。”才半年的时间,她娘就憔悴了好多,耳边的白发也生了起来。 陈柳珠抱着她坐在自己腿上,“你们现在住在哪?安全吗?” 沐晨笑道:“在安全不过了,我们住在离这有五百里地的南栎,落户在陈家坳。村里的人对我们都很好,我们修的房子都是村里人帮着修得,现在我们还修了一间暖房起来,里面种满了菜,这次我带的钱就是卖菜赚的钱。” 这倒是真的,自从王子瑜帮他们卖菜后,又把菜的钱送到他们手里后,一家人盘算着真卖菜也是个好计划,按照沐家以前卖兔子的做法,杨树直接找了县里酒楼,价格比在县里卖时便宜了些钱,让他们每隔两日来收一回菜,酒楼掌柜忙不迭的就答应了下来。就这样其他酒楼知道了,都还抢着要买他们的菜。 第197章 兄妹计划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