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不平庸》 第 1 章 ------------------------------------------------------- 本书由www.biqugedu.com【情已逝~】整理上传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如不慎该资源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麻烦通知我及时删除,谢谢! ------------------------------------------------------- ┏ ┓ 小说下载尽在http://www.biqugedu.com--【十里丹青】整理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 ┛ 作者:段易良 中庸之道至高无上(1) 中庸之道至高无上(2) 魅力从哪来(1) 魅力从哪来(2) 为什么要慎独(1) 为什么要慎独(2) 控制好情绪(1) 控制好情绪(2) 中庸的夫fù之道(1) 中庸的夫fù之道(2) 孝也要讲中庸(1) 孝也要讲中庸(2) 孝也要讲中庸(3) 肠不可冷,腹不可热(1) 肠不可冷,腹不可热(2) 肠不可冷,腹不可热(3) 过犹不及(1) 过犹不及(2) 过犹不及(3) 从俗的妙用(1) 从俗的妙用(2) 和而不流(1) 和而不流(2) 中立才能自立(1) 中立才能自立(2) 中立才能自立(3) 强大在于坚持(1) 强大在于坚持(2) 君子之jiāo(1) 君子之jiāo(2) 君子之jiāo(3) 到位不越位(1) 到位不越位(2) 如何有效提意见(1) 如何有效提意见(2) 如何有效提意见(3) 如何有效提意见(4) 中庸之道至高无上(1) 中庸是至德 《论语》和《中庸》都记载了孔子对于中庸之道的评价:“中庸之为德至矣乎!民鲜久矣!”这也是目前所见到的《论语》中孔子对中庸的唯一论述。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位万世的师表、儒家的宗师孔夫子对中庸作出了如此之高、独一无二的评价呢? 儒家对历史的基本态度是厚古薄今,认为最好的时代是上古的尧舜禹时期,以及接下来的夏商西周三代。我们在第一章里提到,尧、舜、禹禅让的时候,他们对“下一届”的殷殷嘱咐,不外乎一个“中”字。朱熹说:“夫尧、舜、禹,天下之大圣也。以天下相传,天下之大事也。以天下之大圣,行天下之大事,而其授受之际,丁宁告戒,不过如此。则天下之理,岂有以加于此哉?”尧、舜、禹是古代的圣明君主,是天下第一流的大圣人;禅让是将整个天下托付给别人,是天下第一等的大事情。以天下第一流的大圣人,来做天下第一等的大事情,在授予和接受的历史xìng时刻,所叮咛告诫的,不过是保持中道,那么天下的道理,还有比中庸更大的吗? 说中庸之道至高无上,至少有这样四层意思:一是中庸之道是儒学中最高的道理,儒家之学可以称作是中庸之学;二是中庸之道是世界所有哲学共同认可的理论,是人类智慧不约而同的一致见解;三是中庸之道是古代各种哲学中,对现代人而言最有意义的理论;四是中庸之道是各种理论中最适合用于指导实践的,把它当作生活准则可以无往而不利。 中庸是儒家思想的最精华部分。为什么孔子只有一次直接提到中庸呢?历代的学者都认为,那是因为中庸的道理实在太高,必须把它放到实际生活的方方面面去理解,才能正确的把握,单是就中庸而讲中庸,落实不到实际上,会产生拒人于千里之外的负面效果。其实,通读《论语》,孔子所有的言论都贯穿着中庸的思想。例如,孔子说:“yù速则不达”,想要加快点速度吧,往往反而完不成进度;又比如,子贡说:“夫子之言xìng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从来没有听孔夫子讲过人xìng和天道之类的理论,原因就是这些理论距离现实太远,过多地讲这些东西容易让人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等等,这些都是中庸思想的表现,体现着中庸的思考方式。 中庸思想既包括极其高远的理想和对世界的根本xìng理解,这是中庸的哲学部分;也包含极其高明的人生智慧和对当下生活的体悟,这是中庸的实用部分。虽然我们关心的只是它实用的一面,哲学xìng的思想留给哲学家去研究,不过我们不能忘记,它的实用xìng是建立在高度发达的哲学思考的基础之上的,因而也就区别于一些教人投机取巧的小聪明,而是教人真正读懂人生的大智慧。 全世界的共识 中庸之道是儒家先圣先贤的智慧结晶,也是最能代表中国思想的人生观,但不仅是儒家,也不仅在中国,中庸还得到世界上其他思想派别、其他文明的一致推崇,这在世界思想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佛祖释迦牟尼与孔子大致同时。在孔子提出中庸思想的时候,释迦牟尼也提出了“中道”思想。当时哲学界有一些比较时髦的问题如“世界有始无始”,“有边无边”,“身体与生命是一是二”,“如未死或不死”等等,有人拿这些问题问释迦,大抵皆答以“无记”(无记是佛教术语,中xìng的意思,或不下断定的意思,大致相当于“我不知道”)。为什么无记呢?因为释迦以为不必研究这些没有益处的问题,应当把精力放到实践上。佛教的精神,也是避免走向极端,主张破除对外物和内心的执着,以获得合适的“中”。例如,大家都知道佛教认为“万法皆空”,其实它也反对把什么东西都看作是空,既反对“有执”,又反对“空执”,所以当时佛教又自称为“中道教”。 西方哲学史上的最大宗师之一、古希腊的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同样主张中庸之道。他认为人类要获得幸福,生活必须有节制,因为中庸之道乃是一切道德的基础。而人生的幸福,并不来源于物质生活的快乐,而是除心灵中的忧虑和致力于知识的获得。这和儒家讲的“格物致知”、“修身养xìng”完全是同一个意思。可见,西方哲学不仅也讲中庸之道,就连达到中庸之道的方式,也和儒家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中庸之道至高无上(2) 此外,中国的道家、伊斯兰教的《古兰经》、基督教的《圣经》、乃至印度的古典哲学也都无一例外地反对极端思维,都明示或者暗合“过犹不及”的中庸思想。可见,中庸不是儒家独有的思想,也不是中国文化的专利,而是全人类的共识。但是,也必须承认,只有儒家思想才最深刻、最全面地诠释了中庸之道的复杂内涵,也只有儒家思想把中庸当作自己的最高追求,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说儒家之学就是中庸之学。 中庸有大用 说中庸之道至高无上的第三个理由,是中庸思想不仅适用于过去,而且适用于现代,甚至可以说,更加适用于现代。 在孔子的时代、释迦牟尼的时代、苏格拉底的时代,社会经济不发达,人们的生活比较简单,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所生产出来的产品仅仅能够、或者还不能够维持自己的基本生存,国君和贵族的生活也远远比不上后世的奢华。由于jiāo通和通讯的不便,人们的社会jiāo往圈子也非常之小,需要处理的人际关系极其有限,也没有现在那么多的社会问题。在这种生活状态中,中庸之道并不能完全发挥它的作用,就像先进的武器只有在遇到强大的敌人的时候才能显示威力,绝顶的高手也只有在棋逢对手的时候才能尽情发挥。现代社会就不一样了,经济空前发达,社会关系也空前复杂,人们面临的最大问题已经不是如何维持自己的生存,而是怎样处理各式各样的人际关系,怎样保持自己心灵的宁静和心态的平稳。充斥社会的浮躁、空虚和迷茫,急需要中庸之道的滋润和营养。 中庸之道不仅讲人与人的关系,人与事的关系,也讲人与自然的关系。现代社会,人对自然的过分掠夺和极端漠视已经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后果,而且还将继续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只看到人的利益,这也是一种极端的思维方式。中庸之道强调人和天地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反对只看其一、不看其二,只看现状、不看未来,只看自身、不看他人的片面的处世方式,主张多方兼顾,双赢共享,这正是解决全球xìng问题的苦口良yào。 最后,中庸之道不是只停留在纸面上的夸夸其谈,而是必须贯彻到生活当中的实用之学。 古往今来的哲学理论可称得上是汗牛充栋,留下来的著作不知道有几百千万卷之多。探寻宇宙的本质,研究时间、空间的xìng质,争论什么才算是真正的存在等等,好不热闹。问题是,这些虚无缥缈的理论、晦涩难懂的著作,对你我这样平凡普通的小人物究竟有什么用呢?中庸之道则不然。它不进行没有边际的讨论,也不提出无法实现的理论,贴近生活,便于cāo作,是可以活学活用、急用先学的。 有的人生理论虽然也能够实用,却不近人情,要求过高。例如,有的要求人要一味忍让,不能对生活提出自己的要求,在别人侵害自己权益的时候听之任之,甚至主动去奉献个人的全部不求任何回报,以求得内心的平静;有的要求人们消灭一切yù望,整天参悟人生的道理,抛弃社会,抛弃家庭,以逃离人生的苦海。在中庸之道看来,这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是“死道”,而不是“生道”,彻底实行他们的理论,烦恼是没有了,可是社会也消失了。只有中庸,才能在“正常”的生活中使用,求得各方面的最佳结合点。 《中庸》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中,乃是天下的根本。中庸之道,是从根本中来,根植于天地之道,根植于人xìng本身,的确是至高无上的人间大道。 魅力从哪来(1) 魅力无法掩盖 三国时候,有一次北方的匈奴派使节到魏国来,要见曹cāo。曹cāo大概长得不是很高大,对自己的形象很不自信,恐怕被匈奴小看,于是找了一个叫做崔琰的装作自己接待来使。此人威武雄壮,曹cāo认为他可壮国威。 正式接见的时候,曹cāo还是不放心,于是挎了一口刀,充作魏王的侍卫站在床头。(当时的所谓“床”,其实是一种比较宽大的坐具)接见完了,使者回到馆驿,曹cāo派间谍去问他对魏王的印像如何,使者回答说:“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王”的确很有范儿,不过站在床头手持腰刀的那位,才算得上是英雄。 尽管改换衣装,改变身份,但是一个人的魅力是无法掩盖的。最能体现人的层次和内涵的,也正是他/她一举手、一投足,在不经意间表现出来的魅力。 魅力对人来说,是一笔无形但巨大的财富,拥有人格魅力的人,能够在人群中树立较高的威望,赢得大家的尊重和好感,不知不觉扩大自己的影响。这样的人不管做什么事,都比较容易获得成功,因为他能够掌握更为丰富的人脉资源,轻松得到别人的配合和帮助。相比之下,不具有人格魅力的人则很难得到周围人的认可,很难在程式化的日常jiāo往之外获得额外的尊敬与热情,在达到目的的过程中自然也要付出更多的努力,甚至有些目标根本就很难达到,比如,做一个出色的领导者。 那么,魅力究竟从何而来呢?是来自先天的赋予,还是后天的努力?是来自财富的积累,还是地位的提升?是来自知识的多寡,还是道德的高低? 魅力跟这些都有关系,但又都不全面。中庸思想认为,魅力当中有先天赋予的成分,比如个人的体质、长相、声音等等,这些都会影响到个人的魅力,但是主要的,还是后天的修养。儒家的理想人格“君子”,本身就是修养的代名词。能否成为君子,不在于社会地位的高低或者物质生活的贫富,而在于个人修养的程度。 魅力源于修养 孔子死了以后,有人到处诽谤他,大概是说孔子夸夸其谈实际上却无所作为一类的话。子贡说:“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焉。人虽yù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其他人虽然也有贤明的,可是他们都像一个个小土包,有高度但是很容易逾越;而孔子则像日月,人无论怎么样努力,都无法超越日月的高度。有人想自绝于日月,对于日月本身又有什么损伤呢! 还有人借抬高子贡而贬低孔子,说子贡贤于仲尼。子贡说,我的修养,好比是半人高的土墙,站在墙外边往里看,家里的房子、陈设看得一清二楚,所以你可能会觉得我有点本事。可是孔子的修养,就像几丈高的深墙大院,如果不从门口进去,那是看不到房屋的壮丽和宗庙的美妙的。你连孔子的门都找不到,怪不得会说出这样的话!在其他的场合,子贡还说过,“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说人不可能达到孔子那样的水平,就像天没有阶梯可以登上一样。用这样的话来形容孔子,足见孔子的魅力之大。 不但当时孔子受到很高的评价,后世也极尽哀荣,屡次被加封至“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也不仅是中国奉之为圣人,外国人也同样重视孔子的思想。这里我们只需举一个例子:1988年1月,全球诺贝尔奖学金获得者在法国巴黎举行会议,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共识,就是“如果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二千五百年,去吸收孔子的智慧!” 可是,孔子的家庭没有显赫的地位,也没有丰厚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 2 章 的财富。可以说,除了一个日渐没落的下层贵族的身份,孔子一无所有。孔子的父亲很早就去世了,家境也随之衰落,他曾说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在他年轻的时候,做过很多当时看来比较低级的工作,包括看管仓库的“委吏”和管放牧牛羊的“乘田”。成年以后,孔子空负一身学问,却到处找不到工作。他先到齐国,齐君对他的主张很欣赏,却因为实际政权cāo在大夫陈氏的手里,“悦孔子言而不能用”。到了五十一岁,孔子才在家乡鲁国获得了一个小小的官职,逐渐上升而做到主管全国司法的“司寇”。可是因为政治斗争的激烈,孔子五十五岁就被迫离开鲁国,开始了长达十四年的流亡生涯。他带着弟子周游列国,却没有一个国君肯任用他,以至于生活颠沛流离,十分狼狈,最困难的时候,连续七天靠生吃野菜才活了下来。六十八岁以后,他回到鲁国,一直研究学问、教授学生,直到七十三岁去世。 魅力从哪来(2) 就这样的一个人,为什么却受到当时和身后几千年的景仰,不但奠定了中国文化的主体基础,而且对人类文明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呢? 孔子十五岁即“志于学”。他善于取法他人,曾说:“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他学无常师,好学不厌,乡人也赞他“博学”。他的xìng格 “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意思是温和而严厉,威严却不粗暴,恭谦礼让却又自然安详。他所追求的“五美”,叫做“惠而不费,劳而不怨,yù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是说给别人带来实惠,同时自己也不付出太多;承受很多的负担和责任,但从不抱怨;有合理的追求和yù望,但绝不贪多务得;对自己有信心,但不会达到自负的程度;威严,但不会给人以粗暴鲁莽的印象。 一言以蔽之,是修养造就了孔子的魅力。修养不是学来的,而是靠内心的领会,以及行动上时时自我提醒,逐渐养成习惯、变化气质而得来的。 修养从内心开始 对于现代人而言,修养好像是个遥远而又带点不可捉摸的神秘色彩的字眼,即使有心于提升自己、强化个人修养的人,也往往不知道应该从哪里开始。 《中庸》说:“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达到“博厚”和“高明”的魅力境界,应该从内心的“诚”做起。但“诚”不能凭空得来,要靠后天的学习、反省,时时修养才能获得。 “修”,指的是对自己的错误和短处及时改正,修正方向,端正身心;“养”,指的是发扬自己的长处和优点,注重实践而养成良好的习惯。修养不是一朝一夕或者三年两年就能见效的,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和知错能改的勇气。 所以,修养不是一个轻松的过程,它需要持续的进取和不断的提高,需要对自己的行为和思想随时作出客观的评价,需要高度的自我克制和自我约束。 关于修养,最有名的例子是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jiāo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每天反省自己是否忠于工作,是否对朋友讲信用,是否学到了新的知识,这样才能维护内心的纯净与博大,成就强大的人格魅力。 修养的方法很多。《韩非子》记载,战国时候的西门豹因为xìng急,就随身带着一块熟牛皮,提醒自己要柔韧、舒缓;而董安于的xìng子慢,就随身带着一根绷紧的弓弦,提醒自己要加快生活节奏。清代的名臣林则徐因为爱发怒,就在书房里高悬“制怒”条幅以自警,他的名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yù则刚”也是为了克制自己的怒气而作。 修养不管采取什么办法,都只能是自己的事,既不能指望别人的帮忙,也不是为了做给别人看。宋代的赵概在书房里放了三个盒子,两个分别装着白豆和黑豆,另一个是空的。每做一件好事或者起一善念,就向空盒中投一颗白豆,做一件坏事或者起一恶念,就往盒子中投一颗黑豆,晚上数原来空盒的豆子,检查自己一天有多少长进和失误,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后来做到枢密使。 魅力源于修养,而修养只能源于坚持。 为什么要慎独(1) “暮夜无知”,此四字百恶之总根也 东汉名臣杨震为人非常正直,而且从小就以博学闻名。因为他是弘农人,属于今天的陕西,所以时人都誉称他为“关西孔子杨伯起。”他不愿意与州郡官员来往,直到五十岁的时候才出仕。后来,大将军邓骘听到他的贤名,举荐他为秀才。 经过多次升迁,杨震才做到荆州刺史,又转为东莱太守。去东莱赴任的时候,经过昌邑,正巧做昌邑县令的王密本是杨震在荆州的时候举荐的秀才。王密夜里去驿馆拜见杨震,拿出十斤金子表示感谢,杨震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意思是说,我们是老朋友,我了解你所以才举荐你,你为什么不了解我呢?王密说:“暮夜无知者。”杨震说:“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王密非常惭愧地离开了。 王密送给杨震金子,并不是贿赂,只不过是为了感谢过去的知遇之恩。王密说的“暮夜无知者”,其含义是“反正晚上没人知道,接受了也不会有损您的清名”。可是杨震认为,以前自己举荐王密,是出于对王密才能的了解,而不是私人jiāo情,所以不能接受回报。面对王密“暮夜无知”的提示,杨震义正严词地提出了有名的“四知”,表示其实根本不存在无人知道的事情,至少,天、神和当事者本人是知道的。 “四知”,使杨震做到俯仰无愧的境界。他本xìng公正廉洁,不接受私人的拜见。他后来做到太尉的高官,除了应得的薪饷之外,所有的收入,一律归公。他谆谆教育子孙们要“节衣缩食,省吃简用”;出门的时候,要坚持步行或用自己的jiāo通工具,不准乘坐公家给他准备的车子。有人见他这样清廉,做了朝里的大官,家里还是那样的清苦,就劝他应当购置些产业。他却说:“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果然,不但杨震本人被称为古代廉吏的典范,他的子孙也都因为良好的家风而备受重用,从杨震开始连续四代都做到最高级别的官员太尉,杨氏家族成为东汉一朝最显赫的家族之一,在全部中国历史上也不多见。杨震留给子孙的“产业”,的确是最丰厚的。 清代的思想家吕坤从这则故事中引申说:“‘暮夜无知’,此四字百恶之总根也。大jiān大盗,皆自无知之念充之。”所有的恶念,都是从“反正别人也不会知道”这种想法中生出。那些大jiān大盗干坏事的时候,都自以为别人是不会知道的。这样一种侥幸心理催生的,不仅仅是“大jiān大盗”,更多的是一些不遵守规则、不讲究公德的小动作,可是恰恰是这些小动作,对社会的危害更大,也更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品质和修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在修身的问题上,《大学》和《中庸》这两部经典不约而同地都谈到了“慎独”的要求。 《大学》是在解释“正心”、“诚意”时讲到“慎独”的:“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慊,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大学》认为,所谓诚意,说到底就是不要自己欺骗自己。人的好恶,就像讨厌腐臭的气味一样,又像喜欢美丽的女子一样,统统都发自内心,是无法伪装的。所以只有在独处的时候,也像在大庭广众之下那样严格要求自己,才算真正做到了诚意。有的人自己闲居无事的时候什么事都干,见到君子以后就遮遮掩掩,表白自己的好处,可是人做的什么事都逃不过自己的内心,自己看自己,心肝脾胃都看得清清楚楚,心口不一又能骗得了谁呢? 《中庸》中说:“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道无处不在,当然也包括独处的时候。实际上,正是因为人对自己的行为最清楚、最敏感,所以对自己而言,那些最隐秘的事情其实是最暴露的,最微小的事情也是最明显的。说它暴露、明显,原因在于这些看似隐秘微小的事情,一定是一览无遗地呈现在自己的心灵当中。所以君子在人们看不到的地方,听不到的时候,都戒惧警惕,不让不符合道德的意念在隐晦细微处表现出来。 为什么要慎独(2)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是关于隐私的辩证法。在隐私日益得到尊重、隐私权日益高扬的今天,我们有必要重温先人的智慧,认识到“隐私”只不过是对于别人而言才有意义,对自己是没有什么隐私可言的。做了见不得人的事,即使暂时没人知道,也无法逃脱良心的谴责,而内心的折磨有时候会比社会的惩罚更加难以忍受。 正因为隐秘的事实际上也是最显著的,所以君子会在最隐蔽的场合和最细小的事情上注意自己的言行,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也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道德规范,这就是“慎独”。 慎独,可以使道德从外在的规范转化为内在的信念,也就能从人们的一切言行中表现出来。不仅在公开的、大的事情上能按道德原则办事,在闲居独处、无人监督的时候,也能在各种细小问题上谨慎行事,不做违反道德原则的事情。这样修养而来的道德,才是真正的道德,而不是靠外力的强制而勉强遵守的伪道德。 不欺暗室 慎独也可以作为识别人的道德品质的方法。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往往从最隐蔽、最细微的地方真实地暴露出来。在公开场合,在大的问题上,由于法制、舆论的压力,人们不能不检点约束自己的言行;在独处无人监督时,或者在细小的问题上,就容易放纵自己,暴露出真实的思想面目。还有一种人自觉地伪装自己,给人以假象,我们也要在日常生活和细小的问题上考察他们的思想本质。 春秋时候,有一天卫国国君卫灵公正与夫人夜坐闲聊,忽然听到宫外车声辚辚,车行到宫殿门前的宫阙,声音就戛然而止,过了一会儿,才又有辚辚车声。灵公问夫人:“你能猜出门外乘车而过的是谁吗?”夫人回答:“这一定是蘧伯玉。” 她解释说,按照礼的规定,经过君王之门应该下车,见到国君使用的路马应凭轼行礼,这是为了多方面显示尊敬之心。忠臣和孝子,从不因天色明亮就张扬节cāo,也从不因天色昏暗就败坏品行。蘧伯玉是卫国有名的贤大夫,仁义而聪慧,事奉国君十分谨慎,这样的人“必不以暗昧废礼”。所以这个在黑夜里还严格守礼,在国君门前下车步行而过的人一定是蘧伯玉。 灵公派人出去探个究竟,果然不出夫人所料,这个人正是蘧伯玉。 蘧伯玉“不欺暗室”,赢得国君的承认和尊重。虽然他遵守的那些礼制和背后的忠君观念,已经成为历史的陈迹,可是他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还严格按照规矩办事的精神,至今仍然没有过时。 有一个管理学的案例:在一家外资企业里,通常,制造部长需要对各个车间的生产日报表进行确认,尽管部长不一定每天都对每张报表认真阅读,但是他每天都必须对所有jiāo上来的报表进行盖章确认。有一天这位制造部的外籍部长突然注意到了一个问题,他发现前一天他明明不在厂里,但奇怪的是前一天的生产日报表上却盖上了他的印章!他立刻非常严肃地找总经理投诉,要求严查是谁偷盖了他的印章。 事情并不复杂,很快就查到了是他的部下盖的。他的部下看见他的印章就放在办公桌的抽屉里,又发现他当天出差,认为对生产日报表的盖章不过是履行一个手续而已,就好心替他盖了一下。 在事情查清楚之后,这位外籍部长严肃地批评了部下的这种不诚信的做法,他说,我的印章放在办公桌的抽屉里面,没有上锁,是我对这间办公室里所有人的信任,并相信,没有我的允许,任何人不会擅自动用我的东西。但是你的这个行为严重损害了我对你们所有人的信任。因为你今天可以为了生产报表擅自使用我的印章,那么谁能保证你在有其他需要的时候不会擅自使用我的印章呢?为生产日报表盖一下印章,本身是一件小事,但是你擅自动用别人的东西,擅自动用别人的印章就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这件事虽然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但下属的错误却具有非常严重的xìng质。因为预期没人知道而不顾诚信的原则,以为在很亲密的人之间就可以不要规则,是犯下大错误、造成大损失的前奏。“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谨小慎微、防微杜渐才是少犯错的不二法门,而慎独,也就因此而成为一切修养手段的开始。 控制好情绪(1) 发而皆中节 《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人在没有产生喜怒哀乐等这些情感的时候,心中没有受到外物的侵扰,是平和自然的,这样的状态就是“中”。在处理各类事务的时候,不可避免地要在心理上产生反映,发生各种各样的情绪变化,并且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 3 章 在表情、行动、语言等方面表现出来。如果表现出来的情绪恰到好处,既不过分,也无不足,而且还符合当事人的身份、不违背情理、适时适度、切合场合,这样就达到了“和”的境界。 可见,“喜怒哀乐未发”的“中”讲的是本体,是人的处世方式中最本质和核心的部分。假如人的情绪都不因为事物的变化而变化,人与人之间也就不会发生纠纷和误会,所有的事情都会变得简单。可是,那仅仅是一种不可能存在的理想状态,是《中庸》的作者为了说明“中”的道理而假想出来的情况,真正在现实生活中应该努力追求的不是那种身如枯木、心如死灰的没有情感和yù望的境界,而是“和”。“和”是和谐,是“中”的表现和发散,是“中”在实际生活中的表现形式,是中庸之道所要求人们修养的目标。 关于“中”和“和”的意义,《中庸》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中”是天下最大的根本,“和”则是实际存在于天地之间的准则,是人人必须遵循的道理。“中”,是“和”的本来面目;“和”,是“中”的具体表现和必然结果。“中”和“和”,是一而二,二而一,互为因果、相辅相成的关系。《中庸》接下来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把“中”推广到“和”,就可以使天地各处于它们合适的位置,世间的事物也都能够正常的生长、发展了。 我们中国的古代思想强调“天人合一”,认为人是天地的灵魂,人的喜怒哀乐都得到恰当的控制,天地万物的秩序也会因此而得到保证。在现代人看来,这样的说法多少有点玄远高妙,可是中庸思想强调控制情绪的重要xìng,则具有无可置疑的重要xìng。其实,《中庸》这本书的全部内容,就是讲怎样把“中”的原则贯彻到为人处世上去,怎样按照“中”的要求修养人格,陶冶xìng情,改善自己的行为方式,从而过上一种高品质、高品位的生活,亦即达到和谐的境界。 中庸是包藏天下的大道理,可是它在阐述和谐这个重要主题的时候,所着眼的只是喜怒哀乐这个看似无关紧要的小节。实际上,控制好情绪,绝不仅仅是修养的问题,就某种程度上说,它既决定着一个人的气质和生活品质,也关乎为人处世的成败得失。 从容淡定成就大业 宋代苏洵说:“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作为一名将领,首要的是控制好自己的“心”,即使泰山在面前崩塌,或者麋鹿突然从旁边跃出,仍然保持从容镇定,这样才能谈得上控制战场局面,取得最后的胜利。 383年,前秦皇帝苻坚率领着号称百万的大军南下,志在吞灭东晋,统一天下。当时东晋的军队数量远远比不上前秦,东晋首都建康一片震恐。丞相谢安认为,敌我兵力虽然悬殊,可是敌军孤军深入,内部矛盾重重,战斗力并不太强,东晋以少胜多是完全可能的。他镇定自若,以征讨大都督的身分负责军事,并派了谢石、谢玄、谢琰和桓伊等人率兵八万前去抵御。 谢玄心中忐忑,临行前向谢安询问对策,他只回答了一句:“我已经安排好了。”便绝口不谈军事。谢玄心中还是没底,又让张玄去打听。谢安仍然闭口不谈军事,却拖着他下围棋。张玄的棋艺本来远在谢安之上,但此时兵临晋境,张玄沉不住气,谢安则神气安然,结果张玄输在谢安的手里。 果然,东晋军队利用前秦军心不稳的弱点,在淝水之战中以少胜多、大败敌军。当捷报送到时,谢安正在与客人下棋。他看完捷报,便放在座位旁,不动声色地继续下棋。客人憋不住问他,谢安淡淡地说,没什么,“小儿辈大破贼。”(因为谢玄等是谢安的子侄辈)直到下完了棋,客人告辞以后,谢安才抑制不住心头的喜悦,进屋的时候,把木屐底上的屐齿都碰断了也没发觉。 控制好情绪(2) 谢安不是没有喜怒哀乐,在强敌压境的危急关头,不害怕、不紧张是不可能的。但是,放纵自己的情绪无济于事,只有保持冷静,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谢安的高明之处是把情绪控制在了合适的范围,所以才取得了成功,在乱世之中既保全了自己,又保护了国家。 不但战场如此,人在所有的场合都应当从容行事,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阵脚不能乱。有句成语叫“方寸已乱”,“方寸”指的就是心,保持“方寸”不乱就是苏洵说的“治心”。 从容淡定,除了有助于事业的成功,更重要的还在于体现人的境界、胸怀,只有真正成熟的人才能做到。明代的吕坤说:“天地万物之理,皆始于从容,而卒于急促。”又说:“事从容则有余味,人从容则有余年”。从容既是处世之道,又是养生之道。 控制不是压抑 《左传》中有一个“君子之怒”的故事: 鲁文公二年,秦国和晋国发生战争,莱驹是为晋襄公驾御战车的车右。作战的第二天,晋襄公捆绑了秦国的俘虏,派莱驹用戈去杀他们,俘虏突然大声喊叫,莱驹吓得手足无措,居然把戈都掉在了地上,旁边的勇士狼拿起戈砍了俘虏的头,抓起莱驹追上了晋襄公的战车,晋襄公就提拔狼作为车右。 不久,狼被将军先轸撤职,换了另外一个人作晋君的车右,狼大大地发怒。他的朋友说:“为什么不去死?”狼说:“我现在没有找到死的地方。” 他的朋友说:“我跟你一起发难杀死先轸吧。”狼说:“死而不合于道义,这不是勇敢,为国家所用才叫做勇敢。您姑且等着吧!” 过了几天,秦晋双方在彭衙大战,摆开阵势以后,狼率领部下冲进秦军的队伍,死在阵地上。晋军跟着上去,把秦军打得大败。《左传》的作者评论说:“像狼这样可以算得君子了。发怒不去作乱,反而上去打仗,可以说是君子了。” 狼因为没有受到重用而生气,他发怒之后却不去犯上作乱,而凭借着一股怒气杀敌报国,最好地说明了“发而皆中节”的道理。 控制情绪,很容易被片面地理解为压抑情绪,有的人不管遇见什么样的事情,不管是好事还是坏事,都力图做到心如止水,面无表情,其实这样做是很有害的。一味地压抑情绪,不仅违背自然的规律,给身体和心理造成损害,还有可能给别人留下虚伪或者城府很深的感觉,不利于维护良好的人际形像。 “发而皆中节”,首先要“发”,要通过合适的方式表达出来。美国著名职业心理培训专家弗兰克说,当我们还是小孩子的时候,我们的情绪就像一颗天然的正在发芽的种子一样,释放是没有任何限制和界限的。但随着我们长大,我们从生活中学到了很多教训。于是,慢慢地,当痛苦给我们带来郁闷和压力时,我们学会了将这些情绪进行压抑,并且越来越多地和它们进行对抗,甚至把它们埋葬。结果,释放自己的情绪变成了一件极其痛苦的事情,往往在表达完情绪、特别是表达了“负面”的情绪之后,随之而来是持久的自责和后悔。 于是,我们遇到某个问题时,便会在选择哪种情绪和跟随哪种情绪中苦苦挣扎。比如,有时候内心非常痛苦想哭,但是却又怕这种方式被人耻笑,这样就创造了一种强烈的不确定感和不安全感,并由此导致自卑的产生。一味地压抑自己的负面情绪,使自己长期处于沉沦的压抑状态,这种状态经过长期的积淀,会有一个总的bào发,经常会表现为各种形式的异常行为甚至是犯罪,给我们身边的人和自己的事业造成严重的损害。 因此,对于情绪而言,最重要的不是压抑,不是无视它的存在,而是控制和调节,是使它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就像谢安的不动声色和狼的君子之怒,虽然表现各不相同,却都属于中庸之道。 中庸的夫fù之道(1) 君子之道,造端乎夫fù 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误解很多,其中一条罪状,是说中国古代只重君臣之义、父子之恩,不讲男女之爱、夫fù之情。其实,这都是想当然的说法。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世界各大文明中,中华文明最重视夫fù关系,最讲究男女相处之道。 东汉的才女班昭曾作《女诫》,说:“夫fù之道,参配yīn阳,通达神明,诚天地之弘义,人lún之大节也。”yīn阳是中国思想的核心概念,夫fù是最直接、最常见的yīn阳关系,所以夫fù之道不但是人lún之始,而且与天地同德,具有某种神圣的特征。《中庸》说:“君臣也,父子也,夫fù也,昆弟也,朋友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三纲五常,夫fù乃是五常之首,一切的社会关系由此中产生,因此夫fù也是最基本的社会因子。 《诗经》的第一篇,是讲男女情爱的《关雎》,一向被认为是儒家重视夫fù之道的证明。所以《中庸》还说:“君子之道,造端乎夫fù。”一切的大道理,要从夫fù之间开始。如果连夫妻关系都处理不好,不能维持一个和睦稳定的家庭,经常“后院起火”,还谈什么大道,做什么事业呢! 拿破仑可称得上是一代枭雄,他横扫欧洲,使整个西方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黑格尔甚至称他为“骑在马背上的世界精神”,不可谓不伟大。可是他的仆人却说:“仆人的眼里没有伟人。”因为他与伟人离得太近,拿破仑所有的生活细节、小小的毛病和瑕疵都逃不过他的眼睛,而他赫赫的功业、巨大的光环并不能在仆人的面前掩盖个xìng的缺陷。夫fù之间更是这样。无论你在外面如何光鲜、如何成功,在面对自己伴侣的时候,总会表现出最真实的一面。在对待同事、对待邻里、对待朋友,甚至对待父母的时候,人都可能戴上各式各样的面具,但唯有在对待配偶的时候,是任何面具都起不了作用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如何处理夫fù关系,是检验一个人品质和德行的最好试金石。 因此,真正的君子,会从夫fù之间做起,从家庭生活的小事做起。《孟子》说:“身不行道,不行于妻子;使人不以道,不能行于妻子。”如果自己不遵循道的要求,那么妻子也不会按道而行;如果不合道义随意地驱使妻子,妻子即使被迫去做,也不是心甘情愿,早晚会激起反抗。由于时代的限制,这里说仅是丈夫对妻子的单向关系,其实夫fù双方之间,也是一样的道理。如果夫fù一方不检点自己的行为,或者对对方不知爱惜,任意驱使,肯定会破坏夫妻感情,影响家庭和谐。 男尊女卑和女尊男卑 传统儒家思想的观点是“男尊女卑”,这是毋庸讳言的,不需要曲为辩解,硬把孔子说成fù女解放的先锋。但是,仅仅“男尊女卑”四个字,不足以说明儒家的全部婚姻观。 清初思想家唐甄的《潜书》有云:“盖地之下于天,妻之下于夫者,位也。天之下于地,夫之下于妻者,德也。” 男尊女卑,就像天尊地卑一样,是本来的位置使然,而夫处处让妻子为先,则是一种德行。混淆了本来的位置,会造成家庭的混乱,但如果不讲德行,一味地强调男尊女卑,也同样不符合夫fù和合的要求。 用现代人的观点来理解唐甄的这句话,就是说,夫妻二人,结婚之前的经济社会地位可能不尽相同,结婚后的生活分工也可能有所差异,这是很正常的。但是不应该强调夫妻间的这种差别,更不能以这种差别为借口,要求比对方更多的权利,强迫对方做更多的事情。 比方说,有这么一对夫妻,他们住的房子是女方家里给买的,开的车是女方家里给买的,女主人的工作比男主人的好,挣的钱又比男主人多上好几倍。按照唐甄的说法,在这种情况下,妻子的地位高于丈夫就是“位”,应该坦然面对并承认现实,但是即使这样,仍然应该遵循男女平等的原则,通过双方协商处理家庭事务,这就是“德”。 中庸的夫fù之道(2) 假如妻子因为家庭在经济上依赖自己,就对老公颐指气使,动不动拿钱说事,一定会刺伤男人的自尊心,给婚姻埋下隐患。可要是对婚姻和爱情抱一种理想主义的态度,认为只要有爱,一切都无所谓,从而对妻子为家庭所做的贡献漠然处之,甚至先存一种自卑的心态,对妻子正常的举动也疑神疑鬼,联想到倚仗钱财欺压自己上面去,同样也会伤害双方的关系。中庸的做法,应该是肯定并尊重夫妻双方对家庭所做的努力,并且把这种肯定和尊重转化为爱意,为家庭的稳固和发展添砖加瓦。 有人说,现代社会,似乎“男尊女卑”不成其为问题,倒是“女尊男卑”值得注意。随着女权主义运动逐渐波及到中国,特别是女xìng社会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女xìng的尊严越来越受到尊敬,而男xìng则被塑造成压力大、任务重的受气包形象。其实,社会的发展方向,是逐渐消除一律的尊卑之分,消除大众对某一xìng别的成见和歧视,并不是把原来的规矩倒过来那么简单。之所以人们会觉得“女尊男卑”,只不过是以前“男尊女卑”的观念太过深入人心了而已。 在夫妻生活里,不但不应该有谁尊谁卑的现实,而且也不应该有谁尊谁卑的观念。所谓尊卑,是一种先入为主的成见,这种观念无视现实的境遇,也不管事实的真相,只不过是一种标签。一旦有了“我就要比你高一点”、“你就应该为我做什么”等等这类观念,那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 4 章 理想中的夫妻关系就会往自己这方面倾斜,对婚姻生活的目标就会发生偏差,容易产生一些不必要的失望和争执。 孝也要讲中庸(1) 孝以敬为前提 孝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之一,孔子的大弟子有子甚至把它看作是仁的根本,做不到孝的人,永远不可能领悟到仁的道理。原因是人生天地之间,只有父母对自己的恩情最大,不懂得尊重父母的人,当然也不可能尊重他人、尊重社会,不可能成为良好的社会成员。 与孝相辅而行的是悌,就是对兄长的尊重。悌的地位虽然略低于孝,却和孝具有同等的重要xìng,往往是孝悌并称。需要说明的是,悌的本字虽然是“弟”,也就是做弟弟的要有弟弟的样子、弟弟尊重哥哥的意思,可是儒家并不是只关注男xìng亲人之间的关系。正像孝的对像也包括母亲一样,悌的对像实际上也包括姐姐。 春秋时期的礼节,平时拱手作揖的时候是左手抱在右手上,丧礼的时候正相反。可是有一天,孔子和他的弟子见面的时候拱手,却是右手抱在左手上,弟子们都以为孔子对礼节有了新的规定,也都照葫芦画瓢。孔子叹口气说,我这样做,是因为我的姐姐去世,我正在为她服丧的缘故啊,你们这是做什么呢?可见,对于儒家来说,姐姐和兄长一样,既然先自己而生,就应该受到尊敬与侍奉,更何况他们比自己更早地挑起了家庭的重担,也为父母分担了更多的忧愁呢。 对父母之恩的感佩和歌颂,是全人类共有的情感,甚至连某些动物也会具有。乌鸦反哺,羊羔跪rǔ,曾经令多少人感动,又曾令多少人惭愧汗颜。可是唯有人类,对孝这种天生的情感进行了理xìng的反思,对孝的方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种种理论。在全世界的思想界,儒家关于孝的理论是最深入、最全面,也是最合乎人xìng的。 孔子曾经感叹,今天所谓的孝,说是能够养活父母。可是他的狗、马,也都是靠他养活的呀!如果不知道尊敬老人,那么与养一条狗、一匹马又有什么区别呢?我们今天说“孝敬”,孝是要以敬为前提的。有一种人,可能是因为工作太忙、事情太多,也可能是因为讨厌老人,不愿意和父母呆在一块,还可能是别的什么原因,总以为父母不愁吃、不愁喝,有穿的有住的,就算尽到了自己做子女的责任,把钱往父母面前一丢,就算完事。父母对于他们,还不如孔子说的狗马呢! 还有的人,虽然也尊敬父母,可是他的敬,却是“敬而远之”的敬。表面上对父母恭恭敬敬,说什么都答应,可是连着多少天不跟父母打个照面,逢年过节礼节xìng地探望一下,自己的心事不跟父母说,父母的心事自己也懒得打听。这样的“敬”,只是疏远的面具,根本不是孔子所说的敬。 孝不是没有原则的顺从 《诗经》上说:“哀叹我的父母,生我的时候是多么的辛苦啊!”十月怀胎到一朝分娩,母亲无论是身体上还是心理上所付出之多,只有亲身当过母亲才能体会得到。我们古人把生日叫做“母难日”,意思是生自己的那一天就是母亲受难之日。所以每逢生日,大家都会伤感一番,缅怀父母辛勤抚育自己的辛劳,哪像现在这样推杯换盏,吃喝玩乐! 但是,儒家的孝绝对不是愚孝,不是没有原则的顺从。孔子说,“三年不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意思是说,父亲去世后的三年之内,如果还按照父亲为人处世的原则行事,就可以称作是孝了啊。为什么呢?因为父亲去世之后,哀思要保持三年,三年之中,不管父亲的做法对与不对,都不忍心改变父亲的做法,另起炉灶。可是三年的时间也足以称作是孝了,三年之后改不改,就得看当时的时势了。 “孝”和“顺”也经常连称,好像要想做到孝就一定要顺从父母的意愿。但是中庸之道并不这样简单地看问题。 有一个著名的故事,最能说明儒家孝的方式。 曾子名叫曾参,是孔子最著名的弟子之一。有一次他在自家的地里锄瓜,一不小心锄掉了一棵瓜苗的根。曾子的父亲曾皙大怒,抄起一根大棒就打,一下子就把曾子打倒在地,半天才苏醒过来。醒过来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赶紧跑到父亲的面前请罪,说:“刚才我做了错事,得罪了父亲,您用那么大的力气教育我,没什么事吧?”然后又去后面弹琴唱歌,还故意让曾皙听到,表示自己决没有生父亲的气。 孝也要讲中庸(2) 孔子听说了这件事,告诉自己的弟子说,“下次曾参再来,别让他进我的门!”曾子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央求师兄弟向孔子打听,孔子说:“当年舜帝的父亲瞽叟很糊涂,脾气也非常暴躁,续娶了之后对舜又非常不好。要使唤舜的时候,舜总是在旁边伺候着,可是想要杀舜的时候,却怎么也找不到他。小小的责罚,舜就乖乖地承受,要是发了大怒,要拿大棒棰他,舜就远远地躲开。为什么呢?怕自己的父亲背上杀害亲生儿子的名声啊!现在你呢?父亲正在气头上,下手不知轻重,要是真为了一件小事把你打死了,你不是陷父亲于不义不孝之地吗?再说,平白杀伤人命,官府不还得治他的罪吗?” 像故事中曾子那样的孝,就是“愚孝”。他一心想着怎样服从父亲的教导,不违背父亲的意思,可是就不动脑筋想一想,父亲这样做对不对,会有什么样的严重后果,这个后果最终会落到谁的身上。他的出发点是维护父亲的权威,结果却险些造成大麻烦:如果曾皙把曾子打死,曾皙自己又被治罪,这不是曾家的大悲剧吗?这个家庭不从此分崩离析了吗? 这当然不是曾子的本意,但由于方式不对头,一味讲求孝,就出现这样的差错。所以西汉末年的政治家、思想家刘向评论说,“以曾子那样的才华,又身处圣人的门下,尚且犯了罪过而不自知,可见把握好孝的限度是多么的重要啊!” 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 中庸之道的孝,要求我们从自己天生的爱戴父母的心出发,同时考虑到各种行为的后果,全面权衡利弊,采取最合适的方法,并不是越顺从越好,也不是包办父母的一切事务就算作是孝。 有一个中产之家,家庭条件不错,家里有一个九十多岁的老母亲。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按照常理来说,一个孝顺的儿子应该把老母亲像神仙一样供起来,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事事不用老人cāo心。可是不然。他们家还让老母亲每天洗碗,特别是来了客人,吃完饭之后杯盘狼藉,锅碗瓢盆一大堆,还喊老母亲来洗碗。一位客人非常不解,简直有点愤怒,就质问这家的儿子,老人这么大年纪,行动不便,为什么还让老人家洗碗? 儿子解释说,老人一生生活在农村,闲不住,如果一天什么事也不做,就会觉得浑身没力气,看什么都不顺眼。而且她也会觉得是在儿子家里白吃白住,心理上感到人老什么用处也没有,产生厌世情绪。老人洗了碗,就会认为自己现在还能做事,也不觉得已经老到不中用的地步了。说着他把客人领到灶台前,指着老人刚洗过的碗小声说,“你看,我妈眼神不好,行动也不方便,这些碗她根本就没洗干净。每次她洗过碗,我们都悄悄地再洗一遍。” 让九十多岁的老母亲洗碗,是不是就算不孝呢?那可不一定。像这个故事里的儿子,就是根据老人的实际情况,选择了自己尽孝的方式,而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对于父母的吩咐,也要讲究策略。如果要求合情合理,自己又力所能及,那就不折不扣地坚决完成。可是,如果父母的要求违背了情理,那又怎么办呢? 春秋时候,晋国的大夫魏武子有一位没有生下子女的爱妾。魏武子生病的时候嘱咐自己的儿子魏颗:“我死之后,你一定记着,把她嫁出去,别让她在咱家受苦了。”可是不久,魏武子病重,又对儿子说:“我死之后,一定要记着把她杀了给我殉葬啊!”说完就死了。可是魏颗并没有把父亲的爱妾殉葬,而是把她嫁了出去。魏颗说:“老人病重的时候,神智昏迷不清,那时候的命令是乱命,不符合道理。我所根据的,是父亲在清醒时候给我的命令。” 后来,秦桓公出兵伐晋,晋军和秦兵在晋地辅氏(今陕西大荔县)jiāo战,魏颗与秦将杜回相遇,二人厮杀在一起,不分胜负。正在千钧一发之际,一位老人把地上的杂草打成结,绊倒了杜回,使这位秦国大力士站立不稳,摔倒在地,当场被魏颗所俘。魏颗在这次战役中大败秦师,受到了国君的赏赐。当天夜里,魏颗在梦中见到那位白天为他结绳绊倒杜回的老人,老人说,我就是你把她嫁走而没有让她为你父亲陪葬的那女子的父亲。我今天这样做是为了报答你的大恩大德啊! 孝也要讲中庸(3) 这就是成语“结草衔环”中“结草”的典故。在中庸者看来,魏颗不从乱命,执行了父亲合乎情理的命令,拒绝了父亲不合情理的要求,才是真正的大孝。 《中庸》说:“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什么叫做孝呢?就是善于继承父辈的志向,善于传述父辈的事迹。 这里关键在一个“善”字。父母想当艺术家,是不是子女也要去当一个艺术家才算是孝呢?父母有着辉煌的经历,是不是子女逢人便说自己的父母如何如何才算是孝呢?显然不是。善于继承父母的志向,说的是要继承父母追求志向、努力前进的精神,要抛弃父母xìng格中的缺点、弱点,发扬父母的长处、优点;善于传述父母的事迹,说的是要记住先辈创业的艰难,体会父母养育自己的艰辛,教育下一代人理解先人的奋斗历程。 中庸之道就是这样,反对任何形式的“一根筋”,反对简单处理问题。孝是人类天生的情感,具有无可争议的正当xìng。即使是在这样的问题上,中庸之道也提醒我们,注意方式方法,多考虑别人的感受,多考虑说话做事的后果,不走极端,不意气用事,结合具体情况选择最佳办法。 肠不可冷,腹不可热(1) 肠冷腹热,皆不可取 南北朝时期颜之推教育子女的《颜氏家训》说:“墨翟之徒,世谓热腹,杨朱之侣,世谓冷肠。肠不可冷,腹不可热,当以仁义为节文尔。” 墨翟就是墨子,先秦时期的大思想家。墨子的思想,主张“兼爱”,无论对什么人,与自己的关系不管亲疏,都要一概施之以爱,热心救世。墨子的弟子们组成一个学派,行游天下,不但在理论上宣传自己的主张,而且从事实际的政治,试图阻止各国之间的常见征战,电影《墨攻》就是对墨家学派这种特征的形象再现。所以孟子说他们“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从头顶到脚跟都磨伤了,不怕劳苦,不顾个人的身体,一心为别人考虑。 杨朱,也是先秦时期的思想家,他的主张和墨子正相反。杨朱宣称,“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拔下我一根汗毛,即使能让全天下都得到好处,我也不干,因为我自己受到了损失。他的实际行动也是如此,“不入危城,不处军旅”,从来不参加军队,遇见打仗的地方绕着走,也从不掺和别人的是是非非。杨朱认为,天地万物,都没有自己的身体尊贵,凡是有利于我的,就干;不利于我的,一律不为。 颜之推说,像墨子那样的,就叫做热腹,太过热心;像杨朱那样的,就叫做冷肠,又太过无情。冷肠和热腹,都是走极端,都不得其中,正确的做法,是“肠不可冷,腹不可热”,一切以仁义为标准。 《颜氏家训》的时代,虽然距离现在已经一千五百年,但是它所提出的问题仍然时时困扰着我们。比如,朋友遇到了困难,帮不帮忙?帮多大力度的忙?什么样的事一定要帮,什么样的事可帮可不帮,什么样的事又坚决不能帮?什么时候要量力而行,什么时候又必须全力以赴等等。 有的人,属于“有事您说话”型,待人非常热情,热心肠,朋友有难,两肋chā刀,朋友没难,不分彼此。“义字当先”,只要别人张嘴,不管要求合理不合理,事情能做不能做,从来没有二话,赔钱搭力气也要办好,甚至对亲戚朋友“有困难要帮,没有困难主动发现困难也要帮”,即使是社会上八竿子打不着的闲事,也都要管上一管,对自己的家里却一百二十个不在乎,真正是“心里装着别人,唯独没有他自己”,就跟墨子的所作所为差不多。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遇事先看是否与自己有关,“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假如确实和自己有关系,那也得衡量衡量利弊,有利的事不做白不做,有害的事避之唯恐不及。总之,无利不起早,他人是非,干我甚事! 这是往极端里说。其实,现实中墨子和杨朱这两种人都极少,但是,冷肠和热腹这两种倾向,却是普遍存在的。 为善则预,为恶则去 《颜氏家训》的作者身处乱世之中,更懂得帮助人有时是要冒生命危险的。他举例子说明符合道义的忙,即使有风险,也应该伸出援手:“穷鸟入怀,仁人所悯;况死士归我,当弃之乎?伍员之托渔舟,季布之入广柳,孔融之藏张俭,孙嵩之匿赵岐,前代之所贵,而吾之所行也,以此得罪。”无路可去的小鸟飞入怀中,实在值得怜悯,更何况仁人志士投奔于我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 5 章 ,怎么能抛弃呢? “伍员之托渔舟”,指的是战国时候楚国的大臣伍子胥。楚王听信谗言,杀了伍子胥之父,伍子胥逃亡吴国,前有大江拦路,后有追兵堵截,多亏一位渔父冒死将伍子胥渡过江去。 “季布之入广柳”,说的是西汉大将季布。季布为人诚信,汉高祖通缉他,濮阳周氏将其藏在自己家中。官军排门搜索,快到周氏家中的时候,周氏把季布藏在广柳车(就是丧车)之中,偷运出险境。 “孔融之藏张俭”,说的是东汉名士孔融。东汉末年宦官专政,张俭不屈,得罪了中常侍侯览,被全国海捕。张俭与孔融的哥哥孔褒是好朋友,前去投奔,不巧孔褒不在家。当时孔融年仅十六岁,见张俭十分困窘,说:“家兄虽然不在,难道我就不能做主人吗?”就把张俭藏在家中。后来事情泄露,张俭侥幸逃脱,孔融兄弟争死,最终孔褒遇害。 肠不可冷,腹不可热(2) “孙嵩之匿赵岐”,指的是东汉义士孙嵩。赵歧为官正直,得罪了宦官,中常侍唐衡的哥哥做了京兆尹,把赵歧的全家都杀了,只有赵歧孤身逃出。隐姓埋名,在北海卖饼为生。孙嵩在市场上逛街,发现这个卖饼的不是常人,知道是逃难的忠臣,就邀请赵歧跟自己一辆车回府。赵岐大惊失色,不知所措,在没人的地方,孙嵩对赵歧说:“我乃是北海孙宾石,全家上百口人,一定能保护你。”于是把赵歧养在家中,藏于密室。 颜之推认为,这些人的所作所为,都是“为善”,做好事,救好人,所以虽然冒着很大的危险,仍然值得提倡。这叫做“为善则预”,只要是好事就应该参与。 另外一些例子,虽然同样是急人之难,颜之推却认为丝毫不足取:“郭解之代人报仇,灌夫之横怒求地,游侠之徒,非君子之所为也。” “郭解之代人报仇”,是说战国时候的郭解,为人任侠,以替人报仇来结jiāo朋友。至于此仇因何而结,该不该报,却从不挂心。 “灌夫之横怒求地”,说的是汉景帝时,武安侯田为丞相,看上了魏其侯窦婴在长安城南的一块好地,派手下人籍福向魏其侯透风。魏其侯很生气,说:“我虽然不再受皇上之宠,但是丞相难道能硬夺走我的地吗!”灌夫与魏其侯关系很好,听说了这件事,简直比魏其侯本人还要生气,大骂籍福。武安侯田虽然不再提这回事,心里却很不高兴,特别不满灌夫多管闲事。后来,事情越闹越大,魏其侯和灌夫终于都死于田之手。 颜之推说,像这两个人的所作所为,就是没事找事,帮忙帮得损人不利己,“非君子所为也”。 准以仁义,行乎中庸 最后,颜之推说,假如有犯上作乱的行为,或者在政治或家庭中犯了错误,绝对不能包庇。要是亲戚朋友有了危难,那不管是出钱还是出力,一定不能吝啬,至于那些突发奇想,或者就想弄两个钱花花的无赖之徒,千万别搭理他。 帮忙要帮到点子上,要在别人真正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更要注意帮忙的方式和分寸,不能帮倒忙、越帮越忙。 第一,要确认帮忙的对象。许多人都有助人为乐的热情,但对哪些人真正需要帮助却往往分辨不清,结果好心办了错事。人,不只是在遇到难关或者突发事件的时候才需要帮助,也不能等到人家到处乞告无门的时候才决定出手。由于遭遇、环境和个人xìng格的不同,任何人都可能会需要帮助,即使他是亿万富翁或者官高位显。同样,身处逆境的人不一定希望别人都来关注,特别是那些自尊心和独立xìng比较强的人。不分青红皂白,看到别人有点困难就赶紧送钱送物,有时反而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在决定帮人的时候,也得有足够的自我保护意识,防止上当受骗。特别是涉世未深的年轻人,更应该提防各式各样的骗术,同情心不能泛滥。这不是冷漠,只有小心保护好自己的善心不受伤害,社会的风气才能一天天好起来。 第二,要注意帮忙的方式。帮忙,可以直接帮,也可以间接帮。比如有人问路,可以指给他,可以带他去,这是直接帮,也可以告诉他哪里有警察,哪里卖地图,这是间接帮。对于拿不准是不是真的需要帮忙的人,最好是间接帮。例如,声称投亲靠友钱包被偷的,告诉他救助站在哪儿。 第三,要注意帮忙的度。俗话说“救急不救贫”,帮忙得适可而止。若干扶贫地区,上级给的救济款很多,结果养成了一批专靠吃救济款生活的懒汉,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越扶越贫。社会的管理和个人的处世,道理都是一样的。帮忙不能越俎代庖,别人有能力做的你先替人家做了,不需要帮的你给人家办了,然后还以急人所难自居,这样就不好了。 第四,帮人要符合自己的能力。帮人也要量力而行,不能帮完了别人,自己反倒成了需要别人帮助的人。帮人帮到什么程度,要视事情的严重程度和亲疏关系而定。确实遇到很大难处,你不帮忙别人就过不了这个坎的,就得像颜之推说的“亲友之迫危难也,家财已力,当无所吝”;一般的互通有无,无关大局的生活小事,根据自己的能力适当表示即可;至于无理请托,甚至违法乱纪的,还无原则地“帮忙”,自己受到损失不说,对他人也是姑息。 肠不可冷,腹不可热(3) 帮忙的学问还有很多,这里只是略举大端。总之,古人讲以“仁义”为标准,似乎有点玄虚,那么以“中庸”为准绳,则断断乎不会有什么问题了。 过犹不及(1) 万事不可过 俗话说:“礼多人不怪”,许多人奉之为处世金律,待人总是一副笑脸,客气有加。 有的职场新人,更是对这句话的正确xìng深信不疑。 公司里有位刚刚毕业不久的年轻人,对老板对同事十分热情,每次见面都抢先打招呼,出去吃饭老争着付账,从不吝惜自己赞美的言辞,还经常给大家散发一点小礼物,结果弄得同事都很不自在。 过了一段时间,老板把他叫去,问:“你是不是对现在的位置有什么想法?” 他很郁闷。为什么我待人多一点礼貌,反而会被认为是想升职呢? 这就是过犹不及的道理。做过分了,就跟做不到位是一样,甚至有时候还不如做不到位呢。 有一天,孔子的弟子子夏问老师:“颜回这人怎么样啊?”孔子说:“颜回呀,他在诚信上超过我。” 又问:“子贡这人怎么样啊?”回答说:“子贡在敏捷上超过我。” 又问:“子路这人怎么样啊?”回答说:“子路在勇敢上超过我。” 又问:“子张这人怎么样啊?”回答说:“子张在庄重上超过我。” 子夏站起身,问孔子说:“那么这四位为什么都拜您做老师呢?” 孔子说:“坐下吧,我告诉你。 “颜回虽然诚信,却不知道还有不能讲诚信的时候;子贡虽然敏捷,却不知道还有说话不能太伶牙俐齿的时候;子路虽然勇敢,却不知道还有应该害怕的时候;子张虽然庄重,却不知道还有应该诙谐亲密的时候。所以他们才认我做老师啊!” 诚信过了头,就成了迂腐;敏捷过了头,就成了圆滑;勇敢过了头,就成了鲁莽;庄重过了头,就成了呆板。同样,礼貌过了头,就成了别有用心。 过犹不及是中庸之道的精髓,也是孔子最精彩的教导之一。它的来源是这样的: 子贡问孔子,您认为子张和子夏这两个弟子哪个更好一些呢?孔子回答说,“师也过,商也不及。”师是子张的名字,商是子夏的名字。孔子说,师这个人做事老爱过头,商呢,则总是欠点火候。 子贡接着问:那就是子张更好一些了? 孔子说:过犹不及。这两个人半斤八两,谁也不比谁更强。 不及的害处,人人都可以理解;过的害处,就不那么容易看到了。宋代洪迈的《容斋随笔》里是这样谈论“万事不可过”的: 天下万事不可过,岂特此也?虽造化yīn阳亦然。雨泽所以膏润四海,然过则为霖yín;阳舒所以发育万物,然过则为燠亢。赏以劝善,过则为僭;刑以惩恶,过则为滥。仁之过,则为兼爱无父;义之过,则为为我无君。执礼之过,反邻于谄;尚信之过,至于证父。是皆偏而不举之弊,所谓过犹不及者。 他说,天下的万事都不可过分,就连造化和yīn阳都是如此。 例如,雨水可以湿润天地。可是过分就变成涝灾;阳光可以促进万物生长,可是过分了就变成干旱。 赏赐是为了劝人向善,过分了就是僭越;刑罚是为了惩治恶行,过分了就是滥用。 仁做过了头,对所有的人都是同等对待,就体现不出父亲的重要;义做过了头,一心只想着对别人负责,就容易忘记忠君的责任。 太过于礼貌,别人会觉得你在讨好他;太过于诚信,以致于指证父亲的过错。 这些都是执着于一偏之见,把好事做得过分了。 你看,连天地、yīn阳、仁义、赏罚、执礼、诚信这些看上去天经地义的东西,也都不能超过它的度,更何况个人的处世方法呢! 比例和平衡 过犹不及是中庸之道最好的注脚和最重要的原则,朱熹就把“中庸”二字的含义界定为“无过不及”,就是既没有过,也没有不及。过和不及,都达不到中庸的要求。其实,中庸思想的全部要义,都可以用过犹不及四个字来概括。 过犹不及(2) 有一个愚者,到朋友家去做客,主人请他吃饭。饭菜端上桌来,愚者品尝后感觉淡而无味,难以下咽。于是,主人便命仆人在饭菜中加入少许的盐。愚者再吃,顿觉满口溢香。愚者大喜,心想:“一点点的盐就可以让原本那么难吃的东西变得如此味美,那么多放些岂不更加好吃?”于是便向主人要来整罐的盐,尽数放入菜中。愚者再吃,味道如何已不言自明了。 盐虽好,却需要控制在恰当的比例之内,超出了这个比例,美味就变成了负担。这个合适的比例,就是“度”,既不能过,也不能不及。就像凡事都有两个方面,每个方面都得照顾到。 往大的方面讲,国家大政、社会事务必须注意避免过分强调某一方面的重要xìng。 安全气囊是汽车制造业的一项重大发明,当它在美国刚刚诞生的时候,人们一片欢呼,认为这一发明将大大提高汽车的安全系数,减少事故的伤亡。政府也因此鼓励汽车制造商在生产中应用这项新技术。 可是过了一段时间,人们吃惊的发现,在jiāo通事故中丧生的人数竟然呈增加的趋势,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汽车安装上安全气囊以后,驾驶员对自己的安全保障条件信心大增,总觉得即使出了事故问题也不大,结果导致违章和超速驾驶的现象大幅上升,jiāo通事故也随之增多了。 的确,司机由于有气囊的保护,伤亡率降低了,可是行人的危险却加大了,那些增加的丧生者,绝大部分都是没有任何安全防护措施的行人。 过分强调了开车人的安全,就给行人造成了损失,两两相抵,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安全气囊的发明是一项赔本买卖。 往小的方面说,个人生活、待人接物也应当把握好事物的度。 刻苦学习、认真工作是理所应当的,但不能为了学习和工作牺牲照顾家庭的时间,否则家里的事情处理不好,学习和工作也会受到影响。 jiāo朋友热情诚恳是理所应当的,但不能热情得好像不分彼此,对待别人就向对待自己的家人一样随便,否则自己可能吃亏不说,最终也会失去朋友。 弄巧不要成拙 南宋初年,权相秦桧建筑了一个极其隐蔽的私人办事密室。建成以后,广州的守臣马上送来一卷地毯,秦桧把它铺到密室的地上,大小尺寸竟然分毫不差。 这个地方官自以为马屁拍到了家,一定讨得了相爷的欢心,谁知秦桧心里想的却是,他既然有本事如此精确地刺探到自己密室中的尺寸,刺探自己其他的秘密肯定更加轻而易举。没过多久,送地毯的人就被秦桧除掉了。 弄巧之所以可能会成拙,原因就在于弄巧弄过了分。广州守臣的本意是表达忠心,送上一份合乎领导心意的礼物,却忘了“密室”是干什么用的,拍马屁拍到了马蹄子上,正触着秦桧的忌讳,才落了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论语》说:“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如果和上级的关系过于亲密,就有可能招致上级的厌烦,容易自取其辱;如果和朋友的关系过于亲密,则有可能发生纠纷,最终导致疏远。 例如,太费尽心机地跟领导套近乎,太主动地和领导接近,领导可能会怀疑你的动机,也可能因为知道领导的事情太多而受到领导的忌惮,还有可能引起其他人的反感而遭到排斥。这样一来,就可能成为大家的众矢之的,领导对你也不会有好感,真是得不偿失。 过犹不及,过的害处还要大过不及。对于做事欠火候的人,还可以通过教育引导,拉他一把,提升上来。但对于喜欢过分的人,就很难让他学会收敛,重新回到恰当的轨道。因此,相比起来,宁可不及,也不要过分。 清代李密庵有一首著名的《半半歌》,生动地描述了凡事多留余地、不能太过完满的思想境界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 6 章 : 看破浮生过半,半之受用无边。 半中岁月尽幽闲,半里乾坤宽展。 过犹不及(3) 半郭半乡村舍,半山半水田园。 半耕半读半经廛,半士半姻民眷。 半雅半粗器具,半华半实庭轩。 衾裳半素半轻鲜,肴馔半丰半俭。 童仆半能半拙,妻儿半朴半贤。 心情半佛半神仙,姓字半藏半显。 一半还之天地,让将一半人间。 半思后代与沧田,半想阎罗怎见。 饮酒半酣正好,花开半时偏妍。 半帆张扇免翻颠,马放半缰稳便。 半少却饶滋味,半多反厌纠缠。 百年苦乐半相参,会占便宜只半。 能领悟“半”的妙处,也就懂得了过犹不及的精髓,因为彼此各占一半,其实就是中庸的生活。 从俗的妙用(1) 从俗也是一种创新 今天是一个创新的时代,“创新”这个词几乎具有毋庸置疑的正确xìng。只要是创新,都得到鼓励,只要是与传统或者大众口味不合,就能吸引眼球。大到国家政策,小到公司治理,创新都是最响亮的口号。 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尊重创造、鼓励创新是没错的。可是,在创新的同时还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要明白一切创新都是试验xìng的,不一定都能获得成功,而且从历史的经验来看,真正取得成绩的创新背后,都有数不清的失败的例子。 《中庸》记载了孔子的一句话:“索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不为之矣。”居住在偏僻的地方,故意的标新立异,做些奇怪举动,虽然这样能在后世留下名声,可是孔子坚决不做这样的事。 这种说法,当然会有保守的嫌疑。在新事物出现之初,总会被认为是怪事,一旦它取得成功,占据了统治地位,社会就会对之习以为常。所以,一时被看作是“怪”的东西,并不一定就没有它存在的道理。 但是,在创新成为压倒xìng价值的今天,往往会忽视那些在社会中占据主流、但却不那么引人注目的因素。这时如果有人抓住大众的心理,勇于“从俗”,也能获得成功。就比如在反季节蔬菜大行其道的时候,按照正常的时令上市的蔬菜,有时候反而能卖到更好的价钱一样,从俗可能会比创新更有效。 现在车市非常火bào,汽车公司之间的竞争也空前激烈。许多人会觉得,汽车一定是越有特点、越能吸引目光的越好卖,其实不然。国内的车市上,那些个xìng鲜明、侧重于突出与众不同的车型往往鲜有上佳的表现。如今,过去那些拼产品的创意,已经被更加中庸的车型所取代。因为即便是最耀眼的外观,也难以吸引更多人的目光,少而精才是个xìng车型的定位,而个xìng化也是未来竞争中的软肋。 有车评认为,2007年丰田推出的新一代卡罗拉就深得“中庸”的精髓。据报道,卡罗拉与凯美瑞有相通之处,但还留有花冠造型中庸的影子。外观虽没有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但还是符合大多数国人的审美观念。也正因为如此,卡罗拉的中庸xìng格,有时候反倒变成了大众个xìng。 虽然今天是一个标榜个xìng的时代,但实际上全世界大多数的消费者并非是个xìng人物,丰田认为与其讨好少数精英,不如拥有大多数的消费者。这也造就了卡罗拉身上的装备与技术,都是采用了成熟的技术,并没有过多的创新。造出能被大多数人接受的中庸车,丰田的策略也成就了今天的辉煌。 丰田对卡罗拉的宣传策略,并不是拿外形和特xìng来极力炒作,而是极力地塑造出卡罗拉是“一辆好车”的概念。如果要说卡罗拉有什么优胜之处,那就是全面的综合实力,这恰恰是丰田式的中庸的最大特点。虽然加强了动力表现和加大了车厢尺寸,也新装备了无匙启动、VSC等高端配置,但在绝大部分数据上并无任何突出之处。 每个单项得分并非最高,并不代表卡罗拉就不能成为第一。相反正是所有的表现都让人挑不出缺点,才会营造出一款面面俱到的均衡之车。 同时,丰田也明白,中庸不是平庸,从俗不能以降低形象为代价。它在产品上的布阵、价格上的布阵等方面都做了缜密的考虑,既顾及到大众的口味,又维持了丰田一贯的风格,以及在利润和销售之间保持平衡的法则。 车评说,在今天的市场氛围下,不推新车是不行的,可是新车没有多少针对xìng也不行,推出的新车站不住脚更是不行,因为没有冲击到竞争对手不说,反而是破了自己的锐气,伤了自己的元气。因此丰田卡罗拉虽说是新车,但又保持着对所有成熟技术的圆融,对各种指标采取中正的设计。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全民追求创新的时候,“拒绝”创新也是一种创新。 “俗”的价值 中庸的智慧,首先要求我们尊重一般的社会规范,认可大众的一般观点。对于一个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而言,迎合大众的口味首先是出于营销的考虑,针对大多数的消费者群体作出自己的产品策略,才能获得最大的市场成功。为人处世虽然与市场营销不同,但同样也需要先保持一份“从俗”之心。 从俗的妙用(2) 从俗,是自我保护的前提。只有与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保持一致,至少也要有基本的认同,才能有效地融入这个社会,才能成为社会或集体的一员。 公司里的新人,首先要做的当然就是了解公司的企业文化,以及公司中流行的处理问题的风格,并且立即改造自己,使自己适应并符合这种文化和风格的要求;刚刚走出校门的年轻人,也应当先了解现在的社会风气,各种或隐或显的规则,包括一些“潜规则”。 从俗,首先要对“俗”采取一种理解或者同情的态度,至少应当认识到它存在自然有它存在的理由。无论是在书本里还是课堂上,我们所学到的都是“理想状态”,即使接触到丑恶的现象,也是“理想”的丑恶现象:从头到脚都是丑恶的,又或者是善恶极其分明的。因为理论的推演,肯定照顾不了太复杂的事实,只有把事情从现实中抽离出来,才能进行学理的分析。而这种抽离,就容易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也会使我们头脑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概念、定理和断言。一旦接触到丰富多彩的现实,就往往会发生“理论失灵”,导致思维混乱。 所以,进入社会的第一件事,就应该是抱着虚心的态度,去了解大众的所思所想,和他们面对问题时候的思维方式,最重要的,是要认识到“俗”的合理xìng和它的价值。 小张是某大学的高材生,在学校时非常优秀,既是“高级别”的学生干部,还是班上的学习尖子,每年都拿最高等级的奖学金,各种资格证书也考了一大堆。毕业以后,他经过公务员考试,进入基层的国家机关工作。结果上班第一周,他就感受到了与学校时候完全不同的另外一种氛围。 到单位报到以后,科长把他领到自己的位子,说:“你先熟悉熟悉这里的情况吧!”然后就出去忙别的去了。小张一头的雾水:既不jiāo待工作内容,也不提供材料文件,怎么熟悉情况呢?来报到之前,他憋了浑身的劲,下决心要努力工作,一定干出个样子来,可是现在就像用尽全力的拳头打进了棉花团,那个难受劲就别提了。 慢慢地,小张发现这里的一切都和自己的想象不一样。例如,所有的人做事都是慢条斯理,不慌不忙,即使再紧急的事情也引不起多大的动静。又如,这里的人非常重视级别,级别不一样,待遇不用说,就连说话的方式和做事的风格都不一样。还有,程序特别重要,为了走完程序,有时候会浪费很多时间和精力,但他们还是不敢越雷池一步。最重要的,许多同事对待群众有点“粗鲁”,说话高声大气,还经常说粗话。这些在小张看来,都是很难理解的。 虽然如此,但是小张仍然保持虚心谨慎的态度,注意观察周围的一切人和事,对谁都不抱成见,努力使自己尽快融入集体。他渐渐发现,这些在他看来是“俗”的东西,都有它不得不如此的理由:做事慢条斯理能够维持正常秩序和保持头脑冷静,而且越是出现突发事件越不能慌里慌张;重视级别既可以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更使责任和权力十分清晰;讲究程序不但是依法行政的要求,还使一切事务都有章可循,避免了扯皮和推诿。而他原来最不能理解的,看似粗鲁、豪放的工作作风,恰恰是和基层群众保持亲近的秘诀。 现在,小张也成了一个“俗人”:做事稳稳当当,尊重比自己级别高的人,对程序一丝不苟,偶尔也说粗话、开一些“格调不高”的玩笑。不过,他的内心并未忘记自己所受的教育,也没有丧失自己的理想。尽管工作中还有许多不如人意的地方,但是小张明白,只有先“从俗”,才能安身立命,然后才谈得上理想和抱负。 中庸讲的从俗,不是随波逐流,随遇而安,而是承认“俗”的价值,强调认同大众、归依大众的必要。中庸思想认为,只有首先认识到通行价值观的意义,才有资格、有能力去改造和发展它。从俗,是创新的前提和准备。 和而不流(1) 君子处人之道 《菜根谭》里说:“做人要脱俗,不可存一矫俗之心;应世要随时,不可起一趋时之念”,意思是说,做人应当对世俗保持一份超越,但也不能愤世嫉俗,试图以自己的一己之力去矫正世俗规矩;对社会的时尚风气要随和顺应,但也不能为了迎合别人的好恶而丧失自我。 这句话所体现的,就是《中庸》里提出的“和而不流”的处世jiāo友之道。 《中庸》认为,君子懂得与人和睦相处,会主动适应环境,善于和各式各样的人物和谐相处,善于维护良好的公共形象和人际关系。但不会无条件地屈服于潮流,不会抛弃自己的主张和原则,更不会与丑恶的现象同流合污,而是坚持自己的品格和cāo守,保持人格的独立。 与此相类似的,《论语》中还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以及“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等说法,讲的都是同一个意思。 为什么要“和”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情感和yù望,我们所处的生活环境,我们所接触的各式人物,不可能完全符合自己的理想和要求。应该努力了解别人的情感、yù望,多做换位思考,多从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以随和的态度与人相处。即使别人真有过失,真有缺点,也要尊重别人的个xìng,照顾到彼此的面子,尽可能地维持相对稳定的关系。假如一贯凌颜厉色,一味指摘人家的过错,即使自己的意见正确,也会引起强烈的反感,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相反,如果能够做到尊重别人,以和待人,就是直率地批评起别人的缺点来,对方也一定会觉得如沐春风,思想上容易接受。 “和”的同时,也要注意“不流”。对待朋友,虽然大家互相之间关系很好,无话不谈,可是并不意味着事事都随大流,没有个人的主见。对待文化素质、社会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要待人和气,平易近人,不能摆架子,不能心存优越感,但同时也要保持自己的气质和品格。 春秋时候的柳下惠,品质高洁,人格高尚,是历史上少有的道德cāo守上的完人。可是,他并不以圣人自居,标榜超凡脱俗,反而十分随俗。 史书记载,他“不羞污君,不辞小官”,在昏君手下做官,并不感到羞耻,如果给他个很小的官职,也从不推辞;可是“进不隐贤,必以其道”,如果做官就会竭尽全力,展示自己的才能,但一定按照自己的原则办事,不会逢迎不良的风气。更为可贵的是,他与普通的老百姓相处,跟粗鲁的庄稼汉打jiāo道,总是高高兴兴地不愿离去。他说:“你是你,我是我,你即使一丝不挂地坐在我旁边,也不可能污染我啊!” 是啊,你是你,我是我,我们和谐相处,又各自保持人格的独立,这不就是“和而不流”吗?所以孟子称赞柳下惠是“圣之和者”,就是圣人中能够与别人和谐相处的人。 有的人对自己估计过高,刚赚到第一桶金就觉得自己是未来的世界首富,刚做了个芝麻官就觉得自己成了民之父母,刚写了两篇文章就想拿诺贝尔文学奖,对他周围的人总是采取俯视的态度,目空一切,好为人师,一出口就要指导别人,教育别人,到处介绍自己的“经验”, 仿佛世界上就他一个成功人士。这样的人,“不流”是“不流”了,可是离“和”的要求差得太远。 像柳下惠那样的人,一心想着做好自己的事,对别人没有太高的要求。即使和品德能力不佳的人合作共事,他也不觉得羞耻,即使与地位低下的人相处,也不觉得辱没身份。原因在于他不会因为跟着昏君就干坏事,也不会因为混迹于平民就变得粗野。别人的品质如何,与他没有关系,因为他的修养到了家,不会因为外物的影响而变质。 既做到“和”,又做到“不流”,是人生的大境界,体现了做人的层次。 中庸者不是“愤青” “和而不流”还是对付小人的诀窍。 《菜根谭》里说:“休与小人仇雠,小人自有对头;休向君子谄媚,君子原无私惠。”不要和小人死碰,小人作恶多端,自然会碰到他的对头;也不要向君子献媚,因为君子不会因此而对你更好。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 7 章 和而不流(2) 一些涉世未深的年轻人,对看不惯的人和事可称得上是“嫉恶如仇”。不管这事跟自己有没有关系,也不问青红皂白,马上“义愤填膺”,声称与之“不共戴天”,好像自己对天下都负有义务,丑恶的现象都归自己来扫除。网上把这种人称为“愤怒青年”,简称“愤青”,实在是很形象。 中庸者不是“愤青”。清代金兰生所编《格言联壁》中讲到如何对待小人时说:“小人固宜远,然断不可显为仇敌”。对小人不亲近,但是也不公开结为仇敌,洁身自好,明哲保身。《菜根谭》还谈到,在对待小人的时候,难得的是做到“不恶”,因为对这样的人,恶是起不了什么作用的,互相谩骂攻击解决不了问题,再说你恶也恶不过他,反倒自降身价,白费气力。 离开小人,揭露小人,祛除小人,需要等待时机,需要充分准备,更重要的是,需要有合适的执行者。如果时机不成熟,条件不具备,就与小人公开决裂,反而容易受到攻击,事情做不成,自身却遭到不必要的损失。因此,对待小人,就要在不与之同流合污的前提下,保持表面上的和气。 有一个“阳货yù见孔子”的故事,最能说明这种对付小人甚至是敌人的办法。 阳货是鲁国权臣季氏的家臣,也是实际掌握鲁国政权的人物,气焰熏天而且图谋不轨。当时,孔子在鲁国的名声很大,各派政治力量都想把孔子争取到自己的阵营中,阳货也不例外,可是孔子却不为所动,专心在家研究学问。 有一天,阳货到孔子家里去,孔子提前得知了消息,躲开了,可是阳货送了一只烤rǔ猪给孔子家。按照当时的规矩,“来而不往非礼也”, 孔子也必须到阳货家里去回拜。 孔子虽然得罪不起阳货,却也不甘心和他发生什么往来,背上和乱臣贼子jiāo往的恶名,给政敌留下攻击自己的口实。他想了一个主意,趁阳货不在家的时候去回拜他,这样既不缺礼,又保全了自己的名节。 不料,半路上却和阳货撞上了。 阳货对孔子说:“来,我有话要跟你说。你这么有本事却不施展,听任国家混乱,这难道是仁吗?” 孔子没有办法,只好敷衍说:“不是。” 阳货又说:“你这么喜欢参与政事,却又屡次错过机会,这难道是智吗?” 孔子说:“不是。” 阳货紧逼:“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年岁是不等人的啊。” 孔子说:“好好,我会去做官的。” 从孔子的内心来说,对阳货是深恶痛绝的,可是他没有力量去遏止,所以尽量避免与之发生直接的冲突,维持表面上的正常关系。虽然孔子口头上说要去做官,实际上在阳货把持朝政的时局下,他始终是独善其身的态度。 在现代,和而不流的典范是周恩来总理。 文革期间,一批批功勋卓著的老干部被接连打倒,全国一片混乱,林彪、四人帮的斗争矛头直接指向周总理本人。如果周恩来总理锋芒毕露,以战争时期冲锋陷阵的方式解决问题,肯定会落得跟彭德怀、刘少奇等人一样的结果,那样中央就失去了激进政策的缓冲带,将给中国带来无穷的灾难。 周总理没有那样做。他用尽浑身解数,与林彪、四人帮相周旋,在表面上对林彪和中央文革小组都比较尊重。在中共九大的会场上,他甚至亲自为林彪引座。要知道,在井冈山时期,林彪只不过是一个小连长,而那时的周恩来已经是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了。 在一团和气的背后,是极其坚定的原则xìng。周总理由于首先保护了自己,所以才能保护数不清的老干部和普通群众,才能使千疮百孔的中国度过劫难,给后来的改革开放事业创造了条件。 可见,在矛盾冲突不尖锐的情况下,没有必要人为地激化冲突,造成不可收拾的局面。和而不流不仅是自我保护之道,也是强者之道。 话又说回来,君子也好,小人也罢,都不过是一时的判断,并不见得完全准确。即使确实是小人,也未必没有他的好处。保持基本的和谐,也可以防止以偏概全,一棍子把人打死。事实上也不可能存在完全的“君子”和绝对的“小人”,所以趋炎附势和愤世嫉俗都是没有必要的,和而不流才是中庸之道。 中立才能自立(1) 非正式组织 《中庸》谈到强者的标准,第一条是“和而不流”,我们上一章已经谈到,第二条叫做“中立而不倚”。所谓“中”,我们一再强调过,不仅是“中间”的意思,而且还有恰好、合乎正道的意思。这里的“中立”,就是站稳立场,不随风而倒的意思。但是,这样的态度,要么被看成“好好先生”,是懦弱的表现;要么被看成不知变通,是迂腐的象征,这都是对中庸之道的误解。 相传当年孔子到洛阳向老子请教,老子张开嘴,问孔子:“你能看见我的牙齿吗?”孔子说:“您的牙齿全都掉光了。”老子又问:“那我的舌头呢?”孔子说:“完好无损”。老子说:“你明白了吧?牙齿因为太坚硬,早早就下岗了,可是舌头很柔软,肯定可以跟随我一生啊!”老子说的是以柔克刚、刚不胜柔的道理。中庸之道强调的“中立而不倚”,虽然不完全是柔道,但在不参与争斗、善保本分上则与老子的教导是一致的。 无论是在公司还是在机关里,人们都会面对“小集团”或者利益派别的问题。这在过去算不上什么光荣的事,传统的管理者也往往会不加区别地否定一切“拉帮结伙”。但是管理学告诉我们,这样的小团体的出现和活动其实是很正常的,也不一定起负面作用,管理学称之为非正式组织。 怎样应对和控制非正式组织的存在,是管理者的问题,管理学对此也有很多研究,我们不去管他。可是作为一个员工,特别是新员工,在面对这些利益团体的时候,如何选择自己的立场和态度,却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一般来说,小团体有很多种,形成的原因多种多样,它们互相之间除了排斥和冲突之外,也有合作、jiāo叉和重合。有些时候,你归属于哪个小团体是先天注定的,比如老乡、校友等等,这些都是不能选择的;也有些时候,从属于某个小团体可以出于自愿,比如共同的爱好、相似的经历或者别人的介绍。对于那些注定从属的小团体而言,不论你自己认可与否,其他人,特别是这个小团体的敌人,都会自动地把你划入对方阵营中去。 不过,我们也不能因此产生误解,认为“天下的乌鸦一般黑”,其实,非正式组织的紧密还是松散,并无一定之规。优秀的管理者不仅懂得防止非正式组织结成牢不可破的利益联盟,而且还能善加调控,为我所用。对于正式组织而言,非正式组织并不是洪水猛兽,它可以起到正式组织难以起到的增强员工凝聚力、谐和人际关系等正面作用;对于个人而言,非正式组织则可以使员工获得承认和归属感,予员工以保护和促进。所以,属于或不属于某个非正式组织,与员工本人的职业道德和工作态度无关,管理者和员工本人都无须回避。 那么,既然承认非正式组织的合理xìng,又怎么能做到“中立不倚”呢? 君子之朋党 宋代的欧阳修有一篇控制人口的名文《朋党论》,谈的就是政府中的非正式组织问题。他说:“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所谓朋党,是自古有之,只是希望做皇帝的要善于分清君子之朋党与小人之朋党而已。君子与君子,是由于拥有共同的原则和理想,所以成为朋党,而小人与小人则因为有共同的利益,所以才结为朋党。 欧阳修接着说:小人并无朋党,只有君子才有。这是什么原因呢?小人所爱所贪的是薪俸钱财。当他们利益相同的时候,暂时地互相勾结成为朋党,那是虚假的;等到他们见到利益而争先恐后,或者利益已尽而jiāo情淡漠之时,就会反过来互相残害,即使是兄弟亲戚,也不会互相保护。所以说小人并无朋党,他们暂时结为朋党,也是虚假的。 君子就不是这样:他们坚持的是道义,履行的是忠信,珍惜的是名节。用这些来提高自身修养,那么志趣一致就能相互补益。用这些来为国家做事,那么观点相同就能共同前进。始终如一,这就是君子的朋党。 中立才能自立(2) 欧阳修正确指出,朋党本身无所谓好坏,关键是看为什么结成朋党。如果纯粹为了利益,那么不但起不到什么好作用,朋党本身也不可能牢固。而君子为了干好事业共同努力,这样的朋党才是值得提倡的。 所以,我们讲的“中立而不倚”,并不是绝对地排斥所有的小团体,不是说离群索居、跟谁都不亲近就算是中立了,而是说在从属于非正式组织的时候,要有自己的原则。应该始终清醒地认识到,非正式组织的目的不是为了权力的斗争,不是为了利益的抢夺,而是为了个人的发展和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在必要时候的自我保护。 当然,欧阳修出于儒家的道德理想主义而把“君子之朋党”给理想化了。事实上,极少如果不是不可能的话存在完全为了道义和忠信而结成的非正式组织,因为道德和忠诚本身就是正式组织所追求的品质,人们如果为了这样的目的,在正式组织的框架中就完全可以做到,何必再成立什么小团体呢?比如,机关中不可能出现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小团体,公司中也不可能出现以“降低成本”为目标的非正式组织,因为机关本来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而降低成本则毫无疑问是一切公司追求的目标。 因此,绝对的“君子之朋党”是不可能的,小团体的目标与正式组织的要求一定会存在偏差。要想做到“中立而不倚”,最好的办法不是无视这种偏差,而是在适度参与的前提下,头脑清醒,坚守大是大非。 大事不糊涂 老子有句话,叫做“和其光,同其尘”,意思是说不要光芒毕露,不要故作清高,同样,“中立而不倚”的意思也不是“举世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凡事都拿出一副正气凛然、不偏不向的样子。 大家都知道,在许多地方和单位流行着所谓“潜规则”。这些不成文的规矩虽然从不明言,却往往发挥着正式规章制度所难以发挥的作用,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抵制着正式制度的规定。非正式组织也是潜规则的一部分。但是,人们对潜规则往往持批判和否定的态度,影响了人们选择正确的处世方法。事实上,潜规则和非正式组织一样,本身无所谓好或者坏,关键在于身处其中的人出于什么样的目的、以什么样的途径运作。最起码,以个人之力来对抗全社会流行的潜规则肯定会得不偿失,一败涂地,但完全按照别人划定的轨道走,一点主见没有,不知道哪些事情是可以弹xìng掌握的,哪些事情是坚决不能越过的雷池,也一定会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严重的甚至可能与之偕亡,同归于尽。 中立,是在大事上坚守原则,小事上遵守规则。在一些细枝末节上面,无所谓中立不中立,只要按照一般的人情世故,灵活处理即可。但在事关法律、政治等大事发生的时候,一定得把握住方向。 毛主席曾经称赞叶剑英是“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吕端,就是小事糊涂,大事中立的典型。 吕端是宋太宗赵光义的宰相,平时不爱出风头。有些皇亲国戚、亲近大臣找他办点私事,一般也都是睁只眼闭只眼,以至落了个“为人糊涂”的名声。但是太宗信任他,让他做寇准的副手。 后来,太宗驾崩,临死之前立三子赵恒为太子。太监王继恩害怕赵恒继位后于己不利,密谋立太宗的长子楚王赵元佐为太子,皇后也赞同。太宗死后,皇后命王继恩召吕端进宫议事。吕端预感到要有大变,先命人将王继恩锁在自己的住所,让士兵守住门口,然后火速入宫见皇后。皇后对吕端说,皇上已驾崩,按说立嗣应该立长子才对,现在你看怎么办?吕端知道皇后的意思,却毫不退却,说:“先帝立太子正是为了今日,今先帝刚刚过世,怎么能再讨论重立太子的事呢?”皇后才无话可说。 到太子赵恒举行登基典礼的时候,新皇帝和群臣之间隔了一道帘子。吕端不下拜,走到台阶上卷起帘子,确认新皇帝确实是赵恒,这才下来,率群臣拜呼万岁。 中立才能自立(3) 吕端平时“糊涂”,确实谈不上什么“中立”,但在新皇帝即位的紧要关头,有主见、有魄力,不为强权和势力所压倒,维持了政权的平稳jiāo接,这才是真正的“中立而不倚”,这才是真正的强者。 强大在于坚持(1)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的《象传》在谈到君子的标准的时候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之所以能够化育万物,生生不已,乃是因为它刚健生动、充满生机、从不停止。日月星辰,东升西落;风雨雷电,奔腾激dàng;潺潺细流,汇为江河;草木花卉,枯而复绿。天的运行始终保持固定的节奏,不因为任何因素的变化而停止,这就叫做“天行健”。君子应该效仿天的这种品德,不断创造,不断奋进,自强不息。 《中庸》也说:“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今夫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 8 章 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今夫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焉。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测,鼋鼍蛟龙鱼鳖生焉,货财殖焉。” 今天我们所说的天,原本不过是由一点一点的光明聚积起来的,可等到它无边无际时,日月星辰都靠它维系,世界万物都靠它覆盖。 今天我们所说的地,原本不过是由一撮土一撮土聚积起来的,可等到它广博深厚时,承载像华山那样的崇山峻岭也不觉得重,容纳那众多的江河湖海也不会泄漏,世间万物都由它承载了。 今天我们所说的山,原本不过是由拳头大的石块聚积起来的,可等到它高大无比时,草木在上面生长,禽兽在上面居住,宝藏在上面储藏。 今天我们所说的水,原本不过是一勺一勺聚积起来的,可等到它浩瀚无涯时,蛟龙鱼鳖等都在里面生长,珍珠珊瑚等珍贵的东西都在里面繁殖。 古人认为,天、地、山、水,都是从最不起眼的东西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这个积累的过程就是持续不断的坚持。所以本着“天人合一”的道理,人应该向天地学习,也从最渺小的事物开始,选准方向,“咬定青山不放松”,必有所成。 孔子本人,就是自强不息的一个典范。在他漫长的一生中,遇到过许多次挫折。其中有一次,孔子和他的弟子们被困在陈国,粮食都吃完了,只能靠挖野菜充饥,连续七天没有动火,跟随的人都病了,站都站不起来。孔子还带领弟子们“弦歌不辍”,子路很生气,对孔子说:“难道君子也有穷的时候吗?”孔子回答:“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君子和小人的区别不在于会不会穷,会不会遇到过不去的坎,而在于君子在穷的时候依然能够自强不息,坚持自己的生活态度,而小人在穷的时候就什么事都可以干得出来了。 孔子强调的是君子的良好品德。其实,执着坚持不但体现了高尚的品质,同时也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 不抱幻想,也不绝望 古今中外,自强不息终获成功的例子实在是太多太多了,可是大家注意的,往往是故事主人公的“自强”,如何在逆境中奋起,如何克服先天后天的各种缺陷,如何突破客观上的各类限制,如何奋发图强最后终于获得承认等等等等,困难的开端和成功的结局构成了鲜明的对比,也产生了强烈的戏剧xìng效果,因此为大家所津津乐道。 可是,故事主人公“不息”的一面,却往往被忽略了。在开端和结局之间,是漫长的、似乎没有希望的坚持、坚持、坚持,这里只有枯燥,艰辛,当然也免不了还有动摇,以及痛苦的内心斗争。所谓“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闻”,机遇来临的时候,人生大放光彩,以前的一切努力都有了回报,可是在机遇来临之前,又有几个人能在冷板凳上坚持下去呢? 宋代名臣范仲淹小的时候家境十分贫寒,他童年住在长山醴泉寺的僧房里,昼夜苦读。每天煮一锅米粥,等它凝结以后,用刀划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作主食,再掐几根咸菜,就是一天的饭菜,甚至有时候连这一锅米粥也不能保证。 后来,同学中有一位高干子弟,把范仲淹的事当作新闻告诉了自己的父亲,这位父亲认为范仲淹是个有出息的孩子,让儿子带点好吃的给他。不料过了几天却发现,东西都放坏了,范仲淹也没吃,高干子弟自然不高兴,责怪他为什么不吃。范仲淹说,“并非不感激令尊的厚意,只是多年吃粥,已成习惯,如今骤然享受佳肴美馔,恐怕将来吃不得苦,又怎样办呢?” 强大在于坚持(2) 宋代的大儒胡瑗,在泰山刻苦攻读,十年没有回家。读书期间,无论生活多么艰苦,胡瑗总是不废学业。据记载,胡瑗每接到家里的来信,只要看到信封上有“平安”二字,就把信投到书院旁的溪涧之中,以免读信分散精力,影响读书,后人遂将胡瑗投书的地方命名为“投书涧”,以纪念他这种自强不息、坚持不懈的精神。 后人传颂范仲淹的,是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是庆历新政、锐意改革的政绩,是影响一代文风的文学成就;传颂胡瑗的,是博古通今的学问,是开创宋明理学先声的学术地位,但是像断齑划粥、投书山涧这样的事迹,却隐藏在他们成功的光环之后,不为人们所注意。不努力,成功不会自己找上门来,天上掉下来的,也大多都是陷阱而不是馅饼。每一位成功人士的背后,都有艰苦的甚至辛酸的创业历程,只不过他们坚持了下来,所以站到了时代的前台。 坚持的过程,要经历无数的失败。只有在失败中坚持下来,才算是真正的坚持;在看不到前景的时候,依然尽最大的努力,不抱不切实际的幻想,也绝不放弃自己的希望,才是真正的强者。正如美国3M公司那句著名的创业格言所说:“为了发现王子,你必须与无数只青蛙接吻。” 坚持不懈,不问成功 坚持不懈一定能带来成功吗?恐怕不一定吧!也许还没有等到成功的那一天,事情就发生了变化,迫使你不得不转向别的目标;也许还没有等到成功的那一天,你赖以维持的条件已经不复存在,实在无法继续坚持;也许还没有等到成功的那一天,你苦苦追寻的目标突然变得没有意义,即使达到终点也算不上成功…… 坚持与成功之间,不能划等号。可是,没有坚持,却永远不会有成功。 在坚持不懈、终获成功的英雄们背后,当然有许多坚持不懈、但却没有成功的悲剧xìng人物;但是,在最终获得成功的人们中间,却没有侥幸和半途而废者的身影。 坚持不懈的真实涵义,在于承受失败,在于发现失败的价值,在于通过失败找到通往成功的路。 比尔盖茨有一句名言:“人们所认识到的成功者往往经历了更多的失败,只是他们从失败中站起来并继续向前。”微软认为,失败是成功的必要准备,经历失败表明你正在努力前进。问题是,不能白白失败,失败之后要从失败中吸取教训,认真研究为什么失败,是偶然的因素,是客观的限制,还是根本此路不通?研究失败跟研究成功具有一样的价值,甚至比研究成功更为重要。 “获得成功有两个重要的前题:一是坚决,二是忍耐。” “只要有坚强的持久心,一个庸俗平凡的人也会有成功的一天,否则即使是一个才识卓越的人,也只能遭遇失败的命运。”这些都是比尔盖茨成功的经验之谈。在顺利的境遇或者平淡的过程里,坚持下去还比较容易,可是在充满失败与荆棘的道路上坚持下去,就不是人人都能做到了。而恰恰是这种区别,决定了成功者和失败者的结局,但也正是这种区别,给在艰难困苦中坚持下来的人们以回报和承认。 在咬牙坚持的时候,人们应该做的不是时刻盼望成功的到来,也不是幻想达到目的之后的喜悦,而是如何对付路途上的困难,如何处理可能遇到的失败。对于一个坚持者来说,成功总是在无数次失败时候才能见到,因此失败比成功更现实、更常见,更值得认真对待。对成功没有准备,当成功突然来到面前的时候带来的是惊喜;但假如对失败没有准备,当失败来临的时候带来的就是更大的失败。 “坚持下去,成功就在下一个街角处等着你。”同样是比尔盖茨的名言,但成功到底藏在哪一个街角,谁也不知道。我们应该做的,只管坚持不懈,不问何时成功。 君子之jiāo(1) 君子之jiāo淡如水 孔子老了。有一天,他突然感叹说:“我死之后,子夏会每天进步,子贡则一定会一天不如一天。” 曾子问:“为什么这样说呢?” 孔子说:“子夏好与贤者相处,子贡呢,则喜欢不如自己的人。我听说不了解儿子的,可以看他的父亲;不了解一个人的,可以看他的朋友;不了解领导的,可以看他的手下;不了解土地的,可以看地上长的草木。所以说跟善人住在一块,就像进入栽满灵芝兰草的房间,时间一久,就不觉得香了,因为自己也变得一样的香;跟坏人住在一块,就像进入卖鱼的店铺,时间一久,就不觉得臭了,因为自己也变得一样的臭。藏红颜料的盒子会变红,藏漆的盒子会变黑。因此君子对于选择朋友是非常谨慎的。”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朋友是儒家的“五lún”之一,也是中国古代除了血缘和君臣关系之外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孔子说:“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两个人如果志同道合,那么联合起来的力量就可以切断金属;朋友同心,说出来的话就像兰花的味道一样令人心旷神怡,所以后人把朋友之间的jiāo情称作“金兰之好”。 孔子还说,“益者三乐”,即“节礼乐,道人之善,多贤友”。有益的快乐有三种,以礼乐来调解生活,多宣扬别人的好处,以及广jiāo良友。朋友对于人的益处,自不待言。 jiāo朋友的途径可以有很多种,成为朋友的原因也五花八门。但是,在中庸之道看来,无论何种原因形成的朋友关系,都应该以道义为基础。也就是说,所谓“志同道合”的“志”,不能是蝇营狗苟之志,“道”,也不能是邪门歪道之道。为了个人的私利而暂时结成的利益联盟,不能称为朋友,尽管这种人也许比谁来得都更热乎。 庄子说:“君子之jiāo淡若水,小人之jiāo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君子之间的jiāo情就像水一样平淡,小人之间的jiāo情则像甜酒一样香甜。可是惟其平淡,才真实亲密而能长久。小人的友谊浓烈甜蜜,但虚假多变,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很快就坏掉了。 北宋宰相司马光推荐刘元城到集贤院供职。有一天,司马光向刘元城说:“你知道我为什么推荐你吗?”刘元城说:“是因为我和先生往来已久罢!”原来,刘元城中了进士后,没有马上进入仕途,而是跟着司马光学习了一段时间。司马光说:“不对。是因为我赋闲在家的时候,每到时令节日,你都会来信或者亲自来看我,问候不断。可是我当宰相以后,你却没有一封书信来问候我,这才是我推荐你的缘故。” 这就是“淡如水”的君子之jiāo。 益者三友 那么,什么样的朋友才是有益的朋友呢?孔子说,“益者三友”,有益的朋友有三种,“友直,友谅,友多闻”。 “友直”,是说以正直、直爽的人为朋友。这样的朋友会直率地指出你的缺点和不足,帮助你改正。遇到事情不会遮遮掩掩,为人坦dàng,有着开阔的胸怀。这样的朋友,不会回避彼此之间的分歧和不同,不会因为jiāo情而放弃各自的理想,是真正的“诤友”。 春秋时候,楚国的大夫伍子胥和申包胥是结拜的好朋友。伍子胥的父亲含冤被楚王杀死,身负家仇逃往吴国。临走的时候,伍子胥对申包胥说:“我一定会灭亡楚国,以报父仇!”申包胥很同情他,但同时不赞同伍子胥颠覆祖国以报家仇的做法,说:“勉之!子能覆之,我必能兴之。”咱们都努力吧!你能灭亡楚国,我一定还能复兴它! 果然,伍子胥说动吴王,带领大军势如破竹,占领了楚国的国都郢。申包胥赴秦国求救,秦国不想出兵,申包胥在秦国的朝廷上七天不食,日夜痛哭,终于感动了秦哀公,发兵收复了郢都,复兴了楚国。楚王要给他赏赐,可是申包胥始终不能忘怀自己朋友的父亲被冤死的往事,说自己之所以赴秦求救,乃是为了楚国的百姓,并不是为了楚王,拒绝接受一切赏赐,隐居了起来。 君子之jiāo(2) “友谅”,谅不是原谅,而是“理解”、“懂得”的意思,就是说,jiāo友要jiāo真正的知己。 俞伯牙是著名的音乐家,但是没有几个人能真正懂得他的音乐。有一次,他在山中弹琴,一个砍柴的樵夫钟子期碰巧遇见了。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的是高山,子期就说:“峨峨兮若泰山!”伯牙心里想的是流水,子期就说:“洋洋兮若江河!”伯牙非常激动,约定来年此日再在此处相会。 第二年,伯牙如期赴约,可是却久等子期不至。辗转打听到子期的家,却发现子期已经去世了。伯牙非常哀伤,从此不再弹琴。 “高山流水遇知音”,这样的朋友是心灵之jiāo、xìng情之jiāo,不假外物,飒然同游,可遇而不可求。 “友多闻”,是说与有知识的人jiāo朋友,自己可以从中得到教益。古时候信息渠道不发达,从朋友处学习是重要的获得信息的途径,所以孔子主张与见闻广博的人jiāo友。虽然今天的情况已经大不相同,但仍然要善于向朋友学习。信息时代,每个人都很“多闻”,但各自关注的领域都不一样,多从朋友那里学习、请教,多了解自己的圈子之外的动向,知道别人都在干什么、想什么,对于个人的发展进步是很有好处的。 但是,“友多闻”可不是鼓励东家长、西家短,传播小道消息、鸡毛蒜皮,甚至飞短流长、窥探隐私。多闻,“闻”的应该是知识,是道理,是信息,是有益之事。 损者三友 同“益者三友”做对比,孔子还提出了三种有害的朋友:“损者三友: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 “友便辟”,指的是献媚,只会说好话的人。这样的人,永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 9 章 远顺着你的意思说话,从来不提出建议和反对意见,你说什么他都同意,仿佛你说的正是他心里所想的。对朋友从来只有表扬、夸奖,“不错、很好”是这类朋友的口头禅。 懂得鼓励朋友、肯定朋友本来是一种优秀的品质,但是这种鼓励、肯定应该建立在正确判断的基础上。对于朋友的长处、成绩,当然要给予及时的、足够的肯定,但如果无原则地滥施夸奖,很容易让朋友看不到自己的不足,以至自我膨胀,甚至迷失方向,那就无益反而有害了。这样的朋友,不假思索地对你说好话,并不是为了彼此的进步,而是希望靠逢迎来赢取你的好感,至于朋友之间真正的互相鼓励、规劝,他是漠不关心的。 “友善柔”,指的是当面说好话,背后捅刀子的那种人。他们当面跟你套近乎,亲兄热弟,好不热闹,背后却把你当成他的一个棋子,在他私利的棋盘上移来挪去,必要的时候即使牺牲朋友也在所不惜。这样的“朋友”,比“便辟”更可怕。 有一个成语“口蜜腹剑”,说的是唐朝宰相李林甫。李林甫和人接触时,外貌上总是露出一副和蔼可亲的样子,嘴里尽说些动听的“善意”话,但实际上,他的xìng格非常yīn险狡诈,常常暗中害人。 有一次,他装作很诚恳的样子对同僚李适之说:“听说华山出产大量黄金,要是开采出来,可是一笔大大的财富啊,可惜皇上还不知道”,暗示李适之报告皇帝。李适之信以为真,连忙跑去建议唐玄宗快点开采,玄宗一听很高兴,立刻把李林甫找来商议,李林甫却说:“这件事我早知道了,但是华山是帝王‘风水’集中的地方,怎么可以随便开采呢?别人劝您开采,一定别有用心!”玄宗一听,深以为然,从此更加宠信李林甫,对李适之却渐渐疏远了。 “友便佞”,指的是夸夸其谈、伶牙俐齿的人。这样的人说起话来没有他不懂的,干起事来没有他办成的。说的比唱的都好听,可惜是“口惠而实不至”,也仅仅是说说而已。 孔子说:“巧言令色,鲜矣仁。”永远是一副不得罪人的面孔,巧舌如簧,花言巧语,这样的人里头能做到仁的太少了。朋友之间也是如此。你没事的时候,对你倍加关心,嘘寒问暖,拍胸脯保证,许下种种动听的诺言,让你觉得天底下就他一个人对你好。等到你真正有事了,需要他兑现承诺了,却“不知所终”,或者王顾左右而言他,装出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好像换了一个人。 君子之jiāo(3) jiāo友必须谨慎,可是究竟谁是“益友”,谁是“损友”,却只能通过生活实践慢慢观察出来。更重要的是,除了亲近“益友”、远离“损友”之外,还应该时时端正自己对朋友的态度,努力使自己成为朋友的“益友”。 到位不越位(1) 别做不该自己做的事 孔子的弟子子路是一个非常豪爽和正直的人,也是孔子最喜欢的弟子,因为他天真直率,虽然经常顶撞孔子,可是内心一直非常尊重自己的老师。 子路曾经做过蒲这个地方的“宰”,就是行政长官。有一年夏天,雨水很多,子路担心洪水暴发不能及时下泻,造成水患,就带领当地的民众疏浚河道,修理沟渠。他看到民众夏天还要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非常辛苦,就拿出自己的俸禄,给大家弄点吃的。 孔子听说了,赶紧派子贡去制止他。 子路大为生气,怒气冲冲地去见孔子,说:“我因为天降大雨,恐怕会有水灾,所以才搞这些水利工程;又看到他们非常劳苦,有的饥饿不堪,才给他们弄点粥喝。您让子贡制止我,那不是制止我做仁德的事情吗?您平时总是教我们仁啊仁的,现在却不让我实行,我再不听你的了!” 孔子说:“你要真是可怜老百姓,怕他们挨饿,为什么不禀告国君,用官府的粮食赈济他们呢?现在你把自己的粮食分给大家,不等于告诉大家国君对百姓没有恩惠,而你自己却是个大大的好人吗?你要是赶紧停止还来得及,要不然,一定会被国君治罪的!” 一千九百年以后,朱元璋建立明朝,是为明太祖。这一年,明太祖想要修建首都南京的城墙,江南巨富沈万三主动报效,承担了三分之一城墙的花费,同时还献给皇帝白金二千锭,黄金二百斤,花费巨资在南京城建了一些酒楼和廊庑等。作为回报,朱元璋封了他两个儿子的官。 修完城墙,沈万三又主动献媚,要求犒赏三军,朱元璋大怒:“一个匹夫,就想犒劳天下的军队,这不是乱民又是什么!”立刻命令将其斩首。幸有马皇后劝谏说:“这样的不祥之民,自有上天惩罚他,何必污了陛下的手呢!”朱元璋余怒未消,将沈万三发配云南,他的第二个女婿余十舍也被流放潮州。 这还不算完。洪武十九年,沈万三的两个孙子沈至、沈庄又为田赋坐了牢,沈庄当年就死在牢中。洪武三十一年,沈万三的女婿顾学文被牵扯到了蓝玉谋反一案,诏捕严讯,顾学文一家及沈家六口,包括沈万三的曾孙沈德全,近八十余人全都被凌迟处死,田地也尽数没收,被称作“财神爷”的一代巨商沈家,就这样灰飞烟灭了。 子路和沈万三,一远一近,一官一商,一贤一愚,却都犯了同一个错误:越位。不同的仅仅在于,子路有个好老师,在关键时候制止了他,才没有铸成大错;而沈万三则无人指点,结果落得个家破人亡。 惟名与器,不可以假人 古人说:“惟名与器,不可以假人”,就是说,唯有名义和工具,是绝对不能借给别人的。名义绝不仅仅是个“代号”那么简单,它代表着地位、权势和力量,而工具,则是实现这些地位、权势和力量的手段。既然他不同意借,那么你如果有意或者无意地侵犯了他的“名”和“器”,就会引起强烈的反弹。 在子路那个故事里,只有国君才有资格“普济众生”,这是“名”,国君可以开仓放赈,这是他的“器”。子路置国君的名义和工具而不顾,非要自己周济百姓,大家对他感恩戴德,“只知有子路,不知有鲁君”,国君当然会大光其火,也无怪乎孔子着急上火地派子贡去拦下他了。 沈万三的错误比子路更加严重。他仗着自己有钱,巴巴地去给皇帝修城墙,朱元璋虽然有些反感,但是毕竟受了他的好处,建国之初的财政也很不宽裕,能忍就忍了。可是他修了城墙还不算,还要白花花地往皇宫里头送银子,在天子脚下的南京城大修“楼堂馆所”,如此之有钱,皇帝能不垂涎吗?更何况朱元璋本人就是穷棒子出身,对有钱人天生地就有一种“彼可取而代之”的yù望呢?谁知这个沈万三仍不知检点,居然突发奇想,要犒赏起皇上的三军来!沈万三的想法,无非是“做人情就做足”,一不做二不休,在皇帝面前献够了殷勤才算拉倒。可是朱元璋不免会想,犒赏完了三军,吃了你的喝了你的,那三军是你的还是我的?有点小钱就想在军队中制造影响,这不是乱臣贼子又是什么? 到位不越位(2) 《中庸》说:“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lún。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不是天子的人,不能议论礼制的是非,不能制订度量的标准,不能考究文献的史迹。现在天下的车辆都是一样的宽度,书写都是一样的字体,行为都是一样的准则。虽然在那个位置上,却没有相应的德行,是不敢制作礼乐的;虽然有那个德行,却不在位置上,也不敢制作礼乐啊! 在《中庸》的年代,天下的一等大事就是“制作礼乐”,所以它以这个问题来阐述不能越位的道理。按照这段话的叙述,我们可以知道越位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职位和级别上的越位,一个是德行和能力上的越位。 “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不敢作礼乐焉”,说得是,不管你再有本事,再有修养,也得按照你在体制中的位置行事。不管是机关还是企业,每一个工作岗位都会有明确的权利和义务,而且往往会白纸黑字地写成“职位说明书”一类的东西,贴在办公桌的前面,或者夹在展示牌里放在桌子上。这个“说明书”的意思,就是告诉你你的职责范围,你的工作权限。位置就是画的一个无形的圈,圈子之内,万事由你,圈子之外,那就对不起了。 “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说得是,虽然你有位置,有级别,可要是没有水平,没有能力,品质不好,也得受限制,你权力就要打折扣。这话离现实有点远,部分地也是儒者的理想,不是制度化的规定。可是,越是不体现为制度而体现为理想的,越得认真对待。这句话实际上在提醒我们,要始终对自己的能力和道德水准抱有警惕心理,在履行职责、行使权力的时候,千万记得自己并不是一个完人,别把话说得太满,把事情做得太绝。 多做事而不越位 中庸的价值,在于教会我们在注意事情一端的时候,不要忘记另一端的存在。千万不能越位是讲清楚了,可是还得记着做事也得到位,不能为了怕越位而缩头缩脑,无所作为。该说的话,一定得说,而且说到位,把意思清清楚楚地表达出来,把握好轻重,把握好时机;该做的事,坚决去做,而且做到家,不折不扣地完成工作任务,不但出结果,还要出效果。 不能越位,与“多做事”并不冲突。多做事,当然要首先做好分内的事,除此之外,还要有发现工作的眼光,判断工作xìng质和工作难度的眼力,更要有主动去做的眼色。 多做事而不越位,第一要做那些所有人工作职责之外的事。越位的要害,不在于越出了自己的职权范围,关键在于侵犯了别人的领地。子路济民、沈万三犒军,问题不出在他们干了自己不该干的事,而出在干了本该由皇帝去干的事。在所有人的职权之外,总有一些事情虽然落实不到人头,却必须有人去干。这些事虽然大部分是小事,却往往最能表现人的素质。比如,同事的一些需要帮忙的私事啦,遇到雨雪天气的jiāo通啦,老板失误的补救啦等等,视具体情况而定。干这些事情干砸了,最多落个能力不行;要是越俎代庖又干砸了(甚至即使干不砸),就会损害人际关系。像沈万三那样损害与皇上的“人际关系”,后果可就严重了。 多做事而不越位,第二要做那些对别人而言只是义务而不代表权力和位置的事情。有些事,虽然可能很繁重,你很想替人家分忧,可是这些事里头有权力在运作,或者代表着某种地位,又或者体现了某种身份,那就不能去做,做了就是越位。可是有些事情人家本身不愿意干,这些事又没有什么象征意义,又不涉及权力的纷争,那就不妨多帮忙。 多做事而不越位,最最关键的,是千万不要在大庭广众之下替别人做事。“高调做事”的箴言是有限制的,在这种情况下就一定不能高调,否则你的动机就会被别人怀疑,你的形象就会受到损失,你做的事不是越位也可能被看成越位。要相信,只要你真心实意地帮助人,并且拿捏好分寸时机,大家迟早会知道的。 如何有效提意见(1) 内容要过硬,方式要对头 我们前面说,上下级之间的权力运作是双向的:上级对下级的权力是管理和支配,下级对上级的权力是支持和配合。除此之外,下级对上级还有更加积极的内容,那就是反馈和建设xìng的信息沟通,亦即平常说的意见和建议。 对于一个上级而言,虚心听取意见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手中握有权力,下级出于利益的考虑,往往只说对自己有利的话,这样在上级的周围就会形成一定程度的“信息真空”,手中的权力越大,信息的真空就越多。长期接触不到全面的信息,久而久之就会对实际状况和自我定位产生错误的认识,轻则影响工作,重则危及自身。 所谓善于听取意见和建议,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做事方面,一个是做人方面。听取做事方面的意见,比较容易接受,听取做人方面的意见,就相对困难一些,因为提出这方面的意见,必然会对上级的人品或者xìng格提出质疑,容易引起反感。但也恰恰是这方面的意见最为重要,因为这些意见往往是普遍xìng的,不但对目前的事业有帮助,对将来也是一个警醒。 能虚心听取意见是美德。史书记载,汉文帝鼓励臣下多提意见,再小的官,只要有进谏的表疏,他一定停下手头的事,亲自接受。如果在路上,文帝也会立即停下车辇,命人把表章呈上。如果提的意见可以采纳,就按照臣下的意见去办,如果不能采纳,也“未尝不称善”,也就是说,凡有意见的,首先就能得到皇帝的一个“好”字。正因为文帝从善如流,所以才会有文景之治的盛世出现。 但是对于下级来说,上级能不能采纳自己的意见,不仅跟上级的个xìng和修养有关,在某种程度上也取决于下级提意见的方式。凡事都有两个方面,不能把责任完全归到一方的头上:下级提的意见没有被接受,不一定就是上级刚愎自用,拒谏饰非的结果,也有可能是意见本身不合理,或者提意见的场合、时机、方式、对象等有问题。意见本身不对头,那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可是如果意见很好,却因为方式不对而得不到采纳,未免太可惜。而且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 10 章 ,如果一个下级没有能力让上级采纳正确的意见,也不能说是合格的下级。 某公司的老总是搞营销出身,当了老总以后,对市场部的具体工作仍然时时过问,并经常发表一些“高见”,还喜欢对一线的营销人员发出“最高指示”,搞得市场部的管理十分混乱。同时,他对其他部门的忽视和外行也经常引起非议,公司的运作越来越困难,可是大家都碍于面子,没有人向总经理提意见。 市场部的经理看到这种情况,决定向老总建言。他对老总说,公司经营的好坏,在于各个部门的协调共进。现在市场部的工作老总重视,抓得很紧,成效非常明显,可是其他部门就相对薄弱,恐怕会影响未来的长远发展。 老总听后,深表赞同。从此,他的精力平均分配,畸轻畸重的弊端解决了。 同样的意思,以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会收到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效果,在提意见的时候尤其如此。因此,学会有效地提意见,是做一个优秀下级的必备条件。 投其所好,迂回曲折 战国时候,齐威王即位三年,沉迷于酒色,不管国家大事,每日只知饮酒作乐,把一切正事都jiāo给大臣去办理,自己则不闻不问。因此,政治不上轨道,官吏们贪污失职,再加上各国的诸侯也都趁机来侵犯,使得齐国濒临灭亡的边缘。 齐威王有个爱好,好“隐语”,就是后来的猜谜。有个叫淳于髡的,来跟齐威王打灯谜,说,“国有只大鸟,住在大王的宫廷中,已经整整三年了,可是他既不振翅飞翔,也不发声鸣叫,只是毫无目的的蜷伏着,大王您猜,这是一只什么鸟呢?”威王一听就明白了,回答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果然,齐威王从此不再沉迷于饮酒作乐,而开始整顿国政。首先他召见全国的官吏,尽忠负责的,就给予奖励;而那些腐败无能的,则加以惩罚。同时整顿军事,强大武力,奠定国家的威望。结果全国上下,很快就振作起来,到处充满蓬勃的朝气,各国诸侯听到这个消息也都不敢再来侵犯了,甚至还把原先侵占的土地,都归还给齐国。 如何有效提意见(2) 几年以后,楚国发兵攻打齐国。齐威王给淳于髡置办了一百斤黄金和十辆车,作为礼物,派他去赵国求救兵。临出发前,淳于髡看到这些礼物,仰天大笑,笑得系帽子的带子都崩断了。齐威王很纳闷,问:“你是嫌礼物太少吗?”淳于髡回答说:“不敢。”齐威王又问:“那你笑什么?”淳于髡回答说:“今天我从东边过来的时候,看见有个人在田里祈祷丰收,地上摆放着一只猪蹄和一杯酒,向天祈祷说:‘老天保佑我!保佑我高地上打下的粮食装满仓笼,低田里打下的粮食装满大车;五谷丰登,发家致富。’现在我想起来他祈祷得到的那么多,可是只愿意献出一只猪蹄一杯酒,所以才忍不住大笑起来。” 齐威王一听,十分惭愧,赶紧重新置办礼物,增加到一千镒黄金,十对白璧,一百辆车子。淳于髡这才动身。赵王收到礼物,果然借给了淳于髡十万精兵和一千辆战车,楚国听到这个消息,连夜退兵而去。 淳于髡提意见的方法,就是投其所好,迂回曲折,总之,一切以达到目的为准则。他根据齐威王的特点、爱好,从不直接指斥威王的过错,而是拿编出来的别人的幽默故事来说事,给本来十分严肃的君臣关系营造了轻松的气氛,上级当然乐于接受这样的意见。 事上以道,不可则止 中国古代,把下级对上级提意见叫“谏”,被视作文官的最高职责,所谓“武死战,文死谏”。但是这种“死谏”的观念,实在要不得。按照中庸之道的看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xìng和偏好,但决不存在完全拒斥一切意见的人,关键是看进谏的人能不能摸准上级的特点,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提意见的方式。 孔子说:“臣事君以道,不可则止”,是说下级要按照原则的要求来为上级做事,在上级不合乎“道”的要求的时候,要去规劝、提醒,可是,如果上级一意孤行,坚持不听,也不要为了博个正直的名声而苦劝不已。“不可则止”,实在不行就算了。 即使有时上级觉得你的意见有道理,但是上级有上级的考虑,也许会出于人际关系、时间安排等因素拒绝你的提议,这时候就更要注意适可而止,否则就给上级留下不服从管理的恶劣印象,事情办不成,还损害了自身形象。 衡量一个意见该不该提,该不该坚持,还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自己的身份和地位适不适合提出这样的意见。 春秋时候,陈国的国君陈灵公非常荒yín无道,甚至与两位大臣共同拥有一个情fù,政事都荒废了。大夫泄治劝谏,陈灵公不听,泄治一次又一次进谏,灵公大怒,把泄治给杀了。子贡问孔子说:“当年比干劝谏殷纣王而被纣王杀害,大家都把他称作仁人。泄治的行为,和比干一样,应该也算作是一个仁人了吧?” 孔子回答:“不然。比干对于纣王,按照亲属关系来说,是纣王的近亲叔父,按照君臣关系来说,是纣王的重臣少师。他对于殷朝的江山社稷和历代先王的宗庙负有重大的责任,所以才以死相争,希望自己死后,纣王能够悔悟,重新振作起来,中兴殷朝。因此比干可以算作一个仁人。可是泄治呢?他对于陈灵公来说,职位只是一个小小的大夫,又没有血缘上的亲属关系,身在昏乱的朝廷做官,希冀得宠而不忍离去,还想以自己的区区之身,改变整个国家的荒yín腐朽,这不是异想天开吗?死而无益,真是白死了!” 孔子认为,在这种“世事不可为”的情况下,以疏远的小臣的地位强行进谏,实属不自量力,无济于事,有害于己,是典型的不会提意见。 “不可则止”,是出于现实的收益的考虑。如果这个意见提出来,上级肯定不会接受,那就失去了提意见的本来意义,可以不提。切不可因为一时的意气,或者非要在某件无关紧要的小事上争个是非,甚至单纯地为了表现自己的水平,而不顾现实地提一些不切实际的意见,那样的结果,肯定是得不偿失。 如何有效提意见(3) 识人的诀窍 居视其所亲 孔子是圣人,圣人也会犯错,《论语》当中就记载了孔子好几次自我检讨。有一次孔子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以前别人说什么我就相信什么,现在发现这是错的。不但要听他怎么说,关键要看他怎么做。是我的子弟宰予让我明白这个道理。宰予大概是孔子最不喜欢的学生,言行不一,屡教不改,孔子对他很失望,所以说对人必须要“听其言而观其行”。 识人,是一门大学问。孔子所说的,只是一个大致的原则,具体怎么cāo作,他并没有说。在另外一个地方,孔子说,要彻底了解一个人,应该“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意思是要看一个人的所作所为,了解他的来龙去脉和走过的道路,考察他的爱好和行为动机,这样才能有比较全面的了解。这比“听其言而观其行”稍微详细了一点,可是还是过于抽像,不便实用。 战国时候魏文侯的丞相李克(也叫李悝),提出了五条识人的标准:“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为,贫视其所不取。”平时,要看他所结jiāo、亲近的都是些什么人;对于富人,要看他怎样处理自己的财富;对于做官的人,要看他提拔、帮助的是哪些人;在身陷困境的时候,要看他的所作所为,如何对待困境;对于穷人,要看他是否能保持气节,不取不义之财。 这五条标准就比较详细,而且有很强的可cāo作xìng。网上流传说曾经是网易管理层的面试题,姑且不论真假,只就识人的标准而言,的确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居视其所亲。人人都有伪装,人品不能写在脸上,要想直接看出一个人的贤愚善恶,很多情况下是不可能的。而“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具有同样品质、爱好、气质的人,会自然地走到一起。所以识人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看他和什么人亲近。如果一个人的朋友都是一些正直、善良、上进的人,那么可想而知他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可是假如他周围的人都是些鸡鸣狗盗之徒,或者浮浪轻薄的无良子弟,那他十有八九也是此辈中人。 汉高祖刘邦晚年,打算废掉太子,另立赵王如意。太子的母亲吕后非常紧张,去找太子的老师张良出主意,张良告诉吕后,在商山有四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东园公唐秉、里先生周术、绮里季吴实和夏黄公崔广,号称商山四皓,如果能把他们聘请为太子的老师,就没有什么问题了。吕后依计而行,花了很大的工夫,果然把他们请来做了太子的老师。有一天,刘邦与太子一起饮宴,他见太子背后有四位白发苍苍的老人,问后才知是商山四皓,刘邦大吃一惊。原来在西汉建国之初,刘邦就曾经请过这四位出山,他们没有答应,现在太子居然能够把他们请来,与他们朝夕相处,可见太子的德行和威望,再加上我们前面提到过的叔孙通的直谏,于是就放弃了废立太子的想法。 一个人与什么人亲近,表示他潜意识里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所以以此来识人,是不会有很大误差的。 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 富视其所与。富了之后,如何支配手中的财富,也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质。 把钱用在个人享受上,吃吃喝喝,玩玩乐乐,只管自己舒服的,这是一种人;急人之难,有了能力就去帮助别人的,这也是一种人。 寻求刺激,吸dú嗑yào,出入赌场,到处瞎折腾的,这是一种人;挣了钱就投资,开商铺,建工厂,千方百计追求升值的,这也是一种人。 钱多了捐出去,不给子孙留祸害的,这是一种人;有钱存起来,不显山不露水,数钱的时间比花钱的时间还长的,这也是一种人。 《福布斯》报道,2007年,中国身家超过10亿美元的富豪达到了66名,已经成了世界上亿万富翁最多的国家之一,仅次于美国。可是也是在2007年,《福布斯》取消了中国慈善榜,这也是福布斯为中国富豪排名8年来,取消的第一张榜单。取消中国慈善榜的原因,除了中国慈善体制的不完善,导致富豪捐款不愿意张扬之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富豪乐于慈善的公益意识不强,对待财富的观念仍然比较保守,缺乏与其财富地位相应的责任感。中国慈善榜的取消,是中国富豪们的尴尬。 如何有效提意见(4) 达视其所举。古代的“举”,主要是指推荐,向上级推荐人才。做了官,或者有了一定的权力,如果他所提拔、推荐的都是自己的私人,或者干脆是那些能够带来“实惠”的人,此人的品质也就不问可知了。同样,一个领导者的水平,从他的用人上也可以看得出来。能够团结一批能人,带领他们做出一番事业的,是真正高明的领导;妒贤嫉能,唯恐下属比自己水平高的人,一定是碌碌无为的平庸者。 魏文侯挑选丞相,有两个候选人:魏成和翟璜。文侯举棋不定,咨询李克,李克说:翟璜所举荐的吴起、西门豹、乐羊,后来都成了文侯的臣子;而魏成所举荐的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都成了文侯的老师。能做文侯臣子的,只能算是干练的官吏,而能做文侯老师的,则一定是德才兼备的大臣,所以魏成要比翟璜高明。 做上级的,有发现人才、重用人才的义务。一个人掌了权,既不能知人,又不能善任,那他的水平是要被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的。 穷视其所为,贫视其所不取 穷视其所为。这里的“穷”,不是贫穷的意思,而是“山穷水尽”的“穷”,说的是人在处于困境当中的表现。在遭遇挫折的时候,是一如既往,坚持不懈,还是韬光养晦,伺机而动,又或者是破罐破摔,一蹶不振,甚至苟且偷生,放弃原则,反映出不同的个xìng和品质。 孔子说:“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谓穷困而改节。”灵芝和兰花生在深山老林,不因为没人看到就不发出芳香;君子修养自己的道德,不因为穷困就改变志向。 林肯在当上美国总统之前经历了无数的失败,光是参选议员就失败了四次,但他依然执着,终于在最后一次失败的两年之后成功当选;泰国前总理他信当年在美国学习的时候,曾在餐厅里端盘子,因为是亚洲人而受到歧视,不能走餐厅正门,只能从后门过,他信把这些羞辱当作通往成功的阶梯,终于坚持下来。 轻型商用喷气机之父比尔利尔屡败屡战,先后4次积聚财产又失去了财产,最后东山再起;比萨饼创新之王汤姆莫纳汉先后4次面临破产的危险,还是挺了过来;亨利福特曾两次破产,但随后推出T型汽车并获得重大成功。 南宋末年的胡三省,毕生研究《资治通鉴》,花费20年心血撰写了《资治通鉴广注》97卷。不料元军入侵南宋,南下追捕南逃的宋皇室,他为了避难,逃到外地,临走的时候把书稿埋藏在村旁的荒山中。战乱过后,却发现书稿已经dàng然无存。胡三省重整旗鼓,又花了10年时间,重新撰写了此书,而且形式更完善、内容更丰富,终于给我们留下研读《资治通鉴》最重要的参考书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 11 章 。 这些政界、商界、学界的例子,再清楚不过地表明,一个人在困境中的表现,最能反映他的内心世界和成功潜质。 贫视其所不取。“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义之财,即使是在贫困之中,也不苟得,这样的人才可以信任、可以托付。 曾子在鲁国的时候,生活很贫困,经常穿着破衣烂衫在地里耕作。鲁国的国君听说了,想封给曾子一个小城,曾子坚决不肯接受。有人说:“这又不是您向国君求来的,是大王自己要送给您的,为什么推辞得这样坚决呢?” 曾子说:“受了别人的施舍就会害怕别人,施舍给人的也常常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即使国君不对我产生骄傲的情绪,我自己难道能不觉得害怕吗?” 人穷志不短,不能无功受禄,更不能用尊严来换取钱财,曾子的拒绝,体现了独立的人格,这样的人,才是可靠的。 当然,辨人、识人是很复杂的,以上所说的,只是一个很小的侧面,其他的识人方法还有很多。总之,应该尽量避免“爱而不知其恶,憎而遂忘其善”,全面、冷静地看待别人,这样才能拥有健康稳定的人际关系,同时避免来自身边人的伤害。 ┏ ┓ 小说下载尽在http://www.biqugedu.com--【十里丹青】整理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 ┛ ------------------------------------------------------- 访问小说分享者(情已逝~)的书库,阅读更多TA分享的书籍! 地址:http://www.biqugedu.com/u?id=30020 也可以百度搜索或者访问www.biqugedu.com -------------------------------------------------------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