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三连冠后,毅然决定退出篮坛,因为他已经得到世界上篮球运动史上最多的个人光荣纪录与团队纪录,甚至是20世纪最伟大的体坛运动员。

    正文 第41节:完美不苛求但可努力接近(3)

    更新时间:2007-11-24 15:43:51 本章字数:494

    他说:“我成功了!因为我比任何人都努力。”乔丹不只比任何人都努力,在他已经是世界上最顶尖的篮球运动员时,他还比自己更努力,不断突破自己的极限与纪录。在公牛队训练的时候,他每天的练习时间比任何人都长,据说他除了睡觉时间之外,其余一天只休息两个小时,剩下时间全部练球。有这样不断超越自己、追求完美的念头和行动,有谁能比乔丹做得更出色呢?

    在NBA,也有的篮球运动员经常在罚球的时候投不进球,其实,如果他一天也像乔丹一样只休息两个小时,其余时间全部站在罚球线练球增加自己的准度,这样持续下来,他罚球的能力定会提高。即使达不到乔丹那样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命中率,至少也比自己以前的水平有所提高。关键在于态度,在于有没有追求完美的念头。

    一句广告词这样写道:“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其实,我们追求更好、更完美,最重要的不是是否能真正得到最完美的结果,那样毕竟是非常难得的,而是我们拥有这种永不满足、永远积极进取、积极向上努力的态度,只要拥有这样的态度,即使做得并不完美,也是优秀。

    不能苛求完美,但不能放弃追求完美,因为努力才可以令你接近、更接近完美!

    正文 第42节:容人事让生命多幸福间

    更新时间:2007-11-24 15:44:11 本章字数:2173

    容人容事,让生命多一份幸福的空间

    宽容是一种幸福,生活中多一份宽容,生命就会多一份幸福的空间,生活就会多一份温暖的阳光。宽容铸就了生命的幸福和生活的快乐之源。

    在世界上,每个人都得生活、工作,都得接触社会与家庭。在居家过日子及繁琐的工作中,难免会发生矛盾,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失误与差错。这时,如果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很容易引发家庭矛盾或同事间的争斗。不能原谅自己或他人所出现的失误与差错,就会给自己和他人增加心理上的压力和影响今后的正常生活与工作,因此,我们需要学会宽容,“容人须学海,十分满尚纳百川”,懂得宽容待人的好处。

    世界上每个人都是“自私”的,这是人的本xìng,谁也无法逃脱,但“仁者”的自私,常抱有一颗感恩的心,能够通过帮助别人来获得自己想要的,这样的“自私”是一种正道。

    自私的人,就没有任何包容,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不停地损伤别人、坑害别人,最后的结果往往被损伤的不是别人,恰恰是自己。

    想解开缠绕在一起的丝线时,是不能用力去拉的,因为你越用力去拉,缠绕在一起的丝线必定会缠绕得越紧。人与人的jiāo往也一样,很多人只知道“得理不饶人”、“火上加油”,却不晓得“得饶人处且饶人”、“顺风扯篷、见好就收”的道理,结果关系缠绕纠结,常闹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其实,是非对错并没有快乐来得重要。快乐的秘诀就是“退一步”,先向别人伸出友善的手。让对方做“对”的人,并不代表你就“错”了。因为,当一切都好转后,你会发现你将获得放下的平安,也会感到让别人“对”的喜悦。由此,你也做“对”了。

    丘吉尔在退出政坛后,有一次骑着一辆脚踏车在路上闲逛。

    这时,也有一位女士骑着脚踏车,从另一个方向急驶而来,由于刹不住车,最后竟撞到了丘吉尔。

    “你这个糟老头到底会不会骑车?”这位女士先声夺人:“骑车不长眼睛吗?……”

    “对不起!对不起!我还不太会骑车。”丘吉尔对那位女士的蛮横无理并不介意,只是不断地向对方道歉,“看来您已经学会很久了,对不对?”

    这位女士的气立刻消了一半,再仔细一看,他竟然是伟大的首相,只好羞愧地说道:“不……不……您知道吗?我是半分钟之前才学会的……教我骑的就是阁下您。”

    有位智者说:“几分容忍,几分度量,终必能化干戈为玉帛。”正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对于别人的过失,必要的指责无可厚非,但能以博大的胸怀去宽容别人,就会让世界变得更精彩,以宽容之心度他人之过,就能做世上精彩之人。屠格涅夫说:“不会宽容别人的人,是不配受别人的宽容的,但谁能说自己不需要别人的宽容呢?”这平凡的话语说出不平凡的道理。的确,人人都有需要别人宽恕的时候,也有别人需要你宽恕的时候,只有人人都宽恕对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能和睦,生活才能幸福美满。

    南京多宝寺内弥勒佛旁的一副对联是:“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与己何所不容;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宽容别人的无理,宽容别人的傲慢,宽容别人的自私,宽容别人的浅薄,宽容别人的无信,宽容别人的狭隘,宽容别人的失误……人无完人,你有许多优点和丑陋之处,和别人一样,你也担心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不能得到别人的谅解和宽容。将心比心,对待别人的缺点和错误,没有理由不采取宽容的态度.

    “己所不yù,勿施于人”。希望别人宽容自己,自己也应该宽容别人。宽容不会失去什么,相反会得到,得到的不仅是一个人,还有这个人的心。宽容乃人之美德,宽容来源于勇敢,来源于善良的心灵,是融解人际间冰块的一团火。宽容是衡量一个人素质高低的标准之一,是社会趋于文明和谐的重要因素。所以,包容别人,实际就是包容自己,对生活宽容些,对他人宽容些,对自己宽容些,得到幸福就这么简单。

    很多人宽宏大度,胸襟坦dàng,不计较个人得失而赢得了人们的尊敬。他们选择了宽容,因而得到了幸福。

    古时候,有一位德高望重的禅师夜间到户外练功,无意间发现了寺院的高墙边多了一把椅子,禅师知道这是有违寺规的徒弟到寺外去了。正在这时,墙外传来了脚步声,禅师猜到这是徒弟回来了,于是躬下身体,趴在了椅子上,回来的徒弟爬过墙,踩到了软软的“椅子”上,甚觉奇怪,低头一看,原来自己踏着师傅的脊背了,于是顿时感到羞愧难当,只好等待师傅的严厉责罚。可是老禅师并未发怒,只是温和地说:“时间不早了,快回去吧!”。后来的日子,禅师再也没有提及这件事。小徒弟从禅师的宽容中获得了启迪,此后再也未违规出寺院,而是一心苦练,最后成了寺院里的佼佼者。

    这样的宽容是如此美丽,美丽得像天空一样高远、辽阔,使生活着的人们忘却了冰雪的冷酷和风雨的暴虐,而倍感阳光的温暖和彩虹的绚丽。

    宽容是一种修养,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快乐,是一种自信。懂得宽容,你就会知道生活中比才智更难能可贵的是人格,比才智的神奇更能打动人心的是人格的魅力,比人格的魅力更能提升生活质量的是宽容的力量,因为宽容是人们生活中的幸福阳光。

    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宽容别人,就是宽容自己,愉悦自己;宽容自己,就是善待自己,幸福自己。宽容就是幸福。

    正文 第43节:认真,不要太苛求自己(1)

    更新时间:2007-11-24 15:44:31 本章字数:549

    认真,但不要太苛求自己

    认真的态度是每个人都需要的,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工作因为认真而变得出色,生活因为认真而变得精致。我们鼓励认真的态度,是为了让自己的人生变得幸福和充实,然而,生活中有些人却往往认真得近乎于偏执,不管做什么事都追求完美,不容许自己有一点点失误,不允许生活有一点点瑕疵,结果常常因为对自己太过苛求而搞得身心疲惫不堪。

    其实,人世间,完美与不完美只存在于意念之间。真正的完美是不存在的,苛求完美只会离完美越来越远。

    有位渔夫从海里捞到一颗晶莹剔透的大珍珠,爱不释手。但美中不足的是珍珠的上面有个小黑点,“美珠有瑕”。渔夫想,如能将小黑点去掉,珍珠将变成无价之宝。可是渔夫剥掉一层,黑点仍在;再剥一层,黑点还在;一层层地剥到最后,黑点是没有了,珍珠也不复存在了。

    有黑点的珍珠不过是白璧微瑕,正是其浑然天成、不着痕迹的可贵之处,如同“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美在自然,美在朴实,美得真切。而渔夫想得到的是美的极至,在他消除了所谓的不足时,美也消失在他追求过于完美的过程中了。美真正的价值往往不在于它的完整,而在于那一点点的残缺,就如同缺失双臂的维纳斯,它能给人无限的遐思,美丽也在这样一种遗憾和遐想中成为极致了。

    正文 第44节:认真,不要太苛求自己(2)

    更新时间:2007-11-24 15:44:41 本章字数:1067

    俗话说:“水至清而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现实生活中,对人、对事、对自己都不宜过于苛求,否则会使自己生活在孤寂和焦灼之中。生活的目的在于发现美、创造美、享受美,而不该盯着不完美、不理想的事物苦苦折磨自己。就像工作,如果只发现其职业的不足与缺点,而不善于发掘它的闪光点和长处,就难以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那块天地。

    工作勤奋是好的,但不要变成“工作狂”,因为“工作狂”也是一种病态,“工作狂”往往有一种极端追求完美的心理,任何事情都要做到最好,只有这样心理才能获得安宁。可是“工作狂”往往感到压力大、焦虑、身心疲惫,有些人年纪轻轻就患上各种心身疾病,甚至导致“过劳死”。在“工作狂”的内心里,常常隐藏着偏执和自我压抑。他们不敢面对自己在生活和爱情世界里的需要,不敢追求自己真正想要得到的东西。

    完美主义倾向常常表现为:不允许自己在公共场合讲话时紧张,一到发言时就拼命克制自己的紧张,结果越发紧张,形成恶xìng循环;不允许自己的工作仅仅是一般,他们一定要做得最好,可事实经常是把自己累得够呛,工作却未必如想象的那般好……想把生活中每一件事都做得非常完美的人,一般不会是一个强者,他们畏首畏尾,患得患失,害怕缺憾。完美主义的问题正是在于“恐惧缺憾”,害怕令人失望以及避免感到内疚。

    虽然,一个人追求完美是他的自由,但是心理学家在研究中发现,过分追求完美的心态对人的身心伤害很大。很多职场中人都是追求完美主义的人:工作做得得心应手,一路高升;与上下级相处融洽,在纷繁的人事关系中游刃有余;生活中的大事小事,事前会做出合理安排,不出差错;多年来一直保持苗条身材……

    虽然这些完美主义者在生活中因为不知疲倦地追求成功,而受到众人羡慕和敬佩,但他们所获得的成就实际上并不是他们在最好状态下出现的结果。也就是说,他们本可以获得更大的成就。在实现成功的过程中,因为追求完美,他们往往因为无止境的失望和沮丧,延迟并降低了自己的行动能力,错失良机。而一个心态健康的人,能持续保持稳定的状态,以灵活理xìng的反应处理突发情况,客观地看待困难和挫折,量力而行。

    完美主义者即使事情最终成功地完成,也还是不会快乐,他们更在乎的是:“那又怎么样呢?”“接下来的事情能成功吗?”这样的心态是疯狂的。早在1996年,心理学家保罗?海威特和乔丹?弗莱特共同对103位抑郁症患者进行研究观察。他们发现,这些患者都是对自己提出很高要求的人,他们追求十全十美,以至于心态越来越抑郁,而患上抑郁症,不得不接受治疗。

    正文 第45节:认真,不要太苛求自己(3)

    更新时间:2007-11-24 15:45:02 本章字数:974

    如果你的上司说:“你的工作表现很不错,但是我希望你每个月完成四项任务,而不是现在的三项任务。”不同心态的人对这句话的理解就会出现不同结果。追求完美主义者看见的是未实现的那第四项任务,而心态健康者看见的是自己三项任务都完成得不错,努力没有白费。因此,这样的心态导致的倾向也正好相反:一个更加悲观沮丧,而另一个更加积极活跃。

    有一个人在河边钓鱼,他钓了非常多的鱼,但每钓上一条鱼就拿尺量一量。只要比尺大的鱼,他都丢回河里。旁观人见了不解地问:“别人都希望钓到大鱼,你为什么将大鱼都丢回河里呢?”这人不慌不忙地说:“因为我家的锅只有尺这么宽,太大的鱼装不下。”

    这故事的寓意是:不让无穷的yù念攫取己心,“够用就好”也是不错的生活态度。

    联想到生活中的种种行为,可以发现,正是因为对完美的无休止追求,造成了我们常常忘记了自己追求的到底是自己需要的那一部分,还是完美和更多。就像人们在吃自助餐时,肆无忌惮地吞食,只为追求对得起自己所花的钱,追求自己吃了更多的美味,常常是最后吃得自己肚子感觉胀得难受,然后几天消化不良。这是多么愚蠢,为了索取更多,却忘了自己是为了吃饭而来的,不是为了填鸭,不是为了让自己吃得难受来的。取自己够用的,不必贪求完美,这也是一个重要的修炼。

    电视上的广告中常常宣扬“完美是可实现的”,×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