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月站在苍色石台面前时,盯着平静的石台,又犹豫了一会,才动手写道:华今日来此,问起长夫。
千月写完之后,伫立在原地,脸上并没有多余的神情,只是手托着下巴,安静地回忆着刚刚和华霄的谈话以及自己的表现。
金色的阳光从千辰阁朝南的雕花窗户中透了进来,将阁楼照亮。千月头戴朱钗,身着华衣,一缕一缕的晖光勾勒着她柔美的曲线和婀娜的身段,并在金珠锦布上留下绚烂的色泽,这样静谧别致的画面,极其难得。只是千辰阁顶层如今就千月一人,而她此刻也并不安宁,倒是可惜了这般美好的风景,竟无人欣赏。
不一会,那同样被晖光照耀着的木珠们也游动起来,写道:无需忧心。
千月对这个答案并不满意,她执着地问:朱王因何至此。
墨王未如她所愿,答道:咎由自取。
千月继续追问:此事会如何收场。
墨王立刻回答:不必挂怀。
千月看出墨王有意逃避她的问题,她内心十分不爽快。其实千月知晓墨王有许多事情都瞒着她,这无可厚非,因为她也有事情瞒着墨王。二人之间,没有谁是谁的部下,非要为谁效忠不可,也没有谁是谁的恩人,一定要承谁的情。
从前墨王执着于绕着弯子说话,那时的千月会反击回去,叫墨王直接一点,不愿说就说不愿说,不要浪费大家的时间;或者冷眼漠视,当作没有看到,该说什么继续说什么。二人都心知肚明,执着于互相试探的小伎俩,没必要装作老朋友般坦然交心,也没必要故意为了拉近距离找些尴尬蹩脚的话题。
不过千月今日就是特别的不甘心,她早就明白,自己的能力只够小打小闹,折腾些干巴巴的死物,思考会儿虚幻缥缈的法理。但她确实不是个能干大事的人,没有帝王的权术城府,也没有圣人的胸襟情怀,实在没有能力也没有胆量为墨王卖命。
千月确信,如果华霄再来一次,估计华霄就站在那里,什么都不用说,满含深意地瞅她一眼,她就要奔过去,抱着华霄的脚踝,求他原谅自己的无知与冲动了吧。这一点,她应该和墨王说清楚才对。
千月高昂着头,架势十足地写道:若华再来,以实相告。
看着石台上自己刚刚写好的几个字,千月又无奈地叹了口气,估计到时候,她还是会选择逃离吧,毕竟,这不是她一个人的事情。而且,这么威胁墨王也挺没意思的,虽然二人对对方的底细都是一知半解,但基本的信任还是应该维持,何必徒增烦恼。千月这么一想,决定将最后这句话抹去。说出去的话,如同泼出去的水,收是收不回来了,但承认失言的虔诚态度还是要有的,窝囊就窝囊点吧。
只是千月的右手刚刚抚上石台,还没运气出力,木珠就在她的掌心之下排列整齐。从青葱般的手指缝隙间,千月看清了墨王的回答:千月,你不敢。
一股急转奔流的真气从千月的右手掌心涌出,石台上的木珠像受惊了一样七上八下的乱窜,好一会儿才安静下来,散落在各处。千月生气地哼了一声,扭头就离开了,步子踏得格外响的,往楼下走去。
千月气鼓鼓地在千辰阁里踱步,这里看一看,那边瞅一瞅,还不时地给出些尖酸刻薄的意见。人们都惊疑地看着她,不少人都会关切地问上一句:“千月姑娘,你怎么了?是不是炼丹铸器的时候遇到什么困难了?和我们说说呗,看我们能不能帮到你。”
千月听到这话,却更生气了。她内心的煎熬焦灼,怎么就没人能懂呢?在这偌大的千辰阁,就找不到能帮她分忧的人吗?
千月的威严和风韵虽然有限,但还是不容忽视的。没过好一会儿,千月身边已经围过来十几个炼丹师和铸剑师,把她围在中间,密不透风,想走一步,也颇为费劲。他们担忧地看着千月,锲而不舍地向她询问,是不是炼丹的火候弄错了,浪费了许多草木异兽,是不是这一批精铁的质地太差,一烧一敲就碎了,是不是新制的灵气明灯光芒太黯淡了,根本派不上用场,被人当作破烂无用之物丢了。
当然,这些人一个都没说到点子上,所以千月统统没搭理,冷眼看着众人,自顾自地生着闷气。结果这十几个人却越说越起劲,最后他们干脆把孤傲清冷的千月丢到一边,各自分成几波,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个个都争论得面红耳赤,却又觉得酣畅淋漓。千月欲哭无泪,果然,这千辰阁里没一个靠得住的。
一阵清风载着几丝灵气徐徐地吹进剑室,钻进阿景的怀里,引得阿景的衣襟微微抖动。阿景从怀中掏出传音符,巴掌大的符页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蝇头小字,惹得阿景忍俊不禁。
只是阿景还在这边笑着,就听到隔壁传来几个剑室弟子的议论声,是有关她和田生的。虽然阿景已经隐约猜到他们在说什么,还是忍不住竖起耳朵听个仔细。
与阿景所料无差,其中一人正愤慨地说道:“修为测试大会弟子的名单你们看了吗?这田生真是好本事,来我们载天山还不到两月,竟然可以去参加修为测试大会,真不知道长老们是怎么想的。”
另一人冷哼一声,说道:“估计长老们心里也不愿意吧,谁不知道,这田生能被选上,完全是因为三公子在背后为他撑腰。若没有三公子,别说是修为测试大会,田生这会儿,肯定还在刑堂呆着呢。”
一人附和道:“就是,没有三公子的赏识,只怕那个猎户还在山中跟野兽争抢地盘呢。”
“不过我听说,这田生也有中乘下阶的修为。他看起年纪也不大啊,这么年轻就有此等修为,能去参加测试大会,也是理所当然之事。”一人小声而迟疑地说道。
不过显然这人的话未能引起大部分人的共鸣,反而点燃了其中一人的怒火。那人尖利地说道:“正是如此,才更让人气愤。那田生定是从三公子那里得了不少好东西。你们可见过他用的那把剑,连将干修士都曾经称赞过,说是绝世神兵,世间罕见,独一无二。这种宝剑,他一个北边小城镇来的猎户怎么可能买得起?”
“就是!你不提我还没注意,你们看他寒碜木讷的那副样子,祖上往上数十辈,也一定没有大才之人。那宝剑也不可能是家传之宝,他又买不起。你们说说,那剑是哪来的?”
有人讪笑地说道:“可能是天下掉下来的,正好砸他头上了!”众人哄堂大笑。
“行了,你们别酸了。我们只是剑室的弟子,田生去不去参加修为测试大会,与我们何干?就算他不去,也轮不到我们去。还是安心做好自己的事情吧。”
“你这话只说对了一半。就算田生不参加,这名额也确实是到不了我们头上。但却说不上与我们剑室一点关系都没有。各位,你们可知道为何田生能得到三公子的偏袒?你们难道没听过,这田生和我们剑室的阿景,二人之间是什么关系?这三公子与阿景之间,又是什么关系?”
隔壁传来阵阵轻笑,阿景终于忍不住,脸上一阵抽动。这些人真是闲得慌,怪不得她手上有那么多活儿要干。
“这三公子的事,可不能乱说。万一三公子对阿景姑娘无意呢,可能他们之间只是很好的朋友而已。三公子的为人我们都清楚,胸怀宽广,与人为善,交了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也说得过去啊。而且,我觉得阿景姑娘跟三公子之间,没有那么多纠葛。那日在半山大门前,三公子为阿景姑娘挺身而出之后,就再未听闻二人有什么牵扯了。不是吗?”
“你懂什么?这阿景颇有心计,说不定是她有意与三公子疏远,让别人以为他们之间没什么。而且,你又没有整夜整夜地跟着他们二人,你怎么知道那之后他们真没再见面?再说了,他们关上房门翻云覆雨的时候,你还能趴窗台看啊?”
“亏你还是修行之人,怎么能说出这种话?”
“我不过是说说而已,保不准有人还真这么做了。”
“你们在干什么,没事干吗!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吗?”一声怒吼,隔壁立刻鸦雀无声。
阿景听出那是将干的声音,不由地笑了出来,终于可以清净了,她可以专注地做手上的事情了。只是,她的微笑还挂在脸上,将干就毫无预兆地出现在她眼前。
阿景连忙收敛笑意,起身恭敬地叫道:“将干修士。”
将干注意到了阿景的神情变化,挑眉说道:“阿景姑娘宠辱不惊,真是好涵养。”
阿景微微颔首,平静地说道:“将干修士谬赞了。”
将干一手背负身后,一手捋着胡子,意味深长地道:“的确,阿景姑娘在剑室这些日子也已铸了十几把利剑了。但这些剑的剑气却不似阿景姑娘此刻这般淡然宁静。”
阿景猛地抬头,瞪着双眼看着将干。
将干神色语气均未有一丝变化,继续说道:“阿景姑娘,我并非要打探你的心事,只是有几句话想对你说罢了。”
阿景眉头微微蹙起,正想回应,将干却抬手示意,让阿景只能选择沉默,听将干娓娓说道:“那日,我看过天地剑之后,便知晓你铸剑技艺高超,我能指点你的,实在有限。你在剑室所铸的这十几把剑,也都是极为宝贵的兵器,几乎都送去了四位长老手中。四位长老和门下的弟子都试过你的剑,试剑时将十成功力注入剑内,再挥剑让真气尽数泻出。其余弟子所铸之剑,在大乘之气的试炼之下,难免会有瑕疵产生,崩裂的情形也偶尔有之。唯有你的剑,从未出过任何纰漏,不管承受多么大的力量,都完好如初。”
将干说到此,刻意停顿了下。他看向阿景,阿景的脸上已经又恢复平静,双眸深邃无波了。
将干心下诧异,但面容如初:“阿景姑娘,你所铸之剑,技艺炉火纯青,但剑气并不纯净。虽无邪气戾气隐含其中,但终究有太多纷繁零乱之气掺杂进去。剑气便是人之气,剑魂即是人之魂。无论佩剑之人的修为多么高深,气息多么霸道,都无法完全掩盖掉铸剑者最初磨砺的痕迹。因此若要铸造一把绝世神兵,铸剑师必须要抛却一切杂念。这样一来,所铸的剑才会精湛无暇,与佩剑之人融为一体,与天地之气相生相通”
说到此,将干不由地叹了一口气:“你来了剑室,为我载天山的弟子铸剑,我作为剑室之主,自然该相助与你。只是对于你的技艺,我已无可挑剔之处。能告诉你的,也只有一句,若你心中无法安宁,你所铸之剑就只能局限于此了。”
将干说完,长叹了一口气。阿景眼中闪着微亮,恳切地说道:“多谢你的指点。”
将干缓缓地摇了摇头,说道:“这并不算什么。你在我剑室,受到如此多的非议,是我教徒无方。不过世人大多如此,固执而偏激,既卑微又自大,只愿相信他们愿意相信之事。你能看清这点,不与人争辩,确实难得。”
阿景谦虚地笑笑:“过奖了。”
将干淡淡地瞥了阿景一眼,继续说道:“不过,人言可畏。我虽不知道你为何来我载天山,你既然来了,又引出了这些事端,一言不发欠缺妥当。如此的孤芳自赏,在载天山这样人才辈出的是非之地,未必有用。”
阿景很不喜欢将干这般谆谆教诲的语气,这场景与她给田生训话时如出一辙。阿景在田生面前高大惯了,一下子被人这么耳提面命,她颇为不自在。
但阿景还是感激地点头,诚挚地说道:“将干修士说的是,我以后会注意的。”
后来二人又讨论了些有关铸剑的心得,商量了剑室新铸之剑的分配与归属,才各自道别。将干离开之后,阿景懒散地坐在凳子上,胳膊肘抵在膝盖上,两手撑着下巴,对着跳动的炉火发呆。
其实将干说得没错,她虽然天天干的都是打铁开刃之事,但确实没用什么心神,只是按部就班地做了,没有特别的满足感,也不觉得有何新鲜之处。她看得出来,将干对她寄予厚望,不过她想,她一定会让将干失望的。
不远处又隐约有几人的低语声传来,阿景也没有心思再去细细辨认,她的确是毫不关心那些人对她的议论和看法。若自己的存在真的能让这里的人多一份乐趣,多一番生机,她甚至甘之如饴。
然而阿景还是慢慢挺直了腰背,从凳子上坐了起来,眼神中多了几分清明和犀利。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