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重做上海人 > 正文卷 第十章 熔炼间
    一九七八年元月二日,姬季远去到,“sh铅锡材料厂”报到了。他在大别墅二楼的,“劳资科”的办公室里,找到了科长冯均成。冯均成给他办理了,进厂的手续,并办理了工作证。姬季远看了看,他的工号是“一六九”号。这个工厂,之前应当有168名员工吧?

    冯均成把姬季远,带到了“熔炼间”,并交给了“熔炼间”的班长。班长叫郁收昌,冯均成让姬季远,认他做了师傅。

    “熔炼间”,其实,就是一个大棚子。大棚子的过一句完整的话语。他是个,格外老实的人。但他的烟瘾,却非常之大,他每天要抽,差不多有四包多的香烟。大家都认为,他应当,同***的烟瘾差不多,都是属于,一根火柴的水平级别的。因为他们,只要早上,用一根火柴点着了烟,接下来便是,一根接一根地,用烟点烟了。***在所有的镜头上,必不可少的道具,就是手里的,那支香烟,而李钟发总是,话都讲不清楚,则是因为,他的嘴上叼着香烟。

    他戒过许多次烟。但每戒一次,再抽,就更多了。他原来一天,才抽一包香烟,戒一次,多了一包。再戒一次,又多了一包。以至于到了,目前的水平。他有一个习惯,他的烟,总是撕开了口的,放在工作服的,左胸的口袋里的。当前一支烟,抽完了的时候,他会伸出,右手的食、中两根指头,探入左胸衣袋,探入烟盒里,夹出另一支香烟,点上了,接着抽。有一次,他又戒烟了,身上,便没有带烟,但他老是,下意识地,把右手探入左胸的衣袋:“空额,哦!吾戒烟了。”但过不了多久,他又会把手,插入左胸的衣袋:“哦!吾戒烟了。”结果不到一天,他探了有一百多次,他左胸的衣袋,也被撕破了。他只得,又恢复抽烟了,但这次,还是又加多了一包。

    熔炼间,一共有三个人,除了郁收昌和姬季远,还有一个,叫邵杰的工人,年龄同姬季远相仿。但姬季远,却叫他邵师兄,先入山门为长嘛!他也便,顺其自然地,当起师兄来了。

    当郁师傅开始,传授技艺的时候。邵师兄每次,都是坐得远远的:“资本家,有啥额东西好讲,讲伊哪能,剥削工人阶级额吗?”他这样地想着。但姬季远每次,都听得非常认真,还不时地提出,自己尚未理解的问题。自己新进入了,一个崭新的行业,两眼一抹黑,什么也不懂。不就是要学吗?常言道:“师傅领进门,本事自己跟。”现在有那么好的机会,能放过吗?而且,姬季远一眼就看出来了,郁收昌这个资本家,完全是,自己干出来的资本家。他所传授的技艺,有很多,在上也是,根本找不到的。因此,姬季远不仅认真学,学完还自己尝试,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认知的程度。在那个资本家,还被人看不起的年代。郁收昌也很是喜欢这个,非常愿意跟自己,学本事的工人。因此,他倾囊相授,姬季远则,照单全收。不到一个月,配料、称重,那些原本只有,师傅才能干的活,姬季远一应全包了。而那个邵师兄,则还是,只能干一些,打杂的活计,但他也不在乎。

    有一天,配锑铅中间合金,满车间的铅蒸气,又弥漫了开来。呛得三个人,不停地咳嗽。后来感到不对,铅蒸气,为什么越来越浓了,简直已到了,对面不见人的状态了。

    走近炉台,郁师傅才发现,那个大烟囱堵了。怎么办?铁锅里还有,七吨多重的,铅锑中间合金呢!还正在化开着,用什么捅啊?

    姬季远想起了在东北,火炕、火墙的烟囱,堵了的时候,用来捅烟囱的方法。他去找了一根,十几米长的铁丝,又找了半块砖头。

    “吾来想办法!”他说着,便找了一把梯子,从车间棚子的边缘,爬上了屋完,他又爬上了屋。

    “啥额水箱?要多少大?”那女同志,激动地问。

    “大约,两到三个立方米伐!”姬季远指了指,不远处的那个小平房:“可以放勒格上头,让伊同锅台上,格受热水箱,互相连接。受热水箱里额水,烧热勒,就会自动额,从管子里往上,流进格储水箱额上部。格储水箱额,下部额冷水,就会自动流下来,进入受热水箱补充。烧一天额炉子,格水就不停额,进行循环,进行交换。上头额水箱外头,再包一层保温层。第二天,第三天,就是勿开炉,照样还好汰浴。”姬季远把原理、想法、结果,都说了出来。

    “吾帮侬,寻格只水箱,其余侬自己做?好伐?”钱师傅,激动地确认着。

    “好额呀!钢板、水管子、龙头,阿拉厂里,都有额。”姬季远回答着。

    “格好,侬等吾额消息。”钱师傅,高兴地说。

    原来当时国家,要求,全面开展节能运动。因为当时,中国是一个,能源匮乏的国家。如果大家,都不节省,那么就不够用了。因此,各部门,都纷纷成立了,“节能办公室。”而节能工作,从何为始呢?这只能是,先抓典型。这个钱师傅,就是抓典型来的。

    两天后,钱师傅就带了他,一个骑着黄鱼车(三轮货车),一个骑着自行车,来到了,另一家工厂,装来了一个,约两吨多一点容量的,钢板焊制的水箱。

    姬季远他们三个人,把更衣室搬到了,外面的统计室。把更衣室,变成了浴室。然后焊起了受热水箱,接通了管路。还在大水箱的外侧,装了一根,玻璃的水位计。当然没有忘记,在水箱的外面,加了保温层。

    装完后,第一天开炉,烧到快下班时,打开了水龙头,那热水足有,七、八十度了,不加冷水,根本就烫得受不了了。大家,高兴得不得了,赶快打电话,给那个,节能办公室的钱师傅。

    两天后,那个钱师傅来了,她让姬季远,填了一张表,报了上去。以后,她不断地,带人来参观。“sh铅锡材料厂”的,节省能源的名声,也在ja区响了起来。

    有一天,已到了下班的时间。邵师兄,已经在洗澡了。姬季远,在帮着郁师傅,收拾着工具。

    “听讲,格里汰浴,好开小灶额,是伐?”有人,边问边走了进来。

    姬季远,抬头看去,只见走进车间的,有两个人。为首的那个,只有一米六左右的身高,五十多岁的年龄。圆圆的白白的脸,头上的头发,有点稀疏。他操着一口,带有浓重无锡口音的sh话。人长得也像,无锡的泥菩萨一样。

    另一个,约有一米七三身高的,不胖不瘦的,但脸却是,黑黑的人,他操着一口,纯正的sh话。

    姬季远认出来了。这两个人,是新调来的,“sh铅锡材料厂”的,第一、第二把手。那个,矮矮白白的,叫江名申,是从“sh第五钢铁厂”调来的,现在是这里的,党支部书记。那个黑黑的,高一点的,叫庄振龙,是从“sh新沪钢铁厂”调来的,当然,他是支部副书记。

    这个江名申书记,调来之前,是上钢五厂一分厂的党高官。他就住在愚园路,走到“铅材厂”,也只要十五分钟。而他去上钢五厂上班,单程就要近三个小时。因此,他主动要求降几级,调来“铅材厂”当一把手。

    “可以!可以!你们汰好勒!”郁师傅,往里让着。

    这两位领导。已经很久没有洗过,这样前面不用等,后面没人等的澡了。这洗得,真是舒服啊!

    “格浴室,是你们自己搞额!”江书记问。

    “呶!是小姬,搭ja区,‘节省能源办公室’,一道搞额。”郁师傅指了指,屋,多干的时间,可以上报,让厂里,开调休单的。当时,是不存在加班费的。因为,每个工人的工资,全厂的工资,都是绑定的。一分也不会多,一分也不会少。因此,多工作了,就只有开给你开“调休单”,你以后可以调休。但姬季远不在乎,郁师傅也不在乎。因此他们,谁也没有上报,谁也没有去开“调休单”。两个人还是,满怀信心地,任劳任怨地干着,倒也乐不思蜀了。

    十五天,整整十五天,三百多吨废铅,都熔解完了。但熔炼间的屋,他进厂才五个多月,你能看得出来什么?这么短的时间,就凭这一时一事,就能确定,他是一个好工人了吗?就能提拔到,工段长的岗位上了吗?

    第二,这综合工段,是有一个副工段长的,六七届的初中毕业生。如果提拔了这个工人,不就打击了,那个副工段长的积极性了吗?这个方案不好。

    两种观点,争论不休,支委会,也以开了两次了,但还是没有能够决定下来。这个工段长,只能让原来的,那个副工段长,叫蒋越红的女同志,先代理起来了。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